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法治范文

时间:2023-02-26 04:04:12

民主法治

民主法治范文第1篇

一、民主法治特色的体现

特色的体现首先是在量上,即有一定的数量,就是我们报纸上的法治类稿子要有一定的数量。数量多少的计算,要根据版面的多少,我认为应该占到总版面的80%左右。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正在逐步建立健全,部门法越来越细,操作性和针对性也更强,大多数法律法规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做好这些法治新闻,对我们的读者来说就是利益新闻。

特色的体现还要在广度上。在一般群众的心目中,政法部门常常被认为是司法部门,而不太看重其他行政执法部门。这就要求我们在做报道时,既要突出这种对司法部门的传统认识,又要加以引导,既要拿出一定的版面报道和司法部门有关的案事件,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报道其他行政执法部门的有关案事件,在吸引读者的同时扩大读者的视野,逐步改变读者的思维方式,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知识,形成对我们报纸的依赖感。

特色的体现更要在法治信息的权威上。人们阅读报纸,除了娱乐之外,功利性是其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发展,这种功利性还会表现得更加明显。读者需要通过阅读报纸获得有用信息,并借以调整自己的交际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指导自己的行为,以达到自己预期的人生目标,报纸的权威信息正好满足了读者的这一需求。所以,作为以民主与法治为特色的报纸,必须尽量全面地、通俗地并解读法治权威信息。

二、民主法治特色的实现

第一,软一点、美一点。法制在普通人的心目中是比较硬的东西,目前,法治类报道普遍表现出来的是语言干巴、行文生涩。所以我们要让我们的报道软起来,即让法治报道圆润可爱起来。这就要求我们的编采人员首先要吃透所采访新闻的内涵,能够把法治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形成自己的表达方式。其次,编采人员要有扎实的语言文字掌控能力,要能够行云流水、驾驭自如,让读者在学习法律知识的同时感到美的享受。

第二,全一点、准一点。读者阅读报纸有很大的功利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做报道的时候,必须站在读者的立场上,思考一下读者能从这篇报道中获取什么有用的信息、还有哪些有关的信息我们还没有提供、我们提供的信息到底准不准确等等。要善于运用编前、编后、图表、核心提示、版面组合等编辑手段,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法律法规是刚性的,我们的报道必须准确,不能有任何的注水行为,哪怕一个字也不行。

第三,纯一点、俗一点。法律法规的特点决定了它的语言的生涩和论述的复杂化,这是做好法治报道的难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长期的实践中,通过和记者、编辑交流,我总结了一个原则,即“一分钟说稿”制度。记者采访回来后,我就要求记者在一分钟里把最想表达的东西说给我听,听完后我就告诉他:“这就是文章的点,把你刚才说的原封不动地作为导语写下来即可。”经过实验,这一办法很奏效,记者的稿子慢慢地活了起来,语言也变成了群众语言,艰涩的法律规定也变得清晰易懂了。

第四,厚一点、广一点。一篇稿子要想引人入胜,首先应该会讲故事,把新闻中涉及的事件叙述得津津有味、跌宕起伏。这是因为故事最为普通老百姓所熟悉和喜欢、最贴近百姓生活、最有利于读者吸收。这是讲的稿子厚度问题。有了厚度,吸引了读者,就要借此给读者传达知识,让读者看了新闻后有所收获,即实现新闻的利益性,这是讲的新闻的广度。广度和厚度在新闻表现中一个也不能少,恰当地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就能让新闻活起来,形成新闻的特色和气质。

综上所述,要求我们在做新闻的时候,要站在读者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去理解读者的心理。对以民主法治为特色的报纸来说,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坚持把法治新闻当做社会新闻来做,使法治新闻离百姓近点再近点。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类报纸的大众传媒功能。

三、特色民主法治

由于法已经涉及我们当今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多数报纸都把法治类报道作为自己的主要报道内容,而我们在单纯的稿子数量上和采访力量投入上又拼不过传统的都市类报纸,这就要求我们做特色民主法治新闻。

第一,借助优势,下大力气创新,重点突出民主与法治理念。作为以民主与法治为特色的报纸,我们与政法部门有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要利用好这种关系,深刻理解民主与法治的内涵,使民主与法治成为我们报纸的灵魂,进而统领我们的所有报道,提升我们的报道质量。

第二,深入挖掘,穷追猛打,做深做透。对我们抓住的重点法治类稿子,要进行专题研究,制定周详的报道计划,派出得力记者,做出我们的特色。

第三,抓住同类媒体弱势,大做特做特色新闻。目前的都市类报纸,基本上都把目光集中在公安新闻上,少部分的审判新闻大都做得很死板。因此,我们要做好审判新闻,把我们的报道重点放在开庭新闻上。开庭新闻的案件要选那些读者关注度高的,特别应注意那些有争议性的案件,用现场的笔法,对开庭情况不惜笔墨,详尽报道。

第四,在一版上用大导读和大标题突出法治内容。这是我们报纸应该遵循的底线,在形式上突出自己的特色,才能给读者亮明自己的特色,使读者一拿到报纸就有与看其他报纸不同的感觉,在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做出特色的民主与法治,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不断进行创新并使记者和编辑的创新意识成为一种常态,不断变化报道思路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在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作者为今日安报社新闻中心主编)

民主法治范文第2篇

5年里,“法治浙江”的提出与推进,地方立法对峙丰田霸权、外来务工人员居住证落地、人大监督守卫生命之源、杭州民主促民生、温岭民主恳谈、乐清“人民听证”……一个个强有力的音符,奏响了浙江民主法治建设的和谐旋律。

2010年“浙江工商单挑丰田”,被社会公认为是我国消费维权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浙江的一部地方性法规――《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出台的直接成果即是:丰田“不赔钱”,在浙江“已无路”。

“浙江的地方性立法颇有前瞻性,对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有明确的预期和详尽的规范与指引”,长期关注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的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李友根教授指出。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法治,是社会和谐的基石、社会稳定的保证。5年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努力把地方党委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上升为法规,为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制保障。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共制定地方性法规52件,修改和废止50件。

立法不仅要注重内容,更要注重质量。不少学者指出,公众参与可以避免由于“关门立法”可能产生的恣意专横和立法偏私现象,降低立法和执法成本。5年里,浙江省人大在开门立法、民主立法道路上积极探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2009年6月,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首次将网民建议直接转化为地方性法规,在浙江立法史上写下了重要一笔。据了解,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有关部门通过浙江在线等媒体就上述条例草案进行了两个多月的网络听民意活动。其中,网民提出的“禁止办证搭车收费”、“与户籍挂钩”、“享受待遇”这3个方面的建议,被以不同的方式写入条例之中。

“地方立法听取网络民意,并将网民建议写入法规,不仅是立法部门开门立法的一大进步,而且可以帮助法规更科学、更完美、更有效地体现和维护绝大多数民众的利益,这种做法对今后地方立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夏立安说。

立法的成效究竟如何?对老百姓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006年,浙江省人大法委、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组织开展了《浙江省殡葬管理条例》立法质量评估工作。这是浙江省人大常委会行使地方立法权以来,第一次开展地方性法规的立法质量评估工作。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的同志表示:“建设法治社会、‘法治浙江’,不仅应重视法律、法规的制定,更应关注法律、法规制定后的实际运作状态、所取得的绩效及存在的问题,以反观立法中的得与失,促进地方立法的不断完善和法规实施效果的不断提升。”

此外,5年来,浙江省人大还建立和完善了专家参与立法工作机制,通过论证会、座谈会、委托起草等多种方式吸纳专家参与立法工作,从而提高立法的透明度和科学性。

监督力求实效

“农村教育投入和学校发展不平衡,优秀的教师留不住;要为在浙的外来务工人员办职业教育;要解决外来务工子女的就学问题……”2008年7月2日,15位来自全省各行各业的普通公民,被邀请到浙江省人民大会堂,敞开心扉、各抒己见,就与每个家庭都息息相关的教育问题,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建议。

这是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为审议教育专项工作而首次举行的公民座谈会。这些公民的意见和建议经过整理后,印发省人大常委会会议,供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教育专项工作报告时参阅。

近年来,浙江省人大在增强人大工作透明度上下了一番功夫,作出了一些尝试。除了公民座谈以外,道路交通安全执法检查公听会、常委会视频直播、公民旁听会、对话网民、审计报告“原版”公开等,都开展得有声有色。而地方人大,如温岭的参与式预算,让选民代表参与预算的民主恳谈;乐清的人民听证,人大搭台让民众和官员来“唱戏”,等等,在增强人大工作的民意分量,提高民声“分贝”上走出了一条条独具特色的道路。

人大的工作必须要在法律的框架下依靠制度发力,通过法定的职能推动各项工作。2006年以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共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65个,组织开展执法检查和执法调研18次,还采取统一部署、上下配合方式就多部法律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

百姓的钱要用在刀刃上。5年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加强预算审查与监督执行相结合,特别关注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先后对公共卫生、水利、环保、科技等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在推进部门预算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开展政府非税收入、政府性债务的监督。

创新是人大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源泉。近年来,浙江省各级人大为增强监督实效,创新出了一些有效的工作方法。2010年5月举行的浙江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对省政府关于农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审议意见处理落实情况进行了满意度测评。这是省人大常委会首次对政府某项工作进行测评。

“以往,省人大常委会提出审议意见,省政府落实就行了。但是落实得怎么样没有个说法。”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洪建新说,通过测评可以对省政府落实情况进行评价,如果满意度没有过半,还将发回去重新落实。“这不仅体现了人大代表代表人民依法监督政府,更重要的是督促政府将人大审议意见落到实处,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5年中,省人大常委会还建立与“一府两院”定期协调、通报制度,加强和规范审议意见与决议决定起草工作。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的同志表示,这些监督工作组织形式上的探索和创新,有利于进一步增强监督实效。此外,2010年以来,浙江各地人大开展的专题询问,更是体现了人大监督的勇气和决心,同时也将人大的监督工作引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民利的落地

“就是这3栋楼,明年就能用了。”在台州市温岭市温峤镇2010年政府财政预算听证会上,当地农民高云斌和其他多位普通选民一起,动用自己参与财政预算修改的权利,成功说服镇里压缩公路建设费用,在当年的镇财政预算中争取到1000多万元,为“温峤镇第二小学”建这几栋教学楼。这是他觉得甚为自豪的事。

多年来,温岭当地政府一直坚持着这样的民主实践:引入民主恳谈方式,让普通百姓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参与政府年度财政预算的讨论、修改和监督。

有专家指出,这种生长于基层的“草根”民主,显示出其持久不衰的旺盛生命力。

5年里,浙江基层民主建设实践中产生了多种扎根于本地土壤的民主创新模式,如绍兴县的“夏履程序”、衢州的“五步工作法”、金华的“五个由民”、新昌县的“乡村典章”,等等,成为培养和训练基层干部和群众民主素质的课堂。

与乡村民主蓬勃发展遥相辉映的是,浙江的城市民主也开始向纵深推进。2009年12月28日,杭州湖滨街道成立了国内首个“民主促民生”社区平台――“湖滨晴雨”工作室。一个政策出台后,当地的居民可以在工作室说说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工作室的工作人员会将搜集到的民情民意传达给有关部门,并将部门的反馈意见传达给民众。

这仅仅是杭州民主促民生工作的一部分。自2008年杭州市委十届四次全会确定把“民主促民生”作为城市发展的六大战略之一之后,杭州市委、人大、政府积极探索建立“以民主促民生”工作机制,努力使民主成为改善民生的保障和动力,极大地促进了民生问题的解决,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此外,“十一五”期间,浙江省在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反腐倡廉等方面,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民主法治范文第3篇

一、加强领导,精心部署

为了使本社区“民主法治社区”建设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社区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党支部副书记为副组长、有关社区干部为组员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把建设工作纳入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例会,明确了工作小组的职责与任务,对各成员的工作作了明确的分工,同时制定了具体的建设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进行精心的组织、指导与协调,保证了本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民主法治社区”建设不只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或社区干部的事,更事广大社区居民群众的事,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真正推进民主法治化进程。通过宣传橱窗、固定标语、各种文化活动等,多途径、多渠道把建设精神文明带到广大居民群众中去,使得社区的民主法治建设真正深入民心,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建设氛围,社区上下群策群力,共同推进本社区的民主法治化建设进程。

二、党员、干部队伍的管理得到加强,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东郊社区首创了服务党员群众的阳光服务驿站,提高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社区的效能进一步提高,受到各级党委的充分肯定。制订了党员评议制度、社区干部述职评议制度、社区干部学习制度及考勤与值班制度和行政操作制度。通过这些制度的实施极大提高了党员、干部、小组长的文化素质、依法办事意识与依章办事能力,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同时,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三、依法保障与维护居民的权益,居民的法律素质与维权意识得到提高

东郊社区的法律咨询制度,由专职律师坐镇接受法律咨询,使法律进社区上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促进了民主法制建设。通过妇代会、工会、工商维权员等各种途径,积极开展居民法律服务,宣传有关法律法规,保障与维护居民的权益。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居民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与素质得到了提高。

1、法制宣传教育到位。通过广播、宣传橱窗、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居民宣传中央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宣传教育,居民知法、懂法、守法,近几年来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也无群体上访事件的行为,无失学儿童及其他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发生。

2、调解委员会工作成效显著。调解委员会人员配备到位,由7位社区干部组成,有健全的工作制度,能充分发挥作用,妥善处理民间纠纷,目前尚无因民间纠纷激化而转化为刑事案件,做到一般民间纠纷不出社区。

3、归正帮教工作有成效。在片区民警的指导下,加强与归正帮教人员的联系,不定期与归正帮教人员谈话,了解其生活、思想状况,防止重新犯罪。近几年来无归正人员重新犯罪记录。

4、消防安全工作深入民心。居民消防安全意识、防火意识增强。发挥好护区队、义务消防队的作用,无重大消防事件发生。

5、加强外来人口管理与出租房管理。以外来人口及出租房登记造册,并经常进行走访,随时把握外来人口的生活生产状况,在保护合法权益的同时,加强对他们的法律与政策教育,外来人口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及犯罪行为发生。

四、社会公益事业不断发展,居民安居乐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基础建设加强,社区风貌显著改变。居民小区道路硬化、环境美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社区环境卫生的长效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同时,加强文明社区建设与五好文明家庭争创活动,推行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与活动,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使得广大居民在物质文明得到发展的同时,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也一样得到协调发展。

民主法治范文第4篇

黑格尔说过,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担任《法制日报》驻站记者十几年来,我一直视推动民主法治进步为自己的职业使命,报道了浙江民主法治方面的大量原创新闻,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在我看来,新闻记者为民主法治进步鼓与呼,就是在新闻报道中,以法治精神记录社会变迁,是非分明、奔走呐喊,靠声音推动法治进步;以法治精神观察新闻事件,理性思维、专业分析,靠权威引导社会舆论;以法治精神审视社会热点,独立思考、敢说真话,靠事实开展舆论监督;以法治精神揭露腐败行为,不惧邪恶、勇往直前,靠法律实现公平正义。

靠声音推动法治进步

2010年12月25日,浙江省乐清市寨桥村村主任钱云会在村口被一辆路过的工程车轧死。因为此前对土地征用补偿不满,钱云会曾和一些村民一起上访,突然遭此横祸,便有人猜疑他是被当地政府派人谋杀的,借助网络传播,迅速演变为全国性的热点舆论事件。

从网络上获悉这一事件后,我驱车300多公里从杭州赶至寨桥村现场采访,在《法制日报》视点版上刊发了《“乐清村主任之死”案调查》。因另有早已安排好的采访任务,第二天一大早,我赶赴余姚法院采访一先进人物事迹。不料中午打开电脑一看,发现上面质疑声有增无减,国内外50多家媒体100多位记者从四面八方赶到乐清采访,我顿感事态严重,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采访。

乘坐动车赶回乐清时已是下午4点多钟,就网络上的种种疑问,我马不停蹄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逐一采访了肇事司机费良玉、目击证人钱成宇、所谓的“目击证人”黄迪燕、办案民警、遇难者家属等各方人员,刊发的《“乐清村主任之死”案再调查》以大量事实告诉人们,这确实只是一起普通的交通肇事案。全国几百家媒体纷纷转载此文,《人民日报》、新华社也相继发表文章,提醒人们要防止“网络水军”制造事端影响社会稳定,舆情渐趋平息。

虽然网络上已不再是热点,但我依然关注乐清湾畔这个美丽的渔村。听说村委会举行换届民主选举,2011年3月10日一大早我就赶到寨桥村,排除干扰,采访了多名村民,包括钱云会的父亲钱顺南,钱云会的堂弟、村委会主任候选人之一钱云孟。82岁的钱顺南老人通情达理、深明大义,他说,“云会死了,寨桥不能沒有村主任,我当然要来投票。”“今天村里沒有一个警察,很好。我们寨桥在时代是标兵村,懂文明、讲法律。选村主任是为了村里好,我们不会乱来的。”

在寨桥村,从早上7点到第二天凌晨3点多,我一直在不停地观察、采访、思考,了解了钱云孟以1788票公开公平、民主合法当选为村委会主任的全过程,采写了特写《还是太阳底下的选举好》。有人看到后在微博上质疑,为什么寨桥村换届选举,只有你陈东升一名记者被允许进入现场采访?他所不知道的是,那天去寨桥村采访的本来就只有我一名记者,因为不请自去,面生,进村不久便被发现。可能是怕我在场影响选举吧,当地有关人员三番五次要我离开现场,被我断然拒绝后,又派多名工作人员如影随形跟在我后边。

有新闻界前辈早就说过,“优秀的新闻记者,新闻发生时,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在我看来,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新闻从业环境下,仅仅赶到现场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除了提供新闻通稿,沒有一个新闻发生地单位会沒事找事、主动为你提供新闻事件背后的细节、内幕和真相。要写好新闻报道,需要的是充满激情,敏感、勤奋和奔跑,需要的是争强好胜和不厌其烦,需要的是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社会关系,透过许多貌似沒有联系的细节,去还原新闻的真相。事实上,也只有这样,你发出的新闻才有可能是独家的、原创的。

基于这样的新闻理念,近年来,全国首起村官罢免案、首起非法证据排查案、首份行政案件司法审查白皮书……浙江民主法治进程中涌现出来的许多全国第一,都是我第一个报道的。2008年3月,在与温州市法制办主任聊天时,我无意中获悉温州市市长邵占维正在编纂一本行政案例选编,收集了50个各级行政机关的违法败诉案件,随即跟进采访,消息刊发后,网民称这一做法有利于官员举一反三、增强依法行政意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还以此文为研究对象,撰写了论文《记者判断事实报道价值的眼光》,认为“这除了敏锐的新闻感觉、熟练的采写能力外,还需要熟悉国情和政策法规,以及对此的动态把握”。

靠权威引导社会舆论

2012年1月18日下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吴英集资诈骗案作出二审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对被告人吴英的死刑判决,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消息传出,海内外舆论广泛关注。一些经济学家抨击说,吴英被判死刑是改革倒退,意味着中国公民沒有融资的自由,意味着融资是特权而不是基本权利,意味着建立在个人基础上的产权交易合同仍然得不到有效保护,意味着中国人的企业家精神仍然受到摧残,说明我们的市场经济还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

1981年出生的吴英原为浙江东阳本色集团董事长。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定,吴英于2005年5月至2007年2月间,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以高额利息为诱饵等手段,向社会公众非法集资人民币7.7亿元,案发时尚有3.8亿元无法归还,以集资诈骗罪判处吴英死刑,,并处沒收个人全部财产。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声、批评声,我不跟风盲从,不人云亦云,而是凭借《法制日报》作为权威法制媒体的优势,采访了二审审判长和多位法学家,独家报道了《浙江高院:“枉法违心判吴英死刑”系谣言》。之后又到民间借贷非常活跃的温州等地实地调查采访了半个多月,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2012年3月全国两会召开期间,以人文关怀为原则,以法治精神为视角,我又连续发表了8篇关于浙江民间借贷的深度调查报道,认为吴英有罪,但罪不至死。文章刊发后,国内外媒体大量转载引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民主法治范文第5篇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有力地推动了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省在依法治省的道路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丰硕成果,一个崇尚法治的社会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安徽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农村的重要地位自不待言。安徽还是全国粮、油、棉生产基地等农产品产量最多的省区之一,是全国重要的粮、油、棉生产基地。

我省农村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或制约着全省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安定也决定了全省社会的稳定发展。从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也在农村。回顾我省法治建设的进程,我们深深感到,推进法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同样在农村,要想在农村形成一种法律理念,显得任重而道远。农村基层的民主法制建设,关系到依法治省的成败,关系到全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以,在推进依法治省的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农村的民主和法治建设问题。这里我们且对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的有关问题作些许思考,试阐述如下。

一、我省农村法治建设现状的分析

多年来,我省农村基层经过持续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法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纷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正在成为更多农民的首选,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正在向建设较高层次提升。但在一些地方,受自然经济长期形成的传统观念影响,法制建设相对滞后,农民的法治观念依然比较淡漠,法律在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方面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社会法治化的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农村基层村民自治的进步轨迹

为适应农村改革的需要,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就撤消了政社合一的体制,建立了基层政权组织—乡镇人民政府。1982年宪法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建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即以宪法方式确立了基层自治制度。这在我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1988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此后全国各地陆续建立村民委员会,开展村民自治活动。经过10年试行探索,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从此村民自治开始步入规范化和不断发展完善的轨道。据民政部门介绍,1998年以前多数地方曾先后产生了三届村民委员会,虽然从总体上讲也是一届比一届有进步,但仍然是初步的、不规范的,开始时村委会成员特别是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实际上多为乡镇领导指定,村委会成员的选举经历了由户代表选举、村民代表选举到村民选举的过程。直到1999年和2002年第四届、第五届村委会,才真正从乡镇政权体系中独立出来,成为法律意义上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据统计,在2002年全国第五届村委会选举时,在农村人口大量流动的情况下,选民参选率仍达到80%以上,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安徽省是较早全面开展村民自治的省份之一,据省民政部门介绍,在第四届村委会选举时,选民的参选率为85%.第五届村委会选举,参选率达到88.9%.在省社科院政法所直接调查的4个县,第五届村委会选举的参选率繁昌县为86.3%,铜陵县为94.2%,五河县为90.2%,泗县为96%,平均为91.6%.村委会成员,村委会主任、副主任绝大多数都由选民自主直接(海选)选举产生,大大提高了村民对村委会成员的信任程度,激发了农民积极主动参与村民自治的热情。

村民自治主要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途径实现。由村民直接民主选举村委会成员是基层政治民主的体现,是实现村民共同心愿的基础和关键。因而村委会的选举,成为当前村民最关心的一件大事,选举前参照选举基层人民代表的办法进行选民登记,公布选民名单,由村民选举产生村选举委员会,由选举委员会和村民代表讨论提出候选人条件并推荐候选人,候选人名单确定后张榜公布,候选人发表“竞选”演说,阐述当选后的工作打算。对外出务工的选民由家庭或者村选举委员会通知到人,对于不能返乡参加选举而又不放弃选举权的选民,明确告知选举委员会委托他人代为投票,由选举委员会制作委托投票证,凭委托投票证领取选票,并规定每位选民接受委托不得超过二人。选举现场热烈而隆重。在许多地方,选举时都出现了令人激动难忘的情景:候选人竞争激烈,有的还动用财力、物力参加竞选;外出打工的选民或者候选人为了不耽误选举,有的不惜乘飞机赶回家。因为村民的重视,选出的村委会成员的综合素质逐届提高,如安徽省在第四届新当选的村委会成员中,中共党员占67.6%,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75%,年龄在45岁以下的占90.7%;在第五届新当选的成员中,中共党员占69%,高中以上文化的占81%,平均年龄为41岁。乡镇干部普遍认为,村民参加村委会的选举,比参加基层人民代表的选举更加重视,积极性更高,原因就是因为村委会与他们切身利益的关系更加直接,更加密切。

五河县是全国的村民自治模范县,以村务公开推进村民自治是他们的主要经验之一。近年来该县一部分村正在探索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创新监督机制,即推行民主听证质询会制度—由村两委每半年或一年向自愿参加会议的有选举权的村民报告工作,接受村民质询并当场解答,不能当场解答的问题则限期解答。据介绍,这一制度能较好地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受到村民好评。

(二)客观评价现阶段农民的法制意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纳入正轨,改革开放政策提出并不断深化,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渐趋复杂,法制建设不断加快。党中央国务院于一九八六年开始实施五年普法规定,至今我省四个五年普法教育规划已近完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村广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法律意识逐渐提高,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意识也日益增强,为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市场经济大格局的形成,维护广大农村社会的政治稳定和社会治安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通过三个五年普法教育和目前正在开展的“四五”普法活动与预定的目标尚有较大的差距,广大农村仍然存在着很多看似正常却与法不符的现象。

一是农民法律意识水平总体上仍然十分淡薄,从而直接影响了法律这一有力工具在农村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民对法律的作用认识不足,总存在只要自己没有杀人放火就不会触犯法律,自己没有必要去学法,更谈不上用法。殊不知法律不仅调整刑事犯罪关系,还涵盖了农民的生活、生产、政治等方方面面,辟如农民建房,农民认为自己建房放在自己的责任田里,谁也管不着,其实里面就涉及了土管,村镇规划,邻里关系等多个法律法规。再如遗产继承,有的农民认为遗产归儿子而忽视死者父母及女儿的继承权等。再如在土地征用方面,许多农民不了

解有关法律政策规定,难以恰当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说明在广大农村虽然经过近二十年普法,但仍然有很多农民对法律认识不深,了解不足。

二是农民参政议政意识不强,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人民代表人民选。同时村级实行村民自治制度。但是广大农民对参政议政仍然缺少应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村选举在一些地方流于形式,甚至拉票贿选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农民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参政议政是行使宪法赋予每位公民的神圣权利和职责。在村务管理方面,只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缺少集体感和大局意识,缺乏参与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怂恿了极少数村干部在村务管理上独断专横,暗里利用村组织名义中饱私囊,侵害集体利益,坑害农民群众。

三是缺少权利意识,存在封建奴役思想。广大的农民群众受封建奴役思想影响,即所谓的人治,对法律权威认识不深甚至没有感觉,但认为执行法律的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有绝对的权力,对自己权利受分割时只是采取“拉关系走后门”而亲近权力执行者,很少采取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从而造成权力对权利的侵犯,破坏法律规范,滋生腐败。

(三)农村法治建设薄弱的现实

法治的社会渗透力不足。在我国已经建设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几级政府,而党组织也深入到农村,国家政权对基层的是渗透力不可谓不强,但国家法律在农村的推行还存在种种困难。其表现主要有:

一是有关农村、农民的立法处于滞后状态。从法律的分布来看,其中突出的问题表现为多为城市而立法,而关于农村的法律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远远不足以适应时展的要求。另一方面,从立法的过程来看,我国制定法律多采用自上而下的立法形式,体现在法律的制定与修改过程中,往往更多的取决和体现相关部门的意见和态度,其他“左邻右舍”机构的意见有时也能发挥一些作用。农民作为一个社会的弱势群体,农民的声音和利益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农民与市民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机会和待遇的不平等。在这种状况下,所制定的法律往往与农民的实际生活在某种程度上相脱离,从而使某些国家法律、法规难以在农村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再如农民进城的暂住证问题,导致了孙志刚事件的发生,在《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后,这个问题并未得到完全解决。

二是执法过程的不严肃对法治造成损害。在当今农村,还存在少数基层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以权代法、以言压法的现象,这些都大大贬低了国家法律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损害了国家法律的“权威”形象,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法律在乡村社会难以贯彻执行,影响了法治建设在农村的进程。

三是司法公正的实现还存在较大差距。在现有的司法体制,农民通过法院解决他们之间的纠纷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但是由于诉讼过程的繁琐、复杂、高昂花费、司法腐败、人治干扰、某些执法官吏的运作效率低下和办事不公等,致使农民耗了很大的成本和代价去打官司,但自己的权利仍然得不到维护和落实,从而导致农民丧失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信心,抑制了农民对寻求司法程序维护自身利益的需求,造成法治建设在农村更加举步维艰。

二、我省农村法治建设相对滞后的原因探究

我们认为,农村法制建设相对滞后的原因主要有:

(一)经济发展滞后是造成农村地区法制建设滞后的基本原因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方的农村小康水平普遍低于城市,据有关部门统计,1990年制定的小康水平的16项指标,到2000年实现了13项,其中未实现的3项都与农村有关。我省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农业和农民在社会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全省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管理体制的存在,在全面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村和农业虽然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农村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农业的发展落后于其他行业,于是农村就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其主要表现为:

第一,农村人口多,经济产出少。据安徽省统计局《2003年安徽农民收入现状分析》一文分析,安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势头出现较大回落。据省农调队对310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测算,2003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127元,比上年增0.4%.但是,农民增收基础不牢,增长乏力的问题依然严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使农民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继续下降;以及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纯农户收入增长更为困难,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逐年走低;在农民外出就业空间愈来愈有限的情况下,农民在本地劳动和外出打工得到的收入不断增加,因城乡经济劳动生产率提高不一,商品生产程度和技术集约化程度不一,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而且这种收入差距将长期存在。

第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生活水平低。农业效益差,必将严重影响到多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农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并且这种差距还在不断扩大。据统计,我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是:1990年为1:2.2,2000年为1:2.79,2001年为1:2.90,2002年为1:3.11.目前我国农村尚有3000万人处于贫困状态,农民住房非常简陋(极少数地方还是茅草房)、用牛耕地、饮用非净化水的人还不在少数。我省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第三,农村基础设施不足,生态环境脆弱。同城市比较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农田水利设施不健全或者不配套的现象相当突出,交通、电力建设严重滞后,至今我省仍有极少数村庄不通公路,用不上电,尤其是在一些老少边穷地区,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缺少基本的条件。农村人多地少本来就是制约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的一个重要因素,粮食基本自给以后,又出现了城市过度扩张,不珍惜甚至乱占、乱征、乱毁耕地的现象,可以利用的农用土地日益减少。农村现有的土地不仅不能让农民致富,随着人口的增加,农民生存都将面临威胁。

第四,农村的教育、医疗卫生条件差,缺少社会保障。农村的教育、医疗卫生条件大大落后于城市,全国不少地方性法规,明确规定,在农村普及初中教育,在城市普及高中教育。在医疗卫生方面,农村医院的数量、医疗设备、医生的人数、技术水平、拥有的床位数等都无法与城市相提并论。据2003年9月5日《发展导报》转引新华社公布的数据,我国的卫生资源80%集中在城市,2000年农村人均卫生事业费12元,仅为城市人均卫生事业费的27.6%,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的70%,而农村的卫生费用只占全国卫生费用的33%.农村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农民家庭承包的土地本来具有一定的社会保障功能,近年来由于种田效益太低,不少农民弃田务工经商或者抛荒不种,然而地上的负担不能减免,其保障功能随之降低甚至丧失。反观城市,不仅吃“皇粮”者各项社会保障齐全,就业者也可享有基本的医疗、失业、养老保险,即使是一般居民,如果收入低于平均水平还可以享受低保待遇(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前应

加上“城市”二字)。在不少地方的农村,连无依无靠的“五保户”的生活也要由其他农民来负担。

(农村教育、卫生事业落后是影响农村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据调查统计,全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亟待调整,目前的现状是:乡镇财政投入占78%左右,县级财政投入约占9%,省市(地)财政投入占11%,中央财政投入仅占2%左右。众所周知,在多数地方县级财政紧张,乡镇财政普遍负债,要他们拿出很大的财力投入教育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这正是普及义务教育难以落到实处的原因所在。全国农村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0%,而在校大学生中农民子女只占30%,30%的城市居民的子女占据了70%的份额。并且农民子女上大学以后,极少有人回农村工作,致使农村的人才资源十分匮乏。目前农村每千人才有一个卫生员,而城市大约每二三百人就有一名医务人员和一张病床。这种巨大的反差,有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需要从维护宪法权威和推动的高度来逐步加以改变。)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民主法制意识是属于社会心理和认识层次,它主动或被动地适应社会经济状况和政治文明建设水平,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必然影响农村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影响到法制建设水平的提高。

(二)长期的封建社会人治历史造成了人们畏法息讼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封建意识在许多农民心中根深蒂固,在广大的农村还有很大的影响力,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国有着两千多年封建思想统治,又没有经过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充分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封建社会的天授皇权特权统治的人治思想源远流长,广大农村深受其害,建国初期近三十年又处于与世界各国近于隔离状态,对资本主义的天赋人权、在民的思想更是知之甚少。使得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对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虽然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但我省农村的大部地方仍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发展阶段,没有形成严格的社会分工和社会保障机制,农村很多地方的封建伦理规范和乡土规范还占绝对支配地位。因之于我国传统人治理念的根深蒂固,一些农村地区至今缺乏现代商品社会所具有的那种民主政治的传统,一些农民的权利和平等竞争的意识比较淡漠,重传统礼俗而轻法律规范。有的农民受封建社会“法即刑”观念的影响,片面视法为惩罚的工具,视寻求司法诉讼为畏途,每遇纠纷和冲突,往往依凭“乡下事乡下了”的传统,寻求“私了”或纠缠于行政解决的途径,不习惯也不善于通过司法途径来维护自身的权益;在许多地方,传统的人治思想对农民的影响比较深。农民在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首先是忍受,其次是考虑以非对非,最后是寄希望于明君和清官。在任何一种方针、政策的推行过程中,人们都是寄希望于领导者的指示,他们都是在被动地接受,而没有过多地去考虑其合法性、合理性以及他们自身的需求。这些都是缺乏法治意识的体现;有的基层干部在处理农村大量的复杂事务时,常漠视法律,依然习惯于用传统的办法息事宁人,一味以不扩大事态为目的,丢弃法治原则,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必要性和权威性尚未被人们所接受。

(三)落后的社会文化环境对法律文化建设产生消极影响。农村地区的法律文化形态是整个社会文化形态的一个重要构成,两者息息相关。作为乡村文化活动中心的乡镇所在地,其社会文化环境对法治氛围的影响十分明显。局部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相对滞后,造成乡村文化生活的贫乏苍白。在一些社会文化环境较差的地方,文化设施极为缺少,文化活动的品味不高,有的地方赌风盛行,迷信成风,至于不健康书刊、黄色录像的泛滥,常处于无人过问的状态,严重地毒害了社会空气,戕害了青少年的心灵,有的青少年无事而滋事以至轻微违法甚而走上犯罪之途,造成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率居高不下。恶者横行、弱者受欺的治安状况使善良农民少有安全感。

(四)少数地方政府的随意行为造成农民对法律信仰的缺失。在农村地区,地域的间隔、农民传统上对地方行政长官的尊从,使得乡镇区域常常是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区域而存在的,这就使得乡镇执法主体的行为对区域内法律文化的状态发生重要影响。在一些社会文化落后、法治环境较差的地方,有的乡镇干部因自身文化和法律水平的局限,未能依法正确有效地行使行政权力,常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区域内依然是传统的人治氛围。有的公款吃喝成风,参与成癖。有极少数基层干部为地方势力、家族利益所左右,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想方设法谋取私利,存在、假公济私、中饱私囊、以权压法的现象,有的甚至违法乱纪,贪污受贿,无视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对恶人恶事不闻不问,使广大农民产生权大于法的认识,认为学法无用,使得有的农民不相信政府,不相信法律。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在一些地方出现裂痕。有些人还故意歪曲事实挑动不明真相的农民群众对抗政府,使法律在农村很难得以真正实施。这些极少数基层干部的消极效应所及,污染了一方的社会空气,使得农民对法律的信仰难以养成,对法律正义的期待难有信心,影响了现代法律文化的建设。法律在农村不能真正效地实施,社会腐败现象的存在和一些不公平事件,政府没有足够重视,都是重要原因。

(五)国家的法律体系还不是很完整。调整农村农业、农民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很多农村农业问题不能运用法律规范来调整,仍要运用伦理道德或乡土规范来处理,乡政府的临时处置权利很大,随意性很强,农村有很多复杂问题,很多时候找不到处理的法律依据,乡干部只能依靠自己的思维方式来临时处置,事件的处理方式与乡干部的政策水平、法律水平有很大关系,造成农民对法律认识有误解,认为还是干部说了算,失去了对法治的信仰。

三、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通过实施四个五年普法规划,我省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法制观念普遍增强,基层政府和涉农部门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有明显提高,这些都为推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受到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农村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还存在着氛围不浓、机制不全、形式单

一、内容单调、效果不佳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农村的现状制约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农村不断变化着的现实状况,制约着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开展。主要表现在:一是随着农民经济意识的增强,一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农村的普法对象难集中。二是农村尤其是山区农村,居住分散,加上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业生产经营趋于多样化,农民经济意识增强了,农忙与农闲的概念淡化了,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时间由个人自由掌握,农忙早出晚归,农闲外出打工挣钱多,学习时间安排难。三是现有在家务农的大多是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的中老年人,农民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对法律规范理解难,对规范的、抽象的法律条文难以理解,学不懂、记不住,学法的积极性不高。四是乡镇财政普遍吃紧,村级财力更是入不敷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基本活动经费都无法得到保障。

(二)认识不到位,责任不落实

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和农村干部的法律素质

,推进农村法制建设,是基层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的职责,理应抓好抓出成效。但现实状况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一是有的基层政府和领导忙于经济工作,对普法工作重视不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基层干部看重物质利益和经济效益,追求短期政绩效应,而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看成是费时费力的“软”任务。由于认识不足,抓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投入的精力和财力十分有限,影响了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二是对法律的职能有片面的认识。有的农村干部把普法教育当成“听话教育”,要求农民学法主要是要农民听话,把法律理解为是“治民”的。对法律中一些赋予公民权利和保障公民权益的规定不去认真宣传,甚至隐而不宣,怕农民学法后,懂得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反而不好管,更难管。三是措施落实不到位,流于形式。虽然各级都制定了普法规划和年度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计划,建立了工作责任制,但在实施和执行中,大多存在着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少数地方的农村法制宣传教育还仅仅停留在文件上、会议上和应付检查上。很多地方的普法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一些地方甚至流于形式,应付了事。四是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一些地方对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指导不规范,检查不到位,监督不得力,协调不及时的现象较为普遍。具体工作做到哪里算哪里,随意性大,检查考核走过场。

(三)形式单调,内容平乏,效果不佳

近些年来,各地在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上,虽努力甚多,但成效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宣传教育形式上没有新的突破。仍然是靠传统的出板报、发材料、挂横幅,贴标语等形式,缺乏富有时代气息、寓教于乐、行之有效的宣传措施,无法充分调动农民学法的积极性。二是在宣传教育的内容上缺乏针对性。不同地区的农民需要什么样的法律,不同文化素质的农民能接受什么层次的法制教育等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大多数乡镇的法制宣传教育的计划和普法内容的安排,都是原文照套上级的统一计划和安排,不能做到因地、因人制宜,有的放矢,使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素质、不同需求的农民接受着统一的法制宣传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学法效果。三是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队伍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一些从事法制宣传工作的人员,对法律知识学得不深、不透,知识面不宽,在宣讲法律时难以做到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农民听起来枯燥无味,很难提高学法的兴趣,阻碍了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

四、加强我省农村法治建设的设想

农村的法治建设促进或制约着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纵观当前我省农村的各个方面,我们不难看到加快推进农村法治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农村要想紧跟时代的步伐,得到充分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奔小康,真正形成一种法律理念与氛围,建立起稳定、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只有走“法治”这条路,

(一)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实施还权于民,让民主和法治精神在农村扎下根。

“以民为本,还权于民”是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有效载体,是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力保证,也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根据前面对农村民主法治现状和成因的分析,当前必须通过实施“还权于民”,切实提高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增强农民的参政议政能力,培育农民的权利本位意识,提高广大农村的法治化管理水平,依法解决农村存在的其他方面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农村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同步和谐发展。

第一,要把基层的民主政治建设作为依法治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突出推行村民自治。村民自治是农村政治文明与法治建设的基础,而完善和建全村民自治制度,则是促进农村政治文明与法治建设的重要途径。必须把村民自治的重要意义提到强化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全面实施有关村民自治的法律法规,把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作为农村普法教育的重点。“四民主、两公开”(“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基层“政务公开、财务公开”)是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要将“四民主、两公开”切实融入到还权于民工程里。在还权于民工程中,要将“四民主”与“两公开”紧密结合起来,使其相互贯通,相互促进,使还权于民的工程体系完整、操作性强、目标明确。实行“两公开”,主要是把群众最关心的土地承包投包、征地租地、集体基建项目投标招标、农民负担、计划生育指标、村政建设等重大事情向村民及时公开,并形成制度坚持下来。让农民直接了解村务情况,参与村务管理,这是实现“村民自治”的必要手段。村干部要以村民的呼声作为农村工作的第一信号,把农民群众满意作为农村工作的第一目标,发挥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把村民满意列为村组织工作的第一目标。公开、公示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作为两个公开的主要措施,防止因村务财务关系导致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变“秋后算帐”为“事前监督”,变“官管民”为“民监官”,真正把村干部的评议杈、监督权交给农民群众,便民主监督制度更趋完善、真实。在农村工作中实行“两公开”,不仅使农民对于“民主”、“主人”有了亲身的体验,提高了农民各方面的积极性,也使农民对于中央提出的政策有更深刻的了解,从而积极参与“村务”,使农民的切身利益得到保障。村民自治必须有法治的保障,有相应的法律机制来规制和约束,在“法治”的轨道上才能实现。比如村长的选举过程,首先应让农民意识到这是个所有村民的事情,选举结果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同时公布选举条件、公开选举过程,每个村民都有权监督,对选举过程提出质疑和意见,让农民意识到有法律在维护他们的权益,当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法律作为后盾,他们才能更积极放开地参与村务,民主和法治精神才能逐渐在农民的心中扎下根。

第二,要以村务大事民决制度为突破口,解决农村热点、难点和涉农重大问题。还权于民就是农村大事由农民以集体讨论来决定,建立完善的村务决策、管理、实施监督制度,凝聚民主、形成合力。村务大事民决制是顺应农村民主法制建设、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要求的有效形式。通过村务大事民决制将广大农民紧紧团结在党支部领导下的村务民主管理周围。切实提高农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行使法律法规赋予的民利,有效改善干群关系,促进农村事务的科学决策、防止村务将干部权力私人化、暗箱操作,的倾向,遏制村干部腐败的源头,促进村务管理的效率。农民群众广泛参与,达到责权利相统一,使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使村集体真正成为全村村民的集体。要坚持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把农村的各项事务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不断提高农村的法治化管理水平。不断完善依法治理和民主管理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当前,我省农村基层的村民自治,迫切需要理顺村民自治与乡镇领导的关系,防止村民自治中的行政化倾向。基层党政组织在包括村民自治在内的农村各项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任何一项社会性的工作,如果没有它们的支持或认可都是不能成功的。村民委员会与乡镇人民政府和基层党组织的关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第3、4条中已经作了基本的原则性的规定,但在实践中要

理顺二者的关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前影响村民自治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村民委员会缺乏政治、经济的信息资源,其成员自主能力弱,有的不懂得或者说不会依法开展自治工作;另一个是乡镇党政领导凭借自身拥有的各种资源优势和习惯,把村委会作为推动中心工作和日常工作的一个环节而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使村委会不能或者无暇开展自治活动,结果是村委会成员由“当家人”变成了“人”。久而久之就有可能出现使村委会带领村民离开依法自治而跟着乡镇中心工作跑的行政倾向。另外,还有许多地方村委会行使或者越权行使农民集体的土地所有权,村委会藉此以行政决策者自居。目前,把村委会视为行政(政权)组织而不作为群众自治组织看待的思想,不论在干部中还是在群众中都有着深厚的基础。在有些地方,村民自治的阻力主要来自县乡两级的某些领导干部,他们认为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太超前了,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在目前的条件下实行村民自治不利于基层的稳定。村民自治中的行政化倾向对村民自治的不良影响,远远大于村民和村委会成员不会或不习惯自治。行政化倾向的危害在于它将引导村民自治组织离开政治民主和依法自治的法治之路,最终步入人治的不归之途。

在最近两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先富裕起来的农民进入村委会的现象明显增加,社会舆论对此种现象褒贬参半。据《人民日报》2003年8月21日的报道,山西省河津市下化乡老窑头村在民主选举村委会主任、副主任时竟然出现了竞价拉选票的局面,结果一人以230万元的代价当上了村委会主任,二人以29.1万元的代价当上了副主任。这是竞选还是贿选?本来是很清楚的,奇怪的是竟然没有哪一个部门出面干涉。如果这种现象任其发展下去,民主选举和村民自治将无从谈起,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将会大大倒退。发生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法律缺乏明确规定,村委会组织法第15第规定:“以威胁、贿赂、伪造选票等不正当手段,妨害村民行使选举权、被选举权,破坏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村民有权向乡、民族乡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举报,有关机关应当负责调查并依法处理”。这条规定的缺陷:一是“有关机关”很多,具体责任不明确,在实践中是“有关机关”互相推委,谁也不愿承担责任“;二是”依法处理“,依什么法不明确。这里所谓”威胁“、”贿赂“与刑法中的”威胁“、”贿赂“含义是否相同,即便含义一致,而刑法第256条的规定,是针对选举人大代表和国家机关领导人的,是否适用于村委会选举,法律对此没有作出明确规定。

(二)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培育农民的现代法治意识,引导他们尊重法治的理念和价值取向,营造出崇尚法治的社会氛围。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农村干部和群众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这是推进依法治理的基础。法制宣传教育所具有的增强公民法治观念、提高法律素质的功能,在推进法治的过程中正是承担着法律文化建设的重要职能。在普法过程中:

首先要满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要求,从“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出发,树立人文的普法理念,从法律对农民的思维、道德、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入手,通过法律文化的传播提高农民的法律文化素质,从而形成一种依法办事、循法而动的行为定势,使依法办事成为人们思维和行为的自觉,使法律成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可缺少的武器。

其次,要将最大限度地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作为当前面向农民普法的突破口。法律权威的树立,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是公民自身受到法律的关怀。农民最为关切的是涉及他们自身的权益,教育农民全面深刻地理解法律“治官、治吏”的功用,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就从物质利益入手保证了实行法治得到农民最有力的支持。要向农民宣传农村常用法律知识,提高农民的法律知识,增强依法办事和参与村务管理和监督能力,切实培养参政议政,民主议事的意识和能力。在开展法制宣传的过程中,我们对农民的法律教育,“送法下乡”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宣传法律的具体规则、规定,农民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还要使农民懂得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什么,权利受到侵害后,救济的办法和保障在哪里?法律的权威和地位有多高。只有“法律意识”的觉醒,才有维护权利的法律行动,没有法律意识的觉醒,就难以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如负担过重是各地农民最为关切的问题,要通过普法让农民了解党和政府减轻农民负担的有关政策和法律,坚决抵制巧立名目收取农民钱物。由于农民不熟悉建房、征地、社会保障、计划生育、水利山林、合伙经营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法律服务人员要深入到农民之中,结合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抓住农民最感兴趣的问题,围绕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开展法律宣传、咨询和服务,把民事纠纷往依法解决的轨道上引导,如此才能让法治精神在农民心中扎下根。

再次,要加强农村法制宣传和教育力度,特别是要加强村两委干部的法制培训工作。应充分利用党校,举办基层农村干部法制培训班,集中时间对农村干部分期分批进行轮训,也可以以会代训,或结合工作实际举办相关的法制讲座。法制宣传教育部门应承担起首要的责任,切实做好农村干部的法制培训教育工作。要调动农村干部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对农村干部的学法培训状况进行考试考核,把学法成绩作为基层农村干部管理的重要依据,促使农村干部掌握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并运用法律知识指导和管理村务,推动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进程。

在宣传形式上,要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法律,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实践证明,结合农民日常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以案说法,最易为农民所接受。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宣传栏、有线广播、地方电视台、网络、学校、农贸集市等,开辟法制宣传教育专栏,设立法律咨询点,调解各种民事纠纷,并抓住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常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还要大力开展农村基层法律服务,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要根据农村发展和农民的需要,组织和指导农村基层法律服务人员,为农村干部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实现。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要为村委会的决策提供法律咨询和建议,协助农村基层组织依法处理好本区域经济和社会事务,帮助农村基层干部运用法律手段正确处理新时期的农村人民内部矛盾,帮助农民群众同各种坑农害农和践踏损害农民民利行为作斗争,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加快发展农村地区的社会文化事业,改善农村地区的人文环境,引导和丰富农民健康的文化生活,从精神文明建设入手促进法治文明的进步。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法律文化的构建是其重要组成。中国特色的现代法律文化应该是现代法治观念与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应当是继承民族精神、倡导科学精神、弘扬社会正气的文化,它与当代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相伴而生。先进文化引导农民接受文明的生活方式,开展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传播进步的思想理念,弘扬民主平等的法治精神,建构日新月异的法治文明。在农村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应当逐步加大对各项社会文化事业的投入。要倡导培育健康的乡

村文化,减少渲染暴力、色情等西方腐朽文化对农民的侵蚀,丰富农民生活的精神内涵。我们所倡导和弘扬的法律文化,将积极促进全社会法律意识的提高,积极促进民主与法制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积极推动执法环境的改善,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村乡镇的执法者更好地公正执法、严肃执法;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更好地学法、知法、守法,懂得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弘扬这样的法律文化,就是弘扬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现代法律文化只有与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才能在发展完善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

(四)改善乡镇政府的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确保乡镇各项工作的依法管理。

要加大对乡镇干部权力的法律制约和监督,在法治实践中努力树立法律正义。执法环节对目前农村地区法治环境的形成有较大影响,普法与执法实践脱节的问题在一些农村乡镇不同程度地存在。只有从执法这个环节入手,才能尽快提高乡村干部的法制观念和执法水平,进而树立起农民对实行法治的信心。虽然经过了长期普法,屡次培训,但至今仍有一些地方的乡村干部法制观念不强,对法治的理解常常偏于自上而下的“治”,即更多地将“法”作为治理老百姓的手段,未能很好地维护农民应有的物质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律在农民心中的权威地位。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乡镇、村干部的法律培训,使他们真正掌握与农民切身相关的有关法律法规,并严格考核,不过关的坚决不让上岗,以此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要通过多种渠道公开政务,提高透明度,从依法办事做起,建立起农民对乡镇干部的信赖,逐步树立起法律的权威。要采取有力的手段教育和警醒少数乡镇干部,畅通监督渠道,从他们的一言一行开始来逐步改善乡村的法治环境。要强化多方位的执法监督,加大对乡镇政府行政权力的制约,进一步规范乡镇一级的行政行为,纠正一些执法中的偏差,这是改善当前农村基层的干群关系、提高政府威信、取信于民、营造良好法制环境的迫切需要。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推行政务公开,这对方便社会各界和群众进行有效监督具有重要作用。只有让农民享受到实行法治给自己带来的实惠,参与法治实践才会成为他们的自觉追求,现代法律文化的社会氛围才能在千百万人的实践参与中的逐渐形成。

(五)推进农村基层依法治理,维护农村的法治秩序。

要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依法治理,改善农村执法环境。农村基层依法治理活动要结合普法教育,结合实际,结合解决农村热点、难点问题,如围绕村务管理、计划生育、集资提留、廉政建设和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等影响农村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问题,进行重点和专项治理,切实抓出成效。要把依法治理工作纳入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作为重要内容。要抓好农村执法活动,树立农村法治权威。要进一步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建立健全执法责任书,加大执法力度,改善执法环境,转变工作方式和作风,坚决从源头上、制度上防止和消除执法中的腐败现象。对农村别是村干部中出现的违法违纪现象,要加大打击查处力庋、法律有规定的严格依法办事,以确保农村社会的稳定。对政府工作人员出现的害农、坑农事件,政府机关更应重视,还群众一个明白,有厉行法治来取信于民,决不姑息等腐败现象。新晨

要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要充分发挥司法所(办)、综治办和人民调解组织作用,进一步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紧密结合起来,要重点排查调处可能引发和可能转化成刑事案件的矛盾纠纷,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认真做好村民来信来访工作。依法打击农村犯罪活动,铲除农村恶势力,扫除黄赌毒,净化农村环境,增强村民的安全感。要完善刑释解教人员的管理帮教和重点防控协调工作,防止重新违法犯罪,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

法治国家的建立,必须以法理社会为前提,而法理社会呼唤着法律文化的建设。营造农村地区良好的法治环境,必须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法律文化做起。要通过法制宣传和法治实践,将法治精神溶入农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此才能创造出良好的法治环境,释放蕴涵在广大农民中的巨大潜能,激发农民创造文明新生活的满腔热情,从而创造出一片繁荣安宁的小康农村乐土,实现我们父老乡亲的美好梦想。

〔参考文献〕

①韩俊主编《中国三农100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研究部编

②敬元沭《农村基层法律文化建设谈》

③肖方扬《村民自治:农村政治文明与法治建设的基础》

民主法治范文第6篇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其中的民主法治是这一总要求中第一位的要求。民主法治对于整个总要求具有统领的作用。民主表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主体必须是广大人民群众。民主体现了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人民民利得以实现,使社会能够按照人民的意志来治理,体现人民的愿望与要求。法治则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保障与路径,它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与程序保证。民主和法治二者均应体现在所有的各项要求之中。民主或者形象地说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属性,也是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形态的本质区别之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对于法治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我们早就得出了没有法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历史结论。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如何保障民主,如何实现法治,是一个关乎其成败的大事,对和谐社会建设与发展具有根本而重大的影响。

二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原则

民主法治,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必须加以坚持。“民主法治”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开放”等共同构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作为基本原则,它对整个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民主和法治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容或者构成部分来看待,还应将其看作整个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与发展阶段中始终需要坚持的指导精神。在和谐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建设中,都存在着如何保障人民当家做主,如何实现依法治国,如阿将民主与法治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等一系列问题。在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的建设中,民主和法治始终是不可缺少的内在尺度。民主法治应该成为我们拟订各项方针、政策的指导原则,成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广泛实践的精神依据与重要准绳。

三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特征

和谐社会当然地以自己的特征与非和谐社会相区别。这些特征之中,有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更有民主法治。民主法治作为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在其若干特征之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谐社会是一种良好的社会秩序状态与发展状态,这种良好的社会状态的显著标志是民主法治完善。社会的生机与活力来自民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机与活力来自人民民主。没有民主,和谐社会就没有内在动力。只有当人民的民利得到切实保障,人民真正成为和谐社会的共建共享者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获得持久的动力,社会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因此,人民民主的进步程度表征着和谐社会的进程,甚至决定着它的成败。法治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法治建设的状态制约着和谐社会的机制与过程,最终也制约着和谐社会的能否建立。民主以其终极目标性,法治以其社会进步性,成为和谐社会与非和谐社会区别的关键之所在。

四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目标

六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主要目标和任务,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这一目标体现了现代文明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

民主法治范文第7篇

一、民主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基本特点,影响和决定了民主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基础地位和关键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并不是完全并列的,民主法治居于首要位置和高一个层次,直接决定、制约和影响着其他特征。建设和谐社会的六方面要素,每一方面都与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密切相关。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是实现民主法治的基础。公平正义必须以法治手段为基本保障。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结合起来才能做到诚信友爱。既勇于创新又有序发展,才能充满活力。依法管理依法办事才能做到安定有序。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当是民主法治的社会。完全可以说,民主和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支柱。

民主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由于实现民主的程度不同,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表现出不同的社会和谐状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况。建立在少数人统治大多数人基础上的社会,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现代民主政治既是现代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又是现代和谐社会的发展动力。广大人民群众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与社会管理,对国家重大事务享有知情权,就各项重大决策和立法建议进行充分表达和交流,就能更好地反映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只有以人为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利,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使社会主义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之源。

法治是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相对人治而言,法治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是国家形态由传统走向现代的标志。一个不实行法治的国家不可能是现代化国家。国家主要以法律手段来治理国政和进行社会管理,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和社会关系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国家权力的行使和社会成员的活动处于严格依法办事的状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态,社会调控和管理才能摆脱随意性和特权,经济、政治、文化和谐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才有基本的秩序保障,整个社会才能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又把这一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写入我国宪法。这标志着我们党和国家开始全面走上法治的轨道,标志着党的领导方式的重大改革和国家治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也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二、我区民主法治建设的现状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

作为“平安××”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区自××××年开始按照“四民主、一章程、五制度”,开展了以“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为载体的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工作,至今已涌现了部级“民主法治示范村”*个、市级××个、区级××*个;××家区级“民主法治××”;*家区级“民主法治××”,到今年底,全区将有××*个村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个社区开展“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民主法治企业”“民主法治××”“民主法治××”也将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铺开。去年*月份,司法部、民政部对我区“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组一行在听取了我区汇报、查看基层创建工作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今年*月,区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活动的通知》,充分利用和整合各方资源,实施了公示制、警戒制、申报制等六项科学管理制度,规范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活动,制定今后发展规划,全力构铸我区“民主法治”品牌工程。通过近几年的创建,全区上下民主选举深入人心、民主决策普遍推行、民主管理逐步规范、民主监督显著加强,呈现出“干部正、关系顺、民风好、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此外我们还尝试将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创建经验,向社区、企业延伸,探索出了一条社区、企业民主法治建设新路子。去年上半年,在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中全面推行民主选举,实施了海选,并选择××街道××社区作为试点,深化社区民主法治建设,制订出台了《××社区自治章程》,做到领导有机构,组织有网络、服务有渠道、活动有载体、管理有制度、经费有来源、阵地有保障、队伍有落实的“八有”工作标准,规范社区各项事务。去年*月,我区又在××东方压铸有限公司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民主法治××”创建试点工作。通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过推行厂务公开、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健全各项 规章制度,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更加完善,员工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各项运作行为更加规范,全公司正逐步形成了自觉遵章守纪的好氛围,养成严格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保障和促进了当地经济健康发展。

各执法部门坚持把学法与依法行政相结合,自觉依法规范自身行为。根据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各执法机关进一步拓展政务公开渠道,规范政务公开内容,全面清理规范性文件,精减行政性审批事项,积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机关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通过基层文明站所创建活动和机关效能建设,推进了执法责任制的深入开展。按照上级部署,全区先后开展了“严打”整治斗争、依法减轻农民负担、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等专项治理工作,从各个层面提高依法治理的成效。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民主法治提出的新要求

加强民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也是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民主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扎实的政治基础。首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项权利,使国家的立法、决策、执行、监督等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其次要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处理机制,完善社会稳定的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不断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对群众的政治参与热情既要积极保护,又要正确引导,防止极端民主,确保社会稳定。再次要大力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进一步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和镇务公开,完善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完善基层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项制度,保证基层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全面落实他们的各项民利。

落实依法治国。切实做到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认真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一要强化法治意识,牢固树立党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的观念,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接受人民和法律监督制约的观念,自觉而坚定地遵守法律、执行法律、维护法律,坚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领导干部更要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二要严格执法,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要支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坚决制止司法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支持政协和各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为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公正和谐,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良好的法制社会氛围,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推进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关键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形成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促进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有机结合,以充分发扬民主、真实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要进一步完善决策规则和程序,使决策建立在科学程序的基础之上。建立多种形式的决策咨询机制和信息支持系统。要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切实加强对决策的制约和监督。

强化制约和监督。权力的运行,需要强有力的监督和制约,保证“权为民所用”。一要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认真贯彻党内监督条例,努力提高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加强和改进对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二要形成监督的整体合力。要使党内监督与国家专门机关的监督、政协派的监督、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努力在全党全社会建立健全结构合理、职能明确、运行有序、相互协调、效力明显的监督机制,为从根本上制止权力滥用和腐败探索有效途径。

民主法治范文第8篇

【关键词】民主法治 尊严 和谐社会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提到民主和法治,然而如何理解这一具有普世价值的原则,中国又为什么要实行民主法治,实行民主法治有哪些重要性?我们又该如何实现呢?

1.什么是民主法治

既然我们在这里探讨民主法治建设,那么我想首先我们就应该明白到底什么民主法治,这样才能带着对民主法治的理解来谈民主法治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讲有什么必然性。

对我们国家而言,民主既是一种政治制度,也是一种政治过程。真正的民主,应当体现在政治制度的各个方面和政治过程的各个环节。因此,我们国家对民主的定义就是: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使民众通过合法、公开、有效的非暴力方式,实现自己政治的要求。

而对于法治,我国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中才提出我国要建设"法治国家"!其实所谓的法治,简单地说就是从上到下,人人都要依法办事,这才叫法治。因此,现代意义的法治,就是指人民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来制定能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好的法律(即善法而不是恶法),国家有一套机制来保证任何人都必须遵守法律,任何人、任何组织或单位都没有违法而不受到法律制裁的特权!这就是法治。

通过对民主、法治的定义的探讨,我们可以这样给民主法治做一个解释: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2.加强民主与法治建设的重要性

在很早的时候,我们国家就已经意识到,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1 民主法治是中国必然要面临和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民主法治其实不是想不想要、喜欢不喜欢的问题,是必然要面临和不得不面临的问题。这样讲有一下几个理由: 第一,这是党和国家的性质决定的。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共产党人的根本追求。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这是所有社会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的共识。 第二,经济发展的需要。健康的市场经济只能是法治经济,讲究自由平等、公平竞争。搞市场经济,企业要有自主性,要讲规则,这就要民主和法治。第三,公民的需求。改革开放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公民生活条件好了,政治性的需求就越来越多,越来越需要参与政治生活,要有发言权,要有尊严。

2.2 民主法治是实现尊严的重要保证

"要让老百姓生活得'更有尊严',表达了党和政府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也表达了中国人民在取得巨大经济建设成就、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之后,对'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新期待。"这是当年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

从社会的范围来看,人民的人格尊严,需要国家民主、法治这个客观条件的保障,没有健全的民主、法治,就没有人格尊严可言;但是,作为人们的一种精神追求,人的尊严的获得也必须具有人的主观条件,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们的民主、法治意识水平。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民主、法治意识水平,平等相待,互相尊重,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这个目标。

2.3 民主法治是治理腐败现象的重要途径

腐败在我国已经成为一种顽症,不仅久治不愈,而且愈演愈烈。要真正解决这类问题,必须真正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民主是个好方法,但是民主要靠法治,没有完善的法治,民主就是一种骗局,一场闹剧,更谈不上遏制腐败。

2.4 民主法治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民主法治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也不仅仅是党的事情,是全社会、全民族的事情。从近处看,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公正,从远处看,它关系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怎样开展好民主法治建设

对于怎么样来建设民主法治,我们从民主和法治两方面谈一下:

3.1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新举措

我们应当果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新举措,以维护来之不易的社会和平与繁荣,遏制日趋严重的特权腐败现象,实现和维护全体公民合理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根本权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包括意见民主、经济民主、文化民主和社会民主四个方面。

3.1.1 意见民主就是决策和监督民主,最主要的途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行政听证制度和新闻传播制度

要实行人民代表专职化、常任化,使人民代表能够经常听取选区内选民的意见和建议,代表选民提出立法建议、监督政府和司法机关;对于涉及公民人身财产利益的行政立法和措施,必须组织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公民进行听证,行使民主决策和监督权力,防止部门利益、垄断集团利益法律化;要最大限度地保障全体公民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传播媒介能够自由地获得法律、政策、统计数据等公共信息,自由地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督促国家机关对这些意见和建议及时做出反应,实现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3.1.2 经济民主就是经济机会平等和合理分享社会经济成果

经济机会平等,意味着我们必须尽可能地减少资源、经营垄断领域,为全体公民提供平等的创业和参与经济发展的机会。合理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就是要综合平衡社会各行各业的工资、收入、利润和税收水平,避免不合理、不公正的差距;同时还要建立全民普惠制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使用国有企业上缴利润、税收、行政性收费和罚款、诉讼费收入等公共财政资金,建立普及全社会的低水平的基本经济保障,使老幼残障者有所养、病有所医、民有所居、失业者有所依靠。

3.1.3 文化民主

就是公民享有充分的科研、创作、表演等一切文化活动的自由,享有创办文化团体的自由,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形成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为基础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3.1.4 社会民主是指公民通过社会团体的自我管理

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参与制定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参与制定社会发展的公共政策,参与基层乡村、城市社区治理,以此实现社会救助、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

3.2 如何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治

无庸置疑,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无法可依的现象基本得以纠正,社会的法治意识普遍提高。但是,现在出现了一些新漏洞。这就是法律不尽民主、科学,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现象比较严重。因此,破解中国法治难题,需要从立法、执法和司法三个方面进行制度完善。

3.2.1 建立民主、科学立法制度

法律制度要为人民所信服和遵守,必须首先是民主的、科学的。民主立法,就是要在制定法律制度的过程中,实现公民、社会团体的制度性参与,遵守立法讨论和批准程序,以最大限度地反映民意,防止行政机关、利益集团垄断立法权,使部门、行业利益法律化。譬如制定任何一项法律制度,必须充分研究和考虑其现实需要、可行性、实际效果、可能的副作用及其防范措施,要重视发挥法律及有关技术领域的专家作用,避免制定机关为方便自身利益所采取的权宜之计。因此,应当加强宪法和《立法法》的宣传、贯彻,强调法律体系的一致性、国家法制的统一与尊严,强化立法机关的法律审查职能,鼓励各级国家机关、公民、社会团体等主体提出法律审查申请,以尽可能减少和避免法律之间的冲突所导致的利益纠葛。

3.2.2 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和行政程序

为了消除和避免行政执法的随意性,避免行政不作为和违法作为,必须制定行政程序法和行政道德准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方面,就是程序的公开、透明,如公共信息公开制度、听证制度、官员问责制度等等。例如在价格、税收、财政、行政收费和罚款等事关公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上,政府机关存在与民争利的现象,这方面特别需要强化立法机关、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需要强化法院的司法审查权力,也需要强化公民和新闻媒体的社会监督。离开这些监督,行政程序法和行政道德准则不过是一纸空文。在行政管理领域,最重要、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强化权力制衡和监督。同时,还要不断减少、简化行政审批事项和手续,使政府从经济、社会管理事务中脱离出来,而主要成为公共政策服务品的提供者,这样也可以减少政府官员的权力寻租等腐败现象。

3.2.3 确保司法公正

民主法治范文第9篇

关键词: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政治文明;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0153-01

一、 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理论基础

1.我国民主的性质

民主一词原意,是指多数人的统治。我国国家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就决定了我国实行的民主性质是人民民主,也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2.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我国的民主是与法治相结合的民主,法治是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是民主的体现。法治的核心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它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

3.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主要内容及依据

1983年宪法规定了市镇政府为农村基层政府、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村委会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负债本地的公共事务、公益事业、调节民间纠纷、维护社会治安等事项。1987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到1998年将它修改并通过,把“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扩充为“四个民主”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其中选举是基础。

二、 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如何促进提高

1.基层民主法治文化环境建设滞后

农村基层法治环境与文化环境息息相关。由于农村的文化事业滞后于城市,这种不平衡造成了各地农村独特的乡村文化环境,给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造成层次阻力,在农村偏远的山村,文化设施短缺,村民的文化水平偏低、、不健康书刊的泛滥,处于无人过问的状态,给营造健康的乡村文化和法治环境步履困难。

2.部分乡村执法主体依法治村水平不高

由于农村地域的分隔,农村历史传统上对地方行政官员盲目尊从心理,形成相对封闭的帮派体系。在个别乡镇执法人员自身素质和个人观念带来执法水平不高,还有甚至公报私仇,给民主法治建设造成直接负面影响。

三、农村基层相应的制度不完善

主要是指围绕“四民主、两公开”制定的相应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存在不足,在农村基层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去制约,民主管理的欠缺,民主决策缺少具体可行的操作制度的规范等。

四、基层法律服务机构不完善

具体表现:①个别基层乡镇法律服务机构不健全,起不到相应的作用;②有法律服务的机构,而且大多数收费,使老百姓打不起官司,没有给农村基层营造民主法律的气氛。

以上几点问题,本人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健全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形成依法治村局面

① 完善村民选举程序,进一步健全特级民主选举制度。认真执行《关于进一步做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通知》(中办发〔2002〕14号)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到法律赋予农民的民利一点不截留、按期选举,把选举决策权交给基层农民,真正把那些能够依法办事,勤劳务实的人选进村领导班子。

② 认真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健全全村自治组织在乡镇人民政府指导下积极开展工作,完善工作制度、廉洁奉公、热心为民,增强党的观念,自觉接受村党组织的领导。

③ 完善民主主义程序,进一步健全特级民主决策制度,凡是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主要事项,尤其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事情,都要依法召开村民会议或村代表会议,逐步规范农村村级重大失误民主议事、决策的范围、程序和方法、保证村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的作用,村民自治组织的自治作用,村民以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④ 完善村民自治章程,进一步健全村级民主管理制度。这是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核心内容。村民自治章程等村级公共事务管理制度,要经村民及代表对论通过,要符合党的政策和国际法律,要通俗易懂、符合实际、防止形式主义,既要约官,又要亲民。

⑤ 完善公开办事程序,进一步健全村级民主监督制度。加强村务公开,村务公开的重点是财务公开,积极推行民主评议干部制度,健全村干部任期、离任审计制度和过失追究制度。发挥好“民主理财日”和“民主议政日”等行之有效的民主监督形式的作用。

2.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加强基层干部的普法学习,知识的培训与教育,使干部们既懂国家政策和法律,又熟悉村里的具体情况,成为懂政策、懂经营、善管理、依法办事的明白人。

3.加强基层农村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维护社会稳定

充分发挥治保会、村及市镇、人民调整委员会的作用,为农村的生产和生活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健全农村调整组织网络,提高调整人员素质和执法水平。化解不稳定因素,加强村民道德法律观念建设,营造一个较好的法治建设环境。

总之,农村基层法治建设环境的改善,使人们安居乐业,形成农村基层中的物质、政治和精神文明,有力促进中国社会和谐发展,强国富民。おお

参考文献

[1]栗晓宏.论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J].行政与法,2006,(9).

[2]刘雨果.关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思考[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4) .

[3]王川一.建设新农村,更需要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J].人大建设,2007(8).

民主法治范文第10篇

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直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党的十六大关于扩大基层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精神,认真落实民政部、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通知》以及《云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工作实施方案》、《市委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民政局、“三村”办关于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意见》,我县从去年1月开始,结合全县“三村”工程建设,在首批8个“三村”工程建设试点村同步开展了23个“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通过近一年来的实践,各单位紧密结合“三村”建设工程和村级“两委”换届,以法制宣传教育为基础,突出依法建制,以制治村,围绕“四民主”、“两公开”,扎实有序地开展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涌现出了一批村级组织健全、事务管理规范,民主选举、民主决策落到实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有章可循,法制宣传深入人心、守法、用法、护法、依法办事蔚然成风,矛盾纠纷及时性有效化解,社会治安良好的村级法治示范典型。去年12月,我县已经有1个村被省级命名为“民主法治示范村”。当前,随着第一批“三村”工程建设即将完成,县委、县政府将启动第二批“三村”工程建设,而“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开展现状未能与“三村”建设同步,一些乡、村对此项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统一,创建活动不够深入,工作发展不平衡。为真正落实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提高农村法治化管理水平,使更多行政村跨入“民主法治示范村”行列,促进依法治县,结合我县实际,提出进一步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

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是深入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有效措施和载体,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推进依法治市、依法治县进程的基础性实践,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农民群众利益的具体体现,是全面推进村民自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小康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农村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切实做好全县的“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对于调动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参与基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增强村民自治的能力和水平,规范村级事务管理与监督,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平安县”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乡(镇)“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点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这一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我县农村工作战略,充分认识做好“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村为基础、以农村基层干部、群众为主体,继续在“三村”工程建设点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创建具有榜样和示范作用的先进典型,摸索农村基层法制建设的方法和经验,发挥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作用,调动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自学性,增强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规范村级事务管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带动全市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切实抓好创建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要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这一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深入贯彻落实民政部、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通知》精神以及《云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市民政局、司法局、“三村办”印发的《**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标准》,围绕三个目标,完善两项制度,形成一个机制,做好四个结合,切实推进创建活动的深入进行。

(一)“民主法治示范村”要始终围绕三个目标进行。一是农村民主更加健全,党支部领导的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切实发挥作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更加完善,农民群众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权利得到切实的尊重和保障,形成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二是农村群众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法律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各项规章制度更加完善,农村干部群众的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的法制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三是实现我市社会更加稳定、民族更加和睦、边防更加巩固、治安更加良好、群众更加和睦的良好局面。上述三个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也是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发展的过程,但“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要始终围绕这三个目标进行,离开了这三个目标,创建活动就失去了意义。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两项基本制度。村民自治章程是农村实行村民自治的规范性和权威性的规范,主要是对村民委员会的管理权限和管理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是村民实施民主管理的重要手段,相当于一个村子的“小宪法”;村规民约侧重于对个人行为的规范,是调整村民与村、村民与集体关系的重要手段,是全体村民对自身行为的一种约定,相当于一个“小民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就是要从建立健全两项制度入手,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依法建制。两项制度的每一条款都必须做到于法有据。制定村民自治章程主要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会民大会、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调委会、治保会、卫生委员会等组织的职能、任务、村民的权利义务等基本问题信出明确的规定,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便于操作。村规村约要根据国家宪法、法律和现行政策的有关规定,不能出现侵犯公民权利的条款。二是要从实际出发。我市地处边疆,民族众多,村与村之间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民族风俗习惯千差万别,在进行制度设计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贴近当地农民的生活实际,尽可能做到简便易行、实在管用。三是制度的起草过程一定要严格程序。第一步,由党支部、村委会讨论确定制度起草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第二步,由专门起草小组进行起草,第三步,召开各方面的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进行反复修改;第四步,召开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联席会议修改;第五步,报司法所进行合法性审核;第六步,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第七步,张榜公布,同时报乡镇政府备案。

(三)要形成一个符合自治要求的矛盾调解机制。在村民自治的实践中,不可避免村民与集体之间、村民相互之间会发生一些矛盾纠纷。这些问题往往构不成刑事处理和治安处罚,但明显违反了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的规定,而法律又没有给村民委员会设定处罚权。在创建中可以以人民调解组织为依托,建立一种矛盾调处机制,凡涉及村民与集体、村民与村民之间发生矛盾,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由村民委员会出面调解,形成调解协议,双方自觉执行。一方反悔的,可向人民法院,这样的一个矛盾调解机制就相当于一个“小民庭”可以把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四)“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要注意搞好四个结合。一是要与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通过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搞好村民自治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要与“三村”建设相结合,围绕建设生态村、文明村、小康村的目标,整顿村容村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三是要与解决突出治安问题,创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相结合。通过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把突出的治安问题整顿好,把正常的社会秩序建立进来,把农民的信心树立起来,把村民委员会的权威树立起来,在这个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四是与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搞好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相结合。进一步在广大村民特别是基层干部中开展经常性的法制教育活动,使广大农民群众学法、守法,积极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并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广大农村干部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做到依法行政,民主治村,把向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和必要的法律援助作为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重要措施,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三、加强领导,措施落实、确保“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取得实际进展

县、乡党委、人大、政府要高度重视,把“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作为抓好“三农”的基础工作和“三村”建设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

1、在县委、县政府对第一批“三村”建设工程考核验收时,将“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纳入考核范围,并在部署第二批“三村”建设工程时,统筹安排创建内容,以促进各地“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深入进行。

2、成立市、县、乡(镇)村三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县级由县委普法办、县司法局、县民政局、“三村”办组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司法局,负责组织指导、督促检查创建活动的开展,各乡镇村也要相应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及时制定创建活动方案及建设标准,有步骤、有程序地进行创建。

3、“民主法治示范村”的确定,根据省、市有关要求,经研究,确定以下村(社区)为2005年开展创建的点:

*

*

*

在开展上述24个创建点的同时,继续抓好***等15个村委会的创建工作。

4、加大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力度,特别是“两委”干部认真组织学习《意见》、《通知》精神和《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讲话》、《**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标准》、《**市农村基层法律知识读本》,使他们首先成为法律明白人和民主法治带头人,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组织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推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5、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我县村级政权分布较广、民族众多、地理环境、区域差别及干部群众差异较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时,要立足本地实际,勇于开拓创新,选择不同类型的地区,开展创建活动的试点工作,在抓好试点的基础上,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创建活动,以点带面、分类指导、分批进行、逐步推进,把创建工作健康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力争在两年内,使全市30%的行政村跨入“民主法治示范村”行列。

6、落实责任,分级命名。进一步加大“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力度,使此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今年下半年,要在市、县两级建立完善工作目标责任制,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按照《**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标准》,对“示范村”执行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务、财务公开、农民负担等群众关心的重大事务进行量化考核。我县也要在认真组织检查的基础上,命名表彰一批县级“民主法治示范村”,为全县“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广泛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7、加强督促指导。全县各级司法行政、民政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针对新势下开展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逐步探索创建活动的规律和特点,适时加以引导,增强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工作的长效机制,经常抓、抓经常,防止形式主义。要定期不定期组织检查,督促、指导基层“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开展。组织、宣传、统战、农业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各级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使“示范村”切实发挥示范作用。

上一篇:外资并购范文 下一篇:法治理念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