特岗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3 02:59:55

特岗培训总结

特岗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一、培训对象

2010年第二阶段招聘已在各县(区)教育局签约的“特岗教师”。

二、培训地点

8月5——6日威宁县第二阶段已签约的小学特岗教师(具体见培训名单)培训点:xx学院演播厅(由威宁县教育局的同志负责点名及纪律)

8月7——8日黔西、大方、织金、百里杜鹃、纳雍第二阶段已签约特岗教师及威宁县部级特岗教师培训点:xx学院演播厅(座位分县、区划定,由各县区教育局的同志负责点名及纪律)

三、培训时间及日程安排

培训时间2010年8月5日——8日(每天培训时间:上午8:30——12:00,下午2:30——5:30)

附课程表

四、培训内容方式

培训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见课程表)。

五、培训要求

1、已签约“特岗教师”要按时参加培训(名单附后),不准请假,严禁迟到、早退、旷课,培训时必须遵守课堂纪律,不得吸烟,不得接听手机(手机调为振动或关闭)。培训合格者由地区教育局颁发《2010年特岗教师上岗报到证》。

2、每位参加培训的教师在培训结束,9日下午交培训总结一份(1500——3000字),在xx学院现场所报考县(区)教育局政工股工作人员处交培训总结,领取培训生活补助及报到证。各特岗县教育局将培训总结装入特岗教师个人档案。

3、凡不参加培训、不认真培训或不交培训总结的教师,不得领取生活补助费,不得领取报到证。

4、参加培训的教师食宿自理,每人发放生活补助费100元。

5、参加培训的教师要爱护培训点的环境和设施,不能出现任何有损教师形象的行为。

6、在培训期间要注意交通、食宿等安全。

特岗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特岗教师;培训

“特岗教师”这一特殊教师群体在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的形成缘起于2006年国家《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教师[2006]2号)的颁布与实施。“特岗计划”实施6年以来,为农村地区补充了21余万名年轻的高学历教师,缓解了中西部农村地区学校教师结构性短缺等问题,为促进教育公平,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持,已成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的重要渠道[1]。在此背景下,探索如何使特岗教师“留得住、用得好、成长快”的长效机制,以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成了当前中西部农村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中必须考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与此相关联的是怎样的培训才对“特岗教师”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其在三年试用期内尽快成长,适应本职岗位。本课题组以此问题为视角,对特岗教师培训的现状进行了调研,以期为解决“特岗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提供参考。

1. 调研设计 教师培训有效性的实现必须解决七个基本问题:一是做好培训需求分析;二是掌握学员个体学习特征;三是准确揭示培训目标;四是精心设计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五是优化培训师资资源;六是发挥培训主体的参与作用;七是全程监测和控制培训质量。[2]为此,本调研特设计如下:

1.1 调研目的

1.1.1 了解培训者对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及对“特岗教师”普遍欠缺的专业能力的判断与评价;

1.1.2 了解培训对象的从教困难、培训需求和愿望;

1.1.3 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探索提高“特岗教师”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策略。

1.2 调研内容

调查问卷和访谈内容的设计以有效教师培训必须解决的七个基本问题为基础,调查培训需求、目标、内容、模式、管理、质量等方面的现状,侧重了解培训的“前移后拓”情况。

1.3 调研方法

采用抽样问卷调查、个案访谈、查阅资料等相结合的方法。课题组经研究决定采取典型抽样的方式,通过保持调研对象的典型性来确保调研数据的代表性。

1.4 样本描述

通过典型抽样的方法,抽取湖南岳阳市平江县、甘肃天水市麦积区、四川德阳市中江县、云南楚雄州双柏县的“特岗教师”为样本,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26份(大部分问卷由课题组在上述四县增补的主研人员邮回),回收率82.60%,与四省102位“特岗教师”、不同级别的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特岗教师”工作的相关领导、教师培训机构的专家乃至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1.4.1 样本性别、学历、是否为师范类毕业和任教学段结构

在受聘“特岗教师”中,女性的比例占64.04%,大大超过男性,本科毕业者占84.62%;专科学历及非师范类毕业者所占比例较小,分别是15.38%和12.83%;农村初中任教者比例是69.23%,远远大于小学。

1.4.2 样本受聘年份结构

从2008至2011年,各地受聘“特岗教师”的数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说明“特岗教师”已成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的重要渠道,从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事的领导访谈中也证明了这一点。

1.4.3 样本受聘岗位结构

样本受聘岗位结构分为专业对口和教非所学两类岗位,专业对口占43.58%,不对口占56.42%。由此可见,在“特岗教师”这一特殊教师群体中,教非所学的现象十分普遍,样本中超过一半的“特岗教师”现在所教的学科不是他们在读大学时所学的专业。

2. 调研结果分析及结论

2.1 统计分析

2.1.1 “特岗教师”的特殊性分析

“特岗教师”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来源特殊

“特岗教师”的招聘对象“以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可招少量应届师范类专业专科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具有一定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年龄在30岁以下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往届本科毕业生。参加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有从教经历的志愿者和参加过半年以上实习支教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同等条件下优先” [3]。由此可知,特岗教师从来源上有师范生也有非师范生;有的具有从教经验,有的不具从教经验;有的有教师资格证,有的不具教师资格;有的在家乡学校任教,有的远离家乡等。

(2)岗位特殊

“特岗教师”的服务岗位是中西部地区偏远农村和贫困山区义务教育基础薄弱的学校。如甘肃省规定2012年招聘的“特岗教师”必须“到我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原‘两基’攻坚县、地震重灾县、有特殊困难的边境县、少数名族自治县和少小名族县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4]。说明特岗教师的服务岗位异常艰苦,更需坚定的职业信念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3)身份特殊

“特岗教师”不是编制内正式教师,有三年合同期,三年内不入教师的事业编,三年合同期满经考核合格本人又自愿留在本地学校继续任教的,才能被录用为正式教师。故家人、普通教师、学生家长或周围群众对其身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在与“特岗教师”的访谈中,不少老师提及在前几年,人们认为选择特岗的都是迫不得已难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不然谁愿意到这么偏远、贫穷落后、消息闭塞、交通不便、条件艰苦的农村学校教书呢?即使受聘“特岗教师”,人们认为自己也不过是教师队伍中的合同工或临时工等等,这些误解使“特岗教师”支援偏远农村地区的从教热情和职业荣誉感大大降低。

(4)待遇特殊

“特岗教师”的工资性补助经费由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下拨,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特设岗位教师的工资性支出,并按人均年*万元的标准,与地方财政据实结算。特岗教师在聘任期间,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和标准;其他津贴补贴由各地根据当地同等条件公办教师年收入水平和中央补助水平综合确定。凡特设岗位教师工资性年收入水平高于*万元的,高出部分由地方政府承担[6]。由于上述四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特岗教师”在具有普通新教师共性的同时,在专业素质、职业态度、从教心理、职业规划、工作境遇以及社会认可度等方面与普通新教师存在差异,有效“特岗教师”的培训工作必须针对这些差异,在“特”字上下工夫。

2.1.2 “特岗教师”培训需求数据分析

课题组设计的问卷调查表中,从培训内容、模式、方法、管理和培训时间等方面征求老师们的看法,具体分析如下:

(1)培训内容需求

问卷表中,对于“在教育教学实际中,你认为自己最欠缺的知识或技能是什么?”这一问题的选择,主要集中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现代教育教学新理念、所教学科知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教学基本功、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等;“特岗教师”们认为最欠缺的是教育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结合,这与一般新教师的知识特征相符合;其次是所教学科的知识;认为自己缺乏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知识的所占比例也比较大。这三种知识的缺乏在“特岗教师”中具有普遍性。

对照问卷表中调查对象的个人信息,我们发现:欠缺教学基本功者大多为非师范类毕业生、欠缺学科知识者基本上是暂时处于教非所学的岗位上。

在与“特岗教师”的访谈中,老师们认为,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使用他们一般都还行,关键是如何与所教学科进行整合的问题,再者,边远农村学校条件有限,会用但没条件用,平时教学只能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一本教科书,现代教育技术日渐生疏。“特岗教师”依据报考条件,受聘者绝大部分是师范类本科毕业生,接受本科专业的师范培养时所学的是中学生心理学,中学本学科的教材教法,安排在初中任教还好,但如果在小学教师的岗位上,感觉一切又要在实践中去摸索、通过“尝试错误”学习,尤其边远农村地区学龄儿童基本上是留守儿童,如何与其沟通、依据其特殊的心理特征因材施教,这方面感觉有一定困难。

(2)培训模式需求

对“特岗教师”在模式上的需求,我们设计了“你喜欢的培训模式有哪些”这一问题,依据问卷数据统计发现,“特岗教师”对问卷中列举的培训模式在选择倾向上存在显著差异,他们首先倾向于校本培训和送培上门的培训模式,其次是混合模式,再次是集中培训。

(3)培训方法需求

“特岗教师”喜欢的培训方法有:听取优秀同行经验介绍、进行教研活动、教学研讨、观摩相关名师课堂教学演示、教育教学案例评析、与培训专家研讨互动、交流对话;在培训方法的选择倾向上,调查对象大部分未选“培训专家系统授课与讲座”。

(4)培训管理需求

目前,“特岗教师”培训的过程管理,培训对象认为需要加强的主要集中在培训需求调研、对培训对象心理特征的把握、培训课程的确定以及培训后的跟踪服务上。通过访谈,特岗教师们认为,对他们的培训把大目标定位于新入职教师岗位适应性的提高上,符合“特岗教师”的新教师特征,但“特岗教师”还有一些普通新教师不具备的特性,培训者需进一步研究,才能设计有针对性的培训,从而更好促进“特岗教师”的专业成长。

(5)培训时间需求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特岗教师”岗前集中培训的实际时间是:53.58%的受训教师反映是3集中培训时间;15.38%的受训者反映是1天;17.95%的受训者反映是1周时间;另有13.09%的受训者反映是2周时间。

对于“你认为培训多少天时间较为合理?”这一问题,有64.10%的“特岗教师”认为10天左右较为合理;28.21%的老师认为3天时间较为合理;7.69%的老师认为1周时间较为合理。

2.1.3 培训者对“特岗教师”培训的看法

“培训者”特指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和使用“特岗教师”的设岗学校的相关领导和培训专家。我们通过访谈和查阅培训资料的方法进行研究,现归纳如下:

(1)年轻热情足,职业信念急需巩固

云南双柏县教育局人事股李股长、四川中江县教育局人事股黄股长、甘肃天水麦积区教育局人事股胡股长、湖南平江县教育局童副局长等一致认为,“特岗教师”普遍比较年轻,年龄都在20——30岁之间,绝大部分是刚出校门的大学生,他们朝气蓬勃,给乡村课堂注入了“新活力”,给乡村教师汇入了“新血液”,也给乡村教育带来了“新天地”,然而,他们选择“特岗教师”职业的最初动机各不相同:有的确喜爱并热衷从事农村教育工作者,但也不乏为了解决就业问题或被优惠政策吸引而来者。由此可见,在当前就业难的大背景下,虽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特岗”,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都能够扎根基层,一辈子献身于偏远农村的教育事业,更何况农村生活环境艰苦。刘铁芳教授曾论及:农村教育需要那种真正能理解乡村、理解乡村少年境遇、扎根乡村社会、又有远见、心智活泼的教师,……这样的教师才真正是乡村教育值得信赖的薪火。故对乡村教师的素质要求绝不仅仅是知识的多少和学历的高低,还必须包含对乡村社会的亲近与广博的关爱[6]。所以如果没有对农村教育事业的热爱,没有扎根农村的精神状态,势必影响其教育教学行为和在边远落后农村工作的持久性。

(2)综合素质强,实践素质有待提升

在与用人单位相关领导主要是样本学校的校长和教务主任的访谈中得知,由于“特岗教师”绝大部分是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少数非师范类毕业生也都通过了教师资格考试,所以综合素质都较强,但从教的实践素质在许多方面还需加强。例如,双柏县法脿中学教务处尹主任认为:“他们不缺乏教育理论,但对当前教育改革尤其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理念认识和理解不足,他们能把握少年学生的年龄特征,但对农村少年儿童尤其是留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缺少认识,难于因材施教……”;中江县清河镇中学王校长认为:“如果任教所学专业学科,他们不缺学科知识,但在如何把书本知识转变为学生可接受的知识方面有所困难。他们对有关教学设计的理论熟悉,但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学生的难点和疑点难于把握,且往往难于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教育因素。他们现代教育技术素养不低,但不能把它很好地整合于自己的学科教学之中等等”。这说明“特岗教师”缺乏教育教学经验,理论和实践不能很好的结合,实践素质有待提升。

(3)学历水平高,专而不博矛盾突出

四川中江县教育局人事股黄股长介绍:“特岗教师”学历以全日制本科以上为主,专科学历者仅占极少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中属于高学历,他们在岗位上主要担任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工作,任教科目涵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科,其中以语、数、外三科为主,其次是音、体、美等。而当地农村初中教师岗位的实情使得“特岗教师”教非所学现象非常严重,在农村小学,一位教师常常要教几门学科,甚至要包教一个班的各科教学,而且由于需要,一个学年甚至一个学期就需调换。这种情况要求“特岗教师”具有全科型教师的素养,而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实行的是分科培养模式,毕业生知识过于专业,教师知识“专而不博”的现象在“特岗教师”中凸显出来,有的教非所学“特岗教师”在岗位上显得很不适应。

(4)培训类别新,因材施培亟待探索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教师进修学校李新华校长多年来从事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对“特岗教师”培训,他的看法是:教师培训要据类别不同因材施培,“特岗教师”是2006年以来在教师群体中新出现的一个特殊教师群体,他们是新教师、小学或初中某一学科教师、班主任等,但他们更是“特岗教师”,故要针对“特岗”而培。该校负责培训教务工作的杨家祥老师(数学科培训指导教师)详细介绍了他们在“特岗教师”培训上的探索:双柏县对新聘“特岗教师”的培训分两个阶段,即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和任期内学科教研员跟踪指导,目标定位于新教师上岗适应性培训上,使其尽快进入角色,胜任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内容以分学科进行“课堂教学六项技能”训练为重点,并对学员进行“教师职业道德”、“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双柏县教育改革及发展趋势”、“现代教育新理念”等方面的通识培训,通识培训内容采用讲座和研讨的方法,“课堂教学六项技能”采用学科教研员个别指导的方法。

(5)绝对数量多,培训力度需要加强

相对于整个教师队伍的教师数量,“特岗教师”虽然只占极小的一部分,但特岗计划实施6年来,全国“特岗教师”的数量已超过20万,而且2012年“特岗计划”实施省将扩大招聘数量,以四川和甘肃省为例:四川省人事处特岗办戴主任介绍,截止2011年四川省共录用15401名“特岗教师”,2012年计划招聘3000人;甘肃省师范教育处特岗办张主任提供的资料表明,甘肃省现有在岗“特岗教师”13366人,2012年计划录用3100人 。由此可见,“特岗教师”已经成为中西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中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他们专业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所在学校义务教育的质量。教师的专业成长除了要靠教师本人自身努力外,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培训支持可加快其发展速度,而现实是,对特岗教师的培训仅限于岗前适应性水平上,后续培训明显不足,而且,有的还由于种种原因培训略显仓促。

2.2 结论

综合上述调研情况,我们发现当前对“特岗教师”的培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2.2.1 目标定位缺乏精确性

依据调查,目前对“特岗教师”培训目标基本定位于新教师岗前适应性培训上。显然,这种定位只看到“特岗教师”是新入职教师的特点,对他们与其他新教师不同的特殊性认识不足,从而使培训目标的精确度大打折扣。

2.2.2 内容确定缺乏针对性

由于培训目标定位不精确,导致培训内容的确定缺乏针对性。调查显示,应聘“特岗教师”被录用后不到岗、中途离岗、合同期满后转岗的大有人在,从报考“特岗”的大学毕业生的最初动机看,要使他们“留得住”,一方面需要加强职业道德尤其是爱岗敬业方面的教育,以坚定其职业信念;另一方面由于“特岗教师”一般来自外地,疏于当地风土人情,因此心理的孤独感强烈,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在特殊岗位上能够进行心理自我调适等,而这些方面的培训内容在实际中往往被轻描淡写。

2.2.3 模式设计缺乏科学性

调查显示,目前“特岗教师”培训在运行上采用的是新教师培训模式,即“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内容和时间——培训机构确定课程菜单——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校实施培训”的模式;在组织上采用的是集中的模式。这样虽然对参训学员有较强的制约性,且容易实施,但没有充分考虑其特殊性,且参训教师是被动培训。

2.2.4 方法选择缺乏灵活性

要选择到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需要考虑到培训的目的、内容、培训对象和培训者自身特点、培训时间、培训设备与条件等因素。然而,和“特岗教师”的访谈表明,目前他们参加过的岗前培训,形式上通常是与其他新聘教师一起的集中培训,方法上大多采用培训专家专题主题讲座,这样的培训学员参与度不是很高,往往使得培训流于形式,缺乏实效。

2.2.5 计划安排缺乏持续性

目前对“特岗教师”的培训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制度,培训的随意性较大。据调查,各地对“特岗教师”的岗前培训在招聘特岗教师的文件中都有明文规定,例如甘肃省教育厅规定“各地要安排拟聘特岗教师参加不少于一周的岗前培训”;四川省教育厅规定了岗前培训的内容、形式等。这说明教育行政部门对岗前培训非常重视,但对其上岗后的后续培训缺少计划和安排。

3. 对策与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对“特岗教师”的有效培训应充分考虑其特殊性,在目标定位、内容确定、模式构建、方法选择以及制度健全等方面要在“特”字上下功夫。

3.1 完善培训目标

完善的“特岗教师”培训目标要具有全面性、具体性和层次性。全面性指培训目标应规定“特岗教师”通过培训后在教育教学认知、教育教学情感和教育教学技能三大领域所达到的效果标准;具体性指通过培训后学员在心理和行为上发生了哪些变化;层次性表现在:一是要体现其专业发展从适应岗位到合格教师,再从合格教师到骨干教师或优秀教师的阶段层次,二是要体现三大领域目标的层次性;三是要体现不同学科、不同类别的层次性。

依据“特岗教师”的特殊性,培训目标在符合上述三特性基础上应侧重于教育教学情感的激发和教育教学认知水平的提高,具体说来就是通过培训激发他们热爱儿童,热爱农村教育事业的情感,培养吃苦耐劳奉献乡村教育的精神,提升语言表达、组织教学、教学监控、人际沟通、诊断学习困难等方面的能力。

3.2 夯实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的夯实要建立在培训目标完善的基础上。依据调研结果,对“特岗教师”培训首先要分岗前与后续两个培训阶段。后续培训要分学科、教段和专题三个培训层次。学科培训分专业对口和缴费所学两种类型;教段培训分小学和初中两种类型;专题培训分班主任、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和教育科研三种培训类型。

不同类别的培训在内容上侧重点不同:

岗前培训强调教师岗位的适应性,培训重点应放在教师通识上,具体是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政策与法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班主任工作、当地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当地风俗人情等。

后续培训重点在提高上,强调使其在某一具体教师岗位从适应到合格再到优秀,如上图所示,后续培训有多种具体类型,不同类型有不同的目的和内容,但无论哪种类型,都应把班主任工作、现代教育技术、心理健康教育、爱岗敬业教育等作为同识内容。另外,特别值得强调的是,小学“特岗教师”培训在设计目标和内容时应全科考虑。

3.3 创新培训模式

对于运行模式,以教师培训有效性实现必须解决的七个基本问题为依据,在调研的基础上,课题组认为“特岗教师”培训运行模式应该是:教育行政部门或教师培训机构对培训进行需求调研——分析“特岗教师”的特殊性——确定课程菜单——遴选师资——实施培训——质量监控——总结评价。

对于组织模式,依据现代信息技术、“特岗教师”的特殊性、农村地区的特殊条件等,不同类别的培训应采用不同模式或几种模式混合的模式:岗前培训宜采用“集中 + 小组或个别指导”模式,可以县为单位把当年拟聘全部“特岗教师”安排在一起培训,教育教学基本技能按拟聘学科分组或个别指导,如果拟聘人数较少则和其他新教师一起进行或派往邻县培训;后续培训可采用灵活多变符合实际情况的混合模式,通常是集中、远程、校本、送培到校、光盘等的不同组合[7],如:“集中 + 校本”、“远程 + 校本”、“远程 + 集中”、“送培到校 + 校本”、“送培到校 + 集中”、“光盘 + 校本”、“光盘 + 集中”、“远程+ 集中+ 校本”等模式。由于后续培训要分学科、学段和专题,所以受培训对象数量的制约,要依据情况选用县级、市级、省级乃至部级培训。

3.4 择优培训方法

岗前培训在组织模式上侧重于集中面授,培训方法多用专家专题讲座,如果培训专家课堂设计处理不好,很容易导致学员感觉枯燥乏味,所以培训课堂应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专家的讲座应综合案例教学法、合作交流法、任务驱动法、问题探究法、示范模仿法等,这样培训才能生动有趣,富于实效。

后续培训在组织模式上主要有集中和校本研训,侧重于以校为本,在培训方法上,依据调研结果,一般认为值得推广、富于实效的方法有:一是“一对一”结对子以老带新的师徒式方法;二是教研组活动的方法(听课、竞课、评课等);三是课题研究法;四是监督自学法;五是教学反思总结法;六是给“特岗教师”压担子的方法。需要说明的是,校本培训并不意味着以本校为本,也可采用派“特岗教师”到教育教学较先进的实验学校观摩学习,现场培训,甚至可以以县或学区为范围,安排到条件好的城镇学校轮岗一定时间。

后续培训还有远程或送教到校等组织模式,方法主要有专家答疑、网上交流、专家现场指导等。

3.5 健全培训制度

3.5.1 制定“特岗教师”培训三年发展规划

要使“特岗教师”的职业道德、从教素质等方面在三年时间内可持续发展,国家、“特岗计划”实施省、市和县都要认真研究,尽快制定出台符合本级本地实情的内容全面科学的“特岗教师”培训三年发展规划,为“特岗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有计划、有步骤的外部支持,避免培训的随意性和流于形式。通过网上搜索发现,仅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区教育局制定了《惠农区特岗教师培养方案(2012年——2014年)》,方案涉及培养对象是自2009年来聘任的特岗教师,内容主要是普通话、钢笔字、粉笔字、简笔画、课件制作、说课及教学设计等方面的训练。

3.5.2 完善培训质量全程管理和学员考核评价制度

在“特岗教师”培训质量全程管理与学员考核评价制度方面,要重视培训的“前移”和“后拓”。集中培训前要认真做好需求调研、课程设置、学员特点分析以及遴选培训专家的工作,调查表明,“特岗教师”刚从大学毕业,在大学课堂上听惯了专家教授的学术报告,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及教育教学实践知识比较欠缺,他们更喜欢一线优秀教师上课,所以专家教授与教学一线教师的作为培训专家的比例一定要向一线优秀教师倾斜;集中培训中要严格管理,认真执行各项培训纪律;集中培训后要做好考核评优、资料整理、经验总结和注意对学员的跟踪服务工作。要把对学员培训的考核与评价与激励以及当前实行的中小学教师学分制度结合起来,促进“特岗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3.5.3 设立专项资金并严格执行培训经费管理制度

根据财政部和教育部制订的资金管理办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在当年师训经费预算中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特岗教师”培训,制订项目资金管理细则,做好各级各类“特岗教师”培训经费预算,合理使用专项经费,专款专用,不挤占挪用“特岗教师”培训经费,确保各级各类培训顺利实施。

目前,各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特岗教师”的专业发展越来越重视,例如,甘肃省教育厅2012年计划300万元经费用于“特岗教师”省级培训,设有“特岗教师”学科培训项目,具体由兰州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实施;另外还有复式培训项目和边小学校“特岗教师”培训项目,具体采用聘请专家送教上门的方法实施。

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通过“特岗教师”们自身的努力,“特岗教师”的明天会更好;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种种问题都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明天也一定会更好!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新闻办公室、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对话教育热点2010[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129.

[2] 余 新.有效教师培训的七个关键环节[J].教育研究,2010,(2).

[3][5] 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教师〔2006〕2号

[4] 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甘肃省财政厅《甘肃省2012年国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细则》,甘教厅[2012].77号.

[6] 刘铁芳.乡村的终结与乡村教育的文化缺失[J].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2008.

特岗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特岗计划;政策成效;政策完善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937(2012)03-0037-0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将“特岗计划”列为“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为评估“特岗计划”政策实施成效,总结实施经验,中国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特岗计划”政策研讨会于2011年12月8日至9日在北京召开。本次研讨会建立在5月至9月开展的评估调研基础上。以各方分享和对话为契机,共同致力于“特岗计划”在政策设计和具体实施层面的完善和发展。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许涛、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代表麦吉莲女士、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董奇、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杨勇、评估调研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新蓉、各省教育厅“特岗计划”相关负责人、中央研究机构和高校专家及特岗教师代表等90余人参加研讨会。为政策完善建言献策。

一、“特岗计划”政策宏观背景及主要内容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许涛从国际视野出发。深入剖析了中国教育质量和教师队伍现状。他认为,世界各国都应把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放在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地位。总理2011年8月28日在河北省张北县农村教师大会上指出,“教师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要在完善“特岗计划”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为农村学校补充大批高校毕业生,“切实提高师资,特别是农村师资水平”。具体来说:第一,师资来源需要改善;第二,教师地位需要提高;第三,专业发展需要保障;第四,师生比例需要缩小。

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董奇在致辞中强调,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师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特岗计划”具有很好的政策瞄准性或导向性,引导优秀毕业生投身农村教育事业。他呼吁各部委通力合作,共同为中国未来教育的更快更好发展作出贡献。

“特岗计划”由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在事权不变的前提下。在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部分团场),以及纳入国家西部开发计划的部分中部省份的少数民族自治州、西部地区一些有特殊困难的边境县、少数民族自治县和人口较少民族县招聘特岗教师。2006年至2010年5年来,共招聘近20万名国家特岗教师,覆盖900多个县,约1.8万所农村学校,留任率平均达到87%。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特岗计划,是中央政府针对中西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师资问题出台的重大举措,中央财政“购买”教师岗位,开创了“先进后出”的新机制;教师招聘过程坚持国家标准、省级招考、县级聘录、学校使用的原则,由省级部门统一组织考试考核、公开招聘教师,提升了教师人口的把关层级,增强了选人用人的公正性。对地方教师队伍建设具有积极示范效应。

二、“特岗计划”政策实施现状

北京师范大学调研团队于2011年5月至9月展开了全国范围内的评估调研,在10省51县发放调查问卷5 130份,实地走访云南、新疆、广西、贵州、青海、陕西、四川、河南、山西、湖南、河北等11个省24个县(区),收集政策文本和管理文件材料近600份,走访中小学27所,现场记录及访谈录音近20万字,各类利益相关人群访谈及座谈会50余场。研讨会上,课题组负责人郑新蓉教授代表课题组报告了政策调研的主要发现。

(一)特岗教师构成

评估调研数据显示,特岗教师群体呈现如下特征。第一,报考动机方面;特岗教师中有50.43%凭着“喜欢当老师”的信念报考,16.12%选择“为了支援落后地区教育”。第二,家庭背景方面,以特岗教师母亲户籍为依据,79.89%为农业户口,父母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父亲文化程度中占最大比例的是“初中”,母亲文化程度中占最大比例的是“小学”。初中和初中以下加起来为78.77%。第三,经济地位方面,93.14%的特岗教师认为自己家庭的经济条件在他们本人家乡属于“中等”和“偏下”地位。第四,婚恋状况方面,特岗教师普遍比较年轻,近99%年龄在20~30岁之间,70.82%的特岗教师未婚。第五,性别及民族比例方面,女性特岗教师比例占59.91%,与全国特岗教师总体性别比相近;少数民族特,岗教师较少,为19.35%。

(二)特岗教师工作和生活状态

调查显示,特岗教师来到任教学校,平均课时量每周集中在11~20节之间,任教学科以语文、数学和英语3门主课为主,其他是体育、音乐和美术。特岗教师在校得到了领导的信任与支持,师生和同事关系相处融洽,工作中遇到困难时,66.59%的特岗教师倾向于请教本校有经验的教师,希望得到优秀教学资源的支持和外出学习的机会,其中,经济负担、能否转正以及教学任务三方面成为特岗教师的主要压力来源。

(三)各方满意度

各省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坚持高度的公平性和透明性,赢得了各方一致好评。近76%的特岗教师和93%的县级负责人肯定了“招考过程是公平的”,县级负责人认为“特岗计划”政策的最大受益者是特岗教师,而在特岗教师本人看来。“所教学生及其家长”是最主要受益群体。校长们表示,特岗教师改变了学校教师老龄化严重的现象,改善了教师的学历结构,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成绩。

会上,河北、河南、湖南、广西、贵州、甘肃、宁夏、四川、陕西、青海十省代表就本省政策执行情况作了汇报。各省均高度重视,广泛宣传;精心部署,规范招聘程序;加强领导,落实工资待遇;建立相关激励制度,加强人文关怀。

三、“特岗计划”政策实施成效

“特岗计划”政策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充分肯定,调研报告总结了政策的主要成效,也得到了与会代表的认同,

首先,创新了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补充机制。一方面,教师招聘的权限由县级层面上移到省级层面;另一方面,教师招聘的权限由人事部门牵头向教育部门转变。在自由讨论环节,河南省教育厅师范处代表吕康以及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安雪慧博士均指出,“特岗计划”最大的成功之一就在于创新了农村教育补充机制。

其次,为农村学校补充了大批合格师资,对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起了重大推动作用。河北省教

育厅副厅长杨勇指出,“特岗计划”的实施加强了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缓解了农村教师紧缺问题,优化了农村教师队伍结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了农村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特岗计划”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进入教师队伍的机会,尤其是为大量出身于社会中低阶层的毕业生提供了公平竞争的平台。河北省涞源县特岗教师代表王学和卢宁在发言中多次提到,多亏“特岗计划”,让她们没有成为“毕业即失业”队伍中的一员。

同时,政策还产生了一系列良好的外延效应。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新依族乡宝塔村新发民族小学特岗教师代表刘习聪向与会代表分享了来自一线的鲜活事例。他说,特岗教师的到来使村里风气发生变化,甚至出现了农村外出务工随迁子女回乡就读的趋势。

政策成效的取得与培养、输送毕业生的高校是分不开的,青海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相关代表介绍了鼓励学生报考特岗教师的主要做法:高度重视,积极引导;强化培训管理,丰富培训科目;深入座谈,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其中,信阳师范学院通过动员会、座谈会、宣传栏、电子显示屏、飞信群等方式宣传“特岗计划”;学校每年针对“特岗计划”组织考前模拟训练与培训活动。邀请教师对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理念以及担任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相关知识进行专题辅导。另外,学校对特岗生实施人性化跟踪管理,学校领导和有关学院就业工作负责同志每逢节假日都会看望、慰问特岗生。

“特岗计划”实施成效也得到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代表麦吉莲女士的充分肯定。她表示在与中国教育部的长期合作过程中,见证了中国为保证学龄儿童拥有数量充足和质量合格的教师所做出的努力。

四、“特岗计划”政策进一步完善的讨论和建议

要将“特岗计划”政策作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补充的长效机制,在政策的目标指向、实施范围与规模、工资福利待遇、编制、培训等方面都需要仔细斟酌、精心考量。这也是与会代表深切关注和热烈讨论的话题。

(一)关于政策目标指向的讨论

“特岗计划”实质是由中央政府承担义务教育经费,为农村学校提供合格师资。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苏尚锋首先肯定了“特岗计划”政策的两项机制创新意义:一是由中央专项资金支持,创造一个“先进后出”的新机制,二是由省级部门统一组织考试考核、公开招聘教师的新模式。同时,他也指出。在中央财政支持,“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招聘体制下,容易导致财权和事权在一定程度上的分离,以及岗位购买者、使用者与费用支付者在事实层面的分离,处理不当容易引发一定的政策风险。

上述担忧引起与会代表的热议,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后王志明指出,应该在我国教师政策改革框架之下进一步考量“特岗计划”,其财政政策也应与目前“以县为主”的财政体制相结合,中央对贫困地区农村义务师资队伍支持的同时,也应鼓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承担起教师补充的应尽责任,建议坚持在以地方政府投入为主的原则之上,再考虑各级政府为解决该问题的责任、分担与转移支付的设计问题。安雪慧博士指出,中央应该加大支持力度,但绝非没有上限的支持,中央也不可能承担所有责任,需要中央和地方共同努力,如河南1:1配套招聘特岗教师的做法就很有借鉴意义。

基于上述讨论,与会专家建议,应该进一步突出政策目标指向,建立长效机制,改进并调整原有政策中一些不适应当前情况的原则与方法。总之,应强调事权不变,省级统筹:强调省级招考,保证质量;强调县级管理,定点使用:强调服务为本,动态调整。

(二)关于政策实施范围与规模的讨论

目前,“特岗计划”覆盖了22个省、886个县,100%地覆盖了国贫县、两基攻坚县、灾区县和边境县,对少数民族自治贫困县覆盖率达到78.30%,对革命老区覆盖率是79.57%,共计约192123名特岗教师服务于16402所学校。各省代表普遍担心,随着“特岗计划”的进一步实施。部分县受到财政和编制的影响,会出现“已吃饱,难以消化”的情况,而另一部分师资短缺的非国贫县却不能享受这项优惠政策,教师队伍仍然存在数量短缺和质量偏低的严重问题,仍需要代偿机制的支持。针对该问题,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杨勇建议将“特岗计划”由贫困县扩展到财政困难县,让更多的经济不发达农村地区受惠,四川省代表戴峰提出希望将革命老区县纳入“特岗计划”实施范围,四川省有31个革命老区县,共有7502个空缺教师编制,若能被纳入“特岗计划”实施范围,将极大地提高该政策改善四川农村教育地区教育质量的力度。

与会代表还认为,“侧重初中,兼顾小学”的实施原则不够合理。首先,当前很多农村小学对教师的需求不亚于初中。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教授杜屏在河北涞源县调研发现,该县大部分学校主要分布在农村,而农村小学规模普遍较小。班级容量小,教学点多。很难有规模效应,因而对教师的需求量比较大。其次,随着农村幼儿学校的发展,幼儿园师资的缺乏日趋严重。涞源县教育局局长段晓霞提出,现在急缺幼儿教师,无法满足幼教发展对师资的需求,希望将幼儿园纳入“特岗计划”的实施范围。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针对实施范围与规模如何把握的现实难题,应该在可钡4算和可把握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发挥“特岗计划”的辐射作用。如河北省教育厅师范处处长智学提出应该坚持“总量控制、覆盖农村、重点突出、灵活调节”的实施原则。

(三)关于工资福利待遇的讨论

工资福利待遇直接影响到“特设岗位”的吸引力,直接关系到“特岗计划,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特岗计划”政策文本规定:特岗教师相关待遇等同于当地正式中小学教师,高于中央补助的部分(20540元人目邑/人/年)由地方财政承担。对此,与会代表反应目前工资福利发放机制和过程中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工资发放不及时。特岗教师工资发放过程涉及周转部门太多,手续繁琐,产生严重的滞后性。广西教育厅师范处处长何锡光指出,中央财政周转环节过多,加之部分县级财政困难,无法按时垫支工资,影响特岗教师工资及时发放。

二是工资水平偏低。对于人均20540元人民币的年工资标准,广西、青海、陕西三省均表示工资偏低,特别是气侯恶劣的青海农牧区。经济极度落后地区的特岗教师待遇应适度提高。陕西省师范处副处长唐澍指出,“特岗计划”实施县都是国贫县,经济基础差,教师需求量大,地方财政十分困难,应提高特岗教师补助经费标准。

三是各地特岗教师工资及福利待遇差异颇大。“特岗计划”政策在规定全国统一工资标准的同时,又强调特岗教师相关待遇等同于当地正式教师,这也给地方工资福利待遇差异提供了政策上的空间。从研数据来看,全国各省份之间,省份内部各县之间,工资差异颇大,部分县相关福利待遇尚未能落实。如河南省跟陕西省的特岗教师工资差距较大,陕西省的陕南、陕北地区特岗教师工资差异较大。

四是地方后续财政支持困难。特岗教师服务期满转编后,其工资福利待遇由地方财政统发,势必成为部分县财政的沉重负担,若不能妥善解决,既毁坏政府的公信力,也影响。“特岗计划”政策的可持续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魏曼华在云南鲁甸县的调研发现,该县特岗教师年工资高于中央补助标准,粗略核算县财政每年要承担约300多万元人民币,3年转正后将面临巨大的财政负担,希望中央和省级继续提供一段时间的财政支持。

希望提高特岗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成为与会代表的共识,各方就具体标准出谋划策。郑新蓉教授提出应该参照全国各地事业单位的平均工资进行核算,设计各种津贴,包括:超出正常工作量的额外报酬,3年时间的机会成本补偿,乡村教学点的交通生活补助,增加偏远地区岗位吸引力的地区津贴。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的研究者建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具体分担比例需根据各省的具体状况进行更精细的讨论和计算,特岗教师工资标准的制定应该与当地教师的收入做比对,工作量津贴、业绩奖励、艰苦边远津贴等方面应享受正式教师类似标准,而非统一标准。

(四)关于特岗教师编制的讨论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编制问题直接影响了特岗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是影响“特岗计划”持续深入执行的重要因素。

杜屏副教授在河北涞源县调研发现,农村师资面临超编与缺编的矛盾。按照国家编制标准核编,教师总量已经超编,但区域性和学科性结构缺编现象比较严重。农村地区学生分散,学校班额较小,要想为每个班开齐课程势必需要更多的教师。智学处长指出,目前教师队伍建设中“有编不补、空编难补、余编乱补”的行为时有发生,使得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陷入困境,甚至有面临深渊的危险,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朱旭东教授就编制问题指出,编制是稀缺资源,所有的部门(非教育部门)都在争取编制,在“特岗计划”实施过程中,要防止地方政府权力寻租。把不合格教师以特岗教师名义骗取编制,然后调离教师岗位:同时还需要多因素地考虑农村学校编制设计,把教学点、班级数、学生数、心理教师等特殊岗多方面结合起来重新核定农村学校教师编制。以解决农村地区普遍存在超编进人的现象,这些问题都将使得部分省县特岗教师服务期满转编问题存在困难。面对超编现状下的特岗教师转编需求,各省只能采取强硬措施,超编转正,留住人才,稳定特岗教师队伍。根据湖南省教育厅教师处刘国才介绍的湖南经验,该省就3年服务期满特岗教师转编问题专门下发文件,从政策上保证人编的顺利完成。

与会代表就编制问题提出四点建议:第一,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编制的核定工作,以学校为;单位,具体到学科进行核算;第二,不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编制管理权,坚持在省级管理部门和编制部门的监督下,将教师编制管理权力重心适度下移,将编制管理权限交给县级政府,按照从严从紧的原则核定本县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以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需要;第三,做好农村义务教育适龄人口的预测工作,有计划地配置教师资源;第四,坚持“按需设岗,按需报计划,按县级编制可容量设岗”。

(五)关于特岗教师岗前和在职培训的讨论

特岗教师学历高,综合素质。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缺乏对农村教育的了解,高质量的岗前和在职培训有利于特岗教师尽快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特岗计划”政策文件只对岗前培训的必要性进行了规定,对具体培训层级、培训内容缺乏说明,与会代表就特岗教师培训问题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首先,培训层级不一。部分省份由省级统一组织安排岗前培训。有的在市级层面组织进行,另有部分省将培训的组织权交给县级,如魏曼华副教授在云南调研发现,县级层面培训缺乏规范化的操作,培训质量难以保证。

其次,培训内容多样化但缺乏针对性。由于具体培训内容缺乏明确和统一的规定,各省培训内容多样化,有的省专门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的培训,有的与县级公招教师培训内容一致。甚至有的与县级公职人员一同进行培训,缺乏针对性。

再次。在职培训机会少。据涞源县教育局局长段晓霞介绍。特岗教师缺乏专门的在职培训计划,一般采用“结对帮扶”、“一帮一”、“师带徒”等形式进行“传、帮、带”,作为新人职的特岗教师受到职称和资历的限制也难以享受中央的骨干教师培训机会。

特岗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重庆400700)

摘要:通过对有关特岗教师的文献进行搜集,对我国农村小学特岗教师的生活现状进行了解,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办法,进而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促进特岗计划顺利有效地进行。

关键词:农村;小学;特岗教师

高校扩招政策,对毕业生的就业造成很大的压力,而且农村的基础教育薄弱,城乡差距较大,特岗计划可以为高校毕业生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效地缓解农村教师的数量紧缺,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缩小城乡之间教师水平的差距,但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我们必须重视特岗计划存在的弊端,想办法解决存在的问题,才能得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实施效果。所以,研究农村小学特岗教师生存现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农村小学特岗教师生存现状

特岗教师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教师”的简称[1],是中央实施的一项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创新农村学校教师的补充机制,逐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2]。此类研究以硕士学位论文为主。经过查阅文献可知,近四分之一的特岗教师的工资年收入水平在 16 万元左右,约有四分之三的特岗教师年收入在 18万―19 万元之间,工资待遇不容乐观[3]。在生存环境方面,超过80%的受访者对学校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条件表示不满,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有些农村地区地处偏僻,交通出行不便,学校也仅有几个老师,几十个学生,学校缺乏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没有教职工食堂,图书馆、网络更是无从谈起;甚至无法为特岗教师安排教职工宿舍,特岗教师没有住房,有的只好租用附近的民房,生活和工作极为不便[4]。某些地方有一半的农村学校不能给特岗教师提供住房,这些学校的特岗教师只能租用附近的民房,工作、学习、生活极为不便。调查显示:约67%的特岗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任务繁重,承担了学校最难做的工作,这也说明了特岗教师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约 3/4 的特岗教师考虑过中途离职,这表明相当部分特岗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不高,他们对于目前的工作状态不满,同时由于社会价值导向等各种原因,致使很多特岗教师并不是因为喜欢当老师而选择了特岗教师;而在对于个人婚恋情况的调查中,这些大部分为单身的特岗教师的个人婚恋态度不容乐观。有591 %的特岗教师认为学校为教学配备的教学器材和用品很不完善;仅有 63%有的岗教师认为学校图书室、资料室的教学资料比较好或相当完善;学校开通的宽带网、对学校的电脑设备、微机室等评价较低。对于学校提供的参加培训和学习机会(入职培训、继续教育、外出观摩学习等),有 157%的特岗教师没有此类机会,352%的特岗教师认为很不完善,有 314 %的特岗教师认为一般。访谈中有许多特岗教师认为继续教育流于形式,针对性不强。这说明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不够理想。

二、农村小学特岗教师存在的问题

特岗教师存在的问题为“有编不补”、“无编可补”,指出当前,农村学校音乐、体育、美术、和计算机等学科教师的编制数不足,或实际数量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要而出现了结构性缺编,这是我国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有一些农村学校普遍存在“不缺编,但缺人”的问题[1]。笔者认为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制度不完善

特岗教师招聘准入制度设置不够合理、绩效考核制度亟待完善、分配过程随机性较强,难以做到统筹兼顾,招聘准入门槛的设置偏重于对应聘者学历的推崇,这种学历至上的招聘门槛忽略了竞聘者对农村生活的程度以及基层艰苦地区工作的坚持性方面的考量。同时,学校上课的安排规章制度不完善,廖朝华对贵州D县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特岗教师承担工作量大,每周教学课时数在16一19课时的特岗教师最多,占473%,他们平均每天有3一4节课;还有241%的特岗教师的每周课时数在20课时以上(含20课时),他们平均每天有4一5节课,这部分教师的教学任务应当说是相当的繁重;有795%的特岗教师认为其教学课时数与同资历的非特岗教师相当,这说明在这些学校中大部分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所任教学科科目数量在三种或三种以上的特岗教师占723%,有625%的特岗教师承担着教学外工作任务(如班主任、校务等)。[5]

(二)工作环境不理想

特岗教师的工资待遇、基本生活条件亟待改善,地方政府的两难选择后续财力续航的风险、无序流失问题显现,特岗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徐继存、宋朝通过网络问卷的方法对实行特岗计划的各个农村地区进行了调查,关于特岗教师的收入问题,结果显示:有46%的特岗教师基本工资在2000元以上,所占比例不大;有62%的特岗教师的基本工资在1500~2000元之间,占大多数;有287%的特岗教师的基本工资在1000~1500元之间,也占了一定比例;另外有46%的特岗教师的工资基本不足1000元。[6]

(三)研修培训不积极。特岗教师入职培训流于形式,特岗教师的专业成长受限。从调查的数据来看,大部分特岗教师参加了岗前培训,有348%的特岗教师认为认为自己接受的继续教育内容针对性较强;在继续教育的内容方而,有849%的特岗教师选择了满意。但是在另一方面,尽管有当地县市教育局的文件指导精神,也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特岗教师安排了教学指导老师。[5]

三、针对农村特岗教师生存现状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保障特岗教师的生活需求

有研究者指出特岗教师普遍对薪酬及生活条件不满意,相关部门应给予重视。[6]因此政府要重视其发展困境,支持其专业发展,省级政府应结合地方实际,适当调整招聘准入制度、事权部门对分配方案要做到统筹兼顾、减少随意性、以人为本,建立健全配套的考核制度、加强对特岗教师的思想引导、健全职业培训机制,促进其专业发展、地方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保障特岗教师基本生活需求、地方政府要对自身财政能力做出科学评估,规避潜在风险。

(二)学校应加强对特岗教师的重视程度,合理安排工作量

学校的重视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特岗教师”未来的选择。重视程度越高,“特岗教师”的工作归属感就越强,留任的几率就越大,因此学校要加强对特岗教师的重视程度,认识到特岗教师的工作上的困难,支持他们的教学政策,争取为特岗教师创造较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他们的工作量,减轻特岗教师工作压力,特岗教师整体的工作状况良好,应逐步改善“教学不一”及“一师多科”的现象,[6]同时学校可以给特岗教师设置职中教育体系,特岗教师群体的专业精神符合度高,专业知识较为欠缺,应加大教师进修及培训力度通过组件教研共同体等方式[6],提升他们的专业发展的动力、热情,给他们一个共同学习,互相学习的平台和氛围。成为特岗教师的年份不同,专业素养产生很大差距,所以有必要对特岗教师进行定期的研修培训。

(三)特岗教师的发展离不开特岗教师自身

特岗教师应该理性认识特岗,提升特岗教师农村教育生活的适应力[7],从内心爱教育,爱孩子,扎根农村教育,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提升职业精神,在工作中积极思考,总结工作经验,学会反思,热爱教育,实现个人超越。把重心放在如何教育好一代又一代农村孩子,让他们跳出农门,树立“奉献”精神,提高个人适应环境的能力,不惧怕困难,坚强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做好未来规划的同时,多为农村孩子们的成长考虑,做到不误人子弟。

特岗计划自实施以来,可以说是取得非常大的进步,使得农村的教育队伍变得更加完善,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缩小了城乡教师水平的差距,但是特岗教师的制度,生活条件,研修培训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社会和特岗教师自身都需要为之付出行动,积极配合,让特岗计划能够顺利进行,取得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赵燕婷.农村“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

[2]方卉,唐智松.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边缘化现象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4,04:50-53.

[3]廖朝华.西部农村地区特岗教师职业状况调查报告――以云南省鲁甸县为例[J].基础教育,2010,08:15-19+32.

[4]曹家文.河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政策实施效果评估与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

[5]廖朝华.我国特岗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6]徐继存,宋朝.农村特岗教师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01:58-64.

特岗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特岗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对策

一、引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特岗教师是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新的教师群体,为西部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水。由于各种因素,西部特岗英语教师仍存在显著问题,如师资力量匮乏,教师质量普遍较低等,提高特岗英语教师专业化水平对西部英语教育起着关键性作用。

二、相关研究综述

分别以关键词“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成长”进行模糊搜索发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到目前为止,对农村英语教师的研究也比较多,如《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求调查及思考》(赵卫华,2009)等1076篇相关文献,但直接针对西部特岗教师,尤其是英语教师的研究比较少,再以“特岗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查询,只找到7篇相关文章,但是“特岗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却为0篇。大部分文章都是停留在理论的探讨,实际调查研究的文献比较少,缺乏一定的理论支持①。因此,对特岗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三、研究方法

(一)调查工具与对象

通过阅读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借鉴了任学印博士所著的《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中的附录“初任教师专业需求及其入职教育开展情况调查问卷”,针对特岗英语教师的特殊性,最终制定“特岗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问卷”。本问卷包含封闭型和开放问题,内容涉及被调查者基本信息,教学工作情况,专业发展现状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见四个方面。该问卷于2013年6月底开始发放,对象为四川省X县10所学校的特岗英语教师(以被调查者应聘科目为英语的特岗教师)。发放问卷50份,回收43份,有效问卷40份,有效率为93%。对收集的数据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对样本情况进行分析,不难发现,由于英语专业的特殊性,男性特岗英语教师仅占总样本的12.5%,92.5%的特岗英语教师趋向年轻化,基本上都是新手教师或刚上岗的教师,95%的教师任教于乡镇农村学校,由于学历的限制,仅有15%的教师能胜任初中英语教学。这些样本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教师群体与其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不同。

(二)具体调查结果与分析

(1)特岗英语教师的职业动机

根据选择的频率,大部分特岗英语教师的职业动机最主要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获得教师编制的机会、教师工作比较稳定。由此可见,绝大部分特岗英语教师的入职动机比较功利性。很多并非是因为自己的职业理想而选择了去尝试英语教师这一行业,很多不是师范生的毕业生也选择了英语特岗教师,62.5%的特岗英语教师毕业专业并非师范类)。还有10%的老师抱着试试看,找机会转行,这说明特岗英语教师是很多毕业生先就业后择业的权宜之计。以上种种动机表明,特岗英语教师的职业态度还有待端正。

(2)特岗英语教师的职业规划状况

职业规划是纵跨个人一生的动态过程,就特岗教师而言,三年服务期满后需要面临再次择业的规划(吴洪亮,2012)。调查数据显示,有15%教师还没想过这个问题,18%违约选择其他职业,30%期满后选择其他职业,这与前面的入岗动机基本相吻合,27%调到其它学校继续任教,仅有10%的教师决定留在原校继续任教。从调查结果看,特岗英语教师的队伍并不稳定,由于英语专业的就业比较灵活,有相当部分的教师有离职的倾向。特岗教师的不稳定势必会限制他们专业化发展。因此,为特岗教师提供职业规划指导,积极引导特岗英语教师继续留教是很有必要的。

(3)特岗英语教师承担的工作量状况

由于英语专业这个科目本身的特殊性,巩固和备课所需时间比较多,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承担的教学工作量的轻重,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师参与专业化发展的积极性,并关系到其可用于专业化发展的时间。在对特岗英语教师的教学工作状况的调查中,发现每周教学课时数在16-19课时的特岗英语教师最多,占57.6%,平均每天都有3-4节课;还有21.3%的教师每周课时数在20课时以上(含20课时),他们平均每天都有4-5节课,这部分教师的教学任务应当说是相当的繁重;有80.7%的特岗英语教师认为他们的课时数与同资历的其他非特岗英语教师的课时数相当。在这些学校,特岗英语教师成了“万金油”,据调查结果,87.2%的特岗英语教师所任教学科目在三门或以上,还有62.7%的特岗英语教师身兼多职,除了担任所有科目的教师,班主任等其它教务工作。这些教学任务占用了特岗英语教师大量的精力,这对于他们专业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4)特岗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常遇到的问题

了解特岗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可以有效地对特岗英语教师进行指导和培训,使教师专业化发展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调查中,特岗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常遇到的问题排前三位的分别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学材料和设备的欠缺,缺少闲暇时间进行研修。由于经济落后,西部农村地区的很多教学设备都很欠缺,大量的“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的管制,学习兴趣不高,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更加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英语的更新很快,这需要英语教师不断地充电,但繁重的教学任务剥夺了英语特岗教师研修的时间。并且,多数特岗英语教师都是新入职教师,他们处在教学的适应阶段,根据富勒的关注阶段理论,这些教师正处在早期生存关注阶段,他们关注的是自己的生存问题,即能否在教学的新环境中生存下来②。在这一阶段,他们更多的关注班级管理,教学内容的掌握,上级领导以及学生的肯定。因此,班级管理问题是这些教师较少遇到的问题。

(5)特岗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情况

了解现阶段特岗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现状有利于发现其中的问题,在对岗前培训的调查中,89.9%的特岗英语教师表示在上岗前相关教育部门有开展过专门的岗前培训,入职后,仅有13%的学校每学年为特岗英语教师提供的学习计划有4次,大部分学校每学年提供的学习计划都低于3次;对于学校提供的教师培训,57%的教师认为流于形式,不得不参加,15%认为简直是浪费时间。深入了解,教师培训的内容没有考虑到农村学校的具体教学问题,没有考虑过教师的实际需要,多数教师培训都是讲形式,走过场,缺乏实质性的内容。由此可见,学校提供的教师培训的质量有待完善。

《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简称《硕师计划》是特岗教师的一项相关保障政策,符合相应条件要求的特岗教师,可按规定推荐免试攻读教育硕士。这对特岗教师来说是一项很好的进修机会,在调查中,经统计发现,只有9个人关注和了解硕师计划,听说过硕师计划的有12个人,完全不知道的人数高达19个人。也就是78%的人不了解硕师计划。这跟特岗英语教师久居农村边远地区有很大关系,信息比较闭塞。

专业自主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由调查结果可知,60%的教师有考虑过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其中35%考虑过,但不知道如何着手,25%的教师有自己明确的发展规划,说明绝大部分的特岗英语教师都比较关心自己将来的命运,思考过自己将来的人生道路,同时也意识到提升自己的必要性。此外,还有25%的教师较少考虑这个问题,听从领导的安排,15%的教师甚至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这部分教师还处于茫然阶段,缺乏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6)影响特岗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

影响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制约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归因方面,根据选择的频数(多选题),排在前面的项目分别是工作压力大,无暇顾及(33人次),领导不重视(21人次);参加教研进修机会少(18人次);缺少专家指导(16人次)。可见,特岗英语教师们也渴望早日能成为一名资深教师,他们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外在帮助,如进修机会;得到专家学者指导等。但贫困农村教育实际情况限制着他们的发展,如教学任务繁重,社会地位不高等。另外,调查发现,在新课改背景下,各学校对特岗教师工作的评价日趋多元化,尽管还有一部分学校仍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但是大多数学校已经采用多种综合评价的方式,如多渠道考核评价方式,这些对于特岗英语教师来说是一种积极的鼓励措施,对其专业化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四、对西部特岗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反思

由于师资问题,有些学校一开始甚至没有开设英语课,特岗英语教师的到来却使这些贫困地区的中小学的教学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与此同时,如何建设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特岗英语教师队伍对这些地区的英语教育事业有着重大的意义。但一些不利于特岗英语教师发展的因素却成了提高这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主要问题。针对调查总结的几个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对特岗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所借鉴。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增强职业认同感

特岗英语教师首先需要具备爱岗敬业的精神,要坚定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真正热爱自己的职业,认同自己的职业,兢兢业业地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不断强化自己的专业水平,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规划好自己的未来发展前景,增强教师的主体地位以及对自己发展的责任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如:学历提升项目、校本培训等,养成终生学习、自主学习、自我反思、自主发展的行为习惯,并在不断的学习、反思中提升其专业化水平。

(二)因地制宜,妥善解决跨学科教学问题

跨学科问题主要是紧缺学科的教非所学,英语教师教语文,数学甚至体育的现象在这些地区学校并不乏见。这种跨学科教学虽然一时解决了其它学科教师紧缺的问题,但却带来了一些潜在的消极影响。导致教师不能完全胜任教学,严重剥夺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关当局应该因地制宜,可以在本校甚至临校组织紧缺型学科教师考试,通过考试选拔出那些具备相应学科教学能力的教师,然后再配备到各临近学校。

(三)重视特岗英语教师的地位,建立基于教师需求的教师培训

各地政府地区应加强教育的宣传工作,塑造良好的教育文化氛围。加大特岗英语教师的宣传力度,提高特岗英语教师在社会学校的地位还应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保证农村教育的良性发展,以此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避免对特岗英语教师贴上标签,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特岗英语教师,建立基于这些教师需求的教师培训。教育局在组织教育培训时要了解特岗教师的真正需求,例如,教育局可以在教师培训之前,向各学校发放调查问卷,调查特岗教师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难题,这种方式不仅体现出了对特岗教师的尊重,有利于特岗教师在情绪上接受教师培训,另一方面,也获得了特岗教师的教学遇到的真实难题,从而在教师培训课程内容以及形式的设置上都有了强有力的根据。同时,有关当局可以在招聘特岗教师及各学校内部进行该计划的宣传,提前下达相关文件,让教师了解《硕师计划》,明确其考核条件,这样这不仅给了他们方向标,同时也有助于学校自身发展。

五、结语

特岗英语教师的出现可以说顺应了当前时展的要求,缓解了大学生就业压力,它抓住了西部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症结,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西部英语教育的师资问题。本文基于对四川省X县的特岗英语教师的调查,旨在发现并分析了这一群体在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的显著问题,并对此相应地提出了几点意见。由于时间和篇幅问题,本文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样本量太小,还有笔者分析问题的能力有限等。但仍希望本调查报告对西部特岗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影响特岗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专业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特岗英语教师自身在专业发展过程中要积极主动,要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意义,要通过各种积极的具体的行动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密切关注和利用可能的专业发展机会,珍惜那些有利于自己专业发展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在自主发展中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 施光跃,李荣,邬旭东.《新课标与教师专业化发展》[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2] 吴洪亮.西部农村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途径探析[J].教育文化论坛.2012.

[3] 廖朝华.我国特岗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贵州省D县为例[D].2011.

注解:

① 廖朝华.我国特岗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贵州省D县为例

特岗培训总结范文第6篇

一、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⒈特岗教师成长的环境严重制约了其专业发展

特岗教师大都生活和工作在偏远农村或山区学校,他们所在的学校地处偏僻,不仅教师数量少,而且教师业务能力相对低下,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学研究的意识不强,很难形成规模化学习的条件,因此他们很难感受到团体学习的氛围和推动力。特岗教师所在的一些学校无力关注他们的专业发展。特岗教师教育教学中所表现出的问题,其所在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帮助他们改进,然而这些基层学校大多存在教学资源缺乏、校长教学领导能力不强、教师教学研究氛围不浓、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等问题,导致根本没有能力解决特岗教师专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和问题。这样的成长环境,严重制约了特岗教师的专业发展。

⒉相关政策和保障制度没有充分考虑其专业发展

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缺乏政策和制度保障。从政策执行的过程来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非常关注有多少特岗教师下到了村小或教学点,也非常关注新补充的特岗教师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和年龄结构。为了进一步促进特岗教师能够安心在村小、教学点工作并在三年期满后能够继续留任,近年来,国家开始关注特岗教师的住房、婚姻等涉及特岗教师生存和生活方面的问题。然而,政策和制度更多地关注了特岗教师“下得去、留得住”的问题,对“用得上”的问题关注不够,这样也影响了特岗教师专业的快速成长。

⒊特岗教师自身的专业和能力短板遏制了其专业发展

首先是学科知识不扎实,教育教学知识欠缺。特岗教师确实给贫困农村地区的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很多年轻的特岗教师思想活跃、态度积极。但其中也有部分特岗教师学科知识功底欠深厚,相关的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不强,基本缺乏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意识。

第二是教学设计能力不强,教学方法不灵活。调查发现,大多数特岗教师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结合学生实际编写教案,教学方法较呆板,课堂拘泥于教案的预设,不能根据教学实际有效生成。许多特岗教师认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探究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但却没有及时有效地将这些教学方式体现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第三是对学生了解不多,对特殊学生关注不够。我国边远农村地区由于人们思想观念、医疗条件等都相对落后,使得农村学生中需要特殊关照的孩子明显高于城市地区。这种现状要求特岗教师不仅应意识到这种状况,还要想方设法关注这些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一些特岗教师说:“一是没有时间,二是也不知道怎么去关照。担心如果对一些学生关照多了可能会影响对其他学生的关照……”在进行教学准备时很多特岗教师不能依据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基础和心理特点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

第四是激励和评价学生的方法比较单一。许多特岗教师虽然也会对学生的课堂发言进行评价,对发言积极且正确的学生会及时给予表扬,但这种表扬也仅仅停留在“很好”“真棒”等语句层面,方式较为单一,缺乏灵活多元的评价方式。很多特岗教师无法做到及时发现和赏识每一位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每一位学生恰当的评价和指导。

二、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对策

⒈营造集体学习的氛围,组建(特岗)教师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是指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特岗教师的学习共同体,是特岗教师和其他有关人员(新老教师、教研员、主管领导等)构成的教、研、训一体的组织。学习共同体以解决实践教学问题为目标指向,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集体学习的形式更能激发新入职教师专业学习的动力。集体学习更容易使教师在思想碰撞的过程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有利于教育教学问题的及时解决。学校应改善特岗教师的生活、工作环境,突破原有体制、机制对特岗教师学习交流的限制,各地应该尽力改善特岗教师的住房、交通等问题,为特岗教师外出学习交流提供方便和物质保障,从而培育特岗教师形成乐于从教、终身从教的职业理想。

⒉探索和建立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教育行政部门要针对特岗教师的职业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在深入了解农村特岗教师目前的职业状况和“特岗计划”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索和构建农村特岗教师职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为政府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特别是“特岗计划”提供理论支撑。此外,为相关部门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基层从事教育、扶贫开发等工作提供支持,为国家制定特岗教师政策提供参考,呼吁社会为特岗教师的工作提供合理的心理、精神与物质支持,为学校管理教师、制定教师管理政策提供依据,使特岗教师能以更大的热情与活力投入到教育工作当中。

⒊立足校本,扎实培训特岗教师

特岗教师在上岗前,都要接受岗前培训,主要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教学技能、新课程标准、青年教师现身说法、课堂实践等方面设计培训内容。通过一系列的培训,特岗教师们从观念和思想上飞速提高,实现了角色的转换,提升了特岗教师的师德修养水平。同时,理解并初步掌握课程标准、教学新方式、新技能、新手段,形成新的教育教学的能力。

除统一组织参加特岗培训之外,上岗之后,学校还应以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新模式为引领,以校本培训为平台,组织骨干教师每人结对1名特岗教师,实行导师式“一对一”指导,抓好教学素养关、技能关;实行全开放、互动式听课,通过老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研讨课”,骨干教师“教改课”,特岗教师“公开课”,加强特岗教师研讨学习与互动交流,有效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使他们上岗后迅速进入角色。

⒋不断激发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动力

调动教师的内动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首要的问题,专业自主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调查发现,大多数特岗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需求和动力不足,缺少一种把教育活动当作研究对象并理性审视自身专业水平与职业活动的意识。一些特岗教师并没有从内心深处认同、接纳这一职业并将其作为自己终生为之奋斗的事业,而仅仅将教育视为一种谋生的手段。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想办法让特岗教师明确作为教师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意识。同时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

第一,要继续训练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这里所说的教学基本功指的是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的最起码的素质,包括钢笔字、粉笔字、简笔画和普通话等。有了这些过硬的基本技能,才迈开了成为优秀教师的第一步。

第二,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备好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和基础,如何备好一节课对青年老师来说很重要。要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更要备课堂的预设和生成。一节好课需要花费很大的心血才能完成,要学优秀的老师用整个生命来备课。

第三,加强课堂教学技能的学习。课堂教学是展示教师素质的主阵地,有许多名师都是通过课堂教学展示自己独特的教学风采。特岗老师要多听课,听不同学科老师的课,更要多学习名师的的教学方法和风格,要博采众长,汲取精华。要抓住机遇,多请教,多展现自己,让自己尽快成长。

第四,培养和锻炼班级管理能力。青年老师,要想成长发展,就要勇于尝试,勇挑重担,尝试班主任工作。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学会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知道与学生怎样合作,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能更好地去协调与任科老师之间的关系,提升班级的凝聚力。

第五,多研读教育专著,养成读书的习惯。特岗教师要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有活力,只有不断读书,才能领略到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站在教育的最前沿。教师既要博览群书,更要注重研读教学专著,读苏霍姆林斯基,读陶行知,读魏书生,与教育家对话,与教育家进行心灵的沟通。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成长就会越来越快。

第六,坚持写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教育教学时间长了,对教育就会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就会产生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把这些想法整理出来,就是教学随笔和反思。这种行为是自发的,是由衷的,是经验的积累,是对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记录和总结。有位教育家说,写十年教案成不了名师,但你坚持写十年教育随笔和教学反思,你一定能成为名师。

5.精细管理,关注特岗教师成长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动态的。特岗教师是个鲜活的生命群体,他们的成长更是一个长途跋涉的过程。针对特岗教师的特点,可制定“特岗教师成长记录袋”,创设“自我发展设计、我最满意的课堂教学、印象最深的议课(师带徒)、我的经典案例(带教问题学生)、我最满意的随笔(反思、案例)、我发表过或获奖的文章、盘点一学期的收获”等一系列板块,梳理他们工作中的点滴,记录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做,让今天跟昨天比一比,明天跟今天比一比,实现他们对教师生涯的最全面的理想追求。

在特岗教师管理过程中,坚持引导与帮扶相结合,使用与培养相结合,服务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面对特岗教师们一腔热血而缺乏经验,积极认真而效果不佳,热情大方而无拘无束,活泼好动而心里脆弱等现实问题,作为学校领导应积极加强引导,就事现身说法,并开展心里咨询等活动,善于发现闪光点,正确使用表扬,管好、用好这支特岗教师队伍,不断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实现专业化发展,使特岗教师“招得来、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当骨干”。

特岗培训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特岗教师;自我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4-0139-02

“特岗计划”是为了提高我国农村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国家、社会、设岗学校等为了稳定特岗教师队伍和提高特岗教师素质,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外力只起加速或者延缓的作用,内力才起关键作用,要成为一位优秀的农村教师,特岗教师必须认识到农村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特岗教师的特殊使命和责任,在精神驱动下,自我约束,不断学习,学习专业知识、学习教学技能,追求进步,不仅有益于农村教育,更有益特岗教师的自我职业发展。

一、调整心态,激发工作热情

调查显示,很多大学生报考特岗教师,并不是因为十分热爱教师职业,更不是因为十分喜欢农村环境,更多的是由于就业的压力或者父母的建议。但是,从现在年轻人的个性来看,他们绝大多数绝对不会从事他们十分厌恶或者反感的工作的。所以,虽然成为特岗教师是教师职业之外的其他原因造成的,但是他们也绝对不反感这个职业。我们经常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现实中,一半以上的毕业生从事的都不是自己大学所学专业。虽然农村环境让特岗教师不如意,但是特岗教师大多还是从事自己所学专业或相近专业的,这一点比其他毕业生优越。

有哲人说过:“生活像面镜子,你哭他哭,你笑他笑。”很多时候,人的状况不是取决于事情的发生,而是取决于对待事情的态度。泰戈尔也说过:“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的时候,你也将错过满天的繁星。”现实生活中,很多成功的人,并不在于他多么的聪明,而在于他能较快地适应环境,在别人还在哭泣和抱怨时,他已看到了机遇,并及时抓住,获得成功。所以,特岗教师一定要积极调整心态,既来之、则安之,干一行爱一行,用积极的心态去发现教师职业的神圣和农村生活的美好,如没有雾霾,有的是蓝天白云;没有城市的嘈杂,有的是农村的静谧;没有交通的拥挤,有的是田园生活的乐趣。特岗教师要认识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也是有所作为甚至可以大有作为的地方,农村是个广阔的舞台,农村教育需要高学历的教师,特岗教师能在这里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特岗教师应该把政策号召与个人选择统一起来,把服务国家与实现个人价值统一起来,情绪调整了,人的身心状态就会发生显著变化,自然而然也就会激发出工作的热情和动力。

二、提升职业精神,树立奉献理念

从事教师职业,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更要有一定的职业精神。教师的职业精神,是指从事教师职业所需要的理想信念、思想观念、道德素质、个性品质等。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学生,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个性的人,不是物,这也就决定了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教学双边互动的特点,决定了教学效果不是仅靠教师单方面的主观努力就能实现的,需要教师用心去了解学生、用爱去温暖学生、用情去感染学生,对学生要有信心,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巨大的潜力,都会走向成功。在爱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备课,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学,尽一切可能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学生才会积极配合,主动地接受教育。正是这种复杂性增加了教师工作的难度,所以选择教师职业就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诲而不倦的品格、坚忍不拔的毅力、勇于奉献的精神。

对于特岗教师而言,农村地区经济落后、农村学校条件简陋、农村学生基础较差,就应该有更高的职业精神和操守。特岗教师都是80后、90后,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长大的,虽然一部分特岗教师来自农村,但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已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所以80后、90后的特岗教师兄弟姐妹较少,有的还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大多娇生惯养,较少吃苦受累。但是,既然已经大学毕业,既然已经选择了农村从教的工作,特岗教师就必须转变观念,意识到自己已是成人,自己的路要靠自己走,要知道艰苦的环境最能磨砺人的能力和性格,要有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要有吃苦耐劳的毅力和较强的奉献精神。农村孩子父母多在外务工,留守儿童和少年居多,因此心理比较脆弱、逆反心理严重,面对这些学生,特岗教师更应该具有同情心,用关心和爱护打开学生的心扉,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使之身心健康发展。

三、加强自主学习,提升综合素质

很多特岗教师表明的离岗原因是忍受不了农村艰苦的环境、自己专业发展受困等,实际深挖这些原因的背后,认为大材小用、在农村委屈了自己的想法是主要推手。大学扩招后,报刊媒体一再宣传,我国已由精英化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虽然这个现实大家都已逐渐认可,但是社会上一些人包括大学生自身还是把大学生看成精英。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上了十几年的学,投入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就应该在大城市工作,享受舒适的环境,拿着较高的工资,这也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特别是在小型私企工作的大学生频繁跳槽和特岗教师离职的深层次原因。

一流的师资打造一流的教育,我国“特岗计划”绝不是仅在量上补充农村师资队伍,更重要的是在质上的提高。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情况相比,现在高中生上大学较为容易。1980年全国高考录取率仅为8%,1990年为22%,2015年上升到74.3%,从以上比例可以看出,当下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初高中基础知识与昔日大学生不可同日而语。因此,特岗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知识的不足,增强自我学习意识,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另外,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发展迅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作为学生的领路人、开导者的教师更应该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方能走在时代的前沿,有效地传递知识、教育学生,传承文化。

有了需要学习的认识,就要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自我约束,自主学习。特岗教师可以虚心向同事请教,了解农村风土人情、了解农村教学基本情况、了解农村学生,尽快适应农村学校生活;可以向同事学习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经验,经过消化吸收促进自己教学技能的提高。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为人们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农村教师参加的培训较少,特岗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工具,获得电子书、查阅期刊和资料,网络公开课、慕课等,增强学科知识的学习;也可以在线观看教学案例、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查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积累教学心得,进一步掌握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特岗教师还可以订购一些经典著作,认真阅读,以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语言表达等人文综合素质。所有这些学习,不仅有利于特岗教师期满留任的职业发展,而且对他们期满离任后选择继续学习或转行工作,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四、坚持教学反思,实现教学相长

一个教师新兵,在课堂上,无论是语言的表达、活动的组织,还是学生的管理,都会显得力不从心。虽然有知识储备不足的原因,但是更多的是经验不足所致。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教学技能,新兵才能逐渐走向成熟。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文中指出:“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人也同样,不仅要从成功中总结经验,而且更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教师作为学生智慧的启迪者,作为学生发展的领导者,更需要充分调动主体性,不断进行反思。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的劳动寻根问底的精神,那么任何提高教学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议的。”[1]

反思能使教师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教学态度、教学热情、教学成效、教育对象,反思促使教师总结经验修正错误,反思促使教师体会教书育人的幸福,收获工作的乐趣。因此,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反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一方面,需要养成反思习惯,并持之以恒;另一方面,反思还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方法不当往往事倍功半,造成烦恼和厌烦心理。为此,特岗教师应该从养成良好习惯做起,每次课后,都要坚持写教学小结,总结自己的备课、上课、答疑辅导情况,分析自己的哪些想法和做法学生反映比较强烈,哪些教学方法的使用和教学环节的设置有利于讲授知识、传授技能,哪部分教材内容处理恰当和效果较好,哪部分教材内容处理不当导致学生思想的混乱,哪种管理学生的方法比较受欢迎,哪种方法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哪句话说得恰如其分,哪句话说得不当等。记录教学小结,进行教学反思,刚开始会很费劲,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共性问题总结出来后就容易了,但是不能因为相对容易,就认为没有必要进行总结和反思了,教师每年面对的学生是不同的,教师工作绝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不断地发展变化,“年年岁岁教此书,岁岁年年法不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特岗教师还要具有持之以恒的信念,在整个教育生涯中,坚持反思,形成习惯,才能获得职业的持续发展。

教学反思是从教师自身出发,从教师自身找寻问题总结经验,但是仅靠教师一人的苦思是不能获得全面的结论的,很容易出现一厢情愿的结果。所以,特岗教师应主动邀请老教师听课,认真倾听听课教师的反馈,还要主动获取经验和查找自身不足,应积极与其他教师交流教学心得,互相讨论,澄清迷惑,提高认识。作为教育的对象,学生对教师最有发言权,所以特岗教师更要注重搜集学生反馈的信息,了解学生的所思、所困、所想,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期待,从而梳理和调整自己的授课体系、授课方法、管理方法,使自己的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课堂,使自身成为学生爱戴、受益终生的教师。

总之,成为一名教师,与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是不同的,所以,大学毕业生通过“特岗计划”招录成为特岗教师后,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调整心态、端正态度,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成为一名优秀的乡村教师,方能真正做到教师育人,服务乡村,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特岗培训总结范文第8篇

一、农村中小学特岗教师职业发展的困惑

特岗教师是国家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支援农村教育事业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然而,面对现实的生存环境和个人的发展,很多农村特岗教师都对自身职业的发展或多好少有些困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现有政策不明导致缺乏保障感

政策规定的措施是否真正能落实,能否被多方认同,最终能否留任或获得正式岗位?这是很多特岗教师会质疑的问题。特岗教师服务期限为三年,大多数人毕业时间不长。因此,他们属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中的“生存阶段”,主要特征为:在现实的“冲击”下,产生了强烈的自我专业发展的忧患意识,特别关注专业活动中的“生存”技能,专业发展集中在专业态度和动机方面。在关于特岗教师的论坛里,有这样的呼声:“当初我是怀着当一名好老师的崇高使命感去的,但渐渐发现,再努力也很难达到让各方面满意的程度,面临着农村学校学习氛围不强,家长不是很重视孩子的学校,农村学生更难教的诸多问题”。

2.地区差异导致归属感的缺乏

与一般的教师相比,特岗教师一般不是本地人,还有的人是从本民族到了一个完全不熟悉的民族地区工作。因此他们的不确定因素更多,考虑的因素也就更多。他们往往会想是会永远留在这个地方,还是能调到条件好的城里学校去,或是回到离家近的地方工作?在有些观察家眼中,跨文化流动激增似乎已经瓦解业已确立的认同。人们在建构自己认同和理解其生活的构架遭到了严峻的挑战。教师职业除享有教育的权利,还享有职业发展和参与管理权,而那些身处异地的特岗教师,要等三年才能同等享有这样的权利,三年或许不长,但是三年对于一个人发展确实无限量的。这样,孤独感和缺乏成就感让很多年轻的特岗教师通过公招、考公务员等方式调离农村地区或另择他业。

3.能否实现自我价值

如何面对外界的“诱惑”,怎么处理职业倦怠?当代教育已成为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教师的作用也在增强和扩大,现代意义上的“教师”和古代意义上的“教师”有着本质的区别,一是多功能性;二是专门性;三是高素质性;四是发展性。自我价值的实现就是找到自我满足感。特岗教师在面对课程任务重,工资收入不高,工作环境相对差,短时间改变的机会不大,聘期结束后编制尚存悬念的状况时,很容易出现心理失衡的心境。给自己定位过高,设置了太多的“应该”,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使之陷入了另一种困惑,开始的热情逐渐被消磨,很快产生自我挫败感,甚至很快产生了倦怠心理。

二、解决特岗教师职业发展困惑之策略分析

1.政府、学校及相关机构共同合作

第一,完善特岗教师编制管理和定期调整制度,并建立教师激励机制。要解决特岗教师职业发展困惑,让他们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农村中小学教育之中,就要完善编制管理和定期调整制度,并建立教师激励机制。

第二,落实特岗教师的进修、培新计划。特岗教师中很大一部分是公开招聘的非师范毕业生和缺少教学经验的新手,培训与进修是绝对有必要的。同时,根据教师的实际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工作技能等方面的情况由地方政府综合考核评估,对区域内城乡间、学校间教师工资实行统一考核标准,逐步缩小教师收入差别。

2.特岗教师个人,应该调整好心态

首先,做到少一些不好的“假设”,理智看待自己的工作和工作对象。过多的“应该”会造成永远的失望。对自己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是造成新教师有过度压力的主要原因之一。经常对自己期望过多的人会过分地驱使自己,同时永远对结果感到失望。我们在给自己规定许多的“应该”的同时,也为学生设立了许多的“应该”,这些“应该”一旦实现不了,则会对自己不满意,也就永远不能从已完成的工作中获得乐趣。其次,多反思,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教师的自我评价可以说是贯穿于教师专业成长过程始终的,尤其是对于新教师,教材不熟悉,学生不熟悉,教学方法不娴熟,教学经验很缺乏,同时,也不可能每节课都有老教师来指导,更多的是靠自己摸索。因此,每一次教案的修改,每一次课后的总结,每一次听课后的感受显得尤为重要。最后,爱工作,从爱这个岗位开始。特岗教师也是教师岗位中的一种。教师的自我减压首先是寻找自己生活的定位。提高工作效率,给自己留出享受生活和充电的机会,陶冶自己、提升自己、关爱自己。

特岗培训总结范文第9篇

2015年,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和其他股室的支持下,人事紧紧围绕本局的年度工作思路和工作中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行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主要工作为:

一、扎实做好本股室工作。

(一)继续做好全县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

3.认真做好特岗教师岗前培训工作。为了提高新招特岗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缩短教师的角色转换期,以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8月中下旬,我县对今年新招的33名特岗教师进行为期10天的,分集中培训、在岗研修两个阶段进行的岗前培训。

4.加强继续教育学分管理,严格审核。实施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是集培训、考核、职务评聘有机结合的一种有效管理手段。人事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切实加强管理,认真作好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规划,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督促、检查,尽量杜绝违反规定、、弄虚作假的现象发生。不断提高继续教育的管理水平和质量效益。

(二)不断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做好教师绩效工资和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认真组织各直属校(园)于4月底全面完成第二轮岗位聘任工作,为进一步完善我县的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夯实基础;增设校长奖励性绩效工资,强化校长岗位意识和竞争激励机制,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三)依法办事,认真做好服务工作

3.完成了对全县教育系统5000多人工资软件信息填报、工资年报及审核工作,目前全县教育系统干部个人档案正在整理审核中。

(四)努力化解矛盾,配合相关部门完成教育系统的维稳工作。

认真学习维稳文件,落实专人负责来信来访来电事宜,做到"及时处理、准确无误".继续深入做好原民办、代课人员参保工作和辞退补偿工作,认真做好人事制度改革中的政策宣传解释工作,确保绩效工资、岗位设置等工作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维护了好我县教育系统教师队伍的稳定。

二、多渠道补充配齐教师,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一)贯彻落实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小学全科教师免费定向培养计划。2015年,我县招聘农村特岗教师33名,及时补充到教师紧缺学校。招录农村小学全科教师30名。

三、落实了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生活待遇。

目前我县已完成了2015年春季学期边远山区教师生活补助,补助的学校有61个教学点,14所村小,6所完小,共405名教师,补助资金共474760元。

四、建立完善教师表彰奖励制度。

五、加强中小学校领导队伍建设,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认真做好直属校(园)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工作。

特岗培训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特岗教师 经济现象 特岗发展

一、前言

特岗教师是中央实施的一项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创新农村学校教师的补充机制,逐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特岗教师聘期一般为三年,聘任期满合格可直接转为编制留任,继续服务农村教育事业。自2006年国家推行特岗计划以来的九年间,加入特岗行列的人数越来越多,这背后无论从供求者(应聘者)还是从需求者(政府、学校)来看,其政策的实施运行中都蕴藏很多经济学现象。

本次论文的数据和理论基础主要基于河南省新野县特岗教师的调查,近几年随着特岗教师逐步被人认可以及大学生毕业就业压力的上升。

(1)研究对象:河南省新野县特岗教师

(2)研究方法:为了揭示特岗教师群体的生存状态,本研究主要采用采用历史研究方法与

实证方法以获取所需研究资料

(一)文献法

从前文文献综述部分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学者有关特岗教师群体的文章并不多,由于毕业论文的撰写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可能会出现相关研究成果,因此,在论文完成之前,需要时刻关注国内相关研究的动态。与此同时,也会密切关注教育部门户网站以及个地方教育网上公布的文件,以确保论文引用材料的时效性。另外,通过阅读一些研究群体生存状态的著作及文献,以期从中吸纳可用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二)问卷与访谈

本研究采用实证方法,包括了观察!问卷与访谈。观察:论文撰写期间,我多次前往镇中心校和非中心校与部分特岗教师们交流,从中发现和了解一些问题,同时进行了拍照,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在论文中还原特岗教师所在学校的教师!办公室!教职工宿舍!校园!体育器材!教具等的真实情况。收集特岗教师所在学校关于教师的规章制度,包括教师工作总结!课程表!教师奖惩制度等。这些资料既为前期的问卷设计奠定了基础,也为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提供了具有说服力的支撑。问卷:根据之前观察与交流,我编写了5特岗教师生存状态研究调查问卷

(前试)6,随机抽选了30名特岗教师参与此次前试,并在学术同门会上商讨了统计结果,旨在发现问卷中的问题加以修正与删减,最终形成了5特岗教师生存状态研究调查问卷6,该问卷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旨在了解特岗教师的基本背景,如入职时间!婚姻状况以及选择特岗动机等,第二部分为特岗教师的教学,旨在了解特岗教师的教学工作与专业发展的有关情况,第三部分是特岗教师的岗位认同,旨在了解特岗教师对于特岗岗位认同情况,第四部分为特岗教师的生活与未来,旨在了解特岗教师的物质生活!精神娱乐!人际交往!以及未来打算等诸多细致入微的问题,问卷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是开放性试题,旨在了解特岗教师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政策的一些建议"鉴于问卷的这样组成部分,即从哪几个方面来展现特岗教师的生存状态。

(三)研究结论

我针对暂未离岗以及即将参加特岗教师老师的人群进行调查,得到了特岗教师人群类型、年龄以及毕业院校、是否愿意继续留任等结论。经思考发现其背后是由经济学原理支撑而起,因此本文围绕特岗教师所存在的问题、研究所得到的结论以及建议等从经济学这一全新思维角度解释。

二、运用偏好理论解释应聘者的行为

分析调查所得到的数据,我得到如下结论:特岗教师女性居多,大部分为专科、普通大学一本生,基本没有研究生。1、中国自古以来提倡男主外,女主内;因此这个社会潜规则使女性追求一种安稳的生活,特岗教师一般都在县以及乡镇从事三年教育事业,且大部分应聘者都会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特岗教师所处的底消费环境和相对当地的高收入满足了刚刚毕业的女学生对安稳生活的偏好。2、这些应聘者的学历相对中国众多高校来说是普遍偏低的,他们相对于高校同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来说具有相对弱的竞争力,即便在大城市找到工作,相对工资也是很低的;而他们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从事特岗教师,生活支出大幅减少,相对工资会大幅提高,满足了他们作为“理性”经济人对边际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因此结合上述两点可得到应聘者在满足自身偏好情况下来选择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工作,合理地解释了特岗教师的供给。

三、利用信息不对称原理解释应聘者学历普遍偏低的现象

由第一部分我们可知特岗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基本没有研究生应聘。此部分将从研究生层面分析解释此现象。1.研究生的学历相对较高,其教育投资成本大,人脉领域广,因此研究生做接触开放性大城市的人比较多,又根据成本回报原理可知研究生所要求的收入会高。所以研究生在被录之后的跳槽率比较高,存在着严重的逆向选择现象,反之逆向选择将导致面试官对研究生的面试更加严格要求,进而又使此类研究生求职者面试分数较低,减少了此类研究生的入选率。2.一类研究生通过自己的实力获得了特岗教师的机会,但他们在工作的三年间从事证书的考试和不断外出寻找更好工作机会的事情,这些是政策制定者以及实施者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这一严重的道德风险现象也使得需求者会减少对研究生的需求。综合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两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知特岗教师中研究生少量存在的原因。

四、从收入回报方面解释特岗教师的去留

由调查可得,河南省特岗教师的留校任教率为87%。这可以从学校和特岗教师个人的层面分别解释此现象。理性的“经济人”总是将投资的预期收益值与投资成本进行比较,只有当投资收益值大于投资成本时,投资才是可取的。不仅如此,理性的经济人总是追求投资收益的最大化,会选择投资收益最大的策略。1、面对三年服务期满随时可能走人的特岗教师,学校基于“经济人”的选择,必然会将投资机会留给本校的在职教师。2、特岗教师在所在岗位工作三年之后生活基本稳定,因此他们在考虑自身沉没成本时将会在现实的基础上打败最初在大城市拼搏的理想,选择留任,这也是理性经济人所作出的正确选择。

五、结论

目前河南省新野县的特岗教师吸引力还是比较高的,质量相对较高,人员比较稳定。在查阅资料进行对比之后,提出如此啊一点建议:特岗教师的留任率虽然较大,但其接受的教育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散,大学的学习让这些特岗教师有了很强的创新力,但却不具有系统性传递知识的能力。因此在今后,如果对特岗教师进行定期网络或集中培训将会对特岗教师起到监督学习的作用,他们的不断提升也将会使其自身教学质量和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这样才会有系统性地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真正发挥特岗教师政策的力量。在后期,我将继续对此问题进行跟踪调查,总结发表更进一步更深刻的文章,了解特岗教师,推动其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燕婷.农村“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的调查研究――以甘肃省三县调查为例.西北师范大学,2009.06.

[2]徐继存,宋朝.农村特岗教师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01-25.

[3]赵会霞.河南省农村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浙江师范大学,2014-05-06.

上一篇:餐厅培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保育培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