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实施方案范文

时间:2024-02-23 11:46:36

思政教育实施方案

思政教育实施方案篇1

沈文虎,陕西理工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室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理论研究、德育思想研究。

(陕西理工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1)

摘 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课程实施方案颁布后,在我国高校掀起了新一轮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课程改革热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积极探索,锐意创新,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新课程实施方案长效机制。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途径;方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课程实施方案于2005年经过中央审定颁布以来(简称“05新方案”),这既是我国实施高校思想品德课以来实践经验的历史总结,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课程改革的新成果,将是我国高校现在和将来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必须立足现实、放眼未来,积极探索,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新课程实施方案长效机制。

(一)高质量实施新课程方案,领导重视是关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05新方案”首先开设的第一门课程,无疑对其他三门课程的下一步开设具有探索、引导、示范作用,必须要高度重视,打好主动仗。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高等学校更是责无旁贷。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全体教职员工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机制。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强调指出:“高等学校党委要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学校要有一名副书记和一名副校长主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校宣传、教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等部门要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共同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从实际工作现状来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在许多高校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多工作布置多,具体检查落实少,领导讲话总结多,具体人、财、物投入少,出现以会议落实会议的空对空现象,表面上雷厉风行,立竿见影,实际上雷声大雨点少,遇到实际问题如人员培训,教学计划,资料建设、课时落实等则采取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甚至一些学校借这次新课程方案调整之际,“名正言顺”地削减课堂教学课时,正如一些人戏称的那样“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一片加强声中削弱了”。当前,一是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成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方案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统一规划、协调和指导新课程方案的实施,保证教学计划、教学课时、经费投入、人员到位;二是要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特别是要结合新课程方案实施,对形势与政策、大学生社会实践、师资队伍建设、贫困家庭学生资助等工作制定统筹规划和具体措施;三是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制度,严把思政理论课教师准入关,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任职条件及专业理论背景和知识结构,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专兼结合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四是要及时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营造关心和支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规范使用全国统编教材是基础。

教材是一课之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全国高校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推出的第一本教材,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本教材是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及《及其实施方案》的精神,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由、教育部组织全国力量统一编写,中央政治局常委审定批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提纲,保证了教材的科学性、权威性、严肃性。新编教材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和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成果,充分反映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基本经验,充分反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比较有针对性地回答大学生关心的理论问题。为此,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出版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未经、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再自行组织编写、出版发行各种名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要认真吸取“98方案”实施过程中,各种类型教材“泛滥成灾”的经验教训,全国统编教材、各省统编教材、各高校自编教材,三足鼎立,各自为政, 虽然体现了各方面不同特色,不乏优秀上乘之作,但也不乏互相抄袭、粗制滥造的教材充斥校园,或者因为公共课销量大,成为少数高校教材发行部门与教材出版商赚钱赢利的工具。一方面,增加学生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严重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声誉。

(三)认真做好教师培训工作,切实加强“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

“基础”课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对思政理论课教师的政治素质、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思政理论课的独特地位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要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信念,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课堂内外都要有较强的亲和力。“基础”课教师必须要真信、真懂、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做教书育人的表率,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党和人民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师寄予厚望,思政理论课教师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从目前的现实教学实际来看,离实施“基础”课新方案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部分教师在思想认识上还有不同看法,肤浅地认为“基础”课就是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简单相加,只要以前讲过“思想道德修养”或者“法律基础”课,自己轻车熟路,无需下功夫再认真备课,二是“基础”课本身是过去“98方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融合,新课程方案颁布以前,各高校大多是由主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总支副书记、辅导员兼职教师讲授“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课则由系统学习过法律专业的兼职教师或专职教师讲授,但目前两门课融为一体,对于没有讲授给“法律基础”课的教师来说,知识结构不足。三是“05方案”课程设置改革的幅度较大,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又是最先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而我们的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的内容又缺乏充分了解和把握,新课程的普遍开设也缺少试点经验可借鉴。因而解决广大教师现有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教学经验与新课程教学内容之间不相适应的问题,就显得十分迫切。

切实做好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在2006年新学年开学之前,按照教育部负责组织中央部门(单位)所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和各省(区、市)相关课程教学协作组成员的培训;各地教育部门组织本省骨干教师的培训;各高校负责本校教师的培训和集体备课工作的三级培训要求,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培训和省级教育部门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基本都已顺利完成,但各高校内部任课教师的全员培训,少数高校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任课教师只好仓促上阵,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给学生讲授。还有少数教师仍在沿用以前的内容授课,因此,必须加大对任课教师的全员培训,吃透吃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教材的基本精神,尽快熟悉和掌握新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基本要求以及新教材的编写原则、编写思路、逻辑结构主要内容,全面掌握教学重点、难点、热点,切实保证新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全员培训,使广大授课教师充分认识实施“05新方案”的必要性和重点性,实现思想、认识的“四个统一”即“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关于调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决策上来,统一到中央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新方案的部署上来,统一到中央关于教材编写的决策和审定教材的基本精神上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崭新的课程,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把新教材的内容传输给学生,让每位学生喜欢,并终身受益,这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还要求教师具有高超的的教学艺术,良好的教学艺术,依赖于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一是积极借鉴实施“98方案”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课堂演讲法、问题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专题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关键在于:一要根据新教材教学内容的需要;二要从目前教师的知识结构现状出发;三要真正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学习接受心理需求。从目前的教学实际及教师知识结构来看,可以采取逐步过渡的办法,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专题式教学法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教材内容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整体性和综合性较强。但从教材的总体结构看,仍可以大致分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大专题部分,具体到教材的内容体系,新教材的绪论和第一章至第四章可以归结为“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部分,包括人生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教育等,这一板块属第一大专题,可仍由原来讲授“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师讲授;第五章至第八章共四章内容,主要论述社会主义法律在公共生活、职业生活等主要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具体规定,第七章、第八章则主要是引导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第五章至第八章可以归结为“法制观”教育第二大专题,这四章内容可以由原来讲授“法律基础”课的教师承担,这样安排教学既照顾原有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经验的前后衔接,也使教学质量基本得到保证,同时也可以作为目前教师边教学、边调整和补充知识结构的过渡形式,又为广大教师充分理解和把握教材体系,熟悉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创造了条件。但这种专题教学也有其不足,一是教师之间相互衔接容易造成个别混乱,二是课程体系的整体性,相互之间的逻辑结构,容易产生脱节,这是需要两个专题教学教师之间相互注意沟通、协调的。这样安排教学工作,一方面,符合、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另一方面,目前教师队伍知识结构现状也能满足教学要求。

2.实例教学法

“基础”课教学必须要结合一年级新生入校,由中学生到大学生转变的这一实际特点,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选取发生在大学校园内外的典型事例,特别是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正、反两方面生动事例,进行实例教学,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例的比较和分析,引导大学生在典型事例比较中思考,在分析中选择,为自己将来的大学四年生活乃至一生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迪,教师在教学中切忌刻板教条,从案例书中选材料,照本宣科,可直接选取发生在本校、本系的优秀校友的先进事迹,甚至高一年级同学中作出突出成绩的在校大学生的事例,如理工科学生选取一些在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获得国家专利,文科大学生则选取毕业的或在校大学生中一些诗人、作家的事例,也包括考研、个人成功创业、在国内外文体活动、英语竞赛中获奖等典型事例,还可选取发生在校园内外的一些学生沉溺网吧、荒废学业、打架斗殴、违反校纪校规,甚至违犯国家法律走上犯罪道路的在校大学生反面事例组织教学。讲述这些杰出校友、系友在校学习成长经历,取得的成绩,既对在校大学生具有激励、鞭策、鼓舞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人生理想抱负,贴近大学生生活、学习实际,使大学生感到自豪,增强自信心,使广大同学感到真实可信,赶有目标,学有榜样,又使“基础”课洋溢着与时俱进的青春时代气息。选取大学生中违法犯罪的反面典型事例,分析这些大学生如何一步步沦为罪犯的经过,则对在校大学生具有启迪警醒作用,帮助大学一年级同学选择自己正确的成才之路,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对大学生无疑具有较强的启发教育作用,使“基础”课真正成为每位大学生人生成长的“良师益友”。讲述过程,力求语言准确、言简意赅、形象生动、但不可过度渲染,讲成奇闻异事的“故事会”,实例教学所选取的事例必须具有真实性、典型性、教育性、启发性,尽量精选发生在本校、本系的活生生的正、反事例,让大学生感到真实亲切,对大学生的思想触动较大。讲述时要“少而精,管用”,点到为止,画龙点睛,升华主题。实践证明,实例教学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吸引力。

3.课堂演讲法

课堂演讲法是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所组织开展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分课前十分钟演讲和课后演讲两种形式。这两种教学方法都有别于学校组织的学生课外活动――演讲赛,只选取学生中具有演讲才能的优秀学生代表参加,课堂演讲则不然,要求授课班级人人参与,共同得到提高,从教学实际效果来看,学生参与热情很高,很受学生欢迎。根据学生进校后,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分别以“我理想中的大学”,“进入大学后的感受”、“我怎样度过大学四年生活”为主题组织授课班级学生演讲,每人限时3分钟。既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内心所思所想,有话可讲,讲出自己的心里话,相互交流思想,共同提高,又对学生的语言表达,临场发挥综合素质是一个提高,特别是平时性格较内向、不爱说话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在公众场合讲话锻炼的机会。通过这种课堂实践教学方法,调动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相互心理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提升教学效果。

当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并不只有以上三种,如研究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都可以积极引入教学,力争使“基础”课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手段丰富多彩。不断提高“基础”课的教学效果。

实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新方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唯有如此,才能不辱使命,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新方案实施落到实处。

思政教育实施方案篇2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案例教学

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它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更好的实现中学思想政治课智育、德育功能等,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意义

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目标和原则的指导下,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思想政治方面的典型案例,将学生引入到思想政治案例情景中,深入角色分析案例,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等方面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符合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发展规律的一种新的教学体系,能促使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也有一定的作用。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缺乏好的案例,教师在对案例的选择上缺乏针对性,在案例的筛选上质量不高,使案例教学的效果受到影响;其次是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容易使教学秩序失控,学生讨论案例时容易跑题且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积极讨论、发表言论,有的学生只在旁倾听,不发表意见,这样使教学讨论过程中出现断层,并没有发挥好案例教学应有的优势。再次案例教学是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不在乎能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重视的是对答案的思考过程。这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很高,但目前教师的素质有待加强。最后,案例教学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因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做大了的课前准备。如搜集、筛选、编写案例等工作需要大量的精力,如果没有很好的激励、奖励措施来调动教师和学生提高教学效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模式将无法顺利的展开,其教学优势将无法发挥出来。

三、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实施措施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观念是教学改革的灵魂,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教育观念中产生的,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有效开展的前提。教师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中起着示范和引导作用。在整个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要把自己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的评价等教学相关内容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案例中,在这些内容中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就显得特别重要。其次,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对教师道德和能力方面的要求。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作为一名中学政治课教师,应该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修养。首先教师应该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教育观。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所涉及的内容范围很广,并且与其他学科相关联这就要求教师广泛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最后,要求教师紧跟时代步伐,有现代化的教育能力。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知识更新很快。因此这一方面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防止教育知识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主动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观察,创新思维,主动地利用多种方式或渠道搜集案例,获取有用案例信息,并能够有问题意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备反思意识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中,由于侧重的是案例分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存在很多的交流与合作,作为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在课堂中的言行不断反思,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勇于改正,实现自我不断学习和成长。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对学生的要求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中学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来开展。针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特点,对在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环境下的学生提出了下面几个方面的要求:

1.1.1在案例呈现前学生应具备基本的知识背景。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顺利展开的前提是学生必须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因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是以对案例的分析为核心的,主要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探讨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在案例呈现前没有相关的理论知识或者对相关的理论知识的概念都没有理清楚,那么即使对案例了解的再熟悉、阅读的再仔细也无法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获得的只是对案例所描述情景的感性认识,并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也不会达到教学目标,学生的能力也无法提高。

1.1.2在案例呈现中学生要认真阅读案例。一般情况下,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在展开前会把案例相关材料发放给学生。因此学生要对发放到自己手中的材料认真阅读,搜集相关有用信息,并积极思考、分析,对案例进行一个大体的了解,形成初步的解决方案。在这个阶段如果学生没有认真阅读、思考的话,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就需要花费不必要的时间去重新阅读、熟悉案例,这样就会影响到教学效果,甚至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1.1.3在案例分析中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在精读完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后,要搜集有用信息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而这个有用信息就是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学生要主动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中,开动脑筋并从多个角度来分析,甚至是利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来回答,最终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必须选择具有积极性、思想性不能与课堂教学相脱节的方案。总之就是理论联系案例中的实际,联系学科、自身的实际。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有利于中学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等,它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符合新课程标准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总之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是一种能够很好实现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有效教学模式,应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申屠待旦.中学政治优化教学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6)

[2]王蒙.采用案例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J].教育艺术在线,2010(9)

思政教育实施方案篇3

关键词:高校;主题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运用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1-0142-02

主题教育是指把具有一定特征的某种基本思想作为核心内容,在学生工作处、团委、班主任、辅导员和导生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组织开展的,并在活动中使教育主题得到充分体现的一系列以自我教育自学成才为组织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载体。在当前国际环境急剧变化的大环境下,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题教育应如何设计、如何开展以取得实效,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一、主题教育的分类

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注意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因此,主题教育的主题应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者以战略的眼光,站在历史的高度,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深入领会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详细考察高校自身所处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在明确学校自身的办学定位及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状况来确定。据此,主题教育的类型主要包括:

1 形势主导型。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许多国内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内的大事及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因此,应全面了解大学生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捕捉大学生关心的最敏感而且最具有教育意义的问题,将其纳入教育主题的备选项目中。

2 政策主导型。近年来,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又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出意见、通知,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策指导,这也是主题教育的重要方面。

3 思况主导型。总的来说,全国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具有一定的共性,每一所大学的学生思想状况又有其独特的个性。因此,必须在广泛搜集信息,了解全国大学生的总体的思想状况,分类了解不同层次的高校学生的思想状况的基础上,适时地通过问卷、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本校学生的思想实际,把握其关键问题,制定切合本校学生思想状况的教育主题。

4 定位主导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进行了结构性调整。前几年,全国高校都对自己的办学目标进行重新定位,以便制定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战略目标和实施方案。每一所高校的科学定位。都是根据自己的办学传统、资源条件、特色、优势和当地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其对学校的期望来确定的。不同的学校,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思想政治品德方面除有一些共同要求外,在质或量方面的要求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2l世纪,高校作为社会的思想文化基地,承担着培养学术型、应用型和管理型的复合型人才。

5 特色主导型。我国国土面积大,高校分布广,每所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学校所处的地方性的微观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也有所差异。学校要明确意识到自身所处的地区性的小社会环境与全国的大社会环境的差异,全面考察本地的各种资源的历史和现实状况,分析其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挖掘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主题教育中充分体现出来。

6 审美主导型。审美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大学生在应试教育模式下由于情感的冷漠和审美的缺失,使得一部分学生对审美教育漠不关心。高校应通过多种途径,根据学生自身的喜好和观念。依托校园环境、建筑文化和校园文化,从形式和内容上加强审美主题教育,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

7 案例主导型。案例是现实生活的缩影,是主题教育的支撑材料,所以案例收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特殊手段,起着重要的作用。广泛收集和向学生介绍一个个真实性的、富于时代性的、典型性的案例,可以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贴近生活,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主题教育的实施及其原则

1 制订主题教育方案。主题教育方案的制订要走群众路线,集思广益,力求完善,力求实效。一般情况下,在一个学年结束的时候,结合国家政策及国际国内形势,由学生工作处将学校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制订的初步方案(确定主题内容及活动开展的形式),在学年工作总结及下学年工作布置会上宣布,以便让学校全体专职的学生工作者对下一学年的主题教育活动胸中有数。然后,利用暑期进行调研,向各院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和辅导员广泛征求对主题教育活动设计方案的意见,并根据意见作“修订――再征求――修订”的反复修订工作,直到形成比较完善的方案。新学年开始即将方案形成学校文件,下发到各职能机构,并开会研究部署具体的实施方案。

一个完整的主题教育方案包括开展主题教育的目的、指导思想、主题内容、活动安排、活动方式等方面的内容。由于每个主题各不相同,也就各有特点。但就活动形式而言,应多种多样,如扮演式、咨询答疑式、专题报告式、节日纪念式、现场体验式、经验交流式、才能展示式、专题辩论式、实话实说式和娱乐表演式等形式。

2 主题教育方案的实施原则。要达到主题教育的目标,还需要组织、协调、控制、检查、评估和总结等一系列重要的管理环节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贯彻以下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大学生主题教育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必须充分肯定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把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引导人和发展人放在首要地位。根据不同学生群体之间的差异,把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与寻求共同的理论规律结合起来,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做学生之所需,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切实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形成大学生主题教育内容针对性强、活动形式新颖、学生乐于参与的良好局面。

(2)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原则。“理论若不和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理论为指导,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大学生主题教育是以教育为目的而开展的活动。教育是目的,活动是载体,大学生是教育和活动的对象,而主题则是活动的内容和教育的着力点。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大学生主题教育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去教育人、引导人和发展人,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把

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活动的出发点和目标;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理论揭示人的思想形成的原因及大学生主题教育的功能;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灌输”的理论揭示开展大学生主题教育的必要性和所应采用的。基本方式。强调灌输理论并不意味着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硬塞进人的头脑,而是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自己的切身经验去理解、掌握和发展。

(3)系统性原则。就是要围绕学生发展这条主线,系统地开展主题教育,避免出现思政教育零敲碎打的现象。坚持系统性原则就是将成长、成才、成功三者作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贯穿于思政教育的全部过程。这就需要学校各部门的协同配合和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各教育职能部门制订的教育活动计划既要各有侧重,又要相互渗透,互相衔接,以形成教育的合力。

(4)构建长效机制与不断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创新是发展的灵魂,也是开展大学生主题教育的必然要求。大学生主题教育由于其本身时效性、针对性和阶段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它不能固守旧的方式方法和内容,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它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活动的持续时间短,活动主题的多样化也使得单次活动的效果难以巩固和延续。因此,只有根据时代和现实的变化不断创新活动思路和方法、构建活动的长效机制,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极探索与大学生发展相适应的活动运行机制、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进一步增强大学生主题教育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染力。

(5)循序渐进、主题深入性原则。主题教育的开展不应是做完工作总结就算完成了,而应循序渐进、坚持不懈、持续引向深入。每一学年的主题都是学校实现育人总体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终都是为培养合格的学生这个目标服务的。因此,每一个学年结束,都只是意味着集中的主题教育阶段性结束,后续的和风细雨式的教育阶段又开始了。要把一个主题教育循序渐进、引向深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需要长期的不断的努力,才能逐步凝结成良好的学风、校风。

(6)内容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原则。高校教育的主题是全校学年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但不是一学年思政教育的唯一内容。由于政治形势的不断变化,各种影响社会生活的重大事件往往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发生,有可能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急需高校思政工作者做出及时的反应,需要把最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地结合到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中去。

思政教育实施方案篇4

【关键词】高职 思想政治课 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5-0024-02

一 高职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价值

案例教学指教师通过典型案例,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启迪学生思维,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实就是尝试着把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由单一的灌输教学方式转化为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比较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成长需求,能够满足大学生求知和发展的需要,能够集中学生的情感和力量,能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能通过案例教学的不断运用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在思想政治课的案例教学中,通过参与分析和讨论,不仅使学生真正掌握了基本政治理论知识,还充分开发了学生的潜能,提高了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竞争和合作的意识,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得到很好的保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者重视案例教学的运用,它避免了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对提高教学效果确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 高职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

1.教学案例选择耗时费力

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基本问题是如何把教材的基本理论观点完整地贯穿到适当的案例中,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体系和案例完美的结合。案例的选择和使用是否恰当是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所选案例必须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因此,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渊博的知识,还要求教师转变以往传授知识的角色,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运用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对所讲授课程和课堂有极强的驾驭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更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认真选择教学案例以及提升自身各项能力。

2.教学案例的呈现和教学实施方式单一

在案例教学中很多老师只是按照案例本身的传统逻辑和思维惯性去讲解案例,用单一的文字方式展示给学生,不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不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欣然接受和认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更有教师把案例教学当成了纯粹举例子,甚至是临时发挥的教学案例,结果只是讲了很多生动的故事,学生热情高涨,却不能从中领会教育理论的内涵,达不到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目标。因此,案例教学实施方式的简单和单一化不能多层次、全方位地呈现案例文本,对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不能产生多维良性刺激,导致课堂教学沉闷无趣,案例教学的有效性得不到提高和强化。

3.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欠佳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具有独特的优势,也存在局限性。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并非所有的章节、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讲授。部分老师仅依靠案例教学法,不顾教学环节和情境,机械地滥用案例教学法,课堂上案例教学覆盖了所有内容,结果学生不知所云,达不到教学目标。案例教学必须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能充分发挥其长处,形成巨大的合力,切实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性。

4.案例教学测评机制有待完善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仅凭主观判断选择教学案例,必须选择结合教学内容,符合教学需要,学生易于接受的事例。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结束以后,教师必须及时地总结案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是否真正发挥了作用,对案例效果进行明确的评价,而进行评价必须有完整的测评机制。目前,在思想政治课中采用案例教学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缺乏一个完整的测评机制和行之有效的测评原则,存在诸多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制约了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实施和推行。

三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的选取和运用原则

案例的选取直接影响到案例教学的实施,有恰当的案例才能保障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和功能得以显现和发挥。选取案例是上好思想政治课的一项基础工作,不能随意为之,在选编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政治性、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结合原则

高职院校在选择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的过程中,要注意案例的政治性、思想性和科学性。选取的案例要真实具体、符合科学规律,并且要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要符合党政国策要求,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和立场,要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不要随意捏造虚假和低级案例。政治性、思想性和科学性不强的案例会失去其教学的意义和效果,甚至会给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更无法培育出德才兼备的大学生。

2.典型性、针对性和时效性相结合原则

典型性是案例的基本特征,因为案例本身具有较强的典型性,才能从案例的分析中形成对事物或问题的一般认识。教师选取的案例要有针对性,要与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相对应,达到以案例说明特定道理的目的。案例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往往比较抽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取恰当的、有针对性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思想政治课是时代感很强的一门学科,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把握时代脉搏,关心国家大事,把国内外重要时政融入教学中,使思想政治课更富有时代气息,尽量避免陈年旧事,要把握时代性,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因此,案例的选取要坚持典型性、针对性和时效性相结合的原则,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 高职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实施和应用的有效途径

1.精心设计高职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环节

选取、讨论和总结是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实施的三个环节,材料的选取是案例教学的基础,讨论是案例教学的关键,总结是提升学生认知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收获环节。课堂上案例教学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以学生为本,精心设计,使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思维实际相符合。帮助学生掌握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从而达到拓宽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净化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

2.加强对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注重实际调查,系统开展高职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跟踪社会热点和高职学生的关注目标,及时修订教学案例,形成比较全面的高职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体系。认真研究开展案例教学的基本规律,并应用于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高职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的培育和引导,及时总结案例教学的得与失。教师要积极发动学生参与搜集、编写和讨论分析教学案例,师生共同努力找到解决教学问题的最佳方案,学生在动手动脑的案例教学中具备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注重案例教学法和其他教学法相结合

思想政治课运用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但是,要运用好案例教学并非易事,必须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选出最具说服力的典型案例,并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给学生,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评判、总结,得出具有规律性的结论。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真实反映和联系国内外社会实际和发展趋势,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重要方针政策。切实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需求与思想上的困惑,澄清学生认识上的误区。做到关心时势、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以理服人、以情育人,在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4.加强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与教学案例资源建设

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导者,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广博的知识面,而且要有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强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引进思想政治教学名师,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以老带新,培养出热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兼职结合的科研团队。另外,还需组织思想政治课教师收集、编写教学案例,相互之间积极交流案例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案例教学的最佳方法,逐步建立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资源体系,实现资源共享。

5.完善高职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测评机制

案例教学测评机制是把案例教学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根据案例教学的具体实际,运用各种方法对案例教学过程中的每个方面进行测评,促成它们之间完整有序地完成教学目标,并最终实现案例功能的运行模式。完善高职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测评机制能够更好地检测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以及实现程度,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接受情况和满意度,还可以通过测评掌握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情况,以及学习兴趣是否被激发出来。因此,在遵循思想政治课教学规律和原则的前提下,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积极完善案例教学测评机制,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功能,更好地服务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苑申成.思政课案例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评论,2009(2)

思政教育实施方案篇5

课程,基于落实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基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

才培养模式的背景;并且结合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技术立校、文化育人、开放办学、服务侨乡”的办学理念,在课程建设方面形成了

“注重实践性、融合职业性、体现开放性、凸显互动性”的特色。

[关键词]高职院校“基础”课课程建设特色

[作者简介]邓复群(1964-),男,江西南康人,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民商法

学。(广东江门529090)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5-0108-03

高职院校如何做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化而来,

实施后,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我们进行更加规

(以下简称“05方案”

“基础”)课程的课程建设,笔者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江范化的建设。我们的课程建设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

门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为例,着重从课程特色的角在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探索、课程网站建设等方

度来探讨高职院校“基础”课程的课程建设问题。我院的“基础”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我院“基础”课程的

课程是由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和“法律基础”课程合并转主要特色是注重实践性、融合职业性、体现开放性、凸显互动性。

一、高职院校“基础”课程建设为何要注重实践性,融合职业

性,体现开放性,凸显互动性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首先有几个关系问

题需要厘清:

1.如何处理课程建设中的规范与特色的关系?笔者认为,

规范是政策,是制度,是前提,是基础。如党和国家关于加强和

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政策文件,教育部关于高校思

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实施方案(“05方案”),省委省政府和教

育厅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等规定;特色

是实施,是措施,是教改,是亮点。讲特色不能离开规范,讲规范

不能离开特色。

2.如何处理课程建设中各高校的共性与个性(特色)的关

系?笔者认为,一方面,课程本质上是思想课、理

“基础”政治课、

论课,而非一般文化课(通识课)、技术课、技能课、工具课,应防

止将本课程急功近利化和庸俗化;另一方面,课程又属于

“基础”

修养课,应有针对性和个性化,应防止脱离现实、脱离学生、脱离

培养目标、脱离专业特点的无的放矢。我们的课程建设既有与

本科院校和其他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共同之处,也有与其他

高校课程建设的不同特点,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和注意提炼课

程建设的特色,以便进一步促进今后包括教学改革在内的课程

建设。

从共性而言,高校“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

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本课程建设的目标定位是:以人为

本,为学生健康成才施教,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把本课程建设

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优质课。从个性而言,基于落实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基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的背景;并且结合我院“技术立校、文化育人、开放办学、服务侨

乡”的办学理念,我们在课程建设方面形成了注重实践性、融合

职业性、体现开放性、突显互动性的特色。

二、我院“基础”课程建设如何注重实践性

我们认为,提高高职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关键在于践

行。因此,我们在保证本课程理论教学基本学时的前提下,特别

注重抓实践教学环节。

1.在本课程教学大纲中规范了实践教学的相关内容。明确

了实践教学的目的、途径、主要形式和学时。我们把实践教学的

途径分为“第一课堂”和。“第一课堂”

“第二课堂”“第三课堂”

实践教学是指课堂实践教学,主要形式有:专题性的案例教学、

讨论课、辩论课、调研心得交流课等;

演讲课、“第二课堂”是指

课堂外的校内实践教学,主要形式有:指导学生社团文化活动

(如求是学社)、校内调研、“第三课堂”

学生课题研究等;是指校

外实践教学,主要形式有:组织参观访问校外实践基地、指导学

生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三下乡活动等,特别是基于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对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与学生

顶岗实习叠加实施进行了尝试和探索。这里特别需要探讨的问

题是“叠加教学”模式:首先要明确,完整意义上的工学结合,逻

辑地包含实施思政课“叠加教学”;将本课程延伸到企业是“三全

育人”(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必然要求;在高

职院校推行“叠加教学”有助于在高职生实训或实习期间,有效

开展本课程教育教学活动,弥补过去高职生顶岗实训、实习期间

思政课缺位的缺陷,满足他们顶岗实训、实习期间对思想政治教

育的需求;可将本课程实践教育教学延展到企业,有助于实现全

方位的工学结合,推动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模式改革跃上新台阶;

有助于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与针对性,使其成为精品课程

和品牌课程。其次,要建立健全“叠加教学”的制度与机制,拓展

“叠加教学”的方式、方法:(1)要整合学校、企业教育资源,校企

;采取依托网络、

携手实施思政课“叠加教育教学”(2)“QQ群”、深

入企业调研、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活动、搞专题辅导报告等多种切

实可行的方式、方法和途径,送思政课到企业或其他实训岗位;

(3)“叠加教学”要靠制度与机制来加以保障;(4)边试验、边探

索、边总结、边提升。

2.建立了长期合作的本课程校外实践基地。如江门市华侨

博物馆、江门市档案馆、广东宝力电器有限公司、开平富林纺织

有限公司等实践基地。我们下一步还要继续拓展一批校外实践

基地(如梁启超纪念馆)。

3.制定了本课程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方案,确定了实践教

学的分值比例及考评依据。总评成绩

100%=理论测试

80%+实

践考核

20%(其中:实践报告

10%+实践表现

5%+本课程课堂表

5%)。

三、我院“基础”课程建设如何融合职业性

1.在教学内容方面。(1)在理论教学内容方面融合了职业精

神的教育内容,在本课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

观、廉洁观教育内容中,融入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人格、

职业理念、职业态度和职业法律的教育内容。(2)课堂实践教学

内容的设计贴近学生专业、贴近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群。在教学

中,尽量做到因材施教。(3)在校外实践教学内容方面重点突出

职业适应、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的教育和引导,辅导和帮助学生

进入职业角色。

2.在教学环节方面。我院是高职院校,本课程教学根据职

业教育的要求,通过专题教学和案例教学,把教材体系转换成教

学体系;又通过互动教学法,把教学体系转换成学生的认知体

系,并进一步指导学生将认知体系转化为行动体系。(1)把专家

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师的教学体系。我们对专家编写的全国统编

教材进行研究,掌握其逻辑体系和基本内容(如职业精神、职业

理想、职业道德、职业心理、职业法律等),再结合高职院校学生

的实际情况(如学生所学专业特点、学生未来岗位群、学生个体

特点等),将教材体系科学地转化为我们教师的教学体系(包括

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2)把教师的教学体系转化为

学生的认知体系。我们对经过研究、融合、调研、备课等系列环

节得来的教学体系再加工为专题教学体系或案例教学体系,采

取互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教师的教学体系

转化为学生的认知体系。(3)指导学生把认知体系转化为行动体

系。知识贵在运用,学习重在实践。我们教师将教学体系转化

为学生的认知体系后,教学工作不能就此结束,而是应通过实践

教学、课外辅导、评价考核和教师为人师表等途径,激励、推进和

指导学生将认知体系转化为行动体系(包括职业行为和其他为

人处世的行为)。

3.探讨本课程融合职业性的案例教学法。(1)明确“基于工

作过程”的专业课教学模式将成为高职院校一大趋势,与此相适

应,在我院“基础课程”中全面推广案例教学也将成为一大趋

势。案例教学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

通过设置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等活动,让学生

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积极思考探索,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

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特点是开放、互动。在本课程教学中

恰当地实施案例教学法,能有效地改变传统政治课重理论轻实

践、枯燥乏味的状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有

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真

正落实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2)要规范本课程案例教学的基本

环节和逻辑顺序。我们认为,以下基本环节和逻辑顺序是比较

全面、合理的:第一步,陈述案情;第二步,提出问题;第三步,引

出原理;第四步,分析案例;第五步,讨论启示。(3)要明确实施案

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实施案例教学的重点是:探索一套适合

本课程案例教学的方法体系;本课程每个章、节的典型案例收

集、选取、整理和撰写(含案情、问题、原理、分析、启示);设计、制

作本课程案例教学多媒体课件。实施案例教学的难点是:本课

程如何结合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案例教

学;与职业和职业教育有关的典型案例选编、案例分析和案例

启示的撰写;本课程案例教学在全校的全面推广。(4)需要探讨

本课程案例教学与举例教学的区别问题:我们认为,案例教学与

举例教学虽然都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但二者还是有区

别的。一是二者的主体不同:案例教学是教师主导的、学生参与

式教学,是师生互动教学,信息交流是双向的;而举例教学是教

师的一种讲授,是教师的独角戏,信息交流是单向的。二是二者

的教学逻辑顺序不同:案例教学一般是从案例到原理,而举例教

学一般是从原理到案例;三是二者内容的复杂程度不同:案例的

内容比例子的内容复杂;四是二者的作用不同:案例教学主要是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举例教学是通过通俗

易懂的例子来说明原理,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四、我院“基础”课程建设如何体现开放性

1.教学团队建设的“内引外延”。(1)教学团队建设的“内

引”。我们在

2010年上半年先后邀请了省内

13位思政课专家到

我院思政部指导和讲学。专家们的指导促进了本课程教师的教

学科研水平的提高。此外,聘请了校外实践基地实践教学兼职

指导教师。(2)教学团队建设的“外延”。加大师资外出培训的力

度。近几年来,在本课程教师团队中,有

2人先后参加了为期半

年的访问学者研修,有

9人先后参加了为期

20天的“广东省哲学

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有

5人参加了北京的全国教师

培训会;有

3人先后参加了香港理工大学“高职现代教学法研修

班”。此外,树立教师社会服务的品牌。本课程骨干教师积极参

与江门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市文明办牵头主办的专题宣讲活

动。如“党的十七大精神”“职业道德教育”

巡回宣讲、专题报告

和“普法教育”专题报告等。如笔者近年来在校内外作了七十多

场大型专题报告。(3)建立本课程教师下企业调研和社会实践的

机制。本课程教师下企业调研和社会实践应该常态化、制度

化。教师应通过实践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现实视野,提高自己的

教学水平,与时俱进,更新观念。

2.教学内容方面的“延伸拓展”。(1)将本课程内容延伸到其

他相关专题讲座(如党课讲座、“学业与人生”励志讲座)。(2)将

本课程内容拓展到企业文化、侨乡文化、校园文化的教育活动

中,并组织学生直接参与有关专题文化活动。

3.教学途径的“开放多元”。除了课堂教学以外,我们还有:

(1)开设“思基础”精品课程网站学习平台。本课程主要教学资

源已全部上网,鼓励学生课外上本课程网站自习。(2)送课到学

生顶岗实习的企业中。基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的需要,对课程的实践教学与学生顶岗实习叠加实施进行尝试

和探索。

五、我院“基础”课程建设如何凸显互动性

“基础”课程建设不能仅仅局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教

师之中,而应发动全校各有关部门和师生共同参与。我们在近

年来的课程建设中,凸显了学院党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的互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与学院党委宣传部的互动、思想

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与学生工作处的互动、任课教师与班主任辅

导员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等。可以说,我们的课程建设是

在互动中进行的,我们的互动是多元的、立体的、交叉的,是与整

个学院的育人体系接轨的。

这里着重探讨师生互动中的互动教学法。关于互动教学

法,我们曾赴香港理工大学参加培训,与该校教学发展中心主任

孙建荣博士进行互动,共同探讨了互动教学法的以下四个问题:

(1)为什么“互动”?(2)“互动”什么?(3)什么时候“互动”?(4)

如何评价“互动”?

第一,要明确互动教学法对学生和教师的有利之处。促进

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促进教师角色的转

变,使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和困惑,提高教学针对性,增强

师生感情、密切师生关系,加强师生沟通。第二,要明确互动教

学设计的几个原则。与课程目标吻合,明确互动的目标性;清楚

的要求;合理分配互动在课堂教学中的比例;自己的特

“吻合”

点、个性、性格。第三,要明确“互动”什么?一是知识学习方面

的互动:利用已有知识,提问;寻求“新”知识,完成项目;分享知

识,小组讨论。二是能力发展方面的互动:小组讨论可锻炼学生

的各项能力;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可锻炼学生的分析,交流与评价

能力。第四,至于何时“互动”,应具体情况具体处理,灵活运

用。既可课前互动,也可课后互动;既可课中互动,也可课外互

动;既可课堂开场互动,也可课堂中场或尾场互动。

总之,在课程建设方面,我们要进一步把高职院校“基础”课

程建设成为教学规范、教改有力、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优质课

和精品课,真正发挥它的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复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教学[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

社,2011.

[2]申益春.案例教学法与举例教学法之辨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

思政教育实施方案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化、全球化、市场化,使高职院校育人环境日趋复杂,高职院校认识上的差距、能力上的不足等自身存在的问题,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受到影响。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从完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完善课程标准体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养机制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对策。

一、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1.高职院校育人环境日趋复杂对学校与学生产生多种不利影响。首先,网络化、全球化使得传播渠道急剧增多,各种思想引入。虚拟的网络世界冲击着大学生的眼球,多元复杂的网络信息导致大学生自我意识膨胀化,人际交往非情感化。大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更加多元、更加外放。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等法则,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等引发的不良思潮冲击着师生,考验着师生的辨别力。其次,高职学生独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不强,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导致他们在大学生活中出现交际障碍、思想困惑、压力增加等情况,心理问题也日渐凸显。以自我为中心,不会换位思考,不懂得感恩,不清楚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等等。

2.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体系存在的不足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成效。一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整体性不够。从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注重知识目标、专业能力目标的培养,综合素养目标的设定较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工匠精神的培养,口号较多,落地不够,没有完全纳入培养目标。二是课程教学设计针对性、实践性不够。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够,碎片化的学习较多,导致学习不系统、不深入,教师选择的教学案例距离学生太远,学生感受不到,更不会感动。针对身边、现实中的热点问题的分析、研讨不够,价值引领不够,容易被网络非主流观点冲击。专业课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不够,强调了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的培养,对职业素质特别是政治素质的培养和教育涉及不多或者没有涉及。其他课程没有深入挖掘育人元素,没有形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三是教育教学管理服务一体化的协调育人模式还未完全形成。理论学习与实践践行结合不够。学校专业教学体系、学生教育体系、文化活动体系、党建育人体系建设虽然有各自的方案和实施细则,但各体系间协同性不够。管理服务育人体系没有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等育人要素,没有构建以他人为中心,体现人文关怀的育人体系。四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设不完整。在育人成效方面,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不够,对其他管理岗位的评价几乎没有。对学生的评价方面,注重对理论课的考核,对实践活动课等其他课程的考核不够。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中没有形成整体考核效应,管理与服务育人岗位没有根据岗位要求设计育人指标,缺乏对育人成效的考核。

二、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策略

1.从目标入手,完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人才培养目标链。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的总要求,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如铁道类专业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根据铁道类专业特点进行细化、具体化,作为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核心内容,形成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素质目标,然后结合公共课、专业课、素养课的要求细化、落实到不同的课程中,形成课程目标内容,最后细化到课程中每一个单元、每一个项目、每一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单元目标,从而构建与专业特点相一致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链。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融合,构建“六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结合专业特点,充分挖掘党建、教学、管理、服务、实践等领域的育人资源,如铁道类专业突出“家国情怀、宽广视野、阳光心态、火车头精神”四个特质,培养、构建集“理想信念、思政理论课、课程思政、主题班会、主题文化节活动、志愿服务”等“六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如图所示)。一是理想信念教育课。将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和党性专题知识培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并实施基于党校全覆盖的党性启蒙教育(新生第一课)、党性专题选优培训即“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党员—基层党务工作者”全周期的理想信念教育体系。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通过调研、收集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典型案例、研修专题”,并针对这些内容,通过教师教学研究和集体备课,分析、归纳、提炼形成具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主流观点。学生根据发布的热点问题或典型案例、研修专题,组成项目团队,进行调研、学习、分析、讨论,形成项目学习成果并定期发布。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热点问题讨论、专题研修等—学生学习成果展示—学生评价—教师引导—总结评估”等五步教学法,实现理论学习过程与问题解决过程、专题研究过程对接,导正纠偏,引导学生应知、应会、应信。三是课程思政改革。围绕课程目标、单元教学目标,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等其他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选择合适的教学载体,设计相应的课堂教学环节,开发微视频、微课等相应的教学资源,改革知识点考核、作品考核、素养考核、育人成效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能力培养教育、素养养成教育的有机统一。四是开设主题班会课。班会是学校集体活动中最主要的组织活动之一,是学生思想碰撞和交流的场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阵地。开发并实施以“算账课”为主题的感恩教育,以“从日常行为说起”为主题的文明规范教育,以及以“红色文化、铁道文化研讨”为主题的文化传承教育等内容的主题班会内容体系。通过“算账课”感恩父母的付出、老师的付出、学校的付出。通过“从日常行为说起”文明规范教育,从见到老师打招呼,到与同学间有误会时会主动说“对不起”;从打饭、买东西时排队,到坐车时主动让座等,规范学生日常文明行为。通过“红色文化、铁道文化研讨”的文化传承教育,培养学生责任、担当、奉献、敢为人先的火车头精神。通过主题班会分享朋辈经验和体会,推介身边的榜样。五是开设主题文化节活动课。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每一个主题活动中,围绕红色文化、铁道文化等打造“一院一品”校园文化精品项目。组织学生自主开发、自主设计,基于不同专业群集“党性知识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技能大赛、文化与技术服务、才艺展示”等于一体、并贯穿全年的系列主题文化节活动,并自主组织实施,打造系列品牌主题文化节。引导高职学生在活动中既服务同学、服务学校、服务社会,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展示自己。六是开设志愿服务课。将“春运社会实践”、暑期“精准帮扶三下乡实践”、日常“学雷锋志愿服务实践”等活动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课程,纳入大学三年全周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党校选优培训课程方案,针对学生的不同年级、学生干部、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学生预备党员等提出不同内容要求、时间要求和考核要求。学生通过必选和自选相结合,实施志愿服务千日成长记录,做到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三年不断线。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实践规范,养成良好的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3.完善课程标准,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一致的课程标准体系。借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标准的开发思路,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中“理想信念课、主题班会课、系列主题文化活动课、志愿服务课”等课程的课程标准建设,开发设计包括“课程概述、课程目标、课程教学设计(含教学单元设计、活动或项目实施设计)、课程考核(含考核评价标准、活动或项目评价细则)等课程标准框架”。教学单元设计包含“单元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主要教学方法、考核评价、参考学时”等环节设计。活动或项目实施设计包含“活动或项目描述、活动或项目目标、教学设备、教学资源、考核评价、参考学时”,以及实施步骤包含“调研学习、方案规划编制、活动实施、实施检查、实施评估”等设计。

4.完善育人格局,构建六层次“一对一”全方位协同育人体系。改革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建立从学校党委委员、中层干部、党总支部委员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职员工、学生党员等“一对一”联系二级学院、专业群、教研室到辅导员、学生班级、宿舍的六层次“一对一”全方位协同育人体系。通过六层次“一对一”机制,定期参加二级学院的党政联席会议或教职工会议;定期找辅导员谈心;定期深入教研室、课堂、学生寝室和学生活动;定期参加班会、晨会;关注师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工作、生活状况,特别是学生的成长和思想动态,分析把握教育对象,及时提供指导和服务,切实帮助解决师生思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及时性和实效性。

5.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评价,构建“六结合”全过程评价体系。根据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充分挖掘岗位育人元素,细化、量化育人指标,完善质量目标,将部门(岗位)育人质量目标作为学校年度总目标,建立育人质量目标与部门(岗位)年度目标相结合的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将育人要求和育人指标融入岗位职责,建立育人成效与教职员工年度绩效评价相结合的绩效考核体系。党校课堂、党校教师评,理论课堂、理论教师评,班会课堂、班主任评,活动课堂、辅导员评,实践课堂、实践教师评等多课堂考核相结合。既注重理论知识的笔试考核,又注重日常行为与实践活动的操作考核,还有专题研修报告的汇报、答辩考核等理论考核、实践考核、专题研修考核相结合。既考核理论知识,又考核实践行为表现,既考核对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又考核实践成果(实践报告),既有基础知识合格考核,又有专题培训选优考核等,案例分析、问题论述与研修报告考核相结合,既注重过程考核结果,又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还注重学生的持续改进和提升。将学生道德意识培养与道德践履相结合,既考核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又考核道德和信仰的培育和践行,做到知信行并重,知信行合一。构建“六结合”全过程评价体系,全面考核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成效。

思政教育实施方案篇7

市科技局党组关于开展 以学习宣传贯彻《实施纲要》为主题 的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 局党支部: 今年是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的第一年,根据市纪委临纪通字[2005]4号《关于开展以学习宣传贯彻〈实施纲要〉为主题的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的通知》的精神和要求,经局党组研究决定,集中一个月的时间,在全局党员干部中开展以学习宣传贯彻《实施纲要》为主题的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为组织好这项教育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中纪委第五次全会、省纪委第四次全会、市纪委第二次全会精神,着眼于提高反腐倡廉能力,全面学习领会《实施纲要》的基本精神,正确把握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关系,深刻理解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以改革统揽预防腐败各项工作的深刻内涵,以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根本,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目标,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进一步增强贯彻执行《实施纲要》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深入推进我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文秘部落 二、活动时间 2005年7月20日至8月20日。 三、主要活动内容 1、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实施纲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腐倡廉理论学习纲要》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组织进行学习体会经验交流活动,并切实抓好个人自学。 2、组织听取市纪委书记主讲的关于《实施纲要》辅导课。 3、组织一次局党组专题学习讨论《实施纲要》活动。 4、局主要领导为机关党员干部上一次反腐倡廉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专题党课。 5、组织观看正反典型电教片。观看《云南党员电教》、《创新之路-云南基层党建创新工作纪实》的先进人物事迹和《沉痛的忏悔-李嘉廷受贿案警示》的电教片等。 6、开展科技局党员干部学习《实施纲要》征文活动,局领导干部带头积极参加活动并撰写心得学习体会。 7、在《临沧科技信息网》上开办关于《实施纲要》宣传专栏,建立学习贯彻《实施纲要》网页。 8、结合科技工作实际,组织开展一次预防职务犯罪教育活动。 9、组织开展有关《实施纲要》知识竞赛活动。 四、活动的措施和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贯彻落实《实施纲要》是当前我局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必须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学习宣传活动在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局党支部具体负责活动实施、督办检查和情况总结等工作。 2、突出教育重点,改进教育方法。突出党员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先学一点,多学一点,学好一点,学深一点,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开展好“六个一”活动。紧密结合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大胆创新,通过组织报告会、交流会、读书思廉、声像教育、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丰富教育形式和内容,增强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3、统筹安排。要统筹安排好当前的各项工作,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兼顾其它,做到学习贯彻《实施纲要》与促进科技事业发展相结合,与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相结合,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相结合,互相促进,共同推进。要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解决教育、制度、监督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落实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科技局惩防腐败体系,推动反腐倡廉工作深入进行。

二00五年六月十四日 主题词:党风廉政

教育月活动

方案

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思政教育实施方案篇8

为进步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党纪教育,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深入开展,不断把全面从严治党和脱贫攻坚引向深入,从立足教育、着眼防范、爱护干部的高度出发,充分利用近期***案发生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件,在“四支队伍”及帮扶干部中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中央、省市脱贫攻坚领域反腐倡廉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及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

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严肃党纪,警钟长鸣,使“四支队伍”、帮扶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事业观、工作观,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树立良好作风,提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惠防线,自觉抵制奢靡之风、浮躁之风、贪占之风、跑要之风等歪风邪气,着力解快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争做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践行者。

二、原则和要求

(一)坚持警示教育与干部作风相结合。把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贯彻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的始终,通过警示教育活动,促使领导干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

(二)坚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采取民主生活会等多种形式,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主动查找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自觉增强党性修养,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不断改进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三)坚持实出重点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根据实际,在全面开展、整体推进的同时,明确重点教育对象、确定重点学习内容、解决重点问题、完善重点制度,采取切合实际的方式方法开展警示教育活动。

(四)坚持边学边查与边整边改相结合。把边学、边查、边整、边改贯穿于整个警示教育活动的全过程。认真落实警示教育活动的各项要求,积极组织学习,认真查摆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确保警示教育活动顺利进行,取得实效。

三、方法步骤

(一)学习提高阶段(6月11日前)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学习、专题辅导和上廉政党课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内容,和以近年来我省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例。通过学习党政纪条规知识和开展反面典型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充分的认识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把思想统到镇党委的要求上来,使村两委干部、帮扶干部对党政纪条规知识更加熟悉,思想道德防线更加牢固,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的。

(二)交流研讨阶段(6月13日前)采取“自己找、群众提、相互帮”的方法,紧密结合实际,认真对照检查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深化提高阶段(6月15日前)针对查摆出的问题,认真归纳梳理,明确整改重点,制定整改措施,蒋实整改责任,确保整改到位。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监督。

四、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把警示教育活动作为对村两委党员干部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上一篇:超市促销方法范文 下一篇:实践教育的作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