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实践教学活动范文

时间:2024-03-27 11:40:28

思政实践教学活动

思政实践教学活动篇1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2-0135-01

近年来,社会实践活动逐渐成为了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平台,推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但目前,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是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

一、简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社会实践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

大学生既可以通过和社会的接触,增加对社会和国情的了解,培养社会责任感,又可以在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增长才干,锻炼出坚韧的毅力,提高综合素质的同时有助于良好品格的形成,更好地为社会做奉献。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蕴涵在大学生实践活动每一个环节当中,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线。[1]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摆正社会实践活动的行进方向和目标,使社会实践活动始终符合教育教学要求,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果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起到导向的作用。其次,可以统一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的目标,将二者团结到一起,向同一个目标迈进。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热情激发出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保持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为其注入活力和奋斗的激情,更好地融入到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提高。

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好处

(一)参与度更高

大学其实有设置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但没有切实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效果,学生在课堂上自由、散漫,对老师的说教不以为意,充耳不闻,甚至觉得无聊。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自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进行反应、应对和调整,在参与过程中将这些意识吸收并内化,从而形成自己的认知、习惯,对自身行为进行自我约束,使其符合思想道德要求,一改以往一味接受灌输的被动状态,而是在实践中不自觉自主进行理解和吸收。

(二)教育渗透性更强

如上文所说,如果只是对大学生进行单一、枯燥的说教,很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厌烦、抵触的心理,让思想政治教育失去实际意义。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巧妙地、不动声色地融入到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将思想政治教育从呆板的课堂灌输延伸至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样的活动中,既有趣又有效。

(三)增强教育影响力

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但渗透到了整个实践活动当中,使参与者受益良多,对参与者的影响力还延伸到结束后的生活、学习、工作当中。此外,一方面,后续开展的一些总结、宣传活动还会将影响辐射到其他没有参与实践的学生身上,一方面通过参与不同社会实践活动,经历不同思想政治熏染的学生与学生间的沟通交流、体会、总结,是可以使学生将不同的收获融合在一起,碰撞出新的火花,使影响更有深度和广度。

三、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部分高校对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清晰认识和足够重视,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合理的规划,实践活动的设计上没有将策划、发起、实施、总结、宣传进行有效衔接,使这项工作变得形式化。[2]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渗透到每个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各个学科、各种活动当中,每一个部分都可以找准时机、找出合适切入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实际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达到那么广泛的覆盖范围。

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行应该有其相应的目的,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锻炼和教育,然而现在很多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都是盲目跟风,追求形式,没有实际意义和价值。此外,针对不同学生群体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保证教育效果。

四、如何有效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首先教育者要树立起实践育人的教学理念,并通过参与、反思、探索逐渐完善实践育人的教育体系,增强其实际育人的效用。其次,扩大社会实践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范围并保证实效性。学校应加大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投资力度,避免因交通费、食宿费等经济问题影响到社会实践活动的选择和限制参与人数。最后,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能力和特长来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目标、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

五、结束语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提高、相互配合的关系。一方面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度,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扩展思想政治教育深度和广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又能够让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服务、弘扬精神、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增强竞争力。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将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段树斌.浅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新校园(上旬刊),2015(03):55.

思政实践教学活动篇2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与世界的接轨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充斥着各种价值观念和思想潮流,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受到了冲击。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国家、政府和高校都在不断地强调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目的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新型学科,我国在探索和研究的路上,曾经出现过挫折和失误,但总体上是在不断前进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高度重视人民思想意识形态的状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首先,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国家的政权,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安全、人民安居乐业以及有利于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社会成员施加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统治阶级所期望的政治意识、政治态度、政治认知,在社会中形成一种主流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会对个人的行为形成一定的约束和规范,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及其作用。其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漫长、艰巨、复杂的过程,随着深入的改革和发展,各种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要想顺利地、快速地达到目标,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来调节矛盾和处理问题。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手段,更深入广泛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被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树立典型代表,宣传和推广人民群众中先进人物的崇高精神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民的思想:利益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拉大以及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消极倾向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最后,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之中,综合国力的竞争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成败得失,其中人才资源的竞争是重中之重。江泽民曾经说过:“当今世界,人才和人的能力建设,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开发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已成为关系当今各国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要想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现代化进程顺利发展,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

学校是实施全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主要阵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和发展至关重要,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的成败得失,关系到“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关系到国家、民族和党的前途和命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最重要的方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以及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研究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培养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政治观、法制观等的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能自觉引导大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关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中,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有了新的突破。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的目的不再是以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目的,而是以人为本,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擅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因此,高校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二、普通高校的现状

在高校设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它是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公共理论课。在学术界,大部分学者都同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方法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课堂理论知识的传授。其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理论型教学主要以传授理论、论证观点、演绎逻辑、展开论述、获得真知、提升境界为主要特征和目的;实践性教学主要以指导学生运用理论、掌握方法、训练技能、认识社会、增长才干、提高素质、创新生活、做出贡献、改造世界为主要特点与目的。理论性教育教学与实践性教育教学都是为了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课堂理论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环节和基本内容;社会实践教学则是对课堂理论教学的深化、拓展和延伸。因此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这两种方法是缺一不可,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想使这门学科走向科学性,就在于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所以,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走向科学化,就要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离开了社会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仅仅是从理论到理论,也不能断定这些理论正确与否、是不是与现实情况相脱离、对学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很难知道教学效果达到什么样的情况和是否得到提高。因此,可以看出社会实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方法论意义对于大学生个体的发展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一,社会实践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时代性的特征。跟随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是与时俱进的,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包含着最新的理论、知识、经验。这些理论、知识、经验正确与否,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和时间的考验。在社会实践中,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理论、观点、知识接受实践的检验,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个扬弃的过程,抛弃糟粕,吸取精华,有利于这门学科的发展和科学化。通过社会实践这个平台,让大学生了解现在的国情和世情,懂得民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鲜活的时代气息,大学生也才能真正融入社会,感悟生活,感悟人生,在实践中受到教育、锻炼,增长知识,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其二,社会实践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规范化。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仅仅是把社会实践看作是一种辅助性的教育教学手段,没有正规地纳入教学计划,没有制定相应的学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完善,导致了理论和实践分成了两张皮。由于学校组织管理不当,实践经费的缺乏,对安全系数的考虑等多种因素,造成了学校监督力低,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学生缺乏责任感,出现了走形式的现象,教学很难看到效果。因此,为了规范社会实践教学课程,为了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应该具体制定社会实践课程化的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社会实践应达到的必要的学识和学分,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出明确的时间、任务和考核要求,提供必要的社会实践经费和指导教师课时经费。

其三,社会实践教学有助于组织保障机构的建设和完善。社会实践性教学主要是在课外或校外进行的教学活动,跟理论教学法相比,是比较困难和复杂的。因此,要高度重视社会实践课程化组织保障机构的建设,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师生认可的社会实践评价标准和运行体制。学校要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主动增强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部队、社会服务机构等建立联系,大家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从地方建设发展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

三、成人教育的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迅速传入国内并且蔓延开来,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为了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成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尤为重要。成人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一部分,推动着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所谓的成人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教育形态,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变革的产物,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人教育是区别于普通全日制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成人教育没有年龄、身份和区域的限制,学生主要来源是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通过成人教育,他们开拓视野、补充知识、提高技术和专业知识,这些特殊性也就造就了他们比较务实、着重实践、思想政治理论方面比较薄弱的现状。首先,接受成人教育的学生大部分是在职人员,平时承担着工作、养家糊口的压力,学习目标比较明确,就是为了能力的提升和进一步的升迁,认为思想的提高和政治理论的学习可有可无,无关紧要。其次,这些生源生存背景和文化基础不同,个人素质、能力参差不齐,其复杂性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给成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一些问题。最后,成人教育办学机构物质水平、精神水平相对落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缺乏,领导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关注不够,更偏向于在职人员所在岗位文化知识、专业技术和实际能力的教育和培训,给成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一些难度。

四、结束语

思政实践教学活动篇3

关键词:综合实践 活动体验 感悟 成长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一门新课程,它的实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两年多时间里,既有和学生共同体验和成长的喜悦,也遇到很多困难和困惑,给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经验、能力、素养、知识结构等方面都带来严重的挑战。下面针对案例,笔者谈谈自己在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点体会和认识。

一、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选好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是从问题开始的,活动主题的选择和确定至关重要。活动主题的提出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从身边的生活中提出问题。由于中学生身心特点、生活阅历、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方面都与成人存在一定的差距,对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以及对科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很少,学生选题时经常会出现要么课题太大,研究无从下手;要么课题太小,无事可做,深究不下去。这时,教师必须给予指导,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强调改变旧课程实施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要求实际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当前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评价体制和高考升学制度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下,要在平时课堂教学中一步到位的去完成这个转变,难度相当大。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找到了突破口,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把学生从书本和课堂引向了大自然,走进社区,走近生活,关注社会,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着眼引领、重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课堂外进行的,更加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活动目标的确定、任务的分配、进程的安排、方法的选择、材料的收集分析整理、研究报告的撰写等诸多环节,都关系活动开展的顺利性和有效性,教师必须参与上述环节的设计,才能减少活动的盲目性。为此,教师必须注意自身的角色转换,要作为一个活动的开发者、实施者、参与者而不是主宰者身份来共同参与学生的活动,并对活动进行有效地指导和监控。教师的指导过程渗透和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思想和个人风格,同时也体现着教师个人的智慧。理性的组织者和积极的参与者、促进者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能否富有成效的关键。

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的和谐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界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为目标”。可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仅注重学生知识的运用,更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应该说我们的学生大部分都知道国家乃至世界能源短缺、环境恶化的现状,知道浪费和破坏环境的危害性,但往往是“只有心动,没有行动”,不能真正做到“知”“、行”统一。如何把认知通过情感上升到意志落实到行动上,最有效的途径是实践。通过指导学生开展“建设节约型校园初探”和“关爱地球,校园拒绝一次性用品”活动,学生珍惜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行为明显增强和改善。

五、多元评价和多主体评价方式相结合

卡罗汤姆林森说过:“评价应该是永远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这比把学生进行错误地归类更重要”。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常常借助于终结性测验或水平考试,过于关注结果,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并把它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种测试的结果显然无法全面反映教学质量的好坏,更无从反映学生的情感态度、思想道德状态和行为表现。《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强调“要改变过去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立足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机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的体验。因此,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重体验而非结果,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不能苛求所有学生的研究成果都一定要达到有所创新的目标,其实绝大多数学生的研究成果都显得稚嫩,只要学生亲身参与了整个学习过程,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应该给予肯定,都可以给他一个满意的分数,以此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欲,激励学生的进步。评价主体应该多元化,评价不应只由教师来定,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相结合的方式;评价要采取多种方式,如论文、设计方案、口头汇报、答辩等。

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彻底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生活,对于长期沉浸于单一学科教学的教师来说是给他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教师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受益者,它打开了教师视野,引发了教师继续学习的需求,为教师进一步提高素养和发挥潜能提供了大好机遇和巨大空间。让我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研究,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总结,与新课程和学生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江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总动员[M].南昌:21世纪出版社,2007(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思政实践教学活动篇4

关键词:社团活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222-02

随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扎实推进,高校社团活动发展日渐蓬勃,社团活动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特征和功能,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社团活动中探索新模式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弥补课堂的不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参与社团活动有利于弥补课堂不足及形成良好的学风。学生获取专业知识和提升实践技能的重要环节是传统课堂教学,在教学计划、教学设计、教材类别等因素上受到一定的制约,很难将所学专业知识全面阐述给学生,学生创新创意方面启迪不够,专业实践训练缺失。将专业知识获取与社团活动紧密结合,搭建学习实践平台,激发学生求职欲望,提升专业知识学习的吸引力。通过社团展演、报告会、技能大赛等活动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学生思想状况,既可以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可以通过社团活动这一重要载体潜移默化地感召学生良好学风的形成。

其次,通过开展社团活动,利于教学相长。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对学风建设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有效的办法就是依托社团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另一方面,通过社团活动,教师加大参与和指导力度,可以尤校长我学生学习兴趣及关注点,便于教师有正对性的制定教学计划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社团组织的建设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社团活动发挥着引领青年学生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积极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的先锋作用。社团活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关系紧密;社团活动能拓宽专业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习兴趣的有效载体。这些社团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都比较高,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是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社团活动的成效也成为专业建设和教学设计及实践提供了借鉴和依据,有利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1.2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社团的基本任务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的前提下,以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弘扬时代主旋律为根本宗旨,利用课余时间,按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宗旨,创造性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努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同学的全面成才而服务。

社团覆盖面广包括:文艺体育类、社会科学类、理论研究类、创新创业类、实践育人类五大类别,覆盖了不同专业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2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依托社团活动发挥育人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同时强调,要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教育部、“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指示,也凸显了社团活动的独特作用。充分认识社团活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与作用,积极推进时间。

2.1 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途径

学生社团组织是高等学校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阵地,也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当前高校活跃的大量社团尤其是理论型社团已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机载体,成为高等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较好的平台。这个平台既能够展现当代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又为学生提供一个观察社会、关心国家、参与政治的一个重要阵地。学生社团开展的时政评论、热点辩论等活动,调动了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热情,扩大了在学生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覆盖面,使有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活动,在学生主动参与的社团活动中得到了延伸,使呆板的教材内容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得到了充实,变得更加有说服力。充分利用学生社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干部的指导下,开展各种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被动接受改变为主动探讨、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也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社会活动内容,增强和锻炼学生的组织和创新能力。

现在,大部分的学生不乐于参加某些传统的活动,促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转变模式和创新载体,要注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结合。而社团活动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条新的渠道。因为,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的社团活动,只要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活动,恰如其分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无形地参透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2.2 建立理论社团,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建立理论社团开展“大学英才培养计划”,成立青年理论研习社,举办学生骨干第一期培训班,组建“大学学生宣讲团”。派优秀的学生干部深入到各团支部进行理论宣讲,在理论学习、创先争优、社会实践、志愿活动等方面的引导,在思想素质提升方面能够取得较好的成效。

2.3 社团活动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

通过组织的社团活动,使大学生了解了社会的现实需要;领悟了科学知识的价值;坚定了学生的专业思想和成才意识;懂得了青年只有根植于人民大众中,与社会结合、与工农结合,才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正确途径。通过社团活动使大学生的成才目标由单向选择向双向选择转变;成才动机由理想向现实转变;成才的需要与社会需要相统一。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学会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和提高了大学生的实践精神实践能力。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真正起到了让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提素质、增能力”的作用对大学生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2.4 繁荣校园文化和拓展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团活动以其鲜明的特征,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社团活动主要通过自主策划、灵活安排一系列活动,由学生自愿组织和自行参与,为学生提供锻炼才能、增长见识、活跃思维、启迪智慧、调节情绪等机会,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和技能拓展。调查显示,75%的学生认为社团活动对学校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56%的学生表示加入社团活动有助于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各社团组织都有一名本校老师做为指导教师,对其日常活动进行管理。

大学学生社团工作本着稳中求进的原则和“继承、整合、提高”的工作思路,在继承中整合,在整合中提高。坚持以往社团优秀的工作精神,灵活的工作方式,扎实而富有成效的工作内容。整合大学可以利用的力量,整合以往社团的工作进行梳理归纳,整合当今时势,不断的构建和谐型社团。在社团联合会的组织下,一大批由青年学生自发组织的学生社团已经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各社团成员曾多次走进儿童福利院、敬老院、绿色军营为他们义务服务、奉献爱心,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2.5 成为学生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

在大力发展社团活动的道路上,学校一直倡导“一专一团、一团一品”的社团建设理念。在相同专业的学生中成立社团活动,可以通过其渗入专业技能培训,提高社团活动成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绝大部分社团活动是由学校某个学院某个专业的学生根据专业的特点自发成立,这使得社团活动成为社团活动活动中互相交流,互相探讨。

参考文献

[1] 沈晓华.学生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0).

[2] 李世超.论学生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3] 詹学德.发挥学生社团作用培养学生学习“两课”的积极性[J].科技创业月刊,2004(9).

思政实践教学活动篇5

一、主题实践活动的特点及效果

(一)主题特色鲜明,形式丰富多样

针对“90后”学生党员缺乏榜样力量的激励这一现状,我支部帮助和引导学生党员树立学习的楷模。把楷模作为学习的对象,直观形象,对学生党员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适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和需要。学习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为增强学习效果,我支部开展了多次实践活动,包括“民族魂”主题学习活动、党员志愿者服务、楷模先进事迹报告会、纪念伟人的缅怀活动、学习座谈会等形式丰富的实践活动。对学生党员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活动充分发挥了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支部建设得到了夯实和加强,增强了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新闻媒体关注报道,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

我支部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开展“学习楷模 坚定信念 提升素养”主题实践活动的情况,得到了《天津日报》、《今晚报》、北方网等各大新闻媒体的关注和多次报道,扩大了主题实践活动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三)既保证了活动效果,又降低了活动成本

考虑到既要尽可能降低活动成本,又要努力将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得丰富多彩,根据我支部学生党员来自全国多个省份,覆盖面广的特点,组织我支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利用假期就近参观自己家乡的英模故居、纪念馆。开学回来后,召开学习交流会,同学们展示参观学习的照片、视频等资料,分享学习楷模的感受。活动弥补了地域上的局限性,降低了活动成本。

(四)活动的专业特点突出,学生喜闻乐见

在设计活动具体内容时注意突出专业特点,紧密结合学生党员的思想与学习实际,进一步提高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帮助和引导学生党员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增强了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提升了活动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受到了学生党员的欢迎,参与活动热情高,扩大了活动的参与面。

(五)活动参与面广,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较好

主题实践系列活动不仅做到了本支部学生党员人人参与,党员参与率在100%,并尽可能扩大参与面,号召我院其他支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也参与到活动中来,得到了学生们的积极响应,累计参与共计700余人次,扩大了主题实践活动的受众面和影响力。学生党员在主题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突出,通过组织和参与主题实践活动,较好地体现了“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党员先进性作用。

二、主题实践活动的形式与内容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为帮助和引导学生党员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理想,开展“民族魂”主题学习活动,弘扬民族精神,学习新时期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郭明义、学习一辈子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干部――杨善洲、学习心系群众、为民办实事的干部――俞佳友等多位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引导党员深入思考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组织我支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专栏节目,学习革命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

针对学生党员平时较为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但缺乏对于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的认识这一情况,为增强党员们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意识,为党员们树立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楷模,我支部邀请到天津日报社资深主任记者张俊兰来到我院作了主题为“承担道义 不辱使命”先进事迹报告会,我院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300余名学生聆听了报告会。张俊兰讲述了她十余年二十余次进凉山扶贫助学的事迹。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新闻出版报等中央媒体报道了张俊兰在凉山助学扶贫的事迹。报告会上,张俊兰展示的一幅幅照片令党员们震撼,感人至深的讲述令党员们不禁动容。受到张俊兰先进事迹的感染,我院为凉山扶贫助学捐款一千元。在与张俊兰互动交流过程中,数位党员表达了毕业以后到西部从事新闻事业、用爱心回报社会的愿望。会后同学们纷纷表示,立志将来做一名有爱心、有责任、有担当的合格新闻工作者。《天津日报》、北方网报道了我支部的这次活动,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3月5日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纪念日,我支部来到周邓纪念馆举行纪念缅怀活动。周总理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杰出楷模。我支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怀着崇敬的心情向总理像敬献鲜花,深深地给总理鞠躬,并面对总理像庄严宣誓“学习敬爱的周总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坚定信念提升素养,修德立志勤学广闻,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赤子之心报效祖国”。通过这次活动,我支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深感肩负的使命神圣而光荣,立志要以周总理为榜样,坚定信念,提升素养,铭记老一辈革命家的历史贡献,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遗志,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把老一辈革命家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变成现实,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

我支部学生党员来自全国多个省份,覆盖面广,利用假期就近参观自己家乡的英模故居,开学回来后展示照片、视频,分享学习楷模的感受。活动弥补了地域上的局限性,降低了活动成本。

参观天津党史纪念馆,开展“牢记党史 学习革模 坚定信念”活动,回顾我党九十年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受到了生动的党史教育,认真学习革命英模的先进事迹,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三、主题实践活动的学习成果

为体现我支部“学习楷模 坚定信念 提升素养”实践活动的效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针对每当新学年新生入学,需要帮助的情况,我支部开展了“学习楷模我先行 服务接待新同学 小红帽党员志愿者在行动”活动,迎新当天,党员们头戴小红帽服务接待新同学的忙碌身影成为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们真诚亲切的微笑和热情周到的服务得到了新同学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当谈到服务新同学的感受时,党员们表示她们也曾经是新生,所以知道新生需要哪些方面帮助和指导,“学习楷模”不是一句口号,它可以在平凡的小事中体现。受到党员无私奉献精神的感染,新生们纷纷递交入党申请书,并表示,自己在刚入校时接受了学生党员的帮助,等明年新生入学时,也要参加服务新同学的志愿活动,把小红帽党员的精神传承下去。

积极响应校党委的号召,我支部观看《特殊党费》纪录片,召开学习座谈会,通过学习广大共产党员心系灾区,与灾区群众共克时艰,踊跃交纳“特殊党费”支援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的重大历史事件,深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尚情怀的感染,党员们交流体会和感触,会后上交思想汇报50余份。我支部积极参加“建党九十周年理论征文”活动,共交来征文80余份,其中一位同学的征文入选我校征文集。

我支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为玉树灾区捐款、献血、植树、扫雪等活动,积极响应校学生处的号召,参加校“党员先锋号”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参加上述活动,我支部党员增强了责任感、使命感和奉献精神,为和谐校园建设做贡献。

在我支部“学习楷模 坚定信念 提升素养”主题实践系列活动的推动下,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绩中,无不体现着“学习楷模 坚定信念 提升素养”主题实践系列活动发挥的积极推动作用。真正从学生党员的思想与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密切配合专业建设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学生党员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开展学习楷模活动,学生党员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进一步提升了政治素养。

思政实践教学活动篇6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研究

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融入社会实践活动当中,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带动大学生的活动参与积极性和热情,同时还能通过实践活动全面地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的思想政治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过程当中,活动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然而,在实际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过程当中,受社会实践活动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水平大打折扣。大学教师还需要不断建立较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一、现阶段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覆盖面不足。在全面展开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当中,大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获得社会实践的机会。学校可以统一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和志愿服务,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络和其他方面的渠道争取更多的社会实践和实习机会。这虽然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但由于大学生自身因素影响,面对社会实践活动时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丰富性、多样性、分散性决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全面覆盖所有活动。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展开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取得显著的教育成效。2.活动缺乏针对性。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全面地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有的大学在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没有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性质进行全面思考,导致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为社会效益和轰动效应服务,严重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这部分的社会实践活动表面化形式较为严重,没有彻底地让学生参与操作和实践过程,不仅不利于全面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同时还有可能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例如,部分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活动没有任何意义,在后续的学习过程当中拒绝参加任何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3.贯彻性相对较差。大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存在一定差异,面对同样的社会实践问题时,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思考,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部分大学教师没有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进行调查,笼统地对所有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不仅不能彻底解决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思想政治问题,同时还会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除此之外,大学教师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总结、实施、、策划的过程当中没有充分考虑社会活动的可行性和实效性,大部分活动设计缺乏连贯性。部分大学在社会实践活动经验总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过度重视评优环节,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经验总结和经验交流时间,这对大学生思想认知和思想的升华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阻碍。

二、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全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策

1.全面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水平。高校要不断提升整体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在激烈的教育竞争当中占据有利的发展优势,就必须加强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学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全面开展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大学教师需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实践观,要求大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社会实践活动,理性对待社会实践过程当中遇到的各种思想政治问题。另外,大学教师还可以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在社会实践活动当中有效地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够达到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目的。2.在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通过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有效地巩固所学的理论和知识,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对大学生的后续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基于此,大学教师就必须对社会实践活动当中每一个环节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需求,有目的性地安排相应活动。在大学生参与到会实践过程中,大学教师在有效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还需要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在累积丰富的经验和知识的前提之下,有效提升思想水平和道德水平。除此之外,大学教师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安排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情况,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有针对、分层次地从大学生的社会实际问题和实际生活入手,全面开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3.在教育活动当中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学教师在组织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当中要充分以大学生为主体进行相关教育,结合大学生各方面的情况综合制定科学合理的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在活动过程中,大学教师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引导学生展示独立人格和自主精神的魅力。另外,大学教师需要充分借助互联网络和各种可利用的途径,全面加强大学生实践活动宣传,利用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思考思想政治问题。要求大学生切身参与与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和社会操作的过程,全面培养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不断提升提供良好保障。

参考文献:

[1]李达.浅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现代交际,2015

[2]孔希曼.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实效性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6

[3]包翠秋.大学生社会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意义[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

[4]陈慧文.论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

[5]李飞.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体系的健全[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6]许金柜.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兼谈大学生社会实践[J].长春大学学报,2015

思政实践教学活动篇7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立论基础; 现实困境; 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1-0070-0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以接触社会、运用理论、掌握方法、锻炼能力、提高素质为特征和目的,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要求。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育、导向、育人功能,实践教学是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结合当前高校实践教学的实际,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实路径,有助于实践教学的深入实施和实践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立论基础

认识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夯实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是保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效开展和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既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点,又符合学生成长成才规律。

1.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有效衔接的关键环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体现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为造就高素质的人才打好思想基础。这一教学目标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转化为认同,由认同内化为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思维方法,同时外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其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和认同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除了进行课堂理论教学外,还必须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教学不是一种外在的可有可无的教育方式,而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的关键环节。”[1]相对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是一种过程性教学,通过实践的过程达到教学的目的。具体来说,实践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参加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把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在实践中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思维方法,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立体化、综合性教育。

2.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做到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重要形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应用性,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不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必须把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教育紧密结合,正如一贯主张的那样,学校应当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把学得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这样才能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抽象的知识变为比较具体的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2]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普遍存在单纯讲理论多,结合实际少;正面灌输多,启发引导少;学生被动听得多,积极参与少“三多三少”的现象。[3]扭转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思想实际脱节、自我修养脱钩、生活体验脱离的状况,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育作为一种参与和体验式的教育,由于其强调从学生的直接经验出发来学习,强调学生从实践中亲自感受和体会,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因而相对于理论教育的被动接受,更易为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强烈的当代大学生所接受,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4]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拓展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丰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充满生机和活力。

3.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达到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相互统一的有效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在现实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定位自己、完善自己。大学时期,正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这一成长过程中,有时不能准确地认识和估价自己,弄不清自己的社会角色,摆不正自己的社会位置,经常出现角色期望值过高等问题。实践教学能有效缓解和化解这一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矛盾。通过开展实践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际,投身社会生活,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社会问题,在观察与思考中,找到评价自身价值的社会尺度,找准自己的恰当位置,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验证所学理论,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标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价值选择,使思想理论教育的内容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的同时,实现了价值的导向、情操的陶冶和能力的培养的目标。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实困境

分析和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实困境,是保证实践教学深入开展的重要条件。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各高校都开始注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存在许多制约实践教学深入开展的因素。

1.认识上的“失位”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项由学校领导主管、教师主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目前,一些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仍然存在认识上的不足。首先是一些高校领导还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不正确观念,实践教学停留在“纸上谈兵”、“蜻蜓点水”的层面,致使实践教学“虚化”;其次是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为实践教学可有可无,存在重课堂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倾向,仍然采取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和单一的“一卷定乾坤”的考核方式,还有一些教师认为实践教学上面不重视,没必要去“劳民、伤财、费神”,致使实践教学“空化”;最后是一些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一些学生认为实践教学是“形式上的东西”、“浪费时间”,不如学点外语、计算机专业课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更有用,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实践教学是“游山玩水”、“走走看看”,致使实践教学“形式化”。认识是行动的先导,上述认识上的各种偏差,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和有效实施。

2.管理上的“失范”

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环节,一般应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安排、考评体系、质量监控体系等完整内容。目前高校都不同程度的开展了一些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但大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并没有形成统一管理和相应的制度,教学上没有纳入教学计划,经费上没有相应的计划安排,实施上没有统一的要求和具体可行的方案,考评与监控上则更是处于空白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规范上的缺失,导致实践教学的“随意化”,常常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流于形式、半途而废,难以持之以恒,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质量。

3.操作上的“失当”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课程意义上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与课程理论教学相呼应。相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具有更强的目标性、计划性和组织性。目前一些高校还存在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等同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现象。应该说主要由学校学工部、团委、宣传部门组织学生参加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三下乡”活动、假期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都带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教育性,但从整体上讲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完整性和深刻性,从参加成员上讲缺乏思想政治教育所要求的的广泛性、普遍性。操作上的 “等同化”,严重削减了实践教学的实际意义,降低了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路径选择

走出实践教学的“误区”,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必须探索实践教学的有效路径,这是保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持续开展的关键因素。结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可从深化理念、构建体系、拓宽渠道、健全机制等几方面进行路径选择。

1.树立实践育人理念,突出主体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面向现实社会的育人工作,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中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5]这种面向现实社会的实践教学,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实践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置身于真实、生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对现实问题进行主动思考、认真剖析、做出判断、形成观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被动的接受知识向主动的寻求知识、探索未知转化。实践教学能够增进学生的主体意识。在社会实践中,学生要独立的解决面对的具体问题,在解决这些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探索能力、创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和处理错综复杂问题的能力。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学主体、把实践育人作为重要的教育理念、把实践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

2.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加强针对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针对性很强地教学活动,要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构建适应各门课程教学大纲与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

(1)明确实践教学目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四门课程。实践教学要整合各门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优化各门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确立“一体化”总目标。

(2)确定实践教学重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程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衔接的整体,但又各具其特色和侧重点,各门课程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重点开展实践教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主要引导学生参与道德与法律方面的体验性实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主要引导学生参与历史考察的认知性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主要引导学生开展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验证性实践,“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主要指导学生开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的感悟性实践。

(3)编制实践教学方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整合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优化实践教学环节,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编制统一的实践教学方案,确保实践教学的“有序化”。

3.拓宽实践教学渠道,增强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收到实效,必须全方位拓展社会实践渠道,引导学生广泛、普遍的参与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升华思想、磨炼意志、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1)实践教学与校园活动相结合校园活动主要包括各种类别的学术活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全校参与的庆典活动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等。结合校园活动开展实践教学,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培养良好的思想素质。

(2)实践教学与暑期社会实践相结合实践教学要结合学工部、团委等部门组织的假期“三下乡”活动、社会调查活动以及节假日的普法宣传活动、禁毒宣传活动、环保宣传活动、学雷锋活动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学会适应社会、正确对待社会,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

(3)实践教学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志愿服务是当前大学组织较多、学生参与面较广的活动,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运用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实践教学,能缩小学生所学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弥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裂痕,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成才欲,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达到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

(4)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基地相结合社会实践基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阵地。充分挖掘当地资源,联系学校周边的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厂矿企业、行政部门、事业单位、驻军部队、社会机构等,建立农村参观教学基地、企业厂区参观教学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教学基地等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进行参观学习、调查访问,了解农村发展现状,了解企业发展的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发展历史,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获取知识和经验,明确责任和义务,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和爱国主义的情怀。[6]

4.健全实践教学机制,确保长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建立和健全管理机制、保障机制、监控机制、评价机制,保证实践教学的长效性。

(1)管理机制科学的组织管理机制是实践教学的基础条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主要解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由谁来负责领导、由谁来进行管理以及如何领导和管理等问题,它包括实践教学的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建立和健全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咨询小组等组织机构。由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牵头、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规定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目标要求、形式内容、方法途径、时间要求等,加强实践教学的指导和监督;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为骨干、相关职能部门(宣传部、团委、学生处、教务处)积极配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小组,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计划,具体组织开展和实施实践教学活动,落实实践教学计划;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卓有成效的校内外专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相关领导和主要实践教学基地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咨询小组,为实践教学的推进、改革、深化献计献策。

(2)保障机制有力的保障机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关键部分。一是配备一支数量足、素质高、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教师是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实践教学能力,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开展和实施,决定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首先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组织教师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学习考察和学术交流等活动,帮助教师了解世情、国情、省情、市情,增长他们的见识、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课堂实践教学的内容;其次要配备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让他们指导学生在校外的实习,指导学生实习报告、调研报告的写作。二是确保实践教学经费的落实,要多渠道投入经费,保障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实践教学经费主要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活动经费、研究经费、奖励经费、硬件配套设施等方面。三是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人文资源,“红色”教育资源,建设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社会实践基地,充分利用这些基地加强对大学生教育,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3)监控机制全程的质量监控机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必备环节。一是建立校内多层次监控体系,建立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领导小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组成的三级监控体系,制定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加强对各项实践教学内容的组织、实施、考核等环节的管理,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二是建立学生自身的质量监控,学生是实践教学的主体,建立与学生信息沟通的渠道,及时收集学生的实习信息与反馈意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改进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加强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检查和课程建设咨询委员会专家的督查,这是质量监控的外在力量,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定期检查和临时抽查,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推动实践教学高质量的运行。

(4)评价机制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是落实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首先是实践教学考核评价要形成体系,既要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也要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其次是实践教学考核评价要有量化标准,便于操作,易于执行;再次是实践教学考核评价要有具体方法,采取定期召开各种座谈会、经验交流会、总结报告会等方法,对实践教学进行测定和总评。通过实践教学考核评价,达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找出差距、明确方向的目的,推动实践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开展。[7]

综上所述,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实现实践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从转变观念,拓展途径入手,构建起人文与自然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8]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达到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有机统一,必须切实开展实践教学。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状,探索实践教学的有效路径,建立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才会得到显著增强。

参考文献

[1]范生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哲学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08(9):11.

[2]钱立洁.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2):32-33.

[3]蒋德勤.“移动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当代诉求[J].思想教育研究,2011(3):50-52.

[4]骆郁廷.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67.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光明日报,2004-10-15(1).

[6]杨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讨[J].理论观察,2010(5):12-12.

[7]周湘莲.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建设[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109-111.

思政实践教学活动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认识

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的认识

思想政治教育是“作为一定的阶段,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从本质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即实践活动。如果将实践活动区分为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实践三大类的话,思想政治教育应归入社会实践活动,是其中的教育实践形式之一;如果将实践活动对象区分为自然、社会、人的话,它属于以人为对象的实践活动,因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于人思想观念与行为的发展与改造的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是关于“教学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而不是关于“教学是什么”的问题。学生通过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课程,既把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又在实践中得到了理论教学和课堂上得不到的知识。

同时,在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并且从中受到了最为切实有效、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目标的认识

1.通过课堂实践教学,可使教学内容活起来,使学生的思维活起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实践教学中以大量的、鲜活的资料或案例,为理论教学提供坚实的实践支撑。一方面,解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理论到理论单一的模式,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另一方面,通过给学生提供自学、思考、研究、讨论、辩论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的认识,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2.通过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注社会承担责任,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法律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管理活动,在活动中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协调与管理,在参预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对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实施方式的认识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分为课堂内的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而课外实践教学又分为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

(一)课堂内的实践教学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根据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性而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主要包括:课堂讨论、演讲、辩论、观看课件等。

1.课堂讨论和辩论。课堂讨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围绕某一理论或现实问题各自抒发己见,展开辩论,以求得正确认识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的特点在于信息多向,传递反馈迅速,能够调动每一个参与者的积极性。增强参与意识,使得教学模式不再单一,课堂气氛不再沉闷,增加吸引力和说服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通过课件创设现实情境。课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创设了用语言无法营造的情境,能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其主要特点是生动、形象、具体、富有吸引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些事物和现实,如具体事件、异国的风土人情、宏观世界、微观结构、事物的内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等很难使大学生实际感知,而这些通过教师的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都可以表现出来,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增强生动性、实效性,并提供更大的信息量,使抽象的理论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接受理论知识。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课外实践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所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以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包括校内实践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

1.校内实践活动

校内实践活动是在学校范围内除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外所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主要有:读书活动、社团活动等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教育教学的延伸,是寓教于乐的载体,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堂内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1)读书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组织学生经常阅读报刊,丰富时事政策教育的内容,加深对时事政策的理解,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帮助学生用已学的知识和马列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形势,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丰富和加深已学的政治理论知识。(2)观看影像资料。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观看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电影、教学资料片、以及富有教育意义的影视资料,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构建良好的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怡情养性、陶冶高尚情操。(3)大学生社团活动。大学生社团活动作为学校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而存在,是学生依据自己的需要而自由拓宽的天地,是大学生培养能力、增长知识、提高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仅靠课堂教育是不行的。(4)开设专题讲座。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专题讲座和学术讲座,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可以通过外请专家或自己开设讲座的方式。

2.校外实践活动

校外实践活动是指在学校以外进行的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活动,以弥补校内实践活动和课堂内实践活动不足。它包括: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志愿者服务等。(1)社会调查。社会调查就是指大学生带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深入农村、社区、单位和家庭,了解情况,找出问题的表现、分析原因的实践活动。(2)参观访问。参观访问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按照教学内容、要求有目的地组织大学生到纪念地、示范村、镇、企业等单位了解情况,获得信息的实践活动。(3)志愿者服务。志愿者服务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组织下学生利用自己的休息闲暇时间、自己的技能、自己的资源、自己的善心,无偿为社会上的孤寡老人、残疾人、孤儿等提供帮助或向社会奉献爱心的实践活动。

上一篇:科学教育培养方案范文 下一篇:诚信实践教育活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