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范文

时间:2023-02-24 08:07:58

思想品德

思想品德范文第1篇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同样,以上思想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的道理。

一、关于创新的一般表现

关于创新的层次。人们在总体上已认识到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的重要性,而这种自主创新又主要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不同层次。

关于创新的类型。随着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丰富化和创新探索的不断进展,人们将创新从内容上逐渐区分出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并且这种不断界分的状况还将继续。

实际上,有关创新的层次与类型是紧密结合的,即一方面,每种创新层次中都包含着丰富的创新类型,如原始创新中存在着理论的原始创新,也存在着制度、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原始创新。另一方面,每种创新类型中也包含着创新层次的多样性,即理论创新可以表现为理论原始创新、理论集成创新和对有关理论的引进消化吸收之后的再创新。同样,在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的创新层次。值得指出的是,人们一时无法对何种类型或何种层次的创新进行简单绝对的价值判断,但从经验层面的理解看,人们通常比较看重原始创新,因为它充分表征着主体的自主性、创造力以及由此带来的高竞争力和主动性。在创新类型方面,由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因此人们很难将某种类型的创新与其他类型的创新简单类比,更不可能作出非此即彼的评价和选择。相对而言,理论创新居于比较重要的位置。创新层次与创新类型的结合也可以理解为创新体系的建构。

实际上,人们对创新的理解还在于将其作为一个过程看待,即从理论、技术、制度、管理等雏形或基本理念的提出,到具体应用实施,又到结果评估验证等,都是某种具体创新活动的组成部分,或者说存在着创新的机会,而不能简单理解为只有开端才有创新。也就是说,如果可以将创新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或主要环节的话,那么创新可以发生在任何阶段和任何环节。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我们不妨可以将创新体系理解为理论内容创新体系、理论传播创新体系和理论应用创新体系三大方面。理论内容创新体系主要表现为理论的生产、新形态加工、理论组合等。这里所谓的“理论的生产”主要指组织或个人所提出的观点是前无古人、完全原创性的,即原始创新。这方面的创新不是轻而易举的,而是在大量的社会实践基础上,众多理论工作者、实践工作者和领导者经过集体努力、运用聪明才智反复总结凝练而成的。这种理论创新的表现方式是丰富多样的,可以是政党组织提出的新理论,也可能是个体所发表的新见解。它可能是一个理论体系,也可能是一个理论观点,更可能是灵光闪现的思想火花,但这种思想火花却有助于他人归纳提炼出新理论。一般而言,平常个体在理论方面的原始创新常常是比较细微的,而各行各业的领袖和精英的理论创新则比较显著,这是由于领袖与精英善于站在先人的“肩膀”上,善于对前人与众人的思想进行概括、凝练和总结,并且拥有大局观的缘故。所谓“新形态加工”是指人们对新理论的叙述方式或表现形态进行重新加工,如将深奥的哲学道理通俗化,或将学术言语有效地转化为生活话语,或将理论形态转化为艺术形态等等。所谓“理论组合”是指人们对若干新理论进行组合,使之成为某种理论体系,它是一个“集成创新”的过程,也可能是一种对某些新理论雏形进行细化理解并拓展其内涵后产生的新理论,属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类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容创新方面,大量表现为这类创新,如将其他学科的一些新理论,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需要,通过学科渗透与科际组合,产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当然,我们也可以将理论内容方面的创新作更广义的理解,即存在着提出新观点、运用新资料、采用新方法、转换新视角等几个主要方面。所谓“提出新观点”即如上所说;“运用新资料”是指发现或揭示了前人没有使用过的资料来论证某些理论观点,使其更有说服力和增加理论涵盖面;“采用新方法”可以属于方法类创新,但由于它直接关系到“提出新观点”,所以我们将它归类于此;“转换新视角”是指通过变换理论分析视角或层面,得出新的结论,达至“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境。

理论传播体系主要包括传递、扩散与分享理论的若干环节及过程所构成的系统,有传播方式、传播途径、传播技术等内涵。它们在形态上也可以表现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三类。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大量表现在第三领域。承当这种理论传播体系创新的主体是学校、部队、机关等。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中充任着重要角色。

理论应用体系主要指运用新理论创造性地结合实际去教育培养社会成员,使之发展出具有新理论所指向(或要求)的精神世界、较高技能、最新知识等综合素质。理论传播的最终目的必须充分体现在应用体系之上。这方面的应用状况的考量比较复杂,因为它至少涉及两方面的情景,一是高校的教学科研人员对理论的应用状况,是墨守成规的机械式套用,还是创造性地运用,显然是一条应用连续谱上的两个极端,在两者之间存在着多种状况的应用事态,而考量这种实际事态的创新程度显然不是一桩轻易的事,更不能仅仅凭自诩来判定创新,自然也不能仅仅根据过程来判定,而只能根据过程与应用结果的合目的性的统一来作为基本的衡量要素。二是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其创造性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及其行为后效究竟如何,成为考量理论应用创新的另一要素。这方面的复杂性更为突出。

以上三大体系既有相对的独立的意义,更多是相互作用与渗透的关系。一般说来,理论内容创新是核心,它制约着理论传播创新与理论应用创新,但理论传播创新和理论应用创新也会反作用于理论内容创新,即传播某种理论过程中可能由于编码的需要而对理论表述方式有所调整,也可能由于受传者的经验与理解力缘故而需要对理论内容本身作出相应的调整,以增进理论的感召力与解释力;还可能由于传播遭到较大的障碍而需要对理论本身作出调整修正,等等。总之,三者大量表现为一个统一体,即在对理论内容进行创新的同时,创新也

同时表现在传播与应用方面。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三者的分离状况,即在理论创新的同时,理论传播与理论应用方面却创新不够,或者是仅仅对传播方式进行创新,仅仅满足于“新瓶装旧酒”的形式转变,等等。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基本特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有其社会共性与高校个性相结合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有

1、创新的社会制约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作用的一部分,它受制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总体要求,而社会意识形态的运作,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总形势的需求。于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就表现为社会整体创新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主要动因是指社会需求引发创新、社会问题诊治刺激创新、社会危机凸现倒逼创新、社会比较激励创新等等。

关于社会需求引发创新,是指满足社会需要是创新的内在动因。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任何一种革命和革命的结果,都是由现有关系与需要决定的。”[1](P439)同时,这种社会需求永远不会停止,它作为人类自然发展的规律之一,总是表现出如下的状况,即:“由于人类本性的发展规律,一旦满足了某一范围的需要,又会游离出、创造出新的需要”。[2](P223)这种大量存在并不断涌现和发展着的社会需要,成为激发人们不断创新以满足层出不穷之需要的不竭动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也是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仅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变化发展看,原先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不为人们所重视,但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为了适应教育对象全面发展的需要,相应的教育要求与内容逐步提出并实施普及。这可以属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集成创新。原先思想政治教育善于运用传统的方式方法,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量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运而生,这可以归类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方面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或传播方式方面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关于社会问题诊治刺激创新,是指由于解决某类问题的迫切需要而强力刺激某方面的探索与创造冲动。它实际上也是社会需要的表现,两者的区分仅仅在于前者属于一般性社会需求,而后者属于问题凸现、针对性较强的需求。如上所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源于适应国家需要、学校发展需求,以及广大教育员工丰富的发展需求等,即要注意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但这仅仅是一个十分笼统的说法,仔细区分的话,可以将社会需要类分出国家需要、政党需要、民族发展需要、群体发展需要,以及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等等。这些不同社会主体的需要之间存在着一致性,但也存在着非一致性。于是适应这些不同主体的社会需要就会面临着一系列困境。解决这些需求冲突及由此引发的矛盾,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内在动力。原先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全作为管理和规范学生的活动样式,主要满足党与国家的需要,而对学生的需要满足则重视不够,从而导致学生出现一定逆反心理与政治冷漠情绪。为了解决这一突出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开始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体制创新方面也迈出了许多新的步伐,如增设许多学生事务部门,由管理学生更多转化成服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曾经在中国的高校是一个盲区,但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这个问题由提出到引起普遍关注,再到今天的高度重视,其中从内容到形式各方面都有不少创新,包括原创。

关于社会危机凸现倒逼创新,是指为了解决应急性的特殊需要而引发的创新。这些年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人文精神凋敝、价值观迷乱和人们的信仰危机,这些问题又产生出一些次生危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这些次生危机的主要表现是教育实效性不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建设、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发挥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等方面推动改革创新,已取得令人欣喜的初步成效。

关于社会比较激励创新,主要指通过比较、解读与分析国(境)内外有关社会意识形态运作、信息传播、学生事务管理与服务、隐蔽课程设置等理论与实务运作的经验教训,寻找和明确改进我们工作的思路和着力方面,激发出相应改革创新的动机。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www2.创新的周期性。从一般的经验来看,创新是人们的一定能量积累到一定时刻的表现,而能量积累总是需要一定的时期和条件。同时,个体还存在着创造力衰竭的现象,这一经验在个体身上表现得比较充分,但有时在群体与组织方面也存在着同样的现象,“集体无意识”可以看作是对这种经验的一种不太直接的描述。尽管个体之间的创新特征可能大相径庭,而群体或组织的创新与个体的创新更不能简单相类比,但我们不能忽视群体和组织也可能存在着创新的周期性问题。我们在此扼要说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周期性,确实有很大的难度。因为它不得不涉及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这种周期性的具体表现是什么?二是导致这种周期性的原因又是什么?

如果我们仅仅从创新视角审视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不妨具体划分成几个时间阶段,每个阶段的创新有不同的内容与特征表现。第一阶段:1979—1988年,这一阶段大概又可分成两个小阶段。第一小阶段是1979—1984年,这是一个侧重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建立新的思想理论基础和活动秩序的时段;第二小阶段是1984—1988年阶段,这是一个富有激情和理论想象力的时段。在第二小阶段,整个社会在发展方面的指导思想日趋明确,因此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决定,如《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扩大高校办学自问题等;并且注意运用高度政治智慧排解与超越“左”与右两大方面思潮的纷争,提出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内容的基本路线,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调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等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有不少理论内容、传播方式和应用体系方面的创新,如提出开设思想品德课,深入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组织高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部分高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开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班,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等。

第二阶段:1989—1992年。这一阶段的总体创新是不多的。但我们又不能从没有创新表现等于没有创新准备的理解出发去认识问题。窃以为,创新与维旧历来就像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如果说创新是必要的话,那么在一定时期维旧也是必须的。仿佛“温故而知新”一样,维系优秀的传统,也是在为新的创新铺垫基础和提供元素。再说在表现形态上似乎是“新”的东西,其实未必一定是创新,而维旧的成分未必一定没有新意,人们平时所说的“推陈出新”也就是这个道理。为了防止人们大量发生自吹自擂现象,防止“自诩式”创新的恣意蔓延,我们可能也要考虑像真理标准讨论一样,建立创新衡量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标准是实践标准,即实践结果及其效用程度是衡量是否创新的唯一标准。如果说这一阶段存在着创新的话,则主要表现在应用体系方面,特别是在解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传承优秀文化传统方面有不少努力。我们可以通俗地将这类创新看作是一种老树发新芽的过程。这一时段创新的另一特征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有了新进展,即在巩固提高已有建设成果基础上,全面开展专业建设,形成学科群。随着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点和硕士点的院校不断增加,课程建设、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学生培养等多方面的进展,学科建设获得了快速发展,特别在教材编写方面取得明显效果。

第三阶段:1992—2004年,是蕴涵新发展机会的阶段,其中快速发展又与不平衡状态交相间杂。在这一相对比较长的社会时段中,党和国家采取了许多具有重大意义的新主张与新举措,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中共中央关于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年)、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新方案(1998年),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等。在这样的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贯彻和落实中央精神的进程中,通过理论教育途径与方式方面以及应用方面进行创新,开创了许多诸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工作等新形式。并且在应用理论方面进行了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如坚持将邓小平理论进课堂、进教材和进学生头脑(即习惯所称谓的“三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坚持理论传导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即坚持2+1教育模式),提高理论教育的有效性;同时注意吸取借鉴其他学科中的有关理论来分析与解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面临的问题,如借鉴美学方面的接受理论、传播学方面的大众传播理论、心理学方面的学习理论、社会学方面的社会调查方法、群体研究方法、管理学方面的激励理论和组织学方面的群体动力理论等。随着我国学者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内核解读的深入与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务与理论研究都不同程度地关注与应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元素,并且注意从具体品质到文化精神、从思想内涵到思维方式的不断提升与拓展。也就是说,这一阶段在应用体系创新方面是全方位的。

第四阶段:2004年以来。这是一个正在进行着的、面临新任务、新机遇和新挑战并存的有序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开端以2004年中共中央下发16号文件为标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呈现全方位的综合创新之态势。从目前已经显现的情况看,主要有以下特征,首先是对教育对象的认识丰富化,从原先以工作为本逐步转变到以人为本,这将有一个过程,但起端已很良好。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人们对大学生的认识也逐步摆脱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变得多样化、丰富化与复杂化。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开展开始摆脱模式化单一化影响,各地各高校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与高校所面临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而不是简单地唯书唯上。这种状况是形成创新态势的重要契机。再次,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工作者还是理论研究者,都注意在工作和研究中不断拓展理论视界和增强问题意识。在这种过程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研究范式正面临着转型,这种范式转型主要有两大动力,一是解决社会转型所产生的新问题的迫切需要,二是一大批新世纪以来培养和毕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军充实到本学科的教学科研第一线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一线,这批学科发展的生力军的基本特征是富有探索精神和学术研究冲势,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改变不良现存的意念,有相当理论基础和较开阔的理论视界,有比较开放的心态和兼收并蓄的能力。因此可以断言,在他们身上蕴含的创造力会远远超过他们的前辈。

至于说到这种周期性的表现,不能简单用时间的视域所能表征,并且精确到多少年一个周期的程度。如果从创新体系的三大方面的分类看,创新特别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随时都在不断地出现。但如果从综合创新的角度看,这种创新则可能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这种周期性既受到社会意识形态创新大格局的制约,又受到从业人员的创新能力的制约,因为个体的创新能力不是一个常量,有人可能是早发,有人可能是后发。从代际交替和代际接续的状况看,这种综合创新可能表现为20余年左右的周期。笔者在这里十分看重年轻一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表现,无非也有这样的意思。

3.创新的多样性和创新的延展性。如上所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丰富多彩的,在不同时段有不同的创新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表现。这种创新的多样性可依不同的分类标准作不同的归类。除了本文开头所说明的层次、类型等分类外,还可根据创新主体分个体创新和集体创新,根据创新的影响力分成本义性创新和延展性创新等等。本文比较关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延展性创新。这里所谓的延展性创新是指某种创新具有巨大联动效能、从而带动其他一系列创新活动的发生及进展,这种创新通常居于创新活动链的高端或创新活动系统的中心。至于这种延展性创新的表现,可以体现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等各方面。正如马克思当年在分析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时,曾经认为“资本的伟大的历史方面就是创造这种剩余劳动”,资本“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的关系”。[3](P286)也可以说,资产阶级创造出资本运作方式,这种资本运作方式又衍生出许多新的东西,不仅有剩余劳动,有严格纪律、致富欲望、普遍的勤劳、节约劳动时间以及普遍财产等,而且创造出丰富复杂的社会关系。同样道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着延展性创新,其联动效应正在逐步显现,如20余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除了自身能量的不断增生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务正产生越来越明显的推进作用,而实务工作的进展又反过来促进理论研究的深入。在工作理念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坚持“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方面不断探索,注意将教育规范与充分满足学生的成才发展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并且产生了一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理论和教育方式,如这些年来所提出的生活德育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等。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方面的创新从总体上看还比较缺乏,需要引起重视,应通过体制保障、政策引导、规则宽容等多方面的努力予以提倡和推进。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经验之一是坚持不断创新。这种创新有着丰富的层次和类型表现,并通过理论内容创新体系、理论传播创新体系和理论应用创新体系三大方面表现出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有其社会共性与高校个性相结合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有:创新的社会制约性、创新的周期性、创新的多样性和创新的延展性。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社会制约性;周期性;延展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思想品德范文第2篇

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回归生活是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思想品德课教学包含着“知、情、意、行”转化环节,这些环节的转化载体就是生活实践,实现学以致用。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就避免了空洞说教,丰富了课程内涵。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首先就要关注时事,更新素材。思想品德教材在设计上受到时空限制,导致有些教学素材相对比较滞后,材料陈旧,有的已脱离了学生生活的实际。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善于取舍,充实鲜活的时事素材,重新整合课程资源。其次,借用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实践。思想品德课就是明理导行,最终的落脚点是指导学生日常实践,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例如,学习“学会合理消费”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从学生吃零食和玩手机说起,让学生知道消费是人人都有,天天都有的行为,用生活的实例让学生明白合理消费、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的理念,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接受了一种生活态度,而且在情感上也能得到一次升华。另外,还可以,利用影视、小品丰富课程内容,如“诚信”内容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欣赏赵本山的著名小品《卖拐》。充满情趣的小品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投入到“诚信”的讨论中来。

二、构建有效互动课堂,让思品课堂活起来

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符合自身的教学模式,构建思维灵动的有效互动课堂,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提高思想品德教学质量。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在生本理念指导下,构建以生为本,以学为本,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的有效思想品德课堂。基本模式是:研制助学单,学生自学;小组交流,对学助学;班级展示,群学导学;引领评价,课堂总结。整个课堂教学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满足了学生展示自己的需求,课堂氛围活跃、思维灵动。

三、把现代教育技术带入课堂,让课堂内容丰盈起来

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进入课堂,它以其直观形象的声像、图文和视听,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促进课堂结构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革命。教学中,思想品德教师可以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抽象概念和原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既充满生机活力,又充满现代化的气息。例如,“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课,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爱我中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浓厚的爱国热情,体会到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要爱我中华。讲述“能够承受挫折”这课之前,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真心英雄》,音乐一响,学生跟唱,学习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了。演唱完毕后教师提出问题:“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这句歌词说明了什么?”学生思考,小组讨论,教师再加以归纳,顺理成章地切入主题。

四、建立学习评价体系,让课堂“动”起来

思想品德课程的评价要淡化评价的选拔和甄别功能,增强评价的诊断、反馈和激励功能,明确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首先要实施多元评价,全面、客观、正确地评价每一个学生,坚持民主评价,形成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导评的合理评价机制,并且淡化、量化,把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有机结合。对于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还要实行分层命题,分层评价。在同一层次学生中,先要纵向比,有进步就给予肯定,还要横向比,找出不足,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和目标。坚持个体评价与小组捆绑评价相结合。没有小组的捆绑评价,就没有小组的有效合作。在评价活动中,既要评出个体学习之星,也要评价优秀学习小组、学习进步小组。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总结经验,坚持以生为本,以学为本,创设宽松、民主、自由的教学环境,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启迪学生思维,从而真正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的教学效率。

思想品德范文第3篇

1 对新课程的反思

思想品德课不好上,上好了就更不容易,有人说思想品德课讲讲就行,太容易了,甚至有时都不用讲,可以取消,思想品德课真的可以取消吗?答案是肯定的,不可以,因为中学思想品德课是有其价值的,那么中学思想品德课的价值是什么?有人提出了它的经济价值,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所创造的能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和发展,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效应。思想品德教育属于上层建筑,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并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马克思曾经说过:“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技术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技术力量发挥出更好更大的作用”。从这个高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等,从而提高国民的素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那么青少年关系着民族的兴衰,对他们进行高素质的思想品德教育势在必行。

2 对新教材教学的体味

2.1 新教材以学生为本。变教本为读本,散发着浓浓的生活气息。纵观人教版《思想品德》第七、八、九年级的新教材。节节框框无不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和谐教育思想。教材始终贴近学生生活,从生活中体验哲理。如:七年级第三课《珍爱生命》的许多图片、故事资料、名言警句等。八年级教材《同侪携手共进》……九年级教材《选择希望人生》……。因此,我们就必须从课堂和书本中走出来,把精力投放在对周围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关注上,以人为本,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不仅使书本知识变活,而且使师生视野开阔,使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我所在学校学生有他的特殊性,他们以体育训练为主,自身有很多学习上阻碍,好动,敏感等,所以更应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本。

2.2 新教材的内容编排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例如,初三教材安排了许多不同观点的辩论:发展经济――保护环境,发展经济――教育先行,独立自主――对外开放……,因而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而应采用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的启发式教学模式。

2.3 新教材倡导教与学的统一,这种教学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的教学过程,师生在这种互动的教学过程中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进而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培养创新意识。而学生学习方式由此更重视体验,体验是现代学习方法的突出特征。

2.4 新教材特别注重知识的回归――育人为目的。它通过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来表达课程目标。反映了由过去注重知识传授和学科体系到现在更为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明确做什么样的人,提高人的思想品德素养,其目的就在于实践与行动,只有真实的理论才是富有生命力的。

3 对新课标的理解

新课标继承和发扬了旧课标的优点,在诸多方面有了新的创新和突破,闪现出许多新亮点,概括起来,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3.1 突出了人文特点。在以往的政治课教学中,人们过于强调了政治课的政治性,使初中政治课教学缺少了人情味,远离初中生的生活,严重地影响了初中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比如美国著名学者福山在其近著《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一书中,通过对欧美、日本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的社会信任度差异的实证审察和分析,揭示了诸如诚信一类的“社会美德”在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经济生活中所产生的不同作用和效果。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用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让学生在鲜活的中学生活中感受、体验、理解国家和社会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要求,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和习惯,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更贴近中学生的生活。

3.2 加大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力度。初中生大约都是13~15岁的孩子,是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做人的关键时期。新课程标准根据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需要,加大了品德教育的力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课程标准将中学生在中学阶段打好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根本壬务;第二,新课程标准充实了道德教育特别是公德教育的内容;新课程标准将初中思想政治的名称改为“思想品德”。在道德教育方面,新课程标准新增和突出了下列内容: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事情做起,实现人生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等诸多内容

3.3 高度重视初中学生的逐步扩展生活能力。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真正任务应该是使学生获得幸福的生活,要实现这一任务必须切人中学生的生活世界,因为学生不可能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印象、自己的感受丢在校门之外,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

3.4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知、情、意、信、行的过程。这个过程遵循着由外化到内化再外化为行动的过程。当今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初中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新课程标准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试图通过整合心理健康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学习、事业的信心,把优良的品德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形成健康人格。

思想品德范文第4篇

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改的成败。新课改对思想品德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要有正确的导向能力、适时进行角色转换的能力、较强的教学能力、善于捕捉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合理掌控节奏的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反思等诸多能力,可现在的这种教师现状,要求他们按老套路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尚且有些勉为其难,又怎能奢求他们进行新课改呢?

二、教学观念陈旧

大部分思想品德课教师深受旧教学观念的束缚,习惯于旧的教学模式,思想较为保守,缺乏探索的勇气和开拓创新的意识。面对新课改,既担心自己的能力有限,又担心课堂失控;既担心耗时费力,又担心得不到回报……可谓畏首畏尾。

有时,在公开课上,你或许可以看到一星半点的“新东西”,诸如开放的教学理念的渗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运用,但“开放”是否有意义?“自主、合作、探究”是否真正落到了实处?从不考究,只不过就是做做样子,走走过场,待公开课上完,便又回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这也决定了农村思想品德教学改革不可能有大的突破。

三、教学方法单一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转变,它是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因为先进的教学理念是通过先进的教学方法反映出来的,教学方法不转变,教学理念再好也就失去了依托。而农村地区的思想品德教学依然采用“满堂灌”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学生只是停留在“听—勾—背”不间断的机械重复中,使人兴味索然,扼杀了学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课堂教学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试想,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下,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何以能得到贯彻落实?

综上所述,当下加强农村思想品德教师队伍建设已刻不容缓,有关部门若不能正视现实,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在转变领导观念上下工夫,在提升教师素质上想办法、出点子,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推进和“高效课堂”的构建将会遥遥无期。

思想品德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小学 思想品德 “感悟——导行” 新课改

基于以上的认识,对思想品德课教学进行改革。改革的切入点是:以现代教学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学生生命世界为基点加强德育过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在学生的生命世界中,首先表现为对道德认知的直接 “感悟”,它是一种体现过程,从感觉、感受、感动中产生顿悟、觉悟、体悟的内心体验历程,它有助于学生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行为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我们的改革必须从关注触发学生感动的活动和寻找德育互动规律与学生人格发展的有效途径出发,根据有关现代教学的原理,逐步构建小学思想品德“感悟——导行”的教学模式。

一、构建思想品德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

(一)现代教学论、儿童心理学的启示

现代活动教学的理论认为:人的发展依赖于人的活动的发展。而活动的过程,必须体现个体知情合一的 “感悟”、体验过程。它的根本目的是试图对现行的认知本位、教师中心和以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感受到生命的律动、生命的成长,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儿童心理学理论也十分强调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相互协同、相互转化和共同发展,特别强调知情结合过程的感性认知作用,如通过营造富有激情的学习情景或氛围,学生会感受到学习的迫切性,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和行为;通过展现情境、再现情境、感染情境、表演情境、描绘情境等,学生在强烈的感受中会产生 “触景生情”、“融情入景”的感悟。

人本主义理论也十分强调学生人格的发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通过 “感悟”的基本模式,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协同发展,更符合人本主义的精神。“感悟——导行”的过程十分强调从具体形象人手,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感悟”,这是符合儿童发展阶段理论中关于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要特征的认识规律的,这样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一)人格精神培养的目标导向新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强调: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自信、自律、团结、合作,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人格,思想品德课更有它特殊的使命。我们期望通过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活动,在小学生的人格培养上达到这样的目标:使学生通过经常性的自我评价和目标选择活动,形成开朗乐观的个性,培养善良的情感和良好的交往能力;使学生在认识并且参与接触社会和自然的合作性活动中,形成对祖国、对集体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捕捉信息的能力和探索事物规律的兴趣,具有关心和保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思想品德课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实践

通过对思想品德课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其构建的主要基础。在模式的实施中必须要从改革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师生角色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及评价等方面进行实验探索。

(一)改革教学目标

“知、情、意、行谙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固有的特殊规律。”遵循这一规律构建思想品德课教学优化的标志:晓理、动情、炼意、导行。我们所构建的“感悟——导行”教学模式,首先突出学生学习目标的落实。即:自我定标、自作、自我调控、自我评价。“自我定标”,即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要以人为本,要及时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认同、自我要求的学习目标。“自作”,即教师的“导”是为了引导学生的“思”,学生的演练、应用与体验。“自我激励”,即课堂上教师创设多种互动式的学习情景,引发学生“触景生情”,“情景相生”,导致情感升华,并在动情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从中激励别人,也激励自己不断走向自我完善。“自我评价”,启发学生从评价别人的过程中找到差距,在评价自己的过程中找到动力,并得到及时的情绪调控,从中学会自我发展,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改革教学内容

根据思想品德课程人格培养的目标及思想品德课体验性的教学的特征,我们要让学生通过课堂与社会相沟通,让学生感受时代的脉搏,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引导学生发展,培养学生人格的一门课程。因此,这门课程必须具有特定的实践指导性,必须与动态发展的社会紧密相关。固定的教学内容、不变的教学计划是与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与特征互不相容的。必须注意教学内容与生活内容的拓展。教学内容既重视继承性与针对性,又注意时代性与发展性。尤其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的贴近与拓展。

(三)“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操作

为了实践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功效,我们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结构进行了重新构建,形成了操作性较强的教学程序。这个程序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强调动情导行为主线,其教学环节既紧凑又层层递进,适宜低、中、高年级各类课文的教学。

1.“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结构图;

2.“感悟——导行”教学程序的操作环节。

(1)“激情揭题,诱发兴趣”——创设新颖,富有感染力的情景,引发激情,揭示课题,诱发求知兴趣,把教学目标巧妙地转化为学生自觉追求的学习目标;

思想品德范文第6篇

一、思想品德活动课的问题浅析

1、观念陈旧认识不足

受应试教育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有些思想品德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和理解不足,看不到活动课的意义所在,认为活动课不实在,可有可无,有的把活动课上成了“自习课”或“放羊课”,有的则把活动课看成总结课或复习课,有的还是采用传统单向度的知识灌输,有的虽然在形式上上了活动课,但主题不突出,组织不严密,无任何效果,有的甚至把活动课的内容放在一边,不予理睬。活动课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这些做法背离了新课程标准 “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的目的,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2、学生参与率低,理解不到位

在很多活动课上少数学生确实比较活跃,他们拥有了比别人更多的发言权、出场率。活动课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让学生在活泼、愉悦的的课堂气氛中去体验和感知,因此我们应多鼓励学生参与,而不应在课堂上只关注中上等水平的学生,甚至忽视对性格内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关爱,这样会造成每次活动课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总抱着冷漠的态度。

3、教学目标不明确,形式不灵活

教学目标是教育教学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过程中,都是在目标的调控下完成的。没有目标的活动是盲目的,偏离目标的活动是低效的。在许多思想品德活动课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活动,看起来学生情绪高涨,热热闹闹,但活动结束,学生却并未真正理解意活动的目的、活动的意义。有些学生也做了总结、发言,但思维却不深刻。老师们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节约时间,不再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体验、去感悟。这样的教学活动很难实现教学目标,就算达到了,那也只能是认识目标,能力目标又怎么能达到呢?

二、浅析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策略

面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努力寻找适合新课程要求策略,使活动课真正发挥其特色和功效。

1、教师应积极学习,提高认识,发挥主导作用

开展活动课教学,目的是为了“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教师必须改变已习惯的适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以启发式的引导性的教学取代知识灌输,积极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创造条件,这样才能实现活动课的目标。

2、创造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思想品德课堂活动课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其开展方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如辩论赛、演讲比赛、主题班会、讲故事、演小品或看录像等形式开展实践活动。例如,在上“抵制不良诱惑如网络游戏”时,可以组织学生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针对网络问题进行辩论;在上“珍爱生命 善待生命”时,可让学生查找人和动物的故事,并进行讲故事比赛;在辩论赛、演讲比赛、主题班会、讲故事、演小品、讲授课、辩论课、讨论课、演讲课等课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如音像、图片等,而这些教学形式在活动课中又交替使用,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活动目标要明确

思想品德活动课,要根据实际精心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这是活动课开展的前提。活动的成败,也应以教学目标是否得以落实加以评估。当前本课程教学目标上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第一位,这是教师在活动设计、开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地方。因此活动课教学的开展,应克服为活动而活动的情况出现,否则就演变成追求表面形式,这样做反而会对教学造成干扰,也就失去了活动的意义。

4、活动课设计与实践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思想品德教学强调联系生活实际,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因此,思想品德活动课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引导学生向自己的生活世界回归,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走出书本世界,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建立与生活的广泛联系,通过对生活的感受和体悟,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的经验,使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展开有效的学习知识,避免强制性的灌输、空洞说教。同时思想品德课又是一门时代精神很强的学科,根据这一特点,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国情时事教育,向学生传达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养成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的习惯,增强学生的社会的责任感,增长知识面扩大视野,另外还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把瞬息万变的社会信息及学生身边发生的事及时补充进去,开放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实效性。

思想品德范文第7篇

1、以情感激情。

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性。所谓感染性,就是以情动情,就是使情感刺激者和情感感受者的内心产生相同的情感体验,即师生的感情共鸣。只有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使受教育者产生心灵感应,产生动机,形成信念、世界观。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只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才能以自己的真情实感感染学生。

其一般作法有三:

(1)根据学生崇拜名人和对榜样的心理需要,以名人、榜样之情感染学生,激发他们进行自我教育,产生强大的内驱力。可组织学生参观先进人物事迹展览,可请名人、英模报告,可宣讲英模故事,可阅读名人传记,建立名人名言录等。

(2)可就近用本校本班的优秀学生的动人事迹,来启发、感染学生,使其学有榜样。

(3)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民主、平等、健康、和谐的教学环境。只有用道德情感来激发、感染学生,才能使其实行思想品德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2、以情境激情。

情感具有综合的情境性。这种情境性就是在各种情感因素的作用下而形成的某种综合情势氛围。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不同的情境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所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为了唤起、培养和强化某种情感,就应尽力创设适合于教育教学内容需要的情境氛围。这犹如演员登台表演,要靠音乐、布景等艺术手段进行烘托一样,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也需要情境的协调和配合。在良好的环境中,学生便会有一种好的情感,如参观现代化工厂、实验室,访问科学家,就可唤起学生爱科学的情感;游览祖国名山大川,名胜古迹,革命圣地,就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等。以情境激发学生情感要注意两点:

(1)抓住最佳教育时机,如国庆节讲《热爱祖国》,教师节讲《尊敬老师》,新的班集体组成时讲《爱护集体》。

(2)在有条件的地方,要充分利用有特殊意义的场所(烈士墓前、十字路口、圆明园遗址、万里长城……)、录相、影片、录音等,为学生提供丰富多采的道德情境和看得见、摸得着的感情材料,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教学氛围中,受到品德教育。

3、以行为实践激情。

行为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丰富情感的途径和推动情感发展的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要知道,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为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精神财富。”学生只有经过具体实践,才能把道德认识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我们如何创造实践条件以行激情呢?可否从下面三点作出努力:

(1)开展丰富多采的集体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互相感染,形成情感的共鸣。

(2)加强日常行为习惯的训练,使其道德情感得到逐渐培养。

思想品德范文第8篇

道德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初中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政治教师在思想发展上给予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情感教育贯穿思想政治课的始终。

伴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初中生与父母的关系出现了新变化,产生了隔阂、矛盾和冲突。结合多年来班主任经验、思想政治课的特点,我在思想政治课关于“孝敬父母、感恩父母”方面开展了各项活动,理论与实际、理论与心声(说)、理论与体验(洗脚)、理论与总结(听后感)相结合,使感恩父母的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感恩父母的教育活动开展几年,总结几年的经验,学生与父母关系融洽了、理解了、沟通、“代沟”减小了,真让人感动。

1理论教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从十月怀胎的生命孕育,到出生后的怀抱哺育,从蹒跚学步的幼儿,到朝气蓬勃的青春少年,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我们的生命成长的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父母都倾注了无限深情和关爱,付出了无数心血!因此,我们要孝敬父母。

1.1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首先,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给我们知识、技能和做人的道理。

《游子吟》、《鲁冰花》、《摇篮曲》、《两地书、母子情》、《感恩的心》等这些歌颂父母对子女之爱的诗歌、歌曲饱含深情,催人泪下,充满感激,我们由衷地高呼:谢谢父母!

其次,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

乌鸦有反哺之情,羔羊有跪乳之义,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怎能忘怀,一个学生这样记述:“在一个闷热的夜晚,狂风暴雨的突然来袭,一个女孩经不住这样恶劣天气的考验,被病魔缠身,十分难受。就在这时,妈妈温暖的大手握紧了她,抱起她,顶着暴风骤雨,伴着雷鸣闪电跑向医院。雨淋在妈妈身上,但那个小女孩却没有淋到一滴雨。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她康复了,出院了,回家了……”

再次,孝敬父母既是为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尊老、敬老,感恩是中华民族伦理观念和道德品质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懂得感恩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和做人的基本准则。

最后,现代社会,孝敬父母是基本的道德规范。

一个孝敬父母的人,一般都能够做到遵纪守法、与人和睦相处,不愿因自己的过失、错误累及父母、家庭,能自觉地调整、控制自己的行为;反之,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往往也不能处理好与亲友、师长、同事、组织的关系。

1.2怎样孝敬父母?

通过孝敬父母原因的教育,我们会深深感受到孝敬父母有多重要,针对这一结论,大家一致赞同,但如何孝敬父母成为我们行动准则。

首先,孝敬父母,就要从语言上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认真学习,踏实做人。

其次,孝敬父母,就要体谅父母和家庭的困难,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向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

最后,孝敬父母,就要赡养父母,我们长大后,不仅要在物质上赡养父母,更要在精神上关心父母。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1背景:进入期末复习,学生积极性减退,纪律下降,学习懒散,回家不听父母话,逃课,请“病假”等现象严重。

时间:2012年6月21日

内容:纪律、学习成绩、期终考试、父母子女关系等调整。

年级:初二

学习状况:中差生,中小学毕业语、数入口100分以下20人。

人数:28人

形式:家长会集中与分散;集体与个人。

操作方法:

班主任提出目标(家长会)——家长与学生交流、沟通(必须结合实际,交流原则:平等式、朋友式)——制定计划(书面):1、各科达到的分数;2、纪律要求;3、父母与子女情感交流。——三周后,顺利期末考试——反馈:21人超过预期学习目标,占78%;7人未达到目标,占12%。

总结:通过本次理论联系实际的活动,使父母与子女关系达到和谐、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过后一位家长深情地说:“她的孩子勤快多了,会擦地板、洗碗,交流的语言多了,误区少了,作业虽有错,但能自主完成。返校时还会与父母道别,抽背书也乐意了……”,“老师,你用什么魔力使她变乖的。”实际上,这里的魔力就是情感的力量,这次活动能顺利开展并达到好效果,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懂“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怎样孝敬父母”的理论基础上。

这次活动,使学生能有感而发,思考的基础上,当着老师的面对家庭说心理话,说出自己的心声,达到了情感与行动的统一,有的学生声泪俱下,场面感人,值得再次使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进一步提升。

3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情感体验(洗脚)活动

孝敬父母、感恩父母,要落实在具体行动中,为了培养学生亲情、感恩的心,我布置了一次“洗脚”的情感体验活动,让学生与父母之间的默契、情感的升华达到一定境界。活动记载:2012年9月8日晚上,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晚上,因为,我要给我的妈妈洗脚。当时,妈妈坐在凳子上,我说我要给她洗脚时,我有点儿紧张,妈妈也似乎有点惊讶。她问我为什么给她洗脚,我向她说明,小时候你经常给我洗脚,到现在也该我为你洗脚了。于是,我用洗脚盆接了一些冷水,放在妈妈面前,又用水勺子从锅里取下适量的提前弄好的热水倒进洗脚盆里。我让妈妈把脚提起来,然后,慢慢地把鞋脱下,又把袜子也脱下了,说真的,看到这双已经很旧的,甚至有几个破洞的袜子,我真的有些难过,我难过自己的妈妈没有我的同学的父母穿的好。于是我开始洗妈妈的脚,边洗还边问:“妈妈,水烫不烫、舒不舒服?”似乎我就是大人,妈妈就是小孩一样,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洗着洗着,我再次坚定我的一个信念:“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回报我的父母,让她们吃饱穿暖!”不久,我洗完了,我又用一张脚帕擦干了妈妈脚上的水。这一次,我真的感受到了母亲的辛苦!

——选自一个初二学生的情感体验

“树欲静则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活动使父母与子女在心灵上有了更多的交流,孝敬父母要落实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4有爱你就说出来

感恩教育,需要我们付诸行动,现代学生对爱父母的话可以心里说,在信里写,但我是采用课堂,由全班学生作见证,大声说出你对父母的爱,想说你就说出来。活动开始,同学们纷纷举手,下面是一些他们说的摘录:

王珂:“爸爸、妈妈我爱你们!”(脸色通红)

陈新宇:“老爸,不要经常穿凉鞋,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老妈,不要长时间穿高跟鞋,对脚、对身体都不好。”(小大人模样)

廖国俊:“对不起,爸爸妈妈!”(酸楚地)

唐晓苗:“爸爸、妈妈,谢谢你们,我爱你们!”(真诚地)

郑晓火焱:“妈妈,您辛苦了!”(深情地)

陶沿金:“爸爸、妈妈,我长大后,我会报答你们!”(有力地)

…………

课堂气氛非常凝重,利用此时的情境,录音机响了,“妈妈,我想对你说,话到嘴边又咽下。妈妈,我想对你笑,眼里却点点泪花,噢,妈妈,相信我,女儿自有女儿的报答。”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唐代诗人孟郊的诗句表达了天下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之情,也表达了子女对父母的拳拳报恩之心。

思想品德范文第9篇

一、以本为本,夯实基础

《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这既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点目标,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但能力离不开基础,否则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思想品德课在中考复习时首先应熟悉理解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基本观点。这是培养和提高能力的前提。再说中考阅读通常以采意为主,采点为辅,无论题目多么新颖、题型多么丰富、评分标准多么宽泛,但答案最终更多的是通过教材中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或相关原理,并用专业术语表达出来。所以,思想品德课在复习时必须以本为本,多读、细读、精读课本,把握课本的重点和精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答题时术语专业、理论充实,也才能得高分、得满分。

二、归类整理,辨别记忆

在进行思想品德学科复习时对课本中容易混淆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要归类、整理,比较他们的异同,在此基础上加强记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课本中的“基本”类:1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 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3 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4 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5 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6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其它,还如“根本”类、“制度”类、“核心”、“中心”类等等。

三、构建框架,整合知识

我们在对基础知识全面梳理的基础上,根据初中思想品德的内容体系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如把分散在各册课本中法律知识教育的内容进行归类、合并、整理、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形成准确、简明、清晰、完整而系统的知识体系。其次,注重初中思想品德中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国情教育的四大块知识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如对中学生沉迷网吧的危害,就可以从身体心理健康,违反未成年人涉足网吧的相关规定、甚至做出违法事情、走上犯罪道路,辜负父母希望、荒废学业等角度综合分析,实现知识的整合。再次,实现思想品德与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的整合。思想品德学科的综合性决定了在中考复习中,一定要根据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恰当各学科知识的迁移与整合,才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例如,关于“一国两制”、,我们可以将台湾的历史、地域变迁与党和政府对台湾的原则、态度以及大陆与台湾的往来情况等内容进行整合,形成知识框架体系。

四、联系实际,关注时事

紧密联系国际国内时事,密切关注社会热点话题,是思想品德课的生命力所在。中考的内容不可回避地紧扣时代脉搏,联系社会热点、焦点,命题往往以此为切入点或作为背景材料,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因此中考复习中要广泛搜集国际国内时事、社会热点话题和本土市情乡情,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尽可能地对时政材料、社会热点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寻找出与这相对应课本中的知识点,再筛选最佳的知识切入点。我们在今年的中考复习中要紧扣2008北京第29届奥运会、神舟七号发射升空、国际金融危机、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应对金融危机、保民生、促发展等重大事件,挖掘这些重大事件与教材的结合点。

五、适量训练,务求高效

思想品德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情绪;情感;趣味;学习激情

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情”。在今天对教师而言,要成为一名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好教师,还有很漫长、很崎岖的路要走。我们思想品德课一直在努力追求着这样一种教育境界:学生通过教育不仅丰富了智慧,增长了才能,更是提升了精神。教育之于学生最大的收获是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人。

所以,在思想品德课教育过程中,我们努力实践着“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理念,即给每一个学生以“情”,让每一个学生都带上玫瑰色的眼镜。长期以来,许多中学生不重视、不想学思想品德,主要是他们认为思想品德不是老生常谈,就是高谈阔论,与己无关。学习思想品德成了一份苦差事。究其原因,惟独一个“情”字。积极愉快的情感才能调动人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人对活动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动机。为此,笔者在20年思想品德教学中努力做到:

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每堂课,让学生学有所得,使学生在饱满的“情”绪中受到洗礼。在教学中,笔者非常注重备课这一环节,备教材,每个知识点巧用事例,这需要在平时做个有心人,不断积累,而思想品德课的事例往往有很强的时效性,因此备课量十分大;二是备学生,根据学生实际能力备课,因材施教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同时,注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积极性。教学需要教师的激情,需要师生的互动,我们都知道“实话实说”的灵魂就在于每个参与者都是不加伪装的大实话。师生间的实话实说,使师生间的关系得到改善。笔者善于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因势利导,较好地把握了教与学的关系,有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更新教学观、学生观,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不把自己当成权威,而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为了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构建互动课堂,每堂课的前5分钟,请一位同学上台来演讲主题,讲有关教材的幽默故事、发表最近看到、听到国内外的新闻,背诵一段名人名言,讲述最近你看到的英雄故事等等,为此,笔者在七、八年级尽量开展各种课堂活动,例如:开心理诊所、做心理大夫(判断青春期的问题、情绪问题、意志、心理问题)、社会调查(调查大同市环境问题、校园周遍非法网吧问题、学校门前的拥堵问题)、结合所学的相关法律知识进行研究性学习和案例分析,让学生课堂更丰富、更有趣,让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情感中学习。

二、爱学生,尊重学生个性,用“情”感滋润法,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爱学生才会不计时间和精力,才会花心思想办法,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生活经验和不同的成就感。因此,笔者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例如:笔者上课时经常在学生行间走动,和学生说说问问:这胳膊怎么了?这头怎么了?渗透情感关怀,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被关注、被重视。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尊重学生心理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笔者时常对学生说:“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以此来激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冷漠的道德说教决不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只有教师始终以真诚去关心、爱护学生,走进学生内心世界,才能使学生愉快地接受教师的要求和意见。只有教师始终以真诚、爱之心关心、爱护学生,才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健康的人格,培养优良的思想品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陶行知先生关于“五大解放”的思想对当前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教师在上思想品德课时,充分运用体态语言和语气上的轻重、舒缓、快慢等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完全是以良师益友的身份,以平等方式、交谈方式进行情感教学,对学生理解、信任、尊重,则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浓浓深情和殷切的希望,而燃起心灵的火花、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和谐、融洽的关系,使学生亲其道、信其道,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激发出来,同时,亦有效地改善、促进师生关系。

三、坚持趣味性,以生动活泼的教法吸引人,多媒体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情”绪

思想品德学科的逻辑性较强,如果采用呆板枯燥的理论灌输方式,长此以往会令学生感到思想品德课“面目可憎”,无半点兴趣可言,而“生动活泼”就是对教学形式的要求。运用多媒体课件,学生们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讨论、探索,使得多媒体不仅是教师的演示工具,而且成为学生的认识工具。如讲《情绪——奇妙的窗口》这一框的内容时,笔者摘取表情的某些片断,让学生分析观看后产生了哪些不同的感受,再分别定格喜、怒、衰、惧四个画面,让学生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情绪,这些情绪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来,学生讨论归纳出答案后,通过向学生展示栩栩如生的情景,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变为具体可视的感性材料,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充分刺激学生们的各种感官,促进思维活跃。

多媒体教学还打破了原有的时空界限,为学生学习营造了资源丰富、形象生动逼真,知识多元化的模拟与仿真情境,极大地优化了学习环境。 在教学中,笔者的做法是:坚持趣味性,以生动活泼的教法吸引学生的情绪。例如:在讲“珍惜受教育的权利”时,笔者指着多媒体中一张图片介绍说:在图片上是“5.12”地震后学生们在简易帐篷中读书,还有几个在教室外听课……学生们对此理解比较肤浅,笔者则进一步启发他们:“灾区的孩子们教育现状‘如此’,难道我们不应该……”还没等笔者说完,学生们异口同声地接上:“珍惜受教育的权利”,“我们还可以为灾区做些什么?”捐款、捐物……可见,此教学方法对于拉近、缩小师生间在心理、知识等方面的差距,使教师已经内化了的德育思想,以心与心交流的途径,为初中学生所接受和认可有着事半功倍的德育效果。

四、立足课本,深入研究课标,联系时政热点,激发学生的激“情”

选取热门话题,有时代感,从而使课堂随时跳动着时代的脉搏,才能使思品课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九年级的教材内容每年都在变动,需要教师有敏锐的捕捉信息能力。笔者重视时政分析,即用书本知识来分析时政热点,以提高学生运用正确的观点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中考试题一年比一年难和活,因此,笔者把重点放在教学生学习方法上,注重平时把基础知识夯实,上课时案例必须经典、新颖、精致、简练、具体,富有时代感和贴近学生的生活,每个案例都有自己的应用价值、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以最合适的案例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激情。

把握好学习训练的尺度,既可以用以巩固基本知识与技能,又学会知识的联系,促进实践能力的提高,活学活用。例如:笔者在讲“可持续发展”这一课时,设计一个情景:某市要建一化工厂,一边是河流,一边是居民区,如果你是化工厂的厂长,你会将化工厂建在哪儿呢?让学生合理布局,并说明理由。只要言之有理均持赞赏态度。由于笔者没有固定的、现成答案去框死学生,启发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做出合理的假设,并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了乐学的心理需要。一个学生说:把化工厂建在市中心,我问他:这样不怕污染市中心吗?他说:我们实行循环经济,没有废弃物排出,废气用来做肥皂,废液用来做橡胶,免除我们的后顾之忧,学生的想法太新颖了。给学生更多的操作、交流、评价的机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从而能加强学生创新技能、创新思维等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一旦对课堂形式的兴趣较高,充满时代气息的思想品德课,不仅可以将知识内化,而且学生能有序、高效地参于教学过程,学生的情感在参与中交汇融化,达到寓情于理、情理交融的境界,犹如课堂教学中的一剂“催化剂”。

总之,教育即生活。也许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我们完全可以用心中的善念,比如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次牵扶,用情感去善待我们的学生,这些我们都可以做到得。而这些,又是多么的重要,它能让那些生活在贫寒和阴暗中的孩子看到希望和阳光,感受到人间的爱和温暖。思想品德教学的出发点是学生,是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共事;教学的终极还是学生,是让每个生命个体实现“自我对话”与“人的大写”。因此,教学首先是一种生活,一种健康的、纯真的、充满智慧和诗意的生活。生活需要阳光,教学也需要春风雨露,教学更需要“情”善待学生。

参考文献

[1]冯根水.新课程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问卷调查法范文 下一篇:品德修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