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中教育范文

时间:2023-04-04 10:52:12

民办高中教育

民办高中教育范文第1篇

民办普通高中公共财政扶持存在问题一、民办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

1.学校办学规模与班级规模过大,进而影响到教育质量问题

就全国范围来看,从对2007~2011五年的有关数据分析看出(见表1),普通高中教育学校总数量连续减少,在校生总数量前四年呈下降趋势,2011年又有所增加。这种状况可能是由于将原来的部分高中撤销或合并到示范高中或重点高中,这样对于示范高中或重点高中来说,势必可以扩大规模,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但同时也存在学校办学规模与班级规模过大的问题,进而影响到教育质量问题。

如表1所示,2007~2011年间,民办普通高中学校数量从3101所减少到2394所,所占比例从19.78%降低到17.49%,呈明显下降趋势;而民办高中在校生数前四年从2459561人减少到2300706人,2011年略有增加到2349800人,所占比例前四年从9.75%降低到9.48%,2011年又增加到9.57%。不难看出,总体上民办普通高中学校数量所占比例一直偏低,而且平均每所学校在校生数较少。这种状况对民办高中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民办普通高中的生存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

(1)民办普通高中面临着与公办高中竞争升学率的强大压力

由于公办普通高中大多具有多年的办学经验和公共财政经费的支持,在竞争中更多处于优势,而民办普通高别是初建阶段的学校,其生源、教师质量、办学经验和水平,甚至校风和知名度等,都与知名的公办普通高中是无法竞争的,在各方面都处于劣势,最终可能因办不下去而倒闭。即使部分办得较好的民办高中学校,也同样面临与公办高中竞争、保持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压力。

(2)师资问题成为影响民办普通高中发展的瓶颈

首先,民办普通高中的师资队伍构成不合理。一方面,民办普通高中的教师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即青年教师、退休返聘教师占多数,而中青年骨干教师比较少;另一方面,民办普通高中的教师队伍流动性大,难以稳定,每年有10%~15%的优秀教师流失,大多流到公办农村中小学或考公务员,或其他有编制的单位。其次,民办学校对教师培训没有固定的经费支出和保障,仅有的培训也不够系统,直接影响教师队伍的质量。

①民办普通高中教师地位较低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民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与公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但实际上民办普通高中的教师却不能享受与公办高中教师同等地位和待遇,以至于人们都不愿意选择到民办普通高中任教。

②教师福利保障较少

一是现有工资和福利待遇低,不能和公办学校教师享有同等待遇;二是教师退休后没有保障。民办普通高中教师退休后不能和公办高中教师同等享有退休金。

③民办普通高中教师不能享有正常的职称评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民办学校教职工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依法享有与公办学校教职工同等权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表面上与公办学校一样,但事实上参与及获得的机会都较少。

④教师流动制度不够合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行政部门建立、完善有关制度,保证教师在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之间的合理流动。”而现有政策规定公办学校老师可以到民办学校,但只有3年时间太短。这些师资问题的解决,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民办普通高中的发展。

(3)民办普通高中学校面临经费短缺问题

由于民办普通高中没有各级财政拨款,大都靠学费收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而学校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学费收入的多少。同时,虽然民办普通高中学校收费方面可以有一定的自利,但由于其收费更多是由市场决定,为了吸引更多的生源,特别是学校发展起步阶段,民办学校在收费上也不敢过高。即使对于办得较好的学校,可以根据升学率逐步提高收费标准,但总归还是有限度的,如果收费超过家长的接受能力时,人们自然会更愿意选择公办高中学校就读。因此,民办学校靠学生收费维持学校运转带来的经费不足问题也影响着民办普通高中的发展。

2.民办普通高中学校还存在其他诸多问题

比如在办学用地上,虽是按照公益事业用地办理,低价出让给学校,但对于办得较好的学校要在学校周围扩大用地,就会面临拆迁补偿难等问题,使得学校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拿到土地,导致不能按计划扩建校舍、运动场地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发展。

二、公共财政扶持民办普通高中教育的必要性

1.民办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要求公共财政扶持民办普通高中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三条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形式也,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政府及管理部门应看到,民办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财政对于民办教育的政策扶持,是关系到整个国民教育健康发展的根本大事。民办教育的作用不仅如此,在更大程度上,“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这就是说,民办教育还具有促进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是教育改革深化的动力源泉。民办教育对教育市场份额的占有,意味着各级政府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力量的介入减轻了政府应承担的对教育的责任。因此,不需要从理论的角度对民办教育的产品性质作出怎样的说明,单纯从管理理性出发,从良序社会及有效实践出发,政府对民办教育进行财政扶持,也是应该的。作为民办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民办普通高中享受公共财政扶持自然在情理之中。

2.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公共财政扶持民办普通高中教育

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第五章第十一条规定要“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第十三条还规定:“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这些规定不仅明确了我国高中教育发展的目标,而且提出在办学体制方面实现多样化,正给民办普通高中一定的发展空间和机遇。根据我国教育部统计数据表明,2006年全国高中阶段(职前)毛入学率仅为57.7%。因此,为了实现高中教育的普及,有赖于民办教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然更需要加大公共财政对民办普通高中教育的扶持。

3.现有民办普通高中教育问题的解决需要公共财政的扶持

如上所述,目前民办普通高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尤其是师资问题,其解决的根本出路是解决经费问题。经费问题的解决,一方面可以由民办学校举办者加大投入的同时,通过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吸引更多的学生到民办学校就读,这样学校可以有更多的学费收入,有助于缓解学校经费的紧张;另一方面则是需要公共财政给予财政拨款的扶持,民办学校有了较为固定的经费保障,就可以在保证正常教育教学所需经费的前提下,拿出一定的经费解决教师工资福利等问题,更好地提高民办学校办学者的积极性,促进民办普通高中的可持续发展。

三、公共财政扶持民办普通高中教育的政策建议

1.公共财政侧重给予民办优质高中教育支持

从目前民办普通用高中学校情况来看,虽然有不少所民办高中学校,但由于其客观上在许多方面处于劣势,导致真正能与公办高中相竞争的优质民办高中学校还是很少的。因此,公共财政支持民办高中要侧重于支持一些办学规范、教育质量高的学校。

2.公共财政多给予民办特色高中教育支持

目前,民办普通高中学校中更多的是普通学术性中学,即为升入大学作准备的中学,这和公立高中学校的性质是一样的。这类学校属于英才学校。这类学校不但设备好、教育水平高,而且生源也要好。争得高素养的生源本身就是一种考验。要办好这类中学要做长期的努力。只有在设备、教育水平和生源质量上达到很高水平才能进入和重点中学竞争的行列。民办教育只能办少数这类学术性中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第十三条“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因此,民办普通高中要想有立足之地,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当然这也应是公共财政重点支持的学校。

3.公共财政可以给予民办综合高中教育适当支持

目前,我国在发达地区虽已走向高中普及的阶段,但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处在大众化阶段,离普及化阶段还有较远距离,因此要让每个高中毕业生都上大学是不可能的。所以,大批民办普通高中可以办成综合高中,公共财政也给予民办综合高中教育适当扶持,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第十三条提出,“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综合高中学生可分为三组或三类:学术类、职业类和普通类。学术类,和上述学术性中学的办学目的和办学条件完全相同。只有这一类的学生才可以和学术性中学竞争,其他两类根本不应提出升学竞争的任务。职业类,即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进行职业教育,办学目的和职业高中相同。学好规定的普通课程和学好规定的职业学科和职业技能,就是完成了学习任务。普通类,即进行高中程度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完全中学文化素养的好公民。综合高中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志愿,因材施教,进行分类培养。

4.公共财政要重点支持解决民办普通高中的师资问题

公共财政支持民办普通高中学校的途径和形式多样,除了现有的给予民办学校土地优惠、以奖代补、税费减免外,也可以拨付适当生均经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补助,还可以针对教师给予工资福利和培训经费的支持等形式。其中,应以解决师资问题为重点,主要用于提高教师福利待遇,也可以用于加强教师培训,专款专用,以提高教师到民办普通高中学校工作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统计数据(2007~2010)[EB/O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发展统计公报(2007~2011)[EB/OL].

民办高中教育范文第2篇

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办出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

然而,民办高中教育,却成了整个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和洼地,是人民群众最期盼得到的然而优势又明显不足的教育领域。

本文仅就民办普通高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民办普通高中如何规范和发展提出对策。

一、民办普通高中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民办普通高中的数量呈逐年减少的趋势,一些民办普通高中举步维艰,民办普通高中生存状态前景堪忧。

1.招生难——教学质量不高

目前民办普通高中的生源,除少部分学校办学起点高,办学一开始就定位在高端办学,公然挑战公办学校老大的地位,硬抢优质生源之外,绝大多数处于整个普通高中招生梯队的底端。即等公办招生后剩下来的,所以生源的“先天不足”,使不少民办普通高中学校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质量是立校之本,是民办高中的生命线。对学生和家长而言,他们最看重的是高考成绩。如果民办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低下,高考成绩上不来,学校就很难被社会和家长认可。

2.特色难——定位不准确

目前民办普通高中在办学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已与公办高中没什么差别。

有些学校办学定位不准,对教育市场的变化不适应。民办普通高中与公办学校拼高考,显然占不到什么优势。当然这需要学校创办者的战略眼光。

3.经费难——办学优势渐失

当前,高中教育竞争日趋激烈,国家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各地纷纷实行绩效工资后,公办学校老师的工资在不断增长。而民办学校教师工资福利等却没有提高多少。原来民办老师的工资远远高于公办的情况发生了根本改变,即民办老师高工资的优势不存在了。这势必挤压民办学校的生存空间,民办高中如果在教师的待遇上不进行及时调整和跟进,必将极大地影响教师的积极性,这将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4.回报难——影响办学积极性

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民办学校想提高收费标准不那么容易。部分民办学校出现了入不敷出,收支不平衡的情况。更何况有些民办学校的建校资金中有相当部分是举债的,还背负着付息与还贷的负担,更容易陷入经济困境。

而国家关于民办学校的合理回报的问题仍然是雾里看花或者语焉不详。

5.政策落实难——可操作性不强

尽管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都有关于发展民办教育的论述,尽管有《民办教育促进法》中的明确表述,尽管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的规定,但长期的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一些地方政府及其行政官员仍然对民办学校的发展抱着这样那样的偏见,认为是公办的“补充”,或者是“后娘养的”而不予重视或者想方设法设置障碍限制它的发展。起码态度不够积极。

二、规范和发展民办普通高中的应对策略

1.政策方面

(1)应及时大规模地清理有关歧视民办教育的政策和法规。给公办和民办以同台竞技的机会。应尽快落实到各级政府的行动中,专门制定一个关于发展民办高中的若干意见(细则)。

(2)招生方面:打破公办学校招生一统天下的局面,将优质学生资源均衡分配。

(3)公办学校教师与民办学校教师之间的自由流动,建立能进能出的机制。公办学校的优质师资也可以到民办学校任教。当然,要解决教师们的后顾之忧,解决档案问题,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问题迫在眉睫。如果说改革30年了,教育改革不够理想的话,这应该算是其中之一吧。

(4)在税收方面予以优惠,给投资者以合理回报,提高举办者的积极性。

(5)对于一些办学前景广阔的民办高中学校,应给予资金方面的支持(贷款)。

2.民办学校要做大做强,打出自己的品牌

国际上如美国和英国的有些私立学校在世界上颇负盛名,还是因为它的教学质量好,能得到社会的认同。

办学质量是民办学校的立校之本,一流的办学质量,是民办学校成功的“法宝”。

3.以人为本,遵循教育发展规律

既要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又要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按教育教学规律运行。

对待教师同样要以人为本,要能招的进,留的住,活的好。

4.加强自身建设

民办学校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谋生存求发展,必须加强自身建设,苦练内功。向教学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靠声誉谋发展。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那就要:聘好老师,招优等生,办好学校。办成为老百姓认可的优质高中,以质取胜。

5.办职教

不与公办高中拼升学率,关注社会需求旺盛的职业教育,也是选项之一。那就涉及到转型问题了。

6.办特色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民办高中可以与高校、戏剧、体育等机构联合办学。或者形成音乐、美术、体育等教学优势,形成特色品牌。从而得到社会的认可。

7.高复班

在目前,高考复读的需求依然不会少。考生和家长纷纷将目光转向民办学校。这给民办高中提供了新的生存机遇。比如无锡就有一所江南第一高考复读班。

8.办学方式多元化

(1)举办国际班、国际部。

根据苏南经济比较发达,人民生活水平高的特点实施国际化办学,引进优质资源,能够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从教学特色、课程特色、管理特色、升学前景、就业前景等方面动脑筋,为家长和学生选择民办学校提供新的理由,而中外合作办学是很好的选择。

事实证明,设有国际班、国际部的民办普通高中,广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学校的发展前景也不错。

(2)比如:根据昆山台资企业多的特点,可以举办台商子弟学校。

(3)举办出国留学班。比如上海苏州等东部发达城市。

(4)举办“美国班”,“英国班”前景也是好的。

9.开展非学历教育

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没有民办教育的参与也是难以实现的。

总之,在加快普及高中教育的大环境下,民办普通高中只要抓住机遇,通过提升质量,办出特色,实行优质的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教育需求,就一定能获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民办高中教育范文第3篇

1.民办高中学生学习状况不良

由于高中学习的新特点,如教材、方法、内容等与初中阶段存在差异,这就给学生学习带来了一些困难,这是所有高中生都将面临的问题。

2.民办高中教师结构不合理

在民办学校建立一支优秀教师队伍,是其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如今在民办学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老教师和青年教师所占的比例相当大,而中年骨干教师却寥寥无几。

3.民办高中学校管理制度混乱

民办高中的学校管理制度大都直接照搬公办学校制度,存在许多漏洞和不完善的地方。在学生管理过程中,民办高中主要注重学生的升学率,以迎合学生家长的要求,仅仅以升学率当作提高学校名气、争取更多生源的筹码。

4.民办高中趋利色彩浓重

民办高中趋利色彩浓重,这就大大影响了其发展及教学质量的提高,许多民办学校因一心谋利而对教学质量不够重视。

二、造成民办高中教育现状的原因

1.生源素质不高

民办高中与公办学校相比,生源上处于劣势。这根源于民办中学自身的特征:一是民办中学收费太高;二是民办学校自身形象不佳,学校教育质量究竟如何,尚不明显,目前还很难赢得家长的信任;三是教育行政部门限定“学生就近入学”,无疑会给民办学校生源配置带来障碍;四是人们观念保守,谈“私”色变,加之没有法律法规保障,很难预料民办学校的命运。

2.骨干教师留不住,优秀教师流失严重

民k学校教师工作负担过重、压力过大,长期超负荷劳动。一个民办学校教师的工作量几乎是公办学校教师的两倍,许多教师不堪重负最终放弃所从事的教育事业。

3.学校管理不规范

民办学校在管理中往往目标定位不准确,制度不完善,管理措施不规范,造成管理上的混乱,没有形成体系,在管理中不能真正做到标准、高效,这就严重影响了民办高中的教学质量。

4.教育经费不到位

民办学校本身没有可靠的国家经费等作保障,造成其在经费来源上比较困难,缺乏渠道,如果争取不到更多的资金注入,教学设施设备跟不上,就难以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

三、民办高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

民办高中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只有明确的目标才能把学生导向理想的彼岸,民办高中要将教学目标置于首位。

2.逐步提高入学成绩要求

民办高中在办学伊始,由于各方面资源缺乏,家长及社会信赖程度低,被认为是“三流、四流”学校,在生源要求方面也较低,但是随着办学年数增加,办学经验增长,对学生的入学成绩要求也应逐渐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民办高中的教学水平。

3.加强创新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民办高中可以开展创新课程及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基础,同时开展创新竞赛,对创新成果予以奖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努力开展自主教育,加强与重点大学的联系

民办高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通过开展学术交流研讨使学生和教师走出校门甚至国门,使其在交流的过程中主动学习。民办高中还应该和一些重点大学加强沟通联系及合作,使学生在中学中感受大学的氛围及文化,促进学生产生考入重点大学的愿望。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民办高中应立足于当地经济定位好办学特色,制订适合本校发展的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对学生的管理,选拔优秀师资建立教师队伍,这样才能促进民办中学健康发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龙 军.论民办高中的困境和出路[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民办高中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办教育;差异化需求;超额需求;收入差距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2)01—0034—14

一、引言

2003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2004年4月,配套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出台。这两个相关法规的颁布,标志着中国民办教育获得了更好的发展空间。2007年,全国有民办幼儿园在园儿童868.75万人,占全部在园儿童的36.99%;民办普通小学在校生448.79万人,占全部小学在校生人数的4.25%;民办普通初中在校生412.55万人,占全部初中在校生人数的7.19%;民办普通高中在校生245.96万人,占全部高中在校生人数的5.43%;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257.54万人,占全部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的12.96%;民办高校在校生349.69万人,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的18.55%。数据表明,民办教育已成为我国各层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中国民办教育的发展有赖于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但根本原因是广大家庭对民办教育存在需求。中国地域辽阔,不同省份民办教育发展的规模并不一致,具有相似经济发展程度的省份,其民办教育的比例也存在较大差异,且不同层次民办教育的影响因素并不相同。具体分析,影响因素可能包括政府政策、经济发展程度、教育质量和收入分布等。本文旨在量化分析影响民办教育规模的各种因素,不仅要从面上分析中国民办教育的发展是否符合差异化需求和超额需求理论,同时也要探究不同层次民办教育规模的影响因素不同。

从我们的检索来看,国内外从经济学的视角研究中国民办教育规模影响因素的文献基本上还是一个空白,原因可能在于中国民办教育规模的增加是最近几年的事,还没有引起学者相应的关注。教育是民生之本,从经济学的视角研究此问题,揭示影响民办教育规模的不同因素的大小,尤其关注收入分布等对民办教育需求的影响,对于推进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其余部分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文献回顾和研究方法选择;第三部分是对影响民办教育规模因素的面板数据分析,试图分离不同层次民办教育规模影响的因素是否存在差异?着重分析人均GDP、收入差距、公共教育经费投入、教育质量等因素的影响;最后一部分总结全文,给出政策建议,并指出本研究的局限。

二、文献回顾和研究方法

要分析影响民办教育规模的因素,起点是分析家庭对民办教育的选择。教育具有消费和投资两种属性,在公立教育和私立教育并存的前提下,家庭选择私立教育,从消费的角度,即认为私人教育服务至少和公立教育服务一样好;从投资的角度,期望通过投资私立教育来获取至少和公立教育一样的收益。

(一)相关文献

在分析家庭对公立教育或公立教育的选择时,存在能力和收入两种区分标准。stiglitz(1974)认为如果每个家庭财富一样,在能力存在差异的前提下,存在一个能力阈值,高于这个值的家庭会选择私立学校,反之选择公立学校。Hamilton&Macauley(1991)的结论与stiglitz有明显不同。他们的研究较好地回避了对教育投入和产出度量的困难,认为在一个学区里,决定家庭选择公立学校或者是私立学校的关键变量是家庭收入及其标准差。收入分布是一个反映学生异质性的恰当指标,家庭通过消费者剩余的大小来选择私立学校或公立学校,存在一个收入阈值用以分割家庭对私立和公立学校的选择。

stiglitz(1974)研究的重点并不是家庭对私立教育的选择,一直到James(1986a)才明确将家庭对私立教育的需求归结为X两个解读:超额需求和差异化需求。超额需求理论是Weisbrod(1975)在研究非营利组织的自愿供给时界定的概念。James将这一概念用于分析家庭对私立教育的需求。在公共财政投入不足的前提下,公立教育不能满足全部家庭子女的入学需求,对教育的超额需求就会产生。一般而言,高等教育领域可能更适用超额需求理论,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广泛存在,就读学生人数也占据较高比例。James(1993)在另一项研究中,对超额需求理论作了进一步解读。家庭首选公立教育,当公立教育由于入学标准太高或者说招生数量太小导致其不能有效满足家庭对教育的需求,且家庭认为从私立教育中获取的收益大于成本时,就会导致对私立教育的需求。James认为私立教育需求是一种次优选择。这种解读不适用于普及了基础教育的国家,因为公立基础教育可能全部免费,或即使不免费但上学的成本在家庭的预算约束之内,这时,公立基础教育完全能满足家庭的需求,仅用超额需求理论不能完全解释家庭对私立教育的需求,差异化需求理论应运而生。差异化需求理论指由于文化、宗教、语言、质量、收入、国籍等所导致的对私立教育的需求。家庭对教育有不同的偏好,宗教学校是比较典型的情况。同群效应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家庭总希望子女与相同背景、相同学习程度的孩子在一起学习。质量的考虑也不容忽视。由于政府推进免费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扩招,若相应的财政投入没有得到增长,公立学校的质量有可能下降。因为对质量的需求有很高的收入弹性,收入越高,对相对具有较高质量的私立教育的需求就会增加。

从实证的角度解释私立教育需求时,很难分离超额需求或差异需求。Alderman,Orazem&Patemo(2001)的实证研究认为,在巴基斯坦,即使是最贫穷的家庭,也在广泛选择私立教育,并且随着收入的提高,选择私立教育的程度进一步提升;降低私立学校的学费,减少上学的距离或者提升私立学校的质量有助于提高私立学校的入学率。Emmanuel,Lockheed&Marlaine(1995)完成的一项针对哥伦比亚、多米尼加、菲律宾、坦桑尼亚和泰国的研究也指出,就读私立学校孩子的家庭收入、母亲的教育程度、父亲的职业等指标明显优于选择公立教育的家庭。两项研究表明,一方面在发展中国家,由于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足,家庭选择了私立教育,导致超额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私立教育办学质量的提升、家庭收入水平的上升、家庭对同群效应的追求等都进一步增加了对私立教育的需求,这是差异化需求。

超额需求和差异化需求理论在消费者理论中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教育服务是一种受管制的商品,政府投入不足造成了教育服务的短缺,排队或考试等是配给有限教育服务的一种手段,在我国盛行的择校现象正是配给的一种方式。若允许私立教育机构提供服务,且在私立教育服务同质化假定的前提下,会在私立教育服务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相等的点上实现对私立教育服务的均衡需求量。差异化需求事关家庭的偏好,公立教育、宗教学校提供的教育、高质量的教育、基于同群效应的教育构成了家庭可供选择的消费集,若公立教育提供的服务同质,则其他类型的教育服务往往需要依托私立教育来供给。所以差异化需求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家庭对公立教育和私立教育进行选择,内在原因在于家庭的偏好不同,在财富、时间、上学距离等约束条件下,对消费集中的不同类型的教育服务进行选择。

(二)分析方法

本文的分析方法结合了James(1986c)和Hamilton&Macauley(1991)的思路。

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对私立教育的需求(Dr)等于对教育的需求(D)减去公办教育的需求(Du),对教育的需求取决于人均收入(PCI)和城市化水平(URB),公立教育的供给(PUB)取决于生均教育支出(PSS)和人均高中教育公共预算(HSEDBUDG)。私立教育所占的比例(%PVT)取决于超额需求(DPRIV)和差异化需求(sPRIV),进一步又取决于人均收入、城市化水平、人均高中教育公共预算、生均教育支出和宗教因素(REL)。其中公立教育的供给取决于人均高中教育公共预算需要着重分析一下,由于文中以日本作为样本进行分析,而当时日本的初中和小学教育均为义务教育,而高中教育为非义务教育,因此人均高中公共预算更能准确反映政府对于公共教育的供给。研究以中等教育中私立教育的百分比作为被解释变量,通过OLS方法得出了拟合优度较好的结果,即一个地区的人均收入和宗教人士的比例对私立教育的百分比具有正的效应,而生均教育支出和人均高中教育公共预算对私立教育的百分比具有负的效应。

Hamilton&Macauley强调收入分布是决定民办教育规模的重要因素。在价格为p时,高收入家庭对教育的需求量为q*(代表质量)。如果选择q,家庭会损失B的福利。如果允许民办教育供给,在价格为p时,家庭会选择q8,这时就不会造成B的福利损失。这里家庭必须支付税收用于发展公立教育,平均每个家庭承担的公立学校的成本为pq,这里界定为C+C’。如果B>C+C'',则家庭依然会选择民办教育,这会带来福利的增进。如果价格从p下降到p,这时需求会从q增加到q**,选择民办教育的家庭其消费者剩余为B+B’,但相应地需要支付的公立学校的成本这时就变成了pq。如果家庭选择民办学校,其净收益为:

上式中σ代表对应地区家庭收入的标准差,x代表影响学校选择的其他变量。

James是从超额需求和差异化需求理论出发,归纳和总结出影响民办教育规模的变量。Hamilton&Macauley则从家庭消费者剩余最大化的角度,推导出影响民办教育规模的最大因素是收入分布,这分别代表从现实经验归纳以及依据合理假定进行数理推演两种分析范式。以两种方法为基础,我们认为,影响民办教育总需求(N)的力量包括地区经济发展程度(y),影响民办教育超额需求的力量主要包括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b),影响民办教育差异化需求的力量主要包括收入分布(σ)、城市化水平(u)、教育质量(q)等。函数表示为:

N=f(y,b,σ,u,q)

(7)

(三)我国不同层次民办教育需求的类型

超额需求主要源于政府投入不足,差异化需求源于家庭对相关教育变量的不同偏好。分析目前中国各层次政府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的水平,有助于确定引致民办教育需求的力量是来自于超额需求还是差异化需求,关键是量和质的问题:一是各层次预算内教育经费数量应为多少才能满足量的需求;二是生均预算内经费是多少才能满足质的需求。量的需求可以以提供的就读机会的多少来测度,而质的需求情况较为复杂。从中国教育体系的现状来看,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已基本满足了每个家庭子女上学的需求;高中、中职和高等教育等各阶段的教育从量上还没有满足需求。

具体分析,在幼儿园阶段,家庭一般都会送子女到园学习。就目前的教育政策来看,学前教育是对民办教育进入管制最松的阶段,这也是在各层次教育中民办学前教育比例最高的原因之一。从现实来看,不管是公办还是民办教育,都在收取名目不同的一定费用,如赞助费或择校费等。以2006年分地区的情况来看,上海生均预算内经费达到5088.11元,而最低湖南为65.90元,除上海、、北京以外,其余生均预算内经费均未达到1000元。据此,可以认为在幼儿园阶段,在绝大多数地区,尽管生均预算内经费非常低,但入学机会基本上都达到满足,且幼儿教育阶段也没有实行“就近入学”政策。在此阶段,民办教育的出现可以认为是超额需求和差异化需求的力量并存的结果。由于幼儿年龄的特殊性,家庭送子女到附近的民办幼儿园就读的力量可能主要是超额需求;如果在相同距离内存在公办和民办幼儿园,这时的选择可能就是差异化需求力量引导的结果,但民办幼儿园大多规模较小,办学时间短,因此,归纳起来,对民办幼儿园的差异化需求力量可能较小。

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时期,新的《义务教育法》第七条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从目前的制度来看,从2008年9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此前已经免除,这意味着我国已全面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从理论上讲,从2008年9月1日起,中国的义务教育已实现了政府能够全部购买的阶段。从受教育机会的角度来看,不应存在超额需求,而导致民办普通小学出现的原因,从需求推动的力量来看,差异化需求的力量更大。从2006年的生均预算内经费来看,最低的是河南,为954.91元,最高的是上海,达到9483.01元。且从分布来看,除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等以外,其他省份均未超过3000元,绝大多数地区在2000元以下,2000元能否达到培养一个合格小学生的每年生均培养成本,不属于我们关注的重点。但就现实情况而言,应有不少城市家庭愿意支付超过2000元的学费送子女去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因此,这时对民办教育的需求主要是差异化需求。

虽同为义务教育阶段,但民办初中在校生规模明显较小学阶段有了显著提升。同小学教育阶段一样,在目前的制度设计下,导致民办学校出现的力量应主要为差异化需求。除上海、北京、天津、和浙江外,其余地区均为未超过3000元,最高的上海达到10459.78元,最低的河南为1210.74元。由于初中面临升入更高一级中学的压力,家庭一般更为重视初中教育,同时,年均3000元的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投入,应远低于城镇家庭的期望,这可能是导致初中阶段民办学校的比例更高的原因之一。

高中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数据表明,在民办学校就读的学生比例甚至低于初中阶段。从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来看,除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浙江、和青海六省市外,其余地区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均未超过3000元,最高上海为9979.31元,最低河南只有1335.72元。尽管生均预算内经费相比初中阶段无显著增加,但由于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因此,家庭可能会缴纳一定的学杂费等其他费用。从最近各年度《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来看。我国高中教育普通高中经费快速增长,但预算外教育经费增长高于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增长,特别是学费增长最快。与此同时,在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来源构成中,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占比例连续下降,学费所占比例持续提高。因此,对民办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主要是差异化需求,且这种力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中等职业教育的情况比较特殊。从2006年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来看,最高的省份是广东,达到7197.80元,最低的省份是河南,只有1193.75元。高于3000元的省份有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新疆、青海、黑龙江、浙江、辽宁等。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发展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分流广大初中毕业生,培养大量社会需要的普通劳动者。从实际来看,目前对中等职业教育需求的主体主要是农村家庭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因此,导致民办中等职业教育比例较高的原因可能主要是超额需求,即政府给定了普通高中教育招生比例限制,这时,不能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就只能进入中等职业教育,若政府投入不足,就可能导致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的产生,但由于中国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期望、职业教育的需求主体及就业市场的原因,超额需求的力量可能也不会很强。

民办高等学校(含独立学院)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相比小学和中学教育阶段有大幅度提升。2006年,、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的生均预算内经费超过了10000.00元,最低的是江西,只有2852.19元,生均预算内经费差距较大。近年来,我国民办高等学校发展迅速(含独立学院),原因有二:一是政府1999年开始推行的高校扩招政策;二是广大家庭对高等教育存在旺盛的需求。因我国民办高校在短期内其质量和声誉上难以和公办大学竞争,民办高等教育出现的主要推动力量应是超额需求。

从各层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分析可以看出,各地区生均预算内经费差异较大,有两点基本结论:一是直辖市(重庆除外)和青海、及新疆等为代表的民族自治区生均经费普遍高于其他地区。直辖市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高于其他地区,而民族自治区则可能是因为国家大量财政扶持。第二点结论是河南、安徽、江西等省份生均预算内经费偏低,可归结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人口总量较大等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总体看,各层次生均预算经费总体偏低,在独生子女的背景下,尤其低于城市家庭对教育的支付意愿,如幼儿园、中小学等。在义务教育阶段,对民办学校的管制强于非义务教育阶段,而义务教育阶段能提供100%的就读机会,这就决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导致民办学校存在的力量可能主要是差异化需求。幼儿园、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情况各有所不同,在现行教育体制下,高中教育还是主要以升学率为主要追求目标,而高中学校的办学质量一般需要较长时间积淀,这就导致了民办学校在与公办学校竞争中处于劣势,这可能是民办学校在校生在高中教育阶段比例偏低的原因之一。民办高等学校的大量出现,主要力量应源自超额需求。归纳上述讨论,有如下初步判断(见表1)。

由此,对于这6个层次的民办教育,可以归结为三种类型:一是弱强型,指民办普通小学、普通初中和普通高中;二是双弱型,指民办中等职业教育;三是强弱型,指民办学前教育和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

三、实证分析与结果

(一)变量选取的依据

本文的目的是依据民办需求理论,解释影响各层次民办教育规模的各种因素,因此,被解释变量选取的是各地区各层次教育中民办教育在校生人数占全部在校生人数的百分比、各地区各层次教育中民办学校占全部学校数的百分比以及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学经费占全部教育经费的百分比。

解释变量应能反映影响教育总需求的变量,这里主要选取的是人均GDP(全部按GDP指数折算成2003年价格),人均GDP水平高,表明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反映影响超额需求的关键变量为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包括幼儿园到高等教育各层次的变量,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高,表明教育投入大(均按居民娱乐教育文化消费价格指数折算为2003年价格)。差异化需求源于家庭的异质性,本文选取的反映差异化需求的指标包括:(1)收入分布,收入分布是反映一个社会人群异质性的一个恰当变量。由于绝大多数民办教育主要依托城镇,特别是中小学教育,我们认为城镇居民的收入分布是影响民办教育需求的一个重要变量。这里我们借鉴了王小鲁和樊纲(2005)的思路,他们使用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替代各地区的整体基尼系数,作为替代收入分布的一个恰当变量。我们用一个地区城镇居民高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总和与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总和的比值来代替各地区城镇居民的收入分布。(2)非农人口的比例。非农人口比例用以代表城市化水平,相比农村居民而言,城镇居民对教育质量的偏好强于农村居民。(3)民办教育生师比。一般认为,生师比可能是一个反映办学质量的恰当指标。

(二)变量来源及描述

由于民办教育的相关数据纳入《中国教育年鉴》的时间是2004年,因此本文选取的区间为2003~2006年,数据分别来源于2004~2007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教育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和各省(市、自治区)相应年份的统计年鉴。

表2描述了2003~2006年各层次民办教育学生规模的变动情况,同时也给出其他关键解释变量在2003~2006年的基本情况。从民办教育学生规模来看,各层次1民办教育学生的规模在这四年间基本呈上升趋势,仅民办中职的比例在2005年略有下降。其中民办学前教育规模增加了8.7%,民办普通本专科规模增加了6.8%。民办学校数总体上也呈上升趋势,除民办小学(2005年)和民办高中(2004年)曾出现短暂下降外,其中增长比较显著的是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增加了7.83%;民办中职学校增加了7.84%;民办高校增加了4.27%。

2003~2006年,各级教育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变动趋势并不一致。学前教育、小学、初中和中职教育的生均预算内经费均呈增长态势。学前教育生均预算内经费支出增长了34.59%,小学生均预算内经费支出增长了68.26%;初中生均预算内经费支出增长了71.45%;中职生均预算内经费支出增长了35.19%;高中生均预算内经费支出经历了从减少到微量增长的过程,总体来看减少了33.33%;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连续减少了两年,到了2006年有所增加,增加了10.28%。可见在近年的预算内教育经费竞争中,高中教育处于明显劣势。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政府这几年加大了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分割了部分原本投入普通高中的经费;二是处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教育无法得到同义务教育一样的经费投入上的制度保障。

从生师比来看,2003~2006年,民办中职的生师比一直较高且波动较大,其中2004达到了38.522,到2006年也达到了30.058。民办学前教育的生师比总体看有下降的趋势,民办小学和民办中学(含高中和初中)生师比变动的趋势比较相似,即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民办本专科生师比一直在呈上升态势,增长了10.43%。

从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学经费占全部办学经费的比例在2003~2006年也呈微弱增长态势,但在整个教育经费投入中所占的比例到2006年也只接近于5%,这表明,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学经费投入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还不相匹配。

(三)面板数据分析

在具体分析中,所有数据取自然对数以减少异方差。在具体进行检验时,我们运用Hausman检验来判断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Fixed—effectedModel,简称FE)还是随机效应模型(Random—effected Model,简称RE)。我们分别以民办学校在校生人数的比例、民办学校数的比例和民间教育经费(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学经费)投入比例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了回归,相关回归结果分别见表3、表4和表5:

1.以民办教育在校生人数占相应层次民办学校在校生人数的比例作为被解释变量。

表3结果的讨论:

(1)收入差距对民办教育学生规模具有抑制作用,但民众对民办小学和民办初中的差异化需求力量较强。具体分析,我国收入差距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民族自治区和中西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会从总体上抑制民众对教育的需求,这表明出现超额需求的可能性较小。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收入呈现分层,高收入家庭增多也会带来较强的差异化需求,这种对教育的差异化需求主要体现在中小学阶段。民办小学和民办初中对应的收入差距系数为正(但不具统计学显著性),表明在义务教育阶段,民众对民办教育的需求主要是差异化需求,且主要对于质量的偏好而产生的强烈需求。民办本专科教育对应的收入差距系数在0.01置信水平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根据表1归纳的结论,由于落后地区对民办本专科教育需求的力量较弱,而差异化需求同时也弱,因此收入差距从总体上降低了民众对民办本专科教育的需求。

(2)非农人口比例降低了民办教育学生的规模。一种总体判断是:城镇人口并不偏好于民办教育。我国非农人口比例较高的地区除了老的三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和天津)外,其余主要是民族自治区和一些老工业省,如辽宁和黑龙江,总体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这直接引致教育需求总体水平的下降。民办高中、民办初中和民办小学对应的非农人口比例系数分别在0.01、0.1和0.05置信水平具有统计学显著性,表明非农人口比例的增加能显著降低民办高中、初中和小学的规模,问题可能在于这三个层次的民办教育大多学费昂贵,城镇人口的增加并不必然带来较强的差异化需求。

(3)总体来看,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对各层次民办教育学生规模的影响不一。民办本专科、民办高中和民办初中所对应的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系数均为负(但不具统计学显著性)。政府的预算内教育经费基本上投放到公办学校,生均教育经费高,表明公办学校的教育质量能够得到保证,这会显著降低对民办教育的需求,包括超额需求和差异化需求。民办中职、民办小学和民办学前教育的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系数为正(但不具统计学显著性),可能的原因在于竞争效应。如,对于民办学前教育,2003年、2004年、2005年和2006年,民办学前教育规模占全部学前教育规模的比例分别为22.9%、25.9%、24.9%和31.6%,远远高于其他层次的民办教育规模所占的比例。如果从学校数来讲,比例更高,如2006年全国民办幼儿园为75426所,占到了全部学前教育机构的57.80%,已经超过了公办幼儿园的比例。从市场结构来看,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已经开始影响到公办学前教育机构的生存。预算内生均学前教育经费的提高是公办学前教育机构提高生存能力采取的应对举措。

(4)人均GDP值对民办教育学生规模具有促进作用。各层次民办教育所对应的人均GDP系数均为正,且除民办小学外,其余层次民办教育所应的系数均在0.01置信水平具有统计学显著性。这证实,经济发展水平是始终决定民办教育规模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越发达的省份,其民办教育规模越大。

(5)民办教育生师比越高,各层次民办教育学生规模越大。各层次民办教育生师比系数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性,这表明,生师比越高,对民办本专科、民办高中、民办中职、民办初中、民办小学和民办学前教育的规模具有显著正的促进作用。生师比一般被认为是可代替教育质量的恰当指标,生师比低则表明教育质量较高,根据差异化需求理论,高的质量是引致民众差异化需求的重要力量。对此结果的可能解释为,一是生师比可能不是反映教育质量的合适指标;二是生师比的内涵是民办学校每个教师负担的学生数,一个可能的解读是“从众效应”,即就读于民办教育的人数达到一定规模后,反而有更多的学生就读于民办学校。据此,本研究提出,在一个地区民办教育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关键多数”点,在此点之前,民办教育的发展可能比较缓慢,但一旦达到了此点,则民办教育规模的增长速度会比较快。

2.以民办学校数占相应层次全部学校数的比例作为被解释变量。

表4结果的讨论:

(1)收入差距均未显著进入回归方程。但相对于民办学校学生规模来讲,民办本专科和民办学前教育所对应的收入差距回归系数由负变为正(但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这表明,对于民众而言,对于民办学校的差异化需求的力量开始增强。

(2)非农人口比例对于民办学前教育、民办中职和民办初中学校数量的影响为正,其中民办学前教育所对应的回归系数在0.1置信水平具有统计学显著性,这表明,差异化需求的力量开始上升,非农人口比例的上升带来了对相应层次民办学校的较强的差异化需求,特别是对民办学前教育机构。

(3)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的提高对民办学校的发展并不利,特别是对民办本专科教育和民办高中教育(分别在0.05和0.1置信水平具有统计学显著性),预算内生均经费的提高强化了公办学校的竞争力,相应就会抑制民办学校的发展,这同对民办学生规模的影响是一致的。同时,在民办小学和民办学前教育的影响为正,原因还是竞争效应。

(4)人均GDP对民办学校的发展具显著促进作用,各层次民办学校对应的系数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性,经济发展推动民办学校数量的增多。

(5)生师比对民办学校规模的影响并不一致。对于民办小学、民办本专科、民办初中和民办学前教育学校数的影响为正,其中民办小学对应的回归系数在0.05置信水平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原因和对民办教育学生规模的影响可能一致。但生师比对民办高中和民办中职的影响为负(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这时,可能对于学校来讲,特别是对高中学校,其作为办学质量的标尺效应就开始显现出来,即高的生师比意味着低的教育质量,低质量必然限制民办学校的发展。

3.以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学经费占全部教育经费的比例作为被解释变量。

这里,我们主要关注的是收入差距、非农人口比例和人均GDP水平对于民办教育投资规模的影响。表5结果的讨论:

(1)收入差距对民办教育投资规模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纳入各层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和生师比后均呈现负效应,且除民办高中外,其余收入差距所对应的回归系数均通过统计学显著性检验。这表明,贫富差距悬殊的地区,民办教育投资的意愿较弱。

(2)非农人口比例似对民办教育投资规模具有正的促进作用(均不具统计学显著性),这表明城镇人口较多的地区,人们更愿意投资民办教育。

(3)人均GDP越高的地区,人们越愿意投资到民办教育。除民办初中和民办小学外,其余层次民办教育均在0.01置信水平上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同时,我们发现,民办本专科、高中、中职和学前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对民办教育投资规模的影响为负(其中民办中职对应的回归系数在0.01置信水平具有统计学显著性),这表明政府增加对这四个层次教育经费的投入对民办教育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而民办初中和小学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增加则与民办教育投资具有互补效应(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四、结论、政策建议和研究局限

基于我国2003~2006年各省市的各层次民办教育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显示,各层次民办教育需求影响的力量有相同之处,也存在一些差异,且对民办教育在校生规模、民办学校规模和民办教育投资规模的影响因素又略有差异,这表明发展中国民办教育事业需要分层指导,同时根据不同层次民办教育的影响因素,分别运用不同的政策手段。据此,我们有以下分析。

(一)几点结论

1.我国民办教育同国外很多国家私立教育的发展的制度环境不完全相同。民办教育的发展并非完全受市场因素左右,政府对于发展民办教育的政策始终是民办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建国以来,整个民办教育的衰减和兴盛都直接受政府政策的左右,因此,分析中国民办教育需求的影响因素,政策变量需要考虑。2003年9月,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我们选取的样本周期(2003~2006)正好处于全国民办教育政策基本无大的波动的时期,有效回避了政策波动的影响。但各省、市、自治区对于发展民办教育的政策还存在一些差异,而这种差异很难用一个恰当的变量去捕获。如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基本上完全受到政策的左右,根据我们的归纳,对于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基本上处于“双弱”需求的态势,而其规模的不断提升,主要原因就在于政府的大力扶持。

2.民办高等教育、民办中等职业教育、民办小学和民办学前教育,其成长机制和市场需求存在明显差异,各个阶段民办教育发展的目标也不一样,导致了对其需求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在中学和小学阶段的民办教育很多时候以贵族教育的形式出现,以升入更高更好的学校为目标。举办者面向的主要对象是富裕家庭,同时十分注重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培养。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证实,对于民办初中和民办小学存在很强的差异化需求。民办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举办的,如果孩子能够进入普通高中且家庭财力允许,家庭一般还是愿意将孩子送到普通中学,而不是中等职业教育,举办中等职业教育的民办教育机构也大多不以贵族教育的形式出现,其面向的可能更多是中低收入家庭。民办和公办学前教育机构的差异度并不显著,其举办者满足更多的是超额需求而不是差异化需求,大多数民办学前教育机构面向的主要对象是普通家庭。

3.总体上看,收入差距过大并不有利于民办教育的发展。尽管收入差距是反映家庭异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会导致对于教育质量的较强的差异化需求,但从具有统计学显著性的回归系数来看,其对民办教育在校生规模和民办教育投资均具有抑制作用。这表明,贫富差距的加大所引致的对教育总需求力量的减弱抵消了其所导致的差异化需求力量的上升。

4.非农人口比例反映的是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从回归系数显著的实证结果来看,非农人口比例的上升并不支持民办教育在校生规模和民办学校的发展,但支持民办学前幼儿机构的发展,这可能和其市场结构和家庭对民办教育的差异化需求密切相关。这表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并不必然带来民办教育相应的良性发展。一般认为城镇家庭对于教育质量更为重视,由此会导致对优质学校的追逐,但可能受制于学费、入学机会或就近入学政策等原因,导致潜在的需求并没转化为现实可行的需求。同时,非农人口比例的增加可能会促进民办教育的投资。

5.政府增加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对于民办教育的发展具有挤出效应。从回归系数显著的实证结果,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增加对于民办高校和高中学校数量的增长以及对于民办中职的投资都具有负的影响。这似乎是增加教育投入过程中的一个两难选择,因为预算内教育经费基本投入到公办学校,经费增加会增强公办学校的办学竞争力,势必降低对于民办教育的需求。

6.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始终推动着民办教育的发展,无论是民办教育学生规模、民办学校数规模或者民办教育投资规模,都显著地受到人均GDP水平正的影响。即,在经济发达地区,民办教育规模的比例较高,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民办教育规模的比例较低。

(二)发展民办教育的一些政策建议

1.进一步贯彻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促进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协调发展。《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提出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国家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要给予民办学校同公办学校相同的地位,一是要真正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者所追求的目标。民办学校在追求与公办学校办学地位平等的过程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面临的最大制度障碍是什么?这表明,在相关政策的制订过程中,必须充分吸取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二是民办学校的法律地位需要得到保障,这需要通过保障各民办学校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来得到具体体现。如民办学校的管理者、教职工和学生是否完全享有同公办学校相应者的权利,目前虽然在制度上得到了体现和保障,但在具体操作上是存在比较大的困难的。三是民办学校还有一个重要的主体是学生。在招生和就业两方面,要确保民办学校学生享有同公办学校学生一样的权利,包括在档案管理、就业信息提供、参加相关招聘会等方面不得设置歧视性的障碍。

2.建立可行的合理回报制度,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教育。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民办学校提出要取得合理回报,或者公开宣称是“取得合理回报”的营利性学校。由于取得合理回报的先决条件是向社会公示相关财务信息和办学质量的情况,在中国社会的传统观念下,如果声称取得合理回报,可能很难获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降低公众的需求。如果希望正大光明地取得合理回报,则从制度上必须接受政府和社会全方位甚至是透明的监管,这不符合民办学校投资者举办的初衷。在现实中,也几乎没有民办学校申请去获得“合理回报”,可以认为,这与制订该项政策的初衷产生了背离。

由于目前民办学校的投资者事实上是民办学校的实际控制人,因此,政策和制度设计的出发点是要让民办学校的出资人正大光明、诚实守信地获得应有的正常利润。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正常利润是企业家可能的机会成本。对应于民办学校,就是学校管理层的机会成本,也就是说如果民办学校的管理层不从事民办教育事业而从事其他行业所能获得次优选择的收入。以此为出发点,来设计民办学校投资者的正常利润可能较为合理。这是一种思路。第二种思路,目前民办学校在相应地域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垄断势力,从这个角度出发,民办学校之间的竞争类似于寡头竞争,如果分布较为密集可能接近于垄断竞争,在此情况下,就能获得相应的超额利润。这种超额利润是投资人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从政策设计者来讲,可以规定投资人所能获得的超额利润额应小于或等于同等资本额投资社会其他行业的平均超额利润率。同时考虑以上两种思路从激励性的角度来看是不存在问题的,但如果从公益性的角度来看可能存在不足。教育事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它的成本某种意义上能决定其人才培养质量,即成本越高可能质量越高,这就意味着如果以利润最大化为追求或者说以成本最小化为追求可能会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一个基本前提是,无论是正常利润还是超额利润,确保基本的人才培养质量是一个根本。这就需要政府主管部门深度介入教学质量的监控。

3.建立合理的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制度,引导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良性竞争,满足广大家庭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预算内教育经费主要投入到公办学校,这是合理并应该长期坚持的制度。但从提升教育体系效率的角度来看,发展一定规模的民办教育能有效推动公办学校提升教育质量。特别是在中小学教育阶段,由于实施了全免费的义务教育制度,超额需求从理论上讲不复存在,这时,公众对教育选择很大程度来自于差异化需求。但总体而言,目前我们的教育体系竞争性还不强,民办教育的引入还没有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普通家庭实际上缺乏足够的空间和能力在学校之间进行选择。目前普遍施行的是“就近入学”和“电脑派位”的原则。这两种政策事实是一个整体,即先确定地区,再由电脑随机分配学校。在没有民办学校进入的前提下,“就近入学”政策作为一项重要制度对于保障义务教育的入学率具有重要作用,即公办学校不得拒绝就近入学的中小学生。但在优质民办学校进入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由于收费的高昂,事实上就拒绝了贫困家庭子女的就读优质民办学校的可能性。而即使没有民办学校的介入,由于择校现象的广泛存在,目前同一城市一些公办重点学校已经集聚了一些社会精英阶层的子女。为此,可以改革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制度,如试行“教育券”制度,给予更多家庭选择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包括优质民办学校和优质公办重点学校,促进教育竞争,提高教育体系的整体效率。

4.促进收入公平,推动民办教育良性发展。目前收入差距水平已扩大到抑制民办教育良性发展,过多财富集聚在高收入群体,且高收入家庭总量较小,形不成较强的差异化需求,这可能也是民办小学、民办初中和民办高中在校生规模一直较小的原因。因此,推进收入公平,增加中产阶层的家庭比重,形成强大的差异化需求力量,是推动民办教育可持续良性发展的基础。

5.分类指导,促进民办教育质量提高。对于民办学前教育,由于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数量已超过公办幼儿园,但民办幼儿园的在校生规模只有36.99%,园均办学规模偏小,办学形式十分灵活。因此,要加强对民办学前教育机构质量的监管,规范其办学行为。对于民办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总体规模偏小,可适当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由于民众对这三个层次的民办教育的需求主要是差异化需求,因此对于此三个阶段的民间资本进入要严格实行准入制度。对于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和规范发展,特别是增加师资数量。同时,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改变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识。对于民办本专科教育,要着力提升其办学质量,促其形成对公办学校的有效竞争。

(三)研究局限

民办高中教育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拟采取社会调查的方法,探究高中生对民办高校刻板印象的内容。研究认为,高中生对民办高校的印象有一致性,也存在着差异性。而刻板印象的差异性主要受到“家庭环境”、“媒介环境”以及“关系网络”的影响。

关键词:高中生;民办高校;刻板印象

费用收取、日常管理以及教育质量使得社会部分人士对民办高校丧失了信心,“花钱上大学”、“花钱买分数”等印象甚嚣尘上。这些印象一旦形成刻板印象,不利于民办高校自身的发展。刻板印象是由人们对某一社会群体成员相对固定的观念和期望所构成的认知结构或社会认知图式(Lippmann,1922:98)。刻板印象的实质指的是“一想到某个群体,人们就会自发的联想到某些特质”。高中生,尤其是高中毕业生是民办高效的主要生源,其对民办高校的刻板印象不仅影响着民办高校的声誉,更有可能影响着民办高校的生存与发展。本文以高中生为被视,拟采取社会调查法,探究高中生对民办高校刻板印象的内容,为民办高校声誉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一、对民办高校的刻板印象

本研究以对30个高中生的深度访谈作为研究资料,通过具体调查,总结出高中生对民办高校刻板印象包含的内容,主要包括从民办高校教育资源、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组织管理四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一)对民办高校教育资源的刻板印象

学校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被试者最能直接感知的和评价的,是学生与民办高校之间发生关系的桥梁和纽带。从被访谈者对民办高校教育资源评价的情况来看,总体评价是积极的,主要包括“实用”、“花俏”、“肤浅”,而其中有25个被访谈者提到了“实用”这个评价词。在被问及“为什么觉得实用”时,一个被访问者是这样回答的:在网站或招生广告上看到的,民办高校的专业大多是,都是市场需求量比较大的(专业技术工种)。“市场需求量比较大”蕴含着“有用”的意思。而另外的被访问者则认为:民办高校所设置的专业虽然比较“潮”,但是比较杂,且学的没有公办学习这么深。

(二)对民办高校师资力量的刻板印象

民办高校教师是从事教学和管理的主体,其素质高低是决定高校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从被访谈者对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印象来看,总体评价是消极的,主要包括“年轻”、“没有经验”、“科研能力不强”、“没什么名气”等。一个访谈者认为:“民办高校大多创立时间不长,因而建校时间比较短,加之师资力量大都是聘用的,缺乏稳定性,且老师都比较年轻。”从这一谈话内容可以看出,高中生认为民办高校没有大师级别的人物,教师资源也就相对比较薄弱。

(三)对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刻板印象

人才培养是民办高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核心和集中体现。而人才培养显然与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是相关的。被访谈者对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印象比较模糊,主要包括“素质不高”、“适应能力强”、“动手能力强”、“修养不高”等。一个被访谈者谈到: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大多是高考分数较低,达不到公办院校分数线,不得已到民办高校,大家都不怎么爱好学习。高中生形成这判断在一定程度上,是将分数与能力划上等号的,即分数高则素质高,分数低则素质低。当然,民办院校门槛低,招进的学生良莠不齐,学习态度不端正,无视纪律的学生确实有损学校的声誉。

二、刻板印象形成的原因

高中生对民办高校的刻板印象有一定的一致性,但也呈现出差异性,除了高校自身的原因外,这种差异性主要由下面三个方面的原因:

家庭环境的影响。来自城市家庭的高中生对民办高校的评价更多的是组织管理“比较高效”。而来自农村家庭的高中生对民办高校的评价更多的是组织管理“比较混乱”。这些评价恰恰反映了传统家庭与现代家庭的不同点。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传统的“乡土中国”正向“城市化、现代化”中国转变。“比较高效”的评价描述了民办高校管理中“自由”、“现代化”的特点,而“比较混乱”则蕴含着与“规范”、“传统”相对应的描述和评价,更适应于“中规中矩”的传统中国。

媒体环境的影响。高中生了解民办高校的方式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对民办高校的评价。通过电视媒介了解民办高校的高中生通常认为:民办高校的教学资源“比较实用”,通过网络媒介了解民办高校的高中生通常认为民办高校的教学资源“比较肤浅”。目前民办高校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加大宣传力度,而作为受众的高中生及家庭对媒介的选择也有其偏好。因而也就造成了获取的有关民办高校信息的内容的不同,进而影响了其对民办高校的印象。

关系网络的影响。高中生社会关系网络的质量与其对民办高校刻板印象正相关。部分被访谈者谈到:亲戚或者朋友中有些读大学的,会告诉他们民办高校的情况,而这些人都是他们比较信任的。如果这些人为他们提供的信息是正面的、积极的,那么其本人对民办高校的刻板印象则是积极的居多,反之,则是消极的,甚至是坠入“污名化”。当然,“关系的强弱”也影响的高中生的评价,如果信息提供者与高中生及其家庭关系比较亲密,高中生及其家庭比较信任信息提供者,高中生及其家庭很可能就会做出与其相近的评价,否则就会对其提供的信息进行再“判别”、再“斟酌”。

总之,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民办高校越来越成为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刻板印象不仅影响民办高校招生的主要对象,更影响着民办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高中生对民办高校的刻板印象对改善民办高校的教学、管理、师资、招生等都有借鉴意义。本文得出的“实用”、“现代”、“高效”、“适应能力强”等刻板印象是民办高校要继续保持和发挥的,而民办高校也要警惕“混乱”、“素质低”、“科研能力不强”等消极印象。中国的民办教育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改善大众的刻板印象,有利于民办高校树立品牌,提高竞争力。

参考文献

[1]Lippmann,W.Public opnion,New York:Harcourt,Brace and Co.

[2]金鑫,张光磊.《独立学院声誉关键影响因素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02).

[3]王连森,陈国军.声誉管理:大学发展的新课题[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03).

民办高中教育范文第6篇

西部民办高等教育经过近30年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一是初步形成了民办高等教育办学体系,民办高校数从2003年的29所猛增至2009年的71所,增幅为144.8%,明显高于全国93%的平均水平,且高出51个百分点,这足以说明在西部大开发的拉动下,民办高等教育得到长足发展。目前,西部民办高校数已占全国总数的21.3%,与2003年相比,经过短短6年的发展提高了4.5个百分点。独立学院更是异军突起,从13所一跃发展到70所,增幅为228%,且以实施本科教育为主,有效地提升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办学层次,优化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成为广大考生升学的主要选择。二是涌现出一批规模大、层次高、质量较好的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陕西和四川分别有30所和24所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占西部民办高校、独立学院总数的38.3%,且一些民办高校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西安培华学院、西安翻译学院、西安外事学院、西安欧亚学院、西安思源学院、四川天一学院、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等都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三是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技能型和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经估算,近30年来,西部民办高校、独立学院、高等教育机构已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和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350万余人,为西部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宏观上讲,西部的民办高等教育占全国的比重仍然偏低,整体水平相对落后。西部各省市区之间、各校之间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从微观上讲,西部民办高校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办学资金严重不足,专业设置过于重复集中,学校的筹资力度和家长支付教育经费的能力有限,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回首历史,西部民办高等教育应运而生;纵观现状,方兴未艾;展望未来,前途光明,挑战严峻。

近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经公布,其中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寄予厚望。结合西部民办高等教育的现状,笔者就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展望如下:

总的趋势是:西部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仍处于全国较低水平。除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可以进入全国前列外,四川居中,重庆居中下,、青海、宁夏、甘肃等还将垫底。这里既有压力,又有机遇。若国家加大对西部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扶持,各省市区政府的跟进措施得力,学院富有创新开拓精神,那完全可以缩短与东部、中部的差距,实现西部民办高等教育的突破性发展。

一、依靠国家和地方的扶持政策是发展西部民办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众所周知,西部地区的财力有限,社会筹措资金的难度很大,如果仅仅依靠国家和地方财政、靠大中型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大规模投资举办民办高等教育只能是一种奢望。西部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最主要的途径就是依靠扶持政策甚至是特殊的政策支持。例如:在审批成立民办本科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时向西部地区倾斜;在确定当年招生计划时向招收西部省市区高考生和少数民族考生倾斜;对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允许进行高教自考综合改革试点,进一步开展高教自考的类别、学制、专业、形式和内容的改革;国家公共财政划拨一定比例资金专项用于扶持民办高校发展;设立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实验室建设配套资金、专项扶持资金等,以充分体现国家对西部地区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视和力度。近来,云南省人民政府、昆明市人民政府决定加快民办教育的发展。省财政每年安排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2000万元,市财政每年安排12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民办教育的发展。

二、西部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总量将由现在的21.3%提高到25%左右。在2001年至2009年之间,西部民办高校及独立学院增长4.5%,而后10年有望再提高4%左右,使民办高校、独立学院数占到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在总量上和所占比例上均有所提高。

三、西部民办高校本科院校仍会继续增长,由现在的7所增加到18所左右。现有7所本科民办高校均在陕西,而具有相对实力的四川、广西、重庆、云南目前还没有一所。在未来10年中,国家会从均衡布局考虑,在具有设置条件但没有本科院校的省市区设置民办本科院校。以上四省市区有可能各成立2所民办本科院校,陕西也将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3所左右。

四、西部民办高校要坚持面向地方经济服务意识,培养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层次、多样性和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随着西部大开发的继续进行,西部的经济发展规模、发展水平相对会有一个较大的增长,民办高校不仅能从资金等物质方面得到支持,还为广大青年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相应地说,民办高校务必在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方面创出新路,在学校学科、专业定位、培养规格、培养模式上力求适应当地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以“为”求“位”,才能使学校的发展植于深深的沃土之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西部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出发,民办高校应在生态环境保护、特色优势产业、能源、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循环经济等方面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以适应西部发展的需要。

五、加大对西部高中阶段教育投资力度,提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解决高等教育发展的生源“瓶颈”。根据规划纲要规定,~2020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90%,而现阶段西部地区不足70%,任务十分艰巨。但从另一角度看,又预示着西部的高中阶段教育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只有将高中阶段教育进行一个大的、质的提高,高等教育才有发展的条件和可能,民办高等教育也才有新的增长点,否则高等教育将成为无源之水。我们要加大高中教育工作力度,鼓励支持社会力量投资举办高中教育,全方位的发展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一方面为培养技能型人才提供支撑,一方面也为高等教育提供生源。

民办高中教育范文第7篇

为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十二五”期间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县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结构、规范管理、提升内涵”为主题,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效益明显、优质特色的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新格局,加快我县普通高中教育协调、优质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为建设“宜学西城”、打造“省级教育名县”提供强力保障。 二、目标任务 “十二五”期末,全县普通高中数量发展到7所,其中公办4所、民办3所。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8%以上,在校普通高中学生达2万人以上,每万人口在校普通高中学生由目前的180人提高到270人以上。大力发展县中、县二中两所优质特色高中,确保优质高中教育资源覆盖率达到70%以上。教师全部具备本科学历,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研究生课程班的占30%以上比例。学校管理由精细化向精致化迈进,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一本录取率达15%以上,二本以上录取率达50%以上,普通高中办学实现优质化、内涵式发展。 三、工作措施 (一)科学布局网点,优化资源整合 1、科学布局普通高中学校网点,合理确定学校办学规模。按照市政府提出的“十万左右人口布局一所普通高中”和我县“高中教育集中在县城”的总原则,在发展好县中、县二中的基础上,保留并扶持、、三所民办普通高中,新建城南新区公办普通高中,依托县职校资源创办普职融合的县综合高级中学。县中、县二中校均年招生不少于2000人,城南新区高中年招生不少于1000人,县综合高中和各民办高中校均年招生不少于500人。 (二)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2、建立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经费保障机制。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机制。随着县级财力增强,逐步提高普通高中财政投入水平,确保财政支出中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每年有所增长、生均公用经费逐年有所增长,确保教职工人员经费财政预算安排不留缺口。对普通高中布局调整和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等所需建设性经费,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政府拨款解决。 3、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所有符合规定的收费项目,学校必须按标准收齐收足。财政部门要足额计提土地出让纯收益的10%用于教育事业发展,并将此项资金50%以上用于发展公办普通高中教育。要进一步落实对捐资助学单位和个人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纳税人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普通高中学校的捐赠,在应缴纳税额中全额扣除。 4、保障教师和校长培训经费投入。财政部门要按照高中教师工资总额的1.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学校要按要求选派教师、校长参加各级培训,为培训人员提供便利条件。 5、切实加强教育经费管理。财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管理,严格执行财经纪律,规范收费行为,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任何部门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向学校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乱罚款。 6、继续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按照省教育厅《省普通高级中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的要求,保证普通高中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逐步提高相关办学条件指标,充分满足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7、增加高中学校装备建设资金投入。加快以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为主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学生、教师计算机配备达标,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班班通”等设备配备达标;进一步完善实验楼、艺术楼、体育馆、图书馆等设施建设;大力推广数字化教育资源,建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应用,推动学校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现代化。教育行政部门每年要按照公办高中学校自收学费和财政划拨公用经费总额的15%统筹教育技术装备经费,统一管理、专款专用。 (三)健全扶持政策,发展民办教育 8、改善民办高中教育发展环境。依法落实民办普通高中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保障民办高中办学自。民办高中学校建设涉及的规费征缴与公办高中学校相同。鼓励金融机构对产权明晰、办学规范、诚信度高的民办高中学校给予灵活多样的信贷支持。各民办高中学校要建立完善的教师保险、人事等制度,切实保障教师合法权益。 9、依法加强民办高中教育管理。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对属地民办高中学校实行管理,健全民办高中学校法人治理机构,加强对民办高中学校办学行为的监督检查和教育教学质量督导评估,进一步完善民办高中学校年检制度。教育、财政、审计等部门要依法建立民办高中学校财务、会计、资产管理的审计制度,确保民办高中学校收取的费用主要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和改善办学条件。各民办高中学校要健全学校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完善教代会制度。 10、提升民办高中学校办学水平。民办高中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要按照省定标准完善通用技术、音体美等教学设施设备,推进教学装备标准化建设;要按照不低于教师年收入1.5%的比例建立教师培训基金,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专业稳定的教师队伍。各民办高中学校要积极参加教学科研,促进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提升教师素质,落实各项待遇 1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入贯彻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认真落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教育严禁有偿家教和行为的通知》精神,加大教师职业道德的监管,严格师德考核,实行师德师风评优评先“一票否决”。#p#分页标题#e# 12、严格按照编制标准配备教师。按照国家和省编制标准为学校配备合格专任教师、实验人员、现代教育技术人员和管理及工勤人员。县编制部门要根据高中学校在校学生数,每两年核定一次学校教师编制,及时补充新教师,严禁在缺教师的情况下“有编不补”。要进一步完善以教育部门为主的高中教师调配、流通机制。学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教育、人保、编办、监察等相关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下,直接到师范大学和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选拔一定数量的毕业生,配备到相应岗位。 13、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普通高中校长队伍。严格执行《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高级中学和完全中学校长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提名、考察或参与考察,按干部管理权限任用、管理”的规定任免高中校长。各高中校长要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依法施教。 14、全面提升普通高中教师专业素质。进一步完善高中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切实抓好高中各学科骨干教师的培训。实施“名师工程”,建立名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名校长工作室,建立健全“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分配机制,培养一批教学专家、特级教师和省市学科带头人。 15、切实落实高中教师各项待遇。按照其它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将公办高中教师绩效工资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县财政要加大保障力度。进一步优化高中职称结构,大幅度提高教师职称层次,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允许公办高中学校开展岗位设置管理试点工作,实行岗位等级工资制度。 16、加强普通高中教研员队伍建设。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一支政治、业务和身体素质好的高中教学研究人员队伍(可尝试选聘重点高中、重点建设高中学科优秀教师兼任教研员的办法),为教研员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设备等保障条件。教研机构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业务指导能力。 (五)规范教育管理,深化教育改革 17、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各高中学校要端正办学指导思想,自觉执行上级有关法规政策,自觉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和指导。各学校要修订和完善教学、教师、学生、安全、后勤、行政等管理制度,构建与时俱进的现代学校制度,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 18、探索普通高中“分层指导,分类推进”的管理模式。要对全县普通高中分层次提出教育教学目标,省级重点高中要做优做强、优势突出、品牌响亮,省级重点建设高中要重视基础、挖掘潜力、稳步提升,一般高中要突破瓶颈、选准项目、打造特色。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各层次普通高中的指导与管理,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学习活动,使不同层次学校在动态发展中逐步实现相对均衡。 19、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安全校园”、“文明校园”、“生态校园”、“进取校园”、“和谐校园”五园同创活动。各高中学校要全面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要以学生成长“六个一”活动为载体,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要以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为依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要通过实施校园美化工程,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不断优化育人环境。 (六)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20、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要增强课程计划的执行意识,全面落实课程计划,加强“课程、课堂、课外”研究,加强选修课程建设,重视对选课走班的研究与指导,推进选课制、走班制、学分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以县中“校本课程”特色建设、县二中“课外中英文海量阅读”试验项目为契机,引领高中学校深入开展特色校本课程研究和开发,培育、打造一批校本精品课程。 2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积极尝试高中教改与我县义务教育“问题导学、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对接。总结完善县中“学案生成教学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建立学困生帮助机制,探索拔尖学生培养方式,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22、积极推进评价改革。重点加强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教学质量评价。教师评价要研制反映教师师德、工作态度和工作总量、质量、业绩的指标和办法,进行公正评价,促使教师专业发展。学生评价要注重品德和能力,注重过程,促使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形成科学性和操作性强的评价方案,定期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建立评价结果与学校绩效工资和教师职称评聘相挂钩的评价体系。 23、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要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升学率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学习和研究新高考方案和考试说明,理性认识新高考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制定有效应对措施,构建科学应考体系,狠抓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普通高中整体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民办高中教育范文第8篇

一、为什么要在*市中心城区大力发展民办教育?

中心城区,相对于县城来说,人口集中程度、经济发展程度、文化教育的发达程度以及其它条件都比较好,同样地,也最有利于发展民办教育。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我市的民办教育的发展应该以一个城区为阵地,向四周辐射。综合当前各方面的因素,在中心城区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意义:

一是从我市目前人才培养的角度看,我市每年有7万左右的初中生,至少有三分之一不能升学,这些人缺乏技术,只能从事简单的低水平的工作,这就需要政府为他们提供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机会,然而政府不可能有钱开办这么多学校给他们上学,这件事情交给民办学校去做再好不过了,这样,对提高全市人民的受教育水平和整体素质,为经济建设培养劳动后备军和中初级专业人才十分有利。

二是从教育发展的角度看,当前,我市教育结构比较单一(基础教育是大头,占了教育总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存在着高等教育增量缓慢,职业教育发展滞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比例严重失衡的问题。同时,随着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如果2010年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每年将要有6万初中毕业生就读高中,目前,我市只能容纳4万左右的学生升入高中学习,如果由政府出资建学校,那将会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让民办学校承担起这个任务,就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三是从城市建设的发展角度看,教育是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城市发展离不开教育,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教育体现一个城市文明进步开放的程度,尤其是*一类的中小城市,发展教育,可以提升城市的品位。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教育人口的比重对城市发展影响很大,*市市区人口不过20余万,而目前它的民办学校的学生已达到6万多,其对城市的影响很大,实际上,许多大城市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教育化的城市,就以南昌市作例子,各类大中专学校在校生数至少在50万人以上,设想除掉学校、除掉学生群体,城市还能如此繁荣吗?所以,在中心城区发展民办教育,对于推动城市建设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是从现实的经济建设角度看,在中心城区发展民办教育,可以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民办教育的产业,据*市介绍,6万多学生形成的民办学校学生群体的消费,可以带动国民生产总值达13.7%,足见其影响之大。民办学校的兴起增加了人口总量,提升了消费质量,不仅直接消耗工农业产品,而且带动了交通运输、电信、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市长期以来,城市发展,经济增长比较缓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口少,主要是流动人口太少,流动人口多了,就会加速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流转速度,增加消费量,因而也就促进经济增长。学生人口是消费水平比较高的人口群体。因此,兴办民办学校,吸引更多的学生来读书,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也有重要推动作用。

五是从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看,在中心城区发展民办教育很有必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也多样化,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了,如今,人们读高中,总想往县城跑,乡下的高中没人去读,所以,大部分农村高中停办了,对于大多数不愿读普通高中而愿读职业学校的农村孩子来说,在本县读职校不如去外地读,这是一种普遍的心理,正如江西许多学生不愿读江西本省的大学一样。既然群众有这么一种愿望,我们就可以兴办一些高起点、高质量的民办学校,让那些农村的孩子留在*读书,也可以吸引外市学生来这里学习,让民办教育成为我市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客观条件来看,在*市中心城区发展民办教育,有许多有利条件:首先是学生生源丰富,据保守估计,我市每年在*、南昌等地读书的初中毕业生超过1万,这些学生并非一定要在那儿读书,实在是*很难提供办学的场所;其次是具有区位优势,与*、福建、*沿海一带毗邻,毕业生到那找工作很方便,尤其是现在交通发达,到*、*就是10个小时的火车,非常便利;第三是我市民办教育成本相对较低,外市一般需要4000元/年的学费,我市2000多元,农村大多数家庭可以负担得起。这些客观条件为我市中心城区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二、中心城区发展民办教育的对策。

首先,必须确立在中心城区发展民办教育的重点,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以及教育发展的实际,市教育局对于全市发展民办教育,确立了这么一个原则,概括为四个重点:即在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的选择上,以非义务教育为重点;在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选择上,以高中阶段为重点;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选择上,以职业教育为重点;在区域的选择上,以发展中心城区的民办教育为重点。确立这么一个原则,这是对我市教育经过全面调查,反思我市十几年来民办教育发展的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在我市,当前确实要大力扶持发展民办教育,但是,应该有序的发展,不能无序发展。从整个大教育的观念出发,民办教育资源也是公共教育资源,为避免重复建设,避免教育投资的浪费,必须有一个指导方向,为办学者指明目标和方向,就可以使我市中心城区的民办教育的发展不走或少走弯路,能够一开始就走上快步稳健的发展轨道。同时,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就可以引导投资者向我市教育的薄弱环节但却又发展前景广阔的领域投资办学,不断扩大我市的教育资源,扩张教育总量。近几年来,市教育局在规划全市的民办教育和审批民办学校都遵循这个原则。应该说,确立中心城区以高中阶段尤其是以民办职业教育为发展重点是符合创建和谐社会的正确选择。

确立了民办教育的发展重点以后,还要选择一种民办教育的发展模式,以促进其健康发展。既然我们已经确立发展高中阶段及以上的民办学校为重点,根据这一类型学校的特点,应以建立民办教育园区的模式为宜。理由有四:一是从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上看,民办学校集中办学有利于节约建设用地,节省配套设施建设费用,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益;二是从对民办学校的管理上看,集中办学较之于分散办学更好,即便于上级有关部门检查指导工作,又便于学校之间互通情况,相互了解沟通和相互监督,也便于推进规范化管理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且大大节约了行政管理的成本,提高了管理的效能;三是从城市建设上看,集中办学,不仅便于城市建设的合理规划,节约城市用地,节省公共设施建设,又扩张了城市建设,增强了城市的文化氛围。此外,在公共交通的安排等等方面,都有利于城市功能更好地发挥;四是有利于民办学校的招生。民办教育有一种规模和集约的效应,从目前民办学校招生情况来看,凡是民办学校集中的地方,学生就会慕名而来,因而,*、南昌等地能吸引不少学生到民办学校,集中在一块办学,规模就会显得非常大,家长和学生一看,就觉得这是一个读书的地方。

确立了发展重点,明确了发展模式,这仅仅是第一步,民办教育的发展,还必须有政策的扶持作保障。政府在引导扶持某一产业发展时,都会相应地出台相关产业的扶持政策。民办教育也如此,在发展阶段,一定得要政策给予支持,否则,民办教育发展不了,当然,过去我们市里出台过几个文件,比如20*年市政府颁发的《关于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意见》和20*年出台的《关于科技兴吉和人才强市的意见》中都作了明确的政策规定。但是,这些规定都还比较原则,具体执行和落实起来都比较困难,不具有可操作性。所以,我们政策扶持主要解决操作难的问题,第一要解决部门责任划分问题,某件事情该由哪个部门处理就应归其负责处理,推也推不掉。第二要解决量化指标,执行幅度问题,使具体单位和具体经办人员有一个执行标准,能够准确地贯彻执行。

目前,制约我市中心城区民办教育的发展的因素很多,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首先是土地问题,毫不夸张地说,民办学校建设用地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市民办学校发展的最大障碍,许多民办学校办了几年甚至十几年批不到土地,无法建设自己的校园,都面临着关闭的境运。可以断言,如果土地问题在一两年内还不能解决的话,中心城区将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民办学校不得不关闭。解决土地问题需要落实两件事情,一是应作好城市建设规划,统一划出一块地方作为民办学校建设用地;二是土地购置费不宜过高,要充分考虑我市民办学校的实际情况(全国也大体如此),大都是依靠办学积累滚动发展起来的,真正能一次性投资上千万元的毕竟很少,办一所符合标准的学校,需要100亩土地,假设购买地费为6万元/亩,即使有1千万元的投资规模,就要花掉600万元,如果地价为10万元/亩,那就无法再进行基本建设了。所以,地价太高了,投资者望而却步,也使我们现有的民办学校难以发展,降低一点门槛,让他们能购地建校办学,发展起来以后,许多问题也就好解决了。

其次是应切实帮助民办学校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目前,我市多数民办学校办学资金十分紧张,他们自己购买土地、自己建设的校园,不能抵押贷款,据说银行系统有规定,其实制定这些规定的时候,民办学校并没有发展起来,这些规定都是针对公办学校制定的,公办学校土地是划拨的,校舍是国家投资建设的,校长当然不能拿国家的东西作抵押了,而民办学校是办学者自己的财产,怎么不能作抵押?真是荒唐!如果政府能出面解决资金问题,许多民办学校的发展可能更顺利一些。

第三是税收以及城市建设配套费的收取问题。有些地方和税务部门要求民办学校象企业那样完税,这种行为没有法律依据,因为,税种和税率都是由国家规定的,对于民办学校如何完税,在国务院还没有出台具体规定之前,任何一级地方税务部门都不能擅自收税。至于民办学校建设缴的各种规费,也应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与公办学校一样给予减免,毕竟投资办学属于公益事业,理应得到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扶持。

此外,民办学校的收费也应得到政策扶持。目前,我市民办学校的收费标准全省最低,执行的是*年的标准,民办高中一年的学费1400元,加上其它收费一年的总收费2000来元,不如市区的重点高中的普通学生收费高。民办学校办学带有很大的市场倾向,其收费应由市场调节决定,有关部门应该放宽政策,学校能收多少就应该批准收多少,适当的放宽收费标准,对于民办学校增加办学积累,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其发展有利。

对于中国的大多数行业来说,其发展与否完全由政策调控决定,民办教育也如此,如果没有政策的允许和支持,就没有民办教育的今天,同样,如果不继续加大民办学校的政策扶持力度,那么也许就不会有民办学校的明天。

在我们市里,尤其在中心城区发展民办教育,必然会遇到很多问题,牵涉到的有关部门很多,这方方面面的工作不是一个两个部门能解决的,因此,市政府成立一个由分管副市长牵头,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国土、物价、公安、城建、工商、民政等有关部门为成员的民办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商议解决民办教育的有关问题。这样就能保证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落实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共同促进中心城区民办教育发展。

民办高中教育范文第9篇

各类民办教育发展态势扫描

江西省各级党政领导非常关心重视民办教育,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把民办教育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当地教育发展规划,省、市、县三级联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包括土地划拨、税费减免、引资建校、公平待遇等在内的扶持、促进和管理民办教育的政策措施,狠抓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及其师生同等法律地位及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省内三级人大、政协热情关心爱护民办教育的成长,每年都提交一批建议和提案,督促同级政府采取措施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省、市两级教育行政部门挤出编制,在机构改革时,在全国率先成立民办教育专管机构,制定了上百个管理规章,热心做好服务、协调和管理工作。民政、财政、物价、审计、人事、土地、税务、工商、城管、公安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既做好服务工作,又依法对民办学校实施管理,象“亲商安商”一样“亲教安教”。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创业”要求,努力依法规范办学,事业发展蒸蒸日上。

从“十五”期间看,江西民办教育以年均13万人的规模高速增长,五年增量相当于前二十年总和的两倍。到2005年底,全省各级各类民办教育机构4790所,在校生达到104.84万人,跨入民办教育大省行列。

――民办高等教育出现了启动本科教育,大力发展高职的强劲势头。2005年,教育部批准在二所高职学校基础上设置江西蓝天学院和南昌理工学院, 在江西实现了民办普通本科教育历史性的突破。2005年,全省60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在校生20.34万人,其中十所民办普通高校已注册接受本科和高职学历教育的在校生13.79万人,占当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同口径在校生125.48万人的10.99%,成为超各省平均数两倍的民办高职教育强省。2004年,江西有四所民办普通高校进入《中国青年报》组织评选的“全国民办高校20强”,与北京、陕西并列第一。

――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异军突起,在高中阶段教育中呈强势地位。在高中阶段教育中,江西优先发展民办中职教育。2005年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54.28万人,民办中职在校生22.36万人,占41.19%。打拼出三分天下强的局面,不仅优化了高中阶段教育结构,而且成为地方中职教育新的增长极。在民办教育领域,全省民办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36.61万人,其中,民办普通高中在校生14.25万人;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22.36万人。民办中职学生多于民办高中学生56.91%,充分显示了江西民办中职的强势地位。2005年,全国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经验交流会在江西新余召开,在全国很有影响。

――控制民办义务教育,鼓励发展民办学前教育。按照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作为公办教育补充的政策,江西控制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切实体现政府的责任。目前,江西仅有152所民办初中,在校生13.26万人;93所民办小学,在校生6.2万人。对民办学前教育,采取积极鼓励政策,现有民办幼儿园4110所,遍布全省城乡,在园幼儿32.51万人,占全省在园幼儿总数71.67万人的45.36%,民办幼儿园近乎占有半壁江山。

十所民办普通高校亮点聚焦

在江西民办高等教育中,江西蓝天学院、南昌理工学院、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江西城市职业学院、江西大宇职业技术学院、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科技职业学院、江西赣江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先锋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赣西科技职业学院等十所民办普通高校,像一支航行在市场经济海洋中的职教舰队,在“十五”期间抢抓机遇、迎风远航、昂首破浪。

――发展快速,规模较大。江西民办普通高校的前身是非学历教育专修学院。“九五”期间,大的办学规模3000人左右,小的办学规模不足1000人。现有十所民办普通高校,都是在“十五”期间快速发展中走出来的。其中本科院校两所,校均规模四万人;高职院校八所,校均规模一万人以上。近三年,十所民办普通高校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社会融资,有七所建成了设施一流、规模宏大的生态新校园,有三所在原址高投入进行改扩建,形成了以举办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的一整套办学硬件设施,包括校园占地面积1.49万亩、校舍建筑面积404万平方米、教学设备5.16亿元、图书资料446.98万册,经审计的总资产达39.09亿元。总的办学规模和建设规模,均位于全国同类民办高校前列,成为展示“精彩江西”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培养急需人才,促进经济发展。江西民办高校自开办以来,已为国家培养了二十多万高中级职业人才,未来三年还将培养输送二十余万名建设人才。在赣民办高等职业学校面向全国办学,开设的专业不仅是公办学校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而且是适应我国建设“制造大国”而设置的各类工程技术及加工专业,主要包括机械、电子、汽车、软件、网络、服装、旅游、营销、食品等社会需求量持续增大的职业岗位类细分专业,培养的毕业生绝大多数是市场急需的技术、技能型高中级实用人才。他们主要面向省内新兴工业园区和东南沿海地区就业,成为江西劳动输出新一代骨干力量。民办高校的新建扩建,带动了当地金融、房产、建筑、建材、装饰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周边商业、服务业、餐饮业等商圈的繁荣。江西民办高校面向全国招生比例一直保持在80%左右,每年吸纳各类学生消费资金十个亿以上,对拉动当地内需进而刺激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面向市场办学,强力推荐就业。江西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壮大打破了政府包办教育的单一体制,面向市场、开放办学、机制灵活、注重效率,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探索建立“穷省办大教育”发展模式积累了成功经验。各民办高校创新办学模式,坚持“平民+就业”教育理念,紧密结合基层群众子女求学愿望,贴近民营外资企业需求办学,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方式等方面,紧紧围绕社会对人才实际需要来运作,形成了低收费吸引全国生源就读,高就业率带动来年招生的循环发展壮大模式。一切为了平民百姓子女求学能就业,采取派驻企业联络员、发展校内外“职场”、开办人才市场集会、建立与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等有力措施,强力推荐毕业生就业,多年一次性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不断增强了江西民办高校品牌对外吸引力。目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有不同民族的学生来江西民办高校学习,为的就是学技能、好就业。

直面未来的战略取向

面对未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江西民办教育将主动适应中部地区崛起的新形势,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创业”的要求,努力实现从发展规模数量向提高教育质量的战略转移,切实以大力培养高、中等职业教育人才为主,以体现学校优势和特色的内涵建设为主,以全面提升办学综合实力为主,实施民办教育示范性建设工程。在民办高等教育中,着力建设若干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若干个国家和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一大批校企联办订单式特色高职专业。寄望看高一线,奋力打拼事业,总体战略取向是:

――做“大”,按需扩大民办教育办学规模。“十一五”期间,随着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和终身学习制度的形成,全省民办教育的总规模还要上一个新的台阶,力争达到150万人以上,比“十五”期末增长50%左右,重点是加快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和大提高。

――做“硬”,加强民办学校办学条件建设。江西民办教育是在资金紧张、基础薄弱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面对规模扩大后的教育资源紧张状况,今后五年,全省民办学校将大力加强办学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各项生均教育资源硬指标,不仅做大教育资源总量,而且提升生均办学条件标准,使硬件办学条件更硬,软件管理更优。

――做“优”,提升民办学校办学水平。民办学校将进一步发挥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资金运作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增强生源吸引力,扩大服务幅射圈,提升核心竞争力。不仅要“建大楼”,而且要出“名师”,不断充实内涵,积极创建示范学校,力争在现有少数学校影响较大基础上,再建成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名校。

民办高中教育范文第10篇

基于上述问题,“普通公办高中复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课题组重点选取了甘肃省白银市、安徽省安庆市两个地级市,对当地普通高中学校的复读现状进行调研,目的是客观地认识和把握“禁办政策”在现实中遭遇的实施困境。

一、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及样本选取

本研究调研对象共包括两大部分。一是西部省份样本: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靖远县、会宁县。调研对象包括省教育厅、上述区县的六所公办普通高中、一所民办普通高中。二是中部省份样本:安徽省安庆市市区、枞阳县、桐城市。调研对象包括省教育厅、上述区县的五所公办普通高中、两所民办普通高中。

以上两类样本的调研内容主要包括访谈、问卷调查及相关资料的收集,访谈对象是教育行政人员、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学生(复读生与应届生),问卷包括复读生问卷和应届生问卷两部分。安徽、甘肃两省共发放问卷2 512份,回收有效问卷2 381份。样本量统计及其分布见表1和表2。

2.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主要是调查问卷,包括高三应届生调查问卷和复读生调查问卷两种。调查问卷是由调研组讨论编制的。其中,高三应届生调查问卷包括被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对复读行为的态度和看法、对公办高中禁止办复读班的态度和看法、复读行为对个人学习生活的影响、学校对复读生的管理以及一些主观题。复读生调查问卷包括被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复读原因、对复读行为的态度和看法、对公办高中禁止办复读班的态度和看法,还有一些主观题。

3.复读差异分析

(1)复读生的城乡差异分析

从图1可知,本次调研抽取的样本中,有78.5%的复读生来自农村,12.5%的复读生来自县城,9%的应届生来自城市。由此可以得知:从本次调研来看,大部分复读生来自农村,少部分复读生来自城市,农村学生选择复读的可能性更大。

(2)中西部地区复读差异分析

如表3所示,本研究对调查结果通过T检验后,T=7.612,p

二、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禁办政策”实施困境的分析视角

“禁办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一度面临或明或暗的抵抗,未能取得预期的实效。利益相关者在“禁办政策”变革压力面前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观望或者敷衍的态度,致使这一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禁办政策”没有达到实质性的效果,遭遇了实施的困境。本文基于外部制度供给与内部制度需求的视角,对“禁办政策”实施困境进行分析。

1.制度供给分析

我国的教育制度变迁常常是一种供给主导型的制度变迁。作为制度供给主体的各级政府机关提供新的制度安排的意愿和能力是影响制度变迁的主导因素。特定的制度供给是与具体的政策制定、实施与监控等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禁办政策”本身在提供制度供给的许多环节存在一些不足,比较明显的如政策目标模糊、政策可行性不强、政策监控不利、复读替代机构供给能力不足等。

(1)政策目标模糊

从“禁办政策”方案设计而言,该政策并不是以专门的规范性文件的形式下发的,而是作为其中一项具体的条款内容出现在《教育部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办学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中的,主要是针对“有的地方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办学行为,引起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这一问题,要求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基础教育办学管理,保障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健康进行”。可以说“禁办政策”的具体目标表述比较模糊,现实政策问题也不甚清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禁办政策”的权威性和执行效力,导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此重视力度不够。

“禁办政策”方案本身过于简单化,就会直接影响到政策目标与政策执行者意愿的一致性。调查数据显示,81.2%的复读生和88.7%的应届生表示不清楚或者不了解“禁办政策”,66.3%的应届生明确表示支持公办高中举办复读班,68%的复读生明确表示不同意“禁办政策”。在访谈中发现,一部分教师和家长也不了解“禁办政策”,大多数教师和家长对“禁办政策”持反对态度。这说明“禁办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并没有得到人们的普遍理解、接受与认可。

(2)政策可行性不强

“禁办政策”的实现需要相应配套的具体措施和手段,也需要通过相应的补充性政策文件加以明确、细化。然而,第一轮的“禁办政策”缺乏必要的细节设计,只是大致描述了政策方案的轮廓,严格来说并没有形成一个可行的政策方案。在访谈过程中,有些教育行政机构人员就表示“禁办政策”只表明了禁办的态度,缺乏必要的方案设计和指导性文件,可操作性不强,容易导致“禁办政策”在落实过程中无章可循,政策执行流于形式,其可行性自然就会大打折扣。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各地对“禁办政策”这一原则性规定的政策在制定和执行细化程度上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有的省、市、县自上而下有较为正规的专门文件规定,有的地区则缺失正规的文件规定,只是将其作为政策性任务,以口头的形式下达给地方,要求地方去执行。这就使得政策仅仅停留在文本层面,未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也容易导致地方上政策执行的表面化现象。复读班往往从公开的举办变为隐蔽的举办,出现表面上执行、实际上变相抵制的现象。

(3)政策监控不利

“禁办政策”是一项事关千家万户利益的公共教育政策。为了保证这一政策的顺利实施,确保政策执行的有效性,自上而下的政策监控必不可少,而且应该贯穿于整个政策过程中。政策监控的目的在于保证政策的顺利实施。政策执行一旦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就会导致政策反馈渠道不畅通,直接影响决策者对政策实施有效程度的认识和把握。调研中发现,“禁办政策”在一些地区得不到有效的贯彻实施,政策监督与控制缺失是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校中校、校外校、名校办分校、公办高中教师兼职等现象依旧存在。在“禁办政策”实施过程中,相关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就容易出现上述种种偏离政策初衷的变相办学行为。

(4)复读替代机构供给能力不足

政策落实首先需要有相应的实施环境,必须具备教育改革所必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必须具备相对成熟的先决实施条件。“禁办政策”禁止公立高中举办复读班,而将举办复读班的责任推向民办学校及社会办学机构。然而,调研发现,中西部地区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民办教育发展也参差不齐,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比较好的地区,其民办教育发展基础就比较好。与公办普通高中相比,民办教育及社会办学力量总体上说发展滞后,一些地区民办教育机构缺失,能赢得社会认同的民办“品牌学校”非常稀缺。民办高中及社会复读机构还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办学场地受限,生源质量差,教师流动性大,政策支持力度小,资金来源紧张,社会信誉和规范程度相对较差等。与公办高中,特别是和优质重点高中相比,民办高中及社会复读机构招收补习生的规模和数量都极其有限,民办高中及社会复读机构是复读生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选。许多地区的民办高中和社会复读机构没有能力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复读供给,其办学基础和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庞大的复读生群体的复读需求。

2.制度需求分析

复读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复读需求也是客观存在的。复读是个人自由选择的行为,复读需求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禁办政策”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有:复读生及其家长、应届生及其家长、公办高中教师与校长、民办高中或社会复读机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研究这些利益相关者对“禁办政策”的看法,可以表现出相关制度需求与供给之间潜在的矛盾关系。

(1)复读生及其家长

复读生是“禁办政策”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本次调研中,复读生包括两个不同的群体,一是在公办高中复读的学生,二是在民办复读机构复读的学生。

从访谈的结果来看,公办高中复读学生基本上认为“禁办政策”是不合理的;从问卷数据的统计情况来看,41.9%的公办高中复读学生不支持“国家应该禁止公办普通高中办复读班”这一政策,只有7.5%的复读学生表示支持。而民办复读机构的复读生则持相反的态度,他们赞同“禁办政策”,认为公办高中就是不应该办复读班,复读班应该由社会来办。复读生及其家长大都认为复读一年是有效果的,经过一年的补习,学生成绩会有很大的进步。复读的效果不仅仅是指学习成绩的提高及录取学校层次的提升,还指其能够丰富学生的应试经验、心理素质和人生阅历。在复读机构的需求选择上,绝大多数复读生及其家长都认为,公办高中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复读成功与否的最关键因素,认为公办高中的校风、学风、师资力量都优于民办机构。

(2)应届生及其家长

应届生群体是潜在的复读生来源,对“禁办政策”的研究不应该忽视应届学生的声音。问卷数据表明,高达64.9%的应届学生表示不清楚该政策。从访谈结果来看,对于“禁办政策”的态度,应届生内部也分化出两种不同的声音:支持与反对。应届生支持“禁办政策”的理由主要是:教育资源应该实现在学校之间的均衡分配、在学生之间的均衡分配;而应届生反对“禁办政策”的理由主要是:民办学校收费高,贫困学生可能没有机会复读。

访谈结果表明应届生家长反对“禁办政策”的理由主要是公办高中教学和管理水平好,而且民办学校收费较高,家庭负担重。家长对于民办学校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观念,即民办学校在办学声誉、硬件设备、师资水平、学习风气等方面是无法与公办学校相比的。此外,当地民办高中的规模较小,运营成本多半由学生来承担,这就会超出普通家庭的接受力。总之,在和家长的访谈交流中,我们能够了解到当地民办高中的社会认可度并不高,不是学生复读的首选学校。

(3)公办高中教师与校长

调研结果表明,公办高中的教师一致反对“禁办政策”,认为公办高中可以办复读班,认为学生要想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就要通过教育与升学;复读就应该在公办学校进行,其办学条件较好,而民办学校质量普遍较差。

大多数公办中学校长认为,要理性地看待公办高中办复读班的现象,复读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政府和社会不应该限制复读生进一步选择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

①理性满足学生的复读需求

由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人们有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和诉求,教育政策的制定要从维护社会稳定这一大局出发来看待人们的实际需求。假如国家实行“一刀切”的政策,坚决制止所有公办高中举办高考补习班,恐怕社会、家长和学生一时都难以接受,就会人为地激化社会矛盾,进而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由此可见,民间的意愿和诉求是教育改革合理性的基础。教育改革要时刻考虑并合理引导民间意愿。作为自上而下改革发起者的政府,要有一种主动理解并把握符合时代要求的民间意愿,如学生要求、教师吁求、校长呼声、家长希望的能力。“政府的指令绝不是学校唯一的情境性压力,很多外部因素也可能迫使学校偏离政府改革的方向。也许,最重要的压力就是要求拥有大量学生的学校履行好日常工作。不管政府怎么想,教师和管理者必须应对学生(和员工)向学校提出的需求,解决他们的问题。公众的期望,特别是家长的期望,会对学校产生重要的影响。”[1]一学者认为,“政策对常规实践的分离要求得越厉害,对实践者和接受者的需要的变动就会越根本,以至于实践失败的风险也就越多”[2]。教育改革如果忽视民间意愿而强硬推行,缺乏来自民间的积极参与和广泛支持,教育改革进程将会寸步难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②公办高中负债问题严重

政府财政投入的办学经费严重不足,这是目前公办高中学校普遍面对的一个现实。复读收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公办高中办学经费不足的情况。在调研过程中,这一事实是公办学校校长普遍反应的焦点问题。目前,公办高中学费、择校费标准明显过低,学校总体收入有限,运转困难。公办高中学校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学费和择校费,各级财政对学校投入有限,除保证教师工资发放之外,学校基本上没有公用经费和建设项目的投入,因此,公办高中的规模扩大与内涵发展只能通过借款或赊欠的方式来解决。多数学校陷入“借新债还旧贷”的恶性循环,这些学校普遍面临着巨大的还债压力。公办学校招收复读生、收取补习费,主要是为了缓解学校办学经费困难的局面。公办高中招收复读生是缓解当前学校经费压力的无奈之举。

③尊重复读生复读选择权利

目前,我国高考招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分学生的高校选择权,造成学生出现被动复习的现象。我国高考招生的政策是双向选择、择优录取,在这种双向选择、择优录取的背后,凸显的是高校的选择权,削弱了学生的选择权,高分学生的选择权也被剥夺。落榜学生有复读的需求,学校开办补习班可以满足这些学生的需求。

总之,对公办学校来说,举办复读班的经济效益和升学效益是学校现阶段不愿放弃的主要利益,一方面由于现阶段高中教育经费短缺,负债严重,学校举办复读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维持其日常运转;另一方面,培养复读生周期短、见效快,复读生升学率高,能为学校赢得巨大的声誉。公办高中作为公共教育资源,在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尤其是教育教学质量不高、民办学校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地区,有承担举办复读班的责任与义务。

(4)民办高中或社会复读机构

与公办学校教师的观点不同,民办学校与各复读机构的教师一致支持“禁办政策”,指出公办高中就不应该办复读班。公办高中应该优先重视应届生,不应该把复读生升学率纳入学校评比范畴,要减弱公办高中举办复读班的动力。民办学校缺乏竞争力,学校生源严重不足,这是民办学校或社会复读机构认为其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公办学校校长相比,民办学校校长对目前公办学校变相办复读班的现象很不满意,并指出其背后存在的利益诉求,既能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和知名度,又能增加学校的经济效益。这些校长认为目前民办学校还不具备与公办学校竞争的实力,师资力量、硬件设备、实验设备及现代化教学手段都是无法与公办学校相比的。如果公办学校依旧还要举办复读班的话,那么民办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就会更小。

民办学校和社会复读机构认为,在招生政策上,他们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政府优惠,政府的扶持力度远远不够。在办学实践中,这些民办学校和社会复读机构迫切需要加大政府支持社会力量办学的力度,进行规范化的管理,禁止公办学校的“变相”办学行为,同时,也希望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禁办政策”的政策倾斜和扶持。

(5)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

目前,社会评价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高中教育质量的最重要指标是高考上线人数和升学率,这也是高中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而言,复读生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升学率指标,是体现其管理质量和政绩的重要标志。对地方政府而言,复读生缴纳的学费可以弥补公办高中发展费用的短缺,暂时缓解地方政府“无力投入高中发展急需资金”这一燃眉之急。

通过从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这两个层面进行具体分析,立足于“理性人假设”的视角,我们发现,只要新的制度安排带给人们的预期收益超过他们为新的制度安排所付出的预期成本,人们就会产生新的制度需求,就会支持教育制度的创新,否则,任何一个理性行动者将不会主动地去变革教育制度。正如菲尼所说:“按照现有的制度安排,无法获得某种潜在的利益。行为者认识到,改变现有的制度安排,他们能够获得在原有制度安排下得不到的利益,这时就会产生改变现有制度安排的需求。”[3]然而,在“禁办政策”实施过程中,由于“禁办政策”规定民办学校和社会办学机构应该发挥其作用,但现实中这种制度的有效供给远远不足,自上而下的“禁办政策”制度供给本身就存在不少问题。此外,各利益相关者基于各自的利益考量,对复读行为本身存在各种利益诉求,而“禁办政策”制度供给恰恰不能满足人们对复读行为的利益诉求。换句话说,各利益相关者认同复读行为,认为复读有其合理性,并不认同“禁办政策”的制度供给,以致出现了在学校层面集中“变相”办学的行为。事实上,教育机构以及它们对社会做出的反应也构成了“供方”,“‘供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什么样的潮流和需求才能够有效”[4]。制度执行者对自上而下的制度供给能否产生认同,这是决定制度执行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事实上,“一条法律或者一项制度的服务所产生的真正的社会影响,不是由规章或法律的用词来决定的,而主要是在社会争论和冲突中产生的,对此,国家政策只是确立了争论的地点、时间、主题以及‘游戏规则’”[5]。换句话说,国家政策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重构过程,政策理论极少是以原始面貌转化成政策实践的,可行的解决办法必须要考虑政策理论与本土政策传统、本土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教育改革最根本的是要使教育改革的根本利益与改革对象的利益诉求联系起来。教育改革如果不是基于改革对象的实际需求,甚至缺失或者背离改革对象的利益,这项改革是不会得到人们认同的,改革的意义也是值得怀疑的。当然,得不到认同的政策在实施中必然会遇到重重障碍和阻力,政策有效性也就只能变成一句空话。显然,“禁办政策”在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方面明显存在供求失衡的矛盾,出现“制度非均衡”的现象,由此产生了在政策运行过程中的制度困境,“禁办政策”也在具体实施中遭遇了认同危机。

三、走出“禁办政策”实施困境的基本思路

公办普通高中高考复读“禁办政策”实际上是制度供给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的制度变迁,明显地体现了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之间的矛盾。制度安排是“嵌在”特定的制度结构中的,配套制度安排的完善程度直接决定了“禁办政策”的执行效果。因此,教育改革需要把这一政策放在相应的制度体系中来理解,强化配套教育政策系统运作的整体效应。

1.国家制定指导性意见,各省因地制宜地制定复读政策

地方“禁办政策”的执行者往往更熟悉政策对象以及自身所处的地方环境,而国家政策制定者对此并不十分了解,进行教育政策调整就是要适应地方的实际情况。因此,是否实施“禁办政策”一定要考虑当地高中教育发展的现状,采取渐进改革的思路,因地制宜,而不能“一刀切”。教育政策制定者可以从国家层面制定若干指导性意见,各地方根据各省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具体对策。例如,在民办学校、社会力量办学薄弱的地区,当地可以不禁止公办学校举办复读班,真正为复读生提供合格的教育资源;而在中东部省份的一些大城市,民办学校与社会力量办学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可以在这些地区限制甚至禁止公办学校举办复读班。

2.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多主体办学

基于民办学校与社会力量办学经费不足、优惠政策缺乏、在与公办学校的竞争中处于劣势这一社会现实,政府应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加强对民办学校发展的政策扶持,对有办学实力和规模、社会责任感强、能承担高考复读任务的民办高中给予大力扶持,帮助和引导其改善办学条件,稳定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为复读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此外,政府及教育行政机关有必要加强对民办高中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定期评价制度,评估民办学校的教学质量、校风学风和管理方式等,增加学生、家长及社会对民办机构的认同度及信任度。当前公办学校复读“一统天下”的局面既不利于竞争,也不利于复读生的自主选择,“禁办政策”要先立后破、逐渐剥离、分层而治,鼓励多主体办学,满足学生接受高层次教育的合理诉求。政府要鼓励多主体办学,避免缺失相应的制度保障,克服制度有效供给不足的困难。

3.实施弱势补偿政策,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政策倾斜

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发现,对于复读行为及“禁办政策”,中西部地区学生的态度存在显著性差异。与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学生更支持复读行为,也更支持公办高中举办复读班。究其原因,这是由于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就业渠道窄,通过教育、读书考上大学是学生改变自身命运的唯一途径。然而,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质量整体上要低于中、东部地区,并且西部地区高考录取率也明显地低于中、东部地区,这让“高四”变成学生考上大学的必经阶段,客观上也增加当地复读学生的人数。因此,为了缩短中西部之间存在的差距,当地政府有必要实施弱势补偿政策,通过多种途径争取国家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的政策倾斜,努力增加高考招生指标,特别是二本以上院校的招生指标,增加中西部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从源头上减少复读生的数量,促进教育公平。

4.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程度,缩小城乡差距

通过调研发现,相对于城市学生来说,农村学生支持复读行为,更支持“公办高中招收复读生”的政策。这是因为城市高中教学质量较高,优质教育资源较为丰富,且民办机构发展状况较好,使得城市学生在选择是否复读及到哪里复读时的余地更大。因此,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化,缩小城乡高中的差距,削弱省级示范、市级示范、普通校、薄弱校之间的差别,提高农村高中的教育质量,这是减少学生复读现象出现的有效途径。

总之,高考复读这一现象的成因相当复杂,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既有经济落后、发展不均衡的社会原因,也有高考竞争激烈、高考机会不均等的教育原因。基于此,教育发展要正视当前这一现象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依靠社会和政府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理,逐步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

本文系济南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预研项目“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制度困境研究”(项目编号:X1309)与济南大学博士基金项目“我国教育改革的制度困境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本杰明·莱文.教育改革——从启动到成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47.

[2]大卫·K.科恩,苏珊·L.莫菲特,西蒙娜·戈尔.政策与实践的困境(上)[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9).

[3]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等.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38.

[4]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浙江: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207.

[5]刘复兴.国外教育政策研究基本文献讲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97.

上一篇:中学课程辅导范文 下一篇:乡村治理工作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