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总结范文

时间:2024-01-04 17:12:33

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总结

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总结篇1

关键词:课程标准;原则;评价

2012年4月26日到28日,我有幸参加了山东省中小学英语骨干教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培训班,倾听了陈琳教授、鲁子问教授、雷云萍教授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解读,收获颇多!

感恩篇

这是我第一次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亲密接触。之前对它的感觉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深不可测。拿到这本书后,我迫不及待地连读了三遍,阅读之后,我被它的科学性、指导性、思想性、全面性、细致性折服。我喜欢上了这本书,看到了自己今后在小学英语教学道路上前进的方向。

“2011年,教育部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3年开始组织课程标准修订工作。2011年3月,基本完成了修订任务。”

“为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调研。2003年5月,对42个部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就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实验进行调研,覆盖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它凝聚了众多一线教师、课程专家的心血。真诚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向他们致敬!他们的智慧结晶为广大教师带来了福音,更为中国学子带来了福音!

思考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后,我对自身的专业成长与英语教学工作有了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

1.不妄自菲薄,直面当前水平,珍惜提升机会

在2012年的暑期研修中,我有幸成为我县小学英语研修工作的指导老师,有更多机会与老师们交流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认识。在此期间,我发现我县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认识与发达地区老师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这只是我们暂时的水平。我们应该看到:各级各类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逐年增多;我们每年都有机会受益于远程教师培训;作为乡镇小学,我们已经开始进行不同层次的教育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随着每年新生教师力量的加入,小学英语教师的水平正在逐年提高。处于新课程改革浪潮中的我们,要珍惜教育行政部门为我们提供的每一次提升的机会,既要多听、多看,更要多想,尽快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为自己的专业成长插上理想的翅膀!

2.对英语课程标准的双重性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对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关注的比较多,忽略了英语课程“人文性”的因素。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有两个原因:(1)我县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养亟待提高。(2)教育行政部门未对英语教师提供全面、系统的职业培训。

3.《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具有较强的服务功能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既对英语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素质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定位,也对各年级学生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文化意识、情感态度等方面所要达到的课程目标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阐述,非常全面,且有深刻的指导性。我们应该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去实践,为祖国培养更多有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交流能力。

4.学习教材编写原则,审视身边教材,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教材编写应体现以下原则:(1)思想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趣味性原则。(4)灵活性原则。”在先前的教学中我会对教材进行理性“再加工”,但是幅度不大,总是担心会“过度”改变教材。接过三年级小学英语新版教材后,我结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教材编写建议对教材进行理性分析,对它进行了系统的“再加工”。在此过程中,我的英语专业素养会得到了很大提升。

5.评价理念与方式的转变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以下评价建议:“(1)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2)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3)依据课程目标要求确定评价内容与标准。(4)注意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多样性。(5)形成性评价要有利于监控和控制教与学的过程。(6)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7)注意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8)小学的评价应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9)合理设计和实施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在此,我读出了这样一层意思:评价以鼓励为主,使学生在鼓励性的评价中乐学英语。“评价要有利于学生不断体验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成功。”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服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总是为评价而评价,总是急于给学生下学习效果如何的定论,这是不可取的。在进行评价时,我们应采取与教学活动和内容相似或相近的评价形式与内容,以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展望篇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是迄今为止在教育教学道路上影响我最深刻的书。它打开了我教书育人的新思路,使我从大方向上懂得了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最近,我常常反思:自己是否是一个有影响力的教师?能否让更多的学生从我的教学行为中受益,能否让更多的学生接收到更多积极有效的“影响波”,能否让更多的学生拥有一个不虚度、没有遗憾的童年。

热爱我的学生,热爱教育工作,做一个有影响力的教师是我的职业理想!今后,我会更加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积极践行新课标理念,大胆进行课堂改革,为更多的学生带去福音,为我的职业理想去努力奋斗!

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总结篇2

英语课程标准是教师在基础教育阶段执行英语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多次,最近一次从2001年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算起,也已历经十余年。在此期间,各地中小学的英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广大教师和学者对各种版本的英语课程标准的理解和解读争议不断,有时争议还十分激烈。依据笔者研读和观察发现,争议的焦点大多集中在英语课程的目的和方法这两方面,教育目的、教学[ ]目的、课程目的经常被混为一谈,英语教学存在目的不清、方法单一的现象,只提倡“做中学”。英语教师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影响着语言教育模式,而执行和理解英语课程标准更是直接关系到如何实施课堂教学。目前针对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标准主要有2001年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年出版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和2012年出版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叙述方便,以上分别称为《课标》(2001、2003、2012)。三个《课标》力图实现目的多元化、方法多样化,使学生掌握英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基”),这是值得肯定的。本文通过对“目的”的界定和英语教育目的历史的回顾,对用语言做事的方法进行探讨,指出教育目的是课程标准规定的总目标,用英语做事情是课程目的,教学目的要聚焦语言本身。为实现语言“双基”的教学目的,教师要正确区分教育目的、课程目的和教学目的,深入研究能用英语做事情的本质特征。落实语言“双基”的教学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用语言做事,是实现英语教学目的的有效途径。

二、教育目的、教学目的和课程目的

我们探讨外语教育首先要明确教育、教学和课程的基本含义和相互关系。广义的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指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进行的学校教育。可以说,教育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是作为个体的人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手段,为一切社会所必需,又随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约,也对社会整体及其诸多方面产生影响;教育还受制于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和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强有力的工具。教学指学校工作中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活动,是学校进行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的主要途径,是学校的中心工作;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技术等各类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独立学习和创造的能力,陶冶性情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辞海编辑委员会,1999:4176、4177)。教育本身就包括教学,而外语教育可以解释为与外语相关的一切社会和教学活动,其中始终渗透着中外文化价值观的学习和民族身份感的树立。在实践中,外语教育和外语教学经常被混用,因为这两个概念的内涵不同,就容易在教育目的和教学目的理解和解读方面出现误解和误读。关于课程和教学的概念,张传燧和纪国和(2008:3、5)认为,“课程”含有教学的范围、科目及其实施顺序、进程安排的意思,亦有教学的计划、目标、标准的意思。概括起来说,课程就是课业进程的简称,而课业即通常所说的教学内容,进程即进度和程序的意思。教学就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构成的双边整体活动过程,具体地说,教学是指以教学内容为中介,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的双边整体活动过程。

“能用英语做事情”是英语课程的目的。既然教育、教学和课程内涵不同,教育目的、教学目的和课程目的应有所区别,这样的英语课程标准才能更有效地指导教学实践。针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三个《课标》都没有清晰地界定教育目的、教学目的和课程目的,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缺陷。“《课标》(2001)明确提出了基础阶段我国的外语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但是没有详细阐述我国外语教育的目的是什么”(陈琳等,20!12:22)。其实,《课标》(2003、2012)也同样没有明确阐述这三大目的。从表1中的英语课程总目标来判断,它们是英语教育目的具体化的表现形式,总目标是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逐步完成的。课程目的分布在三个《课标》的“分级标准”中,即体现在语言能力标准方面,以“能用语言做事情”为尺度。我们可以这样认定,英语课程不是指学校为实现某种教育目的进行的全部教育内容,它更多地指英语这门学科的课业标准。因此,学习者在修完英语这门课程之后,他们能用语言做事情是英语学科的课程目的,而不是日常教学中的教学目的。那么《课标》是如何界定教学目的?笔者认为,三个《课标》十分重视“双基”,即要求语言知识在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方面,语言技能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做出规定,这些规定也细化到三个《课标》的“分级标准”中。教学目的就是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英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此分析,三个《课标》里的“分级标准”不仅包含课程目的,而且包含教学目的,只是侧重点不同。《课标》(2012)尽管突出“双基”,但在“双基”理念方面阐述不够清晰,在今后的修订过程中还应力争完善。理念不清晰的具体理由是,《课标》(2012)提到“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鼓励学生……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使英语课程既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部,2012:2、4、5),都是知识在前,技能在后, 这种排列顺序符合外语学习和认知发展的规律;而在总目标、分级目标和分级标准中(教育部,2012:8、9、12),语言技能却排在语言知识的前面,似乎隐含着在没有掌握知识的情况下也能发展技能的导向,这会让教师无所适从。尽管《课标》(2012)提醒并强调“教师应注意处理好知识学习与能力发展的关系、语言操练与语言运用的关系以及常规教学与考试的关系,使教学活动更加有效”(教育部,2012:27),却没有完整诠释语言知识和技能这一重大关系问题和教学目的定位。语言知识和技能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根据以上思考和三个《课标》目标类比,课程总目标可解读为教育目的,能用语言做事则为课程目的,而教学目的就是要解决学习者的语言“双基”问题。换言之,语言课堂要解决语言问题。

教育目的、教学目的和课程目的既有关联又有区别。从层次上讲,教育目的包含课程目的和教学目的,课程目的包含教学目的。谈起课程我们总离不开目标,目标指希望达到的地方或标准,目的指人在行动之前根据需要而设想的要达到的目标或结果,前者侧重努力的方向,后者侧重行为的意图。《课标》(2012)在“课程目标”一节里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质”(教育部,2012:8),这容易让人误解为总目标就是课程目的。《中国教育报》(2012)刊文指出“能用英语‘做事’是英语课程的目的”,但同时强调在《课标》(2001)里和此次完成的修订稿中,我们始终坚持了“语言实践第一,语言理论为实践服务”的原则,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说通俗一些,就是“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这种强调显然把教育目的和课程目的混淆了。在实践中,很多教师将教育目的和课程目的误当做教学目的,这就有可能导致课堂教学内容空洞,偏离“双基”。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各级各类教育和各人才总的质量标准和总的规格要求,而培养目标是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专业培养人的具体质量规格,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史万兵,2011:106)。笔者认为,英语学科的教育目的、课程目的和教学目的应当加以区分,以利于教师贯彻执行。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是教育目的,能用英语做事情是课程目的,那么落实语言“双基”则是教学目的。关于“双基”的重要性,《课标》(2012)明确提出“语言技能和语言基础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教育部,2012:8)。

三、用语言做事的本质认识和方法

英语课程标准需要正确区分教育目的、教学目的和课程目的三个层次。“能用英语做事情”的课程目的作为中间层次,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中国的英语教育是正规的学校教育,语言做事过程中“如何做”才能达到教学目的,这需要教师充分理解“英语是外语”的特点和语言本质属性。更何况,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是两个不同的学术概念,学习者和使用者亦然。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语言有使用的功能,但仅强调“使用”的语言学习只是一个噱头。“‘使用’是一个令人绝望地模糊或宽广的单词,正如‘意义’一词,人们已经习惯于嘲弄它”(Austin, 2002:100)。“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教育部,2012:3)。《课标》(2012)如此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是因为语言学习(尤其是外语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认知过程。外语教学条件下,学习者很少有先使用、后学习的情形,往往是在接触、认知的基础上学习语言,最终学会使用语言。我们不能忽略这样一种基本现实,即英语教学主要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组织形式是课堂教学。这种形式所代表的场景完全不同于英语为母语国家的语言环境,学习者可在校内、校外,课上、课下习得英语。中国学生大多经历的是课堂上“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形式,所选择的是英语外语教学类型(TEFL,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走的是不同于母语和二语教学的路子。包天仁(2012)指出,有一种观点强调二语习得理论包括了外语,宏观上可以这样讲,但微观上外语就是外语,二语就是二语,不能用宏观的理论解决微观的问题;教学类型决定采用什么方法。从一百多年前的京师同文馆的创立算起,英语教育目的开始以“师夷长技以制夷”、“变通自强”为宗旨,后以“培养翻译人才”、“抗日斗争”、“培养外语人才”、“培养革命的接班人”为目标,到今天以“用英语进行交际”、“用英语做事情”为课程目的,其间经历了用英语授课、用英语做事等诸多过程,但都没有改变英语作为外语的根本特性。宁春岩(2011: 184)认为语言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也是更为根本的功用就是思维,就是凭借语言思考问题、观察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并且单凭一个人是否能够用第二语言进行交际来判断他是否具有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的语言能力,显然忽略了语言作为思维工具的本质属性,这种只会用来交际而不会用来进行思维的第二语言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语言。学生都会用英语做事了,还用学习吗?切记,中国人的哲学是学以致用。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和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强有力的工具,而对外语教育而言,工具性和人文性兼而有之。英语是知识,也是技能。

用语言做事是英语课程目的,但教学目的中也渗透着用英语如何做事和做什么的问题。如果说三个《课标》完全忽略了教学目的,那是十分片面的。明确以“双基”为主的教学目的是要求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无目标的教学是无效率的教学。英语教师“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教育部,2012:26)实施教学,并进一步落实“双基”这一教学目的,就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实现课程目的,继而实现教育目的。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要想打好基础,为后继学习与参与社会生产、生活做准备,就必须掌握必需的、基础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只有通过而不能越过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这一过程才能达到更高的发展境界(李涛,2009)。在落实“双基”的教学活动中,用英语做事情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用语言做事是人的本能,往往指一个人用母语做事,用外语做事则要体现语言能做事这一功能,用英语“如何做”和“做什么”这两个问题是三个《课标》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关于“如何做”,三个《课标》都在“实施建议”一节中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见表2)。

教学活动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是《课标》(2012)的最显着特点。根据该《课标》,基础教育各阶段已规定小学二级、初中五级、高中七级毕业标准(教育部,2012:6),目标有所区别,这是积极的一面,为落实各阶段的“双基”任务提供了依据。同时《课标》(2012)首次要求“活动应包括学习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的过程,使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通过接触、理解、操练、运用语言等环节,逐步实现语言知识的内化”(教育部,2012:27),这种教学过程是“双基”教学目的的具体体现。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担当多重角色,学生学习目的可以有多种,但掌握英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最基本的目的。《课标》(2012)无论是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中,还是在“分级标准”、“实施建议”中,均未对教学目的做出规定。甚至有学者解读为,我国基础教育的英语课程正在朝着超越知识与技能的方向稳步迈进。笔者认为,超越“双基”的教学目标使得英语教学丧失了教学目的,更无法实现课程目的和教育目的。高中以上学历的学生,或者更多的是大学以上学历的学生具备更多的用英语做事的能力和机会,他们有可能超越“双基”阶段,何况语言能力不是仅靠做事就可培养的。三个《课标》“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教育部,2001:29)、“增加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教育部,2003:26)、“采用……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教育部,2012:26-27),都提到“任 务型”方法,还有学者将任务型方法解读为“做中学”。但无论是“任务型”还是“做中学”主要关注任务或做事是否完成,这些方法重点关注结果,对过程的关注度仍然不足。英语教学如何平衡过程与结果,以“做中学”为主还是“学中做”为主,教师怎样从“不善教”向“善教”转变,学生怎样从“不善学”向“善学”转变,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和科学论证,并在将来的英语课标中得到进一步细化和明确。

让学生掌握“双基”也是用英语做事,这是英语学科的教学目的,重点指日常教学针对英语展开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能用英语做事情”既是课程目的,也是教学目的,似乎矛盾。其实不然,课程目的指分级标准能达到的课业目标,教学目的则指日常教学中的教学目标,两者内涵不同。用英语“做什么”?这是三个《课标》要诠释的另一重要问题。强调使用语言的教学理念自古有之。二十世纪之前,西方国家语言教学方法在两种途径当中摇摆不定:让学习者使用一门语言(即说和理解)与让学习者分析一门语言(即学会语法规则)。古希腊和中古拉丁文时期的特点就强调过教授人们使用外语(Celce-Murcia, 2001:3)。而在我国,“学以致用”的思想比西方更久远,更有哲理。早在2000多年前的《学记》所言:“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就蕴含学习中不仅要获得知识,而且要获得与知识相适应的技能和技巧,方可以应用的思想。由于对语言本质的认识还处在不断深入当中,用语言做事尚无科学的、全面的评价体系。用英语做事的方式有千万种,其概念十分模糊,而三个《课标》未作严格界定,这势必造成评价体系的混乱。笔者认为,“用英语做事”既包括思维。也包括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培养,虽然有众多的因素需要考虑,语言课堂关注语言本身是理性的回归,听、说、读、写和翻译的技能训练都是用语言做事。

四、结语

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总结篇3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曾进行了七次课改,相继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初步形成了现有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科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现有的课程体系逐渐凸现其弊端。于是,在世纪之交,教育部启动了第八次课改,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坚定地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理解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意义,明确改革的目标,将使我们满怀信心走进新课程。

一、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近年来,素质教育思想逐步深人人心。特别是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以后,广大教育工作者以满腔热情投人素质教育,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行认真探索,在各个层面上不断涌现实施素质教育的好典型。在取得成效的同时,素质教育工作也存在困难和问题。2加1年,在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李岚清副总理指出:“从总体上看,素质教育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一些地方开展素质教育还是号召多而落实的措施少,一些学校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实施存在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个别地方应试教育愈演愈烈。”陈至立部长也在会议的报告中尖锐指出:“推进素质教育步履艰难,基础教育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在一些地方就像有的同志形容的‘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如何使素质教育的实施能够扎实有效地推进并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索,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都十分关注的问题。2(X刃年以来李岚清副总理多次召开座谈会,深人基层调查研究,提出要抓住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具体体现为四个方面:一是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二是改进和加强德育;三是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四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由此可见,课程改革已被提到关键位置,对促进素质教育起着不可忽视的突破性作用。接着,在2(X)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继之,2《X)l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全面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改之所以被如此重要而紧迫地提出来,原因在于: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无论中外教育改革,无不将之放在突出位置,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来加以改革和建设。只有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才能真正扎实地实施素质教育。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纲要》中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围绕培养目标,对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及课程管理政策进行了重大改革。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上述培养目标是基础教育承担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历史重任的具体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个具体目标都是围绕着人的培养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其理想与宗旨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同时针对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中的弊端,《纲要》提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这些目标构成了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体现了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课程功能的转变《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强调了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课程改革中应重新界定新时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概念,确定哪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要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课程功能的转变中尤为重要的是要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树立远大理想。这种过程将深刻地影响他们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他们人生的抉择。课程结构的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象,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这次课改针对现行课程结构呈现的间题作了重大调整,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即既注重根据学生的经验组织教育内容,又注重学科内在的逻辑,并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要求学校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如:在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加强写字教学。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可以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

综合实践课主要包括了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等,旨在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改变封闭办学,脱离社会的不良倾向。通过课程的均衡性和选择性,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每个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课程内容的改革《纲要》强调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加强了课程内容的完善和优化。首先,删除了原有课程内容中艰深、陈旧的部分,使课程内容呈现出简洁、明了、新颖、有条理的特征。其次,增加了与学生和社会现实生活相关的成分,使课程内容更加具体,更富有生活气息。如在体育与健康中增加了保健和健美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中包括了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探究性活动等内容。第三,放弃以往以统一的尺度对课程内容进行的界定,实现课程内容标准的层次化。新课程标准的编制充分考虑了学生水平的差异和兴趣的不同,依照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学习水平设定了多种课程的内容标准和实施与评价标准。课程实施的改革《纲要》在课程的实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方面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现代教育理论—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倡导建构的学习。设计了“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旨在课程实践中,给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变单一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为主动探究,意义构建,变个人学习为团队合作学习,变纯书本知识的学习为问题解决式的学习,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p#分页标题#e#

课程评价的改革在全面认识传统评价的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强调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评价的改革还涉及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还要求通过评价促进课程的不断发展。课程管理政策的改革这次课程改革的另一重要目标是课程管理政策的改革。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根据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极大,文化多样的具体国情,教育应发挥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作用。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实现课程的多样化是改革者的必然方向。而要提高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的适应性就必须走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建设课程的路子。因此,课程管理工作的权限应根据各级不同的责任与需要作科学合理的划分。由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本省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课程。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同时,可根据实际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情况

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总结篇4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19个课程标准(2011年版)。近日,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有关负责人。

记者: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是什么?

答: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做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本次课程改革着眼于建立有中国特色、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究制定基础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是其中的核心内容。

2001年印发的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在10年的改革实践中,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工作者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大范围引导了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式转变,得到中小学教师的广泛认同。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也发现了一些需要进一步提高与完善的地方。如有些学科容量偏多,难度偏大;有些学科具体内容体现循序渐进的梯度不够;相关学科、学段间的衔接有待加强等。课程标准有待修改完善。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与时俱进,推进课程改革的任务要求。基于上述背景,教育部委托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开展了此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与审议工作。

记者:这次课程标准修订是如何组织开展的?经历了哪些过程?

答: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应在认真总结10年课程改革实践的基础上修改完善,必须坚持“三个面向”的方针,按照民主、科学的程序进行。为此,教育部特别设计了以下工作程序。

一是开展实验情况的调研。2003年和2007年,先后组织对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来自部级实验区的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约11.7万人的大规模调查,全面了解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实验情况。

二是确定修订的原则和重点。明确提出课程标准修订要坚持德育为先,各学科有机渗透;要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坚持能力为重,注重知行结合;要坚持与时俱进,充实新思想和新内容;要坚持减轻负担,控制课程容量和难度。

三是加强力量,建立机制。教育部成立了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专家工作委员会。共遴选了172位专家,组建了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组。

四是组织开展修订工作。2004年,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组织修订各学科课程标准,重点加强了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德育内容。2007年根据大规模调查的结果,开始对各课程标准进行全面修订。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后,为贯彻落实有关任务要求,再一次组织专家对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五是广泛征求意见。修订过程中,课程标准修订组深入教学一线跟踪研究,召开近千场(次)的座谈会,广泛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修订工作基本结束后,向全国32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16个大学基础教育课程中心、11家出版社及教科书主编征求关于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稿的意见,得到反馈意见两万余条。同时还向近3年对课程建设提过建议的89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征求了意见;就语文、历史、思想品德以及地理课程标准向、外交部、中央党史研究室分别征求意见;就有关学科课程标准向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的委员征求了意见。

记者:看来各学科课程标准经历了一个反复修改、不断完善的过程。请问最后对修订结果是如何把关的?

答:为保证课程标准修订结果的科学、适宜,特别安排了审议环节。审议工作重点把握了三个方面:

第一,组织有广泛代表性的专家学者参加审议工作。另行组织了包括课程、学科教育、学科、德育等学术领域的专家和来自中小学一线的优秀教研人员、教师、校长以及教育管理方面的专家组成的审议组,共154位。其中,两院院士和著名学者20余人,一线特级教师36人,保证了审议工作的权威性和代表性。

第二,严格审议程序。设计了综合审议、学科审议、再综合审议、投票表决的基本程序,并严格按照这一程序开展审议工作。与以往仅重视学科审议不同的是,这次特别强调了综合审议,对各学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学科和学段间的衔接、课程内容容量和难度、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重大问题进行跨学科的整体把关。

第三,加强专业咨询,提升审议质量。审议中,教育部特别提请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进行了专业咨询,参会的24位院士和著名学者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记者: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如何进一步突出德育的时代特征?

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课程之中。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进一步加强了德育。一是各学科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修订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科内容进行了有机渗透。二是进一步突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如语文课程专设了书法课;数学建议将《九章算术》列为教材内容;历史增加了传统戏剧等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三是进一步增强了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性。根据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在原有民族团结教育内容中更加突出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共同发展”的内涵。四是强化了法制教育的内容。

记者:《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能力为重”。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如何体现这一要求的?

答:我国基础教育有重视“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统,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比较薄弱。为此,此次课程标准修订特别强调能力培养。一是进一步丰富了能力培养的基本内涵。如数学课程把传统的“双基”目标发展为“四基”,增加了“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的新要求。二是进一步明确了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如针对教师反映对“探究学习”指导有困难的问题,提炼了“探究学习”的基本步骤和一般方法,以加强对能力培养的指导。三是理科课程强化了实验要求。如物理明确列出了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化学要求学生独立完成8个实验,以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

记者: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如何与时俱进,反映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新成果的?

答:增强课程的时代性,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次修订在注重各学科经典基础内容的同时,坚持了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及时反映了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如历史增加了“十六大以来的新成就”。充分反映了科技进步新成果。如物理增加了“宇宙探索”、“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新能源”等有关知识。一些学科结合学科特点,把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现实问题作为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判断。如化学把“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臭氧空洞和臭氧层保护”等有关知识列入了课程内容。

记者:据了解,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不同年级学生的写字量做了调整。请您介绍一下调整的原因和考虑。

答:母语教育非常重要,但其教育的内容与要求必须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依据小学阶段不同年龄学生语言发展特点和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情况调查结果,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不同年级学生写字量做了适当调整,以更好地遵循识字写字循序渐进的规律。调整之后,低、中年级适当减少了写字量,高年级相应增加了写字量,整个小学阶段识字、写字总量保持不变,仍然要求认识常用汉字3 000个左右,其中2 500个会写。

记者:课程标准修订后课程容量与难度上有没有变化?

答:本次课程标准修订积极回应社会各界对教育问题的关切,努力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出发,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容量和难度。

在课程容量控制上,大部分学科进一步精选了内容,减少了学科内容条目。在课程难度控制上,有些学科直接删去了过难的内容;有些学科降低了一些知识点的学习要求,从“认识”和“理解”调整为“了解”;有的学科对难度较大又不宜删除的内容,以“选学”方式处理,既增加课程弹性,也控制了难度;还有些学科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当调整了不同学段的课程难度,使梯度要求更加清晰,更好地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

记者: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已经颁布,下一步如何落实课程标准?

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总结篇5

关键词:课程标准;学习;宣传;落实;新意识

2011年12月28日,在十年课改实验基础上重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正式颁行了,这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更加成熟和深化的阶段。随着修订和完善后的课程标准的公布、实施,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总结经验、完善制度、突破难点、深入推进、从体制机制和具体实施方面全面落实新课标的任务将十分艰巨和繁重。

学习新课标,提升新理念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领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并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影响。各级教研部门要组织中小学校长、教研员及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准确把握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树立新的课程意识。

1.深刻领会课程标准修订的重要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周期修订制度的建立,既保持了课程标准的相对稳定,又随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教育改革而与时俱进。对于此次课程标准的修订要高度重视、精心策划,严格把关、确保质量,使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更加科学、先进,更加符合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成长特征;按照德育为先、以人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和与时俱进的原则,对课程标准进行深入调研和全面修订。课标的修订和完善,确实关系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成长。因此,我们要从国家发展,国民素质提高的高度充分认识其修订的重要意义。

2.准确把握课程标准修订的指导思想

新课标在总结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了因材施教的要求;进一步强调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理念;进一步强调与学生学习能力相适应的探究学习要求;进一步加强了学科间的衔接。强化了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课程教材中;进一步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有重要价值的课程内容,更加强化课程教材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经验的紧密联系,更加突出时代性,增强适宜性,提升课程教材的现代化水平,更加突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认真研究新旧课标的异同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在原试行课标的基础上做了多处修改,修订的内容涉及“序言、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课时计划、教学原则和方法、学习评价和考核”等诸多方面。修订的形式有删减、增补、调整、充实等。对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中与现在提法不相符合,观念比较陈旧,纯知识性、概念化的内容做了删改;对过高的认知要求,适当降低难度;同时增加了具有时代感、鼓励学生创新和实践的相关内容和要求。

4.统筹安排精心组织

学习新课标要采取多种形式,一是要掌握新课标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了解新课标的主要结构和内容,准确把握新课标的精神实质。二是要深入学习,认真通读新课标、精读新课标,达到融会贯通,准确把握新课标的内涵和外延的学习目标。三是要加强互动,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研讨,在交流研讨中集思广益,平等切磋,取长补短,携手共进。四是要加强对新课标的指导培训,认真总结和借鉴十年课改的培训经验,组织开发以教学实际问题为核心、以优秀教学案例为载体的培训课程,分析和研究新课标的特点,预测和破解新课标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探讨教师根据新课标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的方法,结合教学实际,增强新课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宣传新课标,营造好环境

各级教研部门要有计划、有步骤、持续不断地利用各种形式向全体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宣传新课标,形成有利于实施新课标的舆论氛围。

1.努力营造实施新课标的良好环境

各级教研部门要广泛宣传课程标准修订的重大意义和主要社会背景、教育发展背景;宣传新课标是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教育理念和课程内容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必然结果;宣传新课标是中国教育进入内涵发展的新阶段,巩固和发展改革成果,解决实验中的问题,深化课程改革,适应时展的必然要求。此次课程标准修订意义重大,要充分利用媒体、网络、刊物等多种形式宣传新课标,提升新理念,为新课标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2.重点突出实施新课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各级教研部门要召开专题会议,向全体教研人员、学校校长和一线教师介绍新课标修订的时代背景、重要意义和主要目标。要重点宣传新课标的时代性、基础性和先进性,使一线教师把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体验有机联系起来,把完善“三维”目标,落实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学习宣传新课标的主要任务,深刻理解实施新课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形式多样注重实效

一是各科教研员要充分利用网络加大对新课标的宣传,组织各学科新课标的网上跟进式指导和研讨活动,使全体教师对实施新课标有足够的思想认识和心理准备。二是各级教研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教研活动、业务学习、教学工作会议宣传新课标,使全体教师理解实施新课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三是要充分利用专家讲座、小组交流、合作研讨、案例教学、现场观摩、问题解决等多种方式宣传新课标,倡导专家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对话。

应对新课程,树立新意识

深化课程改革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对于确保每一个孩子接受高质量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广大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要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实施新课标的主动性、创造性,努力提升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

1.树立课程的整体性意识

坚持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宗旨,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把指导和规范学校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突破课程实施的薄弱环节作为贯彻落实新课标的重要任务。树立课程的整体意识,指导学校结合实际开设丰富多彩、高质量的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2.树立正确的评价意识

要根据新课标的精神,积极推进教学评价改革,强化评价在教学诊断和促进学生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要进一步明确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发挥多方面评价主体的作用,合理运用评价结果,提高评价内容和方法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要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重视过程评价,不断改进评价的方式方法。义务教育阶段不组织任何形式的统考,不以任何方式按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排队并公布名次。

3.树立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识

促进教育区域均衡发展,要把农村地区的课程改革作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加大对农村地区课程改革的经费投入,提供必要的办学条件保障,保证农村学校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开齐开足国家课程,达到新课标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各级教研部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鼓励教研人员深入农村学校,与广大农村教师结对子,努力提升他们把握新课标、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4.提高教研队伍的服务意识

各地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大力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完善教研工作机制,创新教研工作方式,建立直接服务学校的专业支持网络。要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验项目研究,深入基层学校加强指导,努力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专业支撑力量。要加大网络优质课程资源的建设力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优秀教学成果的互通共享。

落实新课标,走进新课程

课程标准的修订主要是巩固和发展改革成果,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及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全面吸收课程改革的基本经验,对实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完善。新课标的实施,涉及面广、任务重、要求高,必须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认真落实,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1.重视项目带动

一是要发挥示范校的引领作用。各级教研部门要立足实际,大胆创新,建立一批实施新课标的示范学校,围绕新课标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开展专题化、系列化系统研究,力争取得一些体现新课标精神和理念的鲜活经验。二是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教研员要通过送教下乡、连片教研、集中研讨等活动,将新课标的精神理念送到农村学校,以提升农村教师的课程理念,加深农村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把握。三是坚持教研员联系学校制度。通过教研员联系学校,发挥各级教研机构在指导教学、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发现教学问题、培育教学典型方面的作用。教研员也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在联系校与一线教师共同研究新课标、实践新课标。

2.切实转变教研方式

广大教研人员在落实新课标的过程中,要发挥自身优势,注重教研作风转变。一是要“沉下去”。新课标以其“新”的特点,决定了大家参与其中的相同起点,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同样面对全新的形势,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时代特点决定了教研员必须深入一线,与教师同研究、共成长,饱受浸润,共同攻坚克难,破解新课标实施中的难题。二是要“走出去”。教研员要树立走出去的意识,对内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教师和学生中;对外加强与兄弟单位的联系和交流,通过横向比较,结合自身实际找差距,汲取新经验、新理论,少走弯路,探求共识。三是要“坐下来”。教研员要坐得住,耐得住寂寞,要善于独立思考,保持冷静的心态、鲜活的思想。要善于总结感性材料,做好阶段成果的总结和先进经验的及时推广。四是要“钻进去”。要通过认真地学习和解读研讨,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五是要“放开来”。就是教研员应该具有开放的胸怀,对于新课标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要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兼收并蓄、求同存异,鼓励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从而实现理念上的号召和引领。

3.科学控制三个落差

实施新课标一是要控制好从“理论课程”到“文本课程”的落差。作为课程的实施者,应把控制这个落差的工作重点放在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研究上。二是要控制好“文本课程”到“实施课程”的落差。教师是从“文本课程”到“实施课程”最主要的实施者,因此,组织教师在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做好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就成为控制这一级“落差”的中心工作。三是要控制好“实施课程”到“获得课程”的落差。这一环节的关键是贯彻因材施教,加强对学生的分类指导、分层要求、分层管理和个别辅导。

4.加大教学改革的主动性

把教学改革作为落实新课标的中心环节,使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合理把握教学容量和难度要求,调整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科学应用,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的学习能力,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和实验,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5.重视和加强课程资源建设

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总结篇6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培养网络学习能力 交流能力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b)-0161-02

随着社会经济进步及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迎来了计算机时代,为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的需要,学习计算机的相关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自2000年10月起在全国中小学进行全面开展,经过10余年的发展历程令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积淀了较为坚实的内容基础及教学基础。2011年教育部对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课程定位、总体价值、课程目标、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作出了新的修正,将其设置为必修课程并定位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增强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操作性及实践性,鼓励学生将学到的信息技术技能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学习中是需探究的方向,培养学生网络环境下学习是信息技术支持其他学科、领域学习的有益方法。该文将从新版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入手分析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提高学生网络学习能力。

1 新课程标准下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之新解读

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供了理论上的可靠保障,起到了提纲挈领之功效。了解新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定位有利于我们对信息技术课程形成理性的总体认识。新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应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及信息技术操作为主要目标;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收集和处理信息,以支持学习、探究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因此,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知识有效地开展各学科学习及提高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首要目标。在内容设计及课程编排方面,新课标更加注重学习、应用与实践这一新理念。比如,新课标在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中提到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应实现技术学习及技术应用之间的整合,从而体现“双价值”。课程内容要结合生活及实践逐步形成理念先行且积极主动获取相关知识的能力。结合新课标中的上述理念我们不难发现,现阶段许多中小学将信息技术课单纯地等同于认识及学会使用计算机的课程。这一错误观念使得信息技术课程往往得不到正确对待,阻碍信息技术学科的长远发展。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及教学研究来谈谈如何更新理念,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网络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合作性学习和探究性(创新性)学习能力,实现信息技术学科对其他学科学习的支持作用。

2 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网络学习能力培养之新途径架构

2.1 根据新课标重新确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与网络学习能力之关系是前提

2011年新课标的提出无疑为一直处于非正常境地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带来了一股新动力。比照新课标反观我国现阶段信息技术教学不难发现诸多问题。首先,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普遍较差。其次,课程设置较为松散及观念陈旧,令信息技术课程成为了学生“玩电脑”的课程。再次,学生虽掌握了信息技术技能,但学生对其技能的应用方向出现偏移,导致信息技术的教、学、用没有真正发挥应有作用,形成其他学科教师及社会对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误解。在此,笔者认为教师应正确学习和领悟新课标精神,深刻理解“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的真正含意,明确信息技术课程与网络学习能力之关系是以信息技术技能为基础,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提高学生利用网络学习解决各科学习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转变陈旧观念是改变现状的前提与基础。

首当其冲,笔者认为新课标重新界定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新课标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计算机课程应以激发学习探究信息技术兴趣为目标。”在这一培养过程中针对初中阶段的要求应是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信息技术及网络学习能力方面的培养,具体体现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的价值,这点也表现在新课标上。比如,新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强调让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体验借助计算机及网络学会获取、处理、表达信息的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将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转化为搜集及处理信息的能力才是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

第二点,更加重视对网络学习能力的培养。网络学习是实现“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的有力支撑。笔者认为信息技术课程不单单要教会学生们基础计算机知识、各种办公软件应用及制作网页等技术性能力,还应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能力。网络学习能力即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能力,在这个开放性及交互性极强的时代中,网络无疑是了解世界最新信息、信息交流、合作互通情报的最便利途径。因此,教师更应传授给学生的是如何利用网络正确快速地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从而建立良好的信息素养和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学习解决各科学习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两点结合才能最大程度地改善现有状况并逐步朝着信息技术最佳应用的正确方面发展。

2.2 建设与丰富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网络学习资源是重要途径

多年的教学实践及研究令我发现,过去的信息技术教学不得不局限在一个很小的环境中,windows系统及常用软件的基本操作等是信息技术课的重头戏。这种传统计算机知识传授模式一直得不到改善的一大原因就在于并没有提供一个健康且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平台给学生,面对信息化社会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就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而传统信息技术课并未给学生营造出网络学习的氛围。新课标中要求信息技术课要在共享交流有益信息中令学生逐步形成信息道德判断能力。由此可见,在这方面十分缺失。笔者建议可以利用在学生中广泛被使用的QQ群及微信建立一个属于本班的网络信息交流平台或利用FTP网页定时上传最新信息及教学视频等实现共享。在这种网络平台的支持下,师生不仅在交流最新的信息、加工最有价值的信息、合作探究性学习,还交流了师生之间的情感,可谓一举两得。

2.3 实行自主式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独立学习是关键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也给学生留够了自主学习、练习的机会,但往往成效不大,笔者认为究其原因在于并未真正找准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兴趣点。首先,应把学生自由学习时间分为两大类:一是夯实计算机基础操作环节,比如45分钟的课堂留下15分钟来给学生自主上机操作,在此期间进行答疑及辅导,利用最后5分钟时间合作交流,选择一位学生做当众演示,并做出本节课的总结。其次,按月一次进行信息基础课的主体活动,增加大家对网络学习的兴趣及理解。比如,针对最近发生的马航失联事件来做一个网络主题交流活动。学生利用课堂自由时间搜集关于航班失联的各种消息,加工分析,分小组做出成果展示。这样的形式令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中体会到网络学习的乐趣,既巩固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又提升学生网络学习的兴趣。

2.4 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教学素质是有力保证

不可否认,现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并未建立起一支技能好素质佳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一些信息技术教师仍然将传播基础计算机知识及操作技能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功利性色彩较为浓厚。如何改变教师队伍现状?笔者认为首先是引进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专业人才,加强对原有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使信息技术教师具备专业素质。其次是根据新课标要求改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式,一方面把新课标教学新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学开展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与培养学生网络学习”的讨论及课堂教学研究,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创新意识。另一方面进行教学过程实际实践的探索,比如,教师在教学中设置难度高或涉及面广的问题,鼓励和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解决问题,设置讨论题目让学生在班级QQ群上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网络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应重视在网络交流平台中教师对学生的网络学习进行侧面的控制,对学习资源的获取进行渠道上的把控,对学生的整体学习状态与其他任课老师进行良性沟通等,发挥一个综合性的作用,提高本学科课堂教学掌控能力。铸造一支专业性强、教育教学素质好、教研能力前卫且具有教学创新意识及实战能力的合格信息技术教师教师队伍,制定科学的考核制度,奠定信息技术教育的坚实基础,保证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沿着改革、创新方向发展。

3 结语

网络学习能力主要由四大方面能力构成,分别为信息技术能力、元认知能力、网络交流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构成。因此,网络学习应是一个带有综合性质的学习过程。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必修课,为学生们学习计算机知识、技能及提高网络学习能力提供了平台与保障。该文以2011年出台的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为蓝本,结合信息技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现时需求,针对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当前阻碍课程长远发展的问题及桎梏、针对本学科教师思想上轻视及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提出了包括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精神、丰富教学方式及学习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内的四项可行措施,以望进一步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网络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斌.大学生网络学习能力的构成及培养策略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4).

[2] 夏征月.让学生真正成为探究的主体――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7).

[3] 都孝海.谈初中数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J].教育教学论坛,2011(1).

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总结篇7

关键词:生命教育;服务学习;课程设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上频繁出现一些对待生命的不当行为,如对生命的漠视及不尊重的行为,引发了对生命的广泛讨论。因此,生命教育势在必行。服务学习作为一种注重理论学习与服务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已经在美国、香港、台湾等地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了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以及深入了解生命的意义,生命教育课程以“服务学习”模式为基础进行构建及实施。

一、服务学习与生命教育

1、服务学习的内涵

“服务学习”最早是由美国提出。根据1990年美国《国家与社区服务法》(National and Community Service Act),服务学习是指通过学生参与服务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将服务学习融入学校课程中,并且给学生提供固定的时间,让学生对服务活动进行准备、思考、反思等,将所学的知识及技能在社区中开展服务,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及应用,并且有助于学生发展对他人关心的情感,培养社会责任感。

2、服务学习的课程模式

“服务学习”课程模式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配合学科及课程设计,规划具体学习目标,持续探讨社区需求,把课堂教学与无偿的社区服务相结合,在服务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增强运用能力的一种课程模式[1]。“服务学习”是二十世纪八十年展起来的将服务与学习融合的体验式教学模式。通过计划性的服务活动与结构化的反思过程,在服务中学习,以满足服务者的需求,促进服务者知识、技能的获得及能力的提高[2]。“服务学习”课程模式通过系统的课程设计、实施及评价,同时通过与社区的合作,让学生在服务社区中,践行准备、行动、反思、和庆祝等四个环节。在这四个环节的实施过程中,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及应用,提高服务者的知识、技能及综合素质,从而实现服务者知识的内化。“服务学习”教学模式已被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广泛运用于大学生的人文关怀教育和社区领袖、社区服务者的培养。

3、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大学生生命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从认识人之自然生命的特征入手,进而去体会自我之社会生命、意识到人之生命只有在社会中孕育和成长,从而必须处理好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热爱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理解生命意义,创造生命价值的活动[3]。

二、基于“服务学习”模式的生命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基本构成

美国教学模式研究专家乔伊斯和韦尔提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表现教学过程的程序性的策略体系。”钟志贤提出教学模式是指在相应的理论基础上,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构成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结构或程序[4]。

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包括理论基础、目标倾向、实现条件、操作程序、效果评价5个基本要素。基于“服务学习”模式的生命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可按照教学模式的5个基本要素进行设计。

1、理论基础

根据乔伊斯和韦尔对教学模式的描述,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汕头大学《生命的视界》课程基于“服务学习”模式的生命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是在“服务学习”理念指导下,以“生命教育”为主要内容,将社区服务和生命教育结合起来,通过计划性、组织性的服务活动与结构化的反思过程,践行生命教育,进一步深化对生命的认知,让学生在服务中亲身感受教育与启迪,从而学会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懂得生命的价值及意义。

2、目标倾向

教学模式是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构建的。《生命的视界》基于“服务学习”模式,透过社区服务,与社区合作,构建实践平台,创造环境,促使学生在服务实践中深化对生命教育的认知,实现在服务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服务中践行生命教育。

3、实现条件

实现条件指将模式发挥功效的各种条件(教师、学习者、内容、技术、方法、时间、空间等)的优化组合结构[5]。基于“服务学习”模式的课程,在社区的支持下,构建了服务平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结合生命教育的内容开展有计划性、针对性的服务活动。大学生命教育来于实践,用于实践[6]。生命教育通过服务学习模式,在实践中学习、内化。

4、操作程序

将服务学习与生命教育相结合,操作程序需进行规划及安排。操作程序分为前期准备、实施阶段、反思总结3个阶段。

5、效果评价

在基于“服务学习”模式的《生命的视界》课程,评价方法采用服务地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三方评价模式。课程教学强调学生参与过程,所有与生命相关的教育教学环节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活动,以及学生的成长变化,都是考核的重要内容。因此课程评价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知识与技能评价、过程与方法评价、情感与态度评价。知识与技能评价是指对学生掌握生命教育的有关知识、运用生命教育的有关内容进行的评价。过程与方法评价是指对学生在基于“服务学模式下践行生命教育及生命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及主动性,与同学合作、探究的情况,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与制作作品等方面进行的评价。情感与态度评价是指对学生在服务过程中所展示与人协作及与人沟通的态度、对生命的态度、对服务学习过程中处理困难时的态度、服务中所展现的奉献精神的等评价。

三、基于“服务学习”模式的生命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

1、目的与定位

基于“服务学习”模式的生命教育课程――《生命的视界》,通过“服务学习”模式“做中学”的理念,结合生命教育的教学内容,透过“服务学习”模式深入学习生命教育。同时,生命教育课程强调使用思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的理念与“服务学习”模式相契合。本课程旨在通过服务学习让学生认识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高生存质量,引导学生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刻认知生命的视界。进而,将生命教育延伸至学校,组织学生在服务地学校开展生命教育服务活动。

2、学习活动设计

基于“服务学习”模式的生命教育课程――《生命的视界》,核心在“服务学习”理念与生命教育相结合,采用思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实践教学法,透过服务实践,深化对课程内容的认识。学习活动的设计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制定课程计划。确定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大纲、课程理念、运作方式、理论课及实践课安排、服务地点确定、经费预算等。

(2)组建教师团队。课程由学生处7名教师组成的团队,其中两名教师曾赴港参加生命教育培训。7名教师均有丰富的服务学习实践带队指导经验。

(3)学生团队。由学生自由选课,不限年级专业。从学生中民主选出管理团队及进行分工安排。

(4)制定课程体系。根据课程目标设计课程体系。根据服务学习模式的特点及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教学要求,进行科学的课程体系设计。“服务学习”模式强调将课程内容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在服务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一种课程模式。大学生生命教育注重在实践中感受教育与启迪。基于“服务学习”模式的生命教育课程的设计能够实现大学生生命教育来于实践用于实践的目标。并且,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与认知,加强对生命的理解和思考。

3、课程实施

基于“服务学习”模式的生命教育课程――汕头大学《生命的视界》的实施,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完成。

(1)召开课程说明会。对选课学生说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安排、评估方式。根据课程内容及服务内容设计,按照自由选择的原则,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确认小组负责的实践内容。通过民主方式选拔组长、班长等,构建组成一支管理团队。

(2)课程学习。课程学习包括两个主要方面:理论知识培训、服务实践及调研。理论知识培训包括服务学习模式、生命教育的概念及意义、生命教育现状及案例分析、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方案设计、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服务注意事项、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与方法等。服务实践及调研是指为服务地学生开展生命教育活动以及关于当地学校生命教育相关情况的调查研究。

(3)课程实践。实施服务计划,选课学生到服务点开展为期5天的“生命教育体验营”活动。“生命教育体验营”活动包含生命教育的多个主题,采用课堂教育与体验课程相结合的模式开展生命教育。同时,对当地生命教育情况进行调研,形成一份完整的调研报告。

(4)课程指导。指导教师跟进指导每组的方案设计、方案实施、预算结算等内容。对每组的服务实践情况,定期追踪、总结,引导学生完善服务内容及方式。

(5)课程分享与总结。课程结束后,每组提交总结报告,并且制作视频、PPT等分享服务实践的过程、收获、反思、总结等。通过分享,进一步总结课程,同时,加强对生命的思考。

(6)对学生的评估。对学生的评估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知识与技能评价、过程与方法评价、情感与态度评价。除了考查对生命教育知识及技能的掌握及运用之外,侧重于考查学生在服务学习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对生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四、结束语

基于“服务学习”模式的课程设计在生命教育教学中取得不错的效果。采用“服务学习”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授课方式,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让学生在社区服务中践行理论知识,进一步深化对生命教育的理解。当然,本文只是做了初步的课程探索,基于“服务学习”模式的生命教育课程的设计仍然存在问题及不足。

[参考文献]

[1]张华.对于“服务学习”课程模式研究的几个问题[J].教育探索,2006(02).

[2]吴华清.服务学习简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3(10).

[3]肖杏烟.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对广州地区大学生的调查[J],2007(5).

[4]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革新:教学设计视域[M].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2008.

[5]郑起运.基于Google协作平台的云服务学习环境设计与实现――以宁夏大学影视学苑学习平台构建为例[J].教育技术,2009(9).

[6]肖杏烟.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大学生生命教育论――首届“海峡两岸大学生生命教育高峰论坛”论文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

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总结篇8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音乐教育 问题与对策

在音乐教育面临机遇和挑战之时,我国于2001年7月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这是我国音乐教育实行重大改革的序幕,在此后将是一场音乐教育“革命”。《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全面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突出了音乐 艺术 的审美价值,强调了音乐艺术在人的全面素质培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它的颁布与实施,对基础音乐教育的 发展 起到了划 时代 的指导意义,对高师音乐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师音乐教育的改革不能定位在小修小补上,要进行空前的“革命”。当然,这一“革命”的工程是十分艰巨的,不是靠简单地整合几门课程或改进一下教学手段所能奏效的,应引起教育管理、教育 研究 及 社会 各界的足够重视。就现行的高师音乐教育而言,其培养的人才目标与《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之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针对这个问题,教育界要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和时间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予以实施。笔者通过对《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认真研读,就当前高师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谈几点相关的意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音乐教育价值的重新审视成了各国教育改革的亮点。1994美国颁布的《国家艺术教育标准》认为: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完整的人,在发展个体直觉、推理、想象以及表达和交流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音乐艺术是人类文化的浓缩与人类文明的结晶,音乐艺术为其他学科的 学习 注入激情,没有音乐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音乐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 经济 力量,未来社会有赖于对生机勃勃的艺术社会的建设。前苏联音乐教育工作者对音乐教育的价值作了以下概括:“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真正道出了音乐教育的实质。而对于音乐课程目标的确立,许多国家都摒弃了以往把音乐知识技能作为音乐课程首要目标的做法,而是强调兴趣、爱好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强调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个体。大多数发达国家已放弃了对西方音乐的盲目推崇和对本民族音乐的固步自封,更加关注多元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结合。一些发展 中国 家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同时,不同的音乐教学体系也在逐渐走向融合。以上思路无疑是今后音乐教学发展的基本方向。

顺应世界性的音乐教育改革,我国也启动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在 总结 我国新时期音乐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创造性的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课程目标、 内容 标准等一系列新的教学规范和要求,是一个具有纲领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在某些方面具有与国际音乐教育接轨的意义。《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从表面上看,似乎是针对基础音乐教育而言,但事实上高师音乐院校作为培养基础音乐教育人才的重要基地,《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实施的成效如何,却与高师音乐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有直接关系。所以在基础音乐教育进行改革的时候,高师音乐教育改革也必须相应地行动起来,而且要走在前面,去思考这样一个最基本问题: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基础音乐教育师资?本文以为合格的基础音乐教育师资应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相当的教学能力。这两方面或许是将来基础音乐教育师资必备的条件。而当前的高师音乐教育又是一种什么状况呢?从课程设置看,依照的仍然是20多年前

颁发的大纲,沿袭着专业音乐院校的一套教学模式,这很难培养出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和相当的教学能力的学生。 目前 ,高师音乐教育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以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高师音乐教育在具体操作上培养目标不明确。当前,从事高师音乐教育的许多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自身人文知识的缺乏制约了他们的全面教育能力,在技术领域或许有深度但没有广度,他们以培养所谓的“演奏家”或“演唱家”为其教育目的,这与高师音乐教育的总体目标是相悖的。无数的事实已证明,仅有专业技术的人是难以走向艺术颠峰的。在高等音乐教育之中,我们知道,其专业学科的划分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的融合体。因此,向多学科的跨越式学习,是高师音乐教师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明确高师音乐教育目标的先决条件。只有具备这一条件的高等教育师资,才有可能培养出合格的基础音乐教育师资,从而使我国的高师音乐教育逐步迈向其真正意义的教育目标。

其二,高师音乐教育往往忽视了教育、心 理学 科课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常常忽视了教育学科课程,这些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严重 影响 了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从事教育行业的素质结构。有些在学校里的优秀学生,却很难胜任基础音乐教学任务,这或许并非他(她)的技术、知识水准不够,而是不知道该如何教书,这首先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的匮乏使然。所以,将来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必须要重视教育学、心理学科课程的建设。

其三,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滞后。在信息时代,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这样难以培养创造性人才。 科技 在教育中的 应用 ,是教育史上的一次革命,极大地冲击了以课堂、教师、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体系。教师若能自如地对高科技信息技术加以利用,将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必然会提高教学质量。问题是,现今的许多高师音乐教师不能很好地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教学效果当然很难奏效。所以,要真正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就要充实高师音乐教师的高科技技术应用知识,要想尽一切办法补这一课。

针对以上 问题 ,本文以为要保证《全日制义务 教育 音乐 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顺利实施,高师音乐教育就要重识以下六点:

第一,要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教学理念。高师的技能课和 理论 课都应该树立音乐的美学意识,注重音乐的美学属性,突出音乐 艺术 的审美功能,克服“重技轻艺”的不良倾向。把声乐和钢琴等技能课变成艺术美的表现和创造的课程,使学生能具有良好的审美修养。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总是受—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 学习 理论的支配。长期以来,高师音乐教学受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 影响 ,教师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则是被灌输知识的对象,忽视了对他们能力的培养,突出表现在声乐、器乐等技巧课的教学中。这种课带有较强的“口传心授”性,老师有绝对的权威性,学生通常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老师怎么教,学生便怎么学。这种方式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的同时,也丧失了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美感意识。没有互动的高师音乐教育怎能培养出可以胜任《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合格基础音乐教育人才?

第二,要构建 中国 音乐理论课程体系,重视“母语”文化教育。近百年来,我们的音乐教育居于“欧洲中心”一隅,已成不争的事实。我们近百年一贯制的这种音乐教育模式,严重地忽视中国音乐——本土音乐教育。然而,包括55个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内的多元一体之中华母语音乐文化,博大精深,底蕴丰厚,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所以,在有师资条件的高等艺术、师范院校,要尽可能早地将中国音乐理论课程体系构建起来。若条件不足,也可将此课程先列入专业选修课范畴,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从其它艺术学科的专业学科的构建经验看,大量的相关选修课程对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有重要的作用,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及创新能力影响极大。我们深信,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中的“母语”文化的重视,对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大有裨益。

第三,要放眼世界各民族,实施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已成为国际音乐教育 发展 的总趋势。联合国于1996年4月在澳大利亚召开世界多元文化会议,讨论了世界多元文化的共存与发展问题。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则在制定的《世界各文化的音乐政策》中指出:“世界各文化的音乐,不论从个体还是从整体来看,都应该在广义的音乐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任何音乐教育体系都应接受由多种文化形成的音乐世界的存在事实,以及对其学习和理解的价值,并把这一观念作为音乐教育的新起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教育呈现出两种态势:发达国家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继续发展,发展中国家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意识逐渐兴起。发达国家大都一致认为音乐教育必须融合多元文化与本土文化。美国《国家艺术教育标准》所规定的九大音乐学习领域中包括了“理解世界各类音乐”;长期采用传统英国音乐教育模式的澳大利亚,英国文化的主导地位也被多元文化所取代。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尼、马来西亚、南非和阿根廷等国,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就我国而言,建设以多元文化价值观为基础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亦将成为必然。我们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有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作为全民音乐素质教育的母机的高师音乐艺术院校,这种多元音乐文化的课程建设非常必要。

第四,要加强综合性课程建设,鼓励开设选修课程。从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经验 分析 ,综合性课程建设将是高师音乐理论课程改革的趋势,它可弥补分科过细造成的缺憾。综合性课程的特点是大量交叉学科的横向综合,整个学科体系将更加完善成熟。在高师音乐理论教学中应合并《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和《中外音乐欣赏》课,肢解这三门课的结果是——学生对中外音乐 历史 发展及相关作品的理解与认识是零散的;合并《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初级和声》课,这对学生的整体知识结构之建设有益。另外,在作曲时《和声》、《复调》和《配器》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所以,所谓的作曲“四大件”也没必要那样细分,细化的结果是——学生什么都学不好,什么也不会用。要增设《音乐美学》和《音乐教育心 理学 》等,调整《民族民间音乐》课的教学 内容 :《音乐美学》对提高音乐理论水平、指导音乐实践等有重要作用;《音乐教育学》是介于教育学、心理学与音乐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从整体上阐明音乐教育与教育心理的理论和 方法 ,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的学科。在《民族民间音乐》中增加一些世界音乐的教学内容。由于历史的原因,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我们对相关国家、民族音乐之音响资料、文字资料收集得较少,世界民族音乐的教学至今仍然是高师音乐教学的不足之处。随着 时代 的发展,世界范围的文化交流不断增多,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开设此课将不会太困难。

第五,要重新认识音乐实践课程的重要性。音乐教育工作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事业,这就要求从事这项事业的人善于将音乐理论顺利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就 目前 我们的高师音乐教育而言,“重技艺轻文化”的态势有增无减。就“技艺”来说,无论是偏重声乐还是器乐的学生,大都是入学后一首乐曲唱(弹)到底。走上 社会 之后,无法完成即兴伴奏和大众化的声乐作品的。所以,高师音乐教育只有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才能够培养出真正合格的、符合《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的基础音乐教育师资。因而,把《艺术实践》(包括实习)作为一门重要课程来对待,它适应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为学生提供了艺术锻炼和教育实践的机会,提高了音乐教学能力和组织音乐活动的能力,学生在艺术实践中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在专业学习上存在的不足,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

第六,要重视 现代 教育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 应用 。 科技 的发展为教育技术的普及奠定了基础。教育信息化使高师音乐课程的教与学更加直观有效。美国在1994年制定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将现代教育技术明确地纳入到艺术学科的创作、审美及教学活动之中。该标准指出:“技术的力量拓宽着今天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对各种条件的利用及选择的范围。新的技术使学生能够尝试大量解决问题的可能和途径;发展中的教学技术在艺术教学中显露出日益重要的作用。电脑在教学实验中可以创造出无法想象的效率和机会。这些技术应该立即投入使用。人机声像对话如果得以恰当的运用,可以对创造性思维技巧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目前,我国音乐教育正值全面发展时期,美国的相应做法我们值得借鉴,并尽可能促成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的优化。

上一篇:城乡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课后辅导方案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