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教育课程设计范文

时间:2023-10-15 08:59:57

启蒙教育课程设计

启蒙教育课程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幼儿教育 课程模式 儿童观 教育过程

随着科学儿童观的出现,如何教育儿童并使之健康快乐成长的观点和方法层出不穷,一些创新的学前教育课程范式应运而生。几个世纪以来,世界学前教育课程流派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了蒙台梭利教育方法、艾里克森方法、银行街方案、瑞吉欧方案教学法、华德福教育、全纳教育、多元智能理论等学前教育课程或教育方案。这些模式之所以能得到大面积推广并为大多数人接受,是因为它们都体现了“为了幼儿的发展”这一学前教育的基本价值目标。

近些年来,幼儿教育问题广泛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幼儿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实际的幼儿教育工作中,幼儿教师应该认清形势,全面认识在幼儿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积极创新幼儿教育课程模式,才能够提升教育水平。

1.幼儿教育对幼儿教师的要求

幼儿教育是人的启蒙教育,奠定一生发展的教育。这种决定一个人未来发展质量与一生发展成功与否的教育,不仅是每个家庭都非常重视的,而且是国家发展与兴盛的希望。同志亲自考察了北京两所幼儿园,随后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这说明党与国家已开始下决心花大力气加大投入抓好学前教育。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幼儿教师应该站在时展的高度,重新审视现代幼儿教育发展的特点和其对我们的要求。

1.1幼儿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在幼儿教育中,幼儿教师需要对幼儿的实际特点进行全面了解,并且对幼儿心理发展的相关要求进行充分把握,进而采取有效的教育模式,促进幼儿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可见,正确的儿童观是非常重要的,幼儿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才能够从儿童的实际情况出发,强化教育效果,有助于促进幼儿的长远发展。

1.2充分理解教育过程

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教师需要对教育过程进行充分理解。所谓的教育过程主要指教师通过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教育,使幼儿在行为方面和思想方面得到提高,使幼儿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幼儿教师只有充分理解教育的过程,才能够在实际的幼儿教育中,采取有效的策略,不断改变幼儿的思想和行为,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为幼儿思想发展打好基础。

1.3教师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教师的素质决定了幼儿教育的质量,因此,教师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很多教师认为对幼儿主要进行知识教学,教师只要具有较高的教学素质就可以了,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由于教师除了要对幼儿进行知识的教育之外,还需要对幼儿进行思想引导,纠正幼儿的错误行为。教师要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较高职业道德素质,幼儿年龄小,无法进行自我表达,如果教师不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就将影响到幼儿的良好发展。

2.幼儿教育模式分析

近年来,幼儿园教育呈小学化,重知识灌输、技能训练,轻主体意识、学习兴趣,幼儿整日围着教师转,对教师的话唯命是从,机械地记诵不感兴趣的东西,是被动的沮丧的学习者。教师是知识的传声筒,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上课是基本活动,“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做,幼儿看”、“教师指示,幼儿做”,完全忽视幼儿自我学习的愿望。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严重束缚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难以体现。

2.1设立科学的幼儿教育课程目标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确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课程目标。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其主要是为了达到怎样的目的。教师主要设定几个课堂目标:幼儿应该在幼儿园学习中,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数学技能、书写能力、艺术技能和社会技能等。通过对幼儿进行有效的课程教育,实现有效的课程教育,使幼儿打好基础,有助于幼儿的良好发展。

2.2设定合理的课程内容

教师需要设定合理的课程内容,由于针对幼儿教育的教材非常少,无法使教师进行充分教学,幼儿无法全面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因此,教师应该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教师所教授的课程内容至少应该包括对学生进行空间、形状、数字和时间的教学,教学生识字,教学生书写,教学生学习音乐、舞蹈、体育,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社会能力,等等。教师通过合理设定课程内容,能够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全面,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行为能力也会显著提高,这样才能够真正对幼儿进行有效的课程教育。

2.3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课程教育方法

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并且很多幼儿对教师教授的内容不感兴趣,影响幼儿教育效果。教师需要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课程教育方法,如游戏教育法、合作学习教育法等,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能够参与学习,这样,幼儿才能显著提高学习效率,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4运用正确的课程评价方法

课程评价是幼儿教育课程模式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一些教师忽略了对课程的有效评价,影响了幼儿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该运用正确的课程评价方法,通过对自身教学情况的评价,对幼儿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发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有助于提高教育水平。另外,在对幼儿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鼓励性的语言,多用赞美性的语言,有效提高幼儿学习的自信心,使幼儿在课堂学习中能够积极配合教师,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促进幼儿的学习进步。

本文主要针对幼儿教育课程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探讨,我们了解到,幼儿教师通过创新幼儿教育课程的模式,能够使幼儿更容易接受知识,学习效果更好,有助于幼儿在幼儿园打好学习基础,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娜,陈佑清.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结构现状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3(06).

[2]张娜,陈佑清.现代儿童观及其对学前教育课程设计的意义[J].全球教育展望,2013(03).

[3]但菲,靳美玲.幼儿园课程方案内容现状及分析[J].教育科学,2012(03).

启蒙教育课程设计范文第2篇

一、少先队员信仰启蒙教育的内涵

少年时期是主体意识觉醒、开始感受生命价值的初始阶段,也是追求信仰生命的萌芽时期。对少先队员来说,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要求,并通过培养诚信和信任的品质,加强理想信念的教育,就是信仰启蒙教育。当前我们的教育方针的“魂”在于立德树人,其根基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让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开拓前进。落实教育方针,说到底就是要扎根信仰教育。

二、少先队员“三信一体”信仰启蒙教育的内在联系

“三信”即诚信、信任、信念,“一体”即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要求;“三信一体”即在诚信教育、信任教育和信念教育中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要求,由此奠定少先队员的信仰基础,即信仰启蒙。

(一)诚信教育的内涵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

其基本含义就是诚实无欺、践约守诺,蕴含着三层内容:①它是为人处事的道德准则;②它是一种制度,是少先队员行为范式和人际关系的模式;③它是少先队员的人品修养,做人的根本准则。诚信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要求,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少先队员正处于身心发展、行为习惯和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诚信教育应贯穿于他们整个教育生涯。

(二)信任教育的内涵

信任就是“相信而敢于托付”,“信”是“任”的前提,“任”是“信”的目的和归宿。其内容有三方面:①它是一种多层次、多维度的社会心理现象;②它是一种特殊的行为模式;③它是社会的一种基本价值。信任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和前提所在,是社会团结的道德基石、社会关系的剂和社会中最重要的整合力量之一。

(三)信念教育的内涵

信念是情感、认知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是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反映。信念是一种意念,信念的不断强化促使个体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各方面形成内在的一致性与自觉性,则为信仰。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少先队员的行动指南、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

(四)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个体的诚信是达成社会信任的根基;信任是诚信的前提,诚信也是信任的前提。当少先队员诚信品德养成,并形成人与人之间彼此信任,从而建立起和谐的新型社会关系;信念是个体对“诚信与信任”知、情、意的有机统一体,引领着少先队员对未来生活探知的精神追求。因此,由对“诚信、信任”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所建构起来的信念系统不断强化,必然成为孩子未来的信仰灯塔,成为有爱国信仰的接班人。

三、少先队员“三信一体”信仰启蒙教育实施途径

在少先队员“三信一体”信仰启蒙教育研究中,我们从以下四大途径进行了探索与实施。

(一)自下而上的中队队会活动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而全校间周一次的队会课就是浸润队员信仰最重要的沃土,因此少先队员的信仰启蒙教育有了充分的时间保障和阳光雨露的滋润。同时分设“低段诚信———中段信任———高段信念”目标,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落实到每个年级、每个班级进行队会课建设,层层递进,形成螺旋环绕式的课程设计,在每一个班级和中队形成系统化、特色化的信仰启蒙教育实践活动体系。

(二)自上而下的大队主题活动

学校大队部根据传统节日丰厚的文化内涵进行全校性大型主题活动,如端午节“悠悠粽子情”,大话屈原的一腔爱国热情;如清明节“祭奠英烈”,感悟革命烈士不惜牺牲生命的英勇壮举,就是因为他们有着开创祖国光明的今天这一坚定信念。让节日不流于形式,让节日的文化代代相传,学习先辈们为崇高信仰而奋斗的精神。活动在全校集体开展,师生人人参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这样营造出浓烈的学习氛围,让文化信仰深化在队员们心中。

(三)创建家教中心,形成家校共育

家庭教育是少年儿童信仰教育不可或缺的阵地。人们常说: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一面镜子,家长的观念对孩子思想的影响是最深远的。树立孩子的信仰先从家长的信仰教育开始。家校课程是由学校“家庭教育中心”结合家长的思想观念情况和学校“三信一体”信仰启蒙教育目标,开发家校共育少年儿童信仰教育的课程,让家长参与队员信仰启蒙教育实践活动。

(四)携手社区,促进教育合力

社区联动课程是我校与社区共构的进行少年儿童信仰启蒙教育的课程。社区教育充满着巨大的能量,孩子在社会生活中往往无意识地感受着社区的影响。因此,我校紧密联系社区教育工作站,与他们联手共建少年儿童信仰教育的课程,在社区进行“三信一体”的信仰教育环境文化宣传,组织孩子和社区成员每月至少一次以上的“三信一体”的信仰教育活动,使信仰教育能够无缝隙地链接、延伸。这种多元途径建构少先队员“三信一体”信仰启蒙教育课程,有计划、有目的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信仰启蒙教育活动,让生活课程化,让课程生活化,打造了一个少先队员信仰启蒙教育的全环境。

参考文献:

[1]程卫军.当代青少年信仰状况的哲学分析[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

[2]熊成,帅伟伟,王庆华.从信仰教育入手解道德教育难题[J].科技信息,2011.

[3]朱灿.小学生诚信教育探析[J].金融经济,2014,(05).

[4]朱卫嘉.信念的特征、作用及其形成机制新探———兼论当代大学生信念发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4):83-87.

[5]李辉.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代性审视思想教育研究,2008,(05):22-26.

[6]王凤娜.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诚信教育的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2006,(03).

启蒙教育课程设计范文第3篇

中华民族历来有重视教育的传统。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为优秀的有文化、有素养的人才。通过针对6-12岁学生家长对国学的认知、认可程度、需求程度和国学辅导费用的定位调查,为国学启蒙教育的课程设计、价格制定、推广渠道以及市场促销和推广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儿童;国学;启蒙教育;推广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8-0142-01

1 调查意义与实施

国学,指中国学或汉学。狭义的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广义上是指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术数、医学、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对于儿童教育来说,国学是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弟子规》等一些传统的国学经典。对幼儿来说,学习国学的好处非常多。经常诵读经典的孩子,会养成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孩子的生活品位和人生内涵会在更高的起点。学习国学,最重要的是可以经过经典的熏修,可让孩子从小树立人生志向,从而懂得担当责任,懂得如何更好的实现人生的幸福和成功。

调查小组自2014年6月开始展开有关儿童国学辅导的市场调查。项目组调查的对象主要是6-12岁的学生家长,主要采用调查方法是发放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28份,有效回收率为8333%。调查小组根据取得的一系列数据。通过EXCLE进行统计和分析,给出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家长对国学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他们愿意支付孩子国学辅导的费用。

2 调查统计情况

2.1 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在回收的128份调查问卷中,年龄在25-30岁的家长占总人数的10.35%,年龄在30-35岁之间的占80.25%,35-40岁的占有5.6%,剩下的占3.8%。在这些人群中,学历在小学及以下的占有2.5%,初中学历的占20.25%,高中学历的家长有30.45%,具有专科学历的家长有23.4%。而本科以上学历的家长占有23.4%。在学历超过高中的人中,认为国学非常重要并且愿意让孩子参加国学教育的家长占有总人数的97.28%,仅有2.72%的家长不一定会让孩子参加国学辅导。在学历低于高中的人中,仅有1.46%的家长会让孩子参加国学辅导班。

2.2 家长对国学认知程度

在对“什么是国学”的问题调查中,有10.35%的认为国学就是四书五经,有50.25%的认为文言文是国学,有2045%的人则认为国学就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还有15%的人不清楚什么是国学,仅有3.95%的人认为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术数等。这就表明大部分家长对国学的定义还不清楚,家长只有在清楚认识国学之后才会让孩子参加国学辅导。

2.3 对国学辅导班的认可程度

既然家长对国学抱有肯定态度,认为国学很重要,相应的也会希望孩子都学习国学知识。如果开设国学辅导班,有63.05%的家长一定会让自己的孩子参加国学的课外辅导,仅有10.2%的家长肯定不会让孩子参加国学辅导班,还有26.75%的家长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让自己的孩子参加或者不参加,这就为我们的推广指明了方向。在推广过程中,我们要把推广和宣传的精力主要放在看情况的家长和肯定不会让孩子参加辅导的家长上。对于那些肯定会让孩子参加国学辅导家长,可以适当减少宣传力度。重点放在看情况的家长上,他们对国学持有的态度是犹豫不决的,只要适当的宣传,让他们了解国学的重要性,他们可以成为很大的潜在客户。

2.4 对国学课程的需求程度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发现,有45.52%的家长希望孩子一周可以上一节课,有25.28%的家长认为孩子每周只需要上一节国学课程就够了,另外的28.30%则希望孩子每周可以上三节的国学课,另外的0.9%则希望孩子可以上三节以上的国学课。综合这些结果表明,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孩子每周可以上更多的国学课程,可以学习更多的国学知识。我们可以根据家长对孩子的不同要求,设置不同的国学课程。一个辅导班每周开设两节国学课。另外的一个辅导班每周开设三节国学课。这样,对于不同需求的儿童,可以上不同课时的国学课以满足他们对国学的不同需求。

2.5 对国学辅导费用的分析

据调查问卷分析,有40%的家长只愿意承担每月200元以下的国学辅导费用。有40%的家长愿意每月支付200-300元,有10.38%的家长愿意支付300-500元,而仅有9.62%家长愿意支付500元以上的辅导费用。这就说明,虽然大多数家长都认为国学是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认为国学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并且应该去学习的,但是却没有家长愿意因为国学而去支付过高的辅导费用。这就表明,尽管儿童国学启蒙教育的推广可以实施,但是不可以定位过高,否则会导致项目的失败。

3 国学教育的市场推广策略

对国学教育的市场调查、统计和分析有助于对未来市场潜力做出正确的评估,为国学教育的课程设计、定价、推广渠道和促销手段提供相应的思路。

3.1 国学教育课程设计

启蒙教育课程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创新 创新创业教育 创业课程设计

一、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因此,创新创业工作是未来我国经济转型的一项重要工作,而高校肩负着培养符合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任务,通过多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总结出一些经验[1]。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就高校创业教育现状看,还没有建立一套合适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来培养学生的创业知识结构和创业能力,大致说来,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化严重,处于摸索状态。我国地大物广,不同地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因此统一的创业教育模式不能适合所有高校的需求。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缺乏自主创新,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具体表现为复制模仿,因此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TSPD模式起始于清华大学,但是在我国其他高校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浙江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生搬硬套也采用这种模式,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特别是各个地域对人才的需求不同,我国高校没有实现有效的突围。

2.创新创业教育覆盖率不足,创业经费严重不足。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经费对比国外教育经费来看投入严重不足,虽然我国教育经费在2012年投入正式超过GDP的4个百分点,但国外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了10%左右[2]。因为受制于教育经费的影响,我国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可能在全国所有高校同时进行,所以只能在试点院校试行之后,才能逐渐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率,势必造成创业教育覆盖率不足,无法在全国高校得到普及。

3.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不够重视,创业师资力量薄弱。虽然我国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也有十来年,但一些高校的教师思维观念没有转变,学生还是重理论轻实践,主动创新不够,实践能力处于薄弱状态。并且高校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深度不够,自身严重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创新思维和自主创业的能力有限,作为高校创业教育主力的高校教师无法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

4.创业政策支持力度不足,严重制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高校小环境与社会大环境的支持密切相关,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基本都是在高校内部进行,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实施力度上明显不足,高校依然孤军奋战,导致高校创业教育效果不佳,与国家政策和社会力量的支持力度不够有必然联系。因此,高校创业教育持续快速发展是与国家政策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一个人的创新创业的素质决定了个人的创新创业能力,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课程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创新理念和创业知识结构。创新的创业课程设计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都会产生积极促进作用。专业知识水平是进行创新思维的基础,创新创业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为创新创业的活动提供了支持。因此,设计一套高校创新的创业课程体系迫在眉睫。

二、“四层次立体化”创新的创业课程体系设计

在不断探索和总结实践的基础上,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目前形成了“通识基础教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创业专题培训+创业实践”为核心内容的“四层次立体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面向全体、培养骨干”的工作模式,在大学一年级针对全体学生普及通识教育,开设《创新创业概论课》。在大学二、三年级结合不同专业增设“学科创新创业专题讲座”,在四年级针对部分有更多创业兴趣和潜力的学生开设“创业专题能力培训”,并为创业实践者提供创业过程所需的创业指导。“四层次立体化”创新的课程设计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整个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结合专业教育,以全体学生为教育对象,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为目的,达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一)开展创新创业启蒙教育,培养创新创业意识。

面向大一全体学生开展“通识型”启蒙的创业教育,主要目标是启发“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让大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3]。将《创新创业概论》归为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并计入1学分。课堂教学要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现代教育信息手段,能提高大学生对创业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行为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可选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采取案例式的教学方法,着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决策和动手实践,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和创业行为。目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生主要通过参与“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直接或间接地进行创业体验,并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科研训练项目。

(二)开展学科创新创业教育专题讲座,实现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完善融合。

面向各学科专业二、三年级的大学生开展学科创新创业教育专题讲座,主要目标是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引导学生结合各自专业特长进行创业。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各学科专业教育严重脱节,造成创业教育理念和实践无法在专业教育中有效实施。可将《专业创新创业专题讲座》纳入专业核心模块,在相应的专业核心课程内每个专业安排2-3次专题讲座,定期邀请创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和成功创业的学长等开设创业讲座,让学生学习创业经营管理、创业风险投资及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在创业过程中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明白如何将创业与专业知识更好地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4]。

(三)开展创业专题培训,提升创业实践能力。

面向在校期间想创业的大四学生开展的创业专题培训,主要目标是丰富大学生的创业知识结构,提升大学生创业实战技能和创办企业的能力,提高大学生对风险的防控能力,减少失败几率。由于创业专业培训教育是针对少数学生进行的,因此可选择创业性强的专业领域,比如经管类的专业。选拔的大学生要具有创业的意愿和意志品格,专业培训课程以制定创业演习和课程讲授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创办企业的过程展开的课程体系。在专业训练课程教学中设置师生互动和实践操作环节,并将《创业指导》纳入大学生综合实践课程模块并予以2-4学分认定,将《创业实践》中大学生创业孵化实践项目纳入课外科技实践活动模块并予以4学分认定。多年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利用校园创业孵化基地,打造大学生创业一条街,通过大学生亲身体验创业过程培养终身创业精神。

三、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优秀的创业导师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于2009年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和实践指导工作,下设创业教育中心、创业指导中心和创业实践中心。目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拥有一支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概论课程团队和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团队,其中有国际、部级培训师5人,教授11人,副教授9人。学校曾先后多次承担了全省高校SYB创业师资培训任务,受到了全省高校师生的好评。经过多年来的经验学习与探索,如今已建设一批具有良好示范作用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并且通过了国际培训师和部级培训师的评估,在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总决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及“赢在江西”创业大赛中成绩斐然。

四、建立创新的创业课程考评标准体系

考核成绩对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有重要影响。创新创业考评标准改革要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把“注重考核学生实际能力”、“全面考核”、“过程考核”等一些先进理念注入大学生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中,并建立师生双向沟通式的考核信息反馈机制,有利于促进教与学的创新思路,从而保障创新的创业课程能顺利实施。通过考评体系的改革,不断强化大学生课堂学习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真正建立一套适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求的考核评价体系[5]。

参考文献:

[1]姬玉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育体系建设探索[J].教学实践研究,2015(4):165.

[2]周贞云,王道明,黄永明.创业教育如何与实战经验接轨[J].经营管理者,2013(4).

[3]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架构与理论价值[J].教育研究,2015(5).

[4]邱化民,呼丽娟.高校院系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究――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为例[J].创新创业,2015(11):56.

[5]张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机制、路径、模式[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0):30.

启蒙教育课程设计范文第5篇

一、职业启蒙教育的内涵

“职业启蒙教育”原本是一个很少被提及的词,相似的概念多见于“职业准备教育”、“职业生涯指导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等,所以有必要从分析“启蒙”、“职业启蒙”的概念开始探索“职业启蒙教育”的内涵。

(一)关于“启蒙”

“启蒙”一词在我国古代历史悠久,早在元代刘壎的《隐居通议•论悟二》就有记载,“及既得师启蒙,便能读书认字”。清朝龚自珍在其《哭郑八丈》诗中也提及“论交三世久,问字两儿趋”(原注:余两幼儿曰橙曰陶,丈为启蒙,设皋比焉),其意指通过宣传教育,使社会接受新事物。从这些内容中我们不难看出,“启蒙”包含三方面的特点:第一,对教育内容和程度的要求低。第二,实施的对象年龄低。第三,有改变偏见和纠错的作用。青少年阶段是人成长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阶段,它对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开发智力潜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儿童在接受新理论时还无法通过大量实践来证明新知识的科学性,只能通过直接告知的方式使他们记住某种定律,这种省略证明过程的传导方法便是为人所常用的启蒙教育。古往今来,各种案例已足够证明,接受过启蒙教育的孩子比未受过启蒙教育的孩子,在接下来的人生历程中有更高的成功几率。

(二)关于“职业启蒙”

在“启蒙”前加上“职业”是对启蒙内容在范畴上的限定。纵观国内外关于职业启蒙的研究,多是基于如下四个路径。一是从“职业生涯指导”的理论出发,将职业启蒙等同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即职业探索。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以美国学者最为突出,包括舒伯的“五阶段”说:职业成长阶段、职业探索阶段、职业确立阶段、职业维持阶段、职业衰退阶段;金斯伯格的“三阶段”说:幻想期、尝试期和现实期;施恩的“九阶段”说等等,他们认为不同阶段的职业生涯内容和重点有所区别,但职业探索往往在成年之前已经进行。二是认为职业启蒙等同于职业意识的培养,这种职业意识包括主体对自身的认识、主体对职业的认识以及主体意识与职业的统合。该观点认为儿童职业意识启蒙的重点是对自己与未来职业匹配度的把握。三是从劳动技能的习得出发,以凯兴斯泰纳的劳作教育思想为代表,强调一方面要将劳技课作为一门独立科目,另一方面要在其他科目中贯彻劳作精神,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四是从职业伦理道德的角度出发,认为职业启蒙的内容应涵盖五点:让儿童产生劳动是光荣的情愫;让儿童树立起职业无贵贱的意识;让儿童学会与人相处的能力;让儿童养成克服困难的意志力;让儿童具备对善恶美丑的判断力。

(三)关于“职业启蒙教育”

通过以上对“启蒙教育”和“职业启蒙”的认识,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概念,即职业启蒙教育是以青少年儿童为实施对象,从培养职业思维能力出发,从对职业特征的描述、对职业类型的判断、对职业技能的习得、职业规范的养成、职业道路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一个循序渐进的智力改造。具体分析可建构出以下职业启蒙教育内容与目标体系:在时间维度上,根据埃里克森的人类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学说可知,3-12岁儿童的任务是学习重要的知识、技能和生存技巧,勤奋感超越自卑感;而12-16岁青少年则是发展自我的同一性。所以职业启蒙教育应以3-16岁之间的幼儿、中小学生为实施对象,帮助青少年儿童顺利通过这两个阶段需要完成的人生特殊任务,进入到下一个阶段。在内容上,主要是以职业认知、职业技能、职业规划、职业道德为主,这种教育活动能引导学生从对“自我”的认识转化为对“职业”的认识,帮助他们经历职业感受、职业认知、自我认知、职业探索、职业规划等几个阶段,达到沟通职业态度与职业行动的目的。职业感受阶段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能产生规划未来的意识;职业认知与自我认知阶段的目标是了解职业的意义,形成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正确意识,并能洞察自己的性格、兴趣以及特长;职业探索阶段的目标是根据自己总结的价值观形成初步的《职业清单》并开始付诸行动;职业规划阶段的目标是针对职业目标进行通道设计并能持续不断地总结探索。每个阶段不是单方向的进行,而是以循环上升的方式进行。这一过程具有筛选功能,可以帮助个体提炼职业目标,过滤掉不合理的职业导向,从而聚焦自己的职业定位。同时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反复的长期的过程,因此,职业启蒙教育需在儿童阶段开始,作为漫长职业道路的职业预备期。职业启蒙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职业”两字的表层意思,而是需要从更深层次地考虑,通过“职业”的开展而赋予人的社会性,让孩子更清晰地知道如何才能更真实地投入到社会中生活。在实施方式上,职业启蒙教育是通过职业体验、职业角色扮演等进行开展的,与各社会组织、商业机构、家长、学校、社区等组织联合起来,利用相互的作用优势,整合社会组织资源,通过游戏、小组课程、实践体验等方式帮助儿童了解自己、认识职业世界,增强应变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责任心等方面建设,以达到综合素质全面建设。

二、当前我国发展青少年儿童职业启蒙教育的现实诉求与意义

在国家重新燃起对职业教育的热情时,职业启蒙教育似乎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但它不论是对社会发展、学生个人成长,还是职业教育体系自身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启蒙教育是合理分配社会劳动资源的现实需要

近几年,“最难就业季”频频成为夺人眼球的新闻标题。媒体调查发现,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学校专业课程设置滞后于市场职业岗位变化,另一方面则在于学生陈旧的就业观念。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阶段步入“大众化”阶段,这就意味着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将从事普通工作。而大学生的就业意识还没有从精英化定位向大众化转变,学生就业期望值与市场实际需求存在着严重的错位。虽然不能将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课一棒子打死,但不可否认这种指导一方面是应急性的,另一方面是技巧性的,有临时抱佛脚之嫌,显然不是万全之策。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改变其就业观念才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根本出路。学生的就业观念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在不同时期就业观念可能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但如果能在教育启蒙阶段形成基本的职业意识,辅以职业技能,就能为将来的生存与发展未雨绸缪,让他们对将来的职业选择有更确切的倾向性、更合理的匹配性、更充分的适应性。学生接受职业启蒙教育后,合理地评估自身价值,就会避免好高骛远,对各行各业都秉持尊重的态度,对社会分工有正确的认识,便不会觉得自己屈就了某项工作。因此,职业启蒙教育能从一定程度上调整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人才和劳动力配置,从而有效解决结构性失业、劳动力失衡、职业偏见等社会问题。

(二)职业启蒙教育是合乎个体身心发展的理性需要

教育最朴质的目的在于让人生活的更好,脱胎于教育母体的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为了培养在职业世界中更完满的职业人。“教育若不能授予学生谋生的技能,他们连生存和物质生活都保障不了,何谈对知识、道德和审美等精神层面上的享受?”此乃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奠基者黄炎培先生所言,他想强调的是作为社会中的人,需要生存性需求与发展性需求的统一,而生存性需求是发展性需求的基础。据此,在青少年儿童阶段就教以部分生存技能,强调谋生意识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在经济智能化发展的社会,普通人要想在产业结构升级导致的职位变迁洪流中游刃有余,还必须具备除了适应自己感兴趣的职位之外的职场应变力。职业启蒙教育便是这样应需而生的一种教育,它能教予青少年儿童专业技能以外的涉及到职业情境的处理能力。另外需加以说明的是,在青少年儿童时期实施职业启蒙教育是有科学依据的。按照人的成长规律,一方面,儿童的生理上需要进行适宜的体力劳动以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另一方面,儿童的心理上集体意识和自我认同感逐渐增强,在这一阶段围绕职业生活所需的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态度对儿童进行熏陶,能增强他们对职业相关知识的获取效果,亦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普适性能力。

(三)职业启蒙教育是健全职业教育体系的内在需要

根据国家十二五中长期规划发展纲要的指导精神,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实现内部各级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外部两种教育类型的多元立交。首先,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应具有自我延展性。在确保中、高职规模合理的情况下,“一方面向上延伸,包容职业准备教育层次以后的职业继续教育,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广泛性需要,另一方面向下延伸,建立职业准备教育层次以前的职业启蒙教育,以供给个体发展的普适性需要”。因此,在学生接受教育伊始给予职业启蒙指导,贯通职业教育这条轨道,而不是在普通教育升学之路行不通的情况下才“出轨”到职业教育。其次,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完整的体系,仅实现从中职到高职再到与本科的衔接是远远不够的,它应该有其丰富的内涵与外延,能够融入到终身教育的体系之中。近些年,国家越来越重视中高职到本科的衔接问题,认为职业教育高移是一种拓展职业教育发展空间的做法。然而,对于是否把职业启蒙教育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战略中来,我们还没看到多少顶层设计。笔者认为,开展职后技能提升培训,比职前学历教育的影响因素更为复杂,因此,不如将受众面更广的职业启蒙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好。另外,从社会评价角度来看,倘若中专、技校里的生源曾受过职业启蒙教育,他们以成为高级技工为荣,自发选择在职校里开拓人生道路而非被普高普本所淘汰,那么职校生的身份还会被低看吗?如此,学生的主观意识能反作用于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

三、我国职业启蒙教育发展现状

我国职业教育由来已久,但职业启蒙教育一直是各级各类职业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主要状况显现为:

(一)萌芽早,整体规划起步较晚

梳理我国职业启蒙的历史,早在20世纪初就有黄炎培等有志之士以“职教救国”的口号来开启民智,他们从1919年开始以《教育与职业》为平台,撰文介绍西方职业指导的理论与经验,并对在我国开展职业指导的迫切性加以论证。1924年,中华职教社先后在上海、南京、济南、武汉等地举办宣讲会,对中学生进行升学与就业方面的指导。他们为职业教育的推广四处奔走相告,为职业科在《壬戌学制》中占有一席之地立下了汗马功劳。据统计,在政局动荡的1918—1925年,全国职业教育机构逆势而上,从531个增加到1695个。民众的职业意识慢慢苏醒,但民间宣传的受众仍是小范围的。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开始重视青少年的劳动技术教育,并经历了四大阶段,分别以劳动技术教育课程化、思想政治教育倾向化、与生产劳动结合密切化、被素质教育肯定化为几个阶段的特点。然而在1988年9月20日,国家教委印发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改革)》中指出:“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切实加强劳动教育,适当进行职业技术教育。”我们可以窥见职业技术教育与传统劳技教育并不是等同的范畴,它受到的重视也不如劳动技术教育,但我们可将其视作职业启蒙教育的一种雏形。我国第一次将职业启蒙教育(或称职业指导)以比较正式的形式提出是在1994年,国家教委正式颁发《普通中学职业指导纲要》。而国外早已将职业启蒙教育明确立法并普及。如英国,在二战后着力恢复社会生产,政府颁布《1944年教育法》,该法强调了在现代中学和技术中学中加设工业制图、木工等职业倾向明显的科目。美国的职业生涯教育一直是学者研究的摹本。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生计教育,把培养对象的范围拓移到1—12年级,企图将他们从“升学主义”的泥潭中解脱出来,转而引向关注个人生计与未来发展的正道。之后于20世纪90年代开展的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运动,把学术学习和职业学习结合起来,目的是使高中阶段的学生能给自己规划一条职业道路。这项运动为中等教育和中等之后的教育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使学生跨越迷茫的鸿沟,帮助他们顺利实现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

(二)实践中未形成长效机制

我国近年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学术研究并不少,而实际可操作性并不强。东华大学曾对上海地区7所985、211高校的大学生做过调查,结果对于“自己树立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的问题,绝大多数给不出确定的答案。将近46%的学生对就业成才目标方向感到很迷茫,只有18%的学生能明晰自己的目标选择。我国的职业启蒙或职业指导几乎都是在大学才开展,少之又少地见于中学阶段或者小学阶段,且课程很少作为必修课,更无法谈及统一的教育要求。反观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指导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在人生各个阶段都有强调。从幼儿园开始,到义务教育再到高等教育一直延伸到继续教育,其生涯教育的理念与终身教育保持一致。如美国,其1989年的《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中对小学生该具备的职业能力有明确表述。初中的要求比之小学时更注重与职业世界的联系,如在“对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对工作与社会的关系”和“对职业规划的过程”这三项上,从“认识”的要求提升到“理解”的要求。邻国日本也注重各个教育阶段生涯教育的连贯性,在对学生的培养方向上,以为职业生涯做准备为线索呈现出明显的递进性。在大学之前就进行的职业启蒙教育,能为其后不同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留下继续深入和变化的空间。此外,发达国家的职业启蒙教育社会配合程度高,社会各界都积极参与,有慈善机构捐赠,有企业与之订立发展合同等多种方式以促使学校提高竞争力。而我国的职业启蒙教育局限于学校老师教的模式,依旧采用传统的理论说教式的授课方式,单一的教育方式使职业启蒙教育课流于形式,无法落实便也无法形成独具特色的职业启蒙教育体制。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

目前在国内研究并实施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的还不多,仅在上海、北京等地开始探索。而和我国国土面积差不多的美国,在1974年已有9个州通过了实施“生计教育”的法案,有42个州已采取措施推行“生计教育”。英国也于2009年10月推行职业指导计划,率先在曼彻斯特、普利茅斯、约克等7个地区的38所试点小学实施。职业启蒙教育的政策设计者可能出于这样一种考虑:认为一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会制约其职业启蒙教育发展的规模和质量,所以一直未在欠发达地区推广或普及职业启蒙教育。

四、我国实施职业启蒙教育的路径

职业启蒙教育是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分阶段、多视角、全方位地加以探索,特别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形成三大合力,为职业启蒙教育的顺利开展推波助澜。

(一)政府方面

1.政府政策引领任何制度的改革与建设都离不开政府的推动作用。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尽完善,民间公益组织相对稚嫩,绝大多数较重要的机构设置及其专业、行业权威的形成与认可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在职业启蒙教育推进过程中,政府强有力的行政体系和行政力量可以提升社会机构的社会认同度。一方面可将儿童职业启蒙教育服务经费纳入社会工作财政支持范围,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和创新扶持资金投向青少年儿童职业启蒙教育服务,鼓励社会组织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服务。另一方面是通过扶持或引进有经验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或单位设立服务基地,配备服务标识和必要工作设施。为人民群众参与和接受青少年儿童职业启蒙教育服务提供便利条件。职业启蒙教育起源于美国,指的是发现并有意识地引导儿童职业倾向的教育活动。美国已经通过法律法规、课程设置、特殊节假日和心理分析等方法在小学、初中和高中完善职业启蒙教育,其经验对发展我国青少年儿童职业启蒙教育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在美国,一些学校定期设立“职业日”。“职业日”那天,校方请各行各业的人到学校给孩子们介绍各自的工作,如有警察、律师、营销员、消防队员、拍卖师、运动员等等。学生们学到的并不是什么职业能赚多少钱,而是社会上的人到底是怎样生存和发展的。2015年5月国务院要求设立的第一届“职业教育活动周”,对职业启蒙教育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政策风向标。总之,政府需要将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重新组合,使一定范围内的人、财、物合理流动,实现资源共享,从而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

2.财政经费支持教育改革离不开经费,职业启蒙教育若要行之有效,必然需要一定的经费作支撑。我国义务教育的经费均由各地政府负担,只向学生收取一定的书本费,通常不会有剩余教育经费来支持职业启蒙教育。因此,政府需要对职业启蒙教育的实施进行系统规划,增拨教育经费以使教育投入更加合理、平等。美国在教育投入上花重金,1971年,联邦教育总署拨款900万美元,资助各州进行“生计教育”实验;1973年又拨款1.68亿美元推广“生计教育”实验;1977年美国国会众议院还专门通过了一个“生计教育”五年计划,并拨款4亿美元支持其实施。得益于政府的财政助力,美国的“生计教育”项目实施起来才得心应手,教学设施得以完善,各种形式的教科书得以顺利出版,教职人员待遇提高教学热情高涨。

3.法律法规保障发达国家职业启蒙教育体制相对完善的背后,多有着比较健全的法律做保障。例如,日本的《学习纲要指导》,美国的《从学校到就业法案》,瑞士的《联邦职业和专业教育及培训法》。通过立法,能明确职业启蒙教育的地位、政府的责任;明确职业启蒙教育的开展范围和条件保障;明确职业启蒙从业人员的资质;明确职业启蒙教育效果的评价机制等。同时,将职业启蒙教育立法也是我国职业启蒙教育得以铺张开和得以操作化的捷径之选。

(二)学校方面

1.学校课程改革课程教学是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也是育人质量保障的前提。课程设计与开发最基本的五个要素是课程目标、内容、媒介、活动、评价。首先,学校应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从学生的天赋、兴趣出发,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职业世界,增强应变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责任心等方面建设,以达到综合素质全面建设。其次,以职业兴趣激发、职业动机培养、职业技能体验、职业规划指导等几方面划分模块设置课程。再次,善于借助职业测评工具,从提升学生的生活职业技术、学习与创新技能、信息和媒体技术三大方面来开发课程。最后,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推进职业启蒙教育课程的发展。比如,学校可以请社会各界人士开展讲座,以各行业出彩人士事迹为题材,对学生形成职业精神的震撼;通过利用黑板报、校报、广播等媒介的宣传,使学生沉浸在职业启蒙教育的良好氛围之中。

2.教师课堂贯彻课程的几大要素需要通过老师的教学设计加以糅合。首先,教师在教好专门课程的同时要承担“职业咨询师”的角色,向学生普及相关联的职业类别。如语文老师可以向学生说明自己还可以选择从事编辑、主持人、作家这样的职业;数学老师可以向同学介绍金融类相关职业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化学老师可以向同学介绍食品加工行业或化妆品行业的发展前途。以此为学生创造对职业感知的机会,使其早期便能对未来的职业选择有利弊权衡。其次,在教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兴趣挖掘。一个只知道以分数来衡量学生潜力,看不到学生其他方面闪光点的老师,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悲哀。老师可以留心平时的黑板报是哪些同学在做,然后推荐他们以后从事广告设计之类的职业。而不要让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认知,即分数高的去学理科,另一些不得已的选择文科,再剩一批为了高考走捷径而读了艺术。再次,在具体的教学操作方面,教师可以围绕职业这一主题,采取启发式、探究式的传授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让学生都切身参与到职业普及的过程中来,加深对职业的认识和理解。活动形式可以是话剧、演讲、辩论等,通过学生表现出的职业倾向加以总结,鼓励他们走自己向往的职业之路。

(三)社会方面

1.家长更新观念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是阶段性的,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终身的。学前教育大师福禄贝尔在谈到儿童时期的教育时曾说过:“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妨说是在母亲手中。”儿童从被父母生育到被养育,每一阶段的智力唤醒与道德观念都以父母为学习摹本。父母要秉着人尽其力、物尽其用的观念帮助孩子从兴趣、性格、特长等不同方面探求与之相匹配的职业。不要总是信手拈来老一套的说辞,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某些职业的排斥;也不要总拿“别人家的孩子”来与自己家的孩子相提并论,要注重对孩子职业意识的日常引导,让他们懂得“术业有专攻”、“行行出状元”。比如,本身就有职业身份的父母可以与孩子交流自己的职业特点、福利待遇、工作感悟,尽早让孩子了解不同职业对个人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此外,新闻媒体等报道的职业信息也可以让孩子去关注,从生活点滴处培养起他们对职业信息的搜集本领。这样既是对学校职业启蒙教育的补充和延续,也是让孩子增长见识拓宽知识面的途径。

2.社会营造氛围学校出来的孩子终将走向社会,没有社会力量参与的职业启蒙教育,将是没有生命力的教育。社会要吸纳劳动力,就须有主人翁意识,在职业启蒙教育阶段就成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关注者和重要外援力量,而不能成为教育的“冷眼旁观者”,只在没有招到称心合意的员工时指责学校没有培养出适用的人才。因此,社会必须提供大量人力物力的支持,当然,社会的参与不能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更应在精神层面为职业启蒙教育提供支持。这点德国的职业启蒙教育尤其值得我们借鉴。它强调事实与环境教育。通过带孩子观察周围环境,访问不同机构,让其直观体验社会职业。比如,带他们去消防局观看演习过程,既能让他们掌握灭火、避火的自救本领,也让他们看到了消防工作的危险和伟大。这样的实践突破职业教育的学校模式,一方面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能维持社会稳定和秩序。这样的职业启蒙方式,就像给学生“打预防针”,能提高他们遇到困难的承受力。综上所述,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职业启蒙教育相对缺失,究其原因,人们一方面对职业启蒙教育的基础性、重要性认识不足,另一方面,学术界对职业启蒙教育的研究甚少。我国要顺应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把职业规划教育前移,通过政府、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努力,把基础教育阶段的职业启蒙教育真正纳入到教育体系之中。

启蒙教育课程设计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业教育课程是开展创业教育的载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创业教育归根结底要落实到课程之中,通过创业教育课程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创业思想和创业精神,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挑战的创新能力。因此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对于创业教育具有关键性意义。

一、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主要问题

根据相关文献,创业教育较为成功的美国截止到2005年初,已有16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创业学课程,其系列课程通常涉及法律、融资、商业计划、领导艺术、创业管理、创业营销、企业战略等,在课程地位上,必修课的比例较高,其中斯坦福商学院必修课达17门。在我国,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9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全部开设了创业课程,其他高校也逐步开始引入创业相关课程,课程内容主要集中在创业精神、创业管理和相关市场、财务、管理及法律等知识方面,很多学校还开设了相关的实践环节。总体上看,各院校创业课程开设的差异性比较大,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高校的创业课程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课程体系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缺乏系统指导思想,课程设计的随意性很强,创业教育无明确的教育目标和学科内容,部分学校仅仅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加入了创业教育的内容,部分学校零星地开设了选修课,一些高校仅仅停留在创业计划大赛上;其次,课程孤立不成体系,课程与专业课程不能融合、设置零散,创业教育自身的内容也不完善,仅仅为非常有限的创业入门知识,无法系统地进行创业精神与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的教育,更无法形成系统性的创业课程群;再次,创业课程数量偏低,结构不合理,大多数高校均只有一门课程,学生参与的创业课程教育或者创业大赛几乎是自发的,缺少对于创业行为和创业者进行深入教育的课程;最后,课程开设对象有限,创业课程地位不高,以选修课程为主,必修课程和专业课程比例很低,主要面向本科经济管理类学生,其他专业学生和研究生层次创业课程缺乏。此外,创业课程还普遍存在本土化程度低,缺乏特色,课程指导意义不强,实用性较差等问题。

二、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

高校创业课程建设及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各个地区、各个高校的具体情况也有较大的差别,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专科生和职教学生的层次也不尽相同,即便是同一学校的不同专业,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认知结构差异也较大,对创业教育和课程设置的要求也有所区别。因此,想要追求统一的创业课程设置是不现实的,这也是创业教育和其他学科教育的主要区别之一。通过对各高校创业教育实践的总结,可以得到一些共性的原则以指导高校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第一是融合性原则,创业课程设计要与专业教育融合互补,与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融合,创业课程突出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专业教育突出专业技能,两者要很好地结合才能共同形成创业所需要的智能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第二是差异化原则,差异化原则同时也是多样化、特色化原则,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区域、学校、专业的特色和学生的不同层次,设置相关的创业课程,形成较为合理的课程体系;第三是模块化原则,模块化原则正是因为创业课程的适应性要求提出的,是系统化和个性化的统一,高校在设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时,系统规划、整体布局、模块化构建,每个模块既可以单独教学,也可以与其他模块配合使用,不同的专业和层次学生根据自身的要求灵活地选择和组合,形成针对性强的课程群;第四是实践化原则,即创业课程的内容要突出实战知识、实践经验和实务操作,培养创业知识和能力。

三、创业课程体系构建模型探讨

从各高校创业课程建设实践中可以总结出一些创业课程体系构建模型,比较典型的有单一课程模型、层次模型、类别模型和结构模型,这些模型对于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具有较好的启发作用。

1.单一课程模型。这种模式最为简单便于实施,也被多数高校所采用,即仅设计单一的创业课程或实践环节,面向全校或者部分专业学生开设,多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对学生进行创业启蒙教育,进行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

2.层次模型。层次模式把创业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系统设计,将创业课程体系分为普及型课程、提升型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三个层次,并在不同层次设计不同的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培养要求,既能对学生进行创业知识普及,也能使具有创业欲望和创业能力的学生得到进一步训练和发展,高层次的创业教学可以打破专业的限制在全校选拔。

3.类别模型。类别模型是一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创业课程构建模型,基于类别模型,可以将创业课程进行系统化的整体设计,在执行时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课程组合。较为的典型的观点是将创业教育课程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等类型。其中学科课程是指创业学科相关的创业必备知识和技能课程;活动课程是指社团活动、创业实践、创业大赛或者创业模拟等活动和训练环节;环境课程是讲座、论坛等营造环境和氛围的课程。各类课程的开设使得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也大大地丰富了创业课程的内容。

4.结构模型。结构模型是按照创业教育的内容结构设计课程,这个模型将创业课程分为创业精神模块、创业知识模块、创业技能养模块,各学校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增加“特色模块”。结构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系统地指导创业课程的设置,与专业课程进行良好的融合,同时也可以作为“创业学”基础课程的内容结构体系。

高校创业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其课程体系建设尚处于探讨阶段,各个院校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对这些做法进行总结提升,有助于更加科学地规划创业教学的目标,系统地进行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将更加有效地推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1]郭永强,肖蕙蕙,徐刚.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内容体系和课程体系的思考[J].中国青年科技,2008,(01).

[2]欧阳伦四,郭岚.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现存问题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1,(09).

[3]郭雷振.我国高校创业课程设置的现状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1,(09).

[4]郑颖,赵冬梅.本科院校创业课程设置刍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2).

[5]上官敬芝.分层次创业教育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9,(01).

启蒙教育课程设计范文第7篇

摘要:

借鉴职业教育中的MES理念设计适合小学科学教师职后培训的课程。该课程以PCK理念为指导,做到知识、技能教学综合化。培训课程的设计过程包括选择模块和开发课程两个环节。开发的培训课程以教学实践为主线,增加前瞻性的理论讲座并关注多方面技能的训练。

关键词:

小学科学教师;职后培训;模块式技能培训;培训课程

当今世界,科技和教育被许多国家视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公民素养,尤其是公民的科学素养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要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主要靠教育。而目前担当我国少年儿童科学启蒙教育主要任务的小学科学教师的现状不容乐观:小学科学教师大多为兼职教师,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性质和态度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1-2]。所以对小学科学教师进行职后培训成为当务之急。职后培训最重要的是培训课程的设计,然而对小学科学教师培训课程的研究还停留在探索层面[3],课程设计的内容模糊、空泛,缺乏实用性和系统性。教师的在职性和培训的周期性特征要求在设计培训课程时一定要把握好实用性和量力性的尺度。培训内容应该是小学科学学科教学知识技能的延伸,在保证培训规格的同时还必须保证课程结构的系统性。既要注意深广度,从严谨着眼,从量力入手,又要注意培训的实用性。由于现任小学科学教师的具体情况和教师职后培训的特殊性都对培训课程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之目的就是通过设计模块式小学科学教师职后培训课程,为建构一种新型实用的教师培养模式打下基础,以促进教师培训的专业化发展。

1模块式培训课程

模块式培训课程的设计思路来源于职业教育中常用的模块式教学法。模块式教学法简称MES,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ILO)在综合并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开发出的一种先进培训模式,在我国一般称为“模块式教学法”,“职业技能模块”等[4]。模块式教学法中的课程设计强调模块化、综合性,倡导学分制和弹性选课制,具有岗位化、模块化和个性化等特点。这种重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从岗位的需求出发,制订课程的目标的模块式教学非常符合小学教师在职教育的诉求[5]。

2模块化课程设计的背景

调查显示,我国小学科学教师的组成结构非常复杂,目前兼职教师占绝大多数,对科学课程的内容和教授方法很不熟悉;年龄稍大的科学教师,多数是中师毕业,没有经过专门的、系统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训练;年轻教师具有理科学历背景,有一定自然科学知识基础,但缺乏教学经验等等。他们对培训的需求也有所不同[6]。所以设计适合的模块式课程,供不同需求的教师选择是非常必要的。

3设计的基本理念

从国际和国内的科学教师培训发展来看,教学内容知识(PCK)是近几年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教师教育的概念[7-8],它所强调的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形式的内容知识,是教师在理解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能够有效促进教学的知识。小学科学教师PCK的核心内涵是“转化”,即基于小学生的立场,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的课堂教学形式[9]。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为指导,做到知识、技能教学综合化,使小学科学教师能够在参加培训后自如地教授科学课程,是此次职后培训模块化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

4模块式培训课程设计的过程

模块式培训课程的设计主要包括选择模块和设计模块内的课程两个环节。

4.1选择模块

模块是一种微观课程形态,它自成独立的体系。通过模块式教学,可以实现明确的、实用性的、能力化的教学目标,打破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学科章节体系建立的各种类型的能力和素质专题。所以模块的划分必须从素质核心和能力本位的角度出发,按照一定种类的能力和素质为一个模块的原则进行划分。模块的划分既要符合认知规律,又要符合活动规律。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包括科学知识、工程与技术、科学探究三个方面。科学知识是学生学习内容的主要部分,包括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三个主要的自然科学领域;工程与技术领域代表了科学实践的重要方面,对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十分有利。科学不仅包括知识,还包括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科学探究是科学家获取新的科学知识的方法,它是一个复杂的、多层面的、多种实现方式的、不断循环和上升的过程[10]。小学科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多方面。根据以上对小学科学教学内容的分析,选择以下模块作为小学科学教师职后培训内容。(模块具体名称及特点见表1)在模块的命名上,有的模块是教学内容的,有的模块是教学技能的。但在模块的内涵上则遵循“小学科学教学内容为核心,以教师教学能力为本位”的原则。这样的模块设计解决了以往课程设计缺乏系统性的问题。

4.2开发模块课程

开发模块课程的关键点是确定模块的教学内容,其实质就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性、实用性的综合化处理。综合化过程实质就是结合知识、技能、教学特点等方面进行再加工。为保证综合整理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必须确定这项工作的逻辑线索和编排方式。应当以教学活动为线索,将活动涉及的认知过程、素质基础、能力养成以一个专题的编排方式整合在一个模块中。这样的课程编排可以直接解决教师教学中的问题,增加了培训课程的实用性。下面以“生命科学领域学科知识”模块的课程为例做具体说明。生命科学领域学科知识在现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中有53条,占全部知识的40%。所以生命科学领域的知识是小学科学教学内容中的一大部分。在以往进行的小学科学教师培训中,学员在教学实践时主动要求进行生命科学领域教学实践的人很少(如笔者过去五年培训中只有10.5%)。学员普遍的感觉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知识繁杂,很难把握其实质。2009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重点聚焦在凸显和传递重要的科学概念[12]。现行的初中和高中“生物课标”都提到围绕核心概念组织教学的理念。本模块的主题定位于“基于核心概念对生命科学领域知识梳理及教学分析”。被培训者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会从核心概念的角度理解生命科学领域知识的内涵;能够从学科教学方面理解生命科学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且找到小学科学教师应掌握的生命科学领域知识,将这些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具体课程见表2)

4.3模块课程的特点

从以上课程内容中可以看出,模块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1)以教学实践为主线

模块中的所有课程都是为教学实践服务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学员能够上好科学课,如生命科学领域知识模块的课程就是为了让参加培训的学员能够自如地上好生命科学领域知识方面的科学课。所以在课程设置上有“如何说课”、“教学案例分析”和“教学实践”等课程。

(2)前瞻性理论讲座引领

持续不断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仅从宏观上而且从微观上要掌握科学教育理论。小学科学教师不仅要理解科学教育的本质、特征及教育意义,还要理解相应学科知识的特点及教育意义。在生命科学领域知识模块中,笔者选择了“小学科学生命科学领域教学类型分析”、“围绕核心概念组织教学”和“生命科学领域核心概念解析”三个理论讲座,为老师们上好生命科学领域方面的课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3)技能提高伴随其中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科学探究中涉及到的科学探究技能也非常重要。因此,在培训课程中就相关知识涉及到的主要探究技能设计了专门的课程,如“生命科学领域科学过程技能训练”;另外在知识学习的相关课程中也增加了技能训练,如“生物类群知识解析及教学分析”课程中增加了分类技能的训练。针对生命学科知识的特点增加了“显微镜使用及临时装片制作”课程。

5设计模块式培训课程应注意的问题

好的职后培训课程应该满足教师个人、学科发展及学校三个方面的需要。为了更好地满足各方面对培训课程的需求,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5.1模块之间要相对独立,内容不要过多

独立、内容少的培训课程便于教师选择。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模块课程。同时小模块的培训课程占用时间少,方便学校为教师排课。

5.2模块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课程模块可以根据国家政策的变化、课程标准的修订以及被培训者的具体需求来调整。例如“工程与技术”模块就是依据修订版“课标”而设置的;而针对新入职的小学科学教师,则设计了“教学设计及实施”模块;针对市级骨干教师,则设计了“主题驱动合作研修”模块。

5.3模块中的课程设计要以教学为切入点

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提高专业发展水平。所以课程设计要以教学为切入点,教学实践贯穿始终,将教学设计、实施及教学研究结合到课程中,真正满足一线教师的需求。

6结语

总之,培训课程模块式设计,实质上是一种课程综合和优化的方法。方法是实现目标的手段,为了有效达到目标,应该选择最好的手段。然而,每种方法都有其应用的局限性,所以模块式培训课程的设计是否具有普遍性,还有待于进一步实践和论证。

参考文献:

[1]王秀霞.小学科学教师队伍现状与培训模式研究[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0,26(10):24-26.

[2]文丰玉,鲍正荣.“国培计划(2011)”———农村中小学紧缺薄弱学科(小学科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需求调查报告[J].科学课,2012(1):50-53.

[3]柏灵.小学科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1(9):122-124.

[4]胡庆国,苏子麟.模块式培训课程教材的开发与应用[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0,20(4):78-80.

[5]谢培松,李彤.模块式课程:小学教师在职教育的必然诉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8(1):84-86.

[6]吴育飞,姬冰澌,徐莉.小学科学教师培训需求调查分析[J].教师教育论坛,2014,27(7):31-35.

[7]孙可平.理科教师培养的新视角:教学内容知识[J].全球教育展望,2008(5):65-69.

[9]范增,吴桂平.论小学科学教师PCK的内涵及其发展策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28(12):35-38.

[10]教育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张丹,钟祖荣.骨干教师“主题驱动合作研修”模式的实践探索[J].教育科学研究,2012(12):19-23.

[12]生物课程标准修订组.倡导主动探究学习凸显重要概念传递———生物课程标准修订说明[J].基础教育课程,2012,(Z1):82-86.

启蒙教育课程设计范文第8篇

掌握现代教育技能促进教育改革发展 山西省太原市教育委员会

中学教师岗位培训的实践初探 李宝贵

关于中小学教师资格培训的思考 杨强

学校心理教育人员的素质与培训 顾通达

素质教育视野中的校长工作理念 高良

谈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徐亚丽

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几点方法 任倩

浅谈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周洪伟

贴近新大纲体现新思想——谈人教版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材的修订要点 李冰霖

研究性学习中如何选题 沈金林

激活学生灵性提高作文能力 陈丽珍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周炳辉

谈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江岚

在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 顾国富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柳英林

简述英语课堂练习的设计 王河泉

历史教学和人文教育 冯章葆,朱名家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 宋红卫

以心理健康教育强化班级管理 孙育红

网络课程设计与制作相关问题探讨 彭艳,赵蔚

继续教育课程结构初探 杨尚梅

教师学习团体的作用及其机制 杜旭林

协作学习在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运用 焦名海

小学语文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 付红梅

管、导、训是贫困山区"校本培训"的重要途径 林长富

挂职锻炼是提高干训教师能力的有效途径 陈桂兰

新课程新特点新方略 李红

对探究性学习的探讨 汤正康

研究性学习及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洪明

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观念的转变 王利国,魏秀梅

小学生"理财"意识的启蒙教育研究 徐云康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 吴禹春

构建以大语文教育观为指导的语文教育体系 王铁林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周艳红

提高四项语言技能增强语言教学实效 任丽波

变教师提问为学生发问 季俊昌

论生活问题的数学化与数学问题的生活化 蒯红良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几种做法 寇桂兰

谈教育科研成果的输出型推广

中小学生考试过度焦虑探析 汪东兴

平等的教育平等的爱 秦志强,陈明华

把问题还给学生 辛晓明,毛传新

也谈『不求甚解 夏祖瑞,陈科澜

现代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目标定位与模式建构 朱一庆

对"十五"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前瞻性思考 李求真,刘梦飞

运用『复式培训模式构建教师队伍塔式结构 程梅

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建构的方向 张艳梅

开展现代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长春市第四十八中学

对开展"问题-小组"校长提高培训模式的思考 林雪卿

校长的心理素质对教师工作态度转变的影响 李勇,刘凤林,王胜乾

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研究 李玉娟

对"校本培训"的再认识 洪永胜

浅议小组讨论 徐莉

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 王业祥,付兆理,陈业凤

语文创新教学的特征 吴章贵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自读能力 李凤玫

谈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的运用 刘颖,柏丽

生活是创新的沃土——也谈对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 柴利波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数学的情境 彭贤英,林莉

数学分层教学的有效尝试 郎贵华

政治课开卷考试与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徐继春

培养中学生历史创新精神的体会 赵玉田

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能力 杨庆华,石生宝

选题新颖——论文写作的灵魂 李冰霖

正确归因不断进步——考试之后的一堂心理辅导课 郑逸农

对中等生典型心理问题的分析及教育策略初探 黄慧朵

对中学教师职后培训的思考 王琦

构建交流机制促进教师发展 田兴

教师校本培训和教师协作教学 史为林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变革 殷赪宇

狠抓校本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赵福庆,王春锡

教师如何应对新课程 钱家荣

新课程呼唤教师的新技能 程载荣,徐春光,刘牧楠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与语文教学改革 郭根福

学习策略教学与指导的理论建构 郭铁成

开拓生物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空间 陈木根

体育课"站"式教学实践浅析 于敬民,张岩

谈课堂教学中的美育 才华

质疑问难激励创新 徐祗忠,张伟

关于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思考 姜华,胡威

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及教育对策 蒋汉耘,马星,王静茹

备课断想 何建明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自我维护的方法 缴润凯

新手型小学教师挫折感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汪东兴

中小学校长培训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 施德东

教师应过好课题研究的"总结汇报关" 叶文生

教研活动中实施专题研究的探索 戈玉洁,蔡亚忠

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演变看语文教学改革的新发展 郭根福

试谈听课关注点的多元化 付红梅

小学生作文个性化的实施策略 吴禹春,李守仁

感悟——阅读文章的灵魂 杨文华

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汪建义,云云,孟昭辉

让"数学写作"走进数学课程 蒯红良,张群红

图式知识与阅读教学 何志文

激趣·想像·创造——我在美术教学中的一点感悟 刘

中小学学生变声期的唱歌教学与保健 刘香兰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李军

运用电教媒体优化课堂教学 吴琛

关于师生人际关系的几点思考 郑华安,王慧娟

制怒是提高教师威信的良方 余登斌

对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不强的归因分析 王媺,谢泽源,曾力

方案教学中教师角色的探讨 李点女

启蒙教育课程设计范文第9篇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很多产业的兴起,教育事业也是其中之一。广西近年来对教育的发展可谓是不遗余力,对教育的质量更是精益求精,对所培养的人才也是力求全面发展,因此学前教育作为教育阶段的启蒙无疑成为了一个特殊的存在。本文将对广西学前教育专业融入地方性儿童民谣课程进行研究,从两者结合的必要性着手,给出相关课程的设计,预测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并给出预设解决方案,希望对提高广西学前教育,培养德育全才有所助益。

【关键词】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

一、民俗文化概述

民俗文化,是时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总称。其中包括: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心理积淀、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等。通常表现出来的外在表现形式为文化风貌、文字符号、地方性语言、建筑风格等等。民俗文化就是一部历史,真实的反映着民族的嬗递更替。研究透了民俗文化就是读懂了整个民族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史。也正是因为民俗文化具有的特殊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以及研究价值,才使得民俗文化在漫长的各民族同体生活中得以保留至今。传承至今的民俗文化中歌舞占据了较大一部分,是经过长时间同化后保留较多的一种能够体现民族风尚,具有地方性特色的一种文化传承。歌舞多为民族成员在日常生活、劳作等过程中,所创造的具有独特的民族行为习惯,体现本民族某种民族精神或信仰的一种表达、交流、传递、传承的方式。被保留传承最广的应属歌谣,歌谣本就是滋润民众心灵的存在,先人经过岁月的沉淀,将毕生经验总结成郎朗上口的歌谣,方便记忆传承。这些歌谣里记载着的不仅仅是一个民族对劳动生产的经验总结,更不乏表现其民族精神气质,体现其民族文化价值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教育意义的歌谣。歌谣按其内容划分可以分为苦歌、情歌、盘歌、风俗歌、节令歌、童谣等。其童谣往往是儿童游戏时自然流露的童言,也有成人教育儿童对事物简要认识的知识性歌谣,多以童趣、娱乐为主。

二、学前教育概述

学前教育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为开发学前儿童的智力,使他们更加聪明,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也不可小觑。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智发展极不成熟,需要家长及幼师积极的引导,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很强,缺乏对他人的关心,不懂得分享,因此,作为家长和幼师,应积极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分享、乐于分享。然而一旦被重视便往往会导致错误观念的形成,很多家长对学前教育理解不得当,越重视反而越使孩子偏离原本应有的学前教育轨道。很多家长错误的认为前教育是学得越多越好,甚至以牺牲孩子的情感、社会性以及长远发展为代价,这与最初的教育目的明显南辕北辙,得不偿失。学前教育工作的原则是: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应互相渗透,有机结合。幼教专家董旭花说,学前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现今以研究学前教育,培养优秀幼师的专业迅速占领了教育市场,可见科学的学前教育方式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的大力发展、扶持。

三、儿童民谣融入学前教育的必要性及原因

教育关乎着民族发展的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观念也在与时俱进,一成不变的陈旧的教育模式注定会被社会所淘汰,取而代之的必将是更新、更全面、更丰富的教育模式和教育体系。学前教育更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在纷繁复杂的学前教育中,各种形式的融合此起彼伏,而学者认为,最有意义和价值的融合是民俗文化与学前教育的融合。基于幼儿对事物认知的限制,本着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寻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够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的启发诱导教育,并寓教育于各项游戏活动之中,已成为学前教育的热门话题。学前民俗文化教育课程也就应运而生,这种立足于儿童需要,将丰富的民族文化融入生活的教育模式备受推崇。通过儿歌、童谣、寓言故事等多种形式在儿童现有的认知基础上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其在游戏、娱乐的过程中增长见闻、懂得一些道理。当然对于融入学前教育的民族文化内容需要进行筛选,要选出利于儿童接受,符合儿童发展需求,益于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综合凡此种种,学者一致认为童谣是最适合融入学前教育的民俗文化。由于各地方民族构成的差异,及长久以来的生活教育环境上的差异,各地方儿童民谣的内容也大不相同,出于对儿童接受能力的考虑,将具有地方特色的儿童歌谣融入地方学前教育是最适合、也是最理想的。这些儿童民谣多是以教育为核心目的,将地方民俗文化融入其中,将中华美德也囊括在内,是儿童启蒙、情感培养、代代传承的重要手段。

四、课程设计与研究

(一)理论基础1、人类学基础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与人本身有着严密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既是文化的传承又是文化的创新。而课程又是教育的核心,课程与教育的关系就像心脏和人的关系,是一种极为特殊的文化形态,课程遵循着文化的一般规律,具备文化的一般特质,是人类文化中的理念。2、民俗学基础民俗学是一门研究民俗产生、发展及其规律,揭示和利用民俗的价值,引导民俗文化与社会发展的一门科学。以民俗学作为理论基础,将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与理解民俗文化,正确分辨、选取民俗文化,也正确对待、运用民俗文化。民俗文化虽然是一种文化现象,遵循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但它仍然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和规律。把握民俗文化的特点和规律,对我们建构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有着重要的启示:第一,有利于我们对课程资源的分辨、蹄选、整理、运用。第二,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3、心理学基础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与成熟离不开社会文化背景,这些依次发挥作用的环境包括儿童周围直接接触的环境、家庭与学前教育机构和社区构成的环境、更广泛意义的文化或社会环境。因此,建构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必须切入儿童生活,以儿童生活为依托进行课程资源选择,必须首先选择与儿童身边最基本的民俗文化事象,再遵循从家庭-学前教育机构-社区为中轴范围进行课程资源选择,然后逐渐延伸至更广泛的、更一般意义的文化知识经验,这是选取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最基本的规则。4、教育学基础在地球上,中国是唯一没有被中断过历史的国家,中国拥有最古老的民族和最古老的文明系统。但在教育领域中,我国长期以汉文化为主,极少反映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出现少数民族人民的意愿得不到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与现代教育不相融等现实问题。多元文化教育顺应时展的需要,成为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本民族、本国教育的指导思想之一。

(二)课程目标1、理论依据对于课程目标的依据,历来有过激烈的争论,有强调社会生活需要的“社会本位论”,有强调儿童发展需要的“儿童中心论”,有强调学科知识的“学科中心论”等。由于儿童的兴趣爱好具有跳跃性,我们需要考虑其兴趣爱好,但是又不能一味的迎合儿童的兴趣和需求,否则课程目标就成了放任自流、丧失教育功能、远离教育宗旨。因此,对儿童认知和学习的了解使得我们获得一些儿童学习的知识,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儿童提供了理论的指导,这既对我们制定和细化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也为我们实施和评价课程目标提供了依据。2、基本要求课程目标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的制定需要在对儿童、社会、知识研究了解的基础上,应考虑如何发挥课程目标的功能以及如何进行具体目标的设计与选择,这就需要对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制定的基本要求进行规范。笔者认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的制定须符合适宜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生活性与整体性相统一、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统一、差异性与多元性相统一、灵活性与操作性相统一等基本要求。3、目标体系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体系是对课程的整体把握和统筹,是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实施与评价进行的前提和依据。建立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体系,有利于幼儿教师及其他相关人员了解、实施、评价、创生课程,也便更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发展。

(三)课程内容1、内容的选择课程内容选择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和相应的课程目标,通过从学科知识、社会生活需要和儿童发展需要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诸要素的过程。课程选择是一项价值判断的工作,且历来争论颇多,主要涉及课程目标、课程资源等方面。本研究拟从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存在状态及范围、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选择原则与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2、内容的组织一般而言,课程内容组织简称为课程组织。课程组织是课程实施的前奏,是对课程内容及其影响因素的综合性操作,直接关系到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课程实施。课程组织是将构成教育系统或学校课程的要素,加以安排、联系和排列的方式。因此,课程实施涉及课程组织者的课程组织取向,以及对课程诸要素的考虑、课程组织结构的架构、课程组织标准的选择等,是联结目标与实施的直接通道,其成败直接关乎教学质量的好坏。

(四)课程实施课程实施是课程的重要环节,是把课程设计付诸现实的过程,是从理论到实践、从文本到行动的转换过程,只有通过课程实施,才能产生实际效应,否则,设计得再完美的课程,一旦束之高阁,便不会产生任何的实际效果。同时,课程设计在付诸实践的过程中,总是蕴含着对旧有课程设计的变革,课程设计的实施就是把这种变革导向教育实践,使之产生现实效应的过程,也是缩短理想与现实差距的过程。课程实施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即课程釆用、教学和创新阶段。

五、小结

千百年来,人们多数时候只顾低头前行,脚下步履匆匆,却往往忽略了原本一同上路的文化灵魂。我们经常说适时放慢脚步,好让灵魂追上来,其实我们更应该在孩子蹒跚学步的时候就让他们学会带着民族文化上路,伴着灵魂前行。将民俗文化融入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将儿童民谣融入学前教育只是我国教育迈出的一小步,今后教育事业的改革完善尚待筹备开发。走好今天的一小步,为今后大步的跨越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赵海燕.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2.4(10).

[2]侯艳青.广西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4.6(1).

[3]杨晓峰.幼儿园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环境创设探究[J].山东师范大学,2013.6(7).

启蒙教育课程设计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

一、民俗文化概述

民俗文化,是时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总称。其中包括: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心理积淀、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等。通常表现出来的外在表现形式为文化风貌、文字符号、地方性语言、建筑风格等等。民俗文化就是一部历史,真实的反映着民族的嬗递更替。研究透了民俗文化就是读懂了整个民族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史。也正是因为民俗文化具有的特殊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以及研究价值,才使得民俗文化在漫长的各民族同体生活中得以保留至今。传承至今的民俗文化中歌舞占据了较大一部分,是经过长时间同化后保留较多的一种能够体现民族风尚,具有地方性特色的一种文化传承。歌舞多为民族成员在日常生活、劳作等过程中,所创造的具有独特的民族行为习惯,体现本民族某种民族精神或信仰的一种表达、交流、传递、传承的方式。被保留传承最广的应属歌谣,歌谣本就是滋润民众心灵的存在,先人经过岁月的沉淀,将毕生经验总结成郎朗上口的歌谣,方便记忆传承。这些歌谣里记载着的不仅仅是一个民族对劳动生产的经验总结,更不乏表现其民族精神气质,体现其民族文化价值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教育意义的歌谣。歌谣按其内容划分可以分为苦歌、情歌、盘歌、风俗歌、节令歌、童谣等。其童谣往往是儿童游戏时自然流露的童言,也有成人教育儿童对事物简要认识的知识性歌谣,多以童趣、娱乐为主。

二、学前教育概述

学前教育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为开发学前儿童的智力,使他们更加聪明,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也不可小觑。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智发展极不成熟,需要家长及幼师积极的引导,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很强,缺乏对他人的关心,不懂得分享,因此,作为家长和幼师,应积极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分享、乐于分享。然而一旦被重视便往往会导致错误观念的形成,很多家长对学前教育理解不得当,越重视反而越使孩子偏离原本应有的学前教育轨道。很多家长错误的认为前教育是学得越多越好,甚至以牺牲孩子的情感、社会性以及长远发展为代价,这与最初的教育目的明显南辕北辙,得不偿失。学前教育工作的原则是: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应互相渗透,有机结合。幼教专家董旭花说,学前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现今以研究学前教育,培养优秀幼师的专业迅速占领了教育市场,可见科学的学前教育方式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的大力发展、扶持。

三、儿童民谣融入学前教育的必要性及原因

教育关乎着民族发展的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观念也在与时俱进,一成不变的陈旧的教育模式注定会被社会所淘汰,取而代之的必将是更新、更全面、更丰富的教育模式和教育体系。学前教育更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在纷繁复杂的学前教育中,各种形式的融合此起彼伏,而学者认为,最有意义和价值的融合是民俗文化与学前教育的融合。基于幼儿对事物认知的限制,本着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寻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够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的启发诱导教育,并寓教育于各项游戏活动之中,已成为学前教育的热门话题。学前民俗文化教育课程也就应运而生,这种立足于儿童需要,将丰富的民族文化融入生活的教育模式备受推崇。通过儿歌、童谣、寓言故事等多种形式在儿童现有的认知基础上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其在游戏、娱乐的过程中增长见闻、懂得一些道理。当然对于融入学前教育的民族文化内容需要进行筛选,要选出利于儿童接受,符合儿童发展需求,益于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综合凡此种种,学者一致认为童谣是最适合融入学前教育的民俗文化。由于各地方民族构成的差异,及长久以来的生活教育环境上的差异,各地方儿童民谣的内容也大不相同,出于对儿童接受能力的考虑,将具有地方特色的儿童歌谣融入地方学前教育是最适合、也是最理想的。这些儿童民谣多是以教育为核心目的,将地方民俗文化融入其中,将中华美德也囊括在内,是儿童启蒙、情感培养、代代传承的重要手段。

四、课程设计与研究

(一)理论基础

1、人类学基础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与人本身有着严密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既是文化的传承又是文化的创新。而课程又是教育的核心,课程与教育的关系就像心脏和人的关系,是一种极为特殊的文化形态,课程遵循着文化的一般规律,具备文化的一般特质,是人类文化中的理念。

2、民俗学基础

民俗学是一门研究民俗产生、发展及其规律,揭示和利用民俗的价值,引导民俗文化与社会发展的一门科学。以民俗学作为理论基础,将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与理解民俗文化,正确分辨、选取民俗文化,也正确对待、运用民俗文化。民俗文化虽然是一种文化现象,遵循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但它仍然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和规律。把握民俗文化的特点和规律,对我们建构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有着重要的启示:第一,有利于我们对课程资源的分辨、蹄选、整理、运用。第二,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

3、心理学基础

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与成熟离不开社会文化背景,这些依次发挥作用的环境包括儿童周围直接接触的环境、家庭与学前教育机构和社区构成的环境、更广泛意义的文化或社会环境。因此,建构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必须切入儿童生活,以儿童生活为依托进行课程资源选择,必须首先选择与儿童身边最基本的民俗文化事象,再遵循从家庭-学前教育机构-社区为中轴范围进行课程资源选择,然后逐渐延伸至更广泛的、更一般意义的文化知识经验,这是选取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最基本的规则。

4、教育学基础

在地球上,中国是唯一没有被中断过历史的国家,中国拥有最古老的民族和最古老的文明系统。但在教育领域中,我国长期以汉文化为主,极少反映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出现少数民族人民的意愿得不到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与现代教育不相融等现实问题。多元文化教育顺应时展的需要,成为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本民族、本国教育的指导思想之一。

(二)课程目标

1、理论依据

对于课程目标的依据,历来有过激烈的争论,有强调社会生活需要的“社会本位论”,有强调儿童发展需要的“儿童中心论”,有强调学科知识的“学科中心论”等。由于儿童的兴趣爱好具有跳跃性,我们需要考虑其兴趣爱好,但是又不能一味的迎合儿童的兴趣和需求,否则课程目标就成了放任自流、丧失教育功能、远离教育宗旨。因此,对儿童认知和学习的了解使得我们获得一些儿童学习的知识,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儿童提供了理论的指导,这既对我们制定和细化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也为我们实施和评价课程目标提供了依据。

2、基本要求

课程目标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的制定需要在对儿童、社会、知识研究了解的基础上,应考虑如何发挥课程目标的功能以及如何进行具体目标的设计与选择,这就需要对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制定的基本要求进行规范。笔者认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的制定须符合适宜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生活性与整体性相统一、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统一、差异性与多元性相统一、灵活性与操作性相统一等基本要求。

3、目标体系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体系是对课程的整体把握和统筹,是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实施与评价进行的前提和依据。建立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体系,有利于幼儿教师及其他相关人员了解、实施、评价、创生课程,也便更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发展。

(三)课程内容

1、内容的选择

课程内容选择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和相应的课程目标,通过从学科知识、社会生活需要和儿童发展需要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诸要素的过程。课程选择是一项价值判断的工作,且历来争论颇多,主要涉及课程目标、课程资源等方面。本研究拟从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存在状态及范围、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选择原则与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2、内容的组织

一般而言,课程内容组织简称为课程组织。课程组织是课程实施的前奏,是对课程内容及其影响因素的综合性操作,直接关系到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课程实施。课程组织是将构成教育系统或学校课程的要素,加以安排、联系和排列的方式。因此,课程实施涉及课程组织者的课程组织取向,以及对课程诸要素的考虑、课程组织结构的架构、课程组织标准的选择等,是联结目标与实施的直接通道,其成败直接关乎教学质量的好坏。

(四)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课程的重要环节,是把课程设计付诸现实的过程,是从理论到实践、从文本到行动的转换过程,只有通过课程实施,才能产生实际效应,否则,设计得再完美的课程,一旦束之高阁,便不会产生任何的实际效果。同时,课程设计在付诸实践的过程中,总是蕴含着对旧有课程设计的变革,课程设计的实施就是把这种变革导向教育实践,使之产生现实效应的过程,也是缩短理想与现实差距的过程。课程实施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即课程釆用、教学和创新阶段。

五、小结

千百年来,人们多数时候只顾低头前行,脚下步履匆匆,却往往忽略了原本一同上路的文化灵魂。我们经常说适时放慢脚步,好让灵魂追上来,其实我们更应该在孩子蹒跚学步的时候就让他们学会带着民族文化上路,伴着灵魂前行。将民俗文化融入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将儿童民谣融入学前教育只是我国教育迈出的一小步,今后教育事业的改革完善尚待筹备开发。走好今天的一小步,为今后大步的跨越做好准备。

作者:朱轶琳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参考文献:

[1]赵海燕.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2.4(10).

[2]侯艳青.广西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4.6(1).

上一篇:通讯技术培训范文 下一篇:会计实务培训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