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展示范文

时间:2023-03-05 14:33:37

数字化展示

数字化展示范文第1篇

[关键词]展示设计;数字化;计算机;软件应用

[中图分类号]G2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着设计的进步,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也深刻影响着设计的变革,而计算机技术的发明和普及,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正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无论对于中国还是世界,无论在哪一个行业,没有任何一个事物能够像计算机这样深刻地影响人们的工作、交流和生活。通过网络的连接,计算机已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经济和运行,创造了一大奇迹,人类社会生活步入信息化时代,艺术设计这一和人类生活紧密联系的领域也趋于数字化。人类围绕它进行的研究跨越了艺术与科学的界限,突破现有技术的限制,以创造性的发明与设计满足人类在信息社会的生活与工作需要,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数字化时代。[1]

展示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不断地进行着嬗变。展示设计是指在既定的时间背景和空间区域内,运用艺术设计语言,通过空间规划、平面布置、灯光控制、色彩配置以及各种组织策划,使其产生独特的空间范围,有计划、有目的、符合逻辑地将展示内容展现给观众,以期对观众的心理、思想与行为产生有意识或者潜在的影响;并力求使观众接受设计师计划传达的信息,达到完美沟通。展示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艺术,主体为展示物,本质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表现形式,是综合性的实用艺术设计,不仅包含了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的因素和环境艺术设计中空间与环境的因素,也涉及符号学、信息学、传播学和心理学、美学以及材料学等诸多学科范畴。

人类发展历程的背后是设计的发展历史,而设计工具决定着设计水平。展示设计师设计意图的表达,长期以来一直以手工绘制效果图、施工图来实现,从设计任务的下达到图纸设计的完成,不能解决的一点是设计人员要承担大量图纸的手工绘制工作,如果在设计过程中遇到设计方案和设计内容的调整,都会面临图纸重绘过程中的大量重复性劳动,占用设计人员很多的创作时间。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设计的方式,开创了设计数字化的新时代。[2]20世纪50年代,美国诞生了第一台计算机绘图系统。196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伊凡•苏泽兰开发了画板软件,开创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崭新领域,[3]实现了纸笔时代向数字化时代的跨越。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CAD技术席卷全世界,不仅促进了计算机本身性能的提高和更新换代,而且几乎影响到全部技术领域,冲击着传统的工作模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一、数字化设计对传统设计理念的影响

展示设计数字化最直接的贡献是带来了新的造型语言及表达形式。计算机对艺术设计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它能更有效地完成创作工作,而且也给艺术设计带来了新的风格和语言,对艺术设计工作程序及方法产生了深远影响。过去的展示设计从构思到完成,每一个方案、步骤不仅要付出大量的重复劳动,同时始终存在着图纸精度不高的问题。通过计算机的应用,设计师可以轻松地对建筑结构、展示主题以及展品进行分析整合,准确构建出展示平面的分隔布局,确定整体构思和设计定位。通过向计算机输入展示信息,建立展示空间物理模型,运用艺术设计的形式美法则,在计算机提供的虚拟现实技术配合下,对各物理模型进行诸如重叠、连接、分离等方式重组,实现对空间的划分和组合,运用计算机携带的丰富图库资料,对展示空间内创建的物理模型的材质、肌理、技术工艺等进行前瞻性配合,艺术地再现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为下一步的施工制作提供更为准确的科学依据。

展示设计数字化影响着展示的艺术形式。设计师利用计算机艺术设计软件进行艺术设计的过程,实质上是充分发挥人和计算机的各自长处,获得整体设计最优化设计的过程。计算机可以从表现内容和形式上创作出各种风格的作品,并以屏幕显示的方式,开辟了设计的新领域。计算机作为一个表达设计意图的工具,可以使我们的创意快速、准确地发挥出最佳效果,使图像的生成过程得到有效控制,并直接反馈出控制效果;为设计师提前感受和体验设计的预测效果,改进、完善设计构想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使传统的展示手段和内涵得以极大地扩展和丰富,为更多地引导人们参与其中提供了直观而低成本的方法和手段。

现代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结合的产物。[4]计算机技术在为设计师提供科学设计手段的同时,也为设计者创造了一个可以任意变换的模拟空间,丰富了设计语言,拓展了思维空间,使设计者的灵感得以充分再现,设计表达更为清晰。设计过程中的人机对话、直观展示丰富了设计者的大脑,从而调动设计者的创作欲望,增强设计的艺术性。

二、数字化设计的优势

设计艺术不同于纯美术,它伴随着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是科学技术和美学艺术的交叉、融合。艺术设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展示现场氛围主要依靠整体空间造型以及材质、色彩等因素,是“以占据一定的场所空间,通过实物陈列、版面、灯光、道具、音像、色彩等综合手段有效地引导人们的心理与生理之诉求行为,属人为空间环境设计”。在设计中要求设计师“突出‘人―物―环境’的直接感知与互动,形成一个时间与空间有机的组合体”。计算机为这种人为空间的模拟创造了直观的视觉效果。计算机在现代设计中的优势显而易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计数据化

一套完整的展示设计图纸应包括平面图、效果图和施工图等,在没有计算机以前,这些图纸都是靠人工绘制完成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给展示设计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基于现代各类设计绘图软件功能的不断强大和完善,高性能显示设备的出现以及后续出图、喷绘等技术的迅速提高,展示设计中涉及的平面图、效果图以及图版的编辑设计等,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完成,最终形成计算机数据。

(二)管理规范化

计算机数字化设计技术实现了管理规范化。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电子文件管理操作简便、携带方便的优越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使设计和工程人员可以非常方便地存储、携带及利用设计图纸和文件的计算机数据,替代大量不同规格的纸质图纸、文件。

(三)控制精确

在计算机三维设计软件的工作界面里,设计人员根据展示空间的建筑特征,按照建筑物内的实际测量数据精确的透视,从创建展示总体空间结构到展示空间的局部构成设计,逐步深化到局部或单体的构成和细部刻画。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要求设计师设计图的表达更加科学和直观。采用不同颜色和材质对模型的渲染处理使设计人员对物项的空间位置一目了然,可以对各展示实体之间、展示实体和其他辅助设施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环境氛围的营造是否到位作初步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计算机模拟灯光为设计者提供了整体照明、局部照明、装饰照明、特殊照明的模拟灯光效果,为营造展示情调、气氛,创造意境提供了技术保障。展版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由计算机来制作完成,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四)数据共享

基于互联网的高速数据交换,各种类型的数据库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并且可以进行任意拷贝和修改,适应不同展示项目的需要,使多名设计人员可以在资源共享的情况下,在不同的计算机上同时进行不同的设计,从而缩短设计周期。

(五)便于修改

计算机最大的优点在于快速、便捷和便于修改。在博物馆展示的整个设计过程中,修改、调整是不可避免的。手绘设计效果图表现形式和手法多种多样,依设计师个人爱好和习惯各不相同,往往偏重于艺术表现,容易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较大误差,导致展厅成型后和设计图相去甚远,从而无形中增加了从设计到施工过程中的修改次数,如遇上施工人员未接触过的新技术、新材料,则此过程还要更加复杂。计算机可以在已完成的图面基础上,任意进行形体、色彩、材质等方面的再选择、再创造。

三、数字化的局限性

计算机在数字化设计的表现上也有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随着计算机在设计领域影响越大,给设计师们带来的好处越多,它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

(一)运算速度和存储容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虽然短短的50余年仅运算速度(5000次/秒到数百万亿次/秒)和存储容量(千量级到千兆量级)两项就提高了将近10的20次方的倍数,但是还远远不够。目前,一幅A3幅面展示设计效果图的渲染时间达到2小时以上,有些高端渲染软件和相对复杂的效果图甚至达到10小时左右。更多的设计师还在为素材、资料的存储问题而苦恼。

(二)不能处理非量化信息

计算机处理的信息必须量化,凡是不能数字量化的信息,当今的计算机都不能处理。有的设计师最初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计算机的制作上,但事实上并不像他们想象与等待的一样,设计师最终还是受制于设计过程中不同的环节制约,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工作程序容易出错

要让计算机完成什么工作,必须由人为其编制一步不差的运行程序,错了一个符号发生错误,计算机就不能工作。今天的计算机还是一个刺激系统,设计师发出一个正确的命令,计算机就有一个正确的反映,否则一定出错。

(四)图像过于程式化

与传统的手绘相比,计算机处理的图像过于程式化,艺术成分相对较少。在设计前期,计算机精确的点、线、面在屏幕上明确的显示往往容易扼杀作品构思阶段的模糊性和随机性,缺少传统设计、制作过程中那种人对材料直接对话的感受,而面对着的是鼠标的移动和点击,缺乏对材料与过程的控制和把握。

(五)设计形式雷同

由于计算机数据共享、永久保存和便于修改的特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极容易造成设计模型的重复使用,出现展示设计形式的雷同。有的设计者过于迷信电脑,他们带着完全的自信,沉浸在计算机提供的虚拟空间中不能自拔,往往陷入了不顾设计的具体需要而滥用各种特殊效果的僵化模式。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设计门类的丰富、设计手段多元化,计算机辅助设计成了设计师必备的技能,它让设计师充分体会到了高科技带来的优势。但是由于其应用的便利性,也使得设计师对计算机过于依赖。便捷迅速、多样化的无限复制,使人担心艺术作品根本价值的丧失。电脑的不断普及和设计软件的傻瓜化,似乎勾画出一个全民皆是设计师的时代,或者是一个没有设计师的时代,一个世纪前威廉•莫里斯的担心又开始显现。设计师的创造性、主体性等本身不言自明的问题被放到了显著的位置,电脑的应用反而成了其中一个负面因素。[5]

四、结语

如果工业革命是设计产生的土壤,并使之产生并得到认同与发展,那么在数字化的信息时代将给设计师带来新的思想和变化,使设计理念更贴近对生命的关怀。设计的过程是一种人类大脑所特有的创造性过程,决不是电脑所能理解或掌握得了的技术。正确把握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加接近艺术设计的本质,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在设计领域,数字化不仅带给设计师观念上的更新,还可帮助设计师实现自己的设计构想,但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注意不要被计算机的视觉效果所迷惑,让数字化淹没设计师的创意,取代设计师的设计思想。数字化设计作为一种新的创作语言形式才刚刚起步,同其他艺术形式已十分成熟的创作语言相比,它还将经历一个日趋完善和更具人性化的发展过程,它的优势和特征也将进一步得到彰显。

[参考文献]

[1]周燕.数字化时代的数字化设计[J].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5,(4):16~17.

[2]百度百科――计算机辅助设计[EB/OL]. baike.省略/view/76137.htm?fr=ala0.

[3]计算机先驱人物――伊凡•苏泽兰[EB/OL]. www.省略/index.php?doc-view-71102.

[4]陈岸瑛.设计的哲学本质[J].装饰,2005,(2):15~17.

数字化展示范文第2篇

【关键词】展示设计;数字化;计算机;软件应用

纵观工业、科技和经济的世界发展史,设计艺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媒介作用。展示设计史同时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步伐而不断改革升级。整个设计的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跨越:展示设计已经从传统单一展示发展成为以人为本,糅合现代尖端科技与艺术思维为一体的综合性设计。高科技手段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突破了传统、单一的展示方式,使现代展示具有趣味性、互动性、多样性、科技性,使观众不再是单单被动的看展览,而是充分的调动所有感官去参与展览、探索展览、发现展览。展示设计数字化最直接的贡献是带来了新的造型语言及表达形式。计算机对艺术设计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它能更有效地完成创作工作,而且也给艺术设计带来了新的风格和语言,对艺术设计工作程序及方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数字化设计的优势

展示现场氛围主要依靠整体空间造型以及材质、色彩等因素,计算机在现代展示设计中的优势显而易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计数据化

一套完整的展示设计图纸应包括平面图、效果图和施工图等,在没有计算机以前,这些图纸都是靠人工绘制完成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给展示设计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基于现代各类设计绘图软件功能的不断强大和完善,高性能显示设备的出现以及后续出图、喷绘等技术的迅速提高,展示设计中涉及的平面图、效果图以及图版的编辑设计等,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完成,最终形成计算机数据。

(二)管理规范化

计算机数字化设计技术实现了管理规范化。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电子文件管理操作简便、携带方便的优越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使设计和工程人员可以非常方便地存储、携带及利用设计图纸和文件的计算机数据,替代大量不同规格的纸质图纸、文件。

(三)控制精确

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要求设计师设计图的表达更加科学和直观。在计算机三维设计软件的工作界面里,设计人员根据展示空间的建筑特征,按照建筑物内的实际测量数据精确的透视,从创建展示总体空间结构到展示空间的局部构成设计,逐步深化到局部或单体的构成和细部刻画。采用不同颜色和材质对模型的渲染处理使设计人员对物项的空间位置一目了然,可以对各展示实体之间、展示实体和其他辅助设施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环境氛围的营造是否到位作初步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四)数据共享

基于互联网的高速数据交换,各种类型的数据库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并且可以进行任意拷贝和修改,适应不同展示项目的需要,使多名设计人员可以在资源共享的情况下,在不同的计算机上同时进行不同的设计,从而缩短设计周期。

(五)便于修改

计算机最大的优点在于快速、便捷和便于修改。在博物馆展示的整个设计过程中,修改、调整是不可避免的。手绘设计效果图表现形式和手法多种多样,依设计师个人爱好和习惯各不相同,往往偏重于艺术表现,容易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较大误差,导致展厅成型后和设计图相去甚远,从而无形中增加了从设计到施工过程中的修改次数,如遇上施工人员未接触过的新技术、新材料,则此过程还要更加复杂。计算机可以在已完成的图面基础上,任意进行形体、色彩、材质等方面的再选择、再创造。

二、实例分析:加拿大馆、城市地球馆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不仅仅是经济的盛会,更是科技的盛会,思维的盛会。当创意完美糅合科技,展览便不再是展览,是视觉盛宴,感官饕餮。通过领先的科技和创新理念向参观者传播的精神感受和未来可能,正是展示设计的功用。

(一)加拿大馆

加拿大馆内处处充满了人与自然的美妙互动。比如展厅的一侧,有一座虚拟的尼加 拉瓜瀑布。逼真的“瀑布”使参观者忍不住伸手抚摸感受,而当人们触到它时,“水花”四溅,随着 同时触摸的人数增多,呈现出无法预计的不同形态。这壮丽的景象便是设计者用计算机虚拟出来的自然风光。增强了人们与展示本身的互动,设计师旨在人与自然进行的互动,以倾告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小的举动,都可能对自然产生影响。此外,展馆内的一块巨 大3D屏幕前,数部固定自行车等待着观众踩动。当有人骑车时,屏幕就会出现加拿大的美丽风光和人文景观。通过三维时空变幻时间空间。

(二)城市地球馆

城市地球馆通过一系列具体生动的展示,让参观者进行反思,意识到城市既是污染的制造者,也是解决者。其中 “蓝色星球”展区有一座12米高的“意识之桥”。参观者站在桥上向下俯瞰,可以看到一个直径32米的“地球”,按照 地球自转方向徐徐转动,让游客们感受到在太空上看地球的乐趣。“蓝色星球”表面采用大型多媒体的无缝拼接投影技术,模拟出鸟瞰地球的场景,以金木水火土喻意的影像交替 出现,揭示地球的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等现象。

三、结语

如果工业革命是设计产生的土壤,并使之产生并得到认同与发展,那么在数字化的信息时代将给设计师带来新的思想和变化,使设计理念更贴近对生命的关怀。设计的过程是一种人类大脑所特有的创造性过程,决不是电脑所能理解或掌握得了的技术。正确把握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加接近艺术设计的本质,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在设计领域,数字化不仅带给设计师观念上的更新,还可帮助设计师实现自己的设计构想,但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注意不要被计算机的视觉效果所迷惑,让数字化淹没设计师的创意,取代设计师的设计思想。数字化设计作为一种新的创作语言形式才刚刚起步,同其他艺术形式已十分成熟的创作语言相比,它还将经历一个日趋完善和更具人性化的发展过程,它的优势和特征也将进一步得到彰显。

参考文献:

[1]李宇华.多媒体应用背景下的互动性展示设计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

数字化展示范文第3篇

(一)探索数字化视域下的展示设计的形态特性

数字化视域下的展示设计十一现代数字化科学技术为基础支撑的一种前卫的设计形式。如果说,数字化的展示设计时刻依赖着技术的支持也是毫不为过的。结合数字化的技术性对数字化展示设计进行分析,集中表现在身临其境、交互作用和想象的空间三个方面。

1.身临其境。数字化视域下的展示设计具有“模拟和仿真”的特点如果,观众置身其中,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接触的感觉,就好像是处在现实的世界中一样,并且感受到的也能够得到相应的回应。在构成的情境中,有来源于当前现实的,也可以通过特有的技术重建过去的废墟,完美的复古,甚至是将来的幻境都能够从中得以展现。我们可以发现,虚构的出来的虚拟世界中,所有的事情时时都是处在于“现实”之中的。

2.实时性和交互作用。传统的展示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观众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所得到的信息是受到当时环境的极大限制的。而如今,数字化视域下的展示设计,具有了实时性和网络传输的新特征,我们可以通过在互联网上的视窗浏览和网页浏览来获得展会的全部信息。

3.想象的空间。数字化的展示设计利用三维数字来展现现实生活中观众所接触的环境,这样一来,数字化展示设计就更加能够符合观众的身体特征的需求,进而带动观众的情感。三位数字合理地打开了人们的想象力,让人们的想象力更加丰富、自由。因此数字化展示设计添加了更加丰富的信息传播方式,使得内容更能够吸引观众。创造出了一系列的数字化生命,赋予了人的感性的相关内容,并且不断地丰富拓展,表达真实的人的情感变化。数字化视域下展示也正是因为如此,能够更好地将信息传递给观众并被观众所接受。

(二)探索数字化视域下的展示设计的技术特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和新的技术的不断地涌现给数字化的展示设计带来了传统展示设计无法比拟的技术优势,集中体现在:

1.交流方式的互动性。现代信息的传播要求数字化的展示设计应该具有互动的交流方式。而运用互动的交流方式也能够从人的角度出发更大限度地调动观众的参与积极性,提升他们的兴趣。在此过程中,观众成为了探索世界的主体。主动参与者展示的各个环节,这也体现了数字化的展示增添了更多的人文关怀。

2.传播渠道的广泛性和迅速性。互联网的发展折射着新兴电子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融合了多媒体技术,整合资源,通过互联网特有的电子电路,以一定的标准规格传送或者取得分散的资源消息。同时,数字化展示设计,依托信息技术,运用国际互联网,在世界上广泛的传播展示的信息,从而突破了地理环境和交通设施的局限性,将信息在国际间广泛的传播与交流。

3.表现手段的多样化。数字化视域下的展示设计,是在信息社会中,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相伴而开的。特别是多媒体处理技术,运用计算机数字化压缩和处理不同的媒体。把现实与虚幻的环境有效地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多媒体、超媒体等新兴技术手段的应用,拓展了展示的内容,丰富了展示的手段,从而,对于展示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样一来,观众通过多种渠道,用现在的科技手段了解和掌握展示信息,并且相对于传统展示设计来讲,观众的参与性也会大大地增强。

二、探索数字化视域下的展示设计创构的建议

(一)数字化展示设计应该强调产品的重要性。数字化展示是电子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使得人与产品之间能够更加直接的沟通,观众的感受和参与度在数字化展示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展示的设计还是应该更加突出产品的重要性,因为企业展示或者展览的目的是为了推广产品并被观众认知和接受,因此,必须坚持产品本位,这样一来,也才会赢得观众的更多好感,使得观众真正的愿意参与其中。

(二)数字化展示设计应该能够处理好与“空间”的关系

首先,在空间的展现形式上,数字化展示设计应该更加突出序列化、动态感和节奏感。其次,数字化展示空间应该正确处理好人性化和个性化关系,并且使得二者能够最终达成统一。再次,展示的安全性方面,数字化展示的空间中,应该保障环境的辅助空间和整个展示空间的安全性。

信息化数字时代的来临,为展示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展示设计在数字化信息时代也表现出了不同于其他时代的新的特点和相对优势。集中体现在设计理念的提升,服务对象的范围不断拓展,设计空间在不断地扩大设计流程的简单化和设计周期时间的不断缩减等,从而使展示设计更具有数字时代的伸缩性,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使展示设计向着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数字化展示范文第4篇

数字化展示设计师有数字化概念而来。一般而言,数字化是指物质系统的特性以特定形式在另一种系统中的再现的过程,由物质层面转变到非物质层面,由实体层面转变到意象层面,使当代信息传递活动呈现数字化的发展特征与趋势展示设计的数字化,将展示的实体内容转化为符号、影像等多种信息方式,所以数字化展品、展场以至展示的物理环境即使并不在场,参观者也能实现信息的接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由此可见,数字展示设计是指以展示设计知识体系为内容,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在展示设计领域中利用信息时代的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辅助工具,开展不同目的展示活动。

二、数字化展示设计的艺术特征分析

1.数字化晨示设计的时代特征

现代高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丰富了展示设计的各个领域。不用像传统展示设计那样通过展览会、博览会的现场陈列来展示产品,而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来自己的新产品的过程。展示企业形象可以用一种最简单的方式如个人通过网页来全面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爱好。在不断要求知识创新的信息大爆炸时代,现代数字化展示设计彰显出“以人为本”的新时代特征。现代数字化展示设计理念中,人是主体来观赏展品、展示内容作为客体。要想使展品要传达的意义和知识内涵得到高效地传递给观众,让他们从中获得相关信息,需要设计师能够为观众创造一个舒适而实用的观赏环境。

2.数字化展示设计的形态特征

没有任何一种展示设计形式不受技术发展的影响,并且技术的潜力与优势发挥地越大,展示设计尤其是数字化展示设计的形态特征表现地就越充分,由此可见,数字化展示设计与技术性紧密相关,主要归纳表现为三个“I”:Immersion即身临其境)、Interaction(交互作用)、Imagination(想象天地)。首先,数字化展示设计具有“模拟仿真”的特点。它所构成的情景很广泛,包括当前现实和已成废墟的古迹的重建,甚至是虚幻空间。其次,数字化展示设计存在交互性。在数字的环境中,你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而不会影响他人。这一点符合对代的个性化特征,而且它将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观察我们的环境和生活,并帮助我们刨造绚丽多彩的拟的环境合无数的数字化三维生命体。再次,数字化展示设计带动观者情感。三维数字的生命体走出了物质世界的不可能达到的世界,更加自由和丰富发挥自己的优势,不能限制你想象力空间。

3.数字化展示设计的技术特征

数字化展示设计的发展是得益于现代数字化科技的高速发展,从而使得自己发展更好。数字化展示设计的创作工具、传播载体用的是电脑和网络数字化设备,其形态是数字他的信息流。因此,可以借助更多的科技手段来创造新颖而富有想象力的表现形式的展示空间。在2000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参展者、设计师非常重视对互动性的设诗。法国展馆将设计理念延伸至塞外,一艘垂挂着白色纱帘的威尼斯汽船航行在展示之间,供参观者登艇参加讨论,这些展示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现在科学技术的协助。计算机高仿真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数字技术出现,进而使得现代数字化展示设计得以发展自由,拥有了越来越广阔的创作和想象空间。伴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设计师发现了这片“新天地”,以数字技术作为设计的未来手段,可以大大节约设计的时间,提供更多的设计可能性。

数字化展示范文第5篇

展示设计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伴随呼和浩特市会展行业的发展,专业人才的涌现也逐步走向成熟。但就数字化展示设计而言目前还在起步阶段。以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院、内蒙古自治区展览馆、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等大型展馆的官方网站为观众所提供的数字化展示平台还仅限于文字、图片、视频播放等手段,没有充分考虑观众浏览趣味性和互动参与性,观众的积极性没有被有效调动起来,网络媒介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放眼北上广等地区,成熟的全3D虚拟展馆,360度实景展示等数字化展示手段充分与观众互动、发挥其自主性,将展示空间与展览内容的表现形式变得更为自由、理性、准确,从而使展示本身的社会价值进一步补充和扩展,起到良好的宣传推广作用。

二、数字化展示设计的明显优势

从形式上看,数字化展示设计只是借助电脑、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进行展示和商务活动,或将各类会议、活动进行实时推广与互动,与传统展示设计相比除了受众面大增、及时性增强以外并没有太多突破。但与传统展示设计相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明显的优势。1.展示空间与传统的展示空间相比,数字化展示设计以网络为主要媒介,依托电脑、手机等终端,通过3D虚拟技术或全景拍摄技术对展示空间的尺寸、效果进行更为自由的表现。中国美术馆网站中展示的虚拟展馆不仅可以对绘画作品进行点选欣赏、查看相关背景资料,更能够360度无死角浏览整个展馆,有较强的真实感。2.展示时间与传统的展示空间相比,数字化展示设计以网络为主要媒介,依托电脑、手机等终端,可以全天候24小时参观,不会因展馆开放时间或其他时间冲突而无法进行参观。3.展品与传统的展品陈列相比,数字化展示设计以网络为主要媒介,依托电脑、手机等终端,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虚拟互动参与等更为丰富的手段对展品进行表现,且没有展品被毁坏和被偷窃的危险。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网站中,不仅可以看到图像展示,文字资料检索,还能参与模拟文物发掘,动手复制纪念品服务等。4.材料与制作与传统的展览相比,数字化展示设计真正迎合“环保节能、低碳生活”。试想一个场景,在不必大兴土木修建巨大的展馆或花巨资设计装修展厅的前提下,将展品的本质放在保管库里,只需用数字技术将其表象制作出来放到虚拟环境里,观众可以在网上自由地、轻松愉快地“参观”,这不仅多方面节约资源,还为广大用户提供了极大的自主性与便利性。5.成本低廉实物展览的办展费用较高,包括场馆租金、设计费、材料费、运输费、施工费、人员费等,因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呈逐年上升趋势。数字化展示设计与传统展示设计相比,办展费用相对低廉,与上述传统展示设计的几项费用相比数字化展示设计办展费用只涉及到设计费用和网络维护等,大大降低了办展成本。

三、数字化展示设计的重要优势

数字化展示设计相对于传统展示设计的优势在于,材料与制作成本较低、效率较高,展示规模不受场地限制,展出时间较为自由,观众广泛,推广机会增多,反馈及时,统计和评估电子化等等。数字化展示实际相对于传统展示设计凸显的另一个重大应用价值就是抗风险能力。突发事件、不可抗力因素使得传统展会显露出不堪一击的脆弱性,而数字化展示通过自身优势和有效的开发与运营,通过容灾等技术手段,保证展示的完整性、稳定性,保持与观众之间的畅通关系。数字化展示的抗风险能力在2003年SARS期间得到了最好的验证。在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安全突发事件中传统展会几近崩溃,而网络部分则生机盎然,第93届广交会为中外客商提供了一站式的全程贸易服务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全部44.2亿美元出口成交额中,网上成交占13亿美元份额,缔造了广交会历史上的传奇。

四、数字化展示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虽然数字化展示设计优势明显,但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网络基础设计铺设不平均、电脑配置参差不齐、应用软件无法兼顾、电脑因视窗有限展示信息不完整、画质得不到保障、观众参与度的不确定等等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正如同网络购物兴起之后,以商场、批发市场为媒介的传统实物销售仍然存在一样,数字化展示设计的缺陷在现阶段很难用技术手段加以弥补,所以数字化展示设计不可能替代传统展示设计,占据主导地位。就观众主观体验来讲,以常见的画展为例,美术作品本身作为一种媒介,只有亲临现场与作品面对面时观众才会通过线条、形体、色彩、明暗、笔触等产生感性认知,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观众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如果选择通过网络进行欣赏,那么无论图片成像多么清晰,摄影技巧多么高超都无法感受在现场观摩的震撼。另一方面从展示服务来讲,传统的实物展览会是集中演示产品或感受服务的最好时机和最佳场所。从参展商的角度来讲,企业销售人员携带产品上门进行演示的机会并不多。在人性化服务的发展趋势已成为基调的今天,传统实物展会正好为参展商销售人员和客户提供面对面的交流机会,是快速建立稳定的客户关系的重要手段。通过训练有素的展台职员、积极的展前和展中的促销、引人入胜的展台设计,参展公司的竞争力可以变得光芒四射。从观众的角度来讲,不管是专业观众或普通观众,“眼见为实”的心理需求由于人们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不会轻易改变,且人际交流、实物触摸、面对面讨论、产品试用等等这些传统展览的“会展艺术”是数字化展示设计目前的技术手段无法企及的。但在充分了解数字化展示设计的优缺点的前提下,可以更好地被应用到呼和浩特市会展事业当中,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展现良好的市场前景。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可以为数字化展示设计提供有力的支持。1.扶持相关企业、院校,落实相关配套政策在呼和浩特地区,政府主导型展会依然是目前呼和浩特地区最主要的模式。2010年4月,呼和浩特市政府出台了《呼和浩特市大型活动及会展业管理办法》,该项规定明确了政府主导型的会展发展思路,使得展会的筹备、组织及执行过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推进了呼和浩特地区会展行业依法办事的进程。涉及数字化展示设计的企业、专业院校应与政府有效沟通,通过制定相配套政策进一步推动相关事业的发展,并且能够正确引导相关企业,专业院校健康、快速发展。2.抓住特色,打响品牌展会是否成功的重要基础就是品牌影响力。怎样抓住民族地域特色,培育优秀品牌,建立品牌信心是展示设计从业者需要研究与探讨的重要内容。3.提供传统展会专业服务外的智能化服务通过互联网技术对展览的流程管理和资源管理实现规范化、程序化、电子化、智能化、自动化等专业服务,将展前、展中、展后的全过程集成在网络环境中与传统展会流程完全匹配且互动性极强的系统和平台上运作,科学实现经济有效、自由方便、快速准确的服务保障体系。4.数字化展示设计与传统展示设计各有所长,应充分优势互补数字化展示设计可以解决传统的实物展会的时空限制问题,提升现有实物展会的层次。现场参展和网络观展完美结合,通过互联网充分展示其内容内涵,感受现场参会气氛、延长其影响力。数字化展示设计的快速发展与传统展示设计相互支撑是呼和浩特市展示设计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必将为呼和浩特市会展事业注入一支强心剂。

数字化展示范文第6篇

《数字化园林遗产图录扬州何园》是同济大学数字化园林遗产图录(GHDD)计划团队出版的“世界遗产与文化景观•数字档案系列”的早期专著。全书釆用中英双语,以扬州何园为实例,共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为前四章内容,包括系列概述、序言、记录和表现场所和数字化园林遗产图录计划,介绍了数字化技术发展现状和扬州何园数字化园林遗产图录的研究背景和研究计划。二部分为第五至七章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何园的基本概况、历史沿革和整体特征。三部分为第八至十一章的内容,主要是将园居院落、西园、东园、片石山房及其他区域,通过历史资料、实景图片、航拍影像和测绘图纸相结合,再辅以简短的文字说明与分析,展示了何园的建造细节和艺术特征,尤其是园林内庭院的测绘图纸和照片,釆用了高准度点云影像作为主要的展示方式,对研究何园及其他古典园林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第十二章是附录部分,汇集了书中图纸目录、参考书目,以及项目团队、支持单位和作者信息。该书资料丰富、图文并茂,釆用的前沿数字化三维技术,形象展现了云测绘和可视化技术在古典园林遗产、建筑研究方面的较新应用,为我国古典园林数字化展示设计提供了借鉴。

我国古典园林在两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完整的建筑规划、设计建造乃至艺术审美体系,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笔者认为古典园林数字化展示设计应注重以下三方面:一,明确古典园林数字化展示设计原则与目标。数字化展示设计应以真实、完整、准确地阐释古典园林价值体系为原则。所谓古典园林价值体系,就是反映古典园林的时代沿革、建造技术、文化价值、人物关系及其相关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的价值阐释体系,这既是古典园林数字化展示设计的原则,也是数字化展示设计的前提。古典园林数字化展示设计目标是多角度展示古典园林文化,将展示内容与数字创意融合,注重展示设计的趣味性和体验性,尽量给用户带来新的视觉和触觉体验。二,采用线上古典园林数字化展示方式。

包括古典园林的门户网站及微信小程序、移动导览APP、科普教育游戏APP、数字绘本、3D虚拟展馆等,方便参观者随时在网上浏览,提髙观众对古典园林文化理解的深度与广度。例如,通过3D技术打造“云端”古典园林虚拟漫游,真实再现古典园林的古、秀、雅,用户可以不受时间、地域、空间的限制自由游览与探索,增加用户的体验感和沉浸感。三,建立线下古典园林的数字化展示方式。

以古典园林为载体,通过虚拟现实技术、360度全息投影、交互式艺术装置、沉浸式环幕影院等数字化展示方式,让观众在实地游览时得到视、听、触等多方位多通道感官体验,增加古典园林价值阐释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提升观众体验满意度。综上所述,通过数字化展示设计,营造我国古典园林的静态、动态和体验场景,让观众在实地和网上游览古典园林时,充分感受古典园林的文化魅力,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国古典园林优质文化。

数字化展示范文第7篇

关键词:博物馆展示;数字化;数字技术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0510035-01

博物馆是收藏、陈列展出和研究各种特定事物的场所,并对有展品按照一定历史、科学特点、考古价值、艺术价值等进行分类,为参观者提供丰富的科普知识、教育教学、欣赏收藏等的机构或建筑物。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数字时代,数字化技术对博物馆的展示提供了一种新的媒介。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的数字技术必将成为博物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数字技术的运用,能够突破传统的展台、展架、文字展板和各种灯光的展览方式,使展览具有强大的互动性、多维性和体验感。最重要的是数字化可以是博物馆的内容量无穷大,而且更新与维护相对传统展示更加简易与廉价。博物馆使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展示,具有许多实体博物馆所不具有的优点。

数字化展示是计算机的多种技术综合应用,在博物馆展示中应用数字化技术就是对博物馆的实体展品进行拍摄、处理、存储等信息化处理,制作完整的一套博物馆系统,参观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参观的内容,为观众提供人性化、便捷灵活的博物馆展示服务。本文主要从展示的发展、展览的类型、数字技术的应用和展览的数字技术等方面研究博物馆的数字化展示。

1 展示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网络的广泛使用,代表着数字技术的开始,促使数字技术的全面发展。在数字化的时代里,所有的信息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的多种技术将其数字化,这种转变改变了我们的传统生活方式,使我们的生活逐渐转变位互动式的。数字技术是利用多种计算机技术将实物等转换为计算机存储的数字信号,再通过计算机或网络等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我们感官能够识别的一种新技术。博物馆受限制于空间,展品展出数量和方式影响很大,并不能把需要展示的展品都展现出来,即使是展出了部分展品,也没用完全将展品的内涵等展示出来。而数字技术在展示的应用,可以极大的解决传统博物馆受展示空间和时间等的限制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多媒体网络等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正逐渐应用到展示中,如数字多媒体、3D或4D动画、虚拟现实、计算机控制等的广泛应用,彻底的改变了以前的展示手段。数字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博物馆展示的效率和展示方式,使博物馆展示内容灵活多样,信息量更丰富。博物馆展示数字化的目的是使的博物馆展示越来越突出人性化、智能化等特征。

2 展览的类型

2.1 静态平面数字技术

静态平面技术是利用照相机、扫描仪等设备将博物馆中的实物展品进行拍摄或扫描,并使用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进行相应的裁剪、修改与美化等处理,使实物展品的信息转变成计算机存储的数字图像。博物馆中展品静态平面数字化应用如下:1)博物馆不能把所以的实物都展示出来,将未展出的展品通过平面数字成像技术清晰的展示给观众:2)有些展品容易损坏,随着展览时间的推移,在展览过程中容易被空气氧化变色,如绢画等,或展品一旦损坏无法进行修复等,如珍贵文物;3)实物展览有很多局限性,如只有进入博物馆的人才能够看到展品,为了解决这一弊端,便可以使用数字技术,将不能够全部展出的实物展品进行数字化处理,存储在计算机中,这样便可以大大的增加博物馆的展出内容。存储在计算机的数字化的博物馆内容,可以是放在博物馆的网站上,也可以作为数字出版物出去,极大的扩充了博物馆的展出信息量。如南京博物院的大量珍贵文物,敦煌的壁画和雕塑等,将这些文物展品拍成照片,做出出版物向社会发行。

2.2 静态立体数字技术

博物馆中展品应用静态立体数字技术主要有:三维软件建模、设备仪器测量建模、利用图像或视频来建模等。立体数字技术是特殊的展品为了能够充分展示出展览目的的需要。三维软件建模是物体的三维多边形表示,通常用计算机软件如3DMAX或Maya等专门的软件生成,利用一些基本的几何元素,如立方体、球体等,通过一系列平移、旋转、拉伸以及布尔运算等几何操作构建复杂的几何场景。设备仪器测量建模是利用三维扫描仪等测绘仪器,可以获得物体内容的结构数据,采集物体表面每个采样点的三维空间坐标,生成计算机能够处理的立体数字信号,实现实物的数字立体化。基于图像的建模和绘制是当前计算机图形学界一个极其活跃的研究领域。它结合了图形学所涉及到的多少技术,将传统的几何建模通过图像空间变变化等操作,尽可能真实的绘制出图像的原形。

2.3 动态平面数字技术

动态平面数字技术主要有数字二维动画、数字平面交互技术、数字影视媒体技术。典型的数字二维动画是FLASH动画,平面交互如Authorware等多媒体交互,影视媒体即是普通的视频媒体。在当今许多博物馆中,都具有自己比较完善的网络系统,一般保护博物馆的网站和博物馆内的网络系统。博物馆内的网络系统可以使无法在博物馆展品中展出的内容,通过馆的多媒体触摸屏或投影等设备将需要的信息展示出来,这样参观者可以通过馆内的多种媒体,系统完整的展示预展出的所有内容,增加了博物馆的科普教育、教学展示等功能。博物馆自身的对外宣传与展示的网站也是博物馆展示的有效途径,网络博物馆可以为无法亲临博物馆的参观者提供展示功能。随着数字影视技术的日益完善,影视技术应用到博物馆展示中,真实的影视结合现场的实物展示,让观众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去体会展品的文化内涵。

2.4 动态空间数字技术

动态空间数字技术主要有三维动画等立体视频技术。三维动画是利用计算机软件对要展示的对象进行尺寸设定与设置,进而先建立一个三维的立体模型,再根据实际的具体要求,对模型的运动进行轨迹设定或摄像头及光线材质和场景等的设定,最好渲染生成出三维立体动画。目前主流的3D软件有3DMax和Maya。利用三维动画,可以将博物馆展示中不适于将实物直接展示出来或根本没有实物而又需要展示的情况。

3 数字技术的应用

由于展品本身的特性以及展示空间有限等原因,博物馆的展品往往很难达到预期的展示效果,或者不能展示全部展品或者不能展示展品的所有信息。数字化在博物馆中的应用可以解决上述不足,它为博物馆展示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实体展品的信息传递起到了信息增强效应。

随着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网络博物馆、虚拟博物馆等数字博物馆已经逐渐出现在人们的周围。如上海世博会的Web3D虚拟体验馆,利用了当前最先进的多种数字技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虚拟展览馆系统,参观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实时的互动及更加个性化的体验功能。

数字化展示设计是多项技术的集成设计,可以有效的调动参观者的各个感官投入到展示中,提高参观者的兴趣。被动式数字化展示是博物馆展示的主要方式,主要应用与博物馆的官方网站。利用各种多媒体技术,将博物馆的所有实物展品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大容量的信息数据库,通过博物馆网站的设计,为参观者提供博物馆展品的信息浏览、信息查询与检索等。参观者是通过博物馆网站中所展示的内容和方式,被动参观访问该博物馆。

如果在被动式数字化展示的基础上增加一些个性化的展示,强调按照参观者的个性需求,即参观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参观需要和爱好选择自己的参观方式,便是个性化的数字化展示。个性化的数字化展示可以使参观者自己自由选择,增加了互动性,即使多个参观者访问同一个博物馆网站,那么也可能由于各人的喜好不得,得到不同的参观内容和参观感受,突出了个性化的特点。

随着计算机的数字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的应用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非常主要的应用之一,将展览方式与数字化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使展览方式与数字技术协调发展。数字化技术在展示展览中的应用逐渐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的工作也需要进一步发展才能跟上信息化的脚步,利用数字化技术不是目的,实现更加人性化展览的要求才是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丁同成、王义豹等编著,数字化艺术论坛[J].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1).

[2]蒋尚文、莫钧著,展示设计田冲南大学出版社,2004(8).

[3]马昱、刘杰成,国内常见展示形式在科技馆中的运用[J].现代设计与制造技术,2009(3).

[4]江洪波、谈新权,科技馆信息化研究[J].广东科技,2003(1).

数字化展示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数字化展览;博物馆;三维立体;虚拟成像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6-0074-02

数字化展览与展示技术是利用三维立体成像[ 1 ]和模拟现实等技术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兴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中得到广泛应用,克服了传统博物馆展览要受到展览空间和时间等的限制,并且利用先进技术动态地呈现展品,结合触摸控制技术,增强了观众与展览的互动,方便观众对展览的选择和意见反馈。信息时代的来临,推动了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新兴信息技术被应用于生活中各个领域,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也因为互联网行业的影响而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是数字化展览与展示技术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简化了信息传播途径,给文化传播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博物馆通过展览各种具有特定价值和文化标志的物品来传播某种文化,不仅传播方式直接,而且直观的感受更给参观展览的游客带来不一样的影响。而数字化展览与展示技术的运用,使博物馆的展览不再受到展览地点大小,展示时间长短和游客参观展览中各种限制的影响。由于数字化展览的方便快捷,使得博物馆的展览及其文化产品与观众的交流更为方便。但是,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必然还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数字化展览与展示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应用仍需进一步探析。

1 数字化展览与展示技术简介

数字化展览与展示技术,即应用三维成像技术,模拟现实技术,图像立体展示以及各种特效将博物馆的现实场景在网络上展示出来,使得老式的实地博物馆能够用更加新颖而生动的形式展示,并且可以与观众进行互动。博物馆的展览可以不受到地域,时间和环境天气等的影响,其功能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也使得观众对博物馆的相关文化更有了解兴趣,有利于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播。它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在更大的范围、更长的时间段、进行更直观全面,体验更佳的展览。数字化展览与展示技术可以对博物馆内的资源进行逼真重现,并且运用先进技术使其更加生动,更具有可观赏性。此外,还能对具有科技教育性质的博物馆进行专家讲座和多媒体技术教学,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发挥得更好。与此同时,数字化展览与展示技术具有与观众的互动功能,观众可以通过留言和发表相关帖子对博物馆进行评论和提出意见,使更多的人能参与到博物馆展览中来,使我国优秀文化得到更为方便且广泛的传播。

2 数字化展览与展示技术优点

2.1 限制减少,展览便捷

传统的博物馆展览技术由于存在展览地点选择,展览空间大小和展览时间长短等的限制,已经无法适应信息时代人们的更高要求和社会快速发展的节奏,数字化展览与展示技术应运而生,不仅使得展览更加不受限制更加便捷,而且大大提高了展览信息量。与此同时,由于不受展览空间大小和时间长短的限制,博物馆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而且由于数字化展览的生动有趣,使参观博物馆不再枯燥,人们对学习博物馆相应的文化更有兴趣,利于文化传播和学习。

2.2 互动增强,选择多样

数字化展览与展示技术相比传统的博物馆展览,与观众的互动性更高,观众的选择也更多元化,由于不受参观地点和时间的制约,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参观项目和参观方式。这也是一个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索信息的飞跃,尤其是数字化展览可以从不同方位和不同视角,通过不同方式对所展览的物品进行观察和研究,能够很好地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和积极性。此外,根据网络互动,博物馆可以更加方便地接受观众的意见和评价,做出改进,使数字化展览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

2.3 动态展示,全面感受

数字化展览与展示技术利用三维成像技术和特种效果,能够从不同方位和角度展示物品,并且能展示物品内部结构,使观众能更好地了解所展示物品的整体构型。同时,能够动态地展示物品,利用多媒体和三维成像可以将物品的产地环境,生长过程和制作过程以及工艺流程很好地表现出来。对于乐器类物品,还可以通过特效将物品的演奏声音展示出来,在感官上增强对物品的了解,而且由于无需真正地弹奏乐器,也更好地保护了所展示物品,加强了博物馆的展览互动效果。

3 数字化展览与展示技术在博物馆中的主要应用

3.1 全方位长时间呈现展品

数字化展览利用先进的巨幕投影技术可以对展品进行各种角度全方位的展示,巨幕投影[ 2 ]即通过多个投影的组合展示物品,比传统的投影技术更先进而实用,能够展示的空间更宽广,内容更多,能展示的物品尺寸也更大,并且随着投影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巨幕投影技术能更加清晰地呈现物品,为观众呈现宽阔视野并且画面丰富生动的展览。

同时,利用先进的光线和声音处理技术,能够调整所要展示物品的色泽,亮度等,使展览更接近于真实且高清。传统的博物馆展览由于受到展览空间和时间等的限制,不能长时间展示附带声音的展品,对于占地面积较大的物品也不易展示,但是利用巨幕投影技术就可方便快捷地解决这个问题。同时结合先进技术,将展品,观众和声音融合在一起,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加强了博物馆展览效果。

3.2 通过触摸控制体验互动

触摸控制技术就是利用计算机对手指触摸的识别,控制和处理,由观众自己选择所要参观的展览,并且对展品进行更直观的观察和接触,甚至可以将展品资料下载收藏。其中所用到的数字化技术包括光学感应处理,红外线等,当观众对数字展示屏幕进行触碰,可以选择不同的展示页面,放大或缩小展品成像。并且利用数字化展览的快捷和超大容量存储,可以将展品进行互相关联,在一种展品旁设置链接,与相同风格的展品联系起来,方便观众参观,同时也利于将各种展品分门别类。

此外,通过触摸控制可以方便观众留下评论和改进意见,收集观众反馈,将数字化展览技术不断完善。

3.3 通过数字成像模拟真实

数字化展览与展示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本质上就是利用各种虚拟成像技术和特种效果技术[ 3 ],模拟真实的展览场景,通过融入声音,光线,甚至是触感来使效果更加真实。同时,利用展示屏幕的触摸控制功能,实现观众与展览的互动,尤其是在一些有关天文知识的展览中,利用虚拟成像技术,和特制屏幕,能够实现全方位模拟,可以使观众感受真正的天河浩瀚,星辰璀璨。可以在具有科技教育性质的博物馆进行专家讲座和多媒体技术教学,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发挥地更好。

此外,对于具有一定历史的展品,通过虚拟成像和巨幕投影可以生动地模拟古代时期的真实生活场景,尤其是行人车马和热闹集市,使观众有恍如隔世之感。同时,对于具有特殊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的物品可以播放相关短片,通过三维立体技术展示其生长过程,场景宏大壮观,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展品都可以得到很好地展示。

4 结论

数字化展览与展示技术是随着互联网行业发展而兴起的事物,因其克服了传统博物馆展览要受到展览空间和时间等的限制,并且具有利用先进技术动态地呈现展品,结合触摸控制技术,增强观众与展览的互动,方便观众对展览的选择和意见反馈等优点,在博物馆展览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而且随着互联网网络行业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传统博物馆的展示陈列方式必将受到更大的挑战,而数字化展览和展示技术能够方便快捷地为观众提供更佳的感官体验,并且顺应了社会潮流,必将得到更高水平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涛.数字展示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6(17):104,137.

[2]黄秋野.博物馆中的数字化展览及展示技术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4.

数字化展示范文第9篇

【关键词】博物馆;展示设计;数字化展示

一、博物馆数字化的发展

博物馆作为文化、艺术、科技的集合和展示地,通过对展品的相关信息的展示,博物馆已经成为为公众提供一个集教育、知识、展示、研究的文化机构,以达到教育、欣赏、展示等的目的。而博物馆的展示设计随着时代背景以及技术的革新,也正在融合了时代技术,达到更加人性化、信息化的展示方式和技术手段。

博物馆的数字化展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的70年代,在全球计算机技术刚刚开始发展的阶段,这项信息技术就有学者提出可以应用在博物馆的现代展示中,并形成了最早的博物馆数字化展示的初期理论。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的博物馆开始逐一建立推出了博物馆数字化建设,这其中包含了博物馆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收藏、整理、数字化展示等内容,例如,美国国会图书馆于上世纪90年代初与IBM公司合作,推出了“美国记忆”计划,旨在对该图书馆的文献、手稿、照片、影像等资料进行数字化整合,使得美国成为了全球最早进行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国家,同时,这也标志着博物馆数字化的建设走向了实践阶段。

其后,欧洲其他国家博物馆,例如英国的大英博物馆、法国的卢浮宫博物馆等大型的国家博物馆、图书馆,都纷纷进行了相应的博物馆数字化工程的建设,并对其展示方式进行了数字化的展示革新。

而亚洲的博物馆数字化建设首先是由日本和台湾开始的,例如,日本民族学博物馆与IBM公司合作的“全球数字博物馆”工程计划,旨在推动网络方式的参观博物馆,同时大力发展了网络搜索博物馆典藏文物资料的检索方式。

中国的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于上世纪80年代开端,到了2003年左右,中国的数字博物馆建设项目在中国国家文物局正式立项,并且中国国内的各大高校以科研项目的方式发展了多个博物馆数字化研究的系列项目,其中以“大学博物馆数字化工程”项目为例,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

二、博物馆数字化展示特点

博物馆数字化展示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博物馆展示的信息化、数字化、包括了现场的数字化展示效果以及基于网络的数字博物馆展示浏览方式。

在这里,概括出博物馆数字化展示的特点及技术:

1.从传统的实体博物馆中的静态展示方式延展到动态的、互动的展示浏览方式

传统的博物馆展示通常以文物展品、展架、展墙等的静态展示为主,展示形式上比较单一和互动性较差。而数字化展示的方式更多采用信息技术展示方式,通过网络、计算机软件技术、声光电等的运用,为观众营造一个互动的的展示空间及展示设备,让观众在参观浏览的同时,能够与展品或环境产生互动,这种互动不仅体现在时间空间上,也体现在人机交互和透过网络的人人交互上,在融入了互动的博物馆展示中,大大的增强了博物馆展示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2.展品从传统的物质性展品延展到非物质性信息展品

传统的展品通常以实物类型的展品为主,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全球的建立和推广,一些非实物类型的展品也开始被数字化整理、搜集,随之建立数字库。这种非物质性的展品的延展,对于更好的记录文化民俗中的事件、行为、以及一些已经缺失或者正在缺失的文化遗产起到了良好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播的作用。

三、博物馆数字化展示的技术

1.数字媒体技术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媒体、声讯技术越来越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在影视数字特效的技术发展中尤为凸显,电影特效技术的更是随着数字媒体技术让我们今天看到更多的奇异场景。而博物馆的数字化展示页是随着数字媒体、视频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这其中以技术角度区分包含以下几类:

(1)视频影像技术

视频摄像技术通过视频的拍摄和后期合成,形成的影像资料对于博物馆展示中内容、效果以及展示方式都是一种更具有说明性的技术方式,例如很多实体博物馆通过现代视频影像的拍摄,再现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工艺技术,使得参观者更清晰的了解历史。尤其是有的还通过现代影像表现中的剧本、演员、后期特效的配合,使得博物馆展示中的视频影像资料更具有感染力和震撼力。

(2)动画技术

在博物馆的数字化展示中,动画能够更好的配合相应的实体展品表现展品背后的文化、技术和故事,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新媒体展示技术。

(3)网页设计展示技术

网页技术在网络发展了近20多年的今天,已经成为大部分用户的交流学习的平台,在博物馆的展示手段中,博物馆网站的建设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通过博物馆网站的网页展示,观众可以更好的参观浏览展品信息,以及实现网络互动平台。

2.虚拟现实技术

数字化展示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军事遗产 数字化保护展示

中图分类号:E文献标识码: A

世界范围内以“文化内容”为主体的数字化革命已经开始,上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及数字化的发展、普及为当代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影响力日渐显露。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行的“世界的记忆(memory of the word)”工程就是希望可以拓展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领域,试图将人类社会的珍宝永久性保存,并能做到最大限度的展示。

1.数字化保护与展示的必要性

军事遗产是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类型,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媒介开展军事遗产保护与展示工作的想法源于军事遗产的自身属性需求,尤其是对于呈“线性”、“系列”建设的大型军事遗产,常规保护、展示方法还存在一定局限性。

首先,大型军事遗产分布地域广,跨越军地范围,为保护工作带来不小难度。我国古代战争留下了大量军事遗产,除了城池、堡寨等同质散点的军事建筑,更多的如长城、明代海防、晚清广西炮台防线等线性遗产,以及由虎门要塞、旅顺要塞、闽江要塞等组成的晚清炮台要塞系列遗产。军事遗产因为防御的需要,往往是成组、成系统的修建,因而不仅具有单体价值,还具有显著的群体价值;不仅具有单体的个性,同时每个单体的信息要素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即共性。军事遗产之间存在的共性形成了具有相应特点的群体,各群体之间的相互交叉和包含,反映出来的特点是一种群体信息的特征。

以为人熟知的长城为例,根据国家和国家测绘局2009年的测绘结果,长城共行经156个县域,总长8851.8千米,美国资深宇航员吉恩.塞尔南说过“在高度160公里至320公里的地球轨道上,中国的长城的确是肉眼可见的”,这样的说法或许夸大,但足以凸显这一军事工程的浩大,比数字更为震撼。今天我们有机会亲历长城一览其波澜壮阔,但又有几人可以走完山海关至嘉峪关的旅程?作为线性遗产的代表,长城延伸范围大,沿途包括的遗产种类多,反映的军事活动形式丰富,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连接隘口、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的一张严密完整的防御体系,既有地域、功能的差异,也有相互交流和交融积淀的历史。

再如由虎门要塞、旅顺要塞、闽江要塞等组成的晚清炮台要塞系列遗产,每个要塞其本身已是由多个遗产单位构成的群体,要塞群所构成的是我国对外防御体系的总的序列。他们分布地域不同却具有众多相同特征,如军事防御,功能需求,地域选址等;这些遗产作为一个整体具有“突出的普遍性价值”,它们合而为一,构成“系列遗产”。面对系列军事遗产中多种建筑构造形式、历史背景层叠的交织的状况,仅仅展现共性、显性的表面,多少给人一种食不饱腹的饥饿感。

其次,军事遗产作为一种国家机器的产物,集成了曾经最为前沿的社会、文化、指挥、作战思想理论,不仅具有如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而且还蕴含着很高的军事价值。现行的保护模式可以满足测绘、修缮的需求,但博物馆很难做到对遗产全局、全貌、全景的展示。

另外,在军事遗产保护展示中重要但难以实现的是战场空间环境还原,大部分战场空间在城市化进程中被占用,少数保留下的也不是曾今的模样。对于大环境、大尺度的遗产空间现在多用的方法是采取制作模型、沙盘或影片虚拟展示的方式,无论是有多逼真,公众都无法从第一人称视角获得全面的感官认知。然而,数字化的展示强调了“体验”,力求让观者达到参观某某旧址博物馆的身临其境,以此感知一段历史 。

军事遗产是由过去的人创造的,虽然是不同利益集团对抗的产物,然而积淀下来的智慧、技术、力量和精神,既是一个民族重要的基因和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经验。欣赏如此严肃、厚重、大量的遗产群体,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品全其中的味道,借助数字化技术展示技术化繁为简,全面的展示更容易理清头绪,避免断章取义的误解。

2.数字化保护与展示的可行性

借助国家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方面的努力,如今对军事遗产展示不应停步在纸张、图片阶段,适应民众需求这些特别的遗产需要将它的物质、文化、精神传递给观者,需要能看见、能听见、能参与其中,在感官层面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在精神层面力求打动公众,引发公众对军事遗产背后故事的思考。

进入21世纪,全世界在数字化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迈入飞速发展阶段,数字化终端设备的研制、生产也非昨日能及,尤其是以虚拟现实为代表一系列3 D技术的产生,应用于文化遗产领域,大大改变了保护与展示的概念,产生了引人注目的效果。作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重要部分,展示环节是对文化遗产精华的诠释,更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科学性、全面性的体现。依托数字图像、虚拟现实、互联网技术相互协同作用,受益于数字化技术的便捷性、准确性可以对军事遗产所蕴含的海量信息整理归类、存档。

对大型军事遗产而言数字化展示突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从空间的角度看,随着科技及终端设备的发展军事遗产也可以很贴近人们的生活空间,高精度的数字投影、全息成像及3d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在任何实体空间内复制、还原实时场景,彻底打破地缘局限性对军事遗产展示传播的限制,扩展文化遗产受众群体并且拓展了受众个体的感知范围。

3.数字化保护与展示的技术路径

数字媒介技术会给遗产表述提供全新的表述、互动、传播平台,将尖端的数字计算技术应用于对遗产、文化、历史考古等方面的保护、保存与传承,最大程度的重演、体验历史。可以将数字化保护与展示概括为遗产对象“数字化”-“信息化”-“知识化”-“仿真再现”的递进。

根据已有工程案例经验,常用的数字化保护展示技术主要有以下集中:

1.数字影像技术

2.多媒体技术

3.互联网技术

4.数据库技术

5.矢量动画技术

6.三维动画及动画捕捉技术

7.虚拟现实技术

多年的探索与改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对上述技术手段的运用可谓驾轻就熟,但考虑到军事遗产的特殊性,必须再强调两类针对大型遗产空间环境的遗产空间信息系统以及遗产场景重构与绘制技术,特别是作为主要实现途径的gis技术,在军事遗产保护阶段可以提供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与分析能力支持在展示阶段结合三维扫描、虚拟现实技术重建地形场景,在细化层次纹理之后可以直观的再现遗产地域分布、空间环境及其演变过程,实现大型军事遗产的三维动态显示。

4.数字化保护与展示的价值体现

以遗产保护视角分析军事遗产信息构成,健全遗产信息,对遗产本体的保护管理、价值评估、修缮、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等方面均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并且有助于军事遗产保护的科学化、高效化。

以遗产展示利用视角审视军事遗产价值内涵,从时间的角度看数字性的展示手段可以让我们领略遗产现在的面貌,经过先进的技术还原让时间线“快退”,可以想像“沉浸”在百年前军事工事中的情绪。就军事遗产而言,感受事件发生时的真实往往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对遗产实地参观的同时配合对其余部分的补充展示,数字化展示具备的交互性可以大大提高公众在体验过程中的参与意识。由此可见,军事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同时也反映了遗产群体的保护工作,更需要多学科、多单位的群体工作和配合。

5.总结

军事遗产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实力、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伴随人类文明进程不断发展完善,对个体人来说感受类遗产的经历是欣赏、升华的成长,更是审视历史、反思顿悟的蜕变。现代浮华的物质世界更容易让人迷失,军事遗产传递的是一种力量,一种坚毅不屈的阳刚之气,为了让这些具有独特魅力的民族瑰宝引导国民走向未来,数字化保护与展示技术应当义不容辞。

军事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展示不是对过往的简单照搬、呈现,而是对历史的解读,区别与一般手法它更为主动,更具生命力,尤其是对大型遗产可以囊括整体开展全局工作的特殊优势注定其影响力会更加深远。

参考文献:

[1]奚江林,军事区域遗产价值的认知,中国文物报,2011(2)

[2]李欣.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路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彭冬梅,潘鲁生,孙守迁.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J].美术研究,2006, (1).

[4]李德仁.虚拟现实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4).

[5] [美]尼葛洛庞蒂.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

上一篇:古籍数字化范文 下一篇:数字化管理系统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