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公司新政策范文

时间:2024-02-07 10:25:37

金融公司新政策

金融公司新政策篇1

良好的投资环境需要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和高效稳健的金融体系来支撑。近年来,我国政府在保持经济快速平稳增长的同时,稳步推进金融领域的改革与创新,金融体系的效率和稳定性不断提高,促进了我国投资环境的持续改善。

一、推进金融改革创新的财政政策回顾

目前,我国银行业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资本市场基本形成全流通的格局,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明显增强。国家财政发挥了社会管理者和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人的双重作用,通过提供注资、担保、补贴,以及完善财务会计和税收制度等政策,支持化解长期累积的金融风险,有效地推进了我国金融改革与创新。

1.推动以国有商业银行为重点的国有金融机构改革。以中国工商银行2006年10月27日在上海和香港两地成功同步上市为标志,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成功的财务重组,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整体改革上市的基础。国家财政为支持国有商业银行改善财务状况,采取了发行特别国债注资、成立了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降低金融业税收负担、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整体改造,提供了财务支持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2.为扎实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和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一是初步建立了我国社会公众投资资本市场的税收体系,采取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公众投资股票和基金。二是重点完善资本市场经营主体的税收政策,为资本市场发展提供稳定的制度基础。三是制定股权分置试点改革有关税收政策,为股权分置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四是明确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的有关税收政策问题,促进了金融工具多样化与品种创新。

3.积极扶持国有保险公司改制上市。2003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和中国再保险公司相继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成功在香港和纽约上市。财政部在给予税收政策支持的同时,还通过建立共管基金为公司顺利上市及今后的稳健发展,提供了财务保证。

4.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财政部门通过补贴和税收减免,为农信社改革提供政策支持。对农信社改革试点省份,拨补亏损信用社储蓄利息补贴88亿元;对试点农村信用社给予减免所得税、降低营业税的优惠政策。

5.支持治理整顿金融机构,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为清理整顿金融机构,财政部门对被关闭的农村基金会、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支持。此外,在化解证券公司的支付危机过程中,政府实行了一项过渡期的投资者保护政策,在保护投资者的同时,又对投资者进行了风险警示。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央、地方,以及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之间,对风险责任分担问题,进行了初步有益的探索。

6.支持建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长效机制。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2005年建立了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保险保障基金已有了雏形,建立保护存款人利益的存款保险制度,正在研究制定之中。这些政策的实现,为我国建立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的长效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7.逐步实现中国会计标准与国际标准的趋同。为了促进我国金融企业会计信息早日与国际接轨,财政部在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财务信息披露,以及金融创新业务的计量与确认上,不断进行规范。2006年2月,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准则一20069》标志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基本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

二、进一步促进金融改革创新的财政政策探索

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将加快,深层次的制度性问题将在改革与发展中逐步得到解决,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的互动将更加密切,金融服务业将有序发展。

(一)继续支持国有重点金融机构改革,通过改革创新提高我国金融业配置资源的整体效率。一是继续支持深化国有银行和保险公司改革。二是推进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改革创新,使之逐步成为经营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的现代金融服务企业。三是研究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明确政策性银行的发展方向和职能定位。通过建立国家账户和银行账户、分别核算等方式,改革政策性银行的财政补贴机制,建立资本约束制度,实现政策性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二)改革完善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体制,研究建立国有金融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财政部门将从以下方面,实行国有金融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一是国有金融资本收益收缴与使用相结合,增强宏观调控的财政手段;二是创造金融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增强金融企业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经营责任;三是维护国有金融资本权益,提高国有金融资本的控制力和竞争力。

(三)推进金融改革创新,支持建设和谐社会。一是要推动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促进城乡金融和谐发展。二是要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政策支持,促进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的协调发展。三是要鼓励发展农业保险,发挥保险对和谐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四是要通过税制改革,为国有金融企业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金融改革创新是我国金融稳定发展的推动力

金融公司新政策篇2

【关键词】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股利政策

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对财务管理的一项不可或缺的环节,科学合理的管理政策,能够有效激发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支持力度,为公司树立良好的外在形象,为企业稳定发展,奠定一定的资金基础。而国内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的发展历程,相对国外来说还比较短,股利政策还存在着某些方面的缺陷与不足,还需要国内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不断加强探索创新。

一、国内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现状

(一)股利不分配现象得到了有效改善

国内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在刚起步时为了有效融资,对股利分配进行拖延,甚至不分配的现象,这几年,由于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企业与外资不断进行交流,使国内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对股利政策有了正确认知,使股利不分配现象得到了有效改善。

(二)现金股利的发放形式逐步成为国内主要的股利发放形式

从2006年至今,国内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股利,采取现金的发放形式的比例逐年提高,而采取股票形式进行股利发放的已不足5%,股利采取现金发放形式的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是采取股票形式发放的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的8倍左右,充分说明现金股利的发放形式已成为国内主要的股利发放形式。

(三)股利支付率偏低且增长缓慢

国内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最近10年的平均股利支付率提升了差不多20%,但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率,却一直维持在32%左右,充分说明了,国内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的股利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平均的股利支付率却没有增加多少,股利支付率偏低且增长缓慢。

(四)股利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逐渐增强

国内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的股利连续发放,由一开始的近20家上市公司,但连续发放股利的只有3、4家发展到现在,国内83%的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都能连续性的发放股利,分配方式也集中在现金发放形式,这说明国内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正在逐渐提高。

二、针对国内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股利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国内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在目前的社会经济形势下,还存在一些缺陷问题,相关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应结合自身发展特点,进行股利政策的调整与改善,促进国内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执法力度与资本市场管制

目前,国内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的资本市场缺乏有效地管制,对国内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信息不能有效传递。国内的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一直着眼于通过股利政策,向国内的资本市场反映公司的信息,但国内的资本市场并不能有效完成这项使命,实现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的有效衔接。因此,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加强执法力度与资本市场管制,加快国内的证券监管机制的创新改革,提高资本市场的透明化、公正化,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经济的行为,加强市场整改,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实际合法利益。

(二)完善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的管理机构

国内的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的管理机构不科学,股利政策不合理,是造成股利政策当中存在问题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国内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当前最应该做的就是改革公司股权机构,完善公司管理结构,应该以资本市场为基础,加强公司法人结构管理,进行股权分散,投资主体多元化,保证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的资本稳定,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加强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信息传递的监管

国内的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涉及到很多的方面,与银行的联系非常紧密,通常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质,其业务经营的环境一般都比较的复杂,变化没有规律可循,很难进行把握,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太多,还有很多主观性因素的影响,有很大的盈余管理机会。因此,要加强对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信息传递的有效监管,加强信息传递的透明化管理,有效遏制部分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的违法行为,严格管控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的股本扩张,使公司的盈利水平与股本扩张速度保持持平。

(四)强化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资本管理,促进资产结构调整

国内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资本运行管理的能力,相对其他方面来说较弱,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想要提高对资本运行的管理能力,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就必须提高资产结构的调整速度,提高公司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同时,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要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管理。对于整个金融保险类证券市场的运行体系来说,证券公司的资金安全和高效运作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确保证券公司的资金运行安全和高效运作,才能保证整个保险金融类证券市场体系的科学合理运作。在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下,加强资本管理和资产结构,是各国证券监管体系的一向重要手段和主要内容。

三、结束语

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以经营货币的特殊形式,进行金融资本的运行,决定了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必然受很多方面的影响。需要国内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加强对资本市场的有效管制,完善公司股利政策管理结构,强化上市公司与市场信息传递之间的监督管理机制,股权分散,降低风险,促进公司的资产结构调整,促使国内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龚珏.基于大股东控制的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以佛山照明“高派现”为例[J].科技广场,2013(1)

[2]龙成凤,杨思.大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基于沪市央企上市公司的实例研究[J].商业会计,2012(13)

作者简介:

金融公司新政策篇3

(一)金融政策和市场不完善

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的出现是企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结果,其整个发展都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家的金融政策也深刻影响着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的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进行,我国的金融相关政策和市场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国家在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方面的政策中也做了许多调整,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进行资金管理时,也必须以国家政策为基准。但是现在我国的许多金融相关政策仍然很不完善,财务公司进行资本运营时又必须在这种金融市场中进行,加上当今货币交易中许多主体规模都不大等问题,都影响了财务公司资金管理的正常运行。

(二)企业融资渠道非常有限

现在的许多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资产负债状况都十分不合理,由于集团负债是企业集团大部分来源,只有很少一部分真正来自于投资者。而企业集团负债中大部分又来源于集团下属企业的存款等资产,大多数是流动负债,这种负债结构是十分不合理的,急需调整。企业集团的融资主要是来自于子企业的存款,也就是常说的内源性融资。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财务公司短期内负债过多,长期情况下十分缺乏使用资金。企业融资渠道的单一性也直接导致了财务公司没有很强的偿还能力,这也成为我国现阶段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的重点问题。国际的最佳财务公司流动比率是200%左右,但是我国实际的财务公司流动比率大多还都不足100%,说明我国财务公司短期偿债能力非常差。同时我国许多财务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相比正常值也偏高,甚至高达90%,这个数据说明了我国财务公司长期偿债能力也非常差。另外,现在的财务公司经营范围也都非常狭窄,大多局限于企业集团的内部,如集团下属企业的存款贷款业务等,缺乏多样化的业务方式来提高财务公司的竞争能力,阻碍了财务公司更深入的发展。

(三)资金风险管理水平偏低

随着我国近年来金融机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业务在不断拓展,因此财务公司现在随时面临着混合经营下很大的资金经营管理风险。对于这些风险,有些管理者采取漠视的态度,这主要是由于财务公司的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只注重短期的利益,不惜进行各种违规操作,无视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另外一些管理者面对风险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将规避风险放在工作的首位,这样虽然保证了资金的安全,但同时也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这两种应对风险的态度都是财务公司资金风险管理水平低的表现。

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改进策略

(一)完善金融政策和市场环境

改进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现状,首先需要对当前的金融市场体系和相应机制进行完善。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对财务公司的金融服务工作进行大力支持,鼓励多种金融工具如债券、股票等融入到金融体系中。在颁布相应金融政策的同时,还需要制定一系列相关金融监督体制,主要是信息披露机制和风险评估机制,保证信用体系的建设。同时,还需要健全相应的金融监管制度,在制定相应制度时,需要将国民经济放在重要位置,提供与国有经济均等的机会,对于国有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的经济管理不应当过多干涉,创造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保证财务公司的金融服务工作更加顺利。财务公司进行资金管理还需要增强市场化运作的意识,改善传统的服务方式。财务公司相比商业类银行,在专家技术、相关政策等方面都不占优势,客户群只限于集团内部的各企业成员,数量十分有限。但财务公司可以利用这一的特点,优化相关服务,提供商业银行不能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因此,财务公司需要认真研究自己负责企业的具体金融服务需求,尽量满足每个客户的需求,从而赢得客户的信任,最终牢牢绑定所有成员企业。

(二)改进财务公司的融资模式

除了完善相应的金融政策和市场环境,财务公司现有的融资模式也应当得到及时的改进。只有构建全新的融资管理模式,才能够完善资金管理活动。财务公司应当不再局限于传统单一的企业内部融资方式,通过并购其他金融机构等多种方式获得运营资金。发行债券和股票是我国财务公司长期融资的方式,由于目前我国财务公司还没有上市融资的许可,债券发行就成为财务公司获取资金的主要方式,另外财务公司也可以通过商业票据、债券交易等多种方式进行融资。财务公司必须保证盈利,才能够保证整个公司的发展。可以对营运资金的管理进行优化,财务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对资金进行投放和收回,保证其利润的稳定,从而保证财务公司的偿债能力。财务公司对营运资金的管理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的管理和零营运资金的管理。资产负债的管理主要指通过对资产负债结构进行调整,最终实现总量的平衡,保证资金的安全和盈利。零营运资金的管理主要指降低流动资金的比例,重点考虑资金的盈利情况。在实际情况中应当充分运用好这两种思路,在最低的风险下保证资金的最大利用率。

(三)提高企业风险管理的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经营风险,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构建财务公司资金管理体系。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员工的防范风险意识。另外,公司本身内部也应当加强监控力度,有利于防范化解风险。对于资金结算中心也应当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制度,在操作和信用方面都尽量降低风险。运用多种手段如外部审计、岗位牵制等,使业务流程更加规范。在风险识别、评估个监控等环节加强风险识别,最大限度地分散或规避风险。同时,财务企业可以搭建全新的资金管理平台,配备相应的技术支持,将互联网技术充分运用到金融管理过程中,高效管理财务公司的资金。财务公司可以将现代网络技术作为基础,建立起全新的资金管理平台,利用网上银行向客户提供更全面快捷的服务。网络银行相比传统银行,具有许多方面的优势,可以有效地帮助我国财务公司更好地发展。财务公司应当冲破传统的与银行竞争关系,在保证双方利益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应当充分抓住网上银行飞速发展的时机,发展相应的网上业务。为所负责的集团所属企业提供网上贷款、网上支付、财务管理咨询和网上资金委托等多方面网上服务。还可以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对客户信息进行搜集和掌握,深入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为企业成员提供合适的服务。财务公司还应当创建全新的资金集中管理形式,保证资金管理的高效率,集中管理集团的账户、票据和资金。

三、结束语

企业集团的良好运行离不开相应财务公司的正常运作,财务公司不仅可以利用其专业优势保证集团的资金周转,还可以降低资金的占用,保证企业集团的顺利发展。因此财务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应当充分认识到财务公司的重要性和管理现状,按照当前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保证整个企业集团的顺利运行。

金融公司新政策篇4

关键词: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08-0129-02

截止2014年3月,河北省小额贷款公司已有近500家,注册资金接近400亿元人民币,6年来小额贷款公司累计放贷1 300亿元,客户涉及16万多家,不论是在公司数量、资金总额,还是贷款余额,均居全国前列。但在我省小额贷款公司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使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不断趋于成熟和完善。

1 河北省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的发展机遇

1.1 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从小额贷款公司开展试点以来,国家和地方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进行支持。这些政策规范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准入制度,明确了其经营范围,避免一些非法经营和恶性竞争。我省小额贷款公司在政策的引导下快速发展,经营水平不断提高。省政府主管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到先进地区进行调研,积极完善各项地方政策法规,切实解决小额贷款公司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在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壮大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2 信贷市场的广阔空间

金融的发展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现有的商业银行还不能完全满足经济发展对资本的需求。对于一些商业银行而言,“三农”和小微企业并不是他们的放款对象,而小额贷款公司恰好以其小额、短期、分散和灵活迅速的特点填补了金融领域的这一空白。首先,小微企业在成长壮大过程中,大都存在着因融资难而阻碍项目发展的困境,而这正是小额贷款公司服务的对象,给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提供了发展空间。其次,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产业化的资金需求在不断扩大,但由于我国现阶段的金融体系在农村发展不够成熟,贷款供需存在很大的不平衡,这也为我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1.3 先进国家的丰富经验

全球小额信贷业从20世纪80年展至今,积累了很多经验。

①任何产业的发展都需要保持适度的竞争,小额贷款公司需要竞争促使其改善经营管理水平,创新管理机制。

②小额贷款公司应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利率水平。各国经验证明,带有补贴性质的低利率往往伴有高违约率,而高利率下信贷资产质量较高,因此,小额贷款公司有必要实行市场化利率。

③改善其服务水平,尤其是非金融服务。国际经验表明,当选择社会弱势群体为贷款对象,为他们提供适当的非金融服务时,会在潜意识里灌输金融意识,这样会增加小额贷款公司的潜在客户。

2 河北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面临的挑战

2.1 后续发展资金不足

后续资金不足是我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小额贷款公司在“只贷不存”政策制约下,资金来源渠道只有股东投入、接受捐赠和不超过两个商业银行贷款。

①由于小额贷款公司仍处于试点阶段,政策法规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规定不够明确,政策限制又多,不能享受金融企业税收等政策优惠,这将直接影响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业绩。

②虽然政策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可以通过银行融资,但事实上存在很大困难。因为小额贷款公司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经营风险较高,银行一般不会对其放贷。即便能够取得银行融资,也不能享受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较高的融资成本加大了小额贷款公司的财务风险。

2.2 经营管理规范性差

①从业人员文化水平偏低,管理水平不高。小额贷款公司大多聘请银行或信用社退休人员担任高管,他们的知识比较陈旧,难以适应小额贷款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普通员工大多没有从事金融工作的经历,缺乏小额贷款专业技能,忽略对贷款风险的考虑。

②制度不够完善,运作缺乏规范。很多小额贷款公司缺乏明确的内部制度,即使存在内部制度,也形同虚设。

③风险防范能力较差,防控措施不完善。小额贷款公司基本没有建立财务预警机制,一旦贷款无法收回或大股东主业发生危机,就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倒闭。

④治理结构欠佳,不能实现岗位的相互监督。

2.3 地下金融挤占市场

由于小额贷款公司不能吸收公众存款,后续发展资金不足,难以满足客户贷款需求,因此,产生各种扭曲的民间借贷和地下钱庄。这种状况严重的扰乱了当地的资本市场。据研究调查,仅一个中等规模的石家庄县域就存在大约4~10亿元的民间金融市场,这无疑和小额贷款公司形成了激烈的竞争。由于个体农户和微小企业资本实力较差,缺少必要的抵押资产,因此更倾向于地下融资。小额贷款公司相对严格的贷款条件在激烈的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严重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2.4 缺乏相关法律规范

目前小额信贷公司的法律地位还不清晰,相关监督管理、税收体制等相关方面的法律规范还未出台,这将造成一些公司经营缺乏长期发展目标,短视经营意识的存在阻碍公司的发展。例如,小额贷款公司一般被认为是非金融机构,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规定又超越于《公司法》。因此,必须在法律加以完善,为小额贷款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

2.5 偏离政策导向风险

小额贷款公司设立的政策目标是“小额、分散,服务三农”,该政策目标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是相互矛盾的。小额贷款公司在选择放款对象时更多的会考虑收益和风险,而不会考虑政策制度的导向,激励措施的缺乏和税负较重还会使这种矛盾不断加深,最终致使小额贷款公司不断偏离政府的政策导向。由于农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不高,风险反而很大,小额贷款公司服务三农的意识并不高。另外,由于小额贷款公司所在地的产业有一定的集中性,导致贷款对象会集中在某一行业,无法做到“小额、分散”,集中度的提高将会导致经营风险的加大。

3 河北省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建议

3.1 扩大资金来源,拓展业务范围

小额贷款公司首先要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扩大资金来源渠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①鼓励民间闲置资本向小额贷款公司进行股权投资,具体可以在政策上给予税收优惠,风险上安排专业人员指导,保证投资人的资金安全。

②放宽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限制。增加小额贷款公司贷款的商业银行数量和融资限额,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商业银行向小额贷款公司提供更多优惠贷款;允许小额贷款公司之间进行同业拆借,或者以股东借款为主的大额定向借款等。

③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比较单一,应该适当的扩大经营范围。

3.2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风险防控

小额贷款公司目前尚属于新兴企业,存在由于其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导致风险加大的问题。

①要不断提升员工素质和人力资源开发。每一位新进员工必须进行入职培训,使他们熟悉行业规范和公司规章制度,掌握业务基本知识和流程。对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再教育,了解最新的管理理念和风险控制。

②从内部提高管理水平,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深入的研究贷款业务和其他新型业务的风险,建立防范机制。

③小额贷款公司要从外部建立完善客户的信用评价制度,通过给予信用等级高的客户更高的贷款额度等奖惩措施,降低信用风险。

3.3 加大政策扶持,营造诚信环境

首先应该出台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政策。

①减轻小额贷款公司的税收负担。比如按照国家的惠农政策给予小额贷款公司税收优惠,减半征收其营业税和所得税。

②积极开展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可以争取财政补贴或贷款优惠等政策扶持措施。

其次,要加强监管,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日常经营的考察,营造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清除地下钱庄的非法经营,正确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渠道。着手建立所在地区的信用体系,包括贷款的中小企业、农户和个体工商户等,使小额贷款公司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信息数据共享。

再次,需整合政府职能部门,实现职责分明,为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提供高效的服务。要不断完善担保和保险机制,发展风险分担机制,推动小额贷款公司的健康发展。

3.4 明确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地位,细化运营准则

小额贷款公司本质属于金融类机构,而政府为了规避风险将其划入一般公司类别,在没有完善的法律条例出台前,对小额贷款进行诸多限制,阻碍其发展。因此必须确认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地位,尽快确认小额贷款公司的金融性质,参照商业银行的法律法规,细化准入制度、完善运营法规和风险管理机制,为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3.5 引导其实现“小额、分散,服务三农”的目标

政府设立小额贷款的目标是“小额、分散、服务三农”,而目前小额贷款公司表现出小额不小、集中投放、远离三农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必须加大力度引导。要做出明确规定,如每笔贷款金融的最高限额等。其次,减轻小额贷款公司的税收,给予小额贷款公司农业贷款优惠或财政补贴,调节其对于三农的放贷导向,同时严控风险,使小额贷款公司和农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蔡则祥.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论,2011,(4).

[2] 方建武.宏观经济环境视角下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2011,(9).

[3] 邢早忠.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上海金融,2009,(11).

[4] 蔡伟.关于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金融纵横, 2009,(7).

[5] 高晓燕.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运营再探讨[J].现代财经,2011,(3).

[6] 李东卫.中国小额贷款公司的改革与发展研究[J].中国发展,2012,(4).

[7] 董鹏,张晓等.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评价与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发展,2012,(8).

[8] 胡秋灵.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0,(8).

[9] 苏浩宇.新形势下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再思考[J].西南金融,2012,(1).

金融公司新政策篇5

本文对于我国现阶段小微物流企业融资发展给出了几点建议:从企业、金融机构及政府三个角度进行阐述,提出各方应该进行后续工作的建议,并依据目前小微物流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给出了融资的产品建议。希望能为解决小微物流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金融机构通过融资模式创新,增加了其服务范围,拓展了客户群体,同时也推动金融市场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小微物流企业通过获得融资使其业务得以顺利开展。

关键词:

小微物流企业;融资;现金流

从古至今,几乎所有的大中型企业都是由小微企业成长而来。虽然小微企业普遍具有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等劣势,但小微企业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直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近几年电商的大量兴起,带动了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又由于行业发展初期门槛不高,因此物流行业吸引了大批量资本及劳动力的介入,各地小微物流企业更是井喷式的涌现。

一、小微物流企业发展现状及融资准备

大量小微物流企业的设立带来了行业的野蛮生长,伴生而来的就是介入者的困境。虽然传统物流行业门槛低,但是参与者众多,导致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同质化严重。而大量的无序竞争,乃至价格战,导致行业利润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一些小微物流企业为了留住客户而亏本经营的现象。同时大多数的小微物流企业的业务只是停留在传统物流服务层面,仅懂得运输及仓储,一些个性化高端服务无法提供,就无法获得更多的收入来弥补资金缺口。对于小微企业主,需正规化自身的经营。小微物流企业应主动完成自身经营数据的记录及更新工作,主动向政府及金融机构增加自身的信息披露,并保证真实有效,方便监管层及相关金融机构及时了解其具体经营情况。在有利自身经营管理发展的基础上,可以为未来向金融机构融资提供数据支持。打铁还需自身硬,建议小微物流企业主应做好如下三个方面的准备工作:首先,要随时关注企业及企业主的信用记录,避免任何有损信用的情况出现,包括各类金融机构融资形成的欠款都应按期及时还清。同时,与上下游企业建立良好的共同“利益链”与“信誉链”。其次,重视自身企业财务规范化,完善企业管理机制。小微企业应加强财务、业务管理,应保留好相关业务票据、凭证,方便金融机构审核公司资质及经营能力,为融资评估提供充足依据。并且业务管理和发展要规范化、科学化,切记不要盲目扩张。最后,培养具有专业融资技能的人才,及时掌握市场动态,提高相关融资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在自身良好经营的基础之上,配合监管及金融机构的信息确认,为日后快速便利地得到融资提供帮助。

二、金融机构支持现状

除了小微物流企业天生的弱质性外,“融资难”问题是横亘在小微物流企业主面前最难以逾越的障碍,在我国该问题主要体现在过于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上。

1、金融支持尚浮在表面缺乏创新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模式定位依然是以国有银行为代表的银行主导发展模式,其服务对象层次上移,下层的金融产品及服务供给严重不足。虽然近年来涌现出一些股份制银行、各地区成立了城市商业银行以及部分农商银行、村镇银行,填补了一定的金融市场服务资金空缺。但其本质依然是政府主导,法人治理,这种结构存在较大缺陷,行政管理普遍存在,同时政府背景所能集约的资源往往又会较易使这些中小银行具有大型化的趋势,最终使得整个银行业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均同质化严重,业务往往也仅仅是针对大中型企业,无法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2、金融机构简化流程创新服务

小微物流企业融资具有单位需求量小、总体需求量大、需求范围广等特点,需要相关金融机构创设高效有针对性的产品及审批流程,提供灵活快捷的服务,但是小微物流企业业主在向金融机构融资时,却普遍感觉融资手续繁杂,办理时间过长。同时小微物流企业管理受人力所限,在向金融机构融资时往往也不能提供大量规范的申请材料,数据显示,小微物流企业中仅有不到三成能够提供房地产资料、公司账簿、银行账户流水等全套基础申请材料,传统服务模式将绝大多数小微物流企业挡在门外。相对于盈利模式尚不成熟的小微物流企业,风险控制意识极强的银行等金融机构通常在对其进行融资时更趋谨慎,最终能够获得融资的小微物流企业很少。

三、政府金融政策的颁布及执行

1、政策传导慢、政策不连续

国家下达政策,平均需经历一到一年半的时间地方相关机构才能够出台相应的政策以便中央政府政策的顺利实施。过长的政策传导时间,导致很多政策无法真实有效地落地,更不用说部分相关机构出于对地方利益的考虑,导致很多中央下达的利国利民政策无法传达至民间,即使有一些到达了地方却往往也变了味道,甚至违背了中央出台相关政策的初衷。政策传达期间还可能会发生上层领导调换,导致一些政策无法下达,或者导致政策无法施行或持续,从而导致政策搁浅。因此,为了让政策能够连贯,相关的地方政府应针对这类长期的政策实施,建议设立相关部门,人员可以流动但是部门应该存续。

2、信息披露不足

很多政策的制定需要前中后期大量的调研准备及工作,可是政策下发后,其涉及的相关企业或人员却往往并不知情。政策涉及的相关方,往往是在实际经营活动中涉及政策法规时,才进行相关政策的查询。能查到尚是好事,而更多的是政策下发后无法查询,导致政策的实施更无从谈起。

3、解决建议

(1)建立物流企业数据库,避免信息不对称。建议相关地方政府机构设立小微物流企业服务中心或类似机构,建立相应地方服务数据库,并及时收集小微物流企业发展状况数据汇聚上报国家数据库,未来还可将个人诚信数据与企业诚信数据相挂钩,提高个人及小微企业失信成本,使小微企业经营数据真实有效。(2)定期披露信息。建议定期披露相关有利物流企业发展的服务政策,方便相关部门及个人查询。同时可对外统一提供相应的大数据及云服务,为金融等相关机构支持小微物流企业发展提供良好数据信息基础。(3)加强政策执行服务意识。政府部门也要实际监管政策的执行情况,真正发挥政府的指导职能。同时要加强提高推广针对小微物流企业融资业务的意识,可设立一定额度的物流融资业务发展专项基金,刺激和鼓励小微物流企业融资业务的发展;构建良好的信用管理体制和法制环境。

四、基于未来现金流的小微物流企业融资产品

由于小微物流企业自身经济实力受限,仅凭当前的自身状况,融资相对较难,因此其未来发展才是其融资的资本,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小微物流企业未来现金流,来实现其当前的融资是一种较优的解决方式。当前金融市场中,依托企业未来现金流的融资信贷类产品主要有保理、票据贴现、信用证等,但主要还是针对大型企业的大金额业务。而近期市场上比较推崇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就是基于以上金融产品演化而来,并适合小微物流企业融资的良好手段,其实质主要依托于核心企业的信誉及还款能力来进行融资,对于企业的规模大小关注较少,这对于小微物流企业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消息。

1、小微物流企业未来现金流确认

对于未来现金流,物流企业唯一能证明其未来现金流入的即是合同或发票,但是往往运费或相关收入的收取很难确定。可尝试借助供应链金融的风控模式,即金融机构在充分掌握供应链主导企业的资信水平后,以整条供应链为出发点,凭借主导企业资信,对提供服务的上游小微物流企业的未来收入进行确认。

2、基于未来现金流的小微物流企业融资产品

(1)保理公司。依据合同及流水等条件,设立流水化审批作业的风控体系,对于小微物流企业未来能够形成的仓储费、运费等收入进行预估并进行保理业务操作,从而为小微物流企业的融资提供便利。(2)保险公司。依据企业的经营情况及合同等相关资料,设立仓储险、运费险等险种,为一些极端情况下的收入提供保证,一旦付款方因各种原因无法支付相应的仓储费或运费等小微物流企业的收入时,保险公司即可介入,先行支付物流企业的收入,以保证小微物流企业的正常经营。以下举两个例子:①基于合同的保理类产品,Y1、Y2……Yn公司是一组小微物流企业,承担某些大型公司的仓储、运输服务,其服务方式类似,收入及支付方式也很雷同。对于类似这组小微物流企业群,保理公司可依据简单的业务及收入情况,设置统一的审批标准及流程,简单的审批系统即可实现快速融资的目的,小额而足够分散的信贷资产,可足够分散风险,保证信贷资产的系统性风险足够低。如此小额分散的资产包形成模式为日后信贷资产转让或资产证券化提供良好的基础。②基于业务合同的保险类产品,X公司是一家小微物流企业,承担A公司的仓储、运输服务。起初,双方签订了服务合同,A公司按期支付X公司仓储及运输费用。但是X公司担心有些情况下,A公司不能支付其相关费用。恰好此时,保险公司B设计出一款针对收入的保险产品,X公司只需向保险公司B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费,既可以保证其收入的准时性,一旦发生A公司不按期支付X公司费用,A公司可向B公司申请保险赔付,由B公司支付A公司的损失(或应得收入)。这样既保证了A公司的正常收入,又可以为B公司赚取一定的收入。衍生:同时依据B公司开给A公司的保单,保理公司C也可以介入,提前为B公司融资,从而可以满足B公司的融资需求。

五、展望

其实很多为大型企业提供的金融产品,往往也适合于小型企业操作。但是由于操作的手续烦琐,使得金融从业人员往往抓大放小,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大业务上,这点无可厚非,毕竟人的精力有限。但是目前的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逐渐完善,更多的金融业务可以由标准化计算机来完成,既省时省力,又避免风险。像如上所创设的金融产品,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但是现在借助计算机技术都可以简化完成,也希望我国的金融服务尽快与计算机技术深度结合,实现金融机构对经济的助推作用,造福整个社会。

参考文献

[1]卫宗超:我国小微物流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基于物流金融P2P平台视角[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6):145-146.

[2]刘琳、李博:物流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困境与渠道创新[J].物流技术.2014.33(3):291-292.

[3]高飞:我国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9.

[4]王乐:小微物流企业生存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价值工程,2014(27):148-149.

金融公司新政策篇6

【关键词】新三板 融资风险 风险成因 风险控制

一、引言

企业进入新三板市场,其首要目的是为了融入资金,公司要发展扩张就必然产生巨大的资金需求,但是大多数企业在融通资金的过程中盲目的融资,导致融资风险,影响公司的整体竞争力,降低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挂牌企业对融资所带来的风险进行一定的识别评估和控制是公司在可持续战略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新三板市场融资现状

2006年到2010年是新三板的探索发展阶段,从2011年开始,新三板市场的融资状况开始有所改善,当年有超过10笔的定向增资记录,募集资金总额约达到6500万元。2012年新三板市场经历了第一次扩容之后获得了蓬勃发展的机会,当时市场的定向增资25笔,平均融资规模超过3500万元,2013年以后,市场的定向增资次数与募集金额呈现高速的上升趋势,尤其是2015年定向增发次数较2014年增加近6倍,市盈率更是高达30倍左右,如下表所示:

随着新三板市场挂牌企业数量与融资次数、金额的增多,新三板的发展势头仍呈现不断攀升的趋势,发展前景一片利好。但是在我国“新三板”市场挂牌的企业中,大多为中小型企业,且由于多数企业受到自身财务政策、经营经验以及资金短缺等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影响,融资金额与次数的增多导致其面临着融资风险的困境。因此,本文在根据目前融资现状,了解新三板挂牌企业的融资风险成因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融资风险控制的措施。

三、新三板挂牌企业融资风险成因

(一)公司治理能力不足

由于新三板定位于服务创新创业型中小企业,而许多中小企业由于仍处于成长期,公司治理结构、人员调配、财务制度都都存在诸多问题,大多数新三板企业挂牌前为有限责任公司,董监高等高级管理人员是为满足股份制改造拼凑而出,不具备管理能力和条件,实质是依然是大股东一言堂。由于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容易造成公司决策失误,给公司发展带来困难。

(二)公司管理层融资决策不当

挂牌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时,其大多数在融资前并没有进行有效的评估程序。融资立项阶段缺乏科学全面的项目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只是单纯需要资金进行生产研发而进行融资。对融入的资金,缺乏合理的评估标准,无论是银行贷款或者定向增发的资金,只要有资金即可的想法,导致公司盲目融资,融资成本过高,资本结构与负债期限结构不合理,使得公司的融资决策无法正常发挥,从而带来融资风险,影响企业的发展。

(三)融资方式运用不充分

新三板多样化的融资方式改变了传统非上市公司融资渠道单一的问题,解决了融资难这一局面,给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促其高速发展。新三板市场中,企业的融资方式有定向增发、中小企业私募债、优先股、资产证券化、银行信贷5种形式,但挂牌企业通常运用的只有定向增发,其他方式并未被充分利用。定向增发即股权融资,公司融资后股本增加,对资金运用投资的项目收益在短期内难以保持相应的增长速度,并且股权融资对公司控制权的分散和盈利能力的影响给融资公司带来最大的威胁,权益的变化导致股价和相关财务指标发生变化,使得潜在投资者对公司的发展前景失去信心,致使公司在需要资金运营的时候难以融到资金,引发融资风险。

四、新三板挂牌企业融资风险控制对策

新三板的存在使中小企I融资难的问题得以缓解,但风险也随之而来。挂牌企业应从以下几方面及时控制融资所带来的风险:

(一)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完善公司治理能力

企业挂牌新三板过程中在建立公司治理结构时不能为应付监管而虚设管理职位,应切实发挥高管职能,建立完善的公司管理制度,使企业按照合理的公司制度运行保证公司的健康发展。公司各级管理部门要明确不同级别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建立起总经理总体把关、各级别人员层层负责的网状管理,从而覆盖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每一个方面和环节,杜绝管理上的漏洞和死角,做到资金管理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能找到相应的人员来负责,从而有利于公司在总体上控制和调配资金,实现单位资金价值的最大化。

(二)提高管理者的融资决策力,合理优化融资结构

企业在作出融资决策前应该对当前的国家政策、市场的汇利率水平、企业资产结构等进行详细的调查评估,确保企业在适当的时机和条件下融资。在进行融资决策时,需要详细分析项目的整体风险情况,评估项目投资失败的可能性,进而考虑融资过程中的风险对策和措施,因此挂牌企业要考虑融资机会与风险,还要考虑企业发展目标和现在所处阶段、现有融资规模的结构以及现阶段经营状况。目前大多数企业在做出融资决策时并没有考虑其当下的发展状况,导致其融资规模不合理。管理者要站在决策的高度,以整体利益为重,对企业全局的的发展深入的了解,对企业资金流的来源去向都得熟知,这样才能保证融资决策的合理性。

(三)拓宽融资渠道,融资方式多元化

王小鲁等学者在《中国分省企业环境指数2013年报告》中指出,影响企业经营业绩的几个因素包括政府行政管理、法制环境、税收负担等。其中,政府行政管理是影响企业经营的主要因素,因此政府应鼓励发展多种融资渠道,充分利用发展迅速的资本市场,积极完善新三板市场,充分利用市场中的每种融资方式,除了提到的5种方式外,随着新三板市场规模的扩大,应拓宽融资渠道,并积极发展新三板市场,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更好、更便利的平台,实现进一步发展。

四、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小型企业在新三板市场挂牌后融资,面临着巨大的生存风险与压力。生存的压力会给企业带来经营生产等各方面的困难,只有及时防范与控制,才能促进企业持续高速的发展。相信随着政府的不断重视与一系列监管措施的不断出台,行业协会的不断自律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互信的不断加强,我国新三板市场一定会不断发展,为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解决融资与发展瓶颈,促进我国资本化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旭驰.新三板市场发展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中国经贸导刊,2014,21:58+64.

[2]何蔷.熊猫乳业挂牌“新三板”融资风险防控问题浅析[J].当代农机,2016,08:58-60.

[3]国莹莹,陈明.新三板企业融资风险研究――以枫盛阳公司为例[J].经济论坛,2016,12:71-73.

金融公司新政策篇7

入世以来,随着我国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跨国公司加速在华投资扩张规模,其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呈现出多样性和新的特点。本文针对跨国公司多样性的金融服务需求,分析中资银行应如何加强对跨国公司的金融服务,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资银行;跨国公司;金融服务;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跨国公司正加速在华投资扩张规模,其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性以及新的特点,如中心化、全球化、个性化、高端性、时效性和低成本。目前,外资银行发挥国际关系网络优势,利用与母公司长期的合作关系进行业务渗透,国内银行业也纷纷将跨国公司作为营销重点。但如何改进对跨国公司的金融服务是目前困扰国内金融服务业的难点。我国银行业需要针对在华跨国公司的金融服务需求,提高金融创新能力,应对跨国公司金融服务需求。

1 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金融业务现状

现在,全世界共有跨国公司6万多家。并且其分支机构遍布全球,已达50多万家。全世界最到的前500家跨国公司,已经有400多家进入中国市场。到2010年,全年共有非金融领域的新批外商直接投资的企业有27406家,实际使用外商的直接投资金额已达1057亿美元,这比2009年已同期增长16.9%和17.4%。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内市场已经逐步开放,外国投资处于持续增长的趋势。从这里不难看出,跨国公司的金融投资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同时,作为我们中资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争夺的一个重要金融业务就是跨国公司银行业务。由于外资银行可以凭借其母公司的优势,依靠与跨国公司多年业务合作形成的战略关系以及其在产品服务、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向客户提供优质的、具备世界标准的金融业务服务,同时中资银行先天所具有的人际关系优势、政策方面优势、网点优势等也受到外资银行的强烈冲击。在这种情况下,遭到一些客户的抛弃,失去一些客户资源已经在所难免。

2 跨国公司的金融服务需求

跨国公司其具有的特定是:规模庞大、有良好的资信、完备的经营网络、很强的行业竞争力。因此商业银行需针对这些跨国公司特点,认真研究、分析跨国公司在我国金融业务需求的多样性,抓住跨国公司金融需求的“七寸”,为其提供超高契合度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注重金融业务与产品相结合,增加产品附加值。从跨国公司的运作与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往,可以看出跨国公司的金融业务服务需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迫切希望主办行制度推出

由于跨国公司在中国业务扩张迅速,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迫切需要有实力的国内主办银行,希望通过众多本地实力派主办银行,获取全面的本外币金融业务服务。

2.2 一体化的全面金融服务需求

跨国公司为了满足企业经营需要,需要与国内银行建立密切的全面业务合作途径,并需要国内银行为其提供全面优质的本、外币金融业务服务,业务范围广泛,既包含公司业务、个人业务,又包含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到结算、理财等中介业务,并需要国内银行无论是总行还是分支行,都要将跨国公司遍布全国的的投资企业视为一个整体,按照统一的业务标准提供金融服务。

2.3 资金资产管理要求

在我国境内运营的众多跨国公司需要通过建立统一的内部资金结算网络,不受地域的限制,用以实现总部对其各地方子公司现金流的统一调配,提高其资金周转速度,降低公司运作的财务成本,并需要使用中资银行电子银行服务来实现资金调拨、实时查询、银行会计系统与客户会计系统实现对接和个性化报表等,来帮助其实现企业经营高效。上门收款和零钞兑换等现金管理服务是许多零售跨国企业迫切需要的,并且在国际结算方面,需要资金清算系统畅通、快捷和银行的汇路通畅。跨国公司对银行提供的各项服务的价格异常敏感,在防范汇率、利率风险方向,跨国公司通过双重货币存款、外汇通知存款,以及远期外汇买卖、货币互换等来规避风险,这必然所致其对外汇资金收益的金融工具有需求迫切。

2.4 个人银行业务需求

跨国公司在华企业实施人才战略,以引进高素质人才,则需要通过制定和实施福利补贴政策,尤其在解决雇员的住房政策方面,而这些福利政策的实施往往离不开银行,这就形成了对银行个人业务的需求。同时,由于跨国公司有众多外进高级管理人员,其对个人外汇服务方面的需求比较高。

同时,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跨国公司对金融服务逐渐有新的需求。服务标准也有所变化,其坚持拿欧美一流银行作为标杆,借鉴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模式,以“高效、高质”的标准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在服务内容也精益求精,从“融资”到“融智”,需要为跨国公司提供一揽子优质的金融解决方案,以帮助其提升产品内在价值。在服务范围上,从“双赢”到“多赢”,跨国公司需要银行服务渗透到其产品的服务链、供应链,通过向其下游的消费者、上游的供应提供综合、超高治理金融业务服务,增强它们对跨国公司的贡献度和依存度。

3 中资银行应对跨国公司金融服务需求的对策建议

目前国内的许多银行为了迎合跨国公司的需求,在金融创新上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大了服务力度,提供了很多金融创新服务产品,但仍然与于跨国公司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与欧美发达银行相比在许多方面仍然存在着先天不足。为尽快满足跨国公司的在金融业务上的需求,也为了提高国内银行的金融服务水平,使其向国际一流金融服务靠拢,国内商业银行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在许多方面仍需要完善。

3.1 建立系统化、高标准的服务体系,以产品确立竞争优势

为了提高拓展跨国公司客户的成效。应该在细分客户的基础上实施差异化服务战略,根据客户需求和特点,实行公司金融VIP服务,建立服务“绿色通道”,同时提供包括存贷款利率、结算费用等优惠政策并优先为跨国公司提供增值服务。同时,整合传统产品,提升优势产品,开发新型产品,提供包括各种业务的全方位、多层次金融产品及服务,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确立领先地位。

3.2 加强与国际一流银行的合作,优势互补

在我国的外资商业银行尽管很多先天优势,如管理经验比较成熟、技术比较先进,但仍然在经营地域和政策方面,有许多局限,难以达到竞标条件。这种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就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如网点资源众多和人民币资源充足的优势与外资银行合作,以谋求实现“双赢”。另外,针对某些跨国公司的现金管理需求,我国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与外资银行的合作,利用外资银行的优秀管理经验、业务创新等,来满足跨国公司的某些国内商业银行暂时不具备的金融需求,从而稳定客户,实现共赢。

3.3 建立新的经营管理体制:决策迅速、应变灵活

为了加强与跨国公司合作,有效地拓展金融业务,我国的商业银行首先要参照欧美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综合外资银行的优点和本土商业银行先天优势,加强内部沟通协调,以“最大限度适应客户”为原则改造国内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量身定制跨国公司客户需要的金融产品和业务,有区别的适配跨国公司的业务需求;同时建立反应灵活、快速决策的客户管理体系。为了提高对重要客户的管理力度,同时需要配备高素质客户经理等手段。在中国逐渐市场开发,特别是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许多跨国公司对中国商业银行存在许多顾虑,但是,中国的商业银行国内网点众多、实力雄厚的丰富人民币储备优势,国内银行可以通过资源整合,改革提高经营管理,加快金融业务的创新突破,对业务流程进行重组,普及电子化网络办公等。这样,可以使内资商业银行在争取跨国公司的金融业务竞争中,获取更高的市场地位。

3.4 提高金融创新能力,应对跨国公司金融服务需求

为应对跨国公司金融服务需求,银行应从三个层面来提高其金融创新能力。宏观层面,主要通过金融技术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创新,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金融企业纽织和管理方式的创新,金融服务业结构等方面的创新来提高其创新能力;中观层面,主要体现在银行中介功能的变化,可以分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以及制度创新,以更好地实现银行的“三性”目标;微观层面,则是通过信用、风险转移、增加流动性和股权创造等金融工具的创新。

3.5 开辟多种营销渠道,加大市场营销力度

银行应开辟多种营销渠道,全方位、高层次、多角度地加大市场营销的力度,使更多的跨国公司了解银行的金融服务。一方面,利用内资银行的政府支持和行业优势,通过政府和银行行业主管部门进行推销,当然内资银行要首先巩固与政府部门和银行业主管部门的天然合作关系,快速将跨国公司在我国的经验运作搞清,把握好国家的政策信息等,快速、准确的寻找客户源;另外,通过区域间的推荐进行营销也是一种有效方法,此方法的实现主要是靠共享客户信息和资源。巩固好已有客户,通过现有客户的推荐,内资银行可以更好的获取更多跨国公司业务,要重点完善和巩固现有跨国商业用户的合作关系,将他们作为内资银行拓展业务的一个重要途径。另一方面,通过各种宣传活动,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宣传,扩大银行的国际影响,强化营销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跃生.跨国公司金融:原理与案例.[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张琪、缪征.浅析跨国公司客户金融需求与风险[J].中国外资,2011(5):33

[2]杨怡东.在华跨国公司的金融服务需求分析[J].上海金融,2010(3):23-25

[3]王媛.中外资银行跨国公司金融服务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金融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

[4]吴晋.跨国公司金融需求与银行服务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7):25-26

[5]郭江、刘路.中外资银行对跨国公司的服务现状比较[J].财经科学,2008(1):42-48

[6]姚元东.国有商业银行跨国公司金融服务研究[D],厦门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2007.5

[7]李桂琴.加强对跨国公司的金融服务[J].中国城市金融,2005(12):60

[8]林顺辉、周丹.跨国公司的金融需求和银行的服务对策[J].福建金融,2001(5):27-28

[9]徐敦鹏.浅析中资银行对在华跨国公司的金融服务策略[J].天津市职工现代企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3):53-54

金融公司新政策篇8

关键词: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政策制度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01

小额贷款公司2005年5 月在五省(自治区)启动试点,2008年5月在全国试点以来,因切合了市场需求,得到了快速发展,2012年12月末全国小额贷款公司达到6080家,贷款余额5921亿元。由于小额贷款公司是新事物,在政策上要给予其相应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在制度上给予其有效的促进与规范。为此,我们山东大学(威海)社会实践小组对山东潍坊、威海两地的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与分析,以便于探求小额贷款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制度。

一、小额贷款公司在山东省潍坊威海两市试点情况

截至2012年12月末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达到257家,实收资本278亿元,贷款余额331亿元,从业人员2934人。其中潍坊市小额贷款公司达到50家,列全省第一。从总体上看,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运行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省市政府及时出台指导政策,政策推动效应明显。2008年9月,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就出台《关于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的意见》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提供了政策指引。潍坊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意见》,从财政扶持等多方面给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提供优惠政策,明确了在办理抵质押事务时参照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

二是小额贷款公司内部管理规范,控制风险的意识较强。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大多建立了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制定了贷款业务流程,建立了分级负责的贷款审批机制。由于规范运作,有效控制了经营风险,提高了经济效益。2012年末,潍坊、威海两地运行一年以上的小额贷款公司全部实现盈利。

三是贷款手续简便,业务经营稳健。向小额贷款公司借款的客户主要是小微企业和“三农”,借款资金数额小、周期较短,小额贷款公司采用了灵活的经营方式,贷款手续简便,审批时间短,一般为2-3天。大多数公司从银行和农信社聘请了专业人员,担任公司高管,他们熟悉贷款发放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总体经营情况良好。

从调查的情况看,虽然小额贷款公司总体发展良好,但试点中深层次的政策制度问题仍制约着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

二、对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政策制度的反思

(一)小额贷款公司的定位与发展方向问题。山东省试点文件中定义,小额贷款公司是指以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为宗旨、从事小额放贷的新型地方金融组织。一方面,小额贷款公司从事银行传统的放贷业务,应属于金融企业;另一方面,目前仍界定为“企业法人”,不能吸收存款,没有金融许可证。关于发展方向问题,有的小额贷款公司设立的目的是将来转为“村镇银行”。

(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限制的问题。相关法规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可从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资金,融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在实践中银行给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非常少(全国平均融资率不到资本金的10%),这使得小额贷款公司的后续资金来源明显不足。银监会在2011年年报中督促银行业构筑“防火墙”,严禁银行员工在小额贷款公司兼职,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审慎开展与小额贷款公司的合作,使得小额贷款公司从银行融资更加困难。

(三)小额贷款公司政策扶持的问题

一是与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对接问题。银监会、人民银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文件明确将小额贷款公司纳入信贷征信系统,五年过去了这个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因小额贷款公司没有金融许可证,土地等的抵押无法办理。在缺少有效抵质押手段的情况下,又无法对接征信系统进行查询,影响了小额贷款公司良性运行。

二是税收负担问题。小额贷款公司目前不是按照金融机构利差收入来交税,也不享受农信社的税收优惠政策(潍坊农信社营业税3%,所得税15%),而是按照一般工商企业交税,即营业税及附加5.56%,企业法人所得税为25%,股东分红缴纳个人所得税20%。潍坊市政府在省内最早规定对小额贷款公司缴纳的营业税及附加、企业所得税和印花税归属地方部分,给予3年等额补助和2年减半补助,但一些县市区并没有落实有关政策,有的地区小额贷款公司不能税前提取呆坏账准备金,不能进行呆坏账核销,影响了公司的发展。

三、完善试点的政策制度,促进小额贷款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一)修订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引导小额贷款公司规范发展。目前,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依据只有银监会和人民银行联合印发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从法律层级来看,部委文件的法律效力较低。为推动小额贷款公司的健康规范发展,应当根据国情尽快出现层级更高的法规,如国务院《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对小额贷款公司加以规范。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适度拓宽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渠道。一是建议人民银行按信用等级评定情况尽快将优秀的小额贷款公司纳入征信系统,降低接入费用;银监会给小额贷款公司颁发金融许可证;政府部门协调给予小额贷款公司办理土地、房屋等财产的登记抵押手续。二是建议修订《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允许小额贷款公司从1-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和1-2家非金融机构融入资金;小额贷款公司融入资金的比例最高不超过公司资本净额的200%,银行按小额贷款公司的信用级别自主决定对其贷款。

(三)建议给予税收优惠。小额贷款单笔金额小,笔数多,区域性强,要求经营人员多,属劳动密集型金融服务,人力成本高,建议国家能给予一定的营业税、所得税优惠,或享受目前国家给予农信社的税收优惠政策。

上一篇:会计专业实习收获和体会范文 下一篇:招商引资的策划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