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数字化技术范文

时间:2024-04-09 11:27:48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数字化技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数字化技术篇1

【关键词】新媒体;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它是民族生产与生活方式的一种反映,生动展现了民族的风俗特色。当前,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数字化是新媒体的核心内容,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较大的改变。新文化逐渐出现、传统文化逐渐衰落是当前文化发展的趋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显得更加迫切。在信息时代,新媒体文化的锋芒逐渐显露,它在于传统文化产生激烈碰撞的同时也在促进社会的进步。在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要保持自身的特色,又要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在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的优势作用。利用数字化技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发挥出来,是当前非物质文化的一项重要工作。新媒体语境下的数字化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妥善解决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产生的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开发之间的问题,进而推动社会的文化建设。

1.新媒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关系

对社会遗产的传承是大众社会传播媒介的一项基本责任。大众传播媒介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舆论支持和技术条件。但由于大众传播媒介自身的局限性,导致该椽笔方式并不能满足不同水平的需求,导致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失传。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出现以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有了新的发展机遇。借助新媒体,非物质文化异常能够更便捷地走进人们的生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韵味,而不再仅仅是存在于研究性文献中。这是因为新媒体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它能突破空间的限制,为新型的文化交流互动提供可能。在数字化技术下,新媒体能够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进行融合,并能够保持各民族文化的特色,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协调解决。新媒体语境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必然会对当前的文化格局和文化结构造成较大的影响,也会对人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审美产生较大的影响。

2.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现状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多样,需要我们根据非物质文化自身的特点进行针对想的保护和传承。当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虽有较大的发展,但缺点和不足之处依然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自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后,世界多国政府和民间组织均开始制定相关法规、积极清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筹备资金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工作。但我国近年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依然存在较大的盲目想和片面性,急功近利的现象严重,甚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了新的损失和破坏。陕西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具备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厚文化积淀。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类繁多,具有显著的文化优势和重要的文化代表性。陕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欲研究工作开展焦躁。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陕西曾进行过全省民间文化的抢救与保护工作。在对陕西民间文化手机、抢救、保护以及研究的基础上,编撰成了《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陕西卷》(十人集成),对濒临消亡的地方民间艺术进行保存和传承。陕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多样,如西安鼓乐、社火、腰鼓、民间剪纸、秧歌、皮影戏、关中秦腔、长安古乐、方言、传统节日、风味小吃烹饪工艺、紫阳民歌、镇巴渔鼓等。陕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是促进陕西文化认同、提高民族凝聚力的有效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陕西省深厚的文化渊源。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正在面临着重大的危机和众多的困难,众多的经典民俗和民间艺术逐渐消逝,民间艺术珍品和民俗文物都处在消失的边缘。这主要是因为社会、政府以及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不足,导致保护与传承工作缺乏科学的认识和正确的方法。由于保护资金的缺乏,导致所示用的手段并不适用于客观现实。人们在认识方面的不足和偏差导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传承缺乏自觉性。现代人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严重,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对他们形成加大的吸引力,保护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短缺。另外,政府文化部门对民间文化资源保护的力度不够,由于资金、技术的限制导致保护传承的力度有限。民俗旅游在开展的过程中逐渐背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初衷,人们对民间原生态文化价值的认知比较浅薄,缺乏规划性和科学性,盲目建设的现象严重。一些伪民俗民间文化不断出现,甚至出现一些封建迷信的内容,不仅对游客形成误导,还影响了旅游事业的正常发展,影响了民俗文化资源和文化旅游的良好形象。

3.新媒体语境下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对策

当前,电视、广播、手机、网络等多媒体盛行,新媒体借助影像数字技术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对古老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方面,新媒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项目是近年来过的热点内容。国内建立了数字博物馆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下面就新媒体语境下陕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出一些建议。

3.1利用数字化技术保持信息的完整性

在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需要利用数字化技术的有点,开展对文化信息的采集、储存、处理以及显示和传播,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转换、再现和复原,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享和可再生的数字形态。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实现对信息的存储和利用。坚持系统性、完整性的原则对陕西地区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实行综合性的保护和传承,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通过现代数字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的存储,包括音乐、影像、图片、手稿等,采用新媒体的方式进行文化的保存和传播,已达到良好的保存效果,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水平。利用数字化技术将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制作成可视化的虚拟产品。可以采用2D或3D数字动画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再现和解读,通过视频、图片、三维动画等形式,将陕西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出来。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体系建构,确保能够将陕西的文化生态资源进行完整、系统地保护,进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3.2构建数字化视觉传播平台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技术的水平正在不断提高,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可以进行整合包装。通过新媒体的综合运用,搭建立体的数字化视觉传播平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网络技术条件下的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平台应当坚持展现传统文化的内涵,通过多种渠道塑造文化效应。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应当以文化性作为重点,讲传统文化进行整体、系统地展示。陕西数字博物馆、网络传播平台的建设中,可以将陕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统一文化数据库。结合多方面的整合各种多媒体信息,采用视频、音频、图文的形式建立起综合性的视觉传播平台,大众在平台上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进行查阅,研究工作人员也可以根据最新的研究进展,实时更新平台上的相关内容,由技术人员完成对平台的搭建和维护。通过网络平台让更多的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资源共享。

3.3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产业化相结合

新媒体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新的机遇,民间艺术的数字化能够将传统的小作坊式的生产转变成为具有产业化、规模化特点的生产模式。充分发挥新兴媒体在文化传播和文化传承方面的优势,将新媒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孕育出新的文化产业,实现促进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相结合。陕西生的非物质文化传承结合软件、动漫等方面的优势,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并搭建新媒体传播平台,实现民间艺术的开发与保护。并结合当代的艺术形式,创新出新的艺术形式,实现文化、信息与传媒的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要注重知识产权的维护,通过文化产品重塑地方文化品牌,同时,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高,推动陕西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

小结

保护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该区域内文化的传承、保护以及发展创新具有重大的意义。新媒体语境下,应结合数字化技术展开对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刘敬华,王建民.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实践研究——以磁州窑为例[J].前沿,2012,(12):137-138.

[2]邓晰,王晓慧.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画实现与开发[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6):257-261.

[3]闫子飞,贾子元.新媒体语境下皮影艺术发展的困境与对策——以黑龙江省望奎皮影戏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15,28(2):109-113.

[4]王满,李蕾.新媒体视域下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J].大众文艺,2013,(20):9-10.

[5]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2):49-55.

[6]宋方昊,刘燕.文化产业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策略[J].山东社会科学,2015,(2):83-87.

[7]谈国新,孙传明.信息空间理论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6):179-184.

[8]吕炳斌,王小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3,34(3):57-61.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数字化技术篇2

摘要文章分析了数字信息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传承与再创作方面出现的新变化,重点从民间艺术“本源”环境的角度,探讨新型数字技术在其保护、传承与创新过程中所带来的正负两方面影响,并就其影响的双面性进行了细致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数字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展现提供了新型手段与方法,另一方面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与挑战。

关键词:文化遗产 数字保护 本源环境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重要的变革,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不仅改变了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模式,还对人类文化和生存方式等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2008年岁尾举行的中美文化论坛上,我国文化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与美国专家及其代表,就以“数字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就目前文化遗产在保护和展现过程中,数字技术所带来的新变化,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学术对话与交流。那么,在我国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领域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在数字时生了哪些变化?其展示、传播表现形式又有哪些不同?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分析数字信息技术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产生的作用与影响,并就笔者如何看待新型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艺术保护领域中的创新应用等问题,做相关探讨。

数字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一种较新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数字化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与演进方式的一种较新型的保护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以其最为保真的本源形式保存下来。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摄影测量等数字化多媒体手段,对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价值的民间艺术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主要实施内容之一。比如早在1950年,中央音乐学院为了发掘、研究和保存民间音乐,用当时最为先进的钢丝录音机为民间乐人华彦钧(瞎子阿炳)录制《二泉映月》,后人又将其转化成数字格式保存下来。现在大家只要买一张CD,或者从网上下载MP3、WAV等声音文件,都可以聆赏当年瞎子阿炳的这段经典音乐。

数字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能更好地采集、整理、分类、解析、优化、记录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信息,可以突破传统意义上的保护方式所不能达到的展示传播要求与保真效果,更为安全和长久地保存这些弥足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直观、真实、交互的展示传播空间与氛围。

虚拟现实技术(Virt ual Reality,VR)是综合计算机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网络技术、立体显示技术以及仿真技术等多种科学技术综合发展起来的计算机领域的最新技术,也是力学、数学、光学、机械运动学等各种学科的综合应用。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展现,可以较好地满足文化遗产“高精度、大规模、受众广、交互性强”等方面的实际需求,有效缓解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增大文化资源受众面,为文化遗产保护与共享事业的发展提供高科技支撑。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把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资料,如手稿、音乐、照片、影像、艺术图片等,通过摄影测量、激光雷达测量、图形建模与处理、音视频模拟与优化等各种手段,编辑转化为数字化格式,保存于计算机硬盘、光盘等物质介质中。随着数字信息、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展现,并不像物质文化遗产那样受地域范围的限制,它可以在虚拟空间中再现真实的历史地理信息,以一种直观、多感知的方式,向大众展现与实现体验功能。

例如,数字博物馆就是一种适合于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大众传播的数字化展示平台。它与普通博物馆不同,它可以将一些民间工艺制作过程的历史流变,工艺存在的文化状态,民间艺人档案、民艺品类、传播方式、制作工艺、民艺品原材料,以及民间生活方式等成千上万种文化艺术的全过程,进行数字化编程后,存入数据库网络。2006年向公众开放的首都博物馆新馆,就是我国最先进的智能化博物馆。首博新馆建立了大容量的信息库和优良的网络环境,使博物馆超越地理、物理限制,从“实物导向”转变为“信息导向”,以信息向社会提供更加广泛、深入的服务。

首博新馆网站采用音视频服务器形式传输,在网上向全社会提供开放式的、对话式的、多层次的、多形式的信息服务,向用户电脑连续、实时地传送语音、视频或动画信息。在虚拟的数字博物馆里,以活态文化的方式展示各种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的具体内容,民间艺术的精髓。比如由三维多媒体技术建立的虚拟陈列系统,是展览现场在时间上的拓展,观众可以在电子设备上用虚拟方式自由地查询、浏览博物馆以前举办过的各类陈列展览。利用信息技术将以往历史的音视频资料数字化,建立音视频节目数据库和点播系统。观众可以通过电脑屏幕或者电话拨号,自由地点播所希望收听、收看的曲艺、戏曲节目等。

通过网络传播和信息共享来促进民族民间文化的异地交流和广泛传播,让更多的人对我们的民族民间文化增加了解,增强艺术兴趣,激发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的活力。通过网络交流,还可以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学术研究水平,促进民族民间文化的艺术提升。

新型软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与再现,提供了多元化表现形式与手段。

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软件工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新设计,已成为发展的需要。如前所说的三维虚拟场景的应用,即是三维软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过程中的很好实例。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中包含二维、三维软件,利用这些建模软件,可以轻松的、真实的、立体的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由来、形式、制作工艺等等流程。这是传统展现手段所不具备的重要表现途径。很多的民间技艺很难通过文字语言的形式将其完整地记录下来,而多媒体虚拟场景建模渲染和动画技术,它可以对传统手工艺的生产方式、使用方式、消费方式、流通方式、传播传承方式等文化存在方式进行再现,并可以通过三维动画的形式进行演示。

例如在我国传统古建筑中,其复杂的、令人无限回味的架构以及建造过程,使无数的国际建筑大师叹服,而通过查询书籍是无法详细了解其构造过程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所长刘托指出,用数字技术可以非常详细、真实、生动地演示我国传统古建筑的架构和建造过程,让世人完全了解该架构制作的方式与方法。再如,我国的民间传统剪纸工艺。人们都很好奇如此精致、神奇、复杂的纹样是如何制作出来的,传统的书籍图画式的讲解仍是让人晕头转向,而运用二维动画技术,就可以一笔一画地再现该工艺制作的流程,这种传播方式直观、清晰、明了。另外,还可以将剪纸工艺与故事情节相结合,制作成为一部喜闻乐见的动画片,其传播范围与受众人群则会大大的扩展。这种数字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展现过程中,为传统民间工艺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形式、途径和手段。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们在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展现过程中,也看到了它局限的一面。

数字化的传播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本源”环境。

“很多文化具有原生意义,应让文化形态回归自然,回归她的本源领地,像麋鹿放归自然那样,让它在属于自己的适域中学会自给自足,进入自然选择和生物链”。――这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所所长罗斌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本源”文化。文化不是无源之水,它有自己的源头,这个源头就是社会生活、历史背景,包括历史环境和意识形态。本源是事物最原始的发生起点、发生形态、发生过程的追寻。社会本源,是强调艺术创作所依赖的社会基础。非物质文化来自于社会、发展于社会,其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必定会深深地印上那个社会形态与情态的烙印。它的产生、发展、形式和内容,都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时期内经过长久的沉淀而形成的。假如失去了这个“本源”环境,就如同参天大树挪移到室内公园一样,假如失去了养育它的肥沃土壤,便失去了它庄严、神圣的气质,更无从谈起蓬勃的生命力了。

遗产的数字化并非只是机械地复制文物的外形,而是需要传达文物的历史与文化承载、文化环境。人文文化、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甚至地理特征,都是构成文化遗产数字化的重要信息。假如无视它的背景或者是单纯把背景当作一个平面历史故事来叙述,那么这种文化就失去了它浓郁的生命味道。在对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存的同时,如何保持、还原艺术(品)本身的特质是非常重要的。

过度依赖技术,造成文化的数据化与文化的遗产化。

在保护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数字技术很容易形成一种新的话语霸权,有可能在技术传播层面削弱、扭曲甚至抹杀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多元性,不仅表现在不同地区、种族、信仰的群体、个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而且表现同一地区、种族、信仰的群体、个体,在不同时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具有不同的形态。前面也讲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其悠久的历史背景,假如使用数字化技术不当,或者过度依赖技术,极易造成文化的形式化、数据化,不利于其发展、变异、创新。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数字化技术只是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现过程中的一种手段,正如它只是我们用来写字的一支笔一样,仅仅是我们所利用到的一种技术。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与数字化的共融是一个系统精细的工程,要使数字技术的利用具有方向性和文化原生态立场,在利用数字技术的同时,做好人文把握的工作,这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总之,在科技普及和数字化程序全面占领人类感官世界的时候,数字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展现提供了新型手段与方式,另一方面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例如,目前音频保护存在数量大、退化、陈旧过时的三大难题。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传统音乐档案馆主任麦克・凯西认为,既然没有永恒的载体,所以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内容的保存上,而不是放在载体的保存上。此外,怎样在用数字化技术记录文化、进行传播时,保证文化艺术本体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在促进区域文化的保存和民族文化国际化,以及在推进全球规模的科技文化产业的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以综合性发展战略来迎接这一挑战。同时,在众多数字信息化技术的狂轰滥炸中,我们又不能够迷失,而怎样更好地理解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内容和意义,以及将数字技术与遗产的深层文化内涵相结合,是目前我们面临的又一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

[2] 郭小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文化传播网,2006年9月。

[3] 宋俊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和谐基因》,《学术研究》,2006年第11期。

[4] 黄涛:《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境保护》,《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5] 李淑敏、李荣启:《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船山学刊》,2005年第3期。

[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年。

[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1年。

[8] [美]奥格尔斯等,关世杰等译:《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9] 李德仁:《虚拟现实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

[10] 彭冬梅、潘鲁生、孙守迁:《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美术研究》,2006年第6期。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数字化技术篇3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保护技术手段;数字化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长河中人类的智慧结晶,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作为五千年文明连续史从未间断的国家,我国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之繁多、内容之丰富,令世界艳羡。其中所蕴含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是我们的文化之魂、民族之根。

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它在与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进程进行一场艰巨的抗争。在中国,每分钟都可能有一位老艺人、一门手艺或一首民歌消失,每秒钟都可能会有一幢老房子被拆掉,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迫在眉睫。

我国近几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经过积极申报,已经成为世界上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最多的 国家之一,我国也参与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制定工作的全部过程,并于2004年8月经全国人大审议批准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成为第六个加入《公约》的国家。2010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这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法律。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虽然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已经有了战略性的认识,但是在具体操作层面,仍然有一些思路和问题亟待解决和完善。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普遍性问题。

第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保护之间的差别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底是单纯的保存,还是要加以开发性创造性的保护,必须厘清思路,统一思想。

第二,是如何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问题。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较为宽泛的文化元素和文化特征,如何进行保护,如何确定保护的范围,如何明确保护的手段和方法,则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数码影像技术保护中国民间表演艺术和传统手工艺

我们通过“数码影像保护中国民间表演艺术和传统手工艺”这个课题项目的研究,探索出中国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模式。所谓数字化的影响资料是人类文化活动和情感表达方式的独特资源,包括了由数字方式生成的,或从现有模拟文化资源转化而成的,采用数字形式的信息资源。这些资源的存储形式之限于数字化形式,而别无其他形式。由于所存储的数字化文化资源往往具备较高的社会、经济、文化价值,是建设未来的重要元素,对于人类发展具备长久的意义,因此是一种当代人为后代人提供的优良遗产。

文化遗产数字化的过程就是采用数字采集、数字存储、数字处理、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等数字化技术将文化遗产转换、在线、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状态,并能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以新的方式加以保存,以新的需求加以利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文化遗产转化成数字化形态,使得文化遗产得以永久的保存和保护,实现文化遗产的重现、再生和利用(研究、传播和展示),从而体现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体现当代人对遗产的守望,体现未来人拥有遗产的权利。

根据上述对于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总体观点,我们认为:数字化的工作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把文化形态加以纪录和保存,应该是采用数字化的方法,对这些资源做好二次利用,采用符合现代社会的审美观和艺术馆的方法加以改造,并向社会大众加以普及和推广。对于各类文化形式,如果要完成传承和保护,靠的是社会大众对该种文化形态的认同、了解和跟随,传承和保护应该发生在自然人和社会人的记忆里,而不是保存在冰冷的硬盘和机器里面,因此绝对不能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前期的数据采集,而是应该放在后期的再次利用上。对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该是“来源于民间,借助于数字回到民间,最终在民间得到发扬光大”。

而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展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思路应该是“完整复原、情景再现、知识体系、有所规范、有所启迪”。

完整复原――保证在拍摄前期,能够对要保护的文化形态有着全面完整的认识,制定完备详尽的拍摄预案,做到文化要素的不疏漏、不遗失。

情景再现――针对各类文化形态总是需要存在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希望进行文化形态保护时,最大程度对文化形态形成的原始文化环境加以描述,方便后期受众在在线情景中感受文化氛围。

知识体系――所谓知识体系,主要是针对当前对文化形态的保护往往存在简单化、孤立化的倾向,加强文化形态间的连接,加强文化要素间的联系,采用知识体系的方式,让受众能够快速的建立其保护文化形态的全面认识。

有所规范――通过文化形态保护的实践,以及同业界、学界专家的理论探讨,形成可操作的实践指南,以及具备指导规范意义的标准工作流程和标准格式规范。

有所启迪――在保护实践中,要有针对的提出具备创新性的文化保护方法。

我们在实施阶段根据数字化的基本过程,即数字采集、数字存储、数字处理、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的全过程,将项目进行了逐段的拆分。以“数码影像技术保护中国民间表演艺术和传统手工艺”为例,按照数字化过程和工作的纵向顺序,分解成了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分别为:“调研与问题定型”,“数码影像的前期采集”,“数字资料的后期保存和保护”三个方面。

第一个阶段“调研与问题定型”:主要需要完成以下方面的工作:

细化和规定本项目的任务需求、工作计划、项目目标.

完成中国民间表演艺术及传统手工艺的内涵和外延调研。

完成数码影像技术的科技发展趋势和技术现状调研

完成当前民间表演艺术及传统手工艺的田野调查和问题分析

完成相关从业单位的经验和教训总结

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要素保护研究

中国民间表演艺术及传统手工艺专题片国内拍摄现状分析

第二个阶段为“前期采集技术”,主要是针对民间表演艺术和传统手工艺的拍摄技法、采集方法进行具体的技术研究,具体内容包括:

规范化的民间舞蹈拍摄基本技术指导

民间舞蹈专题类型片的拍摄基本方法

规范化的民间戏曲拍摄基本技术指导方案

民间戏曲的专题类型片拍摄基本方案

民间舞蹈的三维数据采集技术方法指导方案

第三个阶段为“后期的保存与保护”阶段,主要针对已经数字化的数码影像资料进行相关的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数字化影像资料保护的范围

数字化影像资料的保护性使用方法

数字化影像资料的保护延续性问题

数字化影像资料的数据格式管理

数字化影像资料元数据的设计方法

数字媒介的物理保存方法

数字化保存中的风险与处置方法

版权管理的基本措施

在横向上,我们则根据文化实体的类型,将本项目所涉及的所有文化实体分成了三类主要工作对象进行分类研究。

由此,本项目的纵向工作技术路线同横向的工作对象形成了一个网状的技术处理关系。

同时,数字化资源的保护涉及到版权管理。数字保存的权利管理,需要处理数字信息创建者、数字信息出版者和数字信息长期保存者的权利分配、权力转移、权利实现和权利平衡等问题。更广泛的权利管理还应包括被保存数字信息使用者的权利管理数字保存权利。数字版权的应用目标在于数字信息长期保存者拥有保存数字信息的权利;在于采取特定方式,在充分尊重数字信息创建者和出版者相关权利的前提下,保证数字信息长期保存者合法地保存数字信息,并能够提供适当的利用。目前各国均有专门法律来保障数字信息创建者和出版者的权利,但却没有任何国家有法律来保证数字信息长期保存者保存数字信息的权利。因此当前数字保存面对的最主要障碍之一就是知识产权问题,而数字保存权利管理的核心也就在于各方对被保存数字信息知识产权的掌控协调和平衡。

对于版权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尊重版权和相关权,包括版权作品创作者和表演者的道德权;

2、在保护机构范围内进行数字化和使用,应该得到版权拥有者的同意或基于法定例外;

3、网络存取应该得到版权拥有者的许可;

4、版权拥有者的许可,原则上意味着基于个人或集体许可或基于上述两者的版权清算。

由于目前并没有存在全面的关于数字保存知识产权的法规,因此在在下述保存活动中,可能存在版权问题:

随时间推移,保存机构可能需要重复地拷贝保存的数字信息,这些活动可能需要获得版权所有者的授权和允许;

如果作为保存拷贝的结果,出版物改变,那么权利拥有者可能感觉他们精神权利被侵犯,从而引发知识产权问题;

再创造的问题。可能很难证明出版物的保存拷贝仅仅是拷贝,不是全新的版本(再创造),权利拥有者可能会认为保存机构正在改变或者重新出版其拥有版权的产品。

保存机构需要关于文件格式的详细说明来实施保存计划,比如迁移数字信息或者制作仿真器。而这些详细说明本身有版权问题,并且还可能有潜在的商业敏感 因此权利拥有者可能不愿意允许获取或者存储这些信息。

在未来的某一时间,被保存信息可能提供使用。这会影响权利拥有者的商业利益,从而引发知识产权问题。

有些数字信息内容上有多重权利拥有者。这些权利拥有者可能包括出版商、作者、艺术家等。出版商与软件制作者一起,使得权力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在此情形下,获得得到多重授权的数字信息是很困难的。

四、非物质遗产保护的发展路径

“保护”终究是针对过去的事物而言的,而作为文化遗产的多数事象既是历史的积累,也是今天的现实,同时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它是在不停地变化当中。“发展”是面向未来的。所以,保护与发展是一对矛盾,要很好地加以解决,许多非物质文化事象都不是一元的结构,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混元的和共生的。当我们说保护的时候,正像上面所引的范围那样,多少是解构了的,我们很难把历史的生活方式全部原样地保存下来,但我们后人可以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把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的原貌保存下来,这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参考的依据,同时也是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

非物质文化遗保护正进入数字化时代,我们需要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非物质遗产保护的数字化建设。我们可以利用数据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整合到网络这个虚拟但无比广阔的平台上,这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整理、研究、交流、展示和教育等相关领域起到重要而巨大的作用。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大众通过网络就可以欣赏到各种独具特色和风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能够感受到本土文化、传统文化的精神气韵。这样,大众接触到这些数字化资源的几率就更大、文献使用率就更高,我们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上就更向前迈进了。

五、结语

总之,文化遗产象征着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面临濒临消失的危机。这些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它不断传承和发扬下去,让人类的智慧结晶在历史长河中不断闪耀下去。

参考文献:

[1]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2).

[2]姚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述评[J].广西社会科学.2013(10).

[3]刘承华.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特殊性的立体对位思维[J].艺术学研究.2014(00).

[4]栾美芳.民族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02).

[5]匡翼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5(25).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数字化技术篇4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信息化建设 昆曲

[分类号]G122

201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我国申报的《京剧》和《中医针灸》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活字印刷术》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再次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信息化建设通过虚拟的网络平台实现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统一、系统、有序的安全管理,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期保存和宣传利用,影响着民俗文化的传播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同时也是实现社会信息资源共享的迫切需求。

进入新世纪,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逐渐起步。2002年5月,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北京召开座谈会,决定正式启动“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其中,数字化保护手段受到广泛关注。工程的实施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的起步,从2002年开始至2006年底,我国已举办三届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讨会,加深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信息化研究的认识和重视。2010年6月12日,《感受遗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馆举行,向世人展示了传统文化遗产在信息化时代与新技术的融合与应用,同时,也标志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1 昆曲信息化建设现状

2001年5月,中国昆曲(又称“昆剧”)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昆曲不仅是我国第一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杰出的代表作之一。昆曲信息化建设是了解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其信息化建设概况如表1所示:

2 昆曲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2.1 昆曲信息化建设的经验

昆曲信息化建设推行面向知识的昆曲资源管理,实现了昆曲资源的深度开发。从知识界定的角度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包含显性知识又包括隐性知识。200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为非物质、无形的文化遗产,我国2011年2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进一步强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并存的观点,其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在昆曲信息化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管理昆曲资源、寻找知识关联、挖掘昆曲隐性知识,目前收藏有全国最多昆曲文物、实物和资料的中国昆曲博物馆,根据昆曲的艺术特质布置出“吴觎萃雅”、“魏梁遗韵”、“兰苑飘香”等昆曲专题陈列展,在对这些珍贵的昆曲资源进行收集、有序整理、建立信息关联、挖掘知识关联的基础上,专门筹建了《昆曲影像视听中心》,以最大限度的开发昆曲知识,促进昆曲传承和普及。

昆曲信息化建设注重建立面向知识管理的昆曲资源服务体系,使昆曲信息化成果推广和利用效率大幅提高:①面向知识管理的昆曲资源服务体系拥有的丰富的资源数据库支持和广阔的推广平台。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为昆曲的传承保存了大量的教学音频、视频,不仅让被传承人拥有学习的素材,也让广大昆曲爱好者能够随时随地观赏昆曲。②昆曲网站建设为昆曲的创新和宣传提供了重要媒介,例如,“环球昆曲在线”为用户提供昆曲剧场的直播和转播,即使是远在海外的昆曲爱好者也能足不出户地享受艺术大餐。③昆曲信息化建设拥有大量凝结智力资本的数字成品出版和发行。《中国昆曲音像库》、《昆曲六百年》等影像资料都是昆曲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果。④面向知识管理的昆曲资源服务体系还包括昆曲反馈和交流平台,例如实现实时在线交流、信息汇合反馈的昆曲论坛“幽兰稚韵”等。

此外,昆曲信息化建设还得益于构建完善的政策和资金保障。1985年文化部颁发了《关于保护和振兴昆剧的通知》,1986年成立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1987年文化部再次发出《关于对昆剧艺术采取特殊保护政策的通知》。2000年,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和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此后,中国昆剧艺术节每三年一次,成为艺术界的盛会。2001年12月,文化部制定了《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十年规划》,2004年5月,文化部起草了《抢救保护和扶持昆曲艺术实施方案》,提出设立专项资金抢救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从2005年开始,文化部、财政部实施了《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每年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作为抢救、保护和扶持昆曲艺术的专项资金。此外,我国首部保护昆曲的地方性法规《苏州市昆曲保护条例》于2006年在昆曲的故乡苏州正式实施。这些政策与资金保障为昆曲信息化建设的开展提供了必要基础。

2.2 昆曲信息化建设的不足

2.2.1 昆曲信息化建设缺乏技术标准规范 目前,我国尚无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信息化标准规范对信息化建设的遗产项目选择、技术选择、质量要求等做明确的规定和约束。已建设成的网站和信息系统各成体系、互不兼容,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信息化项目大多参考国际标准。例如,2003年,国家艺术研究院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开展“濒危音响档案数字化”项目,“该项目对保存的2万小时音响音像档案进行数字化抢救保护,采用的是国际音响音像档案联合会(IASA)制定的TC-03标准。信息化建设标准的滞后,必将为以后的资源共享和整合传播带来隐患。

2.2.2 昆曲信息化建设合作机制保障和人才保障尚需完善 昆曲的保护和传承既有政府机构又有民间组织,这为信息化建设合作机制的建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然而,这些团体机构的合作大多停留在艺术探讨的层面,对数字化传承、信息化创新关注不够。此外,传承人的老化和缺失,曾一度加速了昆曲的消亡。以苏州昆剧传习所为例,该所成立于1921年,培养出40余位为昆曲传承做出巨大贡献的“传”字辈昆剧艺人,但这40余位“传”字辈老艺术家现仅有二位尚在世,且都是将近百岁的老人,这些艺术家们所掌握的昆剧折目有近600个,仅有一半数量的折目得以保存下来。信息化建设人才的培养与昆曲传承人紧密相连,是当前昆曲保护和传承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

3 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的对

策建议

昆曲信息化建设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就全国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而言,它是一项庞大而系统、复杂而繁琐的长期工程,其发展和推进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3.1 构建交流合作机制,发挥组织协调互补优势

数字博物馆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形式,也曾有学者提出“建设数字博物馆要走大合作之路,动员文博、信息管理、媒体传播、信息技术、科普教育、艺术、民俗、中医药和法律等方面的专家参加数字博物馆内容与技术方面的论证、咨询、管理和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同样具有走“大合作”之路的基本条件。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存在于文化馆、群众艺术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多个文化机构,将这些机构进行有序的组织,建立和谐的合作机构保障机制,走“大合作”之路,不仅能够保障建设质量和水平,且能够提供配套的智力支持,极大地促进信息化建设和各类项目的进展。“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利用自身优势,可设立诸如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与保护的研究中心,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组织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共同开展有关研究”。

“世界记忆”工程的成功实施充分证明了加强国内各级各类文化事业机构沟通与合作的突出意义。中国“世界记忆”工程国家委员会于1995年成立,广泛地吸纳了各级各类文化事业机构,参加单位具体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全国委员会、国家档案局、国家图书馆、国家信息情报研究所和文化部档案处。为了配合“世界记忆”工程项目在中国的开展,“2000年国家档案局正式启动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工作机构由‘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领导小组、国家咨询委员会和办公室组成。其中,国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均是来自国内图书、档案、古籍、史学界著名的学者、专家”。这些领域的机构均在名录的确定上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截止目前,已有纳西族东巴古籍、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清朝内阁秘本档案、医药古籍《本草纲目》和《黄帝内经》等人选《世界记忆名录》。

3.2 完善政策资金保障,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昆曲信息化建设的成绩得益于政策和资金保障。完善政策保障应重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以“共享工程”为例,“由于初期的实施中未能处理好知识产权关系,工作受挫,当前正在积极探讨亟需解决的知识产权保护期内的优秀作品传播问题,探讨作者和与知识产权有关的表演者、口述者、贡献者、作品采集者、制作者的权益(即邻接权)问题”。信息化建设政策制定应尊重传承人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群体的智力成果,对不宜公开的信息如医药配方、技艺的秘诀等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以维护传承人或当事人的权益。

信息化建设很多方面都需要巨额的经费支持。基础设施包括信息基础设备和网络通讯设施配置,例如,高速扫描仪、影像摄制机、三维动态拍摄器材等录入设备,磁带机、磁盘阵列、光盘、硬盘等资源存储设备,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规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的性质和来源,指出各成员国可根据条件申请国际援助,国际援助包括“其他财政和技术援助形式,包括在必要时提供低息贷款和捐助。”我国财政部和文化部于2006年开始设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同年出台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专项资金的分类及开支范围进行了详细规定。这些资金申请渠道都可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的保障。

3.3 健全技术标准保障,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主要包括两类:①业务性标准,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术语标准、资源的标识标准、描述数字资源文件格式标准、元数据格式标准等;②技术性标准,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数据存储、压缩格式规范、数据交换标准、数据加密、水印技术规范等。为了使分散在不同地址位置上的文化艺术组织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者能够共享信息,需要国内外文化领域和信息技术领域制定统一的数据采集和记录标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建设而言,应借鉴国内外文化遗产领域成熟的标准规范建立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的特色元数据标准,以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的管理。现阶段,我国信息化领域国家标准相关的有《GB20530―2006文献档案资料数字化工作导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也可参考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标准。为开展统一的博物馆数字资源建设,我国文化遗产领域的标准也开始制定、颁布。“国家文物局制定颁布了《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体系规范(试行)》、《博物馆藏品二维影像技术规范(试行)》等一系列信息化标准技术规范”。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等单位现已开展了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著录规范、文物元数据、文物影像信息、藏品数据存储及交换数据、电子身份标识标准和技术规范的研究。“共享工程”的数字资源标准也值得借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内容》规定,确保经过整合后的数字资源在元数据与对象数据两方面都符合统一标准:资源的组织形式包括MARC数据、格式文本文件、数据库文件、HTML文件、文本全文和多媒体文件。

3.省略nt.省略/xxfb/zwxx/ whyq/2009 07/t20090728_72223,html

[2]颐克仁,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物馆的保护与传承――中国 昆曲博物馆的个案分析,中国博物馆,2006(3):37―41

[3]徐涟,为了2万小时的“历史音声”,中国文化报,2004-09-09(001)。

[4]刘英,公众的需求使数字博物馆的生命力――再谈数字博物馆的发展机遇与亟需解决的问题//刘英,张浩达,数字博物馆的生命力:2007年北京数字博物馆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05

[5]吕鸿,基于三馆协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整合研究,图书与情报,2010(3):127-129

[6]许虹,中国档案走进“世界记忆工程”,中国文物报,2003-04-11(005)

[7]方允璋,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71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数字化技术篇5

关键词:桃花坞木刻年画;新媒体;品牌;推广

一、桃花坞木刻年画概况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是我国民间传统木版年画中的典型代表,与天津杨柳年画并称为“南桃北柳”。在过去一段时期,每年销售上百万份,除广受江苏、安徽、浙江等地民间群众喜爱外,还曾远销到华侨较多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在我国印刷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苏州桃花坞年画起源,最晚当在明朝嘉靖年间的十六世纪之初。苏州桃花坞年画,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在现存于世的近三百种明、清作品中,不难看出其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向前发展和变化着。它的内容,主要与人民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它的表现形式,符合中国人民的欣赏和审美习惯。它表达了人民的希求和愿望,满足了文化生活之需要,从而使年画艺术本身也得到了发展。苏州桃花坞年画既取材于社会现实生活,每个时期所描绘出来的人物服装衣饰和头面发型的变化、节日活动和风俗习惯的兴替等,都为民俗学、社会学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受到欧美文化和审美情趣的影响,人民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日益减少,另外在全球一体化趋势下以及现代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被损害、破坏和不断消失的严重威胁,在发展中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困境更大。当前,我国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濒危、失传的重大危机。传承人越来越少,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也同样受到影响,传统年画市场日渐萎缩,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大打折扣,从事年画制作的人员越来越少,年画技艺也濒临失传。幸运的是,在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资助的政策下,桃花坞木刻年画得到了妥善的保护,有自己的博物馆,年画社和年画研究所,还有年画艺术礼品有限公司。但桃花坞年画现在还是像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还仅仅是靠自己传统的声誉和影响力,在树立自己的品牌特色、推广自己的品牌形象方面缺少一定的措施和方法,特別是在当今的新媒体下,怎样传承和发展桃花坞木刻年画是这个时代需要深入思考的命题。

二、新媒体的特征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是新科技背景下出现的一种媒体形态,如电子杂志、博客、微信、网络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它是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较之于传统媒体,新媒体自然有它自己的特点。第一,是与人的互动性。新媒体是运用编程技术和互动媒介,通过交互行为,并以多种感官来呈现信息的一种崭新的媒体形式,观众可以对画面、文字、影像等进行各种形式的互动,互动性使信息的传播有了更加丰富的表现手段。如在人机交互上,更加简洁和人性化的界面,可以使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内容来浏览,打破传统媒介的单向传播的规律。第二,是传播的快捷性。信息在新媒体中的传播速度是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新媒体具备无时间限制,随时随地可以加工和。现在流行的各种网络直播,能使受众最快最及时地了解信息。第三,是大众性与平等性。新媒体具有大众性、草根性、包容性和平等性的特点,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打造自己的传播平台,交流自己的观点、看法,并自己的声音。新媒体使得大众有了独立的话语权。第四,是多元化与新颖性。新媒体内容涉及面大,涵盖信息多,表现出日益多元化的特点。依托最新型科学技术,特别是数字移动技术,利用电子书籍、数字报纸与广播等新媒体共同形成的信息产业链为人民提供了多元化和新颖性的信息阅读和接收方式。在数字技术下的互联网产品的普及使得人民获取信息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自由地阅读和接受信息。现在新媒体技术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同步进行更新和发展,也不断利用新的技术和载体进行传播,更体现出自身所具有的信息传输的多元性和新颖性,更加方便信息的获取。现代数字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展示和阅读方式、交易和消费市场得以快速的更新与发展。特别是新媒体信息传播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产业相结合,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制作方式,扩展了其所在的传播平台,形成了传统文化产业的新业态,从而给予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在数字化与信息化时代以新的意义。在当今数字技术的发展如火如荼的形式下,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很好的机遇,利用新媒体技术环境来搭建自身的发展平台。积极面对新媒体技术发展方向,寻找合适的推广途径,推动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产品的设计与创造,将会促进我国文化和艺术产业发展。

三、新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作用

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增加,受欧美发达国家的熏陶,在与西方快餐文化的对比过程中,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始终处于边缘地位,较少被大众媒体注意。而数字新媒体的传播方式脱离了大众主流传媒,它通过网络、手机、数字移动设备等新媒体方式,人民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和传播,为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快捷及时地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此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数字新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为非物质文化的保存和延续提供了技术支持。如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近些年在保护非物质文化方面,通过多媒体技术,记录传统工艺流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其次,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中,除了单纯的整理和保护外,还应该担当让其发挥时代媒体的特征,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题材等创意元素,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新的展示和传播方式,吸引当今社会人民日益增长和变化的审美情趣和要求。数字新媒体技术的介入,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之间形成对话,将地域性的传统历史文化纳入到高科技和现代化语境中,在满足人们追求新鲜感的同时,也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通过广泛运用互联网技术,整合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创新题材、内容和表现方式,提高新业态的原创能力,增强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品牌影响力,开发满足现代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1]。

四、桃花坞年画新《门神》

下面以我指导的学生毕业设计作品为例,来探讨新媒体语境下为物质文化遗产品牌的推广。(一)传统年画《秦叔宝、尉迟敬德》桃花坞木版年画的题材可以分为很多类别,其中驱凶避邪一类中,就有《门神》(如图1)。门神,是传统中国家庭的守护者,他有保护家人及财产平安,防止阴邪气的进入。特别是在过新年时,人们要在门的左右两边贴门神,挂桃符,祈求家庭安康。这里选用桃花坞木刻年画中的《秦叔宝、尉迟敬德》,原画尺幅:1040×470mm,由王荣兴年画铺制作。秦琼字叔宝,尉迟恭字敬德,皆为唐初名将。明刊本元无名氏《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七《门神二将军》条中有关于他们被奉为门神的记载:“唐太宗不豫,寝门外抛砖弄瓦,鬼魅呼号,三十六宫,七十二院,夜无宁静。太宗惧之,以告群臣。秦叔宝出班奏曰:‘愿同胡敬德戎装立门外以伺。’太宗准奏,夜果无事。因命画工图二人之形象全装,旋于宫掖之左右门,邪祟已息,后世沿袭,遂演为门神。”左曰“门丞”,右曰“户尉”,为一对武将门神,一般张贴于宅第大门之上,是我国民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普及性最强的门神,至今长盛不衰。图中二将头戴武冠,身穿铠甲,足蹬战靴,腰佩弓箭;一将执锏、一将持剑,双目怒睁,威风凛凛,使鬼魅望而却步。[2](二)LED显示屏技术LED就是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英文lightemittingdioded的缩写。它是一种通过控制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显示方式。而LED显示屏则是一种平板显示器,由一个个小的LED模块面板组成。LED显示屏可以显示变化的数字、文字、图形图像;不仅可以用于室内环境还可以用于室外环境,具有投影仪、电视墙、液晶显示屏无法比拟的优点(如图2)。(三)现代技术与传统年画结合桃花坞传统年画“门神”是印制在宣纸上的,然后用浆糊或胶水贴在门上的,是静态的。而该作品是将模拟LED电子灯的发光效果把静态的“门神”年画用动态的方式去表现,用现代的手法去阐释。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代表颜色有:黑色、桃红、橘黄、绿色、紫色等。作者把这些桃花坞的代表色彩进行提取,对传统门神形象就行归纳和整理,最后用LED电子灯的色彩组合来描摹出两个门神的形象特征(如图3)。LED电子灯靠灯的亮灭来显示字符,可以说是一个动态的效果。所以作者把传统门神从静态的形式发展为动态的形式。通过灯的亮灭程序来让门神在门上来回走动。在制作的过程中,门神的原始动作是抬着手中的剑,在走动的过程中,作者把他们剑的位置也做了调整,随着步伐的前进,剑的位置也在抬高或降低,他们走到一起的时候,手中的剑相互碰了下,然后再彼此反过来走动,然后循环。就像LED电子显示屏一样滚动的效果(如图4)。在后期,可以把LED灯组装在门上,通过程序来控制,形成一个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的新时代门神。以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内容和题材为元素,通过新技术,运用现代的表现手法,是继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方式之一,也是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新价值的方法之一。

五、结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文化财富,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情感的智慧结晶,[3]是人与自然、人类之间千百年来互相适应、互相协调、互相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于生存和生活有更高精神层次要求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它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审美情趣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在新时期,需要根据时代的特色和人们的兴趣趋向,采用适当的高科技和新媒体,探索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的新路径,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科学性、知识性和观赏性。当今,政府开始建设一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对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的处理和展示,同时该平台传播方式更加直接和方便。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公共服务设计,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机等智能设备,结合多媒体新型传播形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多媒体形式进行深度与广度的传播,这对于提升大众的参与意识,实现非遗的社会和经济利益最大化作用重大。[4]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期也必将焕发出新的生命,体现出新的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数字化技术篇6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

自古以来人们就有对美的向往及对历史的追崇,因此古人在山水之间驻足、咏叹前朝旧梦的痕迹频现于诗词歌赋中,让后人也沉醉其中,不禁感叹山河的壮丽秀美与历史的深邃厚重。然而,在人们不断探寻世界遗产之美时,一个新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许多有价值的历史遗迹,正面临着被破坏、被遗忘、甚至消失的境地,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类自己的所作所为。

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悠久历史的深厚积淀,是我们民族灿烂文化的智慧结晶,在历经沧海桑田变迁后,我们伟大的祖先传承给子孙后代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但是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不合理利用,使人类的许多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大冲击。到目前为止,中国通过向国际社会学习及总结相关经验教训,制定了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与举措,宏观上大致从两个方面进行管理保护:一是确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组织建置与职能,保护机构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咨询机构和有关社团组织;二是制定了相关保护法,实行依法治理,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群众的积极参与;在此基础上,加强合作与交流,辅以现代先进技术,力求最大限度地保护好我国的世界资源。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中融入的先进科学技术,无疑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修缮和保护带来了福音,特别是国外采用3D动画的数字化保护技术,更是我国借鉴学习的榜样。简而言之,数字化保护就是采用先进的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实现非接触测量技术、三维成像技术,经过实地摄影、数据采集、三维动画合成实现对景象的三维模型,它可以让观赏者通过触摸屏幕浏览虚拟场景,同时也可以让观赏者通过立体显示屏以互动的方式观赏3D文物之美,展示品栩栩如生,使游客如身临其境。

三、由“数字化保护”想到的

(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参观者之间本质关系为出发点,“数字化保护”有着极大的不合理性。我个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游客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人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途径的直接感受,再以自身独特的人生经历为基点,达到与文化遗产本体或历史遗迹某种程度上的融合,从而上升到欣赏的层次,并产生美感以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心灵上的愉悦。从这层意义上出发,我以为3D虚拟旅游远远达不到这一种境界,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这种技术极大地限制了人们与之的互动程度。必须强调3D虚拟技术的先进性在于:它能让物体栩栩如生,使人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即使如此,它也只能满足我们视觉上的享受,那么诸如嗅觉、味觉、触觉上与世界文化遗产的互动,我们又该以何种方式去实现呢?现实与虚拟世界的界限虽然愈来愈窄,但却远没达到相等、互相替换的程度。人的需要是极其丰富多样的,3D技术则是将人们限定在一个只可观看的世界,我们的审美深度也就被这种技术所规定、所限制。因此由于3D动画技术拉开了欣赏者与对象之间的距离,这种再现、重新设计、分析后的想象的空间,一个仅仅从视觉上接近的空间只,赋予人们一次纯粹的模拟“真实视觉”的体验,省去了人们的感觉过程。

另一方面,3D动画毕竟是一种“二次创作”,即对原始景观的复制或再现,这即意味着此种再现技术阻断了游客发觉、参悟世界遗产所隐藏深意的可能。我们可以做个这样的类比,像《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名著,不管翻拍得怎样好,引来的总是观众的一片质疑声。因为本来在文学著作中语言和形象是一一对应的,语言主宰着图像,而影视则以图像为主体,文学改编成影视剧,则文字就屈居于图像之下,即它们的主次、因果关系颠倒了,产生了图像统治语言的现象,故影视中仅留下文学的残迹。同样地,世界文化遗产经过电子媒介的转化,似乎总还有那么一点点缺憾,原因就在于此。没有一段电子图像能真正呈现出饱经沧桑的文化遗产背后那些深刻的韵味与意境,再先进再逼真的3D动画也不能至少不能全部替代人们的实地旅行。如果我们只是简单追求视觉的上的享受,我认为在家在影院就完全能实现。世界文化遗产是在历史长河中长期发展变化的产物,具有天然性、独特性,是参观的第一环境,这也是由它们的本性决定的。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它们的原始性、古老性,用3D这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其“包装”后展示在世人面前,我觉得此举完全多余,甚至有点“败坏风景”的味道。就像两种截然不同风格的东西却把它们硬凑在一起,显得怪诞不已。电子技术早就席卷全球,家家户户都正感受着它带来的方便快捷,但是由此对人们的审美冲击却是十分巨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保护和传承,但不能以质的下降为代价。长期在电子技术的统治下,那么未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人们难以预料。我还认为,应该摆脱对图像技术的过分依赖,落实文化遗产的价值、意义,因为它不仅仅是理性的保护,而应该从保护、传承两方面综合考虑,在凸显本身意义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保护。

四、结语

总之,在引进先进技术保护文化遗产的问题上,我们必须权衡利弊,张弛有度,既保证优秀文化遗产传承后世,又使其在每个时代中凸显它的价值和意义,充分发挥出文化遗产的多方面作用,即在妥善保管的同时,通过公开展示等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这些文化遗产的价值。因此,我们需要做的是保护它们,包括它们的形态、存在价值等等,而不是将其封锁在图像之后,成为一组精美的图片,让距离横亘在人们与文化遗产之间。

参考文献:

[1]林燕.新媒体语境下的东江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J].科技传播.2014(13).

[2]宋丽华,董涛,李万社.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的问题解析与体系重构[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03).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数字化技术篇7

关键词:数字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蓝印花布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科学、全面地开展保护与传承工作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主要探索先进的数字化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蓝印花布的纹样在数字化新环境下的储存、传播及应用等方面的优势,并利用其优势对蓝印花布的纹样及传统制作技艺进行保护及传承。通过本研究,希望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与保护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应用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地域性强、受众群体小等特点,其主要传承人除了出于使命、责任之外,更多的是为了生存,其传承功能受到很大限制。在传播方面则传播范围小,受众面窄,且以传统传播方式为主,望“新媒介”兴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就是采用数字信息化手段及相关传播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重生的数字形态,并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保存及利用。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整理、收集、记录及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并为其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己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重要实施手段之_。

众所周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己包括南通蓝印花布,而作为其主要传承人的吴元新教授通过多年的努力,整理收藏明清以来的上万件实物及图片资料以及纹样纸版,并以此出版了《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本文在研究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的应用的同时,进一步探讨了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深度开发与运用。通过对南通蓝印花布纹样的数字化工作,不仅探索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在传统意义的保护方式方面的突破口,而且还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展示效果及保真效果,为安全和长久地保护与传承该非物质文化遗产迈出探索的一步。

2南通蓝印花布纹样的数字化

2.1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技术是一种信息处理技术,即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可以进入计算机的二进制代码的技术。数字化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智能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的基础。

2.1.1南通蓝印花布纹样的数字化采集

本文以南通蓝印花布的纹样为研究对象,通过尼康相机为其进行数字化图像的采集,采集后的效果完全能满足实验要求。

2.1.2南通蓝印花布纹样的数字化预处理

蓝印花布只有蓝白两色,因此,针对南通蓝印花布纹样这个显著特点,对其数字化图像进行相应的预处理,包括灰度化处理、中值滤波去噪和归一化等。尤其是灰度化处理,采用加权值法与最大值法结合的特点,并经大量试验后确定采用如下公式进行灰度化处理:

Gray(i2j)=0.61xB(i2j)+0.22xG(i2j)+0.17xR(i2j)

归一化处理方面,统一采用工具软件进行图像文件格式转换,并对各个数字化采集图像进行了尺寸归一化,该技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鉴于不同蓝印花布藏品其成色、磨损及其他原因,在对其颜色进行数字化时,确定蓝印花布纹样数字化颜色标准为:蓝色RGB值{29,33,70}、白色RGB值{251,255,255}。

2.1.3南通蓝印花布数字化纹样的提取

图像分割是提取南通蓝印花布数字化纹样的基础。研究高效图像分割算法的脚步多年来从未停止。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图像分割方法主要有阈值分割、基于变形模型分割、基于区域生长分割、聚类法分割等。针对不同的图像对象,其图像分割的分类依据也不同,与之对应的分割算法也完全不同。针对蓝印花布具有明显蓝色颜色优势的特点,通过大量实验,并综合比较上述几个分割算法后,确定了通过加权值将基于阈值的分割算法及基于边缘检测的分割算法相结合来分割蓝印花布纹样的最终解决方案。其效果如图1所示。

2.2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图像数据库

南通蓝印花布纹样不但复杂多样,而且数量众多。有效地对这些海量纹样进行鉴别、整理、管理,是项目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基于内容的数据库不仅能对数据库内容提供增、删、改、查等功能,而且还能实现数据库内容整理、整合等操作。因此,基于内容的数据库系统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通过分析,确定在JAVA EE框架上,利用OpenCV机器视觉库与MySql数据库相结合,开发、实现基于内容的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图像数据库。

颜色特征和形状特征能有效区分南通蓝印花布纹样,高效提取这2种特征对于实现基于内容的蓝印花布纹样图像数据库至关重要。

2.2.1蓝印花布纹样的特征提取

图像特征的提取与表达是CBIR技术的基础和核心技术。最客观的图像信息模型主要是以图像低级特征为主,如颜色、形状、纹理与空间关系等。基于内容的图像视觉信息主要图像信息的低级特征以及图像内容的语义描述两部分。本文主要以颜色特征的提取与匹配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图像特征的提取是基于内容图像检索的基础,如何构建反映适当图像内容的特征是进行图像检索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中颜色特征因为和图像中所包含的物体或场景十分相关,对图像本身的大小、方向的不敏感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等特征在图像检索中应用成为最为广泛的图像特征之一。大量实验表明,南通蓝印花布图像纹样的数字化研究中采用HSV颜色空间非均匀量化后提取直方图,不但具有效率上的明显优势,还可以明显降低噪声对颜色的影响。

2.2.2图像数据库的检索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CBIR是一种利用近似匹配技术实现利用图像可视特征对图像进行检索的技术,其包括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图像理解、人工智能、数据库等多领域的技术成果。其最主要的特点是直接以媒体内容为检索信息线索,通过计算机的计算实现对图像内容的分析、特征提取以及索引,并采取某种相似性度量方法对图像库中的图像进行匹配获得查询结果。通过该技术可以有效避免人工描述的主观性,并且大题减少人力物力。图像特征的有效提取以及高效匹配是CBIR实现的主要关键技术点。

利用OpenCV机器视觉库的相关技术,对蓝印花布纹样的数字化图像在4种不同的相似距离下计算出相似度距离并进行比对、分析,研究后确定采用correlation相似距离作为南通蓝印花布颜色直方图相似度计算的标准来实现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图像特征的有效匹配。

3基于数字化资源库建设的应用

3.1基于内容的南通蓝印花布纹样数据库的开发与实现

本文主要以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图像为实验对象,利用Java EE与OpenCV及Mysql数据库开发与实现基于内容的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图像数据库系统。

3.1.1 JAVA EE框架下OpenCV环境的搭建

实现基于内容的蓝印花布纹样图像检索系统,将JAVAEE框架结构与OpenCV结合,不仅能对数据库的图像数据进行管理,而且还满足了处理数据库中的图像信息的要求。另外,JAVA EE的MVC也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用户界面。

3.1.2 OpenCV

op encv是开源计算机视觉库,本文利用支持JAVAAPI的最新版本,通过JAVA EE调用用OpenCV库中的各类方法,高效地实现了JAVA EE框架下的OpenCV环境的搭建。

3.1.3基于内容的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图像数据库的实现

搭建好JAVA EE环境后,将opencv的java库导入其中,实现J=AVAEE与opencv的结合并在系统中完成基于内容的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图像数据库的开发与实现,其效果如图2所示。

4结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数字化技术篇8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02-0095-02

冰灯冰雕是北方民族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艺术形式,早在300年前的北方渔猎生活环境下,哈尔滨附近的渔民在冬季用冰块制作灯具,用水桶作为模具,向桶内灌满水,冷冻一定程度,将其中掏出一个洞口用于放置蜡烛,成为“防风”的灯笼,外表还刻有装饰图案,晶莹剔透,既实用,又好看。由此产生了史上最早的“冰灯”。由于北方民族与冰雪大自然长期的接触,带着深厚的情感,后来又发展了刻冰花、冰块内置装饰物和装饰灯、制作冰的浮雕及圆雕以及冰的建筑景观等各类艺术造型,不断的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冰灯冰雕艺术形式。形成了黑龙江省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手工技艺。

冰灯冰雕的概念一般是指在冬季的室外景区,以冰为材料,运用砌筑、堆垒、雕镂、浇冻和镶嵌等多种技法,制作出冰建筑、冰雕塑等各类观赏性作品,同時配置内设灯和外设灯,达到形与光的和谐统一,形成色彩斑斓、晶莹剔透、融合自然的景区。2009年,“哈尔滨冰灯冰雕制作技艺”被黑龙江雀政府批准成为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1 哈尔滨冰灯冰雕制作技艺的保护与现状分析

“任何民族的文化、文明中都含有独特的传统的因素,某种文化基因和民族记忆,这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哈尔滨冰灯冰雕是中国北疆地域独有的民族民间文化,这个依赖于自然条件下的生存形态,构成了非物质文化的活态特性,体现出一种特定时空的限制下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正是由于这一独特性,难以以物态形式长期的保存下来,成为—种昙花一现的“即时艺术”。多年来,哈尔滨冰灯冰雕制作技艺仅存活在少数的传承人的记忆里,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特别是在60年代到90年代期间,存留下来的文献记录寥若晨星,遗失了许多应该保留下来的东西,成为历史的遗憾。近十年来关于哈尔滨冰灯冰雕的文献资料也是比较匮乏,笔者所知晓的只有一份关于以历届哈尔滨冰灯游园会为主线介绍了1963年代以来哈尔滨冰灯冰雕发展历史的文献资料。

哈尔滨冰灯冰雕制作技艺在2009年被批准列为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获取了“非遗”的名份,然而,第一代传承人已是进入耄耋之年的老人了,抢救和保护工作并没有实质性的开展。多年以来,哈尔滨冰灯冰雕制作技艺的传承人才日渐频危,面临着人才即将断代的尴尬现象。当代人能否扛起承传和保护这面“非遗”的大旗,是否能代代传承,成为当代人抢救和保护哈尔滨冰灯冰雕制作技艺的重要职责和使命。2016年黑龙江大学也开展了“冰灯冰雕艺术设计与实践人才培养”部级项目,聘请两位哈尔滨冰灯冰雕制作技艺第一代传承人为学员传授技艺,为保护和传承、培养可持续人才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多年来,尽管非遗保护意识在逐渐提高,但是仍有许多珍贵的史料未能保存和及时记录下来,有些保留下来的文献质量逐渐被耗损,甚至至今也没有留下一部冰灯冰雕历史发展的记录影片。关于哈尔滨冰灯冰雕制作技的记载仍处于空白现象。第一代传承人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越来越高,如果在他们生前没有及时记录宝贵的传授技艺,则将会成为永远的遗憾。如此长期下去,即将面临着非遗失传和断代,丢失黑龙江省最具地方特色的、最珍贵的文化财富。因此抢救和保护“哈尔滨冰灯冰雕制作技艺”是我们这代家乡人的重要职责。

2 传统非遗保护形式与数字化非遗保护形式的比较及优势

传统的非遗保护更多的是物质性成果存留,例如在博物馆或旅游景区的展览展示,还有一些是旅游资源开发性保护,或是非遗项目保护的形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保护的目的,促进了非遗保护的承传与发展,但是面对今天新时期新形势下的诸多挑战,这些保护方式就显得保守和滞后了。当今我们正处在数字化生产技术与网络新媒体技术的高度发展时期,是物质性向非物质性转变的时代,如何运用数字技术的开发创新以及利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整合与互动相融合,应该是需要我们快速做出反应和思考的问题。以下就传统保护和数字化保护形式做一对比和分析。

2.1 储存和保存方面

非遗传统保护不易保存,易于损坏,耐久性差,尤其是在影像术还没有进入数码时代,有关影像资料存留下来的文献极为有限,而数字化易于保存,从而世代传承,在复制和传播中,损耗更小。同时,传统的保护形式受环境空间、季节时间的局限,数字化保护形式则不受时空的限定。

2.2 媒介与传播方面

传统保护与传播形式主要是以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介为传播渠道,随着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进步,传统媒体的数字化技术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电子书刊和数字电视等媒介的产生,采用数字化形式利用网络、多元化的新媒体技术进行广泛宣传和传播。传统媒介是一种延时、封闭时的传播模式,新媒体具有实时沟通、信息广泛,内容丰富等特点。网络传播打破传统媒体传播的针对性、专业性的格局,网络媒体更适合于大众传播,具有原创性、自主性和广泛性,易于被更多的受众所接受,认识并进行传播。在数字化多元媒介形式下,通过生活化的宣传,加深对非遗的认知和了解。

2.3 储存和保存方面

传统保护形式展示与传播是单一被动式的,而数字化形式更多的是呈现出多元化的交流性、分享性和互动性特点。例如数字影像以其多元化形式,能够把握时空的延伸,视、听等立体式的传播,消除传统保护形式平面化单一化的弱点,可实现一种特殊效果体验的多媒体展示装置。以3D技术为基础的虚拟现实技术,受众具有身临其境的审美感受。

2.4 呈现与技术处理方面

传统的作品展示除了实物展示,就是图片展示或录像播放,这些都需要受众到现场实时观看,受时空的限制,经过数字化技术处理的冰雕艺术作品,可以随时随地选择观赏,特别是经过3D的虚拟现实技术制作的冰雕作品,使技术与艺术两者实现完美的融合,满足受众体验式的审美诉求。同时,对于未曾记录下来的制作技艺,可以数字动画制作技术还原工艺流程和制作过程的细节,可以充分从中了解工艺特点。

3 数字化非遗保护列策及实现的可行性

非遗的抢救和保护工作,不仅是非遗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更是“需要全民参与,形成社会认同的合力”。“为了使中华民族文化一脉相承,并在传统文化的基石上创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必须珍视、承继祖先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尤其是对承载着我们民族一代代人的文化记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见宝不识宝,反视为草”,应该增强民族文化的“自我意识”和“危机意识”,提高全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理念。

3.1 问题点与思路对策

首先我们梳理一下冰灯冰雕保护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点:一是保护意识模糊,危机意识淡薄;二是历史遗存资料严重缺失,三是缺少历史性文献记录;四是后继乏人,频危势重;五是保护措施与方法少,且滞后时展。

针对上述几个问题,遵循原文化部部长王文章指出的非遗保护应秉承“本真性、整体性、可解读性、可持续性”的四条基本原则,笔者在此调研基础之上,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思路和对策,进行研究、探讨保护措施和方法。一是收集、保存散落在民间的文献资料;二是抢救、记录频危资源;三是建立数据库;还原史料的数字处理;四是数字化新媒体传播。

3.2 保护工作的可行性实施

针对上述保护的思路和对策,笔者研究、探讨出以下几个可实施的路径和方法:(1)收集、整理、处理历史遗存的照片、影像带等历史原物。深入民间,多渠道收集历史遗物,经过归纳、梳理后,部分文献材料直接转为数字化信息模式,作为历史鉴证性的文献保护。另一部分的文献材料是针对一些实物性的、清晰度被损坏的图片、影像类的文献为主,除了也要转为数字化信息模式外,还需要通过数字信息加工和处理,对其进行修复和整理,遵循“本真性”保护原则,力争保持原汁原味;(2)拍摄制作数字化影视片。拍摄一部以纪实性为主的数字化影片,其中可结合动画形式,以冰灯历史发展为主线,介绍哈尔滨的冰灯冰雕的产生到目前发展状况,以及介绍哈尔滨冰灯冰雕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同时还可以拍摄制作一部关于冰灯冰雕制作技艺的影片,主要将制作工艺过程记录下来,邀请第一代传承人在现场制作演示,口传讲授制作技艺;(3)虚拟现实与VR影像。可以三维建模方式,还原冰雕景观的立体展示,导入虚拟现实技术,可实现360度交互式自由观赏的视觉效果。同时,也可以通过360度全景拍,摄制作VR影像产品,可以自由选择观看角度,获得最佳沉浸式交互体验,彻底改变了单一的、平面化传统展示模式。(4)数字化展示平台建设与传播模式。可以通过交互性设计、视觉特效、图文编辑、数字动画、网页展示、后期编辑等形式,将有效信息通过数字化技术处理,在网络和移动终端媒体进行传播。(5)建立非遗数据库,包括所有相关图文、影像信息数据库,人才数据库,行业规范数据库,相关承传活动记录与媒体传播数据库等等。

4 结语

上一篇:楼层网络设计方案范文 下一篇:包装车间的规章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