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科技创新范文

时间:2024-03-14 17:50:40

化工企业科技创新

化工企业科技创新篇1

二、科技创新在企业工商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实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企业经营管理者追求的最终目标。但是,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弊端,影响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发展需求。为此,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应对传统的工商管理模式进行适时地调整,有必要逐步融入科技创新元素,增强企业经营的综合实力。实际上,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呈现出加速发展、空前繁荣的局面,科技创新正在让一个企业变得更美好。科技创新作为支撑企业工商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主要体现在:第一,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催生企业经营的结构性变化。最突出的一个标志是,以知识密集为特征的网络信息布局对企业经营的战略支持;第二,新能源与各种“节能减排技术”大规模的开发利用。低碳经济潮流涌动,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基础;第三,专业的科技知识成为企业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源,甚至成为企业经营的品牌产品。

2.有利于激发企业经营活力

企业工商管理工作开展的最终,是要激发企业在市场经营中的活力。一个地方企业除了拥有过人的资源优势,同时还应具备先进的生产技术理念。为此,科技创新体现在企业工商管理领域,就在于优化科技创新机制和制度建设,完善科技投入机制、激励机制、成果推广机制,将科技创新与提高企业生产力、经济效益紧密结合,从而激发了科技创新的活力,促进了企业发展。实际上,但凡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的企业,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科研经费用于科研;普遍建立了专业技术人员工资高于普通员工薪资的机制,选拔能力较强、水平较高的专业技术人才走上技术管理岗位,用待遇留住人才,设计了超产奖,重奖有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取得科研成果的专业技术人员也给予相应的奖励,充分调动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开展“小改小革”、提合理化建议,改进工艺流程,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将科研成果直接转变为生产力,转化为经济效益,进而确保企业经营的高水平发展。

3.有利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科技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而欧美企业能保证持续稳定发展,究其原因与工商管理中持续进行科技创新投入有直接关系。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企业,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才能研发具有企业自主品牌的技术产品,同时拓宽到市场形成具有核心技术最具竞争力的核心业务,才能形成企业发展的独特优势,进而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局,推动企业大踏步向前。而在企业内部的工商管理,借助持续推进的科技创新,能在企业内部形成激发企业活力的激励机制,增强企业的运转效率。比如;企业内部绩效考核的管理,借助网络信息做好企业工作人员的业绩统计,根据业绩情况选择恰当的奖励机制,为员工的晋升提供支持,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有利于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

科技创新应用到企业工商管理中,体现出来的竞争优势,不仅表现在硬件实力的提高,同时,在优化企业管理结构,革新企业经营方式方面同样会带来极大地便利。尤其是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对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的优化,以及给管理流程带来的简化,都优于传统企业工商管理。比如:科技创新带来的网络化管理平台,在对企业内部人员、安全管理、资料统计等等方面的管理,都体现出更加高效、更加有序的一面,最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工商管理的效益。

三、科技创新在企业工商管理中的应用

1.确立科技创新在企业工商管理中的战略地位

现代企业的发展,科技含量往往成为衡量其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尺。为此,传统的工商管理模式正逐渐被淘汰,而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理念的工商管理模式正逐渐被各个企业所重视。为此,对科技创新企业管理人员务必要高度重视,并能将其作为发展目标规划到战略布局中去,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企业高管思想上应重视科技创新在企业工商管理中的应用

从企业的整体运营,以及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方面,形成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理念的工商管理系统,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体现更大的成效性,更加满足市场发展需求。为此,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企业管理有必要强化科技创新,增加科技创新的发展比重,逐步推进发展科技创新项目。而身为企业高管,更应该意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对科技创新持高度关注的新态势,从思想及工作落实上加以重视。

3.逐步增加相关科技创新在企业工商管理中的投入比重

未来企业的发展,将逐渐增加科技创新,同样需从发展中增加相关环节的投入比重。为此,在人员配置、资金扶持、技术支撑等方面,都要做到优化以构建综合性适宜科技创新的环境体系,给企业推广科技创新理念奠定基础;同时,根据企业经营发展方向,要做好市场调研,对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涉及企业工商管理的创新项目要给予最大的支持,鼓励企业员工大胆尝试实践,结合市场需要以及科研进展增加投入比重,确保能在市场中抢占先机。

4.构建一批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队伍

对现代企业工商管理理念的探索,离不开高科技人才对企业的推动、实践和实施。为此,企业工商管理做好科技创新工作,更需要企业引进大批高端专业人才加以指导。一方面,优化招聘进人渠道,多方面招聘实用性高科技人才;另一方面,对现有在职岗位人员,针对性地做好人才培养计划,努力打造一批具有超强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团队。对这些人才的聘用,一方面要提升其科研创新认知,通过培训确保其掌握相关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保证其能很好适应企业工商管理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要提高其实践能力,对企业经营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要做到有效处理,对现有的工商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变革。

5.要积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发展经验

现阶段,国际范围中那些有着较强技术能力的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都有着较为先进的工商管理经验。对此,本土企业有必要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做出借鉴和调整,引入适合本企业发展的创新技术。尤其是当前国际市场大开放背景下,切实为先进新技术的引进提供了便利,更有利于企业获得好的发展空间。

6.实践尝试用科技创新优化企业的工商管理系统

化工企业科技创新篇2

1.1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涉及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社会公众等多个主体,包括人才、资金、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等多个要素,是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相互作用下的一种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科技创新正是科学研究、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协同演进下的一种复杂涌现,是这个三螺旋结构共同演进的产物。[1]科技创新能促使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形成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是一个价值实现的漫长过程,技术进步要对经济发展产生作用,必须采取产品的形式。[2]因此,建筑企业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来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建筑产品的附加价值,进一步促进企业增加科技创新的投入,使其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1.2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管理创新体系三大体系构成。知识经济社会环境下三个体系相互渗透,互相支撑,互为动力,推动着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管理和制度创新的新形态,促进了创新知识的循环流转,增强了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目前对科技创新体系的研究主要从国家、区域、产业、企业四个层面展开,研究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关于科技创新体系的研究则主要基于高新技术发展方面展开,忽视了经济中传统产业以及服务业的研究。[3]随着社会发展及科技创新范式的转变,建筑产业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传统产业,有必要站在行业发展和用户需求的角度,来研究知识经济社会环境下的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2复杂性科学视角下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特征

在复杂性科学视角下,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具体结构和运作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科技创新体系也具有一些新特征。

2.1系统复杂性

建筑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不是单纯发生在技术领域、经济领域或管理领域,而是一个涉及科技、经济和社会的综合过程。构建科学的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就要从复杂性科学的视角,用系统的思想和观点,通过企业内外诸多科技创新要素的集成和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人力、财力与信息等科技创新资源的价值和效用。

2.2网络组织性

建筑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不仅仅局限于研发部门,而应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和运营环节当中。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过程中涉及的活动主要有研发、技术管理、组织、设计、施工等。这些活动并不是按照线性方式序列进行,往往存在着多重循环、往复的交叉活动。所以,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应是由多个部门和人员组成并共同发挥作用的群集型网络化组织。

2.3动态开放性

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和完善,需要制度、组织、管理、资金、信息等诸多方面条件的支撑。在当代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里,建筑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同时,纷纷跨越边界,有选择地与其他企业或机构结成长期、稳定、互惠的关系,建筑企业的跨越区域边界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其创新和竞争能力的强弱。因此,强化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交流,淡化企业、部门等边界,使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及其子体系具有明显的开放特征。

3基于复杂性科学视角的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3.1建立以科学研究为先导的建筑知识创新体系,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知识创新是通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与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知识创新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为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在建立知识创新体系中应该重视和发挥人才的作用,并借助现代科技的支撑,通过科学技术研究的组织与管理实现知识的集成与创新,使知识的创新源动力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建筑企业知识创新体系的建立,需要依托专家等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参与,以科学研究为先导,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加强科技研究、科技交流与合作、科技教育与培训。首先,建筑企业应建立开放的、具有活力的人才流动机制。开展知识创新活动的关键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研究人才是建筑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而开放并具有活力的人才流动机制,一方面可以引入知识创新所需的各类高素质专业人才,为企业知识创新活动提供充分的人才资源,促使原有人才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形成人才结构上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可以建立知识创新激励机制,逐步淘汰不适应企业知识创新要求的人员,形成动态激励机制,从而使知识创新体系充满生机与活力。[4]其次,建筑企业的知识创新活动还需要与外部进行广泛的科技交流与合作。企业可以从外部环境不断获取信息,如相关行业最新的研究动态、最新的科技成果等,以增加和丰富企业的知识供给;也可以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到本企业工作或开展讲座,通过交流合作来开阔知识创新人员的视野和思路;还可以经常性地对知识创新人员进行科技教育与培训,以掌握先进的技术和实验方法。通过开放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活动,使企业知识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再次,在建立建筑企业知识创新体系的过程中,需要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研究体系为指导,加强知识管理。充分利用系统工程、集成管理、信息技术等各领域专家的智慧,面向建筑市场的需求,科学认识建筑企业科技创新发展规律及其作用机理,促使建筑企业的科研工作、技术研发、标准化、信息化等工作围绕市场需求展开。

3.2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建筑技术创新体系,推进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

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技术创新的组织系统、关系网络以及保证体系有效运行的制度和机制。技术创新体系是由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和配置相关的、与利用创新资源相关的各种机构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主要包括技术创新活动的参与者(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政府部门等),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其运作机制构成的系统,其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建筑企业应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法律规范、经济杠杆和政策引导为调控手段,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咨询机构、中介服务等参与者紧密结合的建筑技术创新体系(如图2所示)。一是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加速创新资源包括人才、技术、资金等向企业转移。二是要建立和完善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基础研发系统。加强产学研的联合研发,形成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的新机制,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工艺研发优势和高校的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研究优势。三是要建立和完善以建筑施工企业和勘察设计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成果的技术推广应用系统。利用勘察设计企业的深化设计优势和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化能力优势,支持骨干企业建设技术中心,扶优扶强,提高企业的工程化、产业化能力。四是建立和完善以建筑技术教育、培训、咨询机构为主体的中介服务系统。通过大力促进建筑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快建筑技术转移中心、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等各类中介机构的发展。五是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为主体的支持协调系统,标准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标准化是建筑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在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随着科学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实践的不断推进,标准化是一个动态的演进过程。标准化的动态演进过程体现了科技创新的演进,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结合带动建筑企业的自主创新,标准化与试验、检验相结合有助于推动建筑企业的开放创新。因此,建筑企业构建以标准化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标准化的实施,可以整合和引导企业资源配置,激活科技要素,推动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加速企业的技术积累、科技进步、成果推广、产业升级以及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3建立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管理创新体系,进行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信息化建设

创新是一个价值实现的过程,创新过程中各层次、各环节以及各要素之间复杂交互作用中,不仅有技术性要素,更有大量的非技术要素,并且非技术要素带动的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有时会起到决定性作用。[5]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的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以及业务整合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由其引领的管理创新成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企业管理创新的信息化有助于及时获取信息,依托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完善建筑企业的数据标准、信息规范、技术交底以及方案优化等,通过制度与管理的重塑实现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科学管理和高效的良性互动。建筑企业管理创新体系是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面向市场需求,整合信息资源,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实现企业科技创新战略、组织、运行一体,决策、执行、监督协力,政府、企业、高校互动,最终实现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信息化、标准化、动态化与智能化。一是建立市场导向和全员参与的科技创新战略体系,强化科技创新意识。战略是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如何界定独特定位、做出明确取舍、加强各项活动之间配称性的谋略。卓越的技术及持续创新是建筑企业价值观的核心,建筑企业只有通过提供高质量、技术先进、全面和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客户。依靠全员参与的科技创新战略,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的职责,为企业科技进步、创造新的生产力提供充分的施展舞台。建筑企业需要强化科技创新意识,营造一种浓厚的创新氛围,使科技创新主体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全体员工都致力于维护企业的创新精神,不断促进企业的科技进步。二是组建高效的科技创新组织体系,充分发挥科技中心的职能。建筑企业要形成以企业负责人为主要领导、企业总工程师为直接责任人的科技进步决策层和领导层,以各级科技管理部门为科技进步实施的组织和管理层,以工程项目为科技课题实施的操作层的三级科技创新组织体系。[6]建筑企业管理创新体系包含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科技创新的管理决策层,主要针对能长期影响企业发展的事项。在这一层面中,企业科技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分析预测创新项目及其经济效益,最后由创新委员会审查决定需启动的创新项目。第二层面是科技创新的组织和管理层。建筑企业应设立研发计划部和研发管理部,全面负责企业的科技创新、产品开发和设计任务。在这一层面中,科技中心需制定科技创新战略和实施计划,提出完善的科技研究、开发和试验条件,总结和完善企业科技标准体系,形成具有竞争优势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第三个层面是与项目相关的科技创新实施的操作层。建筑企业的研发成果必须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凸显价值。许多情况下,复杂的大型项目都会面临科技创新的挑战,因此,科技中心必须为客户量身定制设计、技术、材料等创新方案。三是强化研发资源体系的管理,保障科技创新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筑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应承担科技创新的重任,对科技创新进行持久性的投入。对于新型结构和技术难度大的工程项目,应争取多方资金支持。在稳定的研发经费投入基础上,建筑企业要拥有充足的科技研发人才,形成由技术带头人、技术骨干和一般技术人才组成的科研人才梯队。建立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营造尊重知识和人才的创新氛围;加大对科技创新有突出贡献人员的奖励力度;加强培训,改善科技人员的知识结构,使之成为新型创新人才;注重对科技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使科技创新活动走向良性循环。四是建立畅通的科技创新信息系统,加强企业科技创新合作。建筑企业要重视相关科技及产品信息的收集与管理,根据科技研发工作的性质和客观环境,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科技创新合作组织形式。在企业内部建立畅通的信息系统,实现各项目信息在企业内部网络的共享、远程的信息分享与交流,同时注重与外部机构的创新合作。开发创新网络,与大学及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研究项目。使企业内部各部门、产业链的各环节之间以及与外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第三方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五是建立完整的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体系,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关键环节。建筑企业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科技创新成果推广体系,在知识产权战略委员会和知识产权负责人的引导与管理下,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和专利并不断推动标准的演进,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价值最大化。

3.4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由建筑知识创新、建筑技术创新、建筑管理创新三大体系构成(如图4所示)。其中,知识创新体系依托不同领域专家的参与,以科学研究为先导,强调开放与自主创新,强化科学研究、知识管理、教育培训与科学传播的融合;技术创新体系由技术进步与推广应用来驱动,以标准化为核心,强化产学研一体、政策和服务支撑的需求与价值的实现;以现代信息技术引领的管理创新体系则以信息化为载体,强化管理与制度的重塑。在现代科技发展催生知识社会的背景下,科学与技术相互渗透,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相互融合,建筑企业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三个体系也是相互渗透,互为支撑,互为动力的,推动着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新形态。

4结语

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复杂性科学的发展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机遇。复杂性科学视野下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企业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把握知识经济社会背景下的创新新趋势,从科学研究、技术进步与推广应用的协同互动入手,构建产、学、研、政、服多方协同的多元化科技创新体系。在现代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复杂背景下,建筑企业必须通过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走出由科技创新支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文章以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为研究对象,围绕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三大体系,以科学研究为先导、以标准化为核心、以信息化为载体构建了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为建筑行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化工企业科技创新篇3

关键词:企业科技人才;技术创新;创新能力;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2)04—0060—04

重视对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重视技术创新人才的价值。怎样使技术创新人才推动企业的生产力动力,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机制。对企业技术人才创新能力的开发,主要在于生产实践的运用,促进人才观念转化为实际产品所需要的相应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积累。对于提升我国产品质量和产业竞争力、推动科学发展有重要作用。

一、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而技术创新能力又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创新是我国企业的战略立足点与发展导向,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是人,要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关键在于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型人才的能动作用。事实表明,企业技术创新不仅需要有高层次的科技研发人员,大量技能型人才在技术创新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企业的研发效率相对较低,我国大中型企业中每万名科研人员的发明专利申请量低于高等院校,与发达国家相比更是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如何调动技术创新型人才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从而获取和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我们当前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

(一)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有赖于创新文化的建设

纵观当今时代,成功的企业无不有其独特的技术创新文化。海尔集团就以其独树一帜的企业文化享誉全国乃至世界。他们提出的“用户永远是对的”、“卖信誉而不是卖产品”、“真诚到永远”等经营理念物化在实践之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改革大潮已把企业推向市场经济的海洋,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经济实体,技术创新文化建设的成效已经成为企业能否生存、能否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建设企业文化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源泉,一个企业只有形成了适合本企业发展特点的企业文化,并通过各种形式把友爱、团结、协作、进取等价值观念渗透到科技人才的思想工作中,使他们拥有一致的企业意志和企业价值观,才能让企业更好地发展。

(二)技术创新能力是形成科技人才学习型组织的需要

企业间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实际上应该是学习能力的竞争。如果说企业技术创新是核心竞争力,那么其中关键的是人才的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型组织和业务流程再造,是当今最前沿的管理理念。为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在世界排名前100家企业中,已有40%的企业以“学习型组织”为样本,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成为企业成长的关键性资源,企业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根基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学习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命力的源泉。企业要生存与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强化知识管理,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综合素质。

(三)技术创新能力是科技人才水平提高的必备条件

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技术创新成为关键环节,而创新与风险相伴而行,技术创新作为一项高风险、高回报的科研产经营活动,是一个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增长重要的支撑。这就需要营造一种鼓励创新、积极向上的开拓性科技人才,以形成不畏风险、勇猛精进的良好氛围。创新是知识积累基础上的升华与飞跃,是技术创新的关键。因此,创新能力是对科技人才的最本质的内在要求。通过这种能力,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创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二、技术创新与科技人才培养的互动要素分析

(一)加强对企业研发的服务工作

科技型企业是指以科技人员为主体,有较高比例的研究开发投入,以从事技术密集型产品研制、生产、销售及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培训为主要业务的科技型经济实体。没有投入,再好的技术创新思想都不可能转化为生产力。

1.企业研发投入的比重较少。由于考虑利润空间,企业不可能每年投入更高的资金进行研发,因此,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国家应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据有关研究显示。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5%左右,是企业能保持最佳成长发展状态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在1.5%左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然而这部分研发投入却大部分被科研机构和高校以及大型企业占据,真正落实到企业的很少。主要原因是:企业自主创新的观念不强,经营上缺乏技术创新理念,对研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也是影响企业不愿投入的原因。技术创新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这些风险也会阻碍企业加大投入进行技术创新。影响技术创新成败的因素复杂,涉及社会、市场、技术和生产、销售等多个方面,因此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风险。

2.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有待提高。在改革开放初期,引进的目的非常单一,研发能力提高主要是通过合资合作的方式,在抵制进口工业对我国冲击的同时,建立起和世界工业同步发展的、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提升我国当时相对落后的工业水平。在国产化政策的推动下,企业不仅要提升我国技术能力和水平,同时更要培养一批技术创新人才,承担着自主研发重任。所有这些都为我国工业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自主研发这个内生动力,就不可能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单靠引进国外的产品,也无法满足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现代化生活方式的需求,更无法满足中国经济对现代化的需求。

3.研发理念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经常强调市场导向、客户意识、技术创新等理念,但从整体来看,企业的研发理念缺乏系统性,而且存在很多不正确的观点。把研发看做是研发部门的事情,而没有把它当成公司各部门的一项整体活动,产品成功关键取决于技术和人才。很多研发主管和研发人员觉得:“失败是成功之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搞产品开发,流程和规范会约束创新,产品创新来源于天才和灵感,而不是长期有目的的研究。一些企业甚至寄希望于较少的投入获得高产出,总想通过一些“短平快”来搞研发。还有一些企业对产品开发等概念没有正确的理解。另外,我国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从功能及性能实现的角度来定义产品研发,而没有从客户的角度,即从呈现给客户的产品整体的角度去定义产品开发。

(二)提高科技人才成长的空间

一个人的成功、成材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个人努力,但天赋和机遇也不可少。企业科技人才待遇远不如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同行们”,明显处于弱势地位,成长性严重不足。从企业科技人才的心理特征分析,吸引他们不断创新的动力最重要的并不是薪水的多少,而是创新成果能否得到市场应用,其个人的能力能否得到企业的重视,企业能否为他们的聪明才干提供广阔的舞台。特别是一些科技人才中的尖子,通过奋斗,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更注重自我发展空间和成长的平台。

1.在工作环境方面。我国的大多数企业,研究开发与设计能力相对薄弱,绝大多数企业只搞生产不搞研发,企业工艺粗糙,设备落后,工作环境较差,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导致企业科技人员没有真正的用武之地,失去科技人员生存的发展空间。

2.在待遇和地位方面。要形成科技人员流向企业、一流人才流向一流企业的经济社会环境。缺少一流科技人员的企业,不会有一流的产品和技术。要尊重企业科技人员的劳动,应该大力提高企业工程师的待遇,让有能力、有贡献的工程师先富起来。企业机制只有以人为本、按照价值法则运作才能形成活力源。同时,要给企业科技人员以应有的社会地位,全社会要像尊重专家教授那样尊重企业的科技人员,政府机构应该大力吸收企业工程技术专家,让他们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3.在激励机制方面。国家对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高级人才的鼓励性政策很多,例如青年科学家、杰出青年基金、长江学者计划、青年科学家、百人计划、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而针对企业技术带头人的鼓励性政策措施很少。建立执行一套行之有效、科学的、严格的人才管理制度和符合国情的人才激励机制,把选才、考核、培养、提拔、奖惩加以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从制度方面上保证有技术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大有作为。对人才的激励是科技人才成果得到肯定,能力得到重视的表现。

4.在技术职称方面。国家对科技人员的评价指标倾向于科学家。大学和科研院所一般都拥有自主评审的权力,而企业技术人才则必须参加社会性的高级职称评审。国家对科技人才的评价往往注重成果、著作、论文、获奖等,注重真正成果转化的少,忽视了其中到底有多少项目实现了产业化、给国家带来什么经济效益,这种评比限制了企业科技人才的能力发挥,不利于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在中国工程院,如果不考虑原工业部门改制的公司,663名院士中,企业院士仅占十几位,而2002年美国工程院2360位院士中,企业院士近一半。与美国相比,中国院士中“有学问的人很多,有业绩的人很少”。真正发挥企业科技人才的社会生力军任重道远。

(三)形成企业共同的价值观

企业的价值观和员工个人的价值观都具有特殊性。企业价值观的特殊性,是由所生产和经营的产品的不同、所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不同、员工特别是领导人员的文化素质与价值追求的不同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从企业文化的角度讲,价值观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因为它就是企业的处事方式、战略目标、管理理念的重要载体,影响着企业的各个方面。在企业文化上,我们务必要重视这个问题,要善于主动培养科技人才与企业共同的价值观。

1.创造企业文化的工作氛围。工作氛围是科技人才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奋发向上的工作环境,这是企业科技人才完成企业目标的“粘合力”。领导班子要团结垂范,企业的领导班子是企业决策的核心力量,同时也是形成和增加企业凝聚力的核心力量。管理机制要不断健全,管理机制是否健全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上下能否顺利沟通、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各项管理能否到位。企业的目标和形象要凝聚,企业的目标是企业发展前景的理想概括。企业管理者为企业制定一个切合实际而又富有超前性和挑战性的目标,可以激发职工的进取心和前进动力。

2.创造企业文化民主舒畅的生活氛围。不同企业的生活氛围可以造就不同的人才,健康向上的生活氛围,可以为人才成长提供空间。生活氛围是科技人才稳定的基础,是企业增强凝聚力的物质保障,有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为科技人才办实事,使他们自身的利益得到切实保障,直接影响到工作情绪和积极性。健全各种组织,保障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科技人才在企业中具有主人和劳动者的双重身份,从任何一种身份看,都应该有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力。提高企业效益,改善生活福利条件,增加收入,强化科技人才与企业的共存意识。

3.创造企业文化健康上进的思想氛围。企业的科技人才生活在—个团结向上、向心力强的氛围里就会时刻感受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和作用,感觉到自己需要不断进步,不断为企业的发展尽职尽责,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通过教育和引导,提高科技人才的思想素质。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经济工作一道去做,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使科技人才政治业务素质得到加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陶冶情操,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

(四)提高企业科技人才技术创新意识和能力

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评价企业当前技术创新能力所处的成熟度等级,并选择与该等级匹配的模式开展创新活动,以确保技术创新活动的成功实施,在一系列的创新活动中逐渐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我国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像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一样在科技人才的管理和技术创新方面形成制度化,企业的发展目前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企业家的个人能力素质和远见卓识,特别是在一些民营企业更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对此,企业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和科技人才的认识程度,往往决定着该企业的文化氛围,也是能否形成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的重要因素。

1.增强企业科技人才自主创新意识。首先要强化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引导作用。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科技人才管理和开发体制,形成能够鼓励技术创新的机制,完善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其次通过加大对新产品、新技术科研经费的投入,加快科技成果和技术开发的转化应用,进而增强企业科技人才的技术创新意识;另外要充分发挥市场对科技人才的机制作用。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产业技术发展中的牵引作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在技术创新中的导向作用,才能真正使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和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2.提高科技人才的技术创新能力。培养造就科技人才,是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企业、教育科研部门和全社会共同努力、相互配合。为此,要大力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一是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积极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鼓励大学毕业生走向企业;二是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贯彻落实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政策,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努力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以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化工企业科技创新篇4

高等学校要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

目前,加快建设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科技创新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乃是当务之急。建设这个创新体系,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以及高校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也就是说,在这个创新体系中,企业、科研机构、大学等要形成一条“创新链”,在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之下形成合力,共同朝着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目标迈进。

高校要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充分发挥基础和生力军作用,首要的是必须充分认识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的内涵。高校是创新链上的重要一环,是科技创新的源泉,为创新链提供科学知识基础。科技创新总是先要有原创性科学,才可能有它的技术应用,才能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最后带动产业发展。这表明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高校是基础创新的重要基地之一,是原创成果的摇篮,因此,高等学校要始终坚持“经济建设要依赖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工作指导思想,积极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着力提高解决当前和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围绕国家目标,面向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需求,加强基础研究,努力产出原创成果,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技术升级作出应有的贡献。大连理工大学近年来持续加强基础科学和高科技前沿的原创性研究工作,以国家发展战略为目标,构建在国内领先或特色鲜明的学科群体和科研团队。20__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批准项目103项,经费总计3051.60万元,面上项目批准数在全国高校排名16位,经费排名15位,资助率名列第五,在东北三省面上项目排行榜中,按资助项数、资助金额、资助率排行均名列第一;尤为可喜的是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顾元宪为学术带头人的科研创新团队获得了创新研究群体基金资助,是我省高校历史上首次获得该类项目资助,该基金的获得标志着我校基础研究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其次,高等学校是人才的摇篮,既可以为国家创新体系培养造就战略科技专家和科技尖子人才,又可以为国家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为科技自主创新提供人才和后备力量的支持。近年来,大连理工大学始终把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学生、研究生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在逐步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不断增加研究生的比例,目前,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达到1∶1.33。为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创新教育,经过多年探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成熟、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全国高校创新教育的典范,创新教育方面的成果先后两次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目前,学校拥有一个学校大学生创新院和5个院系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每年招收500-600名大学生参加科研实践锻炼。大连理工大学的目标是建设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因此,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源源不断地为国家培养自主创新的新生力量。

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与新模式,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

业是创新的主体,高校是创新的生力军。高等学校作为科技、人才的聚集地,应该主动地参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作贡献。大连理工大学多年来始终坚持走科学研究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科技发展之路,在产学研合作上扎扎实实地走出了“校企合作委员会——学校建立企业技术分中心——合作建设技术研究院”的路子。

大连理工大学校企合作委员会是在辽宁省经委、省教育厅和大连市经委的直接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成立的校企合作平台,自20__年5月成立以来,学校与25家省内、23家大连市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其中大多数都是我省装备制造业、原材料领域的重点企业,委员会成立至今,校企之间由单独以项目合作的方式逐渐发展成为全面合作的模式,学校的技术成果逐步向社会转化,校企共同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校企共建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研究院,资源共享,一体化研发,为企业提供强大的研发动力,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四年来的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委员会是校企之间开展长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一个有效平台。在这一平台上,会员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技术需求,更多地引进高校的技术成果和人才,深入和全面地开展与大连理工的合作。四年来共实施校企技术合作项目258个,合同总金额为8540万元。学校为企业提供现场技术服务、技术诊断250多次,解决了160多个技术难题。

加强校企合作,为企业培育技术创新源

从校企委员会成立开始,各会员企业与大连理工建立了主要领导定 期会晤和工作层面干部、技术人员互访制度,如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沈阳鼓风机厂、辽河石油勘探局、中石油大连分公司、大连冰山集团、东北特钢集团、大连造船重工、大连新船重工、大连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华录公司、大连机车车辆厂、大显集团、瓦轴集团等校企成员单位的领导每年带队到大连理工进行技术交流,大连理工校领导和院系教师主动到企业中去;校企合作委员会中的成员企业大多是国内同行业的“领头”企业,要保持这些企业在国内同行中的领先地位,并向国际进军,学校帮助企业培育技术创新源的环节是重要的。大连理工和企业认真制订了长期、紧密、稳定的科技合作协议。如船舶学院通过承担“20万-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振动预报与机械设备振动控制”等项目,帮助企业解决了重大工程难题,提高了企业自主研发高附加值船舶和海洋结构物的能力;CIMS中心用信息化带动企业管理和产品设计制造模式的现代化转变,使大连市被列为国家CAD和CIMS应用示范城市,大连市的14家企业被列为国家CAD、CIMS应用示范企业,得到了国家、行业的项目资金支持。

同时校企合作也促进了学校为企业开展人才培训和培养合作,通过MPA、MBA教育,为政府、企业培养高级管理人才,通过工程硕士班为企业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通过定向委托培养向企业输送大批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富有自主创新精神的后备人才。

联合成立技术研发中心,并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模式

学校还积极探索与企业建立以技术分中心为主要形式的研发机构。第一,联合成立各种技术分中心。辽宁省有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共23家,而在大连理工大学设立技术分中心的就有9家,还有另外10家与大连理工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如黎明公司大连理工技术分中心与公司联合申报了国家“863”项目——重型燃气涡轮机研制,获得批准。第二,联建合作更为紧密的新模式研发中心。20__年初大连理工就派人到沈阳鼓风机厂,与企业实际接触,了解企业需求,更深入地融入企业的科技发展中,在沈阳鼓风机厂的试验平台、静子、动子等多方面与企业达成了共识,签订了一批合同,促进了企业发展,也使学校的科技成果真正转化成了生产力。学校与沈阳鼓风机厂就建立新型校企合作模式达成一致,双方联合建立了“沈鼓——大工研究院”,并把它作为学校的科研特区,由学校负责招聘企业需求的人才,作为学校教授引进,专门为企业科技攻关,研究方向和岗位补贴由企业提供,校企双方发挥各自的优势为企业全面提高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开创一种新的合作模式。目前,大连机床集团正在与大工协商联合建立技术研发中心,由大连理工负责招聘企业需求的人才。

此外,20__年底,大连理工依托12个实验室和分析测试机构,在市科技局的领导下成立了大连市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中心,该中心面向全市的广大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一站式,零收费”的技术测试、咨询和培训服务。中心成立之后已完成服务项目553项,服务企业121家。中心的成立缓解了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技术人才数量少、水平低、技术创新能力差的问题,为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快速成长提供技术上的保障和支撑。

创新学校科技管理体制,促进技术转移与科技成果产业化

知识产权保护是实现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保障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壁垒逐渐被技术壁垒取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数量将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实力。因此,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保护自主知识产权,才能抢占科技和经济制高点,这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科学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和支撑作用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的,又是通过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有效保护得以有序进行的。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技术优势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首先,进一步转变观念,重视和尊重知识产权,树立国际市场竞争意识,采取“跑马圈地”战术,适时适当保护自主知识产权,抢占科研和技术制高点。其次,加快专利人队伍和机构建设,构建高效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帮助研究人员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建立健全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奖励和分配机制,调动科研人员申报专利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大连理工大学近年来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成立了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大连理工大学专利申请与资助管理办法》,专利的申请和授权数量近五年连续大幅增长,20__年共申请专利180项,获得专利授权70项。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为科技成果转化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在20__年大连市科技奖励大会上表彰的10项专利金奖项目中,大连理工喜获2项,其中机械工程学院开发的“齿轮定量冷精挤加工方法”,消除了挤前齿厚余量不均对齿形精度的影响,同时开发的专用测力传感器与装置,实现了挤压力的实时测试,使齿轮的加工过程完全自动化。三年来,仅在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施应用新增产值就实现了3595万元。化工学院王祥生教授带领的科研创新团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降烯烃催化剂及相关技术,获中国发明专利1项,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项。由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在炼油工业具有重大应用背景,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将该技术列入“十条龙”科技攻关项目进行重点攻关,在南京金陵石化分公司20万吨/年催化汽油芳构化降烯烃工业试验装置上成功应用。目前,设计部门在试验装置标定的基础上,正在进行40万吨/年工业示范装置和100万吨/年工业生产装置的设计工作。

建设技术转移中心与科技孵化器,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大连理工十分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从政策、体制等多方面入手,鼓励和支持学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20__年学校出台了《大连理工大学关于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暂行规定》;学校以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为契机,在国家下达的第二批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高技术产业化发展专项中,大连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项目获得批准。这是大连理工积极把握机遇,主动参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的具体体现,同时也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和支持。技术转移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学校技术转移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通过技术转移中心,学校将进一步发挥高校学科综合的优势,组织多学科联合攻关,进行系统集成,孵化出具有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为大中型企业 、中小企业提供先进实用的工程化技术。

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孵化和培育高科技企业和企业家、振兴区域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新的社会就业机会等方面显示出独特的功能与日益重要的作用。近日,《中国财富》杂志社组织了全国高校科技园区评比,大连理工大学——七贤岭国家大学科技园与清华、北大等大学科技园一道被评为20__年度全国十大高校科技园区。大连理工大学——七贤岭国家大学科技园于20__年4月通过国家级大学科技园验收。经过5年的建设,目前共建成9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园区的孵化面积已达到5.7万平方米,其中科技园大厦和北山科技楼相继建成;吸引各类资金3亿元;园内企业总数已达110家,其中孵化企业91家,毕业企业14家;吸引研发机构达79家,入园孵化项目167项;吸引留学归国人员27人,领办创办企业11家;培训各类人才800人次。大学科技园依托学校的科研和人才优势,依靠各级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企业,如科技园内的大工安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和大连倚天软件公司就是近日分别被批准的辽宁省先进装备设计与CAE软件工程研究中心和辽宁省电子政务工程研究中心的参股企业,这两家企业也都获得了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支持。

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创新创业的有效工具,是创新体系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孵化器要最大限度地帮助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探索一些新的举措:如风险投资与孵化器合作,共同扶持和培育科技中小企业;探索孵化器经营者或管理者入股试点;如何使孵化器在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区域创新和产业集聚的核心等。围绕政府宏观决策积极开展软科学研究

化工企业科技创新篇5

[关键词] 科技企业 体制改革 技术创新 科技人才

0 引言

2012年5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会议围绕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这个核心问题,提出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完善激励创新制度、加强人才培养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要求。7月6日,又召开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科技创新”命名的高规格、大范围会议。进一步明确: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更多地需要考虑怎样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以及如何加强人才培育、评价与创新激励。

1 福建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逐步确立

目前,福建省初步形成了企业创新为主体的工作格局,形成了支持企业、服务企业科技创新的良好运作机制。2011年全省85.8%的研发投入由企业完成,74.5%的R&D活动人员集中在企业,60.8%的省级科技获奖成果来自企业,60%的专利申请和61%的专利授权从企业产生。同时,在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基础上,也促进了全省科技综合实力的稳步提升。据国家科技部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福建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由上年的全国第11位提升到第9位,其中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居第5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居第7位,知识产权指数居第8位,特别是科技活动产业指数由第26位跃升至第13位。

1.1 “政策引导”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近年来,福建省高度重视企业技术创新,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引导和扶持,逐步确立了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2010~2011年,省委、省政府批准实施《福建省“十二五”科技发展专项规划》, 审议通过了《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修正稿),并专门制定了《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若干意见》,还设立了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资金,进一步明确了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政策导向,把大力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切实推动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作为科技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2011年9月,省政府隆重召开了全省企业科技创新大会和科技奖励大会,重奖荣获科技成果奖科技人员和创新型企业,这是福建省首次以“企业科技创新”命名的全省科技工作会议,进一步突显了企业在福建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战略意义与地位。

同时,福建省科技主管部门通过项目、基地、人才三位一体的整体机制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将有限的科技资源汇聚到企业技术创新这一“支点”上,激励和引导更多的企业参与技术创新,走创新发展之路。一方面,进行机制创新,实行企业法人代表作为科技计划项目负责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专家作为科技计划项目技术负责人的新机制。2011年,新启动的省科技重大专项和创新平台、区域重大项目都要求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实施,并且在全国率先试行企业R&D经费专户(专账)管理制度,确保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进一步确立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项目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的立项机制,整合了近2亿元的资金,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另一方面,加强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认真落实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主要建在企业的要求,强化科技创新平台与科技重大专项之间的聚焦,重点在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等领域,支持科技重大专项牵头企业建设了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增强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第三,加强政策促动,完善了科技政策执行部门工作会商和信息沟通制度,推动激励自主创新政策有效落实,培育壮大创新企业群。

科技创新贵在人才。省委、省政府还先后出台了《福建省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暂行办法》、《海西产业人才高地建设实施办法》、《海西创业英才培养实施办法》等重要政策文件,并每年安排2亿多元资金用于引进、培养和集聚海内外各类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这是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重大举措,也为企业创新打好人才基础。

1.2 “投入扩大”推动企业加强技术创新

近年来,福建省围绕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目标,通过机制创新和政策促进,逐步加大人、财、物投入与服务支撑力度。

在科技人力资源方面,投入持续增长。2010年,福建省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17.93万人,比上年增长7.3%,投入R&D人员全时当量76737人年,比上年增长21.29%。其中,工业企业从事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为57156人年,比上年增长23.09%。初步统计显示,2011年有74.5%的R&D活动人员集中在企业,高于2010年。

在科研经费方面,投入显著增加。2011年,福建省R&D经费支出则达210亿元,比2010年增加了近40亿元,年增长22.9%,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重达到1.2%,比2010年略有提高,其中企业投入资金约180亿元,全省85.8%的研发投入由企业完成。

在创新激励政策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省科技厅、财政厅、经贸委、税务局等部门加强沟通协作,有效落实激励自主创新政策。据统计,2010年全省完成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共计19.32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19.3亿元,相比上一年,分别持续大幅比增40.7%、73.8%,对降低企业创新成本,调动企业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

在科技服务支撑方面,促进企业壮大。一是技术贸易市场日趋活跃,积极促进科技成果在企业转化落地。2010年福建省全年登记的各类技术合同共5137项(比增7.04%)、成交的合同金额达38.12亿元(比增45.33%),平均每项合同的成交金额为74.21万元(比增35.74%);2011年登记技术交易合同4839项,完成技术市场交易金额53.4亿元、比2010年增长40.1%。同时,依托“6・18”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9・8”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平台帮助企业引进新技术、承接新成果,促成先进科技成果的对接。二是完善科技金融服务,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壮大。启动福建省创新创业企业股权融资与交易市场,推动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出台了一批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综合融资方案和融资产品;积极开展科技保险、专利权质押贷款等科技金融试点工作;大力推进科技创投事业和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2011年3家科技型企业成功上市、募集资金17.74亿元。

2 企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

当前,全球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成为各国各级政府的共识,大家都在为如何推动“创新”而努力。福建省在政府引导层面,通过机制体制创新,积极支持、服务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取得明显成效,基本确立了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尤其在企业创新人才服务方面,深化“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充分调动高校及科研单位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积极性。仅2010年,便累计安排支持服务企业各类资金10多亿元,建成福建省服务企业科技资源共享数据库(包括福建省创新平台信息数据库、福建省科技人才信息数据库、省外科技人才信息数据库、海外科技人才信息数据库以及台湾科技人才信息数据库等五个子系统);动员组织全省高校、科研院所累计派出8500多名科技人员服务全省9000多家企业;组织230多家科技创新团队服务企业,建立多家创新联盟;组织举办各类培训班900期,培训各类技术人员13万多人次。

在优良的外部大环境下,随着政府引导资金的逐步扩大,企业结合自身持续发展的需要,对技术创新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人才作为知识的载体,是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过程的主体,将起到关键作用。大家都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说资金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硬件”、是“米”,那么掌握知识的高科技人才便是企业技术创新的“软件”、是“巧妇”。巧妇无“米”难炊,也许还能靠其他主食充饥;然而若无“巧妇”动手,即使有米,基本上不可能有饭吃,或者只能吃夹生饭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认为“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有创造性的资源”[1]、“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具有决定作用”[2]、“最有可能提高创新效率,取得创新突破的途径即重视人的因素”[3]。

从福建省的发展状况来看,近年来政府积极改革、大幅增加投入,通过政策导向、资金投入、人才投入、金融支撑、产学研合作等各方面手段初步确立了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但是,在企业自身创新人才队伍的培育建设与人才管理方面,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成为制约其快速创新发展的关键。如:①企业人才意识还不够。“重业务、轻技术”,“重营销、轻研发”仍然是目前省内企业一个较为普遍的弊病,尤其在中小型企业表现更为严重,往往在重奖业务突出的营销人员的时候,忽视了产品研发人员的积极贡献。企业对科技人才的重视不够,导致科技基础不扎实,创新内劲不足,蓬勃发展势必难以为继。②人才资源类型不均衡。很长时期以来,众多中小型企业由于缺乏科研人才,赖以生存的技术、产品只能依靠引进或者是模仿,对外依存度持续保持在较高位置。另一方面,一些大型企业,尽管网聚了大批的人才资源,但由于高级科研人员和管理人才短缺,缺乏核心领军人才以及有效的人才管理,出现效能浪费甚至是人力资源冗余的新问题。③人力资源管理不善。管理是企业组织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各类资源,进行优化生产,实现效能最大化的过程。在人才管理方面,如何选人、育人、用人、留人缺一不可。一些企业没有很好的人才使用计划、培育机制、激励机制,基本陷入花大力气引进人才――人才逐步流失――再引进――再流失这样一个不良循环中。

3 企业创新人才保障对策研究

“21世纪什么最值钱?――人才!”,诚如这个老生常谈的问答所揭示的一样,人才的确是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无论是政府在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或是企业自身推进技术创新,都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培育人才,发挥人才的关键作用。

3.1 加强企业创新文化建设,培养创新意识和人才意识

创新文化不但指创新需要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而且指文化对创新具有导向作用和牵引作用[4]。先进的文化理念是企业管理制度的核心和灵魂,是完善管理制度的指导思想和最高原则,在企业内部塑造创新文化,将给予企业技术创新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快速提升。一般而言,企业家具有什么样的企业意识,就会造出什么样的企业。企业若推崇和鼓励科技创新,重视知识、重视人才,就可以营造创新的浓厚氛围,推进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员工也会自觉地在工作中注重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提高,自发自觉地凝聚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作为企业来说,应该积极塑造和推祟“求新求变、不甘落后”,“敢冒风险、敢担责任”,“以人为本、包容失败”等一些创新精神,确立尊重人才、重用人才、依靠人才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

3.2 加强企业人才管理,实现人尽其才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技术创新活动充满不确定性,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根本保证。为此,强化人才的科学管理具有其重要性与必要性,只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把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和激励人放在首要位置,才能实现人尽其才,推动企业快速成长。人才管理不外乎“选、育、用、留”四点。

首先,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量身招聘合适的人才。“大脚”套不进小鞋,“小马”也拉不动大车,合适最重要。企业技术创新必须要人才作保障,但并不是说单纯的引进人才越高级越好,还要与企业自身硬件实力、整体环境相结合,切实引进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匹配的科技人才。第二,企业要“舍得”投入,加强人才培养。总有一些企业因为害怕人员流动,不愿意过多投入对人才的培养,而喜欢挑现成的用,人才不够用就去外面找。殊不知,正是因为这种心态,导致内部人员因为成长受限而寻求更好平台,外部人员变为内部人员后不久势必遇上同样的困惑,最终导致了企业人才不正常的流失。人才积蓄与培养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企业要积极鼓励员工不断学习成长,更要大胆投入为员工成长搭桥铺路,使个人发展和企业发展融为一体。第三,企业要充分授权,积极服务人才创新工作。引进人才、培育人才的最终目的就在于使用人才。企业要真正做到尊重人才、重用人才,一定要放权,在对应的工作范围内实现权责对等、奖惩明确,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发挥的空间和机会。不仅如此,还要为人才创新工作提供一切财力、物力保障,深入发掘人才潜能,实现人才效用最大化,进而推动企业不断创新发展壮大。最后,企业要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留住人才。“选、育、用、留”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工程,而如何凝聚人心、留住人才是企业应当重点思考的关键。松下幸之助说过,“本企业主要生产人才,兼营电器”,他们以企业股票奖励对企业作出贡献的员工,实现了企业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除了物质层面的刺激与鼓励外,企业更应该加大精神层面的激励,为人才制定成长计划、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决策、改善工作环境、融洽员工关系等等,全面调动人才的归属感和向心力,激发各类人才的活力、热情和潜力,愿与企业同甘苦、共存亡。

3.3 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开辟人才保障新思路

高校、科研机构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科技研发的主力军,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与人才保障。比较而言,企业总体科研投入越来越大,但是产业范围广、技术领域分散、人才基础薄弱,而高校、科研院所承担科研使命历史悠久,技术专业性强、人才实力雄厚、科研基础设施齐全。因此,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各级主管部门不断强调协同创新的重要作用。对企业而言,要认清自身优劣势,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与人才优势。一方面,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双边和多边技术协作,借用他们的基础设施和技术力量解决企业技术创新难题;另一方面,加强与学校、科研机构联合共建研发平台,融合资金、人才、技术于一体,为强化企业内科技人员培育,快速实现技术创新与升级奠定基础。此外,企业间也可积极组建产业联盟,实现优势互补,也为各企业间的人员交流与成长提供平台。

3.4 强化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人才交流成长

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是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智力支撑,同样也就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智力保障。政府要把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摆上重要议程,积极创造条件做好人才服务工作。如:进一步优化人才政策体系,为鼓励人才创新创业,以及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引进营造良好软环境;推进人才“数字化”建设,积极打造科技人才信息服务平台,为人才就业与交流成长提供重要平台;打造人才培训、评价及中介体系,促进科技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更高效地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原动力。

参考文献:

[1] 肖莉丹.浅谈提高中国劳动力质量――基于智力资本理论[J].经济研究导刊, 2012(9): 98-99.

[2] 王莹.企业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影响作用研究评述[J].中国集体经济, 2011 (36): 79-80.

[3] 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化工企业科技创新篇6

1.推动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主要工作

①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加快发展。2012年,省科技厅启动实施“科技企业培育百千万工程”,强化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打造以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为骨干的创新梯队,并配套出台了《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实施方案》。通过方案的实施,建立以基层科技部门为主、省市民营科技企业协会负责、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积极参与的民营科技企业培育工作体系,力争到2015年,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突破10万家。②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良好氛围。为进一步营造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在省科技厅指导下,省民营科技企业协会围绕江苏省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选取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开展了百强民营科技企业评选表彰活动。最终,省民营科技企业协会从13个省辖市科技主管部门推荐申报的244家企业中,择优选取了100家作为第二届江苏省百强民营科技企业。③强化科技创新载体建设,为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创业创造条件。江苏省各级科技主管部门把加快科技创新载体建设作为推动、扶持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截止2012年底,江苏省已拥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431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77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1家;国家级软件园7家。孵化总面积达2150万平方米,江苏省孵化器总数、省级和国家级孵化器数量、孵化器场地面积等多项指标均连续数年居全国第一。④强化科技和金融结合,破解民营科技企业融资难题。2012年,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意见》,省科技厅启动实施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行动计划,积极运用多种金融手段,不断拓展民营科技企业融资渠道。按照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的原则,在全国率先开展“投贷结合”新模式的科技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实现了省辖市和省级以上高新区两个“全覆盖”。

2.进一步推动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①进一步完善促进民营科技企业管理体系。进一步强化由地方科技部门牵头,所在地民营科技企业协会负责日常管理的民营科技企业工作体制。将省民营科技企业的资质确认工作下沉,由各省辖市民营科技企业协会负责本区域内的资质审核工作,报省民营科技企业协会备案,强化地方协会的工作手段。②进一步加大民营科技企业培育力度。由各省辖市科技主管部门牵头,充分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协会作用,整合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等各类社会服务资源,建立覆盖江苏省的民营科技企业培育体系,为企业提供政策宣传培训、产学研合作、中介咨询、投融资等服务。③进一步提升民营科技企业创新能力。大力推进民营科技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坚持以国家级为龙头、省级为重点、市级为基础,力争明年率先实现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提高到85%以上。④进一步加强民营科技企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企业博士集聚计划等人才计划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支持,实行科技计划和人才计划联动配套,加快载体、项目、金融和服务的“四位一体”联动。

作者:张玮单位:江苏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化工企业科技创新篇7

1.1创新型企业培育情况。2016年,全县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7个、省级民营科技企业25家。累计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2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29个、省级民营科技企业950家、省知识产权标准化管理示范单位2家、科技小巨人企业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5家。1.2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情况。一是启动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工作。请示报告经市政府批准后报省政府。目前,省政府已批转省发改委、住建厅、环保厅、商务厅、科技厅等5部门提出相关意见。二是推进众创空间建设。按众创空间建设要求进行摸排,对初步符合申报条件的进行具体申报辅导。今年以来,已获批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沛县特色畜禽星创天地(汉戌堂)、省级众创空间1家—沛县龙飞众创空间、市级重点众创空间1家—沛县大学生创业园。申报省级科技孵化器1家、市级众创空间4家,待批。三是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健全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动态管理制度,制订激励政策,引导各类企业研发机构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功能、提档升级。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省、市级企业研发机构,新增省级企业研究生工作站4家、省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家。截至目前,全县拥有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43个、市级603个,其中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研究生工作站1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个、省级博士后工作站6个,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建有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金石彭源、大屯工贸、芭田生态等3家企业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入选江苏省重点企业研发机构。1.3科技人才队伍情况。科技人才是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核心要素。2016年底,全县企业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到5900人,其中研究与发展活动人员3006人,分别比2015年增长17.8%和14.0%;R&D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为52.0%,比2015年(49.8%)提高2.2个百分点。科技活动人员中R&D人员所占比重上升,反映了企业自主创新人力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2沛县科技创新存在问题

通过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投入产出分析,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2.1投入产出效率有待提高。根据调查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个行业中17个行业效率偏低,占76.3%;综合效率较高的只有5个工业行业,占总体的23.7%。总体来说,科技投入产出水平依然偏低。2.2行业综合效率不均衡,冷热不均现象突出。对沛县工业企业行业的综合效率值进行统计分析,22个工业行业综合效率不符合正态分布,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22个工业行业的综合效率平均值为0.63,而标准差达到0.22。标准差大反映行业间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值差距较大,发展不均衡。2.3传统行业投入存在冗余现象。纺织、煤炭、冶金三个行业的R&D人员、R&D经费内部支出、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新产品研发投入四个投入评价指标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3.1%、23.0%、28.6%、18.4%,三个行业效率都比较低下,而且规模收益递减,投入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偏低。

3对策建议

3.1加快推进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利用科创园建设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中心”设立创业服务大厅、人才资源服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技术交易中心、企业家培训中心、科技成果展示厅、路演报告厅、专利事务所、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服务机构、江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沛县分中心、江苏大学沛县转移中心、沛县国科大技术转移中心、沛县中科院兰化所特色资源高值化利用研发中心、企业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创业服务机构。3.2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小升高”计划,全面开展科技企业摸底调查工作,筛选出37家技术基础好、产业带动性强的科技型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引导企业对标杆、补短板,积极鼓励企业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申报。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品20个,省级民营科技企业30家以上。3.3着力提升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水平。组织大屯工贸争创国家级研发机构,组织恒辉编织争创省级重点实验室。组织行业龙头企业申报省级企业研发机构8家以上,鼓励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建市级企业研发机构20家以上,继续保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全覆盖。3.4建设智慧科技网络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政策宣传、成果展示、技术服务、人才引进、科技金融、项目申报等优质高效服务,实现政府、企业、高校院所无缝对接。3.5大力推进“苏科贷”工作。重点做好政策宣传、申报培训、资格审核、完善企业数据库等工作。督促银行做好相关评审审核、贷款发放工作,努力缩减手续办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年内,力争入库企业达50家,为30家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6000万元,切实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首贷难、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3.6优化科技投入结构。首先,优化人才投入结构。淡化人才“唯学历论”,通过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进行专业技术和职业培训,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技术和管理人才。其次,优化经费投入结构。企业应加大新产品研发资金的投入,加大技术改造消化吸收资金的投入,减少相关管理费用的支出;政府要引导和激励社会资金投入,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企业投入为主体、优惠政策作引导、银行贷款为扶持、社会集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的科技活动资金投入机制。3.7建立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科学合理的技术创新评价系统可以加强企业对技术创新投资的管理,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效率。鼓励企业从全面、系统的角度出发,建立一套完整的监测评价体系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效率情况进行实时反映,切实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3.8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在重视技术研发的同时,还要关注商业化生产,要把实验室中的技术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为此,企业应以科技机构为依托,从技术创新全过程出发,围绕产业链做好整体设计和科研布局,拓宽产学研合作面,把技术和市场紧密结合,实现科技资源的有效集聚和优化配置,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从而形成企业长期的竞争力。

作者:朱彩侠 单位:沛县科学技术局信息所

[参考文献]

[1]王铁.企业技术发展战略与模式选择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1997.

化工企业科技创新篇8

科技创新工作。积极贯彻“十强双百”、“黄金十八条”等企业振兴计划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政策,落实奖补资金140万元,进一步激发了各类主体创新活力。鼓励企业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R&D经费投入1.4亿元。疫情期间,争引省厅中小企业研发投入补助资金130万元。争取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奖补资金80万元。登记技术合同交易额2.3亿元。

科技项目申报。围绕“十大生态”产业发展、“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民生科技、创新主体培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等支持重点,在全面掌握企业取得阶段性科技创新成果、科技亮点和新产品、新工艺开发的基础上,指导企业重点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2项。

创新平台建设。全面推进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建设,增强科技创新基础支撑能力。推荐上报众智众创、正和众创、金阳光众创、和4家省级众创空间;积极培育县锦世建材新材料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拟推荐为省级孵化园,田园综合体为市级孵化园,使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工作,入库科技型企业20家。

科技成果转化。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壮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主体、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移转化。培育海升、文德兰、华瑞农业3个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示范带动全县农业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振兴发展,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高新企业培育。广泛宣传省市科技创新优惠政策,深入中小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工作,摸清企业底数,培育壮大新动能,推进企业自主创新。

园区基地建设。对标十大生态产业,培育壮大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化工新材料、生物制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着力提升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主创新承载功能。依托现代花海田园综合体水肥一体化、文德兰花卉、六坝镇矮冠苹果和优质梨栽培示范基地等项目,巩固提升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水平。

科技合作提升。鼓励支持园区、企业加强与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通过人才引进、技术引进、合作研发、委托研发等方式开展科技合作,加快各类实用成熟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建立以工业园区、兰州理工大学、正和众创为一体的产学研科技创新中心和实训实习基地,提升了园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服务水平。鑫垦农业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合作组建“鑫垦白粒亚麻研究院”,主要围绕亚麻品种选育、亚麻油生产、亚麻籽保健品研发等进行研究与成果推广,提升白粒亚麻的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做优白粒亚麻系列产品。鸿飞生物与河西学院生物教研中心合作成立了市食用菌研发中心,进行食用菌品种本地实验室母本的制作。

科技特派员工作。持续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选聘21名同志为我县第十二批县级农业科技特派员,分别派驻到村、相关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及建有扶贫车间的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人才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数量较少,科技成果转化滞后。

(二)企业科研经费短缺,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或融资体系尚未形成。

三、面临的形势

综合研判科技发展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省上出台了《应对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从资金、中小企业房租、中小微企业双创载体等3个方面进行了扶持,为有效应对肺炎疫情,推动企业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扶持政策门槛太高,部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人才缺乏,在投资金额、技术创新、研发投入、营业收入等方面达不到相关要求,无法享受固定投资政策。

四、应对措施

我们将按照省市科技工作的总体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一轴四区”“一带四路”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大力发展十大生态产业的总体部署,着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一是着力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工程。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增强科技创新基础支撑能力,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为抓手,打造寒旱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年内新转化应用科技成果10项,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

二是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巩固提升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孵化园、中药材产业创业创新孵化园服务水平和孵化能力,不断健全完善生态工业园区科技服务体系。培育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个、培育二中创建省级科普基地。依托现有高新技术企业,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的生态产业项目,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链。

三是加大企业研发投入。指导企业申报争取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积极争取省市各类科技创新奖励资金,激发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性。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研发能力,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力度,年内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5%以上。

四是加强科技合作。拓宽院地院企科技合作渠道,建立政企联动、院地合作的科技创新机制。鼓励支持园区、企业加强与中科院兰州分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等院所新一轮院地合作,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争取中国科学院推进落实国家对西部地区有关项目在我县实施。

上一篇:知识产权学科建设范文 下一篇:新媒体运营思维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