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管理范文

时间:2023-03-18 08:09:15

手机管理

手机管理范文第1篇

三大功能升级 手机管理也能“玩得酷”

为了重塑品牌形象,满足年轻用户的使用需求,除了防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等功能外,腾讯此次推出的手机管家先锋版有三大全新功能——“一扫即上,一拍即锁,一箭加速”,并由吴奇隆、刘诗诗担任腾讯手机管家先锋版的年度代言人。

对此,腾讯公司副总裁丁珂表示,年轻用户会追求创新性的功能,而腾讯手机管家的努力方向,就是让这些功能涉及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再局限于手机本身,实现“泛安全”。

“一扫即上”功能,就是基于“泛安全”的概念而设计的,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来保障QQ安全。对于很多国人而言,能完全记住的号码就三个: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和QQ号码,很多人甚至是生活在QQ上,因此QQ安全是用户非常关注的问题。腾讯手机管家首创的“一扫而上”功能,就是通过二维码的手机扫描,不需要在不安全的场合输入QQ密码,就可以安全地登录QQ。这一功能设计,给扫描二维码赋予了更丰富的功能性,“一扫即上”充满了极客的炫酷色彩。

除此之外,“一拍即锁”和“一箭加速”等创新功能也凸显了腾讯手机管家在“新手机健康”理念下的努力,并引发了同行们的效仿。针对喜爱拍照的用户推出的“一拍即锁”秘拍功能,能够与手机系统摄像头完美结合,当用户在拍摄照片、视频时,点击屏幕上显示的小盒子,就可以立即对拍摄内容自动加密存储,有效防止私密照片的泄露。而最具腾讯手初管家特色的小火箭“一箭加速”功能,则能够轻松清除手机缓存,保证手机的健康运转。

酷炫的功能和靠得住的品牌,使得腾讯手机管家已然成为手机安全管理行业的新领袖。丁珂表示,这三大酷功能,诠释了腾讯手机管家对于手机健康的新定义,是业内手机安全管理的里程碑。

从“狭义安全”变为“广义安全”

与PC安全一样,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与很多安全厂商都会投入很大精力做杀毒引擎,但是这只是手机安全最基础的服务,可称之为“狭义安全”;而智能手机普及后,垃圾短信、手机系统问题、电池能力、手机隐私等大量泛安全问题表现得比手机病毒更为突出,因此腾讯率先提出“广义安全”理念,为用户提供一整套手机安全解决方案。

腾讯副总裁丁珂这样解释“广义安全”理念的由来,他说:“在深入三、四线城市对当地的小白用户进行调研后发现,用户对手机安全管理的需求很广泛,比如,买了手机后查看手机硬件指标、为新手机下载软件、手机被预装了大量无用软件、骚扰拦截、上网防止流量超标等等,所以‘狭义安全’已经无法满足真正小白用户的需求。”

业内人士表示,在手机上,重度安全、技术范的安全需求好像越来越不强烈,反而手机安全管理这种“广义安全”需求增长迅猛,这值得安全公司重新思考自己的产品与定位。

从保护手机到为手机用户服务。腾讯手机管家不仅会防护腾讯自身产品的安全,还会帮助用户对过度使用手初权限的APP做出管理。

手机管理范文第2篇

手机媒体的社会冲击力与日俱增。2010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主持全国基层党建工作手机信息系统开通仪式,向基层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发出问候短信,在基层引起热烈回响。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截至2010年12月底,中国手机用户规模已达8.59亿人,是固定电话用户的3倍。以手机为载体的第五媒体已经覆盖了超过60%的人口。在用户数、普及率上,远远超过传统报纸读者、广播听众及网民数,与电视观众数日益接近。中国手机用户增长是全球手机用户发展的一个缩影。据英国《金融时报》2010年7月3日报道,全球有68亿人口,而全球手机用户总数将在7月份的第一周超过50亿,约占全球人口总数的73%。2010年年底至今,从突尼斯到埃及,发生了“茉莉花革命”。互联网、手机媒体、Twitter、YouTube、Facebook等新媒体成了这次席卷中东和阿拉伯世界的政治剧变的时代标志。发生“茉莉花革命”的原因很多,政府腐化和经济危机是主因。但是,“茉莉花革命”的重要特点就在于以互联网、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手机媒体的传播特征

手机媒体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最大的优势是携带和使用方便。同时,手机媒体作为网络媒体的延伸,具有网络媒体交互性强、信息获取快、传播快、更新快等特性;这些特征使得手机媒体能够渗透到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层面,深刻影响人类的传播活动。

具体说来,手机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范围广、限制因素少。由于手机用户数量庞大,使得手机传播的受众群十分巨大,互动性强。手机传播具有人性化的特点,受众资源极其丰富。3G时代的手机传播是一种多媒体的传播,它可借助文字、图片、图像、声音等任何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来进行传播活动。手机亦是新闻采访的重要工具,是一种十分个人化的媒体。手机是媒介融合的重要平台,具有整合性,可实现同步或异步传播的有机统一。

手机传播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为一体,具有“全民传播”的特点,这是任何传统媒体都无法比拟的。正是基于这一特点,手机才在一些社会事件中扮演着分外重要的角色,甚至影响事件的发展趋势。

二、手机媒体在社会舆论事件中的作用分析

(一)手机媒体的积极作用

1.作为“带着体温的媒体”,弥合了传统媒体照顾不到的信息空位。“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在手机日益普及并且功能逐渐完善的今天,这种“来自业余新闻工作者的第一手新闻报道”更为常见,从而弥合了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中有意无意的缺位。特别是在突发新闻事件中,现场公民可以方便地利用个人通讯工具,向社会最具时效性、最朴素的信息。诚如学界所言,“公民新闻”具有革命性的意义,颠覆了“舆论一律”的传播格局,是一种民主化的媒体形式。而手机媒体的兴起,使这种意义得到更好彰显。

2.影响公共决策的民主色彩,促进信息公开和法制化建设。在厦门“PX风波”中,声势浩大的反对舆论起自一则渲染PX项目危害的短信。在全国媒体的普遍关注下,厦门市政府做出公开让步,这个由104名委员联名提交全国政协会议的项目最终不得不缓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手机传播形成舆论,影响着公众议程,进而影响着公共决策。这种影响带有鲜明的民主色彩。

近年来发生了几起因手机短信传播而获罪的案件,如“彭水诗案”、无锡蓝藻案等。以无锡蓝藻案为例,获罪的丁姓市民因为使用手机传播了有关“太湖水致癌物超标200倍”内容,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了10天。公民具有知情权,在政府信息缺乏公开的情形下,丁姓市民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这一点,笔者赞成传播学学者展江的观点,即“如果由于政府不披露或不及时、不充分披露信息,导致社会上出现多种传言,造成的后果应该由失职的政府部门负责,谣言止于公开”。

(二)手机媒体在社会舆论事件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容易失真。手机等数字设备的发展为“全民传播”提供了有力的报道工具。手机媒体满足了人们运用信息的需求,为“全民传播”提供了报道平台。“一人一媒体”、“所有人向所有人传播”的局面得以形成。“全民传播”实现了最大限度的包容性、平等性和参与性。但以个人为报道主体的“草根媒体”在新闻传播中,往往存在信息不完整、不平衡、不客观的情况,甚至出现误报和失实。

2.可能成为突发事件中情绪传染、谣言扩散的新路径。2008年5月初,有一则这样内容的手机短信广为传播,“……家乐福的大股东捐巨资给达赖,法国支持‘’,甚至法国总统也因此而声言抵制北京奥运会,让我们一起抵制家乐福,5月8-24日期间不去家乐福……”。之后,呼吁一起抵制家乐福消息在网上泛滥。而有关四川广元柑橘生蛆的传言,也源自一条这样的短信:“告诉家人和同事朋友暂时不要吃桔子,今年广元的桔子在剥了皮后的白须上发现小蛆状的病虫,四川埋了一大批,还撒了石灰。”后来,四川省农业厅召开新闻会,指出生蛆柑枯没有外销,澄清了谣言。

三、手机媒体的舆论管理对策

(一)完善手机媒体管理体制

1.构建手机媒体管理的多元途径。手机既是个人通信载体,又具有大众传媒性质,涉及不同行业和产业部门;手机传播信息数量庞大、内容繁杂,技术条件和标准要求高;手机信息的、传播、处理等具有随意性、传播时间短、影响面广等特点,信息的者、传播者、接收者不容易掌握;参与手机新闻传播业务的既有各类企业,又有新闻媒体,主体复杂。所有这些,都使手机媒体传播的信息内容管理更加复杂。对于这一新兴媒体,目前国内尚无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如何对手机媒体业务特别是其中的内容信息加强监督、管理,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防止违法和不良信息通过无线互联网传播,是需要抓紧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在手机媒体的发展中,政府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是手机媒体的管理者,还应当是新媒体发展的促进者。政府有责任净化手机媒体内容,保障手机网络安全,使这一新兴媒体得到蓬勃发展。

控制和自由如一个硬币的正反面是不可分割的。但是这里的控制策略的制定,必须结合手机媒体的实际情况,不能沿用对传统媒体的控制办法。

当前,对手机媒体的管理,应从以下3个层面入手:

第一,加强手机媒体的法律法规建设。由于法律往往落后于科技的发展,手机媒体的飞速发展更是如此。目前全世界还没有一部对手机媒体进行管理的法规。因此,虽然加强法规建设是必要的,但是对手机媒体进行立法管理,在企业界都属于模索阶段。

第二,加强手机媒体伦理道德规范。虽然这只是一种软性的控制手段,但我们以为这也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手段。毕竟控制的最高境界是防患于未然。道德与法律一起成为现代社会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规范人的行为、维护社会安定的两大支柱。道德通过舆论、习俗、信念发挥作用,法律通过威慑和惩罚发挥作用。手机媒体作为现代人生存的第二空间理应有自己的一套道德伦理体系。日本的手机媒体基本上采取的是伦理道德约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这种根植于日本文化的管理模式能否移植到中国,显然是值得深思的。

第三,加强技术管理。由于我国的预付费手机用户居手机用户的绝大多数,传播者身份的隐蔽性是既存的客观事实;而且手机用户数、及手机传播的信息量数以亿计;手机传播本身又是跨地域、甚至是超越国界的。因此,强行推行难以操作的手机实名制,不如尝试以技术管理为核心的后台管理模式。由于手机具有很强的定位功能,对手机犯罪行为的打击亦有不少便利条件,手机实名制是否必要尚可以进一步论证。

2.完善手机媒体管理体制,建立跨专业的管理队伍。今天,手机远远不再是一个通信工具,它是一个依靠无线电技术和网络技术,整合了媒体平台、电子支付平台、位置服务平台的强大信息平台。和传统的信息平台相比,手机媒体用户多、影响力大、传输速度快、扩张速度快,可以进行电子支付和交易,可以进行定位和多种位置服务管理。仅仅用通信产品的思路和队伍去管理,是绝对不够的。仅仅用过去的一些法律和法规来管理,也是不行的。未来手机媒体的发展,不仅涉及到传媒的管理,同时还会涉及到金融政策,涉及到行政区划、测绘、国土管理等领域。而且更为复杂的是,这些新的改变,又要对传统的金融、传媒等领域产生影响。这就要求要用新的思维和管理机制来管理手机媒体。

长期以来,我国对于媒体行业都是区别其性质进行管理,新闻出版总署基本管理纸质出版物,国家广电总局是管理声音和影像相关的媒体产品。手机媒体更加复杂,更有技术方面的特点,而且又是把通信、传媒、金融各个领域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更加专业的队伍。这支队伍不仅要了解移动通信技术,而且还要了解传媒、金融的特点;不仅是从通信的角度看手机媒体,还要从传媒、信息平台、新金融的角度看手机媒体。因此,只有完善手机媒体管理体制,建立跨专业的管理队伍,才能适应新媒体时展的需要。

(二)从被动管理到擅于主动利用手机媒体

作为各级各类管理者,要从被动应付、管理手机媒体转化为擅于主动利用手机媒体,为我所用,而不要将手机媒体视为洪水猛兽。作为政府部门,要擅于利用手机媒体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新闻和信息的合理运用是政治成功的关键。合理运用新闻和信息,就必须遵循新闻传播原理,加强对各种媒体的科学掌控和运用。特别是面对现今时代多元化、即时性、多样性的舆论生态环境,必须积极运用手机媒体这一最新的传播载体,顺应新闻规律,提高传播技巧,主动设置议程,及时信息,努力占得舆论引导的先机,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1.创新新闻宣传理念。手机媒体对传统新闻传播理念甚至网络新闻传播理念造成的冲击已经开始显现。手机媒体受终端显示屏、用户使用习惯等制约,体现出自身独有的传播特点和规律。变革传播观念,探索传播技巧,关系到手机新闻宣传成效,关系到手机媒体竞争力强弱。手机媒体与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在新闻宣传中要“求同”,也要“求异”,即在新闻宣传内容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上必须一致,在新闻选择、话语结构、信息形态、传播方式方面则要体现出差异性。

2.创新手机媒体内容。新媒体从本质上说无非是新的内容发行平台和分销渠道,而这必然带来所需内容的重大变化。手机媒体要发展壮大、走向成熟,一定要有量体裁衣、适合自身传播的信息内容。现在出现了少量试验性的、专门供手机媒体刊播的新闻、评论,以及小说、电影、电视剧等内容。要研究用户需求,丰富服务功能,针对用户群体的差异、接受心态和阅读习惯的变化,运用体现手机媒体特征的语言、内容和表达方式进行新闻新闻传播,不能照搬照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的内容。

3.打造新兴舆论阵地。手机媒体相关业务发展很快,要密切关注发展态势,适时制定发展规划,着手打造主流手机媒体网站,建设无线互联网上权威的综合信息和服务平台,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不失时机地占领新闻传播制高点。国家主流媒体特别重点新闻网站要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人才等各方面优势以及网络媒体建设经验,主动掌握最新的科技手段、驾驭最新的传播渠道,开展手机媒体业务,使新技术为我所用。要积极应对传播手段更新带来的挑战,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新闻宣传管理工作的要求,在方法、手段和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确保手机这一新兴舆论阵地得到巩固和发展。要高度重视手机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作用,第一时间权威信息,发挥舆论主导作用。

(三)充分发挥手机等新媒体传播优势,争夺国际话语权

新媒体是实现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工具,围绕国际话语权的争夺,世界各国从政府到新旧媒体正在展开全方位博弈。

新媒体时代,国内外的受众,越来越远离报纸等传统媒体。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正在成为主流媒体,媒体形态、传播状态和经营业态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新媒体改变着社会信息的传播规则。

手机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并且已成为一种强有力的传播新锐,在新闻传播方面所展现出的强大影响力,正对信息传播格局和社会舆论产生深刻影响,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结构产生着强大的冲撞力。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弱化了政府对社会信息的控制力,使国家内政与外交透明度越来越高,受到的牵制和约束也随之增大。

手机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联网 手机媒体 管理

手机这一新兴媒体,特别是短信诞生以来,传播界对其研讨逐步深入,2004年手机报的出现又引发了新一轮的辩论。比较统一的对手机媒体或“第五媒体”观点是指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联网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也叫手机媒体或是移动网络媒体。随着互联网与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传播也呈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这四种媒体的融合趋势也越来越可行,使用手机媒体定制各种讯息的服务呈现出多样化,比如,可以通过手机媒体定制天气预报、移动聊天、手机银行、手机证券、新闻以及电视节目等特殊服务。可以肯定手机媒体的到来,必将极大地改变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同时,由于手机媒体具有自身的传播特点、拥有独特的传播方式,也必将带来对互联网与手机媒体进行科学管理与引导的一系列问题。

一、手机媒体传播的特点

1、更强的时效性

手机传播第一优势是手持终端的移动伴随性,因此,许多人将手机媒体称之为移动网络媒体。由于手机实现了相对于巨大的受众传收同步的目标,手机传播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现代通信技术可以及时地把发送者的所发信息传递给接收者,能够实现传收同步的互动沟通交流。特别是3G时代的到来,移动终端将得到无线通信技术的强大支持,届时,信息容量与下载速度都不逊色于互联网。

2、更强的互动性

由于手机媒体突破了其他媒体时滞的限制,手机短信传播的互动性将更加强大,手机信息传播为多维网状及其畅通,可以使得传收双方短时间内实现较好的互动,加上现代通信过程中视听技术的不断升级,彩信的视觉效果画面更加清晰,语音短信的听觉更具有震撼力,加强了传收双方的互动性。

3、更强的便利性和选择性

手机媒体传播成为人们理想中的流动媒体,不仅具有打破时空限制、及时地传播互动信息的优势,还具有更为强大的传播选择性和灵活性。随着手机实名制的逐步实现,受众分析数据将更科学完善,更具备分众化可能和分类广告市场前景,发送者可以随时随地选择与沟通方的互动,使得手机媒体在具体的传播中针对不同的主体具有了较为明显的个性。这非常有利于广告主的广告选择与投放。

4、更强的强制性

手机媒体的信息传播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如果没有把手机信息进行精确分类,那么受众就无法从庞大的海量信息中得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而经营者也无法确定这些信息将采取何种方式发送出去。

5、更强的延伸性

手机媒体的移动终端,将具备其他媒体无法承载的延伸功能。如,可以进行卫星定位、消费支付等功能。这些都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功能。另外,手机媒体较第四媒体具有成本更低的优势。无论是对手机终端拥有者、传播者或信息接受者来说,除了上述功效外,使用手机互动沟通的成本也是比较低廉的。

二、对手机短信进行管理的原因

传播大师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对信息、知识、内容有强烈的反作用,媒介对信息有重大的影响。手机媒体的强大传播功效、延伸服务和发展强势,不仅对相关行业产生深刻的影响,也必将引发从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到文化消费、生活情趣等人文生态环境的深刻变化。

1、大量垃圾与欺诈信息

大量垃圾商业广告短信的出现影响了手机用户对第五媒体的正常使用,并且一些强制性收费现象,降低了公众对短信服务商的信赖和品牌忠诚。虽然手机信息传播不像第四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信息强度过剩,但是手机媒体信息一般来自互联网,有些垃圾信息又是带有病毒的文件夹,对受众的手机硬件以及其他诸如通话质量等造成恶劣的影响。欺诈短信成为影响手机短信公信力下降的主要因素,许多受众在面对这些信息之时显得有些无奈,欺诈短信主要是以诈骗谋取利益的短信,这在当今社会屡见不鲜。因为在手机短信的传播过程中,无法对信息提供商的信息质量进行质量把关,缺少相应的监测机制,使得不法分子利用手机短信进行诈骗的行为日趋增多,并且诈骗的手段方式也呈现多样化,这就使得对手机短信的管理成为当务之急。

2、不健康信息

由于手机媒体传播的超时空性和超强的互动性,所以在这样的传播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主客观的影响因素。一些信息服务提供商(Service provider,SP)为了赢得更多手机用户的转发,提供的文本短信中,存在形形的色情甚至是污秽的黄色短信,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正常的生活造成了影响,公众对SP们的这种行为非常愤慨,更为社会文化环境的发展和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而担忧,但却找不到途径进行制约。这也促使了要对手机媒体传播进行管理和引导。

3、信息订购过程存在不明确性和不可选择性

手机具有上网功能之后,随着彩信彩铃的大范围普及,一些不法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在为手机用户提供服务时收费项目模糊化,使得消费者不明不白地消费,而从中赚取非法暴利,比如,在有的彩铃网站上,用户只要输入自己的手机号码,就可以获得自己喜欢的彩铃,但是网站并没有公示具体的收费标准,而是通过移动通信运营商来对客户进行收费,这样短信服务提供商、移动通信服务商和手机用户之间形成了利益相关体,一般来说,手机用户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有必要对手机短信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以减少非法不合理的收费。

三、对手机媒体进行管理引导的原则

1、可控性原则

手机传播媒介具有移动性,并且以此为基础,衍生出了以手机短信彩信、手机电视、手机广播、手机报纸为代表的多种移动网络媒介,这就给管理和引导带来了相当的难度,在具体管理引导过程中要把握可控性原则,尽量使得管理手段易于操作,便于评价。

2、把关性原则

手机媒体传播的内容上具有灵活性和随意性,并且具有较强的视听效果,这就要对信息源进行严格把关,必要条件下进行相应的技术突破,避免恶意不健康短信的蔓延,使得短信不仅真正拥有第五媒体的丰富传播内容,而且具有第五媒体整合其他四种媒体的融合性和新颖性。

3、科学性原则

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要坚持科学原则,对传播主体的行为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得传播主体实现较强互动性的同时,提高手机用户的自主性参与度,在手机用户、短信服务提供商和移动通信运营商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信赖的关系,使得参与主体的效用最大化。

4、差异化原则

手机媒体是一种端对端的传播方式,不仅可以实现点到点,而且可以实现点到面,面到点,这些传播方式有别于报纸、广播、电视等,并且传收双方都是具有较为明显的个性特征,由于参与互动双方的差异性以及传播过程的复杂性,要针对政府部门、手机用户、信息服务提供商和移动通信运营商的不同作用和特点进行管理和引导,在进行管理引导时要过程和结果同时强调。

四、对手机短信进行管理的途径选择

1、明确各方责任,形成手机媒体传播参与主体的约束机制

在手机短信传播过程中,手机用户、短信信息提供商、移动通信运营商三者之间是一个利益相关体。政府部门要重在建立监管机制,由政府组织成立专门监管机构,构建合理监管机制。首先促使运营商必须建立信用机制,要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业务管理平台,把内容管理和过程控制起来;对服务提供商进行市场准入制度,要规范信息服务费、服务和内容质量管制;手机用户要加强自律,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则 ,同时也要增加用户自我保护手段。

2、运用法律手段,制定手机媒体传播参与主体的各项制度

在各方参与主体中,较为脆弱的是手机用户,大量的手机用户在相对国内某业务服务提供商较少的情况下,这种服务显得较为稀缺,因而面对昂贵的服务收费,手机用户还是不得不选择这些服务商,因此,在手机用户、运营商、服务商三者之间找到利益结合点,对规范手机传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手机传播信息泛滥成灾这一情况的出现,应该加强服务商与公众之间的良好沟通和协商,制定相关制度对移动通信运营商的行为进行引导,使其对广告接收者实行免费服务,而对广告者进行较多的收费,这样可以对海量的广告进行数量的约束。垃圾短信主要是无效的短信广告,对于商业化运作的短信广告来说,移动通信服务商不可避免地要提供此种服务,但是可以考虑在短信广告提供商和短信接受者之间找到一个均衡点,比如,有的短信提供商就提出看广告赠话费活动,可以赢得手机用户的好评。但是针对服务商为了谋求较高的利润,有时会对信息来源和内容不加选择并过滤这一现象,应该制订相应的手机信息传播法律法规,手机用户可以对收到侵害自己利益的信息提供商进行,并且要对短信内容提供商和移动通信服务商的法律责任进行明确的界定,确保法律实施的科学性。

3、运用技术手段,杜绝手机媒体传播过程中的不良行为

对于利用手机信息进行诈骗的行为,移动通信运营商要研发出较高的实用技术,打破对手机短信内容来源监测和控制的技术障碍,彻底遏制手机媒体传播欺诈行为的发生。如可以利用GPRS系统对进行手机短信诈骗的行为主体进行跟踪,以便于对这些行为进行有效的制止,但要注意不能违背有关隐私权的法规;另外,在全社会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风气,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必要时进行专门的宣讲教育,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进而实现对坑蒙拐骗等丑恶现象进行打击和控制。移动通信运营商的服务质量也与手机短信管理的实现程度密切相关,比如,手机用户的手机遗失,应该能够提供便捷快速的服务满足此用户的手机挂失申请,这样可以避免有些不法之徒乘机利用遗失手机上的通讯号码进行恶意诈骗行为的发生。另外,对个人用户点对点进行发送短信过程中进行监管,对虚假信息予以禁止。

4、发展有效商业模式,形成手机媒体传播过程中的良好环境

建立良性循环的商业模式,使手机媒体能够吸引全民参与到内容提供者的行列,扩大自己的信息源。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供内容,手机媒体的内容会越来越丰富,所以要加强对信息质量的把关。手机媒体在营销时,如果运营商在得到用户的资料之后再把用户的数据卖给广告商,那么广告商会随意给用户发广告,用户会因此而就失去对运营商的信任,可以有权放弃定制它的内容,实现商业模式的良性循环。

(注:本文为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7BXW001;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6-GH-089。)

【参考文献】

[1] 肖叶飞:手机媒体:第五媒体时代的来临[J].广播电视信息,2006(3).

[2] 应中迪:“第五媒体”解读[J].新闻实践,2006(1).

[3] 郝香:手机短信――“第五媒体”的传播潜力与发展问题[J].东南传播,2006(1).

手机管理范文第4篇

―― 本报记者 赵海军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环顾左右,总能看到有人在摆弄自己的智能手机。或是在玩游戏,或是在上微博,亦或是在上QQ。看到这些场景,身在IT圈的我们总是不禁会想,随着智能手机功能日益强大,安全隐患会不会越来越多?

据了解,目前手机病毒数已达到上千个,预计2011年手机病毒总数将超过2000个。安卓系统正成为病毒“重灾区”。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国内智能手机市场销量将超过7800万台,年增长率将高达61.9%。这种高速增长势头必将带动移动安全产业的发展。

消费者已经习惯在电脑上使用360免费杀毒软件,基于这种习惯,在移动安全领域,360安全卫士与360信安易的市场份额超过了50%。然而,面对拥有3.18亿手机网民的巨大安全市场,移动互联网服务商哪个不想来分一杯羹?

作为360的“前世冤家”,腾讯自然不会漏掉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每个商机,两家的战争自然也就从桌面打到了掌上。不过这次争斗,腾讯的玩法颇有些耐人寻味。

6月中旬,腾讯在天翼3G互联网手机交易会暨CDMA产业论坛上,推出了基于腾讯移动终端安全架构(MTAA)的移动安全解决方案和QQ手机管家。业界认为,这是腾讯吹响了进攻的号角。短短三个月后,腾讯又在2011年北京科学嘉年华上宣布,其MTAA架构将全面升级,以安全为重点的管理将被升级为“安全+健康”的双重管理,原来浸泡式的手机安全解决方案将被升级为手机健康管理解决方案。

手机健康管理新理念的提出,是基于移动安全策略的变更和技术的变革。在笔者看来,腾讯这样做的理由有三:

第一,迅速跳出与360在手机安全领域的争斗,将竞争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360的看家本领就是提供杀毒软件,将PC杀毒延续到手机杀毒,很容易得到用户的认同。腾讯通过快速跳过“雷区”的做法,抢占战略制高点,可以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第二,借策略升级之机,与更多产业链上下游厂商结成战略联盟。腾讯不仅与卡巴斯基强强联手,共同推出双核病毒查杀功能,而且将与三星、HTC、华为等多个知名手机厂商合作,共同打造移动互联网安全环境。

第三,腾讯希望通过此举让用户摆脱对手机杀毒软件的路径依赖。从实际使用情况看,用户对手机查杀毒等被动式防护需求已趋于稳定,而对看股票证券、收发电子邮件、网购和支付等更具商务性质的应用需求进一步增加,这也意味着腾讯有机会将更多智能手机用户揽入怀中。

手机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手机;班级管理;中职教育

当前的手机普遍为智能手机,它像一台微型计算机一样,可以搜索和安装各种软件,它拥有基本的办公功能、游戏功能、即时聊天和非即时聊天功能,如果班主任能够引导学生巧妙地应用智能手机,就能让学生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一、应用手机改变班级管理氛围

为了培养学生的班级管理能力,当前学校提出让学生自主管理的要求。自主管理是指在民主的氛围下,每一名学生都要积极地参与管理,学生及班干部、学生及教师都是平等的,学生建立民生管理机制,开展管理活动。民主管理氛围产生最大的障碍是学生对班主任、干部的认知,如果学生依然认为班主任和干部是管理工作开展的主体,他们只需要配合教师及班干部的工作,自主的管理就无法开展了。教师可以应用手机来改变管理的氛围。比如班主任可引导学生们建立一个管理的群,并不是只有班干部才能当群主,而是哪一名学生有时间、愿意为班级学生服务就当群主。线上和线下环境不一样,实体管理和虚拟管理开展的要求不一样,很多在学校中当不上班干部的学生会因为在线时间较多,所以当上了群主,开展管理。普通学生不能把自己与班主任、班干部平等起来,是受到传统管理文化的影响,而网络上则是另一套交流文化。在网络上,学生、教师都应用虚拟的名字、应用虚拟的身份开展交流活动,在这种环境下,教师、班主任、学生的交流方式与生活中是不一样的,普通的学生很容易把班主任或班干部当成一个虚拟的角色来交流,此时身份和身份是平等的,从而管理氛围就变平等了。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建立班级管理的群,让学生以虚拟的身份开展交流活动,在虚拟的环境下,学生能够以新角色的身份进行交谈、开展班级管理,建立一个良好的管理氛围。

二、应用手机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在传统的管理中,学生通常应用集体开会的方法开展管理,这种管理的方法效率极低。教师可以应用手机的群聊功能、数据记录功能改变班级管理的现状。比如现在学生普遍在智能手机上安排了微信、微博,班干部可建立一个班级管理微信或微博,这类工具具有群信息推送的功能,班干部只要在管理微信或微博上聚会消息,所有加了微信或微博的学生都能马上收到通知,了解集会的时间与群聊的频道。现在QQ群、微信都提供了群聊的功能。学生如果要开管理会议,可以在学习、娱乐之余抽出时间在QQ群上集会,学生们可以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群聊。群聊的技术不会要求学生花费时间走进会场、走出会场,花费时间清洁会场,节省了学生大量的集会时间。信息技术具有记录聊天数据的功能,如果有学生在集会中迟到了,只需要自己翻阅前面的聊天记录就能了解前学生们聊了哪些内容。同样,学生也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做会议记录,学生们只需要应用复制、贴粘记录,把记录整理到文本文件上就可以记录会议内容。智能手机的群信息推送功能、群聊功能、数据记录功能能够帮助学生高效地进行管理集会、辅助学生快速地完成管理工作,班主任要引导学生熟悉信息技术功能,把信息技术应用到管理中。

三、应用手机拓宽班级管理成果

传统的班级管理中,学生的管理成果呈现的范围是有限的,一般只有同班的学生,或者少量非班级以外的学生了解管理的成果。如果学生觉得管理的成果不能让更多人看见,可能就会觉得缺少管理的成就感,从而减少管理工作开展的积极性。同时,管理传播的范围过小,会让学生接受不到更多的意见与建议。信息技术的传播性极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拓展班级管理成果。比如有一个中职班级就建立了一个班级管理微博、博客、留言板、QQ群,这四样工具呈现的特点是不一样的。微博能够最快速地管理消息,了解最新的动态;博客具有资料库的功能,学生们把班级管理的成果分类呈现,它展示了班级管理的文字、音频、视频、图片记录,博客中留下了学生们共同管理的回忆,它是管理内容呈现最多的工具;留言板是在微博及Q群出现状态时临时联系用的,学生们也可在留言板上聊天,通过交流建立感情,留言板零碎地呈现了管理成果;QQ群的私密性比较强,它是学生们集会、记录会议记录数据的工具,QQ群中不接纳非同班同学。因为这四样工具的呈现范围、功能不同,能全方位地满足管理成果的呈现需求,所以学生们愿意积极参与管理,希望在管理中留下自己的记录。当前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一个数据信息、具有强大管理功能、具备即时聊天功能和非聊天功能的平台,班主任如果教给学生虚拟开展班级管理的技术,就能让学生应用信息技术高效地开展班级管理,并强化学生的管理参与性。本次研究说明了班主任引导学生发挥智能手机的益处,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的方法。

手机管理范文第6篇

当你手机处在WiFi网络环境中,连接手机就非常简单了。首先在手机端安装Airdroid并运行,点触“Start(开始)”选项,在连接界面中的“在您的浏览器访问以下地址”和“密码”文本框里获得指定的网址与密码(如图1),通过该网址和密码就可通过浏览器登录手机。

随后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获得的网址,回车,在登录页面中输入密码,点击“Login”(登录)按钮,待页面跳转后,就可看到一个功能比较齐全的管理页面。除了通过界面右上角的信息查看手机型号、操作系统版本、内存和SD卡使用状况外,还可通过界面中的功能图标,对本机已有的应用程序(Apps)、短信(Messages)、通话记录(Call Log)、文件(File)以及铃声(Ringtones)等文件进行管理(如图2)。

如果你所处的环境并无现成的WiFi网络,那就可以使用无线网卡与系统提供的“虚拟 WiFi”功能,将现有的PC打造成为一台无线路由器后,再使用浏览器管理手机中的文件。

以管理员身份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输入“netsh wlan set hostednetwork mode=allow ssid="1234" key=zhangjun”,回车,系统中的虚拟无线网卡即会被启用(如图3)。

手机管理范文第7篇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D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4-0032-02

那天,我刚到办公室,同事们就纷纷提醒我看校园网,“你们班被通报了,因为有人上课玩手机。”我急忙打开校园网,果然,第一节数学课上被查到有两人次违规。我心想:“该来的还是来了!”

事实上,开学初我就传达了学校关于教学区不得使用手机的要求。鉴于很多班级都是收手机,用手机袋或整理箱等集中管理,我决定先征求大家的意见。全班投票的结果是:85%的同学不愿意被收手机,认为自己有自控能力,没必要收。尊重民意,我和同学们达成了“君子协定”:手机自我保管好,不得上课玩。我之所以没有拿出班主任的权威强制收手机,是因为我觉得如果不能做到让他们心服口服而只是表面顺从,结果就会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何不信任他们,给他们证明自己的机会呢?开始的两周,上课秩序井然。然而,“自控”很快就抵抗不了“诱惑”了。从下课时把手机放在桌肚里偷看,慢慢发展到上课也情不自禁地拿出来,玩游戏、看小说、聊天……忙得不亦乐乎。一段时间下来,这些手机痴迷者上课不听、技能不练,月考和技能考核成绩垫了底,如今被通报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我要把坏事变好事,让它成为打响班级“管理手机之战”的契机!

班会课上,我颇为严肃,向全班告知了我们班被通报的情况,并将通报页面展示给大家看,同学们都低下了头。我动情地说:“开学初我们投了票,我信任大家的自控能力,一直都只是教育提醒大家。可是你们看看,我的信任又换来了什么结果?一些同学玩手机,导致技能下滑、成绩垫底,也影响了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我们来学校是为了什么?”面对我的痛心,有班委们主动站起来发言,矛头直指“屡教不改者”。我特别请了几个平时喜欢玩手机的同学,也让他们说说玩手机的害处。一番攻心战后,大家统一了认识,都觉得辜负了老师的信任,为了班风、为了自己的学业,是该对玩手机动真格了。我趁热打铁接着说:“很多人自控能力不够,上课玩手机,害人害己。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手机到底应该怎么使用,万一又有人违纪了怎么办。”同学们四人一小组,充分讨论,在纸上写出他们的意见:41票赞成收手机一劳永逸,8票赞成自己自觉保管。最后少数服从多数,通过决议:设立两个手机督导员职位,每天早读课前集中将手机收上来,锁在电教柜里。中午午休时有需要的可以领回,但不得在教学区使用,午休结束前再将手机上交,放学时发还。不交手机或私自带其他手机被发现的将严惩。如果在教学区使用手机,首次扣常规分15分,老师收手机保管10天;第二次被发现,常规扣30分,通知家长,收手机保管一个月;如果再犯,常规分扣50分,收手机到学期结束,再通知家长来拿。

手机是家长买的,收手机也要家长配合,要让禁玩手机的工作顺利开展,必须得到学生家长的认同。为了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学校也给每位家长发了“告家长书”,内容如下:“为了让学生回归课堂、回归课本、回归活动和技能训练,营造良好的学习秩序和浓厚的学习氛围,要求学生在教学区和实训区全天候不允许使用手机;宿舍区将在22:00至第二天早上7:00断校园网,保证学生睡眠和身心健康……”我也在家长群里将本班讨论形成的班规告知了家长,得到他们的一致赞成。家长们只有一个建议,希望收手机时把SIM卡退还学生,因为它涉及学生的个人隐私、通讯消费等,我欣然同意这一合理化意见。

部分同学的习惯在初中就已经形成,严令禁止前一定要先解开学生的心结。我决定在班里召开班会,主题就是正确使用手机。班会采用比赛形式,同学们自由组合、人人参与,节目形式随意,最后评出最具创意奖、最佳表演奖、最佳编剧奖、最受欢迎节目奖、最具镜头感奖等。在班委的组织下,大家策划内容、确定角色、背诵台词、制作PPT、选择背景及音乐等,忙得不亦乐乎。最终呈现出的有小品、朗诵、辩论赛、三句半、知识抢答、家长寄语、访谈等。最后一个环节,是全班同学在“正确使用手机倡议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快乐看表演的同时,同学们深深地受到了教育,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这个道理吧。

手机的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之后,班上仍有冒着侥幸心理偷偷玩手机的同学,但按班规管理后,他们被迫与手机隔离。同时,我也注意鼓励他们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提出了“人人进社团”的要求,让有益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去占据学生的时空。学生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犯错和改正错误的过程,作为班主任,我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陪着他们一起成长。

手机管理范文第8篇

一、秉持师生平等意识

跟一个中学生聊起关于手机管理的问题,他告诉我:“不管老师怎么管,我们都有办法偷偷使用手机,根本不可能管得了!”老师和学生,俨然成为猫和老鼠的关系。

在手机管理中,为什么教师和学生会成为矛盾的双方?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讲,一直是处于管理者的角色之中,潜意识中认为,学生一旦在校园内使用手机,必须采用没收的方式进行惩罚,以儆效尤。在教师的威严下,多数学生会选择服从,而一旦遇到个性比较强的学生,一场师生冲突就几乎在所难免。

试问,如果对方是你的同事,看到他在不合适的场合使用手机,你会公然没收吗?

其实作为独立的个体,学生有权利在校园使用手机;当然,作为教师,如果任由学生滥用手机,就是失职,我们有责任教育学生合理使用手机。

学生反对的不是规则,而是特权。所以请站在平等的角度,公平对待这个问题。如果校规中明确规定在校园不准使用手机,那么就请每一位教师,包括校长都不要在校园内使用手机。正如第11期本刊记者白宏太指出的,“手机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教师自身”,教师需要以身作则,引领和规范学生使用手机的行为。

二、培养学生的自制力

发展心理学有一个经典的“延迟满足”实验:实验者发给4岁儿童每人一颗软糖,然后告诉他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能吃到两颗。结果有的孩子迫不及待,马上把糖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两颗软糖。研究者通过长达几十年的跟踪调查发现,那些当初能克制住自己吃糖欲望的孩子比其他孩子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而那些经不住软糖诱惑的孩子则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

“延迟满足”这一名词转换成我们日常的用语就是“自制力”,是人格中自我控制的组成部分,是心理成熟的表现,这种能力的培养也应该成为教育的一部分。

毫无疑问,现在学生使用手机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接打电话。智能手机就是一部小型电脑,具有各种有诱惑力的功能:上网、游戏、聊天、视频等。如果缺乏自制力,就会陷入欲望的洪流,哪怕正在上课,也会偷偷打开手机……

手机管理范文第9篇

移动互联改变交流方式

前些年,我在给总裁班上课讲到新生代员工时,会经常开玩笑地说,手机到了90后手里,才真正变成了“手”机,因为手机已经成为他们手的一部分了,不仅睡觉放在枕边,就连吃饭、上厕所都要把手机拿在手里。几年过去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我发现不仅90后如此,就连很多60后也已把手机“长”在手上了。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手机网民已经达到5亿,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已经占到总网民数的81%。即使没有上述统计数字,人们也能直观地感觉到身边发生的显著变化:微博、微信、line、新闻客户端、手机购物网站、各种办公软件的图标,已经逐渐占据了大部分人的手机和平板电脑屏幕;大街上、公交车里、候车室内、会议室中、饭桌酒局之上,到处是低头不语摆弄手机的人。

其实,随着手机功能的日益完备,现在的手机已经不是过去意义上的通讯设备了,确切地说,手机是集媒体、办公、购物、娱乐、咨讯、互动沟通等功能于一体的移动互联信息终端。不经意间,我们已经进入到了移动互联的新时代。

在移动互联时代,随着移动互联信息终端的普及和应用,人们摆脱了使用台式电脑所受到的时空限制,亲朋好友之间、消费者之间、商家和客户之间、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共同爱好者或志愿者之间,甚至陌生人之间,在工作间隙、吃饭聚会、排队等候、会议中间、课堂之上等碎片时间内,可随时随地掏出手机或平板电脑,通过语言、图像、数据、声音等方式传播消息、交流思想、沟通情感、分享心得、评价事物、探讨问题,人们处理信息和沟通交流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

企业管理模式面临挑战

信息交流方式的每一次巨变,都会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甚至诱发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变革,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外环境也会随之改变。仅就企业人力资源而言,信息交流方式的巨变,势必导致企业员工在工作中的行为模式发生重大转变。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管理者很难发觉员工利用手机等通讯工具或软件进行工作外行为,无法监控员工的工作外行为。其次,管理者无法有效控制信息的传递。第三,工作外行为除了影响正常工作完成外,还使企

业在管理员工方面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对于上述新变化,大部分企业还基于研究过去时代员工行为模式而得出的管理理论,沿用过去年代的管理观念、体制、机制、手段、技术和方法,来管理行为模式已经发生重大转变的移动互联时代的员工,这势必导致管理失效,或因准备不足而被淘汰出局。

但是,挑战和机遇一如硬币的两面,战胜挑战就迎来了机遇。所以,加快转变观念,赢得机遇,是企业必须做出的战略选择。而移动互联时代,人和人之间实现了无障碍沟通交流,使企业员工突破了围墙和制度的局限,依靠制度控制和管理员工的时代即将过去。以“服务员工”为核心,通过提高员工满意度激发员工进行自主管理,将成为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转变的核心。员工自主的时代真正到来了。

企业是依靠出售产品或提供服务赚取利润。企业出售的产品,只有为顾客解决了实际问题或带来了现实利益,顾客才会购买,利润才能实现,企业方能生存。因此,顾客是否购买其产品,决定着企业能否赢得利润,能否生存。顾客购买产品后是否满意,能否把首次购买产品的顾客变为重复购买的忠实顾客,决定着购买企业产品的顾客数量是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决定着企业能否发展壮大。而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决定着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只有员工的满意度提高了,对企业忠诚了,才能满怀热情地投入工作之中,才能为顾客生产优质的产品和提供优质的服务,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最终才能提高。所以,从理论上讲,企业应首先把员工当成客户,把服务员工作为内部管理核心,把提高员工满意度上升到战略高度。

管理方式应随需而变

在以往,由于企业用围墙和办公室把员工集中起来统一管理,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正式组织行为和非正式组织行为能够严格区分开来。在工作时间内,员工只能接触到企业、部门和内部团队的同事或与工作相关的人群,只能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只有在下班或休息时间内,才能和朋友,或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伙伴等非正式组织成员进行沟通和交流。而大部分业余时间里,大部分企业的员工,也只能同家庭成员和身边交往密切的同事或朋友相互沟通和交流。相对封闭的环境和交往圈子,使企业和员工之间信息极端不对称,再加上企业围墙和制度限制,造成企业和员工之间地位极不平等,企业明显处于强势地位。在这种状况下,依靠制度掌控员工,是成本最低、操作最简单、见效最快的管理手段。所以,尽管与“员工自主管理”相关的一些理论早已提出,相关文章也不少,“以人为本”、“员工是企业的主人”等口号贴得到处都是,但是,真正能够落到实处的则很少,制度控制一直是绝大部分企业首要选择的管理手段。

移动互联时代,围墙和制度已无法束缚企业员工。员工随时可以掏出手机,一边工作一边和企业之外的人群进行交流互动。企业外部的员工,也可以借助移动终端和移动工作平台,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随时随地与企业内部工作平台对接以完成工作任务。几个不在同一地点的团队成员,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沟通,来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因此,可能员工的身体在企业的车间和办公室的工作岗位上,可实际上他却正在和企业外面的几个团队伙伴一起完成着另一项工作任务,或者与几个共同爱好者一起完成着一件业余兴趣爱好作品。即使是忙碌在生产线上的员工,也可以一边干活儿一边思考着另外一件事情,然后在工作间隙,甚至蹲在厕所里,把意见、想法、数据资料等发送给另外一群工作伙伴。

手机管理范文第10篇

有些学校认为手机对孩子来说就是电子“”,于是就把学生的手机“挡”在校门外。

对于我来说,手机该“挡”在校门外。因为现在学生的控制能力较弱,一旦沉迷于手机,就像被蜘蛛网粘住一样,逃都逃不出来。

手机对于学生的危害是挺大的:一、玩手机会导致自己的视力和专注力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二、手机将未成年人带入虚拟的世界,让他们沉迷于短暂的快乐中,导致成绩下降,学习效率会降低。

那么手机该如何管理呢?玩手机重要的是时间限制,因为在玩手机时很容易就忘了时间的存在,因此家长们都规定了每天用手机时间不超过多少小时。

我也是如此,在之前我玩游戏所使用的时间不多,每天只是把游戏当成一项娱乐,用来放松自己。但是到了后来,我玩游戏的时间越来越长,所以我规定了一个时间来限制自己,玩游戏每天不超过一个小时,一旦超过就直接退出游戏。

所以想要管理好,就需要自律,要做到“手机要拿得起放得下,管得住自己”。

如果一直依赖手机,那么就不能到外面去看看真正的世界,去感受真正世界带来的魅力了,而是沉浸在“游戏世界”之中。

想要管理好手机,那就把手机当成你的工具,让自己成为手机的主宰!

上一篇:超市存货管理范文 下一篇:水利工程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