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实习工作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2 19:00:53

支教实习工作报告

支教实习工作报告范文第1篇

校园经历:人生规划从这里开始

高强在学校的生活是最丰富多彩的,在忙于学业的同时参与了无数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学工部做助理,参与学校的招生,参与学生的就业指导;担任学生会部长、主席,组织各种大型比赛,拉来名企赞助:做新生的辅导员,去云南调研农村文化,去深圳采访劳动专家,参加了团中央研究生支教团,去部级贫困县义务支教扶贫一年……高强说,一个人的成功需要不断地努力,需要有积极的心态,更需要远景的规划不谋远虑,必有近忧。

在校园生涯中,最让高强难忘的是他的支教生活。那一年的艰苦岁月让他学会了更加理性地思考,能够以更加成熟的心态去面对未来。除了不停地思考,高强觉得自己这一年的生活也充满了无穷的乐趣,和学生打成一片的喜悦,和学生称兄道弟的快意,以及学生成绩突飞猛进后的惬意,都让自己觉得生活具有无限意义。高强在大学获得了无数的荣誉。但他说,自我的激励和不停的奋斗才是唯一的出路,而规划好自己的人生也同样重要。因此,当他在学校的时候,就不停地校正着自己的目标。在大学四年里他的学业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连续三年都是年级综合排名第一。

职场经历:坚持是我学会的第一步

高强清楚,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要想成就自己的职业发展,必须有一定的社会实践基础,于是,在大学的时候高强就开始做“练手”的准备。

高强一开始去广州一家非常小的调查公司实习在那里他完全感觉不到企业的文化和价值,也学不到想要的东西。在上了一周班之后,高强决定离开。于是高强带着四份简历,在交通方位都弄不清楚的广州城内跑了当地名气比较大的四家市场调查公司。当天,他就得到了三家公司的面试机会,随后的两天里两家公司给了他实习的机会。高强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只要你敢想,敢为,勇于坚持,你就有机会实现梦想。

高强说,包括能来雅虎实习,坚持和信心也是得以成行的最重要原因。他并不认识雅虎的任何一个人,而且自己的专业和实践与求职部门的工作要求远不相干,面试之后高强甚至已经到了被淘汰的边缘。但高强的积极和主动还是为自己赢得了一线机会,通过邮件的沟通,经理决定再给这个执着的小伙子一个机会。于是,高强接受了新的考验,按指定要求完成一份工作报告。在余下的日子里,高强没日没夜地查看资料,搜集数据,除了吃饭。上厕所,他不敢把时间浪费在任何事情上。圆满完成任务的高强终于得到了公司的实习通知。他又一次超越了自己!

高强还有过在省级政府机关、私人企业实习的经历,所有的实习实践都让他逐步明确了自己的求职追求,也在不断增强他的信心。他相信努力和坚持会让一个人越来越强,也会给人带来越来越多的机会,而坚持是他学会的第一步。“别人说‘外企给人的光环是高薪,机关给人的感觉是高官厚禄、衣食无忧,我想这些都不是全部,所有的东西在外行看来都是堡垒,只有当你真正进来后才会发现,有各自不同的意境和情趣,也有各自不同的弊端,重要的是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都应该去尝试。”高强如是说。

关于自己:理想继续启航

支教实习工作报告范文第2篇

四是注重宣传引导,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学校充分利用网络、校报、校刊、广播台、电子显示屏、宣传橱窗等宣传思想阵地,开设了专栏、专版和专题,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行了全方位宣传报道。编发学习实践活动情况简报数十期,订购学习资料28000余册,编印《*大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资料》14000余册,新华社、《光明日报》、《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华龙网等媒体报道学校学习实践活动相关新闻数十篇次,全面展示学校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思路、新进展、新成效,在全校上下营造了积极参与支持学习实践活动的浓厚氛围。

学校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的如期顺利起步、扎实有效推进,得到了部属高校学习实践活动指导检查工作组第十一组的关心帮助和大力支持,从制定活动方案、确定实践载体、深入调查研究,到解放思想讨论等重点环节,指导检查组都给予了细心指导、进行严格把关。指导检查组成员还深入基层,多次出席学校及部分二级党组织的学习实践活动,认真听取意见,对活动的开展提出了很多高水平的指导意见。在此,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热情关心和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前一阶段工作成效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看到,存在的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基层党组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发展不平衡,个别二级党组织活动氛围不够浓厚,在一些党员干部中还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厌倦情绪和于己无关的思想甚至认为活动牵扯精力、影响工作;二是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少数党员工学矛盾处理得不当不妥,未能切实做到两不误、两促进;三是对毕业生党员、实习学生党员的学习培训还存在薄弱环节;四是个别单位的调研工作、解放思想讨论还有待进一步深入,问题找得还不准,要解决的问题存在大而全、大而空的现象。五是边学习边调研边解决问题抓得不力。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周密安排,认真落实分析检查阶段的各项任务

同志们:从今天开始,学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入第二阶段,即分析检查阶段。分析检查阶段是把学习调研阶段取得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的关键阶段,在整个学习实践活动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对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至关重要。这一阶段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主要任务是征求意见、找准问题、分析原因、理清思路、明确方向。时间为1个半月左右,到6月中旬基本结束。这一阶段要抓好抓实3个关键环节。

第一环节,交心谈心,认真开好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搞好分析检查的基础。各级领导班子要带头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

会前,要做好三项准备工作:即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基层和师生员工对领导班子及成员的意见;领导班子成员要相互交心谈心,沟通思想,交换看法,虚心听取群众意见,互相帮助,增进理解,加强团结;认真撰写发言材料,进行自我检查。

会上,要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分析检查个人和领导班子在推进学校事业科学发展、服务基层和群众方面存在的差距与突出问题,着重查找推进本单位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等方面的主要问题。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重在分析问题,重在明确方向;不纠缠历史旧账,不纠缠个人责任,对领导干部以往工作中的成绩和问题要历史地、客观地、辩证地看待,努力形成民主团结、敢讲真话、务实创新的良好氛围。

第二环节,实事求是,努力形成高质量的分析检查报告。这是分析检查阶段的中心环节,是前段活动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整改落实的主要依据,是整个活动的灵魂。学校和各二级党组织都要形成分析检查报告。形成分析检查报告,要注意:

第一,要充分把握好分析检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具体来说,要把握“四个理清楚”:即理清楚在学习调研基础上,紧密联系实际,进一步明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本单位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形成了哪些思想共识;理清楚近年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包括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问题,并分析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方面的原因;理清楚科学发展上水平的主要思路,列出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可以立即解决的突出问题和经过努力在一段时间内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举措;理清楚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领导班子党风党纪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措施。

第二,分析检查报告要突出检查分析问题、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这个重点,关键是要找准问题进行分析检查,避免写成一般性的工作报告。分析检查报告和一般性的工作报告的区别在于,工作总结、工作报告以讲成绩为主、讲问题有一段话就够了,分析检查报告则以讲问题为主、讲成绩有一段话就够了;工作总结、工作报告讲问题比较概括,分析检查报告要求讲问题深入透彻、点到要害。

第三,分析检查报告初稿形成后,各级党组织要召开党委(支部)扩大会议充分讨论修改,并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要听取各级党员干部的意见、教师学生的意见和专家的意见。要经过几上几下的程序,进行反复修改完善。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要全程主持分析检查报告的起草工作,不能把起草的任务简单地交给由工作人员组成的写作班子,寄希望于他们起好了稿子,班子讨论一下就可以了。

总之,要使分析检查报告的形成过程,成为领导班子深化认识、达成共识的过程;成为领导班子查找和解决突出问题,不断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创新的过程:成为领导班子不断增强大局意识、战略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的过程;成为领导班子提高驾驭全局能力、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强化求真务实作风的过程。

第三环节,集思广益,扎实搞好群众评议。组织群众评议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是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一个新举措,目的就是要倾听民声、体察民意、集中民智。组织群众评议要注意:

第一,参评人员要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参加评议学校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的人员范围包括校领导、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校党代会代表、教代会常委、派主委、教师、学生、离退休教职工等方面代表。中层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评议人员包括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部门工会主席、教代会主任、分团委书记、办公室主任、系(教研室、实验室、资料室)主任,全体正高职称人员,师生代表等。

第二,精心设计评议内容,尊重群众的评议意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如召开座谈会或书面评议等形式进行评议。评议中提出的正确意见要体现到修改后的分析检查报告中。

第三,做好分析检查报告和群众评议结果的公布工作。群众对分析检查报告的评议不是一次单纯的投票,而是全过程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的一种保证。公开的具体范围、方式由各单位掌握。要通过组织群众评议,使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更好地反映实际情况、更好地体现群众意愿、更好地凝聚集体智慧,更加广泛地形成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在科学发展上的共识,使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成为指导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文献。

三、准确把握中央精神,确保第二阶段活动取得实效

同志们:中央对当前开展的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高度重视。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审议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指导意见》时强调指出,高校无论是面临的问题还是活动的方式,都与机关有明显区别,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各级党组织的不同特点,加强对活动的分类指导。同志在最近召开的中央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针对高校的学习实践活动,提出要着重查找并解决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和谐校园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刘延东同志在有关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高校学习实践活动开局良好,希望各高校以此为契机,紧密联系实际,端正办学方向,找准突出问题,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科学发展,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李源潮同志在省属高校学习实践活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高校学习实践活动要抓住学校、院系两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这一重点,紧密联系实际、突出高校特点,力戒形式主义、务求取得实效,加强调查研究,区别情况分类指导。

中央领导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我们推进分析检查阶段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分析检查阶段任务很重,要求高,时间紧,必须加强领导、统筹兼顾。各单位要始终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中心工作,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认真对待、行动上积极主动。要像抓学习调研阶段的工作一样,高标准、严要求,确保程序、时间、质量到位,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第一,要在继续深化学习、理论武装上下功夫。同志最近指出,学习培训要注意防止形式主义、走过场,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学得不深、不透、不实,浅尝辄止,敷衍了事;要防止不联系实际、“空对空”,把学习理论同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和发展问题割裂开来,从理论到理论,就学习抓学习。目前,学习调研阶段已告一段落,但是学习任务远没有结束,要紧扣工作继续深化学习,通过学习来推动工作。一方面,要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学习,通读、读通两本书、三本书,特别是要认真学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有效地推进科学发展观进课堂工作。另一方面,要紧密联系实际深化调研,要把学习调研的成果体现和运用到分析查找自身差距和不足上,体现和运用到形成高质量的分析检查报告上,体现和运用到推进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总体思路、工作要求和主要举措上。

第二,要在进一步解放思想、形成共识上下功夫。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当前,*大学的改革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关键阶段。能不能克服面临的各种能预见到的或意想不到的困难,能不能克服面临的一些体制机制的制约,取决于解放思想、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开展解放思想讨论,务必紧密联系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围绕破解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解放思想;务必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和发展实际,围绕破解科学发展难题解放思想;务必紧密围绕“调整结构、强化科研、创新体制、构建和谐”的实践载体解放思想。校领导要带头解放思想,带头克服阻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带头强化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改革意识和实干意识,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广大党员于部解放思想。

第三,要在真正找准突出问题上下功夫。要把查找问题作为分析检查阶段的重要一环,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深入查找。领导班子成员要结合分工,重点查找个人和班子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分析检查报告必须充分反映实际情况,要突出细节、突出具体、突出举措,诚心诚意听取群众意见,勇于正视和深刻剖析存在的问题,敢于直面矛盾,切实把存在的问题找准、找全、找实。对找出来的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刻分析原因,深挖思想根源,说实话,讲真话。

第四,要在严格进行分析检查上下功夫。学校和中层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在分析检查时,要相互沟通思想,交换看法,提高分析检查的质量。突出分析和检查两个环节,一是科学分析原因,通过现象看本质,深入分析影响和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特别是体制机制问题,分析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防止敷衍了事、避重就轻,避免写成一般的工作性报告;二是深入检查领导班子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不深、查找的问题准不准、原因分析得透不透、发展思路清不清、工作措施行不行,防止轻描淡写、文过饰非,为下一阶段的整改落实打下坚实基础。

第五,要在突出实践特色、边学边改上下功夫。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听取建议,目的还是为了解决问题,促进科学发展上水平。因此,分析检查阶段的各项工作必须要以促进有效的整改落实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要对问题进行分类,明确哪些问题解决已经具备现实条件,在近期内经过努力可以解决,哪些问题解决难度较大,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解决。二是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对近期可以解决的要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立即着手解决,对需要经过努力才能解决的,要明确思路、目标和步骤。对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要进行系统梳理。当前,要重点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带着对学生的深厚感情和极端负责任的态度,以“非常时期,非常责任,非常决心”来全力以赴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结合起来,与全面完成今年各项工作任务结合起来,统筹兼顾,精心安排,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支教实习工作报告范文第3篇

国家税务总局近日下发通知,就个人因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取得补贴收入的纳税问题进行了明确:个人取得的用车补贴和相关报销按照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条的有关规定,因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而以现金、报销等形式向职工个人支付的收入,均应视为个人取得公务用车补贴收入,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矿产资源税改革意在遏制浪费

日前,本刊记者从国家安监总局了解到,2006年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将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以储量计征煤炭资源税费并与回采率挂钩,适度提高煤炭成本中资源、环保、安全、科技和劳动保险费用含量,减轻国有煤矿企业负担,推进工伤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改革等一系列经济措施。

据悉,今后将对资源类产品开征权利金、资源税和特别收益金,目前已经设计出了特别收益金比例,在具体方案中,除了调整税率外,还会改变计征办法:除将资源税从量征税改为从价征税外,资源税征收范围也将扩展。

新汽车消费税将于今年4月份起开始征收

据悉,今年4月1日我国将实施新的消费税政策。从新消费税征求意见稿中反映的情况看,税率变化最大的是大排量车型,而大排量车型中SUV和越野车首当其冲。由于大多数SUV和越野车排量都在2.4以上,因此,新消费税将给这一领域车型成本带来2%~15%的增长。

河南地税局开刀超标收费幼儿园开兴趣班要征税

日前,河南省地税局就向学校超标准收费征税问题专门发文:全省各类学校,包括全部收入为免税收入的学校以及托儿所、幼儿园,必须在5月1日前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按期进行纳税申报,并按规定使用发票。

河南省地税局有关人士介绍说,对于从事学历教育的学校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超过规定收费标准的收费以及学校以各种名义收取的赞助费、择校费等超过规定范围的收入,不属于免征营业税的教育劳务收入,一律按规定征税;对于托儿所、幼儿园以开办实验班、特色班和兴趣班等为由另外收取的以及与幼儿入园挂钩的赞助费、支教费等超过规定范围的收入,不属于免征营业税的范围。

人才

cPA专业方向学生境外实习项目正式启动

2006年2月下旬,中注协在京举办“CPA专业方向学生境外实习出境前培训班”,CPA专业方向学生境外实习项目正式启动,精心选拔出的五十余名CPA学子即将出征。

在中注协的积极推动下,首批来自全国19所高等院校CPA专业方向的53名学生,将分两批前往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会计公司进行为期3个月的实习。在这次培训班上,主要为实习学生讲授了基本的外事礼仪、外事纪律,相关审计技术、审计程序基础知识,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中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有关情况。

财政部首选行政事业类高级会计人才

继2005年开展审计类、会计学术类高级会计人才选拔之后,财政部将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大规模“海选”行政事业类高级会计人才,以适应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和会计行业发展要求,培养和造就一批精通业务、善于理财、熟悉国家财经法规、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人才,促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此前,财政部副部长王军曾提出,要努力构建“企业类、审计类、会计学术类、行政事业类”四大类会计领军人才。随着行政事业类高级会计人才选拔与培训工作的完成,将使得前述四层次高级会计人才的选拔、培养体系正式宣告建立。

政策法规

国资委:国有资产法正在起草之中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黄淑和3月5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正在牵头起草国有资产法,有望为国有资产产权调整、产权改革和产权流动等问题指明方向。

据了解,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去年12月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2006年立法计划》,指出2006年在法律草案或立法时机成熟时安排审议的法律案共14件,其中就包括制定国有资产法。在参加了内蒙古人大代表团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审议讨论后,黄淑和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表示,国资委对目前热议的管理层收购问题采取的是“管理规范”的态度,以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国家发改委收紧外资免税审批权

国家发改委日前下发文件,自3月1日起,省级政府对鼓励类外商投资项目进口设备免税确认权限,由1亿美元收紧至3000万美元以下。地市级政府无权对免税项目审批。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一举措是为了防止地方政府任意放宽外资“超国民待遇”。

此外,发改委的新文件还规定,国家试点企业集团、国家计划单列企业集团不再承担外资项目的核准职能,也不再办理国家鼓励发展的外资项目进口设备免税确认事项,其免税确认书由国家或省级发展改革委办理。

金融

外管局:近期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

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司司长邹林近日表示,中国计划近期内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基本可兑换。不过他强调,人民币实现完全可兑换仍是一项长期目标。

实现包括资本项目可兑换在内的人民币完全可兑换,是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也是我国参与世界合作与竞争所必须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在经常项目可兑换情况下,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资本流动的管制效率会愈来愈低,资本项目开放已经成为一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的必然结果。中国在1996年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资本项目的开放也在积极有序地推进。根据2004年年底的评估,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划分的43个资本交易项目中,目前中国有一半的资本项目交易已经基本不受限制或有较少限制,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已经实现了部分可兑换。

银联卡跨行查询收费暂搁浅

本刊记者从银联及相关银行获悉,原定于2006年4月1日起实施的银联卡跨行查询收费已暂时搁浅,中国银联近日已经以函件的形式明确告知各家成员银行。知情人士称,此次收费暂不执行是由于相关系统需改造升级,以及各成员行尚未做好收费前的公告工作。

中国银联于3月7日下发的《关于调整查询收费范围和时间的函》中称:综合考虑各方建议后,查询收费的范围调整为,只对ATM渠道发起的跨行查询交易收取手续费,其他渠道,包括POS、网上等渠道发生的跨行查询交易暂不收费;而境内跨行查询收费、跨境查询收费以及调整跨境取现交易手续费的工作原定于2006年4月1日起实施,但根据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正式实施时间近期将另行函告。

审计

境外央企要定期内审

随着“中航油事件”收官,中国境外国有资产的监管首次走出盲区。日前,国资委要求央企境外投资要建立境外企业定期内审制度和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

2004年11月,中航油集团子公司――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由于从事高风险衍生品交易,导致公司巨亏5.5亿美元,中航油从而成为中国国企首个境外重组案。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要加强对重要子企业内控评测和高风险业务等的监控,对从事高风险投资业务的子企业或业务部门,每年必须安排审计。

新《审计法》搞录及解读

2006年2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审计法的决定。至此,己施行10年的审计法完成了其首次修改。中国现行审计法施行于1995年1月1日,此次修改是现行审计法施行10年来的首度修改,修改的内容和条文多达34项。新修正的审计法将于2006年6月1日起施行。

解读一:审计报告重点报告预算执行审计情况,政府应报告问题处理结果。

新修正的审计法规定,审计工作报告应重点报告预算执行的审计情况,人大常委会可以对审计工作报告作出决议,政府应当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计查出问题的纠正情况和处理结果。此举表明,中国各级人大常委会今后对审计工作报告发现的问题将不再“一听了之”。

第四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报告应当重点报告对预算执行的审计情况。必要时,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对审计工作报告作出决议。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审计工作报告中指出的问题的纠正情况和处理结果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解读二:审计机关可以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

第四十一条 审计机关按照审计署规定的程序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进行审议,并对被审计对象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提出的意见一并研究后,提出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理、处罚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处罚的意见。

审计机关应当将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送达被审计单位和有关主管机关、单位。审计决定自送达之日起生效。

解读三:任免地方审计机关负责人,应征求上一级审计机关意见。

原审计法修正案草案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审计机关正职、副职负责人的任免,在提请决定前,必须经上一级审计机关同意。新修正的审计法最后规定:地方各级审计机关负责人的任免,应当事先征求上一级审计机关的意见。

第十五条 审计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拒绝、阻碍审计人员依法执行职务,不得打击报复审计人员。

审计机关负责人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审计机关负责人没有违法失职或者其他不符合任职条件的情况的,不得随意撤换。

地方各级审计机关负责人的任免,应当事先征求上一级审计机关的意见。

解读四:对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审计,由国务院规定。

新修正的审计法还将审计监督范围中的“国家的事业组织”调整为“国家的事业组织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其他事业组织”,将“国家建设项目”调整为“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以适应国有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

同时,考虑到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改制后的特殊性,新修正的审计法规定:对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金融机构的审计监督,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九条 审计机关对国家的事业组织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其他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第二十一条 对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金融机构的审计监督,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十二条 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

解读五:增加对领导干部和企业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规定

为了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负责人的监督,新修正的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对国家机关和依法属于审计监督对象的其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的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监督。

同时,为适应社会审计机构管理体制的变化和审计机关职能调整的实施情况,法律明确审计机关有权对社会审计机构为属于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出具的审计报告进行核查。

第二十五条 审计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国家机关和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其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任职期间对本地区、本部门或者本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第三十条 社会审计机构审计的单位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审计机关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有权对该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相关审计报告进行核查。

解读六:审计机关有权检查被审单位电子财会数据系统和以个人名义的存款

新修正的审计法在加强审计监督手段方面作了多处修改。法律规定,审计机关有证据证明时,经批准有权查询被审计单位以个人名义在金融机构的存款,以更好地查处公款私存背后的违法犯罪行为。

第三十三条 审计机关进行审计时,有权就审计事项的有关问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并取得有关证明材料。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支持、协助审计机关工作,如实向审计机关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证明材料。

审计机关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机关负责人批准,有权查询被审计单位在金融机构的账户。

审计机关有证据证明被审计单位以个人名义存储公款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有权查询被审计单位以个人名义在金融机构的存款。

解读七:对财务收支审计决定不服,可申请行政复议或

第四十二条 上级审计机关认为下级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决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可以责成下级审计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必要时也可以直接作出变更或者撤销的决定。

第四十八条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机关作出的有关财务收支的审计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机关作出的有关财政收支的审计决定不服的,可以提请审计机关的本级人民政府裁决,本级人民政府的裁决为最终决定。

“两会”财税热点

企业所得税法草案将在8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

总理2006年3月15日上午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表示:今年将研究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5日下午对新华社记者说,国务院将在今年8月份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企业所得税法草案的议案。楼继伟在列席广西代表团全体会议时说:“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不会明显加重外资企业的负担。”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在人代会前宣布,已将制定企业所得税法列入2006年立法计划。

改革开放后,中国为了吸引更多外资而对内、外资企业实行不同的所得税制,与内资企业相比,外资企业的实际税负约低10个百分点。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内外资企业税负不均越来越有悖于税收的国民待遇原则,也影响了内资企业进一步提高竞争力。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取消外资“超国民待遇”的呼声日高。

政协委员龚华基:开征不动产税减少食利阶层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法学系教授龚华基提交提案表示,政府应完善个税制度,开征不动产税和遗产税。收缴的税款可以加大对各项福利事业的投入,比如用于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本建设的投入等,逐渐缩小城乡差别。

他表示:“有些人光房租年收入就可以有好几百万”,所以,要拉大个人所得税的调控比例,开征不动产税和遗产税,以此减少“食利阶层”。

政协委员郝如玉:注税考试待遇不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郝如玉委员在三次向“两会”递交的提案中都谈到,当前制约注册税务师行业发展的主要弊端是注册税务师资格考试设置的报名条件过高和考试成绩有效期偏短,人们进入注册税务师行业的门槛太高,导致行业后续人才不足。

支教实习工作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毕业生;大学生;就业服务;信息服务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2.06.023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6-0090-05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热词,该词频频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预算报告、计划报告、各类媒体的报道中,还被称之为民生之本,这都体现了对大学生就业现实问题的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的特点是数量众多,据教育部自2009-2011年的高等教育统计数据表明,大学生毕业人数均超600万大关;时间紧逼,每年7月份之前毕业生必须离校进入社会;涉及面广,大学生就业是一项涉及到千家万户的社会系统工程,构成该系统的基本要素是政府、学校、企业、人才市场、学生及其家庭。为此,我国各级政府、高等院校以及有关组织部门、家庭和个人都积极寻求对策,采取措施,为毕业生成功就业提供各种支持和信息服务。本文以就业服务为研究切入点,分析论述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信息服务模式,以期为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的完善提供理论参考价值。

1 政府服务模式

政府在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国政府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统一分配”,改革开放后的“供需见面”与“双向选择”,到如今以市场导向为主的“自主择业”3个历史时期[1]。每个时期政府所承担的责任,行为选择,服务内容,政策制订等各不相同。现阶段,我国政府紧密围绕市场经济和社会环境条件,有针对性地开展面向大学生就业的信息服务。

1.1 制订大学生就业政策法规,并以宏观调控为主,促进就业1.1.1 政策法规制订者

(1)国家相关部委

包括教育部、国务院办公厅、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财政部等中央部委政府部门,这些部门单独或多部门联合一起制订、出台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政策法规文件,如教育部制订《五类大学毕业生就业将享优惠政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七部委《关于印发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的通知》等文件。

(2)各级地方政府相关部门

各省级人民政府、直辖市政府等有关部门,如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科技厅等,以国家相关部委的宏观就业政策文件为指导原则,根据所辖区域的实际情况,制订与本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就业政策法规文件,例如广东省政府2010年首次出台的《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少数地级市、县区等政府机构也积极制订仅适用本地区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如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2010年度《深圳市接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管理办法》。

1.1.2 政策法规的主要内容分析

据统计,从2009年起至目前,国家各部委单独或联合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全国性政策文件共107份。各个地方政府出台的文件数量从十几份到几十份不等,北京市近三年出台11份,上海市13份,广东省15份,四川省20份,天津市32份[2]。解读这些毕业生就业政策文件,主要内容有:

(1)就业渠道政策

政府为了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就业服务,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制订了一系列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的就业政策。如积极鼓励发展服务外包、动漫、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创造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积极支持和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现代农业建设,鼓励农业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以及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的政策,统筹实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切实做好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做好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工作。鼓励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鼓励科研项目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等。

(2)就业服务政策

为了向高校毕业生提供方便、快捷、直接、有效的就业信息服务,创新就业信息服务内容,政府推出多项服务举措。如鼓励组织企业进校园、召开就业宣讲会、专场招聘会和供求洽谈会等活动。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提供政策、岗位信息、网络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等就业服务。加强人力资源市场需求预测,完善职业供求信息收集和制度。鼓励各类职业中介机构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全面落实为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人事档案托管等服务政策。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活动[3]。

(3)就业能力政策

即加强毕业生能力政策,包括就业指导服务政策,如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为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帮助大学生提升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举办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科学合理地规划大学学习与生活,提高就业技能与实践能力。高等教育改革政策(包括课程的改革及专业设置),如教育部通知要求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 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实习培训政策及宣传引导政策,如鼓励创建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支持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等。

(4)就业保障扶持政策

支教实习工作报告范文第5篇

去年年初,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今天,我们在北京召开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座谈会,目的是总结交流各地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开展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做法和经验,进一步推进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把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已经进入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阶段。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教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做到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二是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流的教育需要一流的教师和杰出的教育家。党的*大以来,、等中央领导同志亲自关心、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去年8月29日,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要进一步培养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高尚精神,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同时,要进一步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这几年总书记号召我们学习的孟二冬、方永刚等几位教育系统的模范人物,他们都是人民教师的优秀代表。总书记在去年教师节前夕关于教育工作的讲话和给孟二冬老师女儿回信中对教师工作讲了明确要求,对广大教师寄予殷切期望。总理在去年国务院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讲,“有好的老师,才能有好的教育。我国不仅需要大批的科学家,也需要大批教育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宣传为国家作出贡献的科学家,也要宣传有贡献的教育家。我国要进一步加大对师范教育的支持力度,吸引全社会最优秀的人来当老师”。今年2月4日,总理在视察东北师范大学时讲,“教育是关系国家长远发展和子孙后代的大事,神圣而光荣。这些年我们加大了教育投入,让孩子们都上得起学,这个目标已基本实现。下一个目标是让孩子们上好学,这就需要大批的优秀教师。国家将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改革和扶持力度,把最优秀的学生吸引到师范院校来,把最有才华的学生培养成人民教师,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教育、崇尚教师的良好社会风尚”。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向全社会宣布,“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建立相应的制度。这个具有示范性的举措,就是要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就是要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同时也对教师工作讲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要求。当前备受社会关注、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中小学“择校”问题,其实是择教师、择好教师,都是希望最优秀的人当老师。这是下一阶段教育工作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带根本性的问题。要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根本在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可以说,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已经进入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阶段。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核心问题是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有优秀的教师队伍,才能有优良的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这个时候体现得尤为突出。教师队伍建设是办好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切实把教师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依靠人民教师队伍,全心全意建设好人民教师队伍。教师工作是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今后应更加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用更大的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要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给予高度重视。由于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教育发展不平衡,与城市相比,农村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十分突出。农村教师问题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我们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二、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着力抓好的关键环节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战略性的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有许多紧迫的事情需要做。最近,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在“发展思路”中讲的总体要求是“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加强和改进教师教育,强化教师培训,提高师资特别是农村师资水平。改革和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努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和造就一批教育家”。《规划纲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和战略重点,是新时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行动纲领。

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力气、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特别要着力抓好几个关键环节和工作重点,将《规划纲要》讲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一是要改革和完善现代教师管理制度。要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和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把好教师入口关。把教师资格与教师培训、考核、聘任紧密结合,形成真正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转换用人机制,以推进岗位设置管理为基础,实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进一步改革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制定和完善吸引优秀人才从教的政策措施,建立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的机制。加强中小学编制管理,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建立区域内公办学校之间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定期交流和轮岗制度。健全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严格管理,不断优化教师队伍。

要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切实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倡导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职业精神,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水平。

二是创新教师补充机制,为教师队伍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年5月,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编办联合组织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通过公开招募高校毕业生到西部“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教育工作。*年共招聘特岗教师16325人,覆盖了13个省(区)的260个县、2850所学校。这是一项带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举措,对于为农村学校补充合格教师,吸引高学历人才到农村任教,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具有方向性的重要意义。从*年起,教育部还实施了“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通过推荐免试生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培养高素质骨干教师。三年来共招收2317名优秀本科毕业生到西部国家扶贫县中学任教,为农村学校输送了一批优秀本科毕业生,探索了一种为农村学校培养补充高学历、高素质骨干教师的有效途径。这些举措都是国家加强教师队伍的示范性举措。各地也要采取有效办法,积极创新教师补充机制。

三是抓好教师的培养和培训。要造就大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家,首先必须从源头上抓好新教师培养工作,抓好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发展,加大对师范教育的支持力度,吸引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师范专业,鼓励和引导优秀人才长期从教。中央决定,从今年开始,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率先试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这是从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视教育、重视师范教育、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决策,也是向全社会发出的强烈信号。各地要深刻领会这项示范性举措的深刻内涵和长远意义。省级政府教育部门和相关学校首先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大力支持,密切配合,切实把这项重大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要结合当地实际,围绕培养造就大批优秀教师和杰出教育家这个根本目标,研究讲促进教师教育改革发展,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应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本省教师教育院校布局建设总体规划。要加大对师范教育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师范院校的主体作用和部分综合大学的优势,培养和培训中小学教师,逐步形成开放灵活、规范有序的教师教育体系,提高教师教育的层次和水平,为基础教育培养和输送高学历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要进一步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创新,特别要根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促进教师培养院校研究制订实施新的教师培养方案,加强教育实践,努力提高新教师培养质量。

同时,在职教师的培训非常重要,要加强在职教师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期间,要研究部署实施新的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支持力度。要深入推进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加大培训力度,更新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和机制,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特别是要使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教育教学能力有一个大的提高。要认真组织实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要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率地开展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培训。在实施“农村远程教育工程”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应用远程教育手段和资源的能力。去年暑期,教育部组织实施了“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部级远程培训计划”,采用网络互动的方式培训教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年暑期,教育部计划实施“西部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培训计划”,发挥“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和全国教师网联的作用培训教师,同时启动实施教育部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和援疆项目。希望各地重视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支持力度,采取有针对性的和有效的措施,为教师的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提供机会,创造条件。

四是切实抓好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组织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是从我国国情出发,促进教育公平和农村教育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带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举措。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年,全国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1043.82万,其中城市190.85万、县镇338.24万、农村514.73万。城镇教师合计529.09万,如按平均2%的比例安排,每年约有10万城镇教师支教。若按5%安排,每年约有25万城镇教师支教,加上普遍推行高年级师范生到农村学校进行半年实习支教,每年将有30多万支教教师在农村学校第一线任教。如果落实到位,且轮流转动起来,加上教师自然减员的合理补充,我国农村师资力量薄弱的状况将会得到明显改善。

五是要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各级政府要尊师重教,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生活上关心教师,努力改善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维护教师合法权益,从根本上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地位和待遇。当前,要切实依法保障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平均水平,并逐步提高。健全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提高教师职业的吸引力。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进展顺利,但有的地方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其中教师收入减少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值得特别重视,随着各地规范公务员津补贴政策的实施,中小学教师的津补贴问题也凸显出来。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与财政、人事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认真研究解决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保证教师工资待遇同步增长,并按时发放,切实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确保教师队伍稳定。说到底,只有逐步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使教师真正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才能实现。

三、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

党的*届五中全会讲,要“切实提高师资特别是农村师资水平”。组织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各地贯彻中央精神,按照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的要求,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成效。

总理到北京市视察工作时讲:北京城市支援农村教育的经验具有普遍意义,值得在全国推广。陈至立国务委员对北京市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做出过重要批示。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北京市组织的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是对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充分肯定。

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这项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从全国情况看,有的地区对这项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还不到位,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进展不平衡,有的地方政策要求和工作责任还不够落实;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政策措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下面,我就进一步深入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再讲几点要求:

第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讲,要“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践证明,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是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优化教师资源配置,解决农村师资力量薄弱、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的重大举措;是贯彻落实“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重要方针的具体行动;也是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学龄人口和教师供求关系变化的必然要求,对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在相对艰苦的条件下磨炼和提升,也是加强师德建设,整体上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们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支教工作的重大意义。要把支教工作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作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作为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长期工程,按照中央的要求,切实抓紧抓好。

第二,要加强领导,扎实推进。各省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城镇教师支援农村工作纳入到教育工作的整体规划和总体部署,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把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要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形成合力。要学习借鉴好的做法和经验,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本省(区、市)城镇教师农村支教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督导检查,并协调本地区跨市域、跨县域的城镇中小学教师支教工作。要督促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认真制订区域内城镇教师支教计划并抓好组织落实。办学条件好、师资力量强、教育质量高的城镇学校要带头作好支教工作。

第三,要完善政策,创新机制。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各地要根据中央有关文件和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认真研究制定并落实支教的相关政策。各地有不少好的做法,如北京市规定,参加支教的教师,只转临时组织关系,人事关系和原单位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工龄、教龄和教师职务任职年限连续计算,生活费和交通费补贴要有专项经费予以保障。城镇中小学教师和高校新聘青年教师支教期限应不少于一年。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务以及参评优秀教师和特级教师应有在农村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选派城镇中小学教师支教,其中骨干教师应占一定比例。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要关心和爱护支教教师,为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四,要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大力宣传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形成积极的舆论导向。要大力宣传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好经验,大力宣传支援农村教育工作优秀教师个人、集体的先进模范事迹,对支教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予以表彰奖励,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深入开展。

支教实习工作报告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 价值观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041-01

为积极响应团省委的号召,对我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思想动态有个及时、全面的了解,同时能够走进我院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使我院能够更好地展开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为校园文化建设作出良好铺垫,我院团委开展了一次大学生思想动态调查,就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状况并进行调查统计评估,同时总结问题并提出建议,为本学期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二、调查对象

全院学生

三、调查时间

2016年10月

四、调查情况

(1)我院团委组织召开了学生干部座谈会,传达了2016年度工作要点和9月召开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要求各团支部积极落实,并且深入切实地做好返校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工作,做好学生到校情况和学生心理状况进行摸底。

(2)我们院团委组织了一次针对我院不同专业类型、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思想状况问卷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当代大学生的基本价值观、心理健康状况和自我评价等方面的问题。调查情况展示如下:

①大学生的基本价值观。价值观对一个人的成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认识自身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在本次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只有极少数的同学选择了社会名望的高低;又有一部分认为是否干出了一番大事业。由此可见,大部分同学将对社会的贡献大小作为自己价值观的判断标准。

②校园活动对学生思想的影响。调查显示,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的思想影响是多方面的,我院大部分学生都愿意以积极的姿态参加校园活动,也有少部分学生不问世事,只关心自身的问题。我院学生在进入放假期间后参加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很多,如:三下乡活动、支教活动、实习等等。报名人数只增不减。社会实践活动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进而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

③就业情况。调查显示,我院35%的学生对自己的前途表示比较渺茫,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的打算,这种状况主要出现在低年级的同学当中;还有45%的同学在不断的实习、实践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就业目标或者学习目标,主要为高年级的同学;还有一部分同学,他们属于被动选择未来,虽然有所目标,但实际上是家庭的安排或者其他,自主性较差,对未来的自我打算很少。

(3)虽然我院学生的基本思想、心理状态呈积极的态势,但当前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①我院很多学生对政治方面的关注度和敏感度较低。调查显示,我院很多学生是被动获取新闻信息,或者偶尔观看少量新闻信息,只有少部分同学表示能够经常关注国内、国际各类新闻,并加以自己的思考或者调查。②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较为消极。大学的教育机会宝贵,但是部分同学因为刚从激烈的竞争中考上大学,离开监督,学习态度放松了不少,难以抵抗大学中的各种诱惑,从而严重挤压了自己的学习时间。调查显示出,提前预习对于部分大学生来说似乎已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极少的同学有经常预习课本的习惯,对于考试,很多同学少了高考前的激情,抱着60分万岁的想法,无法真正学习到有用的知识。

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逐年下降趋势。不少大学生离开家庭的怀抱来到大学,无法适应大学生活,有着各种各样的人际交往、学习等问题,从而内心容易产生轻重不一的心理问题,加之若无倾诉的渠道,很容易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大学教育不仅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问题,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学生各项方面健全发展。

五、结语

本次调查对我院同学在2016后半年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状况有了比较全面的展现。调查结果显示:首先,我院学生的基本思想道德状况和人生态度呈现积极、健康的发展态势,他们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对国际、国内的政治问题予以足够的关注,能够把个人价值实现与服务社会统一起来;其次,我院学生学习态度较为端正,能够科学客观地分析问题,对国家的壮大和个人的发展充满信心,价值判断趋于积极、务实;再次,我院学生人际交往状况和谐,校园气氛良好。这些方面都值得提倡和鼓励。

参考文献:

[1]张少慧.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06,06:82-84.

支教实习工作报告范文第7篇

1现状案例及应用反思

1.1案例一:农远工程调研中的有效性应用案例

我们对于农远工程的调研是一次纯教育科研行为,没有任何的检查和评比或其他额外的任务。在阳泉市最为偏远的一所镇小学,学校的计算机教室安装了标准的农远工程模式的设备,计算机、数字投影仪等。调研组参观了在这里讲授的语文课,课程内容很流畅、无可挑剔。笔者在这里想强调的是,在课堂上,既有老师的主导讲授、同学们小组讨论、同学代表的个性发言、师生们学习后的观点交流,还有老师利用计算机、投影展示的教学情境和主要教学内容。笔者认为这样的课堂是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的课堂,农远工程设备才会得到有效性的应用。从调研结果看,农村远程教育工程设备在农村中小学的有效性应用,使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同时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农村教师使用农远工程设备的能力大幅度提升,农村学生的学习面貌焕然一新。我们考察了两个乡的6所学校,其中有一个典型的村办小学中,一位近40岁的女教师,带着20多个1-3年级的学生,进行复式教学,他们利用着一套一模式农远设备、一套配套的光盘,20个孩子在一个教室里上课,需要看光盘时,到另一个窑洞看DVD。DVD中播放着光盘教学节目。

1.2案例二:国培计划大学生农村小学顶岗教学调研案例

2010年是国培计划实施的第一年,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根据省、市教育部门安排,派出了100多名大学生到农村小学顶岗教学。我们选择了最为偏远的乡镇村小学进行调研。调查了6个乡镇,20多名赴农村顶岗教学的学生。他们都承担了一门主课的教学工作,还有一些班级工作,大部分承担了英语课的教学,并不是自己所学专业课的教学任务,但他们都能得心应手地完成所承担的教学任务。特别是其中4个学生,分别代了两个班的全部课程,和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还有一个学生,承担了三个年级的英语课程。在农远工程设备安装就绪之后,无论是学校的领导,还是老师们多少都有些畏惧心理。他们有的不想用;有的想用,但是担心怕用坏了;有的怕用了教学效果不好,影响成绩排名;有的教师不会用等。种种原因造成了所配置的农远工程设备的闲置状态。自从国培计划的大学生到了学校顶岗教学后,这些闲置了几年的农远设备,基本上都运转起来。但是,也有一个乡镇小学,日常的村民基本用电还不能保证,所以已经配备好的二模式、三模式设备还一直没能投入使用,教师们只能“望设备兴叹”。

1.3案例三:农远工程设备的闲置分析

本调研受学校领导和课题组委托参加了山西省教科院组织的、教育部教育布局调整项目赴平鲁、朔州、左云等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我们重点负责农村远程教育方面的内容调研,印制了调查问卷,在当地教育部门的配合下组织当地学校的老师、学生就农远工程的有关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得到了有关领导和当地师生们的帮助和支持。随后我们撰写了调查报告,提交山西省教科院,入编了山西省2009年教育发展年度发展报告集,也在国家刊物上发表,得到了同行专家的好评。关于农远工程的有效性问题分析问题。在我们考察时,正是撤乡并镇、撤点并校之际,当地的政策是每个乡镇保留一所小学,建立寄宿制学校。一些学校刚配置的一模式或二模式设备都在重新分配和安置中,也有些设备在个别教室中正在使用。我们参观考察了近10所学校,他们的各种制度都很完善,可是,我们感觉到这些设备使用的迹象不是很明显,且没有看到三模式设备机房有学生正在上课。

我们认为,学校领导和教师们的信息技术应用意识是推动农远工程最为重要的因素。另外,信息技术应用与学校的升学考核的关系是领导和教师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我们还参观了新设备的实验室,同样感觉到使用的迹象不很明显,所以建议,这些信息技术设备和教学实验设备应充分的物尽其用,发挥其作用,真正让农村学生享受信息技术的资源,展示教师的教学个性,彰显学生的学习个性。当前,正是新课程推进之际,农远工程的有效性应用,不是孤立的一般应用问题,而是要适应新课程的应用。在新课程的实践中如果有农远工程的影子,就是有效性的应用,如果农远工程与新课程推进脱节,其有效性就值得质疑。

2各级政府及领导关注农远工程的有效性应用

2.1政府各级领导的关注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我国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举措。这一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效用问题引起了中央领导和人大代表的关注。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确保全面完成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一些地区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设备闲置,使用率极低,亟待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有的人大代表说,有些地方设备运来了,但没电没钱用不起。电力部门对学校仍按工业用电计算,许多学校交不起电费,好端端的设备只能放在那儿当摆设。有的代表反映,农村中小学的远程教育工程基本完成了硬件配套,但是基础设施的配置情况不均衡且使用情况较差。有的学校只是购置了几台电脑应付上级检查,在平时却不让教师使用;有的则是缺乏教师以及设备、网络维修专业人才。

2.2设备闲置,使用率极低的原因分析

(1)没有电,闲置;

(2)有电,费用高,用不起,闲置;

(3)有电,不会用,闲置;

(4)有电,不愿意用,闲置;

(5)有电,不让用,闲置;

(6)有电,机器有问题,不能用,闲置。

这些设备是教学的设备,要用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VCD机器或计算机,还是网络设备的使用,要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应用。

2.3关于教学问题

农远工程提供了教学设备、手段、环境,这些设备应由教师来使用,用于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包括:远程教育工程设备硬件问题、软件问题、人员问题、教师使用、维护管理。

2.4农远工程设备的利用

农远工程设备是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帮助教师教给学生知识的设备。

(1)想不想使用,教师的思想和意识是第一位的;

(2)能不能使用,是设备完好问题;

(3)会不会使用,是教师由不会到会,从无知到有知的过程。

2.5农远工程的意义

信息时代,需要为教师、学生插上信息的翅膀。中小学开设的信息技术课,如何学习、如何考查、如何评价、有什么要求,是记忆信息概念、记忆信息知识,还是操作信息设备,应用信息设备教学和学习,这是衡量信息技术设备有效性应用的关键。

2.6教材及用教材教学的问题

教学中常出现软件不配套问题,教师用的教材与设备配套的软件不一致问题。教师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呢?面对教师不足问题,可采用设备播放课件替代教师。上机做练习,不如传统做题训练,让学生们多做练习。

2.7关于教育教学的考试评价——教育导向:以教材为中心,教教材,学教材,记忆教材,考教材;以知识为中心,教知识,学知识,记忆知识,考知识。

3新课程理念指导推进,考量农远工程的有效性应用

农村中小学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这场变革,并在变革中避免进一步扩大与城市中小学的差距,无论对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还是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乃至缩小城乡差距,维护社会公正都是至关重要的。

3.1有效应用衡量标准之一——是否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我们首先要对“过度”进行深刻的反思。其实不论基础教育,或是任何教育,怎么能不要知识的传授呢?问题的核心是不能以知识的传授为唯一的目的,更不要过度。课程改革是综合性改革,涉及到诸多因素。但在实际中,由于农村学校宣传的不够,资料的缺乏,教师培训的不足,许多教师简单地将课程改革理解为就是教材的更换,从而批评课程改革不符合学科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等。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改革目标。被错误地认为不要学习书本知识了,学生的经验将成为课程的主要内容,从而批评课程改革违背的教育的规律。

3.2有效应用衡量标准之二——是否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目标,被误解为不要接受学习了,不要记忆背诵了,批评课程改革是放任学生自己活动,把学生的学习等同于科学研究。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与其他课程的主要区别,笔者认为,就是要彰显《纲要》所说的“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而不是一般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我们反思一下,我们做到了多少呢。

3.3有效应用衡量标准之三——是否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被误解为不要考试和评价等,从而对课程改革发难,对新课程怀疑,对新课程的推进和实施冷淡。这里需要深刻反思的是“过分”,评价是教育的导向,评价需要考试,然而评价或考试如果只是分数,只为了排名和升学的选拔,那就是过分看重了选拔功能,失去了评价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4农远工程有效应用与课堂教学四大要素设计

4.1有效应用课堂要素之一——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否转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是“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更不是“人灌”变“机灌”,而是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学生的指导者、帮助者、引领者和服务者,重新构建教师的角色定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教学方式方法大家都不陌生,可是,学生的对这些有兴趣吗?学生乐学吗?学生开心快乐吗?如果学生对学习厌倦了,那我们的教育成功吗?

4.2有效应用课堂要素之二——教学内容媒体是否有转变

农远工程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呈现单一教科书,更不是教“教材”,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基于网络资源和多媒体、交互式地应用呈现课程内容,通过精心有效的教学设计,实现“用教材教”的目的。农远工程的设备就是教学内容呈现的媒体和设备,起码是通过教学内容的不同呈现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3有效应用课堂要素之三——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转变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教师讲、学生听,更不是简单地教师教、学生学,而是倡导基于学生学习体验和感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如果农远工程的应用只是原来黑板、粉笔的替代,那就失去的它的意义。农远工程设备的应用应该是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和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手段。

4.4有效应用课堂要素之四——师生教与学的互动方式是否转变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倡导基于学生学习体验和感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探究师生的互动方式。“互动”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农远工程的应用,是否改变了“一言堂”,是否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等。

4.5培养研究型教育和创新型教师

加强对研究型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引领,培养“师心”是关键。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最为关键的是培养教师的内驱力。当前的课程改革需要教师改变其固有的、不合时宜的关于教学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其中涉及教师的知识、信念、观点、态度、行为和兴趣多种因素,由“继承型”、“教书匠”转变为科研型、创新型教师。教师探究教育科学,将追求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职业使命与教师自我生命质量的提升有机结合在一起。教书育人不仅是职业需求、专业要求,更是事业追求。农村学校,特别是村办教学点,由于教学班级规模不大,教师要尽量发挥教学点小班的优势,多采用分组讨论、师生互动等教学组织方式,这正是农村教育、农村教师教学的优势,要充分的利用这一优势开展新课程推进和农远工程有效性应用的实验研究。对于个别教师过分依赖大屏幕播放课件,不注重教学设计和师生互动,导致教师丧失自我发展的动力和机会,课堂教学失去了活力和灵魂,应注重研究复式教学问题,特别是偏僻农村教学点的科学合理应用。真正发挥以人为本、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发挥学生的学习个性。新课程推进考验农村远程教育和农远工程的有效性应用。注重农远工程与当前的新课程推进的整合研究,提升其有效性应用。农远工程的教学方法问题,只能从解决“用什么来教”的问题来考虑其有效性。更为重要的是“主体”教师是怎么来思考、怎么来驾驭的,才是首要问题。农远工程不是孤立的教育工程,其有效性应用也不是单一方面的,应该在当前新课程推进的大形势下考证其有效性,在农村大教育的视野下来检验其有效性。

5落实国培计划与农远工程融合应注意的问题

国培计划其全称为“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是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实施的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2010]4号指出,中央财政将投入5.5亿元支持“国培计划”的实施。通过创新培训机制,采取骨干教师脱产研修、集中培训和大规模教师远程培训相结合方式,对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骨干教师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由师范院校高年级学生到农村学校顶岗教学,顶替出当地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组织的统一培训。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响应国家、省市教育部门支教精神,派出了首批100多名毕业年级学生参加了“国培计划”大学生顶岗支教教学活动,奔赴农村学校开展了为期一个学期的支教活动。大学生奔赴农村一线学校,带去新课程理念,实现农远工程有效性应用。

“国培计划”专家郭元祥对国培计划评价说,不可缺失规范性与有效性,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整体素质提出新要求,加强教师培训工作,进一步增强“国培计划”的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培训方式不仅决定着参训者的学习方式,也影响着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国培计划”采取的骨干教师脱产研修、集中培训和大规模教师远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多数培训机构设计了专家讲座、案例分析、现场观摩、自主学习、互动交流等多种方式,提高了中小学教师参与研修的积极性。但从培训实施的情况来看,参训教师的选拔缺乏标准,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甚至对新课程一无所知,难以承担“种子”教师的责任,有的参训教师反映是“雪中送炭”,但对其缺乏后续关注,无法展开持续性学习。

“国培计划”在部级骨干教师培训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将注重更新教师教学观念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相结合,突出“问题教学”,采取“研训结合”的培训方式,引导教师总结经验、培养反思能力。要切实体现“国培计划”培养“种子”教师的功能,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认真遴选参训教师,真正选拔那些能够胜任“种子”责任的人员参与部级教师培训;二是关注参训骨干教师的后续研修和可持续发展,把参训教师的后续研修与自主思考纳入“国培计划”培训方式之中,引导参训教师的可持续成长。教育评价和导向问题,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难点问题。在“国培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如何评价学员参与培训所发生的变化,如教育教学观念有哪些改变,教育教学能力又有何发展,相关管理部门和培训机构对此未给出有说服力的数据,是当前提高“国培计划”有效性的当务之急。

教育专家汪文华在分析“国培计划”问题时说,顶岗实习困难重重。虽然,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经过项目院校不懈努力,顺利完成师范生到岗实习置换农村教师脱产研修任务,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对象遴选靠施压、学生安全隐患多、实习岗位到位难、实习指导质量低、变相抵触等。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政策倾斜,建立激励机制,引领师范生的实习需求;地方财政配套支持,保障实习管理指导经费落实;看碟下菜,按需配岗,统筹规划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立足全局,基于县域,统筹配置实习指导教师;服务中小学,面向中小学,促进市县通力配合。困难是很多,问题也不少,但是,我们已经走出了可喜的一步,今后的路还很长,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信息时代国家先后推进的农远工程、新课程推进和国培计划等都是国家对农村教育高度重视的重要体现,

支教实习工作报告范文第8篇

2月11日,云南昆明。

9%,这个简单而又特殊的数字,被云南官员记住了。当天,云南“两会”闭幕,该省确定的9%的增长目标被顺利通过。

云南“两会”,是西部省份中,最后一个地方“两会”,至此,外界可以大略描绘出今年西部的发展蓝图。

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召开的地方“两会”,无论是对中东部还是西部来说,都显得尤为重要。能否在牛年“牛转乾坤”,就看在“两会”上出台的政策计划是否正确有力。

拉内需 保增长

按照惯例,在地方“两会”召开前,前一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为下一年的工作重点定基调。在2008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提出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也就是在此宏观政策引导下,中央和地方在经济发展思路上才保持其延续性和稳定性。

按照常规,地方在制定增长目标时往往会比中央高出一些,这种惯例也延伸至西部省份。在今年的广西、重庆、四川、陕西、内蒙古、云南等12个西部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制定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目标,力保经济增速跑赢8%。

由南向北,在贵州省,其目标定在8%,与中央目标持平;而新疆、四川、云南将目标定在9%;甘肃、宁夏、则将目标定在10%;广西将目标定在11%;重庆将目标定在了12%;青海目标为12.5%;而陕西和内蒙古则把目标定在了13%。

陕西13%的高增长目标,缘于陕西的资源优势、发展潜力和工作基础。在一些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和民生工程方面有许多项目和国家的投资重点相一致。从历史上看,陕西近五年的年均增长速度都在12%以上。

在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固定资产投资无疑成为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增长的一个支撑点。虽然拉动内需成为当下工作的重要任务,但是各省份却有着不同的自身条件,面临不同的问题,所以在投资方向上也有各自的侧重点。

记者获悉,仅陕西省计划今年固定资产投资超过6300亿元,增长30%以上,其中公路、铁路交通建设、水利建设为重头戏。“当前的旱灾虽然是天灾,但是如果我们有完善的水利设施,那么就可以最大程度地缓解旱情。所以加大水利建设尤为重要。”一参会代表这样表示。

云南2009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为4360亿,比去年净增1000亿,增长目标为20%以上。云南省发改委上报项目总数达4000项,其中530个大项目。主要侧重在道路交通、住房保障和环保,并且将增大在技术创新上的投资。

而担负灾后重建任务的四川省则在政府工作中着力推进住房、设施、产业、城镇、生态等五项重建,并加快对市场服务体系、文化设施、防灾减灾、土地利用等项目的重建进度。确保今年全省投资规模突破1万亿元,力争达到1.2万亿元。

对于地方财政收入,云南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8%,宁夏、四川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广西、甘肃财政收入增长11%;重庆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陕西财政总收入增长15%;新疆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以上。

从这些目标明显反映出各地方政府力保增长的倾向,有关专家表示,这些目标能不能实现,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有些地方要推行的主题功能区建设,就不能仅仅依靠GDP来考核。但是我们以殷实的财政为基础,各地方政府有能力在国家4万亿元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是可以做到的。很明显,这是对未来经济形势的一种乐观态度。

记者还注意到,在陕西省十届二次政协会议上,大会提案委员会共收到提案729件,其中关注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方面的提案263件,占37.68%,这些提案内容主要包括:加大投资力度、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基础设施和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等。数量排在其他各类提案之前,为最热议题。

重民生 促和谐

这次地方“两会”上,值得一提的是,各地政府保障民生的投资规模可谓前所未有,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高度关注民生。”有代表、委员这样告诉记者。这也是出席各地两会代表、委员的共识。

陕西省提出,全面加快民生工程,进一步扩大覆盖面,要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记者在会上了解到,陕西今年仅在民生工程上就计划投资400亿元,比上年增加70亿,增长21%。

而在西部最北面的内蒙古,结合自身实际,加大农牧业投入,促进农牧民增收。地方财政各项支农支牧资金的30%以上要用于“三牧”,加大扶贫开发投入,解决10万绝对贫困农牧民的温饱问题。

贵州计划全面启动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加快改善广大农村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加快廉租住房建设。力争年内完成全省棚户区改造任务,解决最后2.9万无电户通电问题。

在一期危房危窑改造工程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宁夏今年还将继续实施这一工程,计划按防震标准在农村完成5万户危房危窑改造任务,其中2.5万户为特困群众的危房改造,力求让老百姓住上安全舒适的新房。

就业是民生之本。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体现在诸多方面,首当其冲的就是就业问题。以往很多人都觉得金融危机离自己很遥远,但是这次却真切触及每个人的直接利益。

“这次没有谁是打酱油的。”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李赞重压之下仍然幽默。

2009年我国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促进和保障人员就业是这次各地方政府的重要议题,这也是关乎民生的一个重大问题。在今年,我国将有610万大学生迈出大学校园走向社会,同时有超过1000万的返乡农民工急待就业。

“农民工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弱势群体,就业对他们来说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重庆市社科院研究员孙元明表示。

在记者的采访中,很多人都表示2009年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找个好工作”和“努力不失业”。

围绕就业问题,各地两会提出的政策措施令人期待:重庆市把大学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的首位,力争全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90%。市财政投入2亿元,促进大学毕业生创业。选派5500名大学生到镇村工作。强化返乡农民工培训和就业创业服务,将农民工创业贷款贴息比例提高到80%。对就读中职学校的返乡农民工每人每年给予2000元的学费补贴。

宁夏将借助“政府之手”为大学生提供7900个工作岗位,组织1400名大学生到农村开展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安排1500名大学生任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教师,安排2000名大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培训实习,安排3000名大学生到企业工作。

在2009年对就业再就业的投入将达到1.57亿元,同比增长149.2%,增幅之大,前所未有。

受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四川省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企业用工需求减弱,农民工返乡已超过125万。对此,“两会”代表、委员特别关注,强烈呼吁大力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全民创业。

特别是要重视返乡农民工就业,最大限度拓展农村就业渠道。灾后恢复重建,农田水利、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尽量多招用农民工。要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抓紧制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措施,引导掌握了一定技能、积累了一定资金的农民工创业。

此外, 医疗、教育、住房、低保依旧是代表委员热议的民生话题。针对社会建设不足这一“成长中的烦恼”,各地两会传出的声音同样令人期待:全面提速社会建设,在深化改革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不折腾 出创新

“依法做好大会各项筹备工作,注重改进会风,节约费用。”依照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际的批示,陕西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会期从7天压缩至4天。最终将这次大会的工作人员在原有基础上缩减20%。此外,陕西省人大常委会还将大会经费预算缩减了20%。

这种“缩减现象”不仅体现在人代会上,据政协陕西省十届二次会议大会秘书长姚毅介绍,政协会议节约费用200万。

此次政协陕西省十届二次会议和陕西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的会期总共为4天,比以往任何一次“两会”时间都缩短了3天左右的时间,是近年来会期最短的一次。

会期最短、力求实效的陕西“两会”,媒体报道后,引起百姓热议。有网友认为,陕西省此次两会的这种做法,已经成为一种标杆。如果推行这种会风,我国每年高居不下的行政成本,也可能理性降低,最终会福荫百姓。

与陕西相似,政协云南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也将比以往缩短2~3天,为近年来最短的一次全体会议,力求务实、节约、高效。

有网友说,我们的国体和政体,包括执政性质和执政理念,都要求远离浪费厉行节约。尤其在金融风暴袭来、大量的失业人员等待救援、老百姓的日子也不宽裕的时候,更应如此。

同样是两会,宁夏的“民生报告”也引发众多热议和好评。《关于2008年民生计划执行情况与2009年民生计划草案的报告》首次提交人代会审议。这在往年人代会上是从来没有的。

这份“民生报告”详细列出了宁夏自治区政府在广泛征求全区群众意见基础上设定的2009年10项民生计划30件实事,包括帮助38万群众解决饮水安全问题、为3万户城市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补贴或者廉租房、促进7900名大学生就业等。这一攸关百姓切身利益的“特殊”报告引起人大代表的热议并最终获得高票通过。

对此,宁夏人大代表潘景林告诉记者,“民生计划”立足于解决百姓的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提交大会审议既是人大工作的创新,也是政府自加压力、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为民执政的具体体现。

“报告真实反映了2008年10项民生计划执行情况,对没有按期办结的作了客观的说明,体现了政府务实的作风。” 当地人大代表肖云刚说。

毫无疑问,人们越来越关注“两会”。人们对“两会”的关注热情表明,一方面“两会”作为重要的政治活动,和民生的距离越来越近了,另一方面也说明,老百姓对“两会”有了更多的期许,希望更多的民生问题能在不同级别的“两会”上受到关注。

这种关注热情,还延伸至国外媒体。今年的和云南“两会”上,首次出现了来自尼泊尔、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记者。

支教实习工作报告范文第9篇

【关键词】就业 工科院校 文科 显性 核心竞争力 人才培养模式

教改项目:此文为西安工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JG032。

近几年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已经成为社会热点,每到就业季,人们总会不约而同地感叹:“史上最难就业季”。尤其是文科大学生的就业,让学生本人、家长和学校都忧心忡忡。专家学者也倾力研究,试图破解这一新世纪的难题。文章以笔者所在的西安工程大学为例,剖析文科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为文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摸索一个和社会接轨、切实可行、教师和学生均受益的模式,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对工科高校文科专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文科大学生就业、相关专业建设和教师教学实践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和现实作用,对陕西高校人才培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工科院校文科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

1.工科院校文科大学生在社会上缺乏显性核心竞争力

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以个人专长为核心,以良好的身心素质为基础,以较强的学习能力、应用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为载体而整合的一种综合能力。工科院校都有自己鲜明的专业特色,且已经形成优势明显的专业体系和平台。

除了社会需求弱、专业同质化等客观因素以外,工科院校文科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其在社会上缺乏显性核心竞争力,步入社会能力标准模糊,让学生和用人单位在“学”和“用”上都缺乏抓手,即使就业,其适应能力差、职业能力提高缓慢。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层面看,文科大学生就业面广、弹性大,其所学专业和岗位的匹配度要求不严格,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相对高。然而文科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在短时间内难以界定和评估,即使对其进行综合素质测评,也往往局限于书面考试和短暂的面试交流,学生经常仓促准备,压力大而收效甚微。面对人力资源供过于求的形势,用人单位容易采取最简单化的招聘标准,985、211、专业排名、英语四六级等,容易忽略也无从考察文科生的核心能力。

2.工科院校对文科人才培养不够重视,培养机制和氛围较差,社会认可度低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大学的分类管理和招生制度的改革,一方面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持续增加,生均培养资金的拨付明显提高;另一方面,生源总量在基本稳定后开始下滑,各工科类院校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以招生难、就业难为理由,持续减少文科计划,甚至停止招生,文科专业的发展难以为继。这样的做法,短期虽然增加了学校的经济效益,但从长期的影响来看,直接影响了高校的文化生态,对大学生的文化熏陶、全面成长和高校文化氛围的形成极为不利,也对大学的本质属性的体现和使命的完成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以工科为主的院校,文科专业设置亦有明显的弱点:专业特色不明显,和综合性大学的文科专业设置有趋同性;专业设置历史短、底蕴薄、师资力量不足、生源质量较低;学校在对文科学生的培养机制上缺少探索和投入,没有形成文科生培养的浓厚氛围,只当作点缀和向综合性发展的招牌,导致文科学生在就业上无“一技之长”,职业目标不明确;在培养上无特色,培养规格不具体;平台建设弱化,实践能力锻炼不足等。

要解决上述问题,除了继续坚持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加强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等要求外,探索特色发展之路仍是工科院校文科专业发展的方向,而联系实际探索工科院校文科生显性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模式,无疑是人才培养特色探索的有益尝试。

以“四个能力”为抓手,

提升工科院校文科大学生显性核心竞争力

1.试点典型专业,围绕四大目标进行能力培养

在西安工程大学这样一个以工为主,工、管、文、法、艺、教等多学科发展的院校,纯文史招生的专业有文学、法学、英语、汉语国际教育、广告等,还有大量文理兼招的管理类专业和艺术类专业,文科招生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五分之一。针对目前文科专业大学生就业疲软、专业发展难以为继、发展定位不明确、专业教育和社会需求难以对接等现实问题,以西安工程大学文学、法学两大文科学科门类为典型,提出文科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培养的理念和培养目标。即:围绕能说、会写、善沟通、有魅力四大目标,在文字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人格综合魅力的提升等方面提出“下笔若有神,出口便成章,沟通无障碍,人格魅力强”的要求,探索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对自己大学四年有明确的能力提高的目标,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来实现这些目标。

2.师生联动,多途径、多环节培养学生的四大显性核心能力

⑴围绕专业教学,建立核心能力培养四年不断线的培养机制。在专业培养计划上提出修改建议,将文科人才显性核心竞争力的要求写进教学大纲,作为培养规格和目标要求。在专业课程的配置上,形成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课程群并使其有接续性和关联性,如:法学专业的司法文书写作、司法演讲辩论、法律调解、司法礼仪等;文学专业的应用文写作、语言艺术与口才、沟通与礼仪等。在课堂教学方面:要求教师明确对人才规格和培养目标的认识,引导相关课程的教学渗透核心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考核上结合加大书面写作、口头表达、组织协调、亲和力表现等能力要求。在典型专业的典型课程和环节开展,每个专业初设3―5门课程进行试点,对每门课的可教授、可考核内容,设定实施方案,可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备课讲课、演讲、辩论、自由讲等形式考核,项目组成员在自己课程中优先实施,密切相关课程先行实施,由点到面,积累成果。对学生的培养,入学教育明确目标,课程学习提出要求,职业规划注重引导,就业指导重点关照,社团活动搭建桥梁,社会实践考核检验。形成师生联动,核心能力培养四年不断线的培养机制。

⑵落实做细文科生实践教学环节,对接社会的需求。改变以往文科生课程实习单纯以小论文写作来完成的形式,实施多样化锻炼,以锻炼综合文字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团队合作和个人魅力展示为核心。比如剧目演出,考查学生剧本撰写、编剧、导演以及角色分工、相互合作、艺术表演等能力;在模拟法庭环节,从诉状、答辩词、判决书撰写到法庭调查、辩论,从与当事人沟通到争取和解,全过程锻炼学生的能写、会说、善沟通、有魅力等显性核心能力;对学年论文的撰写开拓视野,理论和实践结合,在选题和形式上多样化,让学生不但掌握学术论文的写作,更要熟练掌握调研报告、项目策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同书、申请书、商请函等更多目前社会需求的应用文种;对每门专业课教学的实践时间、内容、形式和考核具体化、成果化;实现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加强实习和实践过程的引导和管控,对实习实践的成果通过实习实践单位鉴定、学生答辩、教师评判、学生互判等环节进行综合考核,为学生未来入职,更快适应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⑶整合校内相关资源,全面锻炼学生,迎接社会挑战。大学生课外文化活动是其成长成才的第二课堂,是大学生在校园内实现其社会化转变的重要平台,有着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全方位锻炼文科学生的核心能力,该项目提出充分利用学生各种“文化广场”平台的措施。首先,发挥专业教师在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中的指导、引导和参与作用,如:为法律协会、子衿文学社、礼仪社团、骊墨书画社等学生社团配备专业指导教师;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专业教师带队,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人格魅力影响和教育学生,服务社会;专业教师在指导的同时,积极为学生文学杂志、微信平台写序、投稿,提高学生社团在刊物编辑、、各类征文活动的质量,积累成果;围绕四种能力的提高,加强对学生演讲、辩论、面试、主持、朗诵等活动的组织和指导,提高获奖数量和层次。其次,学生管理队伍要有核心能力的示范作用,通过其示范文章、组织创意、编辑建议等,提升现有刊物的办刊质量,拓展学生发表文章的途径,通过增加数量和提高质量,检验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情况;学生辅导员和学生干部通过各种比赛实践经验和个人魅力,来指导、感染和带动校内外各项演讲、辩论、戏剧演出等活动,以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通过模拟招聘和实际招聘,检验学生即时性的写作、自我表达、沟通交流的能力。

⑷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与社会的融合中检验其核心能力。每年的寒暑假和毕业实习,都是学生接触社会的大好机会,项目组结合学校的要求,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周密筹划,围绕社会热点、教师课题、学生兴趣等制定社会实践计划,采取教师带队和学生自由组合两种形式,深入社会基层,观察现象、收集数据、支教帮扶、咨询服务、调查研究等,鼓励学生将自己所学有效服务于社会,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变成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文字,在与各行各业的人接触中锻炼自己的协调与沟通能力,培养其关爱、尊重之情感,展现当代大学生的个人魅力。对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社会调研项目进行答辩筛选,形成经典案例,申报挑战杯、大创项目和优秀社会实践项目。

⑸总结典型的经验并在其他专业进行推广。完成此项目,使学生在大学期间对自己的学习和锻炼有了较明确的目标,同时通过四大方面能力的提高,为其顺利就业、职业能力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其他文科、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了一定借鉴,达到普遍提高工科院校文科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改变用人单位对文科学生使用无抓手、素质高大空的偏见和担心。

总之,该项目关照社会需求,以解决学生就业为目的,以学生能力提高、持续发展为根本,在培养的各个环节,利用一切资源,调动一切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本项目在对个案的研究中以期找出有代表性的方法和措施,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育,服务于社会。参考文献:

[1]蒋珍莲:《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重心的历史变迁――基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分析》,《高教论坛》2013年第3期,第53页。

[2]李红梅、高娜:《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的困境及对策研究》,《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第24期,第35页。

[3]《1999年、2009年、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4]赵培信:《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统计分析》,《科技信息》2013年第15期,第15页。

支教实习工作报告范文第10篇

1N乡概况与扶贫工作

1.1N乡概况

贵州省P市N乡位于六枝特区西北部,地势呈东南低、西北高的阶梯状。东与Z县相邻、西与S县接壤、北抵Y县,南面和东南面分别与X乡、S乡隔河相望。全乡平均海拔约1450m,年均气温13.5℃,年均无霜期265天,年日照时长约1300小时,年降雨量约1380毫升。全乡下辖9个行政村121个村民组,境内居住着汉族、苗族、彝族、回族、仡佬族、布依族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40.7%。全乡目前总户数7166户25197人,其中农业人口24396人,少数民族10862人,农村劳动力12378人。产业结构上,以农业(种养殖业)为主,主要农业作物为辣椒、玉米、土豆;全乡境内除一处因修建通村公路需要而建立的砂石厂外,无矿产资源开发产业,缺乏有规模的工业及加工工业存在。自然环境保育较好,旅游资源主要由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组成,自2015年黔中枢纽水利工程建成蓄水以来,全乡被乌江上游的三岔河、拦龙河四面环绕,形成了一座83.1平方公里的“岛屿”(其中,耕地面积47061亩,地土层平均厚度超过40cm,林地面积44013亩,森林覆盖率51%),西部第一内陆岛的美誉为N乡带来了新一轮旅游发展机遇。贫困程度上,N乡现有总户数7166户25197人,作为纯农业贫困乡,所辖9个行政村均为贫困村,共有贫困户2193户6417人,其中一般贫困户1002户,3873人;低保户1124户,2473人;五保户67户71人,全乡贫困发生率为26.3%。因此,虽然依托于黔中枢纽水利工程的建设,库区经济效益却难以提升。

1.2N乡的扶贫工作

1.2.1精准扶贫现状。据《N乡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乡脱贫205户710人,尚有贫困人口2193户6417人。对于尚未脱贫的人口,乡政府拟通过务工带动183户1167人,发展山地产业带动1572户3109人,民政对于低保户兜底435户2141人。针对当年因病因灾致贫的农户,通过合作医疗、大病统筹等方式进行保障,降低其受害程度。根据调研情况得知,针对当前全乡贫困情况,有关部门将按照“六个到村到户”的精准帮扶要求,结合N乡实际情况,从乡选派干部组成驻村工作队到9个行政村;同步小康工作队从市选派干部任扶贫工作组组长,驻村干部、村干部、同步小康书记共同进驻9个村。预计通过各单位选派的干部与农户实现结对帮扶,全乡规模预计在1002户3873人(除低保户、五保户)。1.2.2精准扶贫工作成绩。由于缺乏工业支撑,N乡发展较周边乡镇更为滞后,为全省特困乡。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全乡正在逐步摆脱“扶贫效果欠佳,人民生活水平止步”的情况。具体说来,在精准扶贫工作上,全乡有以下工作成绩:首先,抽调干部职工、村两委干部、同步小康组成员共同组成驻村工作专班,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逐一对扶贫对象的具体情况进行识别认定,全面核对把关,为贫困人口建档,实现精准检测。其次,科学调整产业结构,基于农业乡无工业的特点,大力引进和发展以茶叶、刺梨、核桃、辣椒等为主的特色农业,并在资金、技术、用地规模上帮助农户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据《N乡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示,目前受益农户规模已达到4876户17066人,覆盖所有9个行政村。

2N乡的贫困成因分析

(1)人口分布散乱,难以集中扶贫。N乡现在尚有贫困人口2193户6417人,贫困发生率为26.3%,数据上贫困发生率不高的背后,是居民的刚刚迈过贫困线又极易返贫的现实。同时,由于N乡受高坡、半高坡地带与喀斯特地形影响,各行政村之间虽有通村公路连通,下辖的村民组却分散在不同的山头,且各村民组人口数量相差巨大,使得大型扶贫项目难以选址、落成并实行集中扶贫。(2)自然灾害频发,容易造成返贫。对于刚刚迈过贫困线的家庭而言,其脱贫主要原因是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较高,在外务工两三年的积蓄即可回家修屋盖楼,实现基本脱贫。而缺乏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家庭,则只能依靠小农种养殖维持家庭的收入。就返贫因素来说,外出务工家庭主要受工伤意外事故及留守亲人亡故影响;在乡务农家庭,生活条件较为困难且受自然灾害与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影响更为直接,这些情况都极易造成类似家庭的返贫。(3)农户体质较差,丧失劳作能力。全乡无脱贫能力的人口中,有丧失劳动力的五保户家庭,也有聋哑人、癫痫病患者、残疾人、智力障碍人等,他们已基本丧失劳动力。在以农业为主要产业,脱贫也主要依赖于农业改革的N乡,这部分人由于较差的体质,在脱贫工作中基本上只能依赖于家人和政府的关怀生存,难以实现劳动脱贫。(4)整体发展滞后,脱贫难度艰巨。N乡作为贫困乡,对相关产业的扶持能力较弱,自身整体发展的滞后严重制约着脱贫工作的进行,加大了扶贫工作难度。由于曾经交通闭塞、无工业支柱等因素影响,特区极少有发展项目会投放到N乡,从而加剧了项目匮乏的现状,致使到目前为止全乡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经济总量不大。(5)民生事业薄弱,脱贫缺乏保障。N乡目前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依然不足,农村教育设施薄弱,辖区内有中学一所、小学九所、幼儿园一所,拥有编制教师21人,初中在校生356人,小学在校生625人。多数村小学及教学点无校舍或校舍条件简陋,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困难,不少村级卫生所设备简陋,甚至缺少专业医生与药品,使得脱贫工作在基础设施上难以得到保障,以至于返贫概率较大,脱贫保障工作困难。

3N乡的民族旅游开发困境

在黔中枢纽水利工程建成、蓄水后,依托于优美的自然环境与淳朴的民族风情,N乡正努力转变发展思路,尝试以民族旅游作为“十三五”时期提振全乡经济、实现全面脱贫的发展道路,并在六枝特区政府的鼓励下推选出全乡40个旅游资源(包括自然、人文),力争获得新一轮发展机遇,触摸旅游经济红利。为此,笔者以“NC008——平寨村歪梳苗风情”等5个N乡向特区申报的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调查、整理相关资源的存续现状,笔者基本认为N乡歪梳苗文化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具有文化内容丰富、本真性较强、开发程度低等特点,是一笔珍贵的民族文化资源。但是,N乡在接下来的发展规划上若依靠于旅游开发,则需要考虑以下五个开发困境带来的限制:(1)改造规划滞后,民族符号缺失。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虽然出于对居民住房安全的考虑,2000年以来N乡对茅草房进行了专项改造,将存在安全隐患的旧茅草房全部推到重建。但是,在实行这一政策的同时由于规划工作的滞后,缺乏对当地传统民居结构、居住模式资料的整理、保存,对传统苗族民居代表的文化内涵更是缺乏梳理。目前,全乡民居建筑基本为现代风格的砖瓦结构或混凝土结构,村民所述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茅草房和干栏结构房屋几乎绝迹。除反映民族文化的特色建筑以外,包括服饰、饮食、节庆等民族文化符号,在相对滞后的改造规划面前,也极易被判定为落后文化而遭遇到全盘否定。(2)经济基础薄弱,文化需求不足。根据2011~2015年《N乡政府工作报告》披露的数据,截至2015年N乡的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较2011年已实现翻倍,但仅达到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的一半,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仍然明显。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生存需求属于基本需求层次,而文化需求属于高层次的需求,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才会带动文化需求的提高。为此反应出来的是手艺较好的歪梳苗工匠因温饱问题,常常被迫放弃传承苗族技艺,日常生活中对于民族文化的需求显得不足。(3)缺乏对外交流,文化自觉缺失。由于历史的原因,苗族人民对于安全的认识逐步固化为“处于隐蔽环境中就是安全”,造成了苗族多分布在对外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恶劣的生存条件和文化交流的缺乏等原因,N乡歪梳苗在产生了独特文化的同时,生产力水平相较于外界来说仍显得较为落后。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居住在山区的苗族人民对外交流也愈加频繁。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当地居民发现了大量优于本民族惯习的先进文化,这些文化促进了当地生产力的进步,也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物质生活。在强大的文化冲击之下,当地居民对民族文化日渐丧失自信,因而民族文化的传承也遭遇了困境。随着少数民族人口文化自觉的缺失,民族文化承载的内涵也在日渐褪色,而民族文化作为民族的符号,缺乏民族文化自觉的地区又何谈文化旅游开发。(4)生计方式改变,存在传承断层。N乡苗族世代以山地耕牧为主要生计方式,属于相对闭塞的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由于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双重局限,农业生产效率十分低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封闭的生活环境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人们对于经济利益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深。因此,外出务工、脱农入工等生计方式逐渐取代传统农业生计,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此外,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政策的实施进一步减少了耕地面积,迫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前往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而由于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文化传承失去了承接对象,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民族文化传承的人口结构断层。(5)沿袭方式固化,传承场域单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一些民族的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意义上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正不断受到冲击。民族传统技艺的输出、民族文化的传承基本上是在特定的民族内流动和延续,所呈现的情况包括族群内传习、家族内传习、师门内传习等方式,反映出来的现象就是沿袭方式固化,传承效率低下。此外,偏远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在沿袭方面,有一个共同的局限性,即传承场域单一。基本上所有的民族文化传承都滞留在传统的场域内,而对于手工业一类可以推广学习的民族文化,却又少有人致力于其中。综上所述,由于先期开发时缺乏科学规划,加上经济实力弱、文化需求低,导致在主流文化的冲击下,青少年一代少数民族的文化自觉缺失更加严重。同时,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等情况在造成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一类社会问题的同时,也制造了民族文化的传承断层。自身民族文化符号缺失、自信不够、需求不足,将成为以N乡为代表的一批民族地区后起乡镇在保护、传承、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面临的重要发展困境。

4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对策建议

民族地区后起乡镇能够意识到自身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实现精准发展、发挥后发优势是立足于“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观念进步,也为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创造了希望。针对广大民族地区尝试通过民族旅游开发实现地区脱贫的夙愿,有关部门在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过程中,务必正视旅游经济效益、注重民族文化符号的追寻、注重文化本真性的展现。在此,笔者在精准扶贫的视阈下为民族地区的旅游开(下转P78)3.3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分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中心是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素养,在课程设置上应当强调学科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并以认知发展规律来构建其教学子系统。根据专业实习、教学经验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不同的课程选修模板,依据人才培养计划让学生进行自我选择、自我规划。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要遵循课程群、课程单元以及单门课程的课程体系结构。先让学生学习充满描述性和操作性内容的专业基础课,教师再从实际出发,利用参观、模拟现场教学以及实习等方法来构建实践教学内容,比如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景区景点,考察与旅游业相关的酒店、交通路线和制定购物商店。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深入理解基础专业知识并习得一定的操作管理技能,提升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3.4实践教学专业实习体系分析为了有效发挥实践教学体系的功能,还需要在体系构建中加强实践教学并注重专业实习。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第二课堂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技能和情操,比如让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社会调查实践,参与志愿者和扶贫支教活动,让他们多接触社会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其次,可以密切联系实践课程教学与酒店等旅游企业的实际工作,为学生制定具体的实习模块,先让学生参与设计或负责部分酒店企业工作项目,然后再安排其到旅行机构实习,最后让其在景区景点实习,并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专业实习指导,以便同时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

4结语

构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需要在弄清楚实践教学体系内涵,结合相关理论理念,在明晓现状的基础上构建其目标体系和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实习体系,并考虑其条件体系、管理体系以及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此教学体系的功能作用,培养出适合的旅游管理人才。

作者:杨阳 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范丽娟,王洁.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12).

[2]伍百军.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5(01).

[3]王媛媛.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D].青岛大学,2014.

上一篇:实习组长工作报告范文 下一篇:实习就业工作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