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后合同范文

时间:2023-03-17 00:10:53

售后合同

售后合同范文第1篇

住所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所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鉴于:

甲方现有汽车销售、汽车精品装潢及汽车维修服务等三大类业务;乙方拥有______________品牌售后服务的丰富客户资源积累以及维修服务经验。

甲乙双方经协商一致,就共同合作开办______________ 维修售后业务达成如下协议:

一、合作项目标的

______________维修售后服务。

二、合作时间及地址

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至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地址:____________(详见附图),其中车间_____________(平方米),钣金、喷漆______________(平方米),接待室______________(平方米)。

三、合作方式及双方投入

甲方以原有设备、场地改造实物折价人民币_______万元及现金人民币_______万共_______ 万元作为投资;乙方以设备折价_______万及现金_______万共出资_______万元作为投资。双方约定:

1、双方实物投入和现金投入均由双方书面确认后作为合作项目的共有财产。

2、设备添置及场地再改造均由双方共同确认后购置,作为双方共有的固定资产以及今后设备折旧、摊销的依据。

四、合作的经营管理模式

双方约定共同管理和经营______________汽车的汽车维修售后服务项目。原则上甲方委派财务部经理和维修服务部副经理,乙方委派财务部副经理和维修服务部经理。双方在本协议生效_______个月内拟订经营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共同确认后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并享有同等法律效力。

五、合作盈亏及分配方式

公司合作项目的资金往来设置双方共同确认的资金帐户(含转帐帐户及现金帐户),合作项目经营收入扣除成本(场租分摊项目、工资、税金及日常经营管理费用)后盈亏按甲方_______%、乙方_______%共同享有和承担。

六、合作项目经营场地费用分摊

鉴于甲方目前每年场地费为_______万元,合作项目专用帐户须分摊甲方场地费每年_______万元整,由甲方提供正规房屋租赁发票于每年_______月_______日前入帐。从_______年度开始,合作项目按每年_______万元分摊场地费,于每年_______月_______日前入帐。

七、设备折旧及摊销

从合作之日起,从合作项目中提取设备折旧。具体折旧率以双方确认为准。

八、双方责任

(一)甲方:

1、 继续开发和扩大现有维修业务,并在合作期内承担维修行业管理及保险、定损、交警支队的公共关系处理。

2、将所销售汽车客户引入双方共同拥有的维修业务中。

(二)乙方:

1、将原有的奔驰、宝马客户纳入双方合作项目中。

2、为奔驰、宝马车辆维修做好技术保障及技术特训工作。

3、开发客户并介绍给甲方。

九、特别约定

1、原________汽车场地系为争取“4S”品牌而设置,故一旦甲方争取到新的品牌,乙方有优先参与权。

2、在本合同有效期内任何一方不得在_______市区(除 外)内与第三方就本项目进行合作。

3、自合作协议生效后,因维修投诉造成甲方的经济损失由双方共同承担。

4、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本协议,互不承担违约责任。

5、根据经营需要,甲方可以向乙方提出在_______市区内就合作项目增开新店,乙方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

十、违约责任

1、任何一方有违反上述义务或有其它损害合作对方利益的行为的。守约方有权要求对方赔偿损失并有权解除本协议。如损失难以计算的,损失赔偿数额为_______万元/年乘以本合同未到期年度(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

2、任何一方就本合作项目事宜未经合作对方同意而与第三方合作的,因此所获之收益均归本合同合作各方所有。

3任何一方无正当理由不得提前解约。否则另一方有权要求赔偿损失,如损失难以计算的,损失赔偿数额为_______万元/年乘以本合同未到期年度(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

十一、争议解决方式

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则由甲方所在地有管辖权人民法院管辖。

十二、未尽事宜

双方另行商定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十三、文本

本协议一式肆份,双方各执贰份,于双方签字后生效。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

人: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售后合同范文第2篇

【关键词】售后租回 风险 风险规避

一、售后租回简介

售后租回是一种集销售和融资为一体的特殊形式,是企业筹集资金的新型方法,通常指企业将现有的资产出售给其他企业后,又随即租回的融资方式,它是常用的筹资方式之一。在售后租回交易中,承租人与出租人都具有双重身份,进行双重交易,形成资产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离散现象。

在融资困难的情况下,企业通过售后回租的方式,可以盘活资产,能够缓解企业在技术改革中所面对的资金紧张问题。它使设备制造企业或资产所有人(承租人)在保留资产使用权的前提下获得所需的资金,同时又为出租人提供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

二、风险

(一)物权风险

首先,售后回租的标的物有可能存在权利瑕疵,例如,标的物不属于融资企业所有,包括所有权保留之物、融资企业借用、租用之物等;售后回租的标的物也可能存在权利负担,例如,标的物已经设定了抵押等。在此种情况下,如果售后回租出租人对标的物不能按照物权法善意取得的规定取得所有权,则售后回租合同属于非所有权人处分他人之物,或者违反担保法、物权法的规定,应当属于无效合同。无效合同的后果,一是不能达到合同订立的目的,使经营成果得不到实现;二是因无效合同而导致出租方并不能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从而使出租方的资金面临极大风险;三是为保证合同履行而订立的担保合同亦因为主合同的无效而无效;四是出租方有可能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面临行政、刑事处罚。

其次,售后回租业务出租人对标的物未明确权属的。售后回租业务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是,出租人对售后回租业务的标的物享有所有权,所有权作为对世权,是出租人资产安全的最大保障。但在实践中,因为售后回租合同的标的物完全在承租人的控制之下,且标的物外在的公示方式容易使人认为标的物属承租人所有,所以一旦承租人恶意处置标的物,例如出卖、抵押、隐匿、转移标的物,有可能导致标的物无法取回、变现,无法保障出租人的资金安全。

(二)利率风险

由于出租方与承租方一般都是在租用设备前签订长期固定租赁利率的租赁合同,出租方按照合同规定按时支付等额租金给出租方,而且售后租回的名义租赁利率一般比贷款基准利率低,但是实际资金成本比直接贷款基准利率偏高。因此,如果长期市场利率下行,则意味着承租方要支付更多的租金,不利于承租方。反之,如果长期市场利率上行,则意味着出租方一开始设定的投资回报率过低,不利于出租方。

(三)法律和政策风险

税收政策的变化几乎左右售后租回业务的发展进程,2010年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融资性售后租回业务中承租方出售资产行为有关税收问题的公告》(13号文)规定,售后回租业务中承租方出售资产的行为不属于增值税和营业税征收范围。13号文后,售后回租业务迅速发展壮大。但随着2013年8月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通知》(37号文)规定,“不管新老合同,售后回租业务的本金和租息均须全额征收增值税”,导致出租人税负大幅增加,使国内融资租赁行业遭受到近几年来最大的冲击,好在国家税务总局2013年12月13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替代了原“37号文”的相关规定,售后回租又重回快速发展轨道。

(四)违约风险

承租人由于经营不善、或者道德风险等原因无法按照合同约定正常支付租金,使得出租人无法正常收回租金。

三、风险规避

(1)建立专门的融资租赁法律,保护出租人的利益。例如建立融资租赁物所有权公示制度,

确保出租人对租赁物的所有权不受侵犯。

(2)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保证信息的真实性。融资租赁物的权利瑕疵或者权属不明很大程度上是由多家登记、多头监管、彼此分离、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建立统一的监管体系,统一加强相关当事人,尤其是承租人的相关信用资料,建立融资租赁交易中各公司的资信档案,登记设备所有权、折旧程度等信息,为相关当事人提供统一可靠的信息共享平台,便于各方当事人准确把握信息,推断对方的交易动机,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平等公平地选择合作伙伴,有效预测和防控融资租赁风险。

(3)承租方与出租方可协商签订浮动租赁利率合同,以市场某一基准利率为基准租赁利率,

浮动约定的利差,利差大小取决于出租方与承租方的谈判地位和实力。

(4)设定风险缓释措施,就是为租金偿还和回购设立担保相关措施,包括: 收取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对租赁资产保险、抵质押!承租人母公司或第三方担保!实际控制人担保以及供应商回购(或承租人回购)等,并采取强制公证!账户监管等风控措施,把风险锁定在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把企业风险分解为社会风险。

售后合同范文第3篇

以A公司为例,A公司成本控制主要涉及采购、生产和售后服务3个环节,本文从这3个环节对产品成本的财务控制进行管理。假设A公司相关的财务制度齐全。

一、采购成本控制

1.公司采购与付款审批流程

采购审批:采购部门根据各部门上报的计划制定“外购件采购申请单”或签订采购合同仓库主管签字分管采购业务的领导签字办公室价格稽核员签字财务负责人签字总经理签字。

付款审批:业务员根据采购合同填写《付款审批领用单》分管采购业务领导签字质控部领导签字办公室价格稽核员签字财务经理复核总经理审批超过额度金额,执行公司相关制度规定的控制流程出纳付款 出纳在系统中录入付款信息财务经理复核。

2. 财务部管控要点

财务部门在审核采购付款时,应实施以下控制活动:

(1)采购付款的前提条件为必须签订书面合同,按合同管理流程审批,对无合同评审付款的,会计应当在付款单上拒绝签字;对超出合同额的支付,涉及合同增量补付款的,要求采购员签订补充协议,按合同管理流程审批后,方能办理支付手续并付款;必须取得供应商合同原件或传真件,如为传真件,需按期收回原件。

(2)按合同约定需要预付购货款的,由采购员提供合同复印件并填写付款通知书,注明付款事由、付款金额、对方单位名称、开户银行及账号,按批准物资采购的权限办理付款批准手续后,交公司财务部门办理预付货款业务。会计在审核付款时,必须审核采购合同原件,核对付款金额是否与合同上约定的采购数量与金额一致;会计根据上月签订的合同,编制《合同原件统计表》,合同必须留一份在财务部备查。便于对供应商付款情况进行跟踪核对。

(3)出纳应严格执行财务支出相关规定,依据权限审批齐全的单据对外办理付款。付款单据未审批,未经审批程序擅自变更收款主体,合同执行与对外付款的前置要求尚未满足的,包括收取客户保证金,办理担保或质押手续等,出纳有权拒绝付款。

(4)对无合同的采购,应要求提交“外购件采购申请单”,审核申请单是否经有权审批人审批,付款金额是否与申请单上的采购数量与金额一致;

(5)审核《付款审批领用单》是否经有权审批人审批;

(6)审核供应商是否在公司物资采购合格供应商名录约定范围内;

(7)审核采购价格是否在公司物资采购指导价格表限定价格内,超过指导价格的,必须提交经有权审批人审批的价格审批表。

对上述审核中不符合内控要求的,财务部门一律不予付款。

二、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

1.成本控制实施流程

制定各物料的预算成本清单及工时物料―技术部提品的物料清单间根据产品的制作的流程凭技术部下发的物料明细单领料产品入库后,财务部按实际生产情况计算出实际成本,比较预算与实际的差异。

2.财务部管控要点

(1)跟踪整个成本控制流程,根据技术部门下发的物料清单,严格监控审批流程。具体包括是否经相关责任人签字,是否经过领导审批、下发的物料清单是否经过办公室核价签字。

(2)核价后的物料清单移交财务部后,财务部复核物料清单手续是否完善后归档。

(3)领料过程中与下发的物料清单有偏差的,必须要见总经理签字的《偏差领料审批单》。

(4)产品按照预算标准生产入库后,财务部按照预算标准计算物料成本,按实际生产情况计算出实际成本,比较物料与实际的差异,分析是数量差异还是价格差异,由物料成本管理小组分析其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5)各部门根据财务部分析的差异进行整改,修改相应产品的成本物料清单。财务部审核修改后的物料清单,如未有效的改进,财务部不予审批,并报相关领导处理。

(6)财务应督促仓库严格按照物料清单进行发料。仓库以技术部下发的物料清单作为出库单办理出库手续,“物料清单”必须签字手续齐全。

(7)生产部上报的实际工时及技术部上报的物料工时手续必须齐全,财务部依据合理的方法进行分配出产品的直接人工。

三、售后服务成本控制

1.售后服务工作流程

(1)售后服务派遣单下发流程

销售部根据客户投诉或要求填写派遣单生产部核实工时、工费并签字技术部门后附材料清单并签字采购部核计外购件价格,办公室对价格进行复核确认并签字财务部汇总核算成本并签字报售后服务领导审批确认。

(2)产品出现故障的售后服务流程

出现产品故障,售后人员填写《售后服务记录单》―售后人员对发生费用的售后服务事项报公司有权审批的领导批准―需要现场解决的售后服务事项应对故障进行分析和诊断,由公司售后服务组及质控部完成质量责任界定―售后人员完成故障处理,应现场填写售后服务卡。

2.质量事故定损工作流程

质控部在接到售后反馈记录单据后,对质量事件应予以评估,界定售后质量定损部门承责,并对费用、报价提出质控部意见,供公司领导审批, 质量责任界定涉及到技术、采购、生产部门责任时,质控部应提供部门承责比例及金额。

3.财务部管控要点

(1)售后人员出差至外地的差旅费用参见差旅费相关管理制度中的一般人员标准,售后服务组驻外跟踪服务人员费用见售后服务组驻外人员管理相关制度。财务部进行复核费用标准时严格执行上述制度,对超支的费用不予报销。

(2)财务部在审核售后费用时,销售内勤应将售后的产品的合同号写在报销单上并签字,财务做会计分录时按照合同号挂售后费用的辅助项目。

(3)对由于时间原因需及时领料及发生售后费用时,应督促质控部完成质量定责工作,售后服务人员出差回来报销必须要附质控部出具的经由公司领导签字认可的质量定责报告,否则不予以报销。

(4)财务部审核售后费用报销单时,一定要见附在报销单上的“售后服务卡 ”,该卡是否包括提供的产品使用情况的跟踪服务内容,是否有用户在用户签字栏中的签署意见,是否对服务质量作出了评价。对不符合规定的,一律不予以报销。

(5)每季末财务部应按产品清理售后服务费用,建立台账。台账应包含合同号、产品名称、售后人员姓名、售后费用的金额、发生质量事故的原因及责任部门等。台账打印后经财务经理及销售部经理签字后报总经理。

(6)售后服务审批程序中,财务部应区分无偿的售后服务及有偿的售后服务事项。

(7)财务部汇总测算售后服务成本时,一定要满足二个前提后方能签字确认:①成本测算单一定按照流程和权限审批,并且签字齐全;②采购部门核计外购件价格汇总一定要准确。

(8)财务部应做好售后服务费用的财务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控制售后服务成本。

售后合同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院 售后回租赁 风险 决策

医院售后回租赁业务是指医院先将某资产卖给租赁公司,再将该资产租回的一种租赁形式。一方面医院通过出售资产合同获得了现金;另一方面又通过租赁合同满足了对资产的需要,租金却可以分期等额支付。其实质是以医院资产设定抵押,医院通过租赁方式取得了一笔抵押贷款,解决了自有资金不足的问题。

一、融资性售后回租赁合同的要素

售后回租赁合同的商务谈判至关重要,双方通过协商,需要对租金的支付方式、租期及费率的约定等问题达成共识,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资金使用成本。合同要素主要包括标的物、融资额度、租赁服务费、利率等。

(一)标的物

医院以融通资金为目的,向租赁公司出售其自有资产,应保证其对所出售资产享有完全的所有权,并提供持有资产的合法证明,如发票、购买合同、决算书等,达成一致意见后签署购买合同和回租赁合同。

在回租赁合同成立后医院出具租赁物件接收证明书。租赁公司将按照租赁物件的全值向保险公司投保财产一切险,受益人为租赁公司。

(二)融资额度

融资额度又称租赁成本,与标的物的价值相关,通常情况下租赁公司按照标的物价值的70%进行购买。如医院拟通过售后回租赁融资2000万元,则提供的资产价值不低于2858万元。

(三)保证金

保证金亦称首付租金,作为履行合同的保证,在租赁合同生效之日医院要按一定比例向租赁公司支付保证金,如融资2000万元,按10%的比例医院需支付保证金200万元。保证金可用于冲抵最后一期租金。

(四)租赁手续费

租赁咨询服务费由医院和租赁公司协商确定,如融资2000万元,租赁期为5年,租赁手续费按融资总额的7.5%计算,应为150万元,于起租日一次付清。

(五)租期和利率

租期和利率由医院和租赁公司协商确定,租期一般为5年以上,租赁利率可根据同期贷款利率适当下浮,在合同履行期内则按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租赁利率。

(六)留购价格

留购价格为租赁期满,医院向租赁公司支付名义货价,从而获得出租物的所有权。留购价格经双方协商确定,如双方可约定留购价格100元。

二、融资性售后回租方式筹资的优点

首先,融资性售后回租赁形成医院长期非流动负债,一般租期较长,可满足医院中长期投资发展的需要,优化筹资结构。

其次,公立医院有一定规模的存量资产,利用售后回租方式,可有效地将固定资产转为货币资金,不仅拓宽了医院的融资渠道,通过租赁可以改善医院的财务状况,达到盘活资产的目的。

再次,融资性售后回租方式融资手续便捷高效,突破国家收紧银根调控政策对银行信贷的限制。且租金定期等额支付,可以边投资、边创收、边还款,相对减轻了还款压力。

最后,融资性售后回租方式较银行贷款而言限制较少,售后回租对医院资格条件、资金使用等方面的限制较少,没有长期银行借款诸多的保护性条款,增强了医院对资金调配使用的自主性。

三、医院运用融资性售后回租赁筹资的缺点

其一,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融资性售后回租赁利息作为财务费用可税前扣除,承租人对已经出售的资产,仍按出售前账面价值作为计税基础计提折旧,承租人可通过租赁享受节税效应,但公立医院免征企业所得税,因此不能通过节税来达到提高留存收益的目的。

其二,对融资性售后回租赁决策,更关注其名义利率比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低,未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租赁的内含利率通常要高出银行贷款利率很多,造成医院筹资成本过高,一旦经营不善,固定的租金将成为医院沉重的负担。一般在医院资金非常紧张,其他筹资方式难度大时,才会考虑融资性售后回租赁方式。

四、优化售后回租赁筹资决策的建议

(一)加强售后回租赁流程的合规性

公立医院的经营管理受卫生主管部门监管,医院运用售后回租赁方式筹资亦属地方政府债务范筹,应按流程事先报卫生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批备案方可实施。

(二)坚持筹资方式的效益性原则

筹资成本高低影响医院经营成本和获利能力,对筹资方案的分析,应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运用内含报酬率法测算回租赁业务的实际内含租赁利率。以下举例简要说明。

假设:某医院经协商与某租赁公司签定售后回租赁合同,融资2000万元,租金总额2318万元,租期5年,利率5.37%,租赁手续费为150万元,保证金200万元,每年等额支付租金463.6万元。(注:银行5年期贷款利率为6.4%)对上述情况进行解析:

1、租金利率明显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支付的租金总额也不太高。

2、租赁期初收到融资款现金流入2000万元,支付保证金和手续费现金流出350万元,实际现金净流量为1650万元。

3、租赁期第1年至第4年每年支付等额租金,现金流出463.6万元,第5年扣除保证金后现金流出263.6万元。

用内含报酬率法计算使租赁业务现金流入量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现值的折现率,即为租赁内含利率。

租赁期初始现金净流入=1650万元

售后合同范文第5篇

2010年9月8日,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2010年第13号公告,就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中承租方出售资产行为的有关税收问题予以了明确。为便于纳税人更好地理解该项税务政策并处理好实际工作中的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本文将结合《企业会计准则――租赁》,从承租方(卖方)角度解析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的税务政策和会计处理以期为工作提供指导。

一、融资性售后回租的涵义

售后回租是指将资产出售后,又将该资产租回。融资性售后回租是指承租方以融资为目的将资产出售给经批准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企业后,又将该项资产从该融资租赁企业租回的行为。如何判断售后回租是融资性而不是经营性?国家税务总局2010年第13号公告对此没有明确界定。笔者查阅众多资料,认为目前比较权威的解释是《企业会计准则――租赁》中的规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租赁》,售后回租只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可认定融资性售后回租:

(1)在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即在租赁协议中已经约定,或者根据其他条件在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判断,租赁期届满时出租人会将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

(2)承租人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所订立的购买价款预计将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因而在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地确定承租人将会行使这种选择权。

(3)即使资产的所有权不转移,但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这里的“大部分”,通常掌握在租赁期占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75%以上(含75%)。

(4)承租人租赁开始目的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出租人在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的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这里的“几乎相当于”,通常掌握在90%以上(含90%)。

(5)租赁资产性质特殊,如果不作较大改造,只有承租人才能使用。

二、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的财税处理

为清晰地分析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的税务政策和会计处理,笔者结合管理实际,将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分为4个环节:资产出售环节、资产租人环节、资产持有环节和资产处置环节。

(一)资产出售环节

1.会计处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租赁》,在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的资产出售环节,无论卖方(承租人)出售资产的售价是高于还是低于出售前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发生的收益或损失都不应确认为当期损益,而应将其作为未实现售后回租损益递延并按资产的折旧进度进行分摊,作为折旧费用的调整。之所以有这样的会计处理,是因为售后回租交易的租金与资产的售价往往是以一揽子方式进行谈判的,其实质是一项交易,因此,资产出售时卖方(承租人)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报酬和风险并未转移,从而不能确认为收入。

例1:假设2010年1月1日,甲公司将其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一台设备A按900000元的价格销售给乙公司。A设备的公允价值为900000元,账而原价为2000000元,已提折旧1000000元。该设备估计使用年限为20年,已使10年,期满无残值。承租人(卖方)一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同时又签订了一份融资租赁协议将该设备租回,租赁期为10年。

(1)2010年1月1日,甲公司结转出售固定资产成本

借:固定资产清理 1000000

累计折旧 1000000

贷:固定资产――自有固定资产(A设备)

2000000

(2)2010年1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出售该设备

借:银行存款 900000

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回租损益

1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000000

2.税务政策

(1)流转税

国家税务总局2010年第13号公告规定:“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中,承租方出售资产的行为,不属于增值税和营业税征收范围,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该公告改变了过去从形式看待融资性售后回租的行为,不再将其看成“资产出售”和“售后回租”两项业务,而是将其视为同一项交易,因此,税务处理上不再将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分解为“出售”和“租赁”两笔业务。从而,在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中,不再有“资产出售”业务,卖方(承租人)也不再需要缴纳增值税或营业税。

(2)企业所得税

国家税务总局2010年第13号公告规定:“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中,承租人出售资产的行为,不确认为销售收入。”该公告改变了以前将卖方(承租人)出售资产视同为资产销售的税务处理,卖方(承租人)不再需要按照售价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调整应纳税所得额。因此,在资产出售环节中,卖方(承租人)无需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资产租入环节

1.会计处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租赁》,在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的资产租人环节,承租人(卖方)应在租赁期开始日,将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人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之所以将其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是因为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实质是融资业务,是承租人(卖方)融通资金发生的费用,是需要后期分摊计入财务费用的。另外,如果承租人(卖方)发生初始直接费用(通常有印花税、佣金、律师费、差旅费、谈判费等),应当计入融资租人资产的资产价值。

例2:承上例。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的融资租赁协议规定:租赁标的物为A设备,起租日为2010年1月1日,租赁期为2010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R,租金总额为1200000元,分10年于每年年末支付。2010年,甲公司按A设备所生产的产品销售收入3%向乙公司支付经营分享收入。租赁期届满时,甲公司享有优惠购买该机器的选择权,购买价为1000元,估计该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为9000元。该租赁合同规定的年利率为5%。甲公司发生初始直接费用为1000元。

(1)计算租赁期开始日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

最低租赁付款额一各期租金之和+行使优惠购买选择权支付的金额

=1200000+1000

=1201000

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120000x(P/A,5%,10)+1000x(P/F,5%,10)

=927218>900000

(2)2010年1月1日,甲公司确认资产租人业务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人固定资产(A设备) 901000

未确认融资费用 301000

贷:长期应付款 1201000

银行存款 1000

2.税务政策

尽管国家税务总局2010年第13号公告对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的印花税问题没有予以明确,但该公告承认了“资产出售”和“售后回租”其实质是一项业务,即融资业务。因

此,可以推定对承租人(卖方)而言,融资性售后回租合同既不需要按照“购销合同”计算缴纳资产出售环节的印花税,也不需要按照“财产租赁合同”计算缴纳资产租人环节的印花税,而应按照“借款合同”计算缴纳印花税。事实上,《印花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财税[1988]255号)、《关于对借款合同贴花问题的具体规定》(国税地字[1988]第030号)虽没有直接规定融资性售后回租合同的印花税计算缴纳问题,但却明确规定了融资租赁合同的印花税计算缴纳问题,即对于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的融资租赁业务签订的融资租赁合同,应根据合同所载租金总额,按“借款合同”计税,即按万分之零点五计算缴纳资产租人环节的印花税。因此,笔者认为,融资性售后回租合同应比照融资租赁合同计算缴纳印花税。

例3:承例1、例2。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的融资性售后回租合同中租金总额为1200000元,比照融资租赁合同计算缴纳印花税,即按万分之零点五计算缴纳印花税。

印花税一融资租赁合同租金总额×借款合同印花税率

=-1200000×0.00005

=60

(三)资产持有环节

1.会计处理

(1)支付租金

承租人(卖方)应按融资性售后回租合同约定的时间向出租人(买方)支付租金,一方面减少长期应付款,另一方面减少银行存款等。

(2)分摊并确认融资费用

对于未确认融资费用,承租人(卖方)应按照实际利率法逐期分摊。之所以按实际利率发逐期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是因为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实质是一项融资业务。

(3)计提融资租入资产折旧

承租人(卖方)应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折旧政策应与自有应折旧资产相一致。如果承租人或与其有关的第三方对租赁资产余值提供了担保,则应计折旧总额为租赁期开始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扣蜍担保余值后的余额;如果承租人或与其有关的第三方未对租赁资产余值提供担保,且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满后承租人(卖方)是否能够取得租赁资产的所有权,则应计折旧总额为租赁开始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通常,折旧期间应以租赁合同而定。如果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承租人将会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即可认为承租人拥有该项资产的全部使用寿命,因此应以租赁期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寿命作为折旧期间;如果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后承租人是否能够取得租赁资产的所有权,应以租赁期作为折旧期间。同时,应考虑资产出售环节产生的未实现售后回租损益的分摊问题。

(4)发生履约成本

履约成本是指租赁期内为租赁资产支付的各种使用费用,如技术咨询和服务费、人员培训费、维修费、保险赞等。承租人(卖方)发生的履约成本通常应计入当期损益。

(5)发生或有租金

或有租金是指金额不固定、以时间长短以外的其他因素(如销售量、使用量、物价指数等)为依据计算的租金。由于或有租金的金额不固定,无法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摊,因此或有租金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例4:承例1、例2、例3。甲公司租入A设备后,继续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A设备每年的保险、维护等费用均由甲公司承担,估计每年约3000元。2010年,甲公司用A设备生产的产品销售收入为100000元,按照约定向乙公司支付分享收入3000元。

(1)2010年12月31日,支付第一期租金

借:长期应付款 120000

贷:银行存款 120000

(2J2010年12月3日,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

由于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是公允价值,需要重新计算确定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计算方法如下:

120000x(P/A,5%,10)+1000x(P/F,5%,10)=900000

在多次测试的基础上,用插值法计算出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为5.63%。

借:财务费用 50670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50670

(3)2010年12月31日,租赁资产计提折旧

借:制造费用 90100

贷:累计折旧 90100

同时,甲公司应按资产的折旧进度分摊资产出售环节的递延收益。

借:制造费用 10000

贷: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回租损益

10000

(4)2010年,甲公司发生履约成本

借:管理费用 3000

贷:银行存款 3000

(5)2010年,甲公司发生或有租金

借:销售费用 3000

贷:银行存款 3000

甲公司从2011年开始至2019年,每年的会计分录基本同上,只有每年确认的财务费用不同。另外,从2011年开始甲公司不再发生或有租金。以下是甲公司2011年

2019年期间发生的各项支出和成本费用(见表1):

2.税务政策

国家税务总局2010年第13号公告规定:“在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中,对融资性租人的资产,仍按承租人出售前原账面价值作为计税基础计提折旧。租赁期问,承租人支付的属于融资利息的部分,作为企业财务费用在税前扣除。”该公告第一次明确了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的企业所得税政策,并与现行融资租赁业务的企业所得税政策相区别。

对于融资租赁业务的企业所得税政策,《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中的第四十七条第(二)项和第五十八条第(三)项都有涉及。即融资租人的固定资产,以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租赁合同未约定付款总额的,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并作为固定资产折旧分期扣除。这说明了融资租赁业务的企业所得税扣除标准是根据租赁合同v约定的付款总额而定的。同时,为了防止有些租赁合同对付款总额没有约定,造成实际操作困难,可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为依据确定计税基础。然而,对于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其企业所得税的扣除标准与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无关,只与承租人(卖方)出售前原账面价值有关。也就是说,在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中,税务方面是不承认“资产出售”和“售后回租”两项交易的,而是直接将其视为融资业务,一方面按照资产原账面价值计提折旧,另一方面允许税前扣除属于融资费用。由于国家税务总局2010年第13号公告没有明确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融资费用标准,因此,笔者认为税务上允许扣除的融资费用就是会计上每年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

例5:承例1、例2、例3、例4。

2010年-2019年,税务上的折旧费用=(固定资产原账面净残值)/折旧年限

=(2000000-0)/20

=100000

2010年-2019年,税务上的融资费用与会计上的融资费用相同。

为准确区分税务与会计的差别,笔者将用列表方式注明甲公司2010年-2019年期间

发生的折旧金额和融资费用(见表2)。

可以看出,国家税务总局2010年第13号公告造成承租人(卖方)在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中出现永久性所得税差异:

(1)承租人(卖方)在资产租入环节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会计上通过计提折旧的方式予以回收,而税务不予以扣除。这个结论直接可以从例5得出。

(2)承租人(卖方)在资产出售环节产生的递延损益,税务上没有区分“转让损益”和“融资费用”。这个结论不能直接从例5得出。为说明笔者观点,笔者将另行举例说明。

例6:2010年1月1日,丙公司发生一笔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即将一台机器出售给丁公司,又将其租回,租赁期为10年,租金总额为800000元,分10年于年来支付。该机器账面原值为1000000元,已计提折115500000元,公允价值为600000元,使用寿命为20年,已使用10年,净残值为0,‘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假设丙公司在租入资产时,均按公允价值确认该机器的入账价值。

第一种情况:丙公司按公允价值即600000,将该机器转让给丁公司,又将其租回。

资产出售环节产生的递延收益=60000-(1000000 500000)=100000

融资租入资产应计提的折旧总额=600000

各期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总额=800000-600000=200000

会计上认定的扣除总额一资产出售环节产生的递延损失+融资租入资产应计提的折旧总额+各期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总额

=-100000+600000+200000

=700000

税务上认定的扣除总额一出售前原账面价值+各期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总额

=500000+200000

=700000

这种情况与例5一致,如果不考虑资产租入环节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税务上认定的扣除总额与会计上一致,毫无差异。

第二种情况:丙公司按高于公允价值即620000,将该机器转让给丁公司,又将其租回。

资产出售环节产生的递延收益=620000(100000 500000)=120000

融资租入资产应计提的折旧总额一600000

各期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总额-800000-600000-200000

会计上认定的扣除总额资产出售环节产生的递延损失+融资租入资产应计提的折旧总额+各期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总额

-120000+600000+200000

=680000

税务上认定的扣除总额出售前原账面价值}各期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总额

500000+200000

=700000

可以看出,税务上认定的扣除总额与第一种情况一致,而会计上认定的扣除总额却减少了20000。这说明了之所以丙公司能够按照高于公允价值的价格将机器转让丁公司,是因为售后回租环节中丙公司将要比市场公平交易多支付租金总额,高于公允价值的20000是丙公司事先得到的回报。因此,可以认定资产出售环节产生的递延收益中只有100000是属于“转让损益”,另20000是属于“融资费用”的一部分。

第三种情况:丙公司按低于公允价值即580000,将该机器转让给丁公司,又将其租回。

资产出售环节产生的递延收益=580000(1000000-500000)=80000

融资租入资产应计提的折旧总额600000

各期分摊的米确认融资费用总额=800000-600000-200000

会计上认定的扣除总额=资产出售环节产生的递延损失+融资租入资产应计提的折旧总额+各期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总额

=80000+600000+200000

=720000

税务上认定的扣除总额出售前原账而价值+各期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总额

500000+200000

-700000

可以看出,税务上认定的扣除总额与第一种情况一致,而会计上认定的扣除总额却增加了20000。这说明了之所以丙公司按照低于公允价值的价格将机器转让丁公司,是因为售后同祖环节中丙公司将要比市场公平交易少支付租金总额,低于公允价值的20000是丙公司事先支付的代价。因此,可以认定资产出售环节产生的递延收益中只有100000是属于“转让损益”,另20000是属于“融资费用”的一部分。

因此,从上述三种情况可以看出国家税务总局2010年第13号公告对融资费用的不完全认定,会导致出现少征或多征企业所得税的情况,特别是关联企业之间的融资性售后回租交易。

(四)资产处置环节

1.会计处理

租赁期届满时,承租人对租赁资产的处理通常有三种情况:返还、优惠续租和留购。

(1)返还

租赁期届满,承租人向出租人返还租赁资产时,通常借记“长期应付款”、“累计折旧”利,目,贷记“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科目。

(2)优惠续租

承租人行使优惠续租选择权,应视同该项租赁一直存在而做出相应的账务处理。如果租赁期届满时没有续租,根据租赁合同规定须向出租人支付违约金时,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货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3)留购

在承租人享有优惠购买选择权的情况下,支付购买价款时,借记“长期应付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将固定资产从“融资租人固定资产”明细科目转入有关明细科目。

2.税务政策

无论是返还、优惠续租还是留购,由于承租人(卖方)所得税前可扣除的金额只与原资产账面价值、融资费用有关,因此,承租人(卖方)行使优惠购买选择权留购资产时,不涉及税务处理。如果租赁期届满时没有续租,承租人(卖疗)支付的违约金,允许据实扣除。

例7:承例1、例2、例3、例4、例5。2009年12月31口,甲公司行使优惠购买权,向乙公司支付1000元。

(1)2019年12月31日,甲公司行使优惠购买权

借:长期应付款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2)2019年12月31日,甲公司改变固定资产明细科目

借:固定资产――自有固定资产(A设备)

901000

售后合同范文第6篇

我国最先是在1998年4月专家学者讨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分流出路时提出了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重视发挥各种所有制中小企业在活跃城乡经济、满足社会多方面要求,吸收劳动力就业、开发新产品、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事实也证明,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一样,都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经济上的深厚基础,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在我国,据估计,中小企业创造了近3/4的城镇就业机会,并为GDP贡献了1/2以上份额。中小企业发展所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融资难,中小企业的基础性资料一般较为缺乏,信息不透明,财务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够,以致银行难以用“常规”方法评估其还款能力和信贷风险。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还必须积极探索银行贷款以外的其他融资渠道,包括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企业的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等。其中售后回购融资是用其自身产品的一种融资创新,然而售后回购融资能很好推广吗?

二、售后回购融资

2006年财政部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及陆续的应用指南和讲解对售后回购业务进行了界定:售后回购,是指销售商品的同时,销售方同意日后再将同样或类似的商品购回的销售方式。在这种方式下,销售方应根据合同或协议条款判断销售商品是否满足收入确认的五个条件予以确认。只有满足五个条件的商品销售才能确认为收入,售后回购应属于融资交易行为。原因在于售后回购中“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没有转移,企业不应确认收入;回购价格大于原售价的差额,企业应在回购期间按期计提利息费用,计入财务费用。”显然,融资性质售后回购业务相当于以存货作抵押取得借款本金,回购价款即到期支付的本金和利息,按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应作为融资业务进行核算处理。准则中界定的售后回购也是限于企业销售的是商品存货且隐含购买方不可使用的含义,因此实质属于抵押借款。

三、售后回购融资业务与一般抵押融资业务的本质比较认识

从企业角度来看,售后回购融资业务本质上是企业的一种融资行为,它以商品存货为抵押品,融入非金融机构类企业的资金,成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主要缘于这种方式能绕开两方面的融资约束:一是金融机构融资约束。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由于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期限较长,对于急需资金的某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来说,形成极大的融资约束。二是规避企业间融资的法律约束。我国法律规定非金融机构不得从事借贷业务,售后回购方式能够在法律形式上规避该限制,成为企业尤其是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及时灵活取得资金的一种良好融资方式。售后回购融资业务与一般抵押融资业务虽都有需要以资产抵押的类似之处,但显然在许多方面有所不同,区别主要包括:第一,适用的合同法律不同。售后回购业务适用合同法分则中的《买卖合同》的规定,而一般抵押融资业务适用合同法分则中《借款合同》的规定。第二,抵押资产范围不同。售后回购业务中抵押资产仅限于特定买卖合同中有质的商品标的物,而一般抵押融资则较为广泛,可以是借贷双方同意的企业任何资产,如有价证券、应收款项、商品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第三,交易双方企业承担风险不同。除购买方承担销售方到期不能支付的风险和销售方承担按合同规定购买方提前收回款项的风险外,售后回购业务还需根据合同规定的特殊条款承担不同风险,包括销售方承诺回购时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回购价格的,市价超过本金的可能,购买方有要求销售方回购的选择权,而商品价格下跌到销售价以下的可能等所有权相关的风险。第四,融资本金确定方式不同。一般融资业务以实际收到款项为本金,具以按规定的利率计算利息费用;售后回购融入本金应按实际收到款项包括商品价款和按规定税率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两部分予以确认,对于该批商品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计算的当期缴纳增值税,由于是在销售后一段时间支付,属于经营中将来资金的一项指定用途,不构成本金的减少。第五,两种融资方式企业的融资成本不同。在同等条件下,资金供求双方成本都较一般抵押融资业务为高,主要是涉税成本,包括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税法核定收益应缴纳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不能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所损失的挡税效应等纳税成本;一般抵押融资业务不涉及纳税义务产生的成本,且利息费用可以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发挥利息的档税效应,见表1。[例]201×年5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销售价款为l00万元,增值税额为l7万元。该批商品成本为80万元;商品已经发出,款项已经收到。协议约定,甲公司应于10月30日将所售商品购回,回购价为110万元(不含增值税额)增值税额为l8.7万元。回购期间按期计提利息费用,由于回购期间较短,采用直线法计提利息费用,每月为2(10÷5)万元。同时5月(销售当月)甲公司可抵扣进项税额10万元,假定甲公司城市维护建设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3%,所得税税率25%。不考虑其他所得税扣除项目。甲公司为该融资支付的税、费成本不少于137750元:(1)应交增值税=170000-100000=70000元,(9月购进可抵扣进项税额187000元,故暂不考虑甲公司实际交纳增值税)(2)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70000×7%=4900元(3)应交教育费附加=70000×3%=2100元(4)应交所得税=(1000000-800000-70000-4900-2100)×25%=30750元(不可在在计算应纳所得税额前扣除利息费用)(5)利息费用100000元则(2)+(3)+(4)+(5)=137750元如果甲公司能取得银行6个月期贷款100万元,贷款利率加上担保费率等综合融资利率约10%,不考虑其他所得税扣除项目。甲公司为该融资支付的利息费用成本50000元,但能挡税50000元:(1)无需交纳流转类税(2)利息费用=100000×10%÷2=50000元(3)可在计算应纳所得税额前扣除利息费用50000显而易见,现行税法下,售后回购融资对中小企业融资是极为不利的,因自身因素中小企业很难从商业银行渠道融资,商业模式创新又缺乏税收政策支持。售后回购可以打通中小企业多渠道融资,但过高的纳税成本又不得不使中小企业三思,售后回购融资还有利可途?

四、建议

售后合同范文第7篇

一、售后融资租回交易的会计核算

售后融资租回交易涉及资产销售业务、租回资产人账价值的确定和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折旧费用的计提及调整核算,现以案例为线索,阐述售后融资租回交易核算的理论基础和核算方法。

[例]甲公司于20×5年12月31日将一台机器设备按100万元的价格销售给乙公司,该设备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账面原值为130万元,已提折旧50万元.同时又签订了一份融资租赁合同,将该设备租回。融资租赁合同规定,起租日为20×6年1月1日至20×9年12月31日共4年,租金于每年年末支付35万元,在租赁期间该设备的维护、保险费由甲公司负担,期满甲公司享有优惠购买该设备的选择权,购买价格500元,估计该目租赁设备的公允价值为5万元,租赁合同规定的年利率为15%(乙公司租赁内含利率未知),甲公司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为1万元,该设备的估计使用寿命为8年,已使用3年,期满无残值,甲企业按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

(1)销售业务核算。售后融资租回资产,其售价与该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递延收益,日后作为折旧费用的调整。

借:固定资产清理800000

累计折旧

500000

贷:固定资产

1300000

借:银行存款

10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800000

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收益 200000

(2)租回资产人账价值的确定及核算。售后融资租回业务其租赁业务的核算同一般融资租赁业务的核算。融资租回资产以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的较低者加初始直接费用之和作为租回资产的入账价值,最低租赁付款额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或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在租赁期间按实际利率法摊销,计入当期损益。

最低租赁付款额=1400500(元)

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350000 x(P/A,15%,4)+500x(P/F,15%,4)=350000×2.855+500 x 0.5718=999535.9元

租回资产的入账价值=999535.9+10000=1009535.9(元)

未确认融资费用=1400500-999535.9=400964.1(元)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人固定资产1009535.9

未确认融资费用400964.1

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1400500

银行存款

10000

(3)付租及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的核算。承租人支付租金时,一方面减少长期应付款,另一方面将未确认融资费用按实际利率法确认当期费用。本例以合同规定利率为折现率将最低租赁付款额折现,且以该现值作为租赁资产人账价值,应以合同规定利率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

支付各期租金时:

借:长期应付款

350000

贷:银行存款

350000

20x6年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999535.9*15%=149930.39(元)

借:财务费用

149930.39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149930.39

20 x 7年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999535.9-(350000-149930.4)]×15%=119919.94(元)

借:财务费用

119919.94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119919.94

20x8年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

借:财务费用85407.93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85407.93

20 x 9年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

借:财务费用45705.84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45705.84

(4)售后租回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及调整。按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计提售后租回固定资产折旧,并按其折旧进度分摊“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收益”,调整当期折旧费用。

该租人设备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年折旧额=1009535.9+5=201907.2(元)

借:制造费用

201907.2

贷:累计折旧

201907.2

按折旧进度分摊销售设备递延收益,年分摊额=200000+5=40000(元)

借: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收益40000

贷:制造费用40000

二、售后融资租回交易涉税事项调整

按税法规定,售后融资租回交易分为销售和租赁两项业务,分别进行税务处理。对销售业务,按税法规定计征增值税、消费税或营业税,对售价与资产计税基础的差额计征所得税;而会计制度规定将售价与资产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予以递延,作为以后期间折旧费用的调整,产生会计与税法处理上的差异,形成了暂时性差异,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另外,按会计制度规定,融资租人固定资产按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和资产公允价值两者中的较低者加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作为租赁资产的人账价值,分期计提折旧,最低租赁付款额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或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在租赁期内按实际利率法分期摊人财务费用;而按税法规定融资租人固定资产以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租赁合同未约定付款总额的,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即按合同规定的租赁付款额或公允价值加相关税费作为租赁资产的计税基础,将会计准则中确认的未实现融资费用直接计入固定资产原值.分期计提折旧,也产生了会计与税法处理上的差异,形成暂时性差异,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

本例销售的是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且售价未超过固定资产原值,按税法规定免征增值税,但售价超过资产计税基础的差额应计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计征企业所得税,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假设甲公司执行25%所得税税率,根据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相关业务调整如下:

20x6年12月31日.甲公司“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收益”的账面价值是160000元(本期已分摊40000元),而计税基础为0,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60000元,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40000元。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807628.7元,计税基础为1128000元,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20371.3元,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80092.83元。

长期应付款账面价值为799466.29元,计税基础为1050000元,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50533.71元,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62633.43元。调整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20092.83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62633.43

所得税费用

57459.4

20x7年12月31日,甲企业“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收益”的账面价值是120000元,而计税基础为0,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120000元,相应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30000元,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10000元。

融资租人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605721.5元,计税基础为846000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40278.5元,相应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60069.63元,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20023.2元。

长期应付款账面价值为569386.23元,计税基础为700000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30613.77元,相应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32653.44元,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负债29979.99元。调整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29979.99

所得税费用43.21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30023.2

同理,20x8年12月31日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30023.2元,转回递延所得税负债21351.98元。调整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21351.98

所得税费用8671.22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30023.2

20x9年12月31日,考虑租金已支付完毕,长期应付款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已不存在差异,另外,支付了500元设备购置款,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增加了500元,与2007年同理,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29898.2元,转回递延所得税负债11301.46元。调整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11301.46

所得税费用

18596.74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9898.2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最后一年折旧计提完毕,“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收益”分摊完毕,其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均为0。不存在暂时性差异,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30148.23元。调整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30148.23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售后合同范文第8篇

甲方(采购单位):

乙方(供货单位):

签约地点: 长沙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甲方的订货单、乙方的报价文件,甲、乙双方同意签订本合同。双方同意共同遵守如下条款:

一、 合同设备产品(见附件一《ktv音响设备产品报价单》)

注意:本合同设备产品报价不含税,不含异地运费,为长沙本地出货价格。本合同有效期壹年。

二、 合同总价及单价有效期

合同总价(不含税)为人民币大写: 捌拾陆万贰仟柒佰肆拾壹元整,即rmb¥862741.00 元;本合同执行期间合同总价不变,甲方无须另向乙方支付本合同规定之外的其他任何费用。

由于产品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乙方提品单价以签订合同当时定价为准,如果甲方在其他时间再行订货,价格亦以当时双方商定为准。本供货合同设备产品单价有效期为甲方提完全部货物为止。

三、 质量要求

1、 乙方须提供全新的设备产品,表面无划伤、无碰撞痕迹,且权属清楚。

2、 乙方须按照给甲方提供的设备产品成品样板为依据,在甲方出具样板确认书并封存成品样板后,乙方按样板供货,并以此样板作为验收标准。

3、 设备产品制造质量出现问题,乙方应负责三包(包修、包换、包退),费用由乙方负担。

4、 货到现场后(甲方提货后)由于甲方保管不当造成的质量问题,乙方负责修理,费用甲方负担。

四、 订货周期及交货

1、 合同签订生效之日起30个工作日为乙方厂家的设备产品生产周期,在合同签订生效之日起 30个工作日乙方可以从生产厂家发货到长沙。

2、 从生产厂发货到长沙需要4~10个日历天。

3、 甲方支付相应款项后,乙方送货到甲方现场。

五、 付款方式

1、 甲方在本合同签订生效之日,即付合同总金额的 50 %定金:¥ 431371.00元,

人民币大写:肆拾叁万壹仟叁佰柒拾壹元整。

2、 设备安装调试完毕投入使用六个月后的壹周内即支付合同尾款 50%,¥431370.00 元,人民币大写:肆拾叁万壹仟叁佰柒拾元整。

六、 售后服务

1、 乙方所提供的设备产品免费质保期为合同签订之日起壹年,质保期内如果乙方提供设备产品由于出现生产质量问题而导致故障或损坏,在接到甲方通知后,以不影响甲方营业使用为前提,乙方在接到通知后12小时内提供与故障设备产品相同型号的替补设备产品供甲方使用,并将故障设备产品在2个星期内检测维修完毕(返厂维修以及运输),再和替补设备产品进行互换。乙方承担检测维修及相关的其他运输费用。

2、 话筒音头、话筒手柄外壳、话筒线均属于易损消耗产品,不在免费保修范围之列。

3、 乙方在壹年免费保修期后长期成本价提供甲方售后服务用的备品和备件。备品备件价格见合同附件《主要备品备件清单及单价参考》。

5、 壹年免费质保期过后的售后服务双方可以另行约定,售后服务原则上乙方只收取维修成本。

6、 乙方须指派专人负责与甲方联系售后服务事宜。

售后服务联系人: 甲方 联系电话

乙方 联系电话

七、 违约责任

1、 甲方违约责任

1) 甲方无正当理由拒收设备产品的,甲方应偿付合同总价百分之五的违约金;

售后合同范文第9篇

【关键词】售后回购;购买方;会计核算;所得税;合并报表

售后回购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的同时,以合同的形式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按一定价格重新回购该商品的行为。在会计教材及相关理论文献中,关于售后回购的会计核算问题多集中在销售方亦即回购方探讨,极少针对购买方(即售后回购交易中初次交易时接受商品并给付货币的一方)展开讨论。本文试图通过具体案例来探讨售后回购交易中购买方的会计核算问题。

根据中注协编写的CPA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中解释“销售方应根据合同或协议条款判断企业是否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以确定是否确认销售商品收入。在大多数情况下,回购价格固定或等于原售价加合理回报,售后回购交易属于融资交易,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没有转移,收到的款项应确认为负债;回购价格大于原售价的差额,企业应在回购期间,按期计提利息,计入财务费用。”和基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考虑,售后回购交易是融资行为还是正常销售行为,回购价格是影响其交易类型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如果回购价格固定或按原售价加合理回报,那么售后回购交易属于融资交易;如果回购价格按回购日的公允价值或市场价格确定,且有确凿证据表明售后回购交易满足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的,则售后回购交易应按正常的销售和购进业务处理。对于购买方而言,售后回购交易的核算应当与销售方对应,分为正常购销业务和融资业务处理,下面以存货作为售后回购交易的标的物进行分析,举例中涉及金额均以万元表示。

一、售后回购交易中购买方的账务处理

(一)正常购销业务

如果购销合同中规定回购价格按照回购日当日的公允价值确定,且有确凿证据表明售后回购交易满足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的,购买方购进的商品应按照外购商品的成本计价内容确认购入存货成本,销售该商品时按售价确认收入。

例1.2011年10月5日,甲公司从乙公司购进A商品一批,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买价为800万元,增值税136万元,A商品已验收入库,款项已支付。已知该商品在乙公司账面上的成本为600万元,根据购销合同约定,乙公司有权在未来一年内按照回购时的市场价格从甲公司回购同等数量、同等规格的A商品。2012年4月5日,乙公司行使了回购权利,将相同数量、相同规格的A商品回购,当日的市场价为835万元,增值税141.95万元,甲公司向乙公司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发出A商品。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1)甲公司购买商品时应借记“库存商品8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6”,贷记“银行存款936”。(2)在乙公司回购商品时借记“银行存款976.95”,贷记“主营业务收入835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41.95”。

(二)融资业务

如果回购价格固定或原售价加合理回报,则售后回购交易属于融资业务,销售方仍然保留了与该批商品所有权有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销售商品的收入并未实现,商品所有权也未转移,故购买方收到的商品不应在账簿中确认,只能在备查账簿中登记;回购价格大于原售价的差额,购买方应在回购期间按期确认融资收益并冲减财务费用,在具体的账务处理上应通过“未实现融资收益”对回购价格大于原售价的差额进行分期确认。

例2.2011年9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购入B商品一批,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l00万元,增值税额为l7万元。商品已经收到,款项已经支付。协议约定,乙公司应于2012年3月1日将所售商品购回,回购价为112万元(不含增值税额)。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1)收到的商品不应确认为本企业商品,因为按照协议,该批商品已有合同锁定数量、价格等实质性条款,故应在甲公司备查账簿中登记;(2)支付商品款应借记“其他应收款——乙公司1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贷记“银行存款117”;(3)记录未实现的融资收益借记“其他应收款——乙公司12”贷记“未实现融资收益12”;(4)回购价大于原售价的差额,应在回购期间按期确认融资收益,冲减当期财务费用。由于回购期间为6个月,货币时间价值影响不大,这里采用直线法确认融资收益(如果时间较长,应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确认)。每月确认时借记“未实现融资收益2”,贷记“财务费用2”;(5)2012年3月1日乙公司回购商品时,甲公司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B商品价格为112万元,增值税额为19.04万元,款项已经收到,借记“银行存款131.04”,贷记“其他应收款——乙公司112,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9.04”,此时,甲公司应在备查账簿中将B商品注销。

二、售后回购交易对购买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一)税法对于售后回购所得税问题的规定

国税函[2008]875号规定:采用售后回购方式销售商品的,销售的商品按售价确认收入,回购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有证据表明不符合销售收入确认条件的,如以销售商品方式进行融资,收到的款项应确认为负债,回购价格大于原售价的,差额应在回购期间确认为利息费用。从中可以看出,会计与税法对售后回购交易的处理基本相同,即也将售后回购交易分为两种类型进行核算,故一般不产生纳税影响差异,但交易跨年度时,情况则不然。

(二)跨年度售后回购交易中的所得税问题

如果售后回购交易符合销售收入的确认条件,购买方将该商品确认为本企业存货,年底可能对该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因而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此时应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贷记“所得税费用”,并于来年销售方回购时时转回;如果售后回购不符合销售收入确认条件,则购买方应作为融资业务进行确认,关于购买方获得的购销差额如何进行税务处理,目前企业所得税法没有做出专门规定,只能参照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18条“因他人占用本企业资金取得的收入”即“利息收入”来确认,该条款还规定“利息收入”按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按此规定,购买方应当在回购合同约定回购商品的日期确认收入,但在会计中却是分期确认收入,由于两者确认收入时间的不同而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具体到前面的例2中甲企业至2011年底已确认四个月的收入,而根据税法规定应在来年3月份才全部确认收入,针对这部分已确认的收入购买方应借记“所得税费用2(2×4×25%)”,贷记“递延所得税负债2”,并于来年销售方回购时转回。

三、售后回购交易中购买方期末存货计价的核算

如果售后回购交易属于正常购销业务,购买方应当确认所取得的存货,并于年底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判断是否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购买方所取得的存货虽然属于因执行回购合同而持有的存货,但回购合同所约定的只是具体回购时间,关于商品价格却并未锁定,所以应按一般商品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来判断是否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例1中假设2011年底该批A商品的市价为795万元,低于购入时的成本800万元,甲公司应计提5万元的跌价准备,借记“资产减值损失5”,贷记“存货跌价准备5”。如果售后回购交易属于融资业务,则购买方不应确认所取得的存货,即使有回购合同锁定了价格因素,也不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四、售后回购交易中购买方会计报表列示情况

在售后回购交易符合正常购销业务的条件下,购买方应当将获得的存货作为本企业存货入账,且如实反映在当期的资产负债表中,但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注明该存货的性质。如果双方作为融资业务处理时,购买方获取的存货应在备查账簿中登记,不应纳入企业会计账簿中核算,也不能反映在企业的会计报表中。

五、售后回购交易中购买方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考虑

售后回购交易如果发生在母子公司之间,应考虑合并财务报表中编制抵消分录问题。对于发生在一个会计年度内的售后回购交易,只要把正常购销业务中内部销售收入和内部销售成本抵消即可,融资业务因购销双方均通过“财务费用”核算,一正一负恰好冲销,不需编制抵消分录;对于跨年度的售后回购交易,则需要综合分析,假设上述例题中甲乙公司为母子公司,2011年底甲公司应分别按正常购销业务和融资业务编制抵消分录。对正常购销业务(见例1)有两笔业务需要抵消:(1)抵消存货跌价准备(假设期末市价为795万元),借记“存货5”,贷记“资产减值损失5”;(2)抵消内部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及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借记“营业收入800”,贷记“营业成本600,存货200”。对于融资业务(见例2)也要抵消两笔业务:(1)抵消内部债权债务,借记“其他应付款112”,贷记“其他应收款112”;(2)未实现融资收益抵消,借记“未实现融资收益4”,贷记“未确认融资费用4(此处科目运用有别于CPA《会计》考辅教材)”。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183.

[2]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税法Ⅱ[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11:313.

售后合同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售后回租 融资 财税效应

前企业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融入长期资金的成本和难度不断加大,而融资性售后回租为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售后回租业务近年来迅猛发展,正逐步成为企业长期融资的常规选项。另外售后回租还在企业盘活现有固定资产,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实现轻资产运营,降低企业税负,进行税收筹划,资本运营等方面有着独特优势。

一、售后回租交易结构解析

售后回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租赁业务,通常指企业将现有的资产出售给金融租赁公司后,又随即租回的融资方式。它是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常用的筹资方式之一,在我国也在不断兴起。售后回租是集销售与租赁于一体的交易行为,是企业筹集资金的新型方法,其实质是融资,而不是销售。在售后租回交易中,承租人与出租人都具有双重身份,进行双重交易,资产价值和使用价值出现分离的现象。

一般来说售后回租合同中的出售合同与租赁合同是同一份合同,二者互为基础,互为条件,所以不能把二者分割开来分别处理,设备销售方(承租人)通过出售行为取得相当于售价的资金流入;又通过与出售行为同步的租赁行为,资产并不需要实际交付,分期支付租金,承租人继续保留对资产的占有权和使用权。所以售后回租交易中资产的所有权以及与资产所有权相关的全部报酬和风险并未完全转移。

二、售后回租在融资、优化资本结构、税收筹划方面的财税效应

售后回租在长期融资方面比较优势明显。售后回租首要功能就是长期融资,融资性售后回租期限较长,融资方获取了长期资金。其次,由于融资费用可在所得税税前扣除,形成税盾效应,融资成本低于股权融资,而且由于标的物在法律上所有权在金融租赁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风险相对较小,所以售后回租的融资利息通常低于长期贷款。再次,售后回租办理起来非常方便快捷,与传统的商业银行相比,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层级相对较少,决策链条短,融资租赁可以迅速放款。最后,售后回租的租金支付方式非常灵活,可以视企业的资金状况、经营业绩、营业周期等情况,在合约中约定租金金额和支付方式,而不必拘泥于定额、定期支付租金的形式,最大限度地与企业实际情况匹配。此外,一般来说,在租赁期末,企业有权以极低的名义价款回购资产,充分享有资产升值的好处和资产剩余收益。

售后回租可优化企业资本结构,通过财务杠杆影响净资产收益率,向资本市场传递有利信息。一般来说,售后回租都是以资产账面价值为基础进行交易,在这种情况下,售后回租交易则同时增大了企业资产规模和长期负债规模,提高了企业资产负债率,放大了财务杠杆,在保持资产收益率的情况下,可以使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得以提高,进而向资本市场等传递出有利信号。例如假设一家公司售后回租前公司总资产1 000万元,负债为0,净资产也为1 000元,资产收益率为10%。如果拿出某项500万元的固定资产进行售后回租交易,则公司资产变成1 500万元,负债也变成了500万元,公司净资产仍为1 000万元,而资产负债率则提高到33%,如果资产收益率仍维持在10%,则净资产收益率就会提高到15%,较先前的10%的净资产收益率提高了50%,净资产负债率是资本市场关注的最核心指标之一,该指标的改善将有利于企业后续融资,为资本运营提供了运作空间。

售后回租降低了企业税负,节税效果明显,可结合“营改增”税改政策进行税收筹划。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中承租方出售资产行为有关税收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13号)第二条规定:“根据现行企业所得税法及有关收入确定规定,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中,承租人出售资产的行为,不确认为销售收入,对融资性租赁的资产,仍按承租人出售前原账面价值作为计税基础计提折旧。租赁期间,承租人支付的属于融资利息的部分,作为企业财务费用在税前扣除。”售后回租的出售资产行为,税法上也不确认为销售收入,所以既不征收营业税也不征收增值税。2013年8月1日起施行的营业税改增值税税改中,有形动产租赁业属于增值税业务,税率为17%,如果分别有5年期售后回租和长期贷款各1 000万元,利率均为10%,售后回租和长期贷款每年均需要支付利息100万元,但是售后回租业务的金融租赁公司则会给融资方开具100/1.17×0.17=14.53(万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果融资方也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则融资方每年可抵扣值征税进项税14.53万元,五年共可抵扣增值税72.65万元。

三、售后回租的会计处理

售后回租是一种特殊的融资租赁,其会计处理方法与融资租赁会计处理的核心思想一致,均采用实际利率法逐步摊销融资费用。但售后回租和常规融资租赁业务交易结构和表现形式不一致,所以二者在具体各业务阶段的会计处理又有所不同。售后回租的会计处理一般分为五个阶段,即:出售收款、回租确认、支付租金、折旧计提、到期处理。下面举例说明售后回租的会计处理。

例:某航空公司2011年1月1日将一架飞机以5 8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某金融租赁公司,该飞机公允价值为5 900万元,未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谈判期间承租方共为该融资业务支出手续费、差旅费等共244.32万元。飞机账面原值为10 000万元,为2005年12月31日购置,按照10%的残值率和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已经计提折旧4 000万元,账面净值为6 000万元。合同中约定起租日为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年利率为6.90%,每年年底支付租金1 400万元,租赁期满,公司可以1万元的价格购回该飞机,该飞机的修理、保险等均由航空公司承担。

1.出售收款的核算。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不确认为销售收入,其售价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递延收益,作为折旧费用的调整(会计分录单位为万元,下同)。

借:固定资产清理 6 000

累计折旧 4 000

贷:固定资产 10 000

借:银行存款 5 800

递延收益――未确认售后回租收益 2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6 000

2.回租资产的核算。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的核算与一般的融资租赁业务的核算并没有不同,是以租赁日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中的较低者加上初始直接费用作为租回资产的入账价值。最低租赁付款额与公允价值或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之间的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在租赁期间按照实际利率法摊销,计入当期损益。

本例中最低租赁付款额=1 400×5=7 000(万元)

最低租赁付款的现值为 1 400×(P/A,6.9%,5)=5 755.68(万元)

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5 755.68万元

借:固定资产――售后回租固定资产 6 000.00

未确认融资费用 1 244.32

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7 000.00

银行存款 244.32

3.支付租金的核算。承租人一方面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租金,另外一方面将未确认融资费用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为当期损益。本例按照合同约定利率6.9%作为实际利率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各期应分摊的融资费用计算过程如表1所示。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1 400

贷:银行存款 1 400

确认为确认融资费用397.14万元:

借:财务费用 397.14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397.14

以后各期根据表1 类推,账务处理方法相同。

4.折旧计提与调整。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融资租赁资产应与自有固定资产财务一样的折旧政策。融资租赁资产售价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递延,并作为折旧费用的调整,按照租赁资产的折旧进行分摊。

本例中租赁开始时,该飞机尚可使用年限还有5年,所以该飞机仍按照5年进行折旧,净残值率为10%,每年应计提折旧=6 000×(1-10%)/5=1 080(万元)。飞机售价5 800万元与账面净值6 000万元之间200万元的递延收益,平均5年摊销,每年摊销40万元,作为折旧费用的调整。

借:制造费用 1 080

贷:累计折旧 1 080

借:制造费用 40

贷:递延收益――未确认售后回租收益 40

5.租赁期满的账务处理。承租人按照合同约定,每年支付租金1 400万元,五年共支付租金7 000万元,“长期应付款――融资租赁款”科目结清。每年结转40万元递延收益作为折旧的补充,五年共结转200万元,“递延收益――未确认售后回租收益”会计科目结清。按照实际利率法五年共将飞机原账面价值6 000万元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的差额1 244.32万元,即“未确认融资费用”1 244.32万元全部结转至“财务费用”。承租人支付1万元名义价款,购回售后回租的飞机。

借:固定资产 6 001

贷: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 6 000

银行存款 1

融资性售后回租作为一种特殊的融资模式,越来越受企业的欢迎和青睐,特别是通过售后回租不仅牢牢掌握资产的使用权及其相关的收益权,还能够快速、低成本地获取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稳定长期资金。售后回租征收增值税,企业承担的利息可进行增值税进项抵扣,融资利息可在所得税税前扣除,降低了企业的税收负担。售后回租使企业的各项“重”资产能够“动”起来,逐步轻资产化;售后回租能够在牢牢把握企业所有权的情况下,调整、优化企业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财务杠杆率,从而提高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和企业每股收益,成为企业进行资本运营的得力工具。

参考文献:

1.肖承祥.对中小企业开展融资租赁优势的探讨[J].会计之友,2013,(3).

2.刘元春.融资性售后回租账务及税收处理探讨[J].国际商务会计,2012,(1).

上一篇:个人借款合同范文 下一篇:要约合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