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2 08:43:03

时政新闻论文

时政新闻论文范文第1篇

在文字新闻稿中,引语是新闻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活多变的引语既能增加报道的人性化色彩,也能保持新闻的真实感,增加信息量和趣味性等。而对于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的广播来说,现场音响可以说是广播新闻的“直接引语”,特别是广播时政新闻,如果能恰当运用现场音响,则能很好地提升新闻可听性。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中央要求党政负责同志要在民生领域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多倾听、多走访。由此,时政报道中的典型现场音响也随之增多,而这些都是广播时政报道很好的素材。比如: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就城乡接合部改造、老旧小区改造、轨道交通建设以及农民转居安置等民生问题多次实地调研。调研中,郭金龙与百姓交谈的亲切话语,责令有关部门负责人时坚定的语气,以及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的现场表态等,都是广播时政新闻可以运用的典型音响。如果这些信息仅仅是通过播音员叙述,显然达不到新闻传播的最佳效果,同时也不能准确传递出时政新闻中蕴含的真实信息。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自然灾害,从7月21日当晚,市领导紧急出动指挥救灾到7月28日市领导在房山受灾最严重的河道向遇难者致哀,以及现场督促救灾安置房加紧建设的连续报道中,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率大量运用了现场音响和领导讲话录音,广播现场音响的运用反映了现场气氛、当事人的语气,拉近了时政新闻与听众的距离,获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二、做好时政新闻的延伸报道

时政新闻可能会给人一种刻板、生硬的感觉,若要淡化这种感觉,除了适当运用现场音响之外,还可以对时政新闻进行延伸性的报道,例如对调研类事件做后续跟进、对政策类事件做解释性报道等。时政报道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报道中的新闻主体是具有决策权的领导人,言语中能映射出一些隐含的信息或延伸性的新闻。比如:2012年5月3日上午,北京市政府领导来到正在施工中的地铁8号线南锣鼓巷站进行调研,并慰问建设者。调研中透露,今后北京轨道交通要与纽约、伦敦等世界著名地铁城市比肩。这一目标的实现,将为市民出行带来极大便利,也可以缓解交通拥堵、大气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对于这一信息,记者随即进行提炼并做了延伸性采访,一篇《今后北京轨道交通将与纽约等世界城市比肩》的时政报道应运而生,丰富了时政新闻的信息量。要做好时政新闻的延伸性报道,记者需要提前做功课。时政新闻大多是预发性事件,时间、地点和大致内容事先要有所了解,记者采访之前有较充分的准备时间。记者在拿到领导活动行程时,需要了解基本事实、搜集相关的背景信息,这样才能在新闻现场捕捉到可以追踪或者深度挖掘的新闻点,从而丰富广播时政新闻报道内容。

三、多用体验式叙述和细节描写

新媒体时代,人人都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受众接触的信息更加广泛、多元,人们更喜欢接受个性化、轻松化的新闻语言风格。虽然时政新闻的定位决定了其严肃的基调,但是这种严肃也可以巧妙地进行“软化”处理。例如,可以多运用记者自我体验式的叙述语言以及生动有趣的细节描述等方式,增强广播时政新闻的可听性,从而使新闻更加立体化、个性化,使领导人形象更加鲜活、富有人情味。2012年底,新华社记者采制的一篇时政新闻《冒雪再访老朋友》中,有一段叙述很好地运用了细节描写:时隔近五年,再次来到恩施龙凤镇龚延强家。他与龚家人围坐在火塘边,问收入多少、口粮够不够、儿子打工能寄多少钱回来。他还到卧房和灶间察看,他说,收拾得比五年前干净,年货也开始备了。“来,咱们以茶代酒,祝你们生活越过越好。”①在新媒体语境时代,这种简短、生动、信息量大的细节描写远比平铺直叙更吸引人,更具有感染力。时政新闻中使用生动细腻的细节描写,不但使报道变得生动,领导人的形象也变得立体、鲜活。

四、积极运用新媒体

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月,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已经达到8.38亿,3G用户总数达到4.19亿户。②据预测,移动新媒体用户数量还将继续扩大,内容的移动化阅读和多终端化阅读已经成为主流趋势,而广播媒体和移动终端有着天然的联系,这为传统广播媒体利用新媒体为“移动”的人们提供信息奠定了基础。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中,每个人既是信息生产者,又是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比如:社交媒体用户在信息的时候是生产者,接收所关注用户信息时是接受者,将接收到的信息再转发或分享给其他用户时是传播者。在这样的舆论场中,广播媒体首先可以在新媒体上积极与受众互动,更多地了解受众关注的热点、受众接受信息的心理,不断地让时政报道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满足受众信息需求。其次,可以对广播中播出的时政新闻音频进行碎片化加工,突出有效信息、突出鲜活生动的现场音响,让时政新闻离受众更近一些。第三,利用社交媒体针对重要时政新闻事件一些背景式内容,以此让每一条时政新闻变得更立体、信息量更丰富,从而提升传播效果。

时政新闻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时政新闻;新闻资源;思想政治课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4-0065-03

2003年秋季新课程标准就高中思想政治课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1]这些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围绕“生活”这一主题,注意吸收一些优秀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并注重考虑学生成长特点而对课程资源做出整合。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没有丰富和恰当的课程资源,再好的课程改革理念也只能是纸上谈兵[2]。新闻资源,作为最能及时鲜活反映社会动态的一项重要课程资源,集知识性、时代性、针对性、广泛性于一体,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利用上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进一步挖掘新闻资源在思想政治课堂的利用价值,需要对于新闻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的运用情况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梳理。为了加深新闻资源对于高中政治教学利用的认识,以便今后对其深入研究,本文试图在对此方面研究比较全面的分析基础上,对于新闻资源的课堂利用情况做进一步探讨。

一、新闻资源含义

要弄清楚新闻资源概念,需先从新闻定义入手。学术界最权威的新闻定义,是1943年陆定一提出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由此得出新闻资源的解释是,一切关乎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性、评论性的文本都属于新闻资源。它来源多样,可以源自报刊、广播、电视甚至网络。它的形式也具有多样性,消息、通讯、评论、速写等都是新闻资源的类型。

理清新闻资源这个概念,还要对政治教学中常见的“时政新闻”作一说明。单就字面理解,新闻资源的范畴要大于时政新闻。根据《现代汉语规范用法大词典》的解释,时事就是“最近期间国内外发生的大事,时事侧重指各种大事情本身。适用于最近期间所发生的事[3]”。由此可见,在时政的语境下,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社会事件等方才进入时事范畴,而一些地方性、个体性、评论性和部分网络言论等新闻资源则不包含于内。故本文所提的新闻资源利用不完全等同于目前思想政治课程研究所提及的“时事教育”和“时政教育”,而是比这些概念的范畴更宽广,将不被时事新闻所包含的地方性新闻、新闻评论、普通社会新闻、网络热点言论等也包含于内。

二、研究进展分析

为了增强本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准确性,笔者做了大量的文献检索,共检出了相关图书2本,相关期刊论文63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7篇。关于新闻资源在思想政治课利用的论文中,以一线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反思居多,而在新闻资源分类中,对于时政新闻在思想政治课的利用研究占绝大多数。由于时政新闻也属于新闻资源范畴,笔者也将其纳入研究对象。

1.发展阶段。新闻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的应用目前所存在的阶段梳理研究很少,而对于这一特定对象的阶段梳理多是被其他的书籍、论文顺带提及,针对性不强。总结一些论文、书籍的观点,大致可以把新闻资源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利用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建国后35年(1949~1985)适应政治形势的新闻资源使用。这一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要着眼于社会政治需要,充分发挥社会政治服务功能[4]。对于新闻资源的利用也以当时的政治形势为主,配合宣讲当时的政治活动[5]。新闻资源的使用方式为完全与教材孤立出来,单独开辟时事思想政治课。这种情况以前1951年最为突出,教育部对中学思想政治课做了统一规定:从初一到高三各年级增设《时事政治》每周一学时。

(2)1985至2003年课改背景下的新闻资源利用。期间经历的三个阶段的课改过程,不仅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更新,而且还加强了理论性知识与现实生活实践的结合,强化了学生主体地位和思想政治课程的素质教育功能[6]。此背景下的新闻资源利用情况与上一阶段相比较,淡化了阶级性和强烈的政治诉求,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7]但是由于学科性质的束缚,课程结构的单一,所采用的新闻资源仍是以时事热点讲解为主,教学目标上以传授知识为主,而忽略了思想教育目标。

(3)2003年至今新课程标准下的新闻资源多方位利用。新课程标准下,融合式综合课程的建立,突出学科知识与生活的结合,课程形态与学习方式的综合[8],新闻资源运用到更广阔的教学活动中,体现在不同的教学阶段。相较前两个阶段的新闻资源使用,这一阶段,新闻资源无论是从数量和还是种类上在思想政治课的运用数量都比较大,尤其是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联系实际的认知需求,对于新闻资源的使用方式更为丰富。

2.内容分析。

(1)新闻资源之于思想政治教学的作用。目前文献关于新闻资源对于思想政治课的作用总结的比较全面。综合文献,新闻资源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点:①是教材资源的重要补充。新闻资源补足了政治教材资源时限性的缺憾,使政治教学更具时效性和时代感。[9]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0]。③正视热点问题,解决认知错误[11]。通过对热点问题的分析和迷惑性观点的分析规避,能够培养学生在繁杂信息中自己学会处理选择树立正确的认知。④有助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素质:处理信息的素质、分析问题的素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加强[12]。

时政新闻论文范文第3篇

要想加强时事政治教学,首要的就是收集最新鲜的时政材料。时事政治,讲究的就是“时”,就是最新的、具有学习意义的国内外新闻、时政热点,因此要排除不具备时效性的材料。当然,这些时政材料不仅要是最新的,还要是正确的,是经正规渠道(如新闻、报纸等)获取的。由于网上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所以教师对于来源于网上的信息要加以辨证,分辨其是否是准确的、可靠的。此外,这些时政材料除了时效性、准确性之外,还应具备正面性,要选择正能量的时事材料,切忌将一些反动的、带有负面影响的、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新闻带进课堂。

(二)鼓励学生收集材料举办“新闻会”

仅仅教师收集时政材料毕竟是片面的、不完整的,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自主收集、整理时政材料,将学生的目光从狭窄的学校和家庭转向社会,让他们通过各种形式来收集材料,关心国内外大事,关注社会发展,培养他们与社会接轨的能力。在学生收集完材料后,我们可以举办一些小小的“新闻会”,每节课开始前,让两三名学生进行新闻,要求他们表述清晰简明,突出热点、焦点,避免内容重复。在学生要闻后,教师应适时地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谈感受、提问题,教师带着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进入正式课堂的学习。通过开展新闻会的形式,调动了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也使学生动手(搜集、整理材料)、动口(口头表达)、动脑(观察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三)结合新的时政资料,进行理论教育

以前,有许多学生只注重主料,只攻数理化,忽视了政治理论的学习,近年来,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学校开始安排学生收看新闻,我们便决定利用这一手段,从学习邓小平理论入手,加强德育的渗透工作。我们抓住了一些学生能感受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组织学生结合时政内容进行探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发现,初三学生政治理论的学习态度明显有了改观,一位学生说:“以前学政治理论虽然知道它是正确的,但感觉离我们太远了,没积极性,而今学习邓小平理论则有现实的、直观的材料让我们感受,使我们认识到了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性。”这种认识必然会化为动力,促使学生去学习邓小平理论,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

(四)丰富多彩的课外时事教育

1.举行时事知识大赛。一些学校会举办校中学生时政大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在班级内进行预赛,之后参加年级复赛,最后确定学生参加学校的决赛。通过广泛宣传,层层选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大大增强了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

2.引导学生编写时事小报。时事小报的作用有以下几点:(1)巩固学生时事政治材料的记忆,加深了解。(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3)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编写时事小报,可以是一周一期,也可以是一个月一期,让学生自由组合、分工合作,在学期末评比出做得最好的时事小报,对该组学生进行奖励。

3.引导学生撰写小论文。在时事政治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撰写小论文,结合自己所学过的政治观点,以及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对最近发生的时事进行一番评论,对自己比较关心的社会问题进行一番思考、探索,论文字数可以不限制,时间也可以放宽,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并对学生进行指导,全面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培养学生对于时事政治的评论能力,对于一些优秀的小论文,可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范读,也可以帮助学生投稿到报纸上,增强学生的信心和积极性。

以上,我们从教师收集时政材料、鼓励学生收集材料举办“新闻会”、结合新的时政资料,进行理论教育、丰富多彩的课外时事教育这四个方面对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时事政治教学进行了分析,希望广大政治教师可以发挥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对于时事政治的学习热情,使学生都成为爱国、关心国家大事的新时代初中生。

时政新闻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时评;历史;定义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3-0125-01

自1998年11月《中国青年报》推出“冰点时评”专栏,“时评”这类文体在纸质媒体上迅速崛起,研究时评也逐渐成为学界的热点。但是对于时评的定义,这一首先应该解决的本源问题,现在的学界尚无定论。中国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马少华认为,“时评,其实就是最狭义的新闻评论,它与‘新闻评论’的概念没什么不同。”《南方周末》高级编辑鄢烈山给“时评”的定义是:“‘时评’是‘时事评论’与‘时政评论’的略称。”“它包括‘新闻评论’,或者说‘新闻评论’是它的‘子集’。”《新京报》的评论员、时评版编辑艾君则认为,“时评是对新闻的评论,归根结底,时评是新闻的一种,它和消息、通讯、特写、图片报道等一样,是‘新闻’大家庭中的一员。”以上列举的各位都是在学界或者业界首屈一指的人物,但是他们对时评的定义却有很大不同。马少华认为时评等同于新闻评论,鄢烈山认为新闻评论是时评的一种,艾君则认为时评属于“新闻”的范畴。笔者认为,对于新闻时评的认识,最终目的是将其与报纸媒体上刊载的其他评论类文体区别开来,从而适应当下报纸媒体的创新发展、满足受众的需求。所以,笔者试图从历史的角度,浅析时评的产生过程,在此基础上对“时评”的定义做一概述。

一、“时评”来源于近代早期报刊的“论说文”

“时评”既然属于新闻类文体,就应当从有了现代意义上的新闻业产生之后去寻找时评的源头。中国在近代报刊出现后,出现了许多有名的评论家,但他们的文章大多是对时政进行宽泛‘‘论说”的政论文,并无具体的针对对象,很少涉及时事。如《变法通议》、《少年中国说》等等,单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它们是政论文。如果将当时发表在新闻性报刊上的此类政论文列入“时评”的范畴,笔者认为是不可取的。虽然二者都是发表在新闻性报刊上,而且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议论文的基本行文格式进行写作,但是,时评以新闻为前提,新闻是其不可缺少的部分。“评论文章的高低,关键在于你掌握的信息量,因为世界上的‘道理’是很少的,不过那么些条而已。”新闻在时评中作为前提是必然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但是就是在这样的“论说”盛行的时代,一些真正现代形态的新闻评论开始零星出现了。

二、论说文向时评的过渡:夹叙夹议的文体出现

早期的新闻媒体,无论中西,都没有报道与评论严格区分的规律和传统。这种传统和规律是在以后逐渐建立的。而在早期,则往往是夹叙夹议。梁启超1898年主编的《清议报》自第26期起创设了“国闻短评”专栏,经常发表的都是一事一议,针对性强的小短文,专门发表对当前时局或某些热点问题的见解、评论。华中科技大学的吴廷俊教授就认为:“‘国闻短评’的写法是新闻与评论紧密结合,对报刊政论文重突破,为后来风行于各报的‘时评’的起源。”但是这种夹叙夹议的文体更类似于‘‘杂文”文体。仔细比较之下,就能发现杂文与时评的诸多不同:时评时效性强,杂文时效性弱;时评偏重于对事实的判断,更加客观,杂文则更多地注入了作者的个人感情,主观色彩浓厚;时评语言更加平时朴素,杂文会追求辞藻华美,偏重语言的美感;等等。所以这时出现的夹叙夹议的文体也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时评”。

三、“时评”栏目的出现与“时评”成为一种文体

时政新闻论文范文第5篇

本文试图对时政报道的现状、存在的缺点、以及可能产生突破的方面做一分析,总结经验并希望能对时政报道今后的发展有些微的探索意义。

发展中的特点和问题

时政新闻天然地与政治联系在一

起。从中国时政报道发展的轨迹也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的报道与不同的政治、社会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90年代初中期,时政报道没有大的作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完成,社会的重心开始向政治体制改革转移,中国的时政报道在这一背景下真正兴起。

从时政报道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大体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从内容上看,时政报道的范围广,但有太多的意义拔高

时政概念经历了从“窄时政”――政策解读、人事变动,到“泛时政”的转变――一切与政治有关的报道,概念界定的模糊使得一切与之沾边的新闻都可能出现在时政版上。如2005年4月7日《南方周末》时政版上《红色旅游牵出一场特殊“任命”――杨靖宇之孙将挂职靖宇县县长助理的背后》一文,主要讲市场条件下的红色旅游,并未能读出太多的政治意味,而版面上经常有类似的安排。并且标题大多也处理得过于宏大,如《XX改革拉开大幕》、《铁腕治理xxx》。

开先河的《南风窗》和后来居上的《南方周末》无意间利用他们的强势地位,一定程度上埋下了中国时政报道喜好宏大叙事、高屋建瓴的“祸根”,将个案的意义放大成“是……的样本,是……的自觉,对推动中国的民主进程有……的里程碑意义”等。

笔者认为这些现象可能出现的问题是:过分拔高报道的意义,无论什么样的问题都要追究其根本的体制问题。处于转型期的中国问题虽然都可以用“体制问题”来解释,但具体到每个个案是否真的具有那么高的意义,值得商榷。这也使得同类题材再次发生时就很难进入媒体的视野。拔高,对新闻本身也是一种伤害,新闻的本质是事实,是落在实地上的。

二、时政报道的操作模式程式化

《中国新闻周刊》、(《南方周末》确立了中国时政报道的大致模式:事件,现象+专家解读/一篇访谈,从微观到宏观。看似全面,实际上由于高层的很多信息及新闻现场无法表现,专家分析成了一种无奈而讨巧的方式。虽然媒体以争取获得更多细节、改变叙事技巧来尽量弥补这一点,但比起社会新闻的操作,时政报道多半以总括式的导读开头,生硬而不好看。而且报道的结构也固化为事件――存在的问题――体制――解决之道,或是把这几部分拆分成两三篇稿子,主稿是对现象的描述,配稿就是对体制问题的探究。失去了新闻从内容到形式的新鲜性。

三、从报道风格看,报道从务虚到务实,逐渐回归新闻规律

起初,媒体一厢情愿地表达自己对中国走向的看法,没有弄清时政报道该和百姓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南风窗》主笔章敬平评价转型之后的《南方周末》(2002年),很多头版头条都是见事不见人的趋向性报道,甚至是时事座谈会纪要。关注个体命运的稿件不是减少了,就是移到不起眼的版面。也就是说,彰显自由伦理的个体新闻已经退让给了人民伦理的大新闻。

脱离新闻规律必然没有市场,新闻快速、肤浅的特性决定了没有读者会在大众媒介上读论文。现在的时政报道在贴近性与可读性上已有了很大改观。《中国新闻周刊》的特点是在事件中做概念,2000年正式发行后所提一系列概念风靡一时,如“黑色经济”、“广西现象”、“三十九岁现象”等等。

讲故事、由细节充实、类似西方特稿写作手法的“南方周末体”,也从社会新闻渗透到时政稿件。一些稿件开始走政治八卦的路线,尽量变模糊的政治生活为清晰的变化趋势,如《北戴河办公的是与非》,还原领导人在中南海以外的新闻场景,以“狗仔队”的精神挖掘新闻人物的个性化信息。

对市场化的媒体来说,将报道的对象放到“大人物”和“小人物”并重。甚至有放弃“小人物”走高端路线的倾向,一方面因为高层人士的信息更能吸引眼球,另一方面,由于在报道个案的时候过分拔高意义,使得媒体对“小人物”相类似的悲惨命运失去兴趣,对上访者的热情已经冷淡。

时政报道的走向与创新

一位时政杂志的记者曾说:现在看看我们的杂志,扫一眼标题就知道大概是写的什么。当一种报道模式走向固化的时候,是件危险的事。

《中国青年报》记者张建伟在其1997年12月就完成的《深呼吸――未曾公开的新闻内幕》中列举的深度报道在开创之初遇到的问题,与今天时政报道存在和遇到的问题基本如出一辙。从根本上讲,现有时政新闻从内容到形式的突破与创新,不是真正的创新,而是在现有空间下尽可能地回归新闻价值和规律,尽力做到客观、公正。

1、本质上的突破:还原新闻发生时的场景,注重细节及变化。现有时政报道可读性差是一个突出问题。

2、报道范围上的突破

内容上:拓宽报道视野,关注报道较少的领域,如政协等。对于时政新闻来说,信息不是披露过分而是严重不足,如果媒体能巧妙地做一些独家消息,如全国人大盖办公楼――有称之为“中国议会大厦”、人大代表专用信封等等,依然是很好的卖点。

地域上:媒体喜好关注江浙现象,可以将视野放得更宽,在国家振兴东北等的举措下别的地方新闻也不会少。

3、报道思路上的变4L:现有的报道多半是从一条消息、或是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演化出它所具有的政治意义。可以逆向思维而行之,从政策的出台看带来的变化,但这种报道切忌做得太急,先入为主,政策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记者也需要长时间的深入采访。

4、报道的包装形式:以社会新闻的操作手法来做时政。如标题中用“……揭秘”、“……调查”。以娱乐的眼光、八卦的方式来组织报道,但不是低俗。

5、报道的贴近性:增强为受众服务的意识,设身处地地推想读者能从这篇报道中获得什么。时政报道不好看是一个老问题。凤凰卫视在做《时事开讲》时,为了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从ABC说起。

时政新闻论文范文第6篇

时事热点与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机结合,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时事政策教育渗透到学生思想的深处,充分发挥时事政策教育的育人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将时政热点引入思想品德教学

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途中的指路人。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应抛弃应试教育思想,致力于改革课堂教学,充分挖掘、研究时政热点,创设情境,将之引入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使学生学之有趣、思之有味。

1. 课堂渗透。教师应将时政热点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来开发,将教材中的基本理论与时事政治内容相联系,使基本理论更具体、更生动、更具说服力,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例如,在讲述到《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这一节知识时,我将最新的时政热点――朝韩危机问题引入到课堂,2010年韩国“天安号”事件后,朝韩两国摩擦不断,美国不停搅局,以藉此巩固其在东北亚的军事和政治影响力,而中国则呼吁在六方会谈框架内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各方关切,实现半岛和平稳定及东北亚的长治久安。这个事件给我们哪些启示?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兴致勃勃地列举出相关的知识点:A.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B. 但世界的和平局面又是不稳定的,各国人民仍然面临着争取与维护世界和平的艰巨任务C.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D.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重要力量。

2. 时政开讲。每节课开始时抽出2到5分钟,简洁、快捷地播报新闻。多年来,我一直坚持这样做,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悦中增长了知识。

3. 用时政热点创设教学情境。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将具体的操作步骤概括为三步。(1)准备环节:搜集社会热点。教师应有敏锐的政治眼光,捕捉反映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的热点信息。(2)基础环节:仔细研究社会热点,找到和思想品德教学的结合点。教师应将热点信息与教材知识点巧妙地结合起来,把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作为背景材料,让学生在学习中解决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3)关键环节:课堂中运用社会热点创设思想品德教学情景。这也是时政热点切实走进思想品德教学的落脚点。

4. 将时政热点作为试题的背景材料。以时政热点作为背景材料中佛山近几年中考命题的一大特色,因此,我们在中考政治复习备考中,力求体现这一基本特色,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例如,在复习到《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一节内容时,我结合佛山最近提出的“四化融合,智慧佛山,文化先行”的热点,设置了一道问答题:

材料一:2010年8月17日,上海世博会佛山案例馆举行开馆仪式,50个红色CHINA功夫李小龙雕塑震撼亮相。活动期间,在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未来城市馆”,以“文明传承的佛山模式――陶文化在佛山的过去、现在、将来”为主题的展示,受到了世界各地游客的青睐。

材料二:2010年11月29日,历时三载、由市政府斥资3000万元的祖庙全面修缮工程圆满竣工。千百年来,祖庙承载着佛山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借此契机,祖庙恢复传统的秋祭、乡饮酒礼活动,并赋予其更加包容的新内涵。

材料三:2010年10月14日,佛山召开“智慧佛山,文化先行”工作会议,提出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基本建立起适应“四化融合,智慧佛山”战略要求的文化发展格局,打造“文化魅力之城、文化创意之城、文化民生之城”。

⑴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您回答:祖庙的全面修缮对佛山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6分)

⑵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佛山在开展“智慧佛山,文化先行”工作中,应怎样将佛山打造成为文化魅力之城?(4分)

5. 指导学生做社会调查。结合综合探究课,指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点滴知识都在实践中得到印证和升华。

6. 指导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政治小论文具有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特点,在社会政治考试中也曾出现过这种题型。通过撰写政治小论文,教师可以促使学生运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观点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实践环节中学习和把握时政热点

良好的氛围可以促使人形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使人受益终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应养成关注时政热点的习惯,营造随时随地关心时政热点的良好氛围,在实践环节中学习和把握时政热点,逐渐形成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态度和价值观。

1. 设置时政专栏。在黑板报设置“时政热点”和“时政热点点评”专栏,安排关心时事、有条件获取时政新闻的学生负责每天把时政新闻抄写在专栏里,无需太多,每天的头条新闻即可。学生可以固定,最好能够轮流。“时政热点点评”专栏,起初可以老师带头作一些简单的点评,带动学生作点评。专栏每天刷新一次。若学习时间太紧张,也可一周刷新一次。

2. 阅读报刊。学校、班级征订《佛山日报》《时事》《中学生时事政治报》《半月谈》等报纸杂志,学生每日课余时间抽空阅读,养成爱读书看报的好习惯,积累时政知识。

3. 观看时政节目。学生每天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周末还可以看每周评论等节目,有兴趣的同学可做好摘记。

4. 举办时政讲座。学生搜集时政热点,结合思想品德课本里的知识点,定期举办时政讲座,发表自己的评论。老师可以先做范例,抛砖引玉,而后培养骨干,骨干再带动其他。

时政新闻论文范文第7篇

通过阅评分析2010年、2011年度湖北省高校新闻奖言论类260余件参评作品,结合10多年选读校外各类媒体上的教育新闻评论积累的经验,笔者对教育新闻评论写作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了梳理归纳。

1.体例不对。一是把只有标题和正文的简化版论文归为新闻评论。如某高校校报2011年参评作品《弘扬“延座”讲话精神,重建理想信念教育———从美术创作看高等艺术教育的社会功能》,仅看标题,该文就应属论文,而非新闻评论。二是将新闻评论与杂文,特别是随笔混为一谈。这一类问题在教育新闻评论中最为常见。众多作者、编辑常常把一些应归为杂文的文艺性社会评论,或者应归为议论性随笔的借事抒情、夹叙夹议的随手笔录,都视为新闻评论。也有一些作者、编辑把谈体会、提要求的讲话稿、发言稿误为新闻评论。

2.不够客观理性。最常见的是:作者在表发评论前不先核实“新闻事件”的真伪,不学习相关科学常识,不探询新闻背后的故事,而是只要有肤浅的表面“来源”,只要有“不平”、有“兴奋点”,就会快速板砖参与“群殴”,助推形成强势舆论。2010年轰动海内外的肖传国教授“锤打”打假名人方舟子案,从中央主流媒体到非时政报刊到网络媒体,以评论《从“抄论文”到“抄家伙”》为典型代表,迅疾不问青红皂白、一边倒地认定肖传国是因为抄论文遭揭露而雇凶抄家伙报复伤人,谴责他乃至学术界“学术道德沦丧”,直至质疑、批评国家的科技评价体制。科学允许、鼓励有意义的探索,肖传国的探索事实上也得到了国内和国际同行的认可。《从“抄论文”到“抄家伙”》等,评论员自我判定肖传国抄论文了,在立论上即成为了一个莫须有的伪命题。在这起媒体的极度喧嚣中,众多新闻评论的职业道德底线失守了。其二是失之浮躁或者带着成见,对新闻报道断章取义或者曲解原意进行评论。社会生活中群体和个体利益诉求出现多元化、复杂化已成为显性现象,评论者因而可以有法律规范内的,甚至逾规的评论;媒体市场化竞争也带来了发行量、流量、收视率等利益诉求导向,一些媒体的编辑、记者们愿意甚至乐于放行各类浮躁、带有成见的教育新闻评论,甚至推波助澜,做“标题党”人和在显著位置处理。其三是以偏概全,无限上纲,以不带有普遍意义的个案来诘责全部,来批评体制机制。一个大学生没钱上大学,评论者责难大学和国家高学费,教育投入、救助体制出了问题;一个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评论者责难大学和国家扩招,人才培养模式出了问题;一个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坠楼,评论者责难大学和国家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出了问题……诸如此类问题,大学、政府管理部门和各相关方都应该反思、改善、提高,但有人、有人群、有人类社会的地方,就会有包括以上问题在内的诸多问题出现,评论者应客观地、结合历史的和世界的眼光来分析评论中国的教育问题。其四是评论过于学术化、理想化,现实性、系统性、操作性不强。

3.选题陈旧。主流媒体、校内媒体习惯于老生常谈、泛泛而谈教育时政、学风教风、师德师魂、社团发展、各种浪费、占座位等,都市类报刊及新媒体则常年比较关注考试、贫困、腐败、意外伤亡、亚文化行为等。二者叠加,很容易导致教育的主流声音、核心价值不彰,群口骂教育。

4.新酒入旧瓶。中国的各级各类教育,不断会有新政策、新举措、新成绩、新鲜事涌现,评论却时时找不到一个新角度、站不到一个新高度,时时落入“旧闻旧论”,而得不到受众的关注。比如,评论者习惯于做口号式、标语式立论,体现在标题上,如,“抓实抓好”“真抓实干”“重在落实”“为……叫好”“为……努力奋斗”“也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等等。

5.标题不点睛。标题是评论的“眼睛”和“灵魂”,它与评论立论的高度、论证的质量和传播的效果呈直接正相关。教育新闻评论,特别是时政类媒体、高校校内媒体上的评论,在做标题方面还很显不足。一是用辞陈旧不新鲜大气,二是把评论标题做成典型的消息标题,三是标题没有表明态度或立场,四是标题散文化、抒情化、情绪化。

6.不得其解。一些评论,受众读得很费力甚至读几遍也揣摩不出作者的意图。一是一些作者爱用网络潮语,或拿网络潮语来说事隐喻,但作者选用潮语时应先看看评论的受众定位人群,要有所针对性,非大众化的潮语不一定适合随意随心使用。二是一些评论用典过滥,让受众阅读吃力、理解费力,甚至晦涩难懂,似懂非懂。三是概念表达不清,同一概念在同一文章中指代的内涵不一样,让受众发懵或者产生文不对题的判断。某高校校报一篇《中医之魂在传承》的评论,文中的“中医”,在不同的地方,可理解为“中医学”“我校”“中医药文化”等,从而成为一篇不知所云、缺陷明显的评论。

二、教育新闻评论怎么写

1.紧扣关键词,区隔开杂文。在当代,一些文体的体例呈现出交叉交叠、界限模糊的现象。但新闻评论与论文、杂文之间的界限还是有迹、有章可作分隔的。教育新闻评论,属性是新闻作品,也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署名述评、短评、专栏评论等,是对教育领域发生、发现的重大或鲜活新闻事件、话题、现象的分析和说理。②它的关键词是“新闻性”。其他几种文体没有或者不讲求“新闻性”。论文是学术类作品,是用来描述科学研究和科研成果的文章。它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也是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③它的关键词是“学术性”。杂文是散文类作品,是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多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一种文体。是随感录、短评、杂说、闲话、漫谈、讽刺小品、幽默小品、知识小品、文艺政论等文体的总称。④它的关键词是“文艺性+讽刺性”。议论性随笔,为散文的一种,有学者也将其归为杂文。是随手笔录,不拘一格的文字,一般以借事抒情,夹叙夹议为其特色。⑤关键词是“自由性+抒情性”。新闻界著名学者邵华泽先生曾列出了8种常用的新闻评论形式:一是以中央和上级指示为内容写评论。这种评论能起到传达上级指示精神的作用。二是配合中心任务和重大决策写的指导性评论。要求任务要明确,道理要讲清。三是针对一种错误倾向、错误思想或者是模糊观点来写的评论。要求问题要抓准,说理要透彻。四是为突出新闻的思想性为其配发的评论。要求结合紧密,要画龙点睛。五是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的评论。六是有关节日、纪念日以及重大活动的新闻评论。七是对敌进行论战的批驳式的评论。八是对某个问题进行理论阐述的评论。⑥

2.强化引导性,捕捉好题材。一是要心存敬畏,坚守底线。教育是一项管未来,涉及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每个家庭、每位公民最切身利益的神圣事业。评论者、编辑、记者从内心里应时时对教育存有敬畏感,爱护、支持、监督、促进教育的发展。可以监督、批评教育,但要客观理性、有的放矢、言之有物。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改革创新写作思路方法,提高教育新闻评论的质量和传播效果,弘扬教育的主流价值,更多地释放出教育新闻评论和教育的“正能量”。二是要关注、用好四类题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先进典型、热点事件、教育(校园)新现象、改革新动态是教育新闻评论弘扬主流价值,释放“正能量”的永久题材,就看作者以何种角度去立论,去论证,去打动受众,引导舆论。

3.立论求新,做亮标题。立论新与标题亮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立论新,即为思想新,思想新往往体现在标题上。标题亮,则意味着立意新、旗帜明,意味着“吸引人眼球”,媒体喜欢,受众喜欢,传播效果好,引导力强。

4.语言求准,言简意赅。评论作者及媒体编辑、记者都应善于学习,不断地增加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与科学素养,不立“谬论”,不说外行说;要勤于学习、补充新闻评论写作的专业技能,给受众不留紊乱的逻辑层次,不留多话、闲话、废话。做到立论科学,态度明确,逻辑严密,论证有力,言简意赅、吸引力强。

时政新闻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学政治课 时政教育 原则与方法

时政教育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思想政治课不可缺少的时代性板块,加强时事教育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但因为其内容零散,时效性又极强,并且搜集难、整理难,系统化、完善化更难。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很难引起本学科教师的重视。大多数教师的时政教育方式仅仅停留在“考前抱佛脚”的水平上,即临近考试才匆忙翻阅报刊或上网搜寻拼凑一些资料,集中印发给学生,以备考试之用。这样的做法固然省事、简单、易行,但有诸多的弊端:淡化了学生的时政学习观念;影响到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观察、思考、认识身边社会实际的热情。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没有能够及时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所以,时政教育要搞好,必须功在平时。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笔者探索了以下几个原则和方法。

一、原则

1.坚持时效性原则

即教学中必须紧密联系本年度国内外重大经济政治文化问题,以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例如,高一年级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笔者联系材料: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消费、投资需求不足,国家增加四万亿投资,银行降息并免利息税,说明国家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是国家在履行宏观调控经济的职能,我们称国家宏观调控为“有形的手”,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市场调节)共同调节市场,才能使之健康、稳定地发展。

2.坚持适度原则

时事材料的选择并非越多越好。多了,有喧宾夺主之嫌且教学任务不易完成;少了,又不能体现政治课的时事教育任务。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量具有典型性、贴切性、生动性的材料。

3.坚持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布鲁纳认为,从教学的角度看,如果教师只作引导,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习,去概括出原理或法则,他们就会因自己的发现去学习,会因自己发现所感到愉快和成就欲的满足而使学习具有强大的动力,所得的知识也会深刻而不易遗忘并能广泛应用于实际。教学中讲授时事内容是手段,目的是帮助学学会分析问题,因此,时政教育不能不让学习的主体学生参加。

二、方法

1.教材渗透法

时事政策教育与学科教学有天然的内在联系,它不但可以弥补学科教学的某些不足,而且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还会增强时事政策教育的宣传效果,提高时事政策教育的质量,做到理论与实际的沟通。在教学中,我们既充分发挥时事政策的教育优势,利用时事政策充实学科教学的内容,丰富教学活动,拓宽知识面,又利用学科教学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时事政策教育中的热点或疑难问题。例如,我在讲授“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时,阐述完原理后,曾设计以下内容。

材料一:战争的阴霾一直笼罩着20世纪的天空。人类跨入21世纪后,因领土和宗教而产生的争端,在中东有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南亚有印度和巴基斯坦,随着美国世贸大厦倒塌的轰鸣声,恐怖主义一夜之间就无处不在。人类受到新的世界大战的威胁,战争与和平问题成为各国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成为当代世界主题。

材料二:播放录像:9.11事件及美国人的悲痛和世界的愤怒。

材料三:现在,随着国际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超级大国”控制世界的能力在减弱;随着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和生产的国际化,世界各国的经济利益互相渗透,使得各国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合作的趋势日益加强,各国得共同经济利益增加,维护世界和平有了共同的利益基础。

这里,战争与和平构成一对矛盾,成为矛盾的两个方面。那么,就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分清主流和支流。当代和平力量(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矛盾的次要方面)的增长,和平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世界大战有可能打不起来。

2.专题讲座法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有些时事讲不透,或有些事件发生太突然,或影响太深远,于是教师不定期地举办时事讲座,形成课堂的补充和延伸。2007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大的召开、2008年汶川大地震、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及全球金融危机都成为重大事件。如教师及时开辟专题,与已学过的理论章节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结合起来,提出“为什么我们能取得一系列成就和战胜一切困难?”让学生各抒己见。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了民族精神的力量,懂得人民群众的作用,并领悟到“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发展中国”等道理。通过专题讲座使学生们热爱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党的思想感情进一步深化。

3.实践活动法

这一方法更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培养,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成为时政自我教育的主力军。在实践中可采用新闻播报法,即利用每节课的课前3至5分钟,让全班同学轮流对近几天的新闻进行简要“报道”,每次3人左右。这种方式鼓励并要求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对于新闻的内容没有高度、广度、深度方面的过多要求,目的是培养学生关注时政的意识,激发他们在这方面的兴趣,并锻炼他们搜集、筛选、整理消息的能力。只要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学生的兴趣、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可采用编写时政教育手抄报或小册子模式,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通过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获取信息,并进行整理,每月办一期手抄报或小册子的形式更能体现时政教育的普及性、实效性。也可采用校园综合型学习活动模式,时事政治教育与每年国家的重大节庆假日联系起来,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具有教育意义的名胜古迹,也可以观看一些相关方面的电影或纪录片。还可采用时事政治竞赛模式,每学期进行全校范围内的一次大规模的时政知识竞赛,可以激励学生平时留心、关注时事政治教育。撰写小论文也是实践活动的一个模式。每学期学生要撰写由老师命题或自主命题的时事小论文一篇,以检测政治课时事教育的效果。如西方对的不实报道,激起全中国人民的义愤。我们在进行长达两周的辩论后,要求学生自己命题写篇小论文,效果非常好。学生从政治、历史、地理等不同角度雄辩地说明: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分裂中国的言论和行径无疑是荒唐可笑的,分裂行为注定要失败。

时政新闻论文范文第9篇

政治小论文是思想政治课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教学载体,是达成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抓手。它主要是指学生紧密结合所学的思想政治理知识,针对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是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重要形式,是连接社会实践与理论知识的重要桥梁,是提高学以致用能力的重要方式,是提高学科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一、善于立足社会实践,留意观察生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社会实践,就是写好小论文的源头活水。我们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工厂、社区,去参加社会实践,进行调查研究,从社会生活中寻找材料,汲取营养,获得灵感。在学习《生产、劳动与经营》内容时,我们组织学生参观当地一家大型的现代化塑料厂,布置学生写一篇以经营者素质与企业发展为主题的小论文。同时,我们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学会了解世间百态。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人民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我们要引导学生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政治小论文只有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写出新意,只有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小论文要反映社会生活,一个重要途径体现在反映地方人文,写出浓郁家乡味道。我在指导一位高二学生写关于文化生活的小论文时,结合其所在家乡的粤剧文化底蕴深厚的实际,建议他围绕家乡粤剧文化的起源、兴盛、现状、出路等方面来写,后来写出了很有情怀的《烟雨文化――粤剧之浅谈》,获得很好的成绩。

二、善于把握时代脉搏,关注时政热点

小论文的撰写角度要适应时代要求,密切联系国际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直面社会生活。政治老师要注重课本知识与时政热点相结合,可以通过课前时政三分钟、新闻轮流讲、一周热点点评等形式把时政新闻引入课堂,让学生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积累撰写政治小论文的新鲜素材。我指导学生撰写的《微信的碎片化阅读,何时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抢红包与年味》《一骑红尘众人笑,无人知是快递来》等小论文,以微信、抢红包、快递等热点问题为载体,引发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深度思考,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三、善于联系自身思考,展现个人魅力

高质量的政治小论文,还体现在它有作者自己的观察和理解,还有看法与感悟,情怀与成长,并且富有感染力与生命力。以《烟雨文化――粤剧之浅谈》为例,学生在文章的结尾处抒发了家乡情结,对粤剧文化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使读者内心产生强烈共鸣。再以《从饭店生意看社会风清气正》为例,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结合父辈的感叹,充分认识到党和国家反腐倡廉所带来的社会的风清气正,感受到人民群众在良好党风政风中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幸福,由衷地发出“国家明天会更好,人民群众的生活明天会更好”的感悟。因此,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紧扣论题谈看法,深化主题有见解,充满感召力,把议论说理升华到个人情感、情怀,达成知识能力、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统一,是政治小论文不可或缺的价值所在。

四、善于融合写作技巧,内涵文采齐飞

出色的政治小论文,不仅要有理论知识作支撑,更要讲究文章内在的逻辑性,同时应有一定文采,具有审美价值。要写出一篇事理交融、层次分明、说服力强的政治小论文,需要有一定的写作技巧。首先,要主题鲜明,言简意赅。尽量不出现罗列事实、堆砌材料的现象,要深挖细掘、善于捕捉,用最简洁精练的文字表达最旗帜鲜明的观点。其次,要论据有力,言之有据,论证时要材料确凿,言之有据。常识性知识一笔带过,个人见解则要重点突出。再次,要层次分明,情真意切。语言富有哲理,多些文采飞扬、画龙点睛之笔。最后,要结构严谨,反复修改。注意结构清晰,专有名词要准确精炼,使人一目了然。

时政新闻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时政教育 思想品德 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

如何增强思想品德课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从而改变思想品德课现状呢?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让我认识到:把时政教育引入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实践证明,恰到好处地利用时政资源,可以为思想品德课带来一缕春风、一泓清泉。

一、时政与时政教育

1.什么是时政

时政是关于国家政治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主要表现为政党、社会集团、社会势力在处理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活动。时政热点即当前国内外发生的引人注目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新闻。

2.什么是时政教育

时政教育是指通过国内、外重大事件,党和国家重大方针、路线、政策的教学,使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和社会热点问题,正确认识国家形势。

3.时政教育的意义

时政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知识的综合性、明确的导向性、心理的吸引性四个特征。同时,它还具有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意志行为教育等功能。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结合时政教育,既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紧密联系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有效渠道,又能弥补教材相对于形势发展滞后的不足,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书本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时,利用当前一些时政热点,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社会自信心和责任感。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所说的:“把沸腾的生活请进课堂来,让大社会走进小课堂。”

二、有效获取时政资源

1.时政资源的获取

时政资源的获取主要通过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电台等途径。从素材上看,可分为静态的文本、图像素材和动态的视频素材。

文本资料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网上下载等方式获取。如可直接从《参考消息》、《人民日报》、《半月谈》等报纸杂志中获取,也可从新华网、人民网等网站上下载。图像资料来源主要有网上下载、从音像中截取或自己拍摄等几种方式。视频资料可以从电视节目、碟片中获取,也可以直接从网上下载。教师需要时刻关注时政热点,通过观看央视新闻联播、上权威网站浏览搜寻、阅读代表性报纸杂志等途径。

2.时政资源的选择

选择时政资源,一般来说,应选择那些能够反映国家大政方针、具有广泛影响的官方网站和权威性的门户网站,如央视国际、新华网、人民网、《人民日报》等,切忌在非正式、非官方论坛上下载,更不能采用来路不明的材料,例如:QQ聊天、微信、网络聊天室等。

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资源,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尤其要对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潮流具有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不断发生的时政热点问题具有正确的分析、判断和价值取向,及时捕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

3.时政资源的整理

获取时政资源的目的是为教学服务,服务于不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形式。因此,教师要根据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对时政资源进行归类,这就要求教师非常熟悉教材,不仅对教材的篇章条目有整体的了解,同时对每一课的知识点也有具体了解。按照相应的“单元――课――框题――目题”组织结构图建立资料库。

三、高效运用时政教育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引入时政教育既是思想品德课内容本身的要求,又是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的内在要求。那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利用好时政教育呢?总结教学经验,我得出以下利用时政资源的方法。

1.课前:5分钟时政演讲

在每堂思想品德课的前五分钟,按座号轮流请两位学生登上讲台,向全班同学报告最近发生的国内外大事,并简要阐述自己的见解。成立学生评委小组,由他们针对发言情况,从材料内容、语言表达、仪表情态、观点、效果等方面评议打分,最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总结。

通过“五分钟时政演讲”活动,首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讲新闻、谈时事蔚然成风。大部分学生都养成了自觉收看电视新闻、读书、看报的习惯,大大增长了见识。

其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一讲一评,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每堂课都能展示自己的才华,觉得思想品德课很有趣,从而使他们的主动性得到发挥,学有兴趣,学有成效。

再次,培养学生形成了研究性学习的良好习惯,发展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搜集新闻―处理新闻―新闻―评议新闻”这一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取有效信息,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力、阅读理解能力、分析鉴赏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得到很好的提高。

2.课中:有机结合时政热点

按照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目标:初一学生要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文明史、祖国的大好河山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了解国家基本法律知识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则》,树立集体观念和劳动观念。初二学生要了解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历史和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强化对法律法规的认识。初三学生要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祖国建设成就和未来发展蓝图,掌握我国政治文化生活中的具体法律常识,深化对《行为规范》的认识,学会剖析一些社会道德行为或现象,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

要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思想品德教师只有把时政内容与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即把与课本知识相关、与现实生活相连的重点知识、重大主题、重要热点在教学中予以穿插、评析、佐证,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例如:在学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这一课时,教材中呈现的材料陈旧,而现实生活中,由于朝鲜核危机,导致美、朝关系一度非常紧张。这真是最好不过的教材,我就引导学生关注这一热点时事,并结合教材设置问题让学生讨论:(1)这一事件说明当今世界仍然存在什么问题?(2)中国政府的态度体现了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3)请你对美国的做法予以评价。(4)时代主题会因这一事件而改变吗?学生的讨论非常热烈,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不仅使学生很好地把握了课文知识,激起了求知欲,提高了学习兴趣,而且迫切希望能结合课文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更对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的习惯和能力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3.课后:开展丰富多彩的时政活动

(1)举行时政知识竞赛

每学期举办一次校级时政知识比赛,教师组织学生先在班级内进行预赛,之后参加年级复赛,最后确定学生参加学校的决赛。通过广泛宣传、层层选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大大增强了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

(2)办好时事小报

每学期定期组织学生编写时事小报,一月一期。指导学生自由组合,自主设计、编辑和排版,分工合作完成高质量的小报,并在年级范围内进行交流评比。学生在团结协作中提高了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社会责任感也更强。

(3)撰写时政小论文

为了让学生学会用教材所学的理论知识点评时事新闻,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撰写时政小论文。学生认真收集、整理时事材料,对自己关心的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表达富有个性的观点。

四、时政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时政资源具有无可比拟的时效性和真实性,因此鲜活生动,讲起来学生爱听,但容易忘情跑题。为了达到预期效果,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处理好教材内容和时政资源的关系

重视时政资源并不是不要教材,相反它是一种不能脱离课标的特殊教材,和文本教材应该交相使用,互为补充,互为利用,共同为教学目标服务,不能用时政资源代替课本。

2.时政资源的选择要有代表性

社会新闻浩如烟海,要选择那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学习特点的新鲜事、感人事、热点等,及时拿到课堂教学中,深刻挖掘。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听新闻的同时受到教育,掌握教材知识点。切忌选择那些专业性高或枯燥无味的素材,这些素材对中学生来说,在理解上会有一定的困难,容易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

3.时政资源的选择要力求新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空间已不再是教学的困难。借助网络媒体,所选时政资源要具有较强的时间性和新颖性,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强烈兴趣,从而增强学习效果。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开放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时事政治教育的特点和功能,把时事政治教育和思想品德课有机整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只有这样,思想品德课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真正发挥它的德育功能。

参考文献:

[1]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

[2]何春艳.时政教育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

上一篇:传热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高中作文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