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化教育范文

时间:2023-06-25 09:11:37

数字文化教育

数字文化教育范文第1篇

文章对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现状和民族文化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如何在数字化时代实现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持续发展,使其免受信息技术威胁的策略:信息技术环境下丰富的教学活动,构建民族文化数据库和教育平台。

关键词:

数字时代;民族文化;教育传承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便利,而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文化,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升级更替中接受着挑战,也迎来了机遇。

一、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现状

现阶段,民族文物保护一直采用传统的征集、整理、收藏、研究、出版或演出等手段,缺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加工、处理、存储、提炼、展示和传播的能力,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范围也局限于少数专家学者的学术研究,未普及文化,保护与利用、传播与传承存在脱节现象。在教育方面,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传承因缺少相应的本土教材和一定的教学指导,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尚未通畅。学习者很难在课堂学习中触及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的教育,对民族精髓活态文化的存在形式也知之甚少。这是学习者求知的遗憾,也是学校教育的短板。所以,在民族文化教育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成为文化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1]。

二、民族文化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数字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联通”,其本质是开放、兼容和共享,而支持这一切的就是坚实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2]。借助信息技术对民族文化进行数字化的采集、存储、处理、展示和传播,把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转换、复原、再现为可共享、再生的数字化形态,并以新视角解读、传播和保存,将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主流方式。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原汁原味。可以做到图、文、声、像并茂,真实记录和保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二是无损复制。副本具有母本同样的精度和音视频质量,实现资源共享,将传统文化一直处于的封闭状态带入一个开放、多元的文化大视野中,为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提供无限潜能。三是创新。数字化的资源存储便于创新转换,可依据数字化的母本设计制作民族文化的动画片、民俗纪录片、有声读物等,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

三、数字时代的民族文化教育传承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丰富的教学活动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民族文化的教育传承就是民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通过教育的途径在种族代际间和物理空间的传递和承接。在以信息技术的兴起为特征的数字时代,对于学校和教师而言,应当合理地把握好这一机遇,进行课程改革,融入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内容。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课堂和团体活动的场所有计划地进行民族文化传播,在讲解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可以配套展示民族文化的图片和音视频资料。学生通过动画和图片的形式能够更加有效的感受民族文化,喜爱民族文化,从而愿意传播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学校应当支持和鼓励师生进行民族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如制作民族文化题材的微视频,编排民族舞蹈和民谣传说等。学校应当抓住信息化教育这一重要机遇,积极地进行教育体制的转型和变革,从而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并且促进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二)构建民族文化数据库和教育平台

在数字时代,高校应充分发挥大数据分析的作用,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构建起一个科学、客观的民族文化数据库,并进行及时更新和深入分析,如民族节庆文化资源库、民族歌舞戏曲资源库、民族文物古迹资源库、民族服饰资源库等。数据库中资源丰富多彩,利于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兴趣,并且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此外,还可以搭建一个以民族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教育平台,邀请专家和教师在线向学生讲解少数民族文化知识,与学生交流、互动,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和深刻内涵,自觉肩负起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责任。

总之,教育应从单纯的应试教育中跳出来,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格局,实现素质教育和以中华优秀传统教育为核心的人文教育在教学课程、教学计划等内容的有机融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将民族文化和教育教学有机的结合,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寓教于乐,寓文化于学习,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不断传承。

作者:李琼 梁伟 单位:红河学院

参考文献:

[1]普丽春,袁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主体及其作用[J].民族教育研究,2012,23(1):115-121.

数字文化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区教育 数字化手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C-0177-02

社区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类型和教育形式,具有自身特殊的属性。而远程教育在教育手段、教育方法上的先进性,使得它能够适应日趋广泛和不断变化的社会教育需求和各类社会成员终身学习的需要。

北海电大本以学历教育为主,但为了满足周围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的意愿,以及其他各类社会人员不同类型的志趣爱好、不同程度的技能培训需要,也办起了非学历教育。这个非学历教育的依托,除了本校,还有独树根东社区、铁山港兴港镇这两个数字化学习中心。因此作为北海市社区教育的中心,北海电大可谓得天独厚,课程内容齐全(包括学历和非学历),教学条件充裕,尤为重要的是其所运用的以电子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为技术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手段,能使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其最方便的形式获得最好的教育。

学历教育由来已久,非学历教育还是个新鲜事物,本文着重探讨社区教育中的非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中为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水平和生活质量而组织的大量文化生活教育活动,又是本文重点中的重点。总的来说,这些文化生活教育活动包括“政治形势、法律法规、公民道德、科技知识、家庭生活、卫生保健、文化艺术、休闲娱乐等”;教学形式则包括:利用双休日或晚上时间上课、利用节假日集中培训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等面授为主的方式;远距离电化教学、网上学习和专家定期辅导等网络为主的方式;讲座报告、参观座谈、实践操作、文体活动,等等。

文化生活教育活动中的“文化艺术”这一项里面,“中国古代文学”以其历史和文化上的博大精深,和对人性的启蒙、人格的熏陶,成为最必不可少的一门鉴赏课。而非学历教育的诸多教学形式中,“网上学习”在数字化的21世纪,对于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来进修的居民,最具可操作性。本文以制作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网络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社区教育功能。

学校有个“电大在线”学习平台,学习者用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进去,选课以后,就可以自主使用教师挂在上面的各门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数据库、各种学习资料和试题,可谓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资源共享。而且网络课程的分布式结构还将链接扩展到其他“电大在线”(如中央电大、广西电大)上与课程相关的资源,使得学习者可以方便地访问,从而扩展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网络课程主要由“课程说明”、“教师介绍”、“教学大纲”、“实施方案”、“教学辅导”(包括教学活动资料、参考资料)、“IP课件”、“直播课堂”、“在线作业”、“在线测试”和“课程论坛”等几大模块组成。既提供了该课程的学习内容,又提供了沟通途径,还对学习进行评价,可以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其中“课程论坛”这一模块,学习者点击“进入”,就可以进到里面通过发帖向教师提问,及和其他同学在线讨论;教师则发帖答疑、辅导,进行实时互动的课堂教学。“课程论坛”又由“发新帖”、“精华区”、“收藏夹”、“收藏”、“新主题”、“最新回复”、“最新发帖用户” 等模块构成。其中“收藏夹”和“收藏”都有“活动提醒”、“最新资源”、“在线留言”和“学习笔记”等功能,还有访问“中央电大专业教学主页”、“中央电大点播中心”、“中央电大图书馆”的链接。至于“IP课件”和“直播课堂”,可以在任一时间内点播上课。

鉴于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的不同,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网络课程的制作,首先省去应试、考核这较为实用、功利的一块,突出其文学欣赏、文学审美的特性,即人文精神的一面。所以“在线作业”和“在线测试”这两个模块可以暂时不管,只在其他方面下功夫。又因为“中国古代文学”内容庞杂,时间跨度较大,如果面面俱到,肯定流于肤浅。所以分专题讨论,把大课程分成几个小课程制作。专题的划分,可按体裁,如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也可按代表作家、作品,如屈原、杜甫、《红楼梦》、“三言”中的文人形象研究等。

以“‘三言’中的文人形象研究”这一专题为例,制作“课程说明”时,只把要学习的内容作个简单介绍就行。如:引言对“文人”的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界定,分析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文人现状,论述本选题的研究现状,交代本文的研究目的。第一章对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文人现状之成因进行探讨。主要分两节来进行论述:政治经济方面的原因;思想文化方面的原因。第二章对“三言”中的文人形象的不同类型进行探讨。主要分四节来进行论述:传统型的文人形象;世俗型的文人形象;出世型的文人形象;女性文人形象。第三章对文人与世风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主要分三节来论述:传统型文人与世风;世俗型文人与世风;出世型文人与世风;女性文人与世风。第四章对“三言”中的文人形象的社会意义进行探讨。主要分两节来进行论述:不同类型文人形象的文化内涵;不同类型文人形象对作者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思想的揭示。同时说明一下所使用的教材。

制作“教学大纲”时,首先要点明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如:本课程选择“三言”不同类型的文人中有代表性的,放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中进行探讨,揭示他们迥异的生存状态、精神面貌和性格特点以及由此而来的不同命运结局。通过对比不同类型的文人形象的种种不同方面,揭示其不同的社会特质和文化内涵。学习者通过对作品人物形象的欣赏和价值取向的体认,形成对人类命运的自觉关怀,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也养成批判的、辩证的思维。其次要详细说明教学内容和要求。如:

第二章 “三言”中的文人形象之类型探讨

第一节 传统型的文人形象

一、传统型文人形象的界定

……

二、传统型文人的不同行为表现

……

第二节 世俗型的文人形象

一、世俗型文人形象的界定

……

二、世俗型文人的不同行为表现

……

第三节 出世型的文人形象

一、出世型文人形象的界定

……

二、出世型文人的不同行为表现

……

第四节 女性文人形象

一、女性文人形象的界定

……

二、女性文人的不同行为表现

……

应尽可能介绍内容,让学习者先有一个大体的了解,理清一下脉络,厘定重难点。要求学习者利用以往已经获得的文学史知识,更深入地理解作家、作品;并通过这个专题的学习,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拓展学术视野,引发对文学研究的兴趣。再次要介绍教学媒体的使用情况(这点和“实施方案”重复,可忽略)。最后要给出学好本课程的适当建议。

制作“实施方案”时,首先介绍课程概况。其次介绍教学媒体的配置情况。主要列表说明IP课件编制方案,分“学期”、“讲次”、“标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五栏进行。IP课件一般讲授重难点问题,以及需要直观演示的内容,加深学习者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还有就是对网上资源的使用作一个说明。如:在教学平台上开辟教学辅导栏目,定期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解析文章;利用BBS讨论板进行网上讨论,解答学习者的问题;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就学习者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另外对直播课堂的播出时间作出安排。最后给出学好本课程的适当建议(这点和“教学大纲”重复,也可忽略)。

制作“教学辅导”时,主要是及时把平时教学互动中师生讨论的问题挂上网,供大家参考。还有就是一些重难点问题的音频、视频资料。另外,介绍或上挂一些跟本课程相关的其他参考资料,如专著类有:冯梦龙“三言”、缪咏禾《冯梦龙和三言》、陆树仑《冯梦龙研究》、傅承洲《明清文人话本研究》、齐裕《明代小说史》、欧阳《话本小说史》、谭正璧《话本与古剧》、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等;论文类有:李桂奎《论“三言”“二拍”世俗文化家园中的文士角色扮演》和《论“三言”“二拍”角色设计的士商互渗特征》、卢捷《落魄文人出路的理想探索――略论“三言”“二拍”中的秀才形象》、孙丹虹《“三言”中士人身份的确立》、洪娟《论“三言”中的商人、文人和形象》、贾峰《“三言二拍”中的进士人物形象研究》等。

综上所述,全面利用“电大在线”远程教学平台开展网上教学活动、辅导、答疑,教师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还涉及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机构,由教务科长具体负责远程教育的教务工作,现教中心主任具体负责“电大在线”的教学资源建设和网络建设等工作,各专业责任教师具体负责制定课程实践教学和集中实践环节的实施方案。同时,建立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北海电大开放教育学员自主学习制度》、《北海电大开放教育学员小组学习制度》和《北海电大关于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的管理措施》等,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利用网上资源进行监控;还制定《北海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工作职责及待遇》,向各专业课程辅导教师提出明确要求,以推动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自主学习。另外,还应该加强学生的现代远程教育理念(讲解学习方法和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培训(指导他们如何上网浏览、如何下载网上资料、如何收发电子邮件等),尽力向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场所(比如学校的电子阅览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必需的学习支持服务。最后,定时进行教学检查,了解教材的到位情况、开课情况、学生上网和小组学习活动的开展情况等。

统而言之,探索用数字化手段、现代远程教育的理念与资源,对当地社区教育的资源、手段及运营机制进行整合,构建适合当地社区居民、园区、乡镇民众终身学习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模式,建设与本土化文化相兼容的学习服务机制与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环环相扣。

【参考文献】

[1]陈婵娟,罗澍.远程教育在社区教育中的作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6)

[2]黄焕山,郑柱泉.社区教育概论[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5:21

[3]赖立.关注需求 引导需求 服务需求――大中城市社区居民教育需求与教育参与调研报告[J].成人教育,2006(6)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A265)

【作者简介】陈婵娟(1973- ),女,广西博白人,北海市广播电视大学讲师,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数字文化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数字媒体;汉字文化教育;动画;创新

一、数字媒体背景下的汉字文化教育现状

1.数字媒体背景下的汉字文化教育的载体

通过调研发现,目前的汉字文化教育与数字媒体有着部分结合,其载体主要有两种:一是电视;二是移动终端(手机或平板)。在比较传统的数字传播工具电视中,其结合方式以电视综艺节目为主,比较优秀的节目有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河南电视台的《汉字英雄》等。电视作为载体的优势是传播面广、覆盖范围大,但是也有明显的弊端就是播放时间、观看地点不灵活。另外受电视模式的影响观众与电视的互动较少且不便。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多款应用程序,如:幼儿教育类《我爱汉字》;游戏类《疯狂猜成语》;工具类《新华字典》。手机上的汉字APP一方面可以方便人们学习,另一方面还能使人们更好的利用个人碎片时间。但是打开应用商店,会发现软件质量参差不齐,找到一款优良的、适合自己的APP很不容易。

2.数字媒体背景下的汉字文化教育的发展方向

前面说到的电视和手机两种数字媒体载体,在对汉字文化教育的应用中还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发展方向较为单一。电视中目前的汉字文化教育就是前面提到的综艺节目,通过预报名筛选一部分比较优秀的选手,在电视台设定好的固定模式下,通过主持人的带领,选手们通过比赛分出高中低名次。其中弊端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互动方面,观众大多只能在电视机前看,并不能真正参与到其中,大多以娱乐为主。而且,通过节目学习到的知识也是碎片的、无组织的。手机APP的情况较电视节目稍好,发展方向较多。通过调查统计,我发现手机APP中与汉语文化教育相关的主要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幼儿、留学生汉字文化教育类应用;另一类是游戏汉字文化类应用;第三类是中文字典工具类应用。虽然这些汉字文化教育相关的应用与新事物“数字媒体”结合了,有着很多优点,但是仍然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分析这三大类应用的问题分别有如下几点:立意低,只是以普及汉字为主,并没有真正将中国汉字文化内涵更深层次的东西表达出来;可玩性低,推广力度小,玩家数量比较少;另外综合前两类应用我们还发现这些应用忽略了除儿童、留学生外更大的汉字应用群体——也就是广大群众;第三类字典类应用缺乏新意,只是将传统纸质的东西数字化。

二、数字媒体背景下汉字文化教育的创新路径

1.多传播平台的开发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富余,电脑也渐渐向手机一样普及到寻常人家。加上宽带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健全、宽带资费的下降,更大屏幕,互动性更强的电脑逐渐代替了电视。人们也慢慢习惯了在电脑上办公、学习。但是在电脑上人们能用来学习的应用程序和网站却非常少。其中少有的几个网站分别是《六一儿童网》《网络孔子学院》是比较大的汉子网站。相对于互联网上其他方面内容来说,汉字文化教育这方面的网站和应用是非常少的,且有部分网站是在政府支持下建立的,民间并没有多少优秀网站。可见,我们对于汉字文化教育需要我们大家重视。除了电脑以外,电视也有改进空间,我们可以通过制作系列动画,普及中国汉字文化。系统的给大家科普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在动画中不要一味的模拟传统,用老旧的教育方式,可以加入新时代的元素,吸引新一代的目光,但要把握好度不能弄的不伦不类。另外,湖南电视台的《汉语桥》节目模式比较好,综合多种娱乐模式,比赛内容也包含汉字、成语、歇后语、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等。在未来发展中我们可以参考电视娱乐节目模式比较成熟的湖南台的经验,应对国人做出更多的优秀节目,鼓励、吸引更多的国人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电视节目和动画基本能给幼儿、中老年这两大人群很好的普及,青少年和中年人可以用手机、电脑进行汉字文化的学习。合理分析不同应用人群特点,制定特定的方案,这样不同人群才能都方便的学习汉字文化,全民学习我们的传统文化。

2.传播内容的改进

在现有的媒体中有关汉字文化教育的传播内容有很强的固定性,大多固定在汉字幼儿教育,汉字文化对外普及上。传播内容浅显没有深度,相关应用、视频等也是以辅助传统课堂为主,帮助应用者强化练习,真正的学习性不强。在传播内容上我们应该加入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深层次的内涵。如汉字相关APP中,我们除汉字笔画练习外还可以加入象形汉字的演变、形声字不同部分的含义和组合意思和不同字体简化对比的动画效果,丰富其应用中的字体库,使观众可以学习和练习。3.应对人群的扩展日常生活中我们由于过多的使用电子产品,提笔忘字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普遍情况。可见在汉字教育方面并不是没有意义,同时也反映出了我们对经常使用电子产品的这部分青年、中年的汉字文化教育方面的不重视。但问题是这部分人多已步入社会工作,并没有完整的时间去重新学习。针对这类人群我们要制作出质量高的APP,并以游戏的方式鼓励大家在娱乐中学习。但是这种游戏不能太过于简单或无趣,可以参考现在比较流行的两种游戏模式:一种是利用朋友圈发起的“互相挑战”类,如现在比较火爆的“拼步数”“拼闯关数”。大家看到身边人都在玩某些东西也会不自主的想去试一试,同时也要设定学习内容,使人们能在娱乐中学习到知识。另外一种方式可以参考各种“方言等级考试”这种地域性的学习,可以在不同地域设定不同相关汉字文化教学内容或把不同工作领域的专属名词编入游戏。同样是游戏,靠每个人吸引身边的人进行互动、学习。另外,还可以应对这部分社会主体人群制定相应地拔高类学习软件,让人们能学到汉字、汉语的更深层次的魅力。

三、结论

新时代背景下,数字媒体的结合给了汉字文化教育更多发展的可能。但是传统的汉字文化教育与数字媒体结合的并不够,还有很多需要进步。只有顺应时展,更好的将两者结合,才能使汉字文化教育发展的更好走得更远。本文我们通过对现有的数字媒体与汉字文化教育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比评价不同数字媒体背景下的汉字文化教育优缺点。重点研究其缺点,提出修改建议,尽可能地帮助汉字文化教育能与数字媒体更好的结合。

作者:袁小雨 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琳.网媒环境下电视传播对汉字示范推广及存在问题的研究——以电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为例[D].成都理工大学,2014.

[2]李贞,娱乐精神与文化使命——河南电视台《汉字英雄》传播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4.

数字文化教育范文第4篇

一、信息文化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所谓信息文化教育,是指以网络信息技术为载体,以其体现的思想内核为价值取向,研究和实施正确的信息技术理念,并在师生中形成以科学有效地感知信息技术、理解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从而有效地解决制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问题。其特征为:(1)数字化。信息文化教育让每个学生能够利用数字终端,借助网络进行数字化学习。(2)开放性。信息文化教育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可以在世界范围的大背景下汲取知识,打破了单一的课堂学习环境。(3)自主性。信息文化教育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4)探究性。信息文化教育为教师解决教学问题和学生解决学习问题提供了探究的可能,让他们可以借助网络技术进行深入探究。(5)合作性。信息文化教育为师生的教授和学习创造了交流互动的平台。(6)创新性。信息文化教育为师生创造性的教授和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创新性学习和教学。

二、信息文化教育的探索和实践

1. 实施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让信息文化教育理念落地生根

我校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实验班,自2010年6月开始启动研究到现在,已完成了阶段性的研究任务,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果。

(1)理念先行,考查寻路

从2010年2月,学校开始关注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从多方面考察、了解,并进行可行性分析。所谓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学生每人拥有一台数字化学习设备,并能够运用这一设备所提供的平台与资源,采用有效学习的技术与方法。一对一数字化教学旨在把教学活动的中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和数字化学习设备,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效学习。我们参观了3所省外已经建立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的学校,从教学作用上评估了数字化学习的教学价值,从技术角度评估了项目实施的可能性和软硬件的需求条件,从技术软硬件方面完善了项目实施平台,从教学内容、资源方面制订了项目实施的教学计划和预案,从人员投入到经费保障上提出计划方案并确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2)课题切入,科研引领

其一,制定课题规划,明确研究目标。我校确立了“小学信息文化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策略研究”课题,以课题为抓手,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其二,指导读书,提升理论水平。我校通过定期举办读书报告会,让教师在读书学习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提升课堂的品位。其三,网络教研,拓宽交流渠道。网络、博客,使“多对一”的及时研讨、头脑风暴成为可能,并且由于时间紧凑,线性跟踪课堂实践,提出的问题和建议都非常合乎实际,直指课堂教与学的行为和结果,效果良好。

(3)走出去请进来,广纳先进理念

在两年的信息文化教育实践中,我校多次派教师和校领导到先进地区学习,并请校外专家多次来校做学术报告,指导和引领我校的信息文化教育的研究。比如,我校曾经请唐山师范学院彭贤智教授来我校做学术报告以及指导。

(4)依托新课程理念,大胆创新教学模式

其一,新的教学观。新课程需要整合教学,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构建素质教育课堂的教学目标体系,建立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其二,新的课堂观。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是师生对话、合作、探究、展示的平台。课堂是新认识的生长点,新激情的鼓动器,学生带着疑问进课堂,带着更多的疑问出课堂。

(5)结合新课标理念,整合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优势

其一,网络自主预习。实时运用微博,师生、生生互动交流自学体会,提高预习实效,为学生搭建实时沟通交流的平台。其二,制作PPT课件,拓宽交流空间。强化巩固预习效果,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及知识体系建构能力,为学生搭建对话、展示的平台。其三,运用交互白板评价功能,整合学习卡习题资源,提高知识巩固及检测功能,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其四,实验班学生借助CMPC终端进行课堂自学、团队合作学习、课下网络延时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其五,不同学科针对检测模式进行专题研究,整合学习卡资源、教师自主组卷,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及学情,采用预习自测、引入检测、课中检测、课尾检测四种检测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2. 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大课堂教学模式

一方面,利用网络学习打破课堂40分钟的时限后,学生的学习已进入了“课内外结合”的大课堂。另一方面,网络学习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数字化的学习课程,更为学生提供了及时交流、互动的绿色通道。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始创建“网络自学+课堂互学+微博交流”的大课堂教育模式。

(1)网络自学

课前学生网络自学除了做预习笔记外,还把自学中的问题及时发到微博上。教师一方面及时地浏览并回复学生的问题,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做好课堂面对面的教学活动设计。这种通过课前微博交流进行的网络自学,一方面帮助学生及时地解决了自学中的问题,提高了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做好深度备课。

(2)课堂互学

首先,课上要充分地利用师生、生生面对面交流、对话的40分钟,把握重点、难点,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率。其次,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课上交流,有针对性地将网络自学过程中提出的难以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讨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生之中形成互学的氛围,创建互学的机制。

(3)微博交流

课后的微博交流是大课堂教育模式的创新,是课堂交流互动的延伸。其最大优势在于打破了班级、课堂、小组的限制,实现多层次的交流,使得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更加畅通。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微博给每个学生创造了充分交流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见解、展示才能的机会,使学生之间的讨论更透彻,理解问题更深刻,从而促进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运用微博交流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个别辅导。

三、信息文化教育的意义

信息文化教育彰显了学校独特的办学魅力,使师生教与学的方式得以转变,令学校的办学水平获得提高。

1. 信息文化教育对学生的意义

其一,一对一数字化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内容不再拘泥于课堂和课本。在相同的课时容量下,课堂的广度、深度都得到拓展,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参与度及交互程度大幅提升。其二,“网络自学+课堂互学+微博交流”的学习方式,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增强,令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并拥有了初步的自我导向学习的能力,达到让学生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创造性学习的目的。

2. 信息文化教育对教师的意义

其一,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发生了转变。通过对教学内容合理地重组与改造,并结合信息技术本身的优势和课程知识的特点,在丰富学生感官感受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建构,对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的表示。其二,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由传统的课本知识传授者、课件制作者转变为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与组合的设计者、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其三,教师教学设计的重点由教学内容转移为教学过程,从内容讲解转变为学习过程的引导,旨在师生互促、共同提高。其四,教师可以利用同行之间提供的背景资源、练习题资源、课件资源等深度备课,大大地提高了自身的信息素养和课堂效益。

四、信息文化教育的反思与展望

1. 信息文化教育的反思

其一,技术呈现的直白、表象化失去了梳理思维的空间。其二,过多的渴求技术传授,失去了把握课堂契机的机会。其三,思维决定出路,创新才有价值。创新不仅需要聪明才智,更须承受一定的困难、挫折、阻力,并考虑一些不稳定因素。

2. 信息文化教育的展望

其一,做有思想的校长。教育是智慧的劳动。一个有思想的校长,能够用智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或创新发展中感受到满足、享受到教育的快乐,最终打造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其二,办有文化品位、有精神感召力的学校。我校实施E文化教育以来,以网络信息技术为载体,打造了四大教育环境,即高效的教育教学环境、个性的自主学习环境、科学的行政管理环境、良好的教师成长环境。其三,以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为抓手,以网络资源为载体,以学生发展为导向,培养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数字文化教育范文第5篇

一、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老年教育发展只有二十多年历史。二十多年来,虽然老年教育发展取得长足的进展,但与铺天盖地而来的“白潮”,对于日益增长的老年教育发展需求而言,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还比较滞后。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对于老年文化教育发展而言,更应该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一)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管理制度化程度低

在目前看来,首先,政府还没有设立统一的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领导和组织机构。其次,由于老年文化教育归属部门繁多,有的归老龄委、老干部局或民政部门管理,有的则归教育或文化部门管理,还有的归社区管理,这样的局面虽有利于各显神通,但却造成教育发展资源的浪费和发展的不平衡。但要真正落到实处还须列人市政府监督的范围。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工作的发展程度,多数取决于各部门领导的关心和重视程度,因此,对政府有关部门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职责还需进一步明确,目前对老年文化教育发展思想认识不统一造成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工作的参差不齐。

(二)对老年文化教育发展认识不足

一是老年人自身对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认识不足。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居家养老为主的养老方式,特别是农村老年人由于受传统观念和当前经济条件的制约,往往对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对他们健康生活、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所具有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不够,这势必给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社会地位带来影响,导致老年人缺乏社会参与力度。二是社会缺乏对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正确认识。认为老年文化教育发展是休闲教育发展,老龄工作重点应放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方面,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可有可无。他们没有认识到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对于创建学习型社会,建立终身教育发展体系,综合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具有的重要意义。正是由于社会上对老年文化教育发展认识存在种种偏见,一定程度阻碍了我国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更好更快发展。

(三)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模式相对单一

教育发展应具有时空的整体持续性,即使是老年文化教育发展阶段,教育发展的内容与形式是多样的,教育发展对象的需求也应是多样的,这就决定了教育发展主体应当是多元的。主体单一难以担负老年文化教育发展,产生了供不应求的突出问题。我国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实际状态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和经济较发达地区的老年大学,而接受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老年人数量少,,多数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没有得到应有的受教育发展权利,主要参加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是退休公务员、教师、国企工人,而面广量大的老年农民极少参加。因为忽视了广大农民的教育发展,所以城乡老年文化教育发展极不平衡。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照此发展,形成了“马太效应”,这与教育发展公平相违背。多数老年人一般都希望参加学习,即使是在生活难以自理的情况下,也需要有一个对疾病与临终的正确认知,处理好怎样乐观对待人生的问题。

(四)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内容贫乏

目前,老年大学中所开设的课程以健身休闲类的课程为主,如书法、戏曲、缝纫、烹调健身操、太极拳、绘画、唱歌、舞蹈等课程居多,还包括一些生活知识和时事新闻类课程,课程种类单一。将老年文化教育发展仅局限于生活实用课程,缺乏对其心理状态和健康状态的引导。此外,老年大学无法做到为老年人寻找心理寄托、寻找良好的生活环境而创造条件,也无法使老年人在接受教育发展的同时祛除孤独感、寂寞感、失落感,摆脱觉得自己是负担的错误想法。

在老年人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发展方面,缺少“死亡教育发展”与退休前教育发展,实行老年文化教育发展是为了保护老年人、“准老人”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平稳过渡到老年阶段,适应老年生活。“而我国的老年教育发展体系中对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发展关注程度还不够,因此导致不少离退休人员在初期无法适应这种闲适的退休生活,从而引发一系列生理与心理上的不适,严重者甚至会引起精神方面的疾病”。因此,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就应该在提升广大老年人科学素质和人文关怀教育发展方面,开展和谐科技文化教育发展,使老年人在自立、自强、自信、自尊中,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在社会进步和社会保障中,实现新的人生价值。

二、发展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对策

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应形成在各级党委领导下的政府主管、分级管理、区县为主的管理体制。首先,要明确政府部门职责。数字化时代,对教师的角色观念必须有新的认识和定位。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受制于条件,教学大都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结构是线性的,以教师的单向传播为主,多数情况下学生是被动的接收者,学习的自主性难以体现。教师的专业背景,知识取向和个人喜好等因素均对教学内容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和权威地位,掌握着主要的话语力。应该说,在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尚不发达的时代里,传统的单向传播式(也称广播式)的教学模式,几乎称得上是最佳选择,并在人类的教育史和文明史上起过并还在起着重要作用。但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以往的教与学的结构模式形成巨大的挑战,学习知识的渠道和媒介也不再是单一的,不仅有纸媒文化,还有电子媒介尤其是网络上的各种数字化知识和资源,都对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挑战。网络和信息面前人人平等,教师和学生具有同等的信息条件,面对同样的信息资源,这无疑给教师提出新课题。学生在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方面所表现出的优越性,教师不仅不能回避和视而不见,更应给予鼓励和激发,“弟子不必不如师”,教育的本质重在超越,这才是教育的本质性的目的和诉求。

其次,面对数字化时代教学的新挑战和新课题,教师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同时也必须思考和实施新的教学策略与方法。面对新的教学形势和教学条件,教师一方面要积极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创新创造能力,另一方面更应重新确立教育教学的侧重点。由于教师与学生面对的是同样的数字信息资源,教师必须将教学内容重点定位在学科和课程的前沿性和前瞻性上,在教学中适度加入自己通过研究分析归纳,对学科与课程的重点问题做出自己的整理、评价和前瞻,并将本学科中出现的前沿性问题加以介绍讲解,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敏感的问题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对其未来的发展也提供了知识系统的延伸和引导,益于专业素质的培养。

此外,教学内容重点还应锚定在知识的深度性方面,即教学必须向深度挖掘。在教学中加强内容的深度性不仅是信息时代使然,更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在课堂上针对某一问题应尽可能的提供有见地的个人见解,这也是学生异常欢迎的和希望听到的。这无疑会使教师的教学与教研形成良性的链接与互动,真正实现以教学带动教研,以教研促进教学深化的良好局面,这无疑是教师这一职业的理想境界。各级政府负责本行政区的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工作,将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纳入本地社会和教育发展发展计划。根据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老年文化教育发展事业的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制定老年文化教育发展机构的设置标准和管理办法;进行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业务指导,组织教育发展督导与评估工作;负责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基本信息的统计、分析和。其次,建立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统计制度。为全面反映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发展情况,也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应将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发展情况纳入教育发展统计序列,每年进行一次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统计。应把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发展情况作为有关干部考核和文明单位评比的条件之一。再次,建立老年学校评估体系。每年或定期组织专家对各级各类老年学校,特别是市级和区级老年学校进行评估,从而使老年学校在办学条件、办学质量、制度建设等方面都有更快的提高,促进老年文化教育发展更健康地发展。最后,建立定期表彰制度。为促进老年文化教育发展事业的持续发展,应定期举行评选和表彰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活动,对在发展老年文化教育发展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投资者、办学者、教育发展人员与管理人员。各区(县)、街道(镇、乡)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表彰制度,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工作。

老年文化教育发展是衡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正面临老龄人口的迅速增长、即将步入老龄社会的现实,在这样的新形势下,老年文化教育发展面临着新的发展要求和更繁重的任务。

参考文献:

数字文化教育范文第6篇

摘 要: 当前,建立在现代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上的各种媒体形式方兴未艾,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移动电视、触摸媒体等“新媒体”在极大地提高人们信息交流效率的同时,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青年学生是新媒体应用与发展的主力军,高校应广泛地挖掘新媒体资源的优势,增强广大青年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不断开辟出新的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之路。

关键词: 新媒体 传统文化教育 创新路径

2017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栏目热播,睿智大气的主持人董卿和复旦附中的才女武亦姝不仅让我们领略了古诗词的无穷魅力,而且带来了一股传统文化热。2017年初,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1]当前,建立在现代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的各种媒体形式方兴未艾,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移动电视、触摸媒体等“新媒体”在极大地提高人们信息交流效率的同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高校学生是新媒体应用与发展的主力军,如何应对新媒体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面临的危机,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一个课题。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问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独有的智慧、气度和神韵成为民族自信力和凝聚力的源泉,也为每个中华儿女提供了安身立命之所。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2]。新媒体时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各方面的冲击,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与滞后断裂的倾向。

1.传统文化的主导性与当今社会多元文化、多样价值观念并存状态的矛盾。当今社会开放、多样而复杂,多元文化和多样价值观念并存是这一时代的重要特征。面对传统与现代价值观念的交织、中国与西方思想文化的碰撞,年轻一代在具有更多价值选择的同时面临诸多价值困惑甚至矛盾分化。再加上青少年主体意识不断觉醒,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普及为了解世界提供了条件和平台,祖辈相传的传统观念开始受到多种现代价值理念的冲击,单一的传统文化价值取向早已不是人们唯一的文化选择,这就制约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造成了传统文化逐步流失断裂的现象。

2.魍澄幕的封闭性与当代社会开放发展趋势的矛盾。由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保守封闭的特点,在现代化进程中无法积极借鉴吸收现代化因素超越自身的局限,在与现代文化的争锋中成为弱势,丧失了权威性与主导性,逐步成为滞后于时代要求的文化形态,在社会发展中逐渐游离于文化核心从而成为社会非主流。尤其伴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传入,中华传统文化在青年一代那里遭遇到一定程度的冷遇。一些青少年不了解“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为何物,亲情伦理观念淡漠。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越来越受到中国青少年的青睐,而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却与我们渐行渐远。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逐步受到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双重冲击与挑战。

3.传统文化的内容及传播教育手段与新媒体技术手段的矛盾。中华传统文化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源远流长,世代传承,涵盖政治经济、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丰富的内容,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但由于历史渊源和承袭等原因,某些传统文化依然停留在文字传播和人际传播等传统传播阶段,还没有完全适应突如其来又发展迅猛的新媒体传播方式。伴随着网络新媒体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对于新媒体技术更熟悉和亲近,他们更习惯用手机、电子书、平板电脑等网络移动终端设备进行阅读,这就使得依靠报纸、杂志、书籍等纸质媒体为主要传承载体的传统文化“失宠”,这就会使某些不适宜新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处于难以传播的境地。如果传统文化的传播教育手段和方式依然枯燥陈旧,难以调动人们学习接受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瓶颈。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路径

高校深入扎实地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对滋养青年一代的灵魂、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必须融合新媒体数字技术,依托新媒体传播平台,提升传统媒体的传播影响力,不断开辟出新的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之路”[3]。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需要借力新媒体技术,在主动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和平台的过程中,彰显自身的生命力和时代感。通过构建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体系,创建传统文化慕课网站,建立传统文化图书数据库,依托传统文化传播教育平台等,有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大力普及传统文化知识,不断增强广大青年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1.构建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体系。新媒体时代在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应充分利用网络媒介作为教学资源,建立网络教育渠道,拓展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平台。一方面,可以在学校网站开设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学习教育内容,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在校园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党组织、校园社团、校学生会的作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传统文化活动,组织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营造浓郁的校园传统文化氛围。另一方面,教师应该提升个人使用新媒体的技能,善于使用网络技术进行相关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打造出具有学科特色的传统文化精品课程,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分析和鉴赏能力,为学生学习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2.创建传统文化慕课网站。慕课(MOOC,即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这种大规模的开放网络教育平台,为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有效渠道。慕课被称为教育史上的一场“数字海啸”,“慕课是网络优质课程,可为大规模学习者提供在线学习;是课程积极适应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产物,学习主体的中心作用得以凸显,人与技术和谐共生”[4]。慕课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念融入网络教学平台,学习过程充分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通常包括网上备课、课件制作、内容讲解、在线讨论、课程作业、教学笔记、网上测试、教学评估等多种教学服务支撑平台,几乎涵盖课堂教学的所有环节。通过慕课传统文化课程,将所有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学习者联系起来对话探讨,实现师生之间的多人共时互动,弥补传统课堂的不足。

3.建立传统文化图书数据库。高校要大力营造经典阅读的氛围,鼓励青年学生深入广泛地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为了便于学生阅读,高校可以建立传统文化图书数据库,将大量的经史子集、诗词曲赋等传统文化典籍纳入数据库,为广大学生提供免费服务。积极引导青年学生走进“经典”,接触“大师”,使他们在阅读中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还可以收录一些现代以来关于传统文化研究的学术著作,乃至海外汉学研究的成果,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可以在数据库中开通读者反馈渠道,及时接收读者的意见,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新需求。

4.依托传统文化传播教育平台。近年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华好诗词”、“中国诗词大会”等电视文化节目深受人们的喜爱,如同一股文化清流激发了众多观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高校可以利用这些传统文化电视网络平台,使青年学生在收看电视节目的同时,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染,也可以依托网络移动终端社交应用软件,建立传统文化推送交流平台。如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和教师的博客等在线互动交流平台,定期推送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吸引学生的关注,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建立传统文化教育的微信公众号,每天点对点地向关注传统文化的广大学生推送相关资讯。推送交流平台的文章,经青年学生阅读后,又容易被随时转发,具有无限的传播空间和难以估量的影响力。

三、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是最具有民族性和民族精神的文化瑰宝,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榉绞剑对于青年学生的人格、品质养成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既面临问题,又充满机遇。“教育者把握‘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话语权,成为引导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向正确方向发展的必然要求”[5]。新媒体时代要想真正提升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就必须广泛地挖掘新媒体资源的优势,创新教育与传承之路,打造完整的传统文化教育传播平台。

参考文献:

[1][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1-26(06).

[3]彭欣.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承的现实困境与创新策略[J].江西社会科学,2014(12):233-238.

[4]蔡宝来,张诗雅,杨伊.慕课与翻转课堂:概念、基本特征及设计策略[J].教育研究,2015(11):82-90.

[5]周刘波,刘航.“互联网+”背景下的传统文化教育路径建构[J].教学与管理,2016(10):30-31.

数字文化教育范文第7篇

1教材的定位

计算机教育可分成数字文化教育[1]和计算机科学教育[2]两大类,如图1所示。数字文化是包括计算机专业在内的所有学生都要接受的文化教育,而计算机科学是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学生根据需要选择的科学和技术教育。

在我国出版的辞书中,“文化”词条有多种释义,其中都包含“知识”和“能力”的意思,如读书写字的能力,相应的英文术语是literacy。伴随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越来越多地使用数字媒体,如编码文字、数字声音、数字图像和数字电视,因此出现了“数字文化”这个术语。数字文化可分成计算机文化、网络文化、多媒体文化和信息文化四个层次,其中的信息文化可认为是最高水平的数字文化。《多媒体文化基础》定位在多媒体文化的层面上。

2教材的结构

《多媒体文化基础》由4个部分组成:1)计算机基础与技能:包括数和字符表示法、个人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和操作系统及其操作;2)网络基础与技能:包括因特网、网络协议、网络应用和网上信息搜索;3)数字媒体基础与技能:包括数字字体、数字声音、数字图像和数字电视;4)电子文档编写技能:包括用Word编写文档、用Visio创建绘图、用Excel处理表格和用PowerPoint编写演示文档。

每章后面都附有参考文献和网址,表示在编写本教材过程中访问过的站点、参考或引用了相关内容,同时为读者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指南。此外,为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基本技能,每章后面都有练习与思考题,并提供有参考答案。

3教材的名称

在我国大陆,属于数字文化教育的教材名称很多,如“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基础”等。类似教材的品种也很多。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出版发行的教材不少于400种,内容大同小异。这些教材的共同点是教读者用计算机“读书写字”,教授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其目的是改变传统的学习和工作的行为方式。这些内容应属于文化(literacy)范畴,而不是属于以创造新产品、新方法、新技术或新材料为目的应用基础。

本教材涵盖的内容包括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文化色彩更浓,因此将它命名为《多媒体文化基础》,英文名称是Multimedia Literacy Basics。这个名称与国际上的课程和教材名称相吻合。

4教材的特点

《多媒体文化基础》教材有如下特点:立足基础,注重技能;选材实用,知识系统;概念清楚,深入浅出。例如“网上信息搜索”和“用Word编写文档”等章节的内容比较实用,知识比较系统,还有许多训练技能的实例。

本教材用词力求规范。许多术语都来自国务院所属的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名词》(第二版)。例如,用“视像”取代“视频”,用“声音”取代“音频”。在科学规范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3]”的课程名称、教材名称、教学内容、技术术语和课程体系等方面,本教材有一定参考价值。

5教材的读者

《多媒体文化基础》是2009年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的立项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公共课程的教材,如课程名称为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信息技术基础和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的教材,也可作为包括教师和公务员在内的从业人员的自学和培训教材。

参考文献:

[1] Microsoft. Digital Literacy Standard Curriculum [EB/OL]. 2nd ed. [2007-10-01]. www.microsoft. com/about/ corporatecitizenship/citizenship/giving/programs/up/digitalliteracy/eng/Curriculum2.mspx.

[2]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IEEE Computer Society. Computer Science Curriculum 2008: An Interim Revision of CS 2001[EB/OL]. /education/curricula/ ComputerScience2008.pdf.

数字文化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耕文化;新媒体技术;教育传播;平台建设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思想内涵十分丰富的农耕文化,其不仅是中华文化在农业领域的具象体现,更蕴藏着极其重要的社会哲学思想,在新时展中依然值得大家积极学习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与人们生活的深度融合,新媒体技术在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工作中发挥出越来越显著的积极作用,通过多元化新媒体宣传教育渠道开展农耕文化教育传播,构建开放融合、共享合作、创新发展的立体式农耕文化教育平台,以此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农耕文化推广传承中。

1新媒体技术概述

新媒体技术主要是指利用先进的宣传手段,融合虚拟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等,将信息资源进行有效交互与融合,是一种能够使观众深入到新闻环境中的新技术。比如,以VR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技术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人们在现实环境中真切感受到虚拟景象带来的直观感受与视觉冲击,将千百年前的历史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其中蕴藏的文化韵味,进一步加强当代人民群众与历史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新媒体技术具有较强的互动性与即时性,报纸、杂志、电视报道等传统媒体虽然能够传递信息,但是缺少一定的互动性与趣味性,在信息化时代已经难以有效吸引年轻观众或读者[1]。而新媒体技术主要利用了互联网技术,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平台能够大幅度提升社会群众的话题参与度与意见表达权,人们能够针对某一观点积极表达自身观念看法,将自身的感受传递出去,极大地增强了信息反馈度。即时互动与有效交流,能够有效提高人民群众对于传统农耕文化的认知理解,使人们在讨论参与中对农耕文化具有全新的感受。

2新媒体技术对农耕文化传播的积极作用

2.1改变农耕文化传播方式

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技术相比,不仅极大程度丰富了农耕文化的教育传播方式,而且满足了农耕文化教育传播的信息及时性需求。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创新发展导致新媒体技术也随之不断变革,新媒体技术突破了传统信息传播具有局限性的缺点,实现了农耕文化教育传播途径的多元化,社会群众在接收文化信息时不再是被动方,还能够针对文化信息表达自身的观点看法与思想感受,同时群众之间能够进行即时互动与交流,彼此之间交流心得与感悟,从而使得人们接收文化信息的渠道进一步丰富扩大。

2.2扩大农耕文化传播范围

新媒体技术在传播农耕文化的过程中,能够运用的传播方式相对较广,比如数字出版、微博文章、微课学习、直播表演等,多样化的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形式不仅丰富了农耕文化的思想内涵,更是扩大了农耕文化的教育传播范围。新媒体技术为农耕文化实现“产业融合文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群众只能通过纸质报纸或固定的新闻节目进行观看学习,而新媒体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元素的限制性,使得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农耕文化的学习,从而使得文化受教育范围进一步扩大,使得学生群体、老年人以及上班族等不同阶层与身份的人们都能够接触学习到农耕文化,深入了解农耕文化的思想内涵[2]。同时,新媒体技术还能够为农耕文化开展跨界合作、文化渗透以及多元素融合提供有利条件,从而为农耕文化实现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为农耕文化在现代化社会发展提供创新力与发展动力,帮助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实现新形态的转变,扩大农耕文化教育传播的范围。

2.3构建多元化农耕文化传承空间

新媒体技术在社会中的广泛运用进一步加快了“信息化学习”理念的推广普及。互联网环境为人们提供了更加简洁化、高效化、多元化的教育学习环境。智能搜索、现场直播、移动APP、独立网站等技术的高效应用使得人们能够更加直观清晰地接触了解到农耕文化。同时,网络视频影像、音频资源、数字图书馆等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使人们能够进行终身学习。多元化的文化教育传播方式、丰富的数字化文化学习资源以及多元化的文化教育学习目标共同构建出了多元化的农耕文化教育传承空间。

3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建设

3.1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内容设计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人们在接受了解文化知识时具有更为明显的自主选择性,更加倾向于选择自身比较感兴趣,具有新奇性的文化知识内容。因此,在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内容设计的过程中,在充分体现农耕文化核心思想内涵的同时,必须注重文化教育内容的新奇性、趣味性、时代性以及形象性,以此吸引更多的社会群众参与到农耕文化学习中。比如,山东省进行农耕文化教育传播时可以选用齐鲁农耕文化,齐鲁农耕文化与其他农耕文化相比具有一定的先天地理优势,同时其中蕴藏的哲学思想同样值得现代人学习与传承[3]。轮耕种植等农业生产模式的改进能够反映出古人在长期耕种中的创新精神与严谨认真的态度,与现代社会强调的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思想观念不谋而合。农耕文化思想中寻求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观念与当今社会提倡的博爱、平等思想相同。农耕文化中具有极其鲜明的普世价值,有助于中国思想走向世界,提高我国世界影响力。因此,在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内容设计时,可以将农耕文化中的轮耕种植、集体思想、农业成语谚语等内容涵盖其中,借助互联网技术广泛收集相关视频、音频、文章、动画等资源,并对相关文化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将其分成“基础农耕文化”“进阶农耕文化”以及“农耕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三个板块,从而全面构建出农耕文化教育知识体系。

3.2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结构设计

在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结构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文化教育的主要目的与教育内容,随后基于新媒体、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构建出科学完善的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建设方案。利用新媒体技术将相关文化教育资源进行数字化转换,如文字、图片、影像视频等,利用数据库与H5技术构建出集农耕文化咨询、数字化农业、社会教育、农业博览、文化交流互动以及学术建设于一体的网络教育平台。在平台结构搭建完毕后进行新媒体资源整合、平台试运行、修改调整等工作,确保平台无误后进行正式运行[4]。可以将教育平台搭载到高校校园网站中运行,借助高校文化环境进行文化教育宣传,同时定期收集用户评价建议,依据有效建议进行平台优化与完善,在平台趋于成熟稳定后将平台推广至社会中,以此面向社会公众进行农耕文化教育传播与推广。

4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建设措施

4.1打造高质量文化传播队伍与新媒体平台

为加强农耕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教育传播质量,应当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与文化研究传播队伍的积极作用。农耕文化研究人才在推动农耕文化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需要强化文化研究人才的培养力度,高质量的文化研究人员能够对我国优秀传统农业文化典籍等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以此有效挖掘出农耕文化中蕴藏的优秀思想。在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和高校、专家以及优秀农业企业等进行合作交流,提升专业人才的文化素养与综合能力,进而打造出高质量的文化传播建设队伍[5]。在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农耕文化传播时,在有效利用电视广播、新闻网站等传统媒体的同时,还需要加强新媒体平台的使用力度,在对外开展文化教育宣传时可以积极利用海外媒体平台,比如TikTok平台、YouTube视频、推特平台等,逐渐提升我国优秀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在国内进行农耕文化教育传播时可以利用微信、微博、小红书、B站等新媒体平台。新媒体技术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度大、传播范围广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农耕文化传播教育质量与效率,并快速凝聚出具有高黏性的文化学习群众[6]。

4.2科学制定文化传播内容

为确保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取得良好成果,在文化教育传播过程中应当坚持选择性原则,对农耕文化的普世性、独特性、契合性等特点进行综合考虑,以此进行具有导向性的文化教育传播。农耕文化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中华文化思想,比如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中庸之道、因地制宜以及人与自然等哲学思想。我国是世界农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农耕文化遍布在中国各省份地区,基于不同地区的地理条件、自然条件以及社会发展等元素的不同,不同地区的农耕文化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色[7]。因此,在进行农耕文化教育传播过程中,教育宣传部门应当注重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工作,针对不同地区的民族特色、生活习俗、经济发展等因素进行充分考量,以此确保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工作能够有效落实。在利用新媒体技术传播教育农耕文化时,应当注重结合现代化思想理念,将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效结合,不仅能够提升文化的趣味性,同时还能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对农耕文化进行深入了解与学习,以此推动农耕文化在新时期发展中取得优异的教育传播效果[8]。

4.3打造多样化文化传播渠道

新媒体技术在社会中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农耕文化教育传播效果,借助各种不同的传播方式与丰富的文化内容,打造出多元化农耕文化传播教育途径。媒体是文化传播推广的有效助力,主要以社会群众为核心对象,以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为主要目标。比如,李子柒的全网爆火不仅满足了国内群众对于“采菊东篱下”式生活的向往心理,更是带领国外人们了解到我国优秀文化,领悟到其中悠然自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思想内涵[9]。在信息化时代中,农耕文化宣传推广部门应当注重智能化、针对化新媒体运行,科学利用大数据技术建设适当的文化教育传播平台,并依据人们的喜好、理想追求等进行精准化内容推送,以此提高农耕文化教育传播效率[10]。此外,还可以对真实的农耕生活进行展示以满足社会群众的精神需求,积极构建对话空间氛围,提高人们的互动性,在相互交流沟通的同时,强化农耕文化的学习印象[11]。政府部门可以依据国家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等鼓励社会各界制作农耕文化相关的生活纪录片、历史影像、旅游宣传片以及电影电视等,打造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农耕文化产品,同时整合教育传播资源,进而形成智能化与规模化的文化宣传教育制度。在民间层次,社会企业应充分发挥农耕文化的品牌效应,结合社会发展与群众需求打造农耕文化品牌,同时可以推动农业旅游文化的建设,吸引国内外游客参与农村乡村旅游,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农耕文化中勤劳朴实、自然和谐、安居乐业等农耕文化思想[12]。

4.4构建健全的监管反馈机制

传播质量不仅能够反映出农耕文化教育传播效果,还能够帮助相关部门对文化传播工作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优化。在推动农耕文化教育传播的过程中,必须做好宏观管控,确保良好的教育传播成效监督管控,针对实际情况及时开展文化内容调整改动,从而形成科学高效的互动性教育传播模式[13]。同时,文化传播部门应当重视社会群众评价反馈机制的构建,确保文化受众群体能够通过反馈平台有效反馈文化教育学习意见,避免单向文化信息传播造成的被动与盲从。通过良好的监督反馈制度,实现对农耕文化教育传播的全面监督管控,以此提升农耕文化教育传播质量与效率,使社会群众能够更加了解民族文化。

5结论

民族文化自信的核心内容就是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不仅关乎民族自信心的构建,同时还关系到国家软实力的创新发展。农耕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其中蕴含的丰富思想理念在现代社会依然值得人们学习与倡导,新时代背景下,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工作应当积极引进新媒体技术,通过科学手段与现代化思想建设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推动我国农耕文化的教育宣传,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数字文化教育范文第9篇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高职院校;传统文化

一、引言

在古代,虽然没有高科技的支持,传统文化依然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扬。放眼当今国内教育,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把知识的学习放在第一位,而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被忽视了,甚至被遗忘了。高职院校的学生是国家发展未来的希望,尤其要好好传承和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借助当今的新媒体技术,可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促进传统文化的教育,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优秀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素养的途径,也是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我们要直面对待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二、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优势

所谓新媒体技术就是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高职院校学生对一些新媒体技术的使用和掌握都比较娴熟,特别是这几年,随着微信、微博、抖音、快手、微视频等新媒体技术的流行,高职院校的学生或多或少都会安装有类似的移动客户端,使用率也相当高。而且,这些新媒体的使用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网络,就能随时随地获取大量丰富的信息。借助新媒体技术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丰富多样。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呈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范围广泛,文字、语言、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都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具体地讲,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节日、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等为载体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高职院校学生面对如此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往往表现出一种枯燥厌烦的学习态度,很难提起主动学习的兴趣,更不用去谈传播及传承了。新媒体技术恰恰可以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技术在表现形式及呈现方式上,有着光靠书本的传统的传播方式所不具备的优点,新媒体技术能够用多种方式对以上内容进行多维度的展示,包括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形式,结合网络技术,Htm15技术和VR全景技术来提高传统文化的呈现形式。新媒体技术使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载体得到无限扩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如果依赖于传统的书画、口头等方式进行传播和传承,局限性是非常大的。如今借助新媒体技术,其形式多样,各种形式的表现过程比较丰富,可融文字、音频、画面为一体,像这样的新媒体主要有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载体的多样性,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能更好地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极其深刻意义。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日常学习及生活中很容易接触到以上媒介,并借助新媒体技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学习与传播。借助新媒体技术,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学生教育中得到快速传播。新媒体技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借助各种终端设备,特别是手机,得到快速到传播。传统的媒体主要就是纸质媒体或者说电视媒体,这些媒体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后期制作,导致传播速度相当缓慢。而且高职院校学生群体又很少有时间去阅读报纸和观看电视,使得中国文化想要借助传统的媒体进行高效的教育,几乎很难做到。相反,借助新媒体技术,结果会有很大不同。新媒体技术主要以网络信号作为传送的最主要的方式。具有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的特点,同时也更加的具有时效性。当今高职院校的学生人手都有一部手机,而手机中又装有大量的自媒体平台软件,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余时间,无论在校园内,还是在校外,甚至在公交车或地铁上,他们都能通过手机端,借助网络,更加方便快捷地浏览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高职院校学生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强大的互动性,快速发表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见解。传统媒体互动性几乎为零,观众与作者之间,观众与观众之间都无法或者很难实现有效互动沟通交流。但是新媒体技术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点。目前绝大部分的自媒体网站,小视频平台都给用户提供了互动、点赞、评论、分享、留言、回复等功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借助新媒体技术进行大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利用互动的这些功能,进行广泛的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让学生学习到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新媒体技术趣味性高,针对性强,使得学生从过去的被动了解转为“主动学习”。新媒体技术多数是以音像视频的形式在各大媒体平台上进行传播,而高职院校学生业余时间又喜欢去浏览网页或者各种视频,自然而然,就养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了。同时,互联网会应用大数据技术,根据学生平时的上网习惯及浏览记录,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推送学生相关的文章及视频内容。因此,借助新媒体技术的这个特性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媒体技术成本低,高职院校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加入传统文化建设及推广行列。目前许多自媒体平台,都允许客户自己录制和上传视频及文章,只要内容得当,即可通过审核出去,各大直播、短视频、微博、微信、QQ、抖音、快手等平台,都为我们提供了简单又方便的方式。只需要一部能上网和录制视频的手机,即可完成,门槛极低,非常适合我们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我们观看别人的作品的同时,自己也可成为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录制者和宣传者。新媒体技术借助互联网优势,方便大学生更快更准确地方式获取自己想要的资源。互联网上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素材丰富多彩,为我们的文化教育课提供了不少的帮助。百度、谷歌、搜狗等搜索引擎,极大的方便我们高职院校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传统文化进行检索,查找相关资料非常便利。查到的资料还可以下载到本地,以及分享出去,甚至可以用于课堂教学。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正在逐步改变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环境,所以,新媒体时代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职院校传统文化的教育。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更多的个人以及团体加入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及传播行列。这几年,也逐步兴起以推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题材的电视节目,比如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舌尖上的中国》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型电视文化节目,这些节目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大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不断受到广大大学生的追捧和喜爱,曾经的“80后外卖小哥轻松上阵,击败北大硕士,成为《中国诗词大会》冠军”一篇新闻,成为网络热搜,也是新媒体技术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带给我们的冲击感。

三、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正在向我们特别是广大大学生们展现其特有的魅力,让大学生身临其境体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带给我们的荣誉感和历史感。同时,在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高职院校也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新媒体技术带给我们良好机遇的同时,我们也要以客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些挑战。新媒体技术既可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可能存在“糟粕”。高职院校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不能很好地甄别和取舍,比如前几年,大学生群体中流行过“圣诞节”“情人节”等习惯,而忽略了中国传统节日,比如“重阳节”“七夕节”等,很多学生甚至不知道这些中国传统节日的存在。类似这样的现象,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引导高职院校学生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外国文化的区别,分清主次,不要盲目崇洋而把我们祖先留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抛之脑后。如何让高职院校学生在新媒体发达的今天,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攻克的课题。借助新媒体技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与原著所要表达的内容可能存在很大差异。特别是中国的古典名著,这些古代的作品经过后人改编,在拍摄成电影、电视剧、小视频后,借助新媒体技术呈现给观众以及我们的高职院校学生时,往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代的“导演”对原著的理解水平,有时候不能将原著的意思完整表达出来,甚至与原著的意思大相径庭。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我们想要借助新媒体技术对高职院校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进行良好教育,就必须首先自己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还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信息素养及动手能力。虽说一台手机就能编辑一篇文章或录制一个短视频,但是作品的最终呈现效果,是需要作者在后期做修改润色处理的。这个过程需要作者具备有一定的软件以及电脑操作技巧。

四、趋利避害,无惧挑战

既然新媒体技术在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优势与挑战并存,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就要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充分地认识其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有针对性地发挥我们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把新媒体技术进行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碰到的困难以及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趋利避害,无惧挑战。我相信,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更新迭代的未来,“新媒体技术”将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手段,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

五、结束语

本文对新媒体技术在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优势与挑战的发展趋势,做了一些“管中窥豹”式的解读,实际上,新媒体技术在我国乃至世界的大学文化教育中的应用,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和先进得多。但无论如何,我们相信,新媒体技术在大学生立德树人方面,将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同时面临的挑战也不止我们在文中谈到的这些,这些课题有待于我们,也值得我们进一步做更深的探索及研究。

参考文献:

[1]魏亚争.浅论如何依托群文活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J].今古文创,2021-01-30.

[2]李亚宏,李燕凌.利用新媒体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N].河北日,2020-12-23.

[3]师霞,白雪峰,周燕.刍议5G时代新媒体的发展[J].西部广播电视,2020-11-13.

[4]鲁闯.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J].新(汉文版),2018(04).

数字文化教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优秀运动员;学训矛盾;网络学习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6-0085-04

1、前 言

传统的学校教育不能适应优秀运动员在项目、年龄、训练、比赛及生活等方面的个别差异,不能解决运动队专业训练和学校班级授课在时空上存在的尖锐矛盾,致使相关教学活动难以规范实施,教学质量长期停滞不前。文化教育的欠缺不仅影响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提高,使其在向一流运动成绩攀登时,缺乏文化底蕴的有力支撑。而且影响运动员退役后的职业转换,成为运动员的后顾之忧和运动队新陈代谢的瓶颈。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路在何方?既是历史的困惑,更是现实亟待解决的问题。

鉴此,国家体育总局将推进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列为北京奥运会后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本文在南京体院运动员网络学习系统建设和运行实验的基础上,对优秀运动员网络学习系统的实施进行了较全面论述和探讨,以期为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2、运动员文化教育概述

运动员文化教育主要指我国体育系统体制内举办的、对优秀运动员实施的、涵盖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等各层次的文化教育工作:

2.1 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沿革

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为迅速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适应运动训练专业化的需要。逐渐形成了以省市体育工作队为基本形式的优秀运动员集训体制,运动员无法继续留在普通学校就读,为解决其文化学习问题,运动队开始设置文化教师编制。上世纪60年代初,原国家体委训练局和部分省市体工队纷纷设立文化教育科(组),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现象由此产生。1978年原国家体委提出“优秀运动队向院校化过渡”的方针,1983年国务院批转原国家体委有关请示,随后原国家体委与教育部联合发文,对试办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院(校)提出了具体意见。原国家体委还规定运动员每周三个半天进行文化学习。1983-1986年在体工队的基础上,北京等10个省市组建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院,江苏依托南京体院设立运动专修科,其他省市或成立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校、或在体校附设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职能。老一代文教工作者开拓创新,努力缓解学训矛盾,除坚持正常的班级授课外,还创造了诸如教师随队上课、灵时编班上课、灵活多样补课等多种教学组织方式和方法,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实现了质的提升和跨越式发展。至此我国初步形成相对独立、体教结合、多形式、多层次、较规范的优秀运动员学训体系。

2.2 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与问题

北京奥运会后,中央明确竞技运动继续坚持举国体制。体育系统自办教育源于运动队、专于运动员,能提供从小学到大学各层次的教育,最适应运动队需要,仍是运动员文化教育的主要机构和形式。但是二十多年来运动员文化教育除了教学硬件条件改善以外,在教学理念、组织形式、技术手段等方面没有质的进展。运动员每周三个半天的文化学习时间原本就比同龄人少,在实际实施中又须照顾竞技运动的特殊规律和需要,致使相当一部分运动员连上述文化学习时间也无法保证。教学工作长期在“坚持标准,许多运动员就无法完成学业,要使部分承担重任的运动员毕业又不得不降低要求”的尴尬中徘徊。优秀运动员属于特殊的教育对象,他们承担着攀登竞技体育高峰的重任。训练竞赛要求是刚性的,如果继续固守旧有教学观念和方法,拘泥于时空需求不能自拔,将永远受制于学训矛盾。时代日新月异,国家、社会和运动员对运动员文化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改革、突围已刻不容缓。

3、网络学习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网络学习的特性使克服学训矛盾成为可能,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网络学习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3.1 网络学习网络(化)学习(E-Learning)源于英文ElectronicLearning,也可译作“数字(化)学习”、“电子(化)学习”等。网络学习是指主要通过因特网、WEB浏览器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的活动,以及通过网络电子技术对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管理的活动。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网络学习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这一方式下教师、学生、知识这些教学的基本要素相互作用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生借助丰富的资源、便捷的协同、友好的互动。深度体验和感悟学习内容,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本质属性。同时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合作协调学习、探索发现事物、以及终身学习等能力。

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刺激一反应”,把学习者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经让位给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并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的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即“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属性,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因此,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网络学习所表现出的特性使其成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最佳实践环境,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成为网络学习这一现代教育方式推进和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

4、网络学习系统构建

网络学习系统一般由校园网络、网络学习管理系统、教学资源和系统管理员等部分组成:

4.1 校园网络

局域网络是构建网络学习系统的基础,为满足网络学习的需要,局域网络尽量覆盖到运动员宿舍,以利于高速、免费地传输校内教学资源;网络出口应有足够的带宽,还应解决经由教育、电信、联通等不同网络高速接入的问题,以便运动员无论身处何方都能便捷地接入网络学习系统。

4.2 网络学习系统

该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4.2.1 硬件

一般配置为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网络存储器和任课教师用电脑等;另外可配置自动录播教室(用于批量录制课程录像)和网络计算机教室等;学生需自行配备笔记本电脑。

随着价格不断下降,硬件费用在整个网络学习系统建设中所占比例越来越低,已不再成为制约因素。

4.2.2 软件

一般配置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学习管理系统。网络学习管理系统是学校对网络教学的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估过程进行全面管理的平台,也是学生在网络学习中获取、协作、练习和交流的平台。其以动态WEB页面呈现,并具有的以下基本功能模块:基础数据:机构设置、教师数据、学生数据、课程设置等;身份认证:等级、身份、权限的分配与管理等;课程建设:文本、图形、图像、音像和课件的上传与管理等;教学互动:学习、实验、作业、考试、论坛和博客等;成果展示:介绍学校在学科建设、精品课程和网络学习系统建设等方面的情况等。

网络学习系统须满足按运动员特点进行二次开发和不断完善的要求。

4.3 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主要指数字化的教学内容,这是成功实施网络学习的关键。用信息技术对课程体系进行全面改造和引导,将讲授、协同、练习、测试、模拟等学习方式整合在一起,把课堂教学转化为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种数字媒体,实现即时更新、储存、取用、分配和分享。

课程体系数字化包括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课程数字化包括自学导读、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案、讲义、题库、课件、课程录像和参考资料等内容,其中课程录像完整地记录师生课堂教学实况,符合学生原有学习习惯,对保证网络学习质量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学课件针对学生和课程实际,通过精心设计,运用多种媒体,引导学生学习、练习和互动,一步步地完成所学课程,是高水平网络课程建设的重要标志。教学内容建设不必拘泥于“学时”,也可按“知识点”来组织,尽量分解为短小精干的模块,以便学生零星利用时间、灵活组织学习。教学资源还包括因特网上无限的相关资源。

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包含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等内容。高等教育部分的教学资源应以自主建设为主,而基础教育部分由于内容固定、差异不大,应重视社会资源的利用和整合。

数字化是对传统教学理念、固有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内容向数字化迁移是一项艰巨工程,能否成功实施有赖于学校领导的强力推动和身体力行,有赖于全体教师的深刻理解和积极投入。

4.4 系统管理员

系统管理员是网络学习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能熟练使用网络、计算机和网络学习系统的教务管理人员,是掌握信息技术和精通教学管理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其主要任务是负责教学、教务和学籍管理工作,保证网络学习系统正常平稳运行、发挥应有效益和不断改进完善,并对师生开展相关技术技能的培训和指导等。

4.5 系统建设策略

4.5.1 各自建设

各省市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机构自行建设网络学习系统。优点是:有利于网络学习系统按需使用、个性化发展。

4.5.2 统一建设

由体育总局科教司牵头,面向全国优秀运动员,建立统一的网络学习系统。优点是:集中人力物力建设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网络学习平台;集中优秀的师资力量,推出全套精品网络课程;节省人力物力,建设、运行效益最大化。完整的运动员文化教育涵盖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等内容,因此建设统一的网络学习系统应依托本科体育院校进行,以便在文化、设施、人才、管理和资质等方面获得足够的支撑。

4.5.3 分步推进

网络学习系统既要有高水平的总体建设规划,又要按实际需求分步实施,模块化建设。根据用户实际数量,确定网络学习系统并发在线学习人数的合理数值;充分利用因特网已有成熟资源(如视频、语音对话和电子信箱等),不必求全;硬件配置满足两至三年需要即可,按实际需要逐步扩展和更新。

5、网络学习实施

网络学习的实施与校领导、教练员、教师和学生四要素紧密相关;学习质量的保证离不开严谨、可行的管理办法;循序渐进,实现网络学习比重的逐步增加和学习内容的全面覆盖:

5.1 四要素

5.1.1 校领导

明确网络学习在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中的意义和定位,制定科学、可行的数字校园发展规划及网络学习系统建设方案,保证经费投入,培养或引进系统管理专业人才,强化干部、教师和运动员的网络、计算机技能培训,为网络学习系统的建设、运行和完善创造良好的条件。应从构建技术环境和建立教师队伍人手,深入开展在新技术条件下,教学策略、方法、评价和管理等的研究,同时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和调整,协调融合,扬长避短,互补完善,形成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体系。

5.1.2 教师

更新教学理念:既要发挥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作用。又要注意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改变教学方式:针对学生的认知方式所发生改变,教学模式、教学策略、角色也应随之调整。在分析学生需要、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的基础上,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网络学习的特点结合起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通过不同学习方式与不同学习技术的综合运用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提高应用技能:熟练使用网络和计算机,独立制作电子文档和教学课件,适应在网络学习应用系统中所承担的课程建设和网络教学任务。无容回避,教师作为年长者目前在自如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等方面反而不占优势,但教师必须接受挑战,与时俱进。

5.1.3 学生

参加学习的运动员要转变为网络学习所要求的自主学习者,须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饱满的学习热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能够持续学习、解决问题、协作沟通以及正确的评价学习成果。这种学习应富有策略性,根据自身特点、训练比赛安排,合理选择学习内容和进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熟练使用信息工具进行探究性、发现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学习。

5.1.4 教练员

运动队是否兴读书学习之风,对运动员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中教练员对运动员的成长具有监护职责。教练员在训练和学习上都应提出明确的要求、主动与学校协调、做出合理安排,督促和支持运动员完成学业。

5.2 启动阶段管理办法要点

5.2.1 实行班级授课与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制度

运动员在家训练时到校跟班面授,在外集训、比赛时则通过网络自主学习。

5.2.2 注册

运动员入学伊始,应同时在网络学习管理系统注册。

5.2.3 辅助学习权限

每学期根据学校提供的运动员学号和名单,由任课教师将其作为学习对象加入到具体网络课程中,此时相关运动员获得该课程网络辅助学习的权限,即运动员在校跟班学习的同时,可借助网络课程进行预习、复习和练习。

5.2.4 网络学习资格

运动员因训练、竞赛,不能到校上课时,应办理网络课程学习手续: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训练竞赛实际,与运动员一道制定个人网络学习计划。此时该运动员方获得相关课程网络学习的资格。

5.2.5 辅导与监督

运动员离校期间,应根据网络学习计划,通过网络进行自

主学习,并通过网络学习系统、QQ群、BBS和E-mail等平台进行师生互动,提交作业和练习测试;任课教师对运动员网络学习过程实施全程辅导和有效监督。

5.2.6 认可与考核

按学习计划、在过程管理下进行的网络学习,学校予以认可。相关运动员返校后应及时恢复跟班学习和考核。如错过正常考核时间,学校可为其组织专门考核。考试合格成绩予以记载。

5.3 效果与预期

5.3.1 实验验证

我们选取南京体院30名学生,(都是已获全国比赛前三名的现役优秀运动员,分布在不同的训练基地,有的还在国家队,训练比赛任务繁重,难以坚持正常的课堂学习)举办网络学习实验班,开设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6门课程。结果97%的学生如期完成了所学课程,成绩合格。实验显示:(1)作为必备的学习终端――笔记本电脑在运动员中基本普及,完整的硬件环境业已形成;(2)信息时代,与计算机和网络为伴已是年轻人基本生活方式,实施网络学习,运动员如鱼得水,没有操作门槛;(3)以课程录像为基本内容的网络课程,与课堂教学效果相近,同时通过网络视频、音频、文字等即时通讯技术,师生、生生互动较课堂教学反而有了极大的丰富和强化,网络课件、教案、练习、测试、专题论坛等,以及因特网上无限的资源对学生学习给予了有力的支撑;(4)网络学习有效克服时空制约,自主学习、灵活安排、学训兼顾,从操作层面上解决了学训矛盾,为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开辟了崭新的天地。

5.3.2 路线图

网络学习早已在国内外众多知名学校广泛开展,教学质量和效果无容置疑。但是网络学习对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来说却是一件新事物,在具体工作中应该积极推进、稳步实施:(1)步骤,从网络辅助学习、到课堂教学和网络学习结合、到逐步增加网络学习的比重、直至过渡到以网络学习为主面授为辅的教学组织形式;(2)覆盖,从高等教育到基础教育、再到职业教育等,逐步实现网络学习对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全面覆盖。

5.3.3 形成和谐的培养模式

教育以人为本,运动训练、文化学习都属于教育和育人,是运动员培养和人的发展不可偏颇的两个方面,不存在根本的矛盾。在操作层面上,由于训练竞赛受项目、场地、时间和任务等因素的制约,调整空间有限。而文化学习则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分散、机动和个别地有效进行。因此运动员文化教育必须也能够进行改革:运动训练保持现状、不受冲击。文化教育主要利用训练比赛之余远程进行,同时辅以课堂面授,形成运动训练和文化教育和谐发展的运动员培养模式。

6、结 论

6.1 现行运动员文化教育受制于学训矛盾,质量不高,举步维艰。解决老问题,需用新办法:打破传统教学理念、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现行教学模式已刻不容缓。

6.2 网络学习是指主要通过因特网、WEB浏览器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的活动,以及通过网络对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管理的活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网络学习的有效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6.3 网络学习系统一般由网络、网络学习管理系统、教学资源和系统管理员等部分组成,其中网络学习管理系统是核心,数字化教学资源是关键。

6.4 网络学习是一项重大变革,只有学校明确网络学习的意义和定位,大力推进。教师勇于面对挑战,更新理念,掌握技能,积极投入,才能有效实施。

6.5 网络学习条件已具备,时机已成熟,它不受时空制约,效果确定,尤其适合运动员特点。应成为解决学训矛盾、提高教学质量,深化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改革的破题之举和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王松涛,论网络学习[J],教育研究,2000,(03)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学科教育,1998,(03-05)

[3]王鲁宁,我国优秀运动队文化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J],体育科学,2004,(06)

上一篇:德育课程建设范文 下一篇:财务竣工审计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