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管理决策与处置范文

时间:2024-03-19 17:52:25

危机管理决策与处置

危机管理决策与处置篇1

高校具有社会影响广泛、人员和组织结构复杂等特点,与此同时高校师生思想开放、思维活跃、信息传播能力较强,这使得高校的公共突发事件处置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有的自身演化规律。机制是在一般规律机理与现实情况有效结合的基础上,着眼于可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选择实现设立的流程,围绕目标明确发挥作用。机制设计贴近于事物分析,依赖机理但不同于机理,主要以实践和应用为对象,从问题诞生的起点出发,关注事件所处的生存环境,以规律和流程为核心来发挥主要作用,形成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模型或规则,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标终点。从机制设计的角度来分析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既要考虑机制的目标选择和单元组成,又要考虑处置模式的时态框架和空间规制。充分考虑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中的要素和环节的关联度、层次度、影响度和动态度,必将大大提高公共突发事件处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的价值诉求维度分析

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动态性等特点,其价值诉求不仅仅体现在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中的处置方法和原则等因素上,还体现在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的预测预警、应急决策和恢复评估的三个不同阶段。

(一)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的关联度

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的关联性表现在处置模式的各个要素和环节之间的相互协调作用。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整个处置过程包含相互联系但又明显区别的不同阶段,因此处置模式中所包含的内容也相当丰富,各个阶段之间的相互影响非常明显,只有从关联的角度才能发现各个阶段的典型特点,把握影响公共突发事件发展方向的主要要素和各环节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某些情况下,从处置模式的局部看似乎是完全合理的东西,但它在与处置模式的整体关联性上却出现了问题,造成整体的关系失衡,那么处置模式从整体上就达不到机制设计的目标要求。所以对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的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考虑,不能脱离其关联性。

(二)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的层次度

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中针对每个主要阶段的内容在保持关联性的同时存在着层次上的递进性,这是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具有一定功能的内部依据。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包含丰富的内容,这个特有的系统有机联系着若干要素和环节,这就产生了处置模式层次的递进问题。如果从处置模式的过程着眼,结合公共突发事件的时空发展,就会发现处置模式要综合考虑以下问题:一是公共突发事件发生前的处置要建立预防预警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师生员工具备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危机意识,把有可能发生的公共突发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公共突发事件发生中的处置要进行应急决策,这是整个处置模式的关键,根据公共突发事件的发生机理,考虑应急决策的逻辑生成规律,才能科学有效地处理公共突发事件;三是恢复评估模式是整个模式的重要环节,通过恢复评估机制,从公共治理的角度推进高校的组织变革与创新,从而进一步推动高校的发展。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的这些问题,反映在公共突发事件不同的发展阶段,各发展阶段在整个处置模式中地位不同、功能不同,但彼此之间是有机联系的并相互协调,从而形成了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的一个有机整体结构系统。

(三)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的影响度

作为完整系统的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其中包含的不同部分在结构层次和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被分为若干部分和层次,成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这些独立的子系统又面临着小系统之间协调和相互作用的问题,这就是通常需要考虑的处置模式的影响度问题。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中的各个要素不仅相互作用,而且还存在着相互之间的影响,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中的每一阶段的独立系统既要针对性解决每一阶段的问题,又要和其他要素产生有机作用,保证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的每个阶段的各要素能够连接为一个整体,从而发挥出它的整体效应。(四)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的动态度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具有整体关联、层次递进和相互影响的机制设计系统,它的各个要素之间、要素和整体之间以及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都存在着持续的能量交换与信息互动。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符合当时的现实情况,促使事态向良性的方向发展变化,这就意味着能量交换和信息互动保持着动态的平衡与稳定。这种动态的平衡与稳定延伸表现在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的动态度上,即通过模式内部各个要素和环节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自身运动,在模式的功能发挥作用下模式自身与外在环境系统发生作用的相关运动。这不仅体现了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功能存在的必要条件以及表现的基本形式,同时也表明了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的动态度要求保持处置模式机构系统的功能性、处置模式结构的稳定性和处置模式更新发展的动力性。

二、基于机制设计的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分析

基于机制设计的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如图1所示,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各个部分与环节的简单加法运算,而是将公共突发事件的事态发展与逻辑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基于机制设计的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模式中的各个要素是相互联系和有机统一的,并且整体与各个部分和环节之间的这种密切联系是建立在自身逻辑规律基础之上的。它的这种自身逻辑规律性除了表现为整体内部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而且也还表现在高校与外部环境的联系,这是它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

(一)常态管理过程中预警预防机制的制度化构建与完善

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预警预防机制的常态管理,关键是要进行制度化构建与完善,建立有效的常态化运行机制,按照常态管理的要求,将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的预警预防向事前延伸,最大程度地把公共突发事件处置相关的机构、人员、岗位统一协调起来,明确相关人员的介入的方式和程度,做到职、责、权和利的高度统一。

1.人员常态

高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很多方面具有社会复杂组织系统的特点,高校自身系统具有复杂性、多变性并且广泛联系社会与家庭。公共突发事件往往处在一种非常态的社会情景,经常是各种不利情况、严重威胁和不确定性的高度聚集。这完全不同于高校的常规性决策。公共突发事件的处置已经成为高校管理的常态,将公共突发事件的预警预防纳入高校的日常工作系统,将其上升至高校发展的重要保障工作并成为固定部门的常规工作,安排固定人员专门从事相关工作,专门机构将收集到的危机事件案例整理,并通过案例分析方法以及相应的软件,为以后可能发生的类似事件的决策提供比较有价值的信息。分析公共突发事件的预测信息并且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制定预防和决策等相关措施,这包括问题界定、目标设计、方案选择、人员分工以及绩效评估等内容,最终形成专门的研究报告,向决策者提供决策信息。#p#分页标题#e#

2.管理常态

常态化管理过程中,对有可能发生的公共突发事件进行风险识别,其目的是在风险转变成危机前认识风险,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和预防,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按照日常工作的标准要求的管理过程和措施,在“常”字上提要求,在“态”字上下功夫,在“化”字上做文章,将公共突发事件的处置目标具体化,责任明确化,人人在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时时都管理。[1]在高校日常管理中,体现公共突发事件预警预防的要求,将高校师生的关于公共突发事件的危机教育、关于公共突发事件的心理干预以及公共突发事件的认识教育纳入高校日常的管理框架和范畴,成为高校危机管理的重要内容。

3.制度常态

建立与公共突发事件相关的危机监测机制,通过对取得信息的分析,提取风险向危机转化的关键指标,设定临界状态,一旦风险将要转化成危机,及时地做出预警,并随时进入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决策阶段。这种危机监测机制下的制度常态是从风险识别来源的角度,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指标对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风险状态进行评估,使其处在可控的范围内,一旦风险处于向危机转化的临界状态,应该立刻做出预警,一方面使公共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和后果降低,另一方面是做好应急决策的准备工作,以便进行公共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置。[2]

(二)机制协同过程中应急决策机制的应用与实践

1.方法协同

在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决策过程中,采取适合于现实情况的应急决策方法,对于科学有效地进行公共突发事件处置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应急决策支持系统,运用各种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系统论、决策论、运筹学的现代数学工具,建立危险性分析的优化与处置技术,提高决策水平,降低决策成本;重视决策咨询系统建设,有效利用先进技术与方法,从动态中把握规律性,从非程序中把握程序性,从苗头性中发现倾向性,从偶然性中捕捉必然性,为快速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提高应急决策的反应能力;构建应急决策智囊咨询机制,合理发挥行政决策、专家决策、团队决策在应急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危机管理专家,建立健全专家会商和紧急咨询制度。

2.逻辑协同

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决策需要在面临诸多的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进行综合考量,还要最大程度地保证应急决策方案的最佳实施效果,所以只有从应急决策目标指向、应急决策评估机制、应急决策调整方案和应急决策情境交互等维度来描述应急决策的逻辑生成,才能保证应急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能性。明确应急决策的目标指向。决策者在决策目标的指引下将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目标有机结合并统一起来,引导所有系统内相关资源与要素同时围绕决策目标导向发挥作用,在多个维度上树立明确的目标取向,确定可实现的目标路径,实现最佳决策时机下的最佳决策,最大限度地避免应急决策失效。保证应急决策的评估机制。应急决策过程中的一切决策预案都应进行相应的分析评估,对应急决策预案可能面临的问题及预期效果进行综合权衡,预测其利益、风险和代价以及规避风险与降低代价的可能性。在分析论证和权衡利弊得失的基础上,对所提交的预案进行可选性排序,推荐出最佳决策预案和最佳备选预案,以供决策者选择。实施应急决策的动态调整。应急决策虽然是一次决断,但是应急方案在危机处置中,需要不断地通过反馈的信息加以修正和完善。决策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依赖于时空变量的随机函数,而不是凝固僵化的,随时对方案进行必要修正的情况并不少见。经过追踪决策使方案进一步优化,从而获得更加满意的效果。确立应急决策的情境交互思维。通过应急决策情景交互这种极具理性的心理信息加工过程,在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决策情景的特殊要求。参照理性思维的有关特征,建立与决策结果相承接的内在心理映像到内部表征的动态模型,形成问题的基本判断与认知,通过交互根据情景的客观刺激并加以主观建构后形成相应的认知图式,再经过过程反馈和结果反馈后,利用在动态应急决策方案生成过程中情景类型与决策主体、策略选择和决策模式之间的依赖关系及其内在的共性规律,注重决策目标、决策方案、决策模式等决策行为进行整体的交互过程,最终形成完整的应急决策方案。[3]

3.组织协同

高校公共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就会呈现与平时正常运转不同的非正常状态和情况,为了随时应对决策环境的非确定性、约束条件的非常态化和决策过程的非程序性,在全校范围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打破原有的组织架构与框架,按照公共突发事件处置要求,建立一定时间与空间范围内的组织协同,根据公共突发事件的不同性质,建立多种形式的决策机构,这种决策机构最大程度地体现组织协同的优势,做到决策信息最大程度地体现在公共突发事件中,组织协同的互补性、适应性、协调性、一致性、耦合性和依赖性的特点,最大程度地协调高校内部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实现人力资源在组合中的最优配置,从而使公共突发事件的处置实现卓越绩效的结果。

(三)公共治理中恢复评估的组织变革与创新

危机管理决策与处置篇2

一、应急管理科学决策在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地位和作用

1.应急管理决策是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前沿核心。当前,由于各种突发事件频发,各级政府纷纷建立危机应急管理机制,就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的事前预警系统、事中的处置效果、危机事件应对的善后等环节作出规制,而在地方政府应急管理体系中,处于最核心地位的则是应急管理的科学决策过程。

2.应急管理决策水平关系到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效能。政府应急管理决策水平如何,直接影响着决策的质量和效果,另外,应急管理决策层的素质、决策手段以及决策前期对突发危机的真实情况和发展态势的掌握等,与应急管理决策水平都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从某种程度上讲,面对突发事件时地方政府的决策水平影响决策质量的高低,而突发事件的处置效能又与决策质量密不可分。

二、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决策的现状

1.观念陈旧,主体单一。实践中,一些地方政府在对突发事件作出应急管理决策时,仍然采用行政惯性思维模式,观念比较陈旧,对政府机构和所属部门的力量依赖性强,另外,对非政府组织在应急管理决策中发挥的作用认识和重视不足,从而造成应急管理的主体较为单一,社会大众对应急管理的参与程度低。

2.条块分治,缺乏整合。地方政府辖区内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中央直属、省市直属的单位。而长期以来我国在危机应急管理方面一直采用的是分灾种分行业的管理模式,对于应急管理的职责、衔接配合等没有明确的界定,“条”管理的单位,“块”不干预,反之亦然。条块分治情况下,面对突发公共事件,纵向无法直达,横向缺乏联系,决策难以有效执行。

3.经验决策,缺乏科学。在以往发生的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在进行决策时的失误主要有:处置时忽视专家咨询、专业知识指导、决策支持系统(DSS)的辅助决策作用,往往依靠行政命令、行政指导,带有强烈的个人感彩。

三、建立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决策的新模式设想

1.事前(预案规划阶段)决策模式。基于实际需要,事前决策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1)前期决策的任务(目标)。①组织机构整体框架设计、专业分工、责任落实。设立最高领导机构:市(县)突发公共事件委员会,应急管理协调各专业委员会;设立常设办公机构――市(县)应急管理工作办公室。②审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体系首先必须有明确的指挥系统,即在突发危机事件中,谁应该是指挥者,谁应该辅助指挥,谁应在第一时间报告等一系列指令的上传下达过程必须清晰,以便在突发事件出现时快速作出反应,其次,确立启用现场外应急队伍的方法;再次,构建事态评估与应急决策的程序。(2)前期决策使用的原理和方法。应急管理中面对的都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用数学模型无法进行精确描述的复杂型、复合型问题,网络层次分析法即适应这种决策的需要。如为预防并及时处置大型油库可能发生的火灾灾害,消防部门则应在油库附近地段设立一个消防中队。(3)事前决策支持系统。事前决策支持系统包括专业委员会或专家咨询组;人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2.事中(应急处置阶段)决策模式。(1)事中决策的方法。决策属于非规范决策,决策目标追求“相对满意”结果,确定“实际可行”方案。目标顺序:保证人民生命――减少财产损失――缩小社会影响。①现场分析决策法。决策者“在进行政策工具的具体选择时,往往不能适当地多花一些时间来做分析的工作”。政策分析人员必须区分优先的次序、风险的大小、成本效益的多少,不仅要看当前的,也要看将来的。对每一选项,政策分析人员必须了解它使用的词汇,支持者、反对者和提出建议和实施的时间表。②直觉决策法。运用该种决策方法进行决策时,需要依赖于决策者的直觉以及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直觉决策,能够防止“贻误战机”,造成公众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以及发生更加严重的次生和衍生灾害。(2)事中决策的分析论证。事中决策的分析论证也包括可行性论证和逆向论证,逆向性论证也即反向论证,即从相反的角度去论证决策的不可行性。

3.事后(恢复重建阶段)决策模式。事后决策的任务(目标)主要包括:(1)调查与评估。通过比较执行管理活动的资源消耗和所获得的利益来确定某一项政策的实际施行效果。(2)恢复重建。启动恢复计划和措施,组织开展各种善后工作,开始实施各项恢复重建工作。

四、地方政府应急管理科学决策的政策建议

1.加快应急管理预案体系建设。进行风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为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资料,提供划分预案编制优先级别的依据。

2.运用网络平台和技术支持提高应急管理决策水平。从应用整合、业务整合和数据整合三个层面建设应急信息处置平台,使分布于不同地理位置、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领导和专家组成统一协同工作的虚拟指挥中心。通过应急减灾信息系统,虚拟指挥中心可以控制不同的企业应用,处理不同的业务流程,控制不同的数据资源。重视决策支持系统在应急管理决策中的作用,注重听取和采纳专业委员会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应急管理决策的科学化程度,改进决策质量。

3.构建柔性行政指导的应急管理新格局。在宪法、法律和规则允许的限度内,各级政府和行政机关在处置突发危机事件中,需要以人为本,采取积极适度、刚柔相济的应急管理措施,选择采用“劝告、说服、警示”等行政指导措施,与各项行政指令相配合,寻求行政相对人同意或协力,从而实现处置危机应对的行政目标。目前,在我国现有的关于公共危机安全管理的应急法律法规中,并未明确确立行政指导措施。笔者认为,今后我国在修订现行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或在条件成熟时,应完善或通过立法将行政指导纳入应急管理法律规范,内容应主要包括行政指导的原则、方式、程序、监督、责任、救济等。同时,要充分实现行政指导措施在应急管理中的积极作用,还需完善行政指导的运行机制,创造其运行的良好环境,尽量避免其负面效应,为创建更加完善的应急法制体系提供理论支持。

4.落实绩效考核与责任追究机制。应急管理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往往牵涉到政府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各地、各部门由于对应急管理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以致于当前我国各地的应急管理进展不平衡,因此,我国在应急管理中应该实施绩效评估,发挥其示范带动、宣传推动、考核促动的作用,可以确保应急管理政策措施执行无盲区、无弱化。绩效评估作为政府应急管理制度创新和有效管理的工具,能够使政府在行政管理各环节实现行政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从而避免应急管理资源的重复建设和铺张浪费,实现降低行政成本和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因此,构建并完善应急管理绩效考评与责任追究体系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5.重视网络舆论危机应急工作。网络公共舆论在表达社会大众的思想和感情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网络公共舆论也是政府了解民意、体察民情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对待网络舆论危机不能采用简单的封和堵的办法,而应树立与时俱进的原则与方针,快速抢占先机。为此,政府应重点把握四个方面的原则:第一,开诚布公原则,工作中有差错就虚心、坦诚地接受媒体的舆论监督,以人为本,出发点是为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而不是为了谋求个人政绩或某些少数人的私利,一切都没有什么隐瞒的,让广大老百姓有充分的知情权;第二,及时处理原则,当出现网络舆论公共危机时,各级政府应在第一时间了解具体事件的发生原因和发展趋势,并立刻作出回应,占领公共舆论制高点,正确引导公共舆论导向(很多地方没有处理好突发事件,与没有做到第一时间处理有直接关系);第三是依法行政的原则;第四是宜疏不宜堵的原则。

五、把创新社会管理与维护公共安全相结合

1.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保障工程,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工程,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要按照科学规划、分类建设,政府投入与社会投资并重,信息资源共享和综合利用相结合及“实用、可靠、先进、安全、经济”的原则,以社会化、网络化、信息化为重点,推进“天网工程”建设,构建城市立体治安动态监控网络。

危机管理决策与处置篇3

【关键词】公共危机 管理 完善

一、引言

论及中国的公共安全形势,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从生老病死到衣食住行,似乎无不潜在着风险。近年来,我国西南地区地震频发,考验了我国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全面暴露了中国在公共危机管理方面的不足。研究表明,人均GDP在1000美元和3000美元之间时,是各种公共安全事件的高发期,中国正处在这个时期。然而,中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保障公共安全的有效体系,对于公共安全的理论和技术方面的研究还很薄弱,与发达国家和国际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正因为如此,加强对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管理经验,增强政府应急管理能力,成为中国政府现阶段以及今后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

二、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现存的问题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起步较晚,本文在参考西方发达国家公共危机管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了完善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思考,借以完善我国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促进祖国健康持久发展。

(一)危机意识淡薄

首先,我国的政府官员缺乏危机管理意识。目前,我国的工作重心仍然放在经济建设上,对官员的政绩评价也以经济增长以及社会稳定为主,这就造成了政府官员片面重视经济建设,忽视了危机管理与预防。

其次,民众缺乏危机意识。目前,我国处于和平年代,这就使得人们缺乏危机意识,对与自己无直接利害关系的事情表现出漠不关心,而一些隐患正是在无人关心的情况下一步步演变成危机事件的。可以说,没有“危机意识”就是目前最大的“危机”。

(二)危机预警系统不完备

首先,灾害预警系统不完善。我国的预警系统往往暴露出迟缓化、被动化和淡薄化。公民既不能及时了解情况,也缺乏积极的应对之策。例如,2008年的南方雪灾事件,我国政府既没有加强综合危机评估,也没有构建危机信急监测系统。不能及时并且准确的预测危机。其次,应急预案准备不足。我国许多公共危机使得诸多预案泡沫原形毕露,后来的雪灾、地震等都体现了我们的危机应急预案准备不足。

(三)危机管理决策指挥和执行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危机管理的决策指挥以及执行体系不健全,在我国还没有设置专门的危机管理决策系统。我国现有的政府危机管理机构,主要依赖于各级政府的现行行政机构,至多是针对一些专门事件的非常设性机构。这些都是些临时的机构,与专门的危机管理机构相比,具有缺乏专业人员管理、决策缓慢、制定的应急预案不具有可操作性等,因此,在我国急需设置一个专门的危机管理决策与执行机构。

(四)缺乏完善的危机管理保障机制

目前,我国的的公共危机法制建设尚未健全,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现行公共危机法律尚未健全,从我国法律建设的实践看,我国已制定了《国防法》《防震减灾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行业特点突出,部门管理色彩重,都是针对单一事件而制定的,缺乏对公共危机共同规律的总结,不具有普遍指导性。二是现行公共危机法制执行不到位,在公共危机管理实践中,还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难获救济等现象。

(五)危机管理的物资保障不足

危机来临时,首先是部分地区出现紧张情况,需要当地政府部门快速决策,同时辅以充足的财政资金,用来缓解由危机引发的紧张现状,防止连带效应的出现,阻止危机蔓延。但是现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第一,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较少,支出相对较多,面对公共危机难以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第二,各级政府过度重视经济的快速发展,缺乏应有的危机意识,就出现了缺乏危机防范措施以及前期对危机的资金投入不足的现象。即使部分危机的应对项目存在一定的经费安排,但危机还没发生之前就挪作他用,在危机发生时就难以保证资金及时到位。

三、完善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思考

(一)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

“思想决定高度”,拥有一定的危机意识,是进行各项危机管理的前提。目前,我国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和平时期,但我国也应急浸润了社会结构的全面分化时期,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到,我国已经步入了危机频发期,因此,这需要我国的各级政府以及全国民众提高高度的危机意识,大力宣传应对危机的措施,提高群众应对危机的能力,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危机教育、管理系统。

(二)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

制订应急预案的要求之一就是把突发事件中隐性的常态因素显性化,尽可能考虑周全导致公共危机发生的所有可预测因素、现象和状态。开展风险分析,建立和完善预测预警系统与机制,是公共危机应急预案的重要内容之一。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假设性越充分、越全面、越科学,就越有助于提升公共危机应对的应急准备。

一般来说,一个具备预见性、应急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其基本内容应该有:一是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包括领导机构即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家相关公共危机指挥机构、办事机构即国务院办公厅设置的国务院公共危机管理办公室、工作机构即具体负责相关类别公共危机的专项和部门、地方机构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专家组即各类专业人才库;二是预防和预警机制,预防机制主要通过对公共风险隐患的普查和监控来实现,预警机制包括公共危机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预警事项、应采取的措施、机关等;三是处置程序,一般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即信息报告、先期处置、应急响应、应急结束;四是应急保障措施,包括人力资源保障、财力保障、物资保障、基本生活保障、医疗卫生保障、交通运输保障、治安维护、人员防护、通信保障、公共设施正常运转、科技支持;五是恢复与重建措施,一般分为四部分,即善后处置、调查与评估、恢复重建、信息。

(三)完善公共危机管理决策指挥机制

首先,提高危机决策者素质。危机决策者的个人素质在危机决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危机决策者的个人应当具有统筹全局的能力、勇于开拓创新的能力、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以及科学的预见决策能力等。而对于整个决策群体而言,除了具备上述个人应当具有的能力外,还应当有个领导核心,同时还应当考虑决策群体的知识结构以及年龄结构等,充分发挥决策群体的整体效益。另外,应当注重提高危机决策者的决策意识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危机决策群体的危机感知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对抗能力,提高决策质量。

其次,优化危机决策组织机构。危机决策依托的平台就是组织机构,因此必须优化组织机构。第一,完善危机决策制定的核心机制。可以适当地把危机决策权集中于核心协调机构,同时注意提高决策组织机构的协调沟通能力,以从整体上提高决策组织机构的决策能力。第二,提高各级地方政府的危机决策能力,为各级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创造一定的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机制,即提供相应的正向激励。

(四)完善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保障

首先,健全多层次的法律体系。加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制建设,首先要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体系。一方面必须建立健全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以宪法为依据制定紧急状态的相关法律,并与具体灾种的法律法规协调起来;在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体系中,必须强调约束公民义务的原则。另一方面必须健全地方公共危机管理的法规体系,充分结合地方实际情况,使涉及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保持协调一致,并做好各类公共危机事件的预案工作。

其次,加强依法应急的建设力度。应急法制建设是一个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依法应急”涉及到许多因素和环节。完善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制建设,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应急法制的立法,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等各层次公共危机法律规范的制定和法律原则的确立;二是应急法制的执法,包括具有特殊要求的执法机构、配套条件、技术设备、特别经费、紧急程序、方法手段、公务人员的逐步完备;三是应急法制的守法,包括组织和个人如何遵守相应的应急公共危机法律规范;四是应急法制的司法,包括追究紧急状态下的违法犯罪行为,审理和裁判行政纠纷,赔偿补偿受损权益的法律救济制度;五是应急法制的宣传教育,除了日常的普法教育,还应进行应急法制的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及关于各种媒体展应急法制建设和运作的宣传报道活动的权利和义务;六是应急法制的环境条件,包括应急法制发展所必需的组织机构内部环境、社会心理状况、社会环境、政策环境的评估和改善。

(五)完善物资保障机制

在应急物资准备方面,国家应加强应急物资的实物和生产能力的储备;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保证制度;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和公共危机事件易发、多发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情况,为保障应急物资的生产供给,可以与有关企业签订供求协议。

在应急物资供给和管理方面,相关人员应尽可能清除影响应急资源传递的障碍,尽量减少运输过程中的失误和损失;加强应急物资的管理,防止被挪用、盗用和流散。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要及时依法查处并进行物资补充;如果应急物资保障方案过期失效,应该及时改进更新。

结论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同时,我国又进入了危机频发阶段,因此,我国政府首先应当从每次应对危机的经历中吸取应对危机的经验,同时借鉴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危机管理模式。本文从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完善公共危机管理决策指挥机制、完善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保障以及完善物资保障机制等反面思考了完善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途径,借以抛砖引玉,实现公共危机管理各种机制的完善。同时,公共危机管理各种机制的完善是一项永远没有终点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不懈地努力。

【参考文献】

[1]吴志敏. 和谐社会视野下政府危机管理及构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01):25-26.

[2]吴志敏. 风险社会语境下的危机管理机制[J].贵州社会科学,2007(01):20-21.

[3]张玉强,帅学明. 公共危机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府诉求[C]. 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

[4]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2007(11):201-203.

[5]叶灵杰,陈娜. 论公共危机处理中的政府形象塑造[J].宜春学院学报,2011(06):104-105.

[6]高析. 美国的公共安全管理理念[J].中国信息报,2011(09):45-46.

[7]詹承豫. 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完善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基于“情景―冲击―脆弱性”的分析框架[J].政治学研究,2009(10):108-110.

[8]戚建刚.我国危机处置法的立法模式探讨[J].法律科学,2006(1).

[9]吴玮,罗晖. 美国的极端天气预警及气象灾害应急机制研究[J].全球科技经济晾望,2008(4).

危机管理决策与处置篇4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政府诚信;途径

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中诚信形象的塑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公众心理期望的变化,各种信息的作用和社会舆论的发展,公众对政府的诚信要求会越来越高。政府诚信水平、服务水平、公共管理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

一、增强诚信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在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中树立起政府的诚信形象,就必须要增强各级政府及广大公务员的诚信意识。要全面加强诚信教育,牢固树立政府公务人员执政为民、诚信敬业的职业理念。中国正在全面加快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各级政府要尽快实现由原来的全能型政府向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转变,广大公务人员要彻底摆脱“官本位”意识的影响,正确认识和对待手中的权力,全面体察民情,真心体恤民力,诚实守信,实实在在地为广大人民谋利益。要坚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凡是答应群众的事,都必须坚决办到,对群众作出的每一项承诺,都必须不折不扣地兑现,同广大人民群众要以诚相见、坦诚相待。

二、完善制度保障

行政领域的各项工作都离不开法律法规和其他各项制度的支持,加强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诚信建设也概莫能外。目前,中国有关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健全,尚处在逐步完备阶段。由于缺乏处置经验和应对能力,中国还缺少许多有关危机管理的具体规定,有些制度规定甚至还存在着冲突和抵触,导致政府机关在实际处置危机时,要么无法可依,不知所措,要么难以选择,不知如何执行是好,表现在广大群众面前,就是政府严重缺乏诚信,政府不能取信于民。因此,我们必须切实加快各项制度建设,在政策和制度出台之前,首先要自上而下认真倾听民众的呼声、专家学者的意见。

三、理顺行政体制

一个诚信的政府必然是一个事权明确清晰、职责定位科学、职能运行良好的政府。当前中国社会正面临着深刻的社会转型,受社会利益结构变化、社会权力转移和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中国政府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位、错位和越位现象,从而使政府失信于民。我们要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关系,明确上级和下级的职责范围,在保证中央统一协调指挥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全国上下快速高效地应对危机。要进一步明确部门间责职划分和事务界限,严防在危机到来时,出现相互扯皮、推诿现象,在各种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面前必须做到协调一致、同心同德、同舟共济。我们要科学完善危机管理体制,确保突发公共事件出现时,各级政府反应迅速,组织救援及时,信息畅通,各项应急公共服务全面到位。只有科学地理顺关系,实实在在地转变职能,踏踏实实地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效率,各级政府才能在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中履行好诚信责任。

四、坚持民主决策

决策,是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的核心。突发公共事件,一般指突然发生,对全国或部分地区的国家安全和法律制度、社会安全和公共秩序、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已经或可能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紧急公共事件[1]。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最高效的处置决定。在突发公共事件面前,政府无疑是百姓最为信赖的坚强后盾和精神依托,这就对政府的正确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在事件管理中的决策,不仅直接关乎事件的处置结果,而且也关乎广大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如果我们在决策时主观随意、甚至搞长官意志,或者热衷于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拿不出科学有效的应对办法,欺瞒民众,就会导致政府公信力的明显下降,使政府的诚信受到巨大威胁。因此,我们必须要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要规范决策的程序和要求,在突发公共事件决策管理中,要始终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先导,坚持以人为本,对事关事件处理的重大问题都必须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绝不能搞一言堂或者拍脑袋决策。同时,要建立决策绩效考核制度,严格考核评定,明确决策责任,确保科学决策。

五、严格依法行政

突发事件严重威胁着社会的安全和利益,为及时有效地处置突发事件,各级政府必须严格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目的不仅在于对政府的行政行为依法进行规范,防止权力的滥用和懈怠,并使受到不法行政行为侵害的公民权利及时得到补偿,而且也在于保证政府的行政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和高效率,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使政府的工作赢得社会的信赖。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各级政府只有严格依法行政,才能有效保证应对工作的规范有序和协调统一,避免行动的盲目和措施的混乱,得到民众的信任和支持。为有效处置危机,在紧急状况下,还有可能对公民合法权利作必要的限制,这就尤其需要政府做到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办事,遵守法定的操作规则,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执法的不公和错误,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和矛盾,维护好广大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好政府在人民心中的良好形象。

六、加强沟通协调

在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中,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客观方面,目前政府信息化能力较低,缺乏有效的信息支持系统和沟通机制,不能及时向社会准确的信息[2]。可以说没有有效的沟通协调,就不可能有高效的危机治理。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沟通协调是政府部门在事件处理过程中,为了有效地管理危机所进行的信息、思想、情感及价值观等的传递与互动。政府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向民众传递正确的、正面的信息,告知民众政府正在采取的应对措施和政府对民众心理的理解,表明政府正在和民众一起奋力应对危机,要求民众按照政府的要求协调一致、同舟共济、共渡难关,以避免流言的滋生和扩散,安抚民众的心理,并取得民众的支持和信任。

七、完善责任机制

政府不仅是制度的制定者,更是制度的执行者。制度执行的如何,政府的应对工作能否取信于民,关键在于政府是否履行了应尽职责。当前,各地政府部门在处置危机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信行为,这跟政府责任考核机制不健全有着密切关系。中国现有的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存在着严重的错位问题,常常出现默默无闻、尽心尽职避免危机发生者得不到应有的承认和奖励,而轰轰烈烈地解决危机者却成了精英和英雄,把问责制看成是上级对下级某个已知过失的惩罚,把政府与官员的责任只局限于具体的事件,好像不发生事故,就不发生责任,忽视了只有平时认真负责,才能减少事故发生的深刻道理。在这样的责任机制下,不能促使政府严格履行职责,有效地做好危机的预防预警工作,而是热衷于欺上瞒下做表面文章,危机发生时各级政府最理性的行为就是尽量“捂盖子”,在危机面前首先想到的是如何隐瞒事实,保全自己,而不是如何在最快的时间里解决危机,挽回损失。因此,我们必须尽快健全和完善危机管理的责任机制。

八、强化监督制约

实践证明,没有制约的权力是容易导致腐败的权力,更是极易产生诚信危机的权力。政府的特殊地位决定了政府诚信对整个社会诚信的巨大影响,在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过程中,只有政府做到了诚信,才能推动和促进整个社会的诚信。只有强化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制约,才能减少政府的腐败和失信。要进一步加强对各级政府危机管理工作的行政监督和法律监督,确保各级政府真正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切切实实地把各项应对措施落到实处、把对民众的各项承诺实实在在地兑现。要通过有效的监督制约,及时处理和纠正政府在危机处置中的不作为和乱作为,严防、执法不公、等行为的发生。要建立健全对各级政府的权力运行的约束机制和制衡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的失信行为。还要切实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职能,赋予新闻机构对突发公共事件广泛而全面的采访权、调查权和报道权,让全社会都来监督政府,推动政府诚实守信,树立政府诚信为本、取信于民的良好形象。

九、全面公开信息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全面公开信息是政府切实履行诚信责任最直接和最核心的环节。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应急性,在处置过程中政府与民众之间需要进行快速全面的信息交流。政府是公共权力的代表,公共危机的影响又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社会运作体系、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广大民众对政府信息的获取显得尤为迫切,因此,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的信息公开是整个危机控制至关重要的根本环节。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危急事件,如果政府信息不公开或公开不足,各种谣言、小道消息就会趁虚而人,扰乱人心,引起社会恐慌、政府失信,使整个危机局面更不稳定。相反,如果政府及时全面地向社会危机信息,就会让民众远离谣言,克服恐慌心理,减少不安定因素,形成政府与民众的良性互动,增强政府在公众中的凝聚力和公信力。及时而全面的信息公开,还有利于政府与民众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增加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感,激发公众与政府一起战胜危机的坚定信心。敢于坦诚公开危机信息,也是一个政府能力和自信心的外在体现,既能满足广大民众的知情权,又能塑造政府诚实信用的良好形象。政府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时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于进一步强化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信息公开责任,加强对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中信息公开的监督,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信息,确保政府科学高效地处置公共事件,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薛澜,钟开斌.突发公共事件分类、分级与分期:应急体制的管理基础[J].中国行政管理,2005,(2).

危机管理决策与处置篇5

关键词:危险废物;处置现状;集中处置设施;管理对策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source, distribution of Handan city industrial hazardous waste, disposal, treatment status and problem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posed disposal method is suitable for the situation of Handan city and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the government and departments.

Key words: hazardous waste; disposal of concentrated disposal facilities;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F0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近年来,由于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不当导致许多污染事故发生,造成了许多环境安全问题,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对此,国家逐步加大了对危险废物产生、运输、存贮和处理处置全过程监管力度,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最近国家环保部、发改委、工信部、卫生部等联合了《“十二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和国家环保部、卫生部也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监管工作的意见》,要求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作为环境保护的重点,全面推进危险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近日河北省环保厅、卫生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监管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在2015年发展一批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骨干企业,取缔一批非法利用处置危险废物企业,淘汰一批落后的利用处置设施;设区市和县级市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置,有限遏制危险废物引发的突发环境问题。针对国家今后加强危险废物监管力度,结合目前邯郸市危险废物产生、数量、分布特点、处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市危险废物的建议及对策,供政府及决策部门参考。

危险废物的产生及流向

邯郸市工业以钢铁、煤炭、化工为主,根据河北省环保厅建立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监管重点源清单,把年产或贮存危险废物100吨以上的单位,列为部级重点源;年产或贮存危险废物10吨以上的单位以及产生和贮存危险废物的“双三十”企业列为省级重点源,年产或贮存危险废物1吨以上的单位,列为市级重点源。根据2012年省环保厅重点源普查数据,初步确定邯郸市32家年产危废10吨以上的企业,产生总量在8000吨以上,主要以钢铁、炼焦、化工为主。这些单位产生的危险废物大部分与石家庄、保定等两地危废经营单位签订了危险废物处置协议。

2.危险废物的管理及处置现状

2.1危险废物的管理现状

邯郸市按照国家及省环保部门下发的关于加强对危险废物监督管理的相关政策文件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对属地危废产生单位产生的危废进行管理,严格执行危废五联单转移审批制度。也多次开展了对危险化学品、钢铁行业产生的危险废物数量进行摸底调查,初步建立了邯郸市危险废物信息库。目前基本形成危险废物申报登记、转移联单、经营许可证管理3大业务系统。

2.2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建设现状

目前邯郸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总量年产约为1.2万吨,其中省级重点源8000吨/年,市级重点源4000吨/年。全市医疗机构产生医疗废物每年约5000吨。目前邯郸市只有一家医疗废物处置机构,年处置能力3000吨;邯郸市没有一家工业危险废物处置经营单位,邯郸市危废产生单位主要与石家庄、保定危废处置经营单位签订协议进行处置,路途遥远,处置成本较高。

2.3 邯郸市危险废物管理和处置现状存在的问题

2.3.1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不够完善

申报登记制度是最基本的危险废物管理制度之一,是环保部门获取企业废物产生及其流向信息,科学制订废物预防战略的重要手段。危险废物的产生多为工业企业,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实行“谁产费谁付费”的原则,由于危险废物处置标准高于普废,对于企业来说,确定的危废数量越多,则处置成本越高。普废的吨填埋成本是50元-100元/吨,危废则在1400元-3000元/吨,如此大的成本差距,企业是不会主动给自己提高成本的,所以危废产生单位瞒报、少报危废产生量就比较普遍。

2.3.2邯郸市还没有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滞后

邯郸市行业以钢铁、煤炭和化工为主,危废产生量较大。许多少报、漏报和不报危险废物产生现象依然很严重,隐形危废产生量很大。许多危废产生单位因为危废处理成本太高而没有真正地去处理,只是签个委托协议;另外个别危废处置经营单位处置能力有限,接受的危废产生单位委托处置的危废量远远超过该单位的处置能力。目前邯郸市没有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这就给邯郸市带来了较大的污染隐患和环境安全问题。

2.3.3危险废物管理能力不足,执法能力亟待加强

目前省级管理部门编制仅12人,邯郸市还没有专门的固体废物管理机构,该管理职能在市局污防处,危险废物的监督管理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执法能力和力度均不足。随着危险废物产生量不断增大,种类逐渐增多,跨市转移量不断增加,监管难度和工作量越来越大,对管理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设完备的执法监督体系,加强执法能力;需要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打造“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专业队伍。

3 危险废物管理对策与措施建议

3.1要建立一套废物管理目标评价体系

危险废物管理的首要目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环境安全。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综合采取政策、法律法规、技术、经济等手段,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公众等各相关方的积极性,建立可持续的管理体制。可持续的危险废物管理应是环境可持续性、经济可承受性、技术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等几方面的统一,是一个多目标优化过程。不注重源头减量、只关注最终处置设施建设的管理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设施建设永远赶不上废物产生量的增长速度。危险废物管理的多目标性,也使得考核其可持续能力的指标的多样性。因此,必须重新审视危险废物从产生到处置的全过程,建立贯穿废物生命周期的多目标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判断废物管理可持续能力和废物管理实施效果的定量评价工具,并根据评价结果,不断提出改善措施。

3.2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危险废物预防与减量化

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均较高,而一旦发生环境污染,清除污染的成本往往是废物控制和预防成本的10~100倍,因此世界各国均将废物的预防和减量化作为废物管理的首要措施。通过立法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绿色设计、清洁生产和环境审计,尽量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的原料替代毒性大、危害严重的原料,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的工艺和设备,尽可能防止和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政府应推进清洁生产,开展废物减量化技术的引导与示范;争取一定期限内完成全市年产生量10t以上的重点产生源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3.3全力推进区域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投资大、投资回收期长、市场回报率低,运行成本高,企业投资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建设进展缓慢,处置能力远远滞后于危险废物管理的需要。为改变这一状况,应从加强监管和创新管理模式入手,积极推进集中处置设施建设。首先,应该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推进邯郸市建设综合性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承担全市的危险废物处置经营任务;其次,制订危险废物行政代处置制度实施办法,保障集中处置设施正常运行。对于不履行法定义务,逾期不处置或者处置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要加大执法和管理力度,通过征收行政代处置费用的方式,促进危险废物的规范化处置。

3.4必须加强管理队伍和管理能力建设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冀政办发〔2012〕8号)提出“各设区市成立专门的固废监管机构,加强县级固废监管能力建设”。为满足废物管理的需求,邯郸市需要建立专职的固体废物管理机构,强化管理职能,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在监管手段上,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及时分析和掌握危险废物的变化趋势及流向,提高危险废物污染事故应急和辅助决策能力。同时,建立面向公众的信息共享和平台,促进公众参与。

3.5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加大执法力度

以落实申报登记、转移联单、经营许可3项危险废物基本管理制度为重点,依照固体废物相关法律法规,强化产废单位申报登记管理,摸清邯郸市危险废物种类、数量和流向;加强危险废物转移管理,未经批准不得转移,切实掌握和控制废物流向;加强经营许可证管理,严查和杜绝非法经营现象,对于不按环保要求回收处理危险废物或处理不达标的,要依法查处,甚至吊销经营许可证;加强对产废企业自建设施的监管力度,将其纳入监管范围,防止以自建设施处置为名非法倾倒。

加大对不依法申报、非法转移、无证经营等违法现象的执法力度,完善对违法现象的举报制度,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和群众举报,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监督氛围,减少和杜绝违法现象。

3.6提高全民法律意识,鼓励公众参与

加强对危险废物重点产生源企业和经营企业的培训,提高企业守法意识;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介进行广泛宣传,引起全社会对危险废物及其危害和防治的重视;建立相关机制,鼓励相关协会和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危险废物管理的宣传、培训和技术交流。

4 结论与建议

危险废物从产生到处置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环境风险,必须综合采用技术、经济、政策等多种手段,促进政府、企业、公众的广泛参与,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危害,保障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要实现可持续的废物管理目标,首先应建立多目标的废物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估各项政策和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能力。其次,建立适当的激励政策和运行机制,促进各相关方的共同参与,如鼓励产废企业开展清洁生产,促进废物预防和源头减量;通过“政策引导、标准规范、社会参与、政府监管”模式鼓励企业提高利用和处置技术水平;通过收费政策保障,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运营体制,促进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通过加强管理队伍和管理能力建设,加大执法和监管力度,为处置设施建设和环境安全提供保障等。

5 参考文献

[1]《“十二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国家环保部、发改委、工信部、卫生部

[2]《关于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监管工作的意见》(环发[2011]19号) 国家环保部、卫生部联合

[3]《关于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监管工作的实施方案》河北省环保厅、卫生厅联合

[4] 李金惠. 危险废物管理与处理处置技术[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5-6.

危机管理决策与处置篇6

(一)有利于决策者及时有效的获取公共危机事件的相关信息

信息是否能够有效的传递,是高校成功处置公共危机事件的第一步。有效的信息管理可以保证信息能够有效的传递。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前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征兆、苗头或者导火索,有效的信息管理可以让管理者提前获得相关信息,及时作出反应。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注重收集有关公共危机事件的相关信息,有利于深入、全面地了解公共危机事件各个方面的情况,从而为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置提供决策依据。

(二)有利于高校内外部增加了解和信任,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当高校发生公共危机事件时,利益相关者、高校师生、社会公众等总是期望高校能够及时真实可靠的信息。如果高校不能及时向各方、传达真实有效的信息,谣言就有可能滋长,甚至引起社会的恐慌。因而在公共危机处理过程中,高校应该通过媒体及时并且有针对性地有关公共危机事件的正确信息,说明实际情况,化解谣言并缓解师生公众的恐慌心理。同时,高校及时向师生及公众公开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置措施、进展等信息,也有利于稳定人心,增进各方的了解和信任,最大限度地减少公共危机事件造成的损失。

(三)有利于调配各方资源,降低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置成本

信息是作出正确决策的基础,是影响高校公共危机事件处置成功与否的关键。在危机事件发生后,高校管理部门要对危机事件做出正确的反应,及时有效的平息危机,必须对危机中的各利益主体和各种资源进行组织、协调,这一切都离不开信息的有效传递。没有信息的传递,管理系统就没办法运转。同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有利于决策者清楚的知道利益相关群体各方的利益诉求、立场,争取可以争取的力量,齐心协力共同解决公共危机事件。

二、高校公共危机事件预防与处置中信息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时代信息量急剧增加,在公共危机事件中,有关危机事件的信息更是通过不同媒体平台快速产生与传播,这无疑加大了信息管理的难度。综观目前高校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信息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公共危机事件预防与处置中信息失真

在公共危机事件的预防与处置过程中,信息的有效沟通最为关键,信息的有效沟通与信息是否真实密不可分,虚假的信息即使沟通及时反而有可能增加危机事件的破坏力,失去公共危机处置的最佳事件,增加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难度。在高校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一些部门或管理者,担心对其自身利益或部门形象造成影响,采取虚报、瞒报、不报或者漏报有关公共危机事件的信息,有的甚至阻扰媒体客观、公正的有关危机事件的信息,导致信息的失真,使得相关决策者不能针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具体情况作出决策。

(二)不注重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每一个公共危机事件发生之前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征兆或者迹象,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前如果就能够得到这些征兆、迹象的相关信息,并进行有效的分析,那么就可以有效预防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或者降低公共危机事件的破坏力度。因而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是预防、应对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重要环节。但是很多高校管理部门,收集信息的渠道非常有限,缺乏信息反馈的有效渠道,错过了最佳应对时间。

(三)信息的沟通共享机制不健全

部门不同,看问题、处理问题的角度不同,他们所获取信息的内容就可能不同。高校内部各部门、各院系之间由于职能、利益的不同,各司其职,各行其道,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各方信息会呈现出相对封闭的状态,一旦有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各部门间不能够协同反应,共同应对,这会大大降低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置效率。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上级主管部门之间、高校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也不健全,通常是某一领域出现问题了,才引起其他高校或其他部门的重视。

(四)信息获取存在不对称

在信息的获取中,不同人群所获取的信息是不一样的。当某一集体或个体获取较多的公共信息和秘密信息,而另一群体或个体则相对拥有较少的信息甚至空白信息,那么,此时信息的不对称状态便形成了。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信息的不对称是高校公共危机时间处置中常出现的问题。在危机发生时,个别管理者害怕事件对个人利益或者部门形象造成影响,采取不报、瞒报、谎报的方式信息,这时候信息不对称便形成。

三、信息管理视域下高校公共危机预防与处置能力的提升策略

信息管理是公共危机事件管理的核心,新媒体时代下要对信息进行有效管理,提高高校公共危机预防与处置的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协作

信息的交流共享分为内部信息的交流共享和外部信息的交流共享。要建立健全信息沟通共享机制,首先应实现高校内部各部门间信息的沟通共享,高校各级各部门要打破部门信息的封锁、垄断,增强各部门间的合作意识,及时地把突发事件相关信息向相关职能部门和院系进行反馈,建立起快速、通畅、高效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其次要加强与学校外部门的信息沟通和共享。高校公共危机的预防与处置不是单靠高校内部力量就能解决的,要上级主管部门、安全稳定部门、卫生防疫部门、社会团体组织等的互相协作。因而在公共危机事件的预防处置中应注重于高校外其他部门的信息沟通,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和协调。

(二)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完善师生利益表达机制

如果高校中各群体的信息沟通不畅通,师生的利益就没办法得到正常表达,那么他们就会采取其他非常规的利益表达方式,如:罢课、游行、静坐甚至打砸学校公共设施等来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因而要有效预防高校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完善师生的利益表达机制非常重要。高校管理者应当通过公开校领导信箱、设立校领导接待日、接受学生来访、开设官方微信微博、定期深入学生宿舍等方式畅通学校管理部门与师生的信息沟通渠道,让师生的利益得到正常表达。

(三)提高信息处置能力,掌握舆情主导权

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同时每个人也可能是不同信息的源。要有效的处理好高校公共危机事件,除了能够有效的获取信息外,还应对各种不同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技术处理,从中甄别出有用的信息。同时,高校还应借助各种媒体,对公众关注度高的信息进行解读,掌握舆论走向,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从而促进公共危机事件的成功处置。高校平时还应注意与媒体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公共危机时间发生后,主动与媒体取得联系,掌握舆论主导权。

(四)加强信息的归纳整理,优化危机事件的预防处置能力

公共危机事件结束以后,高校要及时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处置进行分析、总结,及时将有关公共危机事件的报告和建议措施等信息,尽快向师生和公众公布,让他们了解事件真相,从而安抚他们的情绪,进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经过总结经验和教训,高校可以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制度进行改进,以避免今后类似突发事件的发生或降低类似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为了避免类似突发事件的再次发生,高校应当对校内各种危险隐患展开评估。通过查阅文献、现场调查等方法,列出风险信息,进行确认,并在此基础上对突发事件进行管理。

危机管理决策与处置篇7

结合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化工园区应急管理的需求,指出物联网技术是应急管理系统的基础和关键,通过感知层对化工园区进行重点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实现了监控预警功能。应急管理系统实现日常安全管理、监测预警和应急辅助决策三大功能,应用层软件功能丰富,满足了应急管理的需要,系统在某化工园区得到成功应用。

关键词

物联网;化工园区;应急管理系统

近年来,我国化工产业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各地化工园区的建设。但是在规模扩张和高速发展的背后,则是生产安全和应急救援问题的凸现。化工园区生产安全应急管理是极其关注的一项社会性减灾防灾工作。大力推动化工园区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行应急管理系统技术研发,是避免或减轻事故可能造成的伤害和损失、控制事态扩展蔓延的重要手段,是确保化工园区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保障。当前,各地的化工园区具有一些共同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产业发展规划,无安全应急规划;(2)有单个企业安全评价,无化工园区区域安全评价;(3)主要分布在沿海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4)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不仅高度集中,而且数量巨大。一旦发生事故,影响巨大;(5)化工园区应急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刚刚起步,技术、人才、资金都比较缺乏。应该指出,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化工园区生产安全问题将进一步凸现。近期天津港危化品爆炸事件,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为我们敲响警钟。因此,大力加强化工园区应急管理系统建设十分必要和急需。

1化工园区应急管理

化工园区应急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监控预警、应急值守、应急资源保障、危险隐患管理、态势分析、事故后果模拟、现场救援、紧急疏散、事故善后、应急评估等多个方面。建立智能化的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系统,增强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动态监管能力,消除各种隐患,预防和减少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提高生产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应急管理系统是以现代物联网、通讯、网络和计算机技术为支撑,以应急资源数据库、预案库和知识库为基础,以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分析、信息展示为手段,实现对突发事故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对应急资源的管理和协调、对事故救援的决策和资源调度。当前快速发展的物联网技术具有信息获取实时化、处理智能化等特点,可为化工园区日常监管和应急救援提高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通过分布于化工园区各危险隐患点和重点区域的感知终端,采集应急监控信息,经过一定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快速准确的获知信息,对事故预警、应急救援调度等提供决策支持信息,从而大大提高化工园区应急救援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2基于物联网的监控预警

物联网具有泛在化、实时化、智能化的特性,根据化工园区应急管理业务要求,其物联网体系结构设计为感知层、网络层和管理应用层三层架构。(1)感知层,由各类气体传感器、摄像机、气象仪、RFID标签、GPS等各类感知终端组成,对园区的重大危险源、危险工艺节点、公共环境、气象条件、道路交通状况、应急物资等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和管理。(2)网络层,由有线和无线网络构成的数据传输层,对传感器终端采集到的监控数据进行可靠传输。化工园区主要依靠现场总线和光纤网络的有线通信。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3G/4G无线通信手段已经得到应用。(3)应用层,是整个化工园区应急管理系统的核心,主要完成应急监控信息存储、数据分析和挖掘、监控预警、应急辅助决策支持等功能。

2.1感知层数据采集物联网在化工园区应急管理系统中的作用是实现监控预警,其核心部分是数据采集和监控。物联网技术先进、功能实用、性能可靠,在化工园区主要采集的应急信息有:(1)视频监控,根据化工园区的实际情况,对化工园区的重大危险源的区域周围、主要交通要道、出入口,公用管廊等公共区域进行24小时视频监控,并通过应用服务器对视频进行联动处理。(2)传感器信息,在化工园区内重大危险源的周围设置气体采集点,对危害性强的有毒、可燃重气体进行24小时的浓度监测,以及监测该处的风向、风速、温度等。(3)RFID及GPS信息,化工园区进行封闭式管理,在主要出入口设置卡口,进出化工园区的车辆进行统一管理,对园区内车辆采用射频识别RFID卡管理;对外来危化品运输车辆统一配发临时GPS终端,不按规定路线行驶或停靠路上超过30秒的车辆进行报警,并联动其最近的摄像机进行现场视频监控。(4)实现化工园区应急管理全面数据采集,除在公共区域部署各类物联网传感器外,需对园区内的大型、重点企业,接入企业重大危险源和危险工艺的温度、液位、压力、烟感及可燃、有毒气体浓度等信息,进行集中监管。物联网监控预警系统网络结构图如图1所示。前端气体探测器通过RS-485连接到监控中心的气体报警控制器和前置气体服务器,对于氨气、氯乙烯、二甲醚、LPG、环氧乙烷等气体浓度达到低、高限报警的时分别做出不同等级的声、光报警。前端气象仪通过RS-485连接到监控中心的前置气象服务器,为事故后果模拟提供基础数据。对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参数,并发送到前置气象服务器。接入企业的重要监控数据有两种情况:一是企业的自动化生产DCS系统,将监控危险源生产过程中的液位、温度、压力等信号接入监控预警主机。二是企业生产现场环境的气体浓度信息(包括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等),通过危险源实时监控预警主机模拟量或数字量采集接口完成接入。

2.2前置机数据处理通讯服务前置机主要解决物联网跨系统的通讯问题,由于感知层传感器种类较多,通讯方式各有不同,网络结构复杂,通过前置机可将整个化工园区物联网有机的整合起来,实现数据采集和传输。其次,前置机可对采集数据进行预处理,完成数据格式转换,实现数据共享。应急监控中心通过通讯服务前置机对数据采集和数据交换进行集中控制,根据制定的统一标准的数据接口,对数据的存储与发送接收进行统一的协调,完成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从而实现业务互通。

3应急管理系统总体架构

化工园区应急管理系统作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应急辅助决策的信息化系统,系统结合应急资源库、辅助决策分析、GIS空间分析技术等,为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提供全方位的决策信息。

3.1系统总体架构系统设计的核心思想是在日常安全管理、监控预警、应急辅助决策支持等基本工作上,目标是建设“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系统。系统采用如下图2所示的层次型结构。物联网感知层主要是采集监控预警的各类数据,经前置机处理后,传输到应急指挥中心的数据库服务器;信息资源层有监控预警数据外,还整合了日常的应急管理资源数据;技术支撑层主要是支撑系统正常工作的硬件设备和基础软件;应用业务层实现用户业务需求与用户的交互,完成相应的功能。

3.2应用软件功能应急管理系统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安全生产应急和综合监管信息化平台,应能够提供统一架构的技术支撑体系来完成化工区监控应急响应中心的日常安全监管工作,并能应对各类突发的安全应急事件。应用软件具体包括:日常安全管理、监控预警和应急辅助决策等三大类共十三个模块,详细功能组成如图3所示。(1)日常安全管理软件由接警处警与应急值守模块、危险源、脆弱性目标及应急资源管理模块、应急演练及培训考核模块、行政执法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等五个模块构成;(2)监控预警由视频监控模块、综合参数监测模块、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动态监管模块和企业监控参数接入模块等四个模块构成;(3)应急辅助决策由危化品应急信息查询模块、事故后果模拟模块、辅助决策支持模块、信息模块四个模块构成。应用软件实现了化工园区的日常安全管理和发生事故时进行应急救援的主要目标,具体来说包括化工园区应急监控中心的日常安全监管和执法工作,平时进行日常值守工作和预案演练。当突发性的紧急事故发生时,通过物联网实时状况监测监管、及时收集和掌握各种信息并加以综合集成、分析处理、准确、及时、全面地为应急处置指挥决策提供基础资料和数据,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辅助决策和指挥调度。

4系统实现

某化工园区应急管理系统物联网前端建设了185个视频监控点,其中固定视频监控点160个,移动车载监控点1个,道闸卡口6个;设置氨气、氯乙烯类、二甲醚类、LPG类气体探测器共计62个;系统还配置120个GPS图3:应急管理应用软件功能终端。项目一期接入试点企业重大危险源和危险工艺的监控参数信息,共有视频信号、可燃气体信号、液位信号、温度和压力信号、消防报警信号共计652路。应急监控中心硬件平台主要设备包括大屏幕显示、接入矩阵、硬盘录像机、存储、各类服务器及前置机。应用软件采用B/S架构,面向服务的体系SOA模型较好的实现了应急业务的流程和操作,J2EE标准支持主流的软硬件接口,使系统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具备与各种系统互联互通的能力。化工园区应急管理系统全面实现日常安全管理、监控预警和应急决策响应功能,数据采集实时、准确,监控预警反应迅速,实现了预警与检测参数联动,预警与视频信号联动,应急资源与GIS联动。通过应急值守、信息报送、视频和GIS展示、预案启动、会议会商、方案确定、指挥调度,大大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指挥决策的科学性。

5结语

当前我国化工园区的应急管理系统建设还处于发展阶段,基于物联网的感知数据是应急管理系统的基础和关键,物联网数据和通讯的技术融合十分重要。应急管理系统没有一个标准的、规范的模式,国内一些正在建设的系统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对应急信息数据的定义、来源、加工整理、存储和应用都还没有统一认识,政府部门和各企业采用的应急数据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格式,不能做到信息共享,这方面亟待改进。

参考文献

[1]贺延伟,刘鹏刚.化工园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2,19(2):106-109.

[2]陈国华,安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化工园区应急管理平台及其关键技术研究[C].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46-53.

[3]罗刚,周欢.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化工园区环境应急预警系统研究[J].环境科技,2015,28(1):45-47,53.

危机管理决策与处置篇8

在企业进行危机意识塑造,主要可以通过引入危机意识,具体讲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人手。

危机意识塑造制度化。把危机意识写进公司的规章、制度,使“危机意识”制度化。通过制度化的危机意识约束,可以使员工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居安思危,不断进取。同时,应注意企业公平合理竞争环境的塑造和员工绩效考评制度的完善,将职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命运紧密的联系起来,增强员工的责任心与危机感,从而尽最大的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很多日本公司正是由于“合理化建议”制度,使员工不得不关心公司的点点滴滴,进而对公司提出改进意见,不仅产生了像随身听、易拉口等新的产品、发明,更促使了日本经济在二战后的腾飞。

加强“危机型”企业文化建设。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同时企业文化又会对组织的每个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日本国情顾问竹内伦树曾提到了一个”死亡曲线”,其意是任何个人、企业甚至国家的上升到了一定程度后,可能就是衰落,这是企业本身的生命周期而不是市场的周期在发挥作用,谁将自己过去赖以成功的经验延续下去,谁就将面临死亡。圣吉在其著作《第五项修炼》中也提到过,企业今天的成功经验可能就会导致企业明天的失败。企业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变革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这就需要企业塑造居安思危具有危机感的企业文化。

煤炭企业危机事前管理的对策

煤炭企业危机事前管理分二个子阶段:危机预防阶段;危机预警阶段。

危机缩减管理。危机的缩减及准备阶段是整个危机管理过程的第一阶段,其目的是为了有效地预防和避免危机的发生。针对煤矿危机事前管理存在的问题必须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减少和预防危机的发生。

法制建设的建立健全。加强依法进行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严惩违法乱纪,用法律的手段来严肃处理恶意隐瞒事故真相欺瞒公众的企业负责者,严厉查处腐败以及安全生产领域的违法乱纪行为,建立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高效协调的联合执法机制已成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状况的当务之急。

体制建设的调整完善。目前煤炭危机管理的最大问题是没有统一的行业管理,过去是煤炭部、能源部进行统一管理,现在是国土资源部进行管理,从建设审批到行政技术安全生产都已经失去了专业的管理机能,且受人力不足和面广矿多制约,所以,加强完善煤炭企业的体制建设已成为从根本上解决危机管理的关键的问题。

合理调整能源利用结构。目前能源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过大,要想改变煤矿多发事故,重大事故的问题,就要从跟本上解决能源结构问题。减少煤炭产量、煤矿数量以及煤矿井下职工总数,同时也减少了煤矿发生事故的机率。所以合理调整现有能源利用结构,大力发展清洁再生能源对于经济的有序持续稳定发展将起到良好的保证作用。

危机预备管理。在企业危机管理中,防范危机胜于处理危机,危机防范是成本最为低廉的危机管理方式。企业管理者要有危机意识,并且把危机意识贯彻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如果在危机发生之前就能及时的消除危机根源,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预防危机,还可以使企业免受创伤,那么如何化解危机呢?

建立健全危机管理机构。建立高效的生产危机管理机构,事前做好危机处理的各种准备,危机管理机构要具有迅速控制危机的各种手段;明确规定政府在采取预控措施时的权限。使政府既能有效采取预控措施,防止危机升级,又不至于破坏危机爆发前的正常法律法规;建立反应灵敏、行动迅速、高效率的应急处理队伍;提高危机处理的快速反应能力。

危机管理中决策系统的加强建设,提高决策系统的创新能力。决策系统是危机的核心,他的作用是如何应对危机作出决策,决策的目的是避免和减少危机的危害,将危机转化为机会。包含的内容有决策观念、决策者的素质、决策技术、决策组织结构、决策支持技术等。

加强信息分析,危机事故是由隐患逐步积累演变成危机。危机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量变的时段;是形成发现生产隐患的确认期,可通过一定手段检测发现隐患,建立预警机制的目的就是及时发现隐患,消除隐患,否则就会导致灾难发生。

做好果断进行决策,立即隔离危机的准备。由于危机发生具有连锁效应,一种危机处理不当,往往会引发另一种危机。危机处理计划应该对组织的领导者进行分工;其次如果危机的状态十分紧急,企业决策者应该根据危机的实际情况再作进一步地调整。二是事故隔离。事故隔离就是对危机本身的隔离。对危机的隔离应从发出危机警报时开始,报警的信号应该明确危机的范围。在美国三里岛危机中,事故发生几分钟后,几乎有一百多处拉响了警报,致使危机处理人员无法确知事故发生在何处。因此,报警信号必须明确无误。

危机预防的目的:通过充分的思想、组织、制度、物质和技术的准备为危机爆发设置层层障碍、建各种“防火墙”,提高组织抵御危机的“免疫能力”尽可能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失;通过平时采取的预防措施消除隐患,从而避免危机发生。

煤矿企业管理体系动态调整策略

上一篇:建筑工程竣工验收的条件范文 下一篇: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