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公司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8 22:37:03

商贸公司工作经验总结

商贸公司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1篇

解决信息系统安全要有以下几点认识:要解决信息系统要有统筹全局的观念。解决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要树立系统观念,不能光靠一个面。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信息系统是由用户和计算机系统两者组成,这包括人和技术两点因素。使用和维护计算机安全信息系统可以根据信息系统具有动态性和变化性等特点进行调整。信息系统是一项长期属于相对安全的工作,必须制订长销机制,绝不能以逸待劳。企业信息系统安全可以采取的策略是采用一套先进、科学及适用的安全技术系统,在对系统进行监控和防护,及时适当的分析信息系统的安全因素,使这套系统具有灵敏性和迅速性等响应机制,配合智能型动态调整功能体系。需要紧记的是系统安全来自于风险评估、安全策略、自我防御、实时监测、恢复数据、动态调整七个方面。其中,通过风险评估可以找出影响信息系统安全存在的技术和管理等因素产生的问题。在经过分析对即将产生问题的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安全策略体现着系统安全的总体规划指导具体措施的进行。是保障整个安全体系运行的核心。防御体系根据系统中出现的问题采用相关的技术防护措施,解决各种安全威胁和安全漏洞是保障安全体系的重心。并且通过监测系统实时检测运行各种情况。在安全防护机制下及时发现并且制止各种对系统攻击的可能性,假设安全防护机制失效必须进行应急处理,立刻实现数据恢复。尽量缩小计算机系统被攻击破坏的程度。可以采取自主备份,数据恢复,确保恢复,快速恢复等手段。并且分析和审理安全数据,适时跟踪,排查系统有可能出现的违归行为,检查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体系是否超出违反规定。

通过改善系统性能引入一套先进的动态调整智能反馈机制,可以促进系统自动产生安全保护,取得良好的安全防护效果。可以对一台安全体系模型进行分析,在管理方面,对安全策略和风险评估进行测评,在技术层面,实时监测和数据恢复形成一套防御体系。在制度方面,结合安全跟踪进行系统排查工作。系统还应具备一套完整的完整的动态自主调整的反馈机制,促进该体系模型更好的与系统动态性能结合。

信息安全管理在风险评估和安全策略中均有体现,将这些管理因素应用与安全保障体系保护信息安全系统十分重要。企业必须设立专门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部门,保障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由企业主要领导带头,组织信息安全领导小组,专门负责企业的信息安全实行总体规划及管理。在设立信息主管部门实施具体的管理步骤。企业应该制订关于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标准。标准中应该明确规定信息系统中各类用户的职责和权限、必须严格遵守操作系统过程中的规范、信息安全事件的报告和处理流程、对保密信息进行严格存储、系统的帐号及密码管理、数据库中信息管理、中心机房设备维护、检查与评估信息安全工作等等信息安全的相关标准。而且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及完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标准。

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开展信息风险评估工作。通过维护信息网的网络基础设施有拓扑、网络设备和安全设备,对系统安全定期的进行评估工作,主动发现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主要针对企业支撑的信息网和应用IT系统资产进行全方位检查,对管理存在的弱点进行技术识别。对于企业的信息安全现状进行全面的评估,可以制作一张风险视图表现企业全面存在的问题。为安全建设提供指导方向和参考价值。为企业信息安全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加强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规范系统电子台帐、设备的软件及硬件配置管理、建立完善的设备以及相关的技术文档。系统日常各项工作进行闭环管理,系统安装、设备运营管理等。还要对用户工作进行规范管理,分配足够的资源和应用权限。防御体系、实时检测和数据恢复三方面都体现了技术因素,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技术应用于安全保障体系中。在建设和维护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过程中,需要多方面,多角度的进行综合考虑。采用分步实施,逐步实现的手法。在信息安全方面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加强系统采取冗余的配置,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对中心数据库系统、核心交换机、数据中心的存储系统、关键应用系统服务器等。为了避免重要系统的单点故障可以采取双机甚至群集的配置。另外,加强对网络系统的管理。企业信息系统安全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网络系统。同样也是影响系统安全因素最多的环节。网络系统的不安全给系统安全带来风险。接下来重点谈网络安全方面需要采取的技术手段。网络安全的最基础工作,是加强网络的接入管理。

与公用网络系统存在区别的是,企业在网络系统中有专门的网络,系统只准许规定的用户接入,因此必须实现管理接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采取边缘认证的方式。笔者在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公司的网络系统是通过对网络系统进行改造实现支持802.1X或MAC地址两种安全认证的方式。不断实现企业内网络系统的安全接入管理。网络端口接入网络系统时所有的工作站设备必须经过安全认证,从而保证只有登记的、授权记录在册的设备才能介入企业的网络系统,从而保证系统安全。根据物理分布可以利用VLAN技术及使用情况划分系统子网。这样的划分有以下益处:首先,隔离了网络广播流量,整个系统避免被人为或者系统故障引起的网络风暴。其次是提高系统的管理性。通过划分子网可以实现对不同子网采取不同安全策略,可以将故障缩小到最低范围。根据一些应用的需要实现某些应用系统中的相对隔离。

2、结语

本文结合了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对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提出了系统性的思考,对长期存在相对动态的信息系统安全解决的方法进行探讨。可以用一句话进行概括总结:系统安全六要素是组成的系统安全的必要因素。同时,抓好规范管理,实现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

商贸公司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2篇

对于我国在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无论是从物流专业人才的学历水平,物流行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和上岗资格培训等方面都远远的不能满足我国物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如果不能进行正确的引导,专业人才的数量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缺口将会越来越大,会对其他行业的发展,甚至是我国总体国民经济的提高产生不良的影响。本方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对物流专业中不同方面的人才培养的可行性方案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物流;就业需求;人才培养;竞争力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使得物流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速的发展,已成为各国国民经济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自从我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以来,经济以高增长的发展速度,从事不同行业的公司也是越来越多,各种同类型公司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加剧,都在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之当前经济发展形式的变化,物流业已经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随着外资企业在我国的数量越来越多,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的竞争会变的日益加剧,而作为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商业利润的物流业也受到国内外各个企业越来越多的重视。对于现在的国内或是外资企业而言,在企业的内部设立自身的物流部门或者是通过第三方专业的物流服务日益成为各个大中小型企业需要妥善处理的问题。就实际情况而言,我国的物流业发展水平与其它的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仍处在高速发展的起步阶段,各物流企业的专业人才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运营模式,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外日益不断壮大的各个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

物流业能否获得快速的发展壮大关键在于人才。目前,我国在物流人才上的明显短缺也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的物流业蓬勃发展的根本原因。对于物流专业专门进行教育出来的人才,没能很好的跟上我国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我国国内,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上,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远远无法满足我国的物流市场需求,急需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本方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对物流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可行性方案进行深入的探讨。

1 物流人才供需矛盾分析

物流企业以其对所需的物流人才不同的分工,在结构上可被大致分为高层次的物流人才、中层次的物流人才和基础层次的物流人才三个等级。

高层次的物流人才是物流企业所需人才中处于最高层次的人才,通常在物流企业中扮演着对物流政策进行管理的角色,例如高级别的行政管理人员和物流咨询师等,是物流企业中最稀缺和最宝贵的人才。企业对高层次的物流人才的需求数量并不大,但对其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要求较高,这类人才对企业的管理、运营和发展都起着相当大的影响作用。因此,企业对这类人才常常要求专业素质要好,学历要高,从事本行业的经验要丰富,人际关系面要广,不仅要对物流行业的操作技能非常熟悉,而且要具备应用现代物流技术的最新成果和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对物流行业运营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统筹分析,并对物流系统整体给予科学的规划和管理的能力。要想满足物流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就必须要接受较高的学历教育,并且要有更多的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经验。这类高层次人才一般都是通过对中层次的专业人才进行系统的培养而得来的。

中层次的物流专业人才处于企业运营管理的中游位置,一般是作为企业的组织、执行、管理和监督的实施人员,例如在物流行业中担任经理或项目部经理等职务的人员。对于中层次的物流专业人才,企业一般要必须要求其最少接受过专科水平以上的学历教育,具有一定的本行业的实际工作经验,能够准确掌握物流行业中所需的基础性理论,掌握各个运营环节的基本操作技能,熟悉有关业务的操作流程,并要对下属人员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要有一般事务的处置能力,能够充分协调和配合各个相关部门之间的工作,使整个物流运营系统的各个环节流畅化和科学化。

基础层次的物流人才处在整个物流企业的底层,是基层的管理和工作人员,例如仓管员、客户服务人员、调度员、物流销售人员、理货员和叉车司机等职位,其在企业中主要是从事各项具体的物流作业的人员,如分拣配送、信息录入、订单处理和货物的出入库等具体工作的执行人员。基础层次的物流人员由于要进行大量的实际劳动,所以要求其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同时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文化和职业素质。

从以上各层次的物流人才在企业中所担任的角色来看,处于中高层次位置的物流专业人才都需要经过多年的具体实践,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之后才能够完全胜任,对于那些刚刚开始参加工作的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和一些刚进行该行业的人员而言,最开始也都只能从基础层次的工作岗位开始。市场对中高层次专业人才的缺乏正在引导着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而针对广大的学生群体的专业技术培训更是重中之重。

2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有高素质专业技能的人才

目前在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了物流的相关培训专业,在有关的课程设置上仍沿用本科院校的教育体制,往往忽视了高职院校对准备就业人员的教育方法是不同于本科院校教育这一基本概念,使得目前针对物流专业人员的培训与实际脱节,所学知识在企业中无用武之地的现象发生。因此,对当前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调整和改革以成为当务之急。

2.1 采购与供应方向的专业技能人才

本专业方向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面向商贸流通、生产制造和第三方物流等企事业单位以及诸如物流园区等类型的单位,培养在服务管理和生产第一线能从事环境分析、采购、绩效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仓储管理、信息采集与处理和物流客户服务等工作任务,做到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对于这类人才的培养在综合素质的培养上要重点培养其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要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和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应具有较强的各项法规和政策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以及最基本的遵纪守法意识。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注重诚信为本的理念。此外还应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人际沟通和协调的能力,并且在工作中要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做到终身学习和在具体的实践中接受再教育的自觉意识。

通过专业技能的培训应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对物流市场进行不断开发,对供应商挖掘以及对与供应商关系进行正确处理的能力。此外还要具备编制采购计划并进行组织有效实施以及具有对商品储存和保管进行计划和组织的能力,并能够正确处理客户们的意见投诉,做到全心全意帮助客户和服务客户的职业服务素养。

2.2 国际物流方向的专业技能人才

该专业方向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面向对配送中心、外贸易企业、大型商业企业、国际货运公司、工业企业以及各类物流管理咨询公司等不同单位,主要目标是培养能够掌握关于国际贸易的采购、运输与相关物流专业理论和技能,并能够扎实掌握外语沟通能力的国际货物运输及物流行业中的技能型或经营型的高等专业人才。

对于这类人才的培养在综合素质的培养上也要完成其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同样要求具有较强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还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在职业道德、身体素质、人际沟通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也有较高的要求

通过该方向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应使学生具备对物流各个部门的管理能力,能够了解本行业的发展动态,具有实时跟踪现代物流管理领域中产生的新技术和新思想的能力,基本具备运用有关国际贸易协议和货代方面的基本知识从事一些货运业务的能力。此外,对内部还要具有采购计划的编制并组织进行有效实施的能力,对商品进行妥善储存和保管的规划和组织的能力,具有业务接单和对各部门进行组织协调的能力,同时还应具备组织对商品进行合理配送的业务能力。

2.3 商业物流方向的专业技能人才

该专业方向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面向各个快递公司、连锁公司和第三方物流等各类型单位。对本专业方向的人员,要求其要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职业素质和创新精神,能在商业零售业不同商店担当配送、理货、采购和职能主管等工作岗位,能在第三方物流公司和快递公司中担任仓储员、快递员和理货员等工作岗位,是在各个快递公司和连锁企业从事一线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和技能型人才。

对于这类人才的培养在综合素质的培养上也要注重如采购与供应方向和国际物流方向所要求的在身体素质、职业道德、创新思维和人际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的素质。

该方向上的培训人员在经过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后,应使学生具备连锁企业相关的专业知识、营业能力和管理能力,此外还要具有商品储存保管的计划组织能力和快递收派件和处理等能力。

2.4 网络物流方向的专业技能人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购物的兴起,对网络物流方向的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扩大。该专业方向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培养人员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对物流领域和电子商务等相关领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还应具备进行销售与推广、网络支付和结算、网上谈判与签约、物流配送、订单履行能力和对客户进行服务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即时处理的能力的高素质和技能型人才。

欲从事网络物流方向的人员应具有与电子商务企业相关的管理能力、专业能力、营业能力、商品储存保管的计划组织能力和快递收派件和处理能力。

3 经验总结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属于服务产业范围的物流业也不断的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外国有实力和有经验的众多物流企业也大量涌入我国。外部生存环境的变化和市场对物流人才需求的大量增加使人们越来越关心我国物流在今后激烈的竞争中的发展状况。只有坚持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物流人才培养才能真正的满足物流企业对各层次专业人员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何.基于企业需求的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研究[J].物流科技,2013.

[2]王军华.浅析中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J]. 人力资源,2011.

[3]祝凌燕.浅议物流人才的培养与专业建设[J].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09.

[4]叶玲莉.物流管理专业关于人才培养问题企业调研后的反思[J].中国商界,2010.

商贸公司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3篇

摘要:

工资福利关系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然综观新中国工资福利制度研究,多从经济学视角出发探讨现实相关问题,而关于新中国初期工资福利制度专题研究十分有限,且主要集中在供给制及分配制度等几方面,缺乏对这一阶段工资福利制度建设的整体关注,特别是福利制度研究尤为缺乏。此外,资料搜集整理、区域性及比较研究等方面亦存在不足,需要积极转换视角、加强学科之间融合、不断扩大研究内容,以推动这一问题研究的发展与深入。

关键词:

工资福利;工资福利制度;新中国初期;制度改革

新中国初期历经数次工资制度调整与改革,其中1956年工资制度改革初步建立起我国按劳分配为原则的社会主义工资制度。但1958年后在“左”倾错误影响下,新工资制度许多合理方面逐渐被否定,初建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一度遭到冲击与破坏。“”结束后,国家以改革平均主义分配制度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为目标着手工资领域的改革探索。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分别对国营企业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进行根本改革,重新确立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当今工资福利问题亦是深化改革的重要议题。综观新中国工资福利制度建设,虽一度中断,但又有一脉相承性。本文即对新中国工资福利制度研究作一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反思不足,以期对这一领域研究的深入与拓展有所裨益。

一、工资福利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资福利制度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与调整:20世纪50年代进行了两次全国性工资改革,1985年国家又对工资制度进行了第三次全国性改革。有关工资问题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20世纪50年代与80年代以来这两个阶段。

(一)20世纪50年代至1978年

20世纪50年代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时期,经过反复探索与实践,社会主义各项制度初具雏形,其中工资福利制度即是这一时期改革重要内容,围绕这一改革实践,相关研究活动也颇为繁荣。首先,一批苏联译著陆续翻译出版。这一时期,很多国家机构和科研院所都设有编译部门进行有组织的编译工作。例如,中央燃料工业部编译室译《苏联电业的劳动工资计划》(谢利越斯托夫著,燃料工业出版社,1951年);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计划教研室译《苏联国民经济工资计划》(布列也夫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53年);铁道部翻译处译《修建工程的工资组织》(米金著,人民铁道出版社,1953年);化学工业设计院翻译科译《化学工业的技术定额、劳动组织和工资组织》(波戈斯金著,重工业出版社,1956年)等。总体而言,这一时期所译论著有以下特点:

1.翻译活动具有组织性与计划性

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燃料工业部、化学工业设计院等社会组织、国家机关及高等院校很多都成立了专门的翻译科室进行与工作相关的翻译活动。中华全国总工会即成立了俄文翻译室编译了一系列苏联关于工资的著作,如《苏联工业中的工资及群众生产工作》(马基连科、戈列金著,工人出版社,1950年),《工资问题》(苏联工会工作者手册,工人出版社,1953年),《苏联工会群众生产与工资工作教程》(瓦•维•库良普科讲授,工人出版社,1954年),《苏联工业中的工资及其形式》等。

2.翻译内容涉及领域颇广

这主要包括对苏联工资制度概况、工资法规、工资理论常识以及邮电、建筑、化工各行业中诸多与工资工作相关问题的介绍。如《苏联工业中的工资及其形式》一书介绍了苏联工业中的工资形式及其历史发展,其任务之一即“阐明目前苏联工业中工人、领导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员的工资形式与制度”[1]前言。《苏联电业的劳动工资计划》一书则以介绍苏联电力工业的劳动工资计划与劳动工资制度为主[2]前言。

3.翻译活动直接服务于现实工资改革实践

首先,新中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诸多改革都以苏联为模本,其中工资福利制度改革总体上亦是效仿了苏联模式,这从以上译著即可窥见一斑。从时间上来看,这些译著翻译于第一次与第二次全国工资改革期间。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这批译著为当时我国各部门工资福利制度改革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参考与指导作用,如《苏联电业的劳动工资计划》中所言:“新民主义的工资工作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的工作,我们需要虚心地学习苏联关于工资工作的先进经验与研究我国燃料工业的具体条件,才能逐渐做好我国燃料工业的工资工作。”“凡从事企业管理、技术工作、工资工作以及工会工作的同志们,都需要认真学习与仔细研究这一门新的学问”[2]前言。通过这些译著亦可略窥当时工资改革中的一些问题。

其次,随着国内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推进,有关改革理论与现实问题探讨、工作经验总结的论著不断涌现。例如,中华全国总工会工资部编、工人出版社出版的《目前各地工资调整的情况及其主要经验》(1951年),《加强工会工资工作》(1955年),《群众工资工作》(1955年),《工会工资工作经验》(1957年);中南工资改革委员会总办公室编《怎样作工资工作》(中南工人出版社,1952年);中国共产党中央中南局城工部编《当前劳动工资问题》;国家统计局刊印的内部研究统计资料《关于全国工业职工工资问题》(1956年6月25日印发),《职工工资改革后的市场动态》(1956年9月6日印发)等。此外,“”期间也有一些探讨工资问题的论著,不再一一列举。这批论著主要集中在我国工资制度改革与调整最为频繁的20世纪50年代,多为单位组织编著。从论著内容上来看,既有法令法规等资料汇编,又有工资相关问题理论研究;既有部门工作经验总结,又有改革中现实问题探讨。如《当前劳动工资问题》指出:“将全区一年来有关工资工作方面的指示、言论及部分基层单位的经验和总结,综合汇集,以供各个企业及有关领导机关和全体的工资工作者的参考、研究,以推进和提高全区的劳动工资工作,还是非常必要的。材料的选择大体包括三类,一是关于劳动工资计划的,一是关于计件工资的,再一类是关于奖励制度的,因为这都是目前厂矿迫切需要加强与推行的工作。这就是我们汇编这个小册子的主要意义。”[3]编者的话又如《加强工会工资工作》将1954年12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工会工资工作会议主要文件汇编成书,供工会各级组织和工会工资工作干部工作和学习参考[4]编者的话,其内容主要为长春、沈阳、绥化、北京等地工矿企业工资工作经验总结。这批论著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许多部门工资改革开展与实施的情况,是研究那一时期工资问题的重要参考资料。

再者,一些与工资制度改革相关的调查报告及学术论文陆续发表,但其关注焦点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实行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问题。围绕着这一问题,学术界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一部分学者赞成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如胡绳《从供给制说起》(《学术月刊》1958年第11期)、许刚《关于改行部分工资制和部分供给制的几个问题》(《经济研究》1958年第12期)等一批文章高度赞扬供给制,在肯定供给制具有优越性的前提下,主张可以将工资制与供给制相结合,但最终要取消工资制与按劳分配;另一部分学者则持相反意见,如凡兵《关于供给制的意义和按劳分配问题———与何畏同志商榷》(《经济研究》1959年第3期)、何培《不是倒退而是前进》(《人民日报》1958年10月27日第7版)等,其中何培在其《不是倒退而是前进》一文中即肯定废除供给制的正确性,认为供给制不适应新的经济情况,改供给制为工资制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趋势。这一争论主要反映了“”时期,初建的按劳分配为原则的社会主义工资制度所受到的冲击,具有较为浓厚的政治性色彩。此外,除以上对供给制的论争,也有少量关于工资制度评论及部门工作经验总结类文章,如刘毅《评“工业企业工资的理论与实践”》(《劳动》1956年第1期)、地方国营泸州市印刷厂《我们厂是怎样进行工资改革的》(《劳动》1956年第9期)、余实《怎样搜集与整理劳动工资综合统计资料》(《统计工作》1958年第5期)等。进入六七十年代,受“”的影响,各项研究工作进展缓慢。

(二)1978年至今工资福利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进行了第三次全国工资制度改革,随后又进行了一系列国企改革,相关研究也随之复兴。

第一,西方工资福利制度研究兴起。与新中国初期不同,这一时期研究对象不再局限于前苏联,而是关注整个欧美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工资福利制度的介绍与比较研究。例如,刘有锦、劳保忠等编《外国工资概况》(劳动出版社,1982年);张仲福著《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工资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宋详瑞编《各国公职人员工资福利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袁守启著《中国与外国劳动工资社会保险制度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等。这类研究论著颇多,不过论及中国特别是新中国初期工资福利制度的极少,只散见于部分序言或章节中。如宋详瑞一书有“中国工资制度”一章,其中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工资制度、工资管理体制、职工福利事业的历史沿革以及工资制度主要原则、定级与晋级基本依据等内容。又如袁守启一书中国部分“中国工资制度”一章涉及了工资制度发展历史,其余所论主要是改革开放后工资制度问题。

第二,一些工资福利文件资料汇编出版。例如:冶金工业部劳动工资司编、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工资福利文件选编》,前三册收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工资福利工作的主要文件,每册一个专题,分别为工资奖励部分、劳保福利部分、工资标准部分,先后于1980年、1981年在其系统内部出版发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均按专题立卷,设有劳动工资和职工保险福利卷①,收集整理了包括劳动关系、劳动力就业与组织管理、劳动保护、职工工资、职工保险与福利等方面文件资料。又如国家统计局社会统计司编《中国劳动工资统计资料1949—1985》(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年)一书有人数统计、职工工资、劳保福利、劳动生产率、生活水平等几部分,其中“人数”一章有职工人数、城镇个体劳工者人数等统计资料,“职工工资”一章有职工工资总额、职工平均工资两节,“劳保福利”一章有劳保福利费用、离休退休退职职工人数、职工福利设施等内容。不过本书虽收录了部分新中国初期工资福利资料,但仍以改革开放后统计资料为主体。此外,另有大量改革开放后现行工资福利法规文件选编,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以经济学视角探讨工资福利理论及相关现实问题的论著大量涌现。工资福利是经济学领域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有关其理论及各类专题研究成果颇多。例如,悦光昭《劳动工资改革问题研究》(劳动人事出版社,1988年);解书森、陈冰著《中国工资改革研究》(重庆出版社,1989年);杨时旺主编《工资理论与工资改革》(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陈红霞《社会福利思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高启杰《福利经济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张军《中国的工资:经济学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等。其中如杨时旺一书分别介绍了工资制度与按劳分配规律;劳动差别和工资差别;计量劳动的社会尺度;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最低工资标准;工资标准与地区因素;超额劳动与奖金;劳动报酬同企业经营成果相结合;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工资水平;我国工资改革的迫切性;对我国工资制度模式的探讨等内容。此外,许多硕、博学位论文也以现行工资福利制度为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如林原《经济转型期中国最低工资制度研究》(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李姗姗《中国工资调整指数研究》(辽宁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宋晓舒《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工资制度研究》(吉林大学2013年博士学位论文)等。

第四,有关工资福利制度史的研究论著陆续出版发行。关于新中国工资福利制度史研究笔者从以下两方面简要论述:

(1)侧重工资福利制度改革变迁研究

此类论著主要以新中国工资分配制度变迁为研究对象,或以时间为线索,或以某一特定群体、工资问题为对象按专题展开,从不同视角梳理了新中国以来我国历次工资改革与调整的历史脉络。如《新中国工资史稿》一书以时间为序,分别介绍了解放前我国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工资制度建立;“”时期的工资工作;调整时期的工资工作;期间的工资工作;改革开放后工资发展及全面改革等[5]。《三十五年职工工资发展概述》则以专题展开,分别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30余年职工工资水平的增长变化;职工工资制度的沿革;职工升级制度的演变;奖励、计件工资制的起伏发展;津贴制度的起伏发展等[6]。此外,又如严忠勤主编《当代中国的职工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徐颂陶、刘嘉林等编著《中国工资制度改革》(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李唯一《中国工资制度》(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年);陈少平主编《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变革》(中国人事出版社,1992年)等。

(2)有关工资福利制度史专题研究

此类专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侧重供给制研究。例如,曹尔阶《关于低工资供给制分配方式和总需求膨胀的初步研究》(《经济研究》1988年第10期);罗平汉《供给制探析》(《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3期);邓智旺《供给制实施始末》(《党史纵横》2004年第12期);杨奎松《从供给制到职务等级工资制———新中国建立前后党政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历史研究》2007年第4期)等。相对大多学者在供给制向等级工资制转变问题上完全持肯定态度不同,杨奎松通过数据分析,认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过程中长期注意坚持在其内部实行尽可能平等的分配体制,受当时环境及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了战争期间带有军事共产主义性质的供给制;但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并未能把这种相对而言可以体现其平等理念的分配制度坚持下去,而逐渐转向了以森严的等级制为标志的职务等级工资分配制度。此外,侯桂红《人民政府时期专区专署制度研究1949—1966年:以河北省为例》一文虽以新中国初期专区专署制度为研究对象,但其中也论及专区干部的薪酬、工资与福利问题,如包括:包干供给制和职务等级工资制,专区干部的工资薪酬与福利保障,以及制度的弊端等[7]。而方夕旺一文以新中国初期上海市党政人员为个案,分别从供给制实施始末、上海市的推行情况、供给制党政干部构成及其生活状况、供给制优点与不足四个方面对这一时期供给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8]。

其二,侧重新公私合营企业改造研究。例如,张忠民《20世纪50年代上海新公私合营企业的工资改革》(《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5期);陶丽《建国初期上海私营企业年奖制度改革研究1949—1955年》(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郭竹静《建国初期上海申新纺织企业的恢复发展与社会主义改造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等。其中,陶丽一文以1949—1955年上海私营工商企业年奖制度改革为研究主题,着重阐述了年奖制度改革实施过程中酝酿试行、积极推进至最后改革完成三个阶段的递进和嬗变,并对各个阶段政策变化、具体实施重点、难点及相应推进措施,以及改革的实际成效、经验和启示作了梳理与归纳。郭竹静一文通过个案研究一窥上海地区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全貌。其中第二章“一五时期”申新企业改革与改进中论及生产技术改革、工时改革以及工资改革;第四章阐述了合营以后,申新企业发生的改变,包括生产水平的提高、工人福利的提高和劳动条件的改善、工资改革、合营后的进一步改造等内容。又如张忠民一文以1956年上海新合营企业推行的工资改革为主题,论述了改革中领导组织形式,工资水平与工资增长指标,新工资等级、变相工资、计件工资、保留工资诸问题。

其三,侧重新中国分配制度及福利制度研究。关于新中国初期分配制度研究主要集中在“”时期分配制度问题上。例如:邓智旺《初期分配制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周彪《分配制度的形成———以江苏为例》(《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6期);吴志军《一九五八年:变动中的分配制度———以徐水共产主义试点为中心》(《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第4期);辛逸《简论大公社的分配制度》(《中共党史研究》2007年第3期)等。此外,武力、温锐《新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及绩效分析》一文将新中国收入分配制度和政策的演变历程划分为1949—1978年、1978—2006年两个阶段,分别论述其特点,从而提出:新中国收入分配变化的轨迹经历了一个由旧中国收入水平极低、分配极不平等到通过革命手段达到过度平均,然后又由这种过度平均通过改革走向拉开收入差距的“否定之否定”过程[9]。又如,李金莲《新中国成立后的育婴福利政策与乳妇命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马连禄《人民福利工作的历史回顾》(《军事历史》1992年第2期)以某一群体为切入点探讨了新中国初期的福利问题。此外,另有一些如教师、公务员等某一社会群体研究中很多亦会涉及工资福利相关问题。例如:徐彬《1956年一级教授评定之研究》论述了1956年在知识分子政策调整与工资改革时代背景下一级教授评定的标准、实施、构成分析,及评定过程中出现的人事纠纷等问题[10]。李燕《上海市公务人员工资及生活状况考察1930—1956年》一文从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公务人员一系列工资制度或政策入手,在考察不同阶段物价水平的基础上,揭示这一时期上海市公务人员生活状况及其变化情况[11]。

二、综观目前工资福利制度的研究

虽取得诸多成果,但更多关注的是当今现实问题,而关于新中国初期社会主义工资福利制度的专题研究十分有限,且主要集中在供给制及分配制度等几个方面,缺乏对这一阶段工资福利制度建设的整体关注。具体而言,这一时期工资福利研究有如下不足:

(一)对新中国初期工资福利制度整体关注不足

目前新中国工资福利研究,多为经济学领域所研究之对象,更多关注的是改革开放后相关现实问题,对新中国初期工资福利制度研究虽取得一些成果,但整体关注不够,研究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仍待加强。改革开放后,虽然出现多部工资分配制度变迁论著,但侧重整体脉络梳理,所论内容十分简略,且新中国初期工资制度部分只是作为其中的章节予以介绍,篇幅有限。如《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变革》第一编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各时期工资制度;第二编介绍奖励制度、津贴补贴制度和地区工资类别制度;第三编介绍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军队转业人员等几类人员的工资处理办法。虽论及新中国初期工资制度改革,但其内容更多是对相关法规文件的梳理。又如《中国工资制度改革》主要是对改革开放后工资分配制度的探讨。此外,专题研究方面亦十分有限,且主要集中在供给制及分配制度等几个方面。这与新中国初期工资福利制度建设在中国当代史上所应有的地位相比极不相称。综观新中国初期历次工资制度改革与调整可以归结为一个自上而下推行由“多元”逐步趋向“统一”的过程,也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工资制度改革的特征。改革涉及工业、农林、商贸、卫生、教育等各行各业,可谓纵横交错,所面临的局面极为复杂。在工资改革过程中,面对如何革除旧中国混乱不合理的工资制度,改革解放区沿袭下来的供给制(包干制),以及如何贯彻执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发挥工资经济杠杆与激励作用,并兼顾效率与公平,实施劳资两利的工资制度,避免平均主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国家都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与实践,为当今我国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又如1956年工资制度改革初步建立起我国按劳分配为原则的社会主义工资制度。但1958年后在“左”的影响下,这种初建的分配制度原则受到冲击,并一度遭到破坏。而此次改革恰恰成为社会主义工资制度发展的转折期,在新中国工资制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与意义。然以往研究对此关注极少,其改革的动因、改革方案的制定、改革的实施、改革效果与经验、改革后职工生活状况、保留工资等遗留问题的处理,以及初建的按劳分配为原则的工资制度又如何受到冲击等问题都有待学界关注与探究。

(二)新中国初期福利制度史学研究的缺失

综观新中国福利制度研究,多为经济学、社会学领域探讨现实福利保障问题的论著。除前文所述,另有许多学位论文聚焦于此,如陈昱阳《中国农村老龄人口经济供养与福利制度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焦亚波《社会福利社会化背景下的上海养老机构发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万国威《社会福利转型下的福利多元建构:兴文县留守儿童的实证研究》(南开大学2013年博士学位论文);丁学娜《职业福利补充功能的定位———基于中国企业职业福利转型视角的研究》(南京大学2013年博士学位论文)等。相比之下,史学领域对新中国初期福利制度的专题研究极少,相关研究多作为社会保障制度一个方面论及。例如,《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以养老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女性社会保障制度等专题展开,其中第8章论述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变迁与评估,介绍了福利制度的沿革、传统福利制度的基本框架与评估、福利制度改革及其评估等内容,其中也论及新中国初期福利问题[12]。《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介绍了“计划体制下”与“改革中”不同时期的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优抚保障制度等情况,其中第6章“计划体制下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简述了改革开放前我国民政福利及职工福利的一些情况[13]。又如《中国军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一书其中第二编第6章“计划经济时期军人保障制度”介绍了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军人生活保障及军人优抚和退役安置等问题[14]。但总体而言所论新中国福利制度大多较简略,尚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新中国初期福利制度研究的缺失,究其原因,其一与我国现代社会福利制度起步较晚有关①;其二新中国初期,人们更为关注的是与其基本生活紧密相连的工资问题,社会主义福利制度建设仍处在摸索阶段;其三工资与福利密切相关,特别是新中国初期各项制度初创阶段,工资改革与调整的内容颇广,往往亦包含了社会福利部分。但新中国初期福利制度建设是中国福利制度史上重要一环,这一时期国家为改善民众生活做了大量社会福利保障工作,颁布了诸多有关福利制度政策法规,这些都为今后福利制度建设打下了基础。因此,只有理清这一时期福利制度,才能完整表述中国现代福利制度的发展脉络,亦能为当今深化福利制度改革有所借鉴。

(三)资料搜集整理滞后

历史研究贵在资料的占有,有了丰富、翔实、系统的史料,才可能开展相应研究。然而当前新中国初期工资福利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明显不足。一是历史档案方面开发利用不高,且地方性的档案整理远远不够。1978年后,虽然相关工资福利文件资料汇编陆续整理印行或出版,但主要是现实指导性工资福利法律法规性资料,而涉及新中国初期工资福利档案整理出版乏善可陈,与史学研究所需存在很大差距,诸如《工资福利文件选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等成规模成系统的档案整理工作还极少,虽然有部分档案馆在期刊、网站等刊发少量的相关馆藏档案,但却显得极其零散和不系统。更值得注意的是,就目前档案开发整理而言主要针对中央政府出台的相关文件,而地方档案资料开发利用率极为有限。如河北省档案馆保存着较为完整的新中国成立后河北省党政机关如工业、农业、商业等宝贵档案文献,仅河北省人事厅工资福利处、劳动局工资改革委员会等部门科室1949至1958年间档案200余卷,包括各市县、专区及部门在历次工资改革调整中工作简报、法规草案、相关信函、统计资料、工作总结等,较为完整地记录了新中国初期河北省历次工资改革变迁历程。又如商业厅主管下的中国畜产公司河北省公司(1949—1956年)、河北省百货公司(1950—1966年)、河北省纺织品公司(1950—1967年)、河北省革命委员会商业局医药公司(1951—1957年)等新中国初期近20家公司档案卷宗也保存诸多职工工资待遇及福利相关资料。此外,河北省所属县市档案馆也有部分工资福利档案资料。这批宝贵的档案史料都有待学界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二是口述史资料的搜集整理亟待展开。口述史是中国当代史研究中除档案资料之外的另一重要史料,是档案史料的有益补充。近年来越来越多包括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众多学科的学者积极投入于此,做了大量口述访谈和整理工作,并取得了众多成果。就当代社会口述史研究对象而言,涉及颇广,包括、抗美援朝、根治海河运动、运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改革开放等。但遗憾的是新中国初期工资福利领域的口述史成果极少。此外,工资福利制度建设本就是国家、地方与民众间的多方互动,改革方案的制定、推行及新制度的确立无不是国家、地方、民众之间利益相互冲突、彼此协调,直至统一的过程。而口述史能更好地从“自下而上”的视角审视民众在国家制度推行中的心态与所处地位,以及其对制度变革与完善的反作用,将口述史与档案等文字史料相结合方能真实全面地展现工资福利制度建设的全貌及制度推行过程中国家、地方与民众三方互动关系。

(四)区域性与比较研究不足

新中国初期工资福利制度建设总体而言是一个由旧中国混乱状态逐步实现系统统一的过程,两次全国工资改革,其中第一次按大区先后推行,期间对供给制也进行了调整,实行大包干、小包干,最终取消供给制,全部实行薪金制,之后1956年又在此基础上在全国推行第二次工资改革,建立了全国统一、规范的社会主义工资制度。虽然历次工资改革调整在各地实施中所遇问题多种多样,但整体制度建设与推行基本一致,故此又具有很强的共性特征,通过一省一地工资福利制度的分析,以点带面,映射全局,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整个制度建设的梗概。然而,目前研究更多关注的是教师、店员等特殊群体工资福利问题,而地域性工资福利改革研究极少。比如河北省地处京畿之地,在国家各项制度的推行建设中,往往具有示范作用,其改革中各项措施的推行、所遇困境与应对、所取得经验与教训等都具有较强的典型性。此外,对比研究方法是史学研究较为常用方法之一,事物自身特质也总是在与其他事物的参照对比中才能得以显示出来。新中国初期国家历次工资改革在各地区推行中存在较强共通性,但也存在着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以及不同行业群体之间如工资标准、工资增长指标分配等问题上的利益冲突,只有通过不同地区、不同群体阶层之间横向比较以及同一群体阶层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才能真实反映出制度变迁对社会民众的影响,从而反观制度本身,得出更全面的认识及客观的结论。

(五)研究方法单一,学科交叉研究不足

历史学的发展既源于内在的动力,又得益于学科之间的借鉴。工资福利制度与经济、政治、文化诸多领域密切关联,综合各方面考虑,才能真实勾勒出这一制度酝酿、推行、建立的全过程。特别是对新中国初期工资福利制度的研究尤应注意多学科研究方法的借鉴,一是工资福利问题与人们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二是新中国初期仅短短数年内历经数次全国范围的制度改革与调整,所涉范围之广,所用时间之短,可谓一场改革风暴,而制度推行中国家与民众的互动亦尤为明显。故此,如社会学理论的借鉴,统计学方法的运用就显得格外必要。然以往研究多从或历史学,或经济学单一视角出发,跨学科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成果极少,这就造成新中国工资制度史研究中缺乏理论深度,多侧重脉络梳理的弊端,限制了其研究的深入与拓展。如国家上层如何将这一制度一步步推行并不断予以调整从而最终确立,而民众对国家制度的推行又有怎样的回应及其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与地位等问题,都缺乏深入探讨。故此,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工资福利制度的运行机制、发展演进进程、制度基础及模式选择以新的视角进行剖析和透视,才能多层面揭示新中国初期社会主义工资福利制度建立发展的历史进程。

三、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要推动新中国初期工资福利制度研究走向深入,需要着重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加强资料建设,特别是采用高校与地方档案馆合作等多种方式,形成省、市、县多位一体的开发体系,若能将这批不的档案成规模系统整理出版必将推动当代工资福利制度史研究的深入。与此同时加强民间文本资料的搜集整理,特别是口述史的抢救,因参与或目睹过新中国初期历史变迁的当事人或记忆衰退或一批批故去,如不加以抢救性搜集,若干年后某些历史阶段或事件恐将无口述史可作。

第二,加强区域工资福利制度改革比较研究,只有通过区域性工资福利制度研究的积累,以点及面,才能带动这一时期工资福利制度整体研究的深化。

第三,积极转换视角,进行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如吸纳经济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进行史料的分析解读,既拓展了研究领域,又深化了史学研究。

第四,史学研究与现实问题互为表里,新中国初期工资福利制度改革与当今工资福利制度具有一脉相承性,特别是工资福利制度是当今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议题,也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焦点之一,故此新中国初期工资福利制度史学研究应关注现实问题的解决,如改革中国家、地方与民众互动等诸问题的探讨,既可丰富这一时期工资福利制度的史学研究,亦对当今全面深化改革及民众实际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马涅维奇.苏联工业中的工资及其形式[M].中华全国总工会俄文翻译室,编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54.

[2]谢利越斯托夫.苏联电业的劳动工资计划[M].中央燃料工业部编译室,译.北京:燃料工业出版社,1951.

[3]中国共产党中央中南局城工部.当前劳动工资问题[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4.

[4]中华全国总工会工资部.加强工会工资工作[M].北京:工人出版社,1955.

[5]庄启东,袁伦渠.新中国工资史稿[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6.

[6]么树本.三十五年职工工资发展概述[M].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1986.

[7]侯桂红.人民政府时期专区专署制度研究1949—1966年:以河北省为例[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

[8]方夕旺.建国初期供给制研究——以上海市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为个案的考察(1949—1955)[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9]武力,温锐.新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及绩效分析[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4):4-12.

[10]徐彬.1956年一级教授评定之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11]李燕.上海市公务人员工资及生活状况考察1930—1956年[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12]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3]吴亦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4]聂和兴,张东江.中国军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出版社,2000.

商贸公司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商务英语专业 全程导师制 创新教育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我国吸纳外资的不断扩大与对外投资的迅猛增长,使企业国际化程度迅速提高;而与之相协调,培养具备全球化经营能力、适应多国文化与具备国际商务英语沟通能力的人才被提到日程上来,商务英语已作为现代国际化企业中最重要的交流工具。由于市场需求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目前,国内很多大中专院校都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但在很多情况下,学校的教学模式与企业的用人需求是严重脱节的,造成学生完成学业之后不能很好地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相融合。这对于基础较薄弱的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情况尤其严峻。因此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全程导师制”是指从大一新生入校的第一个学期开始直到毕业为止,通过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来确定。在思想、学习、生活、职业规划、个性发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引导与帮助。导师与党团组织、班主任(辅导员)以及专业教师一起构建学生培养体系的立体结构,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全程导师制”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注入了新的血液,是高职院校培养“应用性人才”一种新的探索。

二、导师制的起源及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推行全程导师制的背景

(一)导师制起源

英国的教育家早在14世纪就提出了“导师制”(tutorial system)的概念。到17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高校在研究生教育中采用导师制,实质上也就是对研究生的“个别辅导制”。19世纪末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进一步将原来用于研究生的导师制推广到本科生的培养中。20世纪上半叶,美国部分高校为改进选修制,也采用了导师制,并首先在普林斯顿、哈佛等学校实行。1937年,英国学者Michael Linsday受聘于我国的燕京大学并着手推行牛津大学的导师制。1938年竺可桢任浙江大学校长时,实行了一段时间的本科生导师制,效果很好。新中国成立后,高等学校废止了解放前的学分制,学习苏联的学年制,导师制也因此未能推行。近几年来,国内一些知名高校也开始在本科生教育中实行导师制。如北京大学2002年已在本科生中试行导师制,浙江大学2002年已在本科生中全面实施导师制,并取得一定成效[1]。随后一些高职院校,如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管理系对2003级电子商务专业实行导师制教学模式[2];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对工学院计算机、生物、化工专业的学生率先实行了高职教育导师制模式[3];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纷纷采取导师制教学模式[4],并取得一定成效。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推行“全程导师制”的背景

1.高职教育方针呼唤导师制

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议》明确指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具体到商务英语专业就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理论知识、必要的涉外商务知识,掌握商务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能在商务、翻译、涉外文秘等行业从事一线工作,同时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性专门人才。

2.现行英语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

在现行的英语教学模式下,师生关系淡漠,缺乏交流与合作:有的任课教师给学生上了一个学期的课了,对学生仍不认识,更不了解,对学生的生活、思想、人际交往等更是不闻不问;教学方法陈旧:语音教室和多媒体教学只是“摆设”,违背了操练是语言技能培养最基本的原则;大班授课教学为主:无法切实满足英语学习一对一训练,影响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性与实践性;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有限:学生学习的形式和内容缺乏多样性,使学生厌学情绪严重;缺乏真实的语言情境:课堂上的语言情境、情景单调乏味,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不能产生新的话题,阻碍交流与互动;教学过程中重阅读、轻口语,重课内、轻课外,重数量、轻质量,从而培养出一大批“哑巴英语”人才。因此,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改变和弥补现行英语教育模式的弊端。

3.学生适应新生活需要专业教师指导

高职学生从中学进入高校本身就是一个大跨越,由于基础薄弱等原因,一直以来他们对自己学体情况缺乏足够的信心。面对高校广阔的学习环境,他们对自己所学专业情况缺乏了解,对专业发展和就业前景表示迷惑,虽对个人定位充满憧憬与渴望,但同时又感到茫然而无所适从,渴望有专业教师的指导。事实上,学生需要的不只是专业教师知识的教授,更需要教师以学术精神和人格力量与学生进行更广泛深入的交流[5]。

三、商务英语专业全程导师制的实施与成效

(一)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全程导师制的实施

笔者所在的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对高职2006级、2007级商务英语两个班共计50名学生推行了全程导师制。首先以商务英语教研室为单位选拔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的专业教师担任导师,并从中选出部门骨干担任导师组组长,组成9人导师组。然后召开导师与学生动员大会,在会上学院领导对采用全程导师制教学模式的目的、作用、实施办法、预期效果及导师的相关情况等向学生作了一一介绍,然后采取“双向选择”的原则来确定导师。根据选择结果,笔者对2007级的5名学生进行全程指导。

根据商务英语专业特点及学生的情况,笔者制定出全程导师制培养方案,给学生规划了一条在两年左右的时间内应该走的路,应达到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计划。比如说对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能力方面笔者制定的目标如下:

1.基础能力方面:(1)具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和表达能力。(3)具有熟练操作计算机常用软件、并用计算机处理业务工作的能力,获得高等学校计算机考试一级证书。(4)具有处理公文的能力。(5)掌握6000个左右英语单词(包括常用词组)的主要用法,取得专业英语四级证书或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证书。(6)具有身体运动技能和能力。

2.专业核心能力方面:(1)具有较强的商务英语听说、阅读、翻译的能力。(2)具有熟练处理商务英语业务的能力。(3)具备与国际业务相关的报关等能力。(4)具备在外事、商务、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和管理等工作的能力。(5)具有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商务谈判的能力。(6)取得国际商务英语培训认证(一级)。(7)能熟练地处理进出口业务和办公自动化能力。(8)掌握熟练的商务英语函电、外贸单证业务能力。

除此之外,导师要通过小组的活动、座谈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思想指导、学习指导、心理辅导、生活辅导及成才向导,要通过深入的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对职业岗位的认识,进行就业形势和择业观教育,使学生能用正确的态度去择业、求职和就业。

(二)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全程导师制的成效

笔者通过对商务英语2007级5名学生的指导发现,“全程导师制”的教育模式真正体现了高职教育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具体成效如下:

1.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通过定期的小组会面沟通,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潜移默化的指导中学生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了爱党、爱国、爱校的主人翁责任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理守信;提高了小组学生的思想觉悟,纷纷向学校的党组织靠拢,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克服了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培养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2.学生的心理素质显著增强:通过鼓励学生定时、不定时的找导师进行沟通与交流,及时排解了学生的内心矛盾与烦恼,使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显著增强。学生明确了自己学习目标,端正了学习态度,并精神饱满地迎接每一天的学习和生活。

3.学生的交际能力增强:通过鼓励与介绍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到横店集团的一些外贸公司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如外贸翻译、客户接待、外贸函电处理、影视旅游景点英语导游等。这样学生可以把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之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从而提高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让学生逐步地认识社会,开阔眼界,积累工作经验,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

4.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与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通过鼓励并指导小组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或在活动中担任主持者。比如说学校每周三晚上的英语角活动,每学期的英语演讲比赛,以及学校的运动会等比赛项目等使得小组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和集体感增强并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新精神。

5.学生的学习方法更加科学合理:通过对学生学习特点的分析以及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在导师制的最初实施阶段直到现在笔者对小组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一直都给予高度关注,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6.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为了小组学生对英语语言国家的语言、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了解与接触,从最初开始一直坚持每周定期给小组同学放映一部英文原版电影,以及商务英语教学片等。除此之外还向学生介绍了好多英语学习的网站,尤其是关于商务英语方面的谈判、函电等方面的。带领小组学生到外贸公司实习、实训,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7.融洽了师生关系,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通过增加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交流,增加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了解,从而形成了一种既是师生,又是朋友的良好关系。现在基本做到学生有什么心里话,都会来找导师倾诉,从而使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和谐、默契和互信的良好关系。

8.学生明确就业形势,正在筹划人生蓝图:通过对当前国内和国际商务形势的分析,使学生既看到了将来就业的前景与机遇,但同时又面对市场对高级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的挑战。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并充分地利用在校时间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及早规划自己的就业蓝图。

四、高职院校推行导师制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 要防止“导师制”流于形式

由于导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都比较繁重,担任导师后可能没有太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和交流。因此为了使导师的工作能够顺利地开展,高职院校的领导必须高度关注导师,给予必要的支持同时也要制定出导师制的相关工作条例和导师考核奖励办法等措施,以此对导师的任职条件、聘任方法、工作职责、考核奖惩办法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对于成绩突出的导师可以在年度评优、在职进修、晋升职称等方面予以倾斜,以此来规范和完善导师制。

(二)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首先应该加强导师队伍的培训与教育,来提高导师队伍的思想政治觉悟,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并充分调动导师的工作积极性。第二,扩充导师的数量,强化导师质量:在保障现有师资的基础上,可以考虑聘请一些身体健康,对教育事业仍有余热的离退休老教授、硕士生担任导师,另外还可以聘请一些优秀的学生干部担任导师助理,同时还可以到校外的外贸公司聘请一些从事一线的专职人员担任导师,这种“校企结合”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学生对当前外贸形势的了解与掌握,并有利于增强实践经验。第三,定期举行经验交流:通过导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可以促进导师制的完善与发展。

(三) 增加必要的经费投入

目前很多高职业院校的导师制缺乏制度的约束,大部分导师是“义务劳动”,没有薪金补贴,更没有研究经费,有的导师想开展一些活动就得自己掏腰包,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导师的积极性。为此,各系部应该按照导师制小组的学生人数,下拨一定额度的工作经费和导师津贴。

五、结束语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推行“全程导师制”是一种以突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个性发展为目的的导师制。对教师而言,既增强责任感,又增加交流机会,促进教学相长。对学生而言,一是明确了学习与职业发展方向;二是创造了互动的学习环境,既能更好地发现个人潜能,又能相互促进;三是能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沟通和交流能力;四是可以获得较多的、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与就业机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职业素质。当然,推行全程导师制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模式的新尝试,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如师资队伍建设、活动开展、研究经费、考评制度等,但随着导师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会从根本上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导师制所面临的问题。“全程导师制”模式必将成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应用性、实用性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模式,并将成为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一种主要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月秀,谭仕林,徐正春.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

[2]周海龙.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推行导师制的效果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6,(35).

[3]张定华.高职教育实施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J].文教资料,2007,(4).

[4]何静,寇向梅.高职院校实施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9.

商贸公司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5篇

强化四抓措施做好思想工作共建和谐社会

一、抓思想认识,用尊重赢得老干部支持

老干部产生思想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各级组织和领导对他们尊重和交流不够。确有少数同志认为,老干部“离休退休、万事皆休”,抓不抓思想政治工作无所谓。为了赢得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区委将老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摆上高位,主要领导带头尊重老干部,率先垂范做工作。年初,部分区“四大家”老领导反映:春节座谈会时间较短、无法与现任领导充分交流思想。区委书记王代全获悉后,亲自到老干部局进行了为期一天的调研,详细询问老干部待遇落实情况和思想动态。5月中旬,王书记又责成分管的区领导和职能部门,先后4次召开座谈会,收集老干部意见和要求,在常委会上拍板解决了退休副县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级老干部医保提标等五大问题。在其后召开的全区稳定大会上,王书记又对老干部工作进行专门强调,要求“一把手”都要亲自做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不少老干部由衷感叹:“在职同志工作忙,开会征求意见,见面嘘寒问暖,从未把老同志当包袱,我们一定要支持他们的工作”!

二、抓管理服务,用行动争得老干部理解

老干部人老心细,一句刺耳的话,一件很小的事,很容易引起他们的误解。只有重管理更重服务,才能把好事办好,才能使老干部满意。近年来,我区始终坚持物质供养和精神赡养两手抓。有政策有条件的立即兑现,不等老干部找上门来;有政策无条件的工作做在前,也不等老干部找上门来。以管理服务上的主动作为争得了老干部理解和谅解。首先,放眼老干部群体狠抓“三个机制”落实以强根固本。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和乡镇老干部“两费”全部纳入统筹,坚持一个发放标准,并采取集中报销接待日、“两费”直达银行帐户等一系列措施,想方设法给老同志以优惠和方便,真正实现了全员覆盖,老干部衣食无忧,为做好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在落实政治待遇和改进思想工作上不断推新举措。区委专门就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出台了《意见》,每年上半年召开的老干部形势报告会,区委副书记郭富清都自备讲稿为老同志作报告。区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就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落实老干部工作十大制度,制定了具体的量化措施,很好的解决了基层同志“不知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怎么抓”的问题。如:区委规定,老干部工作例会制度必须每年召开两次,走访慰问制度每年暑期和春节必须落实。各级普遍建立了班子成员和后备干部联系老干部制度,每月给老干部打一次电话、每季度对老干部进行一次家访,对联系对象做到了“四知”——知家庭、知思想、知困难、知动向,及时解决问题,使老干部不受丝毫冷落。其三,围绕老干部个体用细致工作树窗口形象。在老干部稳定排查过程中我们将重点放在改进服务上,老干部来了,不管什么事,全局同志一律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声热情问候、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招待、一阵促膝交谈、一个满意说法”,对老干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调查、早处理、快反馈,减少了老干部奔波之苦,形成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绿色通道”。原化肥厂离休干部姚扩拯、生资公司离休干部潘永波,因企业破产征订的《当代老年》杂志难收到,想法很大。我们将其改寄老干部局,并安排专人保管起来,他们每月按时来领,《当代老年》实在没到就先为他们调剂《党员生活》。事情虽小,但老同志很满意。机构改革中全区40多个部门设置了老干部科,配备了专职人员,不够设科条件的单位也明确了分管领导和兼职人员。这些从事老干部工作的同志,牢固树立“不怕吃亏、不怕吃苦、不怕吃气”的敬业精神,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了琐碎的服务当中。

三、抓文体活动,用交流疏导老干部思想

随着“三个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巩固,我们将工作重点向精神文化活动进行了大胆转移,并将其作为活跃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形式。广大老干部在乐中学,在学中为,在乐为中乐,通过经常性的互动交流,有效疏导了他们的思想情绪。1998年,全区实施敬老工程,建成了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门协、书协、艺术团等文体组织陆续发展会(学)员万余名。郭宽善、郭长海、高金恒、方传友等原任的“四大家”老领导,长年义务兼职,不计分文报酬,他们以老管老、以老带老,帮助老同志解决了很多思想问题。老年大学坚持寓教于学,开设了政治时事、养生保健、文化艺术等课程,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日常教学,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组织老干部党员开展了富有特色的“三学”活动,即:学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提高素质、锤炼党性;学“八荣八耻”、市场经济,保持晚节、更新观念;学重要文件、政策时事,紧跟时代、与时俱进。门球协会建立了区直、城关和驻区厂矿门球季度联赛轮办制度,2000年组队参加了亚洲地区门球锦标赛并夺得第五名,2005年承办了全省首届乡镇门球赛又夺得冠军和季军,有效激发了老同志们奋勇争先的热情。老年书协组建了正书、地书、诗词等五个小组,每年底送春联到老区,2005年举办了《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书画影展》,围绕纪念抗战和襄阳发展泼墨抒怀,组织精品100余幅。通过上述活动,在老干部中形成了文化养老、科学健身的浓厚氛围,不但无人修炼“×××”,一些暂时想不通的问题,也在相互交流中得到解决。区商贸协会下属企业离休干部任修富,以前关心个人待遇多,体谅企业困难少,热衷于撺掇老同志上访,存在急躁情绪。2002年他上了区里的老年大学,而且一上就是两届,在与老年学员的长期学习交流中,了解了国企改革形势,理解了单位困难,而且利用自己熟悉老干部政策的特长,自发当起老干部政策宣传员和老干部问题调解员。

四、抓余热发挥,用奉献提升老干部价值

商贸公司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6篇

一、数字经济背景下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

(一)专业人才数量欠缺

近年来我国吉林省的跨境电商业务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业务井喷式增长与产业优秀人员之间的需求矛盾也进一步被激化,对当地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相关研究表明,我国自2021年的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缺口已经超过了500万人,并且以每年30%的速度在增长。而吉林省在跨境电商领域发展过程中,因为当地高校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的影响,还存在有严重的专业人才数量欠缺问题。这也就表明了吉林省现阶段的高校教育难以满足现有数字经济背景下跨境电商行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在进行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有非常大的人才缺口。

(二)专业人才的技能需求

跨境电商作为一种基于信息技术以及网络安全技术的国际贸易载体,其能够借助于互联网技术手段实现各种线上教学活动,但是较之于一般的电商经营模式,跨境电商所面临的客户多是一些国外用户,因此要求跨境电商人才是一名优秀的语言专家,还需要具备有比较强的外语沟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对客户们的有效沟通,在结合了客户的反馈诉求基础上进行自身产品服务的针对性转变。因为吉林与俄罗斯地区的距离比较近,因为很多跨境电商都会针对俄罗斯用户们进行业务的开展,因此对于吉林省的跨境电商专业人才而言,除了具备有一定的英语沟通水平之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俄语,方便与外国用户们进行沟通与交流。此外跨境电商的本质依旧是外贸产业,因此相关跨境电商的从业人员还需要对国际贸易的相关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并且要对带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等产业知识进行掌握,熟悉电子支付、跨境转账以及网络安全等多个层面的相关知识。只有在掌握了上述技能基础上,才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跨境电商专业人才,从而满足跨境电商业务在开展过程中的各项实际需求。

(三)民办高校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探究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吉林省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也拥有了良好的便利,而在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则需要加强数字技能培养以及专业技能的培训力度。在专业数字技能的培养过程中,民办高校跨境电商专业还需要积极推进各种数字化特色课程的开设,帮助学生们对当前主流的数字化技术发展趋势有充分的了解,从而满足跨境电商对专业人才的实际诉求。因此在跨境电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中,还需要结合该部分的人才培养需求,积极吸纳有着良好专业数字能力的教师来充实现有的师资队伍,这样才能够满足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实际培养需求。只有在有良好人才储备的基础上,才能够帮助该专业学生能够对产业发展逻辑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商业实践活动之中。此外在进行学校课程规划过程中,除了针对现阶段跨境电商的专业诉求,还要对人才的长远发展进行负责。因此民间高校在进行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还要积极进行多样化专业课程的设置,对部分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还要给予细分专业的培养。比如在跨境电商业务之中除了一些中小订单之外,还可能出现国外大客户大订单的情况,也就对相关人才的专业商务谈判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就需要积极开展相应细分领域的专业课程,让学生能够在对自身专业技能有一定了解基础上,也能够精通某些特定领域的专业能力。只有对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进行明确,才能够为师资队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指导依据。

二、吉林省民办高校跨境电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教师数量欠缺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领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吉林省的部分民办高校在进行专业设置过程中还过于传统,部分民办高校甚至没有进行跨境电商专业课程的开设,多是将其作为一门选修课程,让一些非该专业的教师来代课。这也就导致了跨境电商专业教育严重滞后于相关的政策法规,也就难以获得良好的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效果。此外部分民办高校的跨境电商教师,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均无法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这也是现有跨境电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跨境电商技能与实践经验不足

在进行跨境电商专业教学过程中,需要涉及电子商务、国际贸易以及专业英语等多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其还要求学生能够这三方面的知识内容进行综合应用。因此在跨境电商专业教学过程中,对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充分掌握了跨境电商业务知识以及相关技能基础上,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跨境电商教师。但是目前一些民办高校在跨境电商师资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多是通过学科导向以及专业分类的方式来进行教师的选择。这也就导致了部分国际贸易专业教师们的英语能力不足,对跨境电商相关知识也没有充分掌握。而电子商务教师的英语水平与国际贸易相关知识点掌握不足等问题发生,也就难以满足跨境电商专业的综合性教学需求,这也是制约了跨境电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效果的重要原因。其次部分民办高校在跨境电商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其教师的准入制度还存在有重学历轻实践的问题,很多专业教师并没有相应的跨境电商工作经验,在课程教学中也多是照本宣科,直接影响到了跨境电商专业课程的具体教学效果。因此民办高校的跨境电商教师们还需要先到相应企业进行在岗培训,在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之后方能够开展后续的授课工作。

(三)校企合作的现实操作问题繁多

在民办高校的跨境电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力度,这样才能够为教师们提供良好的实训场地,促进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但是目前在校企合作体制应用过程中还存在有比较多的问题,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可持续的校企合作机制现有民办高校开展校企合作,主要是通过签订合作合同、企业到学校进行知识讲座以及开招聘会等多种合作模式,但是这一合作方式缺乏双赢性,企业们参与到学生以及师资力量培养中的积极性不足,外加上合作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外界市场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校企合作机制的可持续性不足,并经常会出现合作企业频繁变换的问题,导致校企合作在跨境电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出来。2.教师教学不平衡一些民办高校的校内教师还会受到单一专业背景以及缺乏企业职场经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也就无法满足跨境电商的跨专业教学需求。此外一些企业的兼职教师们虽然具备有专业的专业技能水平,但是因为没有接受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系统化训练,也就难以将自己的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们,这也是影响到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效果的重要原因。

三、提高民办高校跨境电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策略

(一)在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导向下进行人才培养系统的调整

课程体系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内容,因此民办高校在进行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先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制定,为后续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一般需要将1~2年时间作为一个培养的周期。因此民办高校需要做好各种形式的人才需求调研以及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工作,并且要将调研结果融入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之中。此外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之中,也可以适当植入一些适当的跨境电商课程内容,让教师们在参与定制过程中能够对校内外的实训条件以及具体教学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帮助教师进行自身专业能力的调整,促进民办高校跨境电商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跨境电商课程对专业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需要涉及到专业教师转型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而通过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还能够为专业教师们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准备工作,从而更好地满足该专业的实际教学需求。

(二)分阶段、多途径解决跨境电商教师的短缺问题

我国教育部的专业目录在2015年首次列入了“跨境电商方向”,因此跨境电商在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中的起步比较晚,也没有充足时间进行该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并且存在有非常严重的跨境电商教师短缺问题。在基于跨境电商教师专业以及部门背景基础上,在进行该专业方向师资队伍的培养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来对跨境电商教师的短缺问题起到良好的解决效果。1.正视跨境电商师资队伍的短缺问题各级的职业教育部门以及相关民办高校,均需要正视跨境电商师资短缺问题,在进行跨境电商课程的设置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电子商务、商务英语以及国际贸易专业的综合性师资人才培养工作。此外还要为跨境电商专业师资培养提供良好的政策以及机制保障。2.分步骤解决近年来我国吉林省的跨境电商行业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促使跨境电商的经营模式以及操作平台变得越来越多,不同经营模式与操作平台的应用技能也存在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进行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相关教师是无法进行跨境电商所有技能全面掌握的。因此各民办高校还需要结合各专业部门的资源优势,随后根据教师的个人专业背景开展培训工作,让教师在边教边学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促进跨境电商专业教师们的实际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针对部分跨境电商专业教师自身授课能力不足的问题,可以引导教师们通过网络培训活动,在企业内参与实训教学等多种方式,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3.多途径实施为了对跨境电商教师队伍的职业能力不足以及师资队伍短缺问题起到良好的解决效果,吉林省民办高校还需要采用多途径的人才引进与培养策略,为跨境电商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人才支撑。对于民办高校而言,部分拥有企业外贸经验的专业教师作为跨境电商课程授课的主要力量。民办高校可以积极鼓励该部分教师将跨境电商的技能与以往的职场经验融合在一起,率先成为一名合格的跨境电商教师。此外民办高校可以进行专业课程小组的构建,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逐渐提高跨境电商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此外民办高校也需要将一些有着冲劲以及教学改革激情的青年教师们引入到跨境电商的教学体系之中,在必要情况下,还可以引进一些没有教师资格证书,但是具备丰富跨境电商行业经历以及有教学经验的专业人才,来对跨境电商教学队伍起到良好的丰富与优化效果。其次吉林省的相关教育部门也要加强对跨境电商师资队伍不足的问题进行处理,可以通过授权或者联合一些跨境电商职业教育机构等方式,加强对吉林省内跨境电商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在此基础上进行跨境电商教育的生态圈。这样也能够为吉林省民办高校的跨境电商专业教师们进行良好培训机会与途径的提供,从而对跨境电商的师资短缺问题起到良好的解决效果。

(三)构建校企可持续的合作途径

校企合作作为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培养的重要途径,但是在以往的校企合作模式中还存在有可持续性不足的问题,对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民办高校还需要在基于双赢原则基础上,对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明确,还需要在企业优先与教师优先转换为相关的政策与制度,在此基础上进行校企可持续合作途径的构建,为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实现校企可持续合作,还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进行跨境电商教学“双教师制”的建立民办高校需要将双教师(企业教师与校内教师)均纳入到教师工作量的考核体系之中。针对部分初次开展跨境电商专业教师的民办高校,在教师队伍的设置过程中还可以采用企业兼职教师为主、校内教师作为助教的方式,确保各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针对部分已经具备有一定教学经验的院校,其院内教师也拥有一定的企业经验时,则可以将校内教师作为跨境电商教学的主要力量,企业教师通过开展教学讲座等方式,对一些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处理。这样才能够将校内教师与企业教师两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现有的跨境电商专业教学活动起到良好的补强效果,对跨境电商专业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也有着重要意义。2.落实跨境电商教师企业跟岗制度目前吉林省针对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们,虽然已经规定该部分教师要进行定期跟岗实训。但是在吉林省现有的定编制度下,很多专业教师们并没有履行企业的跟岗制度。因为专业教师如果去企业跟岗实训时,学校还需要寻找其他的代课教师才能够保障专业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使得跟岗制难以得到有效落实,跨境电商专业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也就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因此民办高校的院系管理部门还要加强对跨境电商专业教师跟岗制度的严格执行,做好眼前教学任务以及教师成长两者之间的平衡力度,引导专业教师们能够自觉参与到企业内进行培训。最后民办高校还需要进行教师工作量考核以及教师激励机制的创新与完善,进行跨境电商专业教师们下岗培训锻炼计划的合理编制,保障所有专业教师均能够经历过系统化的企业培训工作,从而获得良好的专业性师资队伍培养效果。3.采用校内跨境电商项目目标留住企业双教师制度以及教师跟岗实习制度的应用目的均是提升学校的跨境电商师资队伍能力以及职业能力,但是并没有为企业带来良好的效益,也就导致了一些跨境电商企业不愿意参与到校企合作工作之中,对校企合作基础上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各民间高校还可以通过构建校内跨境电商项目的方式,吸引一些高度对口以及有着良好实力的跨境电商队伍入住到校园之中,并要给予该部分企业他进行场地、优先招聘以及解决住宿等便利条件的提供。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够留住企业的兼职教师们开展授课活动,满足民间高校跨境电商专业课程的实际教学需求。其次企业还可以派遣经理入住到校园内,通过形成类似分公司以及办事处等方式,帮助教师实现各项实践教学,还能够为企业的后续发展吸纳优秀人才,满足企业的长远发展需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跨境电商专业作为吉林省现有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在现有跨境电商行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有专业人才严重欠缺的问题。因此吉林省的民间高校还要针对数字经济背景下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特征,进行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这样才能够为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充足的师资队伍,从而为吉林省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高素质人才,满足吉林省跨境电商领域的长远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孔雪.“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高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福建质量管理,2019(20):86.

[2]孟芹,魏芳,王娜.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跨境电商师资培训项目实践研究——以山东农业工程学院为例[J].英语广场(下旬刊),2020(2):75-76.

[3]张皙悦,黄芳.跨境电商师资现状与策略研究[J].品牌研究,2020(27):147.

[4]马素华.中职学校建设跨境电商专业的思路与对策——基于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跨境电商专业发展经验的总结[J].职业,2018(1):125-126.

[5]黄毅,储华.高职跨境电商专业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实践[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29):40-41

[6]朱敏姬.商务英语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之经验总结——以跨境电商企业为例[J].教育界,2017(27):141-142.

商贸公司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7篇

根据州委关于在全州组织开展“在实践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的通知精神和县委在全县开展“在实践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的安排,县委决定,今天在这里举行县委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旨在通过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找准我县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破解发展难题,共谋实现__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和对策。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并要求全党同志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按照中央和省州党委的部署和要求,我县从4月份开始,认真组织开展了“在实践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这是我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八届四次全委会、州委六届四次全委会精神,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的一项重要举措。充分认识解放思想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立足实际,抓住关键,扫除一切制约__发展的思想障碍,切实解决事关__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当前全县上下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作为县委班子的主要负责人,我自己要从我做起,起好领头作用。怎么起好领头作用?通过近段时间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学习,结合平时的一些调研,我抛砖引玉地谈谈自己学习的体会和认识,目的是使大家进一步吃透县情,努力在全县形成在实践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的良好氛围,通过思想的大解放找准我县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从而加快我县的发展,通过破除阻碍科学发展的机制、体制及思想障碍,从而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谈几点粗浅的学习体会供同志们学习参考,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解放思想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县情的再认识

__县是大理州的“西大门”。近几年来,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几班子立足实际,团结统一、步调一致、齐心协力,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务实创新、狠抓落实,全县上下呈现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成为__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之一。但与全省、全州其他县市相比,我们的差距仍然很大,而且距离还在不断拉大。从全县20__年、20__年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全州的排位来看,地区生产总值已经从20__年的全省第83位和全州第7位,分别降至20__年的第105位和第10位;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已经从20__年的全省第92位和全州第9位,分别降至20__年的第95位和第10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从20__年的全省第76位和全州第9位,分别降至20__年的第94位和第10位。

从我县的发展实际来看,也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经济结构不合理,工业化水平较低;二是新培植的财源增幅缓慢,财政收支逆差较大,县乡财政极为困难;三是基础设施较为薄弱,难以支撑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四是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五是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__出口、消费都靠不住,只能靠投资一项,而多年来又一直没有大而强的项目支撑,导致经济增长十分缓慢;六是知识结构单一,缺乏技术人才,科技教育发展的水平层次较低,创新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缺乏。因此,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对县情有一个清醒和正确的认识。__依然是一个集山区、民族、贫困于一体,立体气候明显的农业县;是人才、科技、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的弱县;是资源品类多,储量小而散,工业发展缺乏亮点的工业小县;是财政增收困难、收支矛盾突出的穷县。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或一个家庭,如果不敢正视和面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敢正视自己自身存在的差距,要前进、要发展谈何容易!因此,通过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要进一步树立紧迫感和危机感,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奋起直追,实现跨越式的大发展。

必须看到,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也具备很多有利的条件:从国家的大环境看,一是有中央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一系列政策的研究出台,特别是对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这对我们在“三农”工作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是极好的机遇;二是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金融财税投融资体制改革措施,增加了和谐社会建设的投入。从全省看,一是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向建设民族文化强省转变,出了不少精品,也给我们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极大机遇;二是省委、省政府提出从今年起建设500个精品小城镇,出台了小城镇建设的政策;三是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力度,从措施、机制、体制、投入等方面都有政策,重点提出了改善民生,对民生问题投入要占整个投入的40%以上。从全州看,一是州委、州政府出台了洱海保护、生态文明的一些政策,以及实施滇西中心城市建设等政策,对我们来讲也是机遇;二是大瑞铁路建设、功果电站建设、小湾电站建设直接或间接的带动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三是全州旅游大创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将对__产生极大的影响和辐射拉动作用。从县内看,一是具有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320国道、大保高速

公路、大瑞铁路三条经济干线穿境而过;二是具有广阔的山地资源优势,山宽土肥,气候条件好,人居和谐环境较优,比较适宜于发展农业产业;三是具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和保护完整的古村落,有利于旅游业的开发和保护;四是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而且民风淳朴;五是大瑞铁路、功果电站等一批国家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将极大地拉动全县的发展;六是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正式签订了意向性协议。为此,我们要增强信心,立足优势,攻坚克难,自加压力,在追赶全州、全省跨越式发展中迈出坚实的步伐。二、解放思想必须转变发展观念

解放思想,首先要转变观念,自觉破除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不适应市场化取向改革的思想观念,在全县上下努力形成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富于创新的生动局面。转变观念必须毫不动摇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坚持把以人为本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近几年来,通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几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和“三力建设”主题实践活动,我县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作作风有了明显转变,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不少领导干部解放思想的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观念仍然没有真正得到更新,还需要认真进行补课。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盲目自大,不愿解放思想。总认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思进取、不抓落实,工作四平八稳、慢慢腾腾、得过且过;二是盲目自卑,不敢解放思想。总喜欢处处找客观,认为条件差,比谁都不行,什么也不敢干、干不了、干不好,畏首畏尾,等待观望,徘徊不前。三是盲目自满,不会解放思想。总认为自己思想已经解放了、很解放,口头上解放思想,行动上思想不解放,口头上说行,行动上不行。

全县上下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联系我县改革开放发展实际,认真查找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入剖析矛盾和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改进措施。要坚决破除安于现状、自以为是的思想,牢固树立居安思危、奋发图强的观念;坚决破除因循守旧、狭隘封闭的思想,牢固树立改革创新、开放合作的观念;坚决破除惧怕困难、畏首畏尾的思想,牢固树立敢想敢干、敢于负责的观念;坚决破除盲目攀比、急功近利的思想,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观念;坚决破除“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牢固树立别人发财我发展的观念。

总之,我们要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全面准确地把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建立健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和机制,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三、解放思想必须抓班子带队伍

同志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强不强,关键在各级领导班子。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着力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

要抓好班子。要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把干部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开拓创新建和谐的良好态势。要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大力提倡以才选人,以德用人,做到坚持用德才兼备的,不用无德无才的;用善于干事的,不用投机钻营的;用勇于创新的,不用因循守旧的;用迎难而上的,不用畏首畏尾的;用群众公认的,不用跑官要官的;用政绩突出的,不用得过且过的;用团结同志的,不用评头论足的;用心态良好的,不用心浮气躁的;用清正廉洁的,不用为政不廉的。要旗帜鲜明地鼓励和支持广大干部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真抓实干,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有更多的机会、更大的舞台施展才华;让得过且过、政绩平平的人感到压力从而焕发精神,受到鞭策而奋起直追;让那些跑官要官的人没有底气,努力在全县形成真抓实干、争创佳绩的良好风气,切实把广大干部的精力引导到干事业、求发展上来。

要带好队伍。干部队伍是县委、政府各项决策的落实者和推动者。要坚持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努力打造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通过正确的用人导向和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各级干部工作作风更加扎实,精神状态更加振奋,让一批批干部在干事创业中成长起来。要提倡五湖四海,不拘一格用干部,破除论资排辈,不搞拉关系、套近乎。要加快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党外干部、妇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进程,关心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兢兢业业、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努力工作的干部。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新局面。

要强化学习。年初以来,结合全县工作实际,县委对部分干部进行了调整,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少数干部适应能力还不强、工作经验还不足。为此,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加强学习,尽快适应工作。要树立终身学习和全过程学习的理念,不断在学习中提高,在学习中进步,努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团结干事型”领导班子。要按照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要求,继续坚持和完善学习制度,不断探索学习方式,创新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精神实质。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把基层好的经验总结起来,以基层的鲜活经验打开思想空间,以群众的生动实践拓宽工作思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学习调研,不断深化对县情的再认识,把中央和省、州的精神进一步和__的实际结合起来,增强本领,提高能力。

要搞好团结。大家在一起共事,是事业的需要、组织的重托、群众的期望,一定要识大体、顾大局,用坚强的党性保证团结,用高尚的人格增进团结,用共同的事业维护团结。要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议事决策机制和议事规则,班子成员既要按照分工履行

好自己的职责和抓好分管的工作,又要关心全局工作,相互补台、支持配合。要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既不搞无原则的所谓“团结”,又要有容人容事的胸襟、互让互谅的气度、闻过则喜的雅量。要善于团结同志,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班子成员之间要经常沟通与协调,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精力集中到为民造福上来,把工作着力点放到推动工作的落实上来,努力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要加强作风建设。全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率先转变作风,以良好的作风凝聚人心、保落实、求突破。要求真务实。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真正成为改革创新的先导、推进发展的楷模、维护稳定的基石,努力引导广大干部深入到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工业经济等重点工作一线,以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精神,干出实效,创出业绩。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在差距中看到潜力,在压力中激发动力,在挑战中寻找机遇,在实践中创造佳绩,善于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敢于碰硬、敢于探索、敢于突破,敢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力加快发展。要廉洁自律。应该说,我县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风气也比较正,工作也比较实。但这并不等于没有问题,我们一定要绷紧“廉政”这根弦,始终注重世界观改造,努力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古人说得好:“良田万顷,日食三升;大厦千间,夜卧八尺。”这说明职务也好、金钱也好,都是身外之物,对这些东西要看淡一些,要专心致志、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

四、解放思想必须破难题促发展

解放思想归根到底是要落实在破难题促发展上。结合__实际,就是要进一步吃透县情,抓住机遇,用好政策,冲破一切阻力,敢于破题,解决好一产比重大、效益低,二产总量小、基础差,三产规模小、层次低的结构性矛盾,优化一产,突破二产,提升三产;就是要解决好农民群众想什么、盼什么、需要我们做什么的问题和县域经济发展中“无中生有”、“借鸡生蛋”、“借船出海”发展自己的问题;就是要克服没有政策等政策、有了政策等意见、有了意见等经验、有了经验等扶持的思想,倡导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做不评论,允许在探索中有失误的风气;就是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农业稳县、工业富县、基础强县、商贸活县、文化兴县、生态立县的发展思路,把中央和省、州的部署与__实际结合起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一)坚持农业稳县

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以新农村建设统领“三农”工作,围绕“二十字”方针,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千村扶贫开发百村整体推进和小康示范村建设为载体,按照规划引领,产业带动,政府主导,群众主体,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做到力度不减小,资金不减少,标准不降低。高质量完成好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抓实7个行政村和73个自然村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使全县村村有规划,层层有示范,处处有亮点。充分发挥好典型引路作用,科学规划,精心打造,着力把曲硐建设成为群众富裕、人居和谐、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一体化特色精品民族文化旅游小镇,成为全县、全州、乃至全省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示范。

坚持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生态化,在优势产业上寻求新突破。按照优势产品基地化、生产经营一体化、服务体系社会化的思路,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运行。围绕到“十一五”末力争建成130万亩以上优质核桃基地、12万亩优质烤烟轮作基地、10万头优质肉牛和10万只优质黑山羊基地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做强核桃、烤烟、畜牧等优势农产品基地。加大特色农产业开发力度,因地制宜加快发展蚕桑、红豆杉、生态茶、亚麻、白木瓜、花椒等产业,深入挖掘和综合开发利用好野生食用菌类、药材、林下资源等珍贵资源。

落实好各项惠民政策。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公共财政的阳光,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在就学、就业、就医、住房、养老等方面遇到的突出问题,努力使全县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深化以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着力破解新型农民培养难、土地流转难、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难、提升核桃产业化发展水平难、推进村民自治进程难、干部对农业农村工作认识到位难等农业农村工作中的六大难题,不断激发农村的发展活力。

(二)坚持工业富县

要坚持工业富县不动摇,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富县战略。坚持“固老”与“培新”相结合,采取超常规的举措,加快工业发展速度,加快扩充工业经济总量。坚持“抓大不放小,讲求实而精”,促使工业企业发展一家,巩固一家,壮大一家,变强一家。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工业发展的主要手段,积极引进县外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参与我县的工业经济发展,力争在招大商、招名商、招强商上实现新突破。要强化服务意识,创优投资环境,真正形成亲商、帮商、富商、安商的“软环境”。

坚定不移地做大以小水电为基础,铜、铁、硅为重点的矿冶业,以水泥、高岭土、花岗岩、石膏为重点的建材业,以核桃、肉牛、黑山羊、蚕桑、生态茶、野生菌类、药材和林业资源为重点的优势绿色农产品深加工三大工业产业,建强工业支撑体系。着眼长远,用新的思路、新的视野、新的举措,科学谋划工业发展,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既要贯彻执行好相关产业政策,又要结合县情实际,把国家对西部落后地区的倾斜政策用好用足用活,按照“非禁即可”的理念加快我县工业发展。

加快优势农产品开发。要以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充分发挥农业品种优势和产业优势,扶持发展一批加工型、市场型、科技型的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引进、开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对农户的带动力。

要坚持生态立县,以节能减排为基本目标,坚持“高科技、高标准、规模化、大集团”的要求,引进和发展高效、节约、循环的现代企业,坚决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推动工业发展生态化。一提到项目,有的人就认为我县的项目小、项目少,这里我随意列举几个项目:1、我县褐煤量不少,相关部门可以到黑龙江考察调研,褐煤提炼柴油项目应该是一个值得研究、包装和做大做强的项目;2、宝台山旅游业开发与保护进

程要进一步加快;3、把现有石料资源用好,建成年产一百万吨的水泥厂;4、进一步加大红豆杉精加工、深加工、基地建设和种植加工力度;5、现有的铜精矿粗加工转变为精加工项目;6、曲硐温泉休闲娱乐康体项目;7、大瑞铁路火车站物流园区项目;8、三星级宾馆建设项目;9、香港玖龙集团规划区范围内与旅游“一日游”结合起来,香港玖龙集团的建筑作为旅游点来开发;10、银江河沿岸文化长廊开发;11、大碱塘水库旅游,应该先对大碱塘周边进行绿化,由林业局进行规划,由县级各单位分区负责进行绿化;12、配合国家重点建设,小湾电站、功果电站、大瑞铁路物流园区、香港玖龙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建设,以博南、龙门为重点,大力发展肉食、蔬菜产业;13、建筑建材市场综合开发项目;14、农贸综合市场,包括停车场、客运和货运站的综合配套建设项目,等等。其实我们的项目并不少、并不小,任何一个项目,如果我们都下决心去做,产值都可以上千万元,有的项目可以超亿元以上,我总的梳理了22个,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和同志们提出这么几个项目,供同志们参考,其他项目待下次有机会和同志们一并研究,还有很多的大项目。我认为,解放思想首先就是要敢想、敢动脑筋,连想都不敢想,就谈不上敢干,更谈不上发展,为此,要发展就要敢于想,敢于破题,只有这样一个地区才能加快发展。(三)坚持基础强县

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弱、发展基础差是制约我县加快发展的一大障碍。要充分认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的极端重要性,坚持把加大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坚定不移地实施投资拉动战略。坚持“两抓两跑”抓大项目,对内抓队伍建设、抓工作落实,着力解决好想干事、会干事、敢干事、干实事的问题;对上跑项目、跑资金,把项目作为加快发展的主要抓手,坚持以好项目支撑带动大发展,把加快发展的好思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好项目,用好项目体现抓发展的好措施、好办法,力求取得好成效。把主攻大项目作为更好更快发展的切入点,着力在带动强、辐射广的大项目上求突破,最大化地提升项目“落地”效益,用大项目带动经济大发展。

要以大碱塘水库扩容工程、杉阳地区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山区农村“五小”水利工程、土地开发整理以及银江河、倒流河、上村河等河流治理为重点,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现代农业打牢坚实基础。要按照县乡公路油路化、乡村公路弹石化、村组公路网络化的总体思路,着力构建通畅、安全、便捷的公路交通网;积极配合国家和省州抓好大瑞铁路建设,并做好曲硐新城等客货运输站和相关的综合配套设施建设;结合澜沧江流域水能资源开发,做好航运、码头及配套设施建设工作。要积极支持澜沧江小湾、功果电站和中缅油气管道建设,加快顺濞河、银江河、六米河等水能开发利用,配合抓好220千伏变电站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池、太阳能等新型能源。要加快乡镇、村固定电话网络和移动电话网络建设,实施通讯扶贫“村村通工程”。加快广播电视信息网络传输建设,扩大广播电视节目传输数字化覆盖面。

要借助省、州实施旅游二次创业的机遇,把宝台山部级森林公园、曲硐小城镇、小湾码头、功果电站、博南古道、永国寺、霁虹桥、玉皇阁、大碱塘水库、大瑞铁路火车站物流园区、香港玖龙林浆纸一体化建设等县内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周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结合起来,积极争取和实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着力打造知名旅游线路。

(四)坚持商贸活县

商贸流通不仅是简单的物质交换,更是理念、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的大流通。要充分认识商贸流通对于促进生产、引导消费,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告诉我们,商贸活跃到哪里,哪里的发展就会获得质的飞跃。

要扩大开放活商贸。大开放大发展,不开放不发展,要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科学发展。要坚决革除自我封闭、自我陶醉的陈旧思想,坚决克服万事不求人、样样自己干的落后思想,消除封闭保守、两眼向内、画地为牢的狭隘观念,以战略和全局的眼光,开阔视野,坚定不移地走开放合作之路,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环境,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活力。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努力营造一种“你赚钱我保护,你发展我铺路,你纳税我服务,你有难我帮助”的投资环境,进一步做大做强,在扩大对外开放合作中孕育发展潜力,赢得发展先机。要坚决冲破一切阻碍开放合作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开放合作的做法和陈规,革除一切影响开放合作的体制机制弊端,树立超前发展的思想意识,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扩大开放,拓展开放的领域,加大开放的力度,互相借力,共同发展,实现共赢。

要依托交通区位活商贸。紧紧围绕“把__建设成为云南通往南亚东南亚国际大通道上的特色农林产品集散地”的目标,充分利用好320国道、大保高速公路和大瑞铁路三条经济干线穿境而过的交通区位优势,按照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的思路,着力构建大开放、大流通、大服务的商贸流通新格局。要敢于“无中生有”,善于“跳出__看__”,着眼周边,放眼全省,打破行政区域的思想禁锢,以经济区域的理念谋划发展,力争把同一经济区域内的优势资源最大限度地集聚到__来,真正把__的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要打造平台活商贸。坚定不移地推进城镇化进程,依托城镇化,抓好商业网点规划,合理布局商业网点,加快构建以县带乡连村的商贸流通体系。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采取“统一规划、招商引资、业主投资、政策扶持”的方式,加强曲硐泡核桃交易市场、林产品交易市产、木材交易市场等专业市场建设,积极支持好大瑞铁路火车站及物流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集贸市场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大力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现代商贸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

要抓好规范活商贸。建立健全城乡市场监测体系,确保市场稳定。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深入开展打击各种形式的商业欺诈行为。加强商业信用体系建设,培育发展行业自律组织,大力倡导“诚信兴商”,深入开展好“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

(五)坚持文化兴县

社会主义文化阵地如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去占领,资本主义腐朽的思想就必然去占领。所以,要坚持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文化建设,要把社会文化建设融入各项工作当中去,挖掘文化历史内涵,把民族文化、古文化、古建筑、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挖掘好、保护好、开发好。要按照坚持把发展文化“软实力”作为硬任务来抓,大力实施“文化兴县”战略。

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首要任务,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筑牢团结和睦、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繁荣农村文化。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积极推进文化进村入户,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对口支援活动,满足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深入组织开展乡村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广场文化、节庆文化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城乡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把和谐创建活动与群众性精神文

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和谐社区、和谐单位、和谐村寨、和谐家庭等创建活动。挖掘历史文化。要充分挖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推出一批文化精品。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深入挖掘__深厚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资源,精心创作一批文学艺术精品。加大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发掘、开发,扎实抓好曲硐小城镇的保护与开发,确保一年启动,二年掀高潮,三年见成效,四年出特色。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政策,强化素质教育,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按照“扩一中,强二中,积极创造条件新建1所民族高中”的思路,加快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视学前教育,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抓实“百村万人”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着力造就依法、守信、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够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农民。

(六)坚持生态立县

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创新,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更高要求。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基本要求,扎实推进生态立县建设。

要认真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积极探索__建设生态文明县的有效途径。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着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要加强生态保护,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实施农村清洁能源工程,倡导健康、文明、节约、环保的消费模式。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完成节能减排的各项任务,合理有序开发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解放思想必须真抓实干

解放思想重点在实践,核心在发展。要坚持在改革中解放思想,在发展中统一认识,在实践中突破束缚,在探索中转变观念,在创新中转换思维。看准了的事情,就要果断决策,全力推进,用干的过程和发展的实际成果教育干部群众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思想观念。

要建立严格的责任机制。解放思想本质上是一个实践问题。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决不能坐而论道,纸上谈兵,以空对空。要围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目标,分解目标,督促落实,强化责任意识,坚决纠正和克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态度冷漠、方法简单等问题。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层层抓落实的责任制,抓住不断明确责任、不断落实责任、严肃追究责任三个环节,明确时限和要求,形成层层抓落实、事事有人管的责任机制,养成高效率、快节奏的工作作风,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要建立高效的落实机制。抓而不紧等于不抓。要重拳治“慢”,坚决遏制拖沓、推诿、扯皮的行为,对事关发展的大事要一件一件地落到实处,对事关民生利益的问题要一件一件地认真解决,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取信于民。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实际,在工作一线掌握了解第一手资料,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做到重点问题盯着抓、跟踪抓,一抓到底;困难问题具体抓、抓具体,抓到解决为止。要以“四项制度”落实为突破口,彻底摒弃在少数部门和干部中存在的懒散、推诿等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商贸公司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8篇

一、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方针原则

“十一五”时期,我区文化发展要坚持以下方针原则: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不断深化对文化发展的地位、方向、动力、思路、格局和目的的认识,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吸收和借鉴各地优秀文化成果,始终把文化创新作为文化发展的战略基点和前进动力。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

——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快速发展。

——坚持城乡文化的协调发展,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文化投入,形成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格局。

(三)发展目标

到*年,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完成“十一五”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赋予文化建设的任务,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到*年,初步建立起设置合理、运转协调、充满生机活力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协调,与文化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一致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相互促进的文化管理体制、文化生产力发展机制和文化事业繁荣机制,不断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使文化产业在区域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大。

二、理论和思想道德建设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宣传和实践研究,推出一批社科理论成果,进一步巩固全区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1、继续做好理论武装工作。以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为突破口,推动理论武装和理论宣传。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温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作为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任务,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以局级以上干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扎实推进党员教育,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青少年理论学习教育,加强报刊、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党的基本理论和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的宣传。继续组织编写干部学习读本和通俗理论读物,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2、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金温江”的主题,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加强对温江建设和谐社会实践经验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立足温江,放眼全国,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领域,选择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一体化、学习型社会建设等干部群众关心的实践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力求研究成果转化为党委政府的决策。区社科联、区政研室、区委党校等社科机构要整合区内外社科力量,优化全区社科资源配置,形成合理的分工体系,围绕温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开展应用对策研究,探索开展区域优势研究,积极对外争取能够促进温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社科研究项目和课题。

(二)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着眼于提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努力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1、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一是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发挥基层组织和群众团体的骨干作用、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广大群众的主体作用,深入开展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三是充分运用大众传媒、文学艺术以及文体活动,努力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四是大力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以“三下乡”、“四进社区”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成人学校作用,加强未成年人阵地建设,开展文明劝导活动,将文明劝导与“干部入户,文明到家”活动相结合,广泛开展文明礼仪普及,不断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五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创新形式、内容、手段,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2、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以促进社会风气不断改善为目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宣教活动,推动“八荣八耻”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家庭。把“八荣八耻”的内容和要求体现到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材中,贯穿到德育课程和相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组织开展“八荣八耻”宣讲和巡回报告活动,大力宣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进典型,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坚持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在全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公民文明习惯和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3、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等课程建设,指导和帮助青少年认真遵守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在重大节日、纪念日集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加强王光祈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重点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温江电视台、《今日温江》报等区内媒体要办好相关栏目、节目,温江公众信息网、温江新闻网要开设专门网页、专栏。区新闻出版局要做好未成年人优秀文艺作品的推介工作。

区文明办要加大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指导、督促和检查力度,组织协调整合社会各界共同做好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一是不断丰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全面推进全区爱国主义教育工程、家庭教育工程、心理健康教育工程、爱心助学工程和师德建设工程等德育五大工程,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二是充分发挥区教育局、区教师进修学校及家庭教育研究会等机构的理论研究功能,组织科研力量深入学校、家庭和社会,了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趋势、新规律,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省市级文明城区联创为重点,建立健全创建长效机制,巩固提高精神文明创建水平。

1、完成文明城市联创目标。*年建成成都市文明城区,*年建成四川省文明城区,*年和成都市一道建成全国文明城市。区文明办负责协调相关部门组建城市管理、社会治安、商家店铺、社区工作、督查指导等工作组,建立长效机制,长期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2、深入开展各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创建,提前实现“文明标杆三年满城乡”。城市要以社区为重点,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创建和谐社区等活动,不断提升城市文明水平。村镇要以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着力点,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户、文明城镇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引导农民移风易俗、转变观念、提高素质。服务行业要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大力加强诚信建设,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共铸诚信、文明风景旅游区、做人民满意公务员等活动,树立行业文明新风。区文明办要做好文明创建工作经验的经验总结和提炼,加大对文明创建社区(村)的建设和管理力度,积极探索温江文明社区(村)创建模式,三年内将全区122个社区(村)建成部级标准的文明社区(村)。

三、公共文化服务

(一)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布局

将社会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有步骤、分层次推进建设工作,形成以区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以村(社区)文化室为基础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增强文化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化水平。

1、加快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年底要启动2个镇(街)文化阵地建设工作,建成2个镇(街)达标文化站、1个示范性文化站,61个村(社区)达标文化室、10个示范性文化活动室;*年建成5个镇(街)达标文化站、2个示范性文化站,35个村(社区)达标活动室、20个示范性活动室;*年完成剩余各村(社区)文化室的建设及达标准备工作。到*年全面实现“一中心两馆”(文化艺术中心、文化馆、图书馆)、“一镇一站”(综合文化站)、“一村一室”(文化活动室)、“一人一册”(图书)的目标。

2、将建设光祈艺术大剧院和温江区历史文化博物馆纳入城市建设统一规划,争取*年底前完成光祈艺术大剧院和温江区历史文化博物馆的立项、规划和选址工作,争取到“十一五”末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

3、完善农村图书发行网点建设。*年前全面完成我区各镇(街)图书发行网点建设,并引导其持续长效运营,达到省市示范标准。

(二)开展各类文化活动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坚持以“繁荣”和“发展”为主题,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文化资源优势,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文化艺术创作和人才培训,不断繁荣城乡社会文化事业,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实现城乡文化事业同发展,共繁荣。

1、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组织开展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参与性强的文化活动。

2、重点做好一年一届的光祈音乐节系列活动和明年旅发会的文化活动。精心策划组织一年一届的光祈音乐节,通过举办高质量、高档次的文艺演出,提供专业的音乐交流平台,展示光祈音乐魅力,把光祈音乐品牌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3、继续实施“送文化下乡”,农村电影“2131”、流动文化科技服务车“三大工程”。全年开展送文艺节目下乡12场次以上,送电影下乡1000场次以上,开展图书、对联赠送活动12场次以上,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4、积极开展文化村、文化大院、文化户创评活动,变送文化为“种”文化。今年要重点培育示范点,未来五年,不断推广典型经验,扩大示范作用,到*年,努力形成“一镇一(街)一品”,“一村(社区)一色”的特色文化格局。

5、充分利用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基层图书室和各镇(街)中小学图书室等的图书资源,积极组织农民开展各类读书活动,交流推广读书心得和经验,引导农民学用结合、科学致富。

(三)实施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充分利用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图书资源和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各镇(街)中小学图书室等资源,以共建方式发展基层服务点,建设覆盖我区广大城乡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农村群众提供文化服务。今年建立区基层分中心平台,完成4个镇(街)和17个村基层服务点建设,到*年,完成剩余6个镇(街)和50%以上村基层服务点建设,到*年,完成80%以上村基层服务点建设,基本建成遍布城乡的基层服务网。

四、文化事业发展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发展

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文化馆、图书馆、文物保护管理所内部改革。通过深化劳动、人事、分配等方面的改革,建立健全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增强活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按照“稳步推进”的原则,推动我区经营性国有文化事业单位区电影公司的转企改制工作,鼓励电影公司以“院线制”形式,进行文化资源整合,提高经营能力。

(二)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增强文化服务功能

根据中央、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针对我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严重滞后的现状,切实加大资金投入,把资金向基本公共文化需求倾斜、向文化基础设施倾斜,发展以区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国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以村(社区)文化室为基础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特别要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着力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问题,着力改善全区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要有步骤、分层次推进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文化服务体系。*年底要启动2个镇(街)文化阵地建设工作,建成2个镇(街)达标文化站、1个示范性文化站,61个村(社区)达标文化室、10个示范性文化活动室;*年建成5个镇(街)达标文化站、2个示范性文化站,35个村(社区)达标活动室、20个示范性活动室;*年完成剩余各村(社区)文化室的建设及达标准备工作。到*年我区要全面实现“一中心两馆”(文化艺术中心、文化馆、图书馆)、“一镇一站”(综合文化站)、“一村一室”(文化活动室)、“一人一册”(图书)的目标,形成文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备、文化工作体制逐步理顺、文化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文化队伍不断壮大,文化服务布局更加合理,为广大市民提供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着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供优质文化服务

坚持文化活动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的原则,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加大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力度,丰富和活跃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组织开展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参与性强的文化活动;发展农村基层文化服务点,继续实施“三大工程”:“送文化下乡工程”,农村电影“2131”工程、流动文化科技服务车工程;积极开展文化村、文化大院、文化户创评活动,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努力形成“一镇一(街)一品”,“一村(社区)一色”的特色文化格局。

(四)实施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政府为主导,以区、镇(街)为依托,以村(社区)为重点,以群众为对象,发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利用现代科技推动先进文化传播,加快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化建设步伐,积极利用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的图书资源,以共建方式发展基层服务点,建设覆盖我区广大城乡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增进农民的经验交流和沟通,引导农民学用结合,科学致富;充分利用村(社区)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各镇(街)中小学图书室等资源,为农村群众提供文化服务。

(五)繁荣文化艺术,努力打造文化品牌

利用我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优秀人才队伍,积极开展文化艺术创作和人才培训,进一步繁荣全区文化艺术,在形成浓厚文化氛围的基础上,努力打造文化品牌,提升我区文化形象。结合文化馆、文管所的搬迁,整体打造文庙,通过开展类型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和培训,努力增强文庙文化艺术氛围,将文庙广场打造成全区文化活动中心和文化艺术培训中心;发展壮大光祈艺术团,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民间艺术活动,进一步推动我区民间艺术的繁荣和发展;鼓励并支持各类协会和专业人才发挥艺术才能,以时代为背景,创作一批具有地方特色,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艺术作品;利用我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努力打造一批档次高、知名度高、影响广泛的文化品牌,着力塑造鱼凫历史文化品牌、光祈国际音乐文化品牌、陈家桅杆文化旅游品牌。

(六)发扬优良文化传统,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和利用

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和保护体系。按照《文物保护法》要求,严格执行文物分级保护制度,切实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做好文物勘探保护工作;完善陈家桅杆配套建设,形成“一院一街一片”的独特格局,将陈家桅杆打造成集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景点;根据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做好川派盆景、糖画、牛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普查及名录的申报工作;逐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网络化和法制化,培育、发展一批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项目、民俗表演项目。

五、文化产业发展

(一)积极发展文化艺术业

通过建设温江文化艺术中心和温江光祈大剧院,搭建文化艺术业发展的良好平台和载体,利用多种形式和渠道积极组织开展高档次、高品位、高格调的文化艺术活动,促进我区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和推动文化形象的提升;精心策划光祈音乐节,力争做成国际音乐文化品牌。

(二)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

充分利用现有的陈家桅杆、鱼凫王墓等文物资源、群众文化品牌活动资源,发挥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作用,加大整合、研发、包装和宣传营销力度,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进一步做好陈家桅杆二期开发景点的总体规划,通过配套发展周边商贸、餐饮娱乐、房地产等行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以陈家桅杆文化旅游产业为中心、辐射周边其他行业的产业格局。

(三)努力发展文化服务业

建成两个院线的影院,并充实完善内部服务体系;以海峡两岸科技开发园为依托,构建温江天府印刷产业园,并引资建设一至二个大型出版物发行网点;开展招商引资,引导书店、印刷复制企业、网吧、娱乐业、音像发行业向规模化、连锁化经营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服务产业;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和个体兴办文化产业实体(如书屋、音乐吧、网吧等),从事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服务,培育壮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四)加强市场管理和监督

健全市场规则,严格主体资质审查,建立依法经营、违法必究、公平交易、诚实守信的市场秩序;对现有的文化产业项目进一步清理整合,规范化管理;优化文化产业区域布局,重点调整出版发行网点的结构布局,引导和发展镇(街)所在地和温江大学城周边的发行出版物网点,控制中心城的发行网点。

六、新闻事业

(一)推进新闻媒体建设

始终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各类新闻媒体的建设,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

1.着力提高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推动内容、形式、手段和机制的创新,把正确舆论导向同讲求宣传艺术统一起来,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努力做好正面宣传,全面宣传党的主张,准确反映群众意愿,扩大正面宣传的影响力。增强群众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更多地宣传基层群众的先进典型。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以及典型宣传,加强重大主题宣传报道,进一步提高突发事件报道的时效,做好舆论监督。重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完善新闻制度。

2.切实加强管理制度建设。认真落实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暂行规定。建立和完善报刊退出机制。加强相关部门配合协调的长效机制建设,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行业自律,有效制止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低俗之风和不良广告。

3.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确保党和人民喉舌的性质,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要求,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内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规范和完善新闻单位采编业务与经营业务“两分开”。继续扩大党报的市场覆盖率。依托新闻媒体的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相关产业和产品,不断提高科技应用水平,壮大综合实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二)加大对区级重点新闻媒体的扶持力度

加大对区级主要新闻媒体的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改造,不断改善硬件条件,提高信息化水平和传播能力,增强持续发展能力,成为拥有知名品牌和较强社会影响力、竞争力的优势媒体,充分发挥舆论主阵地、主力军作用。促进党报、党刊发行零售工作,扩大覆盖面。

(三)办好新闻网站

推进重点新闻网站建设。扩大区级重点新闻网站基础设施规模,拓展即时通信、博客、播客、聚合新闻服务等业务领域,实现多渠道、全方位新闻信息的技术调整和业务整合,提升技术应用水平和业务保障能力。促进新闻网站健康发展。完善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强化行业自律和公众监督机制。规范网上新闻信息源的转载和非新闻单位网站的信息,建立市场化供稿机制。

(四)发展新兴传播载体

充分发挥区级主流媒体在信息、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发展手机网站、手机报刊、IP电视、移动数字电视、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等新兴传播载体,丰富内容,创立品牌,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加强对新兴传播载体的规范管理,制定行业自律规范,坚持正确导向,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七、文物保护

深入贯彻《文物保护法》,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和博物馆基本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和保护体系。

(一)大力抓好文物保护基础工作,严格执行文物分级保护制度,切实加强文物保护管理。

(二)加强地下文物勘探发掘工作,做好出土文物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三)切实加强鱼凫遗址、陈家桅杆、文庙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充分发挥我区鱼凫古蜀文明资源优势,开发并塑造鱼凫历史文化品牌;招商引资,加大资金投入,做好陈家桅杆二期规划,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做好文庙整体打造工作,合理利用文化元素丰富文庙文化内涵,力争到*年元旦前完成文化馆、文馆所搬迁并实现文庙的对外开放,将文庙广场打造成全区文化活动中心和文化艺术培训中心。

(四)根据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认真做好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登记、保护和传承工作,积极做好我区川派盆景、糖画、牛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

(五)加紧建造温江历史文化博物馆,争取“十一五”期间完成。

八、人才队伍

(一)加强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建设

认真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进一步组织和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鼓励广大文化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在艰苦环境中和不同的工作岗位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鼓励广大文化工作者刻苦钻研业务,努力把握文化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做好文化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抓好高层次人才培养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鼓励和支持学术上、艺术上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自由发展和创新。完善公平竞争和分配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积极宣传文化领域领军人物、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及其成果和主要业绩,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舆论环境。

(三)做好培训工作

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人才工作的战略部署,建立健全在职人员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创新培训内容,完善培训机制,整合培训资源,针对不同领域和不同岗位人员的具体情况,分期分批进行专业培训。*年前,对全区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的系统轮训。完成全区文化艺术、文物、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内工作人员的普遍轮训。加强农村文化队伍的教育培训,提高整体素质。

(四)完善人才选拔机制

坚持党管人才和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原则,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要求,健全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选拔和激励保障机制,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环境。根据发展要求,逐步规范文化领域各行业的职业分类,编制职业标准,探索建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稳步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和完善在相应社会保障条件下的人才流动机制,引导文化人才合理、有序流动,把优秀人才集聚到文化建设中来。利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和资本扩张,扩大选拔范围,拓宽选拔渠道,广泛吸引财经、金融等领域的优秀人才进入文化行业。

九、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高度重视文化工作,深刻认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把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一起部署、一起实施。坚持谋全局、管大事,加强对文化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科学制定方针政策,始终把握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建立健全文化工作领导协调机制,统筹协调文化建设。

2.明确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职责。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文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工作责任制,把文化建设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区委宣传部充分发挥协调指导作用,相关部门积极支持、密切配合,文化管理部门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形成推动文化发展的合力。加强对文化建设的督促检查,把中央、省、市关于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

3.动员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全面准确地宣传中央、省、市、区有关文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方针政策,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文联等人民团体在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推动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努力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全面落实文化经济政策

1、支持文化设施建设。把文化馆、图书馆、文馆所、光祈艺术大剧院、温江区历史文化博物馆、农村文化阵地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对公益性文化设施项目,在选址、立项、征地、投入等方面给予优惠,用地实行行政划拨,指标优先安排,有关税费给予减免。对文件规定的文化设施,因城市建设而拆迁的均由建设单位按原面积,拆一还一,先建后拆,按规划就近重建,并妥善解决拆迁过程中的补偿问题。文化事业单位可以对其享有使用权的土地、房产、建筑物依法进行开发经营、租赁或出让。

2、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期间,通过政策扶持、资产重组和投资主体多元化,不断增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使之成为我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技术装备更新以及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

3、增加对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十一五”期间,政府每年对发展文化事业拨款的增长幅度要高于当年财政预算增长幅度的1个百分点。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区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同特点,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统筹兼顾,使文化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其他领域的改革相互配套、相互衔接。

2.着力解决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科学制定改革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着力解决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人员分流安置和社会保障等重点难点问题,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基本权益,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积极性,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加快公益性事业单位文化馆、图书馆、文馆所的内部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岗位目标责任制,实行全员聘任制或劳动合同制,建立公开招聘、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的人才选拔制度,通过深化劳动、人事、分配等方面的改革,建立健全竞争、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增强活力,激发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商贸公司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9篇

一、加快*工业走廊发展的理论基础

加快*工业走廊建设,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支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既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又要突出区域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理论的指导地位,充分借鉴和吸取其理论精华,以促进走廊地区又快又好发展。这里着重介绍有密切关联的后发优势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增长极理论、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和城市群理论等。

(一)后发优势理论

李嘉图的比较生产费用理论和李斯特的动态比较费用学说最早提出了后发优势理论。按照后发优势理论,落后地区在直接利用先进地区技术的基础上,大大降低了自己的技术成本,再加上劳动力成本低、技术范式和制度路径选择的便捷优势,使自己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利用相关的辅助战略,实现后来居上的跨跃式发展。

后发优势概念的提出,从微观角度看是针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比较优势而言。用好用足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跃式发展,其实质是对超常规、非平衡经济增长的形象概括。如日本、亚洲“四小龙”就是范例,说明利用后发优势理论指导区域经济实施赶超经济战略是可行的。在利用后发优势获取“后起之益”方面有四个优势:①选择的优势;②途径的优势;③精神的优势;④学习的优势等。后发优势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的动态体系,根据其中某些因素在后发优势中的突出地位,可以把后发优势划分为五种类型:一是突出资源优势的资源型后发优势;二是突出特定发展时期某些重要机遇的引导性的机遇型后发优势;三是强调引进吸收先进技术,实现创新改造的创新型后发优势;四是注重经济结构的前后关联性的传导型后发优势;五是主张“强政府”的干预型后发优势。

(二)经济增长极理论

20世纪50年代初由法国经济学家弗良索瓦·佩鲁(Perroux)提出的经济增长极理论在战略重点的选择上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它指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总是首先由少数区位条件优越的点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使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发达地区集聚,之后再通过上述要素的流动或溢出效应,把经济动力与创新成果传导到可辐射的广大腹地。但是增长极理论有明显的缺陷,极化效应在一时期内弱化了周围地区加快发展的条件,扩大了核心地区与周边地区的差距,尤其是城乡差距。在增长极培育形成后,只要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使政府行为有利于落后地区的自我发展,先进地区对落后地区的扩散效应大到足以克服回波效应,就能使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该理论的应用主要有两种:(1)点轴开发理论。“点”是增长极,“轴”是流域或交通线。具体思路是选择若干资源较好的具有开发潜力的重要交通干线作为发展轴,再在轴上确定增长极,再重点开发较高级的中心城市和发展轴。(2)网络开发理论。含三大要素:一是“节”点,即增长极的各类中心城镇;二是“域面”,即沿轴线两侧“节点”所吸收的范围;三是“网络”,由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及交通、通讯网组成。它在促进城乡一体化与促使区域经济成长方面有重要作用。

增长极理论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出发,以不平衡发展为手段,以加快实现区域平衡发展为目的,它对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建设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构筑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等三大增长极,通过三个极点构建增长轴心,带动了整个东部地区经济整体起飞,这实际上就是增长极理论的成功运用。长三角和珠三角以不足全国2%的土地和1/10的人口,创造了全国近约三分之一的生产总值,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区、先行区和“大教室”,其经济发展模式、市场经济观念、经营思想和管理经验以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其他地区提供重要借鉴。当前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也是增长极理论的具体实践,最终将有助于实现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产业集群理论

1.产业集群的含义

产业集群(industrialcluster),简称集群,用来定义在某一特定领域(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Porterl998)。产业集群具有专业化属性和地理积聚特性。从专业化属性看,产业集群的成员构成包括上游的原材料、机械设备、零部件和生产服务等投入供应商,下游的销售商及其网络、客户,侧面延伸到互补产品的制造商、基础设施供应商以及技能与技术培训、行业中介等相关联企业;从地理集聚特性看,产业集群是产业关联企业及其相应的支撑机构(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在空间上集聚,是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往往代表着区域核心竞争力。

产业集群用公式可简约地表示为:

产业集群=产业基地(龙头)+产业链(龙身、上下游)+特定空间竞争力集聚+各类支撑服务体系(政府、金融机构、研究机构、客户和行业公会等)

2.产业集群的特征

一般认为,产业集群的表现特征为:(1)相近性。主要指地理位置上的相近性。(2)完整性。主要指产业链条的完整性。(3)集中性。主要指产业领域相对集中,并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4)规模性。主要指企业数量足够多。(5)竞争性与合作性。主要指产业集群内存在激烈的竞争以及纵向的合作。

3.主要流派的观点

国外对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中,主要有以哈佛商学院波特教授为代表,基于直接经济因素的产业集群竞争理论,以及以“新产业区”、“加利福尼亚”和“北欧学习型经济”这三个相似学派为代表,强调非直接经济因素重要性的产业集群竞争理论。前者认为企业从产业集群中获得供应商、专业化的信息、公共服务以及获得有专业化技能和工作经验的雇员,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并通过本地竞争对手和顾客需求的力量进一步加强竞争优势,微观层次的企业间由于地理接近性形成中观层次上的产业集聚,使本地化经济和外部经济得到加强,产生协同效应获得竞争优势。后者基于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和技术要素,强调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在于区域的创新能力(Isaksen*),同时强调特定的资源和制度背景是区域产业增长或衰退的重要因素,企业间的非市场关系,如信任、习俗、文化结构和非编码化的知识被视为极其重要,具有促进创新、鼓励企业家精神和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产业集群的主要动力机制从“经济因素”(如外部规模经济)转变到“社会—文化的区域根植性”(如包括信任和非交易独立性在内的非市场形式间相互作用)。

4.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产业集群按不同标准可归纳为不同的模式体系。以内部市场结构为标准,可划分为轴轮式、多核式、网状式、混合式和无形大工厂式五种模式。

(1)轴轮式产业集群。轴轮式集群是指众多相关中小企业围绕一个特大型成品商形成的产业集群。日本的丰田汽车城是轴轮式集群的典型代表。

(2)多核式产业集群。多核式集群是指众多小企业围绕三、五个大型成品商形成的产业集群。如美国的底特律汽车城,有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这三大全球知名企业带动了众多规模不同的汽车企业。

(3)网状式产业集+群。网状式集群是指众多相对独立的中小企业交叉联系,聚集在一起形成的产业集群。这种模式在意大利比较广泛,如马尔凯大区佩扎罗省的木器家具产业。

(4)混合式产业集群。混合式集群是由多核式与网状式混合而成的产业集群。集群内部既存在几个核心企业及相关的小企业,又存在着大量没有合作关系的中小企业。例如美国的硅谷。

5.产业集群理论的现实意义

产业集群战略一般有“工业园区”和“板块经济”两种载体。在国外,产业集群战略以“板块经济”载体占多,以“工业园区”载体占少。在中国,由于城乡经济结构差异、东西部地理环境差别等特殊国情,“板块经济”在浙江、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已经取得成功经验,“工业园区”在北京、上海、江苏等全国31个省(市区)得到成功实践。加快*工业走廊建设要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理论的指导作用,在南昌、九江两极,在*、沿江两线,在24个工业园区,着力推进产业集聚,努力形成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综合竞争优势,促进*工业走廊又快又好发展。

(四)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产业转移是产业由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的经济现象,是经济规律与空间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欠发达区域而言,是推动其经济现代化重要的外在变量。

1.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的主要观点

梯度转移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此后威尔斯和赫希哲等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并作了充实和发展。区域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如果其主导产业部门由处于创新阶段的专业部门所构成,则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因此将该区域列入高梯度区域。该理论认为,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如上海—南京、杭州—镇江、嘉兴的局部扩散和上海—北京、天津的大范围扩散)。与梯度转移理论相类似的是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的雁行模式,他将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列为不同的发展梯度,并冠之以第一、二、三、四批大雁等。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难以科学划分梯度,有可能把不同梯度地区发展的位置凝固化,造成地区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

2.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梯度转移理论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欠发达地区应主动承接发达地区梯度转移的产业,增产业发展动力,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1)国际产业转移。遵循区域经济和产业升级发展规律,主动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欠发达和国家和地区加速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除英国等少数国家外,其余发达国家均为追赶型的现代化模式。国际间产业转移最典型的案例当数东亚地区。从20世纪中期开始,美国出于全球化战略的考虑,将钢铁、石化等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日本,日本的产业结构迅速得到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NIES)转移。此后随着日本国内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相继向外转移,带动了亚洲新兴工业国家与东盟国家和地区(ASEAN)的产业升级,从而形成了以日本为雁首的日本-NIES(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ASEAN(东盟国家和地区)的“雁行”发展模式,并在此后的数十年间,创造了“东亚奇迹”。

(2)国内地区间产业转移。国内地区间产业转移的典型案例则是美国。美国西部自然资源丰富,农业和采矿业有很强的比较优势,随着技术与运输成本的降低,这一优势进一步强化。美国早期开发阶段,制造业工厂通常设在靠近原料地,随着运输条件的改善,工厂逐步向产品销售市场转移,从而促进了美国工业由东部扩张转移到西部,由北方扩张转移到南方。

(3)我国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我国有灿烂夺目的古代农业文明,近代由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错失及时发展工业文明的机会,文明古国一度衰落。新中国成立后的近三十年,由于外部对我国的经济封锁和内部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发展进程缓慢。与此同时,德国、日本、意大利等“二战”时期的战败国和“亚洲四小龙”(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以及拉美国家牢牢抓住了国际产业转移的契机,从发展中国家转变为世界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开启中国改革开放新时代,通过承接国际产业梯度转移,加快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年,中国GDP总量达到13.7亿元,是1978年的37.8倍,实现了农业国向工业化国家的转变。

(五)城市群理论

1.城市群理论的内涵

城市群是在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使整个区域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于是,把城市发展和区域发展结合起来,为城市群的形成创造条件,并更好地发挥城市群的作用,不仅成为城市群理论的主要研究课题,而且成为很多城市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实践内容。当然构成城市群的基本空间构架既可能是以一、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为核心的若干城市组成,也可能是由多个规模相近的大中城市组成。

城市群具有地理和经济双重属性,地域性、群聚性、中心性和联系性是城市群的基本特征。(1)地域性。城市群首先是一个地域概念,具有特定的空间地理范围。(2)群聚性。城市群是若干城市的集合体,在有限的地域范围内聚集了一定数量的城市,或者说城市分布达到较高的密度。(3)中心性。城市群以一个或几个大中城市为核心,这些城市成为城市群经济活动的集聚中心和扩散源,对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组织和主导作用。中心城市可能是一个,出可能是多个,因而城市群既可以是单中心型,也可以是多中心型。城市群的中心性不仅指中心城市在城市群体中处于经济活动的核心,而且也意味着中心城市在整个城市群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核心和支配地立。(4)联系性。城市群的联系性特征是指城市群内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市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并逐步向一体化方向发展。联系性是由城市群的中心性必然派生出来的基本特征,也是现代意义的城市群与地理学意义的城市群的重要区别。

2.加快城市群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加速城市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相伴的是城市化的加速发展。26年来,城市化水平每年增加0.92个百分点。不仅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非常大的拉动作用,而且对社会的经济结构、组织结构和政治格局都产生了新的影响,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很大。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使更多的农民脱离农业和农村,进入非农产业和城市地区就业、生活,将是中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是中国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历史阶段。

第二,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市化,有利于形成合理的人口空间分布。从各国城市化的模式看,当城市化进入一定阶段后,城市群已逐渐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主体形态。日本的东京、阪神、名古屋三大城市群,集中了全国65%的人口和70%的国内生产总值;由伦敦、巴黎、米兰、慕尼黑和汉堡组成的五边形大都市区,集中了欧盟40%的人口和50%的国内生产总值;美国67%的国内生产总值集中在大纽约区、大洛杉矶区和五大湖区三大城市群地区。与经济集聚相伴,人口也呈现向城市群集中的趋势,如*年同1945年相比,日本全国人口增长了76%,而同期三大城市群人口增长了174%。

第三,我国城市群建设需要新突破。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是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核心极。但是这些地区的空间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有所减弱,今后的主要总量是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中国现在有53个大都市区,居住着全国人口的53%,占全国城市人口的43%,产出的GDP占57%,二三产业GDP占60%。其中多数大都市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部分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的都市区有可能成长为更大的城市群地区。政府要通过制度完善、规划引导、政策推动等措施,在城市群空间布局上,逐步形成以沿海、长江为带,主要铁路线为轴,十几个城市群为主体,城市群内经济经社生态环境相协调,基础设施网络完善、分工协作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布局的空间格局。

3.城市群主要发展模式

城市群的发展模式有多种。在国际上,一是以城市主导型的城市群发展“欧美模式”。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群大体上经历了二三百年的漫长演进过程,城市化与城市群形成和市场化、工业化的互动过程,形成了工业发展、社会分工和市场细化的自然结果。二是以政府主导型的城市群发展“墨一印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城市群推进的速度相当快,人口高度向大城市聚集,城市群迅速发展。但是城市群发展缺乏经济基础,社会问题相当严重。政府主导的城市群发展在短期内是有效的,从长远来看,它不能解决城市及城市群中增长的动力机制问题,并导致城市群之间的不平衡增长,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三是我国珠三角在发展中走出了由点轴开发到网络扩散的模式。改革开放后,深圳崛起,以广州和深圳为双中心的城市群体成为珠三角城市群的结构特征。近年来,珠海、佛山、中山、东莞、江门、惠州、肇庆等相继进入大城市之列,双核模式逐渐向网络化、多中心模式演化。香港和澳门回归以来,珠三角城市群又以新的组团方式出现,东西两翼形成深港、珠澳两个极点,珠三角和港澳共同组成大珠三角城市群。

二、*工业走廊状况分析

(一)*工业走廊区域界定

上世纪90年代,*工业走廊建设主要沿*高速公路和*铁路两侧展开布局,走廊北起九江市,南经省会南昌市抵南昌县向塘镇,按铁路里程计算全长为161.4公里,包括南昌、九江两个设区市的市区和南昌、新建、永修、德安、九江等五个县,属于走廊形地带和单轴开发模式。*工业走廊是全省境内区位条件优越、基础设施完善、产业优势明显、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重要区域。

为充分发挥*唯一对外港口城市九江市及153公里长江岸线资源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把*工业走廊打造成我省大开放的平台和载体,建设成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从而形成*最重要的经济带和区域增长极,提升*走廊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力和带动力,新世纪、新起点应将南昌和九江两市整体纳入*工业走廊区域范围,并把交通优势和临江优势有效结合起来,将*工业走廊的内涵从沿路开发,拓展到沿路和沿江开发并重,从单轴模式向T形双轴模式转变。

目前,*工业走廊的地理范围应包括南昌、九江两市的7区13县1市1局;核心区域分布于沿江(长江)和沿路(*高速公路、京九铁路)两侧,包括7区8县1市,即南昌市的西湖区、东湖区、青山湖区、湾里区、青云谱区、南昌县、新建县、安义县,九江市的浔阳区、庐山区、永修县、德安县、九江县、湖口县、彭泽县、瑞昌市。

(二)*工业走廊资源概况

*工业走廊位于*北部,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地势南高北低,系垄岗低丘、河谷平原及侵蚀残丘地形,区域内大部分为第四纪冲堆积平原,并有庐山、云山、梅岭等中低山和部分丘陵岗地。这一区域既沿长江黄金水道,又沿京九铁路大动脉,处在国家沿长江开放开发和京九经济带这两大战略部署区域的重要区段,不仅显示出独特的区位优势,而且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

1.土地资源。走廊地区土地总面积26229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5.7%。耕地面积4111平方公里,占走廊地区土地总面积的15.7%。森林覆盖率为37.9%,活立木蓄积量2758万立方米。

2.人口和劳动力资源。*年末,走廊地区人口911.7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1.3%。人口密度为347.6人/平方公里,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35倍。就业人员279.6万人,占全省的23.5%,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例为47.1∶23.9∶29.0。

3.水资源。走廊地区北靠长江,东邻鄱阳湖,南有赣江汇进,西有修河流入,水资源丰富。*年,年降水量1302毫米,水资源总量166.9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45.74亿立方米。总供水量为49.4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47.63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量1.83亿立方米。

4.矿产资源。走廊内发现矿产资源近100种,金、铜、铅锌、锑、硫、萤石、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丰富,有巨大的开发价值。其中,九江市硫铁矿、铅锌矿、建筑用砂及玻璃用砂居全省第一位,铜矿居全省第二位。

5.科教资源。走廊地区是全省科技、人才和高中等教育的重要基地。有科技活动人员3.49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2.27万人,分别占全省的51.1%和57.1%。R&D内部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7%,比全省高0.45个百分点。南昌有一所部级重点实验室、四所国家大学科技园(分园)、一家部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全省三分之二的普通高等学校集中在走廊地区,高等学校在校生数和专任教师分别达到44.9万人和2.8万人,占全省的91.6%和92.3%。南昌昌东和昌北两大高校新园区在校生设计规模为20万人,目前已有师生12万人。走廊地区还有中等专业学校37所,职业中学51所。

6.旅游资源。走廊地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集匡庐之秀、鄱湖之美、楼阁之名于一身,有庐山、云居山、石钟山、梅岭、龙宫洞、滕王阁、浔阳楼、烟水亭、柘林湖、星子天沐温泉、安义千年古村群和举世闻名的鄱阳湖候鸟保护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岩溶岩洞景观琳琅满目。

(三)*工业走廊经济基础简析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工业走廊成为全省境内区位条件优越、基础设施完善、产业优势明显、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重要区域。

1.综合经济实力较强。*年,走廊实现生产总值1127.2亿元,占全省的32.2%,比人口比重高10.9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12363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35倍;财政总收入137.14亿元,占生产总值的12.2%,比全省高2.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501.89亿元,占全省的27.6%,比人口比重高6.3个百分点。

2.基础设施渐趋完善。交通运输方面,走廊上建有4D级南昌昌北国际机场、4C级九江庐山机场,通往国内各主要城市及香港、新加坡的航线达40多条;铁路有京九复线、浙赣复线、武九、合九和沿江铁路(铜九段)等若干条线在走廊内交汇;全省已建成通车的1500多公里高速公路使走廊全面形成至省内的“四小时经济圈”和至长珠闽的“八小时经济圈”;九江港是东西水运、南北水陆中转的主要枢纽港,外贸码头有4个5000吨级的集装箱和散货泊位。电力能源方面,走廊地区有装机容量165万千瓦的两个大型火力发电厂和装机容量42万千瓦的大型水电站,新的电源点也正在抓紧建设,成为华中和华东地区重要电力基地;走廊周边的丰城电厂和黄金埠电厂总装机容量达到372万千瓦,远期电力供应充足。邮电通信方面,光缆、程控、微波、移动电话等多种通信手段完备,全省以南昌和九江为中心的快捷信息传输网络已经形成。

3.开放型经济格局基本形成。走廊地区拥有九江出口加工区、昌北国际机场,九江是全省通江达海唯一的大通道,南昌地区开通了海铁联运。走廊地区招商引资水平高于全省和全国。*年,实际引进外商直接投资9.91亿美元,占全省的48.3%;实际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3%,比全省和全国分别高2.4和3.6个百分点。走廊地区是全省进出口的重要基地。*年,海关出口11.62亿美元,占全省的58.2%;出口依存度为8.5%,比全省高3.8个百分点。

4.工业化水平较高。*年,走廊地区实现工业增加值430.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3.03亿元,均占全省的38.8%;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制造业的比重为92.2%,比全省高10.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9.29亿元,占全省的55.7%;走廊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占全省的40.5%,比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高1.7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7.44万元/人·年,比全省高20.7%;企业资产负债率64.2%,比全省低0.9个百分点。

5.开发区建设生机勃勃,产业集聚效应初现。走廊地区有工业园区24家,累计开发面积87.5平方公里,投产工业企业1641家。*年,走廊内24家工业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43.85亿元、利税42.03亿元、从业人员24.51万人,分别占全省工业园区的47.8%、44.9%和32.9%,分别占走廊内规模以上工业的59.2%、60.1%和75.0%。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工业园区有2个、20~100亿元的有3个、10~20亿元的有4个。24个工业园区的产业基础各有特色,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南昌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快速发展中,逐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以家电为主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星火工业园区已具备10万吨有机硅单体生产能力,产量全国最大亚洲第二,初步形成以单体有机硅为上游产品的产业集群。*年初,已有18家从事有机硅单体及下游产品开发和研究的企业进入星火工业园。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已经形成以石化、汽车为主导产业的石化工业园区和汽车工业园;共青城开放开发区内服装加工企业初具规模等。

6.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稳固。*年,走廊地区粮食产量307.03万吨、肉类产量35.50万吨,分别占全省的17.0%和16.1%;牛奶、禽蛋分别占全省总产量的54.5%和31.3%;农业商品率为72.3%,比全省高8个百分点。走廊是全省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全省7个商品棉基地县有5个在该地区,棉花产量占全省的70.4%。走廊有4个商品粮基地县,其中南昌县的粮食产量在全省商品粮基地县中名列第二。走廊养殖水面达11.87万公顷,占全省的32.6%;水产品总产量占全省的34.2%,其中,虾蟹贝类、珍珠等特种水产品分别占全省总产量的47.4%和62.4%。

7.商贸、物流、旅游业日益繁荣。走廊地区是全省的商贸、物流中心,人流、物流、信息流密集。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有316家,占全省总数的54.7%,实现销售额519.78亿元,占全省总量的67.7%。九江港客、货运输量分别居长江主要港口的第二和第四位;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年进出港人数突破100万人次,占全省民航旅客运输量的90%以上。城乡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23.23万户,互联网用户达到67.58万户,分别占全省的32.2%和39.8%。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2.18亿元,占全省总量的31.3%。走廊地区旅游资源的品位高,配套设施较为完善,共有星级饭店55家,客房7820间,分别占全省的37.9%和49.0%。*年,境外旅游人数达11.47万人次,旅游创汇3386万美元,分别占全省的39.0%和42.5%。

8.金融、证券、保险体系健全。走廊地区是全省的金融、证券、保险业中心,已基本形成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浦东发展银行等在赣分支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元化银行体系。*年末,走廊地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124.19亿元,占全省39.4%,比生产总值的比重高7.2个百分点。走廊内江南、国盛两家综合性证券公司有资格推荐企业上市,企业从证券市场融资的条件较为优越。保险业也不断发展壮大,年保费收入26.51亿元,占全省的33.1%。

9.城镇体系健全完善。南昌、九江两大中心城市,综合功能完善,辐射带动能力较强。*年,南昌市、九江市市区人口分别为204.7万人和57.6万人,人口规模分别居全省第一、第二位。两个中心城市总人口261.3万人,建成区面积183.4平方公里,分别占全省21个城市总量的37.7%和29.0%。两个中心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8平方米,比全省城市平均水平高6.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3%,比全省城市平均水平高6.3个百分点。走廊地区县(市)域城镇发展较好。*年,走廊地区共有13县(市)域城关镇,总人口118.0万人,相当于全省70个县城关镇总人口23.6%。城关镇自来水人口普及率为83.6%,燃气人口普及率为70.9%,分别比全省城关镇平均水平高4.0和12.8个百分点。走廊地区重点镇规模较大。*年,走廊地区建制镇131个,占全省建制镇总数的18.6%。建制镇总人口90.8人、镇区现状用地面积132.24平方公里,分别占全省建制镇总量的20.8%和25.1%。

三、继续加快推进*工业走廊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条件

继续加快推进*工业走廊建设,是落实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加快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的必然选择。准确判断和把握走廊地区“十一五”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机遇挑战,是落实走廊地区系列发展举措、实现各项发展目标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基础。面向未来,走廊地区既有加快发展的许多有利机遇,也存在不少挑战。

(一)重要意义

1.从全省看,建设*工业走廊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然选择。南昌有综合功能相对完善的中心城市优势,九江有全省唯一的临江优势(比如航运方面,南京通航的货轮为2万吨,芜湖为1万吨,九江为5000吨,南昌为1000吨,樟树只有400吨),在我省石油、矿石、煤等重要资源的新增需求完全需要外购,即新增生产总值主要通过国内、国际市场实现的背景下,重点建设*工业走廊,进而辐射带动全省经济发展,是最佳选择。

2.从国家战略看,中部省份在重点地区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国家利益所在。中部地区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在东部地区因工业化、城市化导致耕地锐减、生态恶化的情况下,保护和提高中部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对确保国家粮食在数量和品质上的双重安全,具有日益重要的战略意义。选择适宜地区重点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既是国家利益的根本要求,也是*“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发展观的体现。*年以来,总理两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并要求尽快落实到资金、政策和产业布局上。从国家利益角度考虑,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农业政策措施可能惠及三农各个方面,而工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只能有选择地集中在区位较优、带动力较强、示范性较好的地区。*工业走廊作为一个经济区或增长极,在中部地区最早规划和建设,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继续加强*工业走廊建设,有利于*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得到国家更有力的支持。

3.从区域看,构建增长极是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支点。*作为欠发达地区,只有集中力量,聚焦发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实施好“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战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抓住、用好发展机遇。

4.从国际、国内看,以增长极带动区域发展是各国经济建设实践的成功经验总结。国际上,美国东北部地区发展,日本沿太平洋开发(经济重心东京、大阪、神户),韩国三次开发(汉城都市圈,釜山沿太平洋带,韩国东线开发),都是以增长极带动各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成功典型。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构筑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等三大区域经济增长极,通过三个极点构建增长轴心,带动东部地区经济整体起飞。

(二)有利条件和机遇

1.走廊地区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对外和对内开放程度已经达到较高水平,这是走廊地区最大的优势之一,“对接长球闽,融入全球化”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增强了走廊地区发展的内在动力,扩展了走廊地区的发展空间;工业化中期阶段产业结构特征比较明显,重化工业、电子信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带动力、竞争力较强,产业配套能力和体系较为完整;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市场意识较强,人民生活和消费水平较高。

2.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随着全球经济的稳定复苏,经济全球化、集团化的发展趋势会更加迅猛,将有利于中国经济与东盟、亚太以及世界经济的加速融合,为走廊地区扩大出口、引进技术和资金提供更多的机会。在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合作明显加强,欧盟在统一货币的基础上,从经济一体化走向政治一体化(统一宪法),全球各种形式的国际区域合作将继续发展;亚洲包括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日韩经济合作将继续深化;我国包括泛珠三角、大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合作将继续发展。这一切将为走廊地区在区域合作中加快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我国经济运行与世界经济运行逐渐趋于一致是我国与世界经济融合的重要表现,就是说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形成对我国的巨大需求,扩大我国的外需,拉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3.面临全球性产业梯度转移的历史机遇。经济梯度和产业梯度的累积为产业转移奠定了基础。当今世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性较大,有知识化国家(或称发达工业化国家,如美国、日本、欧洲主要国家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如亚洲“四小龙”、部分拉美国家)、半工业化国家(东盟国家、中国等)和农业化国家(非洲部分国家、尼泊尔、蒙古国等)。从产业层面上分析,随着产业结构高度化,不仅出现了一、二、三产业的分化,而且区域的产业分工呈现出梯级分布特征: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经济区域。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必须直接面对激烈的国际间、区域间的经济竞争,国际分工格局的新变化、经济联系的深度与广度,将通过产业转移的方式使欠发达地区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知识经济掀起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浪潮。从9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兴起,以知识、人才为基础的经济与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为赢得全球竞争的优势,抢占全球产业结构的制高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基于全球化的未来发展战略,纷纷把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广到全球,以产业海外转移为手段,进行大规模的结构重组和升级,从而引发了世界范围内新的产业转移浪潮。国际性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由此导致的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能够弥补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国内资金的不足,并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优化其国内资源配置,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

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国内产业转移已崭露头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使东部地区依靠区位、劳动力与政策的优势,承接亚洲新兴工业国家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根据统计,*年,中国人均GDP达到1276美元,而上海市人均GDP已经达到6680美元,接近亚洲新兴工业国家的发展水平,上海市与贵州省人均GDP之比超过了13:1,我国经济梯度已经明显产生。按照国际惯例,东部发达地区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着劳动力、土地等投入的成本大幅度增加,原有的价格优势正在逐步丧失,企业的利润率开始下滑;同时,随着国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消费结构也应呈现出相应的变化。为保持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以东部地区为龙头,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初级加工产业、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大以及运输量大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正在逐步形成,从而带动全国范围内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地域分工的调整。

4.全球制造业向中国流动的趋势明显。随着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趋势会加强,将有利于促进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对走廊地区传统产业的改造与融合,为走廊地区加快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持久的动力。世界经济结构的多层次性,正在把我国推向制造产业链的最终环节,劳动密集型产业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日本、韩国、新加坡这些国家与我国的经济结构互补性较强。亚洲四小虎与我国经济结构比较相近,但我国由于劳动力成本较低,竞争优势比较明显。世界经济的这一发展格局把我国推向了制造业链的最终环节,成为世界的制造业加工基地,为我国经济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样这也是走廊地区难得的机遇。

(三)不利条件和挑战

1.整体实力相对较弱。同中部六省其他区域经济增长极比较,*工业走廊仍然存在总体规模偏小、产业基础较弱、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比如,以郑州都市圈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土地面积5.87万平方公里,人口3800多万,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全省60%的城市分布于此,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一半,其发展规模远远高于*工业走廊地区。“武汉1+8城市圈”,包括武汉、鄂州、黄石、黄冈、孝感、咸宁、天门、仙桃和潜江九城市,直径为200公里,总面积占全省33%,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均占全省的70%以上,土地经济密度大大高于*工业走廊。“长株潭一体化”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个设区市,人口占全省13.3%,而生产总值占全省的33.2%,其人口经济密度明显高于我省*工业走廊地区。对比中的差距既是发展的压力,也是发展的动力和潜力。

2.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竞争激烈。目前,整个长珠闽地区,经济发展仍然处于集聚功能大于扩散功能的状态,梯度转移出来的产业面临围追堵截。一是中西部地区竞相承接,产业转移供不应求。新世纪以来,中西部地区都先后把大开放、工业化列为各自加快发展的主战略,尽管*在这方面有先发优势,但效果正在递减。二是产业转移在东部地区内部进行的趋势增强,没有出现大规模向中西地区转移的现象。东部沿海各省市都存在不均衡发展的状况,如广东有相对落后的粤北山区,江苏有相对欠发达的苏北地区,浙江有发展滞后的西北地区等,各省市从统筹各自区域发展出发,制定有力政策措施,引导发达地区产业向本省市欠发达地区转移。在“融入全球化”上,承接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部地区总体上竞争不过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东盟、印度等国家开放意识增强、开放水平提高,中部地区的劳动力低成本优势正在削弱,加上不具备东部沿海的港口优势,竞争处于不利位置。

3.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第一,走廊地区甚至全省的重要矿产资源相对不足,全省人均煤炭、铁矿的基础储量只有全国的7.4%和17.2%,石油、煤炭、铁矿石、铜矿石等重要矿产资源对外(省外、境外、国外)依存度已经达到很高水平。第二,走廊地区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重化工业特征比较明显,这阶段将导致能源、重要原材料和交通运输的紧张。重化工业具有投资规模大、投资周期较长、产业带动力强等特点,重化工业行业及其前向产业和后向产业大都是能源和原材料消费大户,大都对交通运输需求巨大。如美国在重化工业阶段油电煤钢产量大,增长快,占世界比重高。第三,走廊地区重化工业阶段将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带来巨大压力。一方面,许多重化工业(如化工等)的生产排放的“三废”较多,对环境的破坏较大;另一方面,一些重化工业产品(如汽车)的使用也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从世界范围来看,氮氧化物的60%、一氧化碳的78%、炭化氢的50%是由汽车交通引起,我国城市大气中由汽车交通所造成的污染占50%以上。第四,当前经济粗放型增长特征比较明显。从全省看,每亿元GDP消耗的煤炭是全国的1.14倍,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比全国低6.1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比全国低32.7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仅为全国的4/5。走廊地区的增长质量虽然好于全省,但“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特征仍然比较明显。随着走廊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那种依靠大量消耗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已难以支撑走廊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

四、推进*工业走廊加快发展的战略构想

(一)*工业走廊发展的指导思想

*工业走廊“十一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创新创业*、绿色生态*、和谐平安*”的要求,全方位深入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经济国际化和市场化,以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为强动力,以培育壮大支柱产业为重点,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以重大项目为突破口,提升发展质量和层次,把*工业走廊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工业发达、社会文明、文化昌盛、环境优美的新兴城市群,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具有较强国际国内竞争力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极,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成为东、中、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

(二)*工业走廊发展的基本原则

1.在发展理念上,坚持在科学发展中率先崛起。抓住一切机遇加快发展,率先在中部地区崛起,是须臾不容放松的第一要务。培育创业精神,激活创业主体,优化创业环境,尽快壮大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是*工业走廊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加快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2.在发展动力上,坚持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相结合。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努力实现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良性互动,增强走廊地区加快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大力突破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在全省率先形成比较完善的、与国际经济规则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不断提高区域竞争力。

3.在增长方式上,坚持加快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过于依赖资金和自然资源支撑转移到主要依靠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用低成本、低消耗、高产出、可持续的集约型增长方式,取代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重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流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4.在开发步骤上,坚持从实际出发,由点到线到面逐步展开。当前先集中力量使2个部级开发区和22个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尽快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加快沿江产业带的形成,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向线和面拓展延伸,使之成为对全省加快发展起带动作用的强大经济板块。

5.在产业选择上,坚持“四个面向”、“三个为主”、“五个协调”。“四个面向”即面向市场、面向沿海、面向国际、面向未来;“三个为主”即以做大、做强、做优支柱产业为主,以高销售率、高加工度、高附加值的产品为主,以现代第三产业为主;“五个协调”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贸工农协调发展,科教文卫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6.在企业组织形式上,坚持发展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社会化生产方式。尽可能将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地理空间上高密度地集聚在一起,形成完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生产经营网络,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进行专业化大规模生产,使每一个企业都在互动中分享生产、销售、信息及辅助等方面的整体规模效益,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

7.在技术政策上,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先进适用技术相结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进步的战略基点,构建以企业为核心,以人才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运行机制灵活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促进大型企业普遍建立高新技术研发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加强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

8.在城镇布局上,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功能互补。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的原则,建设可持续发展、集约式的*城市群,在宏观调控下,通过市场实现城镇化进程中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向南昌和九江这两座城市集聚,形成功能完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双核型城市群。

9.在生态环境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遵循“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方针,在开发建设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保护生态环境中谋求更大的发展优势,将*工业走廊建设成为经济发达、资源节约、生态优越、环境友好的区域。

(三)*工业走廊发展的战略定位

1.力争把*工业走廊建设成为现代制造业基地。紧紧抓住国际、国内制造业梯度转移的历史性机遇,依托走廊核心地区的区位、机制、科技、人才和产业优势,加快建立参与国际国内产业分工的生产体系、面向国际国内的市场营销体系和与国际国内惯例接轨的生产服务体系,形成沿江和中部地区重要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基地。

2.力争把*工业走廊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在*率先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3.力争把*工业走廊建设成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便捷的交通通讯网络,建设面向国际市场的区域性进出口商品集散枢纽。依托南昌、九江两个中心城市,建设世界500强和国内200强投资高密集区。依托九江出口加工区及24个工业园区,建设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加工制造基地。

4.力争把*工业走廊建设成为缩小区域差距的传导纽带。通过大规模的开发开放,增强走廊地区的综合实力和集聚辐射功能,使走廊地区成为对接长三角、融入全球化,辐射赣鄂皖湘,缩小东中部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

5.力争把*工业走廊建设成为中部地区综合性物流中心。建设现代化的物流基础设施和公共信息平台,引进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构筑与国际、国内接轨的多层次、社会化、专业化现代物流网络体系,把走廊地区建设成*外向型物流的主通道、中部地区综合性物流中心、南北陆运和东西水运转运的主枢纽、全国物流网络重要的节点,使现代物流业成为走廊地区的优势产业。

6.力争把*工业走廊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胜地。打造世界景观、红色文化和生态旅游品牌,使旅游景点融入区域性和国际性旅游精品线路网,使旅游产业成为走廊地区充满活力的支柱产业、动力产业、富民产业和生态产业,使走廊地区真正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7.力争把*工业走廊建设成为城市群落密集区。环绕南昌和九江两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壮大一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使不同层次的城镇功能在一个比较密集的空间范围内相互联动。通过高速、大容量的现代化交通轴缩短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和经济距离,形成交流和交易快捷、频繁,产业集群比较发达,技术和资金相对密集的新兴城市群,提升走廊的区域竞争力。

五、*工业走廊的发展目标预测

(一)*工业走廊发展的总体目标

经过五年努力,把*工业走廊建设成为特色鲜明、技术水平高、配套能力强的优势产业密集区(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50%以上),建设成为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城市群落密集区(城市化程度达65%以上),建设成为开放程度高、外向型明显的开放型经济密集区(出口贸易占GDP的比重达15%),使走廊地区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

1.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到2010年,走廊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60亿元,年均增长13.5%以上,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2%,其中:南昌市2300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占走廊地区68.5%;九江市1060亿元,年均增长15%,占走廊地区31.5%。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250美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5∶60∶35。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

2.工业主导型产业结构强化,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到2010年,走廊地区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1600亿元,占全省5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2.5%,总量达到1050亿元,其中:南昌市735亿元,年均增长22%,占走廊地区70%;九江市315亿元,年均增长25%,占走廊地区30%。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270亿元,年均增长20%。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以上。

3.开放型经济取得重大突破,经济外向度显著上升。民间资本和外资大量引入,成为走廊地区投资、消费、出口、生产的重要主体,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2010年,走廊地区实际利用外资达到24亿美元,占全省的62%,年均增长15%;外贸出口达到33亿美元,占全省的68%以上,年均增长18%。

4.城镇体系进一步完善,统筹城乡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到2010年,走廊地区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6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00元。

5.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到2010年,走廊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5%,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5%,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8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中心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二)开发区(工业园区)发展目标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上下联动”的方针,不断创新机制体制,以城市为依托,以壮大经济总量和优化经济结构为目标,着力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提升产业层次,培植新的财源,增加就业岗位,真正把24个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成为走廊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工业发展的主战场、体制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区、城市发展的新区、对接长珠闽和融入全球化的前沿区。

1.到2010年,*工业走廊24个开发区(工业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960亿元,占走廊地区全部工业增加值的60%。

2.到2010年,24个工业园区完成销售收入36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9亿美元,实现利税总额290亿元,安排就业200万人。

3.到2010年,建成工业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工业园区18个以上,其中超100亿元的工业园区10个以上,超200亿元的工业园区4个以上。

(三)沿江产业发展目标

1.沿江开发总体目标。到2010年,沿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5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占九江市生产总值的80%;人均生产总值达到约5000美元。

2.产业发展目标。到2010年,沿江产业实现突破、形成优势,工业增加值达到285亿元,占九江市90%以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64∶33。

3.环境保护目标。保护并合理利用沿江自然和生态环境资源,坚持区域发展、产业布局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到2010年,长江九江段保持三类水质标准,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5%以上,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0%以上,饮用水源达标率达100%,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

(四)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1.能源建设。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建设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能源建设以电力为主,合理增加火电,积极开发水电,着力发展风电,努力推进核电,保持走廊地区的发电能力适度超前,到2010年在*工业走廊形成510万千瓦发电能力。积极促进太阳能光伏发电、醇醚燃油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2.交通建设。以增强走廊地区对外通道能力和完善区域内交通网络为重点,进一步形成以南昌、九江为枢纽,以京九铁路、浙赣铁路、*高速公路、长江及赣江航道、南昌昌北国际机场、九江庐山机场为骨干,铁路、公路、水路、航空运输相结合的快速便捷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到2010年,形成完善的高速公路网络约500公里;鄱阳湖、赣江*吨级的Ⅱ级航道通行能力;昌北、九江机场稳定的国际国内航线50条。

(五)旅游产业发展目标

加快构筑走廊区域旅游网络和旅游精品,打造世界景观、红色文化和生态旅游品牌。到2010年,走廊地区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40亿元,国际旅游外汇收入7980万美元;接待国内游客4090万人次,境外游客29万人次。

六、*工业走廊的产业规划与布局分析

*工业走廊产业发展的重点和要求为:增强六大能力,抓好三大产业。增强六大能力,即增强重大基础工业生产能力,增强重大加工业制造能力,增强聚集力强、人气旺的商贸旅游发展能力,增强特色鲜明、贸工农结合的农业产业化能力,增强以电力、交通、通讯为主的基础设施能力,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创业创新能力。抓好三大产业,即做大做强重大基础产业、加工制造业和现代商贸旅游业。

(一)工业规划与布局

分层次展开工业布局,依托中心城市,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增强产业集聚度和关联度为重点,加快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块状经济。力争到“十一五”末,在*工业走廊地区形成以基础工业为支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特色传统产业、农产品深加工业全面发展的新型工业发展格局。

1.基本任务

(1)做大做强核心龙头企业。鼓励采取合资嫁接、强强联合、相互参股、兼并收购等方式,加大重点企业的资产重组力度,集中优势资源和生产要素,以建设重大项目为抓手,在走廊地区尽快形成若干以骨干企业、上市公司为核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产品竞争力强、市场覆盖率高、发展爆发力大的企业航空母舰。到2010年,力争中石化九江分公司和江铃汽车集团年销售收入超200亿元,南昌钢铁等8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

(2)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大力激发民间巨大的创业潜力和强烈的创业热情,不断优化创业环境,推动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全面开放除法律法规禁止的所有投资行业和领域,坚决消除各种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和政策障碍,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满足社会需要、扩大就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机制形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围绕构筑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引导和鼓励中小企业围绕核心龙头企业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在走廊地区发展一批“专、优、特、精”中小企业。

(3)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知名品牌。把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支持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把引进先进技术和消化吸收创新更好地结合起来,在重大装备研制、生产技术改造、产品科技创新等方面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增强走廊地区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加强政策引导,提高企业的品牌意识和质量意识,以特色化和系列化为目标,迅速形成一批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提升走廊地区的产业竞争力。

2.产业发展重点

充分发挥南昌作为中心城市适宜发展现代制造业和九江作为临江城市适宜布局大运输量、大吞吐量、大进大出产业的优势,在*工业走廊地区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和基础产业。通过产业的上下游、前后向及旁侧链接,延伸产业链,形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石油和化学工业、特色冶金、新型建材、现代医药、纺织服装、食品及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集群。

(1)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汽车、航空、船舶、机械、机电成套设备等为重点,尽快形成机械基础件—关键零部件—先进重大技术装备的装备制造产业集聚。汽车工业坚持走开放与合作的道路,靠大联大,增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重点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务用车、家用轿车和越野车,提高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和零部件配套水平。航空工业鼓励国际合作和投资多元化,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大力发展重点型号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船舶和港口机械工业走规模化和专业化并重的道路,提高设计开发水平,重点发展油轮、散货轮等高等级船舶以及工程船、化学品船等特种船舶,加快发展集装箱、港口装卸设备、港口运输设备等港口机械及零部件制造业,逐步形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港口工业。机电设备制造业大力提高现有机械加工的技术装备水平和创新能力,重点发展发电机组、移动电站和智能楼宇控制器系统、大型循环硫化床锅炉、数控机床、整流变压器、大中型电机、水轮发电机组等产品。

(2)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进一步加强和突出走廊地区的电子元器件产业优势,尽快形成电子元器件—现代家电、数字信息产品、软件产业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把握行业发展前沿和动态,突出整机扩产、重要零部件配套,采取独资或股份转让、异地新建或就地改造等多种途径,积极发展技术先进的产品,如特色电子元器件、现代数字显示产品、空调和空调压缩机、冰箱无氟压缩机等产品,争取在8寸晶元片、单晶硅、新型光电子器件、新一代手机等高新产品的开发中取得进展。加强与国内外著名软件企业的合作,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开发研制,积极做大做强软件产业。

(3)石油和化学产业集群。以石油化工为龙头,尽快形成基础石化原料—精细化工、有机化工、合成材料的化工产业集聚。按照专业化、集聚化、规模化的要求,积极发展大型化工企业,注重提高化工产业的技术含量,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力争扩大原油加工能力,积极调整石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发展“三烯一炔”和苯系有机原料,加快开发石油化工中下游系列产品,鼓励发展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聚合物等三大合成材料。根据市场需求,着重发展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和有机硅单体及其精深加工。

(4)特色冶金产业集群。以特种钢为重点,尽快形成钢铁冶炼—特种钢材—金属制品的冶金产业集聚。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需求,着重在产业链延伸深度加工上拓展重大项目。通过合资合作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切实提高特种钢材的产品质量,重点发展冷轧薄带、镀锌板、涂镀层板、螺纹钢、细径高强盘条、拉丝盘条等优特钢产品,扩大无缝管、高压锅炉管的市场优势。

(5)新型建材产业集群。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尽快形成大中型干法水泥、新型铝材和塑钢、新型涂料、轻质建材、中高档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新型建材产业集群。

(6)现代医药产业集群。以标准化和规模化建设为目标,按照GMP和GLP改造的要求,尽快形成规范化种植—标准提取与加工—新药研发及生产的产业链,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提取、纯化和制剂技术,重点发展中成药、化学制药、生物制药、新型保健品等领域,加快发展医疗器械生产。

(7)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以巩固现有纺织服装产业为基础进行布局,形成原料(棉花、蚕丝、化学纤维)—布料织造—整理、印染—品牌服装加工的产业链,不断提高棉纺、针织、印染等产品的档次,扩大工业用布、中高档面料生产,重点发展高性能纤维和产业装饰用面料、聚酯无纺系列产品、中高档纯棉系列产品,提高印染后整理水平和品牌服装的市场占有率。

(8)食品及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形成以功能性特色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保健食品为主的食品产业集聚,做大做强烟草工业。以高附加值出口农产品为重点,形成种子种苗开发—农产品生产—深加工增值—出口创汇的外向型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围绕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重点在食品的深加工、储藏、保鲜、运销等方面开发重大项目,着重推进粮食、油料、畜禽、水产、果蔬等农产品精深加工。

3.产业重点布局

在区域布局上,南昌主要发展现代制造业,着力建设十大产品制造基地:即汽车生产基地、飞机生产基地、空调生产基地、光电产品生产基地、机电设备生产基地、建材和新材料生产基地、纺织服装生产基地、食品生产基地、医药和医疗器械生产基地、造纸生产基地;九江主要以港口为依托,发挥大物流的优势,重点发展石化、建材、冶金、能源、机械制造等重化工业,加快形成以重工、化工为主的临港产业带。

(1)汽车工业。把规模集聚作为汽车工业布局的首要条件,建设以南昌江铃汽车集团和九江昌河铃木公司为依托的汽车制造基地,大力发展汽车整车和发动机,引导零部件配套企业和相关产业围绕江铃和九江昌河集聚。到“十一五”末期,形成75万台整车、50万台发动机生产能力,汽车零部件80%以上由走廊内企业配套。

(2)航空工业。以洪都航空工业集团为主体,加快现有主导产品的改进改型,大力发展教练机、强击机、K8出口型飞机、农林飞机、小型通用飞机以及无人飞机等重点型号产品,重点进行麦道直升机和轻型公务机等转包机型的生产和组装。到“十一五”末期,形成30架K8高级教练机、300架麦道直升机生产能力。

(3)船舶和港口机械工业。根据比较效益原则和资源禀赋条件,船舶产业集中布局在九江沿江地区。依托九江港的优越地理位置和港口条件,以中船九江公司、九江银兴造船厂、九江东海船业公司为龙头,通过企业联合与兼并,重点整合沿江地区的造船业及船舶设计制造资源,促进企业规模集聚和产品升级,把九江建成国内重要的船舶修造基地。

(4)机电设备制造业。依托清华泰豪、江联、华源机电、银河江变、东元电机等核心企业为主体建设机电设备制造基地,强化专业化分工,注重采用信息技术大力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积极发展大型机械和整机装备。

(5)现代家电产业。集中布局在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依托奥克斯、东元空调、TCL、先科、美的等龙头企业,瞄准引进压缩机等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加强建设产业配套协作区,尽快形成专业化协作配套能力。

(6)电子信息产业。南昌依托晶湛科技、联创光电、新索丽、瑞显光电、鸿源数显、中国普天、先锋软件等核心企业,充分发挥省会城市人才密集、科技雄厚的优势,大力建设电子信息和软件产业基地。九江主要布局在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工业区,鼓励配套企业围绕3T光电和清华同方713厂形成集聚。

(7)石化工业。以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石化工业组团为基地,依托九江石化总厂,加快实现资源共享和产业链延伸,重点支持九江石化公司“炼化一体化”工程建设,力争在“十一五”时期开工建设100万吨乙烯项目,把九江沿江地区建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石油化工产业密集区。限制基础石化产业在九江沿江地区以外的区域布局。

(8)冶金工业。依托南昌现有的南钢、洪都钢厂两家核心企业,注重发展冶金下游产品,吸引关联性强的企业集聚,优化产品结构,重点发展特、精、优钢材产品,限制发展炼铁等冶金前道产业。

(9)新材料产业。走廊地区具有发展新材料产业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大力建设深圳方大(*)新材料产业基地、以联创光电为主体的半导体发光材料产业化基地、以江钨集团和南昌硬质合金公司为依托的钨制品材料基地、以晶安高科为依托的锆材料基地,力争到2010年把南昌建设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新材料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依托江铜集团的铜冶炼能力,建设好南昌高新区的江铜工业园,重点发展高性能铜板带、电解铜箔、新型合金铜管、特种漆包线等铜精深加工产品,形成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快发展永修星火的有机硅产业,注重扩大规模、延伸产业链,建成国内最重要的有机硅产业基地。

(10)建材工业。主要依托沿江和沿*高速公路的大型建材企业布局。水泥工业围绕亚东水泥等骨干企业发展规模化生产,重点布局在瑞昌市(码头镇)、彭泽县、德安县、九江县等地;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依托巨石九江公司等企业,重点布局在沿江地区;新型建材及墙体材料重点布局在靠近主要原料来源的地区,如沿江、大型电源点附近,依托资源形成成本优势。

(11)医药产业。南昌主要依托江中药业、汇仁集团、诚志股份、济民可信、桑海集团、洪达医疗器械等核心企业,建设现代医药和医疗器械基地,重点发展中成药、化学原料药、新型保健药、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等产品,注重开发一、二类新药,培植药品种植基地。九江充分利用中药材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主要布局在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云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在优质中药材GAP种植和开发、中成药加工、中药标准提取物、中药饮片等方面开发项目。

(12)纺织服装产业。南昌建设以银志服装城为龙头,以华源江纺、江涤、罗家集针织为主体的纺织服装基地,加强拉链、纽扣、水洗、中高档后染整等一系列专业化协作配套建设。九江的化纤纺织主要依托赛得利化纤(*)有限责任公司,集中布局在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化纤工业组团;棉纺工业主要布局在九江市区、共青开发区以及德安县、彭泽县、瑞昌市等地的工业园区,积极扩大规模和提高水平,九江市区的棉纺企业应加快向工业园区集中;服装产业以九江市区、共青开发区为重点,努力形成规模和品牌优势。

(13)食品及农产品深加工业。根据产业特点和现有基础,南昌的食品工业依托南昌卷烟总厂、娃哈哈、统一集团、润田、汪氏蜜蜂、亚啤、雪津、阳光乳业等核心企业,重点发展卷烟、啤酒、饮料、方便食品、乳制品、休闲食品和保健品等七大类产品,并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的食品制造业。九江的食品工业重点布局在共青开发区以及都昌县、星子县、瑞昌市等地的工业园区内,主要依托优势农副产品资源,大力发展粮油、水产品、茶叶、果蔬、特色家畜禽、茧丝绸等深加工,建设出口农产品加工企业群。

(14)造纸工业。主要以晨鸣纸业为依托,以高档造纸为重点,形成进口纸浆—纸或纸板—高档纸制品的造纸产业链,重点发展高档文化用纸、中高级生活用纸、包装用纸及特种用纸等产品。

(二)沿江产业规划与布局

沿江产业带重点壮大石油化工、汽车机械、建材冶金、纺织服装、旅游休闲、食品加工等六大产业,培育现代造船、数字家电、环保能源、现代物流等四大新兴产业,使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确立在全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产业竞争优势。通过对重点产业的规划与布局,形成五个重点发展区域:

1.机械和船舶制造、建材产业基地(西区)。以瑞昌市为中心,形成以瑞昌市黄金工业园和码头镇为依托,以江洲联合造船股份有限公司、亚东水泥等大企业为支撑的现代船舶制造、机械建材产业基地。努力提升技术水平,强化集聚效益,引进世界一流企业,打造中国的游轮和游艇生产基地。

2.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临港工业区)。以九江出口加工区为依托,将九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外贸口岸港区的腹地,整合港口资源,提高外向化水平,重点发展机械电子、汽车、数字家电等产业,形成以昌河铃木、清华同方713厂、3T数字光电、赛得利化纤、汇源果汁等企业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3.商贸物流区(核心区)。充分利用长江港口水运优势,形成以九江港区、官湖港区、城市濂溪片区为依托,以京九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华东装饰市场、南方粮食交易市场、国际汽车城市等十大商品市场为支撑的商贸物流区。

4.重化工产业基地(重化产业区)。以九江石化总厂和湖口金沙湾工业区为依托,重点发展石化、钢铁、冶金、电力工业,形成重化产业区。

5.轻纺、环保能源产业基地(东区)。以彭泽县工业园为依托,重点发展纺织服装、化工、皮革、造纸、建材工业,形成以帽子山核电、20万纱锭棉纺等项目为支撑的轻纺、核电工业区。

(三)基础设施规划与布局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继续加强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使走廊地区的基础设施保障能力适度超前经济发展水平。

1.电力规划与布局

*工业走廊由南昌电网、九江电网供电,现有装机容量205万千瓦,有500千伏变电所2座、220千伏变电所13座、110千伏变电所28座。*年,走廊地区完成供电量91.45亿千瓦时,最高用电负荷为202万千瓦。“十一五”时期走廊地区电力和电网建设的重点是:

(1)电力。尽快建成2×60万千瓦新昌火力发电厂、4×30万千瓦洪屏抽水蓄能调峰电站。加快实施天然气入赣工程,确保建设好2×33千瓦南昌燃气电厂。加快启动环鄱阳湖风电开发,争取开工建设1~2个风电场。积极推进九江彭泽帽子山核电站建设前期工作,力争“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

(2)电网。新建500千伏变电所1座,扩建2座,改造1座。新建500千伏开关站1座。新建220千伏10座,扩建11座。相应新建500千伏线路480公里、220千伏线路298公里,改造220千伏线路110公里。

2.交通运输规划与布局

按照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的要求,加快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完善走廊地区整体路网结构,增强综合运输能力。“十一五”时期走廊地区交通建设的重点是:

(1)铁路。尽快完成浙赣线电气化改造,加快建设铜九铁路、九江—景德镇—衢州铁路、南昌枢纽西环线,适时开工建设南昌至九江的城际轨道交通、向莆铁路、京九线电气化改造等工程。

(2)公路。加快建设南昌绕城高速公路乐化—生米段(41公里)、大庆至广州国家高速公路九江段、杭州至瑞丽国家高速公路九江—瑞昌段(49公里)、福州至银川国家高速公路九江长江二桥及连接线段(13公里)等4条高速公路。走廊地区国道达到二级以上标准,省道至少达到三级以上标准,南昌市区、九江市区至各县(市)通二级以上公路,县至乡镇通三级以上公路,绝大部分乡镇至行政村通油(砼)路。

(3)水运。继续加快赣江、鄱阳湖水运主通道的升级改造,建设与长江多式联运相配套的集装箱码头及货场,建成多用途码头。力争完成赣江南昌—湖口段156公里Ⅱ级航道整治工程建设,基本完成赣江东河段87公里、修河永修—吴城段35公里Ⅳ级航道整治工程建设。加快港口建设,完善港口布局,重点建设好九江、南昌两个主枢纽港,提高码头泊位吨级结构,提高机械作业水平,调整港口功能结构,适应专业化、集约化运输的发展趋势,同时加快九江港两翼的彭泽、瑞昌、湖口等港区建设。九江港新建阎家渡、官湖两个新作业区,建设2个5000吨级集装箱泊位。南昌港重点建设鸡鸣山、东新、五星、周家、昌东、樵舍等6个港区,8个1000吨级泊位、2个500吨级泊位,其中鸡鸣山港区为集装箱专用港区。

(4)航空。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加快建成4万平方米候机楼、8万平方米机坪、延伸400米跑道等扩建工程,使机场等级由4D提升到4E,成为北京、上海、广州等枢纽机场的主要辅助机场。九江庐山机场重点改造机场通讯导航设施,完善其他保障服务设施,力争*年复航。

(四)农林水规划与布局

按照“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的思路,着力提高走廊地区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建立农村繁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1.发展现代农业。继续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大型油料基地建设、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灌溉等工程的实施,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加大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力度,着力提高经济作物产值在种植业的比重,提高养殖业产值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突出抓好走廊地区的优质棉基地、早熟梨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有机茶基地和花卉苗木基地建设。做大做强畜禽水产业,在南昌、九江郊区发展优质奶牛养殖专业户和饲养场,利用走廊内水网密布的条件,大力建设虾蟹养殖加工产业区、珍珠养殖加工产业区、龟鳖养殖区。

2.林业建设。通过点、线、面结合,以点控面,面带相间,形成具有走廊特色的林业体系。大力实施绿色银行工程,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退耕还林、平原绿化、绿色通道等工程,营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生态优势,重点建设好环鄱阳湖森林生态圈和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充分发挥山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苗木花卉、木本药材、经济果木林、森林旅游等特色林业产业,形成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合理利用的良性机制。

3.水利建设。建立健全完善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继续建设完善鄱阳湖区保护耕地5万亩以上或保护重要设施的重点堤防设施,加强南昌、九江及沿线县城的河段堤防建设与综合治理。加大九江长江干流等重要江河河段的河势控制和清淤疏浚力度,切实加强重点河段崩岸整治和河道整治。加快现有机电泵站等排涝设施的更新改造,加强城区、粮食主产区及鄱阳湖区排涝工程建设,提高低洼地区的排涝能力,逐步提高排涝标准。积极推动中型水库工程建设,*年底前全面完成走廊地区现有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确保病险水库隐患基本消除。

(五)第三产业规划与布局

全面推进走廊地区现代服务业的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加快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培育旅游、物流、金融、房地产、会展等新兴服务业,构筑“多层次、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1.旅游产业。突出“一山(庐山)一水(长江)二湖(鄱阳湖、柘林湖)一古城(浔阳)”的旅游资源特色,切实解决庐山旅游管理体制问题,打破区划界限,建立统一的协调机构,组建庐山旅游股份公司,强化旅游资源统一营销。突出红色文化旅游品牌,把南昌、共青等重大革命历史事件为主题的旅游资源统一整合,形成红色精品线路。突出生态旅游的品牌,近期把鄱阳湖生态旅游区、庐山生态旅游区、柘林湖生态旅游区、修河生态旅游区做大做强,打响以湖泊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与文化复合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为主的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共青(庐山)国家高尔夫球场、共青生态旅游度假区。大力推进*工业走廊旅游服务体系建设,精心设计风格多样旅游线路,合理配置交通、旅行社、饭店、购物、餐饮、娱乐等旅游要素,提高旅游综合服务水平和质量。积极抓好*工业走廊旅游市场营销,推进走廊与上海、广东、浙江的旅游合作,建立旅游资源、网络、信息、市场等共享机制。

2.商贸流通业。充分发挥*走廊的交通枢纽作用和区位优势,按照“城内大商场、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的思路,加快构建便捷、畅通、高效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大型物流园区为平台,以港口码头、车站、批发市场等物流节点为支撑,以第三方物流和配送中心为重点,积极发展多功能、多层次、多类型的现代物流业。加快商品批发市场向中高级批发市场转变。南昌重点培育洪城大市场及农产品、果品、生猪、肉食品、水产品、日用品、建材、摩托车、汽车及配件等年交易额10亿元以上的十大区域性商品批发交易市场。九江着力培育京九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华东装饰材料市场、鄱阳湖水产批发市场、九江花卉苗木市场、九江国际汽车城、京九天马建材家具城、南方粮食交易市场、九江果品批发市场、九江旧货交易市场等九大中心市场。加快建设好南方粮食交易市场,形成长江流域大米以九江为中心的全国粮食市场新格局,使之成为指导我国南方水稻生产的全国性粮食交易市场。在沿走廊的各城镇,依托产业基地、商业及消费区或运输枢纽,发展一批特色鲜明、辐射力强的专业批发市场和商品交易市场。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充分利用庐山的品牌优势,建设好庐山国际会议中心,以承办好每年的赣台经贸洽谈会为契机,整合走廊地区资源,使*工业走廊纳入全国性的展览网络,把会展业培育成走廊的都市型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3.金融服务业。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国有金融机构为主体,地方、民营外资等金融机构竞相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为*走廊加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加快发展各种所有制的金融机构,增加金融机构数量,营造国有、民资、外资等金融机构并存发展、相互竞争的地方金融服务体系。率先在南昌和九江组建城市发展银行,创造条件试办民营股份制银行。着手建立融资租赁网络和服务体系,完善二手设备市场,加强租赁设备的流通性,降低出租人的经营风险。多渠道增强融资能力,搞活融资机制,拓展信托贷款、法人帐户透支、买方信贷、风险投资等业务,积极探索和尝试收费权质押、出口退税质押、订单质押、应收帐款质押、保全仓库业务、联保协议贷款等信贷新品种。按照自主、平等、信用、互利的原则,多形式发展银企合作,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银企关系。加强和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鼓励多形式、多渠道组建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如政府组建、政府运作,政府组建、市场运作,市场组建、市场运作,尤其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设立担保机构,逐步形成由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政策性担保机构、民办商业性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组成的担保体系。改进担保机构的运作模式,在简化担保手续的同时,采取必要的反担保、抵押、质押等防范措施,协作银行合理分担部分风险,税务部门减免有关税费,促进信用担保机构良性发展。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步伐,高度重视信用环境建设,加大金融秩序整治力度,在完善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基础上,加快建立个人征信系统和金融债权管理信息系统,健全企业及个人信用档案和信用评价制度,增强企业及经营者的诚信观念。

4.房地产业。加强房地产一级市场调控,加快发展和完善二、三级市场,培育、规范房屋租赁市场,鼓励居住性购房,控制投资性购房,扩大房地产有效需求。发展房地产中介、物业管理、装修服务等房地产服务业,形成现代房地产业和住宅服务业发展体系。规范房地产市场管理,优化房地产业发展环境,完善征地拆迁制度、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和土地使用权公开招拍挂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南昌、九江市区加强城区整体规划设计,围绕美化人居环境,围绕适应人流物流扩大趋势和提升城市服务功能,高起点、高标准地搞好新区地块的房地产开发,注重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改善综合品质,实施信用住宅、品牌小区和品牌企业工程,合理发展风格多样、品味较高、功能完善的中高档商品房和住宅区,推广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积极推进设施配套、运行高效的现代商务区建设,同时要扩大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规模,切实解决广大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走廊各重点城镇围绕不断改善城镇居民居住条件,重点建设分布合理、连片开发的普通商品住宅。

七、*工业走廊区域发展重点分析

经济节点和重要产业带对区域发展至关重要。把走廊上24个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发展壮大和沿江产业带的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带动*工业走廊跨越式发展。

(一)开发区(工业园区)发展

以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昌昌东工业园区、南昌小蓝工业园区、新建长堎工业园区、安义工业园区、南昌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昌昌南工业园区、南昌市向塘开发区、南昌民营科技园、南昌英雄经济技术开发区、九江经济开发区、共青城开放开发区、永修云山经济开发区、星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德安工业园区、九江沙城工业园区、瑞昌工业园区、湖口工业园区、彭泽工业园区、武宁工业园区、修水工业园区、都昌工业园区、星子工业园区等24个工业园区为平台,着力优化综合环境,促进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增强园区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1.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部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高新区基本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电子信息、应用软件、生物医药、资源深加工、机电一体化等五大产业为支柱的发展格局,已成为全省高科技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全区进区企业达68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占全省75%以上,有上市公司和上市控股公司13家。*年,完成销售收入200.05亿元,从业人员5.3万人。“十一五”时期发展方向和定位为:充分依托省会城市和高等院校密集的优势,构筑资本融资、自主创新、人才支撑、社会保障等四大体系,注重实现产业化水平和产业特色的新突破,实现产业规模和产业优势的新突破,建成全省的科技成果转化和辐射基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使之成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和辐射中心。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800亿元。

2.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开发区形成以格林柯尔、奥克斯为龙头的现代家电,以奔驰中客、江铃为龙头的汽车产业,以中国普天、L-COS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等三大支柱产业。*年,完成销售收入141.2亿元,从业人员4.9万人。“十一五”时期发展方向和特色定位为:发展壮大现代家电、汽车和电子信息等三大支柱产业,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

3.南昌小蓝工业园区。总体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区内入驻企业368家,投产110家,在建176家,基本形成医药医疗器械、汽车汽配、机电信息、轻纺服装、食品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年,完成销售收入61.0亿元,从业人员2.6万人。“十一五”时期发展方向为:围绕五大支柱产业,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产业发展,加快形成产业集聚。通过加强与江铃、长安、福特三大汽车企业的合作,在汽车制造方向找到快速突破的切入点,着重发展壮大汽车汽配和机电加工产业。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

4.九江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51.95平方公里。全区工业企业达190余家,初步形成以汽车及零配件制造、机械、电子、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医药等为主的产业基础。*年,完成销售收入26.5亿元,从业人员2.9万人。“十一五”时期发展思路和定位为:以出口加工区、综合工业组团、汽车工业组团为主平台,以现有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吸引更多的关联项目入园建设,利用产业的聚集优势和链变效应,走规模经济的发展道路。以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为动力,改造和优化传统产业。通过引进与吸收并举、建设与改造同步,全面拉动产业规模扩张,迅速提升产业质量,把开发区建成承接国际、国内制造业与资本转移的重要载体、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390亿元。

5.共青城开放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开发区初步建设成为了以服装纺织、生态休闲、教育及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的滨湖生态城。*年,完成销售收入8.8亿元,从业人员1.5万人。“十一五”时期发展思路和定位为:建成国际国内著名服装品牌承接和培育的载体,生态人文旅游度假的休闲胜地,青年学习和交流创业的平台。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6.星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区内累计引进投资13.5亿元,吸引了包括世界500强之一的美国卡博特公司等国内外专业企业,现有有机硅高新技术企业20家,已开发有机硅下游产品40余种。*年,完成销售收入13.2亿元,从业人员2500人。“十一五”时期发展思路和定位为:以有机硅单体及其下游产品生产、研发为主导产业,以提高我国有机硅技术水平和整体竞争力为目标,加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建成全国重要的有机硅产业基地。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

(二)九江出口加工区发展

九江出口加工区于*年6月3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出口加工区依托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规划面积2.81平方公里,规划范围为东至白马岭、西至*高速公路、南至双瑞路、北至彭塘湾。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开发、滚动发展的原则,九江出口加工区建设分为一期和二期。其中:一期即起步区的范围为东至外环东路、西至*高速公路、南至绿冬路、北至凤栖路,规划面积0.987平方公里;二期规划面积为1.823平方公里。

九江出口加工区对于推进*工业走廊跨越式发展乃至全省加快发展都有着关键性意义。要充分发挥九江的口岸优势,整合资源,提高外向化水平,吸引更多的外向型企业入区聚集,大力发展出口加工贸易,扩大外贸出口,把九江出口加工区建设成为我省对外开放的先导区、高新技术的聚集区和出口创汇的重点区。到2010年,力争九江出口加工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20亿元;到202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50亿元。

(三)沿江产业带发展

沿江产业带主要是指152公里沿长江岸线区域,包括浔阳区、庐山区、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瑞昌市、九江县、湖口县和彭泽县三区一市三县,重点建设范围为东至彭泽县马当镇、西至瑞昌市码头镇、北至长江、南至武九线和规划中的铜九线,涉及84个乡镇,可供开发面积760平方公里。

沿江产业带是*工业走廊的重要开发带。要通过广泛吸纳国内外资本,构筑生产要素集聚的平台和载体,形成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带、以区域中心城市为轴心的城镇密集带、以自然人文景观为内容的大江风貌带以及集约型开发示范区、现代商贸物流核心区的“三带两区”开发格局,把沿江产业带建成承接国际和长珠闽地区产业转移及武汉经济圈辐射的主战场、联系长三角与武汉经济圈的纽带、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物流中转区域。

八、*工业走廊城乡协调发展重点分析

以产业为依托,加速走廊地区人口有序集中,优化区域经济布局,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走廊地区城乡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南昌、九江对*工业走廊的带动辐射作用,把*工业走廊建成大中小城市相互呼应、功能互补的新型城市带,形成以中心城为核心,次中心城为主体,重点建制镇为基础,并辐射到广大农村居民点的多层次、网络状的城镇体系,大幅度提高走廊地区的城镇化水平。

(一)着力提升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

做大、做强、做优、做活南昌、九江两个中心城市,利用两个极点的双向经济辐射能力,带动整个走廊地区快速发展。把南昌加快建设成为制造业发达、经济实力雄厚、城市功能完善、集聚扩散能力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一核五片”组团结构,实现“一江两岸”布局,大力提高南昌在商贸、金融、科技、教育、信息与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对走廊的辐射能力。到2010年,南昌城市人口达到250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230平方公里。把九江市加快建设成为*外向型经济的港口城市、重化工业带、区域物流中心和山水文化旅游城市。加快沿江开发,大力发展重化工业,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产业支撑。到2010年,九江城市人口达到100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

(二)加快培育形成城市群

围绕南昌和九江两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以*高速公路和长江岸线为主轴,在走廊地区形成中心城—中小城市—重点镇的城市体系。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建设由工业重镇、商贸集镇、交通枢纽型城镇、物资集散型城镇、旅游带动型城镇、农业产业化带动型城镇构成的*工业走廊城镇网络。按照规划科学、经济发达、功能健全、特色明显、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要求,着力建设33个重点城镇。

1.沿路重点城镇建设。建设好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共青城、德安县、永修县等6个沿路卫星城,力争各城市人口超过20万。重点建设南昌市的文港、温圳、西山、石岗、万埠、象山、塘南、三里、梅庄、新祺周、三江等11个重点城镇,九江的涂家埠、艾城、军山、江益、甘露、蒲亭、宝塔、马迴岭、沙河街等9个重点城镇。

2.沿江重点城镇建设。建设好九江县、瑞昌市、湖口县、彭泽县等4个沿江卫星城,其中九江县、瑞昌市城市人口超过20万,湖口县、彭泽县城市人口力争超过15万。重点建设码头、武蛟、白杨、港口街、新合、金鸡坡、新港、双钟、马影、凰村、流泗、红光、芙蓉墩、龙城镇等14个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

(三)全面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水平

以县城和重点城镇为基础,找准优势,强化特色,发展壮大县域经济。重点发展“六个经济”,推进“两化”进程。

1.壮大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具有较强的动力机制,是典型的“自主改革,自担风险,自求发展”的经济形态。发达地区的实践证明,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发展民营经济实质就是最广泛地调动和激发“发百姓创家、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热情,走立足自身、自主创业、自我发展之路。要进一步放低市场准入门槛,扩大准入领域,推进内、外资待遇一体化,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激活百姓创业的潜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2.发展工业经济。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和统领县域经济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着力培植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一是充分发挥农副产品丰富和劳动力廉价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的加工业;二是集中力量搞好县域工业园区的规划、开发、管理和运营工作,为工业化搭建良好的平台,提高县域工业聚集水平,实现集约发展;三是通过重组、兼并、联合等多种方式,培育一批骨干和拳头企业,增强示范、辐射、带动能力;四是在发展劳动密集型等优势企业的同时,抓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带动整个产品结构升级,不断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五是鼓励个体私营企业参与公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工业的发展活力和整个县域经济实力;六是依托核心企业和中心城市,发展配套经济。

3.提升劳务经济。县域经济既要富县,又要富民。提高劳务输出水平,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发展县域经济特别是山区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大要务。大力发展和建立健全包括就业咨询、就业培训、中高级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和职业介绍在内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对劳务输出人员的技能培训,以满足市场对较高素质劳务输出的需求,促进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

4.扩大开放型经济。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借助外力求发展。开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借助外力求发展是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抓住新的机遇谋求发展,构筑新的开放格局促进发展,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创新招商理念,改进招商引资方式,全面实现由全民招商向专业招商、以商养商、全民安商转变,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水平和实效,扩大利用内资和外资的规模。

5.推进农业产业化。县域是农业人口密集区,农民富则县域富,农民兴则县域兴。各县应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确定相应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形成合理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区域布局,有选择地重点培育几个以种养业、加工业为主的支柱产业,使之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引导农民建立各类民间合作经济组织,使之发展成为未来我省农业产业化的主要“龙头”形式。加快涉农企业上市步伐,促进龙头组织超常规发展,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向更高层次发展。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鼓励和支持县、乡农技人员通过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和龙头企业合作。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广大农民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

6.加快城镇化。城镇化上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主要标志。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建设、管理和经营城市,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城镇规模,提高城镇品位,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城镇信息、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聚集的优势,壮大城镇经济实力,增加就业岗位,辐射带动农村和农业的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用工制度,消除一切不利于城镇发展的政策,为城镇化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积极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增强城镇的聚集规模效应,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支撑县域经济的发展。根据城镇所在位置和特色,发展一批工业主导型、商贸推动型、旅游开发型、生态经济型城镇,避免“百城一面”。

九、促进*走廊加快发展的对策措施

1.培植壮大支柱产业,构筑支撑新型工业化的产业体系。以结构调整、扩大投入为主线,以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为重点,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以进一步扩大开放为突破口,大力培育、壮大和发展走廊地区的支柱产业,全面提升走廊工业整体竞争力。

2.做优做强工业园区,打造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着力提升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推进产业链式延伸、企业集群式组合、资源循环式利用,加快建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配套程度高、商务成本低的高成长型工业园区。

3.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拓展走廊发展空间。加快与长珠闽地区对接步伐,加快融入世界经济,扩大对外开放平台。

4.加快培育上市企业,为走廊加速发展注入强大活力。依托优势产业培育上市企业,依托资源优势培育上市企业,依靠改革转制培育上市企业。

5.实施科教兴赣和人才强省战略,建设走廊加速发展的人才科技支撑体系。要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强化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技能振兴行动。

6.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走廊地区可持续发展。要发展循环经济,发展集约经济,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上一篇:思想品德教育经验总结范文 下一篇:实习就业工作经验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