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理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2 22:01:15

思政理论论文

思政理论论文范文第1篇

目前公共思政课的课堂秩序和效果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学生上课时睡觉、看手机、说话、甚至打闹的在课堂上并不少见;也有上课不带课本或者带了其他专业课本的;迟到、早退、旷课在公共思政课上也经常发生;甚至有的学生上了一学期课不知道老师是谁,去办公室交作业都不知道哪个是自己的老师。作为一名公共思政课的教师笔者在教学之余也听过很多老师的课几乎都存在上述某一种或多种课堂乱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此类课程大都是大班教学,人数多教室大,教师与学生距离较远交流受到一定限制,也很难关照到每个学生甚至只能照顾到一小部分学生,课堂参与度和一些教学环节的实施都受到一定限制,所以有些学生坐在教室的最后排或者角落位置,离老师较远很难与老师有目光与表情的交流,在听课过程中容易走神或者干脆不听课找个“安全”的角落干自己的“私活儿”。第二,公共思政课教学内容本身具有一定的说教性,教材内容也比较简单学生在高中阶段有了一定的基础缺乏对教材内容的重视,加上一些教师不注重引导或是照本宣科或是偏离教材,不但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兴趣反而令很多学生产生反感和厌倦心理。第三,一些公共思政课老师并不是专门从事公共课教学的而是在专业思政课教学之余肩负公共课教学任务,本身就重视程度不够。甚至有些专门从事公共思政课教学的老师也妄自菲薄认为自己所授课程并不重要既不能突出学校特色又不像专业课那样实用。教师的这些想法难免会无意间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更加不注重此类课程的学习。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课下与学生交流过程中了解到学生的一些想法:有的说,公共思政类的课混一下就好了考试一般都是论文的形式在网上查一些资料拼凑一下就完成了,跟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关系并不大,所以上课时可以看看小说打打游戏什么的或者干脆吃点东西再睡一觉,不想上课就不去教室,点名就找人答到,反正老师离得远人又多看不到的;也有学生说,本来感觉这类课对自身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可是看看课本内容感觉真的枯燥乏味,老师讲课时间长了就听不下去了,感觉也没什么意思,慢慢的也就从希望到失望再到不想学了;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示由于考研要考公共政治理论所以希望老师能结合考研多讲一些实用性的。但大部分同学都表示希望这类课程能多一点互动,多与老师和同学交流。

二、加强公共思政课课堂管理的重要性

公共思政课的课堂现状及教学效果令老师和学生都深表担忧,所以加强课堂管理就变得尤为重要。近年来,课堂管理也不再是一味强调规章制度,而是由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转化,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加注重教学规律与学生身心特点相结合。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不错的现实成果,展现出了有效课堂管理对教与学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第一,有效的课堂管理能够引起学生对此类课程的足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课堂管理会使学生意识到课堂上是有规范和要求的不是可以随心所欲的,进一步形成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第二,有效的课堂管理能增进师生间的有效交流与沟通。通过课堂互动的有效开展与管理能增进师生间的彼此了解建立起良性的师生关系,同时增加学生对课堂内容的重视与学习的兴趣。第三,有助于教学内容的开展。公共思政课本身就包含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本身就是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并且能够进一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公共思政课课堂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教育研究领域就兴起了对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的研究,从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总体走向看,主要是朝着灵活而民主的方向迈进,呈现出由刚性向柔性的转变。公共思政课的课堂管理也是在朝着这一趋势发展,而且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公共思政课课堂教学的特点及笔者的课堂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策略仅供公共思政课老师参考。

(一)结合学校规定与课程特点制定教师本人特色的管理制度并坚决执行目前学校都有自己的课堂管理规定对学生和教师的行为做了一定的要求,但是针对有些学生并不了解学校的规定而且学校的规定并没有具体到课堂中的一些具体行为或者教学中的具体要求。所以作为公共思政课老师要管理好一两百人的大课堂,针对课堂或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良行为制定出自己的课堂管理要求就变得尤为重要。首先,在上第一次课之前结合自己对课堂效果的预期针对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制定出相应的规定和要求并提出奖惩方法。如学生的最终成绩除了考试之外还有一定比例的平时成绩,我们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权利,将平时成绩的加分和扣分作为奖惩手段。针对上课说话、戴耳机、看手机、没带课本等不同情况扣除不同的平时分,对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的、经常坐在前排听课比较认真的给予一定的加分奖励。然后,在第一次课上课时明确提出自己的课堂要求和奖惩计划,作为以后课堂管理的依据,使学生明白什么情况下是奖励的什么情况下是有惩罚的。最后,在平时上课时一定严格按照标准去执行。如果发现了违反课堂纪律的情况就按照标准去惩罚,如果有积极的表现就按照标准去奖励。需要注意的是,标准一旦提出对同一个班不可轻易更改。

(二)良好的教学设计促进有效的课堂管理。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时间分配。良好的教学设计使整堂课内容充实环节紧凑而又能很好的把握时间。同时利用好多媒体,除播放课件之外也可播放相关的音视频,但时间要把握好。公共思政课尤其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与学生的生活和思想道德的发展息息相关但内容并不难,学生通过看书也能理解,要上好这类课就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活动,留出一定时间给学生思考和讨论,倾听学生观点和想法,将课本上的知识点落实到学生实际。可以留出固定的时间开展小课堂给学生一些锻炼的机会,这样学生们就会积极的自学并准备相关资料。事实证明这一形式不仅锻炼主讲学生的能力而且下面学生对小课堂的参与度也很高会积极回答“小老师”的提问,或主动提出一些问题。另外也可以设置一个时间段和学生一起把相关内容的考研真题做一做并做适当讲解。此外还可以设置辩论内容、讨论内容或表演等内容。

(三)重视情感在课堂管理中的作用。古语有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情谊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普遍重视,而师生之间的关系却慢慢淡化,尤其是公共思政课,教室大、人数多,很多学生一学期下来还不知道老师的名字,走在路上不认识老师,更别说建立师生情谊了。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建议公共课老师在课堂上利用学生看书的时间在教室里转一圈了解学生的状态,课间走到学生中间去聊聊天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讲课的时候结合公共思政课的内容特点举一些与学校和学生相关的例子,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或者可以举教师本人的一些经历和见闻,使学生能更加立体的了解老师增进师生感情。无论课堂上人数有多少我们都应该一视同仁,用真诚和关爱之心开展课堂管理,当学生对教师产生了情感认同,他们才能正确的对待老师的夸赞与惩罚,才能自觉自发的保持适宜的课堂秩序。也更有利于教师传授思想政治课的内容避免反感心理。

(四)维持良好课堂秩序的一些简易方法。在课堂管理过程中有很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我们结合教学经验及听课学习做了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在第一次上课就讲明公共思政课的重要性,比如考研要考,或者期末闭卷考试而且平时成绩占一定比例。

2、在学生说话声音较大的时候,教师可以停下来,一两分钟之后学生会自动安静下来。

3、针对课堂秩序混乱的大教室上课可以指出一两个具体的学生,以一儆百。

4、适时的走到学生中间转一转,有睡觉、看手机等情况的及时制止,情节严重的进行适当教育或惩罚。

5、在讲课过程中设置几个相关问题,随时点名提问。

6、不定具体时间的抽查点名或者全部点名。当然这些方法不一定适合所有情况,教师可以参考借鉴或改进运用。

总之,公共思政课的课堂管理是提高教学效果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需要教师多花时间去思考和探索。运用好课堂管理的策略和方法,对教学过程有序进行,教学内容高效传递具有重大意义。

思政理论论文范文第2篇

1.规范化管理工作机制的缺乏

思政教育实施与人的发展休戚相关,在潜移默化的教育模式实施过程中思政教育的实践性特征方能得到体现。从思政教育实施的具体形式及意义出发,其目标培养和人才成长过程中的影响依赖于思政教育管理规范化的实施。由于计划实施与规划组织的缺乏,高校的人才培养规划在管理工作机制建设方面相对缺乏,教学过程中对于思想教学的组织不够严谨,这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显然极为不利。除此之外,学生工作的开展也缺少长期性的规划与阶段性实施计划,不够健全的规章制度加之人员配置不够齐全,这些都使得思政教育管理的管理目标难以在实施过程中得到体现,文字档案记录较为混乱。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从思政教育管理的规范性出发,切实提高教育管理体制实施的针对性。

2.现有的思政教育管理体制

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首先,现有的思政教育管理体制忽视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分级管理体制的实施通过层级管理的方式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德育为先的原则确是统一了学生的行为规范,然而在创造力培养方面却难以体现。其次,教育管理体制分工不够明确,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分离了院校之间的关系,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管理本质上过于偏离。最后,人权与事权的相互分离降低了教育管理的实施效率,管理者仅仅能够依据现有规章制度来对事情进行管理,忽视了其中人文管理内涵的体现,这显然不利于思政教育管理体制的革新。

二、高校思政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

1.持久有效管理机制的建立规范化管理

在高校思政教育管理体制建设中的体现应当从体制创新和教学管理机制改革两个方面入手,通过提高管理机制的有效性与持久性突出动态开放、教学互动与监督管理在运行机制中渗透的必要性。这一过程中除了需要明确党政领导的工作职责外,齐抓共管也是统一的领导所要落实的内容,在总责制度指导下体现网状体系的实施优势,提高人员在教学管理中的参与积极性,在互相监督中促进优势互补与密切合作。全新管理体制的形成还需要从人力和物力等方面出发,保证机制建设的有效性,通过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开展确保管理工作对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的重要推动意义,这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实施质量也是重要的保障。此外,教学质量的提高还依赖于教学管理工作体制的有序建立,从思政教育工作的计划性、职业化及制度化等方面保证教育管理体制的实施效果。

2.双向分流辅导员机制的构建

随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不断扩大,辅导员自身的素质与岗位工作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这无疑阻碍了思政教育管理的有效开展。教研与思政双向分流辅导员机制的构建明确了对高校辅导员的任用与选拔机制,更加重视对辅导员自身的政治素质的衡量与考察,辅导员除了需要具备较高的教学科研水平之外,其自身的政治素养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通过对辅导员教学科研工作量化考核标准的降低突出分流渠道在推动辅导员教学管理工作实施中的必要性,这同样是高校思政教育管理体制创新不容忽视的环节之一。

3.思政教育实施规章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作为高校思政教育手段实施的重要保障,规章制度是否做到条理清楚和体系完善对于教育管理体制的实施有重要影响,是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关于思政教育实施规章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可从两个方面加以概括:其一,针对当前高校学生思政工作中的专兼职人员位置颠倒和比例分配不当的问题应当及时予以改善,从职业化及专业化方面提高队伍建设的有效性。其二,通过科学化思政教育学习计划的制定辅助教育管理体制的实施,这就突出了思政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从职业技能、气质心理等方面体现出与教学之间的联系。我们需要区别思政教育与其他学科相比在教育管理体制建设方面的共性和个性,同时也需要从目的性、阶段性及层次性等角度来对其体制构建进行研究,明确其中的学习期教育和就业期教育之间的关联。具体到教学方式方面,可从自我学习型教育、生活教育和课堂教育等方面突出教育管理体制的各个实施阶段,从教学计划的完备性以辅助思政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思政理论论文范文第3篇

塑人灵魂的工程师首先,高校“思政课”教育为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研究提供科学世界观方法论指导。有部分学生认为,我既不信奉唯物主义世界观、也不信奉唯心主义世界观,我信奉我的专业,因为我将来只靠它吃饭。这种观点不仅错误、而且在实践中有害。虽然,大学生想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以便将来能够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学者无可厚非。但是,任何人的思想都离不开世界观方法论指导,任何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在不同世界观方法论指导下所作的行为。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任何专门学问的研究只是对世界某一方面的研究,而任何研究都离不开世界观方法论指导。其次,有益于大学生修炼良好的人格魅力。要想将来当专家,不仅要受世界观支配,而且还必然受一定人生观、价值观支配。一个人不管他能否成为专家,学生时代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将来要如何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培养自己一个什么样的人格。即使成为专家,也存在着一个具有什么人格力量的专家的问题。已经成为了专家,在个人的荣誉、地位、利益等系列问题上,如何对待?已经成为专家,将自己的智慧用于为自身个人利益而努力奋斗还是造福于人类社会?当科研受到挫折和失败时,是气馁、退缩,还是迎难而上直至成功?遇到科学研究的社会环境不理想,是抱怨、发泄还是积极克服、主动进取?如此等等系列问题,都需要作出明确的、毫不含糊的回答。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科学的人生观,以它为思想武装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德才兼备。大学生只有以这样正确的人生观作为人生行为的指导,努力学好专业,将来才有可能成为受到国家和人民欢迎和重用的、有人格魅力的专才、专家。

二、高校“思政课”教育

授业育才的引路人

第一,解决人才发展的正确方向。长期以来,有部分人认为高校教育是通过教师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来实现,与“思政课”教育没多大关系。这是对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存在的偏见,好多高校思政课教师是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这一现象的出现就是明证。事实上,专业知识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的特征之一,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与专业课教育教学都是为了培养学生,两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授业育才的双轮车。而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显得更加重要,因为能够解决将大学生培养成一个为谁服务、代表谁的根本利益的专家、学者,这是一个更加重要的、带有方向性的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所有的学科、所有的领域的知识,大到宇宙天体演化、社会形态更迭,小到基本粒子的结构演变,还无一不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都可以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作为指导思想,去进行分析与研究。当然,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普遍原则,不能等同也不能取代具体的科学研究方法,但是我们不能以具体科学方法的不可取代性,排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遍指导作用。

第二,引领实事求是作风的树立。任何学科科研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也离不开科学精神的引领。实事求是,不仅是我们党的正确思想路线,也是一种科学精神。实事,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这是任何科学研究都必须遵循的出发点,坚持实事出发就是坚持唯物主义。求,即探索、研究,任何科学研究都是对其对象的未知领域进行求证、求解、求新。一个“求”字凝聚了科学研究必须具备的精神,如严谨治学精神、刻苦钻研精神、甘于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等。是,即规律,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客观事物运动发展的客观必然规律、建立关于规律的知识体系。为了达到此目的,就必须做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总之,任何取得成功的科学研究都是实事求是精神的结晶。

第三,引导健全人格的培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与恩格斯长达40年的友谊绝无仅有,在创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过程中,他们都作出了无私的、卓越的贡献。从高校“思政课”教育学习中我们可以清楚地领悟到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谦虚谨慎、胸怀宽广、舍己相助、无私奉献等高尚的道德人格,这是我们青年大学生进行自身修养时,不可多得的活生生教材。所以,通过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不仅可以使广大青年大学生受到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熏陶,还会受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健全人格的熏陶,他们获取科学知识、创建理论时所表现出来的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团结、谦虚、合作的治学精神,对于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培养健全的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

思政理论论文范文第4篇

马克思在定义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时说:“如果工人每天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平均代表6个物化劳动小时,那末,工人要生产这个价值,就必须平均每天劳动6小时。如果他不是为资本家劳动,而是独立地为自己劳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他平均一天同样要劳动这么多小时,才能生产出自己的劳动力的价值,从而获得维持或不断再生产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但是,工人在不为资本家劳动、“独立地为自己劳动”的情况下,“其他条件”怎么会“相同”呢?

本文将讨论马克思《资本论》剩余价值理论中一个严重的逻辑错误,并且证明使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概念来证明资本利润来自对劳动者的剥削是没有说服力的。

课题的意义

卡尔·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在中国仍然占据着经济理论的中心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中国引进市场经济后,出现了经济理论严重脱离实际的情况。例如,在市场经济中是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格,而根据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劳动价值决定商品价格;发展经济需要大量引进利用外资,但是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利润来自剥削。尽管如此,很多中国经济学界的重要人士,仍然顽固地坚持原有观点(1,2)。经过多年的政治宣传和理论教育,“资本家靠剥削发财”已经在中国劳动阶层的思想意识中根深蒂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是工人理论家激烈批判私有化改革理论的基本依据(3)。中国高等院校的经济学教科书仍然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主线,仅仅略微增加了一些有关市场经济的内容。虽然有人发出了“改写政治经济学”的呼吁(4,5),但是至今未见行动迹象。对于在大学中讲授西方经济理论,有人提出仅仅“述而不批”或者“批而不透”是不行的,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深入的评析”(6)。中国基本经济理论的滞后状态,可能成为阻碍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障碍,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时,甚至可能成为走回头路的推动力之一。

中国的经济学家现在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一方面,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严重脱离实际,既不能解释各种经济现象,又不能指导制定经济政策;另一方面,由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独特地位,无法把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放在一个客观的位置上,批判其中违背客观实际的部分,利用其科学成分。

由于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础,中国很多经济学家正试图通过修正劳动价值论,走出这一两难境地。例如,有人提出不仅活劳动(人的劳动),而且物化劳动(机器等)也能够创造价值,试图在不违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前提下,为资本利润的来源找到一种正当解释(7)。虽然他们小心地遵循着马克思的思想方法,但是仍然受到了激烈的反驳(8,9)。

笔者认为,尽管面对经济现实,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捉襟见肘,但是仍然占据着中国经济理论的主导位置,除了政治因素,还有三个重要原因:

(一)劳动价值论无法在实践中进行验证。

根据劳动价值论,商品价格取决于其劳动价值。但是,马克思又说,同样时间不同种类的劳动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同的,而且商品价格可以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因此,在仅有的两个可以实际测量的参数──商品价格和劳动时间──之间,存在两个不确定的环节,即:

劳动时间和劳动价值之间的关系

商品价格和商品价值之间的关系

因此,对劳动价值论的定量分析根本无法进行,最多只能责问一声:有些商品的价格,偏离其劳动价值的幅度是否太大了?(10)无法使用实际数据验证理论,正是中国经济学家围绕劳动价值论多年激烈争论却不能得到一致结论的重要原因。笔者认为,关于劳动价值论的争论是毫无意义的。

(二)反对马克思的人不能令人信服地解释资本利润的来源。

马克思的理论在解释利润来源时,直观易懂:人类肌肉和大脑的劳动创造了价值,没有生命的货币、机器和土地不会创造价值,因此利润只能来自对劳动者的剥削。反对马克思的人只是坚持资本和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应该和劳动一样获得报酬。这种解释与其说是理论,还不如说是对现象的写照,因此缺少说服力。

(三)反对马克思的人,有一种错觉,即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在逻辑上是正确的。如果存在问题的话,也只是其基础──劳动价值论──存在问题。

马克思及其追随者们,特别喜欢引用一百多年前一个反对者的话:“驳倒价值理论是反对马克思的人的唯一任务,因为如果同意这个定理,那就必然要承认马克思以铁的逻辑所做出的差不多全部结论。”(11)这段话是这种错觉的起因还是加强了这种错觉,已经无从考证。但是可以肯定,正是这种错觉使得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几乎全部集中在劳动价值论上。

然而,仔细研读《资本论》,可以发现,至少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中存在严重的逻辑错误,本文将主要讨论马克思在定义工人必要劳动时间时的一个错误。

一个无法成立的“如果”

我们知道,马克思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划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他认为,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要求雇佣劳动者提供额外的劳动:“凡是社会上一部分人享有生产资料垄断权的地方,劳动者,无论是自由的或不自由的,都必须在维持自身生活所必需的劳动时间以外,追加超额的劳动时间来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生产生活资料”(12)。

这种思想在农业生产中是基本正确的。因为一个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耕作,和在地主的土地上耕作,仅仅是劳动地点不同,劳动效率是基本一样的,例如,生产一千斤谷物所需要的总的劳动时间是差不多的(和地主雇佣的其他农民合作、使用较好的农具,会提高一些劳动效率),因此,农民只能在相当于生产自己生活资料的劳动时间之外,增加劳动时间来补偿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但是,在工业生产中,情况不是这样。因为工人在工厂里劳动时,与其他工人合作并使用机器,和他作为个人、在家里独自使用简单的工具从事生产相比,劳动的效率要高得多。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模型是:一个工人每天在工厂劳动12小时,创造的价值量是12个物化劳动小时(马克思用来衡量价值量的单位,以下简称为“价值单位”。工人每小时创造的价值量是一个“物化劳动小时”,即一个价值单位)。然而他一天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只有6个价值单位。资本家把新创价值的一半(6个价值单位)作为工资,支付给工人。另外6个单位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成为他的利润。在这个模型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均为6小时。剩余价值率(马克思用来衡量剥削程度的指数)是

6/6=100%

马克思在定义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时说:“如果工人每天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平均代表6个物化劳动小时,那末,工人要生产这个价值,就必须平均每天劳动6小时。如果他不是为资本家劳动,而是独立地为自己劳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他平均一天同样要劳动这么多小时,才能生产出自己的劳动力的价值,从而获得维持或不断再生产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但是,既然工人在生产劳动力日价值(如3先令)的工作日部分内(即6小时内──引者注),只是生产资本家已经支付的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就是说,只是用新创造的价值来补偿预付的可变资本的价值,所以,这种价值的生产只是表现为再生产。因此,我把进行这种再生产的工作日部分称为必要劳动时间,把在这部分时间内耗费的劳动称为必要劳动。这种劳动对工人来说所以必要,是因为它不以他的劳动的社会形式为转移。这种劳动对资本和资本世界来说所以必要,是因为工人的经常存在是它们的基础。”(13)

这段话有几层意思:

(1)如果工人每天生活资料的价值平均代表6个物化劳动小时,那末,工人要生产这个价值,就必须平均每天劳动6小时。

(2)如果他不是为资本家劳动,而是独立地为自己劳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他平均一天同样要劳动6个小时,才能生产出自己的劳动力的价值,从而获得维持或不断再生产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资料。

(3)这6个小时的劳动只是劳动力价值的再生产,所以称为“必要劳动”,这6个小时就是“必要劳动时间”。

(4)这种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必要的,因为不论他是为资本家劳动还是为他自己劳动,他都必须进行这部分劳动。

(5)这种劳动对资本家来说是必要的,因为资本家需要工人能够长期进行劳动,而且不断有新的年轻工人接替年老的工人。

然而,上述第二点是存在问题的。工人在不为资本家劳动、“独立地为自己劳动”的情况下,“其他条件”怎么会“相同”呢?资本家之所以成为资本家,是因为他预付了货币,准备了机器等各种生产资料,把工人组织起来,实行分工和协作,使生产这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大大缩短。一个工人“独立地”劳动,怎么会有这些条件呢?

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商品的价值并不取决于生产商品实际消耗的劳动时间,而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14)。如果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6小时,价值是6个价值单位,那么,一个人即使耗费了12个小时才能生产出一件这种商品,他的产品的价值仍然只有6个价值单位,而不是12个价值单位。

由于一个工人独立劳动时没有和工厂相同的“其它条件”,所以,他生产同样的产品劳动时间要长得多,但是产品的价值只能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计算,因此他要在家里创造出6个价值单位的产品,劳动时间将不止6小时,而是几倍甚至几十、几百倍于他在工厂里的劳动时间。保守一点,我们假设需要两倍于他在工厂劳动的时间,即12个小时。

根据马克思的定义:“必要劳动时间”等于生产生活资料的价值所需的劳动时间。对于一个工人来说,他原来为自己劳动时,获得一天生活资料的价值,需要工作12小时。现在他在工厂里,也是劳动12小时才能获得一天生活资料的价值,那么对他来说也就无所谓剩余劳动时间了。

如果我们假设生产同样的产品,独立劳动需要的时间是在工厂劳动时间的一倍以上,就可能出现负的剩余劳动时间,即工人在工厂劳动比独立劳动更合算(见表1)。

也就是说,马克思仅仅注意到“必要劳动”的必要性,是不以工人劳动的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但是他没有注意到,必要劳动时间的长短却是随劳动的社会形式的变化而变化的。

表1:对工人劳动时间的分析

在工厂劳动

(生产一件产品需要6小时)独立劳动

(方式I,生产效率为工厂的50%,生产一件产品需要12小时)独立劳动

(方式II,生产效率为工厂的25%,生产一件产品需要24小时)

劳动时间

(小时)121212

产量

(件)210.5

产品价值

(例中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于工厂生产所需的劳动时间,即6小时;每件产品的价值是6个价值单位)1263

工人得到的报酬6

(工人得到新创价值的一半)6

(工人得到全部新创价值)3

(工人得到全部新创价值)

必要劳动时间

(每天生活资料的价值量为6个单位)6小时12小时24小时

对工人而言的

剩余劳动时间

(等于在工厂里的总劳动时间减去独立劳动时获得同样报酬所需的劳动时间)12-12=0(根据独立劳动方式I计算)

12-24=-12小时(根据独立劳动方式II计算)

对资本家而言的

剩余劳动时间

(等于工人在工厂里的总劳动时间减去创造工人工资的价值所需的劳动时间)12-6=6小时

对于工人和资本家来说,剩余劳动时间可以是完全不同的,工人在工厂劳动,使用先进的机器,和其他工人合作,必要劳动时间比他独自劳动时要短得多。因此马克思遗漏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事实:对于工人和资本家来说,剩余劳动时间可以是完全不同的。

马克思的那段话实际上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如果工人不是为资本家劳动,而是独立地为自己劳动,由于其他条件完全不同,他平均一天要劳动更多的时间,不仅可能超过6小时,而且可能超过12小时,才能生产出自己的劳动力的价值,从而获得维持或不断再生产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因此他在工厂里劳动可能比自己独立劳动更加合算。工人在工厂里劳动,不仅可能不受到剥削,反而因为和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融为一体,使自己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尽管他只能得到自己劳动成果的一部分,实际报酬仍然比自己独立劳动时高得多。”

对于工人来说,在工厂劳动无所谓剩余劳动时间。但是对资本家来说,由于他准备了机器、组织工人相互协作,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所以从他的角度看,工人是存在剩余劳动时间的。从这种意义上说,资本利润的确来自这些剩余劳动时间。

但是,能不能因此就说资本家剥削了工人?不能。因为剩余劳动的出现,来自劳动效率的提高,而劳动效率的提高,来自使用机器和工人的协作,而这一切均是资本的贡献。

把劳动效率提高产生的成果强行归给工人,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公平的,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借助汽车,人们可以缩短从一地到另一地的时间,但是谁也不会把时间的节约归功于乘客的两条腿。因为这样的话,就没有人愿意制造汽车了。

把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以外的工作时间称为“剩余劳动时间”是不准确的,这段时间实际上是资本的“必要劳动时间”:维持投资者继续投资兴趣的“必要劳动时间”。利用资本,工人可以大大提高自己劳动的效率,获得独立劳动时不可能得到的报酬。资本和劳动的交换,对双方都是有利的。因此,工人为资本工作,为维持投资者投资兴趣而工作,也是在为自己工作。

我们可以看到,和分析商品交换时一样(15,16,17),在分析劳动和资本的交换时,也要考虑“劳动时间”以外的因素,例如不同劳动条件下生产效率的差别。工业生产方式中这种差别非常显著,是不能忽略的。因此,不能简单的认为和地主一样,资本家也只能通过无偿占有剩余劳动的价值才能获得利润。在工业生产方式中,使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概念来证明资本的利润完全来自剥削,是没有说服力的。

错误的原因

人们可能难以理解,为什么伟大的博学家马克思会犯如此简单的错误,把一个影响波及全人类的重要理论,建立在一个可能性等于零的假设上。笔者认为,问题在于

(一)马克思没有正确理解人类从事商品交换活动的本质动机。

马克思说“商品的物质区别是交换的物质动机”(18)。也就是说人们相互交换商品是为了互通有无。但实际上不是这么简单。

亚当·斯密有一个经典的关于商品交换的例子:“在资本累积和土地私有尚未发生以前的初期野蛮社会,获取各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量之间的比例,似乎是各种物品相互交换的唯一标准。一般地说,狩猎民族捕杀海狸一头所需要的劳动,若二倍于捕杀鹿一头所需要的劳动,那么,海狸一头当然换鹿二头。”(19)也就是说,捕杀海狸的渔夫和捕杀鹿的猎人,为了互通有无,按照“等量劳动相互交换”的原则进行交换。然而仔细分析一下就能发现实际上并非如此简单。

我们假设一个渔夫可以用两天的时间捕杀一头海狸,一个猎人可以用一天的时间捕杀一头鹿,他们两人在市场上交换各自的产品。

斯密没有告诉我们如果猎人去捕杀一头海狸的话需要几天时间。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猎人也能够用两天或不到两天的时间捕杀一头海狸,他就会自己去捕海狸,而不是花两天时间先去捕两头自己不需要的鹿,然后再来和渔夫交换一头海狸。因为这至少将额外增加交换产品的麻烦。就好像我们不会用5元钱买一本我们不需要的书,然后去旁边的柜台费一番口舌换一枝价格为5元的钢笔。我们肯定是直接去买那枝钢笔。

猎人不直接去捕海狸,而是去捕鹿,然后再用两只鹿换一只海狸,充分说明对于他来说,间接地得到海狸比直接捕杀海狸对他更加有利,最可能的原因是:只要花费较少的劳动。因此,猎人捕杀一头海狸肯定需要两天以上的劳动时间。我们不妨假设是三天时间(这是一个很保守的数字,但是足以说明问题)。

因此,当海狸和鹿的交换比例时1:2时,猎人用两天的劳动产品:两头鹿,可以换得他本来需要三天时间才能获得的一头海狸,因此他可以节约一天的劳动时间。

猎人需要一头海狸,这是他参加商品交换的出发点(他为什么需要海狸不是经济学研究的问题),但是,这不能成为他进行商品交换的根本动机。因为他完全可以自己去捕杀所需要的那头海狸。仅仅因为先捕杀鹿,然后去交换海狸可以节约劳动,他才选择了和专业的海狸捕杀者──渔夫──交换各自的劳动产品。

猎人捕杀海狸之所以需要较多的时间,可能是因为他没有足够的经验、合适的工具、居住地离开海边较远等等因素。

同样道理,渔夫需要鹿,不能成为他参加商品交换的理由。因为他完全可以自己去捕杀所需要的鹿。仅仅因为先捕杀海狸,再去交换鹿可以节约劳动,他才选择了和专业的鹿捕杀者──猎人──交换劳动产品。

渔夫捕杀鹿之所以需要较多的劳动时间,可能同样因为他没有足够的捕鹿经验、合适的工具、需要额外的时间进山等等。

因此,商品交换的本质动机是节约劳动,而互通有无仅仅是商品交换的表面动机。

由于我们(包括马克思)身处一个商品经济已经非常发达的社会,当我们需要某种物品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去商店购买,而极少考虑自己制造的可能性。当孩子要吃巧克力时,我们总是花几块钱去商店买一包,而不是花费整个星期天的时间自己在家里制造,尽管这样可以彻底杜绝孩子吃到伪劣产品的可能性。人类自己制造所需物品的念头,已经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而退化得差不多了。反映在经济学中,就是错误地理解商品交换的本质动机仅仅是互通有无。当代经济学把“偏好”作为商品交换的出发点显然也是存在问题的。

由于马克思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只注意到了商品的物质区别,而没有注意到交换双方获得同样的物品需要不同的劳动时间(这种差别正是商品生产者利润的来源(15,16,17))。因此在讨论劳动和资本的交换时,他没有注意到同样的劳动时间对交换双方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也就不可能发现:从工人的角度看,必要劳动时间可能等于或者大于在工厂的总劳动时间(分别对应表1中独立劳动方式一和二)。

工人向资本家出卖劳动力,用自己的劳动换得货币,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被马克思忽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工人因此得到的货币要多于自己独立劳动、然后出售产品所能获得的货币。劳动和资本结合后所产生的利益增值,是雇佣劳动者和雇主可以长期和平共处、雇佣制度得以稳定存在的基础。

(二)马克思没有把对工业生产方式的理解应用到对劳动和资本交换过程的研究中去,仍然使用农业时代的观点看问题。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详细地讨论了分工、协作和使用机器对商品生产的影响,说明他对工业时代已经有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然而他是在建立了剩余价值理论的框架、确定资本利润只能来自工人的剩余劳动之后,才引入这些范畴的。这充分说明他的剩余价值理论并没有考虑工业生产方式不同于农业生产方式的独特之处。因此,在研究工人劳动报酬问题时,他只注意了“劳动时间”一个因素,却忽视了在不同的劳动条件下,同样时间的劳动会创造不同量的价值。

马克思有一个错误的观点,他说:“在价值生产上,多数始终只是许多个数的总和。因此对于价值生产来说,1200个工人无论是单独进行生产,还是在同一资本指挥下联合起来进行生产,都不会引起任何差别。”(20)这是和他自己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理论完全自相矛盾的。协作可以缩短生产商品的时间。因此,在同样的时间里,1200个工人相互协作,生产的商品数量肯定多于1200个单独劳动的工人。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理论,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同样的商品具有相同的价值。因此,1200个工人协作劳动创造的价值肯定多于他们分散劳动的结果。

(三)马克思的论述方式存在问题,很多非常重要的问题没有展开,没有加以仔细的推敲,因此难以发现自己的错误。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很多至关重要的地方,往往寥寥数语,几笔带过。对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另一个重要的例子是他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

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取决于生产它们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观点,在他的经济理论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他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却非常简单:“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14)那么,具体如何确定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呢?马克思只给了一个简单例子:“例如,在英国采用蒸汽织布机以后,把一定量的纱织成布所需要的劳动可能比过去少一半。实际上,英国的手工织布工人把纱织成布仍旧要用以前那样多的劳动时间,但这时他一小时的个人劳动的产品只代表半小时的社会劳动,因此价值也降到了它以前的一半。”(14)可是,在蒸汽织布机刚刚开始被使用,产量远远低于手工产品时,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是等于手工织布的一半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除非“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恒等于最短必要劳动时间(这和马克思的定义相冲突)。因此,根据马克思的逻辑推导出的结论应该是: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仅和生产它所需的劳动时间长短有关,还和它在各种不同生产方式中的产量有关。只有用蒸汽织布机生产的布大大超过了手工织布的产量,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等于(严格地说是“接近”)用蒸汽织布机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也就是说,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仅与生产它所耗费的劳动量有关,还与不同生产者的产量有关。即使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不变,只要企业主调整各自的产量,就可以改变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商品的价值。

与此同时,马克思常常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不惜笔墨,反复论述。例如,他花费了二十多页的篇幅,讨论“20码麻布值1件上衣,1件上衣值10磅茶叶,所以10磅茶叶值20码麻布”之类的问题(21)。尽管如此,这一长篇论述中仍然存在一些严重的错误。

例如在讨论一种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发生变化、其相对价值也将发生相应变化时,马克思列举的第二种情况是:“麻布的价值不变,上衣的价值起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生产上衣的必要劳动时间由于羊毛歉收而增加一倍,现在不是20码麻布=1件上衣,而是20码麻布=1/2件上衣。”(21,第68页)羊毛歉收为什么会引起生产上衣的必要劳动时间增加?根据常识,只要羊毛的质量没有变化,工人生产上衣所需的劳动时间不可能因为羊毛歉收而发生任何变化。马克思这样说,其出发点显然是:羊毛歉收,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上衣厂的资本家必须花费更多的货币去购买羊毛。多支付的货币属于生产成本,而生产成本可以折算成生产上衣的“必要劳动时间”。所以羊毛歉收后,生产上衣的“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把构成商品成本的不同因素全部不加说明地换算成“劳动时间”一个因素,然后再用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劳动时间是决定商品价值的唯一因素。

结论

(一)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存在严重的逻辑错误。

(二)本文的分析并不需要以否定劳动价值论为前提。相反,在本文的论述中,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所以,即使劳动价值论成立,剩余价值理论也不能成立。因此,《资本论》没有证明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是资本利润的唯一来源。

结束语

《资本论》中简短有力、象现代广告的口号一样简洁明了的结论(例如,“工人是半天为自己劳动,半天为资本家劳动”)(22),很容易引起文化程度不高的劳动大众的共鸣,得到他们的认同;而它壮观的厚度和拗口晦涩的论述,给真正想研究它的知识分子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只有象研究自然科学一样,结合对实际经济活动的深入观察和理解,坚持独立和客观的立场,逐字逐句地推敲分析,才能在马克思的文字丛林中理出一点头绪来。

1997年8月于上海

参考文献:

1,傅军胜:“全国劳动价值论研讨会综述”,《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第35页

2,钟粟:“经济学家面临选择”,《上海经济研究》1995年第6期,第26页

3,引自《经济研究资料》1997年第1期,第54页,全国总工会工运研究会1996年年会介绍。原载于《改革内参》1996年第19期

4,王则柯:“还得下决心重写政治经济学”,《上海经济研究》1994年第9期,第31页

5,黄佶:“赞成:政治经济学的确需重写”,《上海经济研究》1994年第12期,第43页

6,引自《经济研究资料》1997年第5期,第44页,原载于《当代思潮》1996年第6期

7,钱伯海:“论物化劳动的二重性”,《学术月刊》1995年第7期,第24页

8,梁劼:“物化劳动果真创造价值吗?”,《学术月刊》1996年第7期,第75页

9,顾钰民:“再论活劳动是新价值的唯一源泉”,《学术月刊》1996年第11期,第71页

10,王则柯:“‘物以稀为贵’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上海经济研究》1995年第6期,第1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六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2月版,第353页,注3

1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版,第263页

13,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版,第242页(其它版本《资本论》中的此段中文译文见注)

14,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版,第52页

15,黄佶:“剩余价值不是资本利润的唯一来源”,《民主中国月刊》,1993年11月号,第28页

16,黄佶:“利润:消费者给生产者的报酬”,《民主中国月刊》,1994年10月号,第38页

17,黄佶:“商品不是等价交换的”,《中国研究月刊》,1995年7月号,第68页

18,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版,第182页

19,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42页

20,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版,第358页

2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版,第61至87页

2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版,第245页

注:

马克思:《资本论》(根据第一卷德文版第一版翻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年9月版,第190页:

“如果他不是为资本家劳动,而是独作为独立的劳动者,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他平均一天同样要劳动这么多小时,才能生产出自己的劳动力的价值,从而获得维持或不断再生产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资料。”(注1:“独作为独立的劳动者”:原文如此;2,着重记号是原有的──引者)

马克思:《资本论》(根据作者修订的法文版第一卷翻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1月版,第205页:

思政理论论文范文第5篇

1.大班上课,“指名道姓”更尊重

作为全校公共必修课,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应对班级大、课程多的问题。少则60人,多则200余人的“巨无霸”课堂,加上每周12节以上的课时是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面临的常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管理,确实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但是,师生的相互尊重是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而尊重则首先从姓名开始。因此,高校思政课每学期的第一节课一般情况下需要全员点名一次,教师要做自我介绍。但是,在学期末,经常有一些学生仍然无法记起任课教师的姓名;相对应的,教师每个学期更不可能记住数百名学生的姓名。于是乎,在课堂活动时,教师只能照名册点名,或者“指手画脚”地和学生沟通交流。对学生来说,这并不感到亲切,更感受不到尊重。乌克兰一个学术访问团来华访问时,团长萨芙琴卡指出,中国的老师不喊学生的姓名,而是指着学生回答问题,为此,她十分不解。应该说,这是中国学校里的通病,如果没有外国的同行指出来,我们甚至不会感觉到有什么不妥。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每个人都有尊重的需要,成功学的鼻祖戴尔•卡耐基则指出,“记住他人的姓名是最大的尊重”,大学是通往社会的桥梁,作为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为人处世的主阵地,通过使用姓名牌,让教师向学生传递关怀与尊重,可以让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在以后的人生中,这种思想与习惯将有助于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

2.课堂交流,姓名牌有助于增强责任心

在目前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学生课堂参与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已经为广大师生普遍认同。不过,长期形成的思维惯性很难在短期内完全打破。在高校思政课上,一方面,课堂上教师讲授仍然过多,学生参与度不足,课堂缺乏活力;另一方面,一些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发表意见的诉求并付诸行动,而更多的学生却倾向于沉默应对。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自然也是多方面的,比如,政治理论与现实的脱节、缺少必要的预习与准备、不同的专业背景等等。但是,除了客观条件和主观的习惯、意愿之外,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的现状才是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在笔者的班上,一位同学在进行课堂演讲时,倡议大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努力时,想不到迎来了满堂的哄笑。顷刻之间,中国传统文化中青年读书人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感、集体责任感、家庭责任感与个人责任感和荣誉感荡然无存。这件事反映了多数大学生的思想心态,对功利、“自由”的追求掩盖了本应有的责任感,而思政课有责任对这一现状进行努力,尝试改善。在合班上课的思政课堂有针对性的实施姓名牌制度,可以在有形中拉近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之间的沟通距离,同时增强学生的责任心与荣誉感。在此基础上配合其他教学手段,如分组讨论,课堂演讲等,便有助于激励、组织学生以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参与课堂,不仅可以直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在“清议”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社会使命感与自信心。

3.考勤与纪律,姓名牌帮助强化自控力

近些年来,高校课堂的纪律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中日益令人头痛的问题,各种考勤的办法也花样百出。不过,大学的课堂如果真的需要刷指模考勤,则无疑是教育的悲哀。维持课堂的纪律与效率,形式与内容应该并重,纪律的要求与课堂的精彩应该相辅相成。更需注意的是,现在的大学生不仅在考勤方面有迟到、早退、旷课这些老问题,更重要的有偿代课的广泛存在,这已经属于诚信的问题了;另外,课堂被手机绑架,已经到了“异化”的程度。显然,这不是一个仅存在于中国的问题,斯坦福大学凯利•麦格尼格尔的意志力课程受到全球性的热捧就在间接的证明,现代的人面对越来越多的选择和欲望,在自我控制上感到力不从心。实际上,大学生并不是不希望能有更有效的监督与自我监督,只是在现实中各种诱惑在不断进行干扰。由此,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对师生来说都是有必要的。而课桌上的一个姓名牌,可以清除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烟幕,配合课代表、小组、同学之间的自治性质的管理,可以形成有效的督促,帮助师生共同创造高效的课堂,并内化为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最终,有可能帮助同学形成一生都受用的良好习惯与积极心态。

二、姓名牌制度推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结合相关的理论,参照网络上其他教师的经验,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笔者发现,在高校思政课堂推行姓名牌制度,目前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涉及学生的认可度与持续性。这些都需要在现实中进一步探索,以求完善。

1.对大学生抵触情绪的应对

目前,关于课堂使用姓名牌的研讨大多针对高中以前的教育阶段,在大学课堂上使用这种手段还是不小的新闻,思政课上遇到的阻力则更大。原因也很容易理解,这和高校思政课本身的特点以及当代大学生心理特征都有密切的关系。首先,大学生经过从小到大的政治教育后,对政治课有一定逆反心理,认为课本上讲的都是重复、枯燥的大道理,对以后的人生影响不大。在摆脱了高考的压力之后,学习思政的作用在大学生心中便陡然消失了。其次,随着网络、通信等事物的普及与便利,各种思潮在社会中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再加上青年人本身的叛逆心理,就为“自由化”的思想营造了肥沃的土壤。而大学生对自由的理解尚不十分准确和理性,有时甚至将放纵看成自由。在这种思想状态的下,高校思政课上采取姓名牌制度,无疑很容易被看成刻板的管教。面对这种抵触,首先要找准定位,以关心每个学生为根本目标,让学生体会到被尊重、被重视,改变学生认为姓名牌制度“仅仅是为了控制自己”、“压力山大”、“再也无法逃课了”等简单而偏激的想法。其次,要充分考虑到当代大学生“个性化”、“自主化”的需求,在推广姓名牌的时候,形式上尽可能个性一点、自由一点。例如,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同学自制姓名牌时利用不同的风格展现自己的梦想,就收到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2.对姓名牌可持续问题的应对

高校思政课推行姓名牌制度的另一个困难是其可持续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笔者发现,尽管全部学生在开学初都按照要求制作姓名牌,但是,过了一段时间,随着新奇感的消失,只要老师不再督促,许多学生宁可将牌子放在包里,也不愿意将其放在桌子上。因此,我们推行姓名牌制度时需要给学生以持续的激励。比如,在课堂讨论时或其他环节,给学生适当的加分,每次加分可以写在姓名牌背后预先设计的区域,期末时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这样,姓名牌又可以作为积分卡,使学生受到不断的鼓励,督促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一个又一个小目标。

三、总结

诚然,文中提到的问题在高校其他课程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但是正如前文所说,高校思政课有其特殊的使命,在立德树人方面有更高和更严格的要求;同时,这门课又面临着比其他专业课要突出的课堂管理与组织困难。要想培养出真正能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大学宽进严出是非常必要的,但现实却并非如此。小小的姓名牌不过是解决高校思政课部分教学问题的一个微不足道的探索,但是目前中国高校教育中所面临的诸类似多问题却不容忽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们培养现代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除了有高远的志向,还需要有现实中的责任担当,生活学习中的点滴汇聚,从这层意义上来讲,在高校思政课中探讨与实验姓名牌制度,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思政理论论文范文第6篇

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信息技术发展和微博的和出现,既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同时也带来新的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该寻找微博文化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的契合点,创新工作方法,合理有效利用微博文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水平,增强工作效率,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1微博文化对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水平的意义

微博文化是随着微博的应用和信息技术发展而出现的,它能扩展信息传播范围,为思政教育管理提供新思路,对具体工作开展也具有积极作用。

(1)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提供新思路。

作为一种新媒体形式,微博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微博不仅覆盖面广,而且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紧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时,应该转变思想观念,顺应时代潮流,发挥微博的教育功能和引导作用,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他们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创新思政教育管理思路。

(2)有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微博的传播及时、迅速,所包含的信息丰富,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丰富的资料。因此,具体工作开展时应该注重微博文化的利用,发挥其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效果和优势突出、明显的特点,有效辅导思政教育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时效性。

(3)推动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利用微博文化开展思政教育管理,本身就是工作的创新,顺应时展和需求。微博文化能吸引年轻学生的注意,为学生所接受和认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抓住这一载体,创造环境,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需要,推动该项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2利用微博文化,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水平的策略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些工作者未能认识微博文化的重要作用,思想观念落后,教育管理方式单一,影响工作效率提升。今后应改变这种情况,合理和有效利用微博文化,促进思政教育管理水平提高。

(1)构建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微博平台。

注重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微博平台,为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有利条件。可以成立微文化工作室,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强微博制度和人才队伍建设,为思政教育工作提供技术和人才保障。构建官方微博,将学院、班团支部、社团协会等纳入组织体系当中,并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品牌栏目,例如“学习两会精神”、“中国梦学子梦”等,为思政管理工作开展创建平台。加强微博平台建设,更新和完善相关内容,提高关注度和订阅量,并且学校和学院开通运行微博平台,增进与学生的联系与互动,对学生进行指引,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促进教育管理效果提升。

(2)挖掘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的微博文化内涵。

要求专业任课老师和专家为学生讲解新媒体专业知识,加强微博建设,校园微博运行报告,推动微博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得到有效应用。通过微博平台,能为学生与学习、生活、情感、人际交往、就业等方面的信息,帮助他们排解困惑,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可以开办心理咨询工作室、小微在线等栏目,通过微博私信互动方式,咨询、指导和帮助广大学生,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辅导。还可以出版校园微博文化思想建设指导丛书,挖掘微博文化内涵,为思政教育管理提供依据和指导。

(3)建设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舆论阵地。

利用微博的沟通和信息传播优势,加强与学生的联系与互动,更全面了解学生动态,发挥微博成为掌握校园舆论的工具作用,增进师生联系,提高管理水平。注重对微博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工作,有意识地将研究成果用于指导思政教育管理。发挥微博传播速度便捷的特性,引导舆论,传播正能量,指导各院系、党团支部、辅导员、班委开通微博,举办特色教育活动,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创新主题和形式,促进思政教育管理效果提升。

3结束语

信息技术发展和微博文化出现,给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带来一定影响,但同时也带来机遇。目前微博文化已经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应该顺应这种趋势,将微博文化与思政教育管理结合起来,创新教育管理方式方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

思政理论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论文;内容分析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1-0149-04

思想政治教育学(以下简称思政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独创的一门学科,1997年开始招收和培养博士研究生。自2005年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后,思政教育成为其下属的一个二级学科。在我国,由于该学科创立时间较短,目前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体系,尽管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一些研究成果,培养出大批专门人才,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科建设上主要表现为不同范围、不同程度地存在“杂”(研究对象不明确,内涵模糊,外延过宽)、“散”(研究队伍整合不够)现象[1],在学科研究上存在着用其他相关学科替代本学科的简单化倾向[2],而且本专业的发展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现象,如专业博士点的分布不合理[3]。本文针对思政教育博士论文的内容,利用SPSS统计软件及相关模型进行分析,借此对上述问题进行量化展示。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一)资料来源

本研究的资料来源于2002年到2011年收录到CNKI数据库中思政教育专业的全部博士学位论文,共计486篇(检索时间截止到2011年年末),分析的变量包括:学校所在地区、思政教育博士论文研究内容及年份等。具体的研究问题是:不同地区与思政教育研究内容及数量之间是否有联系?不同的年份与思政教育研究内容之间是否有联系?如果有联系,这种联系呈现什么样的趋势?

(二)数据分类方法及研究过程

截止到2011年年底,拥有思政博士学位授予权并拥有毕业生的学校共有40所,分布于19个省市(含直辖市),这些学校的博士论文涉及众多研究内容。笔者根据该学科原来的专业名称(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现在的名称变更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对博士论文的写作内容进行如下分类。第一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包括政治、经济、哲学;第二类(思政类)包括思政理论与实践及党建;第三类(其他类)包括文化、社会、法律、历史等。另一方面,这40所学校分布在中国的东、中、西部等地区,为了便于统计,笔者利用SPSS根据院校所在省份的2002—2011年人均GDP进行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是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它能够将一批数据根据其特征,按照在性质上的亲疏程度在没有先验知识的情况下进行自动分类。类内部的个体在特征上具有相似性,不同类间个体特征的差异性较大。[4](P301),将这些学校划分为四类。第一类地区包括福建、山东等省;第二类地区包括湖北、陕西等省;第三类地区包括北京及天津;第四类地区即上海,具体结果见图1。下文的分析多数情况下是依据这些分类结果进行。

本文首先用卡方检验对地区与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年份与内容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然后再利用独立t样本检验和单因素及多因素方差分析来分析内容、地区与论文数量之间的关联性。如果其中存在某种相关性(某种差异),则再进一步分析其具体表现。

二、研究假设及分析结果

(一)地区与写作内容相关性研究

思政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这种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我们提出的研究假设H0是,根据GDP分类后的地区与写作内容不存在相关性。通过对四类“地区”与“写作内容”进行卡方检验,计算出来的皮尔逊卡方(Pearson Chi-Square)值为12.874,显著性水平小于005。因此我们拒绝接受研究假设,认为地区与内容之间存在相关性,或者说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研究倾向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所用的资料实际上是“总体资料”。既然是总体资料,对相关命题进行检验的结果本身就是“真实的”,不必进行“统计推断”,因为统计推断针对的是样本资料。但是考虑到统计程序会自动给出检验和推断的结果,这里抄录于此,仅供参考。。

接下来的问题是,地区与内容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相关性?我们可以通过对应分析法对该问题进行图形描述,如图2所示。该图是对应分析散点图,散点图的聚类原则是,落在从原点(0,0)处出发相同方位上大致相同区域内的不同变量的分类点彼此有联系;散点间距离越近,说明关联倾向越明显[5]。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类地区倾向于一类内容(即政治、经济和哲学)的研究,第二、三类地区倾向于二类内容(即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党建)的研究,而第四类地区倾向于三类内容(文化、社会和法律)的研究。

如何解释“地区”与“内容”之间的这种趋势?第一类地区经济相对比较发达,这些地区的院校更倾向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面的研究。包括北京和天津的第三类地区由于其处于国家的政治中心或离其较近,这些地区的院校更倾向于对思想理论与实践及党建方面的研究;至于第二类地区,是这四类地区中经济最不发达的,他们的研究比较中规中矩,紧紧围绕思想理论与实践展开研究及论文的写作。第四类地区仅仅包括上海这个城市,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同时也是国际著名的港口城市,上海的思政教育博士论文更加倾向于文化、社会、法律与历史方面的研究,即研究内容比较开放,体现着这座城市中院校研究倾向的多元性与丰富性。

(二)年份与内容的相关性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其研究内容倾向是否受到不同年份国家的有关政策的影响(2002年和2007年分别召开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而且每年召开的“两会”都会有不同侧重点的政策出台)。因此,本部分的研究假设H0:年份与研究内容之间不存在相关性。通过对“年份”与“内容”进行卡方检验,计算出的皮尔逊卡方(Pearson Chi-Square)值为7.705,显著性水平大于0.05。因此,我们认为年份与内容之间没有相关性,即不同年份的研究倾向没有显著差异,研究内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没有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

(三)地区、研究内容、年份与论文数量的相关性分析

1地区与论文数量相关性分析

为了验证四类地区的博士论文数量是否存在差异,我们提出原假设H0:四类地区的论文数量没有显著差异。方差分析结果显示,F统计量的观测值为4.713,达到统计显著性,故拒绝接受原假设,认为这四类地区的博士论文数量存在显著差异(见图3)。从图中可以看出,一类地区、二类地区的论文数量明显高于三、四类地区。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不同省份的博士论文数量差异明显,辽宁、江苏、吉林等省份的论文数量明显高于其他省份,这当然与不同省份所拥有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的学校数量以及该校开始招收博士生的时间早晚有关。对不同省份(地区)拥有该专业博士点的高校数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t统计量的观测值为6.280,达到统计显著性,故可以认为不同省份拥有该专业博士点的数量是存在显著差异的,这足以说明,不同省份(地区)的博士点分布还不很均衡,某些地区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思政教育的投入还很有限,教育水平、教育资源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

2研究内容与论文数量相关性分析

我们提出的研究假设是:研究内容与论文数量没有显著差异。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算出的F统计量为0092,对应的概率p值为0912,论文数量在不同研究内容上的均值是在21~26之间,没有达到统计显著性。因此,不能拒绝原假设,即认为不同研究内容在数量上没有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显著差异。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看出,思政教育博士学位论文在研究方向上外延过宽,研究内容比较宽泛,在不同范围、不同程度上的确存在着“繁杂”、“散乱”现象,正如前文所述,研究对象不甚明确,内涵比较模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原因之一或许在于思政的学科定位与研究方向还很模糊。在这些博士论文写作之时,该学科还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归位于学科门类政治一级学科下,没有自己的学科定位,涉及的有关研究对象、内容、方法等问题还没有达成一致。而且由于学科定位不准,使得从事思政研究的学者缺少学科归属感,工作热情与研究热情不足。直到2005年随着国家将其列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科学,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由于该学科建设时间较短,学科建设还很不够,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及学术会议远远不能满足学科的发展,缺少有影响力的、权威型的学术领军人物。相信随着新的学科归属的划分,这种情况会有所改善。

3年份与论文数量相关性分析

研究假设H0:论文数量与年份不存在显著差异。方差分析结果显示F分布观测值为2717,达到统计显著性,故拒绝接受原假设。因此,我们认为在年份与论文数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见图4),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呈现出越来越重视思政教育的研究现状。

从图4中可以看出,2002—2011年的论文数量逐年增长,这表明国家和有关部门越来越重视思政教育专业,采取越来越有利于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有力措施来加强该学科的建设,拥有该专业博士点的高校逐渐增多,毕业论文数量渐多。这一切都有力地说明,以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对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高度重视、支持和关心。

4地区、研究内容、年份与论文数量的多因素分析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了地区、研究内容、年份这三个因素分别与论文数量的相关性。现在以这三个因素为自变量,利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来看一下这三个因素对论文数量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年份、地区两个因素的主效应显著(F值分别为5122、9557,对应概率都为0000),交互项不显著。同时结果还表明,内容在论文数量上没有显著差异(F值为0345, 对应概率为0710),即研究内容对论文数量没有显著影响,这与前文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年份、地区对论文数量仍然有显著影响作用,此时R2=0555,整体模型解释力比较高。

三、结语

思政教育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其研究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本文从思政教育博士论文内容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地区院校在研究倾向、论文数量上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博士学位论文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杂”、“散”现象,博士点的分布很不均衡。

我们知道,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思想武器。因此对该学科研究倾向的研究就更加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通过数据分析,我们认为,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作为契机,深刻理解思政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加强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在全国范围内规划学科布局,加强学科特色、学术队伍、学科发展,形成相对稳定、均衡的研究对象和领域,为思政教育学科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1]骆郁廷,佘双好,沈壮海.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9).

[2]李辉.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的学科意识[J].思想理论教育,2006,(5).

[3]黄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2).

[4]薛薇.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思政理论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实践平台;大学生主题论坛

作者简介:栗国旗(1965-),男,甘肃宁县人,陇东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4-0097-02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思政课的教学,特别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始终是高校教师,特别是思政课教师重大的历史责任。当前,思政课正面临着“两个转变”——实现由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和由学科逻辑性向思政课的实效性、针对性的转变。而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应用和实践,为我们探索思政课教学的新方法、新模式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念。

一、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内涵

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载体,由学生从教学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是一种以问题为起点、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可以看出: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探索性的实践活动,增强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探究性的活动,形成了一种积极的、主动的、自主合作的学习模式。具体来讲:

首先,研究性学习是以项目、课题或问题为载体,超越书本及严密的学科知识体系而展开的探究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活动。它要求学生首先要自主地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问题、研究项目、研究专题,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因而,研究性学习是以“问题或课题”为中心的学习活动。

其次,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研究”或“探究”为中心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1]它包括调查、观察、考察、访问、测量、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和确定选题、制定研究计划、请教专家学者、撰写研究性报告等过程。通过这些方法和活动,发展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重视学习过程的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经历、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和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因而,在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问题上,研究性学习重视学习过程、学习经历以及在此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二、高校思政课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的原则和方法

近年来,如何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应用和实践研究性学习受到广泛关注。黄建华、郑彦良认为,把研究性学习引入大学思政课教学,就是努力探索研究性学习方式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整合,利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平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2]对此我们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和长期的实践摸索。例如,通过举办“大学生主题论坛”等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加强思政课的合作性、实践性教学,推动思政课的教学改革。那么,高校思政课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应遵循哪些原则和方法?

第一,要更加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和赞赏学生的优点。在课堂内外,教师还要善于营造积极和谐、互学互帮的教学氛围和情境。比如,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一些不爱讲话或学习较差的学生,鼓励他们在课堂内外敢于提问题、敢于讲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而对学生的进步或“闪光点”则予以及时赞赏和肯定。

第二,要让学生真正做到愿意探索、愿意实践,实现思政课教学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教师还须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愿意经常到学生中间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学会一些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如调查研究的方法、查阅文献的方法、撰写论文的方法。

第三,要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科学无,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也应没有。同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的教学,也应当允许和鼓励学生进行自由探索和争论。我们不提倡把一些结论性的东西在学生没有充分理解的情况下硬性灌输给学生,而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探究性原则,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第四,要提倡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使他们彼此影响、相互促进。英国大文豪肖伯纳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3]实践证明,组织学生进行课堂集体讨论或辩论,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开发智力,培养他们思维力、创造力的好方法。我们也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就当前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或设定话题在网上进行答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例如,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非法“购买”中国后,我们一方面在课堂上及时通过介绍“问题的历史由来”,揭露日本政府所谓“购岛”行为是“洗钱”行为,是非法的、无效的,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组织学生们进行讨论,让他们各抒己见,发表看法。而教师则对讨论话题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们要坚信,我国政府一定有意志、有能力处理好“的维护和行使”这一光荣的历史使命。

因此,思政课教师若能坚持和运用这些原则和方法,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事实也证明,教师若能正确引导和启发学生,让他们自己动脑筋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胜过讲授几节课。

三、高校思政课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的良好平台——“大学生主题论坛”

近年来,为了推进高校思政课“05方案”的贯彻和实施,创新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模式,笔者所在陇东学院从2009年开始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大学生主题论坛”活动。

1.举办“大学生主题论坛”的具体过程和实施步骤[4]

第一阶段,确定“大学生主题论坛”(以下简称“论坛”)的主题。主要根据党中央宣传工作的重点及热点问题,组织师生们策划大学生论坛的主题。陇东学院三届“论坛”确定的主题包括“科学发展观,引领我前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和“党旗在我心中”等内容。

第二阶段,宣传、引导学生撰写论文。“论坛”主题一旦确定下来,就通过制作广告牌和课堂教学引导等形式,鼓励学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让他们写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体会,并鼓励他们以课题研究小组形式走出校园,深入工厂、田间,开展调查研究,形成研究性论文成果。

例如,在2010年6月举办的陇东学院“大学生主题论坛”活动中,文学院07级王瑞等同学利用回甘肃宁县老家的机会,通过走访典型家庭与问卷调查等形式,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解决留守老人、留守儿童为题,写成了研究性小论文。论文内容真实可信,启发性也很强,受到了有关领导的赞扬。同时,也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关心社会、关注国家民生建设的良好愿望。

第三阶段,修改学生论文。据统计,每次“论坛”活动都收到论文三千多份,约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在这个阶段,首先对收集到的论文进行批改、书写评语,对其中优秀的论文,还要进一步指导学生进行修改,使文章尽可能达到一定的理论水准。活动结束后,对特别优秀的学生论文进行推荐,并予以公开发表。

第四阶段,挑选优秀论文参加“论坛”初赛。这一阶段主要是各位老师将自己所指导的优秀论文统一起来,参加初赛。通过比赛,评委最终从全校200多份优秀论文中遴选出30篇水平较高论文,参加下一阶段学校优秀论文的奖励和演讲活动。

第五阶段,演讲决赛阶段。经过前期的充分准备,每年六月上旬举行全校的“论坛”演讲决赛。决赛的具体过程分学生演讲、评委亮分,决出名次、领导发奖,专家点评和领导讲话等步骤,从而使决赛学生的实力得以充分提高和锻炼,而其他学生也能从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迪。所以,这一阶段是“论坛”的高潮阶段,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导向作用。

第六阶段,“论坛”活动总结阶段。此阶段主要依据“论坛”活动评委的点评意见,书写校园活动简报,从而扩大“论坛”活动的影响范围。

2.对举办“大学生主题论坛”活动的评价

“大学生主题论坛”活动的成功举办,赢得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推动了学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工作。

从学生学习实践层面上看,一年一度“论坛”活动的举行,为高校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展现自我才华和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也为检查大学生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提供了一个验证平台。

从教师教学研究层面上看,举办“论坛”活动,也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开展研究性教学活动,思考“如何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等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新的视角。

3.举办“大学生主题论坛”的意义

作为实践研究性学习理念的重要平台,“大学生主题论坛”活动的举行,为当代大学生主动了解当今社会、关心他人提供了机会,为历练大学生的意志,提高他们调查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供了平台,并充分调动了当代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特别是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热情,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推动了学校思政课“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的开展。

特别是在当前全国普遍要求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背景下,举办“论坛”活动,开展研究性教学实践,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是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

二是构建了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大学生学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理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三是丰富了思政课的教学形式,改变了过去思政课教学形式过于单一的状况,深化了大学生对所学思政课内容的理解,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四是树立了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关心国家、社会和他人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参考文献:

[1]研究性学习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EB/OL]..

[2]黄建华,郑彦良.研究性学习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2).

[3]王勇刚.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江西教育,2009,(Z6).

思政理论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

在高校思政课中,实践教学对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培养品德以及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认识,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05方案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教育部11方案又强调,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要“覆盖全体学生”。因此,近几年来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在全国高校开展热烈,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但与此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尝试梳理和总结这些问题,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不断完善提供启发。

1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主要问题

1.1概念模糊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对于什么是思政课的社会实践教学以及如何具体操作,由于和教育部至今尚未出台统一、明晰和刚性的规定,因此这使得高校在社会实践教学的设计和实施上,往往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和无序性:参观爱国主义教学基地、进入社区进行志愿服务、走访调查优秀校友、科技三下乡、拍摄简短历史剧、组织校内辩论比赛、到学校部门挂职锻炼等,都被认为是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范畴和内容,可谓参差不齐,五花八门。这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情况,表面上看似乎形式多样、一片繁荣,实际上严重削弱了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规范性。

1.2与课程内容脱节

顾名思义,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就是围绕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所设计、实施的一系列实践教学的活动。“思修”“纲要”“概论”和“原理”思政四门骨干课的课程内容,既是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也是理论对象;既是实践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处。但目前许多高校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往往与课程内容相脱节,实践是实践,课程是课程,各行其道,互不相干。这种脱节大大弱化了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本有、当有且独有的“思政性”,模糊了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与大学生一般性社会实践的区别和界限。

1.3缺少连续性

①空间上。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在不同院系和班级开展的积极程度差别较大,存在空间分布上的不连续现象。②时间上。有的学期有,有的学期无,未能前后相续、连贯一体,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整体效果。另外,思政实践教学主要集中在学生作业时间,而没有很好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时间———这是思政实践教学大有所为且当有所为的地方。学生迟早会抽身作业,但永远不能抽身生活。学生在生活中笃行思政课所传达的精神,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和根本归旨。③逻辑上。四门骨干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性较差,在育德、育人和育才的目标和方法上缺少严密的逻辑连续性。四门骨干课的社会实践教学往往是互不往来、单打独斗,未能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1.4学生收获少

一般而言,学生对于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收获往往停留在感性认识,而没有上升到理性认知,更难以感性认知去印证教材理论,并将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典型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基地,学生往往是为了参观而参观,把社会实践教学当成了“景点半日游”。此外,学生参与往往带有很强的功利心态,缺少那种为实践而实践的纯粹精神。若实践教学在成绩中权重较大,就认真对待;反之,则马虎应对。即便是那些认真对待的学生,在思想上也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认知。他们认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假大空”,是“形式主义”,对自己将来就业和发展无实际性帮助,所以可入脑但不必入心,可投入但不用当真,只要考试能取得高分即可。至于考后,相关理论是否还能谙熟于心和落实生活,对他们而言似乎都是无关紧要且不必思考的事情。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整体质量和内在功效。总之,在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中,学生“所视”“所听”———入乎耳目者很多,但“所思”“所获”———笃乎心行者却相对较少,二者往往不成正比。

1.5教师积极性不高

现在高校论文导向的发展模式十分明显。这种情况导致绝大部分的人力、物力与财力,都集中向科研论文或者以论文为目标的领域倾斜。倾斜的最终结果就是“总以论文论英雄”———教师的主要目标就是科研,科研的主要目的是,而论文的发表直接关乎教师的晋升和利益。在这种模式主导下,少有论文产出但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社会实践教学,自然就得不到思政教师的应有重视。加之,对于社会实践教学是否纳入业绩考核,许多高校往往缺少相应的政策规定,思政教师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也一样,积极性严重受挫。思政教师没有了积极性,社会实践教学就失去了求好、求新、求精益求精的核心驱动力。于是许多高校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都是做做样子,走走过场,只图完成任务就好。

1.6软硬件配套不到位

①经费不到位。多数高校尚未设立实践教学专项经费。思政教师如果要组织社会实践教学,费用多半从一般性教学经费中支出,但数目非常有限,教师开展实践教学往往望资兴叹。②师资不到位。高校新进人才一般偏向可发表SCI论文的学科,而对于思政学科的人才引进则进行名额压缩。多数高校思政教师和学生的比例实际都不达标。师资不够,导致教师开展实践教学心有余而力不足。③管理不到位。教学部门、学工部门和思政部门之间,分工不明、权责不清,导致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在许多高校往往是思政部门在唱独角戏,学校各种优势资源难以得到统筹利用。④基地不到位。迄今为止,针对学生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工作多是地方高校(非教育部)在运作,且零零散散,不成气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基地的不足制约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发展格局。

2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解决对策

2.1厘定科学概念

笔者以为要改善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首先就要厘定明确的概念。所谓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就是对在日常课堂和虚拟网络环境之外,围绕“思修”“纲要”“概论”和“原理”四门思政骨干课的课程内容而设计、组织和实施的一系列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并在一定的社会场所发生的目标明确、行为具体、内容充实的教学活动的总称。这种教学活动蕴涵四种特性:①思政性。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一定是思想政治课的社会实践,具有不可移除的思政性。这是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能够达成的根本保障,也是用以区别一般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标志。②实践性。这用以和单纯的理论学习作区别,注重以知导行、以行显知,强调动手能力和行为素养的提升。③社会性。这用以和课堂实践教学和虚拟实践教学作区别,要求学生走出教室步入社会进行学习。④教学性。这是突出同一般性学生活动的区别,要学生明白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是没有固定教室的课堂,它有自身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与基地参观、社会体验以及普通调查等有着根本的不同。在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中,此四种特性有机统一、缺一不可。

2.2创新教学范式

2.2.1理念创新第一,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应充分照顾学生兴趣和偏好,形式和内容要回归学生生活本位。这种理念,有利于打通课堂与课外、学习和生活的联动渠道,从而实现实践教学在时空利用上的连续性和广延性。第二,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不但是科学理论的实践,更是德行品性的实践。德行品性的实践,不但是培养学生关于道德知识如何获得与运用的能力,更是培养他们对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那种内在的冲动。没有人不需要德行,也没有人不希望被别人认为是有道德的人。德行品性的实践,成为有道德的人,有利于消解学生对于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假大空”的错误认知。2.2.2形式创新第一,设计上“分”“总”结合。即思政课四个主课教研室对社会实践教学有独立思考(“分”),也有总体规划(“总”),以防止闭门造车、各自为政,从而保障四门课的社会实践教学在方法和内容上的逻辑连续性。第二,选题上,可单独开设一门实践教学的课程,指导学生进行科学选择和合理规划。2.2.3评价创新第一,手段创新。充分利用微信、QQ或面谈等渠道,进行立体化、跟踪性、多时段和全过程的动态评价,改变传统那种以“一纸作业”定成绩的静止、单一的评价模式。第二,对象创新。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应包含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个对象,且学生的评价结果与成绩相关,教师的评价结果与业绩相关,学校的评价结果与教学评估相关,以此最大程度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第三,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全国性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网络评价平台,为每个高校的实践教学提供上传、下载、分享和评价等服务,以利于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3完善软硬件设施

2.3.1师资方面高校对于思政部门的人才引进计划应重点照顾;设立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兼职教师制,给予较为合理的待遇,鼓励有责任心和组织能力的校内外教师积极参聘;硬性规定高校党政工作人员和辅导员每个学年必须完成一定课时的社会实践教学量。2.3.2经费方面教育部和高校都应设立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专项经费。高校的实践教学专项经费以参加的学生人数为基准进行计算,且按照一定的比率逐年递增,专款专用,定期发放。2.3.3管理方面教育部应出台相关条例,对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具体权责做出硬性规定,使地方高校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高校应组建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专门领导小组,由学校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并与一线思政教师对接,以便于集中利用学校各种资源配合开展实践教学。2.3.4基地方面第一,就地转化。全国四批353个爱国主义教学基地与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与很大相关性,可就地转化为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基地。这是较为理想和经济的策略。第二,创新开发。创新开发需因地制宜和因校制宜。所谓因地制宜,就是注重地方性和就近性,即基地开发应同高校区域文化和历史地理相结合,以突出地方特色以及有效保障实践教学的可操作性;所谓因校制宜,就是尽量与各个高校的学科特色结合起来,以便充分利用专业性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4提升教师素养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提升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效果,必先要提升教师自身素养。①提升马列主义素养。思政教师必须潜心研读马列主义的原著,对马列主义的科学观点有一系统、深刻与全面的掌握,并将之转为一种充分的理论自信和信仰体系。在社会实践教学中,教师只有自己相信了,才有底气引导学生;只有自己践行了,才能对学生形成最为雄辩的现实说服力。②提升道德品质素养。对高校教师而言最根本的问题,可能不是“怎么样”把社会实践教学搞好(这仅属于“技”的范畴),而是“为什么”要把它搞好(这属于“道”的范畴)。对于后一个问题的解决,一方面当然要寻求制度和政策的支持,但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提升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思政教师如果具有崇高的道德追求,热爱教书育人并以之安身立命,关爱学生并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那么他们自然会想方设法提升实践教学质量。③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素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博大精深,即便是在实践教学方面也不乏丰富又深刻的启示。如孔子对于二三子的循循善诱、朱子与弟子的应机答问以及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都是值得教师在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中汲取和借鉴的智慧。这些智慧不但能够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从而直接感化和影响学生,而且还能够丰富实践教学的素材和内容,使教师的教学能以更令学生喜闻乐见的去格式化的方式呈现。

2.5转变发展模式

要改善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现状,就必须转变高校以科研论文为导向的现有发展模式。应该承认,科研论文的确富含价值,学校排名也关系重大。但是,这些量化的东西并不是高校与教师存在的所有意义,甚至不是主要意义。《科学》杂志在评论上海交大“全球大学排行榜”时,就讽刺性地引述了普林斯顿爱因斯坦办公室里铭牌上所写的:“Noteverythingthatcountscanbecounted,andnotevery-thingthatcanbecountedcounts.(不是一切有价值的都能量化,也不是一切能量化的都有价值)。”[1]学生对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良好冲动、对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热切关注、对于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的奉献情怀、对马列主义与中国道路的坚定信念以及对宇宙人生与人类文明的开阔视野等,这些主要由思政课承载但又难以用数据简单呈现的内容,实际上同样具有重大甚至更加重大的意义,也更能体现高等教育的价值与本质。短时间看,这些内容可能没有明显功效,也不如科研论文那样很快带来现实利益。但是从长远看,它们对一个国家和社会影响深远。一方面,这些内容塑造是整体意义上的“人”(成人),而非某一种人(成才)。一个培养人而不仅仅培养某一种人的教育,才是一个良好且健全的教育;一个普遍由人而非仅仅由某一种人构成的社会,才会是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现在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其实就在于“才”的过剩而“人”的不足。另一方面,这些内容对科研的开展本身就大有惠益。因为,人的科研能力不但受到知识和智力的影响,也受到品性、意志与修养等人格要素的左右,而且在许多时候后面这些要素发挥着更关键的作用。爱因斯坦在评价居里夫人时就指出:“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还要大。即使是后者,他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通常人认为的那样。”[2]深刻认识和明了这些,或许就能更快转变“总以论文论英雄”的功利发展模式,在高校中给以培养“人”为主要目的思政课及其社会实践教学以应有的尊重与支持。总而言之,要有效解决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会一蹴而就。需要耐心,也要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王义遒.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究竟靠什么[J].高等教育研究,2011,(1):2.

[2]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339.

思政理论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锻炼 学生核心能力 思政教改

一、思政教改的必要性

为了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和对思政课程新教学模式的积极探索,高校教学的趋势必然将会是将与课程改革相结合作为基础.将与学生需求相结合作为目标,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动力,同时高校教师积极推行精细化教学,其必要性重点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思政进行教改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创新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方向指导作用.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针对性增强的有力保障,从这一层面上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2.教改是应对思政教育环境和对象变化的客观要求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千变万化,另一方面,“90”后走入大学校门,思政教育的对象也就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意义上的那种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教育方法已经无法适用于现实的教育环境,更无法被现在的教育对象所接纳.思想政治教育逐渐走入死角,因而这些都要求高校进行思政教改。

因此,思政教改势在必行,其重点为锻炼高校学生的核心能力。

二、学生核心能力的界定

“核心能力”这一词汇又称为“关键能力”、“核心技能”等,但涵义基本相通。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首次使用“核心能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八项核心能力,它们分别是:与人交流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革新能力、外语应用能力等。按照主流观点可以将学生的核心能力概括为与具体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无关,而是一种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它包括了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

三、通过思政教改来达到对学生核心能力的锻炼

1、调整教学观念,使其更加适用于现在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

现代教育理念更加要求素质教育,实现“思政课”教学模式的调整,成为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来我们深刻认识到在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高校的“思政课”教学必须把握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掌握教学的特殊性,根据教学需要,将那些脱离实际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淘汰,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高校教育的特点,构建和完善具有鲜明特色、符合实际需求的教学模式。

在调研学生思想状况的过程中,针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变化,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形式多样化,共同探讨研究、解决时代、社会、人生中不断面对的难点、热点,具体表现为“研究型教学理念”,它包括问题意识、双主体意识、开放意识、探讨意识和能力培养意识等。高校老师上课要有鲜明的针对性、时代感,师生实现真正的双向交流,取消“满堂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育方式,从而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以能力教育为依托,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2.坚持形式多样的思政教改

坚持形式多样的思政教改,要以讲授理论教学、体验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相结合。思政课堂多以讲授理论的内容、理论形成的过程和理论的系统性为主,从而形成对理论、观点的系统理解和学习。另外,社科部团委和政治教研室可以共同开发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政治理论课授课教师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实践选题的确定、实践理论与方法的提出、社会实践论文的撰写指导、社会实践的具体指导和学生社会实践论文分数的评定中。学生个人也可以根据暑期的社会实践,撰写社会实践论文或实践小结,规定一定的字数。并要求暑假结束后,每个班级在第一周内汇总实践论文,上交实践报告给授课教师,这部分也可以作为教师评价学生社会实践部分得分的重要依据。

3.通过思政课程讲授理论教学、体验理论(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课外教学)对学生的核心能力进行锻炼

思政课堂教学主要包括思政课程讲授理论和体验理论两个环节。在思政课程讲授理论课中,教师对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通过专题讲授、研讨等为手段,例如,教师关于“家庭生活中的道德和行为规范”的专题讲授,精讲后,提出《大学生应该如何看待婚姻和爱情?》的问题,通过学生针对此在课堂上展开的研讨,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核心能力。在思政课程体验理论课中,学生按个人意愿组队讨论,对于教师讲授的内容。在课堂上自选任意主题进行演讲,配合放映学生自己制作的幻灯片,比如在班级开展以“大学生活之初体验”的主题演讲,通过这样丰富的展示方式,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核心能力。

思政课外教学主要是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通过课外时间到实习基地以及其他用人单位调研或者实习,之后上交调研报告或者实习报告取得学分。高校学生通过亲自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职业素质的养成,熟悉职业环境,体验企业对学生的最主要的要求:遵守企业规章制度、爱岗敬业、面对新问题能自我学习并加以解决、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等职业要求,这样不仅能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与人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核心能力,而且能让学生更客观地看待自己、明确就业方向。

小结:在新形势面前,高校的思政教师要调整教学观念、充分发挥思政课中讲授、体验、实践结合的教学优势,通过改变后的思政课程的课内课外教学来锻炼学生的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开封大学学报

上一篇:法律职业伦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国际商务礼仪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