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员工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11 16:55:22

普通员工工作计划

普通员工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管理的序曲一:虽然绩效问题一直是企业关注的焦点,但是随着重视程度的增加,管理者会发现,花费了很多功夫建立起来的绩效管理系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不能客观、准确的反映出员工绩效,甚至有的时候成为绩效提升的阻碍,例如,有的员工对考核不理解,认为考核是在变相惩罚;考核有时流于形式,领导给员工打分过于集中,无法区分优劣等,这主要是管理者在进行绩效管理过程中,在意识上存在一些误区,不能进行有效的绩效管理:误区之一:对普通员工的所有工作都要量化,只有量化才便于管理。实践中,管理者常常会发现,许多工作内容是定性的,是不可量化和衡量的,但是为了做到绩效管理的任务可量化,便于管理和考核,管理者往往将那些定量或容易量化的指标作为首选,而实际工作中一些真正需要考核却又被难以量化的内容就被忽视了。误区之二:考核指标应面面俱到。在整个绩效管理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考核指标来展开的。所以绩效考核指标是一个核心。有了这种思想的指导,管理者在制定各项考核指标时往往事无巨细、不分主次,就必然要降低每个指标的权重,对于那些关键绩效指标来说是相当危险的。面对如此之多的指标,在无法全面完成的情况下,员工很可能会舍弃一、二个实现难度比较大的指标,而这些指标就有可能是关键绩效指标。因此,指标不在于全面、科学,而在于聚焦、有效。误区之三:利润才是硬道理,财务指标才能体现工作实绩。财务指标代表股东的价值取向,不少管理者在制定考核指标中过分追求单一的财务指标,这样容易造成追求短期利益。在企业内部忽视了最关键的要素——客户,缺乏对客户资源的有效管理,从而导致公司基本目标的偏离,不利于引导企业持续成长和发展。

二、走出误区,做好开展绩效工作的基点

把考核工作落实到底是奏响企业普通员工绩效管理的序曲二:实施绩效考核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企业必须要建立一套符合公司实际的有效绩效考核体系,而且要切实把绩效考核落到实处,成为企业开展绩效考核工作的基点。

1.让绩效考核思想深入员工心中,消除员工对绩效考核的错误及模糊认识。

2.通过工作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考核标准。

3.形成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三、提高员工绩效,需要演绎好“四大乐章”

提高员工绩效是提高企业整体实力的基石,而员工考核是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其中对普通员工的考核也是企业管理者不断探索的一个主题。下面结合国内某集团实例(该集团系国内一家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的是以目标管理为主导的绩效考核体系),来着重说明如何对普通员工的工作进行绩效管理。对普通员工的工作任务进行绩效管理需要演绎好“四大乐章”,即做好绩效管理的四个步骤:工作任务的确定、绩效考核目标的强化执行、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打分、绩效反馈与员工的在职辅导。以下将分阶段进行说明。工作任务确定是奏响企业普通员工绩效管理的第一乐章:工作任务的确定是部门经理对下属员工进行绩效管理的前提和重点。首先对工作任务分配的具体方法进行说明。在企业考核中,该集团主要采用了目标管理法进行绩效考核。通常,我们是将考核的指标体系分为“三级指标体系”——高层领导的指标,部门的指标,岗位的指标。三级指标体系,一层层将它分解,岗位的指标是依据部门的指标分解下来,部门的指标是从高层领导的指标分解下来,在月度工作任务分配时,部门经理根据本月度的工作计划、部门内各科室的分工情况及各下属的岗位职责分别安排本月度的工作任务。首先,工作任务的内容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岗位职责的常规性的任务项;另一类是属于非常规的,这类任务一般需要根据工作计划来灵活确定,在这类工作计划里常常会出现重点、难点性的工作任务。因此,在分配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要注意两大要点:一是被考核者的工作任务的数量;二是应根据工作任务设定相应的权重。绩效考核目标的贯彻执行奏响企业普通员工绩效管理的第二乐章:本阶段即员工的绩效执行完成阶段。在每月下属完成部门经理布置的工作任务过程中,部门经理需要随时跟进其完成情况,即对进度、质量等进行监督,由于工作环境的变化,员工的工作变得也越来越复杂,在制定绩效计划时很难清楚地预计到所有在绩效实施过程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因此,在执行绩效计划时,一旦问题层出不穷,员工希望在自己处于困境时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资源及精神上的支持。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打分是奏响企业普通员工绩效管理的第三乐章:对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打分,即对员工月度工作计划进行绩效考核。在进行该阶段时必须把握好的两点。一是客观公正。考核者需要依据公司的考核制度的规定进行客观打分,不应带有个人感彩。否则会影响评价结果的正确性,并且容易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及时准确。考核要及时,否则,会影响其他工作的进程。绩效反馈与员工的在职辅导是奏响企业普通员工绩效管理的第四乐章:绩效考核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员工技能的开发与能力的提高,因此,绩效考评的信息应及时反馈给员工。在该阶段,部门经理完成对员工本月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打分后,需要给员工做出及时地反馈。反馈的主要形式是进行面谈。面谈主要内容为:上下级对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达成一致看法;使员工认识到自己的成绩和不足;就下月的工作任务与员工进行沟通达成共识。从而起到既激励员工的作用,又达到帮助员工提升绩效的目的。至此,部门经理就完成了对员工进行绩效管理的一个循环,同时,在进行绩效面谈中,部门经理与员工还根据情况设定下一考核周期的工作目标。届时,下一个循环绩效考核的序幕又即将拉开。

普通员工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年度绩效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全面了解、评估员工工作绩效,高效、顺利开展年度绩效考评工作,并切实运用员工年度绩效评估结果,特制定本方案。二、范围公司全体员工参与本考评。三、原则1.通过考评,全面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态度,使员工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现、工作态度以及工作态度与年度奖金挂钩,获得努力向上改善工作的动力。2.通过考评,使员工有机会参与公司管理,就公司发展、管理制度、业务流程等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3.考评对象与考评指标体系、考评形式相匹配,适应不同类别的员工。4.以岗位职责为主要依据,坚持定性与定量考评相结合。四、职责1.人力资源部:(1)绩效考评方案的编制与报批;(2)绩效考评方案的培训与沟通,确保参与绩效考评的员工和管理者明确绩效考评的目标和意义,掌握绩效考评的标准和方法;(3)准备绩效考评所用的各种表格;(4)负责组织、协调绩效考评工作,进行时间进度控制、答疑等;(5)撰写绩效考评的总结报告,就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建议向公司总经理报告。2.各部门经理(含主管):(1)负责指导下属进行自我评价,并客观公正地对下属的绩效进行评价;(2)与下属进行沟通,帮助下属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有待解决的问题,并与下属共同制定绩效改进计划;(3)针对绩效评价中出现的问题随时与人力资源部沟通,向人力资源部提出建议。3.所有员工:(1)认真进行自我评价,并与直接上司进行开放的交流沟通;(2)认真进行对相关同事的评价。五.考核目标(1)获得晋升、调配岗位的依据,重点在工作能力及发挥、工作业绩考评;(2)获得确定年度奖金的依据,重点在工作业绩考评;(3)考核时间:20__年1月22日-27日六、考核内容、形式及方法(1)年度管理人员绩效考评采用自我评价、总经理评价、下级评价、同级代表评价相结合,按相应比重加权平均计算综合得分;(2)年度其他员工绩效考评采用自我评价、直接上级评价、间接上级(总经理评)评价,按相应比重加权平均计算综合得分;(3)全体员工年度工作述职报告、员工服务年限也作为考评的一部分;(4)评估按照管理人员和普通(文秘站:)员工工作性质的不同,分别制定了不同的考评指标体系,管理人员共有3类15个指标,普通员工共有3类14个指标;(见《绩效评价表》)(5)本考评方案分别制表列出了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的各项考评指标的评价标准。(见《绩效评价标准》)本考评方案所列《绩效考评项目构成表》及《各项绩效评价分数所占权重表》如下:绩效评价项目构成表绩效考评项目名称适用范围使用的评价工具备注自我评价所有员工年度绩效评价表主管级、经理级员工使用管理人员年度绩效评价表,其他员工使用普通员工年度绩效评价表直接上司评价所有员工年度绩效评价表间接上司评价一般员工年度绩效评价表同级代表、下级评价经理级员工(含主管)年度绩效评价表年度述职报告全体员工述职报告按100分制由部门负责人和总经理打分,平均数即为述职报告得分入职年限考评全体员工人力资源部评价人力资源部依据员工入职时间评分:试用期内2分;试用期后一年以内4分;一年以上三年以内6分;三年以上四年以内8分,四年以上10分。经理级员工(含主管)各项绩效评价分数所占权重表职位类型各项绩效评价分数所占权重自我评价直接上司评价下级评价与同级代表评述职报告服务年限经理级员工(含主管)105020155其它员工各项绩效评价分数所占权重表职位类型各项绩效评价分数所占权重自我评价直接上司评价间接上级评价述职报告服务年限其他员工103040155七、考评程序(1)人力资源部根据工作计划,发出年度员工绩效考评活动通知,说明考核目的、对象、方式以及考评进度安排;(2)人力资源部开展年度绩效考评相关会议,宣传绩效考评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传授绩效考评的开展技巧,指导绩效考评相关工具的应用;(3)各考评对象通过《绩效评价表》自我评价,其他有关的各级管理人员根据相应权限通过《绩效评价表》对评估对象进行考评打分;撰写年度述职报告,一式两份分别上交部门经理(或主管)和总经理打分;(4)各绩效评价表、年度述职报告汇总集中到人力资源部;(5)人力资源部依考评办法统计出各考评对象的总分并排名;(6)人力资源部对考评对象的得分在各部门进行公布,其中得分前5为一级,之后10为二级,再后20为三级,度绩效考评结果与年度 奖金挂钩;(7)人力资源部将年度绩效考评结果制表,并撰写年度绩效考评工作总结,一并提交总经理;(8)年度绩效考评结果经理批准通过,并在公司内公布;(9)本办法由人力资源部编制并解释,经总经理通过后颁布生效。八、结果与运用1.公司将考核结果与年终奖挂钩:(1)一等奖:最高得分前5;(2)二等奖:最高得分前10;(3)三等奖:最高得分前20。2.年度考核不及格,该员工岗位工资在年度考核结束后下调一级。附件:《绩效考评流程》《绩效评价表》、《绩效评价标准》、绩效考评流程相关部门/人绩效考评流程图相关说明人力资源部被考核人直接上司间接上司同级代表或下级人力资源部汇总考核结果服务年限结果运用评分填写《绩效评价表》年度述职报告组织相关考评知识的培训考评计划1、管理人员填写《管理人员绩效评价表》2、全体员工附加《年度述职报告》3、普通员工填写《普通员工绩效评价表4、考评人:直接上司、间接上司(即总经理、部门经理或主管)、下级、同级代表。5、归档工作由人力资源部完成6、人力资源部依据员工入职时间评分:试用期内2分;试用期后一年以内4分;一年以上三年以内6分;三年以上四年以内8分,四年以上10分。

普通员工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今年虽然是我第一次接手培训工作,但是在制定计划的时候,我和张主任真是用了心的,考虑了学院的大环境、公司的需求和员工的个人发展,从结果看来,“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基本上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本年度培训已经接近尾声,我反复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反复的培训执行力,却很难落实到工作中?难道执行力就无法培训出成效?还是我们的员工不需要培训吗?是培训本身出了问题还是有别的原因?说实话,好长时间我都在反省,于是我请教专业的培训师、咨询在企业里做培训经理的朋友、自己也上网看看相关的资料,看别的企业是如何培训执行力的,却还是“雾里看花终隔一层”。直到最近,根据公司工作安排,参与到部门调研工作中,通过对各部门工作的了解,一线员工的座谈,我的思路才慢慢清晰。

一直以来,我们一直强调员工的执行力,总是觉得公司工作风气不好,氛围不好,工作不好开展,制度推行不下去,安排的任务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都是因为员工的执行力不够,员工的职业素养不高,员工……其实我们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组织的执行力!这个组织可以是后勤服务总公司,也可以是每个部门,甚至只是某一次活动的团队。我们都一直重视和强调个人的执行力对于组织的作用,却忽视组织的执行力。个人的执行力再强,还是在组织中执行他的任务,如果整个组织的执行力低下,那么个人的执行力再高又有什么用呢?

公司组织的执行力来源于公司战略目标的分解,其中对于组织的执行力的要求包含了:完善公司组织结构的设计、制定制度与流程、运用流程的执行工具、工作计划系统、信息沟通系统、建立组织执行的监管平台、提高管理者的领导力与执行力、培训等等。在这里,我就自己的理解,简单谈谈其中的几点:

第一点,完善公司组织结构的设计。不管是社会大环境还是学院环境,都是不断变化的,公司也是在持续发展前进的。所以,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组织机构在不同的阶段也相应的进行完善和调整,从而满足公司发展的需要。

第二点,制定制度与流程。这一点,我个人认为是后勤现目前最需要梳理和整顿的。

首先,我们讲制度,公司不缺制度,各种大大小小厚的薄的制度很多,应该可以说比较全面了,可是有多少制度是真正执行下去的?很多时候,我们总认为制度不能执行的根本原因在于领导力欠缺,员工本身素质不高,或者叫执行力不够。我们大胆假设一下,难道不可能是我们的制度出了问题吗?这里说制度出了问题,并不一定指制度本身有问题。比如我们的ISO质量手册,从总公司到各部门,从制度到标准,其实相当的科学全面,我们每年都重新修订,可上到领导下到员工有谁按照这本手册执行了?我敢说,除了修订手册的人,估计连完整看过一遍的人都很少。那这个制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仅仅是为了应付每年一次的外审吗?

我认为,现在公司的制度缺乏系统性,制度与制度之间缺少协同。建议重新对公司所有的制度进行全面整理,不适应公司发展实际的,该废止就废止;以“经验”或“惯例”存在的,该成为制度的就建立相应制度;该新旧制度整合的就整合;该补充的就补充。公司制度体系既有科学性、系统性又有可操作性,成为公司坚固的基石,那么我们才能讲执行、谈落实。

其次,我们说工作流程,这和制度是相辅相成的,工作流程也应成文,成为一种规范和标准去执行。这段时间去一线部门调研,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员工不作为,其实是我们管理出了问题,我们的工作流程有盲区和脱节。例如我们在检查校管工作时,发现教学楼的楼梯间或角落里有大量杂物,一开始惯性认为这是保洁人员打扫不到位,没有及时清理,通过沟通才发现,很多杂物都是学院各系部的旧宣传版面或凳子之类的物品,作为基层保洁人员,他们不知道也不敢随意处置这些东西,也没有人告诉过他们这些情况需不需要汇报、汇报给谁;作为部门内部的管理人员,他们也不知道这个该不该归他们管、怎么管,没有相关的制度和流程,最后只能不了了之。这不是个例,现在我们公司内部很多工作其实都缺乏成文的流程,从我自身工作来说,新员工入职这一项工作就缺乏流程,都是凭惯例和经验在办,如果突然换一个人到这个岗位,很可能不知道新员工入职到底应该是怎样一个流程。这其实很不符合管理规范,也是我工作的不足。

所以,从个人岗位到部门,从部门到公司,从公司到学院,把每一项工作的流程梳理并成文,我认为是很重要也有必要的。现在公司推行的图度,不仅可以成为运用流程的执行工具,也是很好的信息沟通平台。

第三点,谈一下工作计划系统。工作计划系统是确保执行力的基本因素。企业战略规划后,企业的运行便有了方向,在方向的指导下!,对目标的分解就是把共同目标分解为企业目标、部门目标和员工目标,使目标有系统、有层次,让执行更具有“可操作性”。

学院有三五规划,公司每年都有年度工作目标,并进行了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部门。然后呢?这些目标和任务有没有进一步细化和分解,分配给正确的员工并确保每个员工理解个人任务与公司目标的联系;任务有没有阶段性的计划和对应的完成情况汇报,汇报给谁;遇到困难有没有分析原因、拿出解决方案,希望哪个部门或领导同事给予支持和帮助等等,如果仅仅只是在口头上说“责任到人”,而期待下级员工去自行理解和筹划行

动,将很容易产生执行偏差。第四点,培训。当我们制度、流程和计划制定以后,不进行内部公示、培训和沟通,那么这些制度就会变成毫无价值的一堆废纸,员工执行力就更不用谈了。所以,我们必须对相关制度和工作的执行人及需要知悉的岗位员工进行内部持续的培训,详细讲解制度应该如何遵守和执行;对于员工行为规范等,还需要示范并教会员工,使之相关内容或要求,能够体现在员工日常的工作行为中。而我们总说制度执行不到位,其实跟相配套的培训缺失也有很大的关系。

当然,培训不仅仅只是这一方面,我们不能把培训目标着眼到个人或局部,应该从公司的发展去考虑。公司所处的环境在变,公司的策略在变,执行战略的能力要求也在变。我们不能要求员工是全能的,同时也不能总是觉得“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我们的培训应该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训系统,并且和考核、晋升、薪酬体系相配合,能够将新战略要求转化为培训发展方案,从而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以帮助公司获得新的思路、知识和能力,能够对员工的工作和成长提供帮助,能够调动员工学习及应用的积极性,而非仅仅提供培训。

第五点,提高管理者的领导力和执行力。高层管理者要对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流程有指导意见,又要成为制度与流程首要推动者与执行者;而其他管理层则是制度与流程的具体实施者,必须明确执行制度和流程;最后还是要落脚到基层人员的执行力,再好的企业战略是依靠普通员工去实施的,普通员工的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执行的成败,因此普通员工对制度和执行流程的认同度、以及执行能力的不断提高是关键。

普通员工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需求因素;激励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2.92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3―0074―04

在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成为企业竞争优势资源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知识的创造、利用和增值,最终都要靠知识的载体――知识型员工来实现。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在对职工的激励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仅能发挥员工能力的20%~30%,而受到充分激励的员工其能力可以发挥至80%~90%,相当于激励前的3倍~4倍。因而,如何有效地激励知识型员工无疑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对知识型员工激励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知识型员工的概念界定

知识型员工(Knowledge Worker),又称知识工作者,最早是由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以知识工作者的概念提出来的。他将“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①之为“知识型员工”,特指经理或执行经理。目前关于知识型员工的概念,学术界尚无公认的定义,相近的提法有知识劳动者、知识雇员、知识员工等,其论述的角度和观点不同,内涵也不尽相同。有关学者对目前较有代表性的“知识型员工”的定义进行了归纳,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职位论。主要以员工从事的工作岗位性质进行界定,认为知识型员工通常在研究开发、产品开发、工程设计、市场营销及广告、销售、资产管理、会计计划、法律事务和金融、管理咨询等领域工作,而高科技企业中的研发人员是管理学界所普遍认可的知识型员工的典型。②(2)能力论。主要认为“知识型员工一般是指具有从事生产、创造、扩展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为企业(或组织)带来知识资本增值,并以此为职业的人”。③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价值。(3)学历论。该观点认为“知识型员工指的是会电脑、懂技术或掌握管理技能和能够不断自我更新知识的大中专学历以上的员工。”④

笔者比较赞同将“知识型员工”是在企业中从事生产、创造、扩展和应用知识的活动,为企业做出创新型的贡献,带来知识资本和货币资本快速增值并以此为职业的人员。这一概念包含四个要素:(1)知识型员工是企业内部的员工,而非个体知识工作者;(2)知识型员工直接致力于与知识相关的工作;(3)知识型员工对企业的贡献是一种创新型的贡献,包括技术创新、理念创新或管理创新;(4)知识型员工可以为企业带来知识资本增值,进而推动货币资本的快速增值。知识型员工的范围可从职业上界定为企业管理人员、研发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营销人员等。

二、知识型员工的特征和需求因素分析

对知识型员工特征和需求因素的把握是对其进行有效激励和科学管理的基础。组织行为学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动机是由需求决定的。激励就是通过对激励对象需求的满足,诱导其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的过程。而知识型员工的特征导致了他们有非同一般的需求。

具体而言,知识型员工的特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知识型员工大多受过系统的、专业的正规教育,具有较高学历,对于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的掌握较为都扎实,掌握着最新的技术和技术动态,一般具备积极的开拓创新精神,对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具有良好的领悟能力和学习能力。(2)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知识型员工个人素质高,掌握特殊的技能,是组织不可或缺的核心人才,渴望“自主管理”。(3)追求自我人生价值实现。知识型员不同与普通员工,他们不是将工作看成谋生的手段,而是作为发挥自己专长、成就理想事业、实现人价值的平台,把攻克难关、突破自我看作一种人生乐趣,渴望通过这一过程展现个人的才智,体现自我的价值,赢得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4)具有不断更新知识的强烈愿望。知识型员工最大的价值在于他们拥有智力资本。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为了避免知识落伍,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知识型员工在不断地吸收新知识的同时也希望企业能够支持他们的学习活动,为他们提供外部条件的支撑。(5)对劳动报酬具有特殊认识。知识型员工的需求层次较高,对劳动报酬和普通员工有着不一样的认识。首先,他们认为报酬虽然仍是生存所必须的物质基础,但劳动报酬的高低更是他们价值大小,社会地位高低,人生价值实现与否的重要衡量尺度;其次,他们认为他们身上凝结的知识是长期投资获得的人力资本,作为一种资本,应当和其他生产要素一样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

正因为知识型员工具有与一般员工不同的特征,导致他们具有非同一般的需求:(1)个人成长的需要。知识型员工对知识增长、职业发展和人生价值实现有着不断的追求,他们更加重视能够促进他们不断进步、带有挑战性的工作,他们对知识、职业发展和人生价值实现的需求往往表现的比其他员工更为迫切。(2)工作自主的需要。知识型员工能够通过“自我管理”按照自己的方式完成工作,因此,往往要求企业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使之能够自主地开展和完成工作。(3)取得成就的需要。工作本身是知识型员工满意度的主要来源。同行的肯定、社会的赞许、自身技术的进步等都构成知识型员工成就感的因子。(4)环境支撑的需要。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的更新换代非常迅速,知识型员工希望获得知识、信息平等交流的良好氛围、企业文化和制度等环境的支撑,从而利于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5)物质财富的需要。物质财富的高低是社会对知识型员工价值的评价,是其社会地位的象征,参与分配自己所创造的财富,获得一份满意的报酬,仍是知识型员工考虑的一项重要因素。

三、知识型员工激励策略的制定

通过对知识型员工特征及其需求因素的分析,笔者认为制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策略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协助知识型员工成长需要和成就动机的实现。(1)运用工作轮换和工作丰富化方式满足员工成长和成就需求。与一般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把克服难关看作一种乐趣,一种自我发展、体现价值的方式,而这可以通过工作轮换和工作丰富化来实现。工作轮换使愿意尝试新工作或愿意从事更具挑战性、重要性工作的知识型员工有机会获得新的职位,可以帮助员工消除对单一工作的枯燥乏味感。工作丰富化是纵向上赋予员工更复杂、更系列化的工作,它使得

知识型员工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有机会获得一种成就感、责任感。同时,实践出真知,通过工作轮换和工作丰富化使得知识型员工接触到新的或更具挑战的领域,从而在这些领域的工作中积累起更多的知识,获得个人成长。故工作轮换和工作丰富化能够通过对成长和成就需求的满足,激励他们的行为。(2)为知识型员工的个体发展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企业要为知识型员工的个人成长和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机会和支持。一方面企业要为知识型员工提供共同的愿景,描绘一幅关于未来的美好蓝图,使之看到他们事业发展的希望;另一方面企业必须充分了解知识型员工的个人需求和特点,对知识型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予以指导和帮助,并且建立、健全内部提升机制,提供适合其要求的发展环境,让知识型员工能够随企业的成长而获得公平的职位升迁,或是给他们创造发展新事业的机会,让他们清楚地看到自己在企业中的发展方向,使之能和企业形成长期合作、风雨同舟的伙伴关系,为组织心甘情愿地贡献自己的力量。(3)注重荣誉激励。荣誉是成就和贡献的象征,更是对知识型员工价值和成就的肯定。通过对知识型员工荣誉的给予可以使他们感觉到强烈的成就感,从而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对知识型员工的荣誉感激励主要包括正面表扬、嘉奖、授予荣誉称号、参加重要学术研讨等。由于知识型员工受教育程度、需求层次、价值观念等与普通员工不同,荣誉激励使用在他们身上的效果更为明显,其激励深度更大,维持时间更长。

2.增强管理柔性,给予知识型员工更多的自主性。(1)实行弹性工作制。知识型员工从事脑力工作,这种性质的工作不必要求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和工作时间。另外脑力工作过程难于监控,因此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更多的是对其结果的管理,对中间的过程只需进行适当控制。企业可根据自身和知识型员工的实际情况实施弹性工作制,包括弹性工作时间、灵活工作地点和弹性年工作计划等。弹性工作制降低了因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的单调性而产生的烦燥感,弱化了知识型员工感受到的来自管理上的“桎梏”,因而可对其工作起到激励作用。(2)建立以“自我管理式团队”(SMT)为代表的创新授权机制。⑤知识型员工创造性的积极发挥要求组织成员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伙伴关系。以SMT为代表的创新授权机制,通过一个个战略单位的自由组合来挑选自己的成员、领导,确定其操作系统,并利用信息技术来制定他们认为最好的工作方法。这种组织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工作团队作出大部分决策,团队领导人是“负责人”而非“老板”;信息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直接进行的,没有中间环节;团队将自主确定并承担相应的责任;由团队来确定并贯彻其工作计划。SMT使组织内部的相互依赖性降到了最低程度,改变了过去依靠管理、监控、指示、命令等刻板的管理形式,增强了知识型员工巨大的自主性,激发了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热情。(3)营造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员工对企业负有绩效的责任,同样企业对员工也承担着发展创造、让他们在企业中能够最大体现自身价值及实现人生理想的责任。企业应当培育和保持一种自主与创新的氛围,这对激励知识型员工的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3.为知识型员工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1)为知识型员工提供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加强知识型员工的培训与教育,为知识型员工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建立一整套面向未来的培养计划,满足了知识型员工的学习发展需求,一方面使知识型员工不必跳槽到其他企业也能不断获得新知识,从而减少了知识型员工流失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增强了知识型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对他们起到激励的作用。(2)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育促进组织学习的文化氛围。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文化观念、群体意识和行为准则,反映了组织员工共同心理的精神状态。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不仅仅要提供他们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更要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良性竞争、互相帮助的文化氛围,只有在这种氛围下他们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劲头,减少恶性竞争、互相“保密”而带来的压力,从而使得知识型员工能够全心全意地为组织服务。(3)拓宽知识沟通的渠道。除了向知识型员工提供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机会、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外,还要从技术上解决知识型员工学习的困难。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换的SECI模型告诉我们: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相互交流和沟通,因此拓宽组织内部知识沟通的渠道,也能帮助知识型员工知识的更新和积累,对他们也有一定的激励效果。

4.建构独特合理的薪酬体系。(1)提高知识型员工的薪酬水平。知识型员工的需求层次比较高,但不应就此掩盖知识型员工对物质报酬强烈的追求,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仍然是企业吸引和留住知识型员工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企业向知识型员工提供报酬的高低也意味着企业对知识型员工工作的认可和重视程度。报酬的水平对知识型员工的动机强度和持久性有着深远的影响。(2)改善薪酬结构,引入股权激励。以往的固定工资制容易诱发员工的机会主义行为,不利于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特点在于以知识型员工为核心的人力资本在所有生产要素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这种人力资本形成的无形资产在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总资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企业除了对知识员工进行奖金、福利等方面的激励外,在薪酬结构中引入股权激励不失为增加知识型员工主人翁责任感,心理公平感,留住人才,激励人才的有效途径。(3)实施自助式高福利。传统的福利制度从根本上说是以企业为导向的安排,只对全体员工的共性需求加以满足。而由于知识型员工的专业背景、知识水平、思想素养不同与普通员工,他们对企业的价值高于普通员工,以往基于全体员工的单一的福利安排对知识型员工已失去效用。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根据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和具体要求,提高知识型员工的福利水平并列出一些福利项目,如提供宽敞住房、提供专车接送、发放特殊津贴、享受全家度假等,让他们自由选择,各取所需满足不同的福利偏好,通过不同的企业福利起到激励作用。

[收稿日期]2006―11―06

[作者简介]周炜(1983―),男,浙江富阳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

普通员工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您好,我是行政管理职位应聘人——,在此之前一直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已有近十年的工作史。秉着热爱学习,努力奋进的工作作风,累积了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熟悉各类办公软件操作及人事管理制度的组建与完善,有较高的遇事处理能力。

随着物业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广大居民居住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居民对物业管理公司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物业管理的目标是为居住区域内的业主和使用人提供各种常规服务和保持安全、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相信在此之前通过历任领导和全体公司员工的努力,各项工作已基本成形。因我对公司目前的管理环境、管理制度、管理标准及行政手法未曾有所了解,今天能有机会争取加入到公司的管理团队,我深表感谢!如我能成功入职,将展开一系列具体工作,重点集中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旨公司现有管理制度,积极学习《物业管理条例》,借鉴出色物业管理公司的成功案例。优质的管理服务是品牌的基础,质量是品牌的生命,推行以“让业主满意、让业主感动,提供超越业主期待的服务,一流的专业化物业管理企业”的质量方针和树立“业主并不总是对的,但他们永远是第一位的”企业服务宗旨,并营造“安全、温暖、快速、清洁、方便”的生活和办公环境为目标,确保公司的质量体系能够得以长期、稳定的运行,从而保证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争取从工作实际出发,细化和规范隶属各块管理,重点推进质量目标管理;可细分为《行政管理部质量目标》、《客户服务部质量目标》、《管理处质量目标》、《物业部质量目标》、《工程维护部质量目标》、《保安部质量目标》、《环卫部质量目标》等等。

例如:制定《管理处质量目标》

1,业主对物业管理服务质量的综合满意率:80%。

2,月物业管理费收缴率:95%。

3,有效投诉处理及时率:100%。

4,影响电梯正常运行的故障率每月不超过2%。

5,非预期性的停水、停电全年各不超过3次。

6,重大安全、消防责任事故为零。

利用有效的目标管理,可有效督导各部门主管及各部门人员的工作范畴,并列入到公司的年\季度工作报告,作为员工评级考核依据,以此评定各部门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与领导能力。

二、编订切实的人事管理方案及管理表格;为加强对公司员工的绩效考核工作指导、监督与管理,保证公司绩效考核工作顺利、有效的进行,提高员工队伍素质,优化人员结构,保持公司人力资源的活力和竞争力,制定完善的公司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统一编订季度\年终《岗位责任书》、《工作业绩计划考核表》、《员工发展规划表》、《员工绩效反馈面谈记录表》、《员工绩效考核申诉表》、《绩效评价参与各方的责任表》、《普通员工年终绩效评价表》、《普通员工绩效评价表》、《一般管理人员绩效评价表》、《中级管理人员绩效评价表》、《高级管理人员绩效评价表》、《中高层管理人员绩效评价表》、《中层管理人员绩效评价表》、《高层管理人员绩效评价表》、《中高层管理人员述职报告》等,由直属上级跟进员工计划执行过程,就绩效问题与员工保持持续的沟通,并定期(建议至少每月一次)与员工一起就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正式的回顾和沟通,帮助员工分析、解决计划执行中已经存在或潜在的问题。

例如《普通员工绩效评价表》

1、首先制定相应职位的工作计划

2、计划跟进与调整,过程辅导与激励

3、绩效评定(含自评与上级评定),绩效反馈(含绩效面谈与隔级面谈),个人能力与发开展计划

4、薪酬激励,学习与发展。

各项目可按得分高低划分,即第1-3名定为A“优秀”;第4-6名定为B“良好”;第7-11名定为C“合格”;第12-13名定为D“需改进”(如有必要时定为E“不可接受”)。所有员工的评定以两级上级评价为主(时间:下个考核周期首月第一周结束日前)直接上级应按照员工的《岗位说明书》、《绩效计划/考核表》的要求,参考员工自评和参与评价者(员工参与项目的负责人、合作伙伴、客户等)的意见,对员工本考核期的工作业绩和核心胜任能力进行评价。

人力资源部为每位员工建立绩效考核档案,考核结果将作为奖金发放、评选先进、工薪调整、职务升降、岗位调整、员工福利、制定培训、考核辞退等的重要依据,确保执行有效的跟宗,与达到提升在职员工的管理意识与岗位职责素质。

三、熟悉工作环境,跟进工作,提高在职及新入职员工的业务水平与专业技巧;由于物业管理的业务过程与消费过程是在同一个环节里,业务过程暴露在业主面前,服务人员的一个笑容,一个眼神、一个举止都会导致业主的投诉与认可,因此,人最重要。虽然在聘用员工时会对其进行一系列考评与了解,但能力与技巧并不是天生具来的,所以对员工的培训、考核工作不容勿视,具体方案可体现在;

1、入职前培训;内容包括公司的企业文化、宗旨及工作方针、公司组织架构及各主要负责人、各相关部门工作关系、公司人事制度、员工手册(行为规范)、公司行政管理手册、公司基本之财务政策(工资发放规定),具体工作细项由在职员工带领,行政跟进督导。

2、定期职内培训;员工内部培训涵盖面广,内容繁多,大体函盖了公司企业文化、人事管理规章制度、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工程管理、清洁管理、护卫管理、客户服务、消防管理、意外事件处理、特殊工种将另行增加专业培训课程。定期要求各部门预先填写培训计划表、并每次培训前一周提交培训申请表,跟进配合安排培训进度、培训人员、培训材料、培训考核等。

3、在职员工考核;考核分为例行考核、转正考核和培训考核三种,具体如下:A.例行考核。每个季度组织进行例行考核,考核前提前15天组织成立考核小组,制定考核方案,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例行考核的内容应包括德、能、绩、勤四个方面,考核方法应尽可能地量化。例行考核完毕,考核小组应对考核结果作分析总结,提出培训需求,并对不合格员工按公司有关规定作出相应的处理。B.转正考核。在新员工试用期满后,由该员工所在部门的主管领导对该员工该用期间的表现进行全面的考核,从而决定是否录用。考核完毕该部门主管领导应就员工的考核结果与试用期表现以《员工转正考核报告》形式向行政部门报告,经批准后该员工转为正式员工。未通过转正考核的员工由公司作出辞退处理。C.培训考核。在每次组织员工培训后,应组织参加培训人员进行考核,以检验参加培训的员工是否掌握培训的要求,将考核结果记录在《员工培训记录》中相应栏目中,交行政部存档并以此作为员工晋升、加薪的参考依据。

普通员工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云新嘉园项目;人力资源管理;评估

建设项目整个周期内需要各种技能的人员参与,如何提高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是学术界和工程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当前,大多数学者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是从理论层面上展开,针对具体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相对较少,而结合具体项目对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进行评估的研究则更少。

一、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及内容

(一)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

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是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为确保更有效地利用建设项目所涉及的人力资源而开展的项目管理工作。开展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要对项目组织和项目所需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确定和有效地管理,以确保建设项目的成功。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组织的规划、项目人员的获得与配备、项目团队的建设等。

(二)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按照建设项目干系人的性质,可将建设项目人力资源分为两种类型:内部的建设项目人力资源,即项目团队成员、项目经理、项目团队能力总和;外部的建设项目人力资源,即除此之外的项目参与方的能力总和。相应地,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也包括两个方面,即:内部的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和外部的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二、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评估的原则

无论什么样的社会主体,要想对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实施评估,必须遵循:

(一)客观原则。要求评价机构以及有关社会主体本身都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进行评价。

(二)公正原则。要求评价机构以及有关社会主体对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进行评价时,必须公平,而不能有任何主观偏好。

(三)适时原则。评价机构以及有关社会主体或者企业自身,要定期或根据实际需要对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进行科学评价,并将这种评价作为提高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手段。

(四)全面原则。要求评价机构以及有关社会主体或者企业自身必须采用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而体系中所涵盖的指标必须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三、云新嘉园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评估依据

(一)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评估依据

云新嘉园项目人力资源评估的依据主要包括:部门的工作计划完成情况,以及特别贡献和成绩等。部门计划的制定、审批及调整等按《云新嘉园项目工作计划及目标管理办法》执行。

(二)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评估对象

云新嘉园项目人力资源评估的对象主要包括:①部门经理及以上管理人员,主要评估其所承担工作的完成情况(约占70%的比重)、对分管部门的组织管理情况(约占20%的比重)、彼此协作与相互配合情况(约占10%的比重)。②部门经理以下管理人员,主要评估其工作计划完成情况(约占70%的比重)、劳动纪律与工作表现(约占20%的比重)、团结协作情况(约占10%的比重)。③普通员工,主要评估其特别贡献和突出成绩,根据得分情况,确定对其绩效奖金的发放额度。

四、云新嘉园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评估标准

根据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评估对象,部门经理及以上管理人员主要接受“工作计划完成情况”、“组织管理情况”、“协作与配合情况”三个方面的评估。部门经理以下管理人员主要接受“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劳动纪律与工作表现”、“团结协作情况”三个方面的评估。普通员工主要接受“特别贡献加分奖励”评估。因此,云新嘉园项目根据评估对象的不同,设置了三大类、总共七个方面的评分标准。

(一)部门经理及以上管理人员的评分标准

(1)“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评分标准(满分70分)

云新嘉园项目人力资源“工作计划完成情况”的评分标准包括五个方面:①工作按质、按量、按时完成的,不扣分。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该项工作总分的10-20%:一是工作质量未达要求,但对后续、关联工作未造成不利影响的;二是工作进度有延迟,但对后续、关联工作未造成不利影响的;三是工作任务未全面完成,但对后续、关联工作未造成不利影响的。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该项工作总分的30-50%:一是工作质量未达要求,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一定不利影响的;二是工作进度有延迟,且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一定不利影响的;三是工作任务未全面完成,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一定不利影响的;四是受其他因素影响,且未及时通报领导,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一定不利影响的。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该项工作总分的60-80%:一是因工作质量较差,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较大不利影响的;二是因工作进度延迟,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较大不利影响的;三是因工作任务未全面完成,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较大不利影响的;四是受其他因素影响,且未及时通报领导,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较大不利影响的。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该项工作总分的90-100%:一是因工作质量、进度、数量差距很大,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二是受其他因素影响,且未及时通报领导,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

(2)“组织管理”评分标准(满分20分)

云新嘉园项目人力资源“组织管理”的评分原则包括五个方面:①团队建设与管理良好,部署培育效果明显,与关联部门及人员的协作和配合良好,部属培育工作成绩明显,整体工作成效显著的,不扣分。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扣该项评估总分的10-20%:一是有所欠缺,但无明显不良后果的;二是部署培养效果不佳,但无明显不良后果的;三是所属员工有个别无故不参加公司组织的活动和学习培训,员工有不遵守公司规章现象,未及时进行督导的;四是内部沟通欠缺,员工协作不佳,有扯皮现象和明显矛盾,但未对工作产生明显影响的。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30-50%:一是团队建设与管理有所欠缺,对整体工作效果造成一定不利影响的;二是组织领导有所欠缺,影响内部工作积极性的;三是对部属管理有失公允,所属员工有公开顶撞、不服领导的;四是所属员工有多人次无故不参加公司组织的活动和学习培训,未进行督导的,不注重部属培养;五是内部沟通不佳,员工矛盾明显,常有扯皮现象,对工作造成一定不利影响的。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60-80%:一是团队建设与管理不力,对整体工作效果造成较大不利影响的;二是组织领导不力,内部管理职责不明、程序不清,员工工作积极性和效率低下的,工作品质不符合要求的;三是对部属管理有严重偏差,有偏袒或打击现象,员工反映强烈的;四是忽视学习培训,所属员工经常无故不参加公司组织的活动和学习培训,不遵守公司规章,经多次提醒改善不够明显的;五是基本无内部沟通,员工矛盾突出,对工作造成较大不利影响的。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90-100%:一是不履行管理职责和权限,内部管理混乱,工作效率和品质低下,对整体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的;二是员工屡屡违犯公司纪律,放任自流,部属培育工作严重不足;三是故意制造不团结局面,内部矛盾激化,公开争执并严重损害公司利益和形象,影响恶劣的。

(3)“协作与配合”评分标准(满分10分)

云新嘉园项目人力资源“协作与配合”的评分原则包括五个方面:①与关联部门及人员沟通协调顺畅,对接口工作和交叉工作与关联部门及人员协作主动、密切、有效,不扣分。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10-20%:一是与关联部门及人员沟通协调欠缺,协作不畅,但对后续、关联工作未造成不利影响的;二是对接口工作和交叉工作与关联部门配合欠缺,但对后续、关联工作未造成不利影响的;三是与工作关联人员协调不充分,配合有欠缺,但对后续、关联工作未造成不利影响的。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30-50%:一是与关联部门及人员沟通协调不到位,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一定不利影响的;二是对接口工作和交叉工作与关联部门配合不到位,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一定不利影响的;三是与工作关联人员协调态度不好,影响团结的;四是工作协作失误不主动承担应负责任的。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60-80%:一是与关联部门及人员沟通协调不畅造成工作明显遗漏或失误,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较大不利影响的;二是对接口工作和交叉工作与关联部门不配合,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较大不利影响的;三是与工作关联人员协调态度较差,造成较坏影响的;四是扯皮推委,推卸应负责任的。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90-100%:一是与关联部门及人员沟通协调不畅造成重大失误,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二是接口工作和交叉工作与关联部门不协调沟通,擅作主张,毫无协作和配合精神,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三是与工作关联人员协调沟通时态度恶劣,在同事中造成极坏影响的;四是拒不承担责任并诬告、栽赃他人的。

(二)部门经理及以下管理人员的评分标准

(1)“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评分标准(满分70分)

评分标准与部门经理及以上管理人员的评分标准相同。

(2)“劳动纪律与工作表现”评分标准(满分20分)

云新嘉园项目人力资源“劳动纪律与工作表现”的评分标准主要包括五个方面:①一是遵守公司各项规章,不迟到、早退,当季度累计事假3天及以下,工作积极努力,认真负责的,不扣分。②二是员工事假季度累计30天以下,部门负责人及以上人员事假季度累计15天以下的,以3天为限每超过1天扣1分,扣完20分为止。③三是上级检查工作环境、工作笔记、着装等其中之一不符合要求的,每2次扣1分。④四是无故缺席公司组织的集体活动或培训学习的,每1次扣1分。⑤五是影响公司形象,遭客户投诉的,每1次扣3-5分。

(3)“团结协作”的评分原则(满分10分)

云新嘉园项目人力资源“团结协作”的评分标准包括五个方面:①与同事工作配合和协作积极主动,关系融洽,个人工作能顾全大局的,不扣分。②与同事协调沟通不主动,配合不佳或协调沟通时态度差引起关联方投诉的,每1次扣1-2分。③全局观念淡漠,与同事协调沟通态度不友好,影响团结,每1次扣3-5分。④不顾全大局,无理顶撞领导或与同事发生争吵,影响团结的,每1次扣5-8分。⑤与领导、同事发生打架或造谣中伤他人,影响恶劣的,每1次扣8-10分。严重情况的扣罚可超出本项总分。

(三)“特别贡献加分奖励”的评分原则(满分5分)

云新嘉园项目人力资源“特别贡献加分奖励”的评分标准包括三个方面:①在本职工作以外,为公司创造较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可奖励加分1-5分。②在本职工作以内,为公司创造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并产生较大正面影响的,可奖励加分1-5分。③可行性建议被公司采纳,为公司创造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可奖励加分1-5分。

参考文献

[1]刘妍,王龙昭.人力资源绩效评估方法述评[J].资质文摘,2010(5):52-53.

[2]王桂胜,杨河清.人力资源价值计量与评估若干方法[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6):

42-46.

[3]张利明,黄静涛.人力资源评估与企业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5):147-148.

[4]侯绍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评估[J].中国劳动,2009(2):40-41.

普通员工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1为全面了解,合理评估员工工作绩效,有效掌握员工的良莠表现,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考核,加强上下级之间的沟通,进一步引导、激励和管理员工,以实现公司整体素质提升的目标,为工资、奖励、升降、调动及教育培训提供人力资源信息与依据。1.2本制度适用于除热线座席、回访座席以外的所有员工。2.考核原则2.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考核制度规定的内容、程序与方法为准绳;2.2考核力求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来进行。3.职责3.1行政人事部负责组织和监督实施绩效考核制度;3.2其他职责:3.2.1总经理负责实施对部门经理/主管的具体考核;3.2.2部门经理负责实施对属下员工的具体考核;3.3公司评选优秀员工:由公司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对自我及他人进行评价。4.工作程序4.1考核标准4.1.1按不同的考核对象分类,对员工的“德(态度)、能(能力)、绩(业绩)、勤(勤力)”四个方面进行考核;“业绩”部分的考核根据公司、部门及个人的周、月年工作计划和目标的完成情况来进行考核,具体考核标准参见附表;4.1.2公司优秀员工考核标准,详见《优秀员工绩效考核表》。4.2考核期限4.2.1绩效考核:每月进行;4.2.2优秀员工考核:每年进行一次。4.3考评的权限4.3.1普通员工的评分由部门经理评定,部门经理的评分则由总经理评定;4.3.2行政人事部负责核对各部门的评分结果,并做整体汇总,汇总结果由总经理审批;4.3.3全体员工参与评选公司年度优秀员工,行政人事部负责汇总每位员工的总分,取平均值得该员工的最后分值,考核结果由总经理审批。4.4奖惩标准(方案1)4.4.1员工的绩效考核得分与当月绩效奖金所得直接挂勾;当月运营管理中心整体销售业绩完成率低于70%(不含70%),所有员工无奖金。当月运营管理中心整体销售业绩完成率大于或等于70%时,核算奖金;4.4.2绩效奖金=绩效奖金基数*运营管理中心完成率*绩效奖金百分比;4.4.3绩效奖金基数:(1)运营管理中心支持人员绩效奖金基数详见《上海呼叫中心人员激励方案(试行)》;(2)非运营管理中心员工绩效奖金基数=员工薪资*40%4.4.4绩效考核的评定共划分为五个等级:a(优)、b(良)、c(中)、d(可)、e(劣),分别给予一定的奖励或处罚,详见下表:评定等级a(优)b(良)c(中)d(可)e(劣)绩效考核得分96—100分85—95分70—84分60(含)—69分60分以下绩效奖金百分比100%75%50%25%0%4.4.5其他奖惩:(1)普通员工月度绩效考核成绩连续三个月被评为d级者,公司给予通报批评,部门经理找其谈话,连续三个月被评为e级或一年内累计四个月被评为e级者,予以辞退;(2)部门经理/主管季度考核连续二次被评为d级者,公司给予通报批评,总经理找其谈话,连续二次被评为e级或一年内累计二次被评为e级者,予以辞退;(3)普通员工月度绩效考核成绩连续三个月或年度累计四次考核被评为首位,由行政人事部提议予以嘉奖,并作为公司今后有职务空缺或评定优秀员工时的优先考虑对象;(4)部门经理/主管季度考核连续二次考核被评为首位,由行政人事部提议予以嘉奖,并作为公司今后有职务空缺或评定优秀员工时的优先考虑对象;4.4.4绩效考核成绩列入年终考核,并作为其考核的主要依据;4.4奖惩标准(方案2)4.4.1当月运营管理中心整体销售业绩完成率低于70%(不含70%),所有员工无奖金。当月运营管理中心整体销售业绩完成率大于或等于70%时,核算奖金;4.4.2(1)员工的绩效考核得分与当月绩效奖金所得直接挂勾;(2)运营管理中心达标后部门全员奖励方案:以部门在管理中所占权重及组织架构为依据,实际奖励金额以运营达成后部门总奖励金额为标准。部门奖金总额=运营销售总金额*部门总绩效奖金比例部门总绩效奖金比例如下:目标完成率(≥)部门总绩效奖金比例超额120%任务100%实现70%各部门提成比例如下:部门运营管理中心营销管理中心培训部销售服务部技术部行政人事部财务部绩效奖金比例30.00%20.00%15.00%15.00%10.00%5.00%5.00%发放说明:按各部门绩效考评结果进行同比例发放,多出金额由公司财务部留存,公司按其部门当月工作实际结果另行奖励。4.4奖惩标准(方案3)4.4.1当月运营管理中心整体销售业绩完成率低于70%(不含70%),所有员工无奖金。当月运营管理中心整体销售业绩完成率大于或等于70%时,核算奖金;4.4.2(1)员工的绩效考核得分与当月绩效奖金所得直接挂勾 ;(2)绩效奖金=绩效奖金基数*绩效考核分数/100;4.4.3绩效奖金基数:公司补贴绩效工资s*20%*25%岗位固定工资s*80%岗位固定工资s*20%绩效考核奖金基数:s*25%新的岗位收入目标总额:s*1.05目前岗位的月工资全部s例:某员工目前岗位的全部工资为4000元,那么通过实行月度绩效工资浮动后,该岗位的固定工资为3200元,绩效考核工资=4000*20%+4000*20%*25%=1000元。接上面例子。假定该员工20__年4月份考核分数为83分,则该员工该月实际绩效工资为:1000*83/100=830元。该员工20__年4月份收入总额为:3200+830=4030元。4.4.4员工连续2个月绩效低于75分,或年度累计4个月绩效低于75分,部门领导应协同行政人事部研讨其他处理办法,包括调岗、培训、解除劳动关系等。4.5绩效考核评定时间各部门应于每月10日前向行政人事部提交上月本部门员工的考核成绩,行政人事部于每月15日前向总经理提交公司全体员工的考核成绩,如遇休息日则往后推迟一天;4.6绩效考核的反馈4.6.1全体员工有权对全部考核活动行使监督的权利,行政人事部负责接受员工的考核设诉及调查处理。4.6.2普通员工月度绩效考核结果由部门经理/主管反馈,并对考核结果进行答疑。4.6.3部门经理/主管月度绩效考核结果由总经理反馈,并对考核结果进行答疑。5.本制度由行政人事部负责解释。6.本制度自2008年3月1日起开始实行。

上海******有限公司二八年三月一日

普通员工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一、规范百分考核办法、提升服务质量

(一)重新制定营业厅百分考核办法

目前各营业厅百分考核情况不一、考核存在着不透明的情况,个别经常迟到请假的员工考核很高、工作积极的员工考核却很低,为了更好的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将在原考核办法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将考核分为日常考核、业务考核、培训考核并增加考核加分项。对考核公开化,让员工明确个人需提高的方面,同时对个人素质有一个提升,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

(二)、围绕企业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

紧紧围绕公司“客户是衣食父母”的服务理念,在全体受理员中开展“争创服务明星”的活动,以此带动所有受理员的服务意识,做到主动服务、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如:对于年纪大、行动不便的客户可提供上门服务。树立各营业厅的特色服务抓住稳定的客户群,提高公司的服务品牌。

(三)、开展服务大检查,提升服务质量

为了在全体受理员中树立“永远让客户满意”的观念,管理中心决定在五月份展开服务大检查,以便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全体员工的服务素质,具体检查内容如下:

1、主动服务的意识、服务是否热情。

2、精神面貌是否饱满、服务礼仪是否到位。

3、在业务受理过程中是否主动为客户推荐公司新业务。

4、受理员业务技能是否熟练,是否做到“首问负责制”。

5、营业厅内业务宣传资料摆放是否齐全、整齐。

6、营业厅内环境、业务受理台是否干净整洁。

7、营业厅内设备是否正常运转。

8、营业厅各项记录是否完整、规范。

(四)、加强与员工的沟通、提高全员意识

1、针对一线受理员年龄小,思想情绪波动大的特点,管理中心定期对受理员进行学习座谈。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对受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当时问题当时解决、当日问题当日解决。

2、对于受理员其个人问题应尽量及时处理,解除公司其后顾之忧,从而提高受理员的工作效率,为公司带来更大的效益。

3、对于在沟通过程中员工提出的合理建议,及时汇总整理并予以采纳。对于提出并采纳的合理化建议的员工,应给予奖励从而提升团队的凝聚力。

二、加强业务稽核、减少投诉

为加强各类业务规范管理,防止和减少各类违规业务的发生,管理中心成立了稽核小组。通过近三个月的运作,在业务操作稽核中发现了很多问题,随着稽核工作的深入开展受理员在平时做业务中出错率已大大减少,但还存在着个别受理员工作疏忽的现象。对于前期查处的违规业务已对相关人员进行了相应的处理,为进一步提高受理员的责任心,应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认真性,增加稽核的力度,提高受理人员和稽核人员的责任心将失误减到最低,已减少投诉率,将公司不必要损失减到最低。对于业务方面表现较好的受理员给予奖励,提高受理员工作的积极性。

三、分层培训,突出工作特点

自市区经营部营管中心培训组成立以来,主要针对营业厅人员服务、业务及综合技能方面开展培训。3个月以来,培训工作逐渐步入正轨。下半年,培训将根据营业厅人员综合素质分层次展开。分为管理层(主任、班长)、骨干(营业厅四星、五星)、普通员工(一至三星)、客服人员有针对性地培训。培训内容在讲解业务政策的基础上逐步强化服务意识,从而全面提升市区营业厅的综合形象。对管理层的培训,主要以如何与员工沟通、晨夕会经营、有计划工作、整体规划营业厅发展等内容为方向;骨干的培训,主要以提高主人翁意识、做管理层得力助手、以点带面推动营业厅发展等内容为方向;普通员工的培训以强化基础业务、学习新业务新政策、提高主动服务意识等内容为方向;客服人员的培训以控制型客户沟通讲解、投诉处理技巧为主,以案例交流、经验分享为辅展开。

四、服务促经营

1、中心成立发票、卡、包类的配送队伍。有专业提卡人员负责,对有发票、卡、包类的需求的营业厅送货上门,提高工作效率。

2、调动承租商的积极性,通过短信群发加大自建与承租营业厅宣传力度。

3、利用地理优势进广场,进社区宣传联通业务,如洪楼

营业厅处于xx广场南临,受理员利用休息日在广场发放单页进行宣传。

4、各别营业厅利用厅内特色,对用户进行分析锁定潜在的发展对象,建立用户档案资料,有的放矢地开展营销工作。如xx广场营业厅,将各类用户体验区充分利用,使用户对联通新业务产生浓厚兴趣从而达到发展创效的目的。

普通员工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良好的内部沟通机制不仅能够充分体现企业对员工的尊重与重视,同时也能够及时发现企业在生产管理方面的问题。相互平等、互相尊重、有人情味的关系氛围是企业保持稳定和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随着企业各项改革举措的深化,如何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完善沟通机制,引发了各级管理人员的浓厚兴趣和关注思考。笔者就蚌埠电信近期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完善沟通机制工作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和已经取得的初步成效,浅述对此问题的认识。

目录

概述

一、管理者与员工沟通障碍的原因

二、建立和完善沟通机制的关注点

1、建立全方位的沟通机制

2、良好的沟通机制应该是多角度、双向的、多级的

三、蚌埠分公司在完善沟通机制、搭建沟通平台工作中的具体做法

1、部门内部沟通机制

2、跨部门沟通机制

(1)班组长之间的沟通

(2)部门负责人之间的沟通

(3)前后端之间的沟通

(4)协调

3、沟通无处不在

(正文)

良好的内部沟通机制不仅能够充分体现企业对员工的尊重与重视,同时也能够及时发现企业在生产管理方面的问题。相互平等、互相尊重、有人情味的关系氛围是企业保持稳定和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随着企业各项改革举措的深化,如何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完善沟通机制,引发了各级管理人员的浓厚兴趣和关注思考。笔者就蚌埠电信近期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完善沟通机制工作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和已经取得的初步成效,浅述对此问题的认识。

一、管理者与员工沟通障碍的原因

管理层无法听到来自底层的声音,原因一般有两个:

第一,沟通机制不完善,员工的意见往往无从表达,有时即使提出也无法上传到管理层;

第二,员工觉得根本就没有必要提出,因为管理层根本不会认真对待,也许还可能招致更坏的后果。

消极对待的结果会带来不少负面影响,如员工士气低落导致企业整体效率低下,公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和解决,甚至引发企业凝聚力下降。

二、建立和完善沟通机制的关注点

改善企业内部的沟通状况,我们认为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建立全方位的沟通机制。几乎所有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碰到沟通不良的问题,一般来说,企业的机构越复杂,管理层次越多,职能越不明晰,其沟通的效果就越差,高层指令传达到基层的时候往往已经走样;同样,底层人员的建议与意见未到达管理者之前,历经层层反映往往已经消失殆尽。建立全方位的沟通体制,首先要摒弃那种只是由公司领导层向下属命令,下属的反馈和意见却很少有人倾听的单向沟通模式,这样的沟通方式不仅无助于监督与管理,长此以往也会严重挫伤员工的积极性。

2、良好的沟通机制应该是多角度、双向的、多级的。应该在企业内部建立全方位的沟通机制,形成管理层与部门领导、部门领导与普通员工、管理层与普通员工、普通员工之间的多层次交流对话机制,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要让员工意识到管理层乐于倾听他们的意见,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在被关注,使每个员工都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从而增强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理解、相互尊重和感情交流。

三、蚌埠分公司在完善沟通机制、搭建沟通平台工作中的具体做法

2006年初,蚌埠分公司根据集团公司扎实推进精确管理的指示精神,在分公司领导的指导下,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强化有效管理的活动,有效管理要求各部门在管理工作中,要重点关注五个环节,做到四个到位。五个环节分别是:计划环节、计划执行环节、执行结果测评环节、沟通环节及总结环节。四个到位是:认识到位、管控到位、沟通到位及考核到位。力争通过强化有效管理活动的开展,使全区各部门的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有效管理中,沟通环节是一个重点环节,有效管理工作开展的好坏,沟通环节起到关键作用。为此我们建立了相应的沟通机制,搭建沟通平台:

1、部门内部沟通机制

有效管理要求各部门管理人员每周要制定周计划,每周计划完成后要进行周小结。为使管理人员周计划做得科学合理,部门负责人应对周计划进行审核,并与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对计划的制定情况进行指导,提出改进意见,并与计划制定者达成共识。在计划实施后,部门负责人对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测评后,将测评结果通知被测评者,对被测评者提出的疑问给出合理的解释,并达成共识。

为了进一步强化沟通效果,各部门在每周例会上,由部门负责人对上一周管理人员的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同时管理人员之间进行经验交流,以达到经验共享的目的。

2、跨部门沟通机制

据不完全调查,分公司跨部门的员工和班长层面,发生需要协调沟通解决问题时,分别有80%、70%选择向上汇报;只有20%、30%选择直接点对点沟通,这就形成了倒U型沟通链条(见附图)。

倒U型沟通链条存在以下弊端:效率低、速度慢环节多、信息易失真、增加各级管理人员工作负担等。效率降低、推委扯皮现象几乎是所有大中型企业共有的通病,仔细分析,不外乎以下原因:

流程与组织架构——国外公司BPR的操作是先以客户为中心确定业务流程,再根据流程设立组织架构,再定绩效考核;我们是先定组织架构,人确定下来后,再由这些人去编写(优化)流程。当市场环境变化速度快于流程更新和组织架构调整速度,流程要求与岗位职责不一致时,“这不是我的职责”成了最常见的推委借口。此外,因市场的快速变化和新业务、服务需要增加修订流程时,流程制订者往往从方便本部门角度出发,而公司又没有统筹,久之,流程会出现臃肿、覆盖不全、没有以客户为中心等问题。流程不能全覆盖就为推委扯皮提供了土壤;

绩效考核——部分绩效考核以“问责”为导向,多做多错,少承担事为妙;

沟通——如前所示,我们本质上习惯职能管理,流程管理只学得其型。遇事先向上汇报,形成倒U字沟通链,效率降低;

文化习惯——我们习惯把“情”、“理”摆在“法”前面,凡遇到损害个体(部门)利益或降低个体(部门)效率的任务时,直接的反应:“这不合情理”、“我来改一下,不按流程做,这样做,不也完成任务了吗”等等。许多这样的误差累积起来,形成了纸面上的制度(流程)和实际执行的制度(流程)二张皮,整体效率降低的概率就会大于整体效率提高的概率。

为此,我们采取以下措施解决倒U型沟通问题:

(1)班组长之间的沟通

对于本班组无法独立完成、需要其它班组配合方能完成的业务需求,由班组长与配合方班组长进行沟通,达成一致后完成业务需求。

(2)部门负责人之间的沟通

对于班组长之间沟通后未能达成一致的业务需求,业务需求发起方和配合方的班组长分别上报本部门负责人,然后由发起方部门负责人与配合方部门负责人进行沟通,达成一致后完成业务需求。

(3)前后端之间的沟通

涉及前后端共同完成且部门负责人之间沟通后未能达成一致的业务需求,由业务需求发起方和配合方的部门负责人进行上报,发起方(配合方)是前端部门的上报市场拓展部,发起方(配合方)是后端部门的上报客响中心,然后由市场拓展部与客响中心进行沟通,达成一致后完成业务需求。

(4)协调

前端部门之间沟通后无法达成一致的业务需求,由业务需求发起方的部门上报市场拓展部,然后由市场拓展部进行协调,并进行绩效考核;后端部门之间沟通后无法达成一致的业务需求,由业务需求发起方的部门上报客响中心,然后由客响中心进行协调,并进行绩效考核;由市场拓展部或客响中心协调后未能达成一致,或客响中心与市场拓展部之间沟通后无法达成一致的业务需求,由市场拓展部或客响中心上报分管副总,然后由分管副总进行协调,并进行绩效考核。

3、沟通无处不在。在整个本地网其发生次数是一个天文数字,要对其管控(疏导)一定要有方法。我们定义凡是在员工、班长、部门主任层级就能直接解决问题的点对点沟通为有效沟通,超过三级沟通链条的称为低效沟通。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就要提倡有效沟通,监控抑制低效沟通。为了抑制低效沟通的出现,将其纳入分公司内部满意度考核。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沟通效率,防止在有效管理实施过程中出现走过场的现象,蚌埠分公司正在与相关单位配合,建设一套有效管理IT支撑系统,系统的核心在于沟通,为分公司全体员工提供全方位的沟通平台,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同时根据沟通的过程和结果,在统一的测评管理下,加强对员工和部门的考核,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机构和人员执行力情况。另外,分公司的各级领导,均可通过支撑系统掌控下属员工的工作计划及计划完成的情况,对工作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修正意见,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普通员工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摘 要 EPC模式下建安分包支付过程中,其关注重心多在于建安分包合同支付方式或方法的研究,而对方法研究过程中的管理人工时关注较少,本文从实际背景出发,设计了一套管理人工时的信息系统,该系统具有平台化、精细化和实时化的优点。

关键词 EPC模式 管理工时 统计信息

一、选题背景

工时管理在国内外应用较为普遍。传统工时统计通过excel或project进行手工记录、收集和整理汇总,传统方法不但效率低,而且缺乏真实性,无法做到数据实时共享,同时也不利于管理层及时获知每一位员工的工作计划、工作实际进展和工作效率,因此开发界面友好,易于操作的工时管理系统,实现人工时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对公司管理的精细、标准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系统设计与实现

(一)开发平台选择

系统平台选择基于WEB开发的最佳组合“WAMP”模式,该组合具有技术成熟、开发迅速、高效执行、安全可靠、跨平台移植等优势。PHP+Mysql是目前最为成熟、稳定、安全的企业级WEB开发技术,广泛应用于超大型站点开发。

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模式(B/S),B/S结构突破了传统的文件共享模式,具有操作简单,易于维护,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安全性,支持广域网等优点。采用B/S结构,用户无须安装其他程序,可以直接通过浏览器实现多人在线实时进行人工时填报、修改和查询等功能。

(二)系统总体设计

管理工时统计系统基本功能包括以下模块:用户管理模块、工时申报模块、工时审核模块、工时数据管理模块和报表管理模块。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为:

(1)用户管理模块包括用户信息输入和用户权限管理。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姓名、登录密码、工作证号、职称、部门处室、职务等信息。用户权限管理是系统管理员对用户进行相关授权,只有授权用户才可以登录系统。

(2)工时申报模式包括工时申报、工时补填、计划工作申报、重点任务工作跟踪和考勤管理。工时申报按天进行按时工时申报,申报最小单位为0.5h。对于逾期未进行申报的工时,进行工时补填,工时补填限制在7天以内;计划工作申报是对未来7天内工作进行填报,并在工作计划公告板上进行展示;重点任务工作跟踪模块是对重点工作跟踪;考勤管理是对请假进行事先填报。

(3)工时审核模块包括工时审核和工作任务添加。只有相关授权人可以进行工时审核和工作任务添加。

(4)工时数据管理模块包括工时查询、工时统计和数据备份管理。工时查询和工时统计可设置不同条件进行工时数据查询和统计。数据备份采取自动后台备份方式,每天下午6点后自动备份一次。

(5)报表管理模块包括工时报表导出和考勤报表导出。

(三)系统实现

1.构建标准管理工作分解结构。管理工时统计系统在构建标准管理工作分解结构(标准WBS)时,采用了主树状结构与属性/分类相结合的方式。主树状结构为用户可见的管理工作分解结构,层级控制在3级以内,利于用户通过树状分解结构快速定位到申报工时的工作上。属性/分类码使标准WBS从固定的分解机构转变为灵活可变的分解结构,满足部门管理不同维度的工时统计需要。采用主树状结构与属性/分类码相结合的方式,既降低了用户可见工作分解结构的层级,增强了系统的易用性,又通过编码方式简化了工时统计的数据分析工作。

2.系统功能实现。

(1)权限设计。系统分为管理员权限和用户权限,其中用户又分为普通员工、处室处长、部门主任,各处室处长审核处室员工的工时数据,各分管主任审核处室处长工时数据。管理员具有最高权限,负责用户角色分配。

(2)数据库设计。系统数据库设计是系统开发的核心工作,数据库设计既要求满足各层次管理的需求,又要保证较小的数据冗余度。系统设计以下几个数据表:

员工信息表:用于存储员工信息,包括用户姓名、登录密码、工作证号、职称、部门处室、职务等信息;工作分解结构表:用于存储标准化工作任务,包括工作任务编码、工作名称、难易程度等信息;工时信息表:用于存储工时信息,包括工作任务编码、工作名称、任务类型、服务项目名称、正常工时、加班工r、工作类别、工时填报时间、备注、填报人等信息;考勤信息表:用于存储考勤信息;工作计划信息表:用于存储工作计划相关信息,包括计划工作名称、计划工作时间、填报人、工作地点等信息;工作计划跟踪信息表:用于存储部门/个人的JYK工作计划、管理提升工作计划、月度行动项工作计划等信息,包括计划工作名称、计划衡量标准、计划完成时间、责任人、跟踪反馈信息等信息。

(3)系统流程设计。每日下班前,用户根据当日工作实际情况,在线申报工时数据包含正常工时和加班工时,其中正常工时数据最小单位为0.5h,最大单位为7.5h,系统自动记录用户填写工时的具体时间。工时提交审核后可以修改,一旦工时数据完成审核,将不可进行修改。

用户出差需提前填写工作计划,出差完后应及时补填工时,工时补填限制在7天以内。用户请假需提前填写请假工时,系统会自动登记用户请假工时和时长。

三、结语

(1)系统采用B/S结构和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开发了MHS管理人工时统计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在线人工时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提高了人工时统计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可分析性。

(2)系统采用标准管理工作分解结构,为管理性工作如何分解提供了一种思路。

上一篇:年度员工活动计划范文 下一篇:项目管理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