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工技术范文

时间:2023-11-26 15:12:32

无机化工技术

无机化工技术范文第1篇

以前陈旧落后的教学理念已经无法适应知识更新比较快的时代了,这就需要我们根据社会需要,注重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综合素质的培养[2]。在新的实验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学生会更加清楚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而更主动的参与到实验教学当中,变被动为主动,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对无机化学实验的兴趣也会大大增加,而不再是机械的模仿实验教师的操作,不加入任何自己动脑思考的过程,有针对性的选择与实际生产密切相关的实验操作,灵活有效的利用实验资源,增加学生自我锻炼的机会,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精选实验内容,实施绿色化实验教学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长期处于理论课的附属,选择的实验内容基本上是都是对理论课上所讲的理论的验证。要想满足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培养目标的要求,就必须精心选择实验内容,尽量减少验证性实验的比例,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将绿色化学理念贯穿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减少有毒有害实验药品的用量,在实验过程中尽量避免有毒有害的化学产物或副产物的生成,减少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提高实验试剂的利用率和药品的使用率,将实验产生的废液集中存放并按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尽可能的回收再利用,注重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3在实验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的网络技术之一,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一些抽象的原理和现象,很难通过单纯的语言讲解让学生理解,因此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把难懂的原理和现象,具体而形象的展现的屏幕上,来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多媒体教学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引入的素材较多,能够声形并茂的将抽象的原理,形象直观的表达出来,提高知识传授的效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得到更深刻的体现。

4更新实验教学方法

目前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包括注入式、启发式、探究式等,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只用一种方法,二是采用多种方法并用的形式,我们要改变传统的知识灌输式的把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取而代之的是,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学生对实验内容中的知识点进行小组讨论,老师在实验过程中只起到监督和指导的作用,及时纠正学生的实验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分析解释实验现象,并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实验结果,使学生正确的理解和掌握实验原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联合并用的方式,从而提高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5改善实验室的硬件设施

实验室是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实施过程的主要场所,学生在这里不仅增长了实验技能,也提高了实践创新能力。在无机化学实验的内容里会涉及一些基本仪器的使用操作,这些仪器的更新程度直接反映出实验室的教学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非常快,只有跟上发展的步伐,引入先进的仪器设备,才能培养出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因此,高校要增加实验经费的投资,建设高标准、高水平的无机化学实验室,健全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更高级别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基地。

6结语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一部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广大教师和研究者长期坚持不懈地做这方面的工作,我们要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和改革,结合我院学生的培养目标,加大力度,开拓创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在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操作氛围,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也可适当的组织学生开展无机化学实验知识竞赛或操作技能竞赛,鼓励学生参加一些老师做的科研项目,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和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无机化工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职业院校 应用化工技术 实践教学内容 建设与调整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1-0071-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在发展高职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如果缺少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只能是空中楼阁,实践教学环节的成功与否,是高职教育能否真正办出成效、办出特色的关键之一。然而,长期以来,实践教学环节一直是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我国部分高职化工类实践教学环节更薄弱,严重影响着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教育质量。因此,加强建设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建设与调整对提高本专业办学条件是非常必要的。

一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建设

由于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有不少职业院校是在化学专业基础上申报办理的,其实践教学内容以化学实验为主,虽然也建设了一些主要课程的实验、实训和校外实训基地,但实践教学内容不规范,缺口较大,需要进一步按本专业要求规范建设。

1.人文社会实践教学内容建设

本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人文社会实践教学内容建设主要有:新生入校后两周的军训是本专业人文社会实践的开始,是提高人文素质最有效办法;每学年寒暑假均进行有针对性的社会调查,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熟悉所学专业与社会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安排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如乡村、街道或社区举办各种活动;校内可组织各种社团活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提高个人素质,并进行各类人文社科竞赛来考核人文社会实践教学效果。

2.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建设

根据本专业特点,实践教学内容建设分校内(基础化学和化工)和校外两部分:

第一,校内实践教学内容建设。(1)基础化学部分实践教学内容建设,主要是指四大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实验,因为原来化学实验普通教育设置达不到职业要求,应按高职要求分别建设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和物理化学(仪器)实验项目,并单独建设有毒药品库房,使四大化学实践教学内容符合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要求,制定四大化学实践教学大纲,并按大纲要求进行实验。(2)化工部分实践教学内容建设。可分为课程实验实训设施建设和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建设,需建设的课程实验实训有:化工制图室;化工原理(单元操作)实验;化工仿真实验实训;典型生产工艺模型;管子、管件、阀件、管路连接方式及热补偿和管路的保温涂色陈列;管路、典型常用简单设备(如离心泵、通风机)安装、拆卸实训;化工设备与仪表自动化陈列、实验;反应过程与设备各类反应器模型陈列等,由化工教研室具体管理化工实验、实训,并制定各实验、实训大纲,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实验、课程设计、科技小论文等活动。需建设的专业综合实训项目有:无机化工专业综合实训项目;生物化工专业综合实训项目;有机化工专业综合实训项目;高分子化工专业综合实训项目;精细化工专业综合实训项目;教学与盈利兼顾的校办化工厂等。

第二,校外实践教学内容建设。由于化工生产的特殊性,学生在校内实验实训的基础上应该定期到相应化工企业进行认识、生产、定岗实习。即一年级学生需要到企业认识实习一周;二年级学生需要到企业生产实习15~30天;三年级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一年。校外实践教学应加强在各阶段实习过程中的专业管理,特别是定岗实习期间,应按在校管理制度管理,专业管理和企业管理相配合,按毕业实纲和毕业设计(论文)大纲圆满完成各阶段的学籍管理。

二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调整

为适应高职化工类实践教学的要求,实践教学内容应以“从化工生产到产品检验为主线,实施人才培养;实践与理论并重,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适应行业发展的技术应用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调整。

实践教学过程是理论教学的延伸与发展,要做好实践教学过程,实践教学内容的合理调整与加强管理是非常必要的。通过研究,应对实践教学的内容与管理做以下调整:

1.对实践教学内容的调整

按实践教学内容的功能将本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内容分为:化学实验实训中心,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四个实验室等;化工基础实验实训中心,包括化工制图室、化工原理(单元操作)实验室、化工仿真实验实训室、典型生产工艺模型室、管子、管件、阀件、管路连接方式及热补偿和管路的保温涂色陈列室、管路、典常用简单设备(如离心泵、通风机)安装、拆卸实训室、化工设备与仪表自动化陈列、实验室、反应过程与设备各类反应器模型陈列室等;专业综合实训中心,包括无机化工专业综合实训项目、生物化工专业综合实训项目、有机化工专业综合实训项目、高分子化工专业综合实训项目、精细化工专业综合实训项目、教学与盈利兼顾的校办化工厂等。

2.对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的调整

对实验实训和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由原来分散管理调整为集中管理,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行,由系安排专人全面负责管理,各实验实训中心设主任一名,统一安排各类实践教学。建立向实践教学环节倾斜的激励机制,吸引高素质教师参与到实践环节的教学中;鼓励教师下厂锻炼,提高自身“双师”素质。各实践教学课程或环节属于同一学科群,便于进行纵向整合。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分散在各个阶段,以不同形式反复出现,有利于学生不断提高化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要注意不同层次间的联系与融合,加强横向整合,使现有实践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无机化工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绿色;无机化工;化学与工艺

化学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与此同时,化学生产带来的各种污染问题同样也给人类的生存与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如何发展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危害较小的生产工艺,成为化学家面临的新问题,绿色化学由此得到发展。绿色化学与工艺是指利用化学技术和化学方法,减少或者消除对人类及环境有害物质的使用和产生,使化工生产与环境友好共存。

1 绿色化学与工艺在无机化工过程中的应用

1.1 绿色化学与工艺介绍

1.1.1 原子经济理念下的绿色化学。原子经济理念提出较早,其含义是: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应将化工原材料中的分子最大化的转化为目标产物。虽然无机化工生产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化工生产给环境带来的危害。为此,应在化工生产和研发中,充分发挥原子经济理念的作用,最大限度的将化工原材料转化为目标产物,降低化工生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1.1.2 原料的绿色化。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需要,通常会在化工生产中使用氢氰酸、光气等有毒原料,这些有毒原料在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给作业人员人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为保护工作人员的人体健康,使环境免受污染,化工企业应在化工生产中尽可能采用无毒无害的化学物质。

化工企业在生产中使用酸、碱或有机化合物替代有毒化工原料,降低了化工生产的毒性,但酸、碱性物质腐蚀性较强,在反应过程中会产生高浓度的酸性气体或碱性气体,不仅腐蚀化工生产设备,缩短设备使用寿命,还会对作业人员身体造成严重影响,这也是应尽量避免的。综上所示,化工企业应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无毒、无害、无腐蚀性的化工原料,若必须要使用腐蚀性材料,应利用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降低反应条件,减少腐蚀性化学品对设备的危害。

1.1.3 溶剂的绿色化。化工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溶剂,其主要功能是反应介质、分离物质以及配置溶液等,部分溶剂会在反应后产生大量污染气体,为降低溶剂在反应过程中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可使用绿色无污染的溶剂,如超临界二氧化碳(CO2)。超临界二氧化碳溶剂是指温度和压力达到临界点以上的流体,具有与溶剂一样的密度,而且具有气体的粘度和传质速度,该溶剂在化工生产反应中得到初步应用,已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相对于其他传统溶剂而言,超临界二氧化碳具有无毒、不可燃,成本低等优势,因此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1.1.4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可再生资源生产化学产品是绿色化学未来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也是无机化学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可再生资源的使用不仅能有效缓解资源紧缺问题,还能将化工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变废为宝。如化工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经过处理后,可用于动物喂养、燃料燃烧以及其他用途,这主要是通过生物或农业肥料进行聚合物再造工作完成的。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提高了化工生产的环境效益,降低其成本,可有效提升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 绿色化学与工艺应用实例

1.2.1 含汞废液微电解处理工艺。汞在化工生产商有重要用途,同时该物质也是对环境和人体具有危害的一种金属物质。上世纪五十年代日本水俣事件以后,世界各国开始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并对工业废水中汞污染问题的处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电池生产工艺中,工业废水含有大量的汞、锌、锰等重金属,对废水中的汞进行处理是一个关键环节。虽然除汞的方法较多,但各类方法的特点不同,而且适合应用于电池厂工业废水处理的方法并不多。较为常用的有混凝法处理工艺,该工艺是将三种重金属转化为氢氧化物或者氧化物污泥,从而达到降低污染物含量的目的。但该工艺在汞含量较高时难以达到量的处理效果,如某电池厂每天生产100t工业废水,其中汞、锌、锰的污泥含量大约为20-50kg,直接排放形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同时还会污染环境。

新研发的微电解-混凝沉淀技术可用于电池含汞废水处理工艺中,试验结果表明,总含汞量低于1.765mg/L的工业废水经过该工艺处理后,其总汞含量达到排放标准,而且汞基本富集于汞泥当中,有效避免了锌、锰污泥的污染,为后期金属的回收利用提供了便利;该工艺操作简单,使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得到了同步实现。

1.2.2 液相法芒硝制碱中苛化废渣利用工艺。近年来,我国科研学者开始研究液相法芒硝制碱新工艺,并取得了显著进展。该工艺主要分为两部分,①通过加入中介质,将芒硝(Na2SO4・10H2O)转化为质量分数为12%的高浓度Na2CO3溶液;②将得到的Na2CO3溶液中的溶质直接苛化为NaOH溶液。在制取NaOH溶液的同时,产生大量的苛化废渣,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若将其弃掉,不但降低原料的利用率,而且还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堆存,造成严重污染。

为解决制碱工艺中废渣对环境污染问题,科研工作者在回收利用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究试验。具体流程如下:第一步,废渣成分分析,主要对苛化钠组成进行分析;第二步,转化,利用碳化法将废渣中的碳酸钙成分转化为轻质的碳化钙;第三步,碳化钙的利用,试验证明转化后的轻质碳化钙可广泛用于冶金、有机合成、玻璃制造等制造工艺中,而且还能用于塑料、橡胶、油膜的填料。该处理工艺不仅减少了废渣对环境的污染,还使原材料得到了充分利用,降低了烧碱和塑料等产品的生产成本。

2 结束语

无机化工生产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问题以及人类健康问题,需要我们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为促使化工生产能够健康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障工作人员健康,应充分利用现代生产工艺进行生产,从原材料、溶剂、生产工艺等多个方面进行改进,实现无机化工的绿色化生产,确保无机化工能够持久发展。

参考文献:

[1]郑会勤,李成未,李珂,张松平.绿色过程工程在化工和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4.

[2]刘海艳.关于无机化工过程中的绿色化学[J].科技风,2015,10.

无机化工技术范文第4篇

1世界化学工业发展简史

1.1无机化工。

化学工业的真正发展始于18世纪40年代,英国建成铅室法生产硫酸厂,先以硫黄为原料,后以黄铁矿为原料,产品主要用以制硝酸、盐酸及药物,虽然产量不大,但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典型的工业化生产过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19世纪下半叶,形成了以煤焦油化学为主体的有机合成工业,直到1895年,建立了以煤和石灰石为原料,用电热法生产电石的第一个工厂,电石再经水解产生乙炔,以此为起点生产乙醛、醋酸等一系列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以后,才真正有了基本有机合成的化学工业。到20世纪中叶后,由于石油化工的发展,大部分原有的乙炔系列产品改由乙烯为原料,取代了能耗较高的电石。

1.2石油化工。

自20世纪初期以来,石油和天然气得到大量开采和利用,向人类提供了各种燃料和丰富的化工原料,尤其是自发明石油烃类高温裂解技术后,生产了大量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开辟了更多生产有机化工产品的新技术路线。20世纪80年代后,90%以上的有机化工产品来自于石油化工。到目前为止,世界石油化工比较发达的国家有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中国、法国和英国。近年来,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发展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新产品,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品种和产量,而且新材料的开发与生产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培植经济新增长点的一个重要领域:重点发展复合材料、信息材料、纳米材料以及高温超导体材料等,这些材料的设计和制备的许多技术必须运用化工技术和工艺。

可见,不断创新的化工技术在新材料的制造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已经形成具有宽广发展前景的生物化工产业,给化学工业增添了新的活力。

2我国化学工业发展简史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化学工业起步较晚。1942年,我国制碱专家侯德榜先生,成功发明了联碱生产氯化铵的新工艺———侯氏制碱法,这是我国现代化学工业的开端,该法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工业意义。由于战乱及各种因素的影响,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化学工业发展缓慢,几乎停滞不前。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我国相继开发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一大批油田,迅速地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大油田的开发首先解决了交通运输业的燃料问题,其次是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包括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氨和三大合成材料的化学工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新型工业部门———石油化学工业。至今,在原有装置的基础上,经改造、扩建、新建,已有数十套规模超过45万吨/年的大型乙烯裂解装置,使我国有机化学工业已跃升到世界前列。

无机化工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无机化工;绿色化学工艺;可持续发展

0 前言

化工产品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长河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许多重要的产品。但是,随着人类使用化工产品程度不断的加深,化学物质造成的各种污染也不断危害着我们的生活,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人类正在逐渐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对化学物质使用的管控措施也越来越严格。而如何开发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危害小的化工生产过程,甚至是无公害的化工生产过程已经成为化学家和化工生产面临的最大挑战。我们通常将无机化工过程称为绿色化学。绿色化学就是用化学的方法和技术去消除和减少化学危害,主要是对危害人类健康、对环境有害的物质进行处理,包括有害原料、催化剂、溶剂以及化工产物等。绿色化学要达到的目标就是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化学过程,以及不产生有毒有害的副产品,是一项从源头上遏制化学污染的新型学科。

在绿色化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技术是绿色技术、主要就是利用科技的进步,对原来生产过程存在毒害作用的生产进行技术改造,使其耗能最少、污染程度最少的先进技术。利用化学的方法从根本上减少环境污染的产生, 是消除污染的根本方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模式。通过技术改造,实现或者接近零污染排放的目的。此外,绿色化学要求具备一定的转化效率,实现在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共赢。

1. 绿色化学的发展进程

到目前为止,化学工程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但是大部分工艺的技术改造都不能完全解决环保问题。由于当时技术和条件的原因,对许多环境问题的设计没有充足的考虑。化工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物等物质,进而也使后期的环保处理费用成本大幅度增加。例如,某年美国的Dupont公司的化学品销售额仅仅180亿美元,而环保费用却高达10亿美元。环保经济和社会需求的状态来看,传统的化学工艺已经不再适合现代的社会需求了。

为了保护环境,化学工作者做出了许多的努力,进行了大量的污染控治方面的技术研究。所谓的污染控治就是严格控制污染性废物的产生,而绿色化学工艺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世界环境组织指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的地球日时,将废物的排放减少40%~50%,实现每套装置消耗原材料减少20%~25%。总之,绿色化学在国外的研究已经运用到了生产,引起许多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而我国的绿色化学产业发展刚刚起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2. 开发新型的绿色化学工艺

2.1开发“原子经济”的绿色化学反应

1991年提出的原子经济的概念,就是原料中的分子有多大程度转变成了产物,这个概念的提出并没有得到化学界的足够认同。而理想的原子经济反应是要求原料分子中的原子都能够转换成产物,却不会生成造成环境污染的副产品以及三废,其目的就是实现废物的 “零排放”。

2.2采用无毒无害的化学生产原料

为了工艺需要,目前仍有许多的化工厂使用剧毒的光气和氢氰酸等化工原料。这些有毒有害的物质使用会导致许多副产品的产生,严重污染了环境。为了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化学工程师必须行动起来,尽量使用无毒无害的原料代替有毒原料,最大限度的保证人类的健康和环境。

目前化工厂使用了大量的酸、碱及有机合成化合物等化工原料,而这些物质存在着共同的缺点,就是腐蚀性和毒害性,对设备存在着严重的腐蚀、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危害十分严重、产生的废物也会污染环境。为了保护环境,化工企业需要采用新的催化剂,研究新兴的催化剂材料。多年来,我国正在大力研究许多固体的酸烷催化剂。

2.4采用无毒无害的溶剂

大量污染问题还会来源于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溶剂,最常见的就是反应介质、分离以及配方的使用溶剂。在绿色的溶剂研究中,最活跃的研究项目是开发超临界流体,特别是一些超临界二氧化碳溶剂的开发。超临界二氧化碳指得是在温度和压力达到临界点以上的二氧化碳流体,并且还具有液体的密度,所以会具有比较常规的液态溶剂的溶解度,在相同的状态下,又具有气体的粘度并具有很高的传质速度。所以流体的许多性质就有可能用温度的变化来调节。超临界二氧化碳存在的最大优点就是无毒、不可燃、价廉等。

2.5使用许多可再生的资源进行合成化学品

利用研究的生物原料代替当前使用的石油产品,是保护环境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现在有许多技术可以实现这个目标,其中有一项技术就是,将化工生产的废物转变成动物饲料、工业产品和燃料。此外,利用生物或者农业的废料进行聚合物再造工作,涉及很多环保问题,所以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兴趣,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聚合物原料的单体实现无害化。生物催化转变的方法比常规的聚合法更加优越,同时还具有生物降解功能。

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一项基本的国策。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化学工业,在这一基本国策的指导之下,最行之有效的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方法便是绿色化学的开发和利用。绿色化学,不单单是指那些对环境产生的有害影响小甚至没有有害影响的化学生产过程,更重要的是包括那些行之有效的且作用明显的价格平民化的化学化工技术的研究以及应用。绿色化学的生产过程只产生非常少量的废物处理,或者不产生废物处理。其最主要的特点便是在生产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充分利用资源,使原材料转化为产品,尽量不产生污染。有利于化学化工产业的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道路的切实执行。■

参考文献

[1] 霍小平,李仲谨,刘存海.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绿色化研究[J].广东化工,2012, 39(9):134-135.

[2] 张秀兰.高师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绿色化的研究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1, 39(9):72-73.

无机化工技术范文第6篇

1 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根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科背景和专业实际,在“培养‘大工程’背景下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有一定人文素质的工程师和设计师”的总体要求下,根据以往教学实践,我校先后于2006年和2010年重新修订完善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方案。结合化学化工学院特色,加厚了理科课程,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淡化产品背景,拓宽专业面,使学生具有更好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同时适当拓宽了专业口径,增加了创新学分。加强学生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的衔接,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工程设计能力、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科学研究、科技和产品市场开发能力,适应能力更强,就业面更广。该方案已从2011级学生开始执行,逐步形成了“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引导、以明确的培养目标为定位、以科学的培养方案为核心、以多样化的培养模式为途径、以高水平的教学团队为关键、以合理的评价机制为导向、以可靠的质量控制体系为保障”的高等化工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该方案设置了以下几个课程模块:(1)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包括:中国近代史、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国防教育、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大学体育、就业指导、音乐鉴赏、美术鉴赏等课程。(2)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程包括: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及其实验、电工学基础、无机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工程制图与CAD、生产认识实习等课程。(3)专业基础教育平台:课程包括:物理化学及实验、化工原理及实验、化工热力学、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学反应工程基本原理、化工专业实验、科技写作、化工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专业英语等课程。(4)专业素养教育平台:课程包括:无机化工工艺学、有机化工工艺学、精细化工工艺学、化工设计概论、环境工程概论、反应器分析、化工分离工程、化工过程开发与放大、工业催化、工业分析、分离分析技术等。(5)素质拓展平台:课程包括:高分子化学、化工系统工程、聚合物工艺学、化学工程前沿、非金属材料概论、仪器分析、仪器分析实验、计算机在化工中应用、化工安全技术、化工节能原理与技术等。后两块内容学生可根据特长、兴趣和职业规划需要选学部分课程。

新修订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方案特点:(1)教学总时数有所压缩,总学时由2800学时压缩到2700学时;(2)口径拓宽,基础得到强化;增设了200学时左右的交叉学科方面的素养课,有利于开阔其视野,扩大其知识面,陶冶其情操。(3)实践实训课时或学分比例有较大提高;实践环节主要包括:课程实验、生产见习、社会调查、课程设计、化工生产单元实训、生产实习、毕业论文 (设计)等。(4)选修课比例进一步增大。(5)适当增加了创新学分。从大一到大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每年都要完成一篇学年论文,鼓励学生课外进行发明和创造,其成果经认定后可计创新学分,代替部分素质拓展学分。(6)课程设置更为合理,取消合并部分课程,教学内容更为精炼,联系更为密切,课程体系适应面更宽,有利于个性化发展。

新大纲明确了工程技术应用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两条知识主线:第一条课程主线包括工程制图及CAD化工原理与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机械设备基础化工仪表与自动化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生产实习化工工艺化工设计化工专业实验化工生产单元实训化工设计实验毕业设计;第二条课程主线包括计算机技术基础化工单元操作计算机高级语言计算机在化工中的应用专业素养拓展课仿真培训模拟生产实习化工系统工程毕业设计。

2 人才培养模式

在多次对培养方案进行修订的同时,我们对培养模式也在不断进行改革探索。原来为统一培养模式,改为“2+2”培养模式,即前两年按专业大类培养,后两年分专业培养,以后又改为“2+1+1”培养模式,即前两年按专业大类培养,主要学习通识教育模块和学科基础模块内容,第三年学习专业基础和专业素养模块内容,第四年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学专业素质拓展课程,在四年级下学期集中精力作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分散在四年中完成,交叉学科内容和教育理论与实践内容,学生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安插分散在前三年完成。通过不同层次的培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特长得到充分发挥,扩大了学生的就业面,提高了就业层次。

3 教学内容的改革

无机化工技术范文第7篇

关键词: 中职学校 化工工艺专业 课程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化工工艺专业的课程教学是向学生传授从事化工生产岗位操作所需的化工工艺专业知识,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品质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最终培养出能从事化工企业各岗位操作的技术工人。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之一,与国民经济各领域及民众生活密切相关。我国的化工行业发展很快,产品种类、数量大幅度增长,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南通地区化工行业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未来最具增长潜力的优势产业之一。化工行业对化工技术工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我校化工工艺专业技术工人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分析我校现有化工工艺专业中技生的课程教学

我校化工工艺专业中技生课程教学包括在校理论教学和下厂实习教学两部分。在校理论教学给予学生从事化工企业岗位操作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安排在第一、第二学年。理论教学的学习内容基本适合中技生的学习和本地区化工企业的要求,但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性,需要实习教学的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下厂实习教学是技术工人培养计划的最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习教学,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和认识化工生产过程、化工企业、环保安全等内容,巩固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或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安排在第三学年。我校实习教学的形式为:①在指定的化工单位集中实习,实习程序固定,走过场较多,指导老师缺少工程实践经验。②在预就业单位跟班实习,它偏向于追求生产价值和经济利益,学生所学内容不多,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前两年进行理论学习,最后一学年下厂实习,造成了学生在理论学习中缺少化工工程的感性认识,下厂实习中又缺少再用心学习理论知识的机会,所以学生的课程学习达不到最佳效果。针对目前化工工艺专业的课程教学状况,我们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把握好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中的内容、时间和环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出高水平的化工工艺技术工人。

二、建议中技化工工艺专业课程教学的内容

中技化工工艺专业课程教学中的理论教学应系统地学习化工工艺专业所需的各门课程,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工识图、电工电子基础、化工基础、分析化学、化工设备、化工电气与仪表、无机化工工艺、基本有机化工工艺、精细化工工艺、化工安全技术、化工环保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内容比较全面。另外,也需要学习文化基础课及职业指导等其他课程。课程的学习要体现出文化基础课为专业基础课服务,专业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宗旨。目前我校的理论教学内容基本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不过,针对如今的中技生学习基础较差、课堂学习能力不强的特点,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要简单易学,够用就好,突出实用性和趣味性,与实习教学紧密结合,依靠实习教学、教师课堂组织等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顺利地完成理论学习任务。

中技生更重要的是实习教学,根据技术工人培养计划的阶段性要求,从科学合理安排考虑,化工工艺专业的实习教学要分为化工认识实习和化工生产实习两个阶段进行。认识实习是让学生了解化工生产过程,接触各类单元操作过程和设备,使学生对化工生产过程及设备建立起感性认识。认识实习要从学生的兴趣和行业需求出发安排知识和技能点,先简单后复杂,循序渐进。认识实习的内容可选择如下项目:认识化学工业及化工生产;认识化工安全;认识化工管路和阀门;认识化工检测仪表;认识换热器;认识压力容器;认识塔设备;认识化工污染与化工环保,等等。认识实习过程可分为:①学生听实习老师讲授实习内容、要求、任务、安全,等等;②学生在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带领下进行现场观看,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介绍和说明;③学生查阅资料,提出问题,同学之间或与老师、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交流;④学生写实结,回答问题。通过认识实习,学生学到了化工工程知识,牢固树立起了专业观念,明确了理论学习的目的性,提高了专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好后续的理论课程。生产实习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人才培养,而不是致力于追求生产价值和经济利益,它是让学生全面了解化工产品生产过程的岗位操作、设备仪表等,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培养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社会能力,等等。生产实习过程为:①学生下到实习单位,企业技术人员作安全报告和技术讲解;②学生下到各生产车间岗位跟班实习;③学生轮换岗位进行跟班实习。在生产实习中,学生是准职业人,跟着师傅“做中学”、“学中做”,最后要能单独熟练地进行岗位生产操作。生产实习是一种真刀真枪的实践,企业要发挥其教育实践性及实用性,学生从学校走向企业,角色从学生变为准企业人。学生接受专业实践锻炼,接受对职业认识和职业精神的考核,接受对职业技术、职业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检验。学生针对实习企业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利用其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从工艺、设备、安全、环保、效益等方面进行了解、学习、操作,提高了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通过生产实习,学生具备了职业技能,养成了良好的工作态度、职业素养,大幅度地提高了就业能力,为能成为真正的企业职业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合理安排课程教学的时间

课程教学时间应根据学校情况、课程特点、社会就业情况来合理安排,遵循科学的认知规律,更好地发挥各课程的培养作用。第一学期学生进行文化基础课及无机化学的学习;第二学期进行部分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第一阶段实习课程的学习;第三学期进行专业基础课、部分专业课、实习课程的学习;第四学期进行各工艺专业课的学习;第五、第六学期进行实习课程的学习。学生的认识实习要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分别在第二学期末和第三学期末,时间分别为一周左右。第一阶段的认识实习,学生可进行如下项目的实习:认识化学工业及化工生产;认识化工管路和阀门;认识换热器;认识塔设备,等等。学生已学习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基础、化工识图等课程,这时进行化工企业和具体岗位及设备的参观认识实习,学生就能很好地认识化工企业及化工生产过程,了解化工单元操作过程及设备,巩固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兴趣。第二阶段的认识实习,学生可进行如下项目的实习:认识化工安全;认识化工检测仪表;认识压力容器;认识化工污染与化工环保,等等。学生已学习了化工设备、分析化学、化工安全与环保、化工电气与仪表等专业课程,这时进行化工企业的进一步认识实习,学生可全面认识化工生产过程,理解化工工程,简单了解工艺与反应设备,了解三废处理,为后续工艺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生产实习安排在第三学年,学生学习了无机化学工艺、基本有机化工工艺、精细化工工艺、工业分析等专业课程,已全面掌握了理解整个化工生产过程所需的理论知识,在生产实习中巩固、运用学过的专业知识,解释生产现象,较快地掌握岗位操作。经过如此的课程学习安排,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明确,学习兴趣浓厚,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又掌握了实践技能,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合理选择实习教学的企业,加强生产实习的过程管理

实习基地的选择要满足实习基本要求,不同实习阶段要选择不同的实习地点。认识实习可选择离校不远的中小型化工企业,企业的化工单元操作和生产设备不要过于复杂,便于学生往返和学习。化工生产企业大多为易燃、易爆、有毒危险品相对集中的地方,出于对企业自身生产、管理、安全及经济效益等的考虑,企业不怎么欢迎学生进行下厂实习,所以学校要努力与企业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这样学校可随时按照专业教学需要安排学生进行化工认识实习,以巩固专业理论教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生产实习基地应尽量选择大型的、先进的现代化工企业。因为这种企业生产工艺先进,安全与自动化程度高,三废处理技术先进,企业文化丰富,企业制度严格,能给予学生理想的实习环境。学生不仅能学到先进、丰富而实用的化工生产知识,而且能学到学校中接触不到的企业文化。学生能充分认识到化工生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体会到专业理论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增强了专业自信心。学校要联系本地区大型的现代化工企业,建立良好的生产实习基地,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专业就业能力。当然考虑到学生的就业需要,经过第五学期的生产实习,第六学期时学生可选择预就业单位进行实习,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参与生产实际工作。学生在生产实习期间是准企业人,不在学校学习,学校不能随时随地地对学生进行管理。学校要有严格的学生管理程序,加强与企业、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与学生签订好安全、学习效果等的生产实习协议书,经常去实习企业检查,严格学生的生产实习要求,与企业一起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观念和组织纪律性,使学生具备理想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无机化工技术范文第8篇

关键词:职业院校专业转型;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基地;师资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032-02

在发展高职教育过程中,如果缺少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只能是句空话,实践教学环节的成功与否,是高职教育能否真正办出成效、办出特色的关键之一。然而,长期以来,实践教学环节一直是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尤其由基础自然学科专业转办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更加薄弱,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谈谈专业转型过程中实践教学设施(基地)和师资队伍的建设两方面问题。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建设与基地建设

1、实践教学的内容建设

(1)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建设

①校内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建设

基础化学部分实践教学内容建设,在原有化学实验设施基础上完善即可。

专业基础(课程)实验实训建设内容有:有化工制图室、化工原理(单元操作)实验、管路配件色陈列;管路、典型常用简单设备(如离心泵、通风机)安装拆卸实训;化工设备与仪表自动化实验;反应过程与设备各类反应器模型陈列;化工仿真实验实训、典型生产工艺模型等。并制定各实验、实训大纲。

专业综合实训需建设:专业综合实训一(无机、生物化工);专业综合实训二(有机、高分子化工);专业综合实训三(精细化工);教学与盈利兼顾的校办化工厂。并制定了各实验、实训大纲。

②校外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建设

由于化工生产的特殊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在校内实验实训的基础上应该定期到相应化工企业进行见习、企业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过程来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在各阶段实习过程中的专业管理,特别是顶岗实习期间,应按在校管理制度管理。并专业管理和企业管理相配合,按顶岗实纲和毕业设计(论文)大纲圆满完成各阶段的学籍管理。

③实践教学内容与管理的调整

实践教学过程是理论教学的延伸与发展,要做好实践教学过程,实践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调整与加强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对实践教学的管理进行了调整,对实验实训和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进行改革,由原来各教研室分散管理调整为集中管理,由系安排专人全面负责管理,统一安排各类实践教学。建立向实践教学环节倾斜的激励机制,吸引高素质教师参与到实践环节的教学中;鼓励教师下厂锻炼,提高自身“双师”素质。便于各实践教学课程或环节进行纵向整合。加速专业专业转型工作的进行。

2、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1)校内实践教学基体系建设

建设好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包括基础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实验室建设;专业基础(课程)实验实训设施建设;专业综合实训设施建设等方面。形成完整的高职应用化工校内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应于本地区大中型化工企业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签约承担学生见习、实训、顶岗实习实践教学过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主要采取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要让学生在企业实习和顶岗实习过程中,能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了解现代化工企业的特点,进一步增强就业竞争力;必须逐步建立和完善校企双向推动、产学密切结合的管理运行机制,将我们的理论优势和科研优势渗透到企业之中,力争做到“双赢”。并根据企业的改革趋势优化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改革以往企业被动接受学生实习的局面,使校外实践教学能真正收到实效。

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1、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

(1)要符合专业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建设要求。

(2)要符合建立“工学结合”机制的要求。

(3)要符合加强校外生产实训环节的要求。

2、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

(1)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中青年教师大多是研究型和学术型人才,多数是非化工专业老师,普遍缺少生产、操作、管理、服务等第一线的经历,缺乏实践意识。要求刚从学校毕业的青年教师必须到企业、行业实践训练一年以上。在经费和待遇上对到企业、行业实践训练的教师给予支持。培养既注重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注重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既能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又能指导学生实践训练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实践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与青年教师之间以“师傅带徒弟”形式结成了多对师徒,并签订了师徒协议,以言传身教来培养青年教师尽快适应实践教学的要求。

(3)继续引进专业教师,来充实化工专业教师队伍。每学期派出一定数量专业课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到合作企业锻炼,参加教育部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接受新技术、新技能和学历提升教育培训,鼓励教师通过各种渠道参与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取得测试员、考评员等资格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研和科研交流活动。

总之,要解决专业转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进一步完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体系建设及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完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只有建设好满足专业要求的实验实训设施和实习基地及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符合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要求的师资队伍,才能完成专业转型,才能使整个实践教学过程顺利进行,才能培养出符合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要求的高技术技能型化工人才,才能更好地为化工企业输送的合格的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雨龙 洪 亮,张桃先,熊海燕,金学平.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0)

[2] 梁建军 孟 飞 刘 杰.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9(06)

无机化工技术范文第9篇

无机化学是学生入学后的首门专业基础课,其内容覆盖面较广,且内容的绝大部分与中学化学内容相关,它的开设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学化学与较高级专业化学的衔接,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依据高职教育“必需、够用”的原则,笔者认为其主要培养目标应使学生着重掌握有关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其实践技能以及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能力.我校现采用的全国高职“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无机化学》在内容上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部分,内容主要有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氧化和还原反应等知识;二是元素化合物部分,主要介绍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这些教学内容对于不同的高职专业要有不同的要求和侧重,合理的高职无机化学课程教学体系在内容上应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原则,着重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考虑高职课程要求的有限学时,这就要求教学内容贯彻少而精的原则,突出重点、难点.

如针对我校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我们通过教学研究和大讨论对基础理论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去掉一些单纯理论推导,保留了最基本的、基础的、原则的内容.对于无机化学中“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这些难度较大,而在工厂、企业等实际应用中用途不大的内容知识,适度减少了其部分教学内容,着重讲授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及其应用.在教学中笔者十分重视本学科的研究现状、发展方向、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等,会在学习有关内容时,及时将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技术吸收进来,使教学内容具有前瞻性和启迪性,如在讲解配合物相关知识时,会向学生介绍配合物在光、电、磁学以及吸附分离等方面的应用及发展前景,在讲解“元素及化合物”的相关内容时,会向学生介绍有关重金属污染、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相关知识,这样既可以增加课堂的新颖性、趣味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和探究兴趣.

2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是课程改革的难点.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教学规律,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用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效地避免了“满堂灌”,给学生留有一定思维的空间、自学的空间.如在讲解完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时,采用了讨论式教学,在将两种理论的主要内容学习完后,以相关习题作为依据,让学生分组讨论两种理论的联系与区别、二者的优点与不足,学生们发言后,教师再作总结,这样做不但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效率.将优秀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化的教学方法相结合,积极推进多媒体辅助教学.无机化学的教学内容既涉及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又涉及琐碎、繁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制作相应CAI课件,可将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增加教学容量,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如在无机化学课程课堂教学中,经常涉及分子和原子模型平面和立体图形等,可通过FLASH动画的形式进行展示,可使微观的现象得以生动地描述,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将抽象的行为形象化,便于学生轻松掌握原本非常抽象的理论.为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将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课件、习题、参考书籍等教学资料上网,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开放性的学习环境.

3注重实验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无机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我们在讲授理论的同时开设实验课,加强实践内容,强化实践环节,注重实践操作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实验内容的选择方面,强调实验的基本操作,如选择溶解、蒸发、结晶、溶液的配制、试剂的取用等实验,不断强化学生的基本操作训练;同时,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制备性、综合性实验.如删减了实验教材中元素锡、铅、锑、铋、银和汞等的性质实验,增加了硝酸钾的制备与提纯、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等制备性、综合性实验,特别是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实验是以废铁屑为原料制备硫酸亚铁铵,然后再制备三草酸合铁(Ⅲ)酸钾并进行草酸根离子及铁离子含量测定实验的(该综合性实验含3个实验,共时),这样就逐步形成了一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重在应用的实验教学模式,进一步强化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启迪了他们的创造思维.结果表明,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4科学设定考核方法

考核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学习的成效,评估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科学、有效的考核方法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做出正确评估.目前我校无机化学理论课和实验课考试成绩均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对于无机化学理论课,平时成绩可通过课堂提问、平时作业、撰写小论文、无机化学知识竞赛成绩、章节测试成绩、出勤等几方面的考查给出成绩;对于实验课,则可通过对预习报告、出勤情况、实验纪律、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方面的考查,综合求出平时成绩.理论课的期末考试以笔试为主,内容强调无机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而实验课的考试以实际操作为主.实验课考试前,我们将考试所需的仪器和试剂置于实验台上,由学生随机抽取内容不同的考题,要求学生根据不同考题,运用所学知识在已有的仪器和试剂中选择所需仪器和试剂,在规定时间内设计出相应的实验方案,并根据方案进行现场操作.监考老师根据实际操作现场打分,这样的考核可更科学、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5总结

总之,只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重实践教学,合理设定考核模式,才能更好地加强高职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建设,使得教师的教学更加有效,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学生的能力不断加强和提高.

无机化工技术范文第10篇

本文通过对高职化工专业安全教育重要性的阐述,强调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安全教育教学改革与实施为例,从人才培养定位、安全理念教育、安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改革、实训实习专题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介绍,认为将安全理念及技能培养融入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是提高化工生产安全的前提。

关键词:

应用化工技术;化工安全;实习仿真

化学工业在各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大多国家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化学工业门类繁多、工艺复杂、产品多样,化工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伤害性及破坏性较强,对操作者及财物安全存在着一定的威胁,化工企业对化工安全教育工作的疏忽使化工安全教育存在一定的滞后性。2015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总产值高达14万亿元,全国化工行业事故发生97起,死亡157人。其中,2/3的事故是由于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政府和企业缺乏安全专业监管专业人才,未能发现安全隐患造成。如福建漳州“4•6”重大爆炸着火事故、扬子石化“4•21”着火爆炸事故、东营“8•31”爆炸事故、天津港“8•12”火灾爆炸事故等。据此,化工企业若想从源头上改善及避免化工事故的发生,必须从根本观念上认识到化工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我国大部分设置化工的高校只教会学生生产化工成品,教学中并不涉及安全生产所具备的环境和排除隐患等内容。本文以我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陕西省专业综合改革立项建设专业)改革与建设为例,简单叙述该专业在人才培养全过程渗透安全教育的实施过程。

1专业安全教育现状分析

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掌握化学基础、化工单元操作、化学反应过程及设备、化工产品生产、化工常用设备与控制,化工安全与环保等基础知识,具备典型化工生产单元操作、化工工艺运行与控制、生产工艺管理等能力,从事化工生产操作与控制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职化工专业学生作为未来化工行业的重要力量,将直接负责企业一线的生产操作及管理工作,他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最接近生产事故现场的人,其安全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行业的安全和发展,化工安全教育必不可少。专业改革前,我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在第五学期开设《安全与环境保护》,作为专业拓展学习领域的一门必修课,主要讲授化工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危险化学品职业危害与卫生防护等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化工安全生产的工作程序、操作方法和控制技术,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环境问题有一定的认知。课程课时安排合计28课时。《安全与环境保护》课程内容丰富且涉及的知识点又多,但实际教学时间十分有限,这就使得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矛盾,加上近些年社会对化工安全教育的重视,此矛盾越来越尖锐。经过调研论证,我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探索将化工安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的始终。

2专业安全教育教学改革与实施

2.1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应用化工行业特点,引入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校企共同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以职业技能训练、职业素质养成为主线,共同设计、制订、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起“理论学习→仿真训练→岗位实操”能力逐级提升的“素能并重,工学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教学过程对接企业生产过程,全程融入职业素养教育,安全素养培养是重中之重,人才培养将安全知识学习、安全技能训练、安全意识养成贯穿始终。“素能并重,工学对接”人才培养模式为人才培养确立了明确的目标[1-3]。

2.2专业安全理念教育

在化工企业生产中,“无知是最大的安个隐患”,人要有安全意识才会有安全行为,有安全行为才能保证安全生产,所以增强学生的安全理念是专业安全教育的关键。

2.2.1入学专业安全教育

新生进校时,安排专业带头人开展专业教育讲座,介绍化工生产特征及工作环境特点,重点渗透专业安全理念教育,修正学生对化工专业不安全的误解,理解化工安全生产的意义。同时,组织学生参观化工安全展厅,从感官认识上使学生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才能生产”、“三不伤害”等安全发展理念及严格按岗位操作规程规范操作等良好的职业安全习惯。

2.2.2教学过程安全教育

按照现有的教育常规和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要求,学生通过两年的基础理论学习和专业培养,基本能满足岗位的基础作业需求,但从安全作业角度来说,现有高职校学生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远远不够。为了增强学生安全生产理念,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中均有计划、有意识地将化工安全教育渗透其中,包括化工品的危险特性指数、化工生产的特点、化工生产中的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防火防爆技术等内容。在讲授化工设备、化学品原料性质、工作原理等知识时,教会学生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去实施操作工作等。如此通过多门课程的安全知识灌输,使学生对化学品的安全属性及生产特点牢记心中。

2.2.3毕业就业安全教育

学生在毕业前,设置有就业指导专题讲座,主要由专业负责人或企业专家就化工行业发展与特点、化工企业需求与必备技能等知识进行教育与培训。通过典型安全事故事例分析使学生安全警钟长鸣,能在化工生产活动中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

2.3专业安全课程设置

2.3.1开设《化工安全技术》课程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开设核心课程《化工安全技术》,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化工生产的特点与安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安全防护、化工生产过程的安全操作及应急处置、电气、静电与雷电的安全防护、压力容器的安全操作与管理、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化工企业事故预防与处理、化工生产装置的安全检修等内容。通过本门课程学习,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深化学生的安全认识,使学生了解化工生产中的重大危险源及可能发生事故的环境与条件,掌握常用化学危险物质的理化性能、潜在的危害性,能应用相关参数及物质的理化性质辨识物料、储罐、设备、装置等存在的风险,掌握燃烧、爆炸、中毒、触电、灼伤等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条件,让学生对化工安全技术、安全生产与防护、应急处理与处置等有全面的认识。《化工安全技术》课程教学以多媒体为主,利用“化工安全在线学训系统”仿真软件,在虚拟车间里预设安全隐患及安全事故,模拟事故及安全操作,使学生辨识安全隐患,分析各类事故的发生、发展及危害,引导学生结合化工岗位生产实际情况,利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开展安全分析和评价,找出事故隐患。通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集声、像、图、文为一体,使教材中复杂的示意图呈现立体动画效果,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如图2。

2.3.2专业课程内容改革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开设《仪器分析》《有机化工生产技术》《无机化工生产技术》《化工单元操作》《工业分析技术》《化工仪表与自动化》等专业课,其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紧密相联,与化工安全密切相关,在教学设计中针对性的融入安全教育内容[4]。在《无机/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教学中,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对其生产工艺条件确定、设备选型、物料配比等每一个环节,进行安全分析,对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原材料、中间体、产品及废弃物进行危险性分析。要使学生掌握典型产品工艺设计和生产所用的原料、中间体、产品的理化性质,比较各工艺控制条件(温度、压力、时间、物料配比等)下存在的风险,学会优化工艺,防范事故的发生。《化工单元操作》课程,使学生理解基本单元操作原理的同时,介绍流体流动与输送、吸收-解析、精馏、离心泵、反应器等单元操作中常见安全事故及处理方法。化工产品作为一类特殊物质,“分析”技术在生产过程中扮演着“眼睛”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仪器分析》《工业分析技术》课程,在介绍常见大型分析仪器原理及方法的同时,引入真实产品测试及化工仿真技术,强化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强调特种设备、大型分析设备、定量容器、化学试剂购买及保存等安全管理规定[5]。

2.4专业实训安全教育

化工类专业都有大量自主性较强的实验实训课程,我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开设有化工基本操作训练、无机与分析化学实训、有机化学实训、物理化学实训、仪器分析实训、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工业分析实训、化工工艺模拟仿真、化工中试实训等10多门实训课程。实训类课程教学设备接近真实化工生产设备,实训课上教师通过对实验实训的讲解、演示,结合学生的错误操作及试验数据、试验现象,引导学生进行危险性分析,共同对比学习生产实践中错误操作的后果及事故处理,使学生对工作环境的危险源、危险因素及操作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防范措施等有清晰地认识,进而阐明化工生产实践中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在实训教学环节,要求学生穿“实训服”,潜移默化使学生知道在企业生产场所及操作过程中正确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重要性,从而加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逐渐使安全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2.5专业实习安全教育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一线操作类技术人员,学生毕业前要在企业顶岗实习半年,从实验实训室过渡到企业真实生产线,其安全要求及安全意识培养是专业安全教育中最重要的阶段。在专业顶岗实习前进行专门的系列安全教育,包括: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典型化工产品生产的危险性分析、企业生产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运转失灵到故障、异常、事故、灾害)及防范措施,事故多发部位、原因、特殊规定和安全要求,常见事故和典型事故案例,生产劳动保护要求等内容,同时制定企业实习安全须知,与学生和家长共同签订安全责任状,做到岗前安全早预知。实习期间,校企密切配合进行化工生产现场安全教育。学生在技术人员指导下,通过参与化工生产、安全演练及相关考核使学生掌握企业安全生产要求,能根据安全规程从事生产操作,规范进行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储存、安全防护;能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分析生产、储运等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识别可能诱发事故的潜在因素;能正确排查并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掌握防火、防爆、防中毒、防腐蚀、防化学灼伤的方法。要求学生从生产物料、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等不同角度学习化工生产安全分析及处置能力,具有初步的危险品隐患辨识能力、生产工艺安全监控能力、防火防爆及环境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2.6专业安全终身教育

在以学校为主体进行安全教育的基础上,请企业安全管理负责人、生产一线技术员、专业消防队员、医院急救中心负责人等来校开设多形式的安全讲座,进行典型案例分析、火灾逃生及灭火演练、安全救护演练,借助视频、仿真软件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进行安全教育,进而树立终生安全意识[6-8]。

3小结

化工类专业要确实落实化工安全人才标准,将安全知识教育细化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环节,将安全意识培养融入教学全过程,切实做到安全教育渗透到每个学生当中,安全意识深入到每个学生心里,使学生了解化工安全技术进展,强化化工是高危行业的认识,树立安全是化工生产前提的理念。目前,化工安全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丛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王淑芳,金涌.大工程观教育理念下工程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2011(1):13-19.

[5]李丽霞.《化工安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6):194-196.

[6]王瑾.高职化工类专业学生职业安全教育探析[J].广州化工,2009,37(3):196-198.

[7]欧彦麟.论高职学生职业安全素质教育[J].中国集体经济,2011(4):207-208.

[8]陈瑞峰,魏珣,顾宗勤.石油和化学工业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J].化学工业,2012(Z1):8-10.

上一篇:计算机编程教学范文 下一篇:问题式教学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