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医生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9-20 18:10:40

特岗医生工作计划

特岗医生工作计划篇1

广泛宣传动员,营造培训氛围。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国家、省、市鼓励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相关扶持政策,宣传经技能培训后输出农民工的典型事迹。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乡镇技能培训工作方案参考资料,提供参阅,欢迎阅读。

乡镇技能培训工作方案一

一、目标任务

利用今冬明春农民工返乡和农闲的这一有利时机,大力开展“百日农民工培训行动”,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对全市8万名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为年全市劳务经济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基础。

二、时间安排

从月份开始,集中三个月时间,组织实施全市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

三、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政府主导、统筹谋划、部门参与、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合理推进”的总体要求,各县(区)要在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的协调下,劳动保障、劳务、扶贫、农牧、财政、教育、建设、科技、妇联、团委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集中抓好今冬明春农民工培训的组织实施工作,协调解决好培训前及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2、广泛宣传动员,营造培训氛围。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国家、省、市鼓励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相关扶持政策,宣传经技能培训后输出农民工的典型事迹,让广大农民工充分了解有关培训内容、经费补助标准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广泛宣传动员,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高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创新培训模式,保障资金投入。要针对农民工特点和本地培训资源的实际,开展高、中、低多层次的培训模式,采取集中培训与流动培训相结合、技能培训与引导性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因地制宜,因人施教,既要保证培训质量,又要保证培训规模。在资金投入上,要切实落实省委发〔〕32号文件关于就业再就业资金的10%用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政策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及时足额给予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补贴。同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培训项目,要按照“各级政府决策政出一门、县区一级捆绑使用”的原则进行整合,统一实施,提高培训资金的使用效率。

4、突出培训重点,增强培训实效。一是做到培训与项目建设相结合。围绕灾后重建和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开展泥瓦工、木工、电工、电焊工、钢筋工、架子工等科目的培训,提升农民工技能水平,实现就地就近转移。二是做到培训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加强与全国各地特别是深圳市的劳务合作,考察就业市场,了解用工需求,大力推行订单、定向培训,校企联合培训等方式,重点加强保安、家政、电子、服装加工、计算机应用等市场需求量大的工种技能培训。三是做到培训与扶持创业相结合。在落实各项创业优惠政策的同时,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城乡劳动者纳入创业培训,力争培养一批小老板,扶持一批创业企业,带动更多人实现就业。四是做到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在开展培训过程中,按照市场需求和群众愿望,精心筛选一批实力雄厚、工资福利高、社会信誉好的用工单位,通过媒体播放用工信息和印制张贴招工信息等方式,为外出务工者提供岗位信息和就业服务,实现培训与就业的良性互动。同时,要加强农民工的技能鉴定工作,努力提高农民工的技能鉴定率。

5、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培训质量。按照随机抽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的办法,组织专人深入各乡镇和培训基地,从师资、学时、教材、实训等方面对农民工培训工作进行跟踪检查、协调指导,及时解决培训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培训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使培训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乡镇技能培训工作方案二

为搞好医药工人、经营人员的中级技术业务培训,结合医药行业的实际,特提出以下办法。

一、指导思想和培训目标

医药工人、经营人员中级技术业务培训是在初级技术业务培训的基础上,从医药生产、经营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客观要求出发,对技术工人和医药商业经营人员进行的一种定向专业技术业务培训。它是提高医药工人、经营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改变医药职工队伍技术业务等级结构不合理状况的重要措施,是岗位职务培训的组成部分,是“xx”期间医药职工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医药工人、经营人员中级技术业务培训一定要紧密联系生产、经营实际,突出重点,强调针对性,保证培训质量,以促进医药生产、经营的发展。

医药工人、经营人员中级技术业务培训的目标,是使医药工人在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方面达到国家医药管理局颁发的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四至六级应知应会的要求,使中药、医药商业经营人员在业务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技能方面达到国家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药、医药经营人员业务技术等级标准三至四级应知应会的要求,并具有一定的企业管理知识和技术革新的能力。

二、培训重点和培训规划

医药工人中级技术培训的对象是具有初中文化和实际水平已达到初级而未达到中级技术水平的技术工人,医药经营人员的中级业务技术培训的对象是具有初中文化和实际水平已达到初级而未达到中级业务技术的经营人员(指以五大员为主体的有关业务人员,下同)。

中级技术业务培训的重点是工业企业的班组长、生产骨干和在关键岗位上操作的技术工人,商业企业的基层门店、柜组负责人和业务骨干。

专业对口的中专、技校等中等以上学校毕业生和已取得中专及中专以上专业合格证书者可免于理论知识的培训。

通过“xx”期间的中级技术业务培训,力争医药工业(包括中成药、医疗器械)行业到1990年有50%左右的技术工人的实际水平达到中级技术水平,医药商业行业有40%左右的经营人员的实际水平达到中级业务技术水平,沿海、中部省、区应高于上述指标,边缘省、区可略低于上述指标。

大型医药企业可根据上述要求,结合本企业实际自行确定培训的对象范围、进度要求,中小型企业由主管医药部门统筹规划,协助安排。

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

各医药工种中级技术业务培训理论教学(即应知部分培训)参照国家医药管理局所属各专业公司制定和编写的教学计划、大纲和教材执行。为使中级技术业务培训的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适应性,各单位在执行时,可从各自的生产经营实际和岗位职务的实际需要出发,对培训内容作必要的增删和调整,并报主管医药部门批准。理论培训总课时数不能低于600学时。在统编教材出版前,各单位可按教学计划、大纲的要求,选用或自编一些教材或讲义。通用工种可参照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教学计划、大纲和教材执行。

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即应会部分的培训),原则上实行逐级培训、逐级考核的办法,可采用以师带徒、岗位练兵、开展技术比赛等方式进行。

四、培训形式和方法

中级技术业务培训可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采取脱产、半脱产、业余等多种形式办学。在办学方法上,有条件的医药企业可单独办班,没条件单独办班的企业可实行联合办学和委托代培。医药商业企业点多、面广、人员分散,更要提倡联合办学。各地各单位可根据各自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联合方式。有办学条件的地、市,可由地、市医药局(公司)牵头,组织县与县或市与县的联合办学;人数少的工种可由省医药局或专业公司牵头,组织地、市、州联合办学;个别专业还可以通过国家医药管理局所属专业公司实行跨省联合,如举办跨省的师资培训班或向师资紧缺的省、区选派讲师团等。在联合办学中,各级医药管理部门都要树立为行业服务的全局思想、热心牵线,办学单位要本着勤俭办学的精神,合理收费。对基础好的学员也可实行自学的方法,但要定期进行辅导或编写自学辅导材料,防止放任自流。

中级技术业务培训一定要坚持标准,保证培训质量。在培训时,要把好入学关,对不具备初中文化或双补时未补化学的学员,在培训前都要补习初中文化及化学课程。

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抽调部分既懂专业知识又有教学工作经验的人员充实师资队伍,专职教师数量应占职工总数的千分之三到五。要办好师资培训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可聘请部分有教学能力的技术人员担任专业课的兼职教师。要加强教学管理,要有专职管理人员及严密的教学管理制度。

五、考核、发证

中级技术业务培训的考核、发证可以“哪里培训,哪里考核、发证”为原则,由大型医药企业或企业主管部门自定办法,报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医药管理局(总公司)批准后执行。考试要严格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命题,有条件的可组织统一考试。要严肃考场纪律,各级医药管理部门要进行检查或抽查考试。

中级技术业务合格证书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医药管理部门会同地方同级劳动部门统一印制。

六、加强领导、通力协作

中级技术业务培训任务重,技术业务性强,涉及面广,因此,各级医药管理部门和医药企业必须加强领导,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教育、劳动、工会、技术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要制定好本地区、本企业“xx”期间中级技术业务培训的规划,要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解决培训中的实际困难,从师资、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必要的政策规定,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乡镇技能培训工作方案三

一、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

计划生育干部岗位专业培训,是对在职干部,按照岗位规范的要求所进行的以提高政治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为目的的定向培训以及根据本岗位工作发展的需要进行的各种适应性培训,是干部岗位培训的组成部分。通过岗位专业培训,使计划生育干部达到本岗位的任职要求,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为更好地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服务。

二、培训范围和对象

凡是在各级政府部门中从事计划生育工作的在职干部,都属于岗位专业培训的对象。

已经学完与岗位专业培训相同的课程,并取得中专以上毕业证书、专业证书或单科结业证明的,经上一级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组织人事部门批准年内可以免修。

县(市)计划生育委员会正、副主任(含科级)以上干部文化程度未达到中专或高中毕业的、乡(镇)计划生育干部未达到初中毕业的,须经文化补课,达到起点要求后,方可参加培训。

今后各级计划生育部门,一般不录用和调入不具备高中以上学历的人员。凡新录用的非领导职务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初任培训,合格之后,方可上岗。

三、培训内容与课程设置

岗位专业培训课程暂定为四门,即人口理论、计划生育管理、人口统计与计划、计划生育技术。根据岗位职务的不同,培训应分层次进行。

科级以上干部专业课程面授时间不少于250学时;乡(镇)计划生育干部不少于220学时。

四、职责分工

计划生育干部岗位专业培训工作,由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统一规划,宏观指导;各地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实施。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负责制定计划生育干部岗位专业培训总体规划;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组织编写教材;实施对地(市)计划生育委员会正、副主任(含处级干部)的培训;组织省(区、市)计划生育干部培训中心的师资培训;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县、乡计划生育干部培训试点;检查、评估培训质量,汇总各地开展岗位专业培训的工作情况,并组织培训工作经验交流。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制定本地区计划生育干部岗位专业培训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对县(市)计划生育委员会正、副主任(含科级干部)的岗位专业培训;对地(市)、县计划生育干部岗位专业培训进行指导、督促、培训师资和检查教学质量。

地(市)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对乡(镇)计划生育干部的岗位专业培训。

计划单列市的计划生育干部岗位专业培训工作,请与所在省、自治区计划生育委员会协商确定。

五、教学基地与师资配备

岗位专业培训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现有的计划生育大、中专学校、干部培训中心、计划生育服务站是开展岗位培训的教学基地。

要建立一支能承担岗位专业培训教学工作,且相对稳定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岗位专业培训师资资格由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依据有关规定制定。

岗位专业培训的方式要灵活多样。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单科培训或全科培训的方法。要确保教学质量。

六、考核颁证

岗位专业培训考核的方法和标准,由各级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制定,并分级组织实施。经考核合格后,按分级培训的原则,由计划生育部门颁发《岗位专业培训证书》。《岗位专业培训证书》由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统一印制。

《岗位专业培训证书》是干部上岗、作用的条件之一。

七、加强对岗位专业培训工作的领导

(一)各级计划生育委员会要提高对岗位专业培训工作的认识,把它作为提高干部素质和工作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和途径。要在三至五年的时间内,分期分批安排干部参加培训。

(二)各级计划生育委员会要将岗位培训工作列入目标管理的考核项目之一。要商请当地财政部门切实解决培训经费问题,保证培训工作顺利实施。

(三)计划生育干部岗位专业培训是规范化岗位培训的组成部分,要主动取得组织人事部门指导。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培训内容和要求,按组织部门和宣传部门的要求进行。岗位培训共修课的内容和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的颁发按人事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岗位培训合格证书作为干部任用、晋级、考评的重要依据之一。各级计划生育部门要主动向人事部门通报专业培训情况,并就岗位培训中的有关问题进行协商解决。各级政府人事部门要积极支持计划生育部门的干部岗位专业培训工作,并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乡镇技能培训工作方案四

为切实实施好农业专项技术培训,促进农业增产、品质优化和农民增收,不断推动我县“三农”加快发展,根据省农委、省财政厅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庐江县20_年阳光工程农业专项技术培训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培训需求,结合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大力开展农业专项技术培训,进一步明确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着力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培训补助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和农民受益。

二、培训任务

20_年,全县共实施农业专项技术培训1192人,其中:水稻专业1100人(万山镇400人、乐桥镇400人、泥河镇200人、同大镇100人);油菜专业92人(白山镇92人)。

三、培训对象、内容

结合今年全国粮棉油糖高产创建项目实施,全县共在12个高产创建万亩示范方,对示范方内的从业农民开展技术培训,每方培训骨干农民约100人,全年培训不少于2次。农业专项技术培训内容将紧紧围绕项目和产业发展,以主推品种、种植养殖技术、测土配方施肥、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知识为主,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现场示范指导,注重同现代传媒手段相结合。

四、补助标准

根据皖农科〔20_〕199号文件精神,农业专项技术培训按人均100元的标准执行(中央财政补助)。

五、组织实施

(一)确定培训机构

农业专项技术培训由县级农业主管部门根据高产创建方建设情况认定培训机构,我县拟确定由县农技推广中心承担全县共1192人的培训任务。

(二)开展培训工作

1、制订培训计划。培训机构要根据农业主管部门下达的培训任务类别、专业和任务数量,精心编制培训计划,报农业主管部门审批后按计划实施,确保培训人数、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落到实处。

2、遴选培训师资。培训机构要聘请了解农村、熟悉农业,贴近农民,具有一定资质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培训教师、专家特别是基层农业技术人员作为阳光工程培训师资。

3、编发培训教材。培训机构要根据产业发展需要,组织编写通俗易懂、针对性强的培训教材(包括简单的讲义、明白纸等),免费发放给参训农民,确保每人一套。

4、建立培训档案。培训机构应逐班次建立真实、完整和规范的培训档案。

5、项目管理和验收。要加强对农业专项技术培训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按照阳光工程规定的培训台帐、资料档案、验收考核等管理要求执行验收。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农业部的要求,及时调整和充实阳光工程领导小组,明确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协调好各行业的关系,逐级落实责任。

(二)强化信息公开。县级农业主管部门将通过本部门官方网站,向社会公布阳光工程培训任务、机构名称、培训专业、培训时间、补贴标准、联系电话等内容,加强宣传,接受社会监督。

(三)强化技术服务。组织成立技术指导组,聘请在我省的全国水稻高产创建活动专家组成员为首席专家;由县农委分管负责人任组长,县农技推广中心负责人任副组长,县农委农业科、项目科,县农技推广中心推广股、土肥站,县植保站、种子管理站、农机局等单位的技术骨干为成员。同时,建立技术服务目标责任制,明确技术组每名成员的职责,采取包项目、包面积、包技术培训指导、包产量质量指标、包技术总结,并实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与奖惩挂钩。

(四)强化现场观摩。在水稻、油菜关键管理时期和收割前,组织县镇农技人员、技术专家、示范农户、种稻(油)大户到粮油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进行现场观摩,总结创建经验,发挥示范片宣传、辐射和培训的作用。

(五)规范经费使用。阳光工程培训经费主要用于补助培训机构对农民开展免费培训的相关支出。根据《安徽省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皖农科〔20_〕58号),明确资金开支内容和审核拨付程序。承担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在审核拨付过程中应出具教学计划、教材讲义、《阳光工程培训台账》和培训现场照片。

(六)加强监督检查。县农委、县财政局将不定期地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话和实地调查等多种方式强化监管,确保培训项目规范实施。严禁骗取、套取、挪用、贪污等违规使用资金的行为发生。发现违纪违规问题的要及时整改并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七)完善信息报送。培训机构要及时报送培训工作简讯、先进典型等宣传信息;8月份报送阶段工作总结;12月10日前报送全年培训工作总结。

特岗医生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 供应室;人员特点;培训;专业化技能提升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428-02

消毒供应中心(以下简称供应室)是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1]。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随着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和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供应室的质量管理中,抓好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尤其重要。因此,自2010年11月手供一体化试运行后,为了保证供应室的工作质量,针对科室人员特点有计划性、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人员资料 我院实际开放床位500张,供应室人员12人,均为女性,年龄23-53(36、28)岁。护理专业人员6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1人,护士3人。其中本科学历1人,大专学历3人,中专学历1人;非护理专业人员6人:其中中专学历2人,高中学历2人(含职高),初中学历2人。

1.2 特点 护理专业人员和非护理专业人员各占50%,最高学历本科,最低学历初中毕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护理专业人员能迅速适应供应室的工作环境,培训计划易于实施,技能提升快,职业操守强,有较好的协调能力。非护理人员适应工作环境能力差,培训计划见效慢,机械性完成指定操作动作,需专人带教。

1.3 培训方法 我院从2010年11月手供一体化试运行,供应室人员由原来的5人迅速增至12人,为使工作顺利开展,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包括:岗前培训、制度培训、岗位培训。

1.3.1 岗前培训 讲解科室环境、三区划分、工作流程及科室规章制度,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用时一周。

1.3.2 制度培训 掌握供应室工作制度、供应室感染管理制度、职业防护制度、查对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多项供应室核心制度。采取每周一学习讲解一个制度,周五周六检查考核,人人过关。

1.3.3 岗位培训 根据人员特点设置岗位:护士长1名、消毒员2名(高中毕业)、卫生员2名(初中毕业)、手术室组3名(2名手术室人员,1名供应室人员),每天消毒员和卫生员岗位在岗1人,另1人参加下收下送、清洗、包装分组。由专人带教。岗位设置后进行岗位培训,每周一次集中业务学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消毒供应中心知识问答”[2]为教材,护士长负责护理人员的培训,高年资护士培训工人,每月一次理论考试,由易到难,不及格者补考,直至过关为止。

1.3.4 专业化技能提升 手供一体化实施后,针对手术室器械的特殊性,制定培训计划。由手术室护士结合器械图谱现场识别器械的名称,讲解其功能检查及保养方法,同时包装示范,手把手教学等。

为了保证急诊植入物及其器材的正常使用,2名消毒员工作量较大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在护理部的大力支持下,根据人员内部条件和自愿报名选定7名工作人员参加“压力容器操作工”[3]培训,其中有6名是技术工人,除按计划实施培训外,结合网上练习,每周一张试卷等形式控制学习进度。

1.4 效果 手术室组经过5个月的培训,2011年5月手术室护士撤走,有手术室可重复使用的物品均由供应室独立完成其清洗、消毒、包装和灭菌。2012年共有7人一次性通过江苏省特种设备使用考试并取得压力容器证和消毒员证。采取夜班轮值,保证了急诊手术的物品供应。2名护理人员参加徐州市2012年“5・12”护士节打包比赛双双获得三等奖。

2 体 会

根据分析科室人员的内部因素(智商、情商、年龄)、主观努力(乐趣、成长需要)[4]设置岗位,因材施教。通过分级分类管理,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5]。有效实施培训计划,带教者和学习者均提升了内涵质量,进一步提高了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岗前培训使上岗者对供应室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使其尽快适应工作;岗前培训可以明确职责保证各岗位的工作质量;制度培训可以提高职业操守、慎独精神。集中授课示范教学是提高专业技能的主要形式;卫生行业标准、消毒供应中心知识问答是培训的主要内容;集中授课使大家可以共同探讨,互相学习;示范教学、手把手教学针对性强,可以有效地提高个人的专业化机能。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S].2009-4-01.

[2] 霍孝蓉,宋瑾主编.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知识问答[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03.

[3]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扬州分院编.压力容器安全运行与管理[Z].第八段.

[4] 赵志刚,张玲玲.提高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的方法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2):876-877.

特岗医生工作计划篇3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wangyonglin0616”为你整理了这篇关于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三个全覆盖”专项行动的自查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关于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三个全覆盖”专项行动的自查报告

通江县计划生育协会:

为进一步落实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就医“绿色通道”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三个全覆盖”工作,将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服务工作做实做细。按县统一部署,我镇扎实开展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家庭医生签约、就医绿色通道“三个全覆盖”落实情况自查。现就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结合实际、因户施策,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自查工作有力有序进行。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实施见面调查,联系人制度落实情况以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知晓率、联系次数为主要内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签订服务协议、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系统为主要内容,就医绿色通道以确定定点医疗机构、发放优先优惠凭证、明确优先优惠服务为主要内容。同时,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经济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及其他方面一并进行调查记录。

一、将镇卫生院确定为计生特殊家庭医疗救助定点医疗机构。确定镇卫生院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医疗救助定点医疗机构,定点医疗机构统一制作“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就医绿色通道”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优先”标识,提供挂号、就诊、转诊、取药、收费、综合诊疗等就医便利服务,医疗机构安排专人予以引导,负责协调患者在就医方面遇到的问题。

二、将所有计生特殊家庭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定点医疗机构在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时,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作为重点优先签约服务人群,签约率达到100%,家庭医生为签约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评估,并提供优先就诊、转诊服务。

三、全面落实联系人制度。镇政府严格落实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双岗联系人制度,将特殊家庭实行乡村两级“双岗”联系,发放到每个家庭,让他们可以足不出户随时咨询和寻求帮助。

四、深入开展关怀慰问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活动。镇政府在5.29计划生协会日、春节等传统节日期间,深入村社区走访慰问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切实为计生特殊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

特岗医生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精细化管理;服务品质;医院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10(a)-0152-03

Practical exploration on the elaborate management of human resource and promotion of hospital′s service quality

JIANG Wen OU Ping WU Cuili WEI Liufang ZENG Weilong

Department of Human Resource, Liuzhou Worker's Hospital the Four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Liuzhou 545005, China

[Abstract] Manpower is the main body for a hospital to provide medical health care services, whose knowledge, experiences, technologies and ethics directly determine the performance, effect and service quality of the hospital. Moreover, it is also the key issue for a hospital to survive and develop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with other hospitals.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elaborate management of human resource and the promotion of service quality in Liuzhou Worker's Hospital by specifying job responsibilities and expounding the elaborate management on personnel planning and placement, recruitment and training, performance appraisal, compensation design and employee turnover.

[Key word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Elaborate management; Service quality; Hospital

医院作为服务行业,其生存的根本是服务品质。医院的服务品质,是患者及家属对医院所提供的整体服务感受后的综合评价,与医院医疗水平、就医环境、医疗设备、医疗人才、医院管理等软硬件水平及结合紧密程度密切相关。提升医院服务品质是当前形式下我国医改中医院缓解医患矛盾、提高患者满意度的重要举措,也是医院立足于日趋激烈行业竞争的重要战略。医务人员作为医院文化、医疗技术、医疗设备等的体现者或执行者,是医院服务品质管理中最活跃、最不可控也是最核心的要素。因此,加强医院人力资源制度化、标准化、流程化的精细化管理,充分调动其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实现医院精细化管理目标[1],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影响医院服务品质的主要“人为”因素

1.1 缺乏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受传统经济体制影响,我国大部分公立医院并没有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2]。一方面医疗机构的管理者缺乏经营医院的理念,医院未能建立“医生护士围着患者转,后勤围着临床转,领导围着职工转”的良好氛围,普遍存在“窗口”服务态度恶劣、后勤服务严重滞后、病区生活设施不健全等现象。另一方面,医务人员本身的服务意识也比较淡薄,习惯于坐等患者上门求医,而缺乏主动走出去的服务意识,更少去思考如何为患者提供更满意的医疗服务。

1.2 沟通能力及人文技能欠佳

随着学科建设的不断细化,医务人员更多关注医疗高新技术的应用和新特药物的使用,而忽视了患者是一个有情感、有思想等内心感受的个体。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文技能的缺失是诊疗过程引起患者的不满情绪的重要原因。这需要不仅在现代医学教育中我们必须自始至终渗透人文理念,甚至在专业课教学中也应渗透人文理念,使之伴随整个教学过程[3]。

1.3 责任心不强和爱心不够

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和爱心在其整个职业生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医务人员必须正确认识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由于不注重细节,如在为患者诊治过程中缺乏同理心,说话口气生硬,未能顾及到患者的感受;收费人员缺乏耐心、解释不到位;医护人员做完检查后未能及时告知患者;操作时动作不够轻柔;男、女混住;床单不及时更换等等[4]。往往都是引起医患纠纷发生的重要导火线,严重影响到服务品质的提升[5]。

1.4 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

医疗质量安全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点。部分医务人员因对自身医疗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清楚、不重视、出现首诊负责制落实不到位、查房制度落实缺失、会诊制度落实不规范、三查七对制度落实不细致等。核心医疗制度落实不力,极易造成医疗安全隐患,从而影响医院在患者心中的声誉[6]。

1.5 缺乏团队合作意识

现代医学高度专业化发展,诊疗过程中需要各专业通力合作共同完成,而部分医务人员只从自身专业的角度看待和解决问题,如临床医师会从比较宏观的角度看待对患者的治疗,而护理人员多从微观的角度着手,由于专业、学历等背景的不同,导致临床医师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处于强势地位,容易忽略护理人员的意见或建议,从而无法使医护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团队合作,影响到医院服务品质[7]。

2 医院精细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内涵及实施必要性

精细化管理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工业化生产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细致的、精准的管理手段和工作流程,最大限度地保障质量,降低成本,进而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精细化管理注重细节和基础,强调努力将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都做到最好,在细节上追求精益求精[8]。

当前我国许多医院特别是公立医院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存在许多误区,无论是在用人观念,人才的引进、开发、培训和使用上都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已经不适应现代医院管理发展的要求,甚至成为制约医院发展的瓶颈。再加上权、责、利不清,缺乏具体操作流程及量化细则,极易导致工作错位,严重影响了医院的服务品质。人力资源管理精细化就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不断进行标准化、流程化、制度化,并且不断将在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归类、定位、分类并且确定后进一步加以分析和解决[9]。

3 医院精细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及成效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从2013年起开始开展医院精细化人力资源管理,综合运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品管圈(QCC)等管理工具,从岗位职责、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配置、招聘管理、培训与开发、绩效考核与薪酬设计、劳动关系管理等多个环节进行了流程优化和细节管理,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初步实现了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标准化、信息化、互联网化。

3.1 明确岗位职责

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顺利实施的关键是岗位职责明细化。凡是涉及到人事部门的人或事,均与相关科室协调制订《岗位职责说明书》,以明确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10]。我院在岗位设置完成的基础上,对新增设岗位先期公布岗位职责;对易被投诉岗位进行岗位职责细化;对易产生推诿和存在质量与安全风险的部门重新进行岗位或者科室调整分工;重新修订医院组织架构图;合并或撤销100多个部门和岗位。通过岗位确定或撤并,明确各部门的服务职责,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3.2 科学进行人力资源规划

精细化人力资源规划要求医院所制订的目标和计划均应按流程和制度执行,作为服务性机构,专业技术人才在医院发展和价值创造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将人力资源的规划做细、将岗位配置做精、将人力资源信息库做全,不仅关系到医院发展,更是给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关键[11]。我院在定岗定编工作中,明确各类人员和各科室的人员配备标准,建立了与医院预算管理系统相匹配的人力资源预算管理系统,便于医院掌握各科室人员编制、实际人数、人均工作量和质量等综合情况,科学进行人员规划及人力成本控制。根据医院发展要求,制订五年人才发展规划及人才梯队建设计划,明确引进、培养各类高级人才的目标任务。

3.3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医院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熟悉岗位要求、职责权限、素质技能,人力配置等各种情况,综合整理各种信息数据,为优化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的配置提供人员基础与信息支持[12]。我院利用“通用人事管理系统“和“员工技术档案系统”,全面掌握学历、经历、培训、科研、获奖、专长等信息,通过人力资源盘点,按照岗位技能要求与劳动强度进行定岗定编,合理搭配各科室工作人员,最大程度地发挥各类人员的专长。制订患者流量高峰预警机制和人员后备库制度,时时了解科室医务人员配备和使用情况,出现不足及时调配和补充,达到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服务品质的目标。

特殊岗位设置中实行轮岗和AB岗位制度。出台并实施重点部门负责人和关键岗位人员定期轮岗交流制度。设置AB岗位制度,重要岗位及工作均设置两名以上工作人员,不但为锻炼人才、培养业务“多面手”、提高办事效率带来了积极影响,而且有效地避免了工作缺位和空岗现象,保证了科室服务质量与满意度。

3.4 信息化招聘管理

我院建立以人为本的考核程序,形成以“效率”为策略的标准化招聘流程。利用网络平台招聘信息、开发网络投递简历系统、制订详细面试安排、利用信息技术通知面试等,打破传统招聘方式,变“等人”为“寻人”,主动分类出击[13]。通过将招聘信息在院内网、重点医药院校的校内网站公布、校园面试、专场招聘等途径大面积网罗人才。将招聘考核时间由4 d缩短至2 d,最大限度地方便应聘者。面试中注重医院文化的认同、责任心和爱心、沟通能力、医疗技术和科研能力的综合考核。通过心理测试提高招聘的人、岗匹配度,减少签约违约率,提高了招聘的收益率。

3.5 分类培训开发管理

建立完善的职业培训计划,注重培训需求分析和动态调整,有利于提高员工满意度[14]。我院通过对不同职级和类别人员的分类培训开发管理,培养出沟通能力好、有良好人文技能、认同医院文化、责任心强及医疗技能好的人才,成为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为患者提供满意服务的必经之路。通过开展人文技能培训,职能后勤部门跟班制度、医护人员规范化培训制度、出国进修制度,人才梯队建设计划、内部培训师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措施,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如针对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建立以临床科室和职能部门联合的培养新模式,并作为科室重要考核指标,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规划和个人成长计划,取得明显效果,高级职称申报率和通过率逐年提高。

3.6 以质量与安全为导向的绩效考核和薪酬设计

绩效考核和薪酬是医院规范员工行为的重要杠杆。员工的薪酬激励并不等于直接关注薪酬本身,而是要关注如何正确使用薪酬,发挥其作用[15]。我院打破以往收减支的分配体系,唯收入为导向的考核体系,建立了以质量与安全为导向KPI考核指标,重点向高风险、高技术、高贡献岗位倾斜,充分发挥分配的激励作用,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提升医院的整体服务态度与质量水平,避免了医务人员为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采取过度医疗行为。

3.7 规范的离职管理

医务人员流动无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保持一定的流动性既能为医院注入新鲜的血液,引入新的思想和理念,给内部员工带来一定程度上的鞭策和激励,提高员工的适应性;另一方面优秀医务人员的流失不利于医院的长远发展与成长,会导致医院缺乏足够的经验积累和发展后劲不足[16]。我院从修订劳动合同入手,到规范辞职管理流程,再到离职预警值及干预机制的建立,逐步建立起规范的离职管理流程。通过建立离职谈话管理体现人文关怀,探寻人事管理不足;设计员工离职原因调查问卷,建立起有效的离职预警和干预机制,确保了离职率的控制。

4 体会和思考

我院通过精细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为医院服务品质的提升提供了大量不仅具有一定人文技能、沟通能力良好、责任心强且医疗技术水平高的优质人力资源,为优质医院的创建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在组织成员参与管理[17]方面还略显不足;与其他医院一样还缺乏科学的人才考评体系,职工自我对比、自我考评,科室、医院综合鉴定等考评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18]。此外,还需要将精细化管理与医院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使医院在整个服务中造就追求精细、追求卓越的文化氛围,员工能够从精细化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这一良好的思维习惯,最大程度上为患者服务,持续提升医院服务品质。

[参考文献]

[1] 李丹,吴焕兵,张在忠,等.医院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认识误区与对策[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9):75-76.

[2] 房雨霞,崔璐.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J].吉林医学,2014,35(24):5536.

[3] 侯建林,王维民,何佳,等.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人文技能评价的探讨[J].医学与哲学,2015(1):79-83.

[4] 马郑萍,王永波.加强医院精细化管理提升服务患者能力[J].西部中医药,2015,28(11):57-59.

[5] 滕安霞,曹连芬.浅谈医务人员责任心对药物过敏试验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1,3(6):117.

[6] 李国毅,王晓霞.加强医院核心制度建设的思考[J].医院管理杂志,2015,22(1):73-74.

[7] 李冰.构建共享心智模型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8):12-13.

[8] 张永敏.当前形势下医院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10,9(4):58-59.

[9] 吴悠.探究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精细化困境及应对策略[J].卫生与医疗管理,2015(11):191-192.

[10] 徐洪涛.试论精细化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实践[J].中国总会计师,2012,3(3):30-31.

[11] 方耀高,陈春红,张惠琴.医院人力资源分析在医院发展战略中的作用[J].现代医院,2013,13(5):119-121.

[12] 高玉华,郭彩霞,孙雪莹,等.人力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与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2011, 21(17):3675-3676.

[13] 张红梅,罗灿,方静华.精细化管理在医院招聘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3,13(11):120.

[14] 唐蔚蔚,柴建军,胡雅洁,等.某公立医院青年员工激励因素调查[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29(7):527-530.

[15] 李江峰,田立启,修海清,等.公立医院薪酬激励影响因素分析与实证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6):15-17.

[16] 朱志宏.对企业医院人才流失的思考[J].医院管理论坛,2012,29(6):11-15.

[17] 杨显贵,张昌民.精细化管理与大学管理精细化[J].上海管理科学,2008,30(2):82-85.

[18] 袁芳,王倩倩,严健.精细化岗位绩效自评考核的应用和思考[J].现代医院管理,2013,11(4):27-29.

特岗医生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医院行政管理;岗位轮换;应用

本文主要对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培养中岗位轮转制的应用背景及现状进行分析,阐述岗位轮转制在各大医院的应用成效,并对现今的应用情况提出几点体会和建议。通过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培养中岗位轮转制的应用理解与认知,希望能够为今后各大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培养中岗位轮转制的运行提供参考意义。

1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培养中岗位轮转制的现状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医院主要是配合医疗服务设立少量的行政机关管理部门,因为管理人员大多来自临床医生,所以导致医院的管理功能相对运用不够完善。因为医疗管理和人事管理来源于临床医疗服务队伍,熟悉医院的环境和相关医护知识及医疗水平,有着丰富的医疗经验。所以,想要均衡发挥各行政职能科室的重要性,针对各各职能部门的特殊性,才能日益凸显医院行政管理的功能,更为分化和细化相关职能。

随着现代医院医疗事业和医疗水平的发展,医院管理在整体上是良性发展的,但又由于各科室又有着相对的特殊性,如医务科,除了其自身的行政管理的功能外,还负责着全医院的医疗业务以及医疗技术的组织和实施,同时具有相关的管理和监督职能,但是这一系列的工作都离不开临床一线。再比如医院的人事科,除了负责常规的行政事务性工作外,还主要负责宣传和协调工作。宣传国家、机构等的相关行政方针、政策,也负责医院内部人员调节,认识调动等工作。

但是,由于相关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不够专业化和正规化,所以导致整个医院真正懂得科学、高效管理思维和方法的人不多,科学化的管理的水平整体不高。据有关统计,我国60万在职卫生管理人员中,只有不足6万人接受过不同层次卫生管理专业的教育,但是,现代医院管理需要现代化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为了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近年来,各医院纷纷招录非医科类专业,如行政管理、档案管理等相关管理专业高校毕业生到医院各行政职能科室任职做管理,整体上改变了由医护人员兼职从事行政岗位的这一种单一模式。虽然调整了整个医院的管理模式,但是有专业管理知识的人员不能完全解决医院管理存在的一些医护问题,所以这种情况下在医院行政管理人员中实行岗位轮转制势在必行。

2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培养中岗位轮转的成效

2.1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医院通过实行轮岗制,使得医院的医护人员都能在相互学习中了解各职能科室的主要工作内容和职责,同时还能尽快的全面掌握医院的相关行政管理方面的知识和管理方法,极大地提高医院的整体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2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通过多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合理轮换,使得很多医护人员在本质岗位外又重新认识了一下医院的相关职能部门,也让他们在工作之余更加的明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所在,能充分的挖掘并发挥个人的能动性,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积极调动员工工作的兴趣。对于新进医护人员的培养也是有力而无害,他们可以在轮岗中尽快的适应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提升自我满意度。

2.3提升整个医院的整体素质和医疗水平

医院的轮岗制提高医院相关行政职能部门人员的工作热情,因为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得以发挥,很多医院人员在工作中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更加完善的工作能力,他们积极地发现问题并且能够深入临床一线调查研究,与临床一线共同探讨医学知识和行政管理的方式方法,将正确的、科学性的、规范的管理模式和思维带入整个医院的管理工作中,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工作能力还整体提升医院的整体素质和医疗水平。

3对于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培养中岗位轮转的应用建议

3.1制订详细的轮转计划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培养中岗位轮转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作内容,它虽然有很多优势和优点,但是仍要采取正确的方式和方法,保持各科室自身和彼此之间的工作平稳发展才是最终目的。因此,医院的人事部门在实行岗位轮换之前要针对自己医院的实际情况制订详细的轮转计划,例如:编制职能部门内部岗位轮换表,同时及时听取医护人员的意见与建议,为需要进行岗位轮转的的人员合理的安排轮转岗位,并制定规范的相关轮换制度。另外,对财会等技术性较强的专业,一般先定岗后轮岗,在轮转制实行后,还要定期做监督和评定,及时查找不足,听取建议以求尽快改正。

3.2遵循岗位轮转的原则

实行正规且科学性的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岗位轮转制。应做到定期轮换和适时轮换相统一,行政部门外部和内部相结合的原则。

3.3建立奖惩机制

因为轮换制能够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自我的优势特点,所以在轮转制下无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优秀员工,优秀事迹。医院对此就需要制订相应的奖励机制,评选出优秀的员工。通过日常考核和职称晋升机会以及评选活动等鼓励大家认真完成轮转工作,可以的话还可以设立专门的培训课程,优先挑选优秀人才进行国内高校和国外进修学习活动。以此来不断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整体提升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应培养广大医护人员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能力素养,结合现今社会的形势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医疗技术。完美搭建优秀的医院行政管理人才梯队。

现今社会,经济技术飞速发展,医院作为主要产业势必需要与时俱进,提升整体的医院核心竞争力需要医院依靠自身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医疗服务,以及规范的管理制度才能更好的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作为一种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的运作模式,轮岗制度值得各大医院机构进一步的研究探讨。只有提升工作效率,注重服务水平,强化管理职能,才能更好的将医院的发展推向更高层面。

参考文献

[1]尹燕妮,吴小沪,曹莲华.岗位轮转在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培养中的运用[J].现代医院管理,2010,8(6):53-55.

[2]付素丽.医院行政人员培养中岗位轮转的作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5(30):359.

[3]郑翔宇.论新进行政人员岗位轮转制度在公立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办公室业务,2015(15):25-26.

[4]张冉.武汉市某综合性医院管理岗位轮转培训意义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3,26(1):28-30.

[5]凌宁.三级妇幼保健院行政管理人员轮转制的设计与实施[J].人力资源管理,2015(8):226-227.

[6]唐昌敏,蔡瑞鹏.“轮转制”在医院行政科室的实施对人才需求的影响研究[J].管理观察,2012(20):231-232.

[7]路新爱.护士轮转培训规范化管理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4):119-120.

[8]李有红,肖雪霞.护理人员的轮转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14(10):60.

特岗医生工作计划篇6

摘要:随着全国医院实施全面绩效工资以来,我国公立医院在积极稳妥的推进医疗卫生改革的同时,在绩效分配、人力成本控制和医院人事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由于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我国各地医院发展水平不平衡,大部分医院仍然处在转轨的关键时期。人力资源如何配合医院战略进行规划和整合、如何设计适合自身的组织架构、如何做好绩效评估和薪酬设计,这些问题制约了医院的发展。本文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内涵着手,主要分析了我国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我国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http://

关键词 :公立医院 人力资源管理 现状 对策

一、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及内涵

1.人力资源的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现代管理学科普遍认为,组织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物质资源和财力资源,其中人力资源是最为重要的资源,是生产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组织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人的作用的发挥。如果一个组织中缺乏人力资源,也会失去优势,甚至变得毫无用处。广义上的人力资源是指智力正常的人,通常狭义上的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它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与物质资源其他生物资源相比,人力资源具有生物性、依附性、能动性、时效性、综合性、替补性等特征。

2.医院人力资源的涵义

医院人力资源是指医院里具有一定学历、技术职称、管理人员或某一方面专长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后勤人员。其依据组织结构、体制、任务、职能及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大体分为卫生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政工和行政人员以及工勤人员。

3.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和调配,使人力、物力保持最佳比例,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以实现医院的战略目标。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选人、育人、用人、留人这四个当面,这四个方面的工作相互促进、相互联系,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二、我国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1.人力资源聘用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

科学的岗位分析和有效的招聘计划是实现合理的招聘的基础。有效的招聘能够增加医院总体人力资源,但是不合理甚至无效的招聘不仅增加医院成本,甚至影响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公立医院规模急剧扩大,临床医护人员需求量剧增,然后受编制部门的核定编制数的限定,为满足临床需要,医院智能通过招聘大量社会化管理用工的模式引进编外人员。虽然医院在待遇上对他们实行了同工同酬,但是他们仍然觉得被区别对待,缺乏安全感,流动性较大,难以全身心投入医疗服务之中。

2.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由于医院的特殊性,我国的医院管理人员多来自于临床一线,“医而优则仕”普遍存在于全国各地的医院中,真正出自管理专业的少之又少。领导层虽然具有精湛的医疗技术,但是在指挥医院运行过程中会因管理知识的匮乏而难以达到预期的绩效水准。调查发现,大部分公立医院管理层没有树立人力资本思想,对于人力资本增值和管理意识不强。由于我国目前多数公立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仍旧停留在单纯的人事管理模式之中,带有强烈的行政色彩,公立医院管理层的人力资源管理意识薄弱,不具备人力资本管理理念。一些医院管理者认为人力资本的投资能带来的利益看不见摸不着,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当作成本费用和负担,只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了长期利益,对人力资本管理的考虑不足。

3.人力资源培训以及职业规划不到位

对于医院来说,只有通过不断的培训,才可以跟上医疗形式的发展。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员工需要在不断的培训中逐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在西方国家,培训被认为是企业对员工最优价值的投资,培训可以明显提高组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作人员的质量的提升是医院发展的保证,医院人员知识技能的停滞不前,一方面会影响到医院整体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会影响个人职业发展。建立系统的培训计划、组织、考核与评估等管理制度对于医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培训使医务人员更新知识、提升技能,从而提高医院发展软实力。

人力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更主要的表现在人员与岗位是否相配,做到适岗适才,人尽其才。开展工作分析是医院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方法。另外,公立医院员工职业意识不强,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对职业前景规划的认同度不高。由于管理者对不同层次员工的心里和需求关注度不够,造成员工心理上缺乏归属感,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不足,职业意识不强,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拥有职业目标和发展路径会使医务人员产生专业自信并保持从业的稳定性,自觉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4.对员工身心健康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医务人员患常见病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医务人员在致力于他人健康的同时却忽视了自身健康,我国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已经到了十分糟糕的地步。慢性咽喉炎、腰肌劳损、颈椎病等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且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高而升高。长期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使得很大一部分医务人员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症状。与实体性的疾病相比,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也不容乐观。大部分公立医院员工认为医院不重视对员工的健康管理。一些医务人员由于无法承受不断增大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身心健康每况愈下,轻则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热情,重则出现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

5.薪酬激励机制缺乏有效性和科学性

有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医务人员认为福利待遇是引发他们辞职的首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的公立医院在员工薪酬方面,工资福利平均化是其主要特征,员工中存在做多做少一个样的思想,只是核心医务人员个人价值不能得到充分体现,工作积极性受挫。

当前我国大部分公立医院虽然实行的是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但工资确定主要依据工龄和职龄,不能充分体现出实行工资制度在分配方式上的有事,忽视了医院人员的业绩与贡献,仍旧没有跳出论资排辈的框架。我国公立医院职工的收入由岗位工资、绩效工资、薪级工资、津补贴、奖金等几部分构成。按照职工所任职称职务、学历学位等确定岗位工资,分居工龄、职龄、学龄等情况确定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包含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部分。前者根据职称职务、工龄、职龄等确定,后者按科室的收入情况进行分配,实行总量控制。综合来讲,公立医院薪酬激励机制的现状就是:①公立医院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相结合的收入分配模式;②与其他行业相比较,就工作强度和创造价值而言,医院人员现有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医院人员满意度也很低,薪酬分配未能合理体现劳动价值;③薪酬与绩效的关联性不足。目前薪酬结构红,绩效工资部分的比例偏小,个人绩效在工资中的体现不明显。与薪酬激励机制相配套的医院内部考核机制不健全、对不同层次员工心理和需求关注不够。医院应探索建立与员工长期利益共享的分配和激励机制,实现人才发展和医院发展的双赢。

6.医院文化建设价值观导向作用不强

文化建设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其宗旨是加强医院管理,更好地位公众健康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思想、方式和手段在宏观上受医院文化的影响,同时医生文化功能的实现也要依靠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保障。因此,将两者有机结合既能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又能充分发挥医院文化的导向作用。当前很多医院的文化建设,要么把精神内容简单化,要么只停留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得不到提升,只将医院文化做到价值观层面,没有将其内化为员工的实际行动,制度文化建设没有深入,对起决定作用的核心价值观没有予以足够重视。目前的医院文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医院文化建设要缺德深层次进展,必须要有新的突破。

三、改进我国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根据上述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公立医院要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持续发展壮大,就要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需要改进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人力资源是战略资源,其它资源是人力资源的附属资源,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核心资源。公立医院要想在日趋市场化的医疗行业市场中生存发展,必须拥有一批优秀的人才,而拥有优秀人才的前提是要有一个适应市场经济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医院管理层应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不遗余力的为医院培养、招募人才创造条件,努力为公立医院打造出一套科学、高校、有吸引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同时,临床科室主任和行政部门负责人也用充分认识到人才对科室发展的重要性,主观上重视自己部门的人才梯队建设。

对于医务管理者来说,应当树立人力资本管理理念,将医务人员及其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视为资本。运用人力资本管理理论来指导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从而提升医务人员的价值。医院管理者应以投资的眼光看待在招聘、培养、激励人才方面的投入,把人才放在主体地位,把工作的重点放到人力资本转化上。

2.提高员工福利待遇,完善绩效评估机制

(1)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绩效考核既是医院对职工付出劳动的一种认同和反馈,同时也是医院支付给职工薪酬的重要依据。医院应当建立一套科学的、系统的、规范的评价体系对职工的工作进行考核,从而不断更新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提高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具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首先,医院应当建立可以真实反映个人业绩与岗位特点的考核标准。医院的考核制度应当针对医生、护士、医技和行政人员等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人员,确定不同的绩效考核内容和指标,根据职业特点,把不同岗位的责任大小、风险度、含金量大小、工作强度等因素一并纳入考核范围。其次,在考核过程中药确保考核个公正性、公平性,有偏见和不公的考核,会使得员工产生不满情绪,打击员工工作积极性。最后,要做好绩效反馈和改进。为了有效进行考评结果的反馈,医院可以开展员工的绩效面谈,通过这样的方式使被考核者知道自己在过去的工作中,哪些地方得到了可定,自己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善。

(2)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薪酬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公平、合理的薪酬分配既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医院带来良好的效益,又能节约一定的人力成本,反之,如果薪酬分配不当,会使员工滋生不满情绪,工作积极性受挫,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优秀人才的流失和医院效益的整体下降,严重威胁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对医院良性发展尤为重要。要体现薪酬体系的公平,薪酬的设计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工作分析、工作评价以及绩效考核等基础之上,真正体现同工同酬、按劳分配、兼顾公平的原则。在实际的薪酬分配中,医院应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工作强度、工作态度、工作难度、工作业绩和工作能力等因素综合考量,拉开档次,向关键岗位倾斜,向优秀人才倾斜,对于少数能力十分突出的技术专才和管理骨干,可以通过评议确定较高的分配系数。合理的薪酬分配体系既肯定了现有职工的劳动价值,又吸引了院外的优秀人才。只有公平、合理的薪酬分配体系才能使医院的薪酬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性。

3.建立科学的用人制度,完善人才梯队建设

(1)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许多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任劳任怨、努力工作,为医院的发展建设添砖加瓦。作为广大员工职业生涯得以存在和发展的载体,医院有责任为每一个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为每一个员工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成长和发展机会,让每位员工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而获得事业上的成功与满足,创造一个良好的医院人才发展环境。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医院的人文环境是其文化的具体体现,医院应当重视其文化的发展,多渠道、多角度宣扬医院文化,让医院文化深入人心。例如通过医院院报宣传医院文化、为部分特殊困难的患者提供免费诊疗、组织各类文化和体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为广大职工营造舒心、和谐的工作氛围,这样能鼓舞员工士气,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第二,事业环境的创造。医院的发展需要人才去推动,而人才的稳定需要事业来吸引,二者相辅相成。公立医院的领导者要努力搭建有利于施展才华的事业平台,实现医院与人才的共同发展。第三,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改善。职工有努力工作为医院做贡献的职责,医院也有责任为其提供较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在我国医疗卫生系统,薪资待遇是医疗技术人才流动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医院要想留住人才,必须提供足够的物质保证,并切实解除职工生活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居乐业。

(2)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促进医院专业学科的发展。医院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人才引进和学科发展的目标:第一,政策扶持。医院应当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岗位贡献、职工潜力为主,对医院贡献大的卫生技术人员,医院在其申报、评聘专业技术职称时应给予适当的倾斜。这样既调动了在职职工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吸引院外的优秀人才。第二,引进高层次人次。高层次人才能使一个专业的医疗技术水平迅速提高,并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医院在制定人才的引进政策时,要坚持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根据医院的发展需要,重点选择,来带动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发展。第三,加强合作。医院应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医院的合作带动专业学科的发展。具体做法有: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内外知名医院的先进技术,一方面可以派遣专业人员到医院重点扶持专业先进的医院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可以聘请客座专家为兼职教授,定期来医院进行业务指导,争取通过对几个重点专业科学的扶持来带动医院其他专业学科的发展。

(3)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制度。医院人力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充分了解每个科室的情况,根据各个科室的实际情况及发展需要合理设置工作岗位,然后进行岗位根系,根据岗位职业确定岗位用人要求,最后采取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制度,并通过制度落地,选拔和聘用与岗位匹配的优秀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为薪酬待遇、在职培训等其它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选好人、用对人是评价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医院要做到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地选人用人,首先要做好招聘岗位的工作说明、岗位职责和岗位规范等基础工作,同时应在选拔人才时严格按照招聘程序完成规定的考核内容,这样才能够确保招聘到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4)统筹规划,加快人才梯队建设。医院应根据医院发展需要,结合现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有步骤地引进人才,可以通过直接到高等医学院校招聘、社会公开招聘等。通过制定引进人才优惠政策,加大医院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大力宣传,提高该院的社会知名度,改善医院的硬件设施,为医务工作者营造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4.建立科学的员工培训机制

(1)完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根据一个人的不同发展阶段,对其职业发展做出规划与设计,并为其实现职业目标而进行的知识学习、岗位选择、职位晋升和才能发挥等所作的一系列工作。员工的发展与成功与医院的发展与成功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医院为员工长远考虑,员工才会为医院长远考虑。要完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医院应当做好以下几点:①根据医院职位结构设计医院培训。医院在规划职工职业生涯时,首先需要对职员类别进行科学划分。医院的人员划分既要与医院结构一致,也要与岗位要求一致,医院需要对职位进行合理的分层,以便为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设计提供真实详尽的职位信息,从而了解什么样的人才是目前医院发展急需的人才,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②医院员工职业生涯评估体系设计。医院的组织架构负责,职工类别繁多,因此,建立系统、全面、科学的员工职业生涯评估体系对医院发展非常重要。一方面,医院要根据专业需要等要素制定各级各类岗位评估标准,对员工的业绩、素质、技能等进行科学评价;另一方面医院要对医院现状进行切乎实际的评估,确定医院未来发展的方向,规划职位的变动。③医院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设计。医院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特长的员工设置不同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这样的发展通道应当是科学的、灵活的、有前瞻性的,并且这种个性化设计应当贯穿员工职业生涯的始终。同时,医院可以根据医院的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的变化以及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对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进行相应调整,建立科学、合理、高校的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管理制度,实施各类职业生涯设计医院管理培训,明确各类岗位职业的发展渠道。

(2)完善职工继续教育制度。医院应坚持院校培养的主渠道,鼓励在职职工的继续教育。一方面,医院要结合当前形势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另一方面,医院可以出台一些相关的优惠政策,切实鼓励中青年医务工作者前往国内外著名的医学院校继续深造,学成归来后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以提高公立医院的整体医疗业务水平。

人力资源作为组织中最核心的资源,对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清晰地认识和分析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才能提升医院的综合竞争力,才能使得公立医院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http://

参考文献

[1] 王雪旻.S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安徽大学,2014

[2] 程开艳.S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现状及其管理对策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

[3]王刘.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以C市第一人民医院为例[D].苏州大学,2014

[4] 张梅,崔剑.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及创新对策[J].中国医院管理,2011(11)

特岗医生工作计划篇7

计划生育服务的对象是以健康和亚健康人群为主,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服务对象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因此,从事计划生育服务工作的护士必须不断加强素质训练与培养,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才能为服务对象提供安全、有效、人性化的服务,促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实施和完成。然而,目前计划生育指导站护士的现有素质与事先计划生育服务的高标准要求仍有一定差距,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1 主要表现

1.1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格,业务素质有待提高。计划生育临床护理工作是以计划生育“四项”节育手术服务为主,服务对象大多为健康人,相对医疗护理而言,护理技术局限、知识面窄,护理操作技术水平偏低,导致服务对象不满,引发纠纷;各种规章制度不够规范,如交接班制度、“三查七对”制度、病房管理制度等,从而易发生差错事故。

1.2 服务意识跟不上,服务措施不到位。随着护理事业发展,我国的护理模式已从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但目前有些从事计划生育服务工作的护士没有适应这一变化,缺乏以育龄群众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忽视对服务对象的情感、思想、意识,服务态度欠佳,缺少护患之间必要的说明与沟通。服务意识跟不上,服务观念迟滞,不可避免的存在发生医疗纠纷的潜在危险因素。一些县市级计划生育服务站就诊的急、重患者较少,急救物品的更新、配备不到位、不齐全,抢救设备陈旧,遇到急救情况,便忙乱无序,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1.3 法律意识淡薄,病历书写不规范。计划生育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如计划外妊娠而终止妊娠对象易与医护人员产生对立情绪和抵触心理,不配合工作。随着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大力宣传,育龄妇女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加强,要求享有知情选择权,然而一些从事计划生育服务的护士对一些可能引起的护患纠纷认识不足,对由违规行为引起的严重法律后果缺乏充分认识,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导致护患纠纷日趋上升。例如护士代替育龄妇女在“知情选择同意书“上签字,术后服务对象及家属以不知情为由而引起纠纷。大部分护理病历可作为医疗法律文书归档并允许复印,要求记录全面、清晰、准确、及时。而当前护理记录中存在许多不利举证的问题,例如护理病历的书写尚无标准化、规范化、收集的护理资料不全面、不真实,主观性强,护理记录与医生记录不一致。护理病历书写时常出现字迹潦草、任意涂改等现象。如果发生医疗纠纷,这类病历将不能提供有效法律依据,是护理人员处于不利的诉讼地位。

1.4 缺乏良好的职业素质,工作责任心不强。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部分护理人员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工作中缺乏主动性,机械的执行医嘱,服务中不能做到勤巡视、细观察,病情变化未能及时发现,从而导致诊治延误,甚至错过救治的最佳时机。在护理过程中仍存在职业道德水平低下的现象,护士工作态度不积极,岗位责任意识淡薄,服务态度生硬,对服务对象造成有意或无意的伤害,促发护患纠纷。

作为计划生育医疗机构中的护理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查找目前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以保证护理安全,减少护理纠纷。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护士素质训练与培养,提高医护服务质量与水平。

2 对 策

2.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牢固树立人道主义精神,把护理工作看作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应尽的职责,尊重服务对象的尊严和权力,刻苦钻研护理技能,确保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的崇高思想。只有加强护理职业道德教育,才能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从而增强患者信心,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缩短康复时间。

计划生育服务站护士的职业道德包括以下内容:政治思想教育、道德规范教育、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本地区计划生育工作概况、站内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操作常规和安全教育等。在培养形式上,可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如进行上岗和在岗培训,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举办职业道德讲座、知识竞赛,观看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在各病区建立护士服务态度和服务意识测评制度,把测评成绩作为考核成绩;组织护士参加“爱心服务周”、“我为患者献爱心”等活动,鼓励其利用业余时间为患者服务,解决患者的困难;护士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与患者安危息息相关;培养以患者为中心的观念,并贯穿于每一项护理行为中。

2.2 加大业务素质培养在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基础上,业务素质的培养也不容忽视。加强护理岗位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操作技术水平和临床观察分析能力。加强计划生育服务站护士业务素质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2.1 护理技能的培养计划生育的护理服务范围广、技术性强、服务要求高,关系到服务对象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护士往往最先掌握患者的情绪和表情变化,熟练的护理技术可以使患者在生理及心理上减少很多痛苦。因此,要通过业务学习、进修、医生带教、择优培训等方式,使部分护士能使用比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如激光治疗仪、臭氧生殖道康复治疗仪、B超查环查孕、乳腺检查仪、骨密度仪等。要求护士轮流在手术室工作,且应学会一些麻醉的常识,必要时协助医生处理。经过这些方面的培训,护士的业务能力将大大提高,真正成为医生的助手,是医生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做好医疗诊治工作,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

2.2.2 职业素质的培养护士的职业素质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关键。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做好躯体的护理,还要根据服务对象不同时期、不同的心理状态应用不同的心理疗法,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学会利用心理学知识,特别是计划生育手术对象,出现的心理问题会直接影响到计划生育手术的效果和康复。因此,护士要认真学习计划生育技术,以及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的知识,熟悉各种计划生育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对于生殖健康门诊的常见病的发生和转归也要掌握,运用心理治疗知识,做到根据受术者或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不同的心理疏导。

2.2.3 心理素质的培养护士和服务对象接触最多,护士的心理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服务质量。这就要求护士在平时工作中要保持最佳精神状态,用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和影响服务人群,在危急复杂的情况下保持头脑清醒,迅速做出判断,并及时做出正确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特岗医生工作计划篇8

下面对我校《药品市场营销学》的教学设计做以介绍,从中探讨提高教学水平的途径,为兄弟院校的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一、课程设置

(一)职业岗位要求

本课程主要的授课对象是高职高专普通专科药学专业学生,学生对未来从事的医药行业充满好奇,容易接受新事物,已经具备基础的医学和药学知识,但缺乏对现实医药市场的了解。

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包括医疗机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监督部门,而其中涉及的岗位主要有技术岗位、行政岗位、营销岗位,目前我校药学专业90%以上的就业和顶岗实习学生在营销岗位。这里营销岗位主要指基础岗位(客服人员、促销员、销售文员、销售代表等)、目标性岗位(销售经理、市场经理、门店店长等)和未来发展性岗位(营销总监、市场总监等)。

通过对企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和人才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我们了解到这些岗位要求药学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医学基础课程、药学专业课程(药化+药分+药剂+药理及应用性较强的药事管理与法规和医药市场营销等)的学习,掌握各学科的基础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体到本门课程,要求学生在基本素质方面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形成依法从业、质量第一的执业理念;具有对人民生命负责的情感,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在专业知识上能够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理解医药经营管理过程中市场营销的重要性。

基本技能方面熟练应用医药市场调查和分析的方法,分析医药市场营销环境、分析购买者行为;具有实施医药营销活动计划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医药市场营销策划的能力。

(二)课程定位

根据对本行业岗位要求的分析,在前期医学基础知识和药学专业课程基础上于第三学期开设药品市场营销学,为第四学期的《药事管理与法规》学习打下基础。本课程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实践性,是从事药品营销、药品开发以及相关职业的必修课程。

二、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综合行业岗位要求和课程定位,我们确立了课程设计总体目标:工学结合,以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核心,以职业岗位为依据,必需、够用为度。

以企业岗位需求调研为基础,与企业和医疗机构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同时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学生现有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构建项目引领、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学习内容与药品市场营销工作相联系。利用现有教学资源,与院企合作,实现资源充分利用与共享。

(二)教学内容

在总体设计思路的指导下,按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从简单到复杂及医药营销实战顺序,设置教学内容分别为认知市场营销、分析市场机会、选择营销战略、制订营销策略、营销实验项目共五方面内容。

三、教学过程

在强化技能训练,培养职业岗位能力的总体设计思想指导下,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两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模式

构建工学结合、院企合作的教学模式,突出课程教学的职业性、开放性与实践性。

以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基础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配合理论教学安排学生到实际工作环境中体会并实际操作,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生自己总结实际工作中需要什么、学习什么、应用什么,提高理论学习的主动性。与此同时,在即将走上实习岗位的大二学生中开展职业岗位资格证书(《购销员》)培训教育,学生拿到毕业证的同时取得职业岗位资格证书。

与院企共同承担课程建设和教学任务,专兼职教师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制定岗位能力标准和课程教学目标,共同收集整理案例库。医院、企业为学生提供课程实践、实习场所,为专职教师的定期专业实践活动提供岗位;本课程专任教师为医院、企业提供相关法律法规咨询服务。

(二)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这是市场营销课程的非常有特色的主要教学方法。一方面通过不同的案例说明课程内容,同时增加内容趣味性;另一方面使在校的学生了解更多企业知识,为今后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2)课堂讨论。提供具有争论性或拓展空间的问题交学生分组讨论,讨论结束由各组发言人发表观点,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沟通协作能力。

(3)启发式情境教学。每章节内容前以企业实际遇到的问题情境为开始,启发学生思维,带着问题听课,由被动的“听而得”逐步引导为主动“思有得”。

(4)交互式教学。让学生在事先准备的基础上,扮演老师角色就某一章节内容进行讲授,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实践教学条件

(一)校内实验实训条件

目前已建成营销模拟实训室和营销管理沙盘模拟实训室。营销模拟实验室和沙盘实验室通过软件和物理沙盘模拟企业实际经营管理的过程,实训内容都来源于企业真实营销过程,学生在互动和协作中参与竞争,在模拟过程中学习企业营销全过程,生动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营销管理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校外实训基地

在校外和包括学校三所附院、张仲景大药房等在内的十一家医院、企业签订实训基地合作协议,由其提供参观、实习场所和岗位,让学生边学边实践,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适应能力,增强团队合作和实践动手能力。2012年与中迈集团联合开办“中迈班”,尝试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途径,受到企业好评。

五、教学效果

强调岗位实用性的《药品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设计具有高职高专特色,在2010年施行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得率82.5%。科学的课程体系设计取得了校外专家、校内同行和企业的广泛认同,认为课程基于工作过程及岗位技能,体系完整,特色鲜明,互动性强,符合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值得应用和推广。

上一篇:中医科医生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医生入职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