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范文

时间:2024-04-19 11:17:31

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

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篇1

1 潜在不安全因素

1.1手术前的护理安全隐患 ①个别护士责任心不强,没有认真核对患者信息,导致接错患者、搞错手术眼别等;②工作繁忙中疏忽大意,女性患者未去掉发夹及一切妨碍手术卧位的头发饰品,未松散编梳的粗辫子,老年患者未去掉活动义齿;③手术间安排不当,未严格掌握内眼、外眼手术区分标准,易发生交叉感染;④健康宣教,心里疏导不到位。由于眼科手术多是在局部麻醉或表面麻醉下进行,患者对手术环境不熟悉,易产生恐惧、焦虑心理,特别是眼科高龄患者,易引起心脑血管意外等各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1.2手术中的安全隐患 ①老年患者感觉不灵敏,反应迟钝,约束带过紧易导致外伤;②显微手术时,患者突然咳嗽或头部移动易导致意外,误伤眼内组织,影响视力,引起不良后果③未认清清点、核对物品的重要性,对术中所用物品不能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回收,又未仔细清点,导致异物遗留在患者组织内;④斜视手术矫正过程中,为达到满意效果,患者需坐起检查眼位,此时若交待不清,会发生用物污染、坠床等危险;⑤在手术室密闭的环境中,术中使用的监护仪、显微镜、吸引器等仪器的噪声干扰,可引起护士头痛、头晕、疲劳及理解力、操作力下降,导致护理记录不认真、不规范,有漏记、错记、不准确、涂改等,提供不出真实有力的证据;⑥物品、药品标示不清,匆忙中拿错或药品管理不当;⑦术中未严控人员流动及加强消毒隔离,会造成手术室污染。

1.3手术后的安全隐患 ①手术结束后急速将患者扶起,易引起体位性的低血压,出现头晕不适;②术后需包扎双眼,如交替性斜视,易碰撞跌倒;地面水渍湿滑易摔跤跌倒,引起外伤;③术后未认真交待注意事项及卧位,易引起伤口裂开、出血、植入的人工晶体移位,导致手术疗效差,视力恢复不满意。

2 防范对策

2.1健全各项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2.1.1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三差七对制度。①病区护士送患者入手术室前,在患者术眼眉毛正上方用记号笔划"十"字,以醒目手术眼别。同侧手腕佩戴松紧合适的腕带,腕带上填写好患者的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眼别、手术时间。与手术室护士交接时,手术室接诊护士认真核对上述十项内容,做到"五查",即:接患者查、患者入手术间查、点表面麻醉药前查、消毒铺巾前查、手术操作开始前与主刀医师查对,避免接错患者;②接患者入手术室前,女患者去除发夹等影响手术卧位的头发饰品,老年患者去掉活动义齿,禁止带手机;③各类药品、物品固定放置,标示清晰,按效期使用,及时补充;④术中用药、人工晶体等需护士与主刀医师共同查对后方可使用;⑤加强巡视,仔细观察病情,及时处理;⑥各种精密仪器设备定期保养,经常检查性能,定期维修,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2.1.2严格执行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无菌观念 ①物品使用前检查物品名称和灭菌日期。过期和潮湿应立即更换。药品开启后需注明开启时间;②物品固定摆放。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怀疑污染立即更换;③合理安排手术间。严格掌握内眼、外眼手术区分标准,防止交叉感染。感染手术严格执行感染处理流程;④建立手术室参观制度,严格控制入室人数;⑤提供安全的手术环境,制定并消除或减弱噪声源,提倡入室人员关闭手机,要求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做到"四轻"。

2.2健全护理记录,详细记录患者的相关信息,书写时注意规范,防止涂改。要有专人进行护理记录的记载,如实地反映手术过程和护理操作的状况。

2.3加强健康宣教术前多与患者沟通,告知手术过程和术中注意事项,积极配合手术。术后多吃清淡、富营养、易消化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长时间的低头弯腰动作,避免剧烈咳嗽。及时佩戴眼罩,选择合适的卧位,勿揉眼,勿压迫眼球,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3 小结

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篇2

临床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

工作责任心不强:有的护士未把精力放在工作上,责任心不强,甚至对职业产生厌倦情绪。在技术操作中图省事、方便,严重违反操作规程,也是造成隐患的根源。例如,患者坠床、烫伤、自杀等很多情况是护理人员上班脱岗、睡岗或延误、遗漏治疗,不按时巡视病房,执行医嘱错误,患者病情变化不能及时发现等原因造成的,均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

执行制度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管理措施不到位是医院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医院没有编制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文件,没有建立规范化安全管理平台;有的虽然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没有健全的管理组织进行监督,导致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操作过程不规范:护理操作规程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经过实践,不断充实、修改、完善而逐渐形成的,每一项都有其可行性、必须性和科学性,因此,不可随意简化变更操作程序,不可凭主观意识和经验行事,不可忽视操作中的观察。另外,护理操作规程既是预防差错事故的要求,也是解决护患纠纷的准则。

沟通交流不够:由于人员的编配不足,对患者的护理时间相对减少,更因为许多护理人员的观念仍停留在功能制护理模式上,以及80、90后的年轻护士以自我为中心,不注重与患者交流,导致护患间的沟通不及时,造成护理质量不能保证,患者不满。

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目前,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护士大多是年资低、学历低的护士,缺乏自我提高的能力和继续教育的机会,住院患者往往存在多种疾病,涉及到很多专业的医疗问题,护士很难准确实施护理。护士在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中,缺乏沟通技巧,护士的角色转变困难,满足不了患者的身心护理需求,也不自觉地侵犯了患者的权益。

法律意识淡薄:护士在校所受的教育和在职教育中缺乏法律知识教育,长期以来医疗传统习惯使护士工作处于医疗服务的主导地位。护士只重视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在实际护理过程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证据意识,忽视证据的收集和管理。

患者素质不高:护理是一项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护理活动的正常开展有赖于患者的密切配合及支持,但部分患者因所受教育的限制,素质不高,对护士的出言不逊或不尊重行为,也是导致护患纠纷的一个因素。例如,擅自离院外出,有的虽然请了假,但不能按时回医院;有的垂危患者需要家属或护工的陪护,虽然医院进行了告知,但是部分家属出于各种不同的原因,不履行应尽的责任,一旦发生意外引起纠纷;患者家属的不合作,也将会增添诸多的护理安全隐患。

消除护理安全隐患的对策

学习法律法规,强化法律意识:强化临床护理人员的法律知识教育是预防护患纠纷、减少护理不安全的有效手段。应通过定期和不定期法律专题讲座及结合实际的案例分析,使护理人员了解有关医疗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进一步剖析在临床护理工作,哪些属侵权行为,明确护理工作与法律息息相关,将护患双方的权益靠法律来维护。护理人员必须明确与护理工作相关的法律规定和义务,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依法从事护理服务,正确履行职责,防范护患纠纷的发生。

强化业务培训、提高服务技能:加强护士的专业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对护理人员十分重要。只有具备了较好的理论水平及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才能高质量地实施护理。组织护士业务学习,反复练习专业技术操作,加大执行和考核力度,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积极鼓励广大护理人员学习,选送护理骨干外出进修学习,使护理人员毕业后研修制度化,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学科的发展,从根本上防止技术性护理缺陷的发生。既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不断培养敏锐的观察力与判定力,发挥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准确地为患者解决提出的问题,做到护理到位,患者满意。

落实规章制度,强化制度意识:建立护理安全的有效体系,就必须实现对差错的严格预防和控制。制定相应的护理制度和流程,使之人人知晓并在实践中参照执行,对可能产生护理不安全的高危环节进行重点关注和整治,定期对存在的不安全隐患进行重点讲评分析。对各项护理安全工作应有检查、监督、反馈、讲评、整改的机制,对已经出现的医疗不安全事件,应有危机处理方案,医院管理部门应及时知晓,协同处理,尽可能减轻不安全事件造成的危害,做好各项善后工作,尽快找出导致不安全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对策。

提高业务技能,强化学习意识:护理人员不仅要加强专业理论的继续学习,还要培养自己的操作技能,管理者应鼓励护士参加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拓宽护士的知识面,获得国内外的新知识、新动态、新观念。在医院内每个月进行三基考核,专业技术操作考试,对护理人员的成长进行动态观察。护士还要有侧重地学习心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

树立服务理念,融洽护患关系:医院的存在与发展是以患者的需求为前提,我们应以“质量、博爱、奉献”为理念,真诚善待患者,同情患者,安慰患者是护士与患者沟通过程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患者因受病痛折磨,在交往中因痛苦、烦躁的情绪有时会引起护士的不愉快,因此护士与患者沟通时,要有宽广的胸怀,想方设法为患者解除病痛和忧虑,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树立服务理念,融洽护患关系。

规范服务言行,提高服务水平:要求护士长为科室护理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工作中善于理性分析,教育护士必须遵循职责,对患者说话语气亲切,如果操作一旦失误,懂得向人道歉,真诚表达自己的歉意,这样使患者感受到了被尊重,学会察颜观色,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全面掌握;处处关心患者,达到既安全又能满足患者需求的新型护理服务模式。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在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护理安全质量是患者选择就医的标准之一。抓好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排除隐患,提高护理质量是医院工作质量水平提高的前提。建立各科管理手册,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应用科学管理的手段,运用现代质量管理方法,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满意的全程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 何晓英,闫翔,王雪梅,等.浅谈护理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西南军医,2007,9(11).

2 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篇3

【关键词】 胃手术; 安全隐患; 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8-0088-02

胃部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饮食食谱的改变,胃部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多与不良饮食习惯、长期酗酒等相关,如胃溃疡、胃穿孔等,而胃癌已经成为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的恶性肿瘤,我国胃癌患者占世界胃癌患者总数的半数以上,可谓是“胃癌大国”[1]。胃部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工作与生活状况,手术是胃病治疗的重要选择之一,然而有一定的手术风险与安全隐患,整个围术期内规范合理的护理配合至关重要[2]。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对开展胃部手术患者进行安全隐患分析与排除,提出临床对策,进行综合性全方位的护理措施,以便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更好的改善患者预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9例胃部相关手术患者,其中男39例,女20例,年龄34~86岁,平均(68.5±4.9)岁,包括胃癌41例,其他胃部疾病18例。所有患者均结合临床病史、腹部X线透视、生化检查等确诊。

1.2 方法

回顾已往胃手术期患者的护理资料,总结安全隐患,并针对安全隐患采取综合防治对策。

1.2.1 安全隐患 (1)护理人员自身隐患: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和工作责任心有所欠缺,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不能落实到位,护理人员不能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对手术所用的专科仪器性能和配合方法有点生疏,实际护理工作中,不重视护理记录单记录,未对手术记录引起足够重视,往往出现记错、漏项、涂刮现象,或记录不清楚。(2)手术护理隐患:术前器械准备不全,器械物品清点有误,药物摆放有错,标识不清,核对制度未完全落实,术前准备不到位,如未能很好纠正贫血及营养不良,肠道准备不完善,术中使用止血带时间过长导致患者肢体神经受损、血循环受损。术后护理未能密切观察患者腹胀及肠蠕动情况,留置胃管护理管理不到位,饮食护理有所疏忽。

1.2.2 对策 对手术患者进行安全隐患综合防治对策,具体如下。(1)意识责任到位:健全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核对、消毒隔离、手术室管理制度等,提高安全意识与服务意识。(2)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手术风险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重视手术护理记录单记录,及时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与胃部手术专业学习,掌握新技术的手术护理配合业务操作,加强与患者沟通技巧培养。(3)手术专科护理:术前进行各项准备,保证落实到位。积极改善营养状态,术前1 d禁食易产生气体的食物,以减少术后腹胀的发生。有幽门梗阻或胃潴留者禁食或限用流质饮食,术前6 h禁食,术前留置胃管,置胃管时动作要轻、稳。急性胃穿孔患者尽早放置胃管做胃肠减压,为手术创造条件。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协助术者进行消毒铺单,配合手术操作做到稳、准、轻,观察患者反应,对各类仪器使用情况进行观察。对于胃大部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时应熟悉手术器械的种类和用途,如递长平镊协助、组织剪剪开韧带,递中弯血管钳两把依次钳夹组织,递长平镊夹持空肠,松开大弯侧有齿血管钳,递吸引器吸净内容物,插入吻合器身,递60 cm残端闭合器夹闭,小号尖刀片切除大弯侧边缘被压榨的组织。术后加强基础护理,对腹腔引流管、胃管、氧气管、输液管妥善固定[3]。保持胃管负压引流通畅,胃管与引流管衔接处玻璃管口径要大,防止胃内容物及血块堵塞管道。固定妥善,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及脱落。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置胃管者应每日给予口腔护理,若管腔堵塞用生理盐水冲洗,胃手术者冲洗压力宜低,每次20 ml。术后早期禁食,行胃肠减压,通过静脉输液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电解质,术后24~48 h,待胃肠功能恢复后,可拔除胃管,拔管后当日给少量饮水,每次4~5汤勺,每1~2小时一次。如有肠造瘘管者给予要素饮食,控制输入的浓度、温度及速度,防止腹泻。保持瘘口的清洁干燥,周围皮肤用氧化锌软膏保护,防止皮炎发生。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进行术后6个月的跟踪随访,进行相关手术治疗及病情资料统计,包括临床症状改善、并发症等。

2 结果

59例胃部相关手术患者经安全隐患综合防治对策实施后,均完整安全实施手术,无医疗事故发生,56例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3例无效,临床治愈率达94.92%,

3 讨论

围手术期护理安全防范是保证护理质量的根本。护理安全隐患不仅存在于围手术期,也会存在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正确及时的采取对策处理工作可能的隐患,使护理风险防患于未然,不仅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质量,也能使手术治疗的患者得到积极的预后[3-4]。

胃部疾病实际上是许多相关胃部疾病的统称,它们有相似的症状,如上腹胃脘部不适、疼痛、饭后饱胀、嗳气、返酸,甚至恶心、呕吐等[5]。临床上常见需要手术治疗的胃病有胃的良恶性肿瘤、急性胃扩张、幽门梗阻、胃穿孔等,胃部手术包括胃全切除,胃大部分切除、半胃切除和胃窦部切除等,切除全胃和部分胃治疗胃、十二指溃疡、胃部良性肿瘤、出血和胃癌被临床广泛采用,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切除了部分或大部分胃,使其体积变小,原有生理功能受到了损害,因此整个围手术期需要密切的护理配合[6-7]。

胃部疾病种类较多,在发生穿孔、癌变后应紧急行手术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手术处理上可采用修补、胃切除术等不同方式等。手术期间的护理对于疾病的预后至关重要,实践中发现由于主观和客观因素,往往使得胃手术期手术护理存在一些安全隐患,这给患者的手术治疗和效果带来影响。如护理人员无菌观念不强,在洗手和术中操作时未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将使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风险增加,由于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术前、术中、术后未按流程清点则可能造成手术的中断,若是因为未仔细核对,导致用药错误,将发生严重的医疗事故。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手术室护理工作更加复杂,导致护理人员技术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因而各类隐患也同时存在[8]。

医疗新形势的发展,使得胃手术期手术对护理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要从各个方面着手,进行针对性全方位的应对。(1)强化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在手术前中后遵守有序、全部、及时清点的原则,手术器械经过清洁、消毒、灭菌三个流程,确保达到无菌要求[9-11]。(2)在胃手术专科护理上积极提高护理水平和应对策略,术中紧密配合术者,加强观察,防范各类差错的出现,对于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当前一些胃部手术是使用腹腔镜完成,因此术中护理配合时还应协助术者使用腹腔镜,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如建立气腹、切断大网膜、牵拉胃等运作都需要护理人员的熟练配合[12]。手术中严格的无菌操作是防止患者术后感染的关键,也是防止医患纠纷的有效措施,胃肠道等与体外相通器官的手术中,由于胃肠腔的开放,胃肠内容物成了污染源,这也是胃部手术易于感染的原因,因此手术过程中需要采取保护性无菌隔离措施来防止胃内容物的污染,在打开腹腔后,切口用无菌布巾或大盐水垫保护切口,注意在打开胃肠之后器械护士不能触碰隔离巾上的器械,为不影响手术的操作与速度,术毕前将穿好缝线的缝针置于升降桌的边缘,让缝线与缝针成直线置于桌面,便于术者夹持使用,注意应将缝针针尖朝向持针医生的左侧,弧度朝持针医生的面前。术后持续胃肠减压2~3 d,禁食3~4 d,严密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如全胃切除术后的吻合口瘘发生率较高,警惕腹痛、发热、或腹膜刺激症状的出现。近年来,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被提及并应用于临床,这就是舒适护理,它以各种方式让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这在另一个层面也阻止和防范了胃手术期手术护理各类安全隐患的出现,护理实践中,针对患者的紧张、恐惧、信心不足等心理问题,与患者做好交流,耐心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增加患者对手术的认识,更好的配合治疗。在术后为减少医患矛盾,对切口疼痛进行细心护理与引导,如应用松弛疗法分散注意力等。

综上所述,胃手术期手术护理的同时可能伴有各类安全隐患,给手术治疗及患者带来不利影响,通过综合性的安全隐患综合防治对策,有利于手术完整成功进行,对疾病预后改善、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有着重要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孔丽.手术室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2,21(4):158.

[2]王全祝,付志珍.急性胃穿孔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J].中国农村医学杂志,2010,18(4):178-180.

[3]朱克姣,刘书香.护士长术前查访在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2,21(2):258.

[4]冯德芳,鲁静梅.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0,11(23):225.

[5]许芸,朱秀萍.浅析围手术期手术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医学信息,2010,11(13):3229.

[6]纪淑香.急诊手术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10,30(10):106-107.

[7]庄召琴.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工企医刊,2012,5(23):9-11.

[8]张红梅.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防治策略[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23):67-69.

[9]汪莹.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23):5191-5192.

[10]蒋俊青.浅析围手术期手术护理的安全隐患以及对策[J].中外医疗,2011,28(3):150-152.

[11]孟明霞.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中外医疗,2011,28(4):22-23.

[12]文传凤,李玲,孟增红,等.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应对策略[J].中国现代医生,2010,5(23):69-71.

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篇4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医疗水平的日益进步,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高,法律意识也随之日益增强,影响护理工作不安全的因素也日益增多,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复杂性、综合性等特点,不仅要承担挽救患者生命的重任,还要面对诸多护理安全隐患。因此,探讨有效的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已成为医院工作的重点。现将对我院手术室护理安全存在的问题以及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做如下总结:

1 护理安全隐患

1.1 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 随着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手术室护理工作将面临新的挑战,而原有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无法适应现代手术室的管理要求。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1],严重影响到了手术成功率以及护理质量的提高。

1.2 护理技术水平不高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新技术、新业务以及新的医疗设备的不断应用,对手术室护士的护理技术及操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护士工作中技术方面风险也有所加大, 护士缺乏扎实的理论知识,技术操作水平不高将会对护理安全产生不利的影响。

1.3 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 手术室护理工作对护士的责任心有很高的要求,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会严重影响到护理安全,易引发医疗纠纷。例如:混淆手术患者及部位,清点手术器械时出现差错,用药时未注意核对药名、剂量、用法及不良反应,输血、输液查对有误等。

1.4 手术室环境 手术室环境布置有与病房不同, 从色调到布局,以及麻醉机、吸引器等手术设备都给患者带来了陌生感,加之手术操作过程中医疗设备带来的噪音,不仅增强了患者对手术的焦虑恐惧感, 而且使医护人员造成不良心理反应而降低工作效率[2]。

2 防范对策

2.1 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强化安全意识 完善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如:术前访视制度、手术患者核对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以及无菌操作制度等,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各项制度。手术室应在醒目位置张贴相关的管理制度,由专门的质控小组监管护理人员的行为,并配套相关的奖惩制度。在手术室管理中加强护理风险教育, 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的规章制度, 使每位护士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患者和自我保护[3],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护理安全。

2.2 夯实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面对手术室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不断引入,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应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才能完成繁重艰巨的护理任务,保证护理质量。管理人员应通过专家讲座、集中培训的方式对护士进行教育培训,介绍新的理论知识和设备的使用方法,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技能操作大赛的方式,不断提高技能操作水平。对新进的护士要重视岗前专科培训工作,以胜任手术室护理工作,组织有潜力的护士去高级医院参观学习,学习理论知识、操作技巧以及手术室管理理念。

2.3 强化责任感,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手术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手术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有可能导致重大的医疗事故发生,因此,责任心对手术是护士而言尤为重要。护士应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在护理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细心谨慎,将安全意识贯穿到各个工作环节中。同时对患者也要有责任心,关心体贴患者,以亲切的口吻和患者交谈,加强护患沟通,消除患者术前的恐惧和术后的担忧,消除护患之间的距离感,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2.4 改善手术室环境,消除患者心理压力 舒适的手术室环境不仅可以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积极配合手术的进行,还可以缓解医护人员的心情,提高工作效率[4]。首先,应对手术室各种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以降低噪声,消除患者患者的焦躁心理。其次,改变手术室单调的布局,墙面采用暖色系的颜色,并张贴温馨标语,增加患者安全感。再次,定期对手术室内空气进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防范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

3 讨论

手术室工作直接关系到医疗安全和人体健康, 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降低手术室护理安全风险是保证护理服务质量的前提[5]。手术室管理者需以预防为主,制定科学的安全隐患防范对策,查找并及时纠正潜在的安全隐患,形成制度,持续质量改进,将可能的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6]。护理人员应强化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将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杨 柳.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分析及防范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4):360-361.

[2]黄萍.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J].当代护士,2010,(5):80-81.

[3]刘琼,江云英.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0,5(4):268-270.

[4]葛艳.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5):138-139.

[5]李凤华.手术室护理安全干预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1):3505-3506.

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篇5

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安全隐患;安全防范;患者满意度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513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87-01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一般病情严重,很多患者存在意识不清、行动障碍等症状,使得神经内科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要高于其他科室[1]。尤其在当前社会中,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会引发较大的医疗纠纷。在临床护理中为了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必须对安全隐患做深入分析,找出有效的防范对策。我院神经内科护理中采取安全防范措施有效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评分和患者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2012年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180例,男性120例,女性60例;年龄57-81岁,平均年龄为66.4岁。将所有患者随即平均分成两组,每组90例。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文化程度等一般性资料的对比,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按照神经内科既有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工作。实验组采用安全护理对策,除了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减少护理安全事故之外,还加强了对患者的管理,优化病区环境,为患者营造了一个相对安全的治疗环境。

1.3评价标准主要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有四个层次:非常满意、满意、较为满意、不满意。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较满意。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全部采用SSPS13.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方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2结果

本研究中观察组90例患者护理中发生不良事件9例,占到患者人数的10%,对照组90例患者护理中发生不良事件17例,占到患者人数的18.9%,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观察组高8.9%。患者满意度中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72.1%,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4.8%。

3讨论

3.1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最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患者方面的隐患。神经内科患者一般存在行动不便、意识障碍、偏瘫等情况,所以较容易出现坠床、跌倒、烫伤等情况[2-3]。在接受治疗中一些患者意识不清,还容易出现意外拔管,导致输液外渗。一些吞咽障碍患者容易出现进食呛咳引发窒息。另外部分神经内科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容易出现自杀倾向。②护士方面的隐患。护士责任意识不强,对安全的重视度不高,会导致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护士护理知识和技能不强,对一些突发状况不能很好的处理,也是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4]。另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不强,没有准确、完整做护理记录,导致在发生医疗纠纷的时候往往处于弱势地位。③医院环境方面的隐患。主要包括室内空气质量较差、地面湿滑、床位拥挤、病区人员过多、声音嘈杂等,这些因素不仅会影响患者治疗,而且可能引发交叉感染。

3.2安全防范对策要减少神经内科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要从患者、护士、医院等各个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安全防范。①在患者入院之后,护士要根据患者病情向患者及家属急性健康教育,将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明确告知,提高患者和家属的安全意识[5]。例如,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护士要提醒陪护家属经常性的为患者换衣、翻身,防止褥疮的出现。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护士要提醒不能随意走动,必须要有人员陪同。患者家属在陪护中不能一味依赖护士,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能力。②护士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对护理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有准确的了解,在护理中加强注意。其次,要提高自己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参加培训进行,也可以自学进行。护士要具备较高的穿刺技能、熟练使用抢救器械、熟练使用心电监护仪等,不仅能够对护理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更重要的是能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再次,护士还应该提高职业道德,在护理中能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患者病情进展,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最后,护士要提高法律意识,在护理中不仅要保护患者的权利,而且也要有较高的自我保护意识。③医院要避免不安全隐患,首先要加强医院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护理制度和护理监督制度,保证护士按照正常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及时发觉不安全的护理行为。其次,要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根据病房患者人数和不同时间段,安排足够的护士。最后,要重视医院环境安全,病房要定期消毒、适当布置床位、减少噪音污染、地板进行防滑处理等。

参考文献

[1]殷凡娜.神经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当代医学,2013,19(10:128-129.

[2]蒙晓娜.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3,12(4:132-133.

[3]王曦.神经内科护理的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J].北方药学,2013,11(2:97-98.

[4]孔岩.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的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6:604-605.

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篇6

【关键词】

眼科患者;风险隐患分析;对策

作者单位:154002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

眼科患者大部分视觉功能受损致使视觉质量下降,且又以老人居多,老年患者多伴有全身疾病,使眼科护理工作护理风险增大。分析眼科患者围手术期风险发生的原因,提出防范对策,对提高护理人员应对能力和护理风险的预见性尤为重要。为确保患者的安全,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防范护理纠纷的发生,现将我科患者护理风险的防范体会报告如下。

1 眼科患者风险隐患分析

1.1 机械型因素

1.1.1 跌倒 眼科患者因视力障碍,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暗室内碰伤等安全问题的几率比一般患者高[1]。地面光滑、潮湿、病房内设施多,过道障碍物,俯卧时间过长等均可使患者站立不稳而跌倒。老年人因姿势控制能力下降,视力下降,体质减弱,更易发生跌倒意外。

1.1.2 碰伤 眼科裂隙灯、检眼镜检查需在暗室内进行,由于室内光线较暗,患者对环境陌生,加之视力障碍,对检查方法不了解,很容易碰伤。

1.1.3 坠床 老年人由于神经系统出现了生理性老化,大脑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萎缩,所以定位差,易发生身体失衡,甚至共济失调现象。如若患者身边无人照顾,护理人员失察,难以避免会发生坠床[2]。

1.2 医源性因素

1.2.1 责任心不强 护理人员认为眼科危重患者少、病情轻、护理工作简单,造成护士巡视病房不及时;缺乏护患沟通,对患者病情及安全问题不了解,缺乏预见性防范。

1.2.2 健康宣教工作不细致 健康宣教不细致或不恰当,会给患者带来不稳定的心理负担,甚至导致治疗失败,给医院带来负面影响。如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的患者,术后应该注意俯卧的姿势,在保持俯卧的同时,胸部不能长时间压迫,以防静脉回流障碍使头部供血不足,引起视神经缺血,导致视力下降。同时双肘部也不能长时间受压,防止压疮的发生。白内障手术后安装人工晶体的患者,勿压迫上睑,勿低头取物,防止晶体移位或脱位。

2 眼科患者风险隐患对策

2.1 全面评估危险性,制定应急预案

2.1.1 跌倒防范 护理人员加强巡视,做好预见性防范;争取家属支持,对行动不便者建议家属陪伴;协助生活所需,做好生活护理;患者外出活动时、暗室检查时有家属陪伴或护理人员陪护;在病区活动要穿防滑鞋,避免穿拖鞋。

2.1.2 碰伤防范 暗室的仪器和物品放置简洁、合理,在患者手术前先带其到暗室,熟悉暗室的设施及检查时要摆放的位置,适应暗室的环境。

2.1.3 坠床防范 高龄患者加床挡,且要有家属陪伴;在患者午睡或晨起时,护理人员要及时给予帮助,体现人性化关怀。

2.2 强化安全意识 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观念。加强责任心教育,全体护士业务学习《护士条例》、《眼科诊疗规范》加强眼科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培训。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充分开展换位思考,切切实实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3]。

2.3 加强对住院患者的入院宣教工作 主动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如病床的位置、卫生间的位置、病房物品摆放位置,让患者熟悉病区环境。房间内有充分的照明,地面保持清洁、干燥、通道无障碍物,拖地时要放防滑标志,浴室、厕所设防滑垫,安装扶手。在搀扶患者的时候,与患者面对面,护士的双手拉起患者的双手,患者向前走,护士退行,这样患者不再有踩空的感觉,让患者扶住凳子再坐稳。对手术后和俯卧时间长以及老年的患者提醒其做到3个30 s,即醒后30 s再坐起,坐起30 s后再站立,站立30 s后再行走,以防跌倒[4]。

2.4 完善科室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根据眼科患者的特点及护理工作的特点,积极地预见风险,进行工作流程的改进,使岗位职责明确,合理安排工作。强化科室质量监控,定期召开护理风险隐患座谈会,发现新的问题,及时解决,把好科室质量关。

3 讨论

眼科病房护理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风险始终贯穿在检,查、治疗、护理等各个环节中。护理工作者一定要做到细心、体贴、操作严谨、仔细评估护理风险。树立护理的风险意识,掌握处理风险的基本方法,这样才能够应付临床中出现的突发事件,确保眼科医疗安全。

参 考 文 献

[1] 丁体英,纪丽萍,杨慧丽,等.眼科患者住院期间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5,40(6):454.

[2] 余小萍,朱萍,计莺.老年住院患者安全隐患的探讨与对策.护理杂志, 2005, 22(7):50.

[3] 朱桂兰,靳立荣.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管理措施.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26(2):236.

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篇7

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80例妇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实施护理管理,对照组患者不作特殊处理,比较两组护患纠纷的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患者实施护理管理后,护患纠纷发生率为5.0%,较对照组有显著性降低(P

结论:妇科患者护理中实施护理管理,分析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探讨防范对策,对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和意外,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妇科 护理管理 安全隐患 防范对策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428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55-01

妇科患者由于生理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临床护理较其他患者难度更大,风险更高,需要护理人员除了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术外还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1]。本研究以2012年2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80例妇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护理管理对妇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的防范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80例妇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33.2岁;住院时间7~35d,平均14.8d。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住院时间、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实施护理管理,内容包括:

1.2.1 安全隐患分析。

(1)护理人员方面:部分护理人员由于专业知识掌握不牢、操作水平不高、护理风险意识不强等原因在对患者实施实施护理时不能妥善处理出现的问题,影响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部分护理人员缺少与患者及其家属的必要沟通,造成紧张的护患关系,增加了护患纠纷的发生。

(2)医师方面:妇科医师由于手术较多,工作较忙,日常主要时间都集中在手术上,缺少与患者的沟通,不能在患者病情出现变化时作出及时有效的处理。此外,值班医师的治疗水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如主治医师,在应对患者病情变化时处理不够妥善,存在诸多风险 [2]。

(3)患者方面:部分患者未能严格遵医嘱,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甚至擅自出院等造成摔伤、胎膜破裂、胎盘早剥等的发生,引发产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从而引起纠纷的发生。在患者分娩过程中,对实施抢救治疗时,患者及其家属未能与护理人员进行有效沟通,也容易引发护患纠纷。

1.2.2 防范对策分析。

(1)加强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知识、操作技术、工作态度、服务热情等,并定期考核。强化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意识,要求护理人员增强责任意识,加强对妇科护理的特殊性和危险性的认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服务治疗。另外,护理人员应主动、积极的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避免发生误解和纠纷 [3]。

(2)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提高护理病历的书写质量,增强护理人员的操作规范,减少护理风险。加强对人员和药品的管理,特别是急救人员、药品、设备要随时处于应急状态,一旦需要抢救可即时进行。对妇科护理人员合理排班,实行弹性排班制度,保证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对于增加护理人员的护理热情和护理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4]。对照组患者不作特殊处理,仅给予常规护理。

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并统计两组患者护理纠纷的发生情况。

1.3 统计分析。采用SPSS16.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患纠纷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2例,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9例,发生率为22.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妇科护理安全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医院形象,护理人员应当时刻牢记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护理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分析,通过多种途径做好预防工作,保证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5]。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实施护理管理后,护患纠纷发生率为5.0%,较对照组有显著性降低(P

综上所述,妇科患者护理中实施护理管理,分析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探讨防范对策,对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和意外,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董金金.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方法探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242-243

[2] 张彩荣,宋雅平,王燕妮.浅谈妇产科护理的隐患及改进的措施[J].求医问药,2011,9(10):489

[3] 张春晓.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工作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J].长江大学学报,2013,10(30):95-96

[4] 孟庆云.妇产科的护理质量安全隐患和防范对策研究[J].中外医疗,2013,21(30):158-159

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16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0例,女性56例,年龄为28~68岁。回顾性分析所有接受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详细记录患者的治疗过程和反馈信息,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同意研究知情书。 

1.2方法 

將我院神经内科患者的治疗信息和一般资料进行详细记录,并实时监测患者的反馈信息,通过分析患者的反馈信息找出引发安全隐患的原因,给予全面评估,并以此为基础寻求更为安全的防范措施和护理对策,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患者在患病期间各个治疗阶段的心理特点和病情变化情况,从医院设施、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以及沟通强度等方面给予全面评估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中的数据均需要利用SPSS17.0软件包予以核验,选择[n(%)]表示计数资料,并接受X2值核算。若实验对象之间的数据在计算后P<0.05,则为存在明显意义。 

2结果 

所有接受研究患者均发表自己意见和看法。接受研究的116例患者中,87例(75.00%)患者认为缺乏沟通,79例(68.10%)患者认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较为薄弱,74例(63.79%)患者认为医院制度落实力度不强,92例(79.31%)患者认为医院设施尚未建立完善。通过给予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发生安全隐患几率为12例(10.34%),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12例(96.55%)。 

3讨论 

3.1安全隐患问题 

经过研究所得,发生安全隐患的原因为:(1)护患之间缺乏沟通。根据神经内科护理记录中可以清晰所见,大部分护患纠纷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护患之间缺乏严重的沟通和交流。目前,大部分护理人员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通常采取较为冰冷和不耐烦的态度,严重影响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率;(2)医护人员法律意识较为薄弱。通过分析治疗记录发现,大部分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工作的过程中,严重忽略了患者对于病情的知情权和同意权,一些护理工作并未经过神经内科患者的知情和同意下实施护理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泄露了患者的个人隐私,在此情况下,将会增加安全隐患的发生,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3)医院制度尚未落实。医院机构所制定的规章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然而许多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并未将医院规章制度充分落实,为了能够减少护理时间和简便护理步骤,护理操作严重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进而导致患者并不能够获取更为理想的护理服务;(4)医院设施尚未完善。大部分神经内科患者存在明显的肢体瘫痪等临床特点,患者在患病期间的日常活动需要借助外力或者是其他设备。经过治疗记录和患者反馈发现,神经内科内部的医疗设施尚未建立完善,患者在日常活动的过程中,行动范围受到严重影响,容易出现摔倒、损伤以及滑到等风险事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恢复。 

3.2安全隐患的解决对策 

通过对神经内科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解决对策:(1)加强沟通。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采取温和的语言和耐心的态度回答患者的内心困惑,并适当满足患者的正常需求,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和教育,进而达到缓解患者负性情绪的积极目的;(2)增强法律意识。神经内科护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自身的护理责任和义务,注重患者的权利意识,充分尊重患者个人隐私;(3)落医院制度。为了能够形成更加和谐的护患关系,医院规章制度的落实能够更好的解决患者在接受护理期间所存在的问题,做好护理人员之间的交班工作和护理工作。 

本研究显示,通过给予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发生安全隐患几率为12例(10.34%),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12例(96.55%)。通过积极落实规章制度、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以及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等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生安全隐患的几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4结语 

上一篇:跟踪审计建议书范文 下一篇:安全隐患整改应急预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