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思想和创造思想”之佳作

时间:2022-08-01 10:32:50

“追求思想和创造思想”之佳作

笔者有幸以后学之身份一睹刘作翔前辈学术巨作《思想的碎片――刘作翔法学言论选》及《思想的记录――刘作翔法学演讲选》之风采。刘老师较为侧重于“知行合一”的为学风格,穷其全部之精力献身于法学,读书万卷,践行万里,为学严谨而敏于思考,终成两部思想巅峰之作而刊见于世,令人敬仰。

刘老师曾言:“在越来越功利化的世界里,人们都在追逐物质、金钱、权力等这些有形的东西,又有多少人会去追求思想这种不能吃、不能喝、不能带来个人荣禄的东西呢?好在世界之大,总还是有那么一些人以追求思想和创造思想作为一种理想,一种个人的生活方式,一种穷其一生而欲达致的事业。”而刘老师恰好正是追求思想和创造思想的“那么一些人”,其著作《思想的碎片――刘作翔法学言论选》及《思想的记录――刘作翔法学演讲选》(以下简称《碎片》与《记录》)所蕴涵的特色在于:其一,在内容上,收录之内容围绕呈现刘老师主要学术观点的文章集与演讲集,分别综括了刘老师精辟之法学言论以及深邃之法学演讲,生动地描绘出刘老师的思想肖像,可以说《碎片》是创造思想和智识的阵地,《记录》是链接沟通与对话的平台。其二,在笔墨上,品读两著,字里行间,行文流畅、言语生动、智慧内含、思想深刻,颇有一种推开“崭新”法律思想大门之感。其三,在脉络上,两著以法理学、法社会学、民主法治理论、法律文化、法学发展问题等基本理论问题为经,以我国转型时期法治进程中的权利冲突、国家法和“民间法”的关系、案例指导制度等实现法治国家目标需面临并解决的现实问题为纬,精心勾勒出一个法治思想谱系,把中国法治的纵横脉络、精髓与发展趋势清晰明确地展示在世人眼前。

《碎片》与《记录》收录内容涵盖同法理学、中国法治相关的心得、感受、感悟,是思想和学术融合之作,能为芸芸法学后生起到思想明灯之指引作用。面对两著内容之宏大叙事及语言之精细入微,非认真研读不足以理解书中所蕴含之思想精髓。其一方面对我国法理学学理的深度理解以及所展现的对我国法治状况的准确把握,使读者感悟颇深;另一方面对如何看待中国法治状况与方向的思辨,又对读者产生猛烈的思想冲击。面对我国法治进程中的种种疑问,在刘老师两部最新力著中即可探寻其中真谛,必将被视为法学个人思想史的又一当代经典。笔者虽未深入地研究法理学领域,但品读完此两著总有一些新的感悟,并非是对书中某些特定论题的探讨,而是通过对书中智识的考辨,来探寻书中所欲传递与折射之思想。

第一,从思想形式的独特性来体察。《碎片》与《记录》分别以不同的载体折射出刘老师20多年间之学术思想,而又相互印证了其于20多年间所走过之学术道路,两者交相辉映,在读者眼前呈现出刘老师既有的学术概况与学术生涯。

首先,《碎片》中的文章深入探讨了20多年来所闪现的社会法律热点与法律焦点,用“学术短篇”的写作手法向读者勾勒了一个法律服务于生活实践的完美结合图景,在一个个纷繁多绪的生活片段中捏取人物经纬,从时代脉动中归纳出法治思想。读刘老师的文章,读者能清晰地感受到这是以读者感受为中心的写作,抛弃艰涩难懂的文风,以读者能读懂的、感兴趣的方式将其带进法理的世界、法治的讲堂,并在观点新颖避免老生常谈的同时,亦给读者造就了领悟与想象的空间,让读者掩卷而不能。

其次,《记录》中的演讲笔录,系从刘老师多年来在130多所大学、政法单位所进行的180多次学术讲学与100多次学术会议发言中择选而出。这是思想碰撞的场合,亦是智识交流的平台,真实记录下了刘老师多年来对曾研究之法理学问题的“思”、“想”、“感”、“悟”,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学术演讲挥洒自如,在彰显语言能力与文字修养之余,更能激发听者对论题之思辨,引导听者进一步完善其智识体系。这归功于刘老师长期执教于讲堂,与学生间的相互理解与沟通颇有心得,因此在讲演中的引导、分析、点评均能深入浅出,让听者欲罢而不能。

第二,从思想内容的全面性与深刻性来审视,两著既是学问之作,更是思想之作。

首先,两著全面梳理并建构了刘老师的思想谱系。现今国内详尽考究与阐释法学家成长轨迹的著作在中国法学界见者寥寥,《碎片》与《记录》以刘老师生平之法学言论及法学演讲的双维度视角作为考察蓝本,全面诠释了刘老师的学术观点与学术思想,他的两著之中不乏深思熟虑后闪现智慧之光的格言式语句,以相异的视角,论证所要表达于世的思想,其所饱含之法律思想价值和意义非常值得重视。对于所构建的文章与讲演的二元叙事逻辑结构及其编织的思想谱系,我们不仅能从两著所呈现的法治变迁之客观维度去审视,更要从刘老师个人思想肖像之主观角度去考察,追溯其起源、变迁以及内在联系逻辑,此种深层而全面的二元叙事逻辑结构体系是两著格外使人震撼的亮点。

其次,两著值得钦佩与关注的是“知行合一”所展现之思想深刻性。刘老师涉猎广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摸寻法治思想的脉络,感受法治思想的脉搏,其思想内容更显深刻,如两著所录文章与讲演大都将“严肃”的法学理论融合于对“有趣”法律实践的论辩之中,内容深刻而可读易懂,这样的例子在书中随处可及。一如在论及权力与权利关系时,认为我国构建法治社会,应在立法、守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等诸环节中,分别确立判定公权力与私权利行为界限的法治原则,即一方面对公权力“法无明文规定不能为”,而另一方面对私权利“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再如在谈及法治进程中的权利冲突时,认为权利冲突存在于百姓生活中,特别是普遍发端于司法审判场域中,而解决我国法治进程中权利冲突的可能性路径有三:一是要确立看似解决但仍存极大认识误区的权利平等保护理念,二是构建一个综合性而非单一的法制机制作为解决手段,三是注重立法在综合性法制机制中解决权利冲突所起的重要作用。

总之,两著随处可见与法律制度相融合并衍生的法治思想精华,从学理深度以及讨论层次上超越了纯粹法律层面的论争,迈进了视野更为广阔的领域。在我国法理学与法治研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当今20年的学术思想领域,刘老师凭着此两著足以胜出。

第三,从思想的启发性来考察,掩卷长思,我们发现两著皆可使我们用全新的视角审视当今的法治问题,并从书中发掘富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思想。

首先,两著援引刘老师不同之思想资源,从不同的叙述路径中开辟了崭新的视角,而笔者认为两著价值蕴含最为厚重的学术理念,更是抓住了当代中国法治问题的现实映射,审视出法治思想的源与流。就如同中国宪法序言一样,两著不仅是刘老师个人学术思想史的“序言”,而同时亦是打开法理世界、法治讲堂大门的“钥匙”。其植根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并与法治思想结合于一体的阐释,由具体的思想引导激发出的反思以及观点的异同冲击,足使我辈后学深思法律与世界运行的平衡、国家治理与法治建构的统一等一系列深刻而需要思辨的论题。

其次,中国现今所呈现的法治核心问题是实实在在的,而解决中国现实法治问题的可行性思想路径又在哪里呢?中国法治思想的方向选择,归根结底是中国人在中国语境下理解法治思想源流的自我法治意识的认知觉醒问题,需要法律思维之转变,而这种思维之变则源自芸芸法律学人“追求思想与创造思想”之变,而此种变化或许均可催生于品读刘老师之《思想的碎片》及《思想的记录》,在细节中遍寻法律的道义。

再次,我辈后学应抱有自身的理想,理想“在思想家的世界里徜徉”,徜徉在思想永存的大家们的精神世界中,品味他们穷尽毕生所凝练出的思想果实。在人生匆匆的数十载中,“计划赶不上变化”,我们的生活节奏步步加快,学习进程与生活安排经常被打断,我们或许只能在繁忙的俗事中断断续续地读书与思考,随手凝结出一些“思想的碎片”,但请做好这些“思想的记录”,不要让其由于疏忽而在凝结后又转瞬消逝在生命过程之中,唯有经过日积月累的积累,“思想的碎片”才能成为“思想家的世界”,这是法学后生所应奋进之方向。

综括言之,面对宏大叙事的法理与法治问题,刘老师究竟是如何思考与探寻的?已然达至何种认识的高度与深度?其所凝练的思想与学术成果是应该被读者不断地推敲与审视的,读者可以从深刻地反思中获得领悟与启迪,发现崭新的学习与研究契机。

上述是笔者这个法理学门外汉对于两著的一些感觉与领悟的抒发,尽管空泛但系真确的想法。由于自身智识体系的不完善,虽认真研读而不足以真确领略书中所蕴含之思想脉动以及所要表达之思想真谛,惟望与读者共读此书,真正品味个中之底蕴。

上一篇:浅谈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和举措 下一篇:探索社会风险提炼本土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