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公司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8 07:44:30

软件公司年度工作总结

软件公司年度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1系统原理及体系架构

1.1网络工作原理

医务人员医德考评网络管理系统以医院内网为平台,考评系统无须单独安装客户端,任何一台可登录院内网的电脑只要打开浏览器均可登录完成考评,实施与操作简便。

1.2系统设计原理

系统分为应用层、业务层和数据层三层体系结构.不同角色的用户仅通过自己习惯的web浏览器便可完成各自的工作。图2系统休系结构图利用工作流技术,将过程逻辑和应用逻辑分离,使得每步流转都快捷灵活。基于工作流的医德医风考评模型,其实质就是将该工作中所涉及到所有人员的工作任务集,按照预先约定好的规则,进行数据或文件等的处理及传递,使整个办公过程无纸化、电子化和流程化,便于信息的整合和查询。系统的系统采用数据层、逻辑层和表现层的三层软件体系架构,同时根据管理员和普通用户的不同需求,将逻辑层放在客户端或服务器端,即采用Client/Server和Browser/Server混合的架构,简化了系统应用的开发与运行维护。

2系统环境要求

操作系统:Windows2003Server开发工具:MicrosoftVisualStudio.NET数据库:SQLServer2005

3系统设计思路

从医德考评的组织管理、医德考评制度、医德考评标准、操作实施医德考评的方法、医德考评数据的统计、建立医德考评电子档案等几个方面进行方案的设计。考评系统的实现及操作的流程:系统从角色方面来讲,分为考评填报员、评分员、考评管理员及具有权限的相关考评结果查看人员。首先由考评管理员进行考评项目、考评等级的初始化设置工作。主要是设置要考评的标准及分值,每一项的基础得分及加减项的标准,为考评填报员提供考评的内容。

考评项目设置完毕后,设置考评的等级(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并对每种等级指定一个分值范围,如:优秀(111分~120分),考评等级作为考评的结果对被考评人进行统计。其次由考评管理员根据实际情况创建考评方案,方案中可设置被考评的对象,设置并考评方案后,具有被考评对象权限的人员进行考评填报,然后依次由考评人员所在的科室主任、分管支部书记、院医德考评办公室给予评分。

最后考评管理员通过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可通过科室统计未考人员和已考人员名单,且可汇总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的人员名单及被考评人员的分数,也可统计每个科室总分、平均分及全院平均分。考评管理员还可以实时监控每个科室有哪些人员已上报考评表及上报时间,哪些人还未上报,便于管理员实时跟踪并提醒。也可通过查询查看每个被考评人的个人信息、年度工作总结、自评分数、科室评分分数、支部评分分数、院行风办评分分数及评分等级。系统可通过权限设置,指定相关用户查看医德医风考评结果。数据的保存及查阅:系统自动建立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电子档案,可按照时间、考核名称、科室、姓名进行分类查询,可随时调阅,并可根据需要打印。

4系统安全机制

4.1操作权限管理机制

系统基于多层授权搭建,同时对于数据范围权限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可以有效解决在系统管理中经常遇到的功能及数据范围控制问题。

4.2安全身份管理机制

系统用户数据加密存储,同时可根据用户要求扩展基于硬件手段的安全身份认证模块,有效解决了由于口令外泄所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

4.3数据加密存储机制

系统由数据库底层入手解决数据安全问题,通过对系统后台数据整体进行加密设计实现,对于关键信息内容采用严格加密算法保存,彻底避免了由于数据服务器控制方面带来的信息外泄问题。

4.4数据备份恢复机制

系统所提供的高效数据备份恢复功能,使系统备份数据在物理上分散保存,即使硬件系统遭受毁灭性打击,也可在最短时间内恢复软件系统正常运行,真正做到万无一失。

5系统解决的关键问题

通过运用计算机及医院局域网络全面完成了医德考评的四级评价、统计分析、档案管理等工作,实施与操作简便,节省了人力物力,简化了繁琐的医德考评,使医德考评高质量、高效率。

6系统的创新之处

6.1利用院内网络优势,开发医德考评网络管理系统使医德考评管理由原则要求转化为数据化要求,由软指标转化为硬指标,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医务人员的医德情况,实现医德考评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电子化和网络化。

6.2医德考评网络管理系统以院内网为平台,全院员工、科室负责人只需登录院内网就能够进行个人自我评价及科室评价,考评系统无须单独安装客户端,任何一台可登录院内网的电脑只要打开浏览器均可登录完成考评,实施与操作简便。

6.3该系统有严格的权限管理及身份认证,员工本人及科室考评小组负责人登录医德考评系统均使用医院授权确认的唯一的登录ID。

6.4该系统操作简便

系统提供帮助信息,员工根据操作提示就能完成考评操作。医德考评管理员通过后台简单操作即可完成考评周期的整理、计算、汇总、查询、分析、批量修改记录及储存归档等工作,并可根据需要调整各项考评指标。

6.5系统提供考评标准维护、用户维护、人员维护、查看测评结果、个人历史查询、医德考核表打印等功能,极大程度地满足医德考评过程中信息维护、指标查询、计算、汇总、分析、整理、储存及档案管理等需要。

6.6系统用现代化的管理考评手段

软件公司年度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存在问题;改革建议

一、引言

随着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的普及,各企业及事业单位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学会熟练使用专业财务软件,进行日常会计业务的处理,已成为会计从业人员的一种基本技能要求。对于开设了会计专业的院校而言,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会计专业毕业生,是当务之急。电算化是高校会计专业的一门骨干必修课程,有着极强的应用性,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会计专业毕业生能否适应社会工作环境,胜任本职工作[1]。本文从商洛学院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现状出发,指出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学院2008级会计专科、2010级财管专科、2011级会计专科和2011级会计共530名同学。整个调查问卷设计有18封闭式问题,2道为开放式问题。问题设计涉及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和教学设施等方面展开。

三、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30份,回收问卷530份。根据对问卷汇总、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课程性质及课时安排

98%的学生认为本课程的设置非常重要;99%的学生认为本课程实践性很强;所有学生认为必须熟练掌握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才能学好这门课程。99%的学生能够理解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即会计电算化是一门突出实践操作能力的专业必修课。78%的学生认为时间安排合理,22%的学生认为实践时间较少,并且要求晚上开放机房,进行电算化实践。目前本课程总学时72课时,其中实践36课时,实践课比例占总学时的50%。

2、教学模式

目前商洛学院电算化教学中采用的是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教学法和模拟实习多种方法的结合运用。从问卷统计结果看,对目前教学方式非常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占到了98%,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对于实习组织方式,有86%的学生选择角色扮演,即几个同学分工进行实践,各司其职。同学们认为一人扮演多个角色,容易出错。学院的会计电算化教学都是一人兼多职进行,初学者不易掌握,严重影响教学进度。

3、教学内容和教材情况

统计结果显示,52%的学生认为目前实践操作中使用的用友T3软件的操作难度一般,48%的学生认为难;72%的学生认为本课程实践内容太多,不容易理清各步骤间的关系;8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适当介绍其他常见财务软件,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实践操作能力。64%的同学想学习其他财务模块。76%的学生对现用教材基本满意。选择不满意的同学是因为教材的实践案例有问题。导致实践教学往往是老师等学生,大多数学生跟不上教师讲授的进度,教师教的累,学生们学的累。在我们用过的多种教材中没有一套教材的案例是系统的、全面的。

4、教学设施

对于本课程现有教学设施,有97%的学生选择基本满意。多媒体、计算机数量及相关配置都符合课程的要求。98%的同学要求机房应有杀毒软件,我校电算化机房是不连外网的,且没有杀毒软件。学生们上机实习最大的烦恼是机子病毒太多,多数学生的账套因病毒影响而进行不下去,老师对着几十台机子一筹莫展。

5、学习效果

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对实践环节的参与情况问卷显示,94%的学生表示对本实践课很感兴趣;63%的学生能独立地完成本实践课的操作练习。37%的学生需要老师及同学们的帮助才能完成上机实践。98%的学生认为学习完电算化课程收获很大;对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相关知识理解更加深刻,提高了自身实践能力。

四、统计结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

1、实践组织方式不合理

目前,商洛学院电算化实验的组织方式只采用混岗方式,即要求每一位学生充当不同的角色,如系统管理员、账套主管、制单员、出纳、审核员、会计主管等,各自单独完成模拟企业账套的全部实验内容。混岗方式虽然可以让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对各项专业技能得到系统的、全面的掌握,但是操作员换来换去,大多数学生容易犯错误,经常出现出纳制单或主管制单,导致出纳签字和审核凭证进行不了。也无法使学生感受到企业实际工作中会计岗位分工与内部牵制制度,以及会计凭证在各岗位之间的传递过程。[2]

2、缺乏接近企业实际的系统全面的案例

在电算化教学中应用的案例,多数来源于软件公司的培训资料或以前的手工会计资料,[3]通常仅仅只是实现了会计核算的电算化,而且缺少资料或存在许多错误,反而影响教学和学习进度。因为课时和资料的局限性,对于项目管理、采购管理、存货管理、成本及销售管理等方面涉及的很少,几乎没有开展。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存在下去,将很难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3、缺乏对系统的日常维护

现用机房没有安装杀毒软件,仅C盘有还原功能,机子中病毒泛滥。在学生实践中,计算机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如死机、备份文件打不开、文件丢失、学生优盘打不开等情况。学生经常需要重新建账,多次的返工导致前面的内容很熟,后边的内容进行不下去,老师也无法让每一个学生跟着自己的进度走,大多数学生产生厌学现象。

4、教师实践能力欠缺

目前的会计专业教师,是直接从学校走向学校、缺乏企业工作的经验。[4]虽然有着非常扎实的理论功底,但没有亲身参加过会计工作实践,对理论课中未涉及到的一些现实问题很难把握。教师自身动手实践能力的严重不足造成学校在教学内容上偏重系统理论传授的现状,专业课的实验实训环节很难有效地开展。

5、会计手工与会计电算化严重脱节

商洛学院分别设置了会计手工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但是尚未对二者结合进行实训。会计手工与会计电算化各走各的路,所用数据、教材等不能共享。手工结果不能通过计算机得到进一步验证,也不能为电算化起到基石作用;学生的感觉是电算化比手工账还繁琐,会计电算化的优越性无法体现出来。

五、教学改革的建议

1、采用分岗和混岗二者结合的实践组织方式

改变实践组织方式,在教学中首先采用分岗实践教学,使学生先明确各岗位的权限与职责,理清自己需要干什么。以三人为一组,分别赋予财会主管、出纳和制单员的角色。学生轮换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分工完成实验中相应任务。这样既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不同岗位的工作与职责,同时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在让学生进行混岗实践,增强他们的业务能力。

2、收集资料,总结适合学生使用的实习案例

总结多种教材的案例,形成2-3套经典案例,能够涉及到教学的每一个知识点,是案例具有细节性、关联性、全面性和系统性,能够体现电算化核算的优点。另外,让学生自己设计案例,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可将财务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电算化操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深刻了解会计电算化数据之间的关联性。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满足学生成长需要。

3、教师出外研修

选派相关教师出外学习研修,去实际参与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工作。[5]然后把经验和技术带到课堂,用企业的实际数据来解释教材中的原理,并让学生能在网络环境下熟练运用一二种财务软件,改变过去的单机作业和操作数据库的低要求。

4、加强计算机的日常维护

增强系统的日常维护,定期查杀计算机病毒。不断学习处理财务软件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操作问题的解决方法。以满足学生顺利进行上机实践。也让学生学会如何处理常见操作异常解决方法,为将来的财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5、手工会计模拟实验与电算化模拟实验相结合

利用手工实验模拟某企业一个完整会计期间的实际经济业务,完成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编制、账簿的登记、账表的装订等一系列会计工作。然后,在电算化实验室将手工会计中所用到的会计案例利用财务软件进行重演,从而使学生充分体验电算化的优越性,进一步熟悉计算机会计的操作流程。会计电算化具有强大功能以及手工会计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 黄东晶。戴蓬军.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设想[J].高等农业教育,2006(7).

[2] 丁修平.高职会计模拟实训课程教学问题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38.

[3] 郑震,罗述权.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之思考[J].事业财会,2006(6)24-26.

[4] 谷增军.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7(22).

[5] 涂云友.整合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提升会计执业能力[J].会计之友,2006.(10)71-73.

【作者简介】

邓淑红(1977-)女,宁夏隆德人,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上接第26页)

(3)通过合作或投资等多种形式吸引社会资金,借助社会的力量来募集运动队发展所需要的经费,推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市场化,实现经费来源渠道多元化,弥补各高校经费投入不足的状况。

(4)建立健全各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规章制度及法律法规,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社会化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2、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

四川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队伍建设应着重以下几方面问题:

(1)为弥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专项运动技术、高水平运动训练经历和比赛经验不足,除了应重视教练员的各种岗位培训,以及以继续进修的方式提高教练员的科学训练理论素质外,还可以选派业务水平高、有进取心的中青年教师到专业队等高水平运动训练单位担任教练员或助理教练员,从实践中学习科学训练方法和手段,丰富比赛的临场经验,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

(2)建立教练员竞聘机制,实行外聘、内部发掘、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形式,处理好教练员兼职过多的矛盾。建立健全教练员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练员对训练工作积极性。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将教练员的训练工作与职称评定等业绩考核挂钩,对工作突出的教练员给予物质与精神上的奖励。

3、充分挖掘高校的科研潜能,加强不同学科的横向协作,构建科学训练体系

目前,高校运动队尚未进入中国竞技体育的主流,多年来很少依靠自己的力量培养出具有国际水平的运动员。究其原因,除受我国现行体育管理体制的影响外,在资金投入、教练员水平、训练条件、竞赛机会和后勤保障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没有充分利用高校雄厚的科技资源,将先进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引入训练,是阻碍普通高校竞技运动水平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高水平运动队应充分利用本校的多学科优势,建立综合研究实验平台,加强不同学科间的横向协作,多渠道、多方面争取科研立项,向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提供日常科研服务,解决运动队在训练和比赛中遇到的难题,进一步提高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技运动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志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J].体育学刊,2008.

[2] 杜力萍.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

[3] 毕茜.重庆市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作者简介】

谢燕妮(1974-)女,汉族,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

(上接第21页)

式,理性表达利益诉求,对合理的要求按程序反映,做好解疑释惑、疏导情绪的工作;坚持定期阅批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带案下访和包案处理问题等制度。多深入基层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倾听群众的合理诉求,了解群众愿望,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4、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问题的产生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新的政策措施,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群众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充分听取基层和群众的意见,切实做到没有兼顾各方面利益的政策不出台,得不到大多数群众支持的不出台,与民争利的不出台,配套措施跟不上的不出台,防止因政策、措施制定不当而引发群众上访。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自觉维护政策的严肃性,避免为了一时一事的稳定,在执行有关法律政策规定时乱开口子、乱表态,甚至无原则地迁就,引发攀比,产生新的矛盾,形成新的不稳定因素。

【参考文献】

[1] 铜川市耀州区局2010年度工作总结.

软件公司年度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公益慈善机构的信息化现状如何?在提升公益慈善事业公信力的过程中,信息化(IT)应起到什么作用?记者在带着这些问题采访的过程中,却发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 上篇 】

公益慈善IT的那些人,那些事

女儿的一幅画折射出做信息化义工的爸爸谢远超为公益慈善IT倾注了全力;一个自称是二流网管加三流程序员加四流系统运维员的IT人――贾坤在中国扶贫基金会一做就是9年,而现在他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把平台系统落地实现。

嘉嘉的画儿

谢远超的女儿嘉嘉画了一幅画,画的是一节火车,火车里有很多空空的座位。一位做心理研究的朋友告诉谢远超,这是女儿内心孤独的表现,她觉得没有人陪她玩。而之所以嘉嘉会有这种心理,是因为谢远超和爱人李静衍把正常工作之余所有的时间都用到了慈善信息化的志愿工作上面。

以谢远超为发起人组织起来的信义联,全称是公益慈善信息化义工联盟。顾名思义,它是一帮做IT的人发挥自己的专长,以信息化手段为公益慈善做点事情的组织。他们的宗旨是“为公益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为慈善注入信息技术的力量”。

谢远超与慈善结缘,实际上是源于几年前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简称北京仁爱)业务系统的项目。北京仁爱是由佛教人士发起,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的民间慈善组织,意在传达大爱,弘扬慈善精神,其目标是搭建启发善心、人人参与善行的平台。比如,他们所做的奉粥项目,就曾经大清早在北京最繁忙的CBD的金台夕照地铁口,给匆忙赶路的白领奉送爱心粥。

“我们做奉粥的项目意在启发大家对他人的关怀之心。虽然现在谁都不缺那口粥喝,尤其是白领,但是他们因为工作压力大而贪睡,耽误吃早餐,当志愿者大清早给他们送上免费粥和祝福,他们会感到温暖,感受到他人的关心,这样也启发他们能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多地关怀他人。” 北京仁爱的陈永辉这样对记者阐述奉粥项目的初衷。

此外,北京仁爱还开展过像仁爱衣+衣、仁爱助学、老年关怀、龙泉之声倾听热线等低参与门槛的慈善项目,鼓励社会大众广泛参与,关注社会、民生,提高大家的慈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而在灾难发生时,北京仁爱还会做政府救助体系的补充者,配合政府针对流动人口和特困人群查缺补漏;做民间慈善力量的协调者,整合当地和外来的NGO组织协同工作;做受灾民众的陪伴和服务者,成为灾民可以信任、可以沟通的社会工作者。

就是这样一家慈善机构,曾经在几年前考虑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项目和展示相关信息,当时他们选择让某软件厂商开发网上慈善平台,以商业途径解决当时复杂的项目管理问题,从而提升效率和透明度。

“但是后来我们发现,走购买软件这条路行不通。因为不是做慈善的人,根本不明白慈善公益项目的流程都是怎么走的,为什么那么做。软件需求都无法弄明,最后项目以失败告终。”陈永辉说。

而谢远超就是当时软件公司该项目组的一员。“我是一个利他的人,在接触到慈善,尤其是了解了北京仁爱的慈善之举后,我觉得我应该干这件事,应该用自己的力量帮他们,为慈善添一块砖。”

后来,谢远超以个人的身份与北京仁爱保持联络,利用业余时间继续为仁爱慈善基金做技术支持,后来他慢慢找到跟他志同道合的擅长做需求、架构、算法、程序和环境的几个人,于2010年10月成立了信义联,开始义务为北京仁爱做业务系统。

“虽然都是义务的形式,但是渐渐地我们组成了团队,核心成员几乎可以保证每周或者两周开一次会,研讨技术方案。”谢远超说,“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我们已经开发完成两个版本,再测试优化之后,准备在今年上线。”

一年多的时间里,谢远超不仅把自己的业余时间全部花在了信义联的工作上,还“连累”妻子李静衍不得不给信义联的团队活动做起了后勤。从联络成员、志愿者到会议活动组织通知到为节约经费而自己买菜做饭的伙食保障,李静衍的时间也几乎被全部占用。后来,经过大家商议决定,干脆李静衍就做起了全职的信义联后勤工作。这夫妻俩的时间都被占用了,根本没有时间多陪陪孩子。于是就有了女儿嘉嘉的那幅画。

如今,夫妻俩只能在大小活动中尽可能带着女儿,因此,团队成员也都和嘉嘉成了好朋友。谈起这几年来的心得体会,谢远超说:“做公益慈善不仅仅是奉献,也是收获。做公益,我很快乐!”

贾坤的这9年

贾坤在中国扶贫基金会工作9年了,这些年的经历让贾坤见证了信息化在公益组织中的发展。

中国扶贫基金会成立于1989年3月,是专业从事扶贫工作的全国性非政府组织。基金会规定,任何来应聘的人员都要从志愿者做起,做满一年后,才根据能力考虑是否转为正式的工作人员。

为什么贾坤做了4年志愿者才转正呢?那是因为基金会对IT的定位。

在2003年到2004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对IT的定位就是一个超级网管外加一、两台服务器的运维员,没必要雇一个人来做,因此就外包给贾坤这个志愿者来做。

其实,在2003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各部门也开始独立开发信息系统,如新长城(一对一结对的助学项目)系统、母婴平安信息系统等。这些系统有的清晰记录了捐赠信息,有的清晰记录了受益人信息,有的记录了资金配备的信息,但是都是分散和独立的。

“新长城大学生系统是对公众筹资项目最好尝试,因为上线后的六七年里,所有的新长城助学项目都是依托这个系统完成的。当时项目的负责人非常有远见,在自身没有任何IT人才的情况下,通过软件开发商完成这么一个系统,坚持应用了7年多时间。直到去年我们才把这个系统重新开发并完善了。”贾坤说。

而在2005年到2007年间, 伴随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年筹资额稳步增长,从6000余万元增长至2.7亿元,贾坤也独立完成了两三个业务系统、四五个小型应用的开发。开发过程中,贾坤才逐渐了解到基金会到底是做什么的。

他在做母婴平安项目管理软件时,去了几个项目县区调研,看了一些案例,才了解到农村是什么样子――贫困母亲生产死亡率居然那么高,因为没钱选择在家中生产的还大有人在……这在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贾坤看来是不可想象的。正是这些内心的震撼,给贾坤带来了心灵的洗礼,也为他日后能一直坚持在中国扶贫基金会工作埋下了精神的种子。

其实就是在这个阶段,中国扶贫基金会业务对于IT的依赖开始显现,因为其管理的捐赠人及收益人大幅增加,而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增加并不多。

贾坤介绍,2008年是一个分水岭――汶川地震使公众捐赠人激增。2009年爱心包裹项目的推出,公众捐赠人达到百万级。“那时候全体基金会工作人员连续加班近4个月,每天从早9点到晚9点;来基金会现场捐赠的人挤满了整层楼。我们请银行、审计所的同志做志愿者来协助数钱、开具捐赠发票,银行的运钞车每晚都要来取款。那一幕过去几年了,但我还是历历在目,记忆犹新。”贾坤介绍,后来玉树地震的时候来基金会现场捐赠人的就非常少了,因为大家几乎都是通过各种网上渠道,包括支付宝、网银等捐赠的,这也是IT改变慈善的一个体现。”

当公众捐赠人达到百万级以后,还使用Excel管理及分析数据,就已经力不从心了。而且这个时候,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各个业务系统、财务系统各自为战的问题已经充分暴露了。2008年,中国扶贫基金会领导已经意识到必须启动全面的信息化建设,但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基金会根本没有IT人才的储备。

在2011年以前,中国扶贫基金会的IT人员只有贾坤一个,现在他们部门有4个人。“我之前的经历,无非是一个二流的网管加上一个三流程序员外加一个四流的系统运维人员。面对全面信息化的建设,我无能为力。”贾坤自嘲地说。

而在此时,偶然的机会,以陈其伟老师为首的信息化领域几名专家作为志愿者加盟中国扶贫基金会,才使其全面的信息化建设拉开了帷幕。

【 中篇 】

IT投入有限

花更少的钱做更多的事

选择具有企业社会责任的供应商,在合同中约定相应优惠条款;协商网络供应商提供灵活带宽政策,如遇灾害,免费提供更高带宽、提供负载均衡方案;IT运维系统使用免费产品或自行开发;恰当使用开源产品和技术,借助志愿者和其他IT平台力量……在IT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公益慈善机构得少花钱多办事。

绿色和平组织的微博

既缺钱又缺人是记者采访的这几家公益慈善机构的IT方面所共同面临的最大问题。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情况前面已经做了说明,北京仁爱现在也是主要靠信义联这样的IT志愿者完成信息化方面的工作,更多的草根NGO(非政府组织)几乎没有什么IT投入,只能靠Excel和基金组织的志愿者来解决问题,就连像绿色和平组织(简称绿色和平)这样的国际公益机构也同样面临着IT投入非常有限的问题。

绿色和平是一个全球性环保组织,致力于以实际行动推进积极改变,保护地球环境,促进世界和平。绿色和平成立于1971年。为了保持公正性和独立性,绿色和平不接受任何政府、企业或政治团体的资助,只接受市民和独立基金的直接捐款。

“我们很好地保持了组织的独立性,但这也同时意味着我们能够募集的资金有限,而且在有限的资金下,我们还得把钱花在刀刃上――花在项目调研和推动上,能够用在IT方面的就更少了。”绿色和平组织资深网络主任沈晓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沈晓宁向记者介绍了大连海上输油管爆炸引发的石油泄漏现场调查项目,长江中、上、下游的水污染调查项目,以及某些国际服装企业材料含毒项目等,这些项目都需要大量的一线调查、取证和化验、分析。“我们主要把钱花在这些方面,有了调查结果和事实依据之后,我们会利用多种媒体渠道,比如网络、社交工具、手机等来消息,推进项目。除了我们的官网,国内的占座网、人人网、开心网、天涯、博客及微博等都是我们有效的项目传播和推广渠道。”

绿色和平的总部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总部的IT团队负责整个组织的IT设计、建设和保障。“我们在中国办公室这边主要还是扮演应用的角色,有少量的IT维护。整体而言,我们主要通过邮件系统来做办公和业务交流,总部的人负责业务数据的收集、整理。”接下来绿色和平将会上线一套CRM系统,将捐赠人、受助人、志愿者等所有人员和项目信息管理起来。

“微博对我们来说,非常好用。因为它传播速度快,成本低,能够立刻得到反馈,互动效果非常好。我们用它来召开新闻会、完成环境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收集污染举报线索、招募员工和志愿者、对话政府和企业、进行公众教育等,效果非常好。”沈晓宁说。

从单项目到一体化平台

贾坤如此总结近年来中国扶贫基金会信息化进程:财务信息化先行,而后是各品牌项目信息化(外网门户、新长城、母婴平安、内部知识管理等),现在和未来要走向基于一体化平台的信息化。

谈到慈善信息化,在IT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应该如何花更少的钱,做更多的事,贾坤给出了他的窍门:选择具有企业社会责任的供应商,在合同中约定相应优惠条款,如软件供应商其自身成熟产品及升级版免费提供、免除多年服务费用(包括系统软件及数据库后期技术维护工作);网络供应商提供灵活的带宽政策,如遇灾害导致网络流量激增时,免费提供一段时间的独享百兆带宽、免费提供(软、硬)负载均衡方案;免费提供办公局域网的技术支持、定期巡检等服务。

经济的方法还包括IT自身运维系统使用免费产品,并自行开发简易的IT服务管理系统。中国扶贫基金会基于ITIL V3也实现了IT服务台管理、知识管理等,并利用虚拟化技术实现多平台下老、旧系统的运维。

同时,贾坤也非常感慨,在中国扶贫基金会的信息化建设中,专业志愿者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中国扶贫基金会是一个平台,在各类公益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志愿者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许多具备专业知识的志愿者,也用其自身的专业知识为公益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扶贫基金会在信息化推进的过程中,在2010年成立了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志愿者),以陈其伟老师为首,包括李亢、朱战备、杨秀峰、刘晓军、寿阳、贾立军等在内,聚集了各个行业的CIO、资深的咨询顾问、系统架构师、移动互联网等各个领域的IT精英。他们为基金会提供了各类IT培训,提升信息化意识,如业务流程管理、信息安全管理、ITILV3、技术管理等;在基金会选择供应商的时候,共同为基金会出谋划策,对各类供应商进行全方位的评比、打分;在信息化评估、规划、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给予全程的方法论指导,在项目的关键节点时,几乎每周都要到基金会工作一两天。如果没有这些专家的指导,仅凭借基金会自身的IT力量,那么这个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可能根本无法起步。这应该是基金会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要的一点。”贾坤说。

2月11日,记者有幸在北京丰台立高大厦举行的信义联2011工作年度总结交流会上见到了信义联的几个核心成员,包括负责环境的天津市多媒体教育技术研究会靳绍刚,负责算法的百度工程师弓辰,负责编程的百度工程师黄银峰和负责产品设计的中国电信系统集成部的北邮研究生宋明钢……

这些人他们都是利用自己本来就不多的、宝贵的业余休息时间来完成每次的方案讨论。这些技术出身的人不善言辞,甚至有的略显羞涩,但是他们的精神和所作所为都让记者无比钦佩,仿佛在他们头上看到了耀眼的光环。

北京仁爱的陈永辉对于IT志愿者们也是非常的钦佩:“有了他们的帮助,北京仁爱才能在慈善的路上走得更快、更好、更久,才能帮助更多人、传达更多的爱。”

实际上,北京仁爱的规范运营和透明管理已经做得非常不错。在中国慈善指南网上,记者看到“北京仁爱慈善基金会最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其官方网站,有很多互动元素,而且所有捐款记录公开。网站附有每月财务捐赠情况可供下载,同时按项目类别给出独立分页面进行详细的项目说明,可以让公众比较清晰地了解机构运作,同时志愿者报名栏目可以有效增加公众参与度,值得其他机构学习”。

贾坤认为,目前正是基金会信息化全面建设的一个高峰期,也是IT部门幸福指数正在谷底的时刻,大量的流程再造、数据迁移、会议,基金会还没有真正看到业务平台与财务平台打通后带来的幸福。

在贾坤看来,若将资金、捐赠人为两条主线贯通所有系统,在内部经脉打通后,尽快推出外网门户,这才是体现IT价值的地方。

而现在,正是贾坤他们苦练内功的时候。他最期望是项目如期上线,让所有参与到这个项目中的人看到付出的回报。

【 下篇 】

慈善界与IT界的对接

公益慈善急需IT力量的协助,无论是志愿者、软硬件资源,还是服务咨询。如何更好地对接公益慈善界和IT界,真正为公益慈善注入信息技术的力量、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值得我们探索和实践。

多方对接

对于信息化接下来的工作挑战,贾坤认为有两方面:一是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问题:信息化本身是个高投入的工程,很难解决信息化项目建设投资的问题;二是信息化人才的储备:内外两方面,一是公益行业自身IT人才储备不足,二是软件供应商没有这个领域的专家。

如何更好地对接公益慈善界和IT界,对接IT志愿者、IT厂商和公益慈善机构,为有心、有能力者提供更好的施展舞台,真正为公益慈善注入信息技术的力量、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

恩派就是一家致力于此的公益支持性组织集合体。它的定位是公益慈善组织的孵化器,以“助力社会创新,培育公益人才”为己任,旨在为初创期和中小型民间公益组织提供切实的支持,既包括运营管理、业务操作方面,也包含IT方面。

在北京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项目助理焦兴旭看来,现在技术发展特别快,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应用迎来第二次IT改变生活的大潮。而目前的公益组织能力普遍都比较弱,无论是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管理规范、技术等方面,甚至有人说“能把Excel用好就可以完成很大的工作量”,这就是公益组织的IT现状,数量日益增多的公益组织对IT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他认为,开源和云计算都会对公益慈善领域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上海总部 IT技术顾问刘永亮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比较熟悉IT厂商这一端,从去年开始他们就讨论IT如何服务于NGO组织的问题。对云计算,刘永亮表示,像EMC、Intel等都在这方面有所打算和尝试,比如建立一个公益慈善的云计算平台,但还是担心没有应用,只建平台意义不大。而要说到云慈善应用,谢远超他们虽然是在为北京仁爱做业务系统,但他们的目标是以此为基础,做出一个公益慈善业务云系统,供更多的公益慈善机构和NGO来用。

其实,很多IT企业,像微软、IBM都有CSR部门,都有公益相关的项目,会有软件捐赠和IT培训等,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刘永亮分析原因说,主要捐赠软件的后期服务跟不上,当公益慈善组织用得有问题时找不到人,用不起来,IT资源就浪费掉了。他说,拿IT 500强的工具拿给小的NGO用,确实有落差,需中间层面消化吸收,针对性地服务NGO,而恩派正是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刘永亮介绍,他们主要做三方面事情:一是对NGO服务,包括组织、技术、培训服务,采用志愿者形式组织技术专家,分级服务;二是搭建网上平台,类似仁爱系统,建云计算中心得有应用,寻找适合的应用供NGO用;三是软硬件的捐赠,恩派正在跟某全球联盟接洽,对接IT捐赠资源和项目。

影从云集

其实,想参与公益慈善的IT客还真不少。前面提到的中国慈善指南网其实是上海交大毕业的崔小飞到剑桥交流学习时,看到同学在捐款前都会去CN(美国慈善导航网 ,CharityNavigator)上查看各机构情况,萌生的想法,将其引入中国,目标是用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来提升公益事业的信息化能力,做中国首家独立的慈善评级网站。

开源中国社区的创始人之一刘国栋就在信义联的年度工作总结会上表示,开源和公益是相通的,可否利用开源的技术和产品来做公益慈善的IT以及如何借鉴同样是松散管理开源社区的管理模式来管理志愿者等,都值得摸索实践。

对于开源技术的尝试,绿色和平的沈晓宁表示,他们会用MYSQL开发志愿者数据库;而中国扶贫基金会基于开源的SNS平台,也制作了公益主题的SNS网站,通过社会化的手段对公益项目进行宣传,并开展相应线下活动。但是,贾坤表示,开源技术最大问题在于后期的技术运维对公益慈善组织来说是一大难题。

记者手记

慈善离你并不远

这次的选题和以前不太一样,初次接触的采访对象都不约而同地给记者一种很亲切、容易接触的感觉;而在采访的过程中除了专业的话题,记者也会了解一些圈内的秘密,收获一些莫名的触动和感动。还记得与绿色和平的沈晓宁那日下午聊完之后,沿北京二环路从朝阳门走到建国门,一路阳光。

是气场的原因吧,是公益慈善的工作给了他们充实、快乐,所以他们平静而可亲吧。不过还是要向他们致歉,成稿有些仓促,太怕自己的功力和文笔“抹杀”了他们的真实风采。|

其实,无论是像陈其伟老师等人那样,以信息化专家的高度,无私为扶贫基金会做咨询指导;还是像谢远超他们那样,用自己现有的专业能力和全部业余精力为北京仁爱开发业务系统;亦或是像中国慈善指南网的崔小飞那样,要做国内首家独立的慈善评级网站来监督业界;甚至是像李静衍那样为信义联做后勤工作,他们本身都是在做公益,都是在做慈善。

公益慈善需要借助IT的力量变得更高效、更透明、更有公信力。公益慈善需要对接更多IT志愿者,对接更多的IT资源。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只要有心,慈善离你、离我都不远。

链 接

信息化改变慈善实例

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心包裹项目

捐赠形式:捐赠100元,寄送一个学生型文具包,一对一关爱贫困地区或灾区小学生;捐赠1000元,寄送一个学校型体育包,关爱一所贫困地区或灾区小学的师生;捐赠200元,寄送一个学生型暖冬包或救灾型生活包,一对一关爱灾区民众。

爱心包裹的特点:

第一,捐款使用透明:通过一对一的捐助模式,捐赠人在捐款后获得受益人名单,知道自己的钱帮助了谁,标准的包裹内容让捐赠人知道自己的钱发挥了什么作用;

第二,参与便捷:全国3.6万个邮政网点均可办理捐赠,也可以在网上进行捐赠;

第三,参与门槛低:学生型文具包捐购标准为每个100元,学校型体育包捐购标准为每个1000元;

第四,体验性强:捐赠人能对受益人的年级、性别和地区进行选择;捐赠人还能获得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感谢信、捐赠票据,收到受益人填写的回音卡,感受到参与公益的成就感与自豪感。

信息化作用与效果:

上一篇:信贷公司得月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移动公司服务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