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管理系统范文

时间:2023-03-04 11:11:03

数字化管理系统

数字化管理系统范文第1篇

1.1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设计要求

要做好城市的管理,加强数字化信息系统对于城市管理的支持力度,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使得政府能够更多的依托信息技术来实现其职能的转变和管理模式的改进。数字化城市管理需要从城市的规划、管理、建设以及城市服务等全方面入手,做到对于城市管理的全方位覆盖,根据城市发展的需求调整管理模式,实现城市管理模式的创新,以以人为本为管理原则,加快实现城市管理、规划、建设等方面管理模式的突破以及管理方式的创新,为更好实现城市的发展管理创造契机。为做好城市的管理监督工作,需要做好城市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收集、整理与监控,为城市管理提供数据决策,通过建立相应的数据处理中心以及城市管理监督员的实时信息录入,将城市管理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反馈到数据处理中心,从而实现对于城市管理的全方位、全时段覆盖。

1.2城市管理模式的特点

在城市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将城市管理的监督职能与城市管理职能相分离,使其各自运行,各负其职,从而实现对于城市管理两个“轴心”的管理体制。在两个管理体系中使用数字化的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两个体系的信息共享与信息交换,通过这一无缝对接的方式来做好城市的管理。对于城市的管理采用的是空间网格技术来对城市创建单元网格,根据这一功能,通过将所需管理的项目按照属地、地理、现状、对象等进行划分,在既保留了对于城市原有划分的基础上,通过使用空间单元格的划分方式,将城市管理部件、道路、社区、门址、建筑物、企事业单位、地名、宗地等要一些关键要素通过单元网格直接建立起地理位置关系。

1.3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数据设计

在设计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时,需要使用多种数据来支撑这一系统,其中系统中的基础数据库中包含整座城市的全面地形图、各地区的实景影像图、各区域的地形以及职能划分图、涉及到整座城市的经济、文化、历史等各方面的信息。良好的基础数据库对于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使用基础数据库可以对城市各部门的查询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对城市信息的查询更为简单、方便。

1.4做好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中的单元网格数据的录入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单元网格是城市市政综合监管单位所管线范围的划分,根据实际工作的要求,来实现区域功能的划分,从而实现城市的分块区域管理。

1.5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中的部件数据

在进行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数据划分时,对于城市中的道路、桥梁、水、电、气、热等城市基础公共服务体系以及一些公园、绿地、休闲健身娱乐设施等非盈利的城市公共设施应当作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中的重要数据录入到数据库中,通过这一方式,可以实现对城市各公共服务体系的精确管理,是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数据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6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中的地理编码数据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中的地理编码数据指的是通过采用以点、线、面的方式将城市地理实体表现出来,通过地理编码实现地址空间的相对定位,可以使城市中的各种数据资源通过地址信息反映到空间位置上来,提高空间信息的可读性,从而实现对于城市管理的精确化与高效化,提高城市的管理效率。

2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所需实现的功能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中采用了现今使用较为广泛的计算机技术,依托于良好的互联网技术,通过将其与数字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加上地理信息的定位与导航技术,数字通信技术和计算机软件平台,从而实现了从声、像、图、文字4个将整个城市的信息展现在城市管理者的面前。尤其是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如报警、交通疏导、火灾处理)能够提供更为直观的信息,从而提高了城市处理应急突发施工的能力。

3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

由于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将整座城市的信息都包括其中,因此,一旦被不发分子使用获得后将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需要加强对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管理,避免重要信息的泄露。在做好终端加密的同时还需要对整个系统的数据交换、传输等环节做好加密与安全工作,务必要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同时,对于不同的终端赋予不同的权限,使其仅能够打开与其相关的一些内容与功能,做好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信息数据的处理与保密。

4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建设需求

要做好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平台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好整个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硬件建设,硬件设备包含有服务器、大屏幕、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建立起一套良好无线监管数据支持系统,做好各无线数据的使用以此对现场的信息进行采集和传送,实现系统数据的实时更新。建立起完善的信息输入系统,使得城市中的各类信息如街道、社区、市民呼入热线反映的问题能够及时进行分析、整理和归档,并发送至决策者。建立起良好的城市监督指挥中心,完善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的机房建设、大屏幕、硬件等设备的配置和集成等,确保对城市进行良好的管理。做好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安全保护,通过建立起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权限制度,对于不同的权限能够使用不同的功能模块,保护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数据安全,同时对于整个系统的数据存储、传递等过程中都要做好数据加密,确保数据安全。

数字化管理系统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农村;财务;管理系统;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3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4-0025-1

面对巨大的拨款金额,地方政府必须建立综合性的管理系统,以维持农村建设资金的科学调配。对于已经建立的数字化管理系统,更应加强系统的优化升级,重点防范财务系统潜在的风险问题。

1 数字化管理系统的运用

数字化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通过统计技术量化管理对象与管理行为,实现研发、计划、组织、生产、协调、销售、服务、创新等职能的管理活动和方法[1]。为适应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国家增加了农村建设资金的投入,保证了新农村政策实施有足够的物质条件。由于政府管理体制的缺陷,地方财政部门在规划发展资金时依旧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小金库”现象的存在造成国家资金流失,制约了新农村各项建设活动的有序开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先进信息技术的引导下,农村财政机构建立了数字化管理系统,成为了行业科技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

2 财务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构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农村建设期间运用到的科研成果更多,各种专业人员组成的管理团队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地方政府及财务机构配备了数字化管理系统之后,也应加强系统操控人员的理论指导、技能培训。目前,多数农村已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的数字化人才,满足了财务管理系统运行的实际需要。

2.1 操作设备

财务数字化管理系统属于智能化操作范畴,会计人员通过调控系统设备完成相关的数据处理。软、硬件设备是数字系统的基本构成,决定了财务自动化管理的成效。长期科研结果显示,计算机是农村财务数字化系统的最佳设备,无论是中小型或微型计算机,均能帮助会计人员处理好各项财务工作[2]。除了硬件设备外,计算机内部安装的各种软件也方便了财务系统的管理工作,如:计算软件、杀毒软件、检测软件等。

2.2 传输媒介

通信系统是农村财务数字化管理系统的重要构成,此部分负责财务数据信息的传输,及时并准确地把有效数据传输给会计或管理人员。早期农村财务系统采用有线通信模式,适用于小范围的数据传输操作。伴随着通信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农村建设逐渐采用了无线通信技术,在传输方面具有效率高、范围广、安全稳等特点。根据现实的应用情况看,无线通信系统显著改善了财务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性能。

2.3 处理平台

虚拟网络是数字化系统的主要处理平台,可以为会计人员提供便捷式的财务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日常财务管理的效率。从另一个角度看,网络平台实际上是把计算机操作系统与通信系统联用,设计了数据智能化处理到自动化传输的成套方案[3]。如:面对大量的数据资料,财务人员可借助计算机处理平台快速处理,经过筛选、处理、检测、传输等流程,更加深入地研究了多种财务信息,避免了数据信息处理失误。

3 农村财务数字化管理的升级

数字化管理系统并非固定不变,尽管现有的系统功能满足了当前的财务工作需要,但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地方政府及财务机构的工作量会越来越大。由此,会计人员所面临的财务信息更多,单一的数字化管理系统难以满足操作功能的要求。结合个人的科研经验,笔者认为财务管理系统升级需加强各项风险的防御处理。

3.1 输入失误

数字化系统在操控过程中,常会因会计人员操作失误而发生风险。如:程序代码输入失误,导致数字系统处理财务信息失效[4]。为了避免操作风险的发生,必须对参与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通信人员的专业理论及实践技能,严格参照行业标准完成系统的运行。

3.2 超负运行

超负荷运行对数字系统而言是一种极大的破坏,易降低管理系统的操控效率。数字系统潜在的安全漏洞也容易在高负荷工作状态下暴露,盗用政府财务信息的现象也越来越多。从信息安全角度考虑,定期对财务数字系统实施优化升级,也是未来农村科技研究的内容之一。

3.3 外界干扰

监测系统是对数字系统模块的运行流程全面监控,及时监测信号传输的异常问题。例如,用户在利用通信网络传输数据包时会受到外界干扰,导致传输信号不断减弱而影响了通信效率。若配备专用的信号检测仪,可实时监测数据通信状态。

3.4 信息盗用

会计人员利用网络传输财务信息,极易受到非法入侵者的攻击,导致数据信息被盗用或截取,财务信息丢失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防范网络风险的发生,应加强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的维护更新,定期检查网络潜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处理以防造成不利的影响。

4 结论

总之,农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组成,农业经济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科学的引导,国家也根据农村改造需要提供了足够的资金支撑。积极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能够帮助农村财务机构合理调配政府资金,提高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成效,充分发挥科技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侯德成.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的财务管理工作[J].农村发展研究,2011,30(17):41-43.

[2] 王锡克.基于数字化操作平台的财务系统设计[J].东南大学学报,2010,25(13):49-52.

[3] 邵坤.农村财务数字化管理系统升级的科技策略[J].计算机应用技术,2011,16(13):25-27.

数字化管理系统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监控系统 智能小区 计算机网络

传统的小区监控系统很多都存在只上了个别子系统,而且各子系统相对独立,它们之间的信息还处于不能共享的状态,操作和管理人员需要熟悉和掌握各个不同系统及对象的技术,使用成本较高,功能不实用和不全面,维护和运行费用较高。

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把孤立的子系统集成在一起,降低运营成本,实现信息共享?本文将深入讨论智能小区数字化监控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硬件结构和软件功能等内容。

一 系统设计原则

数字化监控管理系统的设计要坚持应用适度超前的先进、适用、优化集成的成套技术体系和设备体系,应用的产品要成熟可靠,具有易集成、扩展、操作、维修的特性,同时尽可能降低系统整体造价的原则,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子系统的设备、功能和信息的管理集成,使其成为互相关联、统一和协调的系统,系统资源达到充分共享,实现真正意义的统一、实用、高效、便利。

在系统设计中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实用性:系统的设计应使小区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住户的生活需求。

先进性:应用国内外较先进技术,保证智能化系统的先进性。

可靠性:所选用的技术及配套设备必须成熟可靠,以保证整个系统的长期正常运行,故障率低。

易操作性:将自动与手动有机结合、相互补充,力求用户操作简便。

集成性和可扩展性:保证各个子系统的集成和信息共享,结构具有可扩展性和兼容性,实现对各子系统的集中管理、分散监控的目的。

二 数字化监控管理系统硬件结构

由于数字化技术和相关设备已日臻成熟,数字化、简单化、实用化的设计理念也在不断深入人心,目前,已到了数字化技术普及的年代。前一段时间很多用户担心硬盘录像系统的可靠性,普遍采用了数字设备和模拟设备混合设计思路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不足之处是系统安装较复杂,成本也较高,对数字化的普及较为不利。而今天数字化设备的可靠性已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基于数字化、简单化的方案设计可以达到实用化的要求。图1为智能小区监控管理系统的结构图。

1.数字化网络

在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的基础上,数字化网络将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并以浏览器/服务器结构为基础,来构建智能小区监控管理系统。因为随着小区的宽带接入日益成熟,未来IPV6技术也会迅速普及,限制数据传输的网络带宽问题将会得到较好地解决,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将会更广泛地应用于智能小区监控管理系统之中。

2.数据处理中心

数据处理中心的硬件由一个或多个服务器网络组成,它是整个监控管理系统的数据中心,也是各种信息和数据处理中心,也是系统的核心。服务器将使用WINDOWS 2000 SERVER操作系统,采用高稳定性的WINDOWS SERVICE 方式设计,全部功能均模块化,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服务器的冗余重构,确保系统数据安全。

3.数字视频显示矩阵

传统的监控系统常常有一个监控中心,也就是需要一个视频图象显示矩阵,为了兼容一些模拟系统,充分利用已有资源,数字化系统可通过增加解码设备将数字信号还原成模拟信号,再接入多路电视墙。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集中管理,分散监控”的模式。数字视频显示矩阵将渐渐成为过去,以后,配置数字视频显示矩阵的系统会越来越少,对于新建系统可建议用户省去此部分,增添一些远程监控设备更有意义。

4.视频服务器

视频服务器装置在模拟视频监控系统向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升级改造过程中被广泛使用,功能也是各式各样,性能价格比也有不同,目前,国内产品较多,也占有一定优势,在很多较大规模的智能小区的数字化监控系统中被广泛使用。

5.硬盘录像机DVR

随着数字图像监控技术和相关设备的迅猛发展,数字硬盘录像机DVR性能近几年也得到了大幅度地提高,目前,已经成为视频监控系统中的核心产品,完全有可能取代统治市场多年的模拟设备,大量的DVR设备已使用在智能小区监控系统,DVR的使用是数字化监控的一个重要标志。

6.网络摄像机

模拟摄像机加上视频服务器就相当于一个网络摄像机,它是一个集成化的数字设备,只要和网络相连即可,不需要铺设与视频矩阵相连的电缆,也不需要与DVR相连的同轴电缆。

7.远程监控台

远程监控台实际上是任何能够上网并有授权的电脑,这也是智能小区监控管理系统的最大特色,也是“集中管理、分散监控”的具体体现。

三 智能小区软件功能

软件平台在智能小区数字化监控管理系统中处于更为重要的地位,传统小区监控管理系统的主要不足也是体现在软件功能不强,软件平台建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智能小区建设要“硬件”和“软件”双管齐下,特别是信息化平台要用电子商务全面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1.视频监控管理系统

系统以TCP/IP协议为基础,构成统一和便捷的信息交换平台,各监控管理人员均可以在授权下通过本、异地控制台方便地浏览和监控实时信息。视频监控管理系统主要对监控部位进行跟踪观察及连续录像,以达到对重点区域监控管理的目的,前端摄像机将图像传送到控制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值班人员通过数码硬盘录像,显示器监看,监控中心控制器指挥,中心监视系统采用多媒体视像显示技术,由计算机控制,管理及进行图像记录分析,使中心管理人员充分了解小区内的实时动态信息,并提供突发事故事后分析的宝贵录像资料。

视频监控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

・可实现本、异地视频图像监控,存储,显示等DVR功能。

・预设群组联机功能,可快速同时监控不同远方的图像。

・可实现远程云台镜头控制、远程图像下载、远程报警。

・可分层、分区进行密码授权管理。

・可提供统一的各种信息的查询、共享、备份、维护、统计等功能。

对于监控点众多的系统,摄像机多,用户数也多,这将给整个系统管理和维护带来很大不便。因此,将采用数据库技术对整个系统进行配置与管理,也就是通过建立一个数据模型,来存放相互间具有一定关系的数据,如监控点的分布信息,摄像机分布情况与监控点关系,用户的名称、密码、权限及其其它相关属性、日志信息等。系统根据用户信息表可获取用户的权限信息与优先权信息,从而可控制用户的操作。

2.物业管理系统

物业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业务管理、客户服务和办公管理三大部分,它可使相关的物业信息在多方面得到共享。其主要功能如下:

业务管理子系统可提供维修管理、二次装修管理、保安管理、消防管理、保洁管理、报警管理、绿化管理、住户管理、公共信息管理、物业日志管理、特殊业务管理、房产管理等。

客户服务子系统包含物业收费系统、房产管理系统、物业中介系统、保姆信息系统、客户投诉系统等。该软件可提供水、电、物业管理费催款请求,房屋租赁信息查询和中介,保姆信息查询和中介,客户投诉处理结果反馈等。

办公管理子系统包含工作协调系统、考勤系统、资产管理系统、文档资料管理系统、人事工资管理系统等。该软件可提供物业公司的日常工作管理、公司员工管理、公司资产利用评测、公司工作效率考评等功能。

3.网站服务系统

网站服务系统提供了基于INTERNET技术的一个高效、稳定、开放、安全的信息共享平台,它能够与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和物业管理系统共享数据,达到各子系统的真正无缝联接。在网上形成一个虚拟智能小区,与现实小区一起,用数字化、网络化的方法延伸和充实了小区的内涵。

网站服务系统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小区新闻:小区最新动态,社会热点新闻报道,使大家能够以最快的方式了解小区的现状和周边的变化。

・网上物业管理:把物业管理系统搬到网上,大家可利用网络,方便地使用物业管理系统,方便地查询各项管理费用,物业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网上进行各种费用催缴等工作,还可在网上进行交互式投诉,疑问咨询,各种业务调查,甚至对物业管理效率的评估等,以利于不断提高物业管理的水平。

・信息服务:结合本小区特点的一些信息查询,例如,本小区的电子地图,各部门的工作职能及服务范围,还有房屋买卖、租赁情况及保姆信息等。此系统是开放型系统,可随客户需求不断增改,只要住户及有关方面有需求,即可方便地提供相应的服务。

・电子公告板:以专门的公告形式一些重要的政府公告、政策宣传、大型活动安排、停水、停电、设备维修等通告,还有一些紧急通知。

・网上控制:按照授权相关人员可以对相关设备进行远程控制。例如,物业管理人员可通过互联网上的浏览器进行小区视频监控系统的远程监控。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滨,阳宪惠,智能小区监控网络中Web应用节点的设计[J],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2003.3,28-32。

数字化管理系统范文第4篇

1.1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计算机网络是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开展的平台,如果缺少了计算机网络作为支撑,那么档案数字化管理也就无从谈起。近年来,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说已经非常成熟了,儿乎所有的企事业单位都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和电算化业务,这些都会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信息产业技术的和其他专业技术的崛起,也为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比如说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等。

1.2档案数字化管理是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扫描技术以及存储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

它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具体操作是利用扫描仪或数码相机等数码设备对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将其转化为存储在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上并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图像或数字文本的处理过程,然后利用计算机系统对其进行管理,进而形成一个有序结构的数字化档案信息库,最终准确方便快捷地提供利用,使可以公开的档案信息资源得到共享,以满足社会对档案利用的需求。与传统档案管理相比,档案数字化管理具有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办公效率、增强档案原件保护等小可替代的先进性,使档案保存更加便捷、持久、稳定,极大地提高了档案信息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共享,因此,社会对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接受程度较高。

1.3档案数字化而临着一系列挑战。

档案数字化是顺应潮流、适应时展的新举措、新要求,顺应这一趋势,许多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逐步引进了办公自动化系统,积极推广、参与档案数字化管理,配介档案管理部门建立完整的政府公开信息数据库,为大家提供了便捷有效的检索、查询和服务。然而,由于职工老龄化严重,计算机应用能力普遍较弱,有的思想守旧,仍旧习惯于传统纸质化办公;由于党政机关及部分企业集团涉及国家秘密及商业机密较多,部分资料公开范围受严格控制,加之近年来网络犯罪屡见小鲜,信息女全事故频发,因此,档案数字化在实际推广过程中还而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2.档案数字化应用存在的问题

2.1从上世纪90年代国内最早的档案管理软件产生至今,已经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档案管理方式在分布形式上从最初的单机版(C/S架构)、到网络版(B/S架构)、直至发展到最新的面向服务的数据平台(CSOA架构);在功能上则从单一的仅实现简单档案管理的软件、到档案管理软件与OA系统整合的数据库、再到现今的将数字化档案管理方式渗透到整个工作流(workflow)的数据库平台。档案大数据是在档案方面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问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信息。因此,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档室信息的安全。

2.2缺乏档案数字化专业人才。

档案数字化管理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技术活儿,档案管理从业人员小仅要有基本的档案管理知识,还需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扫描、图形处理、音视频处理等较高的计算机技能,具备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档案数字化是一个新兴行业,也是一门新学问,而目前许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并非档案专业毕业,属于“半路出家”型,尤其是广大基层档案管理人员,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既没有档案管理相关知识,更没有接受过档案数字化相关的专业培训。仍存在较多女全隐患。山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涉及一些国家机密、商业秘密等,虽然有的单位办公自动化程度较高,但是一部分文件资料却无法进行档案数字化处理,使档案数字化管理推行受到一定影响。近年来,网络信息女全事件频发,部分机关、单位对档案数字化安全性仍有顾虑。

2.3积极解决档案数字化进程中存在的难题。

档案数字化已经成为档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常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比如,数字化档案信息的知识产权问题;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利用方式与女全保密问题;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备份与载体寿命问题等等。针对档案数字化进程中出现的这些疑难问题,要积极组织力量开展专题研究,寻找解决办法或方案,确保数字化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还要多请教相关专家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并注意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3.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安全

3.1档案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有较高价值的饱含历史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

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这种主动提供利用的档案信息不仅仅是提供原始的档案信息,还应该同时具有内容分析、结果预测、辅助决策等功能

3.2电子档案安全评价方法有许多。

但基于电子档案性质,其安全风险的评价方法卞要有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定量与定性结合分析法。信息安全评价体系的构建需遵循科学性、层次性、全而性、独立性、可操作性、动态稳定性等原则。

3.3对管理制度进行不断完善。

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并对其进行不断完善是确保档案规范化、数字化管理的重要依据。企业首要任务就是对进入档案馆的所有档案资源进行严格控制,确保资源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管理制度的制定有用武之地,并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应该从4个方而着手:第一是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应该包括对工作人员身份的审查以及工作效果的评定和奖惩等;是对档案数据的管理制度,该项制度不仅要包含管理工作各个环节的工作规范,而且还要对数据的安全等级和安全措施等进行进一步明确;第三是对档案管理环节的管理制度,该项制度卞要包括对档案的环境安全进行规定,比如说自然灾害防护、设备防护、技术防护等;最后一个方而则是档案管理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该制度是确保档案管理系统的正常安全的运行,涉及应用系统的操作权限、操作规范、操作监督和备份升级等。只有将以上儿个方而的

4.结语

大数据时代的档案信息安全是主动地提供档案数据安全保障,而不是等出现了无法挽回的损失进行补救。目前所有的相关研究都是基于这一目的沟超前考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相关技术的发履,这些研究结果必将不断修正,以更好地为实际工作服务。

数字化管理系统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管理;数字城管;真三维斜射影像

1引言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简称“数字城管”,是采用数字技术手段和实施网格化管理模式相结合的全新的现代化城市管理方法[1]。目前,数字城管新模式已经成功运行超过十年,全国已有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城市、县级市、县、市辖区的400余个各级各类城市、城区展开了数字城管建设。针对《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等文件提出的智慧城市、数字城管建设任务的要求,深化拓展数字城管建设,对于推进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全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洛阳市作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在推进数字城管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充分调研了国内数字城管及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并结合洛阳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管理模式创新及技术应用探索,创新发展了具有洛阳特色的拓展子系统,为“智慧洛阳”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2系统框架设计

根据住建部的要求和洛阳市城市管理的总体目标,洛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以网络基础设施平台、软硬件平台、基础资源数据信息共享平台、相关标准和信息安全为依托,以政府信息门户网站、社会网站和各类信息化终端为服务和表现手段,以组织领导、政策法规和运营机制为保障环境的数字化城市管理体系。体系架构主要包括网络基础设施、软硬件平台、数据库群、核心平台、专业应用、对外服务以及相应的管理体系的建设。从层次上分为基础设施层、数据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如图1所示。

3采用的关键技术

3.1面向服务的应用程序开发方法

系统研发采用面向服务的应用程序开发(Services-orienteddevelopmentofapplication,SODA),所有的资源都被认为是服务(从前端的UI组件到与后端外部业务合作伙伴的交互),使得系统建设能够在转换到面向服务架构的过程中调整业务流程。洛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通过SODA开发方法,封装了GIS服务、工作流服务、身份认证服务、权限管理服务等服务组件,大大提高了研发效率和代码的利用率。

3.2Portal技术系统集成

Portal又称门户,是向用户提供对基于Web资源的应用程序和信息单点访问的Web站点。基于J2EE技术,由用于构建和管理安全的门户网站的中间件、应用程序和开发工具组成,主要作为信息系统的展现层,提供个性化,统一登录和内容的整合功能[3]。洛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将各种应用子系统、数据等资源集成到一个信息管理平台系统之上,以统一的用户界面提供给系统中的各类用户实现单点登陆,并具备新增子系统入户功能,便于拓展应用。使整个平台可以快速地建立起平台对用户、平台对平台和各角色用户之间的信息通道,打破信息的孤岛,建立整个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数据高速通道。

3.3MIS、GIS、Internet的技术结合

在总体技术设计上,系统将MIS、GIS技术集成于同一系统之中,存储于同一数据库,真正实现了MIS、GIS的技术一体化。GIS技术与Web技术的结合形成的WebGIS技术,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进行地理信息的各种操作。WebGIS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的一般是最终生成的地图影像的图片,用户无法直接存取地图资源库,从而真正保证了原始地图数据的应用安全[4]。洛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为城市管理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提供了图文一体化的基于B/S结构的协同工作应用环境,提供的工具可以帮助用户最快速度调阅事件消息、立案情况、各个部门的处理意见、基础地图信息和各种专业地图信息,同时可以查看与该案卷相关的事件信息、督办信息、案卷交接过程等,在一体化的环境下,完成日常操作。系统为这些日常操作,提供了简单有效的调度方法,用户可以任意切换使用地图、表格、实现图、文、表一体化的信息互联管理。

3.4全景真三维斜射影像技术

全景真三维斜射影像技术采用机载激光测量技术和机载倾斜摄影技术,通过在同一飞行平台上搭载多台传感器,同时从一个垂直、四个倾斜五个不同的角度采集影像,利用真三维快速构建应用平台对多角度倾斜影像数据、机载激光地面高程数据进行解算合成处理,高度自动化生成真三维斜射城市景观。从洛阳市城市管理实际应用需求出发,系统实现了基于全景数据的城市部件可视化标注、组件操作、监督员轨迹跟踪,广告的可量测和全景数据的移动管理应用。其获取和生成方法彻底突破了传统三维数据生产的瓶颈,丰富系统用户操作体验,促进城市管理从传统的“符号化管理”向“全景化管理”的转变。

4系统实现

洛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实现主要从实际发出,紧密结合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发展趋势,在实现基础应用平台的同时,更多围绕拓展应用平台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定制开发,现主要从全移动应用、专业管理和数据共享服务等三个方面介绍系统的个性化功能实现。

4.1全移动应用模块

全移动应用模块是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建设领导移动督办子系统、检查考评子系统、移动执法子系统、移动处置办公子系统等移动应用系统,使洛阳市的各级领导、考评人员、执法队员和基层处置人员能够通过移动智能终端随时随地开展案件督办、检查考评、执法办案、处置反馈等,进一步提高案卷的处置效率,实现城市管理工作模式由“PC电脑”到“全移动终端”的转变升级。 (1)领导移动督办子系统(领导通):为领导研发的移动办公工具。实时更新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中的各类问题信息,包括重要紧急的问题,超时处理的问题,高发的问题,每日发生问题来源,案卷处置情况等,可以让领导全面了解城市管理运行情况,并能够随时对重要问题进行督办。(2)移动执法子系统(执法通):为城管执法队员研发的移动执法工具,在巡逻过程中发现城市管理问题后,用“执法通”拍摄现场照片,填写表单后与照片同时通过无线网络上报到执法中心,实现数字执法业务处理的“信息上路”。(3)移动处置办公子系统(处置通):为部门处置人员使用的便携式移动处置工具,通过“处置通”可以及时接收指挥派遣来的城市管理问题,在现场问题处置完毕后,可以通过系统将处置结果反馈到监督指挥中心。(4)检查考评子系统(考评通):为检查考评人员研发的移动考评工具,通过“考评通”获取监督中心发送的现场检查考评任务,及时反馈现场情况,系统采取检查扣分的形式,对漏报、处理不及时等问题进行考核扣分。

4.2专业管理模块

专业管理应用模块是在实现对洛阳市城市管理部件和事件精细化管理基础上,从城市管理的专项管理出发,建设了车载GPS管理子系统、户外广告管理子系统、工地管理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等,实现对城市管理特种车辆的实时监控,实现对户外广告的可视化管理,实现对施工工地的精细化管理,实现城市管理内容由“综合化”到“专业化”的管理转变。(1)车辆GPS管理子系统:主要供监督指挥中心操作员、值班长和中心办公人员使用,用于对装有GPS车载终端的执法、渣土和环卫作业车辆等进行定位监控管理,并结合GIS地理信息系统,加强对环卫、执法、渣土、应急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对相关车辆的智能化和空间可视化管理。(2)户外广告管理子系统:通过对广告牌实景三维数据的提取关联,对接广告审批系统的广告审批数据,并与数字城管系统的地理编码系统、协同工作系统和基础资源管理等系统相结合,实现广告分类数据管理、广告牌GIS展示、广告牌信息查询、广告牌审批状态查询、广告牌分类统计、广告实景三维管理等,促进广告管理从“抽象化”到“可视化”管理转变。(3)工地管理子系统:是为了规范洛阳市工地现场管理,普查全市施工工地信息,并综合工地环境、车容车貌、工地扬尘、施工噪音、垃圾渣土等管理需求出发,实现对工地信息的动态管理、图文一体化联动、工地问题闭环化管理、工地视频实时监控等,强化政府相关监管、执法部门的监督执法手段,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动态性、准确性,图6所示。

5结语

洛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在充分研究国内数字城管及信息技术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洛阳市实际情况,采用面向服务的应用程序开发方法,集成Portal、3S、真三维斜射、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构建了洛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应用体系,重点从提升城市管理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出发,建设了全移动应用、专业管理、数据共享服务等应用模块,形成了具有洛阳特色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为新时期的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提供了借鉴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征.浅谈“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新应用[J].中国建设信息,2010(9):47-49.

[2]王爽,梁爽,刘广辉,等.“数字城管”中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测绘标准化,2013(1):25-27.

[3]霍晓鹏.基于Portal的信息门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9.

[4]陈晓军,刘春,裴洪雨.基于移动GIS的数字城管数据采集系统架构与实现[J].铁道勘察,2009(4):62-66.

[5]郭喜安.数字化城市管理相关技术的应用与创新[J].城市发展研究,2009(7):137-138,132.

数字化管理系统范文第6篇

数字化施工过程管理系统平台是需要满足工程设计、采购、建造、调试等多方面的工程管理需求,以达到对工程进度、投资、质量、安全、技术和环境的综合管控的一体化要求,借助先进的数字化设计和管理软件,提高效率、规范管理,并通过信息化平台,最终实现项目建设数据向电厂运营管理系统无缝的数字化移交,为电厂后期的运行和维护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与数据支持。

同时,该平台也需要满足业主对电厂日常运营管理维护的需要,尤其是后期维护管理的需要,实现覆盖集团的核心业务领域,从工程设计、施工到后续运营管理的业务链条的全面管理提升。

一、项目目标

项目建设的具体目标是:

打通业务链

施工项目综合信息平台需要满足工程设计、采购、建造、调试等多方面的工程管理需求,以达到对工程进度、投资、质量、安全、技术和环境的综合管控的一体化要求,借助先进的数字化设计和管理软件,提高效率、规范管理,并通过电厂工程信息化平台,最终实现项目建设数据向电厂运营管理系统无缝的数字化移交,为电厂后期的运行和维护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与数据支持。

同时,该平台也需要满足业主对电厂日常运营管理维护的需要,尤其是后期维护管理的需要,实现覆盖集团的核心业务领域,从工程设计、施工到后续运营管理的业务链条的全面管理提升。

提供领导决策支持

施工项目综合信息平台不仅是满足日常业务运营的IT支撑系统,还需要提取项目运行中的海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提供管理驾驶舱,为领导决策提供辅助支持。

培养一支IT建设和维护队伍

IT系统的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参与项目建设的人员不仅需要了解业务运行情况,还需要对IT技术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保证项目的成功。在IT项目上线运行后,也需要有一支独立的IT队伍对系统进行日常运行维护,以保障业务的平稳运行。在该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培养内部的一支IT建设和维护队伍,来满足集团对信息化统一管理的要求,更好地支撑各单位的业务运营。

二、技术方案

数字化施工过程管理系统平台(下简称“平台”)提供一套完整的数字化电厂模型,统一提供给业主方,工程公司以及供应商统一的电厂数据视图。通过集中管理项目准备,设计,采购,建安,调试以及移交等不同阶段数据,实现信息的共享,流转和可追溯。通过建立设计需求,设计数据以及建安调试数据之间的配置管理,实现建设与设计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最终这些数据将实现统一的多维数字化电厂移交。

数字化施工过程管理系统平台的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

整个数字化施工过程管理系统平台由4部分组成:数据层、协同层、应用层和集成层。

数据层包含了3部分内容:3D xCAD接口,3D建模工具CATIA和3D数字化电厂模型。其中3D数字化电厂模型是数据层的核心,3D xCAD接口和CATIA是3D创建、转换和导入的工具。

3D数字化电厂模型的来源有3方面:CNPE设计数据,外来数据和历史数据。

CNPE设计数据来自于设计管理系统,目前主要是AVEVA模型,是CNPE自主设计的电厂的3D模型。通过设计管理系统和平台的接口,把已状态的设计模型到平台的数据层进行管理。

外来数据是指其他设计公司或供应商提供的模型。例如田湾项目,平台需要接收俄罗斯工程设计方提供的大量3D模型,包括CATIA,Intergraph和UG模型。另外,供应商也应该提供设备的3D模型。各种3D CAD工具提供的3D模型,将通过平台提供的3D xCAD接口导入到平台的数据层。外来数据可能还包含2D图纸,需要通过CATIA的逆向工程转换成3D模型。

历史数据是指已有的电厂设计图或物理厂房。历史数据可能包括各种3D CAD工具产生的3D模型、2D图纸。对于已建的物理厂房和设备,还可以通过激光扫描的方式来得到点云图。各种3D CAD工具提供的三维模型,将通过平台提供的3D xCAD接口导入到平台的数据层。对于2D图和扫描得到的点云图,需要通过CATIA的逆向工程构建3D模型,纳入到平台进行管理。

协同层由2部分组成:系统工程和配置管理。系统工程是一个跨学科的方法,其目的是帮助实现成功的系统,RFLP(Requirement-FunctionLogic-Physical,需求-功能-逻辑-物理)模型是实现跨学科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系统工程的管理流程。配置管理部分管理数据状态和变更,保证数字化电厂与物理资产的一致性。

RFLP模型是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最佳实践,可以实现对需求模型、功能模型、逻辑模型到物理模型创建、关联和追踪,全面管理支持需求、功能、逻辑和物理及相关的数据,支持跨学科全生命周期管理,如下图所示。

工程需求管理的目的在于准确的捕获业主的需求,作为工程投标和设计的基础,并保证最终交付的电站满足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要求。通过客户体验和交互及时捕获业主需求,并对业主需求进行明确的结构化表达,形成需求结构分解(RBS)。提供工程分类、工程结构、建筑和子系统的结构化表达,支持数据重用、设计和投标报价。

功能模型描述了产品(或服务)所起的作用和所担负的职能,针对设计需求,定义系统/子系统所需实现的功能,并确定系统间输入输出关系。平台中的功能模型将按照电厂的特点来进行定义、分析和分解。

逻辑模型是实现功能定义的系统逻辑结构,可以用于系统行为建模与仿真,建立系统级的统一仿真平台。逻辑模型应该基于Modelica统一物理建模语言来构建,Modelica是多学科系统建模与联合仿真系统解决方案的基础。基于CATIA System可以对Modelica逻辑模型进行多学科系统建模与联合仿真系统解决方案。

物理模型通过平台的数据层进行管理,并和需求、功能和逻辑模型进行关联,实现设计的追踪,形成完整的系统工程管理流程。

配置管理部分管理数据状态和变更,保证数字化电厂与物理资产的一致性。电厂对安全性的高度关注要求企业建立严格的配置管理流程。标准化的电站SSC模板是进行配置管理和数据重用的基础。集成、闭环的问题管理和变更管理流程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并支持设计质量持续改进。

应用层提供了业主、工程公司和供应商等各方所需的工程信息服务。平台的搜索功能提供了基于属性、分类、关键字以及3D检索功能。平台的搜索能力还应该支持海量的、多数据源的搜索能力,以支持智能化的搜索和基于搜索的应用(SBA,Search Base Application)。平台的浏览功能提供了从各个视图对信息浏览的方式,并通过信息之间的关联,可以浏览相关的信息。报表功能提供需求追踪、BOM等常用的报表。通过系统的可视化功能,提供3D的分析、仿真、评审、演示和培训等服务。

集成层提供了和设计管理,采购管理、施工管理、调试管理等系统的集成接口,实现平台和这些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

构件开发均采用J2EE实现,采用J2EE方式进行系统间的通讯与协作。

三、系统平台功能建设

3D工厂数字化评审是一种正式的,流程化的,系统化的,可控制的审查,遍布整个工厂数字化研发过程,在预定义好的项目时间点上进行,验证当前的设计是否与约定的需求保持一致。

3D数字化工厂评审的目标:

验证所有规划的任务和交付物已经被完成,并且满足项目特定阶段的成熟度要求

确定是否项目应该按计划进行,在继续开始之前进行风险管理分析和重要问题的决议

使下一阶段的任务提前进入,推动并行工程的进行

减小设计后期出现问题的可能性,降低问题的影响

对供应商的外包设计进行协同决策管理

碰撞与干涉分析,在已有3D模型的基础上,在建造前事先发现问题,更新设计,避免建造时才发现问题,实现建筑、结构、电气、管路、设备等多专业间不同布局空间3D数字化工厂的协调,尽早发现设计缺陷,减少设计变更,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和风险。

人机工程应用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人体结构特征和机能特征进行研究,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尺寸、重量、体表面积、比重、重心以及人体各部分在活动时的相互关系和可及范围等人体结构特征参数;还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出力范围、以及动作时的习惯等人体机能特征参数,分析人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肤觉等感觉器官的机能特性;分析人在各种劳动时的生理变化、能量消耗、疲劳机理以及人对各种劳动负荷的适应能力;探讨人在工作中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等。

人机工程将人在电厂工程环境中的行为进行模拟仿真,提高高危、高辐射环境下人员工作的安全性:

工人工作过程仿真

最大化操作者的舒适程度

比较评估不同的操作方案

优化人机操作流程

辐射环境下人体辐射量的

虚拟建造是基于4D数字化环境下的可视化仿真平台,验证和规划建设维护的时间表和任务分解,检查设备拆卸时的潜在碰撞,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和风险。

功能需求:

检查物理活动之间的冲突

检查安全问题

尝试不同的施工方法

验证和加快施工维护进度

捕获和重用知识建设规划

规划信息以三维可视化形式展示

虚拟建造维护的益处:

降低成本:

对建造前的设计错误识别以减少工程变更

提前预知建造施工任务间的冲突以减少施工变更

优化建造施工任务分解以减少资源浪费

施工时间大大缩短:

缩短了由于设计或规划失误而造成的工程拖延时间

验证重大关键施工任务计划,缩短建设周期

缩短关键施工任务的员工学习培训时间

降低风险:

比较不同的施工方法,对不同施工方案进行验证

在交互式的虚拟环境中,安全人员及早发现施工阶段的安全隐患

基于3D模拟环境,开展员工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

改善沟通

以三维可视化的形式提供简单易懂的设计与施工信息说明

虚拟模拟手段加强工人,工程人员,高级管理人员和客户之间的信息沟通

动态三维技术在设计、建造以及虚拟工厂规划领域变得越来越重要。相比于传统的二维简图表示及施工维修文档说明的方法,三维可视化的手段不仅对三维设计信息进行重新利用,并且直观清晰,有利于操作人员理解施工维护意图,形成企业的智力资产。

虚拟培训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生成实时的、具有三维信息的人工虚拟环境,学员通过运用某些设备和相应环境的各种感官刺激而进入其中,并可根据需要通过多种交互设备来驾驭环境、操作工具和操作对象,从而达到提高培训对象各种技能和学习知识的目的。

这种培训的方式的优点在于它的仿真性,超时空性,自主性和安全性。在培训中,学员能够自主结合虚拟培训场地和设施,而学员可以在重复中不断增强自己的训练效果;更重要的是这种虚拟环境使他们脱离了现实培训中的风险,并能从这种培训中获得感性知识和实际经验。

虚拟体验是用户使用前期的三维数字化工厂模型,交互式地浏览、体验电厂工厂,逼真的三维可视化工厂造型,厂区,设备,系统,电气,管路等,让用户更容易理解工厂环境及运行状况,三维可视化培训,提高员工培训的学习效率,以及在线操作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在体验环境中进行可视化评审

基于逼真体验为设计与评审提供有利补充

通过为学员提供三维可视化体验内容,提高学员在操作前(培训)的准备效率和操作中(监测或在线帮助)的工作效率。

四、结论

数字化管理系统范文第7篇

【关键词】数字校园;管理系统;教师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222(2016)08-0244-01

1课题背景及意义

近几年来,学校教学资源越来越紧张,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教务管理部门的任务也越来越繁重,对教师的管理不仅工作量大,难度更大,而且也很难使管理制度规范化,所以迫切需要一套可靠的全面的系统平台来提高教务管理者的效率。数字校园教师管理系统克服了传统分析信息的方式所带来的各类浪费,以及对教务管理过程中人工错误造成的影响,同时也保证了对教师的管理过程的科学化、系统化和高效化,也帮助教师进行工作。数字化校园教师管理系统,旨在协助教师管理者做好对信息的维护;同时,教师可以登录此系统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安排,如本系统中的教务管理模块中的成绩管理可以帮助教师进行学生成绩的统计;个人业务中我的课程表等模块帮助教师更好的安排教学工作,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工作计划。

2技术平台

为了能够更加方便快速的开发软件,就应该使用bug少、相对稳定的平台来进行开发。选择好的平台和技术,能够为我们后期的开发、测试、运营产生许多益处。本研究是基于B/S架构进行开发的,选用VS2013作为系统开发环境,采用SQLServer2008作为系统后台数据库。

3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是世界上比较普遍采用的一种研究项目工程是否科学的办法,它通过各种有效的办法,对项目进行分析、总结,从技术、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价,从而帮助投资者和实施者进行决策。①技术可行性,本研究通过市场调研进行需求分析,完成系统的模块设计、编写代码,最后针对系统进行测试,判断是否满足功能需求,进行系统改进和扩展。当然,保证系统的处理速度也是关键的,网页的响应速度应在2s左右。因此,本网站在技术方面是可行的。②操作可行性,指的是系统的操作方式在这个用户组织是否行的通,本系统的内容比较简单,用户能够清楚地了解各个模块的用途,从而更好地使用,所以说,是可以进行操作的。

4系统功能实现

本设计分为普通用户和管理员用户两种角色。普通用户,即注册成功的本网站的教师,登录之后,可具有被管理和管理双重身份,被管理指的是管理员会对教师的权限进行管理,同时查看教师的信息等内容;管理者指的是教师通过教务管理的成绩管理等信息的输入,达到对学生的熟悉和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普通用户功能(教师功能)包括注册、登录、教学管理、个人事务,其中教学管理模块主要包括:成绩管理和课程中心,成绩管理包括学生成绩输入、班级成绩查询;课程中心包括:课程设置、课题研究;个人事务主要包括:我的课程表、发表文章、教学计划。为了便于对系统的管理,一般都会设置系统管理员,在本系统中,管理员和教师的登录方式是一样的,但是进入界面之后,管理员、教师的操作权限不一样。管理员是超级用户,具有维护、管理系统的能力,管理员模块中包括:教学管理、个人事务、教师档案袋、系统管理。其中教学管理、个人事务的业务和普通用户使用的业务是相同的,但管理员可以管理每个普通用户的业务。教师档案袋是管理员对教师档案进行管理,例如:查询教师在过去任教的基本情况,或者在档案中记录教师在某一阶段内的获奖情况、惩罚情况以及情况。系统管理中有权限管理,负责对各个部门教师的权限进行审核。

5结束语

未来的学校将是现代型的学校,不但拥有一个舒适、优美的校园,同时一定还是各项基础设施完备的学校。学校教师管理系统是为了实现学校对教师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从而提高学校管理效率而设计的。它完全取代了原来一直用人工管理的工作方式,避免了由于管理人员的工作疏忽以及管理质量问题所造成的各种错误,为及时、准确、高效的完成教学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和管理手段。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应该是一个中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它界面美观、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基本满足对教师管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赵会东开发经典[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6.

[2](美)沃森(Watson,K).C#入门经典[M].第6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1.

[3]马瑞新2.0程序设计案例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5.

数字化管理系统范文第8篇

高校设备采购档案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一是档案与业务的紧密联系。在业务开展过程中,档案的形成与利用具有一定的迭代效应,如设备验收以合同资料为依据,设备登记和付款以设备验收资料为依据;二是采购档案的管理遵循“强内聚、弱耦合”原则。以采购计划为中心形成独立的档案集合,在档案集合中,以标识数据将各环节的采购档案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高校设备采购档案的数字化管理系统设计

1.系统的设计要求。根据高校采购工作的性质以及采购档案的特征,对系统设计提出如下原则:(1)系统以WEB方式提供泛在接入,兼容多种主流浏览器,支持多种终端。(2)高安全性:涉及设备采购数据的敏感信息,应确保系统和数据的安全。(3)可靠性和稳定性,实现连续长时间稳定运行,并具有冗余备份机制。(4)对用户的账号、权限等进行统一管理,建立不同用户角色,赋予不同的信息及档案访问权限。(5)实现方便快捷的信息采集功能,各类数据和文件之间建立关联,支持快速检索和统计分析。2.系统的框架设计。系统采用B/S(Browser/Server)模式进行架构。B/S模式是基于WEB的一种网络结构模式,WEB浏览器是客户端最主要的应用软件。这种模式统一了客户端,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3.档案数据的存储设计。根据数据结构形式,设备采购档案数据可分为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两种。其中,结构化数据是指可录入或自动生成的保存在数据库中的信息,作为检索的信息源;非结构化数据是指以电子文件形式(如WORD、PDF、图片等)存储的采购过程原始资料。结构化数据的存储采用POSTGRES数据库系统,根据设备采购档案管理和业务开展需要,将档案数据表结构设计如下:(1)经费预算表:存储设备采购的经费预算信息,字段包括经费编号、经费名称、预算金额、年度等。(2)分项计划表:存储采购计划信息,字段包括计划编号、计划名称、所属单位、项目金额、经费编号等。(3)采购信息表:存储设备采购过程信息,字段包括采购编号、采购批次、采购内容、采购方式、采购结果等。(4)供应商信息表:存储设备供应商的基本信息,字段包括供应商编号、供应商名称、法人、经营范围、联系方式等。(5)合同信息表:存储采购合同的基本信息,字段包括合同编号、合同名称、供货商家、合同金额、签订人、签订日期、交货期限、采购编号、经费编号等。(6)合同明细表:存储合同的设备明细,作为合同表的扩展,字段包括货物编号、设备名称、型号、配置参数、计量单位、数量、单价、计划编号、合同编号等。(7)验收信息表:存储验收过程信息,字段包括验收编号、验收内容、验收人、验收结论、验收日期、设备编号、出厂号、使用单位、安装地点等。(8)付款信息表:存储采购项目付款信息,字段包括付款编号、付款日期、付款内容、付款方式、付款金额、支付商家、发票编号等。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采用数据注册机制,对其设计如下:(1)通过文件注册信息表,实现将非结构化数据以半结构化数据形式进行管理,其表字段包括:文件ID、文件名称、文件类型、权限控制、文件URL等,该表将作为非结构化数据的构造信息表。(2)文件存储过程:用户在上传电子文件时,程序将自动进行分析处理,将文件基础信息进行抽取并保存到文件注册信息表中,对文件重新命名(以文件ID形式)、存储。(3)文件获取过程:文件访问入口采用文件URL(xxxx/加密字符串)形式,其中,加密内容包含文件ID、权限、存储地址等,用户发出请求,程序对其进行解析,校验通过后,返回组装好的数据文件。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两者之间需建立对应关系,以数据库表中的“XX编号”或“ID”字段为数据行标识,与文件存储记录建立对应。如合同编号为合同的唯一标识,在保存合同相关的电子文档时,将合同编号保存到文件注册信息表的对应记录行中。4.系统应用功能设计。结合设备采购工作内容,将系统应用功能设计如下:(1)系统管理:对整个系统的基础信息、标准代码、用户账号、权限等进行管理。(2)预算管理:对设备采购经费预算信息进行设置,作为采购计划的经费信息来源。(3)计划管理:作为经费执行的一个二级分项设置,对设备采购计划信息及相关电子档案进行管理,通过经费编号字段与预算信息建立对应。(4)采购管理:对采购过程中的相关信息进行登记,并按采购批次管理相关的电子文档,通过经费编号与预算信息建立对应。(5)供应商信息库:建立供应商信息库,包括供应商的注册信息、各类证件扫描件等,实现系统中的供应商信息统一,支持对供应商的供货情况、验收情况、付款情况等信息的查询和统计。(6)合同管理:对采购合同的信息资料进行管理,并按合同编号对相关的电子文档进行管理,通过经费编号、计划编号和采购编号分别与预算信息、计划信息、采购信息建立对应。合同管理的功能细分为:合同数据管理、合同综合查询、执行进度分析、归档管理等。(7)验收管理:对设备验收进行管理,通过合同编号与合同信息建立对应。(8)报账管理:对付款情况进行登记,并管理付款相关的登记凭证、发票等资料,付款信息通过合同编号与合同信息建立对应。具体功能分为:付款审核、付款登记、记录查询等。(9)查询统计:完成采购业务所需要的各类查询统计功能,如合同查询、经费执行情况、验收进度情况、付款情况等。5.系统实现方式。系统基于WEB开发,开发工具采用PHP、HTML、JQUERY等,服务器操作系统采用LINUXCENTOS,数据库采用POSTGRES,并使用APACHE、MEMCACHED、GD、ZENDOPTIMIZER等软件构建系统运行环境,使用SSL确保网络连接安全,使用RAID5阵保磁盘数据安全。各类用户使用WEB浏览器访问系统,兼容IE7.0以上版本、Firefox、Chrome、Safari、Opera等主流浏览器。

三、系统应用成效

1.通过对设备采购档案采取以结构化或半结构化方式进行存储,使得档案以数字化形态存在,并充分提供给各类用户、全过程业务共享使用,大大提高了档案管理水平和采购业务的效率。以数据使用为主的方式,降低原有纸质文档翻阅查询信息的难度。通过系统权限控制,可将档案授权给不同的用户查阅,增强采购工作与基层单位用户的互动。2.通过对设备采购档案与采购业务的信息融合,加强了各类档案之间的内部关联性,提高了档案利用的深度和广度,如查询某一合同信息,除合同本身基本信息资料外,还将呈现合同相关的经费、计划、采购、验收、付款等相关信息资料,便于使用者掌握全局信息。3.设备采购档案经数字化后的数据为辅助决策提供支撑,通过对业务过程中产生的各类信息和文档进行数字化管理,可以方便地实现对经费预算执行进度、设备供应商的信用等进行分析,为高校完善内部采购工作流程提供依据。本文以成都理工大学为实例,介绍了设备采购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的设计过程。该系统对原有的档案管理和利用方式进行了革新,从手工文档管理方式转变为基于WEB的在线服务方式,有效解决了当前高校设备采购档案管理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数字化管理系统范文第9篇

1树木模型三维可视化

所谓的树木模型三维可视化就是利用计算机进行科学的计算方法,将森里中不断变化的树木形态通过物理成像的手法变成直观的几何图形。实现对树木的生长周期,生长状态结构等极其复杂的数字参数进行计算机的运算,整合出有用的数字信息实现对树木的初步建模。将实际的树木生长状态以及处于的实际位置通过数据的描述实现几何演示,呈现在显示屏上,通过对一颗颗树木的描述来体现出整个林木的实际空间状态,然后再进行相关的关照光照变化以及渲染处理,实现三维的树木图形绘制。这样就可以更加逼真的实现树木的形态将虚拟的图形变成三维可视图形。还可以结合整个森林的实际结构信息特征,在计算机上模拟树木的生长环境,可以很好的研究树木的未来长势以及树木的实际成熟时间和收获时间。

2生长模型三维可视化

实心树木的生长模型设计就要在前期收集到足够多的树木生长参数,才能够科学真实的体现出树木的实际构筑以及林间生长变化趋势。在技术的应用中首先要借助于高速运转的计算机技术功能同时结合植物在大自然中生长的生理特点。将收集到的数据,输入到计算机的计算系统中,筛选出有用的树木生长信息,在模拟大自然生活的条件下,来模拟出树木的生长模型以及在四季变化中树木的生长状态。这样就可以对林业树木生长准确的掌握,为林业的管理起到科学合理的指导、评价以及预测。指导森林的经营活动以及整个森林的生长规律是进行林业管理的重要环节,而采用三维可视化可以很直观的观察到区域内树木的实际生长状态和发展趋势,使得立业管理更加细致科学有效,同时在管理中也会更加的具有针对性。实现对区域内林木的动态观察和研究,可以预防未来可能出现森林树木生长突变等问题。

3林火模拟三维可视化

森林火灾严重影响正林木管理的安全问题,同时也是目前森林自然灾害中最为严重的。与普通的火灾相比,森林火灾有很强的突发性、火势难以控制、毁坏性极大、造成森林损失后恢复时间比较长,同时森林火灾于森林的地形,当地风向以及出现的燃烧点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旦出现森林火灾将会造成巨大的森林资源以及人员生命安全损失,同时对当地的气候以及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对于森林火灾应该采取科学有效的办法,其中采取三维模拟可视化对火灾现场进行真实的火灾面积、蔓延方向以及火势的大小等进行直观的分析和视觉呈现,使得施救人员更加了解火灾现场的情形,采取有效的措施。在三维成像中,首先计算机对外界收集到火灾现场可燃物性质、气象因素、地形因素以及其他一些关系到火灾发展的因素,进行信息整合分析,进行数字模拟得出火灾的实际数字损害程度,通过火灾建模的形势进行三维成像实现对火灾现场的可视化。不仅可以直观的对现场火灾情况的观察同时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的得到未来火势的发展形势以及蔓延的方向,对火灾的抢救起到指导作用。

4病虫害监测三维可视化

森林虫害会造成森林植物的生长缓慢或者是整体的生长不良,严重时会出现大面积的树木死亡现象。森林病虫害的特点是传播范围广、蔓延速度快、防止难度大同时治疗费用高,一旦出现大面积的森里病虫害问题,必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给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影响。要想起到检测作用应该实现三维可视化处理,在计算机的基础上借助于数字地形模型以及数字高程模型,同时叠加卫星遥感影像,了解林业附近的道路、河流分布情况,模拟当地的实际场景和地形,来掌握病虫害可能发生的区域。通过以上的信息建立起病虫害三维可视化检测模型,通过模拟飞行的方法实施对可能发生病虫害的区域进行检测,同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5结论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林业数字化管理系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林间进行三维模拟可视化呈现,可以准确直观的体现出树木的生长状态和生长趋势,同时实现三维可视化还可以对树木生长,林火检测施救,病虫害监测等做到科学有效的检测和管理,为整个林业的管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数字化管理系统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射频;智能;大数据;JSF

1引言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校的相关信息量在同步增加,学生信息、教学资源建设、在线教学等数据构成了庞大的校园数字信息,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如何有效的进行管理已经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网络数字化的推广和普及,很多高校都在积极建设数字化校园,提高管理效率,降低办公成本,实现无纸化办公。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不但使教学步入现代化,同时高校的教学管理,行政管理、学生管理、收费系统、后勤服务等都开始纳入数字化管理。因此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应运而生,该系统的建设对于全面提高高校的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校园管理系统的核心是校园卡(IC卡),一人一卡,卡号编号遵循一个编号规则,保证每一张校园卡都有一个按某种排序为检索方法的身份卡号。学校通常按入学年份、学院和专业代号、班级编号、班级学生数来编出学生的学号,可以将此号作为校园卡卡号,这种编号方式使得卡号像人们拥有的身份证一样,具有唯一性,能够唯一确定持卡人的身份,保证校园卡的安全使用,教职员工也一样可以参照这种编号方式。该卡采用无线射频技术,为非接触式智能卡,因此可以降低IC卡的使用损耗。通过校园IC卡式可以查询个人的消费支出情况、学生收费情况等,方便学校财务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可以建立教师业务档案,掌握教师任职来的教学、科研情况,为职称评定提供确定而真实的历史记录;可以建立学生学籍档案,方便教务安排授课,学生选课、上机、电子阅览,教学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时校园安全也得到保障;可以方便学生利用闲暇时间,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上网、洗浴、健身、购物、图书查询等,体现出学校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科学理念。

2数字化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传统的学生证、借书证、上机证、就餐卡、工作证等证件,功能单一,不便于学校管理者对校园各信息资源的全面掌握。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核心是利用非接触式智能校园卡作为载体,结合无线射频、电子、单片机、IC卡、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库等先进技术,将原来散列式的纸质的信息资源整合成数字化、智能化的信息资源,并拓展其更多的功能,诸如交费、消费、考勤等,使得校园卡具有一卡多能的功用,解决了传统证件无法一证多能的弊端,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更好地为师生员工服务。该系统在校园网络中起着纽带作用,它将整个校园各个管理系统模块的信息有机、高效地连接起来,使得校园各个方面的工作因IC卡的高效、简便而更加顺利。数字化校园的特点有:(1)高速数据处理机制;(2)数据获取权限管理高度集中;(3)系统高可靠性;(4)数据安全高;(5)数据的一致性与共享性高。智能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2.1IC卡管理子系统

IC卡管理子系统是数字化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的核心模块,主要提供IC卡的注册、发卡、充值、挂失、退卡、换卡、回收卡等IC卡本身的管理功能,同时系统还对IC卡终端设备进行管理,系统管理员通过该模块对系统中用户权限管理,对用户的行为做必要的备份。

2.2学籍管理子系统

利用IC卡的身份验证功能实现学生证的功能从而代替传统的纸质证卡。对学生学籍卡片进行综合的管理,其主要功能包括:学籍管理子系统管理、学籍管理、报表统计、信息查询。能方便的对学生的自然信息、学习成绩、奖惩情况、综合评价等数据进行修改、增删、复制等操作;同时还能按用户需求设定条件进行接收、导出、生成、打印文字和图表等信息数据;提供多个变量的查询、查看方式。

2.3图书管理子系统

学生进入图书馆使用IC卡进行身份鉴别,门禁系统将对合法的人员准入。通过IC卡身份验证加强对图书流动的管理,实现借书、还书、续借及损坏赔偿等工作的智能化,减少人为因素的过失,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图书流动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全校师生可以通过该系统查询新书和自己想要借阅的图书情况,及自己过去借图书的情况;另外还可以通过该系统向图书馆建议自己所需书籍的购买。

2.4开放实验室系统

学校可以将开放实验室与计算机机房的使用情况上网,学生如果需要使用实验室可以先通过该系统进行网上预约,然后按系统设定的时间到机房做实验,进入实验室时只要把校园卡放在计算机房或实验室的读卡机上读一下,控制系统根据读卡机接受的信息安排学生可操作的机器,并记录卡号、起始时间等信息。学生实验结束后,将卡再放在读卡机上读写信息,系统会给出该学生一学期应该做实验的总时间,及已用时间。任课教师可以通过该系统查询所任教班学生的实验情况,并根据系统统计的结果,适时对实验教学计划做适当的调整。

2.5综合查询子系统

本系统查询功能是为校园卡管理方和持卡人在校园内的活动需求所设定的。持卡人只需将IC卡在读卡机读一下,输入密码,便可有选择地准确查询、查看卡内有关信息和历史数据等情况,便于持卡人随时与各服务方取得联系和帮助。同时,校园卡各服务方凭IC卡的权限,能查询持卡人的有关数据,掌握师生第一手的准确信息,以便于更好地为师生提供服务,更好地有效管理。

3系统表现层实现

校园管理系统的表现层是系统与用户发生直接交互的UI界面的逻辑。该系统涉及的部门和人员很多,不同的应用部门与人员的用户界面各不相同,因此要开发一个较好的用户界面比较难实现。用户表现层的核心技术是用户接口模型,即是UI模型。在这一层的开发中,通过使用特定的组件,开发人员不必直接写任何WEB浏览器代码如HTML或XML,就能够通过基于组件设置的等级对象来处理用户页面,而不必考虑具体的用户。现在在校生基本都有手机与笔记本,因此要求系统的表现形式多样化。系统设计时要求表现层与具体的业务逻辑相独立,系统中每个业务逻辑模块都不依赖于用户界面,使多种表现层形式(如多种浏览器支持,无线设备支持)等成为可能。在需要使用别的表现形式的时候,只需要修改对应的表现层的部分组件,对那些与用户界面无关的业务逻辑则可以独立地演变,不必受用户界面变化的影响。系统开发时,采用的表现层实现技术是JSF(JavaServerFaces),JSF是一种用于构建JavaWeb应用程序的标准框架。它提供了一种以组件为中心的用户界面(UI)构建方法,从而简化了Java服务器端应用程序的开发。JSF技术为开发基于网络用户界面的Java开发者提供了标准的编程接口API以及标签库。与Struts框架一样,JSF定义了一组JSF标签,便于生成和JavaBean属性绑定在一起的HTML表单。JSF的主要优势是它采用JavaWeb用户界面标准,按照模型—视图—控制器(MVC)模式设计框架。用户界面与应用程序数据库清晰分离,便于对JSF应用程序的管理。为了准确提供页面对数据访问的JSF上下文,同时也为了避免对页面未授权、不正确或恶意的访问,通过设计一个前端“Facesservlet”(控制器)来负责处理与用户的所有交互。表现层实现技术如图2所示。

4“大数据”中心数据处理

智能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运行的最大难题是如何处理在短时间内出现的大数据量,因此在服务器端设计上对数据库的操作显得十分重要,当要处理的数据操作十分巨大,如果频繁创建数据库连接,频繁关闭数据库连接,则会引起效率低下,甚至引发系统崩溃。为了实现对大数据的快速处理,系统开发时数据处理模块利用一种Web环境下OLAP决策支持系统的体系结构,在此结构中将对象池技术和数据缓存技术结合起来,数据缓存用来存储历史查询结果,对象池则维持一定数量的对象。对象池技术可以减少频繁创建和关闭数据库连接,销毁对象所造成的系统开销,以提高响应速度和系统的性能,系统处理流程如图3所示。对象池在用户、业务逻辑与数据缓存之间直到联系纽带,系统对用户请求转换成规模的需求,然后确定能够提供服务的对象,根据用户的需求查询,调用OLAP对象,对对象池进行遍历查找用户需要的数据,最后将处理结果返回客户端。实现方法是在WEB服务器刚运行时,把已经创建但还没被调用的连接,以创建时间为序存放到空闲池中。每当用户调用一个连接时,系统首先检查空闲池内有没有闲置的连接,如有则接着做连接是否有效判断,无效则将该连接从空闲池中删除,然后重新检测空闲池是否还有连接,有效则把建立时间最长的连接分配给用户。如果一直没有找到匹配的连接,则检查当前所建连接池是否达到所允许的最大连接数(maxConn),没有达到,就新建一个连接;已经达到,就等待一定的时间(timeout)。如果在等待的时间内有连接被释放出来,就可以把这个连接分配给等待的用户,如果等待时间超过预定时间timeout,则返回空值(null),直至找到匹配的连接。系统对已经分配出去正在使用的连接只做计数,当使用完后再返还给空闲池。

5结语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的应用,必将给高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带来更高的工作效率。文章所设计的表现层方案很好的解决了智能数字校园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与理论应用技术,系统开发运用的对象池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大数据对系统的实时访问需求,实现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的目标方案,对系统正式实施与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作者:刘宇静 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徐丽.远程教学网络应用服务器端的体系结构设计[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09,25(4):82-84

[2]蔡昭权.快速数据读取技术的实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2):19-21

[3]何玉云.校园一卡通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05:170-171

上一篇:数字化展示范文 下一篇:数字化手术室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