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楚文化概念
楚文化是中国春秋时期楚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集成,当然也是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楚文化是楚国人民的智慧结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锻造了楚文化的诞生。楚文化在继承商周文化的基础上形成自身的特色,其艺术品设计形式和风格充分体现了楚人的想象力和审美意识。在楚文化的美术中,常常是通过一系列神秘古怪意象的组合来表达楚人的文化精神,给人以自由、生动的想象。通过考古的发现,楚文化物品的造型严谨,花纹细致,对铜器制作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2.楚文化的特征
1)开放性
楚文化诞生于荆楚地域,荆楚地域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得荆楚地势呈现多样复杂。并且荆楚处于我国比较中心的地位,长江横贯其中,交通格局阔达。虽然荆楚地带有封闭性的一面,但开放性才是楚文化的主流。
2)进取性
楚人具有积极的处世态度,并且拥有优良的文化传统,凝练出楚文化的最基本精神——自强进取。在诸侯的争夺战中,楚国人自强不息,以自己的坚韧精神应对着历史的挑战,在战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楚国人不仅拥有艰苦创业的自强精神,还有自主创新的进取精神,并且楚国人拥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热情。这些优良的传统对于当今社会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需要被发扬光大。
3)浪漫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讲求生活中的浪漫气息。浪漫主义不仅是艺术的创作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楚文化中的浪漫色彩,在屈原的文学作品《风》、《骚》,马王堆汉墓的帛画等代表中都有所体现。将浪漫融入到主题酒店空间设计中,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关于主题酒店空间设计中主题的选择
1.主题选择的原则
酒店是商业化产物,因此,酒店的经营需要实现的是利益的最大化。从经济学角度来讲,低投入高收益原则是商家提倡的投资方式。因此,主题酒店作为酒店的一种,在投资的时候也要坚持这一原则。
2.选择主题需要考虑的因素
(1)文化理念适用的群体
每种主题酒店其消费的理念不同,因此其针对的消费对象也不同。文化主题酒店的意义在于通过文化的作用将酒店的物质功能层面上升到精神文化层面,进而通过文化精神层面增加物质环境的附加值。定位好客户群,选择正确的文化主题,是主题酒店盈利的关键。城市文化状况一个主题酒店所在城市的文化状况对于主题酒店能否长久经营下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城市文化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当地居民对主题酒店的接受能力,并且城市文化的丰富与否还直接关系到外来人口的数量,二者成正相关关系。
(3)文化的真正内涵
文化作为一种智慧的积淀,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主题酒店在选取文化主题的时候,一定要对选定的文化内涵有深入的了解,如果曲解了文化的内涵在酒店建设中就会出现偏差,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者对酒店的印象。这类事件的出现,对于树立酒店的良好形象及对酒店品牌的打造都是非常不利的。
三、楚文化与主题酒店空间设计的融合
主题酒店的空间设计贵在对主题的定位,一旦酒店主题定位下来,就必须致力于酒店的全方位建设,让消费者可以从酒店的一草一木中感受到其蕴含的文化内涵。
1.借助主题酒店建筑外观造型传承楚文化
主题酒店的建筑外观造型对消费者来说是消费者与酒店最直接的联系,其对消费者的吸引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消费者是否选择入住,因此以楚文化为主题的酒店必须要挑选最富有楚文化特征的建筑符号来展现酒店的文化,使酒店富有历史文化的人文气息,传递楚文化的丰富文化内涵。
2.通过酒店内部装饰传递楚文化
作为人们真正居住使用的酒店房间内部环境,对楚文化主题的体现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主题酒店讲求的是文化内涵的统一,所以内部装饰主题要与建筑外观相互衬托,达到整体的统一,并且要突出楚文化的特征。酒店内部的设计是以空间为载体带给消费者感官上的视觉效果的,要让消费者置身在酒店的文化主题之中。在酒店的内部装饰中要注意细节,合理搭配房间的事物,巧妙地将楚文化要素融入到主题装饰物品中,达到各个功能区都充满楚文化气息,带给客户美好的楚文化主题体验氛围。
3.巧妙融入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屈原是楚文化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充分的展现了楚文化的深刻内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励志的名言激励着很多中国有为人士不断奋发向上。楚文化充满正能量,而社会的进步需要正能量的推动,因此在楚文化酒店的空间设计中要将屈原这种楚文化代表性的人物融合其中,通过其文学作品烘托酒店的文化气息,传承楚文化的进取性。
4.尊重楚人信仰
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不美好的事情,因此人们总是对充满正义感的故事充满兴趣,需要有自己的信仰。楚人在战争中磨练了意志,拥有坚定的信仰。在信仰的支持下,楚人拥有顽强的斗志,他们勇敢、智慧,这是楚文化的深刻内涵之一。楚人的信仰是火神祝融和太阳,这两大信仰都充满能量。在主题酒店空间设计中要将楚人的信仰融入其中,可以让消费者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楚文化的博大。相信楚人的信仰文化,对于主题酒店的空间设计可以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尊重历史、创新文化、品味经典和发挥影响力是主题酒店在未来发展道路上的重要使命。主题所呈现的文化将是酒店特色之魂,主题酒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将成为其成功经营的精神基础。在主题酒店设计中,必须要深入探究我国的传统文化,并加以创新,使其更加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楚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博大的精神必定可以促进主题酒店空间设计的良性发展。楚文化主题酒店依托的是楚文化的悠久历史,将肩负着传承楚文化的重任,因此需要加大对楚文化主题酒店空间设计的关注度,完善楚文化主题酒店的管理,打造完美楚文化主题酒店。
1.1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可谓江南造园最广泛的法则。《园冶》中载:“相地合宜,构园得体”。相地合宜即因地制宜,这一原则贯穿于江南古典私家园林造园的全过程,建筑立基、山池定位、游路选线、花木栽植皆遵此法。曾经有学者计算了各苏州古典园林中建筑占地面积、水体面积和总面积的比例关系,但没有发现既定规律。由此可见,园林中建筑、水面、硬地、植被占地多少都是由不同场地的具体情况决定,不能生搬硬套。近现代园林式酒店设计亦十分重视因地制宜之法。例如,杭州西子湖四季酒店位于西湖北岸,其大堂室外游泳池正对西湖杨公堤的方向,在翠竹杨柳的包裹下清幽静谧,视野极佳。更巧妙的是,泳池中的清水向外漫延,从酒店内向外看去宛如与西湖之水融为一体,与天相接。无独有偶,南京香樟华苹温泉度假酒店将较大的建筑体量分散布置于汤山的缓坡之中,每个单元配有独立的温泉资源,但它们在空间上相互联系,这一设计顺应了自然地势和建筑功能,形散而神不散。建筑与自然环境、室内与室外和谐统一,这正是苏州古典园林中蕴含着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精髓。
1.2精在体宜
“精在体宜”是《园冶》中对造园的精辟论断之一,即园林的精致之处在于形体适度、大小得宜。一些现代酒店为了营造古典韵味,常常修筑造型仿古的亭台楼阁,却由于尺度的失调难以营造出古典园林的诗意意境。闻名中外的北京香山饭店是优秀的园林式酒店设计作品,虽地处北京,但其粉墙黛瓦的建筑和流觞曲水的景观传达的都是明清江南园林的意向。贝聿铭先生曾表示香山饭店的设计意图是“把新的能用的东西接到老的根上去,在现代建筑中体现古典精髓”。香山饭店的后花园内远山近水,选用本地建材和植被,按照古典园林的空间尺度叠石小径,高树铺草;中央的四季长春庭中有一潭清澈的方形水池,池中立有两座石山,山势形态精巧适宜;内庭的顶棚采用了古典歇山顶的做法与比例,以钢化结构做骨架,上面覆盖现代的玻璃窗,阳光透进来形成光影流动的效果。相比于传统苏州园林,贝老在香山饭店中对假山、亭榭等景观要素的造型、材质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之所以能成功营造出传统园林的自然意境,是因为贝老从总体布局到细部设计都充分尊重了苏州古典园林中景观要素的基本尺度和比例,以及园林空间尺度与其内部构成要素的相对关系,从而激起观者对于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审美感受,进而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2空间格局与层次
2.1布局构成
比例和尺度与传统园林相仿并不意味着建筑格局的标准化,在园林式酒店的设计中,应综合考虑项目的用地大小、地形、水源、土质等因素,设计空间格局和层次。一些园林式酒店受到用地面积的限制,便采用江南私家园林中常用的“占边法”,将建筑物与观赏路线尽量贴边布置,中部空出以布置山池主景。例如,在杭州西湖金溪山庄的设计中,多层主楼、副楼及楼翼均以U字型或“回”字形布局,中间围出一个开阔的院落,日常行走路线贴边,院落内的景观通过大片草坪展开,植被疏密合宜,亭榭假山错落有致,用地虽有局限,空间层次却较丰富。运用同样手法的还有苏州南林饭店、苏州吴宫泛太平洋酒店、苏州君泰新奥商务酒店等。建筑与其他构景要素之间协调统一,布置灵活,“按时景为精”。
2.2组合意匠
在我国的传统建筑文化里,并不强调建筑的独立性,各建筑要素的组合关系才是核心和精华。苏州古典园林正是这种组合关系的集大成者,它遵循的是一种符合传统秩序或生活法则的空间组织规律。因此,当代的园林式酒店需要在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组合关系的基础上发展出适应酒店功能需求,并顺应场地客观条件的建筑组合。传统园林建筑庭院群体的组合形态大体可分为串连式和随机式两种。这两种正是园林式酒店组织建筑群体关系的参考和基础。近十年来,园林式酒店呈现出高品质、大规模的趋势,在建筑群体组织方面不乏优秀的项目。杭州西子湖四季酒店就是一个串联式组合的典型,由东向西依次为大堂室外游泳池区、婚庆礼仪草坪区、假山和湖面区三组建筑庭院,但三者并非串珠一般逐个生硬排布,而是均向南开敞,与南面西湖景区交相辉映,建筑院落与自然风光彼此相联,三者自然而然地被联系起来,浑然一体,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同时,客房与客房之间也穿插了小院落和天井,相互之间既有联系又保证了私密性。杭州西子湖四季酒店这样化整为零、高低错落、进退曲折的建筑组织方式创造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以及高品质的园林式酒店空间。
3.有限空间与无限意境
3.1因借得宜
“借景”是文学艺术的比兴手法在风景园林艺术中衍生出的奇葩,是园林空间设计常用的构景手段,分为远、中、近三个层次景深,借景手法在拙政园、留园等苏州古典园林中得到大量运用。而今,几乎所有园林式酒店都在设计中运用了这一手法,营造出丰富的空间效果。园林式酒店设计中经常巧借远处的天际线、山脊线、湖面线作为酒店一大亮点。古有令人叹为观止的拙政园“远借”北寺塔之景,今有杭州西子湖四季酒店“远借”西湖清雅秀丽之景,还有杭州富阳富春山居度假村“远借”富春江开阔清碧之景。此外,“中借”和“近借”也在园林式酒店中应用广泛,例如,南京香樟华苹温泉度假别墅“借”汤山的林、泉、湖、洞之景,山峦耸翠,烟雾飘渺;嘉兴乌镇枕水度假酒店“借”窗外江南水乡生活之景,乌篷船往来穿行,歌声悠扬,古朴幽雅;杭州西溪悦榕庄“借”农业湿地之景,水道如巷、池塘如鳞,河汊如网。酒店内外景色相互映衬,“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借景”的手法在近现代园林式酒店的空间塑造中不可或缺,通过内外环境相互衬托,使园林各空间互相渗透,增加层次和扩大空间,提供可观赏性。与之相似的还有框景、障景、抑景、对景等。设计师们有意识地使用这些空间手法,在园林式酒店中创造出具有古典园林意境的现代园林景观空间。
3.2境于象外
在有限的园林空间中营造出自然中湖光山色的无限意境并非易事。不同于抽象的诗歌、绘画,园林景观的设计必须借助于实体空间来营造意境,若无精心的设计技巧和手法,则很容易使园林要素凝滞于形,从而限制了“境生于象外”的自由。以山石为例,“未山先麓”是苏州古典园林掇石叠山时常用的一种手法,即采用形体和纹理凹凸有致的石块嵌入园内的墙隅之中,再配以植物掩映。远远望去,宛如置身于山脚之下,似墙外有座大山之势。苏州网师园的“殿春簃”南庭院,拙政园的“海棠春坞”庭院南面院墙嵌,留园的华步小筑庭院都采用了这一手法。贝聿铭先生在苏州博物馆新馆中设计的“片石假山”景观就是用现代手法对此进行的全新演绎,广为称道。从“叠石”推而广之,其他园林要素设计亦是如此。现代园林式酒店中大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类似手法。例如,作为一家五星级创意文化园林酒店,苏州书香世家平江府酒店在若干客房的组团院落或公共休闲空间的墙中嵌入半亭、假门,令人对墙后的空间产生遐想,意境一下开阔起来;再如,青岛海情酒店的茶室庭院墙角一隅散落的山石配以青翠的竹子,犹如一幅“粉墙为纸,山石为绘”的山水画卷,在有限的庭院空间中创造出无限意境。
3.3欲扬先抑
“欲扬先抑”是将人引入大空间前先经由狭小空间的造园手法,给人心理上的开阔之感,从而更好地展示园林各个结构层次和景区,营造出丰富的空间效果。留园中部的曲折长廊、艺圃入口前的小径、拙政园进园时遮挡观者视线的山石等都是这一手法的体现。建筑师在苏州书香世家平江府酒店的设计中巧妙地运用了这一园林空间的设计手法。酒店全部由原苏州第三纺织机械厂的老厂房改造而成,由于原建筑开间仅3.9m,为使人进入大堂时不感到压抑,大堂入口前增设了一个6X8m的前厅和一条3m宽的绵长的外廊。人的视线被压缩得局促,连廊之下水流淙淙,叮咚的水声加快了人的步伐,直至通过外廊,再进入酒店大堂则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该手法同样运用在杭州西子湖四季酒店大堂和客房之间的设计中,当人走出大堂经由狭长的连廊,终于到达客房组团时,看到院落和房间,视线被慢慢解放,同时产生期待和欣喜感。
4结论
笔者认为,在现代园林式酒店的设计中,需要从空间比例与尺度、空间格局与层次、有限空间与无限意境这三方面对苏州传统园林空间进行认真解读,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及材料进行创造性的诠释,把苏州古典园林中优秀的造园手法灵活应用到现代的设计中,营造出既集成古典诗意风骨又具备现代魅力的园林空间,给人以丰富多样的空间体验。毫无疑问,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中的瑰宝,必将会给当代的设计师们以无穷的营养,并通过一系列现代园林式酒店实践传承、优化并走向创新。
关键词:酒店大堂;地域文化;空间形态
中图分类号:F590.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空间给予人最直接的是感官及视觉上的享受,现代高档酒店对此更为关注。利用空间创意去让顾客加强消费记忆,注入更多的地域文化,让顾客更多地体验当地文化及环境。
一、地域文化对度假酒店设计的重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全球流的日益频繁,迅速的推进了全球一体化进程。它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另一方面却破坏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地区文化间的差异性开始被削弱甚至消失,导致了设计风格的雷同,失去了自身的可识别性。
地域文化就是在这样的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下逐步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和越来越强烈的需求。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和生产生活方式等,是一种从古到今的文化沉淀。它不仅包含那些人们在特定地域条件下积累的科学知识、艺术内涵及它们间的结合,还包含那些人们在不同的地域条件下认识到的不同的艺术理念及与其相对应的科学理论。
度假酒店设计既有商业的需求,又有社会的需求,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文化需求。度假酒店在功能上首先要符合国际标准,不同地方的度假酒店的室内空间还应该体现其特定的地域性特色,才能对度假的游客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增加酒店的生命力。
二、酒店大堂是度假酒店的核心区和第一印象
在酒店的公共空间中,大堂是度假酒店中的功能流线核心和枢纽,是给客人留下最初印象的场所。因其造型的灵活性和功能上的多样性和复合性,是度假酒店公共空间的象征和精髓所在,它确定了酒店的风格和气氛,,应给旅客已到达目的地的感觉。
度假酒店的大堂无论大小、风格各异,都在努力达成两方面的内容:舒适、轻松的空间氛围和令人难以忘怀的优美景致。
大堂是酒店的交通枢纽,是客人进出的必经之地,是客人办理手续的地方,也是客人进行交往的场所。习惯称谓的“大堂”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客人到达登记区及前台办公区;另一是大堂休息区,例如:大堂吧等。
可以说酒店大堂的室内设计是整个度假酒店室内设计的重中之重,地域文化特色也一定要在酒店大堂的室内设计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举例分析
(一)印尼巴厘岛的阿曼酒店
酒店大堂
休息空间
很好的展现了东南亚酒店的风格。通透的建筑空间、开放的木构架坡屋面、本地石材和木料、凸现地域文化的浮雕景墙、样式休闲的家私以及暖色的主基调,营造出安静、闲适,充满传统意味的空间环境。
而开放贯通的传统空间形式、出檐深远的屋面为室内提供了良好的遮荫、流畅、凉爽的清风,创造出很好的小气候环境,人体舒适感很好。避免采用空调系统,节约了能源。大多数热带地区的建筑多采取此类开敞的建筑格局,面积规模或大或小,但总体氛围和形式没有多大差异。
(二)三亚喜来登酒店
酒店大堂入口空间
酒店大堂
位于中国三亚亚龙湾的喜莱登酒店,气势恢宏的酒店大堂一直为人称赞。酒店落客区、接待区、休息区、大堂吧、室外屋顶无边水景沿轴线顺序递进,覆盖在一个巨大、层级跌落的坡屋面下,空间序列感极强。旅客进门伊始就可以感觉到南中国海的壮阔美景,兴奋之情油然而生,吸引旅客迫不及待的奔向海滩。尤其是在大堂吧外结合屋顶设计的狭长的无边水景,水、海、天融为一体,惹人流连驻足。大堂室内装饰材料以木饰面和乳白色涂料为主,色调柔和轻快。酒店大堂从屋顶构架到栏杆装饰采用了大量的实木作为建材。木构架形成了开阔轻盈的大堂空间,活跃了钢筋混凝土堆砌的沉重空间氛围;同时木材自然而富有纹理的质感,也与度假酒店整体自然清新的风格相协调。大堂门前长长的落水景观,都是同自然、开敞的酒店氛围相适应的。
四、总结——度假酒店的大堂室内设计中地域文化表达的几点思考
(一)自然景观和人文要素的提取
自然景观是游客度假意向的心理需求之一,而人文要素是地方和酒店特色彰显的自身需要,二者在酒店大堂空间内都要有所体现。对于自然景观的提取与运用,可以结合传统中国园林中的做法,如借景、障景、框景等等。同时结合不同垂直层次上的视觉变化,达到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而对于人文历史要素的提取,则可因地制宜,或应用在整体结构、或通过小处点缀,或通过特色活动空间的设置,都可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二)地域空间特色的营造
地域特色的空间形式是度假酒店常用的一种空间营造方法,最常见的处理方式是通过地方特色的原生态建筑材料、色彩的运用营造符合当地气质的建筑空间。但也可以借自然为主题,通过空间的曲折变换、高低大小空间感受的不同,让游客体会或新奇或变化多端或舒适自然的气质。
(三)关于地域符号的点缀作用
酒店大堂作为公共性空间,其设计必定要以使用群体的利益和看法为出发点,使营造的空间中的地域性为他们所感知和接受。散布在各处的小空间、小装饰构件往往最容易被游客注意,因而对整体气氛的烘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这种装饰必然是与功能和使用者的感受息息相关的,才不至于落人形式主义的俗套。
五、 结束语
酒店大堂空间的设计,作为一种大尺度公共建筑空间,在选址、功能、材料、建造等方面都比较复杂,在有地域化要求的时候更难于把握。在度假酒店大堂的设计处理过程中,加入地域文化的表达使酒店有可识别性是较为适用的一种设计策略。只有对当地自然、人文、原生态材质等多方面考虑,才能设计出合理适用同时又不失地域设计元素的建筑空间。
参考文献:
唐英 王葆华 浅析酒店室内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表达[期刊论文]-科教导刊2009(32)
金卫钧;张耕;孙勃 三亚喜来登度假酒店[期刊论文]-建筑学报 2005(02)
吴亮 度假酒店室内空间的地域性特色塑造[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林业大学
关键词:酒店;空间设计;程序;文化;客房
Abstract: frequent business activities and travel resort, prompting the world hotel industry has become the world's largest industry. Hotel should be a "cultural art palace", blend in culture and art hotel space, has a unique cultural charm, to gain more business value to attract more guests. Hotel space design is of prime importance, therefor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decided the hotel class.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hotel space design should follow principles, and then expound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hotel space design and the design key points, its design methods were illustrated at last.
Key words: the hotel; Space design; Program; Culture; Guest room.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酒店空间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作为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关心人的身心成长,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在设计时能体察到人的实际需求,并引导人的体验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首先制造适宜人体的空间尺度和空间环境,将一些建筑物理天剑如冷热、阴暗、大小、高低等控制在舒适的范围内。其次是制造符合形式美学的建筑空间,明快的均衡的前进的完整的空间感会给人积极的心理引导,因此要把握住建筑的节奏、韵律、比例、色彩等,创造出符合人们审美心理的建筑空间。三是制造符合人文心理需求的空间,提供文化体验和认同感。
(二)尊重自然原则
尊重自然就是满足休闲亲近自然的内在需求,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酒店环境空间塑造的原则,还给人最本源的自然体验,使人的心灵得到回归。因此酒店的设计要展现当地的乡土特点,尽量用传统的绿色建筑手段来适应气候。酒店的建筑应该尊重当地的自然环境,建筑对环境是一种包容和和谐的态度。
(三)酒店空间的流线关系的设计原则
酒店空间的流线是酒店运转的动脉,流畅的流线能使酒店的各项功能协调有序地运转;反之,如果酒店运转不顺畅,就会影响酒店的经营形象和经济效益。酒店的交通流线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分为“室内”和“室外”两大区域。在室内又分为“横向”和“竖向”两方面即水平交通和垂直交通。宾馆的流线从横向到竖向分为客人流线、服务流线、货物流线和信息流线四大系统。酒店流线的设计原则是:客人流线与服务流线互不交叉,客人流线直接明了,服务流线快捷高效,信息流线快速准确。
酒店建筑空间设计应注重文化营造
(一)以酒店特色延伸的文化意念空间
以酒店特色延伸的文化意念空间是设计师喜好的表现手法。文化定位环境塑造、空间营造是设计的关键。恒涛锦江花园酒店位于海南,因其地理位置的关系人们会联想到大海蓝天沙滩、贝壳、鲜花,彩蝶、飞乌、游鱼、轻风细雨、自云,阳光,如此众多的热带风情画幅加上组织和变化便构成了本花园酒店的精神画卷。从主题理念延伸到材料,酒店空间无不从”江“与”花“这些特色标志上做足文章。
(二)地域文化为底蕴的酒店空间充满生命
酒店空间营造往往也以地方文化为背景,使装饰充满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榕江大酒店,位于中国著名的潮汕地区,自古以来这里就以具有浓郁特色的民俗风情而闻名。“京城帝王府,潮汕百姓家”更是描述潮汕民居具有华丽的古典的京派风格,也揭示潮汕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息息相通,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此案中围绕”岐山、榕水”的文化主题通过现代的装饰材质和表现手法运用中国传统的宫廷色彩――金、红、黑、白,营造一个富有地域特征的酒店空间。
(三)名胜古迹与文化历史结合使酒店空间文化气息浓郁
奉化银凤度假酒店的设计即充满历史文化气息。酒店内有小桥流水、果园竹林,坐拥国家风景名胜区溪口风景区,风景秀丽。历代名人学士留下大量诗词题赋,为周边环境增添文化的芬芳。溪口镇系蒋氏故里,系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众多名胜吸引古今中外无数游客,银凤度假村就在此诞生。以历史文化为内涵,天造地设的江南自然风光为衣带,科学、环保、健康的新型材质为框架,休闲而考究的家具为躯干,精美而品位超凡的艺术摆设为点缀塑造飘逸脱俗的酒店形象。
三、酒店空间设计的要点
(一)酒店大堂
酒店大堂空间是每位光顾这里的客人最为关注的一个地方。大堂的天花绝对不能简单处理,独特造型的天花会增加了大堂的变化,在空间构成上形成了有效的互补,以此为主旋律展开整个大堂的设计。多叠级的天花造型,配以中央大型豪华吊灯,营造出豪华堂皇的氛围。再配以发光灯槽,既能体现酒店档次,也能满足酒店的功能需求。大堂墙面的处理往往会用大量石材为主要材料,增加大堂的光感,使到大堂光亮也非常洁净。服务台是大堂功能的中心,背景墙面可用抽象的造型图案装饰,也可用粗框的石材雕塑做装饰,在众多现代元素当中增加一点古朴,去除了很多浮躁,在整个大厅当中画龙点睛,凸现鲜明的酒店文化主题。地面石材颜色以靠近墙面为主,使整个空间在色彩上协调一致。以上各部分构成了一个光鲜靓丽豪华洁净的大堂,有效贯穿了豪华现代的设计理念。
(二)会客厅的设计
会客、接待空间在室内设计中是需要做细致文章的地方,因为人们在这个空间中渴望有一种温馨和亲切感,以便能无拘无束地倾心交谈。在空间上利用柱子、高差变化等手段使它和大厅、门厅、过厅相隔。在装饰设计上,利用这些空间要素做细腻的质感表现、明确的色彩配置和尺度适宜的家具设计。尽管这些空间会有各种主题表现,但亲切宜人是它独特的空间特色。
(三)电梯厅的设计
电梯厅是过厅的一处延伸,这个空间是客人停歇的一个重要地方。与办公楼电梯厅不同的是,酒店电梯厅多以艺术设计手法为主,务必使入住酒店的客人感觉舒服与轻松。为了突出酒店的独特风格,很多时候电梯厅都会做一面背景墙,衬上工艺品,甚至摆放文物或古董,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大宴会厅
大宴会厅空间,其设计目的就是能产生一个隆重的气氛。首先天花上一个大型的水晶吊灯给人一种富丽堂皇的感觉。天花配合吊灯做一圆形多层叠级,其余部分做相映的多层叠级方形吊顶使得整个大厅的光源充足,增加了光感。为了增加剧场效果,可在舞台一侧做一些比如放大的欧式线条来收边,如此可以有效配合集体活动需要。比较空的墙面点缀一些射灯照射并放置各式屏风墙,更能活跃大厅气氛,也使得整个大厅富于变化。
(五)休闲洗浴中心
休闲洗浴中心空间设计须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客人的方便。浴池设置成圆形,可以让客人之间相互交谈,同时造型也比较活泼。根据不同客人的不同需求在一些墙上做一个水族馆,意欲引发人的联想,另外在洗浴的同时也增加了情趣。在某些墙面上安装电视或投影,形成一个“动态”的装饰,既能衬托气氛也能满足功能需要。
(六)客房空间设计
客房空间是一种与其它公共建筑不同的空间形态。它们或潇洒、或漂逸、或奔放、或安宁、或古朴典雅、或摩登新潮,其风格和特点应在每位客人的记忆中留下难忘的印象,人们会因此而留恋,珍惜这里的温馨。客房空间美感的创造,有利于精神生活的丰富、和谐,有利于旅居者心态的平衡和恢复。
酒店空间设计的程序方法
酒店空间形态设计的关键是处理好空间形体―人的心理效应―空间的使用功能三者之间的关系,由于不同空间形体的特点给人造成不同的心理感受,因此设计时要使空间形体满足空间使用功能的同时,也要与空间所需要酒店空间设计研究造的商务互相契合,吸引客人互动的目的。
(一)借鉴的方法
不同的历史时期,就有不同的文化特点。对于某一时段的酒店,其建筑空间形态可以借鉴历史上这一时期的建筑空间形态特征。我们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期间建筑的发展更是形成一门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这为酒店空间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借鉴法是对已有的历史建筑持尊重的态度,并在此基础上有创新、有时代感的反映,这样的建筑才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一味模仿。照搬历史建筑会使人们停滞在历史中,没有进步、缺少活力。这里所指借鉴传统建筑形式并不是让新建的酒店建筑模仿其酒店所反映的历史时期的建筑空间形式,而是在利用传统建筑形式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创新,以适应现代功能和结构。
(二)抽象的设计手法
现代五星级酒店的功能较复杂,现代结构体系也使地域建筑的形式中很多部分成了装饰元素。因此,在满足现代酒店功能、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可以把地域建筑的形体或传统构件、装饰等抽象出来,运用到建筑空间形体上,让人无限联想。
(三)联想法
联想法是把人们所熟知的酒店文化的某个空间场景或文化意向映射到新的空间形态中,通过空间比例及尺度的控制,在新的空间体量中,人们仿佛实现了美好梦想。空间形态的设计是植根于酒店文化上的大胆尝试,建筑空间被赋予微妙的暗示性或戏剧性效果,常常表现为一般性和戏剧性相结合的设计手法。
结语
综上,酒店的空间设计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在空间设计中,要重视每一个细部,精益求精,必须尽可能完美和谐地来满足旅居者的生活需要,以一个共同的高格调来面对社会生活纷繁涌杂的不断变化,使每一位曾光顾过这里的客人都深深地眷恋它。
参考文献
[1]陈,郭旭.论文化导向的城市休闲空间设计策略[J].华中建筑,2010.1.
[2]黄燕鹏,李振华.岭南地区酒店空间设计探析[J].建筑学报,2008.10.
【关键词】 城市综合体 现状分析 对策研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综合体中共享空间的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如何根据城市发展需要,设计好城市综合体的空间,不仅是我们城市设计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城市综合体空间的设计也是城市管理者和规划者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
城市综合体中空间设计的好与坏,不仅事关城市规划的工作成与败,而且也事关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结合自己所掌握专业知识和相关的城市综合体中共享空间的设计工作实践,对城市综合体中共享空间设计的现状和发展对策问题阐释如下,以供广大的同仁批评、指正,以期在此基础上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
1 城市综合体中共享空间设计的现状及问题
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和感悟,在参考其他研究者的论述的基础上,我觉得城市综合体中共享空间的设计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1 “城市综合体”认识中的误区
城市综合体中的空间是我们设计研究的对象,虽然我们在各个期刊杂志中也经常看到这个概念,但对什么是城市综合体的认识,不同的设计者却有着不同的理解。例如:首先,设计者把“城市综合体”与“建筑综合体”和“都市综合体”混用,即这三个概念在某种程度上,其内涵意义有交叉的时候。这交叉不仅导致了读者阅读中的歧义,而且也使城市综合体的相关研究显得混乱。例如: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分卷》一书中,对什么是“建筑综合体”进行过这样的界定:“综合体建筑是指由多个使用功能不同的空间组合而成的建筑。综合体建筑,其合理性在于节约用地、缩短交通距离,提高工作效率、发挥投资效益等”。而美国的建筑书籍中又对什么是建筑综合体进行过这样的界定:“建筑综合体是在一个位置上,具有的那个或多个功能的一组建筑。”
对于什么是都市综合体,吕鑫磊同志在其毕业论文《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协同设计研究》中,进行了这样的界定:“‘都市综合体’这个概念更多地是在地产策划中被提到,笔者将其划归到城市设计的范畴中:多个功能互补的大型建筑集群组合,通过统筹开发、一体设计,形成的小型城市区块,成为都市综合体,其自身往往具备各项基本功能,仿佛一个可以自行运作的小城市。”并在此基础上,吕鑫磊同志又对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什么是城市综合体进行了界定:狭义的城市综合体是指:由购物、办公、酒店、餐饮、文化娱乐、展览会议、交通链接等多种城市功能中的几种并置,融合在一座或一组建筑之中,各种功能相互作用,各种空间形式高度集约在一起,形成一个高效、有机的综合并且其实现了建筑空间与外部城市空间的有机结合,与城市交通系统的有效联系,成为城市功能混合使用中心,延展了城市的空间价值。笔者认为,广义的城市综合体应该是包含这三种综合体的,因为其本质特征相近,而三个概念之间并不能明确区分界限,对于很多实践案例的考量也难以准确划界。因此,为了增加研究的普适性与应用性,文中的研究也是针对广义城市综合体
综上所述,在具体的设计与研究中,由于对研究对象界定的不同,在参考其他研究者对相关问题的论述时,我们应该注意区分。虽然在此没有穷尽各种研究论文中的相似概念,但这足以说明广大的研究者对什么是“城市综合体”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而这个误区的存在,一定会影响到如何对城市综合体中共享空间的设计。因此,在城市综合体的相关研究中,必须首先界定它的内涵。
本文的论述中,对什么是“城市综合体”的界定,我们采用吕鑫磊同志的界定,而且不特殊注明的地方,均以其广义的定义为准。
1.2 城市综合体中共享空间设计思路的多样化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设计及建设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不同的设计者面对相同的问题,却表现不同的设计风格,而这不同的设计风格背后就是那设计思路的问题。城市综合体的设计思路涉及到以下诸多设计方面的问题:
首先,面对城市综合中的共享空间,设计者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设计原则。众所周知,设计原则是设计活动整个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原则,它不仅事关设计思路,设计方法,而且还事关设计结果。因为,城市共享空间的设计过程与其它设计过程是一样的,在确定开始设计之初,我们设计者都要先弄清楚自己的设计原则。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设计者的设计思路、设计方法和设计结果才能符合设计需要,才能达到设计者最初的设计目的。因此,设计原则对城市综合体中的空间设计尤为重要。但是,由于设计者所持设计原则的不同,城市综合体中共享空间的设计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这种多样化的趋势在丰富城市综合体中共享空间设计的同时,也使城市综合体中共享空间的设计水平呈现出参差不齐的情况。即有的城市综合体中的共享空间设计得较为实用些,有的城市综合体中的共享空间设计得人文性较为浓厚,有的城市综合体空间中共享空间的设计显得既缺乏实用性,又缺少人文性。
因此,在城市综合体中的共享空间设计上,我们应该制定较为科学的设计原则。并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使每一个设计者都能够展现自己的设计水平,使城市综合体中共享空间的设计在某种程度达到人文性和实用性的统一。这种人文性和实用性的统一,既有利于设计水平的提高,又有利于城市设计和规划的发展。
其次,我们的设计都应该涉及到城市综合体共享空间的哪些方面。在前边对城市综合体定义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设计,一定要注意我们设计所涉及到的事物。对这些事物的关注,不仅是我们城市综合体中共享空间设计成败的关键,而且也是我们城市综合体中共享空间设计科学与否的关键。在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以下各个方面的因素:第一个因素是城市综合体中的商业因素。任何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商业活动,特别在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里,城市综合体中共享空间的设计一定要对商业因素给予高度的关注。这包括商业店铺、也包括其他的商业活动。第二个因素是交通因素。任何的商业活动和其它生活,都不能离开交通。如何在城市综合体中共享空间的设计上突出交通因素,不仅能够方便公众的出行,而且还能够因为交通的方便,而促进商业的繁荣,商业的繁荣又能提升城市综合体的功能。第三个因素是生态环境因素。城市综合体与城市一样,都需要一个适合的生态环境。无论是商业活动还是交通活动,也无论是购物还是生活,都需要一个适合的生态环境。虽然生态环境因素不能直接参与商业活动,不能直接参与交通,但良好的生态环境却能促进商业活动的发展,改善交通的状况。因此,在城市综合体中共享空间的设计上,一定要考虑生态环境的设计问题。甚至应该把生态环境提到设计中的首要位置上。第四个因素是地方因素。所谓地方性因素就是要在城市综合体中共享空间设计上,一定要突出城市综合体的地方性因素。南方与北方不同,东方与西方不同。这种不同不仅表现在建筑物的设计上,而且也表现在共享空间的设计上。特别是结合地方性因素,综合各地的文化特点,更能使城市综合体的共享空间设计具有独特的风格特征。这种风格特征还可以促进城市综合体的发展。第五个要考虑的因素是城市综合体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虽然我们设计的对象是城市综合体中的共享空间,但在设计中,我们要考虑到这个空间与外部环境的衔接问题。如何把城市综合体中共享空间的特色与其外部环境相联系,不仅是一个设计师设计水平的体现,而且也是这个城市综合体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的需要。因此,在现代的城市综合体中共享空间的设计上一定要考虑这方面的因素,否则城市综合体中共享空间的设计就会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1.3 城市综合体中共享空间设计研究的实用化
在城市化速度加快的同时,城市综合体中共享空间设计的研究也趋于实用化。所谓的实用化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层面的含义是指相关的理论研究重点解决设计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华侨大学郑文亮同学的毕业论文《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的衔接研究》一文,陈捷发于《福建建材》的文章《论城市综合体——以厦门蔡塘社区发展中心设计为例》一文,发表于《中国集体经济》的《浅析城市综合体发展与酒店发展之间的相互意义》一文等。特别是后边的两篇文章,都能够结合具体的城市综合体分析其相关问题。另一个层面的含义是指具体的研究结论都能够促进相关理论的发展。例如结合周霄明、洪伟鲜的文章《城市综合体中小型影院设计探讨》一文,不仅可以丰富当前城市综合体设计的研究理论内容,而且还可能拓展城市综合体设计的相关研究领域。
2 城市综合体中共享空间设计的对策
面对城市综合体中共享空间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对症下药,探寻相应的提升策略:首先,针对界定混乱的问题,我们应该重新界定城市综合体的内涵。在内涵一致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其次,针对因设计思路多样化导致的设计结果多样性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现有的城市综合体共享空间的设计成果,确定最佳的设计思路。当然了,这个思路的确定,一定要在比较各种设计优劣的基础上得出。而且在得出结果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设计时应该考虑的设计因素。不能根据结果谈结果,而忽略了设计中的其它因素。因为任何一个因素都会影响到设计结果的好与坏。最后,对面城市综合体中共享空间的设计研究,我们应该继续坚持理论联系原则。在这种原则的指导下,既可以促进设计实践的发展,又可以促进理论研究的进步。
总之,城市综合体中共享空间的设计实践是我们分析其现状的基础,根据这个基础所得出的研究结论一定能够促进城市综合体中共享空间设计和研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鑫磊.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协同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2.05.
[2]赵亚军,申雨.大型城市综合体绿色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实践[J].建筑施工,2013.10.
【关键词】酒店;设计;发展趋势;人性化
一、酒店的基本含义
酒店(HOTEL)一词来源于法语,可追溯到千年以前,早在1800年《国际词典》中写到:“酒店是为大众准备住宿、餐饮、服务的一种建筑或场所。”具体地说,酒店是以它的建筑物为凭据,通过出售客房、餐饮和综合服务设施向客人提供服务,从而活的经历利润的组织。现代所谓的酒店,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1)它是一座设备完善的众所周知且经政府核准的建筑;(2)它必须提供旅客的住宿与餐饮;(3)它要为旅客以及顾客提供娱乐的设施;(4)还要提供住宿、餐饮、娱乐方面的理想服务;(5)它是营利的,要求取得合理的利润。
二、酒店在风格上的发展趋势
现代酒店风格受国际流行趋势的影响,成为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人们来到酒店体现异国情调已经成为历史。设计师把握风格的时候,一定要拥有多元文化的修养、积累才能以国际化设计素养控制倾向。我们做设计的时候应该能领导设计的潮流,创造出他的个性。以后的趋势能够以国际化的素养、多元化的文化素养设计一个酒店非常重要。酒店元素的流行趋势,这里讲的元素有很多方面,当然功能是最重要的。接下来还有设计的概念、立面造型、材质等。设计中许多新鲜的思路成为主题。使设计者的构思概念能够无限发挥,使以往设计师面临的很多局限得到舒缓。在材质方面,由于新材料的日新月异,在酒店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我个人的看法,设计师要勇于尝试新材料。在智能化的现代,将高科技成果大胆引入现代设计当中,为客人提供更多解决之道。”
三、酒店在设计理念上的发展趋势
当代中国酒店设计的发展在功能不断的拓展和完善以及需求不断提升并满足的前提下,空间强调的所具有的文化精神以及精神内涵是重要且必要的要求,这个同时也决定了酒店设计的发展的方向。酒店功能在不同的建设形态市场定位以及不同的城市类别,不同的管理公司,在某种功能的程度上也不尽相同,作为设计师,所讲的功能性是满足于一切的使用者,而不仅仅是客人。当今中国的社会各个方面都处于全球化浪潮的影响,在酒店功能设置和酒店室内设计行业同时也是一样,在我们视野当中国际化模式和简约主义被当今的市场称为一种流行,对全球化的理解所以我个人的理解是以一种国际对话更具清晰而富有意义的,国际对话是在平等基础上的相互联系、沟通与交流,在尊重不同国家地区民族文化的自主性的沟通与交流,是立足一种本土的问题,在文化自觉与自强吸收外来文化,“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风格多样、百花争艳的中外酒店设计行业竞争中,浓郁的民族特色将会是出奇制胜的法宝,民族化的酒店空间更具国际竞争力。我国设计师要完善巩固发展我们的本土文化,而且把它体现到我们的设计实际生活当中。对于日益流行的商业主义设计,商业空间的环境设计必定带有商业主义与消费主义的公立色彩,同时流行意识也在很大程度上面促进我们设计的繁荣与发展。但是与西方国家发达国家有所不同,在他们已经进入后现代社会的今天,我国仍然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发展状态,作为设计师,包括大众文化,应该具备高于一般大众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应该在引导与迎合中,而不是随波逐流,迷失我们自己的方向。
四、酒店空间设计对设计师的要求
实践重于理论,要达到更娴熟,需要更多年经验的积累和领悟,计师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他们的产品和文化产品。具体来说作为酒店设计师要努力提升两方面能力:(1)彰显个性设计。个性的张扬是我们这个时代越来越不可忽视的特点,与时代同步的设计才是真正人性化的设计,同时个性化也成为酒店凸现自我,区分其他酒店的有力利器。因此,酒店更讲究不同风格下的人情味、趣味化、品质化的设计,根据酒店的总体定位风格,关注消费人群的多样化,将消费人群定位细分,来进行装修装饰的风格化设计。在此影响下,设计的目的不仅仅只是为了起到美化酒店的作用,更强调着眼于酒店个性生活格调的营造。(2)加强酒店的品牌设计。国际知名设计事务所或国际性酒店设计大公司在中国市场上,之所以能够呼风唤雨吸引设计大单和人才,最重要的就是举世公认的、多元化的强大品牌效应。相比之下,除了技术上的差异,中国不少酒店建筑设计公司各自为战,小富即安的态度,也导致了中国酒店建筑装饰设计品牌效应的严重滞后。毋庸置疑,品牌化道路是中国酒店建筑装饰设计的必经之路,谁不重视品牌化的建设和竞争,谁就将吃到被淘汰的苦果。
参考文献
[1]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11)
[2]Editions.巴黎・家的私设计[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7)
[3]尹定邦.设计学概论(修订本)[M].湖南科技出版社,2009(6)
[4]周至禹.思维与设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方式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的转变,度假酒店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阶段大部分的度假酒店都不能满足度假者的需求,而地域文化性的缺失就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就在于总结国内度假酒店室内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就这些问题提出了可能的解决办法,使酒店空间整体上体现出一种独特的设计风格和文化个性,为在今后度假酒店的设计实践中表达地域性提供相关设计策略并作为后续研究的参考,并对度假酒店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度假旅游、旅游酒店、地域性、历史文化
中图分类号:G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0-0197-01
中国的经济发展为旅游业提供了契机,促进了酒店装修设计的发展,目前,我国大多数酒店装修设计存在两种现象:一是设计仅从业主的要求出发,简单套用城市型商务酒店和娱乐设施的设计模式,缺乏个人见解的商业通用性设计。表现为过分追求功能的集中与全面,许多与度假休闲活动无关的功能依然沿用。其结果是由于产品与人们休闲度假需要的脱节,造成了浪费和后期经营管理的困难。普遍的模仿和抄袭现象导致酒店本身无主题、无特色,不能吸引客人,或者无法留给使用者深刻的印象。
另一种是设计师没有站在业主或使用者的角度去设计,任凭想象力的发挥,忽视度假酒店与度假地生态环境的内在关系,表现为设计风格与主题的确定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往往更多注重的是商业利益与价值,忽视了度假地的生态承受能力,其结果是造成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并最终使休闲度假村失去作为其基础市场竞争力的生态资源优势。相比之下,国外设计师大多比较注重研究酒店对人的直接而实际的影响,而并不热衷于豪华装饰和贵重材料,也较少有明确的流派倾向和痕迹,注重内在因素而非外观追求。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设计界普遍存在诸如对外在因素过分关注和对设计基本目标即室内环境如何影响人的生活和生存的问题的漠视。
一、国内度假酒店室内空间设计中的问题
由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塑造度假酒店室内各功能空间地域性特色的形、色、光等要素缺乏主辅,没有形成特定的主题。因此,度假酒店室内空间设计中的主要问题是各功能空间之间缺乏整体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整体的设计策略
室内设计就是建筑内部设计,室内环境对人的感受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度假酒店建筑环境的整体中不能缺乏室内这一部分,这是度假酒店建筑的精华和关键所在。
室内设计很少在建筑设计开始时就介入进去,大部分室内设计项目是在建筑设计做好或建筑已施工好的基础上开展的,有的甚至是原有建筑功能的改造或翻新。我们不仅要看到建筑设计为室内设计提供的基础和条件,更应认识到它对后者形成的制约和限制,并要考虑室内设计如何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化解不利因素,在不利条件的基础上创造出好的室内空间,实现室内设计对制约因素的超越。这就需要在度假酒店室内空间的设计中,要在度假酒店建筑设计的基础之上进行室内空间的设计,并围绕某一特定的主题来统筹运用形、色、光等要素来塑造度假酒店室内空间地域性特色。
2、忽视地域特色的塑造
度假酒店室内空间要打造其独特的地域性特色,一方面靠度假酒店自身的地理环境优势,这一点已经被大多数设计师意识到;另一方面,度假酒店室内空间只有真正具有自己的地域性特色,才能吸引人的注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即要挖掘地方特色和历史文脉信息。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忽视地域特色。我国有些度假酒店的开发项目,决策者往往一味套用国内外成功的度假酒店开发模式,整体观念不强,忽略了地域特色,单纯追求所谓的现代化,最终破坏了度假酒店室内空间的独特意境。而简单、肤浅地刻意营造所谓“地方特色”,抄袭和移植“异域风情”。这种做法(装饰时应用一些传统构件或饰物等)不一定能形成完整的室内环境气氛,反倒给人以虚假之感。
3、缺乏精神文化层面上的考虑
度假酒店这个特定建筑围合的空间,它不仅要满足人们食宿、餐饮的要求,还要满足会议、商务、娱乐、健身诸多方面的需求。它不仅是功能上的,还是精神上的,要让客人在入住酒店的同时,经历文化的感染和艺术的熏陶,有一种惊喜的体验,而这种经历的来源,除空间的装饰处理外,就是酒店中精致的灯具、时尚的家具和丰富的艺术陈设。酒店空间不同于其它公共建筑,它一定是有个特定氛围的:从色彩、灯光到布艺的肌理,水杯的款式都要求十分考察。
二、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法
在度假酒店室内空间的设计中,应结合度假酒店的建筑设计,吸收本地、本民族和民俗的母体文化,并围绕某一特定主题来安排形、色、光等塑造要素的主辅关系,塑造度假酒店室内功能空间的地域性特色,使酒店室内空间整体上体现出一种独特的设计风格和文化个性,从而确定每个酒店各自的形象。
因此度假酒店要研究项目所在地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脉。在最初方案设计中如能准确、合理定位好酒店的文化内涵,体现室内空间的地域性特色,度假酒店就具有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无穷的魅力,从而带给客人不仅仅是生理上的享受,更是精神上的归属感。首先要注重当地生态发展,其次,充分应用当地材料,如今,合理运用当地材料的做法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其优点表现在:增强度假酒店与当地自然环境的融合;体现了当地建筑传统与文化特色;具有经济方面的优势。最后,要充分运用地域技术。
三、度假酒店的未来发展趋势
伴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尤其受大众热衷旅游与传媒影响的世界文化氛围影响,当今的度假酒店地域性设计中呈现着新的发展趋势。如多功能与综合性的逐渐兴起,强调多样性与多种需求,注重历史与地方文化传统,重视创作的地域性和艺术性,生态化、智能化设计与节能再利用的新趋势并且注重结合新技术与新结构。
参考文献
[1] 天雨堂.《度假村的理念与操作实务》,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2] 赵荣光,夏太生,编著.《中国旅游文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 罗伯特・克里斯蒂・米尔.《度假村管理与运营》,大连理工出版社,2002.
[4] 埃莉诺・柯蒂斯.《酒店室内设计》,大连理工出版社,2004.
关键词:度假酒店;入口空间;高效;适宜Abstract: The entrance space is first presented to the tourist resort hotel space for visitors, it first impression of the hotel has a direct impact on. Entrance space as the hotel facade should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to study the entrance space is to study how to make the entrance space tourists can feel a warm sense of guests feel at home. In order to meet different people do not interfere with each other, and do not cross. The suitable scale, entrance interface, soft and strong local flavor will lead visitors into the exotic, enjoy the unique natural landscape and cultural landscape.
Keywords: Resort Hotel; entrance space; high efficiency; suitable
中图分类号:TU9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日渐提高,工作之余四处游览,领略不同的人文景观以提高自身修养。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度假酒店的发展,据统计,截止到2011年末,全国11676家星级酒店,拥有客房147.49万间,床位258.63万张;实现营业收入总额2314.82亿元;上缴营业税金147.84亿元。
度假酒店简单来讲是指建在度假区中的酒店,为客人提供当地出色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运动设施和娱乐设施的场所。四川大学教授李原教授认为,度假酒店是指能供人住7天以上的有供专门度假产品和项目的酒店,它讲求的是一种回归感,不仅能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还要能提供一个休闲与学习,掌握新技能的平台。
度假酒店入口空间是度假酒店首先呈现给游人的空间,是体现酒店文化和服务的中要内容之一,也是内外空间的交界处,它所营造的空间环境将对游人产生重要影响。入口空间设计要有效地组织各种不同的人流,避免不同客人间及客人与服务人员流线的相互干扰,以提高酒店的管理效率;同时入口空间的尺度、界面、文化气息等也是不能不考虑的因素。
一.高效的流线组织
酒店的的出入人员比较复杂,要使各自的工作互不干扰并且迅速就要依赖高效的流线组织。酒店流线从水平到垂直可分为四个系统:客人流线、服务流线、物品流线、情报信息流线。客人要与后勤服务人流分开,将服务入口和卸货入口放置在远离主入口而又连接服务功能的区域;把主入口设置在二层,服务入口、卸货入口等设置在一层也能起到分流的作用,三亚博鳌金海岸温泉酒店就是主要入口设置在二层,服务入口设置在一层,服务区域与大堂区域分层,既可以解决内部流线问题,也可以使入口结合环境设计营造独特的酒店特色,大堂空间也能得到良好的景观视野。
进入酒店的车道也要考虑到流线的高效简洁性,度假酒店的车道适宜2—3车道,布置车道的方式 一般为两种:一是分隔式,例如红森林酒店,车道间用柱子进行区分,满足不同的功能要求,功能分区明确,相互之间不会产生干扰;二是跨越式,如喜来登酒店,车道间不做分隔,视线通透、宽敞、节省空间,但是繁忙时相互间的干扰较大。
二.适宜的入口尺度
合理的尺度能够营造出宜人的空间环境。现代许多城市建筑体量巨大,给人的的心理造成压迫,失去平衡,易使人感觉自我渺小;与城市中的大体量的建筑相比,度假区中的酒店要有适当的体量,入口空间尺度应适宜,使游人感觉建筑不是那么遥不可及,而是感觉可以亲近它、感受它甚至触摸它。而这种感觉来自于人所处空间的高度(H)与平面深度(D)的比例关系。当D/H介于1到2之间时,空间最具有均衡性,最具亲切感、放松感;当D/H远大于2时,人会觉得空旷而产生疏远感、渺小感;D/H逐渐小于1时,人会产生压迫感,这是当前建筑外部空间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设计酒店入口空间时,可以把入口空间的外部部分设计成有一定纵深的缓冲空间。度假酒店的入口空间在满通通行的前提下,应当采取宜人的尺度,避免给游人造成紧张或者空旷的感觉。
三亚喜来登度假酒店北侧的入口是一片很有气势的落水池塘,逐级跌落的各层水面总长度50多米,这样的尺度并不会给人造成空旷的感觉,因为有小品错落在跌水之间,打破了建筑入口的大尺度问题而使人感到很亲切,完成了从马路到酒店大堂之间的完美过渡。
三.柔和的入口界面
入口的界面是指划分入口空间与外部空间气候的边界。生硬的界面会使人产生抗拒的心理而不愿进入。因此度假酒店的入口空间在进行设计时应考虑使入口界面柔化、弱化,增强空间的渗透性。度假酒店的入口空间界面通常采取虚质的界面,使人的心理感受能够融入建筑内部空间近距离的感受它,避免了与建筑实体的直接对立,减少了压迫感;通过入口空间的架空或者用较为通透的围合构件做到。在选择材料时,使用一些天然石材和木材、粗糙软性质感的材料,引入自然的绿化、小品、水体等等,既可增强空间的亲和力,也可起到柔化界面的效果。
酒店主体建筑离主干道路比较远时,为了能营造更好的景观效果,酒店入口较少采用中间设置行人踏步的手法,而是利用建筑和道路间的用地设计大面积的园林绿化,甚至还设计不同的水景或者园林来呼应酒店入口,入口界面不再是硬邦邦的,入口空间柔化不仅使客人欣赏到不同特色的景观还使客人感到亲切温馨,提高了酒店的档次。
四.当地文化的渗透
度假酒店是展示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游客千里迢迢来到当地度假,应该把当地的“东西”呈献给游客,而不是生搬硬套地盲目采用流行的“东西”,所以度假酒店设计的必然趋势是地域化、民族化。这样酒店风格才会忠实于当地独特的人文环境,才会是独一无二的建筑,所带给客人的感受也将是独特的。设计应考虑当地文化特征的提炼和表达,这些元素不是当地传统元素的简单再现,更不能照搬前人的做法,而是用设计师的审美与手法,在尊重当地传统设计元素的前提下,对它们加以重组与简化,对当地的传统符号进行或抽象化或形象化或文艺化等再加工,最后通过现代材料表达到建筑中。这样既能体现地域文化,又能适应现代的技术水平,也符合现代人生活习惯与审美层次,这样的酒店空间才是有品位的、有价值的!
入口的文化属性是融合在酒店整体风格特征中的,有时会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特性表现地域性,如日本青森市的八甲田酒店属于山区度假酒店,它的入口设计用传统的井干式外墙和原木结构等装饰,地面则使用了天然的石材做铺地,像一座深山中守护山林的老者居住的小木屋,表现出了山区酒店原始粗犷的环境特征,营造出了一种轻松惬意的度假氛围。
结语
入口空间作为度假酒店的门面,完成由外部环境到酒店内部空间的过渡。度假酒店入口空间不但要与自然环境结合,还要能够反映出酒店的主题风格和地域特色,以一种亲和力和欢迎者的姿态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因此在设计度假酒店入口空间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营造出宜人舒适的入口环境。
参考文献:
[1]2012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出版社2012
[2]刘珠鹏.浅谈度假型酒店的设计原则.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7]
[3]王双全.星级酒店室内设计系统创新.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D] 2006
[4]孙韬.度假酒店建筑公共空间设计研究.湖南大学硕士论文[D] 2005
[5]张春利.滨海度假酒店设计研究.天津大学硕士论文[D] 2008
目前国内外系统的针对房车内部空间环境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系统的理论构建并没有建成。国内对房车内部空间环境的研究刚刚起步,房车相关理论研究大为稀缺,更多的是对房车的发展历史、市场分析以及车身性能和安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国外房车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技术领域,针对房车内部空间的研究很少。本文针对优化房车内部空间的设计展开,从空间可变性、模块化、地域性进行空间设计的策略研究,并对酒店式房车进行案例设计,充分体现房车内部优化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房车内部优化 空间可变性 模块化 地域性
一、前言
目前节假日最多的活动便是旅行,大多数人还在为订车票、订酒店发愁。但新一应具有新的想法,房车可以成为全家外出旅行的新颖选择,房车内部空间的设计质量则是人们是否选择通过房车的形式出游的重要依据和条件。现阶段我国在房车内部空间的设计水平跟欧美国家相比还相对较为落后,房车内部空间优化理论的研究同样较为缺失;针对这种现状,本论文旨在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房车内部空间设计的发展现状,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加以改造和运用,来填补我国现阶段房车内部空间设计的不足。运用建筑学中对紧凑型住宅空间适应性设计的相关理论,从房车内部空间尺度、地域性设计、模块化设计、功能可变性设计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适合本国国情、人们生活方式以及家庭结构的房车内部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二、研究价值
1.理论价值
我国在房车设计领域尤其是房车内部空间设计领域理论研究相对较为匮乏,大多为照搬国外先进房车案例进行改造,由于生活环境和习惯不同,国外的房车内部空间并不能够恰当地满足我国人们的切实需求。本论文通过对我国房车内部空间的组织方式与空间尺度的深入研究,分别从建筑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等多种角度展开研究房车的内部空间优化策略,从而解决房车空间狭小、功能匮乏与人们对小空间高品质需求之间的矛盾。
2.现实价值
目前房车市场内大多为进口的欧美房车,而欧美房车品质较高但过于昂贵,国产房车照搬欧美房车的形式与结构,但材质却大不相同,质量也令人堪忧:在学习国外房车内部空间的同时没有充分考虑本国生活习惯,缺乏地域特色。本文中的设计项目是对房车的狭小空间进行优化设计,旨在为我国提供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优化策略方案,试图挖掘其在建筑领域的巨大潜能,使房车能够成为传统居住方式之外必不可少的补充形式。
三、房车内部空间设计研究
1.空间尺度研究
现如今许多房车使用的家具虽柔软但体积过大,占用车内空间过大,拥挤感增强,所以在有限的房车内部空间创造最大化娱乐环境更为重要。针对房车的内部空间研究,首当其冲的便是尺度问题,其中包括人体尺度、家具尺度、生理尺度、心理尺度等。同时由于房车空间大小受到法律法规的限制,所以应着重于内部空间尺度的精细化研究。
设计房车的整体空间、功能结构及家具尺度的基础依据便是人体尺寸,内部空间的设计需要遵循人体的基本活动空间和尺寸,才能够让使用者在有限的空间内部感到舒适自然。人体尺寸包括功能尺寸和构造尺寸;以下的尺寸数据为人体动作域和家具尺度的基本规范;2.地域性设计研究不同的地域在人体尺寸、生活方式、地域环境、家庭结构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有着众多的文化习俗,不同地区的生活习惯也不尽相同,所以人们的审美条件、价值观念以及生活理念更是大不相同。在设计房车内部空间时,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我国人们的生活方式,还要考虑到具体的国情以及文化特征,更需要遵循相关规范;从而全面地对内部空间展开设计。
想要设计出最适合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的房车内部空间,就要深入研究这些地域间差异,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设计;在内部空间充分体现地域性特色的同时,既需要符合该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需要满足现代人们生活的使用需求和精神需求。依据不同地域人的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以及使用者的需求来布置相应的功能空间。不同国家、地区人的外形特征有着明显的差异,家具及空间的尺度应以当地人平均身高、体重、身形作为设计的依据。以我国为例的内部空间应能够满足外出旅游时可以进行麻将等娱乐方式的设施;而欧美地区的内部空间则倾向于满足BBQ一类的休闲方式的相关设施。
3.模块化设计研究
模块化设计是指在对一定范围内的不同功能或相同功能不同性能、不同规格的产品进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划分并设计出一系列功能模块,通过模块的选择和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的设计方法(引用:浅析企业模块化设计面临的困境董慧婷-《科技创业家》-2014)。
由于大部分的房车都具有私人定制的特征,内部空间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很难批量生产采取标准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只有通过对房车内部空间进行综合分析,对理论上存在无限组合方案的固定区域实施模块化工程,使其变为有限的组合方案,才能到达双重效益的全新设计。通过对现有房车空间模块进行完善和提升,设计制造出符合商业的产品,这样不仅降低开发成本,同时也能够减小设计施工的风险性,保证房车质量的可靠性。
4.可变性研究
空间的可变性,是指居住空间具有灵活可变的特点,同时空间内部的功能也具备可变的条件,房车内部空间可以按照使用者的需求改变其功能,使空间功能多样化,具有动态发展的潜力以适应将来的需求变化。它不仅体现在某个特定空间具有灵活可变的功能,更体现在整个空间群体具有功能重组变化的能力。通过空间的扩展与多功能可变家具的设计能够增加狭小内部空间的利用率,使房车内部空间布局更加多样化合理化。
首先优化色彩的搭配能够让使用者的感受发生变化,使房车内部空间在视觉上有所突破,进而改变空间的尺度感,使内部空间的距离和面积得到扩展。
其次要巧妙地运用光影,通过变化的光影将空间中的实景与虚景相融合,增强空间的层次感,使内部空间的氛围给人更加温馨舒适的感觉,从而达到丰富空间层次、优化空间比例和增添空间内容的目的。
最后需要科学的选择材质进行设计,将装修装饰材料的固有特性与房车内部空间结构特点相结合,有针对性地使用材料,使各个功能空间相呼应,给人全新的视觉体验,放大其优点而隐藏房车内部一些难以避免的缺点,延伸有限的房车内部空间,充分优化利用房车内部空间。
四、房车内部空间案例设计
1.设计理念
目前我国人们的生活质量在日益提高,随之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更是不断发展,外出旅行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普遍并且流行的休闲娱乐方式;但是相比选择在传统建筑酒店住宿,主题式房车可以成为全家外出旅行的新颖选择。房车兼顾住宿和交通出行的双重功能,可以在出游的过程中随处停靠,同时能够提供一个多功能且舒适的休息娱乐环境。不同的主题内部空间的设计也不相同,森林式、太空式主题富有趣味性的主题为带有儿童的家庭的最佳选择,而简约式、复古欧式主题、田园式主题则为年轻人或是普通家庭出游的舒适选择。
2.方案图纸(图1、图2)
3.设计问题分析与解决
目前我国房车存在着许多问题:空间利用率低、设计材料成本过高、学习国外房车内部设计在国内不适用,内部空间尺度不协调、功能单一等。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我们在设计中对房车内部空间的尺度进行改造,将房车内部家具尺寸进行调整;充分节省空间的同时,利用功能可变性的原则,将许多家具设置为可变行家具。例如厨房的餐桌在不用的时候可被收起,为交通功能留出更多空间;同时沙发可以在夜晚睡觉的时候改造成为床;这样一系列的多功能家具不仅为房车内部空间节省空间,同时能够改变内部空间的样式为使用者提供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
同时针对我国人们的生活方式来设置内部空间布局和家具的摆放,摒弃照搬国外房车的内部空间形式。并且通过模块化设计的方式对内部空间进行优化,还能够节省制作的费用降低成本,让更多的人能够有能力享有房车体验。
五、结语
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正趋向多元化,房车休闲旅游是一个新兴的、发展中的市场,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才能使其健康的发展。在通过房车分类、房车的设计规范、空间尺度以及国内外发展趋势的调查研究,我们深入了解到房车的基本规范要求以及我国目前欠缺所在之处,并且对房车空间尺度设计进行了细致分析,解决这一欠缺之处,了解房车设计的地域性差别以及模块化设计的优势;同时充分运用房车内部空间功能可变性原则,才能最终运用研究结果及经验设计出符合我国人们生活方式并且舒适宽敞的多功能房车内部空间。
【关键词】消费文化 主题餐厅 文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人们的消费模式逐渐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且社会民主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让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也不再单一,各种自由、叛逆的思维观念逐渐被社会所认同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非主流的事物和行为消费已经不再让人感到奇异。在这种消费文化背景下,主题餐厅的经营者对人们的餐饮需求进行了分析,从文化个性化、差异化等方面不断对自身的经营方式进行完善,以探究能够让企业持续发展的经营方法。主题餐厅主要是运用一个或多个文化主题对餐厅内部进行空间设计,并涉及大量符合所选主题的产品和服务行为,同时满足消费者饮食和文化需求, 以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但目前有很多主题餐厅片面追求空间设计的新奇和独特,导致文化缺失或者主题文化表达不足、差异性低、个性不鲜明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餐厅的业内竞争能力。
主题文艺餐厅文化特色
文艺餐厅的概念。主题一词最先出现在艺术创作中,是贯穿整个艺术创作的核心,主要是利用多种艺术创作手段以及艺术形象将主题所表达的中心思想进行描述,一个优秀的艺术作品中,所有的艺术活动都是围绕着主题展开,主题是艺术创作的灵魂②。主题餐厅的设计和艺术创作一样需要一个作为设计核心的主题,然后在餐厅的文化设计中,围绕这一主题,不断强化主题文化的作用,对其中的文化内涵和特征进行挖掘和处理,利用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对餐厅的饮食环境进行设计,营造出特色鲜明的主题文化,吸引消费者,进而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
文艺餐厅的文化特色。主题餐厅的设计具有主题性、文化性和差异性三个特色,文化性则是其设计的核心。主题餐厅的差异性主要产生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而餐厅的主题性则是其文化性和差异性的综合体现。
主题餐厅的文化性特色。主题餐厅作为一个餐饮消费场所,除了满足消费者的饮食需求外,还需要拥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来进行某种文化的展示,创造一个能够给人们带来轻松、愉悦就餐环境的休闲空间③。主题餐厅的设计从其菜品方面到服务方式方面,再到整个餐厅的空间环境设计方面,都涵盖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特色,并在政府的号召下,将创造性作为餐厅发展的主要文化研究方向,目前,我国市面上的主题餐厅多种多样,且均具有各自的文化表达特色,有的餐厅以营造豪华典雅的贵族感作为设计主题,不同的主题餐厅以自身所选的不同文化主题为支撑进行餐厅的设计和经营。
差异性主要是通过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别所表现出来,来自文化性。主题餐厅所表现出的差异性,主要是通过主题的文化内涵体现,其菜品、餐具以及空间造型等都和传统餐厅存在不同之处,其服务和销售方式也具有独特的个性。这种差异性氛围营造需要设计师对主题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寻找其中的重点,选择和其他餐厅不同的表达方式,创新自己的餐厅文化,彰显自身的独特,增加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④。
主题餐厅主题性特色
主题餐厅需要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化主题,并作为餐厅经营模式制定以及餐厅空间设计的参考,让主题餐厅具有其鲜明的服务形象以及个性化,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确定主题餐厅自身特性所带来的独特市场优势。主题餐厅的主题性首先需要确立主题文化,然后给餐厅的消费者带来视觉印象,随后对其服务方式进行指定,充分表现自身主题文化中所涵盖的个性,提高餐厅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文化背景下主题文艺餐厅的文化设计分析
主题餐厅是一个具有消费性质的场所,能够同时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求和精神文化需要。餐厅本身也是一个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商业场所,餐厅经营者需要以多种手段,对当代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分析和满足,以吸引更多的顾客,获取最大的利润。消费者在餐厅里所进行的各种活动,都会受到自身消费心理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有消费者的消费价值取向、行为、消费审美等。因此,餐厅设计师对主题餐厅进行设计时,需要慎重选择餐厅的主题文化,并以消费者心理对经营方式进行确定,对于餐厅的就餐环境营造等也需要对当代消费文化进行分析。目前,世界上的餐饮行业都处于一个发展阶段,消费文化能够对餐饮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以消费文化为背景,对当代的主题餐厅设计进行分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餐饮市场、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
主题餐厅的分类。在这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背景下,主题餐厅需要凸显其独特的风格和主题来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主题餐厅能够选择的主题多种多样,文化内涵表达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一个主题餐厅所表现出的风格主要看设计师对主题文化的选择以及设计方式。这里主要是从文化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种类也可以分为风俗习惯、、文学艺术性质以及科学技术等⑤。以地域文化对主题餐厅进行分类,不同国家、地区以及民族都有其独特的饮食文化,餐厅主题有东方的中国文化主题餐厅、日本料理主题餐厅等;也有西方的美国风情主题餐厅等。以不同的文化形式也能够对主题餐厅进行分类,文化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人类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都是文化的一种体现。
消费文化的特点与主题餐厅的文化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人们的自我艺术感越来越强,对自身的消费行为和习惯开始进行重新认识,消费需求也不再是传统时代下要求产品具有强烈的同一性,人们对产品的需求逐渐呈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各类自我、叛逆、反传统的思想以及消费观念开始在社会上盛行,追求商品的个性、时尚和自我⑥。消费多元化的背景下,餐饮市场也需要摆脱其单一化现状,迎合消费者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在餐厅服务、空间设计以及文化表现上让消费者在饮食方面得到满足时,精神方面也得到放松和愉悦,这也是主题餐厅设计时需要着重注意的地方。主题餐厅想要吸引更多的客户,就需要满足更多人们的消费需要,以调动起主动性和积极性,达成这一目标设计师必须对各层次的人群的需求进行了解,将文化风格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努力让各类不同人群的需求得到满足。并在经营过程中强化自身的品牌个性化和差异化,以提高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影响力。⑦
目前,很多人群在消费过程中,所注重的不是该产品的服务使用价值,而是其符号象征价值,消费符号的价值主要是通过其经济地位、文化地位以及政治地位来决定。消费符号本身只是一种象征性符号,并不具备现代社会特征,但能够表达产品的风格、品味、流行等意义,在主题餐厅中使用消费符号能够让主题餐厅区别于其他竞争者,成为其特殊标志,提高餐厅知名度和影响力。主题餐厅的设计需要遵从我国“c奢崇检”、“精神至上”的传统消费文化,以弥补我国长期炫耀式消费以及市场消费所造成的饮食文化缺失现象,并倡导知足闲适的传统消费理念,为主题餐厅的健康、绿色饮食指引发展方向。
结语
随着社会整体物质条件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也越来越高,消费者的消费思想越来越标新立异,导致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文化出现,人们希望自身的消费获取的商品能够体现自身的个性、审美以及身份。目前的餐饮市场,也需要产品、服务以及室内空间设计能够具有自身独特的个性,并能够迎合顾客的文化审美和需求,以达到贴近顾客心理的目的,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得到一定的发展空间。这类主题餐厅的出现,充分满足了大量饮食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饮食和精神消费需求,以其个性丰富的餐饮产品设计、服务方式以及餐厅空间设计吸引不同精神需求的消费者。
(作者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
【注释】
①陈卓:“达斡尔族民俗文化在主题餐饮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哈尔滨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②范蒙:“消费文化背景下主题餐厅的文化设计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③李碧:“主题餐厅室内设计研究”,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④孙传志:“主题餐饮空间特色设计探析”,沈阳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⑤杨亚林:“主题餐厅空间设计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⑥陶文静:“厦门主题餐厅的文化氛围营造研究”,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⑦谢蓓:“主题酒店的地域文化性设计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发表评论 快捷匿名评论,或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