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文学艺术范文

时间:2024-03-25 15:20:18

蒙古族的文学艺术

蒙古族的文学艺术篇1

关键词:蒙古族剪纸;造型语言;民族特色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2-0220-02

中国地大物博,拥有56个少数民族,有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在当今艺术大发展大融合的形式下,很多的民族文化开始相互融合,彼此都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形式。要开发这些优秀的民间美术资源,就需要我们首先对这门艺术本身进行深入的研究。

蒙古族剪纸艺术是北方游牧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在生产生活中创造性运用以剪影作为形象表述的艺术形式,是在多种材料上运用雕刻、剪裁、镂空等手法创造的艺术,它是辽阔草原民俗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剪纸是内蒙古流传最为广泛、历史最为悠久的民间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学研究,其渊源可追溯到北魏时期,而学术界则认为其更为久远,这种剪影语言在原始社会的岩画、彩陶、红山文化的玉雕、匈奴与东胡铜器等都有所体现。

剪纸艺术人将这门贴近生活、扎根于人民的民间艺术,代代相传。内蒙古的剪纸艺术极为丰富,在农牧民的生产生活中发展并延续了几千年,是北方游牧民族和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剪纸极具艺术特色,既有原始艺术特点浓厚的艺术作品,又有符合现代人审美趣味的现代剪纸形式。

一、蒙古族剪纸艺术题材

蒙古族剪纸艺术主要题材为人物鸟兽、民间故事、民风民俗,有的表达吉祥喜庆的,有反映生殖繁衍的,有的祈求消灾降福的,有表现草原文化风情、展现现代蒙族人快乐生活的。

一个地区剪纸样式与当地的民风、民俗、民族文化历史、和图腾崇拜等有着密切关系。例如:和林格尔民间剪纸,其影描较多,传承的是远古岩画和匈奴青铜镂空艺术。包头地区的剪纸也同样具有非常丰富的历史积淀。包头是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红山文化、仰韶文化的同期交汇地,许多古老的文化因素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不断交融和更替中被传承下来。包头的汉墓中曾出土过用金箔剪制的各种动物形的贴饰,这是此地自古就有剪纸类镂空艺术的历史见证。

二、蒙古族剪纸艺术造型语言特征

内蒙古地大物博,拥有辽阔的草原,养育了具有悠久民族文化历史的蒙古族。蒙古族有自己的发展历史脉络,也拥有自己独特的民俗习惯,形成了其特有的艺术语言形式。无论是艺术形态方面,还是文化内涵方面,蒙古族剪纸都蕴含着我国北方草原文化形态的图腾崇拜、生殖崇拜和生命崇拜思想,成为北方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民俗学、历史学、艺术学、考古学和审美学等多学科人文价值,被学界誉为“农耕与草原图腾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国北方剪纸最具有代表性的剪纸遗存之一。

(一)蒙古族剪纸的气质――粗犷与细腻

蒙古族剪纸在造型语言方面既有粗犷的一面,又有细腻的一面。现在有一些蒙古族艺术家在剪纸的造型手法上追求原始的、不加修饰的、减法式的剪纸创作风格,用简洁的图形语言表达剪纸创作的内涵,努力体现草原人粗犷的不拘于细节的性格特征。像内蒙古民间剪纸艺术家萨仁老师的作品,在人物形象与动物的造型上都用的是简约的造型手法,努力追求画面的意象美,视觉造型语言简练而又不失其应有的美感。对蒙古族男人脸部刻画上,她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鼻子和嘴,用洗练的手法表现眼睛与耳朵,将蒙古族汉子的粗犷和对家庭的温柔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在多民族融合的大背景下,审美情趣也会相互影响,汉族剪纸的细腻性、复杂性也逐渐融入蒙古族剪纸当中。一些艺术家受此影响,在画面的造型语言上更趋细腻、唯美,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强调惟妙惟肖,表达的主题也更加隐晦。蒙古族剪纸艺术家荣凤敏的作品《盅碗舞》人物造型形象而有动感,造型手法上大气又不失细腻。尤其是在背景图形的处理上,将图底的疏密关系进行了强烈对比,主体人物形象并用大面积的实图,只是在头饰、衣角、裙边等地方做了花纹类的细节装饰,将蒙古族姑娘那种婀娜多姿、偏偏起舞的形象表达得淋漓尽致,整幅作品动感十足,细腻又不失大气。

(二)蒙古族剪纸造型语言的高度概括与传神特性

受中国的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艺术以善、伦理为主要的表达主题。当代的内蒙古艺术家在创作剪纸艺术时也受到这个理念的影响,在设计画面内容时,注重表达蒙古族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蒙古族剪纸同其他地区剪纸一样,都是艺术家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提炼来表达主题的。比如,用剪影的手法将蓝天、白云、蒙古包、人物、牛羊等事物共同安排在一个画面之上;用阴阳纹理的处理方法,相断、相连的处理手法,来表现事物或人物鲜明的性格,既追求形似,又注重神似。当代的蒙古族剪纸艺术家的创作多以蒙古人为主体素材,在表现蒙古族特征的时候主要是从服饰特征人手。蒙古族有很丰富的服饰种类、复杂的帽式、精美的刺绣,剪纸艺术家抓住这些饰物的特征,几个简单的阴刻与阳刻处理,就将其表现的十分生动,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在图3中,艺术家将人物的头做横向处理,使脸部微微上扬,就传神地表达出蒙古族小姑娘和她小狗朋友之间的友谊。小姑娘手上还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使画面童趣盎然。作品既高度概括,又十分传神。

蒙古族剪纸艺术气质上乘,布局合理,气韵生动,与其他民间剪纸相比更具概括性,也更生活化。

(三)蒙古族剪纸造型艺术意象之美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蒙古族剪纸艺术家们善于把主管上的“意”与客观的“象”结合,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借物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创作出形神交融的作品。蒙古族剪纸艺术家们常把生活中的祭祀活动,如祭星、祭敖包、祭火等民俗活动作为创作对象,并通过自己的主观意象对作品进行艺术处理,从而展现一个新的风貌。如《祭敖包》(图4)的作品,敖包在现实中是很高的由石头堆砌而成的山包造型,人们每年都会举行祭祀活动,熬包插上柳条祭祀,祈求多子多孙。艺术家通过自己的主观意象加工,将敖包缩小,柳叶放大,又加人生殖象征物构成了祭祀的敖包。可见蒙古族剪纸艺术,注重追求意象之美,善于借物表达真挚情感。

蒙古族的文学艺术篇2

一、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的主要种类与特色

民族工艺美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宝贵财富,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中经过世世代代传承和不断创造的智慧结晶,凝聚着各民族的艺术精华,体现着各民族的意志和追求。内蒙古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多种文化相互交融,这些都是民族工艺美术发展的文化基础,而内蒙古丰富的动植物和矿产资源又为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材料基础。因此,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种类繁多,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主要归纳为以下几大品种。

(一)绘画工艺美术绘画工艺美术主要包括皮画、毡画、沙画、树皮画和木浮雕画。皮画选用优质天然牛皮为原料,采用皴、擦、刻、染、凹凸等工艺技术手法,经手工多次绘制、刻画、雕塑而成,题材多为草原风情和蒙古族传统图案,风格淳朴、粗犷。羊毛毡是游牧民族的特有产品,当代毡画继承了蒙古包用毡绣的传统,又吸收了木板烙画工艺,产品充满了异域风情,且容易携带,已成为内蒙古重要的旅游纪念品。

(二)雕塑工艺美术雕塑工艺美术包括牛角雕、驼骨雕、犴角雕、猛犸象牙雕、巴林石雕、佘太翠雕、兴安石雕、麦饭石工艺品、根雕、木瘤雕等。其中巴林石色彩丰富高雅,深沉润泽,内容丰富,俏色取意,深浅皆宜,是观赏石中的精品。

(三)金属工艺美术金属工艺美术主要包括金银制品和铜制工艺品。蒙古族的金银制品不论是造型还是装饰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银碗是蒙古族传统的餐饮用具,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牛角镶嵌银质的牛角结盟杯、镀金的马等金银摆件及蒙古族银餐具系列。手工錾花工艺铜制火锅纹样细腻、工艺精湛,极具民族特色。

(四)民族服饰及刺绣工艺内蒙古各少数民族的服饰绚丽多姿,别具一格。蒙古族服饰艳丽美观,有头饰、长袍、腰带、蒙古靴四个主要部分,妇女头饰是最受人瞩目的装饰。诸如鄂伦春、鄂温克族的传统服饰均由兽皮制作而成,赫哲族有制作鱼皮衣的古老传统。蒙古族刺绣源远流长,应用范围广泛,色彩丰富艳丽,具有强烈的地区特点和民族特色。

(五)其他工艺美术其他工艺美术主要有皮革工艺品、牛角工艺品、三少民族的桦树皮制品、艺术挂毯、剪纸、仿辽瓷等。

二、艺术设计类专业开发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课程资源的意义

(一)有利于民族工艺美术的保护和传承当我们在庆幸全球范围的现代化所带来的快捷便利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方式的转变,特别是商业文化的冲击,民族工艺美术所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也发生了极大的动摇。现代工业文明对民族工艺美术的冲击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无数珍贵的民族工艺美术正在逐渐消亡,选择其中有价值的品种进行保护已十分紧迫。然而,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的保护工作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具体表现为:一是传统民族工艺美术生存环境的恶化;二是一些独特的民间传统习俗和生产生活方式在逐步消亡;三是一些传统民族工艺美术和技艺的传承后继乏人;四是民族工艺美术资源流失严重。因此抢救、保护、传承和弘扬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刻不容缓。而民族工艺美术传统的传承模式已经不利于当今社会文化的发展,因此要构建新的传承模式。为此,把民族工艺美术的内容融入到课程中,组织工艺美术大师和代表性的传承人进入到相关院校传授工艺美术技艺,充分发挥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优势,加强民族工艺美术教育,办出自己的区域民族特色,对培养高素质的工艺美术专门人才意义重大。开展民族工艺美术融入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的实践研究活动,将其课程和教学内容实施于专业教学中,通过有效而多样的民族工艺美术教育方式,将其文化内化,使学生在了解了民族工艺美术的历史和现存状态后,从而更加珍视工艺美术文化瑰宝,产生传承、保护优秀的民族工艺美术的积极性,并主动地参与到民族工艺美术的传承中来,使其发扬光大。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对保护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艺术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总之,民族工艺美术要得以系统的传承,就要在高等院校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美术师资队伍去探究民族工艺美术的理论和技艺;通过构建系统的理论基础来支撑高校民族工艺美术教学;编写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民族工艺美术的课程教材资源。以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为平台,播下民族工艺美术的“种子”,使高校成为传承民族工艺美术的前沿阵地。

(二)有助于丰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在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中,学生接受的都是西方三大构成的设计体系和色彩观念,而对本地区传统的民间美术和色彩意识知之甚少。民间造型观念有着自身独特的观察和思维方式,是完全区别于西方的一种造型体系。民族工艺美术以其质朴的造型、深厚的内涵与现代设计艺术的某些观点形态息息相通,对它的学习将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观察和思维。通过收集、挖掘、整理、选择优秀的内蒙古工艺美术资源,在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和尝试把这些内容渗透进专业教学中,可让学生了解并初步学习和掌握优秀的民族工艺美术,感受和了解内蒙古地区民族工艺美术的特色,深化、补充、延伸专业知识,让学生熟悉和热爱本地区的民族工艺美术,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提高学生美术欣赏和创作实践水平。在教学中要将内蒙古工艺美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人文环境中折射出的生活、生存方式加以表现,让学生们熟悉和感悟民族的美术思维方式,培养和树立民族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本地优秀的民族工艺美术资源,引导学生调查与采访、设计与制作,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专业学习的多样性,从而塑造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文化主体。

(三)具有重要的思想教育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民间艺术的兴趣,增进他们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课程意义。关注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在贯彻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保持地方资源特色,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民族工艺美术课程资源,是传承、弘扬内蒙古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最好途径和方法。

三、艺术设计教学中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

如何利用这些优秀的民族工艺美术资源开发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特色课程,将内蒙古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工艺美术融入到艺术设计的专业教学中,使民族工艺美术得以更好的传承,现针对我区的情况,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理论教学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课程教学主要有基本理论讲授、课堂组织讨论答疑、考察与调研以及实践与创作四个部分,其中前两个部分为课堂理论教学,而后两个部分属于实践教学。基本理论讲授主要是通过介绍、讲解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的起源、发展和沿革,来使学生了解其品种、艺术特色、材料和制作工艺,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概貌。最后,遴选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工艺美术作品进行赏析。通过欣赏富有民族特色的工艺美术作品,可让学生更加了解和热爱本土文化。

(二)实践教学带领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到民族聚居地区开展实地的参观、采访,进行人文内涵考察,了解那些民族工艺美术的文化背景,系统地收集整理有关的理论和技艺,积极向老艺人请教、向民间艺人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学其精髓。最后,选择其中感兴趣的民族工艺美术品种进行技法学习和实践制作,培养学生对不同材料的体验、感受。本阶段重在学生的参与,教师针对学生个别差异进行指导,侧重于创造思维能力的训练。

以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资源为素材,以艺术设计教学为载体,搜集、筛选、开发、整理适合教学的民族工艺美术,结合本地独具特色的民族工艺美术资源建设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特色课程,把工艺美术素材性课程资源转化为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形式,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的教学资源,探索在艺术设计类专业进行民族工艺美术传承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使优秀的民族工艺美术在课堂中得以弘扬和传承,真正的促进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的发展和传承。

蒙古族的文学艺术篇3

【关键词】蒙古族;舞蹈;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5-0188-01

舞蹈作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娱乐交际方式,与大众生活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要想大力发展传承我国民族舞蹈艺术文化,国家政府部门就必须加强与民众的交流和沟通,促使人们共同参与到保护弘扬民族舞蹈传统文化中。

一、蒙古族舞蹈的主要艺术特征

(一)精神文化特征。舞蹈艺术表现形式是人类丰富情感驱动的具体体现,优秀的舞蹈文化能够吸引感染到更多的受众。蒙古族舞蹈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其独具特色的舞蹈表现动作,由于蒙古族生活地域的特殊性,其舞蹈所呈现出的主题内容大多数都是歌颂赞扬绿色草原风光、生活风俗、家乡、亲情等。在蒙古族舞蹈表演过程中,观众可以充分感受到表演者所表达出的那种草原儿女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旺盛的自然生命力。蒙古族民众一生主要以游牧为主,日夜生活在广阔无边的大草原上,有一种草原儿女独有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我们可以从观看欣赏蒙古族舞蹈中感受到那种炽烈的草原情感[1]。例如,在蒙古族舞蹈《蒙古人》中,表演者豪迈的一声呐喊,唤醒了整遍绿色大草原和生命,蒙古族的少男少女在蓝天白云下驰骋奔放、大声欢笑,他们的那种生气勃勃和英姿飒爽被充分展现出来,能够瞬间感染到台下的观众。

(二)动作艺术特征。由于蒙古族人民时常与骏马、雄鹰打交道,因此,在他们舞蹈当中存在大量模仿骏马和雄鹰的动作,体现出了草原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动态。与此同时,蒙古族舞蹈还借鉴了中国传统舞蹈的形态和韵律艺术特征,有效将自身民族对图腾中野兽的信仰融入其中。在一些蒙古族舞蹈中,可以看到表演者有很多手、脚、腰、头并用的舞蹈动作,舞蹈整体动作风格体现出蒙古族人民豪迈大气的生活特点。

蒙古族舞蹈表演者均是通过呼吸带动脚步的,他们注重呼吸与拖步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这样有利于维持身体各个关节与气息之间的平衡感。在蒙古族舞蹈动作中,传统的横抻动作充分体现出了蒙古族人民在马背上驰骋奔放的勇敢无畏。通常情况下,蒙古族舞蹈表演者为了让观众感受到草原蒙古族同胞那N无拘无束、热情奔放的生活情境,会在舞蹈动作上加以应用呼吸慢吐的配合形式,并在吸气方面主要采用快吸气的方式,这样能够让广大观众更加理解到蒙古族舞蹈的本质。比如,在蒙古族舞蹈手臂与趟步的相互配合过程中,舞蹈者在手臂的带动下,肩膀以波浪形状绽放,脚步缓缓向前挪动,手部下压,在带有节奏的呼吸律动下,致使整体舞蹈动作以弧形下方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每个动作节拍配合着巧妙的呼吸器方式,这样有利于激发舞蹈情绪,实现舞蹈者与观看者的情感心灵交流,达到共鸣的效果[2]。

二、蒙古族舞蹈艺术文化的传承发展

(一)蒙古族舞蹈浓郁民族风情文化的传承。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自身特色风格的舞蹈。蒙古族舞蹈的鲜明特点是律动欢快豪迈、词汇新颖独特,在舞蹈动作上多以翻腕、抖肩的方式去表达出草原人民率真开放的性格。在当前蒙古族舞蹈当中,仍然保留传承的舞蹈节目有马刀舞、鹰舞、驯马舞、筷子舞、鼓舞以及挤奶员舞等。为了确保蒙古族舞蹈艺术文化得到和谐传承发展,政府部门要通过各个媒体渠道大力宣传蒙古族舞蹈文化,呼吁民间群众共同去保护传承民族舞蹈艺术文化,促使蒙古族舞蹈始终保持住独有的民族艺术特征和风格,这样才能让舞蹈爱好者真正感受到蒙古族绚丽多彩的民族神韵[3]。

(二)蒙古族舞蹈的新时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国之间艺术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社会大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越来越大,各大高校相继设置舞蹈艺术专业,有效推动了我国舞蹈事业的发展。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蒙古族舞蹈实现了进一步的创新发展,越来越多的舞蹈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这些优秀作品充分反映了现代蒙古族人民的新生活和新思想,达到了一定的舞蹈艺术境界。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蒙古族舞蹈艺术特征进行探讨和分析,有利于推动民族舞蹈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最大限度满足现代民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提高民族审美能力,促使蒙古族舞蹈艺术更好地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庞志娟.论蒙古族文化与蒙古族舞蹈的特点[J].集宁师专学报,2013,12(02):32-36.

[2]诺敏.蒙古族舞蹈的产品传播探究――以大型原创蒙古族舞蹈史诗《吉祥草原》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23(8):240-242.

[3]高向英.对蒙古族舞蹈发展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02(80):121-123.

作者简介:

蒙古族的文学艺术篇4

内蒙古民族音乐界虽然对“新世纪中华乐派”概念内容、口号方略以及“中华乐派是否能涵盖“草原乐派”等问题有着不同程度的质疑,但对于提倡“音乐文化民族自觉”、建设“新世纪中华乐派”和“草原乐派”的提议多是赞同,并在不同形式的学术研讨会或座谈会上,经常掀起自发性的热烈讨论。

笔者深受“新世纪中华乐派”倡导者的强烈民族音乐自觉意识和“登高一呼”之使命感的感染,在广泛征求老中青几代民族音乐人意见的基础上,写出提纲式浅见,以期抛砖引玉。

一、笔者欣赏“新世纪中华乐派”建设蓝图及其“四大支柱”方略,赞同“走出西方”的理念。

二、就地域范围而言,“草原乐派”应该有泛指蒙古高原和专指内蒙古草原之分。本文所提及的“草原乐派”是专指中国境内的内蒙古草原乐派,是对应于中华民族这一范畴而言的音乐文化概念。它既是56个民族之“中华乐派”的一个分支,具有“中华文化”的统一共性;又是自成体系的客观整体,具有“草原文化”的独特个性。放眼未来,与内蒙古“草原乐派”相对应的中华乐派少数民族分支中还将会有“中华·西域绿洲乐派”、“中华·雪域高原乐派”和“中华·延边长白乐派”等。

三、内蒙古草原乐派早已存在,并在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如一代胡琴艺术大师色拉西和孙良分别在潮尔琴(马头琴渊源乐器之一)、蒙古四胡领域内独树一帜。色拉西在潮尔琴演奏艺术中创立的苍凉遒劲、深沉悲怆风格,与孙良在蒙古高音四胡演奏艺术中创立的刚健明朗、热情奔放的风格交相辉映,共同把蒙古族胡琴艺术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峰,全面而深刻地反映出蒙古族人民丰富的精神世界。他们和以他们为核心的东蒙民间乐队,驰名中外,铸造了20世纪上半叶蒙古族传统器乐艺术的辉煌。他们的演奏技艺、编创的作品、几代弟子和学生,以及他们的音乐美学理念和所创立的科尔沁潮尔琴流派、蒙古高音四胡“孙氏流派”,曾在中华民族现代音乐史上异军突起、各领。以帕杰、毛依罕为代表的民间曲艺大师的“陶丽”(英雄史诗)与乌力格尔(蒙古语说书)艺术,早在20世纪前半叶就已享誉国际学界。蒙古族乌日汀哆(长调牧歌)艺术大师哈扎布、宝音德力格尔、扎木苏的歌唱艺术,于20世纪50—80年代,均曾因独特的歌唱技艺和草原神韵而轰动国内外乐坛。改革开放后,在马头琴、二胡、雅托噶(蒙古筝)、蒙古四胡、蒙古三弦、笛子等民族乐器艺术中,以齐·宝力高、刘长福、娜仁格日勒、胡力亚其、赵双虎、李镇等为代表的演奏家和教育家们,从演奏技法到作品创作,从教学传承到乐器改革,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们同样在民族器乐领域中建设着草原乐派。

四、以色拉西为首的蒙古族“四大民间艺人”(色拉西、孙良、帕杰、毛依罕)以及赫勒琴(马头琴渊源乐器之一)艺术大师巴拉贡、蒙古中音四胡艺术大师苏玛、现代马头琴艺术奠基人桑都仍、锡林郭勒-察哈尔乌日汀哆歌王哈扎布、呼伦贝尔-巴尔虎乌日汀哆歌后宝音德力格尔等草原音乐文化的卓越代表,应视为当代“草原乐派”第一代音乐表演艺术大师。他们的最大功绩是:在新旧社会的的转型时期,作为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承载者、守护者和发展者,将蒙古族千百年的古老传统音乐文化,从草原民间带到城市舞台,从民间传承转入专业教学,成功地展现于中华乐坛和国际乐坛,并融入现代民族音乐教育体系之中。

五、“草原乐派”的正式提出,最早见于1998年出版的乌兰杰《蒙古族音乐史》,作者虽然没有对草原乐派做出十分清晰的理论界定,但已明确提出:“时至今日,内蒙古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以蒙古族音乐家为主体,由多民族音乐家而构成的‘草原乐派’。”该著述中所列举的草原乐派成员中除了作曲家外,还有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以及歌唱、器乐、指挥等表演艺术家。这一观点恰好与当今“新世纪中华乐派”建设方略中提出的“四大支柱”(理论、教育、表演、作曲)之主张不谋而合。所以,当代草原音乐文化建设的实践已证明了“草原乐派”不应该受西方传统“乐派”概念——专指作曲家群体及其创作——的局限,而应该参照新世纪中华乐派的四大支柱方略内容,即视理论为先导,教育为基础,表演为展示手段,成果与作品为检测标准,从而使草原乐派得以更科学的历史梳理和现实构建。

六、现代草原乐派队伍早已形成,且硕果累累。

1.以乌日汀哆歌唱艺术大师宝音德力格尔摘取世界桂冠、哈扎布和扎木苏歌唱艺术被誉为“草原美声唱法”为标志,证明乌日汀哆歌唱艺术是在中华大地乃至世界歌坛上独具特色,并可以与意大利美声相媲美的草原歌唱艺术。以拉苏荣、德德玛、木兰等为代表的第二代蒙古族歌唱家,在继承前辈传统歌唱艺术基础上,成功地走出了一条长短调相结合的蒙古族歌唱艺术之路,开创了当代草原歌唱艺术的新风。

2.作曲家美丽其格《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通福《草原晨曲》、《敖包相会》,阿拉腾奥勒《敬祝万寿无疆》、《美丽草原我的家》,腾格尔《蒙古人》、《天堂》,乌兰托嘎《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呼伦贝尔大草原》等草原歌曲,不仅在内蒙古草原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作为草原文化符号,传遍祖国大江南北,享誉国际,受到不同民族、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人们的喜爱。

3.辛沪光交响诗《嘎达梅林》拉开了草原乐派交响音乐创作的历史帷幕,堪称“草原交响音乐的奠基石”。1989年在北京成功举办的“永儒布交响作品音乐会”,推出交响组曲《故乡》,交响诗《额尔古纳河之歌》,交响音画《戈壁驼铃》、《蜃潮》等交响音乐作品,为全国少数民族作曲家之首位。首都专家高度赞誉“是一场具有强烈个人风格和浓郁蒙古族音乐色彩的、非常精彩的高水平音乐会”(陈佐湟),“永儒布的交响音乐已将蒙古族音乐创作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标志蒙古族交响音乐创作已进入高层次发展阶段”(中国音乐家协会贺信),“达到了国家级水准”(王西麟)。以莫尔吉胡、杜兆植、阿拉腾奥勒、李世相、恩克巴雅尔、乌兰托嘎、王瑞林、好必斯、段泽兴为代表的老中青三代草原作曲家分别在交响曲、协奏曲、交响管弦乐曲、大型交响合唱、清唱剧、艺术歌曲、民族管弦乐等不同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4.娅伦格日勒指挥的蒙古族青年合唱团与永儒布指挥的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合唱团的蒙古族无伴奏合唱,以及受其影响而建立或派生的北京“草原恋”合唱团、“新牧人”合唱团、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百灵”合唱团等,不仅成为我国合唱乐坛异军突起的劲旅,而且频繁走出国门,不断在国际乐坛摘金夺银。与此相应的莫尔吉胡、永儒布、辛沪光、阿拉腾奥勒、恩克巴雅尔等草原作曲家创作或改编的《圣主成吉思汗》、《四季》、《孤独的白驼羔》、《草原恋》、《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八骏赞》、《陶爱格》等一大批融民族传统与现代技法于一炉的无伴奏合唱作品,在国际和国内频频获奖,享誉国际合唱乐坛。

5.传统音乐开始全面复苏,蓄力待发

(1)阿拉坦其其格、扎格达苏荣、乌日采湖为代表的第三代乌日汀哆歌唱家连续在国际比赛中摘取桂冠,再次把乌日汀哆艺术魅力展现于世界舞台。

(2)断流数十年的陶丽(英雄史诗)、色拉西潮尔琴艺术、潮林哆(带有持续低音的潮尔合唱),以及在内蒙古草原上早已失传的浩林潮尔(呼麦)、冒顿潮尔(胡笳)、托布秀儿(马可·波罗曾描绘过的二弦乐器)等蒙古族传统(民间、宗教、宫廷)复音艺术,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复苏,蓄力待发,在国际乐坛和学界引起广泛影响和高度重视,其中乌日汀哆、呼麦与潮林哆均“申遗”成功,被我国或联合国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以齐·宝力高为代表的马头琴艺术走出国门,将精湛的马头琴表演艺术展现在国际舞台;旅日青年演奏家李波在日本从事马头琴演奏和教学已18年,期间多次赴美洲、欧洲、大洋洲进行演出和文化交流,并出任美国华盛顿大学客座教授已两年余;青年马头琴演奏家赛音吉雅在日本开办了马头琴国际艺术学校……

6.现代蒙古族音乐教育体制初步确立

20世纪50年代始,以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为代表的艺术院校,聚集了色拉西、宝音德力格尔、昭那斯图等一批蒙古族传统音乐优秀传人,开创了蒙古族专业音乐教育先河,培养出以阿拉腾奥勒、德德玛、拉苏荣、白达瓦、李镇、腾格尔、娅伦格日勒等为代表的优秀民族音乐人才,以及希日莫、敖特根巴雅尔(潮尔、马头琴)、赵双虎(蒙古四胡)、胡力雅其(蒙古三弦)、娜仁格日勒(蒙古筝)、刘兴汉(蒙古笛)等现代蒙古族传统器乐教育奠基人,同时也锻炼和造就了内蒙古现代民族音乐教育的缔造者、领军人物莫尔吉胡。

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开办本科双语(蒙汉)音乐教学三十余年。截止到目前,已培养硕士研究生一百三十余名,其中蒙汉兼通者二十余名;已取得博士学位的18名,为草原乐派培养了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和后备人才。

7.民族音乐学理论研究有了坚实的基础

内蒙古“基础型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开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向“学理型民族音乐理论研究”?穴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雪的转型,标志着内蒙古民族音乐学队伍民族自觉意识增长,开始走向成熟,学术意识和水准大幅度提高,由此成为现代草原乐派的一支劲旅。其主要标志是在蒙古民族音乐学主要领域内有了经过历史考验的奠基之作和老中青结合的民族音乐学梯队。

(1)蒙古族音乐形态学奠基之作:吕宏久《蒙古族民歌调式调性初探》(1981);蒙古族音乐史学奠基之作:乌兰杰《蒙古族音乐史》(1998);蒙古族音乐美学奠基之作:满都夫《蒙古族美学》(2000);田野调查取得重大学术突破的典范之作:莫尔吉胡《追寻胡笳的踪迹》(2007);学理型研究突破性新作:博特乐图《胡尔奇:科尔沁地方传统中的说唱艺人及其音乐》(博士论文,2007),《表演、文本、语境、传承——蒙古族音乐的口传性研究》(博士后论文,2012年出版),博特乐图、哈斯巴特尔《蒙古族英雄史诗音乐研究》(2012)等。

(2)老中青民族音乐学梯队已经形成。

第一代:以莫尔吉胡、王世一、达桑宝为代表;第二代:以乌兰杰、满都夫、吕宏久、赵星、白衫、柯沁夫等为代表;第三代:以白音吉尔嘎拉、阁日勒图、松布尔、胡格吉勒图、李世相、好必斯、邢野、李宝祥等为代表;第四代:以包·达尔罕、杨玉成为代表。

七、草原乐派的文化特征

1.共同的思想基础与美学理念

守护游牧文明,坚持以“天人和谐”、“天地万物和谐同寿”为核心的绿色文明传统;遵循蒙古族传统美学理念,崇尚大自然和英雄题材;热衷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之创作手法;追求深沉博大、苍茫辽阔、雄浑激越、崇高壮美、“心灵歌唱”、“人与自然自由完美统一”等最高美学理想和境界。

2.总体思想特征

广袤无际、神奇无比的蒙古草原,天人万物共谐的理念,是草原乐派热情讴歌的永恒主题;根深叶茂、绚丽多姿的北方草原文化,是草原乐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因此,不遗余力地热情讴歌草原大自然(视草原为母亲)的绿色情结;珍爱草原万物(以骏马为万物生命之代表)的生命情结;赞颂为保护草原土地、为草原苍生和民族利益而战(以神话史诗中的英雄格斯尔和江格尔,现实生活中的成吉思汗、渥巴锡汗、嘎达梅林等为代表)的英雄情结;尊重传统文化、崇尚圣洁(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为代表)的宗教情结;以及渴望和谐共处、广纳一体(以乌力格尔、漫瀚调、二人台艺术等蒙汉族交融文化以及汉语歌词的现代草原歌曲等为表象)的融合胸怀等,是草原音乐的总体思想特征。

3.美学特征

寓深刻于淳朴,蕴崇高于自然,着意反映草原时代精神、民俗风貌和人民内心世界,因而蕴意丰富深遂,格调苍茫雄浑,旋律优美深沉,形象鲜明挺拔,意境超然高远。

4.作曲技术特征

深深扎根于草原传统音乐文化沃土之上,坚持“旋律万岁”(莫尔吉胡语)、“旋律永远是音乐的灵魂”(永儒布语)的美学理念和技法宗旨。同时,兼收并蓄、广取博收,为我所用。在多声部创作中,植根于民间音乐传统,多喜用二度、七度碰撞,四、五度和音与和弦重叠,三和弦加和弦外音及其重叠,多种形式的调式交替与旋宫转调以及西方大小调与民族调式的巧妙结合、下属和声功能的连续开发拓展,全音阶、多调性的慎重运用等,创作出融蒙古族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于一炉,具有鲜明草原风格和独特艺术神韵的现代蒙古族音乐。

八、结语

草原乐派“以他们的美学境界和巨大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草原民族乐派人性、人情、人本的情怀及其本质力量,展示了草原民族乐派发展的深厚底蕴和广阔前景”。(满都夫语)

在当今世界传统与现代碰撞、交融,古典与新潮并存的多元格局音乐文化中,草原乐派要屹立于世界之林,既要站稳脚跟,坚持传统,又要与时俱进,广蓄博收。当前,特别要提升理论先导意识、强化力作创作意识和提高创作能力,铸造具有强烈民族文化自觉意识的表演队伍,建构突出草原特色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和成功模式。

草原乐派任重道远!

蒙古族的文学艺术篇5

摘要:民族与宗教关系问题是当前国内外热点问题之一,也是民族关系研究的重大课题。蒙古族作为传统的游牧民族,其民族文化的核心是草原文化和宗教文化,而宗教作为民族文化载体,融汇了民族精神、民族性格、道德观念是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在蒙古地区,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深受着藏传佛教的影响。而青海蒙古族由于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在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方面既保持着本民族的的特点,也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一些特点,其中共同的――藏传佛教渗透于青海蒙古族人民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这些民族思想行为的定义和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动力。

关键词:藏传佛教;青海蒙古族;青海藏族;民族关系

一、藏传佛教在青海传播的历史渊源

青海是藏传佛教的重要传播区。早在东汉末年,青海东部湟水河谷地区已有僧人活动,并建有佛塔。唐代,随着唐文成、金成公主进藏和吐蕃势力东健,佛教由内地和吐蕃两个渠道不断传入青海。公元9世纪中叶,吐蕃达磨赞普禁佛,部分僧人避居青海,延续佛教律仪,使青海成为佛教后宏的发祥地。公元11世纪后,藏传佛教宁玛、噶丹、萨迦、诸派相继形成,藏传佛教进入空前的活跃时期,青海是藏传佛教再度宏传的重要基地。元代,随着大元帝国八思巴的活动,萨迦派大量传入青海,同时觉囊派传入果洛藏区。雍正元年罗卜藏丹津反清事件后,青海藏传佛教一度出现苏条景象。乾隆年间,地方经过行政体制改革,确立以七世达赖为首的格鲁派政教合一统治,再次促进了格鲁派的发展。公元1958年后,除塔尔寺等少数寺院外,全省绝大多数寺院关闭,僧侣还俗。公元1962年西北民族工作会议后,全省约80寺院恢复开放。“”时期多数寺院被毁。公元20世纪70年代末起,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并修建10余座寺院,宗教活动转入正常。

二、藏传佛教对蒙古文化的影响

(一)藏传佛教对蒙古族传统信仰习俗的影响

蒙藏民族是中华民族古老游牧民族,蒙藏民族都曾有过原始宗教,都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萨满教是蒙古人的原始宗教,而在黄教与蒙古萨满教的斗争中,黄教最终取得了胜利,并成为巩固封建统治的思想武器,维护社会秩序精神支柱1。崇佛敬神,成为整个民族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蒙古人家家必备佛像,日常起居,出外劳作无不求助于佛爷保佑。

(二)藏传佛教对蒙古族伦理道德的影响

藏传佛教是一种道德伦理色彩十分浓厚的宗教。它重视人的道德价值、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并把它的宗教实践建立在道德实践的基础上。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后,它的道德观念对蒙古族的道德伦理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成为蒙古族传统道德伦理思想的重要补充。藏传佛教传入蒙古社会后,佛教的伦理道德思想基本上是在蒙古传统的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加以发挥阐述,并加以改造,使自身更适合于蒙古社会,适合蒙古人的社会心理和文化背景,从而成为蒙古族民众能够接受的佛教伦理思想。

(三)藏传佛教对蒙古族艺术形态的影响

佛教艺术是以一套艺术形象和艺术手段为其服务的宗教艺术,它的美的理想和艺术形式主要是去表现宗教的观念和精神,宣泄宗教的激情,适应宗教宣道需要。佛教艺术的传入,虽然是为了适应宗教的需要,但同时也给蒙古族的艺术灌注了新的活力,使蒙古地区的建筑、绘画、雕塑、音乐等艺术得到空前发展,产生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取得了卓绝的艺术成就,开辟了蒙古艺术史的新纪元。如:蒙古族地区的藏传佛教寺庙在细部装饰上独有风韵,它既吸收了蒙古族本身的建筑风格,又吸收了藏族的一些建筑方法,寺庙显得格外精美华贵。

三、藏传佛教与当代青海蒙古、藏族的民族关系

(一)在同一宗教的思想指导下,青海蒙古族与藏族形成了相似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使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增多,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

在宗教所涉及的诸要素中,宗教思想居于核心地位,这是由于一切宗教活动都是宗教意识的行为体现。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可以形成信众内部强大的凝聚力,和对外的强烈排他性,同时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可以超越民族和国家的局限性在广阔的空间流传,所以可以成为民族间联系的纽带和通道。而青海蒙古、藏族在同一宗教思想的指导下,对具体的世界观、人生观等有着相似的认同感,这种思想上的统一状态,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时间的沉淀,是历史的结晶,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强纽带,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维系整个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内在力量。而保持和发展这种凝聚力,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在同一宗教组织和制度的影响下,青海蒙古族与藏族的关系更加密切,对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实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宗教的组织与制度是宗教观念信条化、宗教信徒组织化、宗教行为仪式化、宗教生活规范化的结果。而青海的蒙古、藏族佛教信徒在共同的祭拜场所、在同一宗教制度的约束下,对藏传佛教的组织、教义和规范有着同样的认同感,这使两民族间的日常交往变得更加频繁与方便。如:位于青海省湟中县的塔尔寺,其建筑雄伟辉煌,庄严肃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艺术风格,是藏、蒙、汉各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和谐的民族关系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和推进器,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前提条件,由于青海蒙古、藏族同胞在生活在同一地域,使得他们在语言文字、生活方式、等方面有很多的一致性,为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在具体的宗教行为活动中,青海蒙古族与藏族在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交流更加频繁,为进一步实现两个“共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信仰者有了宗教思想,才会产生特殊的宗教感情和体验,才会产生一系列宗教崇拜的外在行为,即宗教行为与活动。藏传佛教很多具体的宗教行为活动为青海蒙古、藏族相互交往、联系构架了一座文化桥梁。在文学方面,藏传佛教在青海地区不断深入普及和发展过程中,蒙古族的佛教文学也跟着兴盛起来。在艺术方面,藏传佛教在青海蒙古族中的传播,为这里的人民带来了新的宗教艺术,从而对他们的艺术传统和审美情趣有了一定的影响。

民族交往是促进和提高各民族生存与发展水平的重要动力源泉之一。藏传佛教不仅对整个蒙古族社会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青海蒙古族民族文化的影响显得更加重要和明显,这些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频繁、深入的接触交往,为进一步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730030)

参考文献:

[1] 宝贵贞《近现代蒙古族的演变》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

[2] 唐吉思 《藏传佛教与蒙古族文化》辽宁民族出版社 1997年5月

[3] 苏鲁格、宋长宏 《中国元代宗教史》中国广播出版社 1994年

[4] 金炳镐 《民族关系理论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7年

蒙古族的文学艺术篇6

摘要:刀具是北方游牧民族数千年历史的写照。蒙古先人继承了东胡、匈奴、鲜卑以及之后等民族的刀具形制,并在不嗟纳产和生活实践中继承和改良。演变成为了沿用至今蒙古族佩刀,并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蒙古刀传统文化。它是游牧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蒙古族传统工匠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关键字:蒙古刀;文化内涵;传承载体;

一、起源与发展

北方民族金属工艺的历史从春秋战国时代白狄中山国的遗存中已出现,肃慎、东胡、匈奴、白狄、鲜卑、乌恒等,其中东胡、匈奴、鲜卑最有代表性。北方民族中金属装饰艺术,基本上可以说是兴于东胡,盛于匈奴,结束于鲜卑。这些民族创造了具有游牧民族特征的青铜艺术,金属工艺已达到了很高的技术水平,并对中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影视剧中出现的涉及蒙古骑兵的镜头都是手持弯刀的形象,殊不知最初的蒙古人使用的是契丹人使用的长刀,后来吸取了阿拉伯弯刀的优点,在改进材质和锻打方法的基础上,又引入了汉族的淬火技术,就这样不断地优化和改良,蒙古弯刀便诞生了。蒙古战刀是弯刀,便于骑兵作战时以肩做轴,自上而下时的挥舞,然而战争只是一时,祥和才是一世。由于蒙古族的游牧生活需要,加上受到了保安族腰刀的影响,逐渐演变成了直刀。直刀便于插在靴子里及佩戴在腰间,他们无论割绳、宰羊、吃肉都要用到蒙古刀,它既是生产工具,又是生活日用品。蒙古族是一个注重跟草原保持和谐的民族,征战的战刀早已淡去,传承未变的蒙古刀其实看上去并不凶悍,“佩刀自用”也是蒙古族的基本准则,是生活的必需品,也是身份

的象征。

二、蒙古刀的造型

蒙古族男子必备的三样随身生活用具是蒙古刀、火镰和筷子,它也是蒙古族男子服饰的一组重要装饰品。蒙古族佩刀及其佩饰,是通过一个特殊的扣将吊坠链与皮带挂连在一起的,蒙古刀本身是穿藏在皮带和吊坠链上的。作为防卫武器与护身符,蒙古人相信可以抵挡邪恶力量,同时它起到了装饰的作用。有时为了适合不同的任务,配一大一小两把刀,两把刀一起佩戴在双鞘。而刀鞘上只有一把刀子时,剩下的位置上会有两个孔,用来放置筷子。

蒙古刀整刀一般长为十几厘米至几十厘米。都是由精钢打制,钢火一定要好,由工匠精心锻打而成。刀锋一定要利,刀上的血槽是在宰杀的时候为了避免血液的黏度和张力在刀的接触面产生的负压而设计成宽槽,让刀便于拔出。刀柄和刀鞘也是极其讲究的。

(一)刀柄:是指刀上被用来握持的部分,材质多样,有木、铜、银、动物骨质、角质等,还有的镶嵌宝石。反应佩戴者的社会地位。通常在刀柄末端镶有装饰。手柄以木材居多,多用红木或是花梨木等材质较为坚硬的木材。动物骨质一般使用牛骨、驼骨或牛羊角作为手柄材料。

(二)刀鞘:刀鞘的工艺也十分复杂,各部件分别采用了镂、雕、模压、镶嵌等工艺。整段刀鞘完全用金属皮包裹,并且雕刻复杂的花纹,部分华丽的刀上还使用了错金银工艺,使刀具看起来更加精美华贵。材料大多为木质,也有少量的皮制、金属刀鞘或动物角质刀鞘,刀鞘上有大量植物纹样装饰。18厘米以下刀鞘不配筷子。20厘米以上刀鞘会配有筷子。佩刀的刀鞘长度一般不超过25厘米。

(三)图海:是指用来固定刀与其它用具的部分,造型为圆形,成对出现,中间嵌有珊瑚珠,使用大量装饰。

(四)火镰:蒙语称“赫特”,一种取火器物,由火石、火绒、钢条三部分组成,造型酷似弯弯的镰刀。

(五)勃勒:是指一种用银制的有花纹的圆形饰件,中间嵌有珊瑚珠,也有用绸缎刺绣装饰的。

作为北方游牧民族之一的蒙古人自古信奉萨满教的长生天。在蒙古人心目中,蒙古刀是长生天所赐的圣物,因此它会带给拥有者好运和平安。蒙古族佩刀及配饰,在长期发展历程中,其造型、装饰及制作工艺呈现出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民族审美取向和独特的文化艺术风格。

三、结语

蒙古刀作为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产物之一,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独具匠心的设计体现了当时蒙古族匠人的创新能力。蒙古刀在现如今作为蒙古地区的民族工艺品,正遭受着时代的考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蒙古族佩刀的传统用具功能正逐渐失去,由于蒙古族是草原文化的延续,而蒙古刀又是蒙古族古老文化的代表之一,所以理应受到更多的重视。

蒙古刀经历了历史的洗礼,见证了蒙古族的发展,它不管是作为生活用具的使用还是作为艺术品的传承,都具有它独特的存在意义,它是历史留下来的文化瑰宝,也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史册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希望通过我们后人的保护、发展与推动,传扬蒙古刀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让更多的人认识蒙古刀,从而了解蒙古文化。

参考文献:

[1]谭哲.蒙古刀的造型与装饰艺术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2]赵静.传统蒙古族佩刀装饰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

蒙古族的文学艺术篇7

    蒙古长调和呼麦是迄今为止最为高超的演唱形式之一。它将人类的声音表现得那样震撼和恢弘,但是它却面临即将失传的危机。造成这一近况的原因绝非长调与呼麦这种艺术的不够精美,而是缺乏传播渠道,让世人更便捷的了解并欣赏到这种独特的耐人寻味的民间演唱技巧。通过动画背景音乐的形式传播这一民族特色音乐,也是保护和发展这种民族民间艺术最好的途径之一。对于民间艺术的传承要体现民间文化的原汁原味,特别是有很多民间故事是经过口述或表演的形式继承下来的。这些久经流传的艺术形态记录并展现出蒙古族民间艺术的独特性和蒙古人坚忍不拔的精神。就像举世闻名的长篇史诗《江格尔》用富有民族特色的语言向世人描述了古时候“卫拉特”部落的生活环境。我们从故事中能体会到宝木巴海如蓝宝石般深邃、阿尔泰山如仙境般巍峨壮丽、草原如天空般宽广无垠。如果把《江格尔》改编成动画影片就不只是传播文化,更是上升到传承文化的范畴。融合与创新提起蒙古族民间艺术大家都会不知不觉联想到古朴、粗犷的艺术形式,对于她的理解多是适合装饰服装等直观的层面。其实对于民间艺术的传播与发展,我们更需要将民间艺术与现代元素进行融合与创新。她就像圣斗士星矢的头盔,可以将雅典文化与日本美学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让大家在欣赏美妙之余,感受到异域文化的风采,蒙古族民间艺术的融合与创新也是一样。在内蒙古这片辽阔、绚丽的土地上,除歌舞外在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民间美术,它与生活有着更密切的联系,范围非常的广泛。

    以蒙古族民间美术为例,如我们常见的民间刺绣、马鞍具、皮革制品及绣花毡等,那些憨厚动人,造型优美的“夏特日”(蒙古象棋),色彩鲜明的民间图案,它们以自己独特的性格和形象构成了一个非凡迷人的艺术世界。蒙古族民间美术以它鲜明的色彩,健美的造型,粗犷而豪放的风格吸引着广大群众和国内外学者。民间美术以它纯真、质朴、健康的特色,不断地在人民生活中发展着,这是最富有生命力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让这独特而精美的民间艺术融入到动画角色的创作,定将会为动画艺术绽放美丽而独特的常胜之花。民间美术固然美丽,如果没有现代元素的融合、异域文化的渗透、设计观念的创新、动画元素的改良,她的美丽只能停留在人们的回忆里,只能尘封在博物馆的展示窗内。她就像一位美丽的姑娘,需要一个设计师为她量身定做出嫁的衣裳。我们创作蒙古族题材动画片,就需要对民间美术进行现代式的改良与动画式的创新,在吸纳营养之余,探索民间美术现代呈现的方式与方法。拓创与革新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中外文化的冲击,使得蒙古族民间美术这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处境尴尬,如“岩画”、“毡画”、“桦树皮艺术”等正面临着失传的境地。于此同时,中国动画缺乏新意、缺乏民族特点而被观众遗失在记忆中。中国动画创作仿佛进入了一个密封的围栏,这里缺乏创作的“养料”与实践的动力。以动画的形式探索民间美术的表达方式,一方面使民间艺术能以新的审美形式和民族情感展现给观众,呼唤大众对日渐衰微的蒙古族传统民间艺术的关注,将民间技艺得以传承和保护;另一方面,将蒙古族民间艺术形式应用并融合于动画角色创作中,不仅可以丰富动画的元素,提高动画的质量,还可以有效提升中国动画的艺术境界和商业效益,是一举多得的益事。

    通观蒙古族题材动画角色的创作,没有一个动画角色将蒙古族民间美术恰如其分的深入到创作中。无论是海力布国画手法的表达,还是巴特尔现代卡通手法的演绎,均未触及到蒙古族民间美术的精髓。所以我们试图将蒙古族题材动画创作与民间美术相结合,以期为动画艺术形式的探索添砖加瓦,在一定程度上营造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内容和文化,为未来动画创作方向抛砖引玉、提供借鉴。我们要突破藩篱,开创民间艺术的常胜之花,首先,观念要革新;其次,创意要革新;这里的观念革新就是在要强化民族文化底蕴的同时,关照当代人的审美需求。我们在研究蒙古族民间艺术的过程中,深深感悟到了对民族物质形态文化和风俗习惯进行全面研究的重要性。在动画创作的实践中我们发现,蒙古族题材的动画角色应既不同于迪斯尼的造型风格,又不同于日本动画的传统风貌,也有别于中国经典学派的特征,她更应具有蒙古人的民族特征和个性,更应具有现代人的情感和故事,她是承载蒙古文化精髓的动画角色。通过现代观念与民间艺术的融合与贯通,将蒙古族民间美术与动画角色的创作结合起来,丰富和完善动画角色创作体系,为中国原创动画角色的创作提供借鉴。创意要革新,就是要一改过去对于民间艺术继承与发展的思路,我们不应感觉只要是历史流传下来的民间艺术就是优秀的,就适合动画的创作。我们要对这种艺术进行创新。这里的创新不仅仅是改良,而是大尺度的跨越。就像美国动画片《狮子王》,它改编自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但它摒弃了原作沉重的人文主义历史内涵,以拟人化的手法反映了现代儿童的成长过程。我们创作蒙古族题材动画片是否也可以像《狮子王》那样,多一点童真,少一点内涵;多一点趣味,少一点教化;使我们国产动画片更易于让观众接受和喜欢。我们只有关注到当代人的审美,才能获得更多观众的接受和喜爱。“不破不立”,对于民间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一味的因循守旧、亦步亦趋的高喊守住民族的净土,是不能真正的将蒙古族民间艺术得以保护与传承的。我们不能强制性的让小学生去学习马头琴,穿蒙古袍、在家中挂上成吉思汗像。这样保护民间艺术只能将她推向“艺术的遗老”,让人望而生畏。

    真真正正的传承是将民间艺术发扬光大,让现代人接受和喜欢,这样才是继承和发展民间艺术最好的方法。就像马头琴的乐曲创作,我们不应因为《万马奔腾》震撼而天天演练这只乐曲,我们应以当代人的审美去创作更加独特和美妙的乐章。动画也是一样,我们通过动画的形式探索民间艺术的呈现方式,也要根据动画的需求、当代人的审美去将民间艺术进行改良与创新。我们不应秉承拿来主义的做法,继续做《大闹天宫》、《哪吒脑海》,因为我们再作那些传统题材也是新瓶装旧酒,缺乏市场的潜质与经济开发的动力。小结蒙古族题材动画片要推出去,并在国内乃至国际受到肯定,除了在观念和创意方面下功夫外,也要在制作工艺方面努力做到精益求精,努力向好莱坞动画大片靠拢。没有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没有叱诧风云的夸张变幻,没有奇特的畅想,观众就没有惊喜。只有大胆超越,才能不同凡响。动画要走出国门,蒙古族民间艺术要发展保护,就需要将二者有机的融合,让她们以一种新的形态、新的途径、新的表现展示给观众,让民族艺术之花开得更加绚丽夺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继承民间艺术、发展民间文化、改良动画造型、创新动画表达、革新艺术呈现,这样中国的动画和民间艺术才能真正的突破藩篱、走出困境。

蒙古族的文学艺术篇8

关键词:内蒙古版画;苏和版画

版画发源于我国,与印刷术的发展息息相关,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内蒙古版画的形成起,它经历了六十年代的萌芽期,七十年代的沉寂期和改革开放后的新时代迅速发展期。进入新世纪后,内蒙古版画受到全球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影响,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但是内蒙古版画的核心思想依然是表现草原人民的日常生活和民族审美面貌。苏和版画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处处散发着耀眼光彩。

一、内蒙古版画

(一)内蒙古版画的艺术特征

内蒙古版画生长在内蒙古厚重的文化背景之中,饱受其滋润,汲取其精华,经过时间与历史的考量,长成了如今的独特艺术风貌。它的核心在于表现内蒙古人民的生活,文化底蕴与自然景观。同时也代表了少数民族的审美面貌,对于内蒙古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内蒙古版画也有着它独特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民族性是指各民族在经历了历史的变革和发展之后慢慢形成的的,表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心理特点与文化风貌。版画作为间接性的印痕艺术自然会被民族性所浸润和改变。民族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是长期发展的结果。而内蒙古版画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文化环境里成长,也使其获得了独特魅力。

(二)内蒙古版画的历史发展

内蒙古版画是随着内蒙古自治区的诞生而出现的新的艺术形态,经过近七十年的内蒙古文化浸染与自身的不断发展,慢慢形成了如今“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欣欣向荣之景。

最早期时,布和朝鲁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的创作开启了内蒙古版画艺术的大门,之后涌现出一批版画艺术家。这一时期的版画主体多为革命和生产。他们把草原人民的各种生活场景放入了版画的创作之中,因版画特有的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内蒙古版画独具韵味。也为当时的内蒙古版画赢得了“草原之花”的美称。在六十年代出现了许多少数民族版画家,他们的创作都带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使人眼前一亮。

从早期布和朝鲁的创作开启内蒙古版画的大门,到结束后在日本展出的乌恩的《育羔》,再到改革开放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山丹、苏和、乌恩琪等感知敏锐、手法独特的艺术家。内蒙古版画发展日新月异,以其独特姿态走进新世纪图像时代。期间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品,如莫日根的《出工》、巴忠文的《降龙伏虎》、田宏图的《新圈》、文科的《牧驼人家》、甲夫的《草原秋色》、邵春光的套色版画《乌珠穆沁的傍晚》等等。通过数代版画家的努力,共在刊物上发表了近千件作品,并有上百件版画进行了国家级展览,还有一部分远飘海外展览。但是在新时期内蒙古版画受到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考验,因其内容、手法落后,长期止步不前。如何打破这个僵局将内蒙古版画更长久的传扬下去成为了新一代画家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三)内蒙古版画的未来

回顾内蒙古版画的历史,其从一片绿叶到到一顷森林的巨大发展,路途虽无尽坎坷,但是凭着历代版画家的努力,内蒙古版画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艺术体系。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封闭的草原文化受到现代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其生存环境面临着全新挑战。美术作品在公众眼中的作用被新兴的现代传媒文化所弱化,渐渐淡出大众的关注焦点。内蒙古版画也受到了波及。那么在新时代的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大趋势之下,内蒙古版画该如何再度繁荣?

二、苏和版画

(一)苏和版画特征

苏和版画深得内蒙古版画的精髓,他的作品代表了最鲜明的草原人民精神,又带着浓郁的个人气息。无论是辽阔的草原还是闲适的牧马,无论是安静的群羊还是深邃的天空,在他的笔下也会变得更加引人入胜,不落俗套。每个画面都藏着他对这片土地最诚挚的眷恋,如此深情的话语常常隐藏在貌似平淡的画面之间。没有刻意,有的只是繁花落尽的自然淳朴,正如上好的玉器,浑然天成,美的恰到好处,不多一丝做作。

(二)苏和版画的品析

苏和的版画取材广泛,多采用铜版、油印套色等技法进行演绎,表现手法多样,艺术形态丰富。作品多以静谧而壮阔为特色,意味深远,代表作有《谧境系列》、《巴丹吉林》、《天苍苍》等。辽阔的内蒙古孕育出苏和版画的独特风味,让晒湃嗣竦拿运和生活点滴就是他作品的基石,在这基石之内充斥着的是他倔强的民族精神。他对内蒙古历史人文的独到见解,使他的作品深入到蒙古民族的文化深层中。寓情于画使他的作品更加深入人心。

(三)苏和版画的影响

苍茫的草原是游牧民族的家,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他们的气息、他们的智慧孕育出了现在的草原文化。而苏和正是在这草原文化中长出的雄鹰。他在《巴丹吉林》中,运用强烈的色彩格调,将美术与光影艺术充分结合,有着鲜明的时代感与神秘感。当展现的画面一片火红,大漠的冷酷孤寂就不言而喻了。版画的印痕更增添了几分大自然的无情肃杀和威严。他将自然的伟大,人和动物的渺小,自然与万物的相互依存,这种种关系,就这么自然地刻画出来,入木三分。此外苏和版画还有着强烈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他的作品散发出的气息不局限于草原,同时也有着对现代艺术的探索。在如何面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冲击问题上,苏和有着自己的原则。那就是学习西方现代艺术的优势,并将其与内蒙古文化结合转化为自己的特色,坚持民族特色与地区特色,使内蒙古版画得到更长久的发展。

三、结论

通过上文论述,我们知道了苏和版画的宁静与深邃的艺术特点,作为内蒙古版画的翘楚,他的作品带给我的是心灵的震撼,每一次接触都像是一次与自然的无间谈话,他告诉我自然的强大,自然的威严,自然的宁静不可侵犯。同时也讲述着自然的无奈,自然的脆弱和自然与万物的息息相关。艺术本就该如此。

【参考文献】

[1]李晓林.沉没的草原风景线――苏和和他的绘画[J].艺术市场,2014(11).

[2]洪宇,李波.版画的发展历程[J].高校招生,2010(02).

[3]金兰,王茹.内蒙古地区版画艺术教学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15(03).

[4]董瑞奇.浅析当代内蒙古版画[J].艺术教育,2013(12).

上一篇:企业完整的财务制度范文 下一篇:劳动实践活动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