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财务共享的感受范文

时间:2024-02-23 17:38:40

学习财务共享的感受

学习财务共享的感受篇1

关键词:财务会计学;精品资源共享课;本科教学;学习质量保障

现阶段,原“十一五”国家精品课程正在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是: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需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独特风格,教学理念先进、方法科学、质量高、效果好,得到广大学生、同行教师和专家以及社会学习者等的好评和认可,在同类课程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较强的示范性。本文结合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科财务会计学课程建设的情况,着重介绍2009年以来我主讲财务会计学国家精品课程的一些探索和实践,以期为该类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财务会计学课程在会计学科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从大类上看,当今高等院校会计学科的专业课程体系大致可分为财务会计类课程、管理会计类课程、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类课程、审计类课程和财务管理类课程。其中,财务会计类课程主要是依据会计基本理论和企业会计准则,讲授对外报告会计所涉及的会计循环、各项会计要素的核算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及分析。受人类社会经济变迁和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讲授对外报告会计的财务会计类课程一直在会计学科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财务会计类课程中,国际通行的做法是将其进一步划分为初级会计学、中级会计学和高级会计学三个层级并相应地设置课程。其中,初级会计学主要讲授基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会计循环过程;中级会计学主要讲授基于会计要素分类的各项目核算和报表的编制及分析;高级会计学主要讲授特殊业务的核算和处理。本文所探讨的财务会计学课程即为上述体系中的中级会计学课程,它在财务会计类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无论是从课程结构上看,还是从教学内容上看,财务会计学课程都处于核心地位。财务会计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对其他会计专业类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影响力。

二、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

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先后通过了EQUIS(European Quality Improvement System,欧洲质量改进体系)和美国AACSB(The 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认证,在参与这两项全球性的认证过程中,我们重新梳理和提炼了会计学科本科各大类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就财务会计类课程而言,我们认为,其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应着重强调以下两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要把财务会计学融入企业管理实践中去学习和认知。EQUIS认证非常强调学科与企业实践的联系,这一点对于财务会计类课程的教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会计是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我们能够看到企业经营业务和盈利模式的特点,能够洞悉企业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财务会计学教学过程中,不能就会计论会计,不能把财务会计教学仅仅局限于对传统的记账技术和编表技术的传授,而是要密切关注企业实践的变化。例如,如何看待淘宝、京东商城等电子商务类公司对传统零售业的冲击,如何看待苏宁电器、掌趣科技这类轻资产公司的发展,如何看待东方科技、华域汽车等在营业收入中所确认的大量关联交易收入等。只有真正了解了现代企业的业务特点和盈利模式,我们才有可能把财务会计学讲好讲透;财务会计学也只有真正融入到丰富多彩的企业实践中去,它才会有鲜活的源泉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二,要在财务会计教学目标中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EQUIS认证和AACSB认证都非常强调管理学科的创新优势,由于财务会计学课程主要讲授会计要素中各具体项目的核算及会计报表的编制,其直接依据是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这一特点使得该课程的讲授往往会受制于企业会计准则中的条文规定,而这正是我们不断寻求突破的地方。当今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作为财务会计反映对象的企业资金运动也在不断变化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财务会计学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现行会计准则的解释这个层面上,而是要通过讲解准则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具体体现就是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就是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财务会计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倡导要把受教育者变为主动学习者,要把只注重对已有会计准则的学习变为鼓励学生去探求未知和未来的问题。只有学生真正拥有了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真正拥有了超前的思考能力和决策能力,我们大学会计教育的价值才真正得到了体现和升华。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将财务会计学课程由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过程中,我们始终立足于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管理实践,厚基础,重方法。财务会计学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主要由财务会计基本理论、会计要素核算、财务报告编制和分析三个部分组成,具有完整的理论框架和严密的逻辑结构。相对而言,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和固定资产的核算,长期负债、收入及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及分析又是该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我们要求主讲老师和学生要积极做好教和学这两个方面的准备工作。主讲老师在教学之前应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包括对典型案例、课堂组织等的准备;学生要做好课前预习,要在课前针对每节课的内容准备若干个教材之外的问题以供课堂讨论。在财务会计学教学过程中,主讲老师经常会遇到很多预料之外的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又极大地丰富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例如,在讲到公允价值计量时,就有学生提出:为什么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就有60多名议员组成的两党联立团体提出金融危机是由会计上的公允价值引起的?应该说,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很可能在主讲老师的课堂准备之外,但是,这又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因为正是类似的问题凸显了会计在成熟资本市场中的重要性。会计不再是孤立存在的,今天人们关注会计,更多地是在关注会计政策背后的经济后果。有鉴于此,财务会计学的教学内容应该始终反映当今世界会计改革的最新成果和相关的理论前沿。此外,对于重难点章节,主讲老师还要采取精讲方式,加大课堂讲解的力度,力求让学生在课堂内能对相关内容消化吸收;同时再通过网上教学平台布置课后练习、在线答疑与讨论等多种方式来巩固教学成果,让学生全面、牢固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财务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培养要求,我们多年来不断进行着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其教学内容的实践性,采用案例教学、实例分析、专题讨论和多媒体实验教学等相结合的形式,使学生加深对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未来对本课程实践教学建设的总体思路是:着力完善财务会计学的实践教学,逐步建立起实验室、会计公司、国有大中型企业“三位一体”的教学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适应国际化发展需求的职业判断能力;继续推进“会计与财务案例库”建设,为本课程乃至整个会计专业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强大的支撑,使学生通过案例教学来深化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四、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财务会计学课程初创之际,我国著名会计学家阎达五教授、阎金锷教授等老一辈专家都曾先后担任过这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和讲授顾问,一大批知名学者、年轻一代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都曾为不同的班级主讲过财务会计学课程,很好地诠释了教育部关于“名教授”、“老教授”承担本科生课堂教学的相关规定;青年教师的培养也在有序进行,形成了一个合理高效的老、中、青传帮带机制。这支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感强、团结合作精神好,深受学生的欢迎,多名教师曾先后获得国家和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多人次先后荣获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称号和“优秀教师”称号。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依托。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顺应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我国著名会计学家、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教授阎达五先生就领衔规划了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列教材,1993年5月出版发行了第一版《财务会计学》教材,并配备了相应的学生用书。此后,为了让教材的内容始终反映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适应我国新形势下会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财务会计学》教材分别于1997年、2002年、2006年、2009年和2013年进行了五次大的修订,至今已出版了第六版;此外,早在第二次修订的过程中,就进一步配备了该套教材的教师参考用书,从而使得该课程的教材体系日趋完善。由于《财务会计学》教材体系完整、内容新颖、讲解简练,因此已被多所高等院校推选为会计专业和财务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指定教材,到目前为止,该教材已累计发行100余万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五、学习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AACSB认证对教学要求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AOL(Assurance of Learning,学习质量保障)的建立和实施。AOL关注的重点是:设立学习目标(培养目标)和可度量目标;使教学和对学生的评估与学习目标一致;构建整套体系和流程,从而能有效收集证据资料,以反映出学习目标实现的程度。

AOL的建立首先是一次组织变革,它要求每门课程要设立课程组,课程组的主要职责是:根据项目培养目标,讨论并确定所承担课程相对应的学习成果的内涵,目标实现程度的度量标准和方法;修订所承担课程的教学大纲,保障相应的学习成果在大纲中的体现;协调并学大纲中承担学习成果测量部分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料(教材、案例或其他资料)、教学方法、教学时间、考核方式、评价标准等;收集所承担课程对应学习成果实现情况的数据;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撰写学习成果实现情况分析报告并提交项目中心;每个开课学期至少召开三次课程组会议,并将会议纪要提交至课程对应的项目中心。根据要求,财务会计学课程也设置了相应的课程组,课程组由特定学期讲授该课程的所有教师组成,课程组长由院本科项目主任与分管系主任协商后指定,并根据需要再指定一位课程组联系人具体负责协调工作。

课程组建立后,AOL的具体实施主要包括四个步骤:第一步,期望:明确课程培养目标和学习成果。财务会计学课程学习的总体目标是掌握财务会计基本理论,掌握各项会计要素的核算及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打造学生会计领域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可度量目标(学习成果)则分别各章节具体设定。第二步,保持一致:建立课程图谱和评价标准。本步骤的重点是确定所要求的技能在哪里被传授,以期保证目标的实现。财务会计学课程设立了具体的课程图谱,明确了课后练习、案例讨论、期末考试等环节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第三步,收集相关证据资料。本步骤通过分类编目描述,收集证据,证明一个可度量的培养目标已经达到。财务会计学课程对课后练习、案例讨论等设定了达标、基本达标、未达标等评价标准,对期末考试设定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等评价标准,并在每个环节结束后进行分类统计,收集证据,证明目标的实现程度。第四步,报告反馈、形成闭环。将收集的证据材料提供给任课教师,并向课程体系管理委员会报告;同时根据需要修订课程体系,形成闭环。财务会计学课程的报告反馈安排在每个开课学期的下一个学期期初,由课程组联系人负责整理相关资料,并报告任课教师和院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再由指导委员会和课程组组长决定开课学期所要作出的修订和调整。

学习财务共享的感受篇2

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心得体会 篇【1】学校党总支组织我校全体党员学习了廉洁文化进校园的有关精神,从而使我更深刻感受到了在当今社会进行反腐倡廉的必要性,对自身的思想作风,廉洁自律,遵章守纪,权利运作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后来,我校全体党员又去苏苑中学体育馆看反腐倡廉的大型图片展,在图片上我看到有些党员干部在个人欲望的驱使下逐步淡漠了法制观念,在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面前丧失原则,置党多年的培养教育于不顾,利用职务之便做出有悖于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原则和宗旨的事情,最终身败名裂,甚至是以生命为代价。通过观看这些****分子的典型事例,我觉得我们全体党员要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通过学习观看具体心得体会

一、通过学习廉洁文化进校园和观看反腐倡廉的图片展,提高了我们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了拒腐防变能力,使党员干部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利观。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人们无利不往来,少数党员干部放任自流,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流失,同时也带坏了一批干部,从而形成了不良的社会风气,在整个学习过程和观看过程中,我们做到了认认真真的学,扎扎实实的学,并深刻体会到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的重要性,使自己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工作中切实找到切入点,并做到学以致用,在自己的岗位上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起到带头和带动作用。

二、通过学习廉洁文化进校园和观看反腐倡廉图片展,我决定在工作中,要筑牢反腐防线,吸取他人的教训,防患于未然,坚持防微杜渐,时刻为自己敲醒警钟,要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俗话说:一失足成千古恨。然而真正品尝了其中的滋味,那后悔可就晚亦。所以,强化自律意识,构筑廉洁从政的警世防线,是对每个党员干部地考验。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少数****分子有机可乘,这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注目的一个焦点。在与时俱进的今天,我们学校党总支相应采取了一系列反腐倡廉的警示教育,通过讲座、报纸、去、宣传栏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开展警示教育,使我校党员教师的廉洁自律意识明显提高,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也日益增强,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三、通过学习廉洁文化进校园和观看反腐倡廉图片展,我更深切体会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要性。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做为自己的工作实践,时刻跟普通教师和广大学生联系在一起,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做谦虚朴实、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表率。在生活中,我的人生格言是: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快快乐乐生活。强化反腐倡廉意识是我作为一名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我要找准自己的人生航标,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真正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以上是我通过学习廉洁文化进校园和观看反腐倡廉图片展的一些体会和感想,我今后还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拒腐防变的意识,做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心得体会 篇【2】在全省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中,观看了省纪委的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后,我深受教育和启示。认识到在市场经济大潮的今天,在领导、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非常必要,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严守党纪国法,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警示教育片》中惠州原公安局局长吴华立赴澳赌博、违规签证、收受贿赂。河源市委原副书记卢建中利用手中权力为亲属捞一把,而且从中收受他人贿赂巨款,成了金钱的俘虏。纵览他们触目惊心违法犯罪的轨迹,清楚看到他们就是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手中权力去中饱私囊,满足私欲,演绎了一幕幕淋漓尽致的权钱腐败交易之戏。他们无视党纪国法,目无组织纪律,横行霸道,腐化堕落,严重损害了人民公仆的形象,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因此,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从吴华立、卢建中案例中,认真汲取教训,引以为戒,要廉洁从政,为人民用好权、掌好权。再次警示我们:

1.加强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吴华立和卢建中之所以走上违纪违法道路,根源在于他们背弃了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思想上蜕化变质。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是共产党的精神支柱和灵魂,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党员领导干部更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才能抵御住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党员领导干部要慎重使用权力。监督的实质是监督权力。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在职责范围内正确行使权力,恪尽职守,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都是一种贡献,对自己也是一种肯定;如果失职渎职,滥用职权,甚至以权谋私,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则是一种犯罪,最终也会毁了自己。如卢建中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自己谋取私利的本钱,以为权就是钱,有了权就可以捞钱,从而见利忘义,利用手中权力之便收受他人贿赂人民币100多万元,成了金钱、美色的俘虏。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明白,权力是谁给的,手中的权力应该为谁谋利;凡滥用权力者,必将受到制裁。从而做到警钟常敲,时时警醒自己,时刻不忘权力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只有这样,才能经得起金钱的诱惑,永葆共产党、人民公仆的本色。

3、牢记艰苦奋斗精神,切实抓好反腐倡廉。

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宝贵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尤其需要党员领导干部继承和发扬。在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对于廉政建设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实质上就是一种廉政的表现。有些领导干部认为有了地位和权力,生活改善了,物质条件提高了,不享受白不享受,于是一味的追求物质生活,怕苦怕累;有的将物质享受作为待遇高低的标尺来衡量,有的甚至因此而做出违背原则的事。如吴华立有了地位和权力,理想信念动摇变质,追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贪图安逸的思想严重,私欲不断膨胀,以公事出差为由,赴澳门赌博68次,输掉一千多万元巨资,从而坠入了违法犯罪的深渊。

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事做起,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耐得住艰苦,档得住诱惑,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

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心得体会 篇【3】廉洁自律是财务工作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道德准则,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前提。我们首先必须要知道什么是“廉洁自律”。具体来说,“廉洁”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在对待钱物上不贪不占;二是在纪律上要令行禁止。“自律”就是自我约束自己,自己管住自己,自己完善自己。

作为一名财务人员,应该具有更高的认识境界、更多的真诚和更强的自觉性,切实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强防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过金钱关、当好典范。

随着党风廉政建设的加强,廉洁自律对财务人员的要求显得尤为重要。财务人员的廉洁自律,主要依靠内部自我修养、自我觉悟、自我约束和外界的审计监督、同事监督相互作用,才能避免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

那么,如何通过自我修养、自我觉悟、自我约束来实现廉洁自律?必须强化以下五种意识:

一、慎独意识。财务人员在缺乏“外力”约束的情况下,光靠自己管好自己比较难,这就要求我们财务人员一定要谨慎一丝不苟,洁身自好,要保持很强的自制力,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不断强化综合素质和政治觉悟,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清醒的政治头脑,努力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增强免疫力,拒腐蚀,永不沾。从而确保自己不在理财中栽跟头、犯错误,牢固树立“慎独”意识,使其独善其身,慎行其事。

二、法律意识。财务人员廉洁自律水平的不断提高,是一个由低到高、由被动到自觉的过程,而财经法纪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具有规范性和强制性的特点。不断刻苦学习党和国家的财经法规,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他律”转变为自律,进而转化为自身的思想道德要求,形成较强的自律能力,即在个人独立工作和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用他律警戒自己,在一些不良倾向和错误思潮萌芽时,会把它制止住或克服掉,坚决做到不义之财不取,违规的钱物不取,真正实现不贪不占、拒腐防变,提高“遵纪守法是自律的基本要求”这一认识,明白“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脚”是自律的主要途径。

三、自省意识。要时时、事事、处处检点自己的理财言行,是财务人员必备的品格,也是财务人员本身所应具备的客观要求。财务人员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到财务工作作风的好坏,在端正党风、改善理财风气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示范效应,对于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只有把管好财、理好财、用好财、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作为财务人员的座右铭,才能有效提升单位的良好社会形象。

四、被监督意识。对于财务人员来说,要自觉接受监督,清正廉明,一身正气。但有时对一些问题自己发现不了,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的监督,让别人提个醒,打个招呼,查找出存在的问题,就可以避免出现大的纰漏。因此,财务人员必须主动接受来自审计监督、纪检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各式各样的监督,让各种监督的外因转化为内因而起作用,树立财务人员的良好形象,促进财务工作为单位的发展服好务。

五、防微杜渐意识。许多违规违纪者都是经历了一个渐变的过程,是量变到质变的结果。由于他们开始对一些“小事”不注意,使其逐渐顺坡滑下去,终于陷入“沼泽”而不能自拔。所以,我们财务人员一定要从细微处着手,从“小事”做起,坚持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恶小”绝不可忽视,“善小”不可不为,牢固树立防微杜渐意识,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以便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弘扬财务人员的浩然正气。

学习财务共享的感受篇3

关键词:案例教学;隐性知识;分析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0-0297-01

1 隐性知识与案例教学

隐性知识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哲学家波兰尼于1958年在其《个人知识》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知识可分为两类: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Implicit Knowledge)人类知识中某些个人“技能”、“感悟”和“经验或诀窍”常常处于“难以言传”、“无法明示”或“缄默”状态,它们就是隐性知识。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认为,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植根于行为本身,并受个体所处环境的约束,包括个体的思维模式、信仰观点、心智模式等。人才培养和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不是显性知识的阐释和传授,而是隐性知识的外显和共享。通过对隐含知识的研究,心理学家们发现,智商高和学校学业成绩优秀的人并没有在其后的工作中取得相应的成功。成功的管理者大都认为有效的管理来自于正式学业之外的知识,不是靠以直接教授与机械记忆为特征的学校教育,而是靠非正式的、在工作中通过实践、观察获得的知识,即成功与隐含知识的掌握情况密切相关。

案例一词来源于“Case”,其意为具体事例。案例教学法是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之上,通过剖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相关的“实践活动”,以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财务管理案例通常以现实的财务事例或某种假想的情形为背景,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像管理决策者一样进行思考,通过迅速适应新的环境,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有效的思维方式。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对案例分析常常包含三个环节即:情景再现、事实分析、理论提炼。案例教学的过程与隐性学知识的特征可以实现良好契合,通过隐性知识的外显与共享提高财务管理案例的教学效果。

2 隐性知识的特征与重要性

隐性知识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学习积累与创新的过程,是不同知识主体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交互过程。主体从外部各类知识主体或知识库中筛选、吸收、积累自身所需要的知识,然后在适当的时机激活知识存量,提炼出大量存储于主体脑海中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有以下特征:①抽象性。隐性知识是人类非语言智力活动的成果,很难通过语言、文字、图表或符号明确表述,这是隐性知识本质的特征。②专属性。隐性知识的主要载体是个人,它很难通过正规的形式进行传递。这种专属性表现在,除非通过特殊的学习,否则某一属体的隐性知识难以转移给另一属体;同时,某个属体的隐性知识一旦形成,需要用较高的成本才能改变。③非理性。人们可以通过逻辑推理获得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则是通过身体感官、直觉或领悟获得,与逻辑推理无直接关系。④情境性。隐性知识总是与特定的情景紧密联系,依托特定情境存在,是对特定任务和情境的整体把握。⑤稳定性。与显性知识相比,隐性知识的建构需要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不易受环境的影响,隐性知识一旦形成难以对其进行改造。

长期以来,传统教育领域重视书本知识的教授和显性知识的掌握,学生注重文凭、证书的获得,淡漠对隐性知识的学习和对所学知识的转化,由此造就一批“高分低能”和“缺乏创新能力”的学生。他们在考试中无所不能,在实践问题面前却无从下手,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对隐性知识的把握。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强调隐性知识的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使学生具有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

3 完善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对策

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隐性知识的重要性,并在案例教学中有意识地创造各种条件,提高案例教学对隐性知识流动的促进作用,实现隐性知识的外显与共享。

(1)提高学生自主参与案例的意识。隐性知识是一种个人能力,类似于技巧、经验或智能,是一种在当前或未来认知的能力,必须以学生个人亲自参与实践为前提。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充分参与每个案例,从最初的材料收集,到资料分析,再到基本结论给出。学生在复杂的案例分析与决策实践中,经过不断地思考、归纳、领悟,形成一套独特的适合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这正是隐性知识的基础。这一切都需要学生自主参与,能动参与到财务管理案例的探讨中。

(2)提高学生对案例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学生在实践中最需要获得的基本能力。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参与财务管理案例分析过程,学生可以将财务理论融于经济行为,从而深化对企业财务的认知和把握。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对各个环节的观察要贯穿始终,将观察目标分解到案例分析的每一个细节,从而把握经济行为背后的实质。

(3)培养学生对案例的沟通与表达能力。案例分析提供的人际互动,促进隐性知识潜移默化的形成,通过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是激发其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团队或个体的人际互动进行交流、沟通、讨论、启发,有利于经验的汲取和默会知识的再现,促进隐性知识的外显与共享。

(4)完善案例分析环境。隐性知识管理的一个重点就是提高隐性知识创造的效率。完善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环境对于隐性知识的实现效率有重要作用。在案例教学中,有必要构建一个平等、和谐的讨论环境,每个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与沟通,实现隐性知识之间的交流和振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创新。

(5)改善案例分析路径。隐性知识的产生具有主体属性,这源于在其产生过程中对个体的性格、经历、价值观、环境的依赖。隐性知识作为一种积累下来的带经验性质的知识,是学生在思考、分析案例过程中通过反复试错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行为倾向,学生对于这种分析路径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实现财务管理案例的最优分析路径,保证学生不断按照最优路径进行分析。财务管理案例的分析路径包括学生对案例思考的角度、资料收集的程序与范围、案例分析的步骤、结论可靠性的检验、相关案例的扩展等内容。

参考文献

[1]杨浩威,何建敏,李国良.基于错位博弈的企业隐性知识流作用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5).

[2]王颖,娄成武.隐性知识升华与大学知识的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08,(5).

[3]肖广岭.隐性知识、隐性认识和科学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8).

学习财务共享的感受篇4

关键词:人工智能;管理会计;人才培养

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背景下,管理会计是未来会计领域发展的趋势。传统的财务会计注重数据核算,进行会计信息披露,现代管理会计主要是充分利用智能化财务数据,结合其他渠道获取的相关信息,分析对比进行事中分析决策。高等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存在不足之处,管理会计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学内容滞后等问题始终存在。人工智能时代,日益变化的经济形势为课程教学带来更大的挑战,管理会计课程转型改革迫在眉睫,未来会计课程教学需要把培养创新型管理会计人才作为目标,培养学生更高层次的职业能力。

一、智能化时代对会计行业的影响

2017年,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普华永道、德勤以及安永先后推出财务机器人方案,在会计行业引起很大轰动。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行业基于先进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形成更智能化、信息化的工作模式。智能财务软件的出现能够实现企业常规性经济业务的自动化处理以及凭证账表的自动生成,例如企业职工的报销、企业间往来账款的结算等,既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又提高了财务处理效率。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助力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会计岗位向着智能化、深度化发展,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财务共享是未来企业发展的方向。当前,很多大中型企业已开始重视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基于大数据、云计算、财务共享的各项技术被综合运用,替代传统会计的核算工作。

二、智能化时代对会计人才的新要求

人工智能技术广泛运用于会计领域,降低财务管理成本与时间耗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大大冲击了传统会计工作岗位,造成大量会计核算人员裁减。人工智能技术顶替了传统低端会计核算工作,只具备传统会计技能的核算型会计人才逐渐失去就业竞争能力,这就意味着传统会计人员需要实现向管理会计转型发展。智能化时代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愈加紧迫,会计必须顺应新时代要求进行转型升级,以财会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管理型会计人才能够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数据信息和决策的建议。人工智能与会计行业的融合,推动了应用型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教育的变革,高校需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会计教育+人工智能”模式。[1]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该指明会计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还需要对信息技术合理运用,顺应人工智能的发展。在培育人才过程中,大量引入信息化的教育手段,培养满足智能化时展的高素质管理会计人才。

三、智能化时代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会计课程体系结构单一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会计专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与影响,但是很多高校会计课程体系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仍停留在核算型会计人才的培养层面。目前,大部分高校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重财务、轻管理”,以“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财务会计课程为核心。缺乏对管理会计课程的重视,管理会计课程结构单一,只设置了财务管理、成本管理会计等相关课程,缺乏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支撑。课程内容资源匮乏,缺乏创新性,仍然停留在传统管理会计领域,例如经营预测与决策、本量利分析、全面预算等,对管理会计前沿领域知识扩展不够,如作业成本法、平衡计分卡、战略成本管理等。人工智能时代,大数据技术已经成为管理会计人才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然而,很少高校将相关课程纳入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缺少大数据、云计算、财务共享等内容,信息技术无法与管理会计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学生对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了解程度不深,没有真正体会到新兴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对管理会计带来的变革。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无法满足智能时代的要求,不利于学生未来就业发展。

(二)管理会计教学模式欠佳教学模式创新性不够,信息化教学资源利用率低,教师授课仍然采用单一的“PPT+板书”形式,按传统的授课方式“填鸭式”地照本宣科,很少利用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学生对教师的讲授产生依赖性,懒于主动发现和思考问题,导致教学活动呆板没有活力,缺乏思想的碰撞,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抬头率低。管理会计课程内容具有灵活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与传统的财务会计教学并无差别,只注重讲授管理会计相关的计算方法,教学生如何计算,缺乏对最新管理会计前沿知识的解读。教师缺乏良好的思维引导,学生为了应试,掌握的知识大多仅仅停留在成本计算、本量利分析、变动成本法预测分析、经营决策等基础性知识上,很难形成管理会计意识,不会加以运用。案例教学流于形式化。管理会计课程选用教学案例内容过于陈旧,鲜有与教学时段相匹配的最新案例,案例综合性差,大多针对某一知识点设计,割裂了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案例教学沦为习题练习,以致学生案例处理能力匮乏,学习深度不够。教师对案例教学准备不充分,没有很好地设计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针对案例讨论的内容和过程点评和总结不到位,使案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对学生而言,由于课前没有充分阅读相关资料,课堂中难以进入案例情景、不积极参与讨论、定向思维比较严重。

(三)管理会计教师知识结构单一教师除了具备管理会计基本理论知识,还需要掌握与智能化时代管理会计相适应的智能财务共享、模拟实践、大数据财务数据分析及云会计平台等知识。然而,会计专业的教师普遍没有接受过与智能化时代管理会计相关的知识,尤其中老年教师这种现象更为严重,知识储备基本上是传统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知识,不具备管理会计意识和前瞻性,不了解管理会计发展前沿信息,不能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更新、补充与完善,未能对当下的大数据技术、财务共享、云计算等应用建立正确的认知,将其融入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教师知识结构单一,更无法通过学科融合合理化拓展管理课程教学资源,如果不能主动增加自身知识结构及层次,很难适应新时代管理会计教学需求。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不能仅局限于我国的市场需求,还需要与国际接轨。高校管理会计专业教学应该响应时展的需要,积极培养学生掌握一门外语技能,这是未来管理会计岗位最需要的技能。外语能力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与学生学习掌握新管理会计数字化工具,对此,高校管理会计专业教师应该提升自己的双语教学能力,从而带动学生外语技能水平的提高,但是这种教师职业培训建设发展较为缓慢。

(四)缺乏管理会计信息化教学环境智能化时代,信息技术在管理会计领域被广泛地应用,管理会计在进行预测、决策、控制、评估等活动时,都需要运用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整合处理。目前,高等院校普遍存在会计实验课程内容陈旧、方法单一及教学软件更新不及时等现象,不少高校的会计专业实验教学仍然停留在核算型会计人才的培养层面,即锻炼学生正确填制凭证、登记账簿、正确计算成本和编制会计报表的技能,却忽视了会计审核、会计信息分析运用、会计预测和决策,不利于会计人才管理与决策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就业时,通常会感受到学校所学和岗位所需存在很大差距,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部分高校由于资金或者认知等多方面的限制,缺乏会计信息化授课所需的硬件与配套设备。校园内的智能教学设备也未引进或未做到及时更新,以致不能给学生足够的实践空间来体验新兴科技给会计领域所带来的改变和影响,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仅仅停留在基础层次,对跨级软件操作不熟练,显然无法满足智能化时代对管理会计人才的要求。[2]

四、优化高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拓宽专业课程体系管理会计人才偏向信息决策,需要对会计数据信息进行加工。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重点要突出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竞争力,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应该适当弱化财务会计课程所占比例,增设人工智能模块,开设相关拓展性课程,例如:人工智能导论、大数据分析技术与工具、财务共享与智能财务、大数据财务决策、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等。为学生构建全方位立体的专业课程体系,让学生在会计核算体系的基础上,增加对信息技术以及管理决策能力的学习,旨在培养既掌握基础计算机技术,又熟悉会计业务处理流程,能够恰当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的管理会计人才。合理拓展与丰富管理会计课程教学资源,应能将最新的管理会计理论进行解读。例如,战略管理会计、环境管理会计、时间作业成本法等,都是目前管理会计课程体系中缺失的,需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补充。社会需要管理会计人才具备全面的知识体系,加强跨学科的知识融合和跨职能的技能融合,突破现有会计专业的局限性,帮助会计人才多维度学习多学科知识,掌握包括财务共享、区块链、大数据、企业供应链等管理知识。人工智能时代,课程资源能够实现网络化,教师要善于发现优质资源,利用优质资源,实现跨校相互借鉴的一种共享学习环境。通过整合资源形成管理会计课程的经典视频、课件、作业、案例分析等,以达到优质资源共享,有利于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更新、补充与完善,拓宽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二)改进教学模式,注重能力培养在管理会计课堂上,教师授课方式应从单方面灌入式教学转变为师生互动型教学,教师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的认知习惯、信息获取渠道等,将翻转课堂融入教学中,除要求学生夯实基础理论知识外,更多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完成案例分析、理解知识拓展,改变以往传统会计课程学习模式,树立管理会计意识。[3]例如,教师在向学生具体讲授管理会计职能的过程中,应能将其与当下的行业发展背景进行联想。即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管理会计若能熟练应用这些前沿技术,可对财务数据进行更加精确的分析与应用。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能积极运用信息技术等,不断完善大数据思维,处理相关学习任务。结合管理会计课程教学需求,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案例库,包括国内外经典案例库和与教学年度相匹配的近期案例库。可以借助大型集团公司的典型案例,全面讲解全面预算、战略成本管理、平衡记分卡、作业成本法等管理会计内容在集团公司中如何实施运用,通过剖析管理会计应用的案例,提升管理会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多角度对相关问题展开分析。人工智能技术以互联网作为依托,学校应积极构建线上学习平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管理会计课程内容,满足学生课下时间的学习需要。通过网络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课外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开展学习。利用线上资源和信息化平台,引入智能化过程考核模式,让学生动起来,以此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辨能力、知识整合能力。

(三)提升专业教师教学业务水平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才。在人工智能时代,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使其不与时展相脱节,对提高管理会计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注重培养教师的跨界意识,高校应举办会计学相关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交叉学习与培训,为实现会计学专业人才的跨专业联合培养打下基础。不能将授课思维只局限于本专业,会计专业教师不仅需要关注会计准则、税法的变化,还应主动学习人工智能新知识、新趋势,才能将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等思想从专业的角度解读给学生。注重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是管理会计的行业趋势,高校应积极地创造条件,提升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比如:聘请国内外的专家为专业教师做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大数据、财务共享等方面的课程培训。会计专业教师应积极参加会计软件升级培训,学习云财务软件的设计、开发与操作,丰富其知识层次与能力结构,以胜任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教师更需要走出课堂,走进企业,全面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对会计行业的影响,积累实践工作经验,反哺课堂教学。高校应该积极搭建平台,将教师送往会计师事务所、大中型企业等进行挂职锻炼,全程跟进企业财务人员的日常工作,了解人工智能背景下管理会计人才所需的各项技能,为后续培养专业性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保障。提高管理会计教师双语能力。高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与到双语培训中,提升教师的专业英语能力。高校应结合学校发展目标与办学性质,开设管理会计双语课程,提升会计专业学生专业英语水平。高校可以提供资金支持,保证管理会计教师能够获得双语交流机会,为教师多提供一些进修机会,也可以选派一些英语实力较强的教师到发达国家进行访问学习。

(四)优化管理会计信息化教学环境注重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强化。引进先进的教学软件及硬件,满足云计算、大数据处理等先进技术的实施与运用。例如:引入具备大数据处理功能的“同花顺”数据库,数据分析的SAS、SPSS和STATA等软件,管理决策的“用友沙盘模拟实验”和“企业管理决策模拟实验”等教学软件,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人工智能时代,随着“智能财税”“财务共享”理念的提出,共享服务与大财务理念已经成为会计专业发展的趋势,未来会计行业方向为“会计+”或者“+会计”综合实践教学,高校应切实跟进共享财务专业平台建设。[4]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进行成本管理、财务分析、预测及决策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高校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共享平台,实施校企远程合作,在嵌入式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开阔学生的眼界,了解各行各业所处的宏观和微观环境以及典型企业的财务数据的处理流程,将所学管理会计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能高效将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融合,实现实践教学升级,努力实现理论教学与实战训练对接、课程内容与真实动态业务对接、专业设置与岗位对接,使学生满足岗位需求。[5]

五、结语

学习财务共享的感受篇5

第一步,“知道”。

这是我们接触新事物的第一步,也是学习的开始。它是一个简单、感性的认知基础如学外语单词,你首先得了解了它的基本词义是什幺,读音如何等等。但这远远不够,只是知道了冰山一角、九牛一毛的工夫,还须往下深入到下一阶段,谓之“知然”。

第二步,“悟道”。

正如世人经常肤浅的只看到那些成功者的外在成就,并羡慕他们所拥有的鲜花与掌声、名利与荣耀。我们以为他们只是财运亨通、长袖善舞或投机取巧、善假于物的结果,殊不知在他们光环的背后,还凝聚着昔日打拼基业时付出的超出常人能负荷的心理压力、劳苦辛酸,甚至是泪水血痕!了解了这些资料,对那些成功者的评价的态度会大大改变,学习了他人成功创业的艰辛努力,增添了一分对人的敬仰、尊重、认同,少了许些冷漠、伤害、讽刺!这即是“悟道。”是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知”过程。谓之“知所以然”。

第三步,“做道”。

做是一个实践与体验的过程。如果说,前两个步骤是大部分运用左脑理性思考的过程的话,那么这一步骤即是发挥右脑潜意识能量的绝佳时机。需要你能完全的“Nomind”――“放下”理性的思考与判断,百分百地参与其中,充分的感受一切,感受你的身体、情绪、感觉、理性的互动体验式学习的每个刹那。你将收获前所未有的最大的资讯及成长,掌握生命中更多的可能性。此过程是“行动”的过程。谓之“行然”。

第四步,“教道”。

你将成为一名“专业者”,把前三个步骤习得的经验、感受及成果扩大传播的工作。也许,你觉得你学得可以了,有些得意洋洋了,一副志满意得的神情。请暂缓翘尾,去分享、教授其它的团队成员,让他们也和你一样共享共荣,让你的“丰硕成果”由一人倍增至数十人或是数百人的团队。既倍增了效能,倍增了效益,也倍增了生命的价值!在这一过程里,你会发现当一名“名将”和“名帅”需要截然不同的“用心”与“才华”!更让你有机会透过“教学相长”的过程来进一步提升自己。这是一个“认知”与“行动”高度整合的过程。谓之“授然”。

第五步,“得道”。

在经历上面四个步骤的锤炼之后,终于可进入“智能的殿堂”。这是实实在在的到达圆融、自由的境地。我们将不会再被外界的万千变化的色相所迷惑,生命的品质拥有“如来”般的自由、流动、优雅、生动、变化。这是最高品质的“学习”与“修为”,将充分享受个人成功和团队成功的喜悦相逢,怀抱展现个人与团队终极使命及价值的舞台。这是回归“生命之泉”的过程。谓之“道然”。

创业时,要学会对创业项目进行可行性判断:

对创业的“可行性”,在研判的分类上,至少要有“市”、“品”、“财”、“人”四大项。

一、“市”

市场,就是即将来临的市场需求情况,其成长率经常是为一平滑的曲线,但也可能是阶梯式的分时段而成长者。

倘某种产品之需求曲线为平滑式的增长,而制作产品的工厂,其设备之增添,则很难能配合平滑曲线的市场需求量。关于这一点,就要调度各目标市场的需求,甚至以增减外销数量而调整之,避免产量剩余或不足。

二、“品”

产品,或服务的品质。

至于产品的种类或功能,这在市场行销研究方面,就予以决定了。关于产品制作技术的可行性,创业者一定要把握住一个重点,那就是要明了事业本身的技术水准,一时不必好高鹜远,在选择制作方法时,最好不要选择尚在试验阶段的方法。而选择生产设备时,也不要选用国际间刚上市的“第一代”机械设备。尤其是重大而精密机件,第一家采用者,也就是充当了“试验品”,成本的风险自然在所难免。

三、“财”

财务,就是财务融资方面的可行性。

倘若一个即将创办的事业,在财务方面不具可行性,那么,这个将要创业的计划,则无须付诸实施。关于资金之筹措及借贷,以及其兴办之手续与债务偿还的方式,都必须一一查个清楚。关于年度利润计划与投资报酬率的预估,这都牵涉到对营业收入和费用支出的预测,故又与“市”、“品”两项有关联。财务可行性的最终目标,是要做一套可行的计划,于一定的期限内,将股东老板所投入的股本资金收回,其中还要包括应计利息。

四、“人”

人,就是在创业之初,对志同道合的创业人才延揽的可行性,以及对“人力资源”的有效运用,还有在事业成立而开始经营时,对员工要做有计划的培训,最好能有“团队受训”效果。

凡有志创业者,尤须凭靠各种人才由衷的相助,方能成为成功的创业家。用人之可行性研究,则在于“知人”、“善任”,以及如何做好对员工的培训。

学习财务共享的感受篇6

【关键词】海外企业财务管理共享中心汇率风险信用保险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一、引言

当今世界正发生着复杂深刻的变化,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主要经济形势下,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发展缓慢,各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大背景下,国家进一步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决策。随着《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出台以及战略的实施,中国对外投资企业必然要进行战略上的转型来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集团企业如何建设、管理海外公司,配合集团企业战略转型的实施,使之成为可以长期依靠的重要竞争优势就变得尤为重要。如何低成本、高效率地整合全球资源,进行资源的最优配置,建立一套有效的海外财务管理模式是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

海外财务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分支,其基本内涵与企业财务管理一致。但是由于公司面临的海外环境更为复杂,在税务政策、会计制度、法律法规上差异较大,决定了海外财务管理与一般的财务管理相比有着更加复杂的特点,也对海外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外企业财务管理必须保证其整体性和一致性,并且在经营和管理中要全面考虑法律、制度、汇率、税率、国家风险等方面的差异。

二、海外财务管理的现状和挑战

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海外企业的发展与成败。国际环境复杂多变,海外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也对海外财务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海外财务管理最为关键的环节是资金管理。为了满足海外业务的资金需求,最大化资金使用效率,集团企业需要对境外资金实行集中管理,然而海外机构所在国金融环境各异,母公司和东道国各项制度及监管体制不同,这些都给资金的集中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对各海外机构建立适应本机构的资金内控体系,在保证资金管控的同时又保证机构的高效运营,成为了资金管理中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对于拥有众多海外机构的企业来说,采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对所属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和管理,每个业务单元设置相应的财务部门,这样导致大量的人力和资源浪费在交易处理上,无疑是一种低效的财务管理模式。因此对于海外财务管理来说,降低财务管理成本,进行财务管理转型迫在眉睫。

另一方面,对于海外企业来说,外汇风险更是海外财务管理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2015年外汇市场出现大幅波动,给不少企业的海外财务管理造成了巨大的挑战。迈入2016年以来,外汇市场的波动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纵观企业,许多海外公司财务风险控制还存在很多问题,综合风险观念不强,因此建立一套完善合理的风险管理体制是海外企业财务管理的当务之急。

随着海外业务的快速发展,也对财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来看,我国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严重不足,需求和供给之间存在巨大的缺口,人才的短缺严重制约着海外企业的扩张和发展。因此,加快国际化财务人才队伍建设是海外财务管理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三、海外财务管理的优化措施与途径

(一)财务共享中心

面对日益严峻的竞争,对于集团企业来说,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成为了降低企业营运成本的必然选择。共享中心可以通过集中处理各个地区的财务和业务流程,减少财务职能的重复设置,把复杂的工作变得简单,并且可以全盘掌握、快速处理整个企业的财务信息,降低企业营运成本,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通过信息的共享可以提高财务信息透明度,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整体效率。同时,也可以加强对财务的控制。财务共享中心作为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能够带来巨大的成本节约,但是实施财务共享中心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重大变革,企业需要在战略、组织与人员、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这四个方面加以关注和改造,才能保障共享中心实施成功。

1.战略

转向共享服务是公司的一项重要战略,企业实施共享服务,首先需要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并且制定符合实际情况、切实可行的战略计划。公司的管理者应当高度重视,成立专门的团队进行调查,综合公司现有规模和现实状况判断是否适合财务共享模式,是否具备了实施条件以及实施后可能带来的价值和风险。同时,可以通过介绍成功案例,与员工细致沟通,让整个企业组织和员工充分了解到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增强员工信心。

2.组织与人员

实施共享服务意味着组织变革和人员重组。将原有业务单元的一些部门重新整合到共享服务中心,不仅形成了一个新的内部组织,而且使得企业原有组织结构、人员和业务流程发生了巨大改变。在实施过程中,人员需要重组和调动,员工情绪可能会因此发生波动,公司领导应该加强与员工沟通,妥善安置员工并对员工进行培训,使所有的员工都能及时分享到项目实施带来的成果。通过以上方式增强员工对共享服务的认知感和认同感,使其积极参与和支持项目实施建立新的服务导向的企业文化,确保共享服务实施顺利进行。

3.业务流程

传统模式下,各个子公司都有自己专门的一套业务流程,而建立财务共享模式需要整合、优化业务流程,使业务流程标准化,保证共享服务中心的有效运行。标准化的业务流程既要满足各子公司的实际业务需要,同时也要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整合、规范各部门间的信息传递流程;整合海外报销流程;整合财务报告编制中关键事项确认控制流程;建立统一标准化的财务报告数据模板,通过上述业务流程的改造,可以统一数据口径,从而整合出一套完整的报表数据,满足公司内外部多方监管机构对信息披露的要求。

由于公司海外机构众多,各机构情况不同,需求也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建立标准化流程的同时也要不断优化流程。

4.信息系统

财务共享中心的运作,需要各部门业务系统的协调配合,将包括会计系统、资金系统、报销系统和ERP等在内的多个业务系统进行整合。这必然需要完善的信息系统作为纽带,这不仅为财务共享服务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持,更为充分发挥财务共享系统的高效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集团公司还面临着各子公司系统、功能和流程的不统一,甚至有些海外子公司所使用的ERP系统都不一样,为了实现共享的目的,需要海外各子公司在统一的系统平台上运营财务核算业务,因此集团企业必须具备很强的二次开发能力。

(二)资金集中管理

资金集中管理是近几年国际大型集团公司提高竞争力,增加效益的主要做法。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实现资金集中管理的公司高达80%。国际大型石油公司通过借助先进的信息手段和金融体系加强资金的集中管理,在资金、债务、投资等方面采用高度统一的管理模式,这种集中管控能力是公司全球化经营的保障。然而实施集中管理并非易事,本文针对目前海外公司资金管理方法、控制手段和资金运营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1.资金内控体系建设

对于海外资金的有效管控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的基本要求。目前大部分集团公司利用网银及授权制度对境外机构的资金进行管控,在此基础上集团公司还应该继续加强对子公司资金内控体系的建设,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管理,如通过授权控制、文件记录控制、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资产与文件保护控制、内部稽查、定期轮岗等多位一体的方法保证资金内控制度的执行。对于授权控制,公司应设计多层级的授权管理体系,建立适合各发展阶段子公司适用的管理模式,保证公司在管控资金安全的同时,也不会因管理的尺度造成运营效率的降低。

2.海外融资平台

集团公司可以在香港、新加坡等金融中心设立全资子公司,充分发挥这类公司在资金运作中的优势,同时利用香港等公司设立海外融资平台,如可以利用合同条款,将资金缺口体现在香港公司,利用香港公司的金融优势开展融资,以便获得更多的融资方式以及享受境外较低的融资成本。

在内源融资有限的前提下,外源融资对企业的扩张和发展有及其重要的意义。集团公司未来的融资工作中应走多角度多层次的融资策略,将多项长短期融资方式(如票据贴现、融资租赁等)结合,继续丰富公司的融资渠道,合理调整长短期融资比例,实施有效的融资策略。

3.信用保险

海外经营风险较多,时有欠款难以回收的问题,为了规避资金回笼风险,海外企业可为符合条件的公司或项目通过采用信用保险的方式来保障企业应收账款的安全。信用保险把债务人的保证责任转移给了保险人,由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当投保企业的欠款遭到延付时,仍然可以从信用保险公司获得赔款。

(三)外汇风险管控

外汇风险是每个海外企业经营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风险,这也是海外业务财务管理区别于一般财务管理的最大特点。集团企业不断扩展海外经营的同时,应不断提高外汇管理水平,从更宽的视角审视外汇风险的管理。

1.注意签约币种的选择,减少风险敞口

海外企业在合同谈判及签约阶段,应注重对合同签约币种的选择,原则为“收硬付软”。实际操作中尽量做到“收、付、借、还”币种一致,将外币风险敞口降到最小。另外,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逐步推进,在项目谈判阶段,可积极向客户推荐使用人民币跨境结算。

在项目谈判中,充分预估货币波动风险,并在报价中予以考虑,将部分风险转移至客户。另外,在合同中争取签订保值条款,约定当计价货币波动超过一定的范围时,改用参照货币计价结算或要求补充一定程度的汇率损失。

2.充分利用多种避险金融工具,防范外汇风险

海外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国际形势,选择适当的外汇风险管理方法。首先企业在财务管理活动中要纳入外汇风险管理理念,通过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全过程的管理外汇风险。财务部门作为汇率风险管理的主要部门,应建立专门的外汇风险管控体系,落实外汇风险管理政策。负责外汇核算的人员不仅要清楚了解本企业外汇业务部门的交易币种、外币汇率情况,而且要不断地研究、探索国内外先进的外汇风险管理的技术和方法,积极向公司高层提供规避外汇风险的信息。

在规避外汇风险时,可以充分利用多种避险金融工具,在外汇市场中,如远期合约套期保值、外汇期货套期保值、外汇期权套期保值等。

(四)税务风险管控

当前各国纷纷加强税收监管,中国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的同时,也面临者一定的税务风险。对于海外公司较多的集团来说,国别不同、制度体系差异及文化差异等加大了税务风险管理难度,再加上不同的国家税制结构的差异以及会计核算体系的不同,对于海外税务管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为了应对海外投资过程的税务风险,企业首先需要提高税务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对涉税人员的风险教育,依法诚信纳税,将风险防范意识渗透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其次,海外企业应当注重投资运营过程中的关键风险点管理,从项目招投标、谈判、启动到运营各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控。对于突发性以及非常规性的风险,则应该引导企业加强预防性控制;最后,企业应当加强国际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税收协定保护企业权益,有效协调国内外税收法律体系差异,完善海外合同管理,最终将企业税务风险降到最低。

(五)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培养

海外经营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应该具有全球视野,了解主要国家的会计准则和法律体系之间的差异,并且需要掌握国际经济和金融等相关知识,可以在越来越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战略性财务管理规划。

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不仅需要高校调整学科结构设置,还需要企业提供多种途径满足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后续教育的需求。企业应注重人才培养,搭建公司内部的业务学习交流平台,并且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活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海外企业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

四、结语

经济全球化、全球市场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逆转,海外公司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需要不断学习,在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建立财务共享中心,集中管理海外资金,防范、控制外汇风险,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不断加强集团管控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形成一套适合我国企业现实情况的财务管理模式,并与集团海外发展战略相匹配,促进集团企业快速发展壮大。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刚,余佩琨.加快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迫在眉睫[J].中国人才,2008,13:56-57.

[2]杭州市国家税务局课题组,张积康.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国际经验及其借鉴[J].涉外税务,2011,06:34-39.

[3]胡齐.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管理初探[D].东北财经大学, 2007.

[4]陈皓.跨国公司的外汇风险管理[D].东北师范大学, 2011.

[5]陈可.财务管理革命:财务共享模式研究及应用[D].厦门大学,2008.

[6]刘华光.我国企业海外公司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优化[J].财会通讯,2013,20:65-66.

[7]钟邦秀.大型跨国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模式研究[J].财会研究,2012,

学习财务共享的感受篇7

一、工作效率最优化

财务共享中心的集中架构使财务人员管理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得到提高,有了更多的可支配时间。如何更好地利用财务共享中心的规模效应来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使得企业的利润可以持续增长?

(一)重置人员架构

各业务单位的财务部在共享信息系统的成立后,尤其是费用支付系统、往来支付系统的上线使用后,释放出大量财务人员。要充分利用这种系统优势,重新构建人员架构,不能因为财务共享中心的成立而造成人才非减员性流失。对释放的财务人员要进行360度评估,让每一位财务人员重新认识自己,找好自己的定位,做自己最擅长的工作,让每位员工都能充分发挥所长,在工作中有所作为。对于一般财务人员,根据具体情况配置到共享中心的不同部门;对于高端财务人才,合理安排在相关管理岗位以及财务决策支持分析部门。

(二)做好时间管理

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使得流程的简单化和标准化程度提升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财务基础核算的工作效率,但是大量的人力资源闲置和工作时间的浪费,也增加了运营成本。因此要制定合理的时间管理制度,使得财务共享中心工作效率提高后所带来的时间上的盈余,高效灵活的与业务投入相结合。做到既改善了服务水平,又利用盈余时间创造了增值服务。同时对于共享中心业务处理的高峰时期也要有清晰的把握,尤其是共享中心的费用支付、应收、应付、资金系统要及时与业务部门进行沟通,合理安排人员与时间,保证业务高峰时期对业务的有效处理。

(三)加大培训力度

财务共享中心使财务与业务直正达到了一体化,对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重点培养一批具有一定业务技能、财务技能的员工,提高服务的水平,夯实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对于财务人员,要通过大力培训,在财务信息的分析过程中找出可以对业务产生影响的因素,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财务人员要从基础财务工作层面向经营决策层面转变,相关业务人员也要具备基础财务知识。对于业务人员,要聘请专业人士开展专业化、标准化、阶段性的培训工作,让大家充分认识到财务共享中心所带来的工作方式以及工作重心的转变,有利于推进财务管理的精细化进程 。与此同时,也要开展深入、详细的财务知识培训,让业务人员了解基础业务数据的合理性、及时性,使业务人员承担相关基础数据的输入,业务人员的财务知识水平高低将影响到财务共享中心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二、分析问题专业化

财务共享中心人员优化配置后,财务人员要及时转换思维。财务人员通过共享中心分析运营数据,了解运营情况,及时向业务部门提供数据分析报告 ,更要提示运营风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财务共享中心的价值,提升财务管理的水平。

(一)提高业务能力

财务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能力,还要懂得业务知识,提高财务与业务关联的敏感性。跳出财务的固有思维,认真学习业务知识,从业务出发结合财务角度给决策层提出专业性、可行性的建议。业务运营的核心就是如何做好与市场需求的有效结合,打下坚实的产品市场。财务人员深入到业务部门,多请教,多学习,多反思。要更多关注市场业绩的表现,例如产品的边际贡献、产品毛利率与同行相比出现波动的原因,是产品销售结构问题,还是市场营销费用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财务人员专业性和业务熟悉程度都要达到一定高度,只有在真正了解业务运作的前提下,才能做出最好的财务分析。

(二)提供高水平分析

财务共享中心一定要为业务服务,为业务提供优质的财务分析,从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延伸到具体的业务中去。财务分析要分析市场,分析近产品,更加分析客户需求。把财务管理的角度前移,向业务前移。数据的分析要从资金流出到原材料,再到产成品,最后到资金流入,做到整个闭环过程都深入透彻。只有这样,财务人员才能准确地找出问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财务提供的分析报告只有清晰的与业务节节相扣,才能够从业务的相关环节着手解决好问题。尤其要关注以下几点:

1、产品结构分析

财务共享中心对产品结构要进行细致分析,从价格设计的合理性、产品的边际贡献、产品的销售费用率等;尤其是负边际贡献的产品要深入分析,是原材料成本持续上升,还是短期因产量影响所造成加工成本的上升,还是物流费用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果产品结构出现问题,从根本上很难扭亏,财务共享中心应及时把分析结果和意见向管理层提出明确的方案,对产品进行及时处理。

2、风险警示分析

影响企业运营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很多,尤其是市场风险的加大。要全面加强市场风险管控,密切关注市场外部环境变化,加强对客户信用、客户回款、市场营销费用、同行业相同产品价格的监测。财务共享中心通过对业务数据流的分析,同时结合市场营销费用合理性,加强产品的营销风险警示分析。市场风险预测警示要结合营销费用预算分解到每一个客户,而不是从总体上进行分析,要做到按客户进行盈利分析。风险预测一定要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结合客户的信用等级,通过单期、多期数据分析进行分析。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防范措施,增强市场风险防控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财务共享中心的优势,将企业经营风险降低到最小。

3、营运资金分析

财务共享中心通过软件环境对多个业务单元进行业务处理,优化收付款流程,使资金的管理更加稳健。同时信息技术网络化的高速发展让网银、第三方支付成为银行业的主要业务。围绕企业、客户、供应商多方资金往来,使用自动化的资金工作流程,交易时间更加灵活,企业通过财务管理实现了资金运作的多元化、多模式,因此对营业资金的财务分析显得十分必要。

财务共享中心重视营业资金与现金流的管理,定期向管理层提供改善营运资金管理及现金流量的财务分析和解决方案。尤其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关注经营性现金流,审核、监控每月从采购到支付,从销售到收款的现金流结构。一旦发现可能影响现金流量的潜在问题,必须要认真对资金的异常波动进行原因分析。要对各种营运指标和现金流量指标进行综合对比分析,重点指标要格外关注,如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是否出现拖期,经营性现金流量是否异常、自由现金流的波动等,及时与业务部门进行沟通,要审慎对待其非正常波动原因,尽量降低其资金风险。

三、财务共享最佳化

财务共享中心是高效财务组织的一种运营模式,仍然需要持续的流程改进和资源整合,要不断地推动企业的财务管理方法的改进,提供最佳财务共享,不断提升企业对运营的管理能力。

(一)推动系统低成本控制

财务共享中心要最大程度利用信息集成技术的优势,推动企业的财务管理从粗放式经营管理向系统低成本控制转变。从各业务单元管理到企业集中式协同管理转变。财务共享中心对各业务单元的财务信息变化具有事前、事中的可控性操作,财务可以及时掌握成本链的各个环节,加强管理和控制。以控制物流成本为基础,通过贯穿成本链环节(采购、生产、物流)的系统低成本管理,构建核心竞争力,获得核心竞争优势。

(二)推动业务流程标准化

学习财务共享的感受篇8

1     会计专业应用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

1.1   调动学习积极性

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特点,传统课堂中教师多采用讲解的形式,学生很难理解复杂抽象的知识点,进而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会计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能够改进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内容枯燥的知识讲授过程变得灵活有趣,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填制银行结算单据及流程时,若只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不加入图片、文字等演示,教师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讲述银行结算流程,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若将银行各种结算单据制作流程图,变抽象的知识为具体,学生则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1.2   强化学习效果

会计专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除了需要掌握一定的会计基础理论知识,如管理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外,还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相结合,提高会计信息处理能力。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模拟实验环节,开展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践,安排学生利用财务软件将手工会计模拟实践结果在软件中实践,提高学生对会计软件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运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同时,还能帮助学生熟悉电算化会计化系统中工资、固定资产、材料、成本、销售利润等子系统软件的安装使用,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会计电算化的优越性以及与手工记账的区别。

1.3   强化信息集成共享意识

在互联网背景下,会计行业不断变革发展,从事基础业务和简单操作的会计人员将逐渐被计算机取代,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能够根据信息数据参与决策分析、价值创造,对会计从业者提出更高的职业要求。高校承担着培养信息化会计人才的重任,应努力提高信息化硬件水平和软件配置,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改善教学策略,校内开展财务会计实训,校外积极开展实训基地,培养具备专业业务能力以及具有信息化集成共享理念和决策分析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     信息技术在会计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2.1   多媒体教学

会计内容的理论性和算理性较强,较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觉得知识复杂难懂,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因此,高校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将复杂的知识和流程用图片、视频等方式表现,使教学内容直观易理解,调节学习氛围。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丰富教学资源,将网络上的案例等融入课堂教学中,开阔学生的眼界,实现课程内容多样化。

2.2   网络教学

第一,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形式,寻找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呈现知识。通过网络开放的教学平台,如云课堂等,建立在线课程,将教学课件、视频、参考书籍等學习资料上传至在线课程中,方便学生在线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利用在线学习平台的现有功能,可以统计学生预习的水平,在线测试学生薄弱的知识点,生成直观的统计结果,使教师在上课讲解时更有针对性和侧重点,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第二,教师可以尝试录制微课视频,制作课程视频系列,提高了学生的接受度。此外,将一些重点知识点和易混淆的内容,如实收资本、资本公积以及短期和长期借贷等录制成3~5分钟的短视频,传至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利用新媒体自身传播快、接受广泛和碎片化学习等特点,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供学生随时阅读。第三,在移动网络和新媒体平台上建立讨论和交流平台,丰富师生之间沟通的方式。

2.3   模拟实验室系统教学实训

会计学科在理论教学时,需要结合相关教学实验软件增强学科的综合性,通过设计实验性的教学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会计仿真模拟实验教学平台指通过使用多媒体平台模拟企业的财务环境,运用真实的会计工作流程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切实体验会计工作流程,培养学生的会计实务操作技能,提高综合能力。例如,在管理会计课程中引入ERP沙盘模拟课程,借助ERP沙盘为会计教学搭建仿真企业环境,学生可以从财务视角出发管理企业整体运营过程,对研发产品、资金筹备、投资回收、现金流管理等进行分析,从模拟企业经营活动中获取实验数据,进行财务处理、编制财务报表等实践。通过仿真模拟实验,学生可以清楚了解并全面管理企业整体的经营活动,将财务和业务一体化,不仅使学生对本专业有更强烈的认同感,也使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更加完整,有利于培养专业型人才。

3     信息化教学在会计学科应用的不足之处

3.1   会计信息化教学内容单一

一些高校的会计信息化教学停留在学习软件操作层面,在教学过程中,软件的功能应用操作根据教材框架的顺序,将会计基础知识以及财务处理流程分裂成独立的模块,例如在财务链学习中划分总账管理、应收应付账款管理和固定资产等模块,没有真实再现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财务处理流程,导致学生认为总账管理就是录入一些会计凭证,再对凭证进行修改和记账等操作,学习内容较少且不能将各模块关联起来,割裂了会计信息化的整体知识,导致学生无法理解和掌握财务管理一体化内容,不能从整体上感知实际财务管理流程,一旦遇到实际业务,无法做到独立分析处理,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要。

3.2   缺乏师资力量

一些高校相继开设ERP实验室、会计手工实验室和沙盘等实验实训室,但因为缺乏相应的指导教师,这些实验室利用率较低,只有在学校参观时或学生实训周开放,学生实践时间少。实践教学中既需要教师精通财务业务ERP等软件应用,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独立配置财务软件的运行环境,快速处理实验中出现的常见问题,更要了解企业的会计财务流程,这对教师综合能力的要求比较高。

3.3   教学模式落后

会计信息化教学理念不同于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是利用软件替代手工会计,完成收集、输出和存储信息的过程,实质上并没有突破手工会计核算的思维框架。会计信息化则指继承与共享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形成一个实时处理、高度自动化的系统,支持企业管理层进行经营决策,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目前一些高校软件仍是单机版环境,一个教师扮演多种会计岗位角色进行讲解并演示后让学生模仿操作,教学形式单一,缺乏互动和交流,实际操作过程仍停留在会计电算化阶段,没有涉及信息管理共享集成,学生很难形成这种思维理念。

4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会计信息化教学改进措施

4.1   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设计教学内容

在会计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明确教学目的,从而对总体教学目标进行任务分解。不以教材顺序为实验框架,而根据实际财务管理流程设置实验任务,在任务讲授过程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相关教学情境,做到教学任务既有挑战性,又有趣味性,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不是一味使用多媒体课件,给予大量图片视频冲击,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无法专注学习知识,进行深入思考。

4.2   提高教师综合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加强校企合作,鼓励教师进入企业学习锻炼,更好地将学校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相结合,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通过企业实践,教师可以设计学生实验课程的内容,从建立套账到启用各模块、结账等流程收集编写资料,贴近用人单位的需求。教师提高了会计信息化的实践能力,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4.3   創新教学模式

为了让学生在学校中体验会计信息化的集成共享理念,学校应当改善单机版教学环境,争取实现网络版的会计信息化教学,学生可以分组扮演不同角色,在同一个账套中同时完成各自的任务,体验会计信息化的工作模式。教师应当更新教学理念,充分认识会计信息化对整个社会以及企业运营的重要性与创新性。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引入新的教学方法,重视会计信息化教学,多安排教学内容,不断提高会计信息化实训教学的比重。

5     结 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会计信息化是会计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对人才需求不断提高,高校肩负着培养新时期综合型人才的重任,因此,高校应积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做好会计信息化教学工作。高校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改变教学理念,灵活运用互联网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决策分析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的应用型会计信息化专门人才。

上一篇:合伙企业的会计制度范文 下一篇:体育老师新学期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