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素养教育范文

时间:2023-06-12 17:12:32

数字素养教育

数字素养教育范文第1篇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行为与态度的可塑性,小学也是实施数字公民素养教育很有效的阶段。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觉得这确实在提醒我们应该整合学校、教师、家长的力量,正视、研究并迎接这一挑战,毕竟数字化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因为在问题面前,正面的引导干预越缺失,就越容易陷入数字公民素养缺失的旋涡。另外,对于很多一线教师而言,其实大家对数字公民素养这一概念还仅限于感性认识层面,因此,教育管理部门和教师培训机构,有必要对教师加强这方面的培训与指导。

现在很多中学都为避免学生上网而禁止学生带手机,这往往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而使问题更加难以应对,看了阮博士的调查报告后,结合日常生活的体会,我确实感觉到这只是问题的冰山一角,背后的原因还在于数字公民素养以及相关教育引导的缺失。

在学生的数字公民素养教育问题上,我觉得除了当前学校和教师经常采用的禁止使用策略外,更应该考虑的是给予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方面的指引与锻炼。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开展一些教学活动,或者通过班级群弥补不在校时师生之间沟通的缺失,等等。学生在体会到信息技术带来个人学习发展的成就感的同时,往往也压抑了技术使用失范行为的概率。

同时作为一名二年级孩子的家长,我觉得家长在数字公民素养教育方面的作用十分巨大。我的选择是让孩子尽早接触网络,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如和孩子约定上网时长,陪同孩子玩一些智力思维的游戏和学习型APP等。另外也希望学校要在育人目标中纳入数字公民素养教育,而且将其贯穿于青少年学习成长各个阶段,利用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力量来为社会培养有责任、有担当、有涵养的数字公民。

数字公民素养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根植于“数字化”这个技术背景,二是它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在对中小学生实施数字公民素养教育时,我认为应该注重四个“合”,具体如下:

第一,与学校管理的“结合”。一方面学校应该在办学目标中整合数字公民素养教育,另一方面学校也应该具有“数字素养”,即学校的管理理念及业务运行方式应体现数字时代的特点。

第二,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数字公民素养的教育,应用是基础,因此建议在日常的学科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教师示范长期濡染,或在一些信息化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应用锻炼。

第三,与社会生活的“融合”。教育只是社会的一个方面,数字公民素养教育也应该置于数字时代社会生活方式与行为准则的大背景下来实施。

第四,与教师培训的“契合”。我在平时的工作接触中,发现中小学教师对“数字公民素养”的知晓程度并不高,自身的数字公民素养和指导能力也不容乐现,这在本次调查中也得到了佐证。因此需要加强“教育者”的培训,并通过教师串接家长和学生,营造一个协同的数字公民素养教育氛围。

(马建军 浙江省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信息技术教研员)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社会逐步形成,人类为自己构建了第二生存空间。以开放自由为基本特征的数字社会为人类提供了一种不在现场却毫不影响互动的方式,人们可以塑造新的自我、蒙面而欢、做现实世界中不能做的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数字社会是一个责任缺失的地带,恰恰相反,它更需要数字公民超强的责任意识与自觉的责任担当。国际上著名的数字公民教育学者Mike Ribble指出,“数字公民应能够在应用技术的过程中遵循相应的规范,并表现出适当且负责任的行为”。

大学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引领者,也是培养数字公民责任的重要阵地,因此,要加强校园数字文化建设,采取多种途径培育具有强烈责任意识的数字公民,促使青年学生以负责任的态度参与数字社会的各项生活,积极维护数字社会的秩序,促进数字社会乃至现实社会的和谐发展。对于众多的师范院校而言,它们承担着新一代师资的培养工作,也间接地塑造着未来一代公民的综合实力,所以有必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数字公民素养教育的内容。

数字素养教育范文第2篇

一般来说,数字公民素养由九个部分组成:数字连接(Digital Access)、网络消费(digital Commerce)、数字交流(Digital Communication)、数字读写能力(digital Literacy)、网络行为礼仪(Digital Etiquette)、网络法律规范(Digital Law)、数字公民的权利和义务(Digital Rights & Responsibilities)、网络健康(Digital Health & Wellness)以及网络安全和自我保护(Digital Security & Self-protection)。只有做到这九点,才能真正帮助孩子适应数字化社会,做一名合格的数字公民。

数字连接 Digital Access

数字连接是培养数字公民素养的基础。它是指人们使用网络科技的能力。由于贫富差距,很多农村地区或偏远地区的学校和家庭没有能力购买电脑或使用网络。网络连接的不均等性成为实现数字公民道路上的一个绊脚石。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需要明白这样的道理,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使用网络或其他科技。在加州,某小学的教师曾经做过一个全球文化交流项目,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生态环境。他们通过互联网找到世界上另外一个国家愿意参加该交流项目的班级。在项目开展过程中,美国的小学生们每天都急切地希望收到对方班级同学的回信,他们不断地在学校和家里查阅他们的邮箱,看看有没有对方的消息。而对方国家的小学生却因为家里没有网络没法即时回复。从教师的角度,当他们布置与使用网络相关的任务时,需要考虑到是否班级中所有的学生都能使用网络。教师需要为那些没法使用网络的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

网络消费Digital Commerce

通常意义上的网络消费指使用网络购买产品,如淘宝、京东等网络商城。根据有关调查显示:网购最多的产品类型为衣服、玩具、食品等。而今的数字社会,网络消费里很多是软件的下载、歌曲的下载等。移动手持设备的盛行让人们在软件商城下载软件的次数越来越多。下载带来的便利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很多违法或不道德的行为浮出水面,这其中包括非法下载软件和歌曲、上、等。不仅如此,网络消费催生了钓鱼网站。他们使用类似银行、支付软件的界面,通过电子邮件或即时通讯工具提供链接,让网络消费者付钱到这些非法网站。

现在,家长又多了一个令他们头疼的问题,他们的孩子经常在玩游戏时下载新的付费游戏,导致高额账单。在生活中不难看见年纪颇小的孩子捧着苹果手机忘情地投入,而很多家长也把手机或平板电脑当成安抚哭闹孩子的有效工具。然而,手机中的免费游戏其实暗藏“商机”,它会让玩家先试玩一些级别简单的游戏,再对难度级别高的游戏进行收费。当孩子们为了继续这个游戏,想要“通关”时,便需要购买虚拟货币。当他们点击了“现金”时,手机就会自动连接到家长的账户扣款。在美国,有2300万的家长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在中国也有不少例子。一个六岁的小孩使用iPad 玩游戏,两天消费了4000多元。更有甚者,一个10岁的孩子将自己母亲的银行卡偷偷和微信支付绑定,为了玩游戏买了将近1000元的道具,还删掉了银行卡的交易记录短信。作为家长,首先要教会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念,同时,将购买账号的密码取消自动保存,从根本上杜绝孩子购买。

数字交流 Digital Communication

网络交流不仅是使用即时通讯工具沟通,更重要的是信息的交互。网络带给人们最大的一个变化是交友圈的无限扩大。19世纪,人们的沟通方式非常单一,大家只能通过面对面或是写信的方式聊天,传播消息。而到了21世纪,人们可以选择的沟通方式变得五花八门。电话、手机、邮件、网络聊天软件、视频软件成了人们的主要沟通工具。这些沟通工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手机和网络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和对方进行沟通和合作。不仅如此,很多公司还推出了能够多人在线的互动合作平台。

数字交流同样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当学生可以选择任何一种他们喜爱的方式去和别人交流时,他们也更容易被这个五光十色的网络世界所吸引。使用网络交流容易使孩子沉迷于网络聊天交友当中。

总体来说,有五类孩子更容易沉迷到网络交友:在现实中出现交往困难,感到孤独的孩子;在家庭中缺少关怀的孩子;家长严格控制交友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自信的孩子;防范意识差的孩子。这些孩子因为花了太多时间在网络上,可能就忽略了和家人的沟通,也忘记了去经营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甚至因为上网时间过长导致睡眠不足,没有时间读书,结果成绩每况愈下,课业压力增加,又可能让他们为了逃避来自现实生活的压力选择了虚拟世界,网络沉迷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于是就变成了恶性循环。

数字读写能力 Digital Literacy

数字读写能力,又称数位素养。简单来说,就是指使用网络资源和其他科技来定位、组织、理解、评估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数字读写能力要求“理解媒体的作用,学会如何使用数字媒体,将其内容转换成为另一种表达方式”。数字读写能力并不能代替传统的读写能力。它是科技使用和理解信息能力的结合。数字信息的特点是多样化、复杂化、大量化,而读写能力则是指寻找信息的能力、写作的能力以及对信息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数字读写能力的基础是信息、媒体和技术能力,学习和创新能力,生活和工作能力。这三种能力又被认为是学生要掌握的21世纪能力。要增强信息、媒体和技术能力,需要具备信息素养、媒体素养和信息交流技术素养(ICT)。在具备了学习和创新能力后,学生还需要练习他的创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要具备生活和工作能力,最关键的则是要学会适应不同环境,能够适应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有自我导向的能力,在有担当的同时还要具备领导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无法提供培养这些能力的环境,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将现代科技融入课堂中,使用科技帮助学生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很多学校已经为学生设立了机房,教授学生如何使用电脑和网络。仅仅这些基础的数字读写能力是无法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科技社会发展的。在现代办公室里,很多先进的科技被使用在办公中,不再需要飞来飞去,公司的员工可以使用网络电话会议系统参加世界另一头的会议。商业、军事、医院都很好地诠释了数字读写能力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同样,网络视频可以让其他专家连线到手术室里和医生共同会诊,研究病人的治疗方案。很多职业发展会议(professional Development)也通过网络的形式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适应未来生活工作环境的能力不仅是指学会使用科技,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人们需要随时查找信息来完成工作项目的能力,这要求人们具有信息搜索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这也就要求学生在工作之前具备能够随时随地查找资料、理解信息的能力。虽然很多学校在课堂中配备了电脑、电子白板等设备,可是这些展示型设备无法帮助学生锻炼他们的数字读写能力。传统的以考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也束缚了学生在创新、问题处理等方面能力的发展。学校也应该利用这些网络资源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帮助,让他们提前适应未来的工作生活环境。

网络礼仪 Digital Etiquette

简单来说,网络礼仪就是人和人在网络中交往需要遵循的道德要求。和中国五千年历史所推崇的礼仪一样,最基本的礼仪就是相互尊重。只有懂得尊重,为人处事才不容易带来不舒服的感觉。通俗地讲,网络礼仪就是指在网络中的言论。而言论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与其他网络用户的即时通讯交流,需要注意的就是要使用文明语言,尊重他人。另一种则是在网络空间个人想法等。由于网络是个开放的空间,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中畅所欲言,在这样的空间里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表达清晰。很多时候,人与人产生误解就是由于表达不清晰产生歧义导致的。使用清晰的语言则是保证网络礼仪的基石。

与现实世界不同,网络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匿名性。这种特性让很多人在网络中可以掩藏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在网络上,人们可以创建他们喜爱的身份,他们可以变换性别,改变年龄。而网络匿名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是,很多人可以创建新的身份,带着面具在网络中为所欲为,不为自己的不良行为负责。比如,很多人在未经对方许可的情况下将别人的个人信息甚至隐私暴露在网络上。现在的网络中经常能够看到有网友上传偷拍的照片,而这些偷拍的照片经常给当事人产生负面的影响,严重的可能影响到当事人的现实生活和工作。尤其是新时代的青少年们,他们比较敏感,抗压性不好,很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甚至不少学生因为这些事情选择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不仅如此,网络的匿名性还让垃圾信息在网络上肆虐。很多对自己行为不负责任的人在网络中传播垃圾信息。据调查,每人的邮箱中平均每天都会收到10封以上的垃圾邮件。这些垃圾邮件中有些是推销保险、交友网站,还有很多是网络的邮件。不仅如此,很多门户网站还经常弹出色情广告的窗口。我国信息网络管理部门的数据显示,在举报的垃圾信息中70%以上都是色情信息。对于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世界观的中小学生来说,这些垃圾信息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影响他们未来的人生。中小学生自制力比较弱,对信息的分辨能力不强。很多学生因为沉迷在由、视频、小说组成的网络中,而成绩一落千丈。开放的互联网让这一代青少年比他们的父母更成熟,他们从很小就受到互联网上信息的影响。由于网络充斥太多的色情信息,让青少年们觉得习以为常,很多年轻的女孩将自己穿着暴露的照片在网上,自己还沾沾自喜地觉得可以吸引到别人的关注,殊不知这样的信息可能会给自己惹来很多麻烦。美国某大学录取办公室教师说,他们在收到学生的申请后,会使用网络搜索这个学生,看看他在网络中的行为和表现,首先被淘汰的就是那些在网络中礼仪不规范的学生。而现在很多用人单位也使用这个方法去搜索应聘者。网络礼仪不仅影响当下和其他网络用户的交流,还有可能影响到未来的求学和求职。

网络规范Digital Law

网络礼仪是一种约定俗成,而网络法律规范则是成文的、正式的。网络规范希望通过法律手段杜绝社会中违法的网络使用情况,包括网络恶性犯罪以及网络身份窃贼。网络规范要求人们在网络中不要剽窃他人的成果,不能窃取别人的身份或盗用他人的账号。这些网络规范适用于每一个网络用户。窃取他人信息,非法下载音乐,抄袭他人成果,散播病毒或木马程序,发送垃圾消息,都属于网络中的违法行为。和老师、家长相比,网络原生代对电脑等科技产品的使用能力明显提升很多。很多家长惊奇地发现自己需要看很多遍说明书的科技产品交给自己孩子,不出两分钟孩子就能把这个产品研究透彻,玩得不亦乐乎。而这些具有天赋的孩子,在没有得到正确引导时就容易错误地将自己的天赋使用在犯罪上,为了寻求挑战而不择手段,对个人、公司,乃至国家安全都产生巨大威胁。据2003年新华网的报道,网络犯罪已经呈现低龄化的趋势,在计算机网络犯罪案件中,青年占了80%,平均年龄23岁。而另一项对小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将近一半的小学生崇拜黑客,觉得黑客是网络上的游戏规则制定者,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技术在网络上为所欲为,而有40%的小学生希望以后能够成为一名黑客。十年过去了,能够接触网络和先进科技的学生越来越多,缺乏正确的引导可能会让越来越多的学生走上黑客之路。

数字公民权利和义务 Digital Rights & Responsibilities

当人们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的同时,网络使用者们需要承担他们相应的义务。在网络世界中,人们享有最基本的隐私权、言论自由权等。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中提到,言论自由权利主张“人人都有权享受发表意见的自由”。不仅在现实世界中,网络世界中的人们也享有表达意见的自由。在享受言论自由的同时,网络使用者也有义务保证网络环境的清洁。除此之外,数字公民有义务在使用他人的成果时注明相应资料的来源。

言论自由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自由,它是建立在保证言论准确性、不伤害他人的原则上的。任何人都可以说任何话,做任何评论,但如果用语言暴力、谎言去伤害别人,不但会对他人身心造成影响,还有可能遭受被伤害者的控告。换句话说,网络使用者不能假借言论自由的名义去伤害他人的信息。中国台湾中小学教师数位公民素养协会认为:“没有责任的自由,后果将会是所有的罪恶都可以假自由之名以行,但不承受社会责任。仅仅让人们自由而无责任,将让社会以为不负责的言论是一种自由,到最后会泛滥成毫无节制的人身攻击、谩骂、伤害,这些都会假自由之名行之。”

网络使用者同时还有义务保证不侵犯他人的隐私。隐私指的是,个人有部分不想被众人知道的信息,也有权利去保护不让众人知道的部分。网络中的隐私指的是资讯隐私。一般来说,网络侵犯隐私行为分成四类。第一类侵犯隐私的行为是不合理地干扰私人领域,例如,有人不断在网上骚扰他人,不断地寄电子邮件或者是跟踪网友,造成对方的困扰,侵犯了对方的私人空间。第二类侵犯隐私的行为是公开他人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地址、电话、学校、账号等。第三类侵犯隐私的行为是利用部分真实讯息拼凑,造成他人错误的理解。其实这样的行为在校园里非常常见。例如,班里的同学看到某个男生和某个女生经常走在一起,不论他们是因为学习还是其他的事情,总能传出两个人在谈恋爱。这样的传闻对当事人,尤其是女生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影响到学生的心情,甚至还对他们的学习产生影响。在现实生活中这样,在网络世界中更存在这样的问题。网络的特性决定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类似的影响不仅在学校中传播,它通过互联网传播到了世界的每个角落,可以说,对当事学生的影响也更强烈了。第四类侵犯隐私的行为则是未经他人允许盗用他人的名字或肖像。例如,某个学生在网络中注册账号时使用同学的姓名、邮件地址、QQ号。有些学生甚至使用这样的方法去捉弄同学。美国网络欺凌研究中心(Cyberbullying Research Center)对网络欺凌的定义为:“通过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反复不断发出骚扰、取笑等类似侮辱对方的消息。”网络欺凌现象已经成为了让家长和老师最头痛的网络使用问题。

网络健康 Digital Health & Wellness

当网络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时,如何保证健康成了现代人的研究课题。如何保护视力、听力、脊椎成了家长和老师头疼的问题。TechEdge 中国iPad进入课堂项目在四川成都师范附属小学启动时,几乎每个家长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长时间对着平板电脑,会不会对孩子的视力产生影响?”2010年《纽约时报》刊登过一篇名为《电子设备是否真的会影响视力》的文章,文中称,使用电子设备阅读不会影响视力,尤其是使用了高清屏的电子设备,甚至会比看纸制书还要保护视力。麻省理工电子产品消费研究室主任Michael Bove称,影响视力的主要原因是使用电子设备时周围的光线环境。当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时,如果周围的光线亮度不够,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视力。影响孩子视力的因素还有很多,例如,很多孩子在盯着电脑屏幕看时忘记眨眼,这样使眼睛在感觉累的时候没法得到休息。为了帮助孩子保护视力,家长应该让孩子在使用电子产品时选择在光线足够亮的地方,在使用电脑过程中要保证休息充足。同时家长要教导孩子使用正确的坐姿,不能因为久坐而影响骨骼健康。

家长除了需要注意孩子的身体健康,也要兼顾他们的心理健康。如果家中需要购置电脑,家长可以把电脑等电子设备放在公共区域,如客厅、书房等。这样家长不仅可以保证孩子能够在一个光线充足的地方使用电子产品,还可以督促孩子不要花太多时间在网络上。另外,对于家长最重要的是花时间陪自己的孩子多做一些线下的活动,这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其他的兴趣爱好,还可以帮助孩子拓展他的人际关系网络。同时,要帮助孩子设定一个生活目标,学习规划自己的时间。而对于老师来说,最重要的是不要给学生贴标签,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鼓励他们建立起自信。

网络安全和自我保护Digital Security&Self-protection

不论是现实生活还是虚拟网络,每个环境都会碰到欺诈、欺凌等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自身的安全,不要轻易相信不认识的人。当中小学生独自在家时,一定要记得锁好防盗门,关好煤气,做好安全工作。在虚拟世界中,中小学生也要记得保护好自己。

首先,不要在网络中泄漏太多个人信息,保护自己的隐私。2013年寒假TechEdge中国 iPad进入课堂项目收到了很多来自四川的一年级小学生制作的视频。每个孩子制作的视频都有自己的特色,有描述自己寒假生活的,有讲故事的,也有介绍如何制作电子相册和动物气球的。网络的出现使学生们非常容易地将信息与同学和老师进行分享。不仅如此,他们还使用网络查找信息来完成作品制作。虽然这些小学生的作品水平完全超出了老师的想象,他们的作品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很多孩子在作品中过多地描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包括住址、电话号码、家庭成员等。由于网络的特殊性,几乎所有在网络上的内容都可以被搜索出来。过度分享自己的个人信息可能导致有人窃取这些个人信息贩卖给其他公司以此来获利。如果孩子在网络中遇到让他们觉得不舒服的人或事,一定鼓励他们把遇到的事情告诉家长或其他值得信赖的成年人,请他们帮忙解决问题。

其次,家长可以帮助学生在电脑上安装杀毒软件。杀毒软件可以维护电脑安全,不让个人信息泄漏。同时,很多杀毒软件自带的网络过滤功能可以过滤很多不安全的网站,给孩子创建一个干净的上网环境。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而互联网已经成为传播信息、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科技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困扰,如何合理使用科技成为老师和家长需要教会学生的重中之重。而数字公民素养则是为老师和家长提供了一个框架,让他们了解青少年在使用数字媒体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如何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素养,是技能和社交能力的结合。有了社交能力,人们就能齐心协力地使用技能来创造价值。正如美国ConnectSafely组织的Anne Collier 所说:“良好的数字公民素养是每个人能适应网络时代的关键,而其关键则在于学习如何在网络中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这不仅可以帮助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如何在网络中保护个人信息,维护网络秩序。”只有当青少年在孩提时代就培养良好的公民素养,他们才能在未来接触更多的信息时保护自己,合理使用信息。

数字素养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数字教育;出版;编辑;核心素养;专业成长

众所周知,在传统图书出版和电子音像出版领域,教育出版一直是产值比例最大的板块。可以说,教育出版实现转型升级是传统出版业完成转型升级的关键。《2020-2021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指出,“数字教育市场总体上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传统出版单位正在加快数字教育出版产品和模式创新”。再观现实情况,当前传统出版单位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仍面临产品核心价值不明确、产业链话语权不足、技术标准不统一等诸多困难,且缺乏大量人才。有学者认为,缺乏复合型人才是阻碍教育出版社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一大瓶颈[1],数字出版专职人员少且多来源于内部转岗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出版社的数字化转型[2]。由此,文章立足于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难点,对数字教育出版编辑的核心素养和专业成长路径进行分析。

一、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的难点与人才需求

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主要服务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用于支撑数字化环境下的教与学。其产品的核心特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以内容为核心,围绕内容配套相关教育功能与服务,这是其不同于一般教育信息化应用软件和系统的根本特点;其次,以学生为核心用户,兼顾教师、家长等相关群体;再次,在内容、功能、服务等方面符合教育信息化发展需求和实际教育教学的需要;最后,技术实现需要符合网络传播业态和教育规律的要求。从实际看,传统教育出版以教材、教辅产品为主,而数字教育出版则除了数字教材、数字教辅出版外,还增加了数字化课程出版和教育资源数据库出版两大新形式,并且关系到出版平台、商务平台、课程教学平台、版权管理平台等各类配套系统。可以说,数字化教育产品在出版过程中,内容、产品形式、发行渠道和应用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在当前阶段,数字教育出版的有效业态模式尚未建立起来,包括数字教育出版产品的结构体系、管理方式、盈利模式等都有待进一步探索。同时,许多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仍在探索中,各种数字技术如何在教育中发挥作用尚无定论。因此,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在产品设计、开发、运营方面均存有较多难点等待攻克,需要编辑人才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毋庸置疑,数字教育出版强调教育、编辑出版和信息技术三大领域的融合发展。理论上讲,其编辑应具备上述三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并且能够实现融合应用。但教育、编辑出版和信息技术是三个完全不同的专业领域,每一个领域均包含复杂的知识、能力体系,且具有各自的话语体系、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加之当前从事数字化教育产品出版的编辑多为传统编辑转岗而来,同时具备上述三个领域的知识与能力并实现跨领域融合应用绝非易事。以教育出版内容的数字化为例,早在20多年前,将传统教科书中的内容进行多媒体化呈现就已经是教育出版数字化的一个主要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科书内容的数字化已从多媒体升级到富媒体、智能交互、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而这种采用“新媒体技术改变知识呈现方式”的教育出版产品设计方法在近年来一直广泛存在于教育出版行业。该类产品看上去改变了教科书内容的呈现方式,已经结合了教育、编辑出版和信息技术三个领域,但编辑在策划产品时对各领域的认识深度不足,仅做了形式上的改变而无法从融合的角度对产品的内在教学逻辑进行系统设计,即并没有触及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认知需求,因此无法被教育工作者视为一种优质教育资源,难以有效促进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笔者认为,对多数正在从事或想要从事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工作的编辑来说,应在具备一定核心素养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专业学习途径,逐渐成长为能够驾驭一些数字教育出版项目的专门人才。

二、教育出版转型中编辑的核心素养

在综合了能力、知识、素质、态度等要素后,人们提出了在评价人才时可使用“素养”这一概念[3]。在传播、教育等领域,“competencies”“skills”“literacy”等单词都在不同场合被译为“素养”。从这些词的含义和词源不难看出,“素养”本质上是人们胜任某一领域工作时必备的能力、技能、知识等的综合体。所谓的核心素养,则是各类素养中最为关键的部分。根据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的需要,编辑应当具备三个方面的能力。第一,从事数字教育出版的基本品格和基础技能,可概括为社会责任和人文底蕴;第二,具有持续的专业成长潜力,即融媒思维和学习能力;第三,正确的工作方式和价值取向,即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核心素养处于编辑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体系的底层,支撑着编辑知识、能力结构的不断建构,也引导编辑长期、持续地进行专业发展。

(一)基本品格和基础技能:社会责任、人文底蕴

社会责任是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编辑须具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素养。社会责任素养包括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化的责任方式两个层面。在社会责任意识中,最为关键的是政治坚持。数字教育出版承担着社会文化传承和育人的职责,读者以未成年人为主,其产品的政治方向对未成年人的道德认知、国家认同等影响重大,直接关系到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甚至影响到未来民众的世界观、价值观。编辑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教育理论,这是工作的基本方向。同时,由于数字教育出版工作具有多领域融合的特点,合作担当是有效的社会化责任方式。对编辑来说,应该认识到数字教育出版需要分工合作,以团队方式完成数字出版产品的研发和运营。人文底蕴是编辑的必备素养,无论从事何种类型的出版工作,一个编辑的人文底蕴都是不可或缺的。普通编辑学认为,编辑活动的本质就是从原有的社会文化出发,缔构并产生新的社会文化[4]。数字教育出版的编辑工作实质也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为目标,将已有的社会文化转化为适宜学生学习的内容产品。在这之中,编辑的人文底蕴对内容的品质有着重要影响,并能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

(二)持续的专业成长潜力:融媒思维、学习能力

教育出版向数字化转型是教育出版实施数字化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需求。随着5G、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推进教育育人方式变革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教育出版的内容、形态及传播途径都需有相应的变革。传统编辑工作多受限于纸张载体进行平面思考,在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应树立多媒融合观,形成多元化的思维和立体思考模式,主动探究不同媒体的教育功能,并能够将其应用于教育出版产品的设计与研发中。信息时代,新技术层出不穷,编辑在转型过程中面对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广博、系统、复杂且在不断发展。因此,具备学习能力是教育出版转型现状对编辑提出的必然要求。学习能力既指编辑应该有强烈的学习意愿,同时又强调编辑应具备合理高效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比如,编辑应该积极尝试各种数字化学习方式。对编辑来说,自身的数字化学习体验会直接影响到数字教育出版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无论从教育出版转型的发展阶段,还是从编辑个人专业成长的需要来看,学习能力无疑都是编辑的必备素养。

(三)正确的工作方式和价值取向: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

创新意识符合我国当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并且在教育出版转型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当前,无论是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还是作为出版服务对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都存有诸多不完善之处。只有通过创新发展填补空白、完善产品设计与应用,才可能进一步推动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在教育出版的转型过程中,融合创新、集成创新、改进创新都是可以尝试的创新方向,包括将新技术以合理的方式应用于教育出版中并形成新型的产品,应用不同的技术,以创新集成方式为教育出版服务,依据教育和出版的实际需要对已有技术进行改进等。而所有创新的前提是,编辑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工匠精神在我国源远流长,我国古代科技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与工匠精神密不可分。在今天的信息化社会中,工匠精神有了新的时代表征。工匠精神的现代内涵所涉及的已不仅限于手工业者应具备的价值取向,而是各行各业的通用素养[5]。在教育数字出版中,工匠精神是指敬业态度、乐业情怀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甚至可以认为,工匠精神是上述各项核心素养能够可持续发挥作用的保障。无论是学习还是创新,都只能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才具有持续、深入发展的可能性。上述三方面六项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对编辑提出的基本要求,是编辑实现进一步发展并推进教育出版转型的关键。

三、编辑的发展途径

如上文所述,数字教育出版领域由教育、编辑出版和信息技术三大领域彼此融合、交叉形成,并且领域之间的融合并不是两个或多个领域知识与能力的简单叠加,而是重构了一种新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进而形成新的专业领域。由此,上述新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是编辑专业发展的核心目标。如何基于核心素养有效提升编辑的专业素养以实现核心目标是各教育出版单位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笔者认为,具备三方面核心素养的编辑可通过立足自身专业稳扎稳打、开展定向学习分项突破、积极参与科研推进深度认知、不断融合创新发挥价值等方式逐渐成为满足数字教育出版需求的人才。

(一)立足自身专业稳扎稳打

在教育出版机构中,编辑都已具备编辑出版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且大多数编辑拥有与教育相关的专业背景,包括宏观的教育学、课程论、教育心理学专业或具体的学科专业。少数编辑则是编辑出版、新闻传播或数字出版专业。无论编辑本身所学的专业是什么,都应该首先立足于自身专业,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加深对自身专业的认知。

(二)开展定向学习分项突破

某个具体的数字教育出版项目,并不会要求编辑具备覆盖教育、编辑出版和信息技术三大领域的知识与能力。特别是教育和信息技术方面,单一项目往往只涉及与产品定位相关的一小部分知识或技能。在这些项目的预备或启动阶段,编辑可以通过定向学习集中攻克相关知识、掌握相关技能,并基于对自身专业的深度理解在项目范围内实现跨领域融合。在一些项目中,编辑只需要掌握相关领域的话语体系、了解其基本原理,遵循社会化责任分工,与相应领域的专业人员合作完成数字教育出版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而这一过程本身需要编辑具备社会责任、善于学习、工匠精神、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

(三)积极参与科研推进深度认知

积极参与科研工作是教育出版在数字化转型时期对编辑提出的新要求。一方面,数字教育出版目前存在太多需要研究的空白领域;另一方面,参与科研是普通编辑成为学者型编辑的必要方式。编辑参与的科研工作一般直接与出版产品相关,属于实用研究。科研的成果将成为提升数字教育出版产品品质的直接因素,而科研的过程则是编辑内化知识、创新突破,最终实现专业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当然,对于任何编辑来说,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参与科研工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就更需要编辑具备善于学习、工匠精神等核心素养。

(四)不断融合创新发挥价值

创新意味着对旧的、常规事物的超越和突破。由三大领域融合而成的数字教育出版行业,更加需要编辑善于创新,从而推动数字教育出版的发展。但融合创新的本领并非一蹴而就,也没有哪所高校或研究所可以直接培养出符合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要求的创新型编辑人才。那些具备核心素养的编辑,只要在不断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提升专业素养,并在一定范围内敢于融合创新,实现跨领域的知识、能力融合,就可以成为满足数字教育出版需求的人才。

四、结语

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目前仍处于攻坚阶段,其对传统出版行业整体实现转型升级有着重要影响。编辑人才的遴选和培养在这一阶段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提出核心素养和编辑专业素养提高途径,意在尝试解决当前数字教育出版领域编辑人才缺失的问题,为行业发展提供一些建议。从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发展趋势看,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无疑有着巨大潜力。但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教育出版不同于其他传播领域,教育出版的受众对信息掌握深度有刚性需求。这也是技术与内容浅层结合的方式不适用于数字教育出版,以及数字教育出版产品设计、开发、运营面临诸多困难的根本原因。由此可见,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任重而道远,需要编辑们脚踏实地,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李莉.山东教育出版社数字化转型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青岛:青岛科技大学,2021.

[2]雷鸣,湛冠琼,冯英.我国大学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及优化策略[J].出版广角,2021(18):39-42,53.

[3]辛涛,姜宇,林崇德,等.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框架定位[J].中国教育学刊,2016(6):3-7.

[4]王振铎,赵运通.编辑学原理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18-20.

[5]查国硕.工匠精神的现代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6(3):72-75.

数字素养教育范文第4篇

在这个数字技术无处不在的时代,数字公民素养及其养成策略已经受到教育信息化专家、中小学教师、广大家长以及很多关心未来一代公民成长的人的共同关注。但当前,教育界对中小学生数字公民素养的关注还较少,关于数字公民素养的教育、引导与干预策略的研究和实践更显欠缺。

在整个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技术设备逐渐普及的背景下,如果教育领域中一味采用封禁使用的方式,或可营造一时的“净土”,但总有一天,我们刻意筑立的围墙会被信息化的浪潮冲垮。因此我们主张,应该正视趋势,了解现实,梳理未成年人数字公民素养教育问题相关的特点规律、困难挑战,及早应对。为此,《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于2016年8月面向中小学教师,开展了一项以中小学生数字公民素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调查,希望借此探析中小学生数字公民素养及其相应教育干预的现状,也为有志于相关实践的先行者提供参考。

调查工具

本调查采用的是由浙江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自编的《中小学生数字公民素养教育现状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中小学教师及教育管理者。问卷参考了美国国家数字公民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for Digital Citizenship,NCDC)、美国家校联盟(National Parent-Teacher Association,National PTA)的数字公民素养教育问卷,并基于我国中小学教育组织架构与现状进行本土化改造。问卷初稿2016年7月面向浙江师范大学网络继续教育学院参加远程学习的中小学教师进行试测,基于试测的结果,于2016年8月初修订为正式版。

本调查所称的数字公民素养,综合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ISTE)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学生版)》、“数字公民”专题网、美国数字公民素养教育倡导者Mike Ribble等人的定义,结合中国中小学教育组织架构与中小学生实际情况,概括为以下四个维度:①数字安全,即在数字空间中保护信息和财物安全,避免身心受到伤害;②规范交往,即尊重他人的信息权利,沟通交流时符合法律与道德规范;③数字生存,即具备信息检索、网络购物等数字时代生活的基本技能;④数字学习,即掌握利用数字技术学习和发展自身的能力。

问卷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人口统计学变量,包括调查对象的性别、教龄、任教学科、学段、学校性质等;第二部分主要通过教师了解学生的数字公民素养现状;第三部分主要调查面向中小学生的数字公民素养教育的现状;第四部分主要用于了解中小学生数字公民素养教育的困难、挑战及实施建议。在题型设计上,第一、二部分主要为选择题,第三、四部分主要为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方式的矩阵题,其中第四部分还包括两道多选题及一个开放的填空题。详细的问卷可查阅《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微信公众号历史记录。

采样方法及样本构成

因为研究条件的限制,本调查在实施时最终采用了方便样本的采样方法,于2016年8月中旬通过《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微信公众号,以及浙江师范大学网络继续教育学院、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培训学院、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承担的“国培计划”等培训项目面向中小学教师施测。最终回收问卷563份,其中有效问卷542份,问卷有效率为96.3%。

在有效样本中,男教师166人(占比30.63%),女教师376人(占比69.37%)。拥有大专学历教师占7.75%、本科学历占85.06%、硕士及以上学历占7.2%。受调查对象的年龄与教龄分布分别如图1、图2所示。

在学校分布上,有31.36%的教师来自城市学校,来自城镇、农村学校的教师分别占38.19%和30.44%。在执教学段上,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教育管理部门工作的教师分别占8.67%、46.31%、21.4%、17.4%和6.27%。学科分布方面,执教文科、理科、体艺、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的教师分别占27.12%、27.49%、9.78%、22.14%和13.47%。

应当说,上述样本的构成在相关类别项上还比较符合当前中小学教师的构成比例,但在地域分布上,因为采样方式的限制,教师来源中浙江省占52.84%、福建省占27.52%,余下的19.64%来自于河北、广东、北京、河南等27个省(市、区)。考虑到不同地域信息技术装备情况以及应用水平的差异,本调查的相关结论应该谨慎推论。

调查结果

1.未成年学生信息技术应用现状

调查的第二部分主要是借由教师来了解他们观察到的身边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尽管通过日常的感知以及媒体的报道,调查者对当前未成年人开始接触、使用信息技术装备的时间和形式有不少了解,但调查得到的结果还是让人十分吃惊。在问及身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对计算机(包括台式机、笔记本、平板电脑)的使用情况时,数据显示在3~5岁年龄段已经有超过60%的未成年人通过家庭、学校接触过计算机设备,4.98%的幼儿甚至已经拥有自己的专用设备。在6~9岁年龄,未使用过计算机设备的未成年人占比已经只有6.64%。到了14~18岁年龄段,67.9%的未成年人已经拥有自己的计算机设备了(如下页表1)。

而在智能手机等移动计算设备的接触与使用上,数据更为惊人。在3~5岁年龄段,仅有29.52%的幼儿未使用移动计算设备,在10~13岁年龄段中拥有个人移动计算设备的未成年学生比例已达50%,在14~18岁年龄段这一比例更是高达85.98%(如下页表2)。

在对未成年学生开始拥有网络账户(包括QQ等公共互联网服务账户,以及学校教学平台账户等)的年级段的调查项上,4.61%的幼儿园学生已经拥有自己的网络账户,16.24%的学生自1~2年级开始拥有账户,3~4年级、5~6年级开始拥有网络账户的比例分别占42.62%和25.28%(如下页表3)。也就是说,88.75%的学生在小学毕业时已经接触过各种通用或专用的互联网服务,并拥有个人独立的账户,这与互联网的深度普及,以及基础教育中网络技术手段的融入不无关系。

而在未成年人计算设备使用的用途上,呈现出明显的娱乐化趋向。玩游戏、网络社交以及在线音视频的比例均超过60%,而游戏更是高达82.66%。相形之下,与学习发展相关的查找作业资料、在线学习等分别只占到48.52%和10.52%(如表4)。这一结果使得很多学校和家庭无奈地使用封禁这样极端的处理方式,而因为没有引导、教育学生正确使用计算设备,反过来也在客观上加剧了这一现状。

正是由于这一现象,受调查对象对于未成年学生数字公民素养存在诸多担忧。其中,担忧不良信息侵害、网络沉溺和对生理健康的影响(如视力)排名前三,分别达到86.16%、84.32%和71.59%。相形之下,美国等国数字公民素养中非常关注的网络欺凌、隐私泄露与账户安全等,则担忧较少,如担忧网络欺凌的仅占24.35%。而对学生利用计算机从事其他破坏活动、侵犯知识产权的担心排名最低,分别只占8.49%和3.32%。考虑到未成年人的计算机技能,以及国内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总体现状,这一结果也是可以理解的。

与此同时,在执教学段与担忧的交叉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段教师在担忧的内容上总体比较一致,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生理健康的担忧在逐步下降,而关于网络欺凌的担忧总体在上升,这也可能与儿童身体生长发展的阶段以及社会化的进程有关(如图3)。

2.对数字公民素养教育的认识与实践

在受访教师对数字公民素养教育的认识上,在对比问卷中给出的操作定义后,28.78%的教师表示曾经听说过“数字公民素养教育”这一名词,另有37.64%的教师表示听说过意思类似的其他名词,仅有33.58%的教师从未听闻过这一方面的概念。而在对数字公民素养的价值问题上,45.02%的教师认为学生的数字公民素养对于其未来升学、就业等发展影响重大,41.14%的教师认为会有影响,仅有13.84%不确定是否有影响或认为不大会有影响,没有一位受访对象认为完全没有影响。

在对教育干预方面,仅有18.63%的教师表示曾经和学生正式地谈论过数字公民素养方面的问题,有78.04%的教师表示虽然尚未谈过,但时机合适的时候愿意谈一下,仅有3.32%的教师表示不会做此尝试。与此同时,59.41%的教师表示学生向自己、其他教师或成年人表达过在信息技术使用方面的困惑,40.59%的教师表示未了解到学生有此类行为。另外,88.56%的教师表示会在必要的时候给学生提供数字公民素养方面的教育和指导,仅有0.55%的教师表示不会提供教育与指导。

其实,数字公民素养教育在实践中的引导与干预比认知上的理解更为重要。调查发现受访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还是渗入了数字公民素养范畴内的教育引导。在对此概念框架的相关举措实施情况的矩阵量表题中(各举措以李克特5点式计分法,按照非常符合、符合、一般、不大符合和完全不符5项依次计分4、3、2、1、0,满分为4),围绕学生技术使用、沟通礼仪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平均得分均在2.0以上,结合上题结果,说明受访教师既有投身数字公民素养教育的意愿,同时也不乏自发实践。得分低于2.0的仅有两项,包括在日常教学中融入互联网学习、对每位学生的数字公民素养水平的清晰把握,这很可能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堵绝策略、装备水平的综合结果,同时也说明因为数字公民素养无论在学界,还是在实践领域均没有作为一个重要的议题提出,教师在实施有效数字公民素养教育的意识、知识和技能方面均有待进一步提高(如下页表5)。

3.推进数字公民素养教育的障碍与建议

首先,在当前中小学数字公民素养教育推进的诸多障碍中,受访教师认为最大的障碍在于学校没有专门的规划,也没有相应的预算(80.26%),而其他课程教学任务的繁重,以及教师不具备这方面教育能力也成为重要的限制因素。此外,不少教师也担心家长不支持、学生不感兴趣(如图4)。因此,要加强数字公民素养教育,在有了较好的教师自发实践基础上,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的重视成为重要的突破口,也需要在数字公民素养及其教育方式的深入研究基础之上,对教师的教育引导能力进行提升。

其次,在对数字公民素养教育推进的建议上,调查对实施角色、实施形式以及最需要改进的问题三个方面进行了数据统计。结果发现在实施角色方面,受访教师认为家长的作用最大,其次是班主任,学科教师、学校信息技术人员以及学生同伴列属第二批队,而外部专家的作用最小(如图5,满分为4)。因为数字公民素养本质上属于态度层面的学习目标,需要的是在日常细节中引领、感染与带动,上述结果也符合这一特性。

而在实施形式上,家长言传身教得分最高,其次为教师引导示范和平时教学渗透,专题的数字公民素养教育位列上述各项之后,这也说明,态度层面的教学目标很难仅仅通过认知层面的干预来达成,需要综合的设计与长时间的渗透(如上页图6)。

在论及更好地实施中小学数字公民素养教育最需要改进的问题时,父母引导与家庭教育毫无疑义地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学校氛围与教师的教育能力。40.04%的教师认为需要加大互联网环境整顿,因为如果作为大环境的互联网对未成年人成长更友好,则不仅能减少网络侵害等问题的滋生,也能在无形中塑造未成年人正确使用互联网的方式。此外,也有略超四分之一的教师呼唤专业的机构来提供数字公民素养教育方面的研究与指导(如表6)。

分析与建议

1.数字公民素养教育也许远比我们想象的严峻

本调查显示,当前我国未成年人接触与使用信息技术装备的年龄呈现越来越低龄化的态势,包括学校教师在内的成年人群体对于未成年人数字公民素养方面的忧虑也在与日俱增。在可见的未来,随着计算设备的继续普及,大量伴随数字技术长大的“数字土著”出现,这一趋势还会进一步凸显。

但与此同时,对数字公民素养的关注,特别是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还远未与之相匹配。而应发挥实践引领作用的学术界,在这一问题上也缺少对数字公民素养及其有效教育引导方式的深入、系统研究,并为一线教师、家长提供行之有效的实践策略。

2.中小学教师有参与数字公民素养教育的强烈意愿及自发实践

在调查中,我们也欣慰地发现,不少受访的教师不仅认识到了未成年人数字公民素养教育的迫切性,更重要的是即使在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尚未专门规划部署的背景下,自发地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入数字公民素养的培育,并且对参与数字公民素养教育有着强烈的意愿。

但与此同时,调查也显示中小学教师自身从事有效数字公民素养教育的能力成为当前推进此项工作的严重障碍。究其原因,一方面,学术界与研究机构在此问题上供给不足;另一方面,教育管理部门与学校也没有将数字公民素养教育纳入区域和学校育人的重要维度,缺少针对数字公民素养教育的有针对性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规划。

3.数字公民素养教育需要社会多方力量的整合与协同

调查的另一个启示是,有效的数字公民素养养成绝不能是教师或学校独自战斗,而是需要家庭、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和教师等多个育人主体协同一致,互相配合,在教育形式上也应该突破主题教育之类单一的形式。因为从本质上讲,数字公民素养习得主要还是态度层面的塑造,需要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中通过成年人示范、同伴引领,再辅以认知的干预、行为的督导等才可以慢慢养成。从这一角度来说,家长、班主任等往往可以发挥更大的价值。而在干预形式上如果仅依靠学校主题教育活动中常用的单一认知教育形式,学生虽在道理上明了了数字公民素养的重要性,但若不能自觉化为实践与数字生活的准则,效果还是几近于无。

此外,数字公民素养教育是伴随数字生活时代兴起而出现的新课题,要实施有效的数字公民素养教育,需要结合当前互联网大环境、社会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变化的大背景深入探析问题成因、特点规律与干预机制。从这个角度来说,以数字公民素养教育专家为代表的学术界、研究机构以及有责任的商业机构(特别是互联网企业)需要为此提供智力支撑与实践指导。而教育管理部门也有必要正视这一问题的发展态势,早做谋划,在学校教学与育人活动中融入数字公民素养教育方面的内容。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正如前文述及的由于抽样方法上的限制,样本的地域构成上未能实现符合我国人口统计的省域比例,考虑到浙、闽两省在社会经济、教育信息化、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等方面在全国总体上处于较好的水平,而且采用网络调查潜在的会将一些对网络等信息技术应用持反对态度的样本隔绝于外,因此我们判断数字公民素养教育在实际现状上有可能更加严峻,并且相关结论在上述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的地区推论时,应当存在一些偏差。这一现象,在NCDC、PTA等机构实施的同类调查中,也存在此类问题。因此,我们将会在后续研究中,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进行更深入的调查与分析。

致谢

数字素养教育范文第5篇

>> 青少年数字游戏消费的娱乐化现状 青少年数字鸿沟的现状及对策:多案例研究 青少年数字化阅读推广浅议 浅谈青少年数字化阅读及其推广 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青少年公民教育与品德教育关系的思考 新疆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工作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青少年学生公民教育的新进展 加强青少年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研究 论青少年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中小学数字公民素养教育:现状与建议 网“瘾”与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 公民教育内容的完善与整合 数字时代高校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新媒体时代的青少年同一性危机与媒体素养教育 学校健康教育与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的促进 网络时代的数字公民素养教育 日本青少年食育的内容与特征 数字公民素养教育大家谈 当代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内容:生态素养培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2]Cyberbullying: A whole-school community issue[DB/OL].http:///downloads/cyberbullying Overview.pdf.

[13]Cyberbullying[EB/OL].https://www.esafety.gov.au/esafety-information/esafety-issues/cyberbullying.

[14]Digital Literacy, Libraries and Public Policy: Report of the Office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olicy's Digital Literacy Task Force[DB/OL].http:///wp-content/uploads/2013/01/2012_OITP_digilitreport_1_22_13.pdf.

[15]Framework for 21st Century Learning[DB/OL].http:///storage/documents/docs/P21_Framework_Definitions_New_Logo_2015.pdf.

[16]The national curriculum in England Framework document[DB/OL].https://www.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335116/Master_final_national_curriculum_220714.pdf.

[17]Raising a digital child[DB/OL].http:///uploads/09-0489_AWAY__26_DIGKIDS_.pdf.

数字素养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数字环境 媒介素养 教育

“媒介素养”的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是在大传媒发展迅速的背景下,为捍卫传统价值体系和文化观念而提出,旨在通过对青少年进行适当的媒介教育,使其具备能够自觉抵制外界负面信息的能力。直到今天,“媒介素养”概念已逐渐发展成一种多角度、多层次,外延丰富的理论概念。媒介素养概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的内容:

1.对我们消费的媒体做出选择、理解、质疑、评价、创造和产生具有见地的反应能力;

2.学生了解媒体传输信息、媒体运作以及如何构架现实的方法;

3.学会欣赏不同媒介所拥有的独特美学形态。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6年6月,中国网民总数达到7.10亿,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其中,低龄(10―19岁)学生群体的占比为20.1%,与2015年相比,占比有所增长,分别为46.1%和46.6%,这部分人群对互联网的使用目的主要是娱乐、沟通。[1]这些数据显示出互联网用户群体目前已普遍低龄化。由于网络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往往是真实与虚假的结合,而小学生的分辨力、自制力甚至是基础的文化知识都有所不足。因此,网络中的负面信息更容易对他们产生不良影响。与媒介素养注重人的内在修养不同,媒介素养教育主要代表一种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同时,两者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即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使人们成为具有良好媒介素养的人。小学媒介素养教育主要是学会认识媒介、使用媒介,小学生要了解基本的媒介知识,熟悉媒介的使用性能,养成良好的媒介使用习惯,最终使未成年人在使用媒介的过程中,具有基本的媒介质疑、批判能力,能够自觉抵制媒介带来的负面影响,最终利用媒介资源完善社会自我的实现,参与社会发展。

而观察近几年我国学术界对有关媒介素养内容的研究,大多数学者更倾向于研究大学生媒介素养而非小学生媒介素养。苍梧小学隶属于连云港市教育局,目前有东、西两个校区,在校学生4800余人,本文以该校四、五、六年级的小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结合数字环境的传播特征,分析我国当前小学的媒介素养教育,以期发现问题,提升未成年人的媒介素养。

一、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调查的主要内容

1.问卷调查对象范围及过程。

问卷调查对象:以连云港市苍梧小学4-6年级的小学生为主,年龄为10-12周岁。(考虑到1-3年级小学生能力有限,难以完成问卷上所提的问题,所以在本次调查对象并未将其包含在列。)

问卷调查过程:苍梧小学四年级有10个班、五年级有10个班、六年级2个班。根据抽样的方法在四、五、六年级中各选一个班级,以班级为单位发放问卷,每份问卷调查大约用时10分钟。

2.问卷调查主要内容。

本次调查问卷共有25个问题,涉及内容依据不同媒介类型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个人基本资料采集。包括小学生性别、年龄、家庭基本情况等。

第二部分是个人使用媒介情况,包括小学生平时使用媒介的时长、对媒介的选择等。

第三部分主要是依据媒介不同种类,从报纸、电视、互联网三方面调查小学生具体媒介使用情况,包括使用媒介时长、对媒介信息的态度、个人参与媒介的主动性等。

二、小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结果

本次问卷调查总共抽查174人,回收174份,实际有效问卷为170份,有效回收率为97.7%。笔者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后,得出以下结论:

1.城市小学生的家庭媒介种类丰富多样。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电视机、电脑以及报纸在小学生所在家庭中普及率极高,98.24%的小学生家庭有电视,家里有电脑和报纸的小学生分别高达94.71%和84.12%。另外个人手机在小学生群体中虽然没有完全普及,但人数也已达到一半之多。这一结果表明,家庭已为城市小学生提供了优越的媒介环境,他们接触媒介的途径以及机会更多。

2.小学生对媒介的使用呈现不均衡状态。

由图2所示,每位学生平时经常使用的媒介大于1种。在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介中,有51.76%的小学生选择看电视,由此可见,电视媒介在小学生群体中最受欢迎。其次,在对手机使用的调查中,有50.00%的小学生喜欢用手机,而阅读报纸的小学生人数仅占总人数的25.88%。因此,小学生对媒介的使用主要集中在电视、电脑、平板电脑(iPad)以及手机等新媒体上,而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与之比较,则处于劣势,小学生的媒介使用情况明显向新媒体倾斜。

三、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对媒介内容的批判能力。

问卷通过调查连云港市小学生对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电视、网络等)的总体印象,分析该群体对大众传播媒介的解读及批判能力。在问题答案的设置中,共有6个选项,分别是“真实的”、“自由的”、“虚假的”、“对我有帮助的”、“全面的”、“有趣的”。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可以选择多个选项。根据数据显示的结果是,认为大众传播媒介“有趣的”小学生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56.47%;其次,50.59%的小学生认为媒介是“对我有帮助的”,42.35%的小学生认为媒介是“真实的”;只有14.12%的小学生认为媒介是“虚假的”。

数字环境下,人人都是自媒体,新闻的门槛降低,把关不严,导致信息良莠不齐,假新闻层出不穷。但通过该项调查,发现小学生群体对于媒体的信任度很高,这说明该群体对于媒介的总体感受还处于认知模糊阶段。有一半的小学生认为媒介是有趣味的,认为媒介可以满足他们对娱乐的需求。此外,几乎一半的小学生认为媒介是“真实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对媒介是“虚假的”持肯定态度,这说明,小学生群体对于媒介讯息是比较信任的,缺乏必要的质疑和批判能力。

2.缺乏自主创造媒介作品的能力。

提升小学生的媒介素养,不仅仅要对其进行媒介知R的教育,使他们具有对媒介作品的分辨、质疑、判断和欣赏能力等,还应该进入更深刻层次的阶段,让学生具有自主创作媒介信息的能力。为了解连云港市小学生对这一方面的真实情况,本部分主要对小学生投稿情况做了简单的调查。

如图3所示,连云港市区小学生投稿情况并不理想,只有55人,占抽查人数的32.35%的小学生向媒体投过媒介作品,但并不是经常投;而经常投稿的小学生仅占总人数的14.71%;另外,有52.94%的小学生从来没有向报社或其他媒体投过稿件。这一现象与之前数据得出的结果表明,现今是小学生更倾向于被动的接受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并且他们对媒介信息具有较高的信赖度,而在自主创作媒介作品以及媒介参与这一环节,小学生的能力较为薄弱。

3.媒介功能使用单一,重娱乐。

根据笔者对问卷进行数据统计,结果发现,在所调查的小学生群体中,有81.18%的小学生每天都会阅读报纸。但针对“你最喜欢看报纸中的哪些内容(可多选)”这一问题,众多学生的选择都倾向于娱乐类内容。这一倾向在对电视节目的选择上尤为突出,有60.59%的小学生喜欢看电视中的综艺娱乐节目,44.12%的小学生喜欢电视剧,而选择科技、社教类的学生只有29.41%。

除此之外,由之前的数据分析可知,电脑在小学生家庭中的普及率达到94.71%,小学生上网已成为普遍现象。如上图所示,男女生在“一般用电脑上网做什么(可多选)”这一问题上,有明显不同的选择。大体上,男女生使用电脑的目的之一是查找资料、辅助学习。除此之外,男生通过电脑玩游戏、看视频;19位女生玩电脑游戏,占抽查总人数的11.18%。从图4可以看出,女生最喜欢用电脑刷微博、查阅QQ空间,而只有15.29%的男生选择这种以交流为主的网络行为。虽然男女生由于性别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媒介使用习惯,但总体来说,他们上网的大部分目的是为了娱乐,对媒介功能的利用率较为单一。

四、提升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一)家庭――提升媒介素养教育的首要切入点

家庭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担当者之一,是孩子进入社会的起点。在接受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孩子不断学习父母长辈所提倡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和价值观念,这对于他们性格、习惯的养成和素质水平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提升父母自身媒介素养,引导孩子正确使用媒介。

在家庭教育中,为使家长对孩子的媒介使用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父母首先应该具备必要的媒介知识。作为父母必须不断吸取有关媒介素养方面的知识,系统了解媒介素养功能,将对媒介内容的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层面上,以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水平。在引导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也要养成良好的媒介使用习惯,注意以身作则,因父母为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行为习惯会对孩子产生重要影响。

2.培养良好的媒介接触习惯,加强自我管理能力。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曾指出:“人们是经由惯习来处理社会世界的。而惯习形成于社会结构,任何人身上的惯习都是和他自身生活历程密切相关的。家庭影响者青少年学生惯习的形成。”[2]家庭氛围的持续影响,会造就子女相对应的媒介使用习惯。这种媒介习惯使孩子在媒介使用过程中渐渐养成媒介使用偏好与媒介风格,它能够对孩子的媒介素养发展状况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父母在孩子使用媒介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培养孩子的媒介使用习惯。这样能够让他们在使用媒介的过程中,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不至于在网络中迷失自我。

(二) 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场所

学校是媒介素养教育的第一课堂,学校的课堂式教育能够使学生获得持续性媒介素养教育。此外,由于孩子在小学阶段知识系统尚未完善,学习、接受能力都是最佳阶段。因此,小学阶段是他们开始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的最佳时期。

1.提升教师自身的媒介素养。

为保证媒介素养教育在小学课堂中成功实施,学校应首先对教师进行特别培训。根据美国学者霍布斯的观点:“把媒介素养引入课堂的成功实践花费了两年甚至更长时间,因为要对所需教员进行培训,让他们清晰了解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概念,而这些概念的实践又与所在学区的教学实践(教师和学校领导)息息相关。”[3]而目前我国小学几乎没有专门的媒介素养教师,因此,对教师开设媒介素养培训课程,提高他们自身的媒介素养,是学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前提。

2.注重理论教育与媒体实践的结合。

要想使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被学生充分的理解和运用,除了完善小学课程体系,进行理论式的课堂教学之外,还要求学生走出校门,将理论教育和媒体实践结合起来。具体来说,就是学校可以与报社、电视台和杂志社等媒体加强沟通与协商,合作举办多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小学生也能够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例如连云港市《苍梧晚报》已经针对媒体与小学生互动这一环节,进行了10多年的运作,已经形成了稳定的苍梧晚报小记者团体,到目前已经有20余万名未成年人参加过小记者活动。在这种实践中,小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到媒介创作实践中,这对小学生提升媒介素养水平有直接现实意义。

(三)社会――保护并巩固小学生提升媒介素养的外部环境

1.净化媒介信息环境,减少虚假不良信息。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政治家李普曼就注意到大众传播对社会环境的巨大影响。之后他在《公众舆论》一书中,谈到了“拟态环境”这一重要概念。所谓的“拟态环境”并不是“镜子式”的投射,而是指“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4]李普曼认为人们目前所处的媒介环境是混乱且复杂的,由于目前人们实际活动的范围有限,因此除了亲身感知的事物以外,对于周围环境的变化情况只能通过各种媒体机构所提供的媒介信息去了解认知。

在媒介环境的影响下,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会被“拟态环境”所影响,尤其是小学生群体,他们无法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对媒介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判断,容易被媒介环境所控制和误导。例如现今报纸或网络中经常出现的假新闻和假广告,这些内容在一方面颠覆着小学生的传统思想和行为,唤起新的思潮;另一方面,也让他们无所适从,甚至最终走向迷途。因此,为改善低劣媒介环境对小学生的不良影响,媒体监管部门应该对媒体进行有效的监管,使媒介内容更加真实且合理。

2.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保障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

小学生群体的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的展开应该得到政府的制度保障。政府部门建立健全政策机制,提出相应的法律法规,是保证媒介素养教育顺利进行的坚强后盾,而政府所提供的资金支持,更是媒介素养教育得以持续的动力。另外,政府也应该对媒介教育科研机构进行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支持,扩大媒介研究范围,尽快在各大城市的小学内进行试点教育,统计研究数据、持续跟进研究进程、分析研究结果,并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之后再根据不同学校的情况进行推广,直至把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归纳至公民素质教育的范畴。

注释: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6-08-03]. http:///hlwfzyj/hlwxzbg/hlwtjbg/201608/P020160803367337470363.pdf

[2](美)乔治・瑞泽尔:《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1-192页

[3](美)詹姆斯・波特:《媒介素养》,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94页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3

数字素养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西方范式;中国社会

中图分类号:040-0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2)04-0103-04

一、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的范式及其演进

在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的范式在不同时期经历了4次转向。

1 免疫范式

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社会,印刷术的进步不仅使书籍能够为普通民众所接触,而且大众报纸也较前一时期有了较大发展,加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交通的日趋便利、普通大众知识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大众受众。与此同时,在英国,大众报业取得了飞跃式发展,然而伴随这一社会现象出现的则是通俗报纸的媚俗化倾向,它们所传播的内容和价值观念与传统文化以及学校正规教育之间开始出现分歧。《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一书的作者利维斯和汤普森敏锐地看到了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那些在学校刚刚接受文化品味教育的年轻人,在校外却陷入赚取最廉价感情的竞争中,电影、报纸以及各种形式的出版物和追求商业利润的媒介故事,所有这些都只是迎合低级趣味,灌输这样一种观念:用最少的精力,获取最直接的。”[1]因此,“需要培养学生形成一种非同寻常的批判意识——文化素养。”[2]这是“媒介素养”思想诞生的标志。1944年,站在精英学者的立场,法兰克福学派提出了文化工业理论,对大众文化的商业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们认为文化工业的显著特性之一就是迎合消费者的需要来获取最大可能的商业利润,因此文化工业常常把人限制在片面的感官欲望和刺激当中。在这些理论和学说中,精英学者们普遍将受众视为一群在低俗媒体所传播的“病毒”面前毫无抗体的人,要保护本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就必须培养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受众)对大众文化负面效用的抵御能力。这一时期受众研究——“枪弹论”的内容与此基本统一,受众同样被视为对媒介传播的信息没有辨别力与抗拒力的人,就像“枪靶”一样在信息传播中“应声倒地”。这一时期的媒介素养教育范式被称为“免疫范式”。

2 甄别范式

二战结束后,人们的生活日趋安定,电视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随着20世纪50年代电视在文化工业中占据突出位置,以电影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体逐渐同文化工业形成合谋,他们不但全力支持着文化工业的肆虐,同时也成为文化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电子媒体对人们生活影响的加剧,大众文化在商业逻辑下继续吞噬人们自主性的同时,也显示出了积极的一面。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英国的文化研究学派不满于法兰克福学派完全的精英主义的立场,在批判继承法兰克福学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更倾向于把大众文化看作是大众底层生长出来的文化,强调文化生产的力量和受众的自主创造力。雷蒙德-威廉斯开始关注文化的多元性特征,他认为,文化应该是人类的“整个生活方式”,因此需要重新认定大众文化的价值,随后他提出了“文化共同体”的概念。这一阶段的媒介素养教育范式不再强化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对立和区别,而着眼于利用学生对媒介的日常文化体验来进行教育,不是让学生片面地拒绝媒介传播的内容,而是把重点放在教导他们对优质文化和劣质文化加以区分的基础上进行自主选择。这与使用一满足的受众研究理论不谋而合。这一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其理论源头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以卡茨为代表的学术思想)得以正式确立,该理论从受众利用媒介的动机和目的是否满足了受众的某种需求的角度来衡量媒介效果。这一阶段的媒介素养教育范式被称之为“甄别”范式。

3 批判范式

法兰克福学派从批判社会的视角对意识形态有了更多的关注。在阿多诺看来,以大众媒体为代表的文化工业以一种人们不易察觉的方式执行着意识形态的功能,从而使整个资本主义社会能够平稳运作。英国的文化研究也由此开始从原来的审美批判转向政治批判。20世纪60年代,霍尔从符号学以及葛兰西的意识形态理论中汲取了营养,将文化的概念从威廉斯的“整体的生活方式”改造成“各种意识形态的斗争领域”,提出了对后来相关研究影响深远的编码一解码理论。“意义和信息不是简单被传递,而是被生产出来的”[3],大众文化的解码、接受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其中既包含意识形态对大众传媒的意义编码,也包含受众在解码过程中对意识形态结构的抵制、消解和重构。约翰·菲斯克在霍尔的基础上把受众对符号的对立性解读上升到政治学的层面,在他那里,电视受众不仅被视为对信息进行主动解读的人,而且还被升格为可以自行从电视文本中建构意义的创造性主体,通过建构意义来实现对主导意识形态符号上的反抗,并从中获得愉悦感。文化研究学派对大众文化中受众对文化的接受、表达与意识形态结构以及社会层面的关联进行了透彻的分析。这一时期的媒介素养教育的主旨在于解析媒介信息背后的机制,培养大众对信息符号的分析、思辨和批判的能力,让大众意识到媒介内容并非完全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媒介的“真实”是通过符号建构出来的,是多重因素相互碰撞、渗透和作用之后的呈现。当然这其中肯定有媒介通过编码操纵受众以达到商业或政治目的的可能。由此,“屏幕教育”理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莱恩·马斯特曼摒弃了列维斯的价值评判模式,转而重点研究以电视和电影为代表的电子媒体中的意识形态对内容呈现的方式问题。批判范式的媒介素养教育教导学生在理解媒介信息的时候不能孤立地进行,必须要结合具体的社会历史语境,因为在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中所采用的规则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

4 赋权范式

数字素养教育范文第8篇

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教育信息化

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本次改革所面临的基本思路和要点包括:一个导向(教师专业化)、两个制度(教师资格制度和教师培训证书制度)、六个特点(开放性、大学化、一体化、综合性、制度化、信息化)。作为信息时代的合格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职业精神,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这就必须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够将其应用于教学。一般认为,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内涵是:在教师教育领域,吸收教育信息化的先进思想,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革教师教育的模式和内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的现代教师。

我国于“十五”期间开始了教师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和建设,并逐步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重点之一。继2004年10月举行的“面向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国际研讨会”之后,在2005年10月、2006年10月举行的两届“国际教师教育论坛”上,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问题的研究占到了很大比重。2006年5月,在首届“教师教育信息化国际论坛”上,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副司长宋永刚出席论坛并作了报告,国内外专家围绕“面向未来的教师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题作了发言并展开研讨。

我国的教师教育信息化虽然在基础设施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方面已经起步并取得初步成效,但是在理论、模式研究与实施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大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加强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共享,这是当前我国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与教师信息素养

在信息社会中,教师信息素养通常包含技术和人文两个层面的内容:在技术层面上,信息素养反映的是教师搜索、鉴别、筛选、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有效地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技能;从人文层面上看,信息素养则反映了教师对于信息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建立在技术层面的基础之上,涉及协同工作、独立学习、个人和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学习、研究和应用,将在教师的信息素养的培养提升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信息素养的水平。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发展包括职前和职后教育两个方面。

从职后教育来看,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队伍中,因种种主、客观原因造成的信息素养普遍低下的现状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解决该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切实抓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教育部于2005年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这是一个直接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依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项目,对于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有着积极的意义。参加首批试点的9个省已经启动了相关的培训工作。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省的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使国家统一组织的能力水平考试面临诸多困难。该项工作的推进和完善尚待在总结试点地区经验的基础上共同探索和努力。

就职前教育而言,作为我国教师职前教育的主体――高等师范院校应当积极改革、主动适应新的形势,有效地提高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技术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作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公共基础课,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职前培养中无疑具有核心的地位。2004年,浙江师范大学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被教育部列入国家精品课程。为了更好地发挥该课程的作用,基于几年来对该课程进行改革与实践的探索,我们有以下认识。

(1)在教材建设方面,现代教育技术教材内容建构的基本原则应该是:理论以够用为原则,叙述简明扼要、点到为止;突出应用特色,以提高信息化环境中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力求将能力培养与学生将要从事的具体学科教学进行有机整合;以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为主线,旨在利用教育技术优化教与学。同时,该课程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教学要求上,都应当与国家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衔接。

(2)在教学策略与教学方式方面,应当根据师范生所在学科的特点,通过文、理科学生分类教学;课内、外学习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达到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目的。要重视案例教学,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中提高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

(3)在课程评价上要注重过程性考核,通过实验、开发过程来检验和巩固学习成果。

(4)单靠一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是难以完成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之大任的,高师院校应当在教师教育类的其他课程、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中,努力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

当然,上述做法在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方面,也对高师院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教师教育网联与学习资源共享

就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而言,网上教与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个新的方向和增长点,对于全面推进教师教育创新发展、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部于2003年启动的“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简称教师网联计划)是以现代远程教育为突破口,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整合各级各类教师教育高校的优质资源,构建以师范院校和其他举办教师教育的机构为主体,区域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为服务支撑,学校学习型组织为基础,多种教育形式结合,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相通,覆盖全国城乡、开放高效的教师终身学习的网络体系的一个宏大的工作计划。根据教育部的部署,教师网联的发展将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1)以远程教育试点师范大学和中央电大等首批成员单位为主体,建立相关的规范、标准和服务平台。配合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重点面向农村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开展教师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

(2)扩大到具备条件的省属师范院校和其他举办教师教育的高等学校,并整合其他的教师教育资源,形成以区域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为支撑的公共服务体系。

(3)实现各种教育形式衔接与沟通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

就教师网联成员来看,可以大致将教师网联体系划分为四个层面:国家层面、省级层面(即区域性网联体系)、县级教师资源与学习中心、学校层面(即校本研修和教师学习型组织)。目前,国家层面的教师网联已经初步建成。2005年以来,四川、河南、江西、甘肃、福建等省相继也已组建了形式不一的区域性教师网联,旨在整合本省的教师教育资源。

在浙江省教育厅的支持下,浙江师大早在2001年就初步建成“浙江教师远程教育”门户网站(www.省略/),并先后浙江师大成人与继续教育学院的大量教师教育网络课程。目前,我们正在此基础上认真规划、积极组建辐射全省的区域性教师网联。根据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思路,我们设计以下做法。

(1)就组织形态方面来说,省级层面的区域性教师网联应当在省教育厅的统一协调下,最大程度地整合本省的优质教育资源。例如,以省属重点师范大学为龙头,整合省属的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所)、电化教育馆以及教育电视台等机构的相关资源,通过光纤专线连接全省的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利用先进的学习管理平台,充分共享优秀的学习资源。这种组织形态可以从整体上提高对全省中小学教师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支持程度,既有利于大规模、高质量、低成本培训教师新模式的创建与实施,也有利于跻身国家教师网联行列并发挥核心作用,从而更大程度地促进本区域的教师教育发展。

数字素养教育范文第9篇

【关键词】数字短片;认识原则;媒介特性;媒介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6―0045―03

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数字技术的不断革新,数字短片逐渐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我国的数字短片作为一种新媒介文化逐渐被关注,大量数字短片被生产出来,通过网络传播,影响很大。由于是新兴的媒介,关于数字短片的界定一直没有确定的范畴,所涵盖的范围甚广,对数字短片进行清晰的认识与界定显得很有必要。通过了解发现,数字短片的主体以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大学生为主,他们既是数字短片的主要接受者也是数字短片主要的创作者和传播者,所传播与传达的信息质量好坏取决于主体的媒介素养。文章探析数字短片的内涵及根据施拉姆认识媒介的八条原则,深入认识数字短片,并根据其主体特点总结数字短片对当今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启示。

一“数字短片”内涵界定

数字短片是数字技术发展的产物,在媒介大量扩张的时代成为新媒体重要内容。数字短片在年轻创作者的手中很快形成消解意义、边界模糊、适应现代社会碎片化生存的特点。数字短片也是影视工作者为了称谓一批特定的电影电视作品而创造出来的一个概念,它属于新媒体艺术的范畴。事实上,在所有与影像有关的词典中都没有“数字短片”这一词条,只有《电影词汇》对短片有这样的定义“正式文件只提出了长片(1600米以上)和标准规制短于1599米的短片两种概念。在实践中,分为短于30分种的短片、短于4分种的超短片(不足100米)和在30分种到1小时之间的中长片(900米到1600米)等类别。”[1]关于数字短片,业内也有学者在文章中做了相关界定:

“数字短片是遵循一定的创作方式和审美特点,运用数字化创作手段所创作的具备单独流通信息的包括多种动态影像表现形式的影视作品。”

“数字短片是用数字技术制作的短片,它属于新媒体艺术的范畴,包括了很多动态影像的表现形式,如DV直拍的短片、实物动画、三维动画、平面动画、Flas等艺术形式。”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当如台州学院单仁慰学者从数字短片的制作、播放平台和市场化渠道角度,认为“数字短片是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时代的到来,电影电视艺术的发展,借助网络、手机、移动电视等多种播放媒介盛行起来,在短时间内播放的数字影视内容。”[2]数字短片包括影视短剧、艺术短片、网络短片、MV、专题片、广告短片、手机短片等。

笔者根据前人对数字短片的界定,结合专家、学者以及普通民众对数字短片的认识,认为数字短片应兼具如下内涵:

第一,从创作到传播均采用数字化手段;第二,经由一定的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第三,使人产生审美的愉悦并具有一定主题表现;第四,声画兼具的动态影像。

数字短片因为其制作和传播形式不同,有很多类型,不同学者之所以对数字短片界定各异,源自于各自从不同层面对数字短片进行界定。在此,笔者从题材、制作方式、传播载体三个层面分别列举当前数字短片类型。

根据题材表现不同,数字短片类型可分为:影视短剧、艺术短片、MV、专题片、广告短片、宣传短片等。

按所选制作手段的不同,数字短片在类型上又可分为:DV短片、实物动画、三维动画、平面动画、flash短片等艺术形式。

从传播载体角度也可将数字短片类型分为网络短片、电视短片和移动数字短片(包括手机、mp4、公交移动电视)等。

二 数字短片特性分析

1 媒介认识原则角度分析数字短片

为了更深入了解作为新型媒介的数字短片的媒介特性,根据威尔伯•L•施拉姆认识媒介的八条媒介认识原则[3],下表列出数字短片和传统媒体代表广播、报纸的比较。

(1)从刺激感官角度

媒介符号的通道通常包括听觉、视觉或是其他,数字短片和电影、电视一样是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刺激感官,而传统媒体广播、报纸刺激感官的通道均只有一种,分别为听觉、视觉。

(2)从各种媒体接受反馈的渠道和速度不同角度

数字短片接受反馈的渠道和速度明显要多与广播和报纸的反馈渠道和速度。无论是网络上的数字短片或者是手机数字短片,都能获得在线的评论或者及时的反馈。

(3)不同媒介对传播活动可控性不同角度

在大众传播中,总体而言网络环境下的数字短片也和报刊一样可控性要强于广播和电视。对于数字短片和报纸,可以灵活控制续,而广播和电视可控性差,只能被动接受。

(4)不同媒介使用不同的讯息代码

从讯息代码角度区分不同的媒介,数字短片的讯息代码主要以声音图像等形式出现,比以文字或者语言形式出现的传播媒介直观、形象。从讯息代码看,数字短片和电影电视类似。

(5)不同媒介的信息增值能力不同

媒介的信息增值能力,即有不同的信息覆盖和信息分享能力。数字短片和广播、报纸相比,不但能够被许多人分享,而且视听媒介还可以为文盲提供一定的便利。

(6)不同媒介保存信息的能力不同角度

广播传播转瞬即逝,而印刷媒介在保存信息方面占有优势,数字短片如果处理得当也具有较强的保存信息的能力,如可以以数字光盘的形式保存或者存储于电脑硬盘,但和报纸相比,数字短片保存信息能力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7)不同媒介克服弃取的力量不同

不同媒介克服弃取力量不同,即不同媒介的传授双方管理紧密度不同。例如,我们可以打断阅读报纸的活动,一定情况下可以打断正在观看的数字短片,打断正在收听的广播的活动却要费劲的多。

(8)满足专门需要的能力不同

大众传播媒介在满足社会的一般需要方面迅速而且有效,但在满足特殊、专门的需要方面较差,尤其是视听媒介。

2 冷、热媒体角度分析数字短片

根据麦克卢汉对媒介的分类,媒介有冷、热之分,通过这样的区分,他强调了运用媒介的重要性。热媒介是能够“高清晰度”地延伸人体某个器官的媒介,清晰度是指媒介所提供的信息充分、完善的程度。根据他的分类,数字短片可看作是热媒介,他们没有留下很多空白让受众去补充和完成,接收者不需要动用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就能理解,因此,热媒介需要受者参与其中的参与其中的程度低。冷媒介,传递的信息少而且模糊,在理解之际需要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的配合,如补充、联想等,受众参与其中的程度高。电视电话漫画谈话等属于冷媒介,数字短片不属于其中。

三 数字短片主体情况分析

数字短片是新媒体技术发展的产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独有的媒介特性。由于拍摄数字短片需要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以及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字技术,目前数字短片制作者主要以青年群体为主。对国内最大的数字短片网站,三杯水DV文化网进行深入分析之后发现,DV创作以青年为主,其中创作者主要为大学生,即便是民间DV其内容也是大多以大学生活为主线[4],或者创作者是已经毕业的大学生。

另外,从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学生短片大赛的举办到各大高校电影协会的成立,投入到数字短片创作中的青年学生逐年递增。从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网站了解到,“高校数字短片大赛暨数字短片创作学术研讨会”2007年举办以来,至今已举办三届,参赛作品数几乎呈倍数增长。

虽然这只是一个省级的比赛,吸引的是省内一些高校大学生,以及部分省外高校学生参加,但还是能够看出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投入到数字短片的创作中来。数字短片的主体为青年,尤其是大学生,他们既是数字短片内容的主要接受者,也是数字短片的主要创作者和传播者,所传播和传递内容的优劣、积极与否取决于主体的媒介素养,因此,数字短片的特性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有着深刻的意义。

四 数字短片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启示

1 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

所谓媒介素养教育是指教育学生了解熟悉大众传播资源的内容,理解大众传媒的本质,掌握运用传媒的基本技能,学会管理自己的传媒事务和传媒生活,建立与传媒合理互动的关系。我国对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关注始于1997年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卜卫发表的论文《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4]2004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首开《媒介素养》专业课。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已经开设“媒介素养”课程。

复旦大学媒介素质研究中心主任陆晔教授指出:“相对于欧美和港台地区由民间组织、教育研究机构、公共媒介、政府组织等共同推动的社会运动,目前中国内地所开展的有关媒介教育的尝试,其社会影响力和效果都还十分有限。”[5]因此,对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深入关注任重而道远。

2 数字短片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启示

数字短片是新媒体技术发展的产物,其所特有的媒介特性,以及多元化的传播渠道,自由的拍摄手法等都对青年尤其是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启示颇多。

(1)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强化媒介教育的体验性

媒介素养是人的实际素质和能力,单纯依靠理论说教和道德教化很难提高,一定要结合实际展开教学,强化学生对媒介运用的切身体验。在教学过程中,说教式的教学方法远远不及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有效。[6]制作数字短片的过程是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的良好途径,因为制作数字短片涉及到视频、音频等媒体技术的操作和使用,以及内容正确和积极与否的判断。大学生制作数字短片也可帮助其大致了解新闻媒体的工作性质,帮助其确立理性的批判性思维。通过数字短片的制作实现媒介素养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化媒介教育的体验性。

(2)鼓励数字短片创作,强调媒介教育的多元性

大学生思维活跃,富于创造性和想象力,对媒介发展中的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兴趣。一部数字短片的制作,不仅涉及到技术的运用,声音的感知,也包括剧本的创作,大学生有着良好的创造力,若能各司其职,发挥各自的优势与长处不仅可以创作出符合审美的优秀作品,也有助于开发各自的优势智能。同时,随着网络技术及媒体技术的发展,不可避免得成为人们交流的重要平台,尤其对于青年而言,这是展示自我必不可少的工具。大学生是自我表现欲望较强的人群,数字短片的出现,再加上数字短片的非专业性和制作成本的低廉,使得它被众多有思想的大学生所青睐,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可以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诠释这个世界,表现自我感知的魅力,从而帮助大学生找到自我。

(3)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发挥媒介教育的探究性

目前多数学校媒介教育的师资来源于新闻类或教育技术专业,师资的紧缺必然会影响课程开始情况。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可以定期聘请媒介从业人员开展讲座、学术报告等活动。通过选修课、竞赛、学生社团、社会实践、媒体参观、媒体见习等多种教学形式,营造积极的氛围,引起大学生的重视和兴趣。当然,在媒介教育中数字短片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学生对于网络上流行的数字短片了解颇多,若能借由数字短片自身的力量,不仅能够引起兴趣,更因为这些数字短片主要由青年制作,容易引起共鸣。若内容不健康或者思想倾向不正确会引起大学生的反感,从而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当然,大学里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更重要的是教学的设计以及物质保障、制度建设、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投入。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数字短片对其的启示只是冰山一角,无论是对数字短片的深入研究还是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探讨都值得相关人员长期关注。

参考文献

[1] (法)玛丽-特雷莎•茹尔诺,曹轶译.电影词汇[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125-126.

[2] 单仁慰.多媒体时代下的数字短片――从制作、播放平台和市场化看数字短片[J].电影评介,2008,14:75-76.

[3] 董璐编著.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15-118.

[4] 任儆.在大学推广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电化教育研究,2005,(4):26-29.

[5] 陆晔.中国媒介素养的十年[DB/OL].

数字素养教育范文第10篇

以色列学者Aharon Aviram和Yoram Eshet-Alkalai认为数字素养包括五个方面:

1.图片—图像素养,指的是学会理解视觉图形信息的能力。

2.再创造素养,指的是创造性“复制”能力。也就是说,通过整合各种媒体(文本、图像和声音)的现有的、相互独立的信息,赋予新的意义,从而培养能进行合成和多维思考的能力。

3.分支素养,指的是驾驭超媒体素养技能。学会运用非线性的信息搜索策略并通过同样的方式从貌似不相干的零碎信息中建构知识。

4.信息素养,指的是辨别信息适用性的能力。在信息剧增时代,不但要学会搜索所需的信息,而且要学会去伪存真,数字环境下的每一项工作都与这种素养有关。

5.社会—情感素养,不但要学会共享知识,而且要能以数字化的交流形式进行情感交流,识别虚拟空间里各式各样的人,避免掉进互联网上的陷阱。

二、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素养教育的优势、内容和途径

(一)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素养教育的优势

1.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新时期的高校图书馆都在努力推进自身建设,尤其是加大了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扩充了数据库资源,增强了数字服务能力,从图书、期刊的数量、种类及文献的连续性上都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整体的环境更适宜阅读与学习。而且高校图书馆馆藏信息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质量也比较高。除了对内容有侧重,关注某一领域的高端信息资源外,还能够大量的吸纳许多新的研究成果,信息接收的速度快。正因图书馆有着丰富的馆藏文献和信息,所以图书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学生在这里学习,不仅是对课堂学习的必要补充,而且可弥补课堂教学局限的缺陷。

2.先进的自动化设备。随着现代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视听、缩微、复制、终端检索等现代化设备在图书馆被广泛采用。高校图书馆通过这些设备和场所辅导学生掌握计算机检索文献、信息的方法和途径。还可以通过获取网上数据库的使用权限,建立网上信息服务系统,形成本馆与外界信息沟通的桥梁,发展和延伸馆藏信息量。使学生能够利用各种功能强大、灵活方便的检索工具,进行光盘检索、联机检索,在网上浏览、查询信息,从而提升他们的信息能力。

3.素质较高的信息服务人员。新时期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在知识结构上符合服务性与创新性要求,不仅是文献信息传递的多面手,而且是网络的导航员和管理员,是信息资源与读者用户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网络技术知识,又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熟悉各种网络检索工具,懂得专题联机和光盘数据库的检索语言和结构,从而能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检索语言,掌握检索方法和技巧。另外,图书馆工作人员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梳理和筛选网上信息,判断信息的质量及利用价值,对多载体信息资源能进行深层次的加工、整序,为学生提供广、快、精、准的信息。

(二)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素养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1.信息认识教育。信息认识教育主要是信息用户对信息看法、认识以及对信息的本质、价值和特征的认识,其核心是信息价值观念教育。通过对信息的基础教育,可以使学生清晰地了解信息在当今社会的重要作用,从思想上对信息的重要性有所认识,树立的信息价值观,形成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财富的观念,从而产生要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愿望。所以说信息认识的基础教育是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信息意识教育。信息意识是人们搜集、处理、分析、综合、利用信息等信息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它决定人们捕捉、判断和利用信息的自觉程度。具有较强信息意识的人在遇到问题时知道并善于依靠信息进行判断、分析和决策。如果信息用户信息意识淡漠,其信息需求不高,也不善于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不能消化吸收文献信息中的精髓,难以提炼出真知灼见和新思想、新知识,因此也谈不上进行知识创新的探索活动。

3.信息能力教育。开展信息能力教育就是要让用户掌握检索信息的基本知识、信息检索工具,了解信息组织方法,信息系统构成及其内容,以便使用户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技能。只有具有信息能力的人才能将事实、数据、信息转换为知识,将信息与自己的实践相结合进行知识创造。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的今天,应着重培养用户查找信息的技能,包括各种不同载体的信息检索技术方法及途径,要学习了解现代化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在信息检索中的作用,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文献信息源的利用。

4.信息道德观念教育。具有正确信息道德观念与个人行为准则的用户能在信息利用过程中遵循一定的法律法规,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规范自己的信息行为,尤其是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合理使用与开发数字资源。

三、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素养教育对策

(一)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1.新生教育

对刚入学的新生,图书馆应该针对其特点开展新生喜闻乐见的多形式的入学教育,指导他们认识图书馆、了解图书馆的馆藏情况和馆藏布局,教会他们如何更好地利用图书馆,尤其是是对数字图书馆的利用,教育他们认识到图书馆在他们大学四年学习生活里起到的重要作用。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提升他们的信息意识,为他们今后利用图书馆打下良好的基础。西安欧亚学院将入馆须知配以周杰伦的《青花瓷》拍录成MV形式,得到了广大新生的认可,被网友评为“史上最牛图书馆入馆须知”。

2.文检技能培训

高校图书馆定期安排信息能力的基础培训。通过培训,重点让大学生获取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设备优势,让他们掌握不同载体的信息检索技术方法及途径,全面增强他们的信息能力。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信息检索课以适应高职学生学习模式为特点,“轻理论、重实践”的重点开展以铁路施工为主的土木工程类集束专业群信息检索,内容包括国际三大知名搜索引擎使用、特色搜索引擎应用、图片检索工具应用、特色数据库使用、“人肉搜索”的使用及价值评判、专利和标准文献的检索利用等多方面内容,侧重网络信息检索能力的培养,实际动手应用能力,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

(二)发挥图书馆的导向作用

1.潜移默化的对学生数字素养进行培养

(1)对教师提供信息获取的培训

教师是教育的最直接传播者。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对学生的数字素养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应该利用自己丰富的馆藏资源,努力为教师提供最新的、前端的学术信息和资料。同时也应该对工具书的使用、网上数据库的检索方法对教师进行培训与辅导,使教师了解前端的信息获取方式和主要的信息源。从而,再通过教师的宣传与指导,达到提升大学生数字素养的目的。

(2)对馆员进行专业培训和辅导

网络环境下,大量庞杂无序的信息充斥我们的生活,图书馆所收集的信息也面临着一个筛选、甄别的过程。在这里,图书馆员不再是仅仅起到看管书籍的作用,他们必须要能够起到信息导航的作用,更好地指导学生使用图书馆,使他们在高效的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的同时学到一定的信息收集技巧。另外,现代多数的高校图书馆已经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图书馆员作为信息的导航者,必须要对新的信息获取技术、新的信息分析工具熟练掌握,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检索语言,掌握检索方法和技巧。

2.重视宣传,以先进文化占领学生头脑

图书馆还应该定期开展信息道德教育,对信息技能的重要性、提高数字素养的途径、如何遵守信息道德规范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大力宣传。可以通过生动的案例,使大学生明白应该如何遵守法律法规,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规范自己的信息行为,以先进的文化占领学生的头脑。

参考文献:

[1]杨明秀,刘秋林.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高校图书馆,2006.1

[2]刘建平,黄宏伟,李作化.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研究.高校图书馆工作,2006.1

[3]钟晓莉.浅谈学习型图书馆.卫生职业教育,2005.14

作者简介:

上一篇:实务会计范文 下一篇:教育数字化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