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范文

时间:2023-03-06 14:04:36

时政新闻

时政新闻范文第1篇

面对众多新兴媒体的出现,电视一枝独秀的地位岌岌可危,观众不必坐在电视机前,只要打开手机、电脑就可浏览各类资讯。那么,如何让观众重新坐回电视机前,是所有电视人都在思索的一个问题。本文就从笔者的亲身实践来梳理一下地方电视台的民生新闻与时政新闻的发展变革,或许可以从中找到些许答案。

2004年通辽电视台《都市漫话》栏目开播,是本地首档民生新闻栏目,在内蒙古自治区也只有内蒙古电视台的《都市全接触》在时间上领先于该台。民生新闻在区内尚算新笋,但在区外,早在2002年前后,“说”新闻的报道形式就已大刀阔斧地进行着。电视界首屈一指、带有里程碑意义的便是《南京零距离》。其实自打《都市漫话》亮相,一直是摸索着前进,就像厨子做菜,不停地尝试哪类菜肴适合用餐者的胃口。于是,从开播之初的每周两期、每条新闻六七分钟的“家长里短”占据主屏,到后来的民生新闻上升至公共新闻,逐渐增加深度与厚度,到现在的“说故事”,通辽电视台一路走过的每一个节点,都与中国电视发展变革的路径一致。但万变不离其宗,民生新闻始终将话筒与镜头对准老百姓关心的事儿,变的只是报道形式而已。

然而,民生新闻也经历了关注度下滑的尴尬窘境。这时,每个从业者都在问“为什么过去深得人心的民生新闻如今却无人问津了呢?”为此,笔者曾翻阅大量资料,试图探究原因。思考之下,笔者以为不外乎是:题材狭窄、内容低俗、信息负面,更有甚者,为了收视率不惜播出虚假新闻,观众对新闻事件难辨真伪,路越走越窄。比如2014年8月12日,湖南一家新闻网站一则关于“湘潭产妇手术台上死亡”的报道,报道称:8月10日下午,湖南湘潭县妇幼保健医院一名张姓产妇,在做剖腹产手术时,因术后大出血不幸死亡。家属认为“她是非正常死亡,医院存在很大责任,如果发现及时不至于死亡,也不至于隐瞒我们这么久。”报道中还有这样的描述:“(产妇)赤身躺在手术台满口鲜血,眼睛里还含着泪水,可却再没有了呼吸,而本应该在抢救的医生和护士却全体失踪了。”这则新闻刊登后引起大量围观和舆论热议,为了提高点击率和收视率,全国各大网络媒体不经过核实就转载播出,经过媒体的大肆报道该事件轰动了全国。难道事实真的像报道中所说的那样吗?事后经过湘潭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办公室组织专家鉴定组依法依程序鉴定,湘潭县妇幼保健院“8・10”产妇死亡事件调查结论为,产妇的死亡原因符合肺羊水栓塞所致的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事件不构成医疗事故,而报道中所提到的医生护士全体失踪也被证实并非如此。事实证明之前新闻网站的“湘潭产妇手术台上死亡”的新闻报道不实。为了提高点击率、收视率,新闻媒体不经调查就盲目地报道新闻,妄自猜测,报道中还不断出现很多不客观、不理性的言论,对事件向恶性方向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导致一直备受争议的医患矛盾再次被无限放大。很明显,这样的新闻报道是不负责任的,更是违背职业操守的。

再来看看时政新闻。除了央视《新闻联播》外,大多数观众对本地时政新闻关注甚少。一般情况下,时政新闻都是各级电视台的重中之重,但为什么观众并不看好呢?就让笔者举两个例子,看看时政新闻不被观众看好的症结究竟在哪儿。笔者在做时政新闻时期,发现时政新闻是有模子的,一般都是某日某地召开了某会,会议就某项工作进行了部署,听取了某人的报告,报告内容是什么,某领导出席了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等等,只要把内容放进这模子里,新闻就成型了。虽说每天都有不同的时政新闻,但在观众看来却是大同小异,久而久之便失去了观看的兴趣。前段时间,通辽市召开了全市民生工作调度会议,因为民生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所以每个人都非常关注。看看记者是怎么报道这则新闻的:今天上午,我市召开了全市民生工作调度会议,副市长冯某参加会议并讲话。在全市民生工作调度会上,各市直有关部门对上半年民生工作的落实进展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会议中指出,上半年我市30件民生实事工作进展顺利,大部分实事都做得很到位,能够按照计划推进,并可以取得预期效果。下半年各市直有关部门更要以“执政为民”的务实理念抓好30件民生实事……。会议强调,民生工作是关乎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和安全稳定的头等大事,各部门要将民生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好群众利益,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高标准完成每一项工作,为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全篇报道配发的都是会议画面,按照现在常规报道时政新闻的模式,这则新闻并没有任何问题。可民生工作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只寥寥几句就概括了全市民生工作,是不是太简略了呢?看过这篇报道,笔者对30件民生实事有些疑虑,另外,报道中并没有办理30件民生实事的工作画面,这又如何能说工作进展顺利呢?整篇报道没有真正说到民生工作究竟做了什么实事,尽说了些空话,最后还不忘“带高帽”。从以上所举例子可以看出,时政新闻节目太过呆板,给人的感觉是离百姓太远。如果这是问题的根源,那解决之道也就显而易见了,就是要拉近时政新闻与百姓的距离,那么如何拉近,便是将国家的政令方针与百姓息息相关之处呈现出来,选择贴近百姓的报道角度和报道方式。

民生新闻也是同理,一贯地拿日常琐事说事,久而久之,视觉疲劳不可避免。做民生新闻栏目也要讲究编排,同一期节目当中不能全是负面报道,否则就会有失偏颇。难道我们的社会真的这么令人沮丧吗?这自然不是电视新闻应该传递的能量。同样,琐事太多、太杂,不增加高度、广度和深度,新闻成了碎碎念,便失了公信力和影响力。重策划,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方式。举例说明。关于弃管楼如何管理的新闻,记者曾采访了居民、物业公司、房产局、相关专家,同时联系当前政策、当地改造项目、惠民工程如何申请操作等等。之所以一条新闻要采访多方声音,就是要多方位、具体地说明弃管楼的形成原因以及治理方法,这样就做到了有点有面、有事实有政策解读,让百姓看后对所报道内容有全面地了解。但如果没有详尽的前期策划,记者拿到选题就前去拍摄,必然有失当之处;如果不联系市政、城建等部门,也就等于没有提出有效的解决途径,让观众难以看到前景和后续,这便是深度和广度的缺失。

民生与时政两类新闻相互之间取长补短,改变固有模式,充实内容,便能重获观众认可。比如同样是会议新闻,记者可以用小篇幅报道会议流程、内容,以大篇幅做本次会议的链接,囊括会议中的新政新举将如何惠及百姓衣食住行,以采访加解说的形式细致而直观地解读条条款款,就如同把文字变成图象,把一纸照片变成流动的视频,把黑白的影像变成彩色的呈现……更真实,更有血肉,百姓一看即懂,易于吸收,传播也就达到目的了。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只有携起手来,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合发展,方可将观众重新拉回到电视机前。

时政新闻范文第2篇

1.树立时政“大新闻”意识,打造主流新闻所谓时政“大新闻意识”就是除了报道相对正式的时政新闻之外,寻找一些与该时政新闻有关的衍生新闻。这些新闻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与时政新闻在同时段播出,能够吸引人民群众的注意,从而提高新闻的影响力。优秀的新闻记者,会从中找出人民群众比较关心的话题,如公共设施建设、绿化建设、旧城区改造等。这样就能把新闻通稿变成老百姓热议的话题,从而推动时政新闻主流地位的建立。其次,时政“大新闻”的建立还需要依靠记者的采访。在我国的时政新闻中,记者和新闻机构的官员一对一的访问很少出现。这就需要从采访形式上改进时政新闻的报道,创造行政官员与媒体人直接接触的机会,曾加记者对新闻当事人的采访。这既能体现媒体的调查报道能力,又能增加时政新闻的人情味,从而获得受众的心理认可。

2.采访报道要转变思维方式新闻媒体人在采访时,不能把眼光仅仅停留在领导者身上,而应该把重点放在人民群众关心的、关注的问题上。记者在报道时应以平民化的视角看待国家的方针政策,做出符合人民群众需要的高质量新闻。首先,报道时政新闻的思维方式应从单一型转向复合型和发散型。新闻记者在采访报道时,要善于从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理解新闻事件的发展,理清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找出其本质规律,正确、客观地报道新闻事件。其次,时政新闻的报道应从静态的形势中找到矛盾的切入点。在报道时,要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各种新闻事件,找出各新闻事件之间的联系,从而揭示新闻事件的本质内容,做出更深层次的剖析,使读者对于新闻的了解更加客观、全面。最后,抓住新闻报道的要点。就人民群众而言,他们所关注的问题集中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因此,时政新闻的重点方向应是政府出台了那些惠民政策,政府部门为人民群众解决了哪些问题、办了那些实事,领导人和人民群众有哪些亲密接触等等。

3.时政新闻在内容上要有所创新首先,时政新闻写的要有故事性。当前,时政新闻写的太过生硬,可读性比较差,吸引不了受众的眼球。时政新闻受自身特性的限制,不能像其他类型的新闻那样以讲故事为主线,但新闻事件总有一个符合百姓需求的切入点,一则好新闻同时也是一个好故事。所以,新闻媒体人应注意新闻事件的“故事性”,深入了解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挖掘事件的冲突和矛盾,增加新闻的趣味性、可读性。如《总理为农民工追工钱》这篇新闻报道,温总理通过和村民进行谈话对话,了解到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立即给出解决办法,帮农民工追回了工资。这种故事性的新闻描述,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吸引了受众的眼球。其次,时政新闻报道要善于抓住细节描写。实践证明,成功的时政新闻,都比较关注细节描写。通过对某一细节进行着重描写,能够增加文章的感染力,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如2008年汶川地震废墟中孩子紧握铅笔的细节,第16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海拔4161米:总理和我们合影》中“照相”的细节等,这些都是以细节描写而出彩的新闻佳作。最后,时政新闻用语可以口语化。新闻记者在写稿件时,要避免语言的僵化,不要局限于会议或者领导人的讲话内容,可以采用老百姓乐于接受的口语词汇,尽量少用大话、套话,从而增加文章的活泼性、生动性,弱化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感。

4.时政新闻报道要以人为本新时期,新闻受众不再仅仅是新闻媒介的接受者和服务对象,而是新闻活动的参与者,更是新闻宣传效果的检验者。因此,新闻记者在采访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站在普通老百姓的角度上考虑问题,针对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选题,新闻报道的中心应是普通老百姓关心的利益问题,反映老百姓的心声。以荣获第17届新闻奖的获奖作品《风雪中,伫立着四位“厚道”的农民工》为例,文章记录了四个连吃饭都困难的农民工依然为欠薪老板看守物资的故事。该报道选择弱势群体中最具代表性的农民工为主角,充分展现了农民工的朴实厚道的品质。这篇报道传达的正是时政新闻为老百姓服务的传播理念。

二、结语

我国的时政新闻从报道内容、形式以及报道理念等方面,经历各种的转变和升华。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新闻媒体趋向多元化,时政新闻的改革依然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推进时政新闻的良好发展,需要每一位新闻媒体人,在遵循新闻媒体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不断创新和完善新闻报道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使新闻媒体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实现良性发展。

时政新闻范文第3篇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民主进程的推进,民众的需求越来越受重视,任何一级党委政府都会越来越注重了解民众的心声。因此,在笔者看来,时政新闻亟须引入一种平民化的视角,让其更加具有亲和力,在党委政府和普通群众之间找到结合点,让时政新闻百姓更爱看,党委政府更满意。

挖掘亮点 找准时政新闻“卖点”

整天沉溺于文山会海是令不少时政新闻记者头疼的事情,但就当下而言会议仍是统一思想、推进工作的有效手段,如何从会议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是党报记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同时,如何从会场内外找到报道的亮点,从而让时政新闻更有“卖点”,让广大受众爱看并乐于接受,并最终实现传播价值,这些都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事实上,很多会议中的领导人讲话,都有振奋人心的新闻点。新闻采编人员要有“慧眼”去发现,要在采访中或者参加会议时通过敏锐的观察和分析,尽快地发现新闻亮点,抓住最有新闻价值的东西,深入挖掘百姓所关心的、从会议所传递出的信息,最终实现时政新闻与民生关注的有机结合。

拆除违法建筑在不少城市中是一个大难题。襄阳市在推进都市建设的过程中,强力推进违法建筑拆除工作,同样遭到了不小的阻力。2011年9月2日,记者在参加全市城管拆违工作会议时,没有泛泛地就会议报道会议程序,也没有报道市长“指出、强调、要求”,而是捕捉到市长勇当“拆市长”这一新闻卖点,并以《拆市长我当定了》为题用现场新闻的形式进行了报道。报道从市长的肺腑感言为切入点,分析了拆违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既宣传了政策,表明了市委、市政府查违拆违的态度和决心,行文避免了官样文章,无形间也拉近了市长与普通市民的距离,使整篇报道更鲜活、更有贴近性,也让市民更乐意接受,实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为推进党委政府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当前,在不少时政新闻报道中,融入了过多的领导意志,忽视了民生关注和百姓诉求,使时政新闻空泛没有亮点,很难引起读者共鸣。因此,记者必须从众多繁杂的材料和会议中,学会用百姓视角挖掘出新闻报道的亮点,新闻报道才能让受众同频共振。

摸清背景 找准时政新闻的“结合点”

在日常的新闻报道中,我们往往把过多的精力用于报道时政新闻活动本身,譬如领导调研、会议部署、专题讲座等等,忽视了对活动背景的报道和对党委、政府真实意图的把控,使时政新闻报道泛泛而谈、落入俗套。善于报道新闻背后的新闻,拓展信息传播的深度,要求新闻工作者了解背景、慧眼识珠、剖析原因,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这就是新闻资源的二次挖掘的问题。

襄阳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一心四城”,其中高标准建设东津新城更成为既定的目标,为何要建、建设时序如何、建成什么样的新城,各界一直有不同的声音。3月17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召开都市襄阳建设动员会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应邀作《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主题报告。有关领导深入分析了襄阳在周边城市群中所处的地位后提出,襄阳要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必须要有交通枢纽支撑,必须要有新的城市中心和新的城市功能区。在一些人看来,这是一次普通的工作动员会,经过笔者深入了解,会议的重要出发点在于凝心聚力推进东津新城建设。笔者没有简单地一篇消息了之,而是通过对领导观点的深入解读,以《向东挺进决战东津》为题,用专家之言对东津新城建设的意义进行了深度剖析,既报道了中心工作,又回应了百姓关切,党委政府满意,百姓群众释疑,收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显而易见,作为新闻工作者要善于从动态新闻的背后,了解“领导开会为什么、调研为什么、百姓又关心什么”的问题,从中找到时政新闻报道的结合点,往往会收到不一样的传播效果。

善于捕捉 找准时政新闻“鲜活点”

我们处在信息爆炸资讯泛滥的时代,各类媒体资讯的海量传播让受众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如何抓住受众的眼球,实现媒体的传播价值,要求我们的新闻报道如鲜活农产品一样在第一时间呈现在受众面前,时政新闻报道亦是如此。

鲜活就不能沉闷,在表现手法上要更多地使用群众语言、动态词,更多地运用逻辑式的结构和散文式的笔法,更多地注重对新闻现场的描述,用平民化的视角拉近领导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人民日报》在报导汶川大地震时,曾鲜活地记述了温总理在灾区的活动:还差8天就满百岁的陈佳珍老人,在托老所住了5年。这次为防止堰塞湖灾害的威胁,也被转移到这里。双手合十,向老人提前祝寿,并俯下身子坐在床边贴着老人的脸大声说,祝您健康长寿。“你要努力工作啊。”老人握住温总理的手说。“听你的话,我会努力工作的。”认真地对老人说。现场一片笑声。这样鲜活的时政新闻将大国总理亲民的形象进行了生动的刻画,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温总理,拉近了人民群众同温总理的距离。

鲜活要善于捕捉。对新闻事实的捕捉和反映无疑是最为重要的,进入新闻现场后要迅速地融入,尽快地捕捉到新闻眼和有新闻价值的东西,然后,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多层面、多角度的采访,从而写出丰富生动的现场短新闻。2月10日,是全市第二个“局长接待日”,多家单位“一把手”接访,对群众提出的问题现场研究,限时解决。笔者在现场通过深入采访,捕捉到“自闭症患儿”和“上访女孩”,通过细致地采访,以“就是一面镜子”为题进行了深入报道,使原本一个很形式的局长接待活动更加鲜活,党委政府满意,受众也爱看,从而实现了传播价值的最大化。

时政新闻范文第4篇

要深入研究民众心理,了解民众的收视需求。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时政新闻也是如此,必须对民众的心理有充分了解,弄清楚他们在想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新闻节目,需要什么样的收视内容,才能有针对性地对新闻节目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改革,使新闻节目的形式更符合受众审美需求,内容更具有可视性,更加贴近群众生活。

1.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满足受众需求是满足绝大多数受众的合理需求,要坚持为绝大多数受众服务。时政新闻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舆论引导,因此在新闻报道中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一方面对一部分不健康不合理的需求坚决拒绝,另一方面对民众泄一己之愤的不合理诉求坚决抵制。采制情真意切的新闻精品,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影响力与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2.密切关注收视率。收视率是电视节目收视状况的客观评判标准,我们通过观察收视率的变化,可以了解到很多信息,如节目的推出是否产生了轰动效应,取得了良好反响;节目是否具有深层次的魅力,以其精彩的内容长期吸引受众;受众是否已开始对节目产生审美疲劳,不再频繁收看某档节目;节目是否需要及时做出形式或内容上的调整,以刺激受众的收视欲望;是否该对节目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或停办开设新节目,这些我们都可通过观察收视率做出判断。

3.定期开展调查问卷活动。电视新闻也要以民为本求生存,可以借鉴企业的做法,经常性地对广大民众发放调查问卷,了解群众收视需求上的变化,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这样才能对民众收视口味了如指掌,及时有针对性地调整节目的形式、内容,使时政新闻节目始终保持其独特的魅力。

4.努力报道有价值的信息。俗话说家事大于天,要找准观众需要什么,努力选取观众感兴趣,急于了解的信息。除了为公众服务,还要为个体服务。从百姓视角对时政资讯进行解读,让他们看后真正产生“原来这事和我们有这么大关系”的感触。在采写《明年全国第一代居民身份证停止使用明》的消息时,在停止使用的信息时,我们对影响的方面、如何办证等进行详细报道,从而为百姓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

5.增加媒体的社会服务意识。现在日趋平民化的政治经济类新闻报道,不再是纯专业报道,讲述一些百姓难以消化的专业类知识,而是努力寻求与平民利益相关的切入点,着重摆事实,在讲述事实的过程中穿插通俗易懂的道理。平民化的新闻稿件不再是单纯迎合政治需求,而是追求群众利益与政治的最佳结合,采编人员要站在时代的前沿,当好新闻事实的记录者,当好传播党政声音和表达民众意愿的传播者,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意愿,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全力做好沟通、团结、稳定和鼓劲作用,目的在于能动社会公共事务的发展,利用媒体一呼百应的号召力,引导更多百姓关心、参与公共事务。

6.创新手法讲好故事。讲好故事,指的是“采用对话、描写和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突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讲故事时应努力挖掘新闻事实中具有人性、人情的色彩因素,描写人的生存境遇、展现人性的真善美,着力彰显人的光彩,展现人的个性与尊严、抗争与拼搏、智慧与美德,把情感因素融入理性思索中,以真情感动人。多现场、体验式,真实客观地反映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不一样的发展和变化。采编人员要当好讲述新闻故事和发掘新闻价值的思想者,当好社会民主、文明、进步的推动者,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7.以百姓的视角审视新闻事件。平民化的新闻稿件应站在普通百姓的立场去看问题,以普通百姓的眼光去挑选新闻素材,以真实报道普通百姓和生活状态为价值取向,这样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当代百姓面临的问题,促进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由于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百姓视角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平民化” 也在不断发展,不断改变,只有找到与百姓利益相关的切入点,就可以作为平民化新闻稿件的素材,吸引群众眼球。

8.传播形式要亲切朴实。平民化的新闻稿件主要通过通俗易懂、亲切朴实的语言和形式传播新闻内容,播音时力求做到语言轻松,语气平和,放低姿态,播说结合从而拉近和受众的距离,避免“我播你看”那种高高在上的传统做法,努力缩短电视与观众的距离;在表达上要生动活泼,妙语连珠,使观众在看新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口吻上要显得平等亲切,语气随和,让观众觉得传播者好像在与自己交流。

时政新闻范文第5篇

客观原因。此类报道中,地面频道的采访名额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以人大会议为例,今年的全国“两会”我们只有一组记者的名额,而且证件是属于驻地记者证,只能在代表团驻地活动。省“两会”同样如此。主办方全力保证一报两台,我们最多时也只办过三组证件。

外部环境。在这类事件面前,采访对象更看重的是卫视。相比而言,对我们则显得“有点冷”,因此在采访中会出现以下情况:一种是之前采访中就相熟了,不好意思驳面子,说就说两句;一种是被紧追得没有办法再躲,只好应付几句;还有一种就是自己本身很愿意说,但这种采访对象是“老面孔”了,一是年年就这么几个人说,二是各家媒体都是他(她)在说。

主观因素。目前,我们的时政报道还存在以下不足:

首先,时政报道的民生化还不够明显,特别是一些动态消息,做到最后就是一个缩减版的卫视新闻。

其次,缺乏提前策划。比如在今年的省“两会”报道之前,我们反复开了几次会议,拿出了一个方案,但最终临近会议开始,又暂缓执行。最后,仍然是属于临时抓瞎,采到啥播啥。

第三,在每一次的“两会”报道中,对于单个话题的解析我们做得比较到位,从个例的分析到政策的解读,再到代表委员的建议意见层层剖析。但是对于整个“两会”板块来说,“面”上的东西就相对缺失了一些。要知道,“两会”是代表委员各抒己见、建言献策的时候,关注的问题涉及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地面频道报道在做好某一“点”上的报道之外,还应该增加“面”上的内容。

时政新闻范文第6篇

关键词:手机新闻客户端;新媒体;时政新闻

新媒体时代,受众的新闻阅读习惯随着传播载体的更新发生重大变化,智能手机成为新的阅读终端,而集专业性和便捷性于一体的手机新闻客户端则成为了重要的传播载体。在这样的背景下,手机新闻客户端得到了高度重视,无论是传统媒体、专业新闻网站还是门户网站、资讯网站等均在手机新闻客户端发力。时政新闻作为受众关注的热点资讯,在手机新闻客户端上更加引人瞩目。

1手机新闻客户端时政新闻传播的时代意义

1)时政新闻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时政新闻一般属于“硬新闻”,这类新闻所报道的内容多为国家大事、政策法规、重大活动、重大时事等,有着较高的权威性。在传统媒体时期,时政新闻一般出现在权威党报党刊和各级电视台的本地新闻节目中,和社会新闻、娱乐新闻、民生新闻等“软新闻”相比,硬新闻和受众直接关联性相对较弱、受众兴趣度相对较低、受众反馈相对较少。但是,硬新闻的宏观性和权威性,使其在社会重大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新媒体时期,时政新闻要想继续发挥这样的不可替代作用,就需要主动融入新媒体的传播渠道中。2017年3月1日,全球领先的移动互联网第三方数据挖掘和权威分析机构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2016年中国手机新闻客户端中高端用户专题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下半年,中国手机新闻客户端用户规模为5.9亿人,增长率为4.4%。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7年1月22日公布的第39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手机新闻客户端用户占到了手机网民用户的85%。由此可见,时政新闻积极融入手机新闻客户端,是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2)受众阅读时政新闻的新方式。从受众角度来说,手机新闻客户端时政新闻传播是受众阅读时政新闻的新方式。分析CNNIC第37、38、39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不难发现,手机新闻客户端已经成为当前社会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方式,并且也是主要趋势。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数据,单个用户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高于2.7小时,接近3小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4G时代的到来,受众通过智能手机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新闻资讯。对比提供新闻资讯的一些主流App,微信、微博侧重于社交及娱乐;浏览器内容较为杂乱,用户侧重使用其搜索功能;手机新闻客户端就成了用户获取新闻的最佳渠道。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中国新闻客户端中高端人员群体满意度分布中,凤凰新闻手机客户端、人民日报手机客户端分别以8.6和8.5的得分位于第一梯队。而凤凰新闻和人民日报的主打特色就是时政新闻。由此可见,在手机新闻客户端来阅读时政新闻,已经成为受众阅读时政新闻的新方式。

2手机新闻客户端的时政新闻传播新现象

1)硬新闻,软处理,注重互动与反馈。在传统媒体时期,时政新闻有着相对固定的写作及编辑模式,尤其是在涉及政策法规、重大事件和领导活动等相关内容,多年来已经逐步形成了较为统一的写作方式。这种方式在保证了权威性和严肃性的同时,也存在受众认知性不足、受众兴趣度不高等现象。简单来说,就是不够“接地气”。进入新媒体时代,在手机新闻客户端上,许多时政新闻开始进行“软处理”,采用更加亲和、接地气的语言解读“硬新闻”,形式更贴近生活,风格更为亲民。首先,在标题上的“软处理”最为直接。比如,“2017年7月1日起,有一大批政策法规开始施行”这类新闻,在传统媒体时期,通常采用的是类似这样的标题“2017年7月1日起××政策法规施行”,这类标题虽然已经将事件主要内容交代清楚,但是受众并不清楚事件与自身的关系。相反的,在新媒体时期,同样内容的新闻标题截然不同。在手机新闻客户端上经常出现的是“7月1日起,一大波法规将影响我们的生活”,或者是更为明白的“国家××部:你的××权益将于7月1日起有新变化”等,直接将政策法规的内容定位于受众最基本的需求,这样的标题更加“吸睛”,引导受众进一步阅读较难接地气的时政新闻。在内容上,软处理的方式更为明显。还以上节同样事件为例,传统媒体时期,时政新闻的写作模式通常为,导语“六要素”说明情况,接下来阐述政策法规的概要内容,最后简要阐述意义等。但是新媒体环境下,手机新闻客户端通常在导语中除了六要素外,会直接点明某项政策法规直接关联受众的哪些权益,接下来结合法律法规的具体条款来对受众需求进行详细解读,最后简要阐明意义等。与此同时,在传播上,时政新闻传播有了革新的成果。传统媒体时期的时政新闻,主要依靠报纸、广播、电视进行大众传播,受众之间的传播较少。新媒体时期,在手机新闻客户端上,时政新闻的传播与受众的联系更为紧密。以网易新闻客户端为例,时政新闻在客户端上被受众阅读后,受众可以即时通过页面中提供的评论功能及时反馈意见,受众和时政新闻互动性得到大大加强。另外,受众可以将任何一篇时政新闻根据自身喜好,通过页面中提供的“分享”按钮,一键分享到微信、QQ、微博、易信等诸多社交软件上,这就完成了受众之间的二次传播,甚至是多次传播。这种传播的影响力已成为大众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中坚力量。2)转变以“编者为中心”理念,注重互联网思维。手机新闻客户端的时政新闻传播发生变化,理念和思维的转变是重要原因,也是顺应时展的必然选择。在传统媒体时期,什么样的时政新闻,如何传播时政新闻,是由传统媒体及媒体编辑来决定的,媒体什么样的时政新闻,受众就阅读并传播什么样的时政新闻。在新媒体时期,手机新闻客户端的市场化程度较高,竞争非常激烈,必须将“编者为中心”理念转变为“受众为中心”理念,通过对受众阅读时政新闻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结合受众的不同喜好,有意识地进行“议程设置”,即将受众愿意阅读的时政新闻优先推送给受众,或者针对不同的受众喜好来设置并推送不同的时政信息,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这样的行为,实际上也是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思维的体现。互联网思维中,用户至上是非常关键的一点。而时政新闻在手机新闻客户端上的转变理念,“有的放矢”进行传播,就是主要针对用户进行的,实践证明,这种转变所带来的效果是非凡的。

3手机新闻客户端的时政新闻传播发展策略

目前时政新闻在手机新闻客户端上发展整体向好,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时政新闻的整体阅读量相对于民生新闻仍较少、时政新闻的来源管理还需加强审核等。今后手机新闻客户端的时政新闻传播仍需要不断完善、加强。1)时政新闻在标题和简介上要更具吸引力。手机新闻客户端上的新闻编排,符合当前受众的阅读习惯,以新闻标题列表式呈现,标题下方附有简短的内容简介。受众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标题和简介来决定是否要阅读这篇新闻。因此,时政新闻在标题和简介上要更具吸引力,一眼就能抓住受众的兴趣点和需求点,吸引受众点击详细内容阅读。这方面可以借鉴一些民生新闻的标题,但是既不能形成“标题党”,也不能削弱其权威性。这需要时政新闻编辑多学习多借鉴。2)手机新闻客户端要加强时政新闻的来源审核。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的来源众多,一些社会机构或者个人,以注册公众账号的方式也来进行新闻传播,如网易新闻客户端的网易号,头条新闻的头条号等。在2017年6月1日施行的国家网络安全法中明确规定,不允许个人类账号时政新闻,但是仍然有一些顶风作案的现象存在。因此,手机新闻客户端一定要对这些公众账号进行严格审核,坚决杜绝个人类账号时政新闻,对时政新闻进行评论的,要防止出现内容不正确、导向有偏差等情况,维护时政新闻的可信度和权威度。手机新闻客户端需要时政新闻,时政新闻也离不开手机新闻客户端,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新媒体的浪潮下,时政新闻要将手机新闻客户端的优势同自身优势融为一体,适应时展勇于变革,这样才能在未来取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赖莉莎.手机新闻客户端的互动传播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7(8):14-15.

[2]郭卓.手机新闻客户端时政新闻互动传播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6.

[3]王霖,郭金明.手机新闻客户端个性化与发展趋势[J].新闻世界,2016(4):61-63.

[4]孙芳.手机新闻客户端内容经营的“长尾”策略[J].青年记者,2016(18):77-78.

时政新闻范文第7篇

“时政新闻”过分生硬,在各级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其中,既有记者、编辑、媒体自身的原因,也有“上面”的原因——有关领导就是这么定的稿,就是这么要求的。而且从根本上讲,正是由于这“上面”的原因,领导活动报道改革喊了多年,不见成效。然而其危害却日益显现出来,新闻宣传的实效性大打折扣——你改不了,受众敬而远之,不听、不看总可以了吧?从小处说,改进领导活动及会议报道是增强媒体吸引力,增加受众量,发展壮大媒体自身的需要。从大处讲,这还关系到我们的媒体能否正确有效地引导舆论,能否主导舆论阵地,能否真正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能否更好地为改革、发展、稳定加油、鼓劲的大事。

应该说,“时政新闻”本身没有错,而且是新闻报道的“顶梁柱”。没有“时政新闻”的新闻难以称其为新闻。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让“时政新闻”以更好的方式让受众接受。本人的体会是,让“时政新闻”新闻化是改进领导活动及会议报道的一条有效途径。

所谓“时政新闻”新闻化,就是把相对比较严肃的政治、经济新闻,包括重要会议、领导人活动等,通过内容的深度挖掘和报道形式的改进,努力增强新闻的可听性(可读性或可视性)及亲和力,使报道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更加具有说服力、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先,让“时政新闻”新闻化,要适当进行“软包装”

“时政新闻”软包装,不是搞花架子,更不是抛开重大主题或重要内容,片面地从严肃的会议、活动中挖掘软性内容,甚至搞一些媚俗的花边新闻,满足某些人不太高雅的嗜好。而主要是指通过报道形式的改进,增强时政新闻的可听性及亲和力,使“时政新闻”更容易被人所接受。

实践证明,在表现形式上多动动脑子,对“时政新闻”进行软包装,善于捕捉现场报道等方式进行表达,能够达到受众愿听、愿看且入心、入脑的效果,可以大大提高新闻宣传的实效性。

其次,让“时政新闻”新闻化,要善于寻找新闻点

程式化的领导活动、会议报道往往是面面俱到,没有重点,只是把活动过程流水帐式的罗列,或者把会议内容进行一二三四、甲乙丙丁式的展示。如此这般,把本该突出的会议“亮点”淹没在了芜杂的材料堆砌之中,让读者不得要领,甚至不知所云。

改进会议报道必须对会议内容进行取舍,努力把会议的重点、新闻点等富有新闻性的“亮点”展示出来。比如,全省税费改革会议,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但最关心这个问题的是农民,农民最关心的是如何改,改革后可以减轻多少负担。在报道中,有的记者采取传统的方式,泛泛而谈,面面俱到,重点内容被淹没在冗长的文字中。但用心的记者把会议中最核心的内容“抓”出来,在写会议报道的同时,通过电话采访的方式,听取农民的第一感受。报道中既有会议上获得的政策内容,也有农民的心声。两种报道方式自然带来两种不同的结果。

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就是有很多新闻“亮点”是在会议、活动中突然迸发出来的,如果能够及时抓住,往往会“歪打正着”,获得意外收获。

我们有的记者,形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经常是会前拿到主持词、领导讲话稿和名单就写稿,会议开不了一会儿就离去,很多好的新闻点没有把握住,有时因会议活动发生临时变化也不知道,甚至造成报道的失实

第三,让“时政新闻”新闻化,要努力选准“着陆点”

按照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从群众的角度出发,跳出旧的模式和套路,从文件中,从会议中,从领导人活动、讲话中,提炼群众之所想,群众之所需的信息和内容,力戒空话、套话,着力在新闻与受众之间寻找“共振点”、“交叉点”,引发受众心理和情感上的共鸣。

只要真诚地与人民群众同甘苦,齐爱憎,关注普通老百姓的命运,既对上负责,又对下负责,就可以实现真正时政新闻的“新闻化”。

时政新闻范文第8篇

头条编排有胆识

新闻头条就是新闻的眼睛。当今的媒体,无论是报纸,还是电视广播,尤其是时政新闻节目,在头条的安排上,真正有新闻价值的,或者说称得上新闻头条的很少。更多的则是领导人的会议活动,又或者是号称典型的经验报道。我们来看2007年8月2日的《郑州新闻》。按照时政新闻编排的惯例,其中有三条新闻都是可以做头条的。一条是《暴雨突降郑州》;一条是紧跟其后的《郑纺机家属院发生坍塌 有关部门紧急组织抢险》;还有一条是迎接十七大胜利召开的《迎接十七大系列报道:郑东新区水域靓城规模显现》。

先说《郑纺机家属院发生坍塌 有关部门紧急组织抢险》。首先从本条新闻的内容来说,时效性强,可视性强,观众关注度也较高。其中又是重要领导(市委书记、市长等领导都参加)活动,符合了时政新闻编辑头条长期以来的习惯,而且本条新闻又不同于平时的领导参加会议,或者日常调研工作的新闻,它有核心内容,就是郑纺机家属院发生坍塌了,是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具有新闻价值。

再说另外一条新闻:《迎接十七大系列报道:郑东新区水域靓城规模显现》。本条新闻从重要性和可视性,以及政治性上来说,也都具备了做头条的条件。郑东新区是郑州市一个引人关注的正在建设起来的开发区,它的建设成就令人鼓舞。用郑东新区的建设成就迎接十七大的召开也符合新闻报道规律,而且从现在时政新闻的普遍编排规律来看,从中央媒体到各级地方媒体,经常采取这样的经验性、成就类、典型类的新闻做头条编排。

权衡三条新闻,《郑州新闻》的编排人员在遇到重大题材时,作出了大胆的决定:把《暴雨突袭郑州》放在头条。虽然它是一条天气灾难性的新闻,但它具备头条的所有要素:新近发生(今天早上),普遍性(全市),典型性(很少有),电视画面冲击力强(电视视觉需要)。而且,有了这场暴雨头条,让观众首先感受了全市的雨情后,紧跟其后的领导现场组织抢险,也有了新闻基础。

整期节目编排条理清晰,有新意

本期《郑州新闻》采用了串珠式的编排顺序,把好看的新闻按照一定的逻辑性分散开,中间穿插时政简讯、政策咨询。每个小章节又采取了组合式集纳式的编排技巧,使整期新闻节目高潮迭起,看点不断,错落有致,合乎受众的接受心理。

从整体看大致可分为五个段落:暴雨(冲击力强),信息咨询(市民关注),迎接十七大报道(重要),时政简讯(任务性领导活动),出租车恢复营运,记者调查,热线新闻(社会关注度)。第一部分暴雨的报道,既有客观的全面的雨情报道(暴雨突袭郑州),又有重要领导组织抢险救灾,察看灾情的现场,以及政府召开紧急防汛会议等内容。而在4条新闻中,关于大雨和抢险救灾的报道占了6分钟,收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在第二部分中,市区内新增用地不许建设商品房、郑州市将建七大主题公园、郑州市将确保适龄残疾儿童全部入学、郑州市立法保护黄河湿地四条新闻信息。记者抛弃了一般会议新闻报道的模式,截取了会议上传递出来的观众应该知道、需要知道的信息进行报道。四条快节奏的民生类资讯把人们从第一部分最后一篇会议新闻的疲倦状态中解放出来。

在第三章节,新闻的节奏舒缓了下来。迎接十七大的重点报道――郑东新区水域靓城规模显现,美丽的电视画面令观众的身心得以放松。

第四部分是一组领导活动,这在如今的时政新闻中,是许多媒体都感到头疼的问题。而本期的《郑州新闻》作了大胆的处理,将四条时政新闻以时政快讯的形式进行了处理。把日常性的领导活动进行了压缩,变成了简讯一样的时政快讯。四条新闻仅用了1分钟左右的时间,既加快了节奏,也不至于由于时间过长、内容拖沓而使观众走开。将领导活动大胆地放在第四部分,而不是老俗套地从头至尾,按领导职务大小编排新闻,从而实现了节目的起承转合,也完成了领导活动的报道任务。

最后一部分由三个篇章组成,可以说是整期新闻节目的又一个高潮。其新闻价值不言而喻。如果放在民生类新闻节目中,它们是完全可以被编排在前面的。经过两天的停运,全市出租车恢复营运。新闻对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了详尽深入的报道,主持人出镜,现场的点评更是表达了媒体对这件事的关注度,也给本条新闻增加了厚度。最后是两篇记者调查《巩义:汽车不进站强收进站费》,以及追踪性报道《坠楼男童小昊轩能说话了》。其实,仔细分析这三篇新闻的编排,也很值得肯定。

三篇新闻最后使得观众的收视心理达到高潮,出租车恢复营运是当时郑州市民最关注的事件,牢牢地抓住了观众的收视心理。记者调查、舆论监督、客观反映……看到此时,忐忑不安的观众也逐渐恢复平静。而最后一篇充满爱心的《坠楼男童小昊轩能说话了》的报道,使新闻节奏缓缓降了下来。

对新闻传播活动而言,效果是整个传播活动的中心,实现有效传播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内容为王,有了好的新闻内容,再加上符合受众接受心理的编排,实现新闻的有效传播才能成为可能,才是有价值的传播。从本期新闻节目当天的收视效果看,创下了《郑州新闻》的最高收视率。也就是说,它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有效传播,达到了新闻传播的效果。

(作者单位:郑州电视台新闻部)

时政新闻范文第9篇

一、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更多更好地融合起来,才能从更高的层次上架起党和人民之间的桥梁

我们说民生新闻关注民生,那么与民生新闻内容风格截然不同的时政新闻是不是就不用关注民生问题了呢?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同样是新闻,为什么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在老百姓眼中的差距会那么大呢?主要是一些媒体没有从更高的层次上把握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的真正内涵,没有把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融合起来。

诚然,时政新闻必须讲政治,必须严格遵守报道程序,但这决不能成为固步自封、裹足不前的理由。现在,相当多的情况下,我们的时政报道,是在按上级的指示搞宣传,而不是真正去做新闻,因为太中规中矩而常常陷入程式化、模式化的窠臼,因为程式化、模式化而湮没了新闻,结果导致记者不去主动地了解民众、服务群众。许多记者认为,会议和领导活动不会有真正的新闻,只要按程序报道就行了。我们不排除有些会议和领导活动确实没有新闻传播的价值,那么,是不是党委和政府召开的所有会议都是与解决当前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无关呢?答案是否定的,出现这一问题,关键是我们的记者只关注会议或领导活动的表面,没有看到会议和领导活动后面的深层次的东西。缺少对领导讲话精神的解读,缺少对领导讲话和活动的背景介绍,缺少对领导讲话中所关心的与人民群众反映相契合的问题的反映。

因此说,时政报道并不等于疏离群众,关键是我们怎么样从更高的层次上把握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的真正内涵,真正发挥新闻媒体的喉舌功能,架起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染,把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更多地融合起来,从群众关心的角度去报道时政新闻,从会议和领导活动中发掘和解读到群众感兴趣,急需了解和希望解决的问题。记者只要心理装着群众,把群众的利益、呼声和意见挂在心上,并带着这些问题去参加会议,报道会议,捕捉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共振点”,这样,我们的报道就会扭转脱离实际,疏离群众的局面,一定会受到党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更多更好地融合起来,才能在越来越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现在一些媒体主观地把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隔离开来,主打新闻以时政新闻为主,主要为领导服务。而另外再办一档民生类新闻节目,认为民生类新闻节目就可以抛弃一切对受众没有吸引力的报道,一切以收听(看)率至上。现在,一些媒体的所谓民生类新闻节目,报道的内容大多是一些社会新闻,如血淋淋的车祸、火灾、打架斗殴、醉酒闹事、婆媳吵架等“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东西,甚至出现“五条腿的王八”这样的新闻作为节目头条的现象。即使是真正的民生新闻也只是孤立地报道单个事件,不作深入、系统的挖掘,缺乏对新闻事件、对社会生活的整体关照,让人觉得所谓民生新闻不仅琐碎,而且肤浅,乍看挺热闹,实质上沿着新闻娱乐化的方向越陷越深,成了“市侩新闻”。

这种病症的出现对于当代中国兼具执政党舆论宣传工具功能和面向市场的大众传媒双重功能的媒体来讲是极为有害的。长期人为地将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分设,必然会导致新闻党性和人民性在媒体上的决然对立,进而导致受众对新闻媒体的怀疑和抛弃。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隔裂开来,容易把听众分为一种只关心时政大事,另一种只关心发生在老百姓身边小事的两种人群,产生的结果是经常收听时政新闻的听众反映新闻节目报道老百姓的事太少,而经常收听民生新闻节目的又反映本地有这么多大事为什么都不做报道。使新闻宣传的整体效果被大打折扣。最终完全可能使媒体陷入一种既无法实现党委政府喉舌功能,又没有办法在越来越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赢得先机的被动局面。这就要求我们把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更多更好地融合起来,在更好地宣传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中心工作的前提下,更多地去关注人民生活、平民生计,报道群众的身边事,反映群众的喜怒哀乐,靠高质量的新闻赢得受众,为媒体的市场化运作,提高经济效益创造条件。

三、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更多更好地融合起来,才能搭建公共平台,从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关注民生

现在许多媒体都提出了“公共新闻”的概念。所谓“公共新闻”就是在国家公共意识日益强化的大背景下对党和政府执政理念的新的阐释和传播,意在通过媒体搭建的公共平台,塑造官员的公民意识以及公民的公共意识,提高公众应对社会问题的行为能力,缓解矛盾,化解冲突。通过这个描述,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媒体力图把境外舶来的“公共新闻”理念本土化,从根本上理顺当下由于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这两种新闻模式分立而导致的混乱。因此,要解决这一混乱问题,就必须把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更好起融合起来。

实施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融合在当前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推动我们新闻媒体的改革步伐,使新闻更加符合新闻规律,回到新闻本身,使新闻媒体找准自己的位置。更为重要的是,在当前全党全国齐心协力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能够更好地起到引导舆论、鼓舞群众、关注民生、启发民智的作用。记者通过一些时政活动的报道,搞清楚,哪些问题要突出报道,哪些问题暂不宜报道;哪些问题要大声疾呼,哪些问题要淡化处理;哪些问题要加热,哪些问题要降温;都要从全局的高度去正确把握。既要把民意反映好,同时又把大局维护好,这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应尽的职责。

时政新闻要与民生新闻融合,就必须让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更具广度和深度。关注民生但不是一味地去迎合受众,关注问题就是对新闻事实除了报道“什么”,更应该关心“为什么”、“怎么办”,新闻要对社会对民众负责并积极地引导公众来关心公共事务,共同为公共事务出谋划策。民生新闻哪里来,民生新闻不单是从街道社区来,主要是从政府部门来,民生题材包括就业、住房、医疗、教育、收入分配、社会治安诸多方面,这些方面的新闻就是要多跑政府部门才能得到。实际上很多民生新闻就是时政新闻的延伸报道和深度报道。

时政新闻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电视时政新闻 改革 对策

2012年,中央电视台为了扩大时政新闻报道影响力,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入手,对电视时政报道进行了革新,而央视时政新闻的改革也为我国电视时政新闻的突围之路做了良好铺垫。所以,在当前电视时政新闻改革、创新中,应结合中央电视台时政新闻改革案例,不断创新新闻报道形式,充分体现新闻权威价值。同时,实现新闻民主化的报道,吸引受众关注,让受众通过对电视时政新闻的观看,实时掌握党和国家相关政策和方针。

一、电视时政报道现状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我国电视时政新闻报道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缺少评论

即我国电视时政新闻报道很少涉及到新闻评论的传播。例如,某电视台在为期4天的时政报道中,仅有消息报道,未涉及到任何一个评论。所以,在“时政+特写+花絮”固定报道模式下,使得受众无法通过“评论”参与到新闻传播环节中,影响了时政新闻影响力度。

第二,报道形式单一

即部分电视台在时政新闻报道中,缺少与网络媒体间的互动,仅局限于传统媒体的应用,缺乏移动客户端、电视社交网络等平台使用意识,就此禁锢了受众间的互动效果。反观中央电视台的时政新闻改革之路,其官方微博“央视新闻”粉丝高达4854万人,发帖量是81137条,内容基本是实时更新。例如,在“世界首例芒果太空育种细胞培育成活”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通过微博对事件进行报道,这种报道形式与受众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第三,缺少民主化特色

即因时政新闻受宣传纪律的约束,所以,其报道内容较为古板,报道口径也较为单一,缺少普通群众服务意识,最终影响了电视时政新闻受欢迎程度。

二、电视时政新闻突围之路

1.发挥新媒体力量

基于电视社会网络、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逐渐走入人们日常生活的背景下,我国电视时政新闻的改革可尝试与新媒体间进行互动,并在进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动时,开发一系列的新媒体研发、运作、管理、协调等组织。同时,借助知名网站、热门事件、热点活动等等,提高时政新闻传播力度。

例如,某电视台在时政新闻改革期间,为了打造台网一体化运作平台,为120名时政新闻报道工作者配备了iPhone6s手机,便于记者在时政新闻报道中,可以最快速度多层次时政新闻内容。同时,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扩散电视时政新闻传播内容,达到最佳的时政新闻传播效果。

此外,由于微博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力较大,所以,在电视时政新闻与新媒体联动机制构建中,可将“微博”作为电视时政新闻报道的信息源和放大器,与受众之间构建联系,并为受众提供评论区,允许受众在观看时政新闻后,随意发表自身见解,提高对电视时政新闻的关注度。

2.创新新闻报道形式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为了增强电视时政新闻影响力,应注重创新原有单一的新闻报道形式。例如,《新闻联播》在时政新闻改革中,即开始追求“新”和“变”。如,在2015年的除夕夜《新闻联播》报道中,未在片头直接切入演播室,而是先展示了广州迎春花市、香港维多利亚港等多地的除夕夜直播信号,然后,在2分40秒时,将画面转回到演播室,以对谈、交流方式,对当日的时政新闻进行报道。此种报道形式,突破了常规的正襟危坐报道方法,让受众感觉到一种亲切感,且在主持人柔和的语速、语调中,深切地体会到过年氛围,吸引受众关注。

此外,在时政新闻报道形式创新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增强时政新闻感染力,应注重在电视时政新闻片尾播放时,插入一些开放式报尾。

例如,在2013年正月初一的《新闻联播》播放中,为了加强新闻播报内容与受众日常生活的贴近性,即将上海豫园的实时直播画面作为《新闻联播》的片尾,增强了时政新闻报道的温情感,提高了整体新闻报道效果。另外,由于传统单一的电视时政新闻报道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多元化受众需求,所以,在电视时政新闻改革中,可尝试将手机拍摄的画面作为新闻片,增强时政新闻报道形式多元化。

例如,央视新闻频道在报道形式改革中,即抓住了媒体融合时代特点,提出了“百姓自拍”改革方案。即鼓励百姓利用手机拍下日常生活中的时政资讯,放在电视时政新闻报道中播出,提高新闻报道效果。同时,借助移动通信工具、微信等自拍功能,让时政新闻变得更为生动、丰富,达到最佳的新闻报道状态。

3.充分体现新闻权威价值

在时政新闻改革期间,为了扩大其在民生新闻、社会新闻方面的竞争力,应注重扩大电视时政新闻的权威特点。

第一,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电视时政新闻的观看人群主要集中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其中,中老年人群中高中以上学历占据60%。鉴于此,为了进一步扩大电视时政新闻的影响,必须正确认识时政新闻是党的“耳目喉舌”。同时,认真贯彻“三贴近”和“执政为民”的报道原则,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定位时政新闻报道,发挥时政新闻监督作用。例如,《长春新闻》在报道中,即借助自身舆论监督职能,报道了不文明的时政现象,解决了老百姓生活难题,就此吸引了老百姓对时政新闻的关注。

第二,在电视时政新闻报道改革中,为了兼顾政府和老百姓要求,得到双方认可,必须适当调整电视时政新闻报道视角和分寸、方式等等,为老百姓反映切身问题。同时,帮助政府机构宣传党的方针和政策,就此通过二者关系的平衡,逐步提高电视时政新闻报道收视率。

4.实现新闻民主化

在电视时政新闻改革期间,注重体现电视时政新闻报道民主化特色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为了强化群众对电视时政新闻报道权威性的认识,必须在宣传党的方针和政策的基础上,从关注群众生活态度入手,加强时政新闻与民众间的紧密联系,就此让时政新闻立足于民众中,吸引民众的关注。而从时政新闻报道语言角度来看,由于官话和套话会使时政新闻变得枯燥、乏味,所以,为了让受众更为深层次地解读时政新闻报道信息,与新闻报道进行互动,应在新闻报道时,使用较为浅白的语言,反映百姓生活,最终就此突出时政新闻的有用性和服务性,让更多的人对时政新闻进行关注。

其次,在电视时政新闻改革中,应注重借助具体的时政新闻突出国家对群众的关心,并以服务群众为指导思想,宣传党政纲要和时事,继而基于保证时政新闻权威价值的基础上,创新时政新闻的报道,让时政新闻深入到群众生活中。

结论

综上可知,我国电视时政新闻的发展仍然存在着某些不可忽视的弊端。如,以消息为主,缺少评论或者新闻报道形式单一、缺少民主化新闻报道特色等等。所以,为了更好地发挥电视时政新闻社会影响力,且提高时政新闻报道收视率,应不断推进电视时政新闻的改革之路。同时,在时政新闻改革期间,认真贯彻“以人为本”改革思想,使时政新闻趋于鲜活化,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

(作者单位:锦州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胡婧.如何提升地方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亲和力[J].新闻传播,2016,12(09):77+79;

[2]万晓红,王文晶.电视时政新闻亲民化与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改革[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13(06):50-52;

[3]刘俊.技术赋权与社会赋权的回响: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时政新闻改革――基于对近年来央视《新闻联播》春节期间创新的分析[J].新闻界,2015,14(09):30-37;

[4]孙文辉.电视时政新闻的亲和力改革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17(04):229;

上一篇:新闻头条范文 下一篇:新闻热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