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5 13:37:06

金融管理毕业论文

金融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零距离;人才培养模式

财务管理是20世纪初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发展是建立在会计学基础上的。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中将财务管理专业设置为独立的本科教育专业。十多年来,各高校对财务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以及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常州工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学校的定位就是为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财务管理专业作为学校新设置的专业,其立足点就是为常州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财务人才。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和发展的目标就是构建具有我院特色的“零距离”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和就业优势,在江苏省同类院校中形成特色化品牌。2009年财务管理专业被学校确定为特色专业建设点,进行了为期3年的建设工作。在特色建设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零距离”人才培养特色。

一、“零距离”人才培养的主要特征

所谓“零距离”,是指我校教学工作与社会和专业工作岗位实际尽可能接近。财务管理专业按照特色专业建设要求在人才培养目标和“产学研用”结合的培养方式体现“零距离”的特征,构建具有我院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实地调研,专业培养目标体现“零距离”

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基于21世纪对财务人才需求实际,以《常州工学院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为依据,为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宗旨,按照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规律,以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为前提,坚持为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方向,以提高人才核心竞争力为目的,以就业市场为导向,走产学研用结合的道路,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具有较强实务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财务管理专门人才。

有鉴于此,我校财务管理专业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确定的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财务、会计、金融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接受财务、金融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训练,具有分析与解决财务、金融管理问题的知识和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在工商企业、金融、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的定位就是为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二)“产学研用”结合的培养模式

“产学研用”结合,既指一种办学思想,也指培养人才的一种教学途径。所谓“产学研用”结合,不仅是指学校、企业和科研单位以及人才培养、生产和科学研究在形式上紧密结合,更是指学校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中的产学研用在实质上的紧密结合,以及建立的“产学研用结合体”内教学、科研、生产实质上的紧密结合,这样就更有利于实现广大教师与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的思想碰撞、信息交流、取长补短,通过产学研用的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挥产学研用结合的综合优势,提高产学研用资源利用的质量和效率;产学研用结合也是培养和造就高层次人才的更完善的一种模式,可促进高层次人才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创新与创业的结合,技术与资金的结合,人才与市场的结合。根据我校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财务管理专业在教学工作中努力探索并实践产学研用有机结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1.建设专业功能完备的实验室

专业建设需要一定的硬件投入。在教学上,为了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我们结合培养目标和学科发展情况,学校、学院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学院建立了中心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模拟室)。2005年、2010年分别投资100万元、300万元新建学院四个专业实验室和会计手工实验室,面积达300平方米。目前中心实验室共有计算机200台,专业教学软件8套,包括统计软件、财务软件、审计软件、仿真模拟。同时根据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实验室还配备扫描仪、打印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供教师使用。为进一步满足本科实验教学的要求,学校已建立了十多个集投影、录像、影视和多媒体计算机为一体的电化教室,可供本专业各课程安排多媒体教学环节使用,以生动、直观、高效、易教、易学的方式进行教学。

2.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产学研用”结合构建平台

在校外,利用校友和长期校企协作关系,选择建立了校外较稳定的实习基地。目前已建成20家长期签约实习基地,来满足学生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每年再完成1-2个实习基地的签约,使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为“产学研用”结合构建平台。

3.充分利用稳固的实习基地,做好实践性教学环节

财务管理专业充分利用“产学研用”平台和各种渠道,聘请实习单位的财务总监、高级会计师、财务经理、会计师作为实习指导教师,同时把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前移到生产实践的第一线,让学生在生产的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在写作毕业论文时,要求以与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或与教师研究课题的子课题作为研究内容,紧密结合实际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最近三年,财务管理专业有多位同学的参与教师的横向课题研究并以此为选题写作毕业论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三年来,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获得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论文评比三等奖两项,学校本科毕业论文评比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公开三篇(分别发表于《财会通讯》、《常州工学院学报》、《财会月刊》),另外还有很多同学的毕业论文是关注生产实践的课题:比如关于企业投、融资决策方法、纳税筹划、资本市场、所得税、内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三)以学生社团为依托,加强就业辅导,积极鼓励学生的自主创业

金融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信用卡 调查 杭州论文 开题报告

毕 业 论 文(设 计)

论文题目 诸暨市信用卡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指导教师 韩国红

姓 名 边 瑶

班 级 金融07(9)班

所在系(部) 金 融 系

2009年 6月 日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金融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姓名 边瑶 班级 金融07(9)班 系部 金融系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诸暨市信用卡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一、选题理由:

近年来信用卡的使用在我国越来越普遍,但其用卡环境仍存在一些需要重视和改善的问题,这些问题已制约到信用卡的使用。据业内人士不完全估计,现在整个银行业所发行的信用卡中,大约只有20%是“活”的,其余80%是“睡眠卡”。另据了解,截至2007年底,中国银行卡发行总量7.62亿,总交易金额35万亿元,但消费交易仅4亿元,只占全部消费额不到5%的份额,其余95%都是现金存取和转账,信用卡的使用率并不高。如今,各种各样的信用卡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店口镇也不例外,持卡消费已日渐成为平常之举,但是据我了解,信用卡业务在店口镇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虽然各银行利用免首年年费、降低发卡门槛等各种手段极力促销信用卡,可是人们的用卡积极性并不高。制约和阻碍使用率的因素成为了店口人们关注的焦点,究竟目前我国信用卡使用情况如何,信用卡的安全问题怎样解决,这都使信用卡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二、拟实现的目标: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以一个镇为范围进行调查,以了解诸暨地区目前信用卡的使用情况,影响信用卡使用率的因素以及信用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三、综述?与本论文(设计)相关的已有研究(设计)成果的综述?:

近几年,信用卡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中彭千在《银行信用卡业务使用率偏低》(2004)一书中提到银行对于信用卡现在的发展眼光应放在针对不同的客户发行带有不同增值功能的信用卡上,找寻优质客户,提供他们所需的服务,在增加信用卡发行量的同时增加信用卡的使用率以减少“睡眠卡”。 虞月君在《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模式研究》(2004)一书中提到对于银行方面可以多开展一些刷卡奖励的活动或是增加特约商户数量以刺激消费者消费;还可以添加增值服务,让有此需要的消费者在出示卡时即可消费享用。这些都可以提高卡的使用率。李芳在如何防范信用卡被“盗刷” [n](2007)一书中提到信用卡如果被非法提现或盗用,银行不承担责任,这样将很难保证持卡人的资金安全。所以一方面,应该加强信用卡的立法建设,改善用卡环境,另一方面持卡人可以采取下面的一些措施,以防范信用卡被盗刷以及相关的损失。万晓东,何春雷在我国信用卡用卡环境尚须改善[n]2007,提到(1)利用免息期。先消费后还款,就相当于银行为你提供了一笔无须手续的短期信用贷款,只要在到期还款日前全额偿清当期对账单上的本期应缴款,即可享受免息待遇。(2)利用循环信用,通过适当的负债来换取资金的周转,以降低理财成本。(3)巧用免息分期购物。

四、论文(设计)主体框架与进度安排:

论文主体框架:

一、 诸暨市信用卡使用问题的提出

二、诸暨市信用卡使用情况现状调查

(一)、诸暨市信用卡持有量情况调查

(1) 信用卡的持有年龄

(2) 信用卡的持有张数

(3) 不同银行的持有量

(二)、信用卡使用情况调查

(1)信用卡的增长情况

(2)信用卡的使用频率情况

(3)信用卡的功能使用情况

(三)、持卡人安全防范调查

(1)、信用卡的满意度

(2)、信用卡设密码调查

(3)、客户和银行所面临的安全问题

三、诸暨市信用卡使用情况因素分析

(一)、信用卡持有量情况因素分析

(二)、信用卡使用情况因素分析

(三)、持卡人安全防范因素分析

四、诸暨市信用卡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拓宽信用卡的持有量

(二)提高信用卡的使用率

(三)防范信用卡的安全

进度安排:

2008年11月,完成开题报告,并交指导老师修改。

2008年12月~2009年1月,资料收集。

20009年1月,问卷调查的设计。

2009年1月中旬,分发调查问卷。

2009年2~3月,完成论文初稿交于指导老师修改。

2009年4~5月,完成论文。

五、指导教师意见:

签 章:

年 月 日

六、教研室意见:

签 章:

年 月 日

金融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2008 届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姓 名 冯婷 专业 金融管理与实务 指导教师 朱维魏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诸暨市店口镇信用卡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主要研究内容 目前我国信用卡持有率和使用情况,影响和制约使用率的因素以及信用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研究方法 规范分析、比较分析、调查分析

主要任务及目标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以一个镇为范围进行调查,以了解诸暨地区目前信用卡的使用情况,影响信用卡使用率的因素以及信用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主要参考文献 [1] 彭千. 银行信用卡业务使用率偏低[n]. 上海:国际金融报. 2006.8.28

[2] 虞月君. 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模式研究[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

[3] 李芳芳.如何防范信用卡被“盗刷”[n]. 广州:新快报.2007.(3)

[4] 万晓东,何春雷. 我国信用卡用卡环境尚须改善[n]. 北京:中国消费者报. 2006.4.28

[5] 赵挺. 对国内信用卡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j]. 河南: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7.(1)

进度安排 2007年11月,完成开题报告,并交指导老师修改。

2007年12月~2007年1月,资料收集。

20008年1月,问卷调查的设计。

2008年1月中旬,分发调查问卷。

2008年2~3月,完成论文初稿交于指导老师修改。

金融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008年4~5月,完成论文。

指导教师签字:

系(教研室)负责人签字:

金融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 本科毕业论文 质量评价体系

一、引言

目前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整体质量不容乐观,普遍存在财务理论支撑不够、与财务实践脱钩、内容空泛、抄袭严重、没有创新精神、写作不规范等现象,财务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的取舍就成了当前争论的热点。研究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的理论成果较多,而专门针对财务管理专业则少见。李三乐、肖政宏(2009)从选题质量、文献综述与文献翻译、研究水平与实际能力论文撰写质量、学术水平与创新五个方面构建了本科毕业论文指标体系。赵肄江、李章兵、刘建勋(2009)从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两个主体角度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指导教师主要从课题难易程度、所做工作量、设计过程中学生表现、课题完成情况、毕业论文结构以及毕业论文文字表述与图表等要素评价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阅教师主要包括从课题难易程度、所做工作量、课题完成情况、毕业论文结构以及毕业论文文字表述与图表等要素评价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同时列出了各要素包含的等级数、等级分值及其权值。黄猛、雷银生、刘小红(2009)基于全过程管理的研究视角,从开题小组、指导老师、评阅老师和答辩小组四个主体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评分要素及其权重,并将评分要素分为必备要素和备选要素两大类。杨文超(2009)提出了学生对本科论文教学质量总体评价以及满意程度测量体系,认为影响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的维度有:学校教务主管部门对论文教学过程的执行和管理、学校教务主管部门对下级部门(院系、指导教师、学生)的管理、院系领导对论文教学过程的执行和管理、院系领导对本院下属专业及教师与学生的管理、指导教师对论文教学过程的执行、指导教师对其所带学生的管理和指导、学生对论文教学过程的执行,其中指导教师对其所带学生的管理和指导对本科论文教学质量总体评价影响最大。在实践方面,各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往往应用自己学校教务职能部门制订的适合所有专业的通用性本科毕业论文评价体系。南开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评分标准包括6个方面,即论文选题文献资料、综合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写作水平、学术水平、格式规范化。长沙理工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评估分指导教师评审、评阅老师评审和答辩评审三个环节,其中指导老师和评阅老师的评阅指标为文献阅读和外文翻译、学习态度或工作量、撰写规范及文字表达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与综合运用及创新能力,答辩环节的评阅指标分为内容、答辩和创新。中国民族大学、武汉工业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估体系与长沙理工大学基本类似。吉首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估体系中的一级指标4个,即选题质量、能力水平、成果质量、评阅与答辩;二级指标18个,其中重点指标共9个,二级指标的评价等级分为A、B、c、D四级,评价标准给出A、c两级,介于A、c级之间的为B级,低于c级的为D级。综上所述,各高校现有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往往基于毕业论文本身,而没有跳出毕业论文本身、基于系统的视角;评价内容往往是适合学校所有专业的抽象化、概念化的模糊语言,而不是体现专业特色的可观测的具体语言;评价者往往是教师,而被评价者是学生。这种没有跳出毕业论文和体现专业特色的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评审体系,既不能充分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和成绩,也不能反映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和学校的管理水平;往往只能发现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却不能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更谈不上解决问题。事实上,本科毕业论文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不同专业的毕业论文也各有特色,只有在系统论视角下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财务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才能迎刃而解。而一个科学的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应包括科学的构建原则和具体的评价内容。

二、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系统原则 系统概念已普遍运用于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中,系统论方法,就是发掘事物本身存在的系统性特征,着重从系统和要素之间、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衡的关系中把握考察对象,达到客观认识、准确把握、最优处理问题的方法。毕业论文的撰写是一个系统工程,适用系统分析方法。由于本科生要撰写毕业论文的制度本身没有错误,专业目标不明确、管理不规范、学生认真不够、教师不重视等才是毕业论文质量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本科毕业论文系统应由目标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教师子系统和学生子系统构成,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也应包括这四部分的内容。

(二)专业原则 评价目标设计得好和差,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有效性。不同专业有不同的学科特点和国家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传统特色高校同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存在差异。各所高校在设计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目标时,不应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应区别对待,让财务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目标体现本专业的学科特点、本专业的国家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的传统特色,从而指导评价者对该专业毕业论文作出有效的价值判断,最终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判断的准确性。为了减少评价体系的数量,又不降低评价体系的科学性,高校在综合各方面要素的基础上,可以采取大学科的原则,按一级学科来制订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目标,因此财务管理也可以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来设置本科毕业论文评价体系。

(三)操作原则 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主体部分应是依有关评价目标逐步分解而成的一个个指标,一条指标就是一个评价项目,指标和指标之间不相互重叠,多级多条指标就形成一个系统化的具有联系的指标群。一个易于操作的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具有可测性、客观性和完整性。因此,指标系统的末级指标内涵不能太含糊,应该比较明确,用可实际观测或考评的语言加以描述,一些模糊的、难以量化的指标应放人到综合评价中去。为增加指标体系的操作性,我们应根据财务管理专业目标设计完整的本科毕业论文指标群,同时赋予各指标相应的量标和权重。事实上,操作性好的指标体系,往往可以抹去评价者的主观价值取向,避免靠印象给分的现象,缩小现实分值与实际分值的偏差。

(四)公平原则 一个好的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其结果能体现公平,能客观反映各个相关主体毕业论文工作质量的优劣。公平的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评价体系保证的首要条件是同一所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要有同一目标、统一的考评

内容、考评量标和考评方法。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只有按照同一目标、统一的考评内容、考评量标和考评方法进行质量考评,其结果可才具有可比性,才能反映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共同属性。要使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评价结果公平,还需要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因为无论选取的指标如何客观,权重和计算方法如何科学,由少数几个评价者垄断得出的结果往往难以抹去评价者自身的价值取向色彩。通过设计适合教育主管部门、兄弟院校、大学教务管理部门、院系教务管理部门、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学生本人、其他同学、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中介机构、社会新闻媒体等多元利益相关主体评价的指标体系,财务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可以实行全评与抽评、互评与自评、校内评审与校外评审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机制,从而强化评价过程的开放透明和评价结果的公开公正。

三、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结构内容

(一)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目标质量评价子系统 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目标的设计应服从于自身承担的国家和社会任务。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说:“培养人是我们的根本任务。”中国人民大学季宝成说:“大学对社会的最大贡献是培养人才。”钱伟长则提出为国家民族培养人才是大学的矢志追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提高),J3-培养质量作为高校的核心工作。不同专业承担的国家和社会任务不同,培养的人才也应不同。中国财务管理本科本科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教育部将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育定位确定为“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鉴于财务管理的对象主要针对的是微观层面的实际工作,则本科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应以应用型为主,即培养应用型的财务管理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成绩优良,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才能授予学士学位: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认为大学培养的学生应是一个人格完整的人;李培根认为大学培养的人才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钱伟长认为大学应从为国家、为人民奉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开始,否则培养的人才是“费才”、“庸才”,甚至可能是“坏才”。可见,当前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承担的国家和社会任务是培养具有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一定科研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专门人才。同时,每―所高校为发扬传统特色,还应在国家、社会人才培养任务的基础上建立基于自身传统特色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具体任务。因此,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目标质量评价子系统主要包括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目标定位是否明确具体、是否与国家和社会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专门人才培养任务相符、是否体现高校的传统特色等内容。

(二)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管理质量评价子系统 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管理质量评价子系统是评价高校职能部门对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管理的到位情况,能否有效地组织、指挥和监控该专业毕业论文主要活动。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高校职能部门通过管理能规范和约束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学生的行为并对其论文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高校对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管理。分为校级管理和院系级管理。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校级管理质量评价子系统主要包括学校对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学校对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资金和人力的保证程度、学校对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制度和监控机制设计的完善程度、学校对下属院系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制度落实和主要毕业论文环节开展的监控程度、学校对下属院系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指导程度等内容。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院系级管理质量评价子系统主要包括院系对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院系对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资金和人力的保证程度、院系对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具体管理措施的制订情况、院系对财务管理专业及其教师与学生本科毕业论文主要工作管理的到位情况等内容。

(三)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学生质量评价子系统 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学生质量评价子系统是评价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的行为是否符合学校和院系的相关制度,是否满足该专业毕业论文的质量要求。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是一种行为,这种行为直接受学生专业写作态度和专业写作能力的影响。心理学家Upmeyer(1989)等人甚至认为行为是潜在的态度的表达。学生的写作态度是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学生写作态度评价子系统主要包括学生遵守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制度的积极程度、学生完成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量的饱满程度、学生撰写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主动程度、学生在撰写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中对良好学术风范的认可程度、学生对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价值的认同程度等内容。能力是主体智力和体力的总和,是指具有一定素质的社会主体从事对象性活动的内在可能性及实际本领,是主体内在创造性力量的外化活动和水平体现。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学生写作能力评价子系统主要包括学生查阅财务管理相关文献技巧高低、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与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学生对财务管理理论的认知水平、学生财务管理实践经验多少、学生基本写作能力大小等内容。

(四)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师质量评价子系统 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师质量评价子系统是评价财务管理专业教师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是否符合学校和院系的相关制度,能否指导学生完成合格的毕业论文。教师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承担指导者和主导者的角色,其专业指导态度和指导能力高低直接影响论文质量和层次。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师指导态度评价子系统主要包括教师对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教师指导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时间和精力的充裕程度、教师领会和贯彻落实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制度的认真程度、教师解答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疑问的积极程度等内容。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师指导能力评价子系统主要包括教师财务管理专业水平的高低、教师指导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经验的丰富程度、教师指导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方法的灵活程度、教师指导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意见的针对性大小、教师对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论文主要环节的监控程度、教师评价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公正性等内容。

四、结论

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包括目标、管理、学生和教师四个子系统,其质量是这四个子系统质量的函数,系统、专业、操作和公平的质量评价体系也离不开这些内容。上述研究结论不仅为我们发现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我们从高校决策者、职能管理部门、学生和教师四个视角分析与解决该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提供了

坚实基础。对高校决策者而言,一定要树立准确具体的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目标。高校只有拥有准确具体的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目标,该专业毕业论文的质量才有可能得到保证。而准确具体的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目标必须满足国家、社会的专业人才培养任务和体现高校的传统特色。对高校各级职能管理部门而言,一定要有效组织、指挥和监控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主要活动。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规范的学生和教师行为,而规范的学生和教师行为又离不开职能管理部门的科学组织、指挥和监控。科学的组织可以保证我们拥有实现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目标所需的必要资源,科学的指挥可以引导我们有序地开展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各项工作,科学的监控可以约束我们始终围绕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目标开展工作。对学生而言,一定要端正专业论文的写作态度和培养专业论文的写作能力。完成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直接主体是学生,学生专业论文的写作态度和写作能力决定毕业论文的最终质量。端正的专业论文写作态度有利于学生在撰写财务管理毕业论文时情绪饱满、思维活跃、服从管理、消除急躁。专业论文写作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其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只有通过系统的财务训练才能培养这种能力。当这种专业综合能力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学生就能轻松、顺利、高质量地完成财务管理类的毕业论文。对教师而言,一定要树立良好的专业指导态度和具备丰富的专业指导能力。财务管理本科生通常由于财务视野狭窄,对财务理论与实践认识不深、不透,在专业毕业论文写作中往往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是财务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的主导者和指挥者,其专业指导态度和指导能力直接影响该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教师指导财务管理毕业论文的态度不仅影响自身的教学实践行为,也影响学生的论文写作情绪。财务水平高、专业指导能力强的教师往往能帮助学生开拓财务管理视野和启发写作思维,最终将前期学习和积累的财务知识恰如其分地外化于毕业论文中。任何一篇高质量的财务管理毕业论文写作背后必然有位态度良好和专业能力强的指导教师。

参考文献:

[1]黄春梅:《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不能取消――对武汉三所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撰写现状的调查》,《理工高教研究》2006年第6期。

[2]黄溶冰:《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的定位及其管理创新》,《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第1期。

[3]李三乐、肖政宏:《基于Rough Set的毕业论文质量决策分析》,《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9年第2期。

[4]赵肄江、李章兵、刘建勋:《基于量化规则的毕业设计成绩评定及评语生成》,《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3期。

金融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学术型学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049-04

一、引言

我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从2011年开始招生,其培养模式处在探索阶段,相关研究成果很少,现有文献主要有彭建刚、周鸿卫、周行建(2006)[1],黄方亮、宿玉海(2009)[2],刘瑞波、马冉(2010)[3],曹伟(2011)[4],黄晓勇、张菀常2012)[5],吴晓求(2012)[6]等学者的研究,主要就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实践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论述不够全面。

研究生培养模式由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质量评价方法组成。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与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相区别,否则,单独设置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就失去了意义。一般而言,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突出“实践性”,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突出“理论性”。本文试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质量评价方法等方面系统地探究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差异,以利于人才培养单位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分类培养的教育目标。

二、在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方面的差异

根据《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意见,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具有扎实的经济、金融学理论基础,富有创新和进取精神,较强的从事金融实际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而《金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对培养目标的表述更为具体详细:“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充分了解金融理论与实务,系统掌握投融资管理技能、金融交易技术与操作、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财务分析、金融风险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很强的解决金融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两个文件表述虽有差异,但是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即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该具备金融理论基础,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去向主要是中央银行、银行监管部门、财政部门内部的金融管理部门等具有管理职能的机构,证券交易所、金融期货交易所、期货交易所、银行业协会、证券业协会、保险业协会、信托业协会、保险业协会等金融业自律性组织,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财务公司等金融业经营机构。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与保险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研究生均可以去保险公司,但是保险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研究生学更多的保险类课程,在保险业就业的范围更广。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如果不读博士学位,而是选择就业,那么其就业选择范围与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选择的范围总体上是一致的。但是,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能够从事发展战略研究,能够申报和完成与本单位工作相关的理论研究课题,能够对本单位所处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则主要具有对具体工作问题进行分析和提出具体解决方案的能力。两种类型的研究生可以同在一个团队内,各自发挥自己的专长。例如,对于同一家银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侧重研究国内外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和银行竞争环境变化趋势,而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侧重研究银行如何根据形势变化制定自己的竞争策略,扩大本银行的市场份额。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规格由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组成。其知识结构应该包括:国家有关金融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国内外金融业发展动态;国际金融规则;国内和中国主要贸易国的金融制度;银行、证券、保险、投资的前沿理论与实务知识。能力结构应该包括:统计分析软件运用能力;金融市场调查与分析能力;金融产品开发能力;金融业务开拓能力;金融机构内部业务部门管理能力;与客户沟通能力;业务分析报告撰写能力。

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要求与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该基本相同,因为两者均属金融学科,也都是硕士研究生层次,两者的差别是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应该掌握国内外金融理论研究动态,而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只要掌握国内外公认的成熟的金融理论即可。在能力结构上两者应该有较大差别。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应该具有熟练阅读和查阅外文文献的能力以及进行理论研究的能力,而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该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在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方面的差异

1.学习方式。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方式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的学习方式是在学校集中学习,学制3年即6个学期,其中,听教师课堂授课3个学期,跟导师进行项目研究1学期,撰写毕业论文2个学期。在撰写毕业论文期间,继续与导师一起进行科研1学期,同时进行调查与实习1个月左右,最后一个学期集中精力和时间完成毕业论文终稿和论文答辩。学生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的时间大约在第4和第5学期之内。非全日制的学习方式为在职自学与业余集中上课相结合,其中外国语水平考试和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考试和学科综合水平考试),部分课程由学位授予单位安排上课与考试。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方式也有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的学习方式在校集中学习,学制为2年即4个学期,其中,听教师课堂授课2个学期,专业调查和实习1个学期,撰写毕业论文并进行毕业论文答辩1个学期。已经就业的在职人员攻读全日制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可根据本人条件辞职学习,或者经所在工作单位批准在职脱产上课,实习与撰写毕业论文时间可选择在本单位进行。在职人员非全日制研究生具体可以在两种学习方式中选择一种。第一种方式是业余集中授课方式,适合于那些工作单位不允许其脱产,但离硕士授权学校较近,或者离集中授课地点较近的在职人员。这类人员利用双休日和夜晚时间到办学高校集中上课,或者由办学高校派老师在双休日到学员居住地集中授课。这种方式的学制延长到3年,学员毕业后可以获得硕士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这种方式的研究生需参加全国统一入学考试,读硕期间的学习课程和内容也与2年制相同。第二种方式是自学考试单证(即只有学位证而没有毕业证)学习方式,适合于那些既不能按照全日制学习又不能按照业余集中学习完成学业的人员。这种培养方式的学员不必参加全国统一入学考试,但应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自学考试,全部合格者,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答辩通过后,可授予金融硕士专业学位。

可以考虑给在职学员增加一个这样的机会,即在没有通过全国统一入学考试之前,可以先选择第二种培养方式中集中学习的途径,但只能获得学位证;也可以先选择第三种培养方式即自考途径,也只能获得学位证,以后,再参加全国统一入学考试,如果考试通过了,被金融专业硕士授权点录取,则其以前各课程学习成绩和毕业论文答辩成绩依然有效,可以与入学年级学生一起获得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证书。

2.教学方式。在教学方式上,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有七点不同。

一是对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要求。给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授课的教师应该具有较深的理论造诣,教学内容突出理论性,也有实务性,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专题讨论、案例讨论等。给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授课的教师应该熟悉实际业务,教学内容以实务为主,教学方法注重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或者实践。但需要指出的是,研究生层次的实务不是指业务流程的操作,而是针对某一专业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是在实践学时上,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该有更多的时间到实业部门进行专题调查和实习,而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用于实业调查的时间大大少于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调查和实习时间。

三是在开放办学方面。两种学位的研究生培养均应注重聘请校外专家来校参与研究生人才培养,但要求聘请实业部门的专家为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作有关金融实务方面的讲座,而培养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要求聘请学者和实业家来校做学术报告。特别是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该配备“双导师”,其中校内1名导师,校外实业部门1名导师,而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只要配备1名校内导师即可。

四是在平时论文要求上。各高校一般要求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公开发表2篇学术论文。既然是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就应该通过来证明其是否具备了学术研究能力。但是对于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不应要求其必须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不过,既然是研究生,也应该通过一定的研究成果证明其已经具备了研究能力,而这种成果应该能够带有专业硕士的特点。例如,可以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期间在报刊杂志发表1篇专题研究文章,文章在一千字以上即可;或者参加某一专题研讨会,其撰写的研究论文纳入公开出版论文集;或者提交一份某一方面的调查分析报告。

五是在考评方式上。学术型金融学研究生的学习成绩考评一般采用期末一次性笔试或者交一篇论文。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成绩考评方式可以更加灵活,体现“实践性”的特点,例如面试、编写专题分析报告、做作业等。

六是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在毕业论文的类型上应该有明显区别。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应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其选题具有理论性;在体例上要求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有支撑论文的理论阐述,有数学模型分析。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应该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其选题具有实务性,可以写某一具体金融机构某一业务专题;在体例上可以是一大的案例分析,或者是调研报告,不必写国内外研究现状,而是写国内外或者国内或者某金融机构的某业务开展状况,也不必阐述支撑论文的理论,而是将理论渗透于专业问题的分析之中。在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中,应该揭示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如果学生能够开发设计出一种新的金融产品,也可以将金融产品设计视同毕业论文。

七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不同。对学术型金融学研究生也要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但是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力度应该更大。

四、课程体系的差异

目前我国各高校之间的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并不一致。从层次上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11”高校的课程体系偏重于基础理论课程,因为这些高校的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大多进入博士研究生层次继续深造,而其他高校特别是地方院校的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偏重于应用性课程,因为这些高校的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大多进入实业领域,需要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从类型看,在理工科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的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中,金融学科的课程占得比重不大,而在财经类院校、商科类院校的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中,金融学科的课程占得比重较大。

与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各校差异较大的特点不同,各类高校的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课程体系应大同小异,因为培养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培养具有较强就业能力的人才,毕业生的目标工作岗位均在金融领域,而金融业务在地域间的差异并不大,更何况毕业生往往跨区选择就业岗位,因此地方院校的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地方特色不明显。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7学分,比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总学分最低32学分高一点,因为专业课程门数较多。

参考《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可以设计课程体系如下:

先修课程(限于本科就读于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包括会计学原理、经济学原理两门课程,不计学分,可以采取学生跟本科生听课的方式补修。

公共基础课程,即经济学科硕士学位共同课程,设3门,5学分:外语(3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专业必修课程,设4门,12学分:金融理论与政策、公司金融与财务报表分析、高级投资学、复杂金融衍生工具。有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过公司金融、投资学、衍生金融工具,有的学生则未学习过这些知识。教师授课时可以根据学生基础调整教学内容,重点讲授实务、案例、前沿理论。

专业选修课程,选8门,16学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案例、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管理案例、金融企业战略管理、行为金融学、金融史、财富管理、私募股权投资与风险投资、企业并购与重组案例、固定收益证券、财富管理、金融法、个人金融实务、政府金融实务、金融监管实务、金融应用文写作。这些课程一般在本科阶段不开设,不存在与本科课程重复问题,只有固定收益证券课程存在与本科重复的可能,教师在讲授该课程时应注重案例教学。

另外安排专业实习,计4学分。

五、培养质量评价方法的差异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评价方法应该与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评价方法相区别,其中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评价方法以学术水平的测评为特点,而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评价方法以能力强弱的测评为特点。这种区别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区别是课程学习成绩评定方法不同。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考核主要采用试卷答题(闭卷或开卷)和写小论文的方法,其中试卷题以理论题为主,而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考核主要采用以案例分析题为主的试卷答题考试和写案例分析报告的方法。

第二个区别是实践成绩考核方法不同。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成绩可以分为文献综述(1学分)和学术活动(1学分)。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的指导下即开始阅读本领域国内外有关理论研究文献资料,总数不少于100篇,其中近三年文献和外文文献均应不少于三分之一,并于第三学期完成不少于6000字的文献综述报告。文献综述由导师评审,通过后给予相应学分。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学术活动,听取3~5次学术报告,并提交总结报告,经导师签字后交学院科研秘上报研究生学院给予相应学分。学术活动及其考核在论文答辩前完成。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成绩应包括三项内容:一是有效的金融法律法规、政策与业务规则等文献综述,于第二学期末完成6000字的文献综述报告,由导师评审通过后给予1学分;二是实习与调研,于第三学期末完成实习与调研报告,字数不少于5000字,由校外导师评审通过后,给予2学分;三是在校内听3~5次由校外实业专家所做的业务讲座,由校内导师根据记录给予1学分。

第三个区别是对毕业论文成绩的评价标准不同。对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应该主要评价其理论深度和理论创新能力,而对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应主要评价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时,应邀请校外学者参加答辩委员会。在进行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答辩时,应邀请实业部门专家参加答辩委员会。

六、结论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突出“重视就业能力培养,发挥实践环节作用”的特色,通过“实务课程培训、实业专家讲座、实习调研锻炼、案例分析论文、校内校外双导师制”的方法,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素养,较强的金融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具有金融实业开拓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学术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突出“重视理论基础的拓宽和加深,同时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的特色,通过“理论讨论、思维训练、课题研究、论文写作、学术活动、实践活动”的方法,培养具有宽厚理论基础、较强科研能力和一定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彭建刚,周鸿卫,周行建.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2):26-28.

[2]黄方亮,宿玉海.美国金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9,(23):51-53.

[3]刘瑞波,马冉.我国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0,(6):64-68.

[4]曹伟.高校如何培养高素质金融专业硕士[J].人力资源管理,2011,(4):144.

[5]黄晓勇,张菀.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与培养模式研究――以金融专业硕士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6):11-15.

金融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姓名边瑶班级金融07(9)班系部金融系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诸暨市信用卡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一、选题理由:

近年来信用卡的使用在我国越来越普遍,但其用卡环境仍存在一些需要重视和改善的问题,这些问题已制约到信用卡的使用。据业内人士不完全估计,现在整个银行业所发行的信用卡中,大约只有20%是“活”的,其余80%是“睡眠卡”。另据了解,截至2007年底,中国银行卡发行总量7.62亿,总交易金额35万亿元,但消费交易仅4亿元,只占全部消费额不到5%的份额,其余95%都是现金存取和转账,信用卡的使用率并不高。如今,各种各样的信用卡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店口镇也不例外,持卡消费已日渐成为平常之举,但是据我了解,信用卡业务在店口镇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虽然各银行利用免首年年费、降低发卡门槛等各种手段极力促销信用卡,可是人们的用卡积极性并不高。制约和阻碍使用率的因素成为了店口人们关注的焦点,究竟目前我国信用卡使用情况如何,信用卡的安全问题怎样解决,这都使信用卡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二、拟实现的目标: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以一个镇为范围进行调查,以了解诸暨地区目前信用卡的使用情况,影响信用卡使用率的因素以及信用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三、综述?与本论文(设计)相关的已有研究(设计)成果的综述?:

近几年,信用卡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中彭千在《银行信用卡业务使用率偏低》(2004)一书中提到银行对于信用卡现在的发展眼光应放在针对不同的客户发行带有不同增值功能的信用卡上,找寻优质客户,提供他们所需的服务,在增加信用卡发行量的同时增加信用卡的使用率以减少“睡眠卡”。虞月君在《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模式研究》(2004)一书中提到对于银行方面可以多开展一些刷卡奖励的活动或是增加特约商户数量以刺激消费者消费;还可以添加增值服务,让有此需要的消费者在出示卡时即可消费享用。这些都可以提高卡的使用率。李芳在如何防范信用卡被“盗刷”[n](2007)一书中提到信用卡如果被非法提现或盗用,银行不承担责任,这样将很难保证持卡人的资金安全。所以一方面,应该加强信用卡的立法建设,改善用卡环境,另一方面持卡人可以采取下面的一些措施,以防范信用卡被盗刷以及相关的损失。万晓东,何春雷在我国信用卡用卡环境尚须改善[n]2007,提到(1)利用免息期。先消费后还款,就相当于银行为你提供了一笔无须手续的短期信用贷款,只要在到期还款日前全额偿清当期对账单上的本期应缴款,即可享受免息待遇。(2)利用循环信用,通过适当的负债来换取资金的周转,以降低理财成本。(3)巧用免息分期购物。

四、论文(设计)主体框架与进度安排:

论文主体框架:

一、诸暨市信用卡使用问题的提出

二、诸暨市信用卡使用情况现状调查

(一)、诸暨市信用卡持有量情况调查

(1)信用卡的持有年龄

(2)信用卡的持有张数

(3)不同银行的持有量

(二)、信用卡使用情况调查

(1)信用卡的增长情况

(2)信用卡的使用频率情况

(3)信用卡的功能使用情况

(三)、持卡人安全防范调查

(1)、信用卡的满意度

(2)、信用卡设密码调查

(3)、客户和银行所面临的安全问题

三、诸暨市信用卡使用情况因素分析

(一)、信用卡持有量情况因素分析

(二)、信用卡使用情况因素分析

(三)、持卡人安全防范因素分析

四、诸暨市信用卡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拓宽信用卡的持有量

(二)提高信用卡的使用率

(三)防范信用卡的安全

进度安排:

2008年11月,完成开题报告,并交指导老师修改。

2008年12月~2009年1月,资料收集。

20009年1月,问卷调查的设计。

2009年1月中旬,分发调查问卷。

2009年2~3月,完成论文初稿交于指导老师修改。

2009年4~5月,完成论文。

五、指导教师意见:

签章:

年月日

六、教研室意见:

签章:

年月日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2008届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姓名冯婷专业金融管理与实务指导教师朱维魏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诸暨市店口镇信用卡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主要研究内容目前我国信用卡持有率和使用情况,影响和制约使用率的因素以及信用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比较分析、调查分析

主要任务及目标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以一个镇为范围进行调查,以了解诸暨地区目前信用卡的使用情况,影响信用卡使用率的因素以及信用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主要参考文献[1]彭千.银行信用卡业务使用率偏低[n].上海:国际金融报.2006.8.28

[2]虞月君.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3]李芳芳.如何防范信用卡被“盗刷”[n].广州:新快报.2007.(3)

[4]万晓东,何春雷.我国信用卡用卡环境尚须改善[n].北京:中国消费者报.2006.4.28

[5]赵挺.对国内信用卡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j].河南: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1)

进度安排2007年11月,完成开题报告,并交指导老师修改。

2007年12月~2007年1月,资料收集。

20008年1月,问卷调查的设计。

2008年1月中旬,分发调查问卷。

2008年2~3月,完成论文初稿交于指导老师修改。

2008年4~5月,完成论文。

指导教师签字:

系(教研室)负责人签字:

金融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 课程体系建设

高职院校的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是为了适应我国金融业的迅猛发展,满足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经营与管理人才需要,尤其是地方金融、区域金融、合作金融、股份制金融的发展实际需要而设计的一个新专业。她是既与本科院校金融学、中等职业学校金融事务专业有联系,又与之有明显区别的专业。主要培养基层商业银行银行、证券和保险营业机构业务经营一线需要的,具有一定的金融理论基础和金融业岗位职业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那么,如何构建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课程体系,从而适应基层商业银行、证券和保险营业机构业务经营一线人才需要,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特点

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应紧跟国内外金融业大变革、大重组的时代步伐,进行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的教育。当今,金融业的发展呈现出新特点:一是金融业发展的产业化、工程化、信息化,使金融业逐步成为产业结构中的核心战略产业;二是金融的载体和经营方式正在向网络化、虚拟化和混业化发展;三是金融交易的市场空间正在打破国界、区域界走向国际化、全球化;四是金融业的运作目标,开始出现从传统的单一利润最大化向两大目标:追求效率和追求安全;五是金融发展将走出传统的“竞争优于垄断”的定式,走向民主化管理的发展道路;六是地方金融、区域金融、合作金融、股份制金融发展很快;七是金融从业人员将实行持证上岗制度。这些特点必然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应根据金融业发展新特点,借鉴发达国家高等职业院校相关专业课程设置的情况,改革我们现有的课程体系,调整并优化专业课程结构,使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教育能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金融事业,特别是地方金融、股份制金融、合作金融的发展输送合格高素质人才。

二、中外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

与发达国家高职院校的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比,我国存在明显的差距。一是从所设课程的结构来看,国外注重对金融市场类、风险管理类、公司金融以金融产品营销策划类课程的设置;而我国注重开设培养学生理性认识的课程。二是从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来看,国外这一专业的核心课程涉及基层商业银行银行、证券和保险业的各个业务环节;而我国则以银行、证券、保险基本理论知识为主。三是从理论课程的设置来看,国外理论性课程少,我国理论性课程多。四是国外注重任职资格教育;而我国高职院校注重学历教育。五是从课程的总数量来看,国外的课程数量明显比我国少。

三、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教育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要,是培养综合核心技能的重要一环。另外,由于这一专业具有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法学多学科性,因此,课程的设置应具有鲜明的多学科相结合的应用性特色,在其课程体系建设中要得到具体的体现。

1.服从于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要求的实现。

2.强调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发展,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3.重视校本课程建设,体现专业特色。

4.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制度有机结合。

四、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原则

科学合理的建设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课程体系,总体应遵循以下原则:

1.应用性原则。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等应用性人才为目标,在课程设置上应强调课程计划适应现实的社会需要,实践教学方面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理论课程设置方面也要尽量和现实需要联系紧密。

2.现实性与超前性相结合的原则。在课程设置方面必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以体现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新形势新情况。

3.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相结合原则。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应与金融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紧密结合。并选用相应教材,让学生在校期间获得资格证书。

4.多学科,重核心能力原则。为使毕业生具有更强的社会竞争力,在课程中应增设诸如财经职业道德、金融礼仪等课程,以侧重于对学生包括为人处事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多种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5.模块化原则。模块课程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十分有利于学校课程开放,可及时删减陈旧重复课程或课程内容,吸收最新科研成果,调整课程重心,保持课程的最佳适应性、先进性与时代性。

6.地方性、区域性原则。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地方金融、区域金融、合作金融、股份制金融特点,重点突出相关专业课程,以便充分体现出高职院校“服务于当地、就业在当地”的市场定位思想。

7.特色化原则。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充分体现各高职院校各种资源的优化利用,培养专业特色人才。

五、课程体系结构内容设想

1.改革基础课。对传统的老三段中的公共基础课进行改革。根据职业岗位所需核心能力和技能开设课程。

2.重组专业(含专业基础)课。根据职业岗位群所需职业专门技术能力要求开设课程。将课程体系分成专业基础课程、通用业务技能课程、岗位业务技能课程和发展能力课程四个模块。发展能力课程则是考虑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而开设的课程。

3.强化实践课。应根据技能形成需要开设课程(或项目)。如:模拟商业银行业务实习、模拟证券业务实习、模拟保险业务实习、金融产品营销实习、社会调查、课程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在必修课、选修课中开设校本课程、与职业资格证考试方向一致的课程。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著,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

[2]李海燕,刘明亮.高等专科学校证券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保定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5):55-56.

[3]封思贤.从金融理论变迁看金融本科教学改革[J].金融教学与研究-保定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38-41.

[4]常小勇.未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的展望[J].2001年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论文集.

金融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话语分析 学位论文 研究方法 多元化

一、引言

提高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水平,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毕业论文写作基础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学习掌握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本文针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研究方法上的问题作了较深入的剖析。

二、文献综述

研究方法,是指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新的现象、事物,提出新的理论、观点,揭示研究对象本质及发展规律的工具和手段。蔡鸣龙(2002)将研究方法按使用范围、概括程度划分为三个层次:基本方法,一般方法和专业方法。在语言学等一般学科的研究领域一般使用一般方法:主要为以下四种:1.定性分析和定量的分析相结合;2.分析与综合相结合;3.归纳与演绎相结合;4.比较和分类相结合。

刘晶波、丰新娜、李娟(2007)的《1996-2006年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研究方法的运用状况与分析――基于三所高校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对学前教育领域常用的思辨法、文献法、质的方法、量的方法、行动研究法、混合方法等六种研究方法的总体运用状况以及六种研究方法各自的运用情况从不同级别的学位论文、不同校别、不同的研究选题进行了分析。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文献为样本,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在对所选文献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了解研究生在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的使用情况及研究方法一章撰写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语料中某外语大学的10篇论文,来自该大学图书馆的自建数据库。本文中的“全国英语优秀论文”是指中国知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随机选择的话语分析的硕士论文。

本文主要的研究问题:第一,话语分析方向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种类的使用情况。第二,话语分析方向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撰写中存在的问题。第三,某外语大学话语分析方向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使用和撰写与相应方向的全国英语优秀论文是否存在较大差距。

四、数据分析与结论

1.对研究方法使用种类的分析。通过对比话语分析方向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的使用,发现某外语大学与其他高校的话语分析方向的研究生在研究方法的选择方面差别不大。基本情况均为:研究方法种类使用比较单一,主要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只有个别论文在使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搭配调查问卷、访谈、语料库研究或多模态的分析方法。

2.对研究方法撰写规范性的分析。以文秋芳的论文研究方法的撰写要求为参考依据,分别分析了20篇论文的研究方法一章的撰写是否完整,清晰。具体的分析情况如下:

在所选的20篇论文中,大部分全国优秀论文研究方法的写作相对比较完整,思路较为清晰。例如《基于需求分析理论对中国专门用途英语教材评价的实证研究――以外贸英语函电教材为例》一文,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开设外贸英语函电课程的两所院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学生及讲授该门课程的教师进行了访谈。在研究方法这一章对研究设计和本章概况简述的非常明白。对研究对象做了详细的阐述,写明了研究对象的人数,背景情况和挑选程序,以及研究价值。在研究工具部分,详细介绍了定量分析、定性分析、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概念,优缺点及选择的理由。在研究过程部分详细分析了调查问卷和访谈的过程,保证了研究数据的信度。

3.研究方法写作改进方案。针对研究方法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方案:首先,应该学习全国优秀论文研究方法写作中的优点,保证写作格式正确,写作内容完整。对此,建议参考文秋芳《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中,“研究方法撰写”一章的内容。此外,在写作的过程中,对于具体的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的介绍要简介明了。最重要的是在写作过程中要保持思路清晰,保证论文写作的逻辑性、连贯性。

五、结论

通过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某外语大学话语分析方向的研究论文的研究方法的使用和撰写方面与全国英语优秀论文的相应方面存在一定差别。第一,研究方法比较单一,主要为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为辅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有待于向多元化发展,如个案研究以及混合研究。其次,部分研究方法的撰写不够严谨,缺乏完整性和规范性。应加强研究生对研究方法的研究与训练,提高对研究方法的驾驭能力;优化定性与思辨研究的结构,重视定量与实证方法在研究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蔡鸣龙.谈谈毕业论文写作中的研究方法[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51-53.

[2]刘晶波等.1996-2006年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研究方法的运用状况与分析一基于三所高校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7 (9):17-23.

金融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财务管理; 会计学; 金融学; 培养方案; 专业特色

目前,人们对财务管理专业的认识持有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财务管理专业是区别于会计学、金融学等专业的一个特色鲜明的专业;有的认为财务管理专业特色不明显,应该作为会计学专业或金融学专业的一个方向。各高等院校在专业和院系机构设置上也体现了这种认识上的差异,有的院校单独设置财务管理专业并归属于会计学院,有的院校则将财务管理专业归属于金融学院,有的只是在会计学或金融学专业下设财务管理专业方向。对财务管理专业认识上的偏差必然影响到本专业的特色教育,很多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也认识模糊,导致学习目标不明确,感觉前途迷茫。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明确财务管理专业特色。

凌婕、徐文佳(2007)曾撰文指出,财务管理专业没有必要单独设立,应并入会计学专业或金融学专业。他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一是从同一院校来看,历届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录取分数低于会计学和金融学专业,故认为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的认可度不高;其二是从三个专业近几年毕业生的去向来看,就业结构相似,均有进入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政府机关、金融机构等单位的,具体岗位也有相同的;其三是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与会计学或金融学相似课程较多,专业定位有共性,培养的学生规格没有本质区别。

笔者认为,上述实证研究的结论比较牵强附会。首先,从高考录取分数来看,分数的高低的确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对该专业的认可度,社会认可度高的专业,报名人数多,录取分数高。尽管财务管理专业的录取分数略低于会计学、金融学专业,但在大多数院校仍然属于较热门的专业,第一自愿录取率在90%以上,录取分数远高于旅游管理、工商管理、行政管理、法学、经济学及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难道这些录取分数低的专业都没有独立设置的必要吗?这个结论显然有些荒唐。其次,从毕业生就业走向来看,仅凭就业机构的相似性就认为财务管理专业无特色也是站不住脚的,每一个单位都需要吸纳各方面的专业人才,除了上述三个专业外,同一单位还要吸纳其他许多专业的学生。当然,这三个专业毕业生的初步就业岗位的确很相似,大多数是会计核算岗位和金融业务岗位,但如果按照财务管理因此可取消的逻辑思路,会计学或金融学也可以取消了,应该合三为一,因为会计学专业毕业生有做金融业务的,金融学毕业生也有做会计实务的。

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初步就业岗位是会计核算或金融业务岗位,几乎没有直接进入财务管理岗位的,这一方面是因为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掌握了会计学和金融学的相关知识,完全能胜任这两个岗位的工作;另一方面是因为财务管理属于企业较高层次的管理工作岗位,刚出大学校门的学生不可能一步迈入,只能从基础的会计实务做起,以后随着实践工作经验的积累和财务管理才能逐步走上重要的财务管理岗位。就如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培养中高层经营管理人才的,该专业毕业生也不可能刚进入企业就当中高层管理人员是同样的道理。

至于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相似的问题,笔者下面主要从各专业培养方案入手进行比较分析,因为专业培养方案比较详细地反映了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学生知识结构,是最能体现专业特色的教学资料。

一、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的相似之处

各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的总体框架相似。各高等院校各专业培养方案中开设的具体课程及各课程的课时不完全相同,但总体框架基本上是相似的,通常都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或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科学人文素质选修课和实践教学环节等六大模块。其中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科学人文素质选修课模块中的课程体系和内容也很相似。

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外语课、计算机课程、体育课等,是培养大学生基本素质和最基本技能的教学模块,是所有本科生都应掌握的基础知识,三个专业在该模块课程设置上几乎没有差异。

学科基础课是培养学生专业思想意识和专业学习基础的教学模块,通过本学科基础知识的教学,将学生引入专业学习之门,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打好基础。财务管理与会计学、金融学同属经济管理类学科,都需要掌握数学、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学科基础知识,因此该模块课程设置上也大同小异。

科学人文素质课是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教学模块,该课程设置的课程门类多,包括培养法律意识、营销能力、理财能力、文化素养、文体艺术能力的各类课程数十种,不分专业在全校通开,各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进行选修。

二、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的特色比较

(一)专业培养目标不同

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财务会计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及财务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以及分析和解决财务管理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审计实务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会计学、审计学、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国内外与会计、审计相关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国际会计惯例;熟练掌握会计核算、会计检查和会计分析的方法,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较复杂的会计专业问题。

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经济管理部门、工商企业等单位从事金融管理实务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经济、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与保险等方面的业务能力。

由此可见,三个专业培养人才的定位是不同的。财务管理专业侧重于培养能为企事业单位进行财务规划和财务控制的财务管理人才;会计学专业侧重于培养能为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会计管理人才;金融学专业侧重于为金融机构培养金融管理人才。

(二)专业课程设置不同

各专业培养方案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模块,它们是构建人才主体知识结构,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专业人才的教学模块,在专业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各专业的教学特色也由此凸现。财务管理学、会计学、金融学三个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如表1所示。

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呼应,三个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各有特色。财务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以财务管理知识为主,如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税法、财务分析、国际财务管理、财务理论、资产评估学等;会计学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以会计、审计知识为主,如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会计电算化、审计学、计算机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金融学开设的专业课程以金融、保险、证券投资等金融知识为主,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学、金融学、保险学、证券投资学、国际结算、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等。

从课程设置来看,财务管理专业也开设了不少会计学和金融学的课程,这是因为财务管理是组织资金运动、协调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由于资金运动涉及到企业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包括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收益分配活动,企业在组织资金运动的过程中必然与各方面发生较复杂的财务关系,还会受到经济、法律、金融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由此给财务管理人员知识结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基础扎实、精通专业、知识广博,不仅要精通财务管理知识,还必须熟知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经济学为财务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会计学是财务管理的专业基础,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分析的依据都是会计信息,财务管理的效果也是通过一系列会计信息反映出来的,不懂会计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金融学为财务管理提供了理财环境知识,企业筹资管理、投资管理都离不开金融市场,财务管理人员还必须掌握金融学知识,熟悉资本市场,善于运用资本市场为企业寻找低成本的融资方式和高收益的投资项目。财务管理人员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必须融会贯通各学科知识,才能真正成为高素质的人才,把财务管理工作做到最好。

(三)实践教学内容与方式不同

实践性教学模块是为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而设置的。该模块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三个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块设置的项目基本相同,均包括认识实习、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模拟实习、毕业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项目。但各项目具体内容和方式是各有特色的,其中社会调查报告、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选题和文章内容上,应侧重于各自专业领域的内容。而在各种类型的实习中,除了实习内容不同外,财务管理的实习方式也有别于其他专业。

模拟实习是模拟实际业务发生情况,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解决其中涉及的各种专业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从模拟实习的内容来看,财务管理专业除了会计核算外,还应包括大量的财务管理案例分析;会计学专业以会计核算和审计为主;金融学专业则以证券投资操作和银行业务为主。

毕业实习一般是在实际工作岗位进行的。相对而言,会计学专业和金融学专业比较容易找到对口的实习岗位,会计专业学生一般可到各单位的会计核算岗位实习会计业务;金融专业学生一般可到银行、保险、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实习金融业务。而财务管理属于企业较高层次的管理工作岗位,并且可能涉及到企业的一些财务机密问题,不可能让实习生参与企业财务决策过程。因此,大多数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只能找到会计核算的实习岗位,学生难以接触到实际工作中的财务管理问题,必须通过加强在校期间的模拟实习来弥补该环节的缺陷,具体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案例教学,一种是ERP沙盘仿真实验。这两种方式都与参与企业财务管理实践活动极为相近,实施得好完全能达到实地实习的效果。

案例教学可让学生接触大量的各种类型企业的实际财务管理案例,学生自己扮演财务经理角色对案例进行分析,作出判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通过相互间的案例讨论,发现自己的不足,补充修正自己的判断和决策。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锻炼学生面对复杂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作出财务决策的能力。大量的案例教学还能使学生从失败案例中分析失败的根源,避免将来重蹈覆辙,并能从成功案例中学到先进的财务管理经验,逐渐成熟起来。

ERP沙盘仿真实验主要是构建仿真企业环境,模拟真实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将实物沙盘和ERP管理软件的全面运用相结合。在ERP实验教学中,让学生直接利用ERP企业管理软件对仿真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控制和管理,利用ERP管理软件将模拟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经济业务融为一体,实现动态管理、实时控制,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实现企业资源(资金流、物流、人才流和信息流)的有效配置与协调。整个实验从财务角度透视了仿真企业的整体运营过程。

【参考文献】

[1[ 凌婕,徐文佳.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专业设置与定位:财务管理和金融学专业的对比研究[C].第十三届中国财务学年会暨财务理论与实务国际论坛论文集,2007,(10):647-655.

上一篇:金融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金融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