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隐患存在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4-04-19 16:54:02

安全隐患存在的特征

安全隐患存在的特征篇1

(一)windows系统漏洞

作为开源系统,windows本身的安全机制并非外加的,而是都建是操作系统内部,其能够通过特定的权限设置、系统参数设置,使得文件、其余资源本身不会遭受用户的非法编辑、破坏等。正是因为windows系统存在的复杂性特征,导致系统当中存在诸多已知、未知的各种漏洞,部分漏洞极有可能引发入侵者获取管理员权限,还有部分漏洞则能够用以拒绝服务共计。比如,windows系统所使用的储存数据库、加密机制则会引发各种安全隐患,NT会将加密口令与用户信息保存在NTRegistry的SAM文件,因为算法的影响,NT口令相对较为薄弱,非常容易遭受破译,包括NTCrack、PWDump等。除此之外,从当前事业单位所采用的系统来看,大部分事业单位仍旧是以windows7系统为主,而微软已经决定在2020年停止对windows7的支持,其必然会导致系统本身的漏洞被进一步放大。

(二)数据库系统安全隐患

通常情况下,事业单位信息系统本身包含多套数据库系行业曲线linkindustryappraisement可替代度影响力可实现度行业关联度真实度统。数据库系统所面临的安全隐患,从技术应用以来就一直存在,同时其本身随着数据库技术的持续发展而不断深化,安全隐患历来是数据库技术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根据事业单位数据库系统来看,其主要包含两个部分,其一为数据库,即根据特定方式进行各种信息数据的储存;其二主要为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其主要为事业单位内部职工、应用程序提供数据访问方面的权限。从事业单位数据库特征来看,其所面临的安全隐患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关系到信息在不同程度方面的安全,客体本身存在多项性、层次性的特征;在DBMS当中受到保护的客体,其机油可能是复杂的逻辑结构,会面临物理结构与客体逻辑结构之间存在分离的现象;因为客体本身的信息相关性相对较大,其会面临特殊物理攻击的隐患。

(三)网络安全隐患

一方面,杀毒软件更新隐患。为有效解决网络安全方面存在的各种隐患,事业单位内部使用的计算机均安装了专业的杀毒软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事业单位的网络安全。但是,随着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深入,事业单位内部使用的计算机数量越来越多,导致维护工作面临的工作量进一步增大,维护人员本身的精力有限,显然难以有效保障每一个计算机的杀毒软件在第一时间进行及时的更新,相应的病毒库自然也无法在第一时间更新到最新版本。这就导致事业单位网络存在被攻击的隐患。另一方面,IP、MAC地址绑定隐患。为有效防范非法入侵,事业单位在接入层交换机引入IP、MAC地址与端口绑定方案。但是,IP、MAC地址绑定本身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程,事业单位内部每一台交换机均需要实施单独的绑定处理,且路由器在动态路由协议方面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制约了授权绑定的防范效果。

二、事业单位网络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一)引入系统漏洞风险防控技术

1、漏洞扫描

针对windows系统面临的漏洞风险,事业单位需要引入漏洞扫描技术,定期针对漏洞进行扫描,以便于制定针对性的修复方案:一方面,端口扫描。综合利用端口扫描方案,全面掌控主机开启端口与网络服务的具体情况,最后与数据库当中的漏洞进行匹配处理,以此来掌握漏洞情况;另一方面,模拟黑客攻击模式。在漏洞扫描的过程中,尝试模拟多种黑客攻击方式,寻找系统存在的漏洞,并基于漏洞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修复。

2、推进windows10系统的普及

正如上文所述,面临事业单位主要是以windows7系统为主的系统生态,推进windows10系统的普及就成为有效减少系统漏洞的重要途径。从社会整体情况来看,windows10系统已经成为主流系统,各个软件开发者、硬件厂家均开始致力于windows10系统的匹配,windows7所面临的困境与安全隐患越来越大。比如,英特尔与AMD最新的CPU已经不支持windows7系统,各种补丁也不在针对windows7系统进行适配。针对上述问题,事业单位应当全面推进windows10系统的普及,针对现有软件进行调整优化,尝试外包的途径针对软件、系统进行适配调整,扫清当前普及windows10系统所面临的困境,以此来减少windows7系统存在的系统漏洞。

(二)加强数据库系统加密控制

1、数据加密子系统控制

数据加密子系统控制的关键内容在于针对事业单位数据库系统实施加密控制,通过在事业单位内部构建虚拟网VPN,基于公用网络构建事业单位专用网络,实施加密通讯的方案。利用VPN网管,针对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包实施加密,综合利用数据包目标地址转换控制,以此来针对事业单位数据系统实施远程访问。对于VPN的应用,应当综合利用软件、硬件以及服务器等途径来进行控制,通过多种途径的加密,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

2、防火墙系统控制

为有效保障数据库系统安全,还需要充分利用防火墙本身所具有的访问控制、边界隔离功能,针对事业单位进出网访问进行自动化的控制。为进一步提升防火墙系统控制的效果,还需要联动防火墙子系统与入侵检测子系统,能够在发现网络安全隐患的过程中,第一时间进行信号的发送,以便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将访问源控制在数据库系统以外。

(三)引入多元化网络风险防范技术

1、用户账号合法性控制

综合利用用户账号合法性控制,可以有效明确用户身份,基于事业单位实际需求,针对用户账号与IP、MAC、交换机等实施动态绑定处理,基于SMP安全管理平台来配置各个用户的对应权限,将其下发到接入层当中对应的交换机,以此来保障事业单位每一个职工账号的合法性,减少网络维护人员的工作量。

2、用户行为审计定位

为有效减少人为因素引发的网络安全隐患,可以在事业单位服务器内部设置防火墙,基于GSN、E-log的有效联动,针对各个用户对应的访问行为进行动态的监管。在监管的同时,利用数据库审计方案,匹配用户访问行为的地址、时间,以此来针对各个用户的相关行为进行全面的控制,减少因为职工操作失误所引发的网络安全隐患。

结语

安全隐患存在的特征篇2

上半年,全县共发生1起亡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人。去年上半年没有发生亡人生产安全事故;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2起,死亡16人,受伤29人,直接经济损失5.48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事故期数上升113%,死亡人数下降11%,受伤人数上升38%,经济损失下降51%;发生火灾事故248起,无人员死伤,直接经济损失48.37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火灾期数上升54%,死伤人数持平,经济损失下降21%。

二、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全面部署、分解任务、明确责任

4月19日我县召开了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会议对2012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认真分析了安全生产形势,对今年的安全生产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会上,李荣副县长与各乡镇、开区(新区)、银三角管委会及安委会成员单位的负责人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明确了各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职责,突出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责任,特别是单位“一把手”的责任。会后各单位也迅速召开会议,分别与下属单位签订了《责任状》,通过层层签订责任状,分解细化了任务,明确了责任,形成了安全生产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紧盯重点和敏感时期,扎实开展安全监管

为确保重点和敏感时期的安全,我局紧盯元旦春节、“全国两会”、“五一”、强降雨和高温天气等时段,扎实开展安全监管工作。如在春节期间,我局与公安、工商、城管等部门组成三个联合执法组对全县的烟花爆竹市场开展了拉网式排查,取缔无证经营网点19处,纠正各类违规经营行为67起,收缴并销毁“雷王”等违规经营的爆竹1900余枚;非煤矿山领域主要针对冰冻期和强降雨期,重点对全县的砖瓦窑的烟囱和窑体的安全状况开展了检查,查找并督促整改隐患17处;危化品领域重点对56家危化品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的管道、储罐的防冻、防泄漏以及防火等安全措施进行严格的排查,发现并督促整改隐患13处。

(三)加强综合协调,落实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年”任务

县安委员会办公室始终立足于全县安全生产工作的大局,通过召开全县开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制定下发文件、开展专项督查等途径和方式,指导督促安委会成员单位、乡镇、园区等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各单位围绕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年”这个主题,通过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等,认真抓据不好本部门、本地区的安全生产工作。据不完全统计,1至6月份,全县共开展各类执法行动226起(次),检查各类企业、生产经营单766家(次),排查各类隐患490项(次),完成隐患整改462项(次),隐患整改率达94%以上;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62场(次),累计悬挂安全生产宣传横幅380多条,播发安全生产短信13000余条,播放《农民工安全生产教育》动漫短片300余分钟,免费分发安全生产知识宣传画350套,分发安全知识手册7000余册,发放烟花爆竹安全燃放宣传单12000余张,培训各类从业人员800余人。督促155家企业完成了职业病危害申报,16家企业开展了职业健康现状评价,5家企业开展了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

(四)全力做好房屋征收工作,服务全县经济发展大局

为做好房屋征收工作,我局在安全监管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依能抽调出五名干部参加县里的征收工作。征收过程中,同志们在思想动员上讲耐心,工作落实上讲细心,在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上讲热心,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真正让群众理解支持房屋征收工作。今年3月份以来,我局共征收房屋6424.48平米,完成任务的123.31%,较好的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交给的征收任务。

上半年我县的安全生产状况虽然较为平稳,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一是全民安全意识仍相对淡薄。“时时讲安全,处处提安全”的意识尚未广泛深入人心,安全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缺乏导致违章违法行为屡禁不止,甚至一些从业人员缺乏基本的安全常识和安全知识技能,既成为各类事故的肇事者,同时又是受害者。二是不少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仍未落实到位。不少中小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仍只停留在口头上,企业法定代表人没有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没有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入安全生产工作,重效益、轻安全,重制度、轻管理,重形式、轻落实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三是一些单位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扎实。一些部门、乡镇和企业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存在应付思想,安排部署不够具体,排查整治不够深入,安全隐患仍不同程度存在。四是基层安全监管力量仍不能满足实际需求。虽然目前全县16个乡镇和开发区(新区)以及银三角管委会已建立安监机构,但是所有安监工作人员都是身兼数职,一定程度上牵扯了安监工作的精力。同时,基层安监机构装备和经费无法落实,难以集中精力开展工作。五是安全生产执法监督权威仍需进一步提高。安监部门由于成立时间尚短,对企业的影响和制约还有限,部分企业对新出台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缺乏系统全面的了解,在执法过程中有时存在抵触情绪,增加了执法的难度。同时,安监部门仍存在人员少、任务重、经费紧缺、装备不足和落后等客观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制约安监工作。

三、下半年工作重点

(一)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集中力量、突出重点,继续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健全企业事故隐患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落实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主体责任。严厉打击“三非”、“三违”和“三超”行为,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积极预防一般事故,进一步压减全县事故总量。

(二)大力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坚持开展安全生产教育“五进”活动,宣传“安全发展”科学理念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全民安全意识。同时,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各类安全生产教育培训,重点抓好企业第一责任人、安全责任人、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特别是临时工、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深入推进全员安全教育培训,营造全民安全氛围。

(三)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促使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题责任,对机构不健全,制度不落实,经费无保障,整改不到位的企业,要从重处罚。对不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职责,造成事故发生的职能部门,要依法依规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对不认真落实属地监管责任的乡镇、开发区(新区),要实行安全生产黄牌警告,拒不整改,导致事故发生的,提请县委、县政府对其主要负责人一票否决,并依法追究责任。

安全隐患存在的特征篇3

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矿山安全隐患排查平台

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矿石采集量呈逐年上升态势,不仅为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提升奠定基础,更极大满足国民的生活需求。通常来讲,矿石主要指本身具备审美功能、工业功能等社会性能的矿物集合体,有金属矿物与非金属矿物之分[1]。根据矿物成分,又可划分为脉石矿物与矿石矿物。其中脉石矿物主要指无用矿物,如石英、云母、绿泥石等。而矿石矿物主要指能被利用的矿物,如黄铜、辉铜以及石棉等。在矿石应用层面,主要涉及工业、电子制造业、珠宝业以及加工业等产业。因此伴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矿石的需求量不断增加[2]。然而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相关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便显得至关重要。需要结合网络信息技术构造全新的矿山隐患排查平台,以此保障矿石开采工作的有序进行。

1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与矿山安全隐患内在联系

为明确矿山安全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我国各矿山企业相继制定隐患排查机制,从企业、矿山到科室,排查工作层层递进,逐一完成。通常来讲,矿山隐患排查的流程是,工作人员根据现场排查,对相关隐患进行记录并汇报,以此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并根据审批与验收工作,完成整个隐患排查工作。其中矿山现场排查工作主要根据隐患检查表进行,然而由于我国矿石采集方式的变化,此种排查方式的弊端不断凸显出来,首先是排查效率低下[3]。工作人员在完场排查工作后,需要回到科室进行结果检查,时间成本与人力成本较大,无法有效满足矿山隐患排查的需求。其次是从隐患发现到隐患整改的周期较长,造成高危隐患难以得到及时治理,为矿山生产工作埋下安全隐患,影响着矿石开采效率的提升。在我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语境下,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为我国矿山开采工作构建了定位系统、通讯系统、监测系统以及信息化应用系统等。以此推进新型隐患排查方式的产生,提升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根据矿山安全隐患类型与开采方式,隐患排查平台共包括管理系统与排查系统两个层面。然而由于我国矿山排查系统的特殊性,容易存在互联网风险因素。具体来讲,隐患排查平台的正常运作需要涉及设备、软件、营建、数据信息等资源的设计,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接受来自不同渠道的数据信息,然而不同渠道的安全性不可确定,存在病毒风险以及其它相关网络系统问题,因此结合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技术,能够保障隐患排查平台的稳定、有序及高效运行。

2矿山安全隐患排查平台构建思路及系统总体设计

(1)平台开发环境。VB是美国微软开发的协助软件研发环境的编程语言,具有易用、易学、简单等优势。因此通过VB的应用,能够有效将平台开发经理置于程序的功能研发上,不必像传统软件系统开发工作那般,将大量时间与经理放在页面的制作过程中;而SQL是系统化的查询性编程语言,不仅具备操作数据库的功能,更拥有数据控制与数据定义的功能,是集数据控制、定义、操作等功能为一体的编程语言。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SQL以成为国际通用编程语言,并为世界各国的软件开发工作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而根据SQL语言的功能进行分类,可将SQL划分为通用命令、数据控制、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查询等几类。

(2)平台设计思想。隐患排查平台设计思想是,矿山企业应在重点排查区域安装WIFI路由器,通过与科室局域网衔接,建立科学完善的数据传输网络。在现场排查阶段,检查员在指定地点登录排查平台,通过下载调度部门的SQL服务器中的检查项目,以此完成相关的隐患排查工作,并将相关排查数据上传到相应的服务器当中。随后调度部门根据隐患管理平台,对相关排查结果进行检查、核验,并通过制定整改通知,以此完成对相关隐患的治理工作。

3排查平台的总体设计

(1)现场排查功能设计。隐患排查系统的硬件架构主要包括,电脑终端、网络交换机、WIFI路由器、pc机、服务器等设备构成。而在功能设计层面,移动智能设备在隐患排查平台中发挥着现场检查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矿山开采环境较为复杂、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为排查工作的便捷与检查人员的安全,平台需要满足以下两点要求:其一是界面要简单,其二是操作要便捷。简而言之,在隐患排查工作过程中,系统页面与操作流程过于繁复,将导致排查工作时间增长,不利于检查员将注意力全部放在安全隐患的排查当中,极大地降低了隐患排查的效率。

(2)管理平台的功能设计。隐患排查管理平台的功能设计应结合现场排查系统的功能进行设计,并满足基本的排查结果的报表、查询及整改任务等操作。因而隐患排查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注册与登录、项目排查管理、隐患数据库、用户管理以及整改管理。其中隐患数据库是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发挥着文档辅助的功能,是矿山企业常见隐患形成原因、类别、治理办法等数据信息进行存储的体系。在具体设计层面,研发着应在SQL服务器内设计隐患整改模块、排查结果模块、排查项目模块以及员工信息等模块。其中员工信息模块主要存储与排查治理有关的工作者信息;项目排查模块,则包括具体的隐患检查内容与地点。而排查记过模块着包括,隐患检查单位、隐患级别、隐患内容、检查时间、检查人员、检查结果、检查地点等数据信息。

(3)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为保障隐患排查平台的有效性、稳定性,降低故障发生率,提升隐患排查质量。相关研发人员应将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到平台的构建工作当中。首先完善杀毒机制。

4排查平台的关键技术

在服务器中运用VB变成语言自带的ADO模型,以此实现与数据库的衔接与操作工作。其中AOD模型主要包括:Property、Error、Parameter、Field、Recordset、Command、Connection等7各对象。每个对象的功能依次为:Property提供ADO动态特征;Error提示错误信息;Parameter提供参数查询存储中的Command信息;Field表示数据列;Recordset表示命令返回记录集。Command界定了数据的操作命令;Connection衔接数据源。在平台巡行过程中,工作者通过运行排查平台,激发各个对象的功能,以此实行整个平台的排查工作。

5结语

安全隐患存在的特征篇4

关键词:Web数据库;数据库的安全;安全隐患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8-1869-01

伴随着Web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通常情况下系统采用的是通过后端数据库拥有的动态页面的生产技术,以Web数据库为基础存取信息,尤其值得强调的是在主机模式从C/S模式发展到B/S模式时,信息安全问题便显得越来越突出。

1 Web数据库存在的安全隐患简述

1.1 自然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

自然因素在Web数据库应用中出现安全隐患的比率较低,常见的自然因素造成的Web数据库安全隐患有抗击单站点故障和网络故障等形式。简而言之,就是在出现自然故障时所产生的如何将系统发生故障情况下进行恢复,如何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1.2 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

从目前的基于Web数据库的安全所占比率来看,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安全隐患较多,同时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还具有不确定性且变化性较多的特点。目前在人为因素造成的Web数据库安全隐患主要集中在来自于计算机黑客攻击时应该如何对库存数据与通信报文进行处理上。

第一,来自黑客的攻击的安全隐患。为了窃取Web数据库内的数据或者扰乱系统的正常工作,黑客通常情况下采用窃听、重发攻击、假冒攻击与越权攻击的方式给Web数据库的安全问题带来隐患。如黑客通过把窃听到的数据重新修改后发给使用者或者服务器,从而达到了扰乱系统正常工作的目的;或者黑客利用存在的网络协议和操作系统的漏洞绕过Web数据库系统而直接对数据库文件进行访问。也就是说,为了达到对Web数据库进行有效攻击的目的,黑客借助于其所掌握的破译工具,通过密码分析方法的采用来取得密文,并对密文进行解密或者密文内容篡改。

第二,来自计算机病毒的安全隐患。随着网络的逐渐普及,网民的人数越来越多,计算机病毒的种类也因此在传播速度上越来越快,所传播的范围也越来越广。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高也带来了计算机病毒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同时这些病毒所具有的破坏能力和攻击能力也越来越强大。

第三,来自网络安全环境的安全隐患。网络安全环境的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网络安全环境自身所具有的脆弱性的特征。这些脆弱性的特征包括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上的脆弱性,同样也包括由网络协议带来的安全隐患。

第四,来自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安全隐患。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非法的用户使用者使用其没有权限的应用系统进行数据存取,也包括系统授权的用户使用者超过其被授予的合法权限进行没有经过授权的信息的存取等安全隐患。

2 基于Web数据库的安全防范建议

从计算机应用的技术层面来说,基于Web数据库的安全防范技术有很多,从目前的具体应用来说,目前比较广泛的应用技术有防火墙、网络安全扫描、网络入侵检测等,与此同时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也为Web数据库系统提供了必要的安全平台保护。

2.1 安全模型的确立

当使用者进行数据库访问必然要预先经过数据库的应用程序,只有经过应用程序才能进入到数据库系统。此时应用程序将使用者提交的口令密文传递给数据库系统进行相关的认证。在使用者对数据库里的包括视图和存储过程等进行相应的操作时,使用者必须通过系统进行的身份认证,只有在通身份认证通过的基础上才能对数据库中存在的对象进行操作。

2.2 定义视图和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

通过定义视图的方式对使用者进行访问范围的限制。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的方式是信息通信和存储中必要的使用手段。通过对数据进行的信息加密处理,可以保障系统的合法用户通过较快速的存取信息,对系统的非法入侵者进行阻挡。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要加强对网络数据库加密与具体的加密方式等应该以系统存在的具体需求为基础进行控制。

2.3 事务管理和故障处理

事务管理主要是应付系统内出现的由于自身因素导致的故障。Web数据库在故障恢复的过程中要进行日志记录与数据的复制

工作。在数据库系统中,一旦事故发生就会造成数据库内的资料的缺失。因而有必要加强数据库内的数据资料进行备份处理,以保证在事务管理和故障处理中,可以进行数据库的正常恢复,从而在根本上保证Web数据库系统的正常运行。

2.4 基于Web数据库审计追踪制度

审计追踪制度是指系统设置数据更新、数据删除和数据修改的记录,为以后的查证做好准备工作。记录的内容包括操作人员姓名、密码、登录时间和操作内容等等。若发现Web数据库的数据出现问题,可根据记录追究问题的根源,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3 结论

基于Web数据库安全的问题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结果,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是一个涉及面较广的问题。同时加上新的各类安全隐患的出现,因而从根本上建立一个安全能力极强的安全体系从实际情况上来讲是不现实的,因而有必要加强在Web系统的安全模式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为Web数据库广泛应用提高良好的应用基础。

参考文献:

[1] 魏胜能. 诌议Web数据库系统安全[J]. 科技资讯, 2009(14).

安全隐患存在的特征篇5

【关键词】企业孵化器危险源辨识安全生产

0 引言

孵化器(Incubator)是指一个集中的空间,能够在企业创办初期举步维艰时,提供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提供创业培训、辅导、咨询,提供研发、试制、经营场地和共享设施,以及其他方面的服务,降低新创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成活率和成功率,最终使企业“做大”,为社会培养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

在孵化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孵化器在孵企业规模小、户数众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等诸多因素,使在孵化企业内部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给孵化器安全生产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了解和掌握孵化器的安全生产现状,辨识出孵化器内部的危险源,对于提升孵化器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危险源辨识方法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按照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危险源可分为两类: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为第一类危险源: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和限制措施破坏及失效的各种因素为第二类危险源。危险源辨识是指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很多,每种方法都有其目的性和适用范围。在辨识过程中,应结合具体情况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下面介绍几种用于孵化器安全检查的危险源辨识方法:

针对危险源辨识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对比分析企业孵化器这一特殊经济类型的性质,我们选取了询问交谈、现场观察和安全检查表的方法对天津高新区的孵化器进行了安全检查。

2 孵化器危险源辨识结果分析

高新区安监局组织相关专家和专门人员利用2个多月的时间对高新区内17个孵化器、3000余家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了危险源辨识。检查结果显示高新区孵化器的安全隐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消防隐患。消防隐患主要体现在部分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功能缺失,消防通道堵塞严重;少数企业存在生产、经营、居住“三合一”现象;违规使用液化气罐;仓库物品摆放不规范。

2.2 电气设备隐患。电气设备隐患主要表现为临时用电不规范,如:未安装漏电保护装置;私自拉接临时电线,且随意捆绑吊挂:手持电动工具没有按规定定期进行绝缘检测等。

2.3 危化品隐患。危化品隐患主要体现在危化品储存及管理不规范方面,如剧没有按照相关规范保存管理:此外,尽管单一企业的危化品储存和使用量不大,但同一楼宇内多家企业的危化品累计数量则较大,对公共安全构成较大的隐患。

(4)特种设备隐患。特种设备隐患主要体现在部分特种设备没有按期检验、没有进行备案登记:部分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没有经过培训并取得特种设备操作证书等。

从表2中可以看出,消防隐患的数量比其他隐患要多,占隐患总数量的77%,消防隐患比较严重,火灾事故一旦发生,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大量的财产损失,其后果极其严重。而园区内其他隐患,虽然隐患类型繁杂,但是其发生频率相对较小,且只会对人员造成轻度伤害,并不会导致群死群伤的事故发生,因此,企业孵化器的安全监管工作应该把消防类隐患最为重点监管对象。

3 孵化器事故隐患成因

通过隐患排查及现状分析,造成孵化器事故隐患的因素有多方面原因,既有在孵企业安全意识方面的主观因素,也有孵化器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不健全、安全监管手段落后等客观原因。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了目前孵化器安全生产隐患较多。

3.1 源头把关不严造成了事故隐患种类多样化

在企业准入资格审查方面。孵化事业促进中心负责制定在孵企业的评审标准,要求进驻企业具有高新技术、一定的经济实力,法人具有高新技术企业管理的基本才能。

而孵化器对企业的入驻没有严格的审批制度,致使部分企业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情况下入驻孵化器。孵化器在履行安全生产监督职责时,缺失对人驻企业的安全生产前置审核,使得部分安全隐患较大的企业入驻孵化器,对孵化器安全生产造成潜在的威胁。

3.2 在孵企业安全生产意识淡薄

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的日益重视,绝大多数企业的负责人基本能够认识到安全生产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积极配合安监局的隐患排查工作。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企业负责人即使在主观意识上重视安全生产,但在客观上缺乏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和和能力,当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往往经济利益占主导,如因为企业面积的限制,很多设备摆放不开,首先考虑的是占用安全通道,或者堵塞安全出口。

3.3 缺少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业机构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在孵企业的员工数量多为十几人,仅有极个别企业配备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缺失造成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无法在企业具体落实。另外企业的教育培训责任没有完全履行,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现象较为普遍。

安全中介机构作为第三产业中新兴的服务业,在企业和政府之间架起了一条畅通的桥梁,能够有效地解决“小微”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低下、安全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解决政府监管部门人员较少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任务过多之间的矛盾,对于解决“小微”企业的事故隐患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在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力量不足的状况下,对于中介机构的技术支持借助较少。

3.4 安全生产资金投入较少,隐患整改不力

由于入驻企业均处于起步期。大多生产经营资金紧缺,企业负责人重经济、轻安全,把资金预算安排在生产设备和原材料等与生产直接相关、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上,与安全生产相关的设备、设施等则本着能省则省的原则。在隐患整改方面,忽视或排斥整改措施的落实,以减少或不投入事故隐患整改资金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4 结论

通过对孵化器的安全检查、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成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孵化器安全生产主要存在消防隐患、电气设备隐患、危化品隐患和特种设备隐患这四类隐患,其中消防隐患数量比较多,消防安全问题应该作为安全检查的重点。孵化器的相关负责人要加强企业员工培训交流,增强安全技能,提高各方面的安全意识,防范事故的发生。此外,只有确保企业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才能实现企业孵化器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金龙哲,杨继星.安全学原理[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19-21.

[2]谢振华.安全系统工程[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29-53.

[3]邓建勇.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8:5-11.

[4]赵宏展,徐向东。危险源的概念辨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1):66-70.

安全隐患存在的特征篇6

【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常见安全隐患的原因。方法:对2008-2011年我科有关院前急救几例典型纠纷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院前急救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急救前隐患、现场急救隐患、转运途中安全隐患三个方面。结论: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能进一步提高院前急救的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医疗纠纷与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院前急救;安全隐患;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院前急救作为一项公共事业会越来越重要,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预见性的发现潜在的隐患,并找出对策,是所有急救人的职责。院前急救是伤员未到达医院前实施的现场救治和途中监护的医疗活动。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对于维持患者的生命,防止再损伤,减轻患者痛苦,为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均具有极其重要意义[1]。医护人员在救护过程中稍有不慎,容易引起医疗纠纷。如何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是每个医护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

1临床资料

分析2008-2011年我科有关院前急救几例典型纠纷。结果:院前急救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其中投诉出诊时间长,年资低的医护经验不足,设备及药物不全。家属的期望值过高 每一个必要急救的病人和家属,都认为只要急救人员一到,病人的情况就会得到救治,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对患者的病情不了解,当抢救的结果与家属期望有差距时使得医患纠纷。

2安全隐患

2.1院前急救安全隐患

出诊时间长,上下班人流高峰期或经过人口密集的街市,影响急救车行使的速度,造成出诊到达现场时间延误。

2.2现场急救隐患

2.2.1医嘱查对存在安全隐患院前急救时受环境和条件所限,护士都是执行口头医嘱,增加了出差错的几率。

2.2.2急救设施、设备、药品存在不安全因素院前急救不仅现场卫生条件差,还受到携带急救药品、设备等限制,客观上为急救工作安全性增加了一定难度。

2.2.3经验不足,急救技术掌握不熟练 ,如气管插管一次不成功。

2.3转运途中安全隐患

转运途中路况不良,路程较长,病情变化快。

3 对策

3.1及时出诊

确保在规定时间内(5 min)出诊,做好院前急救工作,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3.2 加强理论技能培训

现场执行口头医嘱时除“三查七对”外,更强调“三清一复核”即听清、问清、看清和医生复核,保证抢救过程忙而不乱和治疗安全。用药后详细记录用药时间、剂量[2-4]。同时定期对护士进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人工呼吸、电击除颤、心电监护、穿刺留置输液、处理复合伤等培训和考核,提高现场急救应急能力和质量。院前急救质量,如出诊时间、现场救治情况对抢救成功率有明显的影响[5]。

3.3加强途中转运护理

3.3.1 心理护理患者和家属的感受最为重要,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疏导,保持良好的急救环境,及时、简明、扼要地介绍各种治疗、护理措施是确保急救护理程序顺利进行不可缺少的环节[6]。在转运前应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说明途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合作、谅解,稳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

3.3.2安全护理转运时固定车床,拉起床栏防坠床;对不合作患者使用约束带;意识障碍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3.3.3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注意观察患者意识、呼吸、脉搏、血压、面色,对意识清醒者,定时进行简短对话以判断意识的改变;意识障碍者,随时观察瞳孔的变化。发现生命体征异常及时处理,保证抢救药品、仪器及时、正确使用。

3.3.4 强化风险意识,创建完善的院前急救体制和流程,各种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增强院前急救人员的法律意识,明确在院前急救中的责任和义务,防范由于法制观念不强造成的急救风险事件。

3.3.5 规范护理文书重视院前急救护理文书的书写,在完成急救任务的基础上,准确、及时地书写院前护理记录,保证6小时内完成记录,记录出诊到达时间、上车时间、到院时间、抢救措施实施时间、内容,包括:生命体征、病情的变化及执行医嘱的时间,记录必须具有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

3.3.6 良好的心理素质院前抢救过程直接受现场人员监督,面对抢救场面要沉着、冷静、稳重、严肃,排除外界各种干扰,做到临危不乱,紧张而有序地开展抢救工作。

参考文献

[1] 周秀华.急救护理学[M]. 第2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

[2] 赵文静,张巍巍,宋平,等.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院前救护[J].南方护理学报,1997,4(30):7.

[3] 万伟, 杭星.高血压性脑出血院前急救之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153.

[4] 马彦辉,桑梅,牛小秀,等.我院急诊抢救疾病谱特点和构成比的分析[J].现代护理,2007,13(28):2694-2695.

[5]高翔 张日华 付印强等.院前急救队伍专职化建设对院前急救质量的影响.现代医院,2006,6(6)128.

[6] 李患礼, 陈瑶.急诊与医疗纠纷[J].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6,3(3):1323-1324.

安全隐患存在的特征篇7

关键词:安全隐患管理;安全隐患定级;风险管理;风险评估;资产全寿命周期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2-0186-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2.090

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迅猛发展,一方面繁荣了经济和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现代化大生产隐藏了众多的潜在危险。就电力系统而言,电力网络不断扩展,网络构成及网络控制更加复杂,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高电压、大电流、长距离输电使电网稳定问题愈加突出。现代化的工业和人民生活对电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对电力可靠性和电压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电力设备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国内电力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总结,已逐渐拥有完善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方式。但是基层工作人员在进行隐患排查时或是根据主观经验判断或是依照范例进行对比,各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将隐患的严重程度量化。本文主要是借鉴基于资产全寿命周期的风险评估法,对事件发生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量化分析,以定量方法确定安全隐患分级,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安全隐患的严重情况。

1 安全隐患概述

1.1 安全隐患定义与分级

安全隐患具体指安全风险程度较高,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作I场所、设备设施、电网运行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安全管理方面的缺失。

根据可能造成事故后果的影响程度,目前电力企业安全隐患分为Ⅰ级重大事故隐患、Ⅱ级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和安全事件隐患四个等级。其中,Ⅰ级重大事故隐患和Ⅱ级重大事故隐患合称为重大事故隐患。

1.2 安全隐患定级方法

1.2.1 主观判断法。主观判断法是指工作人员在汇总现场情况后,征询有关专家(一般是基层骨干)的意见,对意见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和归纳,客观地综合多数专家经验与主观判断,做出合理估算,经过反馈和调整后,对安全隐患进行定级的方法。主观判断法的优点是方法简便易行,定级较快。

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隐患标准”,基层工作人员在隐患判断、认定、分级等具体工作中,往往只能依据自身专业知识进行主观判断,宽严程度随人、随单位而变,造成安全隐患定性不准、分级不当、判定标准不一致、隐患信息不翔实等问题。

1.2.2 范例辨识法。范例辨识法是指工作人员参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范例,依据其中编制在列已确定的安全隐患,对比实例、分类样本、描述、文字说明等形式的表述,在实际工作中排查认定安全隐患。

这种方法有效提高了相关工作人员,特别是一线员工和管理人员排查发现安全隐患、给隐患分级分类的准确性,切实促进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开展,范例辨识法本质上仍属于一种定性方法。

1.3 借鉴资产全寿命风险管理思路辅助定级

上述定性方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电力企业基层人员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认知程度有限、生产系统已有设备缺陷管理流程和隐患排查治理流程之间存在差别,所以无论是主观判断法还是范例辨识法均存在一定局限性。我们可以借鉴资产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的思路,采用一种定量方法来辅助安全隐患定级。安全隐患具有安全风险程度较高的特征,因此就可以采用量化风险的基本思路,用资产全寿命周期的风险评估法为安全隐患定级。风险评估法较上述方法,主要在于合理考虑事件发生可能性,同时扩展事件影响程度的维度。

2 基于资产全寿命周期的风险评估方法

2.1 基于资产全寿命周期风险评估方法

按照风险评估标准,采取既定的评估方法,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与风险影响程度两个方面进行量化,综合评定风险值和风险等级:

风险(Risk)=风险发生的可能性(P)×风险影响程度(F)

式中:R为风险值;P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F为风险影响程度。

2.2 定量计算风险

在风险评估过程中,各专业也可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对风险评估标准进行适当调整,选择不同的维度或者增加风险评估模型进行识别和评估,但不同评估标准对风险等级的划分应保持一致。本文将以全面风险评价为主要模型工具。

2.2.1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P。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分为五个级别,分别是极低、低、中等、高、极高。对应业务发生频率为:可能每5年以上发生该类风险(概率极低);可能每1~5年发生该类风险(概率低);可能每年发生该类风险(概率中等);可能每半年发生该类风险(概率高);可能每月发生该类风险(概率极高)。以上依次对应1~5分。

2.2.2 风险影响程度F。风险影响程度从电网安全、人员伤亡、社会形象、直接经济损失四个维度分析确定,选取四个因素的最高值作为损失度。每个维度的风险影响程度分为五个级别,并依次对应1~5分。该五个级别的取值参照《资产全寿命风险评估模型》所定义的取值范围,结合公司对人身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的承受能力调整后确定。

即:

F=Fmax=Max(F1,F2,F3,F4)

电网和设备安全。将电网安全风险损失度分为五个级别,分别是较小、一般、较大、重大、严重。具体内容执行国家相关标准法规所定级别划分标准,对应影响程度分别为《国家电网公司安全事故调查规程》中定义的七级至一级电网和设备事件;人员伤亡。将人员伤亡风险损失度分为五个级别,分别是较小、一般、较大、重大、严重。对应影响程度为人员从轻伤至一至四级人身伤亡事故。

社会影响。将社会形象风险损失度分为五个级别,分别为较小、一般、较大、重大、严重。对应影响程度为在县域至国际范围不等;直接经济损失。将直接经济损失风险损失度分为五个级别,分别为较小、一般、较大、重大、严重。对应影响程度为1000万元至数亿元不等。

2.3 确定风险等级

2.3.1 一般风险。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低或风险发生后对公司的综合损失度较小的风险(1≤风险值≤4)。

2.3.2 中等风险。介于一般风险与重大风险之间的风险(4

2.3.3 重大风险。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高,且发生后对公司的综合损失度较大的风险(9

Y轴:P(可能性)

X轴:F(影响程度)

图1 风险评估矩阵

例如:上图中A点风险值为2,属于一般风险;B和C点风险值都为12,属于重大风险。

2.4 安全隐患与风险分级对应

3 基于资产全寿命的风险评估

以下实例选自某电力企业安全隐患管理平台,将对采用风险评估法定级的结果与传统定级方法的结果做出比较。

3.1 实例简介

某电力公司2014年7月15日检修公司500kV XXXX5322线#45-#47杆塔(15米)100MW光伏项目施工隐患。500kV XXXX5322线#45-#47杆塔(15米)100MW光伏项目施工中,大型作业机具距离带电导线较近,现场作业人员较多,且该隐患可能一定时期内较长时间存在,易造成安全距离不够导致线路故障跳闸和人员群体伤亡事故发生。

3.2 传统评估分级

可能导致后果: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安全事故调查规程》2.2.7.1条,35千伏以上输变电设备异常运行或被迫停运,并造成减供负荷者,构成七级电网事件。如果造成人员伤亡依据不同的人数构成不同等级的人身事故。

采用范例辨识法,查询“输电专业”“违章施工”相关条目,条目描述“线路保护区内起重作业,不能保证安全距离:220kV ××线#36~#37,110kV ××线#29~#30塔间通过××钢材市场,导线最低点离地仅15米,钢材市场起吊作业频繁,易造成线路跳闸和人员触电事故”,属于“一般隐患”。

3.3 采用基于资产全寿命的风险评估分级

计算风险值:

P取值4――公司可能每半年发生该类风险(概率低)

F1取值1――符合《国家电网公司安全事故调查规程》的七级及以下级电网事件(风险损失度较小)

F2取值4――3人及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及以上50人以下重伤(风险损失度较大)

F3取值2――在地市范围内受到影响,但该影响需要一定时间、付出一定代价消除(风险损失度一般)

F4取值1――100万元以下(风险损失度较小)

F=Fmax=Max(F1,F2,F3,F4)=Max(1,4,2,1)=4

R=P*F=4*4=16

确定风险等级和隐患分级:风险值为16,介于(9,25),根据附表的划分等级属于重大风险。

3.4 比较和结论

风险评估得出的安全隐患分级和原系统录入时评估的等级不一致,原因是本次事件评估人员未充分考虑事件发生可能性较高、长期存在且现场人员多等因素。同时,本事件可能引起较严重的人身伤亡事故,须引起充分重视,评估人员低估了其影响程度。

4 结语

电力企业安全隐患分级工作,是[患排查治理的基础。安全隐患分级工作,目前普遍采用的主观判断法和范例辨识法,经过不断改良和完善,已经可以较大满足实际工作需要。采用基于资产全寿命的风险评估法,对事件发生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量化分析,定性结合定量能更有效核证,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基于资产全寿命周期的风险评估法,将能重点应用于需要特别关注的、可能成为工作焦点的一些隐患的管理,可以更加准确、科学地对隐患进行定义和定级。

采用基于资产全寿命周期的风险评估法虽然能通过定量计算的方法对安全隐患辅助定级,但仍需注意其局限性:(1)虽然基于资产全寿命周期的风险评估法适用面较广,但由于风险评估所采用的取值范围的局限性和通用性,其评估结果有时不能准确反映出管理者期待的个性化结果,宏观的变量取值可能难以反映微观的事件本质,即客观性和主观性不能完全统一,有时应根据企业承受风险能力和实际情况对理论取值进行调整;(2)基于资产全寿命周期的风险评估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工作量较大,无法完全替代现有定级方法,其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应筛选出有上述特定隐患或存在争议的实例加以运用。

相信在今后电力企业安全隐患分级工作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基于资产全寿命周期的风险评估法会得到进一步完善,更能确切的指导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全面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安全事故调查规程(国家电网安监[2011]2024号)[S].2011.

[2] 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范例(一)(国家电网安监[2010]68号)[S].2010.

[3] 崔凯,房大中,钟德成.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概率评估方法研究[J].电网技术,2005,29(1).

安全隐患存在的特征篇8

关键词:消化内科;安全隐患;护理

近年来,消化系统的疾病越发常见,而分析安全隐患并进行针对性护理也使得消化内科患者的康复逐渐增快,显著的提高了护理水平[1]。因此,本次探讨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应对措施,选取于2013年9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护理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3年9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护理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男58例,女42例,年龄在65~84岁,平均年龄76.6岁,其中16例为胃溃疡,24例为上消化道合并消化道溃疡,24例为消化性溃疡,17例为肝硬化,19例为上消化道出血。并将其随机列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接近,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 体征检查:医护人员告知患者介入前检查的必要性。患者在进行介入治疗钱需要进行各项功能的检查,比如凝血四项、肝胆B超、心电图、胃镜、血常规等检查,并且还需要进行碘过敏的检测。对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需要一刻钟检测一次。在进行监测的时候医护人员需要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存在异常,如呼吸不畅、头晕、胸闷等。

特殊护理:急救准备:由于该病发病急,患者属于老年人,因此各方面机能、免疫能力等均较差。医院应当随时准备好止血、洋气、升压等药物和吸引装置等急救用品,避免患者突然发病。患者入院后需要及时给予心电图监护,技师测量其血压情况、脉搏、体温等,医护人员急性记录病告知主治医生。休克护理:如果存在入院休克的患者,医护人员需要及时给予中心吸氧治疗,速度保持在2~3L/min,确保促进患者血氧饱和度。

心理支持,做好健康宣教工作,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各个环节都由医患人员进行健康指导,包括疾病知识、病情变化、治疗过程等各项检查项目,了解患者的想法,对其进行心理上的疏导。

病情监测:患者尽量卧床休息,遵医嘱测血压、脉搏、呼吸1次/2h,连续4次,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需要给予心电监护,及时观察患者穿刺侧肢体皮肤颜色、温度等情况。

环境护理,保持病房的干净整洁,空气流通,对病房进行消毒,避免噪音污染。增加生活设施,如电风吹、坐便器等,禁止地面潮湿时患者下床,避免滑倒摔伤等情况出现。

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有营养而少纤维、容易消化的食物,食材举例:大米粥、小米粥、碎菜肉末粥等。对于剧烈呕吐、呕血的患者应当禁食,养成定时进餐、少量少盐多餐,细嚼慢咽的习惯。禁忌辛辣、胡椒、油炸等刺激性食物,禁忌烟、咖啡、浓茶等饮品,尤其禁止酒的饮用。医护人员应当多多监督。

1.3评判标准 经过护理,消化内科的患者胃粘膜糜烂、出血或浅表溃疡、腹泻、恶心呕吐、反酸与烧心、便秘等病症得到显著好转,视为显效。消化道出血、消化不良、腹胀、黄疸、腹痛、便秘等病症得到有效好转,视为有效。患者腹痛、隐痛、灼痛、腹胀、恶心、呕吐无好转视为无效。满意:对护理服务十分满意,一般:对护理服务基本满意,有待改善,不满意:对护理服务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进行患者资料的研究时采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8.0,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选择?字2检验组间对比,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疾病恢复情况对比,实验组:显效23例(46.00%),有效25例(50.00%),无效2例(4.00%),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显效17例(34.00%),有效23例(46.00%),无效10例(20.00%),总有效率为40例(80.00%),P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对比,实验组:满意38例(76.00%),一般12例(44.00%),不满意0例(0.00%),总满意率为100%;意21例(42.00%),一般23例(46.00%),不满意6例(12.00%),总满意率为88.00%;P

3讨论

消化内科是研究小肠、食管、胃、大肠、胆、肝及胰腺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三级学科[2]。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医学知识面广,操作复杂而精细。由于本次研究中的患者均属于年纪较大,其抵抗力和免疫力较低,而此疾病一般发病急,而安全隐患针对性护理是在提高对患者的态度上,根据疾病的特征以及患者的特点[3,4],给予患者更细心的护理,有效避免患者出现意外情况、休克等,并且医护人员在患者输液前详细告诉患者每瓶药液的功效及有可能出现的反应,最大程度的避免风险的发生。本次医护人员积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5,6],所有医护人员应更加认真深入的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的精神理念,为患者解决最迫切的需要。通过本次研究结果表示,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病情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护理满意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对消化内科老年患者给予安全隐患分析针对性护理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减少不安全的事故出现,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小娓.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应对措施[J].青岛医药卫生,2013,45(1):70-71.

[2]钟义美.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应对措施[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21):377-378.

[3]张萍.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海南医学,2012,21(6):144-145.

[4]文力群,梁敏,陈刚等.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医药前沿,2012,02(15):65-66.

[5]马效霞,伊冬梅,颜淑红等.消化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0):376-377.

上一篇: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范文 下一篇:校本研修步骤及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