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实习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3 03:18:32

临床医学实习个人总结

临床医学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Abstract: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innovation spirit and practice abil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and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It is an important topic for recent year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ultiv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innovation spirit and practice ability, positively explore the ways and methods to cultivate medical students' practice ability and innovation spirit.

关键词: 临床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Key words: clinical medical students;innovation spirit;practice ability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4-0249-02

0 引言

创新是决定竞争力的关键,是社会发展进步最强大的推动力;实践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唯一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析临床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现状,积极探索临床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培养临床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近年来医学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1 增强临床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意义

在科技和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以较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为培养目标的高等医学院校,要重视传授知识,增加临床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积累,培养临床医学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更要重视临床医学生的基本技能、 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临床医学生的竞争力,提高高等医学院校的办学水平,加强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国家、医学院校、医学生以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都极其重要。

1.1 增强临床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我国医学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一直重知识传授、重课堂教学、重教科书,而轻实践教育。由于教科书从编写到发行,历时较长,不利于新理念、新技术的传播推广。灌输式的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医学基础理论较好,创新实践经验不足。依靠陈旧过时的知识和有限的个人经验进行医疗决策,对患者的诊疗极其不利。因此,增强临床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1.2 增强临床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医学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临床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高质量人才的标志,也是衡量一所医学院校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要提高医学院校的教学质量、整体实力和打造学校品牌,必须坚持加强临床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增强临床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医学院校寻求更大生存和发展空间的需要。

1.3 增强临床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提高医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需要 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将成为临床医学毕业生就业竞争的重要砝码。因此,医学院校必须以市场需求和就业竞争为导向,加强培养临床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 临床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2.1 树立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念,打造一流的临床医学教师团队

2.1.1 “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教育根本目的。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就要热爱生命,关爱生命,敬畏生命。教育的真谛,绝不应是捧上一张令人满意的成绩单,而应是捧出一个个鲜明而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应是追求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尊重临床医学生的人格和潜能,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尊重临床医学生的创新精神,确保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理解学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优美、和谐、人文化的育人环境;建立为学生服务的团体;关爱学生,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新,成为新型的高素质的临床医学生。

2.1.2 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把实践育人作为开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同志和李长春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就实践育人的意义、机制和组织协调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教师是践行实践育人的主体,其核心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李安好的敬业精神,教师践行实践育人主要有三方面工作:课堂教学、课后综合训练、课外的学生活动指导。实践育人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为有效的方法。为临床医学生成长创造实践环境,增强临床医学生实践能力。

2.1.3 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因材施教”是指针对学习者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在教学中,我把“材”理解为受教育者,即学生;同时也指我们所教授的内容,即教材。只有把学生与教材联系起来,统一起来,才能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法,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力求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个性差异该得到怎样关注?教学的个体化该如何得以加强?弱势学生群体的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和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环境?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优化教学环境,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探究和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保护临床医学生的个性,发挥他们的特长,充分重视和尊重临床医学生的个体需要和个性发展,因材施教,促进临床医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2.2 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为临床医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要增强临床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必须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使临床医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摒弃“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有些可以采取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1],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激发学生潜能,对课堂上积极发表意见、对教学有改进建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加分奖励。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能否主动创造性学习;另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收集学生的意见,改进教学方式,加强师生交流,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推进临床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2.2.1 合理配置选修课 选修课主要指在高等学校中学习某一专业的学生可以有选择地修习的课程。有些选修课是为介绍先进科学技术和最新科学成果;有些选修课是为扩大学生知识面;还有些选修课是为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他们某一方面的才能。适当减少必修课课时,增加选修课,拓宽临床医学生的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启迪临床医学生的思路、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引导临床医学生了解新兴学科及学科发展动向,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提高临床医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身体心理素质;提升临床医学生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

2.2.2 合理配置和利用实验室资源 “实验室是现代大学的心脏”,高等医学院校实验室在医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前沿阵地。适当减少理论课,增加实验课,把部分理论教学内容融入到实验教学课中,让临床医学生在亲身实验中加深对医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保证实验室的投入,购置相应的实验室设备,购买相应的实验标本;开展与临床发展相符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技术,与理论教学、临床应用有机结合,保持实验教学的实用性、科学性;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建立科学实验创新体系,增强临床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建设开放式临床医学实验教学管理系统、优化实验教学团队、建设相关管理制度,努力创造条件开放临床医学实验室,给临床医学生创造了一个更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临床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2.3 高度重视临床实习环节 临床实习是临床医学生在校学习的重要环节,是临床医学生向医生过渡的关键性实践阶段。“医乃生死所系,责任匪轻”,各临床实习单位要重视临床实习带教工作,不断完善临床实习教学体系,加强临床实习教学管理,培养出医德高尚、具备一定解决和处理问题能力的临床医生。

临床医学实习生在进入临床前,医院要做好临床实习医学生的岗前培训工作,一方面要求每个实习医学生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另一方面让实习医学生尽快熟悉和适应医院环境,较好地进人实习角色。

实习带教医院要组建优秀的带教老师团队,根据大纲要求,建立健全医学实习生临床轮转计划,不断完善实习生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对影响教学质量的诸多要素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对各要素在教学全过程上加以有效的控制[2]。利用各种资源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临床实习医学生实践机会。根据各学科的需要,在实体实习的基础上,适当选择增加模拟与虚拟技术培训手段,如,采用多媒体心肺听诊触教学实验系统对学生进行训练、考核。老师在带教实习安排上,尽量抓住重点,大胆放手,采取以传授启迪诊治疾病的思维程序为主的带教方法,让临床实习医学生多参加对疑难病人的病案讨论,并要求每个学生提出自己的诊治方案,科主任或高年资医生总结指导,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典型的阳性体征尽量让临床实习生多操作、多体会。定期组织临床实习生学习《病历书写规范》、《处方管理规范》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有关的医疗法律法规常识;运用多媒体放映《执业医师临床操作技能标准》、专题讲座录像等内容,定期开展“比武练兵”活动,使临床实习生了解并掌握相关医学技能。在结束临床实习时,从个人总结、科室鉴定、理论考试、技能比武、各项病历书写、考勤纪律情况等方面来对临床医学实习生进行严格鉴定考核,从而增强临床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国家培养出具有仁心、仁德、仁术的后备临床医生。

2.2.4 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临床医学生的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必须走向社会,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等医疗卫生单位;参加有关调查或义诊活动,了解我国居民健康现状和医疗卫生现状;利用每年的寒暑假期,到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等相关单位开展临床医学实践活动,在临床实践中了解医学常识,熟悉诊疗常规,学习疾病预防、诊疗和健康促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加强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提高临床医学生的竞争力的需要,是提高高等医学院校的办学水平的需要,是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我们要不断探索新途径,增强临床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葛为公,杨红梅.药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实践[J].华夏医学,2002,15(6):848.

[2]李翠萍.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临床课教学策略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6(2):26-37.

临床医学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骨外科;PBL教学模式;临床教学;医学生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4.262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的教学新模式是基于现实情况,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和方式,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在过程中教师起引导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1, 2]。1969年,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 Barrows首创,自他在麦克马斯特大学(加拿大)教学中使用以来,目前已成为国际上非常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另外,以此类教学法出名的包括荷兰顶级大学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等世界著名院校。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社会性、综合性都很强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众多基础学科、临床学科以及心理社会人文学科等知识,并且能够达到融会贯通。传统的临床医学实践因为起点要求高,但“见效慢”,制约着临床教学的发展,从长远看非常不利于医学生的培养[3]。

在临床医学生实习中,骨科临床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骨科教学和实习部分内容繁多,专科专业性强、实践性要求高就严重影响了临床带教教师和实习学生的带教及学习热情。笔者所在的医院所承担着几所本科医学院校的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丰富,现将近年来我科结合PBL教学的经验做一介绍,引发共鸣。

1 加强带教教师培训,提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传统灌输式的临床教学已不能适应高等医学教育和认证的要求[2],必须亟待改革。目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正在各高校如火如荼的开展。但临床教学医院是决定临床医学专业非常关键的教学基地,更应该加强此方面的教学理念引进和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势必能提升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不仅仅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还应注意提升医德教育、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培养和提高。PBL教学并不是以学生为主导,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践新模式下的改革教育方式,必须首先提升带教教师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换位思考,以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为此,我科数次组织教师学习,强调和实践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走入医学院校本部,学习本科教育评估思想,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目的。经过数次教学培训和实践,带教教师明显改变了以往灌输式教育的模式,提升了医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2 提高带教教师在新模式下的教学岗位胜任能力

临床带教教师不仅仅承担临床工作任务,同时也是一位职业教师。必须着眼临床医学教育的需要和要求,紧跟教学理念的时代步伐;必须着眼教师技能的提高,紧随时代教育方法的更新;“为人师表”不是空话,必须做到“传道解惑”、“品德合一”、“医技高超”三个方面。那么在目前新的教育模式中,必须紧密结合骨外科学科特点,更新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法,汲取教学岗位的新鲜营养,胜任教学岗位任务要求。带教教师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学生在学习期间才能耳濡目染,获取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和技能,更可贵的是精神上、道德上、行为规范上的正能量。

3 发动全科力量,编写系列成熟模块化情景化案例

我科的PBL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教师课前提出问题-学生查找资料-分组讨论-教师总结”模式进行,可见,教案是W习的平台。教案虽然来源于真实的医疗状况的病例,但是绝不是一般的医院教学查房案例或者是医院晨会案例。教案的教学情境必须呈现临床推理并以解决问题为前提,同时也要比较有教育的灵活性。在实践中,我们掌握了一下几个原则[4]:(1)符合医学的宏观目标:应该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相应的学习议题,还应有注重全人化、全方位能力的培育和激发;(2)以生活语言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带教教师均为临床高资历教师,但是PBL情景化案例应该加大非专业术语的应用,尽可能的将教案生活化,用这样的教案结合学生的讨论,更为适用;(3)必须关注逻辑正确性和合理性:虽然教案不是病例的形式,但是来源于真实临床案例,在编写过程中必须得注意案例编写的真实有效性,符合实际为最基本的原则;(4)教案符合骨外学科特点:我科在教案编写中结合教师教案书写经验交流,开展教案书写竞赛,润色语言,书写案情,制定教师教案编写指南等,结合骨科教学特点,教案的书写符合课程规划和教学大纲。

4 临床教学的小组PBL模式化实践

具体流程采用“教师课前提出问题-学生查找资料-分组讨论-教师总结”模式进行。首先教师和学生分别自我介绍,教师介绍清楚课堂规则和教学评价方法,几次授课中轮流选定执行主席和秘书,负责带动气氛和保障小组讨论进行;秘书负责记录和总结小组成员提出的问题;教师引导案例部分情景化释放,但并不处于讨论地位,教学过程主要以学生自主讨论为主;同时主席总结每次讨论内容已解决和未解决问题,按个人意愿和能力分配问题,留待课下自行寻找方法和答案;最后带教教师总结每次课堂进行的效果以及每位学生的表现、技能的优缺点等。

5 教学效果分析与改进

教学效果分析主要从本专业相关理论知识成绩、骨外科实践能力、教师教学满意度与师生调查表得分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通过近年来观察和调查,PBL案例教学在骨外科临床教学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实习的情绪,提高其整体能力,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欣萍.PBL教学法在国外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05):105-107.

[2]庄亮,黄钦,邱红,彭慧,黄晓园.PBL教学法在肿瘤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与社会,2012(08):88-89.

[3]刘红,吴静,林香春.PBL教学法对消化科实习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评价[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06):61-64.

[4]吴穷,苏方.以案例为基础的PBL教学法在临床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华全科医学,2016(05):844-846.

临床医学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 临床技能

[作者简介]王朝辉(1971- ),女,吉林吉林人,北华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神经病学;刘岩峰(1978- ),男,吉林吉林人,北华大学医学部实验实习科科长,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颅脑损伤;温春阳(1962- ),男,北华大学校长助理、医学部部长,教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培训模式改革。(吉林 吉林 13201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6-0161-01

现代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我国医学教育模式改革正逐步深入推进。《全球医学教育基本要求》和《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颁布,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9]4号文件)的实施,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中关于培养卓越医生目标的论述,均对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行医学理论教育缺乏学科间的交叉和渗透,实践技能教学环节单一且分散,阻碍了医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化的培养。特别是临床医学作为一门针对性强、实践难度大的学科,对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快临床医院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临床医学技能实验中心教学平台的建设,才能保证医学生具备合格的临床操作技能,成为优秀的临床医生。

一、目前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随着医学模式与医疗体制的转变,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

1.教学模式不合理。现行临床实践技能教学主要由外科学总论、实验诊断学等课程组成。根据教学计划,各临床专科技能教学分散在医学生课间实习和毕业实习阶段。各系统疾病理论知识不能和相应实践操作有机结合,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并且医学生由于不能在早期学习阶段接触临床实际病例,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在校学生到临床实习医生的角色转变。等进入到课间实习和临床实习阶段,鉴于各教学医院医疗条件和教学水平限制,很多学生无法完成既定实践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造成其临床实践技能训练的缺失。

2.临床实践资源相对不足。目前,多数教学医院存在着指导医生教师不足、医院床位数不够、病人配合教学意愿低、医疗风险增加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临床实践教学效果。单纯依靠医院见习和实习带教的传统临床教学形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医学教学需求,学生实际操作和接触患者的机会越来越少。而面对日益增加的医疗风险和责任,实习医院和带教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也在降低,相当一部分临床实践教学浮于形式和过程。

3.临床技能操作及考核形式不规范。由于缺乏统一的临床技能操作和考核标准,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完全凭借个人习惯和经验,导致临床基本技能训练不够严格、规范。另外,由于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依然存在,以及考研、就业的冲击,许多教师和学生对课间实习和毕业实习的重视程度不够,进而导致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脱节,操作不严谨,考核走形式。同时,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缺乏严格和规范的管理,易受客观条件制约,加上学生自身学习积极性不高,组织纪律涣散,很难达到考核和技能培养的目标。

二、加快推动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1.进行课程体系优化重组,完善实践教学平台构建。根据医学实践教学改革,我校临床医学技能实验中心非常注重技能培训。集中表现在:对外科学总论、诊断学等课程减少理论讲授,增加实践操作训练;按照外科学、内科学等专科临床操作内容,修订实验课程大纲,随课程进度阶段性培训实验项目;按照省级示范实验中心的规模和标准,参考国内外实践教学中心的成功经验,做到了教学内容规范化,操作标准国际化,并购置了大量新型数字化模拟教学模型,采用先进的数字化教学手段,合理布局实验教学中心,注重实效,有机调整,形成了集教学、科研、实训、考核统一的实践教学体系。

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应根据专业知识结构要求,按照懂临床、实践强、素质高、擅沟通、重人文的思路,建立相互衔接的模块式教学,并将各教学模块分为基础教学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三个层次;注重职业品德培养,设立多站式临床实践技能考核,综合运用标准评价方式,形成了“一贯制、多模块、分层次、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新模式,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全面协调地发展,更加系统化、全面化地掌握医学专业知识。

2.调整实践教学内容及方法,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临床医学技能实验中心在实践中创新教学内容及方法,开设临床技能课程,与临床理论紧密衔接;拓展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讨论式教学;开展情景式模拟教学,建立手术室、病房等仿真医疗环境,应用数字化模块及教学模型,整合各专科的实践操作内容,进行模拟训练;构建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通过实际病例视频讲解操作流程,将理论知识直观融入实践操作中,为下一步进入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加强人际沟通,构建医学生职业品德素质培养模式。据调查,80%以上的医疗纠纷案例中,事发原因均源于服务态度、语言沟通和医德医风等问题。为此,我校开设了人际关系与沟通技能、临床医学导论等课程,在加强医学生临床诊疗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医学生职业素质、职业道德、沟通能力、法律法规意识、人文素质等综合素质。项目实施以来,我校学生反映良好,职业素养等方面得到明显提升。

3.改革实验教学考核方式,建立综合评价体系。临床技能考核中应使用标准化题库,构建综合评价体系。以我校为例,由于以往技能考核内容较为单一、主观性较强等因素,我校尝试将客观结构临床技能考试(OSCE)引入学期末的操作考核。学生进站考核,第一站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第二站体格检查和技能操作;第三站辅助检查,分为心脏听诊、胸部听诊、心电图和X线片阅读四部分。通过对现行理论教学中教学内容和学时的调整,围绕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实行考、教分离,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适当在部分临床学科引入问题式学习教学法,以临床病例为主导,从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全过程实践讲解,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在学习临床课程的同时,回顾前期基础课程,使学生充分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创建临床技能多重强化培训与考核系统,进而提高医学生实践技能。

4.加强临床技能平台建设,增加创新性实验项目。进一步加大实践技能中心开放力度,规范实验室开放程序和提高实验室开放服务的水平,积极与国内外同行交流,搭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平台,走临床技能教学与优势临床学科结合发展的道路;以器官、系统或疾病为中心,多点融合,开展临床技术创新性设计,实验由指导教师设定实验目的和实验条件,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重点培养学生在实验项目中的科研思维,引入动物实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三、实践总结

临床医学专业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操作和实训,保证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之前具备良好的实践技能基础,才能更好地适应医疗环境,培养医学生独立的临床思维和临床分析能力,进而促进临床操作技能和创新意识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卉,金延安,张文,等.医学生实习前教育和技能强化训练的必要性及其实践[J].咸宁学院学报,2011(5).

[2]孟卫东,杜庆锋,谭剑,等.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建设实践的总结[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2).

[3]史京萍,黄华兴,沈历宗,等.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基础外科学课程考试中的应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4]于春燕,王云东,董志恒,等.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体系构建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

[5]余结根,刘文艳,王丽,等.我校临床技能实践教学中心的建设实践与探索[J].中国医学装备,2009,12(6).

[6]杨棉华,何萍,李丽萍,等.一流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是医学生进行早期临床实践的重要基地[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2).

临床医学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为提高临床实习质量,选取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围绕实习生的医学人文素质、实习质量及影响因素、对出科考核和临床技能训练的看法等6部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学生普遍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改革后的出科考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但在教师管理、学生临床思维和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医学生临床实习是临床医学教学的重点环节,是巩固课堂知识并用之于实践的必要手段。实习生是临床医学教育的主体,他们在实习中的感受、看法和建议,可为教师和附属医院教学管理者提高实习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为提高临床实习质量,我们对临床医学专业66名学生临床实习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2008年8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完成内科实习的66名医学本科生。

1.2调查内容。结合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实习特点,根据影响实习效果的可能因素制定相关调查问卷,共66项内容。

1.3调查方法。以班会形式召集学生,统一讲解填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不记名方式现场填表、收集问卷。

1.4统计分析。每份调查表均录人Excel2003,采用百分率进行统计。

二、结果与分析

回收问卷66份,其中漏填项目在5个以上或所有选择都相同者被视为无效问卷。按实习生的学习态度、医学人文素质、实习质量及影响因素、对临床教学管理的看法、对出科考核的看法、对临床技能训练的看法6部分进行汇总。

2.1学习态度。66.7%的学生认为实习的好坏对自己将来的工作有很大影响;77.3%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能主动学习;92.4%进人临床科室实习前会预习该科的常见病、多发病;93.9%在实习结束后会复习;68.2%实习中能虚心求教。总体说,实习生的学习态度积极端正。学习态度是导致实习生学习成绩和实践工作能力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积极进步的学习态度能提供学习动力。

2.2医学人文素质。90.9%的学生认为应加强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说明我院医学生已意识到仅学好专业课不能适应医学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他们希望接受的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包括医患沟通技巧、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律等。68.2%的学生认为与患者沟通有困难且影响到工作。引起与患者沟通困难的原因有缺乏医患沟通技巧(69.7%),医患双方不信任(60.6%),文化、方言等差异无法理解患者的描述(53.O%)等。84.8%的学生能辨识医德医风行为的对错且自觉遵守;78.8%对病人有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在医德培养中若得到恰当引导、培养,最终将使治病救人的职业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习惯。

2.3实习质量及影响因素。78.8%的学生认为已轮转科室相关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基本达到实纲要求;经过轮转实习,对于该科常见病、多发病,10.6%能独立处理且处理较好,51.5%认为处理能力一般,37.9%尚需教师指导;影响实习质量的因素依次是教师水平(83.3%)、考研准备(57.6%)、学校和医院的管理制度(31.8%)及医患关系(28.8%),还有少数学生认为是个人自律性等。53.0%的学生认为在内科实习接触的常见病病种和大纲要求掌握的不大一致,部分疾病临床上接触不到。引起不一致的原因依次是科室特色医疗的影响(56.1%)、医院对收治住院病人的限制(36.4%)及疾病谱的变化(36.4%)。影响实习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深人调查、客观总结这些影响实习的负面因素,才能对症下药地制定政策、疏导矛盾。

2.4对临床教学管理的看法。64.5%的学生认为内科临床轮转实习的管理很好,14.3%和21.2%的认为一般和不够严格;59.1%的学生对医院对I临床实习带教教师的考核管理满意,但37.9%的认为不够严格,应加强管理。提示在强化学生管理和考核的同时更应加强针对教师的考评管理。学生对教师的建议是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尊重关心实习生、主动讲授知识介绍经验。

2.5对出科考核的看法。63.6%的学生重视临床实习中的阶段性小出科考核;66.7%认为小出科考核的形式合理;68.2%认为小出科考核有利于促进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帮助最大的依次是体格检查技能(75.8%)、临床思维能力(68.2%)、总结分析归纳病史(66.7%)、医学理论知识(60.6%)。84.8%的学生希望实践技能考核中引入标准化病人(SP)。

2.6对临床技能训练的看法。学生对在实习中病历采集书写能力、基本操作技能、体格检查、医患沟通能力、临床思维及解决问题能力训练的满意度分别为54.5%、48.5%、45.5%、43.9%及42.4%;认为最需要加强的比率分别是22.7%、42.4%、53.0%、60.6%及63.6%。满意度和加强训练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学生对临床思维、医患沟通能力、体格检查和动手操作能力训练的满意度低,有待进一步加强。59.1%的学生对实习中临床病例讨论的次数及质量满意,15.2%的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是认为次数少。

三、建议与思考

3.1总结经验,完善出科考核工作

考试是反应教学质量的客观指标,多年来教育一贯注重理论考试,高分低能,与医学强调实践性不吻合。医学生实习期间需在不同科室轮转,出科考试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为了评价学生以临床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并对临床教学进行反馈、改进,特对出科考试进行了改革。每结束一个科室的轮转都进行严格的阶段性出科考核,内容除包括理论笔试外,还涵盖床边问诊和查体、病例答辩、病历书写等:教师挑选一典型病人,让实习生模拟接诊这位病人从问诊到提出初步诊疗方案的全过程,教师根据病例提问学生;整个过程教师现场打分并点评。各科轮转完后再增加胸穿、腹穿等临床操作及综合病例分析。这样,既达到了临床综合素质考核的目的,学生又得到了教师的指导。

3.2解决问题,提高临床实习教学水平

3.2.1提高带教积极性,平衡师生关系。调查显示,对教师的管理有超过1/3的学生认为不够严格。学生普遍认为教师水平对实习质量影响最大。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提高教师的素质和积极眭意味着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近年来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各教学医院教师的业务能力难以有效保障,他们身兼医疗、教学多种职能,实习教学活动难以严格落实的情况时有发生。教师应在教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强化理论水平,规范临床操作,同时扩展知识面,了解相关领域新技术、新进展。这样不但使学生受益,也有助于自我提高。有些科室尽管在组织业务学习方面得到了学生认可,但“科室气氛紧张”、“等级观念强”、“师生交流少”。师生关系失衡自然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带教过程中应尊重学生,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建议医院建立与学生良好的沟通渠道;由学生给每位带教教师评分,作为其年终评优及发放教学津贴的参考指标,来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3.2.2加强临床基本技能培训。医学理论学习后进人临床实习,将书本知识感性化并尽可能多地接触病例,是我国当前医学生培养的基本模式。调查显示学生对临床技能培训的满意率不高,体格检查技能、医患沟通能力及对临床思维能力培训的满意率均不到50%。这与近年来医疗环境的变革有关。由于患者对医疗效果的要求增高,保护疾病隐私的要求增高,医疗纠纷明显增多,所以体格检查和医疗操作方面的训练,学生多以观摩或在模拟人身上操作为主。实习接触的病种也很有限。sP的引入可以克服这些问题,通过对临床环境的逼真模拟和教学指导途径,能起到病人、教师和评估者的作用。临床思维能力是临床能力的核心,临床教学应以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中心。建议各临床科室保证每周1一2次教学查房,增加疑难病例讨论的次数,向学生传授临床诊治中科学的思维方法,启发引导学生,让他们广开思路,交流讨论,通过现有资料综合分析,得出合理准确的结论。文献显示,P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医学思维方法,提高综合能力和医学素质。今年已在临床教学中引入这种教学方法,其效果尚待评估。

临床医学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学查房;教学质量;临床实习

临床实习教学是整个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培养目标的最后阶段,是帮助医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医学理论知识过渡到临床实践的教学形式,而教学查房是临床实习重要的一环[1]。教学查房在医学生生产实习教学中是学生强化临床思维训练,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可以说,重视教学查房,是保障临床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1 提高对教学查房的认识

1.1明确教学查房的概念 重视教学查房,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教学查房。教学查房是一种以病例为基础,以问题为引导,以实习医师为主体,以带教医师为主导的讨论式学习方法[2]。教学查房的目的是教学,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锻炼医学生的临床技能,使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际能够有机的结合。

1.2 认识教学查房和医疗查房的区别 教学查房与医疗查房不同,后者是针对患者,目的是解决其诊断与治疗问题,而前者是针对医学生,目的是解决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3]。在实际工作中,在一些医学院存在重视医疗查房、轻视教学查房的现象,这导致医学生从中获益不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2 重视解决教学查房的关键问题

由于目前医患关系紧张、医院工作强度增大等原因,导致部分带教教师教学意识相对薄弱、教学积极性较低,这是目前教学查房水平不高,教学效果较差的关键性原因。所以,提高临床教师的教学意识、加强临床教学过程管理,从根本上提高临床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查房的质量。

3 规范教学查房的具体实施方法。

3.1病例选择 查房教师应根据实纲的要求和科室教学计划的安排,选定典型病例 [4]。同时,所选患者应能够配合整个查房过程,尤其是能够配合实习医生进行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技能操作过程,以利于教学查房的顺利进行

3. 2教师备课 教学准备阶段是否充分直接关系到教学查房的效果[5]。查房教师应为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并做好充分准备,提前书写完成教学查房教案,以教学大纲为标准,按照大纲要求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并辅以目前学科新进展、新技术。同时应进行集体备课,查房教师与教研室主任及其他教师进行讨论,完成查房的各项准备。

3. 3实习医生准备 教学查房应至少提前1w通知实习医生。实习医生应提前熟悉患者病情,复习与查房有关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操作,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做好查房的全面准备。

3. 4具体实施步骤

3.4.1查房教师主持查房过程 教学查房开始之前,教师应再次向学生说明,此次教学查房的具体内容和步骤,明确实习医生所应做的内容和操作,同时强调医患沟通、医学伦理等方面的内容,避免因为教学查房带来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等情况。

3.4.2实习医生进行病例汇报 具体管床实习医学生应首先进行病例汇报。汇报内容应包括①病史: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等;②体格检查:包括患者一般情况、生命体征、主要阳性体征,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的阴性体征等;③辅助检查结果:包括有较强诊断意义的阳性检查结果,重要的阴性检查结果;④入院诊断;⑤诊断依据;⑥主要鉴别诊断;⑦入院后主要的治疗措施;⑧患者病情变化情况;⑨目前患者的情况;⑩下一步治疗计划。

3.4.3床边查房 床边查房过程中应注意各级医师的站位。查房教师应站在患者右侧,管床实习医生及其他实习医生应依次站在患者左侧。管床实习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如有必要应对病史进行补充询问,并做重点的体格检查,根据病情可以进行简单的临床操作,如伤口换药等。查房教师应重点观察实习医学生在医患沟通、体格检查、技能操作等方面做的是否合理、规范。如情况允许,应及时给与纠正并进行正确示范或补充。

3.4.4实习医生集中讨论 床边教学查房结束后应进行集中病例讨论。由查房教师组织参加查房的所有实习医生针对查房病例进行关于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等一系列讨论。讨论过程中主要由实习医生发言,必要时教师给予纠正和补充。

3.4.5查房教师总结 实习医生讨论结束后,查房教师应对整个查房过程进行总结。查房教师可以进行对查房过程相关内容的补充、疾病及学科前沿的介绍以及必要的提问,加强师生交流。并强调教学大纲要求的重点内容,使实习医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3.5教学查房的频次 对于有条件的大型综合附属或者教学医院,应每周进行一次规范性教学查房,至少保证每2w进行一次教学查房,以保障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

4 讨论

临床实习是医学实践教育中重要的环节,是医学生实现角色转换的重要阶段。而教学查房是培养实习医师临床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临床操作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的有效途径[6]。同时,规范的教学查房还能促进实习医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巩固,是临床实习的重要质量环节,是培养实习医生将理论知识和临床紧密结合起来的重要教学手段,能够从多方面训练和培养学生临床能力,可以说,做好教学查房,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然而,由于目前医患关系和医疗工作压力等多方面原因,真正能够做到高质量、规范教学查房的临床医学院不多。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查房质量,临床医学院应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合理规划医疗与教学,并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临床教师的教学意识和教学水平,除此之外,教学管理部门还应增强对教学查房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一步加强教学监管,配合临床教师对教学查房中存在的各方面的问题进行不断总结、提高。只有通过教学管理人员、临床老师、实习医生的共同努力,才能从本质上提高教学查房的内涵质量, 从而达到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肖启亮,冯伟,谢乔衡,等. 规范临床教学查房 确保教学质量 [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 (9) :95 -96

[2] 孙忠民,杨岚,陈小燕,等.教学查房--医学生临床实习的金钥匙[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5):1028-1029

[3-4] 黄英,肖正华. 规范教学查房 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J]. 医院管理杂志,2006,13(9):759-760

[5] 刘晨萍,李毅平. 规范教学查房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J].继续医学教育,2013,27(03):33.

临床医学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儿科学;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素质教育也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而典型案例教学法是素质教育的主要体现。临床医学是建立在解剖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之上的,属于自然科学,但它的实践对象是人,人最大的特性是社会性,又属于社会科学,这就决定了现代医学不仅仅是技术的载体,还是一组范畴构成的精神张力的生命感,它是科学与人文的交织与冲突。医学生的教育有着其特殊性,需要理论结合实际,随着教学观念的不断改变,教学评价体系也较之以往不断进行着改革。临床医学的教师必须不断地去优化临床教学方法,才能使临床教学不枯燥,一直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探索、发现、总结一种生动活泼、科学合理、浅显易懂的教学模式,从而赋予传统教学模式以新的内涵,典型案例教学法是这种探索、发现的总结,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

儿科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儿科学的学习以基础课、专业课、见习及实习后毕业的形式进行[1]。随着社会发展,在传统的 “粉笔+黑板”的单调的教学基础上,增加了幻灯片制作,通过多媒体,运用图像、声音、视频等,使理论知识更加形象和生动。但其专业理论教学仍采取以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容易脱节,学生自我思考的机会极少,只能被动地、填鸭式地跟从教师的思路去理解,使学生在临床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的培养方面有很大的欠缺。但现实中医生最为重要的技能恰恰就是独立自主的分析病因,从而采取对应的治疗手段。随着儿童患者及其监护人法律意识的不断加强,医学生在儿科见习、实习期间个人或者自主学习的机会越发减少,实习质量得不到保证。

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医学院校的教学形式比较灵活、科学,典型案例教学法就是欧美发达国家很多学校纷纷采用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采用和推广让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和丰富,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归纳和总结。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预选一些本专业的典型案例,在理论课结束后即给予学生,并开出相关参考书目,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仔细地分析研究这些典型案例,结合理论教学和相关的参考书目,重点解决诊断、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等问题,自我归纳、总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将更多时间用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讨论,教师不再完全充当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帮助学生分析病例。最后对讨论案例进行概括和总结,分析学生讨论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以更为互动的形式让学生理解消化书本知识。

儿科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案例为先导。模拟现实场景,化无形为有形,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紧紧地联系起来,重点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处理疾病的能力。典型的临床案例充满探索趣味,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日后良好的临床工作习惯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典型案例的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由配角转为课堂的主角,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明显加强,扩展了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对此,国内部分学者也进行了一定规模的试验,通过采用传统教学法与典型案例教学法对照试验。在学期末,采用考试和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得数据,结果显示:无论是理论考试成绩还是病案分析成绩均有显著性差异[2][3]。发现典型案例教学法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迪临床思维、锻炼分析能力、理论与临床联系和对重点及难点的理解、巩固理论知识等方面很有帮助,对于广大的医学生今后进入临床实际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在应用典型案例教学法在儿科的教学中,应注意:①典型案例教学法一般需要较多的时间,对教师和学员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在案例选择中,应有较为完善的总体规划,精心选取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案例,在保持案例的真实性、针对性、趣味性的同时,能准确地表达课程的理论知识,满足教学的需要,且能达到很好的效果。②讨论题要准确,富有启发性[4]。教师要及时有效地引导,起到一种“导演”的作用,引导学生在病案复杂的材料中,运用儿科学中相关理论知识、原理和方法对病案进行分析和讨论,以便获得疾病的处理知识,使得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及掌握儿科学书本的理论知识。

而在案例的选择上尤其要注意:①要将儿科学的医学科学与人文关怀结合起来。医生是一个有着广泛兴趣和真实感受的具有社会属性的人,他不是一架医疗机器,只有这样,他才能不把坐在他面前的病人当做有生理上或心理上疾病的人,而是一个完整的人。②要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儿科学的任务是保障儿童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内容复杂,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也很多,治疗对象情况也比较复杂,所以,教师必须根据理论教学的内容,精心挑选、整理出代表性较强的儿科教学临床案例。这样将儿科学理论与临床实际有机地联系起来,才能使同学们在活跃、轻松的氛围中,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③选取的案例要有典型性。现代医学的高速发展和高科技辅助工具的医学广泛应用,加之环境因素的影响,儿科疾病从病种和诊疗方式上较之过去也有了不小的变化。因此案例的选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好的典型案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多方面、不同角度地去分析判断,选取不同的诊疗手段,再加以教师的分析。这样,通过案例教学,就能从典型案例中,抓住相关疾病诊疗的要点。④针对性要强。典型案例应有意识地选取具体生动和形象的典型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地去调查研究病史和分析评价病因,这样也更有利于对选取案例中的重点、难点环节的认识和掌握。⑤选取的案例需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中国医改和现实经济情况,国外的一些典型案例未必适合中国的国情,国外的处理病情的手段也未必适合在国内采用。因此,在选取相关典型案例的同时,要适当地对案例进行修改,同时,要多选取国内发生的典型案例。

在今后儿科学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典型案例教学法以提高学生临床医学意识、临床医学思维、临床医学的判断能力与疾病处理能力,将医学科学与人文关怀紧密地结合起来[5],以更好地适应日后的临床工作。

临床医学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 人才培养;创新;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3-0258-02

0 引言

高等医学教育担负着加快知识创新和医学人才培养的重大历史责任,培养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意识与能力是高等医学教育迎接新世纪挑战的必然选择。

1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1.1 创新办学理念 医学院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以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医学教育的发展特点,创新教育教学观念,充实内涵建设,不断升华治学理念,创新办学模式,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学院领导班子树立和培养创新的意识、创新的锐气,不断总结规律,优化整合资源,不断创新和完善学院人才管理体制,大力培养引进学科带头人和业务技术骨干,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为医院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1.2 修订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 2009年学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据本科医学教育培养目标,积极调整课程结构,扩大专业内涵,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培养模式在以专业课程为基础上,加入社会学,艺术,语言文学等课程,使得医学课程与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相结合、同时将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起来,真正使培养方案科学、合理。

1.3 重新修订实验教学大纲及实习教学大纲 对机能学实验教学大纲进行多次修订,减少验证性和演示性实验,积极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并编写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材》。形态学及其他各学科的实验课程设置也进行了调整和更新,补充增加了新的内容。同时根据学生实践的实际情况及教学医院的反馈意见,修订了临床医学专业,影像学专业,护理学专业临床实纲。

1.4 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研究 2007~2010年承担《临床技能的考核的探索与实践》等9项延安大学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项目;苗乃周教授参与的“创新实习基地管理模式提高学生实践水平”教育改革成果获延安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获得陕西省教育厅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提高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改革实践”获延安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设立并启动了“PBL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等《医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10项;发表教学论文数十篇。

2 重视学科建设

2.1 加强学科建设 为了突出特色专业、重点专业,我们不断加强学科建设,现批准临床医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生理学》、《组织与胚胎学》为省级精品课程;建成《生理学》、《组织与胚胎学》、《护理心理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临床医学校级特色专业;《病理与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为校级重点扶持专业;主编、参编高校教材10余部。

2.2 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 近些年学院重点对机能学实验室、医学实验中心、护理学实验室、影像学实验室、检验学实验室、医学模拟中心进行了补充性建设。例如在医学模拟中心进行各专业的临床技能培训与考核。医学统计学利用计算机软件在互动数字化教室进行实验教学等。

3 加强临床教学基地建设

目前我校共有陕西省人民医院、西京医院、唐都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等二十七所教学基地,延安市疾病控制中心等两所预防实习基地。这些教学基地分布在陕西省内各个地区,大多为三级以上医院,承担我校临床医学、高等护理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和麻醉学五个专业的本科和专科见习、实习教学任务,生均床位数超过了1.2张,实习生每生实际管理床位≥6张。从2007-2010年连续召开4次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研讨会,加强了校、院交流,促进了沟通,达成了共识,校、院对教学的投入逐步加大,添置了教学设施、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办学质量,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在学校、医院的共同努力下,教学基地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室,部分教学医院还建成了模拟示教室,这些教学设施的投入对加强我校医学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让学生树立大卫生观念,人道主义精神,因此我们利用预防实习学生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融入到社区服务的实践中。

4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4.1 注重实习前的培训教育 实习前,要求学生了解和熟悉医院的一般工作程序及各种医疗制度,并进行医德医风及服务行为规范等专题教育。

4.2 临床技能与诊断思维训练 ①临床基本技能强化训练,包括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书写病历等;如:重视医疗文书的书写训练。②诊疗技术强化训练,包括骨穿、胸穿、腹穿、腰穿等各种穿刺术、心肺复苏术;护理培训包括插胃管、尿管,吸氧、肌肉注射术等;医学检验专业培训内容包括细菌的培养,标本的采集、运输、保存、处理,实习安全意识等方面。并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考核制度、评分标准,岗前考核不合格者,不得进入临床实习。③临床思维强化训练,包括正确阅读各种实验报告、解读正常、异常心电图、典型病例分析、参与教学查房与病案讨论等。

临床医学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8篇

(一)高校临床实践教学理念

1.提供全面持续的健康服务

20世纪以来,医学界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进行医疗工作,医生需要同时兼顾患者的躯体健康及心理健康,兼顾患者个体及其家属,关心社会。而现今医学已发展到健康医学模式时代,即从多维度因素认识健康和寿命。在健康模式下,医院服务重心将从治疗疾病向提供全面、持续的健康服务倾斜,医院体系架构将由分工协作转变为资源整合、纵向联合一体化[2]。对于临床实践性教学理念,微观上对于病患,应不局限于病种的诊治,而是结合中医治未病思想关注影响疾病的生活方式等其他因素;宏观上对于实践环境的选择,不局限于单一科室,而向关联领域多角度扩散。

2.新兴医学理念的融入

在医学教育领域,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在WHO的支持下,于2003年正式公布了《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并在充分总结过去10年全球医学教育发展变化及各国实际运用情况的基础上,于2013年颁布了全球标准的修订版本。国际标准的最新修订体现出过去10年间全球医学教育发展的深刻变化,对群体健康的关注、对医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视及新型教学与考核方法的出现等,使医学教育融入了新的教育理念[3]。比如全球卫生、社会责任、病人安全、考核效用、学习环境安全性及教学、科研与医疗服务职能间的平衡等,均是当前医学教育的热点。

3.学科间的双向互融协同

大医学观念下指导的医学教育实践性教学改革还体现于临床医学与相关专业、学科的双向整合与互融上。横向整合,如实践性教学不局限于西医科室,还综合囊括中医学科,包括护理学科、营养学科等,使实习生对于医学体系有更全面的了解。纵向整合,表现为在教学内容中纳入行为、社会科学包括人文学科等。如比利时大学针对临床实习生开展的医患沟通内容的校际课程(BIC)[4],将沟通技能和压力管理技能训练合二为一,通过认知、行为和情感三角度训练,将实习生融入与患者及其亲属沟通的工作情境等,达到转变医务人员的态度与信念、提高医学生对患者的心理识别能力及沟通技能等教学目的,并最终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医务人员的生活质量。

(二)高校临床教学模式

1.经典模式与新型模式并存

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先后经历了赫尔巴特式、弗赖克斯纳式、西余式、以问题为中心式和以社区为中心式等模式。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PBL)[5],在加拿大最先开展,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针对学生在自学中所涉及的各种问题,边实践边学习,而非传统教学中强调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仍是现今医学教学的广泛运用的经典模式。根据英国丹地迪医学教育机构的研究总结,部分国家应用了“以职业素质为导向”、“以职责为基础”和“以能力为基础”等教学模式,也代表了临床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一种趋势。

2.社区医疗实践模式的普及

国外多数高校的临床医学实践地点已由单纯局限于医院,扩大到了社区范围。美国、俄罗斯、墨西哥、以色列等国家的部分医学院校开展了社区医疗实践教学活动,即医学生每周固定一到两天到指定社会卫生服务机构接受社会医疗门诊训练。部分美国医学院校采取乡村见习形式,要求每位学生选定一名乡村基层家庭医师,全程跟随实习四个月及以上。早期化、完全化融入社区医学领域,对早期接触临床、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的相互衔接以及培养医学生的社会责任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6]。

(三)临床实践教学改革趋势

1.海外实习项目的常态化

在医疗服务与医学教育日益国际化的背景下,多数国外医学院校已逐渐意识到海外临床实习对于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的必要性[7]。从容应对陌生、复杂的医学环境及其带来的挑战,提升自身的诊判能力;通过深入异国医疗服务系统与本国医疗现状进行对比,形成批判思维能力;面对更为广泛的患者群体,提高文化沟通能力与医患沟通能力;接轨前沿医疗技术等,均是成为高技能、国际化医学人才所必备的素质。据统计,新加坡中央医院在2009年接收了分别来自28个国家、106所大学的361名医学生进行实习。美国已有47所院校及医院可接收国际学生,包括克利夫兰诊所、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UQ)已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广泛合作关系,甚至在美利坚、文莱两国建立了医学院分部,为学生的海外交流提供了渠道。出国实习由激励机制变为常态已是大势所趋[8],国外多数知名医学院校针对医学生海外实习项目已形成了较为成熟、规范的申请流程、招生制度、服务管理体系和信息交流平台。

2.纳入“互联网+”产业体系

依托新技术的发展进程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改革方法,将是在现有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难以突破情况下的较好尝试。信息通讯技术(ICT)发展推动了知识社会的创新2.0。目前,“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与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的各领域之中,以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与生产力,形成更为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是驱动当代社会深刻变革的因素之一。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及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至此,“互联网+”战略上升至国家层面。医疗、教育行业作为传统行业的主要代表,纳入“互联网+”体系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学校的医学教育,作为医疗、教育行业的交叉领域,其教育内容及教学手段是否顺应时代潮流,对其是否能有效培养出具备“互联网+”模式所要求素质的人才具有决定作用。换言之,教育内容需革新,应与最新医疗模式同步;教学方式需革新,以达到高效培养人才的目的。

二、当前高校临床实践教学问题分析

(一)临床实习的定位与认识存在局限性

学科特点决定了临床实习的教学模式以及实习环节中的内容设置、要求和目标。只有对学科定位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使教与学双方在实习实践中收到更好的效果。比如,从健康管理的基本流程来看,健康管理学科最为根本的特点之一是其学科理念有别于传统医学,不是针对某一病种的诊治。为此,在与学科特点相对应的临床实践实习过程中,就应侧重于如何掌握健康数据的获取、健康状态的评估和健康干预方案的确定方法,做到有所侧重有所兼顾。目前由于对于医学临床实践教学认识具有局限性,学科之间仍存在断层,临床医学各相关专业间的实习内容相互隔断,医学学科与其他类别学科的相溶则更少。医学的核心就是社会科学,过弱的人文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与过强的共性制约培养模式下的医学生,将较难处理好个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难以成长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

(二)带教导师的交流与督导缺失

师生之间的交流缺失是影响临床实习效果的一个主要原因。由于客观上的原因,带教老师作为临床医生通常忙于给病人诊治,在诊治过程中自然缺乏与学生交流,难有机会给学生进行病例介绍、病例分析。在实习过程中,多数学生由于没有基本的临床经验,难以领悟所学知识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转化为实践技巧,学生主要依赖于自身的观察能力与领悟能力。缺乏理论支撑的实践,往往会流于表面,局限于基础操作,且理论成功应用于实践,实现转换的环节是学生实现对知识领会与彻底掌握的关键一步。而导师对于实习学生督导的缺失,易造成学生散漫与积极性不高的心理,影响临床实习质量。缺失过程中的实时反馈,使实习生对自身的实习效果也难有准确定位。为确保临床学生实习质量,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曾尝试改革建立了各级教学管理机构,确立“医学院校—教学医院—科教—临床教研室—各专科教研室”五级教学管理体系,形成“教学秘书—各专科学干事—带教医生”三级教学链。通过强化教学督导组“督教、督学、督管、督改”四督一体的教学职能,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渗透,为临床实习教学基地的顺利运作提供良好的组织保障[9]。而当前多数医院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少有医院能建立起完备的督导机制,紧密临床实习学生的融入。

(三)有限的实践教学时间制约实习效果

目前,世界各国高等医学教育课程的改革趋势之一,就是早期接触临床,部分院校甚至提出大学生在进入医学院的第一学期、第一周、第一天就要接触临床、接触患者,学会同情、关心患者,树立终身为患者服务的思想[10]。而早期接触临床在本质上即为实践教学比重的扩大。有限的实践教学时间决定有限的机会,制约临床实习的效果。通过调研我国82所医学院校课程的安排情况时发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为1:0.6。由此可见,现有医学教学模式存在着临床实践教学课时偏少的弊端[11]。在实践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学生难有学习领悟的过程,带教老师通常也忙于正常的诊治工作,少有机会给学生对病例进行边诊治边讲解。正确的学习机制,应是在“理论(课堂)-实践(临床)-理论(课堂)”的循环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而传统的“一病一讲一见习”的临床教学模式,导致了实践教学与理论课程的完全剥离[12]。大量的实习内容压缩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且实纲中对学生短期内的快速领悟运用的不切实际期望,是影响实习效果的主要原因。

三、高校临床实践教学的改革思考

(一)提高实习内容的可操作性

增强实习实践内容的可操作性,使学生更容易地进入学习的状态,应该是提高实习效果的较好办法。为了增强实习内容的可操作性,建议一是必须使学生充分领悟专业特点,正确认识实习的定位;明确指出每一具体的实习内容的学习目标,并对学习目标的三种要求———掌握、观察、了解要有一个正确的区分,使学生有所侧重地正确学习。二是在实纲的基本框架上,根据专业特点,对每一实习内容给出实习的过程指引,明确每一实习环节的实施细则、完成每一实习内容的具体步骤、每一步骤的具体要求、可能会达到的预期效果,引导学生更快地进入实习状态,从而更好更快地引导学生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环节中,解决学而难用的操作性问题。

(二)增加病例分析环节,增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在学校主要是侧重理论教学,是一种超前教育。医院临床是实战的地方,学生所缺的主要是如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工作中。实习过程就是要解决“会做”这个问题。“技术、经验”是“做”出来的,只有创造了“做”的机会,才会从实践过程中学到知识的应用和问题的处理方法。要学会做,首先要解决“带教”的问题。所谓的“带教”,也就是教学生如何做好一道题目,课堂教学的临床题目可以认为是在特定条件下的虚拟题目,而实践过程中的临床题目可以是真实性的,给出题目的条件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并且要求实时给出解决的方案。带教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个从虚拟过渡到实时性、真实性的过程所存在的相关问题。如何解决学生“学会做”这个问题就是带教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实习过程中,能否让学生参与真实的临床实习,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的因素。在实际操作中,可通过真实临床过程与模拟临床过程相结合,将医生丰富的临床经验传授给学生,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对于有条件做到的,一般临床诊治过程可以让学生参与。对于没有条件做到的,或是难以做到的重要的临床诊治过程,可以安排病例分析教育。可考虑有针对性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科室、具有代表性的病例,按医院具体情况,安排相应次数的模拟病例分析教育,让学生对病例的诊治流程进行全程的实战模拟学习。

(三)“互联网+临床医学实践”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临床实践与互联网相结合

好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是促使实习过程收到良好效果的保证。实习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使教学更好地走入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相结合的不断良性循环的边学习边实习边提高的轨道,将实习过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在改革中求得发展。传统的临床实习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实习过程仅作为理论课程的补充与延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中,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锻炼与提高[7]。与传统的授课式教学方法相比,现代化教学手段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医学视听教育,作为现代高科技电子技术与医学教育改革相结合的产物,是教育思想、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大突破。利用多媒体视听的教学方法,以“视”、“听”为手段,采用“形”、“声”、“意”相结合的方法,现场表现力极为丰富,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3]。在网络基本全覆盖,“互联网+”的应用在各行业得到迅速发展的今天,在多媒体“视听”教学的基础上,如果将现代化的“视听”教学手段与互联网相结合,并利用“互联网+临床医学实习”的功能,将临床医学实习各环节的内容加入到“互联网+临床医学实习”的模拟教学中,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功能,实现“互联网+临床医学实习”模拟教学的作用,使学生随时随处都能通过互联网学习和了解相关的知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拓宽知识面,使资源在一定的范围内实现共享,将是突破实习教学的时间、地点、环境、条件和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进一步提高后续现场实地实习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2.自学式的学习要求与考核相结合

为了使“互联网+临床医学实习”模拟教学起到真正的作用,模拟实习环节可以在每个现场实习之前分阶段进行,让学生对所学知识预先有一个模拟应用的过程,每一阶段给出一定的内容和要求,与现场实地实习相结合,以辅修学分的方式完成。如每个学年的某个的假期进行一到二个内容的模拟实习活动,积少成多,最后完成一个完整的模拟实习体系。要在“互联网+临床医学实习”的模拟教学中收到好的效果,对每一实习内容的学习,必须对学生给出相应的学习指引,提出相应的任务要求和目标要求。比如针对健康管理专业的学生设想如下的任务要求和目标要求:第一阶段交一份实习心得,第二阶段完成一份实习诊治的评估报告,第三阶段完成一份多科室的较全面的实结报告,最好还能做一次简单的实习报告。目标要求是从健康数据获取、健康状态评估的专业特点出发,对涉及到健康的相关内容都必须全面地学习和掌握。在模拟实习过程中,针对某一具有代表性的病例,应该做到四个学会:学会完整的诊治流程、学会完整的诊治数据分析、学会诊治结果判断、学会完成一份诊治评估报告,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健全实习报告在实践过程中的评定机制、反馈机制、奖惩机制,引起学生的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医学教育不断取得进步,已经进入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阶段[14],对教学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临床实习教学过程中,有机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紧跟全球医学教育发展趋势,纳入新兴医学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不断完善临床医学实习教学和教学效果,才能更好地使学生全面理解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有效提高实际临床技能操作能力,使我国医学教育确立较高起点,培养出符合国际标准与时代要求的医学人才。

临床医学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临床医学;学生;实习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150-02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桥梁,为医学生毕业后成为一名合格医师奠定基础[1,2]。为保证临床实习顺利进行,开展实习前教育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措施。笔者将近几年来我校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实习前教育的内容及取得的成果总结如下。

一、实习前教育的必要性

1.实习前教育是医学生适应新环境的需要。医学生离开学校进入医院进行临床实习,生活环境由学校变为医院,学习环境由课堂变为病房,学习对象由书本变为病人,学生既心存向往,又不知所措。因此,有必要向学生介绍医院的概况和规章制度。

2.实习前教育是减少医疗纠纷的需要。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患者对医疗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患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也逐渐增强,医疗过程中碰到的纠纷越来越多,导致医患关系日益紧张[3,4]。然而,实习生临床经验不足、对医疗相关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更加容易引起医疗纠纷。

3.实习前教育是正确处理实习与就业、专升本考试关系的需要。就业与专升本考试是目前影响专科生临床实习的两个最主要因素。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的医学生逐年增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此外,用人单位对医学毕业生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学历,不少学生参加了专升本考试。而目前就业招聘时间和专升本考试时间都在临床实习的中后期,找工作、复习迎考占用了大量的实习时间,严重影响了实习质量。

4.实习前教育是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的需要。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实习前半年就完成了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实习前学生对以往所学的基本技能生疏,到了医院后往往无所适从。因此,实习前技能培训是提高实习质量的有效保证。

二、实习前教育的内容

1.专业思想教育。首先强调临床实习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重要性,明确实习的作用、目的和要求。学习实习计划和实纲,教育学生在实习中要做到“三心”与“六勤”。“三心”,一是虚心:在实习过程中要虚心向老师求教,这样才能学到新知识、新技术。二是细心:医疗操作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大意,要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三是要热心:待人要热心,与医院带教老师、患者和睦相处,便于开展实习。“六勤”,即眼勤、耳勤、脑勤、口勤、手勤、腿勤。实习期间学生要多看、多听、多思、多问、多动手、多跑腿,善于发现问题,及时向带教老师请教,并将老师的解疑记录下来,日积月累,才能丰富临床经验。此外,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病历书写管理规定》等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通过一些医生及实习生在行医过程中发生医疗差错事故的实例,教育学生要树立安全意识,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

在临床实习的中后期,学生面临就业和专升本考试等压力,部分学生忙于参加各种招聘会或复习迎考,无心顾及临床实习。因此,在实习前教育中,组织学生学习《学生手册》和《实习生守则》,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学校和医院的规章制度,圆满完成临床实习任务。指导学生在实习时通过临床病例来复习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让学生认识到临床实习对参加专升本考试和就业考试也是大有益处的。在实习中后期,我校积极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把学生四处求职变为集中有序的求职,客观上保证了学生有效的实习时间。另外,我校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学生进行考前指导,减少学生自己复习的盲目性,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花在临床实习上。

2.强化临床技能培训[5]。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临床技能的掌握,在实习前进行临床技能训练,使学生获得临床医生的体验,缩小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差距。培训内容如下:①我校有中央财政支持的临床实训基地,内有先进的实验模型和仿真教具,如急救复苏模拟人、心肺听诊电子模型、综合模拟人及模拟手术室等。在实训基地,老师利用实验模型先进行示教,然后学生进行反复练习,老师根据训练情况进行纠错和指导,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②收集临床上常见的典型病例,制作成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让学生进行分析,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③实习之前进行临床技能的多站式考核[6]。第一站是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病史采集是给学生一个简要病史,如“男性,71岁,进行性排尿困难3年,加重2天”。要求学生围绕以上主诉,按住院病历要求将如何询问病人病史的内容写在答卷上。病例分析是给学生一份病史摘要,要求学生完成病历书写,内容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婚姻生育史、月经史、家族史,并做出初步诊断,写出诊断依据。第二站是基本技能操作,内容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的各项基本技能操作,如胸腔穿刺术,心电图操作,外科洗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常用手术器械识别及使用,手术基本操作,伤口换药、拆线,心肺复苏,等等。第三站是体格检查,包括测体温、血压、脉搏、呼吸,检查头颈部、锁骨上淋巴结,鼻腔、扁桃体、甲状腺的检查,心、肺、胸廓、腹部的体格检查,生理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的检查,等等。第四站是辅助检查结果的判断。通过多媒体显示x线拍片、心电图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要求学生做出初步判断,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最后给予学生一个总成绩。对成绩不合格者,需再次强化训练,补考通过后才能进入临床实习。

三、实习前教育的效果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通过实习前教育后,立刻进入临床实习。从医院带教老师反馈的信息来看,实习前教育非常必要。通过实习前教育,(1)学生能够严格遵守医院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劳动纪律,做到有事书面请假,便于医院和学校掌握学生动向,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2)学生注重与实习带教老师、病人的关系,听从老师的指导与安排,树立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急患者之所急、帮患者之所需,赢得了带教老师的信任,取得了病人的配合,得到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提高了实习质量。在3届浙江省大学生医学竞赛中,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实习生共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2012年第三届大学生医学竞赛的临床技能考核环节,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的2支参赛队伍在全省本、专科学校的34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分别取得第一和第四名的好成绩;(3)学生能够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范,树立了医疗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有效地防止各种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4)学生临床技能掌握较好,到医院后带教老师比较放手,学生的临床操作机会明显增多;(5)提高了临床实习质量,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加了学生就业的机会。近三年来,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分别为94.67%、98.66%、96.26%;(6)提高了学校的声誉。每一批学生到医院实习,医院领导和带教老师都将本届学生与历届学生、不同学校的学生进行比较,例如从医德医风、行为规范、法律修养到临床技能等方面进行比较。第一印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实习质量,而实习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声誉。

总之,实习前教育有利于学生尽快适应临床实习工作,是保证和提高实习质量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赖亚宁,姚巡,卿平,陈锦.新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下临床实习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10,9(1):8-11.

[2]高卉,金延安,张文,余英宏,白育庭.医学生实习前教育和技能强化训练的必要性及其实践[J].咸宁学院学报,2011,31(2):99-100.

[3]徐敏,赵玮,李淼晶.医学生医患纠纷防患意识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09,16(4):1117-1118.

[4]闻国平,吴玲,王福美,蔡荣.加强实习前系列教育,提高临床实习质量[J].南京军医学院学报,2003,25(4):340-342.

[5]戴玉英,郑磊,沈颖.临床实习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3):323-325.

[6]朱佩琼,戴玉英,沈颖,邓晶.多站式考核对提高临床专业医学生临床技能的探讨[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8,6(4):303-304.

临床医学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10篇

急诊医学的发展,其跨多学科专业的特点要求医生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用更可信、确切的临床证据指导急诊医疗和教学应用作为发展急诊医学的指导思想。作者在临床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的理念和方法[1],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探讨在急诊科临床教学中运用循证医学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一、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中国医科大学临床药学院急诊科临床实习2005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66人做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设计,随机分为6组,每组11人,单数组33名学生设为实验组(EBM组),采用循证带教法带教;双数组33名学生设为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带教方法。两组学生入学条件、教学环境、教学设备等无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

(二)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种带教法的问卷调查结果、出科考试成绩分别运用秩和检验及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二、教学方法

(一)带教教师情况。带教教师均具有丰富的急诊科临床教学经验,带教时间均为半年。两组教师的年龄、性别、学历及职称等相关因素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循证医学临床实习带教的具体模式。

1.教学准备。学生进入临床后,应尽快熟悉本专科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治要点和防治措施;另外,教师必须向学生讲授循证医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如何才能找到最新、最佳的证据,同时教师亦应查阅并提供相关的循证资料,指导学生科学可靠的诊治方法。

2.教学过程。以临床实习带教老师指导学生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解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激素早期应用还是晚期应用”问题为例,透视循证医学的临床教学过程。(1)分析研究患者的病史、体征、各种实验室检查结果,提出问题:ARDS激素早期应用还是晚期应用,用多长时间,用多大量为宜。(2)师生共同检索相关文献42篇,发现激素的作用时机问题分水岭是早期应用(<7天)抑或晚期应用(>7天)。近年,主张将激素的开始治疗时间推迟到1周以后,中等量、长疗程激素治疗对晚期ARDS有益。(3)对检索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多项的临床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提示,ARDS晚期激素治疗降低患者病死率的机制可能不仅仅局限于肺组织纤维化的减轻,而可能是激素多方面、多环节的作用结果。(4)评价上述研究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结合临床专业知识与经验、患者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制订对本患者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归纳总结,在学习小组中讨论。(5)师生一起实施此治疗方案并动态监测效果。(6)与学生共同总结此次循证医学的实践活动所获取的知识,肯定优点,发现不足,循序渐进。

(三)传统带教临床实习带教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指导学生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每周集中小讲课1次。

三、教学效果

(一)出科成绩对比。学生完成急诊科实习任务时进行出科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与实践技能操作,分别独立判卷,总分各100分。考卷从题库随机抽题,难度系数分布比例均等。

(二)问卷调查。学生完成急诊科实习任务时接受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实习带教老师的责任心的评价、对带教老师教学方法认同度和对自身理论和临床水平是否获得提高的评价等,选项分为4个等级。

四、讨论

上一篇:英语教育实习个人总结范文 下一篇:实习医生出科个人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