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的原因范文

时间:2024-03-28 10:07:44

支教的原因篇1

    原告女大学生白某父母于1991年经法院调解离婚,白某由其母亲自行抚养。2002年9月,原告因无法交清学费要求其父亲给付教育费9000元,其父白某某向原告所在学校出具了一份信函,载明:因家中有特殊原因暂时无法交纳学费,请校长原谅,不过请校长放心,务必要年底以前将学费如数交付贵校。后因白某某反悔未交纳该9000元学费,白某将其父诉至法院,要求法院判令其父白某某支付其教育费9000元。

    在本案的处理上,有两种意见:

    一种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中明确规定: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学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的学历教育,或者是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可见,由于初中以上学历已经不再是义务教育,上大学的各种费用负担很重,故司法解释将在校就读的学历限定在高中及其以下,以此作为父母的法定义务,而上大学的费用不是必须由父母支付的,是否支付完全取决于父母的意愿。鉴于被告白某某没有支付原告白某教育费的法定义务,故本案应驳回原告白某的诉讼请求。

    第二种意见认为,原告父母虽然离婚,但被告对原告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义务,既然有证据证明被告已同意为原告支付教育费9000元。因此法院可以根据原告的实际需要及被告的负担能力,酌情判令被告支付原告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

    笔者认为,上述两种意见均有不妥之处。首先应当明确的是本案纠纷并非是抚养费纠纷,如第一种意见所述,白某某并不负有支付其女上大学期间教育费用的法定义务,如无白某某承诺愿意负担其女教育费用的承诺,该案应驳回原告诉讼请求,但因有证据证明被告白某某同意为其女儿支付大学期间的学费9000元。故而,本案案由应定为合同纠纷。其次,从合同法的角度看,原告与被告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双方就白某上大学期间学费问题已经达成一致意见,因该约定并不违背国家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且从伦理道理的角度来说,有经济能力的父母为其子女支付上大学的费用是应当提倡和鼓励的,故该合同成立并有效。在此基础上,白某某才向学校出具了信函,承诺“年底以前将学费如数交付贵校”。被告白某某拒不支付教育费的行为系故意违反其与女儿达成的为其女儿白某支付教育费9000元约定的行为,被告白某某自应为其违约行为付出代价。因此,法院应判令被告白某某给付原告教育费9000元。

支教的原因篇2

支架式;教学模式;上位学习;教学设计

为研究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效果,笔者在漳州市对部分中学的教师进行了随堂听课,对其中的新课教学进行统计与分析,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举例子、列图表、做实验、搭情景、提问题、学案导学等方法或模式的情况如。(表一所示)

从表一可见,传统教学模式的举例子、列图表、提问题等方法得到普遍使用,而体现高中化学新课程理念的、突出学科实践性特色、重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做实验、搭情景、学案导学(侧重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或模式的使用则明显偏少。笔者在观察及访谈中还发现,教师在高中化学选修课程的教学中更趋向于采用讲授-接受式、示范-模仿式等传统教学模式。原因是高中化学选修课程中有较多概括性强、抽象度高、应用起来难度较大的内容,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基础或拓展应用经验,难于通过自主探究或者合作学习而达成学习目标。基于以上情况,笔者认为有必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积极推广和创新应用以建构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的支架式教学模式,以解决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一、支架式教学概念与教学程序

支架式教学最初是由布鲁纳借用建筑行业中的“脚手架”这个术语,用于说明学生可凭借成人或有能力的同伴提供支持来完成自己原本无法独立完成的某种学习任务,但该任务一旦可以独立完成,这种支持就如施工后的脚手架一样逐渐被撤离。后来,在建构主义和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础上,支架式教学得到教育者的普遍重视并不断发展,其基本特点就是以学生当前发展水平为基础,系统有序地为他们提供帮助,并在他们能力增长时撤去帮助。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曾对支架式教学有过一些明确的定义,但到目前为止,支架式教学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界定。在此,笔者在阅读大量文献并整理后,将其定义为:教师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学习者当前发展水平为基础,系统有序地根据学生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并在他们能力增长时撤去帮助。(如图1所示)其中学习支架包括:情境支架、范例支架、问题支架、图表支架、文本支架、实验支架、建议支架等。学习支架的搭建是支架式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这与常规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或手段等的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学教师不难掌握。

何克抗于1997年开始对支架式教学进行评述,并提出其支架式教学的基本模式(包括创设教学情境、搭建脚手架、独立探究、合作探究、效果评价)。之后十多年,中学化学教学实践与研究普遍都是在这个基本模式上进行,如在化学概念、化学实验以及化学原理的教学等方面。根据该模式的教学,能够很好地契合新课程改革理念,在创设情境、独立探究、合作探究阶段对常规课程中做实验、搭情景、学案导学这些教学行为的缺失起到修正作用。但是,该教学模式过于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鉴于不同学段或不同课程知识点结构的不同,以及学生认知基础的差异,有些知识点可能比较适合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逐步探究达成学习目标,但也有些知识点因为学生缺乏原有的知识支撑,必须由教师提供更多帮助才能达到学习目标。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原有支架式教学模式进行变式,使之能够更适合中学化学教师使用。

1963年,奥苏伯尔提出了认知结构同化论,根据新旧知识的概括和包容程度的不同,把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分为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学习三种模式。笔者以此为基础,通过与原有的支架式教学模式相结合,针对学生对高中化学课程中概括性强、抽象度高的新知识的学习,设计出如图2所示的“上位学习支架式教学模式”教学程序。为更好地说明该模式的使用,笔者以苏教版《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4之“分子的空间构型”课程的教学设计为例进行简要分析。

二、教学设计

苏教版《物质结构与性质》“分子的空间构型” 课程的主要学习任务包括“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及其简单应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等电子原理及其简单应用”。教学重点是“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常见的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难点是“杂化轨道理论”。笔者根据上位学习的支架式教学模式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创设学习情境】

1.事实情境

请从分子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观察、分析下表所列四种烃分子的信息。你们发现了什么新问题?为什么?(让学生集体讨论并回答)

2.问题情境

基态碳原子价电子排布为 。为什么一个碳原子与氢原子形成的稳定分子是CH4而不是CH2或其他?为什么CH4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键长、键能均相同,键角也均为109°28′)?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提取原有知识,并在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上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搭建学习支架】

1.模型支架

教师动画演示并解析一:碳与氢原子结合成CH4分子时,碳原子价电子可出现如下激发、杂化等过程。

教师动画演示并解析二:碳与氢原子结合成CH4分子时,碳原子能量相近的2s轨道、2p轨道可以“混合”形成4个相同的新轨道(称为 sp3杂化轨道),这种轨道重新组合的过程叫做杂化。

2.范例支架(sp3杂化过程)

教师解析:碳原子的4个sp3杂化轨道与4个氢原子的1s轨道发生轨道重叠,可形成4个sp3-s的σ键。由于杂化后电子云分布更为集中,可使成键的原子轨道间的重叠部分增大,比原有的s轨道或p轨道的成键能力增强,因此碳原子与4个氢原子能结合成稳定的CH4分子。由于sp3杂化轨道间的夹角为109°28′,所以CH4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的空间结构(展示CH4分子结构模型),同时由于每个sp3杂化轨道能量相等、成分相同,所以CH4分子中的4个C-H键是完全等同的。

上述sp3杂化轨道间的夹角为109°28′,其伸展方向分别指向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这可以使其成键之后的四对共用电子对的排斥力最小化,有利于结合成稳定的CH4分子。同理,若杂化轨道数目为3或2时,则其夹角趋向于为120°或180°,空间结构也趋向于为平面三角形或直线形(可简介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3.图表支架

在上述支架的基础上,继续探究一些典型分子中心原子杂化情况及其与分子空间构型的关系并完成下表。

设计意图:由于本课程抽象性强,较难理解。我们通过动画或模型演示,化微观为宏观,有利于学生学习理解有关基础知识;通过范例解析构建学生新的认知结构,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通过整理归纳、拓展应用完成上述图表,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稳定的知识系统。学生经过上述学习支架后,已初步具备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也积累了一定拓展应用的经验。

【自主验证探究】

学生以阅读教材、观看模型等形式,自主完成上述表格。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学习支架的帮助下自己完成其他学习任务,并通过表格的形式使所学知识系统化,重在培养学生独立探究能力。

【合作验证探究】

分组讨论并形成小组意见后,上台板演交流以达成统一认识。

设计意图:本课程学习难度较大,在自主探究阶段会有部分学生无法自主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相互帮助,既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又促进更多学生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

【总结与评价】

最后,教师先通过答疑、点评等形式引导学生达成统一认识,再借助sp、sp2、sp3杂化轨道模型、有关分子以及乙烯、乙炔、苯的分子结构模型等,促进学生完成好本课程学习任务,确保达成学习目标。

三、教学反思

本设计首先让学生发现问题:物质有不同的结构,有些物质结构相同、有些物质结构不同,引发学生思考。然后通过“碳原子最外电子层的未成对电子虽然只有两个,但一个碳原子与氢原子形成的稳定分子却是CH4?而且CH4中的四个C-H键完全相同?”的问题支架使学生的原有知识产生冲突,激发探究的欲望。再通过范例支架、模型支架、图表支架等帮助学生初步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并积累一定拓展应用的经验。再让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查资料、合作讨论等验证探究方式全面展开学习活动。最后,教师又通过讲评总结等促进学生完成本课程所有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笔者分别对两个班级进行了本课程的教学,其中一个班级没有进行合作探究的环节,另一个班级则组织了每组4人的合作探究小组,发现通过合作探究的班级对该课程的学习目标达成度较好,且课堂气氛更加热烈。笔者认为通过上述上位学习支架式教学模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

支教的原因篇3

一.党支部基本情况

党支部名称:经济学院国商系党支部;成立年月:2011年9月;正式和预备党员人数:正式党员16人,预备党员0人;党小组设置情况:并无设置党小组;支部任期:两年;书记姓名职务学历何时担任:书记陈坤,国际商务系副主任,研究生学历,2015年5月开始担任支部书记;支委人数构成和简要信息:支委共两名。所属上一级党组织名称:经济学院基层党委。

二. 党支部发挥主体作用、堡垒作用和党员发挥模范作用

主要做法和成效:第一时间向支部党员教师传达上级党组织的文件和学习要求;按照要求进行了学习的相关部署,并组织大家进行学习和讨论。严格要求各位党员教师对于党员身份的认知和对于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体现。支部也积极发挥主体和战斗堡垒的作用,始终把党的要求作为支部工作的首要,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支部学习效果的检验。

特色项目和载体:通过微信群第一时间传达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并将每次的活动均详细记录在手册中。

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党支部的工作按部就班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进行,并无创新。有个别党员教师发挥党员模范作用不好,党员意识低下,出勤差。究其原因,还是没有充分认识到党员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自律性不好。对自己要求同于普通给群众。

整改措施:今后的党员活动中要严格考勤制度,在学习和讨论中,要求所有党员教师充分意识到党员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对于某些不太积极学习的党员教师,主动找他们谈话,提高其党性。

三. 抓好思想政治工作

主要做法和成效:在党员日常活动中,加强对于党章和重要讲话的学习。每逢重大会议和重要场合,均第一时间要求支部党员教师加强学习并组织讨论交流。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特色项目和载体:通过微信群第一时间传达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并将每次的活动均详细记录在手册中。

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对于党组织的最新规章制度和重大事件敏感度还不够,对于问题的思考深度还不够。还需要上级党组织对于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和指导。主要原因是兼职做基层党支部书记,所以对于支部工作和日常工作的平衡还是侧重于日常工作多一些。

整改措施:今后积极向上级党组织和兄弟党组织书记学习,多多学习并深刻理解党组织的相关规章制度,争取在进行支部活动的时候更好地向党员教师进行思想教育。

四. 规范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

主要做法和成效:各项制度都按照要求坚持和保质保量完成。主题党日活动如期申报和举行;“三会一课”制度严格执行并按时将时间地点上报上级党组织;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制度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均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进行。提前进行计划,执行严格,会后记录并留痕管理。

特色项目和载体:通过微信群和邮箱等方式第一时间向支部党员教师布置以上工作,并将每次的活动均详细记录在手册中。

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主题党日活动和组织生活会的形式还不够创新,还不能全盘调动起所有党员教师的积极性。原因是对于这些制度的思考和投入的精力还不够,没有能够充分挖掘这些制度的要点。

整改措施:在今后的党员活动中,尽可能地多分配时间和精力来更多地思考对于制度的创造性的应用。同时,充分了解支部所有党员教师的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力争举办令绝大多数党员教师均有共鸣的、喜闻乐见的活动。

五. 按期换届

主要做法和成效:按期换届均是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进行。均在规定的时间内,以规定的形式完成。

特色项目和载体:通过即时通信工具向支部党员教师传达工作,并将换届选举活动的详情记录在手册中,对换届情况进行留痕管理,并对结果做到公开。

六. 发展党员

主要做法和成效:日常与系里的非党人士进行谈心谈话。支部书记和委员牢记发展党员的具体步骤。平时比较关注非党人士的思想动态。

特色项目和载体:利用临近的办公区域和同事的关系进行日常的谈心谈话活动,并将谈话详细记录并提交上级党组织保存。

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本支部近四年没有发展党员。究其原因,一是本支部近10年并无新教师的引进;二是由于没有新教师引进,支部书记和委员对于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认为对于现有党员教师的管理和教育是工作重点,而党员发展并不是必须进行的工作。

整改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首先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视程度。其次时时关注现有非党人士的思想动态,将谈心谈话工作进行彻底。同时,熟悉党员发展工作的流程。

主要做法和成效:党组织关系排查工作也是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进行。对于口袋党员和失联党员均按照要求建立工作台账,积极联系。上一年度成功联络到一名失联党员。

特色项目和载体:建立详细的工作台账,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失联党员。

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对这一工作仅能做到出现了口袋党员和失联党员的情况予以寻找。对于党员组织关系的排查还不够细致。对于寻找党员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有一定的畏难情绪。究其原因,还是对此项工作不太重视,对于排查结果信心不足。

整改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时刻关注本支部党员动态,积极对党员组织关系进行预防性排查。

七. 交纳党费

主要做法和成效:党费缴纳工作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每月进行。及时完成并上交。留存底单。

特色项目和载体:通过即时通信工具向支部党员教师收取党费,并及时上交留存底单。

八. 党员激励关怀保障

主要做法和成效:无。

特色项目和载体:无。

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对于此项工作没有形成定期对支部党员进行的鼓励、关怀和保障的机制。客观上是由于本支部党员均比较年轻,有活力。主观上,没有主动了解和关心支部党员教师。

支教的原因篇4

关键词: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公平;效益

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上级政府根据下级政府在其管理所辖地区的义务教育时所产生的财政缺口,对下级政府给予的用于义务教育发展的财政补贴。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解决地区间义务教育财政的不平衡问题。从更深层次来看,其最终日的是追求义务教育的公平和效益,促进地区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教育经济学中,义务教育公平是一种价值取向,它包括政府提供的入学机会均等、受教育过程中的机会均等和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三个方面。义务教育效益是指义务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所产生的效果和利益,它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应该坚持公平原则

1.从义务教育公共产品属性来看,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应坚持公平原则。

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公共产品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消费上的非竞争性(non—rivalness),即某个人或群体对某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妨碍或减少其他人或群体对这种产品的消费,新增加的消费人数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为零;二是受益的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即某个人或群体在消费某公共产品的同时,无法将另外一些人或群体排除在该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之外。公共产品的这两个特征表明,对于社会上消费它的每一个人来说,公共产品无论是在机会上,还是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均等的、公平的。

义务教育是通过立法规范受教育者家庭以及各级政府的行为。在普及了义务教育的地区,某个人接受了义务教育并不会妨碍其他人也接受义务教育,即义务教育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在提供了免费的义务教育的地区,不存在因某人没有或不愿付费就将其排除在义务教育的范围之外,即义务教育也具有受益的非排他性。义务教育具有很强的公共产品性质。厉以宁教授就把义务教育划为具有纯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因为“接受这些类型的教育服务的人并不直接付费,而维持这些教育服务的费用则由政府的财政部门承担,不享用这些教育服务的人也需要为此支付费用(如纳税)。”因此,政府应该提供给每一学龄人口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大致均衡的义务教育资源。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作为通过调节义务教育财政、调节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水平的一种专项转移支付方式,应该坚持公平原则。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财政不平衡问题。一是纵向不平衡,即当某级政府出现财政盈余的同时,另外一些级次的政府却面临财政赤字的现象;二是横向不平衡,即在同一级次上的政府间出现的一些富裕地区政府财政盈余,而另一些贫困地区政府财政赤字的现象。公共产品由公共财政负担,政府间财政的不平衡势必要影响到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财政转移支付就是要使公共产品直接提供者之间的财政趋于平衡,从而保证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作为公共产品财政转移支付的一部分,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地区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因此,应该坚持公平原则。

2.从我国的社会性质来看,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应该坚持公平原则。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区间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不均衡。而且,改革开放之初的优惠政策,对城市比对农村有利,对沿海比对内陆有利,进一步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均衡。根据世界银行专家的计算,按目前的国际标准衡量,我国的吉尼系数已由1985年的28.8%上升为1995年的33.8%,[1]收入分配不均衡的状况增长显著。

按照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教育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也可以改善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现象。今天,许多贫困家庭子女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及政府和社会的帮助,通过接受较好水平的教育摆脱了父辈贫困的阴影。因此,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应该坚持公平原则,加大对贫困地区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尽可能通过缩小地区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使地区之间人们的收入分配相对均衡。

3.从法律的角度来看,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应该坚持公平原则。

义务教育是国家根据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一定年限和一定程度的学校教育。《教育法》第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第十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午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法》第五条也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第十二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义务教育的各种法律法规,不仅规定了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也规定了政府在实施义务教育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即保障义务教育所需要的人、财、物等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

我国地区间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有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还没有普及,有的地区虽然义务教育暂时普及了,但由于地方财力薄弱,义务教育经费没有保障。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保障一些地区的义务教育经费和在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因此,义务教育财政转移付,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是为了保证一部分地区儿童、少年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必须坚持公平原则。

二、义务教育财政转移交付应该坚持效益原则

1.根据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应该坚持效益原则。

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认为,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通过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从而增加国民收入。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较高的收益,投资者最关注的问题是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对于教育而言就是关注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问题,投资者都追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就是追求较高的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关于效率的概念,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认为,效率是指当群体中一个或更多成员的处境被改善而没有一个成员的处境被恶化时的情况。这种情况,人们称之为“帕累托最优,”并把它视为经济学意义上的高效率准则。

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是财政支出的一种形式,也是政府对公共服务进行投资的一种方式。作为一种投资,它应该追求高效益。

2.根据边际效益递减规律,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应该坚持效益原则。

边际效益递减规律认为,在一个地区或行业,当资本的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再增加一单位的资本投入,其效益就会减少。如果把该资本投入到其它地区或行业,产生的机会效益就会增加。

我国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明显。在东部地区,义务教育比较发达,上海、北京已普及了高中教育,在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过程中,如果再进行专项补助,势必会产生义务教育投资边际效益递减的趋势。而西部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发展水平较低,还处于义务教育投资边际效益递增阶段。因此,应该侧重于对义务教育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贫困地区财政进行转移支付,提高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益。

3.根据边际效用最大化原理,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应该坚持效益原则。

边际效用最大化原理认为,消费者最迫切的需要得到了满足时,效用最大。也就是说,同样量的消费,对于不同层次的需求来说,效用不一样,最迫切需要得到满足的效用大于次迫切需要得到满足的效用。

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所面对的有义务教育发达的东部地区。也有义务教育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对东部地区进行转移支付,好比“锦上添花”,属于次迫切需要满足的效用。只有西部义务教育欠发达的贫困地区,才是最迫切需要义务教育财政转移交付。对这些地区而言,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能使它获得最迫切需要满足的效用。因此,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应该坚持效益原则,加大对西部贫困地区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从整体上提高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边际效用。

支教的原因篇5

关键词:假期支教模式分析;支教地区情况反应;三支一扶政策推进

一、调查背景

据2004年最新的统计数据反映,我国绝对贫困人口有50%在西部,西部宁、云、川、陕、甘等地财政补贴县分别占本省总县数的90%、81%、51%、76%、69%。1993年,全国人均纯收入前10名的省市中,东部占9名,平均收入水平比西部高出近1倍。诸多的数字都向我们诉说着同一个问题:西部=贫困。因为贫困,投射到教育又会出现一组令人心酸的数据。

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SSIC)就高校学子假期活动分别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四个城市的一些高校中进行此次专项问卷调查。共获得有效样本1625个。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以上四个城市的高校学生都相应地存在着社会实践的现象。其中北京有21%的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天津的比例为19%;上海的比例为26%;广州为28%。社会实践各类型学生所占比例是:22%的大学生选择网络公司;4%的大学生选择暑期教师;19%的大学生选择市场调研员;13%的大学生选择营销策划员;16%的大学生选择做志愿者;9%的大学生选择做促销;5%的大学生选择到快餐厅做钟点工;12%的大学生选择其它。

二、调查情况

调查队主要前往上述的贵州黎平罗里乡与四川凉山州西昌市的少数民族偏远地区的教育部门、部分学校进行走访,以期获得当地有关大学生乡村教育志愿服务现状的第一手资料。

整合调查有效调查问卷341份,按照不同大类进行判断式提问和里克特式量表提问的方式对当地的普通群众、当地教育部门主管单位负责人、支教当地教师学生、支教志愿者和相关研究人员进行调查和分析。

同时,将对有关大学生乡村教育志愿服务各个直接或间接的利益方进行意见采集,以形成一份样本适中的社会各群体对大学生乡村教育志愿服务现状思考的一份调查报告。最后,运用社会学、统计学等专业知识,对所获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与总结,思考出大学生与乡村教育志愿服务的模式,并从中探讨如何优化当前的大学生乡村教育志愿服务模式,尤其是针对少数民族偏远地区模式的改进上。

三、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组的实地访问、问卷等形式的调查和分析,结合其它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归纳出以下大学生支教活动受到指摘的四点主要原因:

(一)支教动机私心大于公益心

调查显示,如图表1所示,大学生支教受到批评、指责,甚至反对的原因中,40%的人认为是由于支教过程中,大学生参与支教的目的不一,不是仅仅出于公益或者是锻炼自身的目的,显得过于功利,动机不够纯正。

图表1大学生假期支教效益恶劣的原因来源:大学生假期支教调查问卷

大学生个人或者以团队的名义选择假期支教,其动因是多种多样的。在对问卷调查结果和实际访谈结果的统计中,归纳起来,大学生自身、社会大众以及受教学校和学生认为之所以选择假期支教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支教属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获得另外的学分或者学业加分;2、支教证书有利于申请出国留学、申请研究生、求职等自身发展;3、大学毕业生参与假期支教可以享受一些优惠政策,能借助支教时机准备升学,或为将来考公务员等就业赚取优势。

(二)支教大学生如何“传道、授业、解惑”?

除了大学生参与支教活动动机不纯以外,28%(图表1)的人们还广泛地认为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支教大学生责任心不强。

1.不少支教大学生只追求在支教活动开始前期申请经费和其它支持,并没有进行严谨的策划和前期准备;2.即使在前期有详细、完备的策划,在支教开始后很多也没有严格按照策划做,而是临时备课、临时选择活动,无计划、安排,导致不能达到预期效果;3.只注重在支教期间开展活动,不考虑受教学生和学校原本老师的假期安排,也不考虑学生长远的发展,对受教学生和学校不够负责任;4.很多大学生对开设的课程和活动并不精通,基本算是陪学生玩乐,教学效果不佳。

(三)许多支教大学生“入乡不能随俗”

受教学校一般是经济贫困、地处偏远山区、生活条件差、教育硬软件资源缺乏的地区,支教大学生中有一些不能忍受受教地区艰苦的生活环境,产生挑剔、厌倦的情绪,进而影响支教效果。

(四)大学生支教活动多而不精、新而不实

大学生支教活动开展至今,每年全国各大高校均有数以百千计大学生以个人或者团队的名义申请参加支教活动,有的通过申请学校的支助,有的通过申请公益组织或者其它组织和团体的支助,以西南地区大学生假期支教活动的一个重要代表性的公益组织——“萤火助学”来看,每年参加“萤火助学”的大学生数量众多,就调查者的调查来看,2012年暑期,报名参加萤火助学的支教团队就有近100支,共计有1000多名大学生参加,并且年年递增。

如今,从大学生支教活动的准备和策划中可看到,有诸多创新的活动和项目,但很多只是写在策划中,用于申请经费和其它支持的,实际开展中,并未运用和开展,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意义或者用处不大。(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管培俊《积极推行实习支教一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和农村教育水平》人民教育. 2005( 23) 10- 12

[2]王静.《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可持续发展的思考》科教纵横,2009 [2].

支教的原因篇6

关键词:高校;党支部;管理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6-0090-02

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培养与再教育是学生党建工作得以夯实开展的重要保障。学生基层党建工作能否取得好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党支部书记政治素养的高低和业务水平的精进。因此,如何在党支部书记的培养过程中,有效开展管理合力的借鉴,成为本文思考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合力系统概述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繁杂的系统工作。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培养教育工作也是如此。在系统工程的视角下,从管理合力入手,教育管理者应依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发展规律,有意识地调节内外的各种主体关系和教育资源,以便能有效达到教育管理者既定的培养教育目的和目标。

管理合力系统的要素主要由教育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中介(或方式)三部分组成。管理主体主要指学校党委、学校学生工作部、学院党委(党总支)、导师、学生党支部、党员及党外群众;管理客体主要指受教育者也就是学生党支部书记;管理中介主要包括各种培养教育的方式、方法,如讲座、座谈、调研等。

以阶段性的角度来看党支部书记培养教育的各个层级,本文将以阶段性管理合力问题、层级性管理合力角度,从初期、中期、后期的三个阶段和相对应的培训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三个层级来考察管理主体在党支部书记的培养过程中作用的发挥。

二、管理合力中的第一层级:以“两级建校”为模式的培训机制

学生党支部主要依托班级、专业、学术梯队而建制,因此分为班级党支部、专业党支部、梯队党支部等形式,并以依托实验室成立的梯队党支部在目前工科专业中较为推行。无论是横向的班级、专业党支部,还是纵向的梯队党支部,在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培养教育工作中,都要引入一个层级的培训理念,也就是采取“两级建校、统筹管理、集散结合、分类指导”的培训模式,从而建立行之有效的培训机制,是党建工作的一项基础环节。

“两级建校、统筹管理”的党校培训模式,是指学生党支部的培养教育主要采取每年由校学生工作部、学院党委两级机构组织两次党校学习,包括新上岗党支部书记的岗前培训党校以及老党支部书记的轮训党校。“集散结合、分类指导”的党校培训环节,是指按照集中培训与分散教育结合、统一要求与分类指导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结合,保证学习不断线、分层能递进、知行共促进,最大程度拓展教育的覆盖面,努力提高学生党员的理论水平和先进性意识。

学生党支部书记党校每年以两次为宜,时间控制在七天至十天左右。培训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党支部书记的思想政治觉悟,加强其党性修养,帮助其熟悉党支部工作的具体内容,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使他们在思想政治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尽快胜任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为学生党支部更好地开展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培训环节中,还要注重和中期的激励机制和后期的监督机制相结合。培训的内容中,涵盖监督的考评内容;考评的细则里,印证培训的成效。例如学生党支部书记党校学习,应引入相关研究课题,学期初布置各项选题,学期末总结形成研究报告。报告的形成需要以学期中党支部开展的活动以及具体事例、数据为主要依据,从而形成一个带着问题开展工作,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工作的开放性系统,培养学生党支部书记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也对中期考评,后期监督形成鞭策力、促进力。

在党支部书记培训中,还应引入管理力和决策力的培训内容。高校学生党支部正逐步建设成“学习型”、“实践型”、“服务型”等各类创新型党支部,作为此类组织的领导者,单纯的个人政治素质不足以驾驭好一个富有激情、活跃、动态的成长型组织,将管理学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引入党建中,有利于探索出一条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形成长效机制。

三、管理合力中的第二层级:以“工程建设”为内涵的激励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具有导向功能,还具有凝聚功能和激励功能的特点。在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培养教育中,积极唤起党支部书记乃至全体党支部的内在动力,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能实现自身价值,要建立、健全一套具有实效性、实践性和实用性的激励机制至关重要。

在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培养教育中,教育者应始终贯彻“教育常态化,管理规范化,服务具体化”的理念,在倡导学生党支部争优创先,实行“争当表率”工程的同时,启动“宣讲联席”工程和“述责测评”工程。

(一)深化具有导向功能的“争当表率”工程

号召学生党支部书记率先垂范,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可以积极组织开展一系列评优活动,如“优秀优秀支部”、“优秀主题党日活动”、“优秀党员宿舍”、“优秀学生党支部书记”和“优秀学生党员”等校、院两级评优活动。在评选中,形成各党支部“赶、学、比、超”的良性循环,促进基层党组织的优化发展。

(二)开展具有凝聚功能的“宣讲联席”工程

选拔在“争当表率”工程中的优秀支部书记,组成“优秀事迹宣讲团”,对他们的新方法、新思路进行推广,形成“以点带线、以线促面”的连锁效应。同时,还可以组织“党支部书记联席会”,定期开展交流、研讨工作,形成“1+1”党支部联席制度,组织两个党支部联席开展部分活动以及交流,广泛拓展学习、交流的辐射度。

(三)推行具有激励功能的“述责测评”工程

以党支部书记“述责测评”为切入点,通过前向延伸和后向拓展,搭建形成党支部书记教育的新平台。通过这个新平台,将党性教育、信仰教育、组织纪律教育、党群关系培养、服务意识教育、模范作用发挥等工作统筹规划,形成一个以“述责测评”为凝聚点的体系平台。

四、管理合力中的第三层级:以“三位一体”为方针的监督机制

作为管理客体,学生党支部书记在管理主体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至下,为上级党支部精神得以贯彻实施的传播者、组织者、实施者;至上,为基层党组织状况得以反映的信息员、传递员,因此,建立党支部书记工作考评监督机制十分必要。

党支部书记的工作优劣可由三个方面来进行考察,即上级党组织指导、支部党员测评、党外群众监督,因此可采取上级党组织、支部党员和党外群众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模式的监督机制。包括设立意见箱和网上意见直通车、支部及党员自评、党外群众测评和上级党组织评议等。

在具体操作上,应采取显性和隐性两种方式,显性方式包括明确并实行“三个制度”,即党支部书记述职制度、党员宿舍谈心制度、党支部民主生活制度;召开党员和党外群众座谈会征求意见、上级组织评价等,隐性方式包括无记名问卷调查、开设意见箱和网上意见直通车等,尤其是开设网上意见直通车,将网络的开放性、隐匿性、超时空、快捷化等诸多优势应用于对党支部工作管理的过程进行监督,可有效克服显性评价的不足,且互为补充。以点带面促进学生党支部书记增强自我约束,在“自己找、群众提、老师点、同志帮”的氛围下,帮助党支部书记及时发现问题,改正不足。在管理的媒介上,可采用资料调研、问卷调查、访谈笔谈、实地考察等方式。

五、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

(一)线性层递

一名合格并优秀的学生党支部书记从选拔到培养,将历经一段时间的过程。如果以初期、中期、后期的时间流线来看待这一时期所贯穿在其中的培训、激励、监督等三个机制的话,就不难看出,三者之间呈现了层层递进的关系,即后者在程度与逻辑上较前者加深了一个层面。

因此,管理者在思考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培养教育过程时,要辨证地看待这三者的关系,将其视为一个整体,以管理合力的角度思考各项工作的开展,而不是孤立地看待每一个问题。同时,也要从源头的培训与后期的监督工作上,来反思管理主体的工作。在给予学生党支部书记一个施展自我的平台的同时,也不要忘记给予他们一个充实自我、完善自我的平台和一个比照自我、寻找差距的平台。

(二)互为补充

理解了层递关系,也就不能理解培训、激励、监督三者之间的互为补充。培训机制是基础,决定了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的实施;激励机制是动因,是培训机制和监督机制实施的内在影响力;监督机制是外因,是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成功与否的外化表象。

这就决定了实施培训时,管理主体即培训组织方,要充分地利用各种媒介,最大限度地调动管理客体也即学生党支部书记的积极性,为激励机制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在学生党支部书记开展各项工作的同时,也就是在激励作用的促使下,将培训所学进一步外化并加以创造时,监督机制将最终总结、反馈并见证了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两方面的工作成效。

六、实施培养教育中应遵循的原则

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培养教育中,正处于不断调整和完善之中。这正是因为当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面临环境的复杂性和工作内容、手段的多样性决定的。如果将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培养与教育视为一个系统化工程的话,从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出发,管理主体在学生党支部书记培养教育工程中所应考虑与遵循几点原则:

统一性原则。在学生党支部书记的教育中,坚持统一性原则,既是组织管理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政治性决定的。

开放性原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与外界保持全方位的信息联系,拓宽各种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多方位地获取信息,把握信息,才能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一要坚持纵向联系,即注意把握学生党建工作的历史与现状,注意把握学生教育体制的现状与未来。二是坚持横向联系,注重将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综合加以利用。

协作性原则。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培养教育不能孤立开展,不能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培养相脱离。在学校党委的同意领导下,学校(院)行政、教学单位、实验室、导师、基层党团组织既要相互配合,加强合作,又要职能划分,各司其职,推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民主性原则。变被动的接受方为主动的参与方,让学生党支部书记参与到全过程中来,逐步形成自我完善、自我创新的党支部书记的培养管理体系,从而带动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全面提升。

层次性原则。建立政令统一、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科学管理体系,是正确、高效行使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职能的前提条件。除了遵循目标性原则、整体性原则以外,还要体现层次性的要求,形成系统在纵向上的层次性和合理的整体结构。

适应性原则。学生党支部书记培养教育体系的设计,必须能够适应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规律,从而及时做出科学的分析和调整。

参考文献:

[1]凌荣安,覃双凌.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要抓“四关”[J].改革与战略,2006,(2).

[2]王劲松.略论目标管理在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的应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1).

[3]蒋琦玮,刘辉.以党建创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高教论坛,2008,(10).

[4]刘俊丽.以党建创新带动科研创新――对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4).

支教的原因篇7

一、高等教育成本的内涵

教育成本究竟包括哪些内容?教育成本、办学成本、培养成本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对于这两个问题,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解释;但各类成本在实际中是存在的。我国的教育事业长期实行计划体制,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即“穷国办大教育”,长期以来,办教育讲的是社会效益,不计成本。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曾经一度提出教育产业亿,并改革办学体制,鼓励社会办学,为此,出现了民办学校。民办学校是要讲经济效益的,民办学校可以提高收费标准,提高多少是合理的?依据是什么?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公办学校和同一所学校的不同专业的收费标准可以不一样,依据又是什么?这里面也有成本问题。成本问题是当今各类教育无法回避的问题。社会和学生家长要求高等教育成本透明化是合情合理的。

教育成本是指直接用于教育学生的成本,也就是教育支出的直接费用,不包括以行政管理费为主要内容的间接费用。教育支出主要包括教师的工资及课时费、辅导员的津贴、课桌椅、图书资料和教学设备的折旧、助学金、奖学金、学生活动等方面支出。办学成本的范围比教育成本大,除含教育成本外,还应包括学校的日常公用经费、科研经费和基本建设支出。培养成本除含教育成本外,还应包括家长和社会在培养人才方面的支出,如:学生的教材费、伙食费、实习费、校外培训费等。三种成本是以教育成本为核心发生联系的,但有各自不同的内涵。

教育成本在各类学校表现出差异是正常现象。因为不同的学校对教育学生直接投入的资金是不一样的,如:教师的课时费标准不同,科研经费投入不同,学生的使用设施不同,即使在同一所学校,各专业的教育成本也是不同的。国家允许不同专业有不同的收费标准,理工科专业比文科专业收费标准要高。

二、高等教育成本核算是现实的需要

在我国,尽管教育成本核算的讨论刚刚开始,但实际中已提出了核算教育成本的要求。1997年颁布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规定,社会力量所办学校是非营利性组织。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根据在校学生人均教育成本,规定高等学校年经费开支标准和筹措的基本原则。”国务院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学生实行缴费上学制度。缴费标准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按生均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和社会及学生家长承受能力因地、因校(或专业)确定。”

随着学生缴费上学的普遍实行,学生(或其家长)已成为教育服务的购买者,对于教育服务价格确定依据的教育成本自然非常关心。所以,无论是进行教育成本研究和分析,加强教育管理,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还是确定学校的经费开支标准、筹措原则和学费标准,以及防止学校的营利倾向,满足学生了解教育成本的要求,进行教育成本的核算都是必要的。

三、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前提

为什么从60年代初提出教育成本核算的设想,到90年代末教育成本核算还仅停留在理论讨论上?最主要的原因是学校的社会定位属于非营利组织,传统上不计算盈亏,不核算成本。

要提供系统准确的教育成本信息就需要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教育成本核算是学校会计核算的一部分,它受学校所处社会经济环境的制约,要求遵循会计核算的共同要求。在我国,出于核算教育成本的需要,对于一些会计原则的采用,还会与现行的学校会计制度有一定的差别。

1.教育成本核算的会计前提

学校会计与其他单位的会计一样,都是在会计基本前提下运行的。会计基本前提在国外通常被称为会计假定。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明确将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会计期间)和记账本位币作为我国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教育成本核算同样受上述四个会计基本前提的制约。

(1)教育成本核算的主体。提供教育成本信息,首先要考虑的是提供哪一个单位的成本信息,亦即教育成本核算主体或成本主体的确定。成本核算的主体必须从产品生产者或提供者的角度考虑。具体到教育产品,其提供者是学校,学校就自然地成为教育成本核算的主体。但是从学校管理的要求出发,以院系为单位组织内部成本核算,提供管理所需的成本信息以考核、控制院系的成本支出,是可行的。因此,可以将高等学校作为对外提供成本信息的教育成本核算主体,院系作为提供内部成本信息的成本核算主体。在具体的核算组织上,可分为两级进行:院系一级核算教学成本;学校一级核算公共成本,并将公共成本分配到教学成本中去,核算出完全的教育成本。

(2)教育成本核算的期间。教育成本核算的期间,是指核算、报告教育成本的周期。教育成本核算的会计期间可以有学期、学年、培养周期和公历年度等几个选项。从正确的核算成本的要求看,以自然的业务运作周期作为成本核算的期间比较适当,但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各级学校会计制度规定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为了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可以借鉴企业会计的原理,运用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学校按每月的会计报表,形成1-12月的公历年度会计报告上报,以满足政府部门的需要;内部成本核算和成本报告以系为核算单位,以学生培养周期为成本报告期。

(3)持续经营与教育成本核算。教育成本核算必须遵循持续经营假定,否则教育成本就不准确,核算教育成本的许多账务处理,如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的预提、待摊就失去了理论基础。

(4)货币计量与教育成本核算。货币计量是任何会计记录的基础,教育成本核算自然是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进行的。但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在以教育成本为基础确定学费、教育拨款时,应考虑以重置价值矫正历史成本计量的不足。

2.教育成本核算的原则

教育成本核算一般应按照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确定的会计原则进行。为了核算教育成本,学校在遵循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大部分会计原则的基础上,还必须遵循以下会计原则:

(1)权责发生制原则。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各级学校会计制度要求学校实行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制,要求会计主体收入和成本费用的确认,均以现金是否收到或支出为标准。高等学校的学费等收入纳入预算外管理,由财政下拨,财务处理是以实际收到款项作为收入处理,这一点难以改变,必须采用现金制。但大量的预付账款不作为成本、费用支出会使当期的成本、费用信息失真。显然,收付实现制不能正确地反映当期的实际收入和费用、成本。因此,为核算教育成本,至少在确认费用支出时,必须采用权责发生制而舍弃收付实现制。

(2)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当前,很多高校在进行新校园建设,为了达标评估,购买大量的教学设备,这些固定资产的投入绝大多数是以负债方式,如果作为当期的支出,不仅收支不能平衡,而且也不配比。必须以提取固定资产折旧的方式分摊到各受益期。因此,学校的支出中,也存在着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要准确地核算教育成本,就必须遵循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

四、高等教育成本的规范化管理

高等教育成本之所以受到社会各界人士议论纷纷,高校叫苦连天,其根本原因是教育成本没有实行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办高等教育能不能赚钱,没有利润为何民办高校能生存,教育机构能否给社会一个明白账,学校的经费节余和各项基金能否代替利润的含义。,这一系列问题需要国家出台法规。企业的成本、费用、利润是有明确规定的,一方面由会计准则明确,另一方面由企业所得税法对企业的各项成本、费用的列支范围作了明确规定。因此,企业会计计算经营成果和应税所得有据可依,有法可依。

高等学校的财务会计采用事业单位预算会计,注重收支平衡和预算管理,对各项支出没有统一的规范化的标准,财政主管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有时针对一些当时的突出现象出台一些文件和政策。这些临时性的规定对教育支出的管理没有足够的时效性和法制性。

支教的原因篇8

【关键词】 教育发展 社会支持系统 理论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促进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谋求本国竞争优势的基本战略。我国已经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落实这一战略地位,需要构建教育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切实明确全社会共同承担教育发展的责任,广泛开展教育发展的社会支持行动,全面利用社会资源来支持教育发展。因此,本文对教育发展社会支持系统的有关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教育发展社会支持系统的内涵

从一般意义上讲,社会支持系统是指由若干社会支持要素以一定联接方式构成的具有社会支持功能的有机整体。它规定社会支持要素与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社会支持主体、社会支持行为和社会支持对象是社会支持的三大要素。社会支持主体是一切参与社会支持行动或发生社会支持行为的社会组织和个人。社会组织包括正式社会组织和非正式社会组织。正式社会组织主要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非正式社会组织主要包括家庭、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和无名小团体。以此为依据,社会支持系统可分为正式社会支持系统和非正式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行为是指具有社会支持功能的行为,在性质上有客观性与主观性之分,其中客观性社会支持行为,如物质援助、帮扶行为等,是那些具有客观真实性的社会支持行为;主观性社会支持行为,如安抚、同情、尊重等,是以社会支持对象主体对此的感知为认定前提的社会支持行为,即是说,不为社会支持对象主体所感知的行为,不是主观性社会支持行为。以此为依据,社会支持系统可分为客观性社会支持系统和主观性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行为在内容上有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制度、信息、技术和心理等等之分。以此为依据,社会支持系统可分为社会支持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制度、信息、技术和心理等等系统。社会支持对象是指社会支持的对象化主体和客体。社会支持的对象化主体是一定的社会组织和个人,社会支持的对象化客体是一定的事物。

各社会支持要素之间的联接,就是社会支持主体与社会支持行为之间的联接,社会支持主体与社会支持对象之间的联接,社会支持行为与社会支持对象之间的联接,其中社会支持主体通过社会支持行为与社会支持对象相联接。各社会支持要素之间的一定联接方式是社会支持主体选择一定社会支持行为对一定社会支持对象施加影响的方式,这种影响就是社会支持功能。各社会支持要素之间的联接具有怎样的社会支持功能,直接与社会支持行为的广度、强度和深度相关,而社会支持行为又直接与各社会支持要素之间联接方式相关,各社会支持要素之间的联接方式不同,社会支持行为的广度、强度和深度就会有所不同。

社会支持系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支持系统是指包括政府直接作用于社会支持对象的社会支持行为在内的社会支持系统。狭义的社会支持系统是指不包括政府直接作用于社会支持对象的社会支持行为在内的社会支持系统。本文所讨论的教育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属于狭义的社会支持系统范畴。

教育发展的顺利推进依赖社会支持。教育发展处在一个统一运行的社会系统之中。教育系统是社会的子系统,它以教育发展作为自己的生存和运行方式,就像社会系统以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己的生存和运行方式以及物质以运动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一样。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都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和时序性。作为系统的社会整体发展,只有获得各个社会子系统及其发展的支持,才能顺利推进;同样,各个社会子系统的发展,只有获得整个社会及其发展的支持同时获得其他各个社会子系统及其发展的支持,才能顺利推进。因此,教育发展,只有获得社会支持,才能顺利推进。

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效果依赖与此相适应的社会支持系统。系统论认为,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因此,把社会支持作为一个系统来对待,认识这一系统的各个特点和规律,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构建好、控制好和管理好这一系统,使它的存在与发展合乎教育发展的需要,实现社会支持的优化、整合,就能大大提高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教育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支持系统,即是以提高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效果为目的,以教育发展为社会支持对象,以社会资源性支持和社会环境性支持为主要手段的社会支持系统。教育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支持系统的共同点是:它们都包括社会支持主体、社会支持行为和社会支持对象三大社会支持要素,都以一定方式把各社会支持要素联接起来,都是具有一定社会支持功能的有机整体。二者的联系在于:教育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是一般社会支持系统的特殊的子系统,一般社会支持系统的特点和规律适用于教育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教育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还有自身的特点和特殊规律。由于社会支持的对象是教育发展,而教育发展既涉及到人,也涉及到事物,因此,教育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既以教育中的教师和学生作为社会支持对象,又以教育中的事物作为社会支持对象。由于教育发展是一种实践,而这种实践既可以通过其他社会主体参与其中来获得社会支持,也可以通过其他社会资源的利用来获得社会支持。前者不适用于精神病人这类的社会支持,因为其他社会主体不可能通过参与精神病而去支持精神病人;后者适用于各种社会支持。因此,社会参与性支持和社会资源性支持是教育发展的社会支持所使用的主要手段。

二、教育发展社会支持系统的特点

教育发展社会支持系统的特点,既包括一般系统所具有的整体性、关联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和时序性,又包括一般社会支持系统所具有的社会性、无偿性和选择性,还具有自己特有的战略时序性、国运关联性和责任全民性。

1、战略时序优先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对教育发展社会支持系统所具有的战略时序优先性的基本规定。教育为国家未来培养人才,教育是实现国家美好未来的根本手段。百年大计,作为国家未来长远大计,就是国家战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就是以教育为本的国家战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就是把教育发展战略放在国家战略的优先时序上。教育为本,教育优先发展,就是国家的战略时序。因此,合乎这一战略时序要求的教育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不仅具有战略意义,而且在社会支持系统战略中处于优先的时序。

2、国运兴衰关联性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这是对教育发展社会支持系统所具有的国运兴衰关联性的基本规定。国家要发展,民族要振兴,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只有教育发达,才会人才济济;只有人才济济,才有国家昌盛,民族兴旺。教育落后,人才不济,则国家衰落,民族沉沦。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与教育息息相关。成功的教育,发达的教育,要靠提高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效果来实现,而实现的手段之一就是构建好管理好教育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因此,教育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与国运兴衰密切关联。

3、振兴责任全民性

教育振兴,全民有责。这是对教育发展社会支持系统所具有的振兴责任全民性的基本规定。当今社会已进入科技知识广泛运用于生产和生活的时代,教育是实现科技知识传承和创新的根本手段。接受一定年限的教育进而获取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科技知识,是每个人的生存之道、发展之道和成功之道。这个“道”既是每个人必须享有的权利,同时又是每个得“道”人必须承担的责任。以得“道”之权利还拥“道”之责任,这才叫公平。教育振兴,作为百年大计,作为国运兴衰攸关的优先战略,更是与每个人生存体面与否攸关,发展全面与否攸关,成功顺利与否攸关,因而全民有责。全民承担教育振兴的责任,是通过全民对教育发展的社会支持来实现的,也就是通过教育发展社会支持系统的全民参与来实现的。因此,教育发展社会支持系统具有振兴责任的全民性。

三、教育发展社会支持系统运行的长效机制

教育发展社会支持系统运行的长效机制,就是保证教育改革有效推进,教育发展有效实现,教育质量有效提高,教育成果有效享有的机制。它是教育发展社会支持系统运行规律的体现,是由以下几种机制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一是教育改革的社会共商机制。教育改革由社会力量共同来协商和支持的机制,本质上是教育改革的复杂性使然。教育改革比经济改革更为复杂。如果说经济改革的实质是使资源配置更为合理,而资源配置更为合理最终又归结为使人对自然的改造更为有效、更为合理,那么,教育改革不仅在于使资源配置更为合理,而且在于使教育对社会的改造更为有效、更为合理,使教育对促进人的发展更为有效、更为合理,而社会发展的复杂程度,人的发展的复杂程度,比自然演变的复杂程度高得多。科学界对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度,远不及对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认识深度。一个产品出了质量问题,可以回收、销毁,一个人的教育出了质量问题,就不是可以通过回收、销毁而能解决的问题。教育改革是极为复杂的改革,既要探索和遵循经济规律,又要探索和遵循社会规律,还要探索和遵循人的发展规律。越复杂的改革,越需要群策群力,越需要社会各界贡献智慧和力量。教育改革只有通过社会共商机制才能长效推进,因此,教育改革的社会共商机制,是实现教育发展社会支持系统长效运行的重要机制。

二是教育发展的社会共谋机制。教育发展由社会力量共同来谋划和支持的机制,本质上是教育的外部性使然。教育具有生产和消费上的正外部性,即教育的生产和消费对该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外的社会、单位和成员能带来好处而不必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这种正外部性使得教育具有公益性。这种公益性所要求的教育资源配置和所形成的教育利益关系,是通过政府、社会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来调节的。政府的这种调节手段,就是政府的教育参与和教育财政;社会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这种调节手段,就是它们的教育参与和教育捐资。只有通过这种调节,教育正外部性的成本才能得到补偿,教育供求的社会均衡才有望实现,教育发展才有望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政府教育财政的力量是有限的,即使不考虑这种有限性,它也不能代替社会力量对此的调节,因此,教育发展只有通过社会共谋机制才能长效实现,教育发展的社会共谋机制,是实现教育发展社会支持系统长效运行的重要机制。

三是教育质量的社会共保机制。教育质量由社会力量共同来保障和支持的机制,是教育质量的最终评价和最终保障使然。教育质量的保障,必须通过完善的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和评价活动来实现。这种制度不仅包括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而且包括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的制度安排。教育质量最终归结为人才质量,而人才质量只有在人才使用过程中才能得到评价和检验。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质量的评价最有发言权。教育质量的社会评价是教育质量的最终评价,教育质量的社会保障是教育质量的最终保障。只有依靠社会力量,通过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的制度性活动,通过由此而形成的教育质量社会共保机制,教育质量才能长效得到保障。因此,教育质量的社会共保机制,是实现教育发展社会支持系统长效运行的重要机制。

四是教育发展成就的社会共享机制。教育发展成就由社会共同来分享的机制,是教育发展社会支持责任与利益之间均衡使然。尽管教育的外部性要求社会承担支持教育发展的责任,但是,教育的外部性往往难以成为社会支持教育发展的直接驱动力。学校为社会支持单位提供一些无偿服务,如为他们提供学校网络服务、图书馆服务、闲置的校舍服务、培训服务等,是社会支持教育发展的直接的动力源泉,它使得教育发展的社会支持责任与利益之间直接达到了一定的均衡。这种均衡是通过教育发展成就的社会共享机制来实现的,是教育发展社会支持得以长效维持的必要条件。因此,教育发展成就社会共享机制,是实现教育发展社会支持系统长效运行的重要机制。

四、构建我国教育发展社会支持系统的基本原则

构建教育发展社会支持系统的原则,是教育发展社会支持系统的特点和运行规律的具体体现。根据以上讨论,构建我国教育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必须坚持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一是从时代要求和中国国情出发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构建我国教育发展社会支持系统,要坚持这一活的灵魂,就必须坚持从时代要求和中国国情出发的原则。从教育发展的角度看,时代要求和中国国情,就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指出的那样,就是:“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是,“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这表明,构建我国教育发展社会支持系统的从时代要求和中国国情出发的原则,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为基点,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为根本目的的构建原则。坚持这一原则,要求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和提高国民素质的责任,为青少年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发现和培养高技能人才、创新人才和拔尖人才创造良好环境,广泛开展对教育发展的社会支持行动,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二是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统一的原则。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分别是构建我国教育发展社会支持系统的主导型力量和自主性力量,没有政府引导,构建我国教育发展社会支持系统就缺乏主心骨、方向性和制度保障;没有社会参与,构建我国教育发展社会支持系统就会缺乏社会活力。在构建我国教育发展社会支持系统的过程中,把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统一起来,就是要通过政府对相关体制和政策的完善,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不断扩大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扩大学校与社会的合作,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

三是标本兼治和综合治理的原则。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社会支持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教育发展社会支持的观念淡薄、主体多元化发展缓慢、行动缺乏广度、深度和力度、结构不尽合理和功能发挥不够充分等。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构建教育发展社会支持系统来解决。但是应该看到,我国教育发展社会支持系统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教育发展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还存在制度,其主要表现是:在构建教育发展社会支持系统的制度安排上,存在以行政部门为单位的条块分割的问题,具有单一性和封闭性,使得构建教育发展社会支持系统成为教育部一家的事,难以对其进行综合治理;在教育发展的社会支持上缺乏制度保障;教育发展的社会支持责任和义务还没有纳入法治轨道。在构建我国教育发展社会支持系统的过程中,要标本兼治和综合治理,就是要在解决上述突出问题的同时,着力消除相关制度,切实形成教育发展社会支持的长效机制,使我国教育发展社会支持系统成为促进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手段。

(注:本文作者系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人民日报,2010-07-29.

[2] 肖昊:高等学校运行机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3] 龙溪虎、巢传宣:大学生求职期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J].公共管理,2009(6).

[4] 李海静:论构建和完善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J].考式周刊,2010(17).

上一篇:年底消防安全培训范文 下一篇: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