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平衡范文

时间:2023-10-05 02:44:44

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篇1

关键词:生态平衡;经济平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F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009(2015)22-0081-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工业模式已无法在当代社会立足,以消耗大量产能,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工业生产已被淘汰。现代社会需要的经济是与生态环境密切联系、二者双赢的经济模式,因此,生态平衡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能保持经济状态的平衡就是生态经济平衡。生态经济平衡中生态系统内部及其与外部的交流或者说物质与能量的转换中与社会发展的经济必然有一定的联系,人类社会要学会维护经济平衡的同时保证生态的平衡。从本质上来看,人既是自然界的一员又是社会的一员,作为自然人必然要参与到自然生态系统的活动,作为社会的人也必然会以自己的能量以经济活动或社会活动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因此,生态经济平衡既要满足自然界的需要,也要满足人的需要,在两者中找到契合点。

一、生态经济平衡的相对性

现代社会总以一定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为基本目的,它在要求经济发展平衡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到生态的平衡。这两者相结合形成的平衡状态是一种有条件的平衡,这种条件是两者相互制约的条件,也是互为满足的条件;这种平衡也是在生物系统中不断运动状态下的平衡,从整体来看其基本态势是从不平衡逐渐走向平衡的过程。生态系统中经常面临生物的某种灾难,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太多不利于生态的平衡,因此需要对它们进行适当的保护,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建立了生态自然保护区。在人类历史古老的历史上,动物曾对人类的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活,人类同许多动物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最终人类成为了世界的主体,主体地位的确定后,人类要发展自己,实现更美好的生活,又需要对一些动物进行保护,以实现生态的平衡,进而实现生态经济的平衡。经济平衡受到生态平衡的制约,因此,生态经济平衡在通常的情况下,只能处于相对性,是一种动态性的平衡。

二、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的关系

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两者密不可分,又相互制约,共同成为社会发展的因素。首先两者是有机统一的整体。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多追求经济的发展,但是现代社会的经济离不开生态环境,同时,生态环境要保护其稳定的平衡状态也需要经济因素的支持,如一个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与维护,没有经济要素的支持,这个保护区也不会起到对动植物的保护作用。因此,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两者是有机的统一体。其次,生态平衡具有基础性作用。在这个平衡系统内,生态平衡是第一个层面的内容,经济平衡是第二个层面的内容。因为经济形态是人类社会的主观行为,生态形为是大自然的客观行为。人类社会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以大自然的生态为依存条件,因此,生态平衡是先于经济平衡而存在,是经济平衡的自然性基础,经济平衡则是在生态平衡基础上发展而来。如果没有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状态,相对平衡的发展状态,经济平衡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很能长久的维持下去。这已经被社会现实中的情况所证明。第三,经济平衡居于主导地位社会的发展是以人的目的性为基准的,在生态经济平衡中,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是经济的平衡,它因此在平衡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人类社会的生活需要得到其相应的高度,不断追求经济的卓越发展。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中,人类一开始并没有注意平衡关系,只重视自身的利益与自身的价值实现,最终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感受到生态系统失衡的危害性。但是这并不能否定人类社会的主体地位,不能否定经济平衡的主导地位。人类认识了自然规律之后,会以其主动性的条件按其身的目的性去构建新的经济平衡,构建新的生态平衡。

三、生态经济不平衡的后果

生态经济不平衡通常都会由生态平衡失调造成。现实社会中更重要的更为常见的是生态破坏。生态破坏一般由结构和功能变化引起,有时也会由环境污染造成。生态平衡失调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效益方面造成农牧产品产量下降,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证,也会给未来社会造成巨大的社会负担,形成对资源环境的长期破坏。目前来看,影响生态经济不平衡的生态破坏主要是各种环境污染造成的破坏,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重金属造成的污染。重金属污染主要是由于工业的发展,矿山的开采等把污染物排放到周边地区,造成土地中重金属含量增加,对人体造成危害。正常情况下,一般的污染物大自然会具有自身净化能力,但重金属如铅、汞等形成了富集效应,很难对其净化。二是大气污染。目前,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加上在北方冬季使用能源集中,形成了大气污染,造成了雾霾天气,直接影响到人与动物的健康。三是化肥农药等的污染。农民为了追求作物的高产,过量的使用化肥农药,形成了对农产品及土地的污染。这就容易形成对生物链各个环节的不同程度的破坏。总之,由于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最后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形成对经济发展的破坏,不利于经济的平衡。只有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才会引起人们的足够的注意力,产生极大反应,最后共同抵制对环境的破坏,维护生态与经济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科.中国县域经济转轨中的矛盾与成因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3,2.

[2]徐志勇.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与金融支持问题[J].理论月刊,2003,3.

[3]门恩虎.论县域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路[J].经济纵横,2003,7.

[4]吴季松.新循环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孙正甲.生态政治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6]陈仲新,张新时.中国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J].科学通报,2006,04.

生态平衡篇2

构建教学过程的非平衡态,其实质就是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调控和信息的传输,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主动学习,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恰到好处地构建教学过程的非平衡态。

下面就如何建立物理教学中的“非平衡态”作些探讨。

1.通过别致新颖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新颖、有趣、别致的教学内容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他们就会喜欢钻、愿意学,愉快地寻求知识的来龙去脉。例如讲解相对运动时,可向学生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国飞行员在高空中用手抓住一颗德国子弹的真实故事;讲液体浸润时,解释一下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什么说“落汤鸡”而不说“落汤鸭”的道理。这样可使原本比较枯燥抽象的授课,变得形象逼真、生动有趣。

2.借助实验,引导探究

①通过演示实验

借助演示实验,有效构建学生思维的非平衡态。学生有自己探究一下的冲动,教师要利用好学生这种冲动的内驱力,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为了研究电容在交流电路中的作用,可先将电容与灯泡串联后,接入电源,由于电容两极板间,是彼此绝缘的,故灯不亮。而当将电容与灯泡并联后接入交流电源时,灯亮了。这样,学生在对实验现象惊诧不已的同时,也就产生了莫名其妙的内驱力,并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究,弄清现象的本质。

高中生朝气蓬勃,探究心盛,实验探究对他们有极强的吸引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既动手,又动脑,不仅探究是什么,还会探究为什么。特别是创新实验设计,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对物理教师来讲,除做好学生实验外, 还应想方设法改造实验,自制教具,把演示实验尽可能多地变成学生实验,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

3.利用感知错觉

在教学中,恰当地利用学生的这种感知错觉,有助于学生思维非平衡态的形成。例如在冬天,相同情况下,摸铁块比摸木块要凉些,学生就会产生铁块比木块温度低的错觉。而一旦教师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证明等,得出铁块与木块温度一样时,容易引起学生反思,“为何铁块摸起来要比木块凉些?”这样,既可以使学生知其然,同时又知其所以然。

4.通过设疑引趣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学习时间,不失时机地设疑置惑,可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进入激烈的非平衡态,从而使学生的探究行为得以顺利进行。如在讲授“液体的表面张力”时。在让学生观察铁片在水中下沉的自然现象时,再让他们领略钢针竟可奇迹般地浮在水面的事实。面对如此不可思议的实验情景,学生定会兴趣盎然,并通过其积极主动的探究去刨根问底。

5.引导发现探究

发现学习的倡导者,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科学家发现规律的途径与方法,适合于所有人,只是知识程度不同而已。使一些学习过程成为模拟的发现探究过程,对构建教学过程的非平衡态有重要意义。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循规蹈矩,书上写什么,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记什么,不敢越雷池一步。那么即使全优,将来也不会有什么作为,充其量他只能出色地重复别人的过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凭借自己的一桶水及学生一杯水的知识优势,大胆鼓励学生联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在研究“单摆的周期”时,可先让学生猜想影响单摆周期的可能因素。例如摆球质量m,单摆的摆长L以及重力加速度g等,进而再让学生设计实验确定单摆的T与哪些因素有关。

6.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基础、知识内容、授课类型的不同,灵活设计相应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玻耳原子理论难懂、抽象,在处理教材时,不能一下子正面接触知识点,而要采取分步到位、迂回包剿的方式;再比如,动量守恒定律,应用广泛,但有成立条件,因此使用时得格外小心。如果采取设疑置障、边讲边练边议的方法,引学生入迷宫、下深海,参与教学,一定会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7.准确及时反馈

反馈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重要的作用。课堂提问,板演抢答、实验操作等即时反馈和章节小测、作业批改、评教评学等延时反馈相互进行,互补长短。即时反馈贵在迅速及时,趁热打铁,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延时反馈,好在反复实践,反馈信息准确性高,时效性长,更能结合学情有的放矢。但两者反馈都必须及时、准确。早接收反馈信息,就会早把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少走弯路。

8.诱思教学

施教时,要注意“诱导思维”。诱思教学法的三步曲是:“诱疑”,使学生“生疑”;要准确“导向”,使学生的思维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地发展;“释疑”,学生掌握知识。 诱思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思为主攻、练为主线。这四点的核心是启发。教学时应循循善诱,变教为启悟,变教为诱。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才能达到思的结果。 诱是条件,思是目的,两者辩证统一,是主导与主体的最佳结合,也是教学取得巨大成功的最重要保障。善诱则通,善思则得。诱是外因,思是内因,只有把诱调到思的频率上,才能发生共振,才能大幅提高教学效率。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促思,共同发展。在“诱思教学法”指导下,教师的每个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怎样教,更要考虑学生怎样学,不是以教为中心去设计教学过程,而是以学为主体去组织教学过程。

生态平衡篇3

生态系统正是由这样一张张“复杂的关系网”组成的。但是,不管生态系统多么复杂,我们都可以根据食物链将其成员分成三类:生产者(例如植物)、消费者(例如草食动物)和捕食者(例如肉食动物)。(此外,还有一类分解者,如细菌、腐食动物,在此不做考虑。)如果各个成员的数量基本维持不变,我们就可以说达到了生态平衡。这三类成员的数量多少又是互相牵制的:植物的数量取决于阳光、土壤、空气状况,但是也受到草食动物数量的影响;草食动物的数量同时受到它吃的植物数量和吃它的肉食动物数量的牵制;肉食动物的数量又受到它吃的草食动物数量的牵制。那么,在这些相互关系中,究竟哪一个是最主要的、起控制作用的?

这似乎是个简单的问题,然而至今却还没有取得一致意见,在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从下到上”模型,认为植物会使用“化学武器”对抗消费者,通过改变化学成分使植物变得难以消化或不可食用,而过度的消费也会降低植被的质量,从而限制消费者的数目,进而限制捕食者的数目;另一种是“从上到下”模型,认为捕食者控制着消费者的数目,从而限制了消费者对植物的过度消费。

哪一种观点正确呢?要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并非难事。如果我们把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关的捕食者全部消灭,“从下到上”模型预言消费者的数量不会改变,因为它们的数量是由生产者控制的;“从上到下”模型则预言消费者的数量会膨胀,进而又会改变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然而这个实验设计虽然简单,却无法执行,我们不可能在实验室建立一个包括肉食动物的大型生态系统,法律和道德也不允许我们在野外有意消灭肉食动物来研究其后果。因此,这两个模型孰是孰非,难以验证。

幸运的是,大自然已为我们做了实验。1986年,委内瑞拉在加罗尼河谷建了一个大坝,造出了一个面积达4300平方千米的世界第七大人造湖——古里湖。数百座山峰变成了湖中的岛屿,面积有大有小,最小的不到0.1公顷,最大的大于150公顷。1993年和1994年,一个由美国、秘鲁、英国、印度、委内瑞拉、西班牙和加拿大生物学家组成的联合小组开始对其中12个彼此隔绝、面积不一的岛屿的植物群和动物群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面积不同的岛屿的动、植物群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与附近的大陆相比,在大岛(大于150公顷)上,原有的物种基本上都保留着;在小岛(小于1公顷)和中岛(4公顷~12公顷)上,75%以上的脊椎动物灭绝了。小岛上的动物剩下了三类:食虫动物(蜘蛛、蜥蜴、蛙、鸟)、吃种子动物(鼠类)和草食动物(吼猴、鬣蜥、切叶蚁)。中岛上剩下的动物还多了犰狳、刺鼠,有的还有戴帽猴。在中岛和小岛上,脊椎动物的捕食者(美洲豹、美洲狮、鹰、蛇)基本或完全消失了,形成了一个捕食者被灭绝的生态系统。结果就像“从上到下”模型所预测的,消费者数量激增,中、小岛上的鼠类密度比大陆和大岛增加了35倍,鬣蜥增加了10倍,吼猴增加了30倍,而切叶蚁巢的密度大约是大陆的两个数量级。在小岛上,密集的草食动物彻底地破坏了植被,植物的密度不到大岛的一半,而且大部分植物物种都属于难以食用的藤本、灌木。按这种趋势,要不了多久,动植物的多样性就会从岛上消失,最终演变成物种单调的贫瘠的生态系统。这已有了先例:1913年在建巴拿马运河时也形成了一个人造湖——盖顿湖,到现在,湖中已有80余年历史的那些小岛就只剩下了贫瘠的生态系统。

由于肉食动物也能对人构成生命威胁,人们对它们有天生的厌恶和恐惧。在人们入侵一个生态系统时,肉食动物往往首当其冲,成为最早的牺牲品,多种肉食动物已被灭绝或成了濒危物种。在我们知道了肉食动物对生态平衡的重要调节作用之后,或许能使我们对它们更加宽容,从而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类似的大自然实验在中国也曾经有过,将来肯定也会发生。例如千岛湖就是因修建新安江水库而形成,而三峡大坝的建成。也将会形成许多新岛。我不知道中国的生物学家是否曾经做过类似的生态研究,像这种无须先进设备、又能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不应错过。

生态平衡篇4

学习党的十报告,我们感悟到,改革开放30多年,如今的广州航道局到了一个拐点,面临着新的问题,传统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所以要转变发展方式。在国外形势低迷的情况下,我们要集中精力扩内需,把国内市场做好,不管周边怎样,我们国内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中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国家发展的总体目标很明确,路径也很清楚。我们公司主业是航道的疏浚、港田的开挖以及吹填造地,加快城镇化建设,这对于我们广航局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契机。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海洋规划的开发,都离不开基本建设。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单一的做法可能仅仅是搞施工,而更科学的做法不仅是承担项目,还要考虑综合性开发。

同时,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是要开拓海外,实现“走出去”的战略。从2008年到现在,主要战略地点在中东、非洲和中南亚地区,我们的目标是在“十二五”期间,海外市场的份额在企业的总市场份额里占35%左右。走向海外,最大的压力就是SHE,也就是要在安全、环保、健康方面高标准上跟国际接轨。SHE是欧美一些发达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进入而设置的门槛,对海底的排放物、污染物、重金属等方面设置了指标,如果超标,就绝对不能够进入。我们必须花高成本从体制上和设备上进行改进,同时要求员工加强环保意识。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这句话,也是我们最大的感悟。近年来,我们公司的发展力求做到高质量、重效益、可持续。围绕这条主线,今年我们将继续推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全面加强管理提升活动。管理有战略性的管理和基础性的管理。战略性的管理,主要是调节和转方向,懂得怎么去适应市场变化的问题,业务结构、资产结构、团队结构、人才结构、层次结构等五大层面的结构要随着市场的变化不断调整。今年,战略性管理的重点在加强资产结构、业务结构调整。在资产结构的变化方面,把生产性资产基本变成经营性的资产。基础性管理要抓三个方面:第一是抓基础制度,对一些不适应新情况的陈旧制度进行整理修订;第二是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第三是基本功的建设,也就是员工素质的提升。我们努力在企业内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关心、关爱、关注我们员工的问题,从三个层面即物质层面、精神层面、情感层面满足员工的需要。

秉承“至诚至信、尽职尽责、共创价值”的企业精神,我们努力朝着“打造最受欢迎的中国疏浚公司”的企业目标奋斗,把广航局建设成为“员工热爱、业主首选、股东满意、社会信任”的“最受欢迎”的疏浚企业。疏浚,就是“把泥土放到合适的地方去”。海洋不是我们自己的,在海洋上生活,靠海洋生存,就要保护好海洋的生态平衡。如果乱倒挖出来的泥土,就会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如今已经开始把1930年代开挖出来的河沟,慢慢地自然地充装,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我们国家现在还无法做到这一点,但我们可以尽量做到两点:第一是在当地要搞吹填造地的时候,从专业角度给他们提出合理建议,应该怎么做,哪个地方可以做,哪些地方不能做,要考虑对河床走向、生态环境和岸上整体布局的影响。帮助地方政府既能充分利用海洋,又不影响海的自然生态环境。第二是注重疏浚的环保,不管成本多大,都要严格按照技术保护措施和安全防护措施去做,绝对禁止重金属、燃油的污染等,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作者为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崔怀峰采访整理)

生态平衡篇5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产业集群;种群生态学;生态平衡

Abstract: The organizational ecology theory as a found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natural biological community evolution thought, put forward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itself is an industry system evolution process.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cluster and the nature of biological community system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establishing two types of models in ecology culture creative industry cluster, formation and focus on the equilibrium state. Finally in Shanghai "Tianzifang" as an example, analyzes its development by using the model, put forward the relevant suggestions and accordingly.

Key words: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industrial cluster; population ecology; ecological balance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内外得到大力提倡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也继而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和发展壮大,文化创意产业也逐渐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当前知识经济与后工业时代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是当之无愧的朝阳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结果。然而,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发展的历史不长,文化创意产业还远未发展成为成熟的极具竞争力的经济实体。文化创意产业演化的许多理论与实证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西方经济学中对文化创意产业最早的研究可追溯到法兰克福学派的西奥多•阿多诺(Theodor Adono)[1]和马克斯•霍克海默(Max Horkhemier),两人在1947年出版的《启蒙的辩证法》中首次提出“文化产业”(Kuhurindustrie)的概念,书中指出,“文化产业”是凭借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规模地复制商品化的、非创造性的文化产品的娱乐产业体系。随后法兰克福学派其他代表人物马尔库塞(Marcuse)、本杰明(Benjamin)、哈贝马斯(Habemas)等人相继对文化产业概念进行了扩展,形成了法兰克福学派“文化产业”理论。但是这一理论在当时的工业经济背景下并没有引起广泛关注。文化创意产业真正引起世界的关注源于英国“创意产业”的提出。1997年布莱尔当选英国首相后,为了适应后工业时代的经济形势,继续保持英国经济的增长,正式提出了创意产业的概念,即“那些源于个人创造力的技能和才华,而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可以发挥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潜力的活动”[6]。

著名文化经济学者凯夫斯(Caves)在从文化经济学的角度上,更狭义地将创意产业定义为:提供具有广义文化、艺术或仅仅是娱乐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产业[2]。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从知识产权角度把创意产业界定为:其产品均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之内的经济部门。知识产权有四大类:专利、版权、商标和设计。霍金斯认为,知识产权法的每一形式都有庞大的工业与之相应,加在一起“这四种工业就组成了创造性产业和创造性经济”[5]。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是:“创意的循环,将产品与服务是将创意和智力资本作为初始投入,通过贸易和知识产权获利…”。

Towse(2010)认为过去20年来知识和人力资本作为后工业时代经济增长动力被广泛重视,加之知识产权法律的实施,使得创意产业高速发展,这一巨大变化使得那些过去被称之为文化产业的产业与艺术产业一并被称为创意产业[3]。Oakley(2006)认为当涉及到更宽泛的文化领域,“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意产业”具有相同含义[4]。

种群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一定空间中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根据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的规律,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遗传与变异将导致旧物种的灭亡与新物种的产生,这种自然选择机制类似于创意产业演化中的市场竞争。文化创意产业的演化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动态系统,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创意企业种群在市场中相互竞争,具有生存特征的创意企业规模得以不断扩大,而不具备生存特征的创意企业逐渐被淘汰,这一过程既是文化创意产业自然选择的结果,也是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创新的过程。由此看出,我们可以利用生态学模型研究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演化规律,并据此来分析城市创意文化产业如何保持“生态平衡”。

2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生态模型

生态系统中物种之间的生态关系主要有三类:竞争关系、互利关系、捕食—被捕食关系。根据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之间主要存在着竞争关系和互利关系。

2.1 竞争模型

2.1.1 假设和模型构建

为了简化模型,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集群中仅有A、B两个企业,生产同一种类型的产品,如同为艺术品拍卖类,或同为餐饮提供类,因而存在市场上的竞争;

假设2:区域空间的各种要素禀赋是一定的,所以存在集群产量的上限;

由于在集群中,能容纳的规模有限,当A企业产品竞争力强于B企业时,A企业将挤掉B企业而取胜;反之,B企业将取胜。如AB双方都不可能完全挤掉对方,则竞争结果将会是某种平衡状态。

A、B两企业的逻辑斯蒂增长方程分别为[逻辑斯蒂方程,1838年由Verhulst最早提出,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中。Deevey认为这种增长型可能是最普遍的[7]。在生态学上,由于逻辑斯蒂方程与因种群密度制约因素而形成的负反馈机制有联系,因此有人认为,逻辑斯蒂方程是种群生态学中的核心理论之一。]:

y1、y2:A、B两企业的产出水平;

r1、r2:A、B两企业理想环境下的最大增长率;

K1、K2:A、B两企业由环境决定的最大产出水平;

α= y1/ y2:B对A的竞争系数,表示B的产出折算为A的产出的比率;

β= y2/ y1:A对B的竞争系数,表示A的产出折算为B的产出的比率;

由此,我们可得出A、B企业的竞争方程为:

2.1.2 稳定点的解

很明显,A、B企业竞争达到平衡状态时的方程为=0=

图1表示在有竞争的情况下A企业的平衡条件。横坐标表示A企业的产量,纵坐标表示B企业的产量,对角线上的点则表示平衡的条件。最极端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A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完全挤掉了B企业的产品,即y1=K1,y2=0;另一种是B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完全挤掉了A企业的产品即y2=K2,y1=0。这两种情形就是图中对角线两端所代表的条件,对角线上其余的点代表了所有其他的平衡条件。在对角线内侧,A企业的产量会增加,即>0;在对角线的外侧,A企业的产量就会减少,即

将图1的A和B叠加起来,可以得到4种可能的结果。这4种情况将取决于K1、K2、K1/α和K2/β这4个值的相对大小。具体分析如下:

当K1>K2/β,K2

当K1< K2/β,K2>K1/α时,B胜A败;

当K1< K2/β,K2

当K1> K2/β,K2>K1/α时,两者处于不稳定的平衡状态(即两者都有可能取胜,取决于初始产量及其他因素)。

分析上述四种情况,可以发现,当K1=K2,即集群环境可容纳的甲企业和乙企业的规模相同,或者说甲、乙两企业在生产要素、市场需求方面是完全同质时,上述情况变为:

当β>l,α

当α>1,β

当α

图 1A、B企业的平衡条件

据α、β的定义,很明显α=l/β,所以α、β不可能同时小于1。因此,当K1=K2时,第三种情况即稳定平衡不可能出现,A企业不是吃掉B企业,就是被B企业吃掉。因此,在集群成员是竞争关系的前提下,集群保持平衡的条件是集群内成员必须保持一定的差异性,不能完全同质。因此,得出了竞争模型的结论:

结论1:在集群成员是竞争关系的前提下,集群保持平衡的条件是集群内成员必须保持一定的差异性,不能完全同质。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应自觉性或引导性的避免集群内成员蜂拥性的产出或出售完全同质性的产品,以提高整个产业集群的产出水平。

2.2 互利模型

2.2.1 假设和模型构建

假设条件与竞争模型相同。由此,我们可得出A、B企业逻辑斯蒂增长方程分别为:

同样:

y1、y2:A、B两企业的产出水平;

r1、r2:A、B两企业理想环境下的最大增长率;

K1、K2:A、B两企业由环境决定的最大产出水平;

设两企业各自的存在对对方的产出水平有促进作用,则可得到新的逻辑斯谛方程为:

:表示乙企业对甲企业产出水平的贡献率;

:表示甲企业对乙企业产出水平的贡献率,>0,>0。

2.2.2 稳定点的解

当甲、乙两企业达到均衡的稳定状态时,应有=0=,由此可得微分方程组如下:

解此微分方程组,可知达到均衡的稳定状态时有:

由于>0及>0,所以>O。可见,

2.2.3 分析

针对于以上的结果,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当两企业规模相差很大,一个是主导企业(设为A企业),另一个是为主导企业提供中间产品或服务的卫星企业(设为B企业)时,很小而较大。因为在中心—卫星型产业集群中,一般来说,卫星企业依赖于主导企业,主导企业作为某一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标志性企业,是吸引顾客前来的主要因素。并且,由于顾客的服务体验如何对主导企业有着最直接、最重大的影响。因此,主导企业一般来说会承担技术支持,基础设施提供等功能,对卫星企业的贡献比较大。而卫星企业向主导企业提供的产品对主导企业来说只是一种规模效应的补充,因此每个卫星企业对主导企业的贡献较小。此时,1,

二、当两企业均为生产同类产品的小企业,彼此对对方的贡献应相差不大时,不可能出现>1与

根据以上分析,得出互利模型的结论如下:

结论2:在中心—卫星型产业集群中,主导企业与卫星企业间达到均衡状态的条件是主导企业本身的规模要比较大,卫星企业的数目较多且竞争激烈,并且集群中分工的程度比较高。

结论3:网状产业集群达到均衡状态的条件是成员间必须保持激烈的竞争,彼此之间的依赖程度不能太大。

3 模型应用——以上海“田子坊”为例

上海从2008年对田子坊进行了创意文化产业的规划。其实早从二十世纪初开始,就有部分艺术创意产业自发性的进驻到田子坊。经过十多年的演变,文化创意产业的进入不仅改善了田子坊的地方文化形象,也使当地原本的社会关系趋于复杂。资本的话语权愈加明显,而集群中弱势群体的利益则常被忽视[8]。文化创意产业促成了田子坊从一个传统的、地方性的、私密的、低收入群体为主的空间向一个时尚的、国际化的、开放的、高收入群体为主的空间。该地区的产业形态与景观变化如下图所示:

图 2田子坊的产业——景观变化

田子坊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颇具典范的一个范例,在近十多年的时间里,历经了产业形态的不断演化。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生态学模型,分析集群实现生态平衡的要素和条件。结合田子坊的实际情况,对田子坊达到生态平衡应满足以下条件,并对未来规划提供一点理论方面的建议。

集群内企业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差异性,不能完全同质

由上一节的结论1可知,出售同类产品的竞争企业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差异性。如果企业问产品无差异,在效率、成本上又完全同质,则企业之间必然存在激烈的竞争,最后将出现以价格竞争为主要手段的恶性竞争。过分的价格竞争将降低企业的利润,甚至使集群内企业通过粗制滥造、偷工减料等破坏区域品牌形象的手段来降低成本,使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退化。同时也使企业无力进行研究和开发活动,企业的创新能力下降,集群长期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受到破坏,还破坏了企业之间正常的信任和承诺关系网络,对集群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因此,田子坊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企业间产品和服务的差异性,避免集群中产品过于单一。相关部门可以通过鼓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加强监督等措施来增加集群企业间的差异程度。

集群内必须形成功能完善的分工协作网络

一方面,由结论3可知,具有互利关系的企业之间的依赖程度不能太大,要在互利合作的基础上保持适当的竞争。竞争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动力,竞争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创新,无情的竞争规律形成强大的压力,使企业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品种和服务模式,以应对激烈的竞争。适当的竞争会让整个集群充满活力,促进了集群内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从而增强了整个集群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集群企业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合作关系,包括服务项目的组合搭配、共享各类基础设施、共享劳动力市场、共享集群良性发展带来的规模效应等,这一切都有利于集群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创新能力,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所在。

田子坊从最开始的民居与厂房的结合,发展成为艺术工厂的基地,通过逐渐累积的文化背景,目前发展成为集文化创意产业,餐饮,酒吧等为一体的休闲娱乐集聚区。这也充分说明了竞争和合作对产业集群来说都很重要,相似企业,如画廊与画廊之间,酒吧与酒吧之间的差异化竞争使得田子坊这个地区对于顾客来说更具有文化创意的多样性,而通过合作,集群的规模效应帮助吸引更多的市场,实现总量的提升。集群发展的关键是要做竞争和合作之间取得平衡。要达到竞争和合作之间的平衡,关键是在集群内形成功能完善的分工协作网络。如具有产品异质性的同类企业、基础服务机构、政府管理部门等在集群内都占有适当的位置,并达到各种各样的竞争均衡或供求平衡,从而形成均衡的网状结构时,产品服务价值链上的每一个环节上都有大量的企业,它们之间形成了激烈的竞争;而纵向分工的企业间则分工合作完成产品服务的整个过程。另外,在各类基础服务的组织下,企业间又可以进行基础设施共建、集体营销等合作行动。这样,集群内企业间就可以达到既竞争又合作的状态。

在田子坊发展过程中,要完善集群内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网络构建,建立并完善集群内的分工协作网络。相关部门可以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在建设工作中有意识地吸引从事集群内所缺乏的功能的企业进入集群。另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建立专业营销平台,构建集群企业间分工合作的平台。同时,还要积极引入基础服务机构,促进协会、商会等社区自组织的建立。

产业集群要保持与外界的物质交流和信息交流。

形成开放型的生态系统的平衡是对一定的环境条件而言的,环境条件的急剧改变往往引起生态平衡的破坏和生态系统的解体,同样,区域给产业集群提供的环境空间也必须维持在一定的水平。我们在进行产业集群的生态学研究时,曾假设集群所在区域环境空间的各种要素禀赋包括技术、劳动力、资金和市场规模等维持不变,但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集群如果不更新发展,其产品就不可能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需要;对本区域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也会随着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而提高,而劳动力成本也会随着集群的发展而增加;资本的流动更是一个永恒的变量;市场需求的规模也会在不断变化之中。所有这些“环境条件”的变化都可能破坏集群的均衡。要维持集群的平衡状态或者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平衡,产业集群必须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同时通过与外界的物质交流、人才交流、资金交流和信息交流,建立开放型的生态系统,使得区域环境空问的各种要素禀赋保持在一定水平,或者能与时俱进得到较大的提高,从而引导集群扩充和发展到新的水平。这样,产业集群就得以持续地发展。

田子坊在发展过程中,保持了集群与外界的物质和信息交流。自1998年陈逸飞率先在此开办工作室以来,越来越多的新鲜创意血液流入了该文化创意集群。但田子坊内过浓的商业气氛与田子坊作为优秀的石库门历史建筑区以及老上海的名片格格不入,而且越来越贵的租金也使原本创意十足的很多的企业纷纷逃离了田子坊,这种集群内原有资源的不断流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进一步拓展。

参考文献:

[1] 阿多诺(Theoder Wiesengrund Adomo,1895--1973年).法兰克福学派早期重要的领袖人物.启蒙的辩证法[M], 1947

[2] UNCTAD.Creative Economy Report 2008[R].Geneva:UNCTAD, 2008.

[3] Towse, R. Creativity, Copyright and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Paradigm[J], KYKLOS, 2010, 63(3):461—478

[4] Oakley, K. Include Us Ou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olicy in the Creative Industries[J]. Cultural Trends, 2006, 15(4): 255—273

[5] Howkins, J. The Creative Economy: How People Make Money From Ideas[M]. Alen Lane/Penguin Press, 2001

[6] Caves, R.Creative Industries:Contracts between Art and Commerce[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2

[7] 陈天乙. 生态学基础教程[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8] Mitchell D.Cultural geography:a critical introduction[M]. UK; Black-well Publishers LUt, 2000. Xiv.

生态平衡篇6

[关键词]生态系统 知识生态 知识生态系统 平衡

[分类号]G350

企业是知识的集合体,也是一个开放的耗散系统,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组成部分众多,其结构具有高复杂和高维度的特性。如何确保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组成部分之间的合理匹配,充分发挥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难题。本文借鉴生态学的生态系统方面的知识,研究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平衡,对于丰富知识生态学的内容,指导企业开展知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 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及其平衡

1.1 企业知识生态系统

在生态学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总是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它们通过能量、物质、信息相互联结构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生态系统…“。在企业中,所有知识主体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依靠其他知识主体而存在,知识主体之间通过这种依赖关系形成一种有规律的组合,相对于每一个知识主体来说,生活在其周围的其他知识主体连同知识环境构成了其生存的外部环境,知识主体与其外部环境通过物质、能量和知识信息的交换,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整体。我们把这种知识主体与知识环境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叫做知识生态系统。具体来说,企业知识生态系统是指在企业中知识主体之间以及知识主体与企业知识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知识交流与知识循环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是一个由企业知识与知识主体以及知识环境(包括知识管理技术、企业文化、组织结构、知识战略等)所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

1.2 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平衡

生态平衡一词是由美国学者威廉・福格特在1949年出版的《生存之路》一书中正式提出来的,其含义是指自然环境没有遭受人类严重干扰的天然状态。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认为,生态系统的各部分――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群落与环境,可以看作是处在相互作用中的因素,而在成熟的生态系统中,这些因素接近于平衡状态。我国著名科学家马世骏认为,在一定的时间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各部分的结构及功能均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的动态平衡之中,这就是生态平衡。生态学家曲仲湘认为,生态平衡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组成、种群数量、食物链营养级结构彼此协调,组合正常,能量和物质的输入率与输出率基本相等,物质贮存量相对恒定;信息传递畅通;环境质量保持良好,环境与生物群落高度适应,整个系统处于协调和统一状态。曹凑贵等人认为,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内各部分(生物、环境和人)的结构和功能均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的动态平衡,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的一种良好状态。

综合上述有关生态平衡的观点以及知识生态系统的特性,可以认为,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平衡是指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协调、结构优化、功能良好的一种相对的稳定状态。

2 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平衡的具体内容

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平衡是指企业知识生态系统中知识主体种类和数量等合理匹配、知识流动畅通高效、相对稳定的状态。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平衡强调的是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平衡虽然包括某些方面、某个子系统的平衡,但更重要的是指整个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平衡。

2.1 结构优化、层次分明

2.1.1 知识主体之间合理匹配 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之间有一定的量比关系,量比关系不同,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功能都会不同。因此,在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平衡时,知识主体分工合作,有的充当知识生产者的角色,有的充当知识分解者的角色,有的充当知识消费者的角色。当然,知识主体可以在同一时期充当多种角色,也可以在不同时期充当不同的角色,在多种角色中相互转化。例如,从事技术创新的员工个体起初是知识消费者,当其对原有技术知识有所突破、创造出新的技术知识以后,他就转变成为知识生产者。

2.1.2 知识链与知识网络完备 在企业知识生态系统中,知识呈链状、网络状扩散和流动,拥有知识各个层次的知识主体成为这个链条中的节点和知识源。知识主体因为知识的扩散、流动发生着密切联系;而且每一个节点都是知识源,它的知识传递制约着下一个节点的知识接收。正是由于知识主体之间生产、分解与消费的明确分工,形成包括知识搜集、加工、整理、组织、传递、共享、创新与提供等环节的比较完备的知识链。知识链规模不断扩大与相互交错,众多的知识链形成庞大的知识网络。

2.1.3 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层次分明 任何系统都是其他系统的亚系统,同时它本身又是由许多亚系统组成的。近年来,有些学者提出层级系统理论,认为生态系统层次分明,有利于生态系统本身的运动和功能的发挥,同时,小层次上的非平衡性可以转化为大层次上的平衡性,有利于系统整体的平衡性。根据生态系统层级系统理论,一个完整的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应包含知识个体、知识种群、知识群落及知识生态系统4个层次,如图1所示:

2.2 功能良好

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知识主体之间的知识流动。在企业知识生态系统中,知识通过由不同层次的知识主体构成的知识链、知识网流动,实现知识转化、转移、共享与创新,进而实现知识价值的增值。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功能良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知识资源丰富 知识资源丰富,是知识流动畅通高效的前提。没有知识资源,就谈不上知识的流动,只有知识资源充足,才能为知识流动提供实体,保证知识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这里的知识资源,不仅指企业组织内部的各种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还包括企业组织外部(包括政府部门、科研院校、供应商、经销商、客户与竞争对手)的各种显性和隐性知识。

2.2.2 知识交流便捷 知识管理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知识的交流,没有有效的知识交流,知识管理也就无从谈起,知识转化也无法实现。知识转化的基本途径是知识在员工之间交流,成为组织的群体知识。因而,要达到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平衡态,必须创造各种有利于知识交流的空间和平台,使不同层次的知识主体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够通过各种途径、方法及手段便捷地进行知识交流。

2.2.3 知识流动渠道畅通 知识流动渠道的通畅程度、丰富程度、易用程度决定着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的最终效果。因此,要达到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平衡态,必须加强知识流动渠道的管理,增加知识流动渠道的数量、质量和提高其易用性程度。

2.2.4 知识转化高效 知识转化普遍存在于不同主

体层次的知识载体中,既可以发生在个人层次、团队层次和组织层次上,也可以发生在个人与团队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以及团队与组织之间。要达到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平衡态,必须对个人、团队和组织层次的知识转化过程进行有效管理,改进和提高各个层次组织的知识转化效率及效果,使整个组织的知识转化能够支撑起企业持续的创新和发展。

2.2.5 知识转移效果明显 知识转移效果指的是所获知识的主体范围大小及所转移知识的丰富度,可以用知识获取的范围、知识宽度和知识长度三个维度来衡量。在平衡态的企业知识生态系统中,参与知识交流的知识主体人数众多,所获取的知识种类繁多,内容专门深入,知识转移效果明显。

2.2.6 知识共享效率显著 没有知识共享,任何形式的组织目标都无法实现,从这个角度说,知识共享决定了企业组织的发展过程。知识共享效率用数学表示为:知识共享效率=现实中知识共享结果/知识共享的最大预期目标结果×100%。知识共享效率,反映了知识共享实际结果与预期目的之间的关系,其结果的大小决定了其知识应用与创新的效率。

2.2.7 知识创新能力突出 知识流动的最终目的是利用知识进而创造新知识。企业的知识创新活动依赖于员工的知识创新能力,即企业员工在智力活动中善于发现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也就是说,员工知识创新能力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企业各种创新活动顺利开展,也关系到企业持续动态竞争优势的形成。在知识生态系统的平衡态下,企业组织通过各种途径、方法与激励措施使员工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发现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突出。

2.3 相对的、整体的动态平衡

从知识输入和知识输出关系来看,两者是不相等的。因为,在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内部存在着知识创新和知识价值增值。知识创新价值增值的现实表现就是知识向价值的转化,知识创新后得到更新的知识存量与知识结构,创新知识转化为价值后,也就实现了知识创新的价值增值。知识向价值的转化有多种方式,具体来讲可以分为两种途径:知识产业化和知识资本化。知识产业化是指创新知识直接成为知识产品,从而取得价值;知识资本化是指创新知识对物质生产的价值贡献。

因此,知识生态系统的平衡是相对的、整体的动态平衡,这是因为企业知识生态系统时刻在运动和发展之中,是运动着的平衡状态。处于平衡态的企业知识生态系统,作为开放系统,物质、能量和知识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始终是不断变化的过程。局部、小范围的破坏或扰动都可以通过系统调控机制进行调节和补偿,局部、小范围的不平衡可转化为整体的平衡,局部的变动或不平衡不影响整体的平衡。

3 如何维持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平衡

3.1 冗余调节

在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冗余种的概念。在生物种群中,若某些物种去除后不会引起生态系统内其他物种的丢失,同时,对整个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那么这些物种就是冗余种。

对于企业知识生态系统而言,冗余度调节就是要使相同特性的知识主体具有一定的冗余,并且知识生态环境、知识资源也具有较大的冗余。知识主体的“一定冗余”不仅可使系统结构与功能正常,实现系统结构稳定(淘汰一些知识主体,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基本保持不变);还可以造成竞争压力,激励知识创新动力,进而实现系统状态的稳定(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创新动力强劲、有序持久)。因此,要达到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态,应该实现系统内部的一定冗余,使知识主体既有竞争压力而又不影响系统功能的发挥与系统结构的稳定,同时保证知识生态环境、知识资源较大的冗余,确保环境因素与现实的经济发展相适应。

3.2 反馈调节

无论是系统输出成分被回送,重新成为同一系统的输入成分,或是系统的输出信息被回送成为同一系统输入的控制信息,都称为反馈。反馈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正反馈是指使系统输出的变动在原变动方向上被加速的反馈。负反馈是指使系统输出的变动在原变化方向上减速或逆转的反馈。正反馈使种群数量迅速增加,远离原来的水平;负反馈使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应变能力增强,使种群数量稳定在平衡点水平。

在企业的发展初期,知识个体的创新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与增强,企业的知识输出(知识产品)随之不断增加,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便拥有了扩大再生产的能力,从而招聘更多的知识个体,那么企业内部具备相似的存在目标、特定的知识能力,并分享生存资源的个体不断增加,由知识个体组成的知识种群规模随之不断扩大,从而形成正反馈现象。正反馈使知识种群数量迅速增加,远离原来的水平,使企业知识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企业内部的知识种群规模较大与个体数量较多,导致知识种群密度过高,超过了企业群落的可容纳量,带来了知识个体的生存压力,知识个体之间为了生存而展开竞争,最后必定会淘汰一部分知识个体,知识个体数量减少,知识种群规模随之减小,从而形成负反馈现象。负反馈使知识种群数量减少,接近原来的水平,使企业知识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

因此,在企业发展初期,知识种群数量低的情况下,正反馈起主要作用,随着知识种群数量的增长,负反馈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使种群迅速而又稳定地接近企业的容纳量,保持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3.3 竞合调节

在群落水平上,生物种间通过相互作用,调节彼此间的种群数量和对比关系,同时又受到共同的最大环境容纳量的制约。群落内物种混活,必然会出现以食物、空间等资源为核心的种间关系,长期进化的结果,又使各种各样的种间关系得以发展和固定,形成有利、有害或无利无害的相互作用。多个物种在一起相生相克,保持系统稳定。

在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内部,由于利益、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既竞争又合作的非线性关系。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说,所谓知识竞争,它是指知识主体在市场上为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和既定目标而不断进行的角逐过程。由知识的发展、改进和更新以及企业间获取知识能力的不平衡作为主要驱动力的企业间竞争,成为新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主要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之间依赖性和关联性加强,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为链与链、群与群、生态圈与生态圈之间的竞争,企业必须面向全价值链、供应链或集群整体进行协同创新,实现企业共生。另外,由于企业的知识资源分散在不同流程单元、供应链、联盟、集群中,企业需要对内外部知识资源进行重构、整合和优化,使多时点、多主体的知识能够有效集成、互补及共享,以实现有效的知识重用和快速的知识创新,于是知识管理迈向以知识协同为标志的新的发展阶段。企业知识协同就是企业通过整合组织的内外部知识资源,使组织学习、利用和创造知识的整体效益大于各独立组成部分总和的效应。

生态平衡篇7

20xx植树节维护生态平衡的手抄报图片20xx植树节维护生态平衡的手抄报一

20xx植树节维护生态平衡的手抄报二

20xx植树节维护生态平衡的手抄报三

20xx植树节维护生态平衡的手抄报四

20xx植树节维护生态平衡的手抄报五

20xx植树节宣传标语1. 垃圾箱:请你近距离投篮。

2. 建设绿色校园,增强环保意识。

3. 芳草依依,大家怜惜。

4. 请您爱护绿色,绿是生命之源。

5. 爱护花草人人有则。

6. 让话草有一片宁静的土地。

7. 别让美丽花草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

8. 红花需要绿叶配,花草更要你我培,这样生活才最美!

9. 青青芳草,踏之何忍!

10. 请爱护花草树木,为人类创造美好未来!

11. 手下留情,脚下留青。

12. 草木亦通灵,踏之何忍?

13. 我很小,请别踩我

14. 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15. 除了相片,什么都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

生态平衡篇8

语文课堂:平衡让生态系统中各类关系和谐统一

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往往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我讲,你听;我问,你答。师生交流是单向的,教师以自己的意志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只有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缺少学生向教师质疑。这样的“一言堂”或“话语霸权”,不能形成和谐的教学生态环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提出对话,就是要实现语文教学生态系统多种关系的平衡。

关系是多向的,人与环境之间、人与活动之间、人与人之间;对话也是多元的,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通过对话,多种关系之间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相互倾听和诉说,从而获得精神的交流和共享。因此,语文教学中,师生行为关系不仅表现为提问和回答,更应该表现为相互的交流与探讨,欣赏与评价。这样的关系才是和谐的,才有利于语文课堂的平衡发展。师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则是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独特体验与文本中作者的表达意向、感情联系起来,并做出个性化创造性的阐释,以达成与文本思想价值的共享。这是阅读主体与客体之间多种内在元素的和谐统一,改变了传统阅读教学中单纯、肤浅的理解状态。

关于对话,语文阅读实践中存在喧闹与宁静的矛盾。这是教学方式应用失衡出现的问题。传统课堂,教师讲学生听,气氛沉闷,没有活力。安静了,但缺少激情,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能被激发。于是进行改革,生态课堂应运而生。在这面旗帜下,不少教师机械片面地理解生态观中的“自主”、“平等”、“开放”,把课堂完全还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流于形式;各种实验课开始给学生“松绑”,课堂上,学生讲了、演了、笑了、闹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但是透过这些表面的热闹,学生在对话与交流中没能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对话是毫无价值的。课堂的生态失衡,学生语文素养得不到提高,能力得不到发展,教学便不能称为和谐。促进和谐发展的生态语文教学不仅追求外在的观察、倾听、研究,更追求内在心灵的完善和精神的提升。因此,教学过程中学生内在的思想情感的自我对话,才是生态课堂的最理想境界。

生态语文课堂不仅要关注学习主体个性、自由、平等的对话问题,也要关注教师作为课堂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的主导作用,以此平衡生态系统中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关系。教师通过参与对话、交流,准确把握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及对问题的理解程度,适时观察学生情感变化,及时了解学生完成训练的速度和质量,有目的地调控教学活动,使教学目的更趋合理,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从而建构和谐的语文课堂,实现语文课堂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

语文生活:以平衡实现“花盆效应”向“生态教学”转换

《语文课程标准》提示我们,“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也就是说,语文课程应走出“知识中心论”,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在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实现课堂内外的和谐互动。语文实践活动强调过程性学习,这一过程一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就会拥有“源头活水”,充满生机,语文教学也会因此而和谐。

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课内,依托教材,以“指导”、“训练”的方式,有计划的让学生获得知识,培养应用技能。它过分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此背景下的课堂是封闭的而非开放的,僵化的而非创新的,是知识本位而非能力发展的。这种教学特征我们称之为“花盆效应”。它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被培养对象也会过分依赖老师的主导,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如同花盆里培育鲜花一样,长期下去,语文必然缺少活力,成为一枝枯萎的花。

其实,语文本应与生活相联。语文生活化与生活语文化是语文学习的显著特征,是语文教育走向生态平衡的途径。生态语文教学强调课堂与自然、社会和谐关联,关注教学中学生的实践与体验,这正是语文联系生活的体现。因此,语文教育除了关注教材资源,还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实现语文内外资源的和谐统一。只重教材不关注生活,知识难以灵活运用,难以在实践中创新,难以升华为智慧;而离开教材的无本之延展,知识必然难以系统,难以优化,难以融会贯通。二者只有通过互补渗透、相互促进,达到内在的平衡,才能进一步完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语文世界才会显得鲜活美丽,繁花似锦。

追求语文学习课内外的和谐统一,也体现了多种学习方式的互补。因为“和谐”,语文学习不再只重训练,更注重感悟与积淀,观察与思考。学生可以在更广阔的社会天地里去认知、欣赏与创造,形成乐于阅读、勤于观察思考、勇于实践的良好语文素养。

语文思维:平衡使思想的原野蒹葭苍苍

生态语文观念下的语文思维是指思维主体作用于训练对象,并随之产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等思维特征的过程。在这样的思维训练过程中,师生注重多方交流,不断地进行信息的传递和加工,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使思维主体的意识不断优化,不断地在聚合、发散、聚合的碰撞过程中推向高潮和深处。”[1]

过去,语文往往只注重单一、僵化的知识技能训练,忽视了语文思维应具有的交流性、整体性、广泛性和渗透性特征。“应试语文”更喊出了“语文教学理科化”的训练口号,像理科一样搞题海战术,忽略了语文学习应注重以诵读、品读、积累、感悟、鉴赏及表达等方式来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要求。这是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严重失衡的表现。语文世界里,学生已不再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而是一个做题的机器,装知识的容器。这样的语文思维训练其实是在一点点蚕食学生的生命。

现在我们提出生态语文教学,就是要根据语文学科特征,综合运用多种训练方式,让学生识记、理解、运用、鉴赏等多种能力平衡发展,而不能顾此失彼。在思维训练上不仅仅把目光放在知识的获得上,也要着力于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合作意识的自我培养。比如阅读教学。我们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思维能力,以诵读为突破口,在诵读中品析语言的表现力,学会积累和运用语言。比如写作教学,要训练思维主体丰富的想象力。再比如语文实践活动,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有利于构建开放的语文教学生态环境,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综合能力,进而培养其语文思维。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鲜活灵动起来,语文的生命之树才能长青。

当然,语文思维训练离不开正确的评价方式。“应试语文”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略形成性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评价的改进、激励、发展功能。这显然是错误的。但如果为了体现评价的开放性和多元性,只作探究性思维训练而忽视记忆能力的训练,那也是要不得的。诚然,没有了探究训练就不会有能力的提高,但没有了积累就没有运用,没有读背就没有语感的培养,没有语文素养的提高。生态语文教学观强调构建多元互补的评价生态系统,过分强调某一方面都是有悖于生态语文教学的评价标准的,评价机制的失衡必然会带来思维训练的缺陷。只有将两者有机统一起来,才能引导语文思维训练向平衡的方向发展。

—————

注释:

[1]江毅华《认知冲突与语文教学》,《新课程》2010年第8期。

上一篇:生态灾难范文 下一篇:保护生态环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