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含义范文

时间:2024-02-04 11:33:47

智慧物流含义

智慧物流含义篇1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只有内直,才能做到外方,进而达到大。“直方大”是对刚刚步入文学创作殿堂的人的要求和指引,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为人正直、有原则、宏大,即便没有学习,亦能达到无所不利的状态。坤代表大地。坤卦的智慧,好比大地。我们能看见的大地是四季分明,色彩绚烂。然而那只是表象,是大地将自身最美的部分展示给了世人。在地表以下,还有花草树木的庞大根系,有矿藏,有水流。只不过,这些被隐藏的部分,我们看不见而已。正因为有了这些丰富的蕴藉,才使得大地更加美丽。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审美判断力的四契机”“:非功利而生愉快”、“无概念而有普遍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以及“共同感”。以硕大为美便是从《诗经》开始的一种审美“共同感”,如《卫风•硕人》用“硕人其颀”来赞美美女修长的身材,《唐风•椒聊》中用“硕大无朋”来赞美爱人,《陈风•泽陂》还写到了“有美一人,硕大且卷”。《朱子语类》认为“直方大”不是坤道“,是阳爻,破了体了”。古人云,天圆地方。“直方大”可以形容大地的广袤。很少有人说天是方的、直的。其实天道的圆滑在文学中就是行云流水般的主体情感境界。而坤卦则是客体的铺叙,如宏大叙事的史诗。阴柔且“直方大”,看似矛盾,实则统一。对立统一体之间,度的把握就在于蕴藉二字。蕴藉是一种含而不露的审美意识形态,也是一种饱含中华文化精粹的智慧。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含”,含蓄、蕴藏。“章”,文章,章采。“含章”,《帛书周易》记载为“合章”。“含章,可贞”,即内含美质而不显露,可以保持住美好的品德。刘勰认为杰出的、富有表现力的作品,应该既有警策的部分,又有含蓄的部分。含蓄蕴藉的特点,是意义产生在文辞之外,内容可以使人触类旁通,文采在无形中生发,正如《周易》卦爻的“互体”变化。皎然《诗式》“:思,气多含蓄曰思。”司空图《诗品•含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在坤卦卦辞的影响下,历代文人对于含蓄的重视可见一斑。这种含蓄的审美在魏晋时期发展成熟,产生了“妙象为意”与“重旨意义”之说。这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正是坤卦的魅力所在。“无成有终”,“成”是狭义的成功“,终”代表着广义的成功。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是一个开放式的空间,它并没有对每一个术语、每一个意象做穷尽式的终极定义。因此,即便是“气”“、风骨”等常见的古代文论术语也会在历代产生不同的阐释。“无成有终”的智慧就在此处。

,括囊,无咎,无誉。

“括”,收束,扎紧。“囊”,布袋。《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像扎紧了口袋一样缄口不言,没有过错,但也得不到赞誉。正是因为谨慎,才没有祸害。孔颖达疏“:括,结也;囊,所以贮物,以譬心藏知也。闭其知而不用,故曰括囊。“”括囊”是追求“无咎无誉”的智慧,是一种阴柔至看似虚无的智慧。如维纳斯的断臂,如《红楼梦》的残稿。然而正是有了这种虚无的欠缺,有了不完美,才更加唯美。“无咎无誉”就是在舍弃虚名的基础上智慧地规避灾祸。“括囊”也是一种忍让,一种化为绕指柔的炉火纯青。“无咎无誉”之美看似平淡,却能被最广泛地推及。这种美即儒家所追求的中庸之美。从古至今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美的领域里出现了各种范式。如青铜饕餮的狞厉之美,佛陀魔鬼的虚幻之美,市民文学的俚俗之美等等。然而,一直处于主流的却是追求“无咎无誉”的中庸之美。与其说是儒学向世人阐释了中庸,不如说是“无咎无誉”的民族心理选择了儒学。

六五,黄裳,元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王弼解释:“黄,中之色也。裳,下之饰也。”“黄裳”《帛书周易》记载为“黄常”。常,通裳。黄色属土,而土的位置在中央,所以将黄色称为“中之色”。周代人以黄裳为吉祥、尊贵之物,这里的“文”比喻人的美德。文学作品常以吉利的“黄裳”代表美好的事物。《陌上桑》“:缃绮为下裙。“”缃绮”指浅黄色的丝绸,是乐府诗中佳人秦罗敷的装扮。“黄裳”是中庸之道,即秉持着一种谦虚包容的气度。为人如此,行文亦然。《诗经•蒹葭》写道“: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如此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了理想中的佳人形象。文人对于文学的追求正如同对于佳人的追求一般,要求有一种似有还无的含蓄之美。蕴藉中含而不露却无声胜有声的审美体验对后世文学产生的影响十分深远。张炎《词源•杂论》评元好问词:“深于用事,精于炼句,有风流蕴藉处,不减周秦。”贺贻孙《诗筏》说“:诗以蕴藉为主。”“所谓蕴藉风流者,惟风流乃见蕴藉耳;诗文不能风流,毕竟蕴藉不深。”王夫之《古诗评选》评江淹诗“:寄意在有无之间,慷慨之中自多蕴藉。”刘熙载《艺概•词曲概》曰“:‘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尤空灵蕴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上六”,《帛书周易》记载为“尚六”。对于“龙战于野”的解释,可谓众说纷纭。其中以阴阳交合论和阴阳相伤论占主流。黄寿祺、张善文在《周易译注》中说:“战,犹言接,龙战,指阴阳交合。”朱熹在《本义》中说:“阴盛之极,至与阳争,两败俱伤。”无论哪个理论正确,不可否认的是阴阳在这里终于相遇了。高亨先生在《〈彖传〉〈象传〉中之卦象备查表》⑤中解释“玄黄”,指出是震卦的颜色文采之象。《文心雕龙》曰:“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六爻是事物变化的规律。当坤卦最后一爻变为阳爻时,卦象变成了复卦,象征春回大地,万物复兴。复卦“寓动于顺”的旨意不仅吻合乾坤卦义中的“顺”,也昭示着坤卦的最后一爻并非两败俱伤,而是大盈若冲之后的美好景象。此处也一如既往地展现了《易经》对立统一的辩证哲学思想。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庸》中说:“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这种张弛有度的要求,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辩证的文学审美观。

用六:利永贞。

智慧物流含义篇2

关键词:“道生”;“道法”;生态智慧;中国智慧;“太一生水”;精神生态

《老子》中“道”的提法很多,所指也非常复杂,但细究起来,基本含义有二,即“道生”与“道法”,其他意涵皆以此为延伸及派生,或者是对此二义的诠释。“道生”与“道法”二义,从“生”之本根缘发,凸显其智慧性悟解:一是展开“生”的运行尺度,从“生生”节律进行多层面阐释,意在循“本”;二是从“生”的生成、化生及转换的活力,其能量输入与输出的有机、和谐状态展开,意在体“能”、成就“命”。“气”与“和”同“生”相伴,亦成为“生”的发生、运行到超越的基本形态及过程。故《老子・四十二章》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_气以为和。”《老子・二十五章》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生”与“道法”对宇宙自然和生命生成、人生构建、社会调控、精神平衡,对“和”的生成及运演逻辑等多层面有机体验、深度阐释及哲性辩证,都极具“生态”智慧。“道”之能量场作为智慧之存在不是单一的,其内涵具有多层次。它不仅是老子及道家思想的基础,也是中国智慧中“生态”蕴含的主要条件。中国智慧对宇宙有机性、对生命一元论以及生命智慧的哲性把控,总是处于体验性的,不但融汇于现实之“有”的生命体验,而且在气韵的流动中、在情性的规范中,通过“品”与“悟”的滋润,不断地拓展其魅力,以节律性地求解其真义。法国学者弗朗索瓦・于连说:“哲学可以按部就班地阐述,但是智慧却相反,智慧不是在发展,而是在‘变化’。”“中国人另有一种说法,那就是,智慧是说不清楚的,智慧根本就不是供人理解的东西,而是供人思索的,或者更准确地说,就像润物细无声一样,一切都在过程当中,智慧是供人‘品味’的。”1尽管我们会确证“道”循法而促“生生”,“生生”亦在以“法”寻归“自然”之本,即“冲气以为和”而就的“本”,但其以哲性铺设支持智慧及表达则包含着对生命、对情意、对德性的体验。

一、“道生”性智慧之源

“道生”性智慧源于《老子》的“道生”说。“道生”作为本源之“在”,由阴阳转换,由一而多,形成“生生”运行节律,进而生成多样及有机性的系统整体。阴阳是由阴阳两气构成,“道生”实际是禀天地阴阳之气而运“生”,其节奏及韵律性的生成与转换实际就是阴阳二气的交感、融合。没有阴阳二气之动,万物之生难以转换,“生生”节律亦难以行进。这里所谓行进,就是生态系统有机与无机、有生命与无生命的万物间的物质转换、能量交换及信息传递。阴阳二气交感、转换使万物生生不已,进而产生了生态性的转换及生命的生成与演化,我还称之为“有机―过程性”,就此,这就孕育了宇宙万物及生命多样性,或曰“万物一体”“万有相通”。宋代邵雍云:“天由道而生,地由道而成,物由道而形,人由道而行。天、地、人、物则异也,其于由道一也。”1天地人及万物由道而生,尽管相互不同,但在道生系统中,却是同一的。人由天地自然“道”化而成,人的生成与发展、人的社会机制的运行及人的精神文化存在,实际上是生态转换的结果,是积聚“道生”智慧的结果。

(1)“道生”性智慧与“实”。《周易》有言:“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我们将其称为“太极”之生,这同样是一个“道生”性序列,因“太极”与“道”之义基本相同,故其智慧的呈现同于老子之意。但《周易》所言较之老子,更具体直观,更显实在性,因为它总是以“象”的节律转换来显化“生”的过程及阶段。《周易》所言“四象”,尽管自古多有阐释,但其中的四时,或方位,或金木水火之四象的所指,却是实在的、具象的,或者是自然物象的实有存在。对此,唐人孔颖达疏:“正义曰:‘两仪生四象’者,谓金木水火,禀天地而有;故云:‘两仪生四象’,土则分王四季,又地中之别,故唯云四象也。‘四象生八卦’者,若谓震木、离火、兑金、坎水,各主一时,又巽同震木,乾同兑金,加以坤、艮之土为八卦也。”2有形之“生”的存在,使生命活动成为具体的和实有的,也使“化生”成为现实有机转换的“生态”呈现。把物之化生与人的化生统一起来,充分说明了宇宙的生成及人的生成的基本状态,同时深刻地指出了作为生态智慧而表现出的人与自然的生命构合关系。《周易・系辞下》云:“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这里所谓德,即为促生之“德”,故“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呈乾坤、氤氲,天地之间阴阳二气交融,刚柔相摩,生成万物之生命,是为天地之德性;人间有男女,男女亦即阴阳,阴阳转换与男女交合,生成人的生命,既承天地之德,亦运人之德性。“德”并非虚化神秘的,而是实在的,且跃动着生命体的多样交合及生态共荣。“道生”趋“和”,亦需要“气”的涌动,这些都必须是现实的、具体的,继而推及实在的生命躯体之动,呈现天地万物促生之“德”,亦呈“道法”。

(2)“道生”性智慧与“变”。尽管“道生”起因于原初的混沌,但却由生命的实在来显示。生命不是虚性的存在,而是活生生的有形存在,是万物生命躯体的活动、演化性存在;生命也不是抽象虚无的,作为积蓄生命活动的有形存在,其存在的智慧由气韵、气运显化,更在于变化、运化。其实,“道生”智慧内存的根本是“变”的智慧,“气”促“变”,“生”需“变”,有机―过程亦为“变”,不变无以“生”。《庄子・至乐》云:“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笏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成玄英疏云:“大道在恍惚之内、造化芒昧之中,和杂清浊,变成阴阳二气;二气凝结,变而有形;形既成就,变而生育,且从无出有,便而为生,自由还无,变而为死。而生来死往,变化循环,亦犹春秋冬夏四时代序。”1“道生”之“变”,是在转换、交换中促动生命的循环,自然万物的生命及多样性是阴阳二气转换、交合而成,亦是在“变”中繁复、显魅。“变”之法同样表征生命的运演过程是生生死死的循环往复,万物在“变”中协和生长,不只是循“法”而生“变”,这本身就是“道法”。

(3)“道生”性智慧与“死”。“生”不是静止的、形而上的、单面的,也不只显示躯体的活动和现实存在。“生”是“生生”的运演、转换,其中就存有一个“生”之体殒灭的问题。一体之灭,继而成就另一体之开始,进而形成生生、死死和生死、死生的转换,成就“生生”序列的永久性延续。这不仅限于万物的存在,人之生的存在亦如此,或者人需要永续存在,生生死死也是必然的,是不可改变的,这同样是“道生”智慧的基本内涵。事实上,“气”作为生命的存在依据,既促生,也转化促死;生是必然,死亦是必然。气聚则人生,气散则人亡。《庄子・知北游》提出:“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郭象在注“生也死之徒”句时云:“知变化之道也。”2这实为指出生与死即为变化的“道”性和根本,显然这也是“道生”之本。五代谭峭《化书》云:“虚化神,神化气,气化血,血化形,形化婴,婴化童,童化少,少化壮,壮化老,老化死。死复化为虚,虚复化为神,神复化为气,气复化为物。化化不间,由环之无穷。夫万物非欲生,不得不生;万物非欲死,不得不死。”3“生”意味着“死”,“死”更意味着新生的必将生成,己死而意味他生,他生就意味着万物之生生,即是生命有机体节律性及永续性的“道法”。

二、“道生”与“太一”之生

“道生”与“太一”之生是联系的,其内在是一致且同一的,区别主要在于话语表达及述者的不同。如果说有差别的话,“太一”作为一个合成词语,是“太”与“一”的合成,而两个词的意义是同一的。从生发意义讲,“太一”还可以衍生多种表述,“太极”则应是最为接近的表述,实际都与“道”同义。《庄子・天下》借惠施而云:“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孔颖达对“太极”之疏:“正义曰: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故《老子》云:‘道生一。’即此太极是也。”4邵雍云:“元有二:有生天地之始者,太极也;有万物之中各有始者,生之本也。”“太极,道之极也;太玄,道之玄也;太素,色之本也。太一,数之始也;太初,事之初也。其成功则一也。”5

这里,我们之所以言“太一”,其原因在郭店楚简所论的“太一生水”。学界普遍认为,这是道家的原典表述,尽管也有不同意此说的,但此命题与老子的“道生”论关系紧密则是肯定的。较之“道生”,或许此命题更加直观、形象,其节律性表述也更形象,或者还可以说,本有无性、虚性及混沌、恍惚的“道”,有了“水”作为载体,也就赋予了有及实。“太一生水”命题的另一个关注点,即“成”与“辅”的双向、交叉作用于对生命生成继而展示的节律状态亦更加直观明晰。此篇文字的主要部分为:“大一生水,水反辅大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大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1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2复【相】辅也,是以成寒热,寒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3而止。故岁者,湿燥之所生也。湿操者,寒热之所生也。寒热者,【四时之所生也】。四时4者,阴阳之所生【也】。阴阳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5者,大一之所生也。是故大一藏于水,行于时,周而又〔始,以己为〕6万物母;一缺一盈,以己为万物经。”1楚简用极为简练、形象的话语概述了自然生态作用于生命的生成过程及运演的节律状况,从原始初开生成“天”,进而成就天地、神明、阴阳、四时,而具有生命感受的串接方式为寒热、湿燥;作为生命活动境域及条件出自于“太一”,亦完备于“太一”。这里,之所以铺陈寒热、湿燥,其义也为了表述“生水”及水滋润生命的作用。“水”在此,不仅是一般的物质性存在,更在于是生命的原发之处,且为滋养生命的最本根资源及条件。我们可以看到,郭店楚简的“太一生水”命题与老子的“道生”性节律、与“太极”的“生生”节律,如出一辙,所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太一生水”的生成节律更加具体、直观、形象,“道生”性节律则较为抽象,而“太极”之生也多有境域性内涵,甚至有对“卦”的指涉,带有符号性意味或有术数的符码条件。目前,学界对这三套体验系统的出现时间、影响关系多有争议,对水与道、水与太一为何种关系,是“水生”在先还是“道”在先,是“水生”在先还是“太一”在先等,争论也颇多。我们从水的物理属性、外在形态,到对人类原始发生的思维、神话原型的映衬与解读,再到水对人精神、心灵的比附及意象化的结晶等,足可见生水与水生对生命的决定性作用。显然,“水”在此作为始源性发生,其内涵有双重性,而各重含义都需促“生”:一是,同于“太一”而作为发生之“元”点,与“太一”而促“生”;二是具有实在性,即为生命活动,乃至万事万物所不可缺少的资源和滋养物而促“生”。此处,我们暂且不过多讨论何以“生水”及“水”何以为生命之源、之本的问题,或者不过多地对“水”的物理特性及原始发生的意义进行考辨,主要还是环绕“生”而对“成”与“辅”的双向、交叉节律给予学理分析。

就“成”而言,此段话使用了8个“成”字,其作用不仅是连接,更是递进。我们从智慧性解读及体验角度看,如果说“太一”作为原初存在,或者称为生态的“元”状态,还较为抽象性的话,那么,之后的四时、寒热等则为具体性存在,而其“成”的节律递进不但体现“一”与“多”的关系,而且实为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作为一种智慧性表达,这个递进过程既呈逻辑思维的推理过程,同时更包含自然生态运化的必然过程。显然,这其中的现实与思维是一致的,更是“生生”韵律的形象化展示,也是有机性、关联性以及形象化描绘。就“辅”而言,其中同样使用了8个“辅”字,尽管其字面相同,但“辅”的词性特点及基本作用同样有两重含义:一是单字之“辅”,其含义为辅助,而在这种语境与情境中,所谓辅助无非就是助生和助成;二是复合性的“辅”,其中有两重词义组合,即反辅与复辅,当“太一”与“水”建立独立的关联时,其文称为“反辅”,当这种关联不断外延,促生且成就阴阳,阴阳生成而至寒热、湿燥时,该文则称为“复辅”。“太一”与“水”作为原初的存在,似乎是各为整体,但相辅相助而生成万物,实际也同于“道生”及“太极”之生的起始环节,两者相互辅助而生成万物。但“太一”与“水”也有区别,这就是“水”更加具体、直观、实在,对于生命活动,水作为物质存在是万物不可缺少的资源和滋养。这也是为什么在接下来的阐释中,原作者使用寒热、湿燥来表示“成”与“辅”作用,因为这两种表现都与水有着直接的关系。

如果我们再细致地分析“辅”,不论是反辅还是复辅,实际都是“成”的另一种表现。“成”并不只是顺向的,而必然是多向、逆向及交叉、互补的状态,生命的有机―过程本来就是在这种多样的状态中得以成就。其中“复辅”就是由多样性而展开的,尽管“复辅”是从阴阳开始,而阴阳本身就是多样性、有机性及转换性、过程性的表现,由阴阳的生成性过程而至四时,四时接续、更迭,不但生成生命,而且成为生命活动的境域与情境。较之老子的“道生”与“太极”之生,郭店楚简的这段“生成论”,还含有两重逆向过程:一是反辅与复辅是逆向于辅的,或者形成微观的交叉互补、共振谐和。二是在多向性思维品质的表达中多显逆向,主要是在后一段论述,由“太一生水”而阴阳,而四时,而寒热、湿燥,进而“成岁”;而后又与此而逆向推论,回到原点。对于自然、生命与人的生态有机关联性,我们曾反复论及物质转换、能量交换及信息互递的有机―过程展示,而这种转换、交换及互递本身就是反复、无穷的交叉互补,是共生互利的过程,因而也是万物之间、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生态及生命有机活动的“辅”“反辅”“复辅”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但是有机的,而且亘古不断,是永久且可持续的。

从思维逻辑方面审视“太一生水”,其对“生”的序列性、节律性的表达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内存变化,尽管其中没有使用“生态”一词,却也指明了这种环绕“生”而成就的有机―过程性关联。我们再进一步分析“反辅”“复辅”的逆向过程:一是,逆向回复的过程中有了“神明”“天地”,且为古代文化中比较普遍的称谓中有了“万物”,并且有“万物母”与“万物经”的表述;二是,具体化地表述了“太一”与“水”和“时”的关联,即“大一藏于水,行于时”,作为周而复始的亘古转化过程,成为“万物母”与“万物经”。对于“道”与“母”的关系,《老子》书中也多处论及,如玄牝、谷神,这不仅是对“道生”的意象化阐释,还直观地显示了“生”的途径、渠道乃至居舍。在对“时”的表述中,“太一生水”论中还有两个最直观的词类显示,即“四时”与“岁”,两者都包含了循环的周期性,一个“四时”的循环过程为一岁,即为年,其循环往复就是“周而始”。如果将其看做循环性思维过程的话,“太一”之论回到原始、原初、原点,这正是宇宙、天地运行的亘古过程,是地球运转的必然过程,而且这时对“太一”的阐释也明显具体化了,其对“岁”的指称也从时间上给予具体化。“成岁而止”并非成与辅的结束,而是轮回、循环,是相互转换、递进;之所以“成岁”,从自然生态运演的状貌显示,最为重要的特点即为寒热、湿燥在于四时的转换、更迭,寒热、湿燥状况显示了季节的变化,而季节之变,即为四时。有学者认为,这种论证方式出于中国农耕经济的生产方式以及对天地的智慧性解读及体验。这不但是有道理的,而且是确定的。“大一藏于水,行于时”,看似是“水”先于“太一”而在了。为什么学界总是纠缠于这种先后的论争,当然其中必然存在“水”的原始发生及水神话的问题,这一切都与水对土地、万物生命及人的生命存在的不可或缺性有关。

从思维过程而言,这里有一个具体―抽象―具体的运演状况,而“水”作为物质性存在,其对天地、万物、生命生成的作用也就确立了“水”的地位。在笔者看来,“水”在此还有着符号性所指,似乎即为实在的自然,或一种“在”“自在”。当“大一藏于水,行于时”时,“太一”便不再是单一的混沌,不是原生初开的存在,而是内在机制,是由“水”作为符号所包孕的内在机制、规律,或者也可以看做自然的内在价值。而其价值运演也甚为复杂、多样,且纵横交叉、多样互补,不仅成就了生命,并不断使生命活动繁复多样而活力无穷,亘古流行。“周而始〔始,以己为〕万物母;一缺一盈,以己为万物经”,其中“太一”与“水”都为母与经,如若划分的话,可以看做“水”为母、“太一”为经,“一缺一盈”而生万物。

三、“道生”与“太一”的智慧逻辑

我们将“道生”作为中国“生态”智慧性的总论,老子之“道生”与“太一”之生乃至“太极”之生为分论。这样,在“道生”智慧性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对老子之“道生”与“太一”之生的些微差异进行简单比较,其中更关注“生”与“成”的过程性及循环状态的比较。

在词的所指意涵中,“道”与“太一”具有同一性,应该都是一个事实性存在,只是相互间存有表达方式的不同。就老子之“道生”与“太一”之生作为“生”与“成”的过程而言,后者较之前者或许更具体、更直观、更实在。尽管老子之论中论及了阴阳、气与和,也关涉了一、二、三及万物之多样,内存了一与多、负阴抱阳的转换性,也蕴含互补互渗性的关联及交感效应,但其抽象性、模糊性及虚性的交往还是比较明显的,因而老子的“道”更像一个原初性阐释。“太一”之生之所以更加具体、形象,在于不但有直观的四时(寒热、湿燥及“成岁”),而且对“生”与“成”的过程性绘制中,“成”与“辅”多样表现也直观化了生命生成的过程性,其有机性及转换的特点明显。老子的循环由“道”始、由“和”止,“和”对过程及一切存在的整合、包容及提升所显化的是超越性的“道”,显然还是非具体化的,是抽象的、虚性的。“太一生水”的循环论则由“太一”始、由“太一”终,但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循环过程的描绘。作为有机―过程,终端的“太一”不但具有超越性,而且更加现实具体化,或者是“象”化,并且由起点的模糊性的“生”,而至“太一”如与“水”关联性的具体的“生”。最后的总论是以“周而始”为规定,实际是对循环性、有机―过程的总结,说明这个“成”与“辅”的循环过程是“周而始”,并且是始终环绕“太一”与“水”的关联而展开的。“太一”也不但是一个原点,而且是过程,或者说是“生态”有机―过程性的存在;同样,“水”也不只是原点,而更是与金木火同铸就的滋养生命的物质实在。但“水”与金木火土尚有不同,“水”既具有原始发生义,也与生命活动的关联最直接、最紧密,其是滋养生命最为重要的物质存在。故《管子》云:“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基也。水者,地之血脉,如筋脉之通流也。”又曰“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1美国汉学家艾兰通过对中国古代人关于“水”的体认及深层研究,不但认为“水”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本喻,而且是理解中国独特哲学术语的意味以及这些术语是如何相互关联的基本条件。艾兰还阐释了“水”与“道”的关系,并指出:“哲学意义上作为自然规律的‘道’,是基于水之溪流的本喻。如我们已知的那样,水的特性之一便是循道而行。”2事实上,不论是儒还是道,都因水而表达了“循道而行”的节律状态,其对生命的滋养作用不仅使其具有发生性及本体的意义,或是“本喻”,也因其滋养生命的特殊作用及“法”,而与“道”“生”相连。

如果将这“两论”循环系统作为智慧确证及思维过程来对接,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太一”论对“老子”论的时间、过程及阐释方法的接续,更重要的是自然与人的转化,人的生命活动、生成方式、思维方式及文化存在方式也因此而不断提升,且具理性化,又呈直观化,表达了对现实自然与人生认知性求解的自觉与自为。在环绕“生”的成与辅,“道”与“太一”智慧又具体化为“水”智慧,并且直指生命存在的最为根本条件。在此,我们也不妨引证古代典籍中其他显示“太一”的表述,如《礼记・礼运》云:“是故夫礼必本於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孔颖达释云:“必本於大一者,谓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气也。极大曰天,未分曰一,其气既极大而未分,故曰大一也。”3孔颖达仍然将“太一”释为原始混沌,与“道”类同,也同于对《庄子》中所言“太一”的诠释。但“礼运”中则将其给予天地、阴阳、四时及鬼神的过程呈现,并最终归位为“命”,即显示具体的、实在的生命有机性。《吕氏春秋》有云:“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为之谓之太一。”又在释音乐的由来时云:“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4这里的“太一”同于“道”,而其中的“出”即为“生”。尽管《礼记》与《吕氏春秋》所论都有同于老子的“道生”论,但其论述的语境及情境又是具体的。《礼记》论“礼”,《吕氏春秋》论“音乐”,显然,这些作为“太一”论及“道生”论的具体化、境域化、情境化,同样能够将其视为原点性、本体论的智慧性存在。这里,须提及的是“礼运”中的本、分、转、变、列、降等多个词语的进向显示,不但逻辑进向明晰,而且由一而多、由无生有、由抽象而具体的过程性呈现,内蕴的智慧性也极为精到、准确。

四、“道生”性智慧的精神生态品质

“道生”论作为智慧性的存在,我们对其阐释,不仅蕴含精神体验性,其本身也是精神生态的表征。在笔者看来,所谓精神生态可有三重理解:其一,人的精神活动基于人的躯体性存在,建立有机关系,躯体以人的自然存在为基础,且与外在自然生态建立有机关联,这样,精神生态成为人的自然、生命有机活动的表现及提升;其二,人的精神活动对人的整体存在着调节作用,其调节环绕人的现实、自然躯体的存在而展开,包括调节人的躯体与心灵,人的情感理智与需要欲望,人的现实欲求与理想、信仰之间的多重且复杂的关系;其三,人与生态系统有着多样复杂的有机交往关系,其连接点及中介是人的自然躯体,而起到支配作用的是由精神活动为主导的人的内在机制。由此看来,精神生态主要表现及作用是通过调控、调节而展示其平衡性节律,之所以用“生态”来设定,一方面这种平衡性节律基于有机―过程,另一方面则是自然、生命活动生态存在的延伸及派生。

我们说中国古代生存智慧中满含精神生态的品质,不仅出于对精神生态的这种理性阐释,也在于中国古代人生命活动及精神体验的本来状态就含有丰富的精神生态资源。我们所讨论的“道生”性智慧就是其中最为基本也是基础性的资源。《淮南子》对“道生”智慧有合理的阐发,尤其是对精与神、神与形、身与心之源的诠释及辩证分析,显示了精神生态的系统特点。如《淮南子・精神训》云:“夫精神者,所受于天也;而形体者,所禀于地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背阴而抱阳,_气以为和。’”刘文典释此篇何谓“精神”之意时说:“精者,人之气;神者,人之守。本其原,说其意,故曰‘精神’。”1显然,这是在阐发老子的“道生”思想,同时合理地将“道生”应用于对精神的规范,这又是一种“道法”。从生态智慧角度体认精神作为生态性存在,并不是宽泛的而是现实具体的;在人的活动中,内在精神必然与外在之形构建生态有机关联,这就如同天地之间的关联一样基于化生、化育的生命有机性及过程性。事实上,万物的生命也不只在“实有”,实际也有其“灵性”。对万物之灵性的不确定认同,不仅是人的认知能力所限,其中也不乏人之自负及霸权所至,因而人类还无法或无意真正把握万物之灵性何在及其生命活动有无精神性体验。人是有灵性的生命之“在”,但这不是凭空而就的,而是由天地阴阳之气聚合生化而来,是由刚柔之体的气聚将精神的虚性转换为有形的、实在的存在,同时是由万物之生命的活动形态映衬而成。我们是否可以说万物的灵性与人的灵性是交相辉映的?我认为,这是可以认同的。

《淮南子》有言:“夫形者,生之所也;气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矣。”1这说明有形无形之气与神,在内与外的三位一体交织中寻求“道法”,这便构筑了人的生存智慧。人的生存与万物同出于“道生”,同以“气”而贯通,运行于“天地”,成就于形之身,亦运化于形与神。“道生”“道法”及“太一生水”的生态智慧内涵,都形象地阐释及绘制了精神生态运演节律。《淮南子》中还有一段更加具体、直观、形象的表述:“夫天地之道,至以大,尚犹节其章光,爱其神明,人之耳目,曷能久熏劳而不息乎?精神何能久驰骋而不既乎?是故血气者,人之华也,而五藏者,人之精也。夫血气能专于五藏而不外越,则胸腹充而嗜欲省矣。胸腹充而嗜欲省,则耳目清、听视达矣。耳目清,听视达,谓之明。五藏能属于心而乖,则勃志胜而行不僻矣;勃志胜而行之不僻,则精神盛而气不散矣。精神盛而气不散则理,理则均,均则通,通则神,神则以视无不见,以听无不闻也,以为无不成也。”2精神的驰骋不只起于“道”、运于“天地”,更是一种身体的表征,是身心共同参与的活动。精神活动在其中,也具有反向及逆向作用,这就是反思、问题及质疑,又表征身心共振的谐和程度。人与外在环境的谐和程度,也同于“太一”之生所论复辅与反辅谐和及其循环、轮回的有机状态。我们可以称之为一种“精神格式塔”。德国神学家、生态学家莫尔特曼认为,人们通过精神活动,使人在社会和文化方面紧密联系;作为一种“联合体”,精神不仅促进这种“联合”,并形成有组织的开放系统,又使人与自然环境紧密联系,从而形成人与自然有机组合而成生态有机关联,进而构筑人的精神生态系统。莫尔特曼说:“人类的意识是反思的精神,即对其肉体和灵魂组织的逐渐认识,也是对社会和自然中的人类有机体的极为重要的交往形式的意识。人类的具体形象是创造性的精神渗透、鼓舞和形成的具体形象:人类是灵与肉。人类的灵魂――他的感情、观念、意向等等――是创造性的精神渗透、鼓舞和形成的灵魂:人类是灵与魂。人类的肉体与灵魂由此统一起来的格式塔,是创造性精神所形成的格式塔,人类是精神格式塔。但精神――其功效构成了肉体、灵魂以及他们活生生的格式塔――并不仅是创造性的精神,他同时还是宇宙的精神。因为肉体、灵魂以及它们的格式塔只能在与自然和人类社会中的其他生命体的交流中才能存在。”3显然,莫尔特曼所构筑的由创造精神形成的“精神格式塔”,并非独立于外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不是虚幻的灵魂,而是必须与自然、社会相交流,并运行着生命运动节律的整体性、有机性乃至反馈性,是在这种运动中存在的精神生态结构。

“Daosheng”: Philosophical Fundament of Chinese Ecological Wisdom

Gai Guang

Abstract: “Daosheng” (Tao generating), with ecological wisdom, is not only the ideological fundament of Laotsu and Taoism school, but also the main element to constitute the ecological connotation of Chinese wisdom. According to “Daosheng” theory, with the vital energy of yin?yang from the universe, the generation and conversion of the rhythm of the nature aims at facilitating the co?prosperity of all lives on the earth. The principles of “Daosheng” and “Daofa” (Tao ruling), whose profundity is highlighted by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life”, explain the Taoist viewpoint of human’s origin from the nature. This enables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existence of human social mechanism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to be not only the extension of ecological conversion and “Daofa” but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ecological wisdom of “Daosheng”. It provides vivid experiences, deep elucidation and philosophical dialectics from several respects such as the generation and logical deduction of “He” (harmony). Meanwhile, it accumulates the wisdom with regard to nature of the universe, the generation of lives and the aggregation of human lives, which involve social control and spiritual balance. Taiyishengshui (Taiyi generating water) theory, seen in the bamboo slips of Chu State found in Guodian,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Laotsu’s “Daosheng” theory. Compared with “Daosheng”, “Taiyishengshui”, perhaps more intuitive, vivid and tangible, is more lively in terms of rhythmic expression. Containing two-way moving, crossing and cycling of “Cheng” (achieving) and “Fu” (supporting), “Taiyishengshui”, the direct manifestation of “Daofa”, expresses more directly the laws and states of life generation. As wisdom expressions with internal concord, “Daosheng” and the emergence of “Taiyi” and “Taichi” are interrelated, only different in expressions and expressers. Besides the full engagement of body activities, the elucidation or even the experience of “Daosheng” wisdom involves mental experiencing also. With spiritual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aosheng” wisdom contains rich spiritual ecological resources and presents the state of Chinese ancient people in life activities and spiritual experiences. It precisely manifests the spiritual activities, the rules of nature, as well as the ecological organ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istence of human body in a philosophical way.

智慧物流含义篇3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实践智慧 思想内涵 当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G40-092.6 【文献标识码】A

实践智慧以观念形态内在于人并对实践活动产生影响,它不仅凝结着以价值诉求为核心的德性,而且包含着个体的知识经验,两者又统一于个体现实能力。以成就自我和成就世界为指向,实践智慧成为了呈现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思想纽带,联结了“该做什么”和“该如何做”的伦理关切与追问。它不仅赋予了智慧实践的品质,而且极大丰富了实践的智慧意蕴。

以亚里士多德观点来讲,实践智慧处于理论智慧和技术智慧之间,扮演着承上启下的角色,它在人类发展不同阶段起到了不同作用,但基本走向是日益低俗化,特别是在技术智慧一统天下的时代语境下,这种趋势变得更加明显了,为了打破技术智慧一支独大局面,当务之急就是重审实践智慧的内涵和当代价值。

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思想的内涵

以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来讲,理智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两大部分。理智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寻求真,而两大部分的品质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根本性质。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对这种品质进行了细分,即技艺、科学、实践智慧、智慧和努斯。

实践智慧所涉及的主要是实践活动,它是一种同人性相关的、求真的实践品质。亚里士多德指出,在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中状态最好的就是彼此的德性。在理论理性部分中科学无法证明自己的始因,只有以始因为基点进行演绎。而智慧包括了科学和努斯,有智慧的人不仅知道由始因演绎而来的结论,而且还明确各种始因,因此智慧成为了最完善、位居首位的科学。对于理论理性部分来讲,技艺和实践智慧有着各自的始因。技艺始因就是其目的是在实践活动之外,例如制作完成的某件物品。而对于实践智慧来讲,其目的就是实践活动本身,其归结点在于实践活动的好坏与否。实践智慧一直将始因把握住,也就是能够将人性善的部分把握住,简单来讲,具有实践智慧的人就是可以分辨出事物之善的人。

以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来讲,技艺本身不是德性,但却包含着德性,所以技艺具有好坏之分;实践智慧本身就是德性,不存在包含不包含分之说,所以实践智慧就是好的,其所指导的活动始终是正确的。由于在理论理性中智慧好于科学,在实践理性中实践智慧好于技艺,因此智慧就是理论理性部分的理智德性,而实践智慧是实践理性部分的理智德性,这就是亚里士多德对实践智慧的理论定位。

从亚里士多德对实践智慧的概念阐述来看,实践智慧具有实践理智德性的理论定位。可以说,实践智慧是人类在实践活动有的理性品质,多变繁琐的现实事务是其处理对象,其最终目的是让人过上舒适幸福的生活。只有从理智五大品质的区别中,人们才能充分把握实践智慧的内涵和特性。由此可知,尽管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源于传统的理性主义,但却完全有别于理论理性和技术理性,具有其独特的思想观念和理论价值。由此启示人们实践理性完全不同于理论理性。在实践生活中,人们只有充分发挥实践智慧的实践指导作用,才能获得善的生活。所以,实践智慧反对将理论理性应用于实践活动中。这也表明,流俗观念中将理性主义等同于技术主义和科学主义是有失偏颇的;批评理性主义带来了现代性危机,并因此扛起非理性主义大旗无疑是极端不负责的做法。

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亚里士多德智慧思想的发展脉络中,始终都贯穿着一条逐渐摆脱柏拉图思想框架的隐线,最后实践智慧彻底摆脱了柏拉图理论智慧的束缚,成为实践哲学范畴内一个独立思想体系。在此过程中,亚里士多德所依赖的思想资源主要是伊索克拉底阐发的针对实践活动的实践智慧思想。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思想,主要存在非常明显的伊索克拉底思想痕迹,但同时在理论规范性上则具有柏拉图思想的影子。整体来讲,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思想主要是在继承发展了这两位哲学大师的思想基础上形成的。

众所周知,在亚里士多德时代,柏拉图和伊索克拉底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体系,柏拉图注重抽象思辨,伊索克拉底则注重具体实践活动。亚里士多德先后师从二人的结果是,在继承了柏拉图的哲学思想的同时,他借用了伊索克拉底思想对柏拉图哲学思想进行自我扬弃,这集中体现在他的实践智慧思想中。

柏拉图和伊索克拉底两人的实践智慧思想是针锋相对的:在柏拉图主要是灵魂对于宇宙本质和理念的探寻,在伊索克拉底则主要是公民在现实实践中审时度势的行动能力。理论思想上的分歧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理论的智慧和实践的智慧归根结底是灵魂不同部分所特有的品质,彼此的对象自由有所差异。因此,以注重经验事实著称的亚里士多德,就根据客观的理性活动方式,将phronesis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实践智慧。而这一思想的成熟是一个经过了批判与扬弃的漫长过程。最开始,亚里士多德以学园的视角对伊索克拉底进行批判,随后又以更高视角对学园的理论进行自我批判,最后形成了独立成熟的实践智慧思想。

智慧物流含义篇4

《麦琪的礼物》讲述的是圣诞节里发生在社会中下层一对年轻夫妇身上的故事。德拉和吉姆十分贫穷,但各自拥有一样极为珍贵的宝物:吉姆拥有一块祖传的金表,德拉拥有一头瀑布般美丽的秀发。为了能在圣诞节送给对方一件礼物,吉姆卖掉了金表,为德拉买了一套“纯玳瑁做的,边上镶着珠宝”的梳子;德拉卖掉了自己的长发,为吉姆买了一条金表链。结果,吉姆有了金表链却没有了金表,德拉有了美丽的梳子却没有了秀发。他们都为对方舍弃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而换来的礼物却因此变得似乎“毫无用处”了。他们这样做,似乎显得极不明智,然而他们其实是最富智慧的,因为他们得到了比任何实物都宝贵的东西――爱。从小说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出,重复率最高的词语就是“智慧”;其中的关键元素――“圣诞节”“麦琪”“礼物”“珍贵的”“智慧的”“爱”,都与《新约・马太福音》中三位博士朝拜圣婴耶稣的故事具有内涵上的相通性。 《麦琪的礼物》

在《麦琪的礼物》结尾,作者写道:“那三位麦琪,诸位知道,全是有智慧的人――非常有智慧的人――他们带来礼物,送给生在马槽里的圣婴耶稣。他们首创了圣诞节馈赠礼物的风俗。他们既然有智慧,他们的礼物无疑也是聪明的,可能还附带一种收到同样的东西时可以交换的权利。”引文将小说的主人公德拉与吉姆比喻为《马太福音》里朝拜圣婴耶稣的三位麦琪,意在表明他们两人同三位麦琪一样富有智慧。可见,这个故事渊源于《 圣经》的《 马太福音》。如果把《 麦琪的礼物》中的“ 麦琪(”Magi)看作一个普通的人名,就忽视了作品的《圣经》背景,抹去了篇名的隐含意义,浅化了小说的内涵。我们在阅读《圣经》时,有时看不到麦琪这个名字,如中文和合本翻译为“有几个博士”,钦定本译为“有几位智者”。但有的《圣经》版本出现了“Magi”一词,如英文新国际版《马太福音》第二章的英文题目为“ The Visit of Magi”(即“麦琪的朝拜”),其中第一节写道“Magi from the east”(“从东方来的麦琪”)。由此可知,“麦琪”在《圣经》语境中指耶稣出生时来送礼物的三位博士。据《 马太福音》第二章记载,希律王做犹太人的王的时候,耶稣生在耶路撒冷的伯利恒,天空出现异象,有三位博士便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他们对希律王说那生下来做犹太人之王的人在伯利恒,在东方看见他的星,特来拜他。希律王听说此消息大感不安,想要杀耶稣而除后患,于是他谎称也要去拜耶稣,并要求三位博士回来后向他报告。三位博士到达伯利恒,看到小耶稣和他的母亲玛利亚,就俯身伏拜,揭开宝盒,拿黄金、乳香和没药献给他。而这些礼物饱含着他们最真挚的情感,其中黄金表示尊贵,乳香象征神圣,没药象征高贵。博士将它们作为礼物献给耶稣,以表效忠。最后,三位博士因为在梦中得到上帝的指示,不让他们回去见希律王,于是从别的路回本地去了。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三位博士向耶稣献礼一事具有多重涵义。首先,三位博士具有丰富的古代占星学知识,能观测出代表犹太人之王诞生的星象,说明他们富于智慧,因此他们的礼物是智慧的。其次,三位博士能巧妙绕过希律王,说明他们的智慧是“上帝赐予”的,是神圣的,因而他们的礼物也是神圣的。再次,三位博士的礼物是在耶稣诞生时送出的,基督教流传到西方后,西方形成了圣诞节这一天互赠礼物来表达感情的传统。礼物的智慧性、神圣性与传承性相交织,构成“三博士礼物”的三重内涵,其中的深情厚谊正是礼物“无价”之所在。

《麦琪的礼物》与三位博士给圣婴耶稣送礼物的故事有诸多联系:一是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选取的是德拉和吉姆在圣诞节互送礼物的情节,这与《圣经》中东方三博士在耶稣出生时送上礼物的情节是一致的;而且麦琪的名字也与三博士(智者)的名字相同。二是《圣经》中的礼物是送给圣婴耶稣的,这体现了礼物的神圣性,麦琪夫妇的礼物饱含着他们对彼此的爱,自然也是神圣的。三是两个故事的结局都是所获之物于自己而言似乎没有实用价值,吉姆收到的金表链、德拉收到的梳子,都和耶稣收到的黄金、香料等礼物一样,看似无用实则异常珍贵,表明了对方于自己的重要意义。德拉没有钱送给吉姆圣诞礼物,她剪去自己心爱的头发,给丈夫买礼物;与德拉心有灵犀的是,吉姆也宁可牺牲自己最宝贵的金表来为德拉买礼物。这两份礼物弥足珍贵,因为他们对彼此的爱是无价的。 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的《三博士来拜》,画中三博士的代表虔诚地跪下向圣婴耶稣送礼。

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从现实的人性维度考量“礼物”,认为礼物之本质的实现是不可能的。因为,一旦将礼物赠予他人,往往就会期待对方的回报,这使“礼物”陷入了一种计算与交换、索取而非赠予的困境。也许,只有一种 “毫无保留的支出”,一种不期待互惠的赠予,才符合德里达对真正的礼物的定义。德拉与吉姆牺牲自己最珍贵的东西为对方买礼物,从心理动机来说,他们都是为对方着想,完全不考虑自己的利益,结果双方的礼物都变成了“无用之物”,但他们都没有责怪对方,仍然深深地爱着彼此,吉姆对德拉说:“不管是剪发、修脸,还是洗头,我对你的爱情是绝不会降低的。”可见,“麦琪的礼物”饱含着夫妇二人对彼此的爱,显然是“真正的礼物”。欧・亨利在小说结尾写道:“我的拙笔在这里告诉了诸位一个没有曲折、不足为奇的故事;那两个住在一间公寓里的笨孩子,极不聪明地为了对方牺牲了他们一家最宝贵的东西。但是,让我们对目前一般聪明人说最后一句话,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那两个人是最聪明的;在一切收受礼物的人当中,像他们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无论在什么地方,他们都是最聪明的。他们就是麦琪。”故事里出现的有些夸张的偶然,让两位生活在困窘中的主人公的生活更加捉襟见肘,而这个带着些许悲剧情调的故事,却能使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感受到欧・亨利为我们传达的苍凉中透出的温暖――“礼物”是有价的,然而“礼物”所蕴含的情意是无价的。

智慧物流含义篇5

【关键词】 物联网 智慧物流管理 应用

现在我国产业都在升级,在不断转型,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市场对经济起到主导作用,世界各国的重要问题就是发展经济,经济在转型,电子商务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主导,物流产业需要快速发展,需要先进技术应用到物流管理中,提升物流管理的职能,建立智慧物流管理是物流产业发展的需要,物联网技术应用到物流管理中,为建立智慧物流管理起到技术支持,符合现代物流管理需要,解决物流管理中瓶颈问题。

一、物联网技术基本理念

物联网主要强调物与物之间的联系,物联网与互联网是密不可分的,物联网技术的整体框架依赖于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主要技术职能识别、计算机感知技术、网络互融技术等。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其它领域实现一定职能,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比如农业物联网、智能交通物联网、智慧物流管理物联网等。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创新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其它领域,促进其行业的创新,对其提高生产效率,创造价值起到重要作用。用户在应用过程中,体验到物联网技术的创新作用,创新是物联网技术发展的精髓。

二、物联网技术在智慧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智慧物流的概念由来是对比传统物流而定义的,是指代物流企业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GPS,RFID,GIS等技术,实现对货物流程的全程管控,达到一种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满足客户需求的管理行为。

智慧物流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将现有的物联网资源(数据、应用等)加以利用整合,并将传感技术定位技术等融合在其中,通过科学的管理调度,实现物流管理全程可管、可控、可查、可视、网络化、整合化,从而达到提高利用率,降低各环节消耗,增加企业效益,满足客户不同需求的目的,创造更丰富的物流生态链。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其体系结构如图 1所示:

智慧物流体系Y构主要包括感知互动层、网络传输层、应用服务层。

感知互动层主要包含识别系统、定位系统、跟踪系统。

网络传输层主要包括移动通信技术、通信卫星、集群通信系统。

应用服务层主要包括数据互换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用户服务平台、电子数据交换、物流信息系统组成。

参 考 文 献

[1] 邵酉己. 物联网综述[J].西部皮革.2016(18)

[2] 刘靖,刘佳昕. 试述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前景展望[J]. 通讯世界.2016(20)

[3] 韩森. 关于宜昌市加快引进与培育高层次物联网创新创业人才的研究[J]. 通讯世界. 2016(20)

[4] 杨震伦,石坤泉,邓单. 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物联网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高教学刊.2016(21)

智慧物流含义篇6

大数据时代到来,认同这一判断的人越来越多。

接下来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大数据意味着什么,它到底会改变什么?仅仅从技术角度回答,已不足以解惑。大数据只是宾语,离开了人这个主语,它再大也没有意义。

我们需要把大数据放在人的背景中加以透视,理解它作为时代变革力量的所以然。

变革价值的力量

王立军有句名言,我读过的书可以把你们火化了。翻译成大数据的术语,相当于在说数据有多大。现在许多人定义大数据,只强调大,那意思跟这没什么两样:大数据有多大?大到可以把你们都活埋了。

预料到人们会有这种误解,所以《大数据时代》的作者舍恩伯格,马上出了第二本谈“大数据的取舍之道”的书,书名就叫《删除》,提醒人们,趁还没被大数据埋了的时候,赶紧删除那些垃圾。

为此,我提出一个有针对性的公式:数据+意义=智慧。我认为数据只是客体,一旦离开主体的意义,就会事与愿违。大数据好还是不好,判断标准要看意义的有无:有意义的数据是智慧的,没有意义的数据只是垃圾。

仅从大数据的“大”望文生义,很容易演化为又一场圈钱、圈地运动。象云计算、物联网那样,一哄而起,盲目建设。最后只是让那些推销设备的赚大钱。过去这样的事情太多了。这次必须吸取教训。

大数据值不值得中国重视,首先要看这件事的意义在哪里。大数据不是为了堆一大堆数据摆在那里漂亮,而是为了让我们做的事更有意义。由于做的事更有意义,而使我们变得更加智慧。一句话,大数据是为了大智慧。

再说得鲜明一点,大数据针对的反面是什么,它最大的变革对象是变什么?我认为,大数据针对的是人们净做有价值但没有意义的事,要把它改变为让做的事情既有价值更有意义。大数据所能触及的变革的最高层面(现在还不敢肯定中国能不能触及到),是将GDP导向,转为幸福导向。

当代中国做的最大的事里边,属于价值有余但意义不足的,要算GDP上去了,但环境更加污染和社会更加紧张。表现为有钱但不快乐——有钱(有价值)的部分上去了,但不快乐(意义缺失)的问题总难以解决。智慧不智慧,针对的就是有意义没意义。大数据就是通过意义识别,将GDP中无意义的部分——不会带来满意的部分(如污染和腐败)——剔除出去,只留下既有价值,又有意义的部分。

智慧地球,不是说让地球上的砂子变智慧了,而是说利用大数据,把仅仅能增加GDP但对人没有意义的资源耗费(污染和浪费)节省下来,只让GDP中有意义的部分得以精准保留。

智慧政府,不是说让政府办公大楼上的砖头变智慧了,而是说利用大数据,以办实事的方式为人民群众服务,同时让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这种意义信号,通过官员博客之类碎片化的渠道,进行无孔不入的官民交互。不是4年双方才呼吸一次,而是7(天)乘24(小时)地呼吸。这是没有政治体制改革形式但更实质的创新。

从时代的角度讲,人类正在通过大数据,从一个以温饱和小康决定生存的时代,进入一个以意义决定生存的时代。从大块头的时代,进入大智慧的时代。在世界民族之林,丛林竞争的法则,将进入用大智慧灭大块头的时代。一个GDP上的大块头,哪怕它达到清朝1820年的水平(GDP世界第一),但如果没有大智慧,不用20年,就会输得比清王朝还惨。

大数据时代的国家竞争,将变成意义控制权之争。无论中国进入不进入大数据时代,要不要大智慧,世界各国都会进入这个时代。中国不进入,顶多是使中国显得更愚蠢一些而已。未来,美国要亡中国,日本要亡中国,没别的路,仅此一条通路。就是让中国吃成个大块头,但意义的话语权完全掌握在别人手中,因此显得傻傻的。而中国要图存,必须抓住大数据这个最后机遇,夺回意义的主导权,做到大块头有大智慧。大数据不扣这个题就是帮闲,扣这个题才是帮忙。

不懂技术的人,请从我下边这个比喻中理解什么是大数据。罗丹说,什么是雕塑?那就是在石料上去掉那些不要的东西。什么是大数据?那就是在GDP中去掉那些不要的东西。如果用罗丹的“思想者”代表有意义的,如幸福和快乐,石料代表有价值的,如GDP。大数据就是根据意义的需要,把不属于“思想者”的石料去掉,把GDP中那些凡是有价值但没有意义的部分剔除。这就是“大数据的取舍之道”。

光围着圈钱圈地来建设大数据就瞎了,中国要围绕大智慧来建设大数据。未来十年,决定中国是不是有大智慧的核心意义标准(那个“思想者”),就是国民幸福。一体现在民生上,通过大数据让有意义的事变得澄明,看我们在人与人关系上,做得是否比以前更有意义;二体现在生态上,通过大数据让有意义的事变得澄明,看我们在天与人关系上,做得是否比以前更有意义。总之,让我们从前10年的意义混沌时代,进入未来10年意义澄明时代。

变革经济的力量

大数据再能,也不可能光靠自己就能。大数据转化为经济能量,要同经济主战场的重量级难题的解决联系起来。以下仅仅列举一些具有万亿级能量的影响。

大数据激发巨大的内需增量,引发产业的巨大变革。

阿里巴巴已经提出,要利用电子商务,用互联网的方式能聚合消费力,引导和激发消费力,从而激发巨大的内需增量,引发产业的巨大变革。当前,阿里巴巴正致力于通过数据和C2B的结合,启动内需。双十一电子商务交易达到191亿元,2012年全年突破1万亿。预计到2015年,阿里巴巴交易额会达到2.5万亿,到2010年会达到10万亿。这相当于现在十个大省的实体交易量。须知,一天一个191亿,全年才7万亿。由此可见,电子商务在启动内需方面有多么大的潜力。

对于启动内需来说,大数据最大作用和发力点在于,推动经济从B2C,转向C2B。野村综合研究所在预测2010年至2014年的发展趋势时,称之为“产消逆转”,即B(生产者)与c(消费者)关系的逆转。在沙集,我们看到,普通农民通过电子商务拿到订单,马上就从弱势群体,变成了龙头。生产者跟在他们后面,按他们的订单组织生产。这就是从启动内需开始激活经济的新形式。

产消逆转与大数据有内在的关联。B2C与C2B涉及的数据问题完全不同。以往,经济过程都是以生产者为起点,以消费者为终点的过程。生产者信息,一对多地向消费者传播,数据相对简单。今后,这个过程倒过来以后,是消费者向生产者发送信息,生产者根据这些信息定制产品。由于消费者非常分散,多对一或多对多地交互信息,要求大数据在其中发挥作用。

在青岩刘村,电子商务不是先有实物,再去找消费者。而是店主先与消费者打交道,从几千种数据包(包含商品说明和图片)的排列组合中,定制好消费者需求,再到网货超市中,根据数据包提货。而网货超市则根据数据包的需求信息,去组织货源和生产。不久前,龙永图先生与我起谈网购时,听到刘文高说青岩刘村在双十一,有的人一天就做了2000万元的生意,不禁大加赞赏。认为这是一条启动内需的新路。

生产者是有价值的,消费者是价值的意义所在。有意义的才有价值,消费者不认同的,就卖不出去,就实现不了价值;只有消费者认同的,才卖得出去,才实现得了价值。大数据帮助我们从消费者这个源头识别意义,从而帮助生产者实现价值。这就是启动内需的原理。

建设比城市现代化水平更高的智慧城乡

智慧城市建设是大数据与经济主战场结合的又一领域。城镇化的本意是打破城乡二元对立,推进现代化建设。并不是非得农村向城市靠才叫现代化。

美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出现了城市向农村靠的更高的现代化过程。十多年前,我去硅谷的时候,看到环境非常好,就问硅谷的市长,你们是怎么“先污染后治理”的。市长说,硅谷一起步,就没想过搞工业化,是从葡萄园一步迈入信息社会的,因此没有“先污染后治理”的问题。

以往的城市化建设,走的是一条物质资源高度集中,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道路。大数据使城镇建设走上以数据流动的方式配置资源的新型发展道路。智慧城市强调以数据流来配置资金流、物流,要从片面强调城市集中,向城乡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有了大数据,我们可以把城镇化的目标进一步提升,建设比智慧城市现代化水平更高的“智慧城乡”。今天,我们许多农村地区的条件不亚于起步时的硅谷,大数据通过物联网、智能地图、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社区、智能医疗、智能教育等新的方式,使资源可以在农村那样分散的条件下,也可以象集中的城市那样高效配置资源。新农村建设,如果能象硅谷、班加罗尔那样跨越式地实现的更高水平的现代化,就没必要把落后的城市化道路再走一圈,可以直接建设“大数据+青山绿水”型的智慧城乡。

基础设施和资源腾笼换鸟

大数据带来基础设施和资源腾笼换鸟的新机遇。在传统发展方式下,基础设施是铁公鸡(铁路、公路、机场),资源是有形资源。但大数据时代一旦来临,以实体的笼养实体的鸟这种方式,难以进行高层次的国际竞争。别的不说,美国人提出所谓“第三次工业革命”,要以大数据+制造,例如DIY+3D打印等方式,重振美国制造。一旦实现,对中国的制造业就是一大冲击。中国未来10年还照搬前10年的铁公鸡那一套,就会吃亏。因此需要腾笼换鸟,笼要换成数据基础设施,鸟要换成数据。

我们以前提的宽带、云计算、物联网等等,都只是智能基础设施的子集。未来10年,对智能基础设施要有更全面的理解。

首先,基础设施的核心不仅是宽、快这些表面的东西,更主要的是智能化。要高度重视语义网建设。语义网带来的变革,既不是宽,也不是快,而在于对大数据分析的基础支撑,核心是对复杂生态系统的把握能力。

现有的互联网只能在简单系统水平处理信息。一旦上了大数据,它要求对数据背后的隐含意义进行挖掘,实现从数据到意义的飞跃。

其次,围绕大数据形成的信息产业,将形成规模庞大的基础产业,对各行各业而言,也将具有基础设施的意义。一是数据技术产业,包括硬件方面的智能管道、物联网、服务器、存储、传输、智能移动设备等,软件方面的语言、数据平台、工具、结构与非结构数据库、应用软件等,服务方面的IDC、云计算、WEB应用等;二是数据采集业,包括定位、支付、SNS、邮件等行业;二是数据加工业,包括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咨询等产业;三是数据应用业。

未来我国产业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升级中,由于大数据推动,服务本身也将升级,笼子里的鸟也会被替换,从实体的服务,转向数据服务。从人工即服务,如搓脚服务、跪式服务,转向分析即服务(AaaS)。广义的分析即服务,包含一切以大数据为基础的高附加值的创造,例如面向制造的创客服务(DIY+3D打印)、基于咨询数据平台的生活方式设计师服务、基于统计数据挖掘的商业分析服务、基于设计平台的创意服务,还有基于大数据的设计服务、管理服务、教育服务、翻译服务以及基于行业或价值模块细分的服务等等。

数据业务主营化带来各行各业转型升级

大数据将带来的另一个始料未及的变革性影响,是将使数据业务成为各行各业的主营业务,从而改变各行各业的业态。

在上个世纪中期美国学者将信息经济分为第一信息部门(相当于信息技术产业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各行各业内部的信息部门,如信息中心)。如今,大数据的兴起,使第二信息部门的工作从各行各业的辅助业务,变为各行各业的主营业务。

至少在三个传统行业,这个变革过程已经开始。在电信业,原有的主营业务是语音业务,数据业务只是辅业务。但在移动互联网中,数据业务上升为主营业务(有的占到76%以上),而语音业务成为副业。在流通业,交易是原来的主营业务,为交易服务的数据分析是副业。但对阿里巴巴来说,交易可以免费让店主去做,但数据业务却成为未来的主营业务之一。在金融业,以往的主业是做金融业务,靠佣金赚钱;未来可能清算结算免费,利用支付信息的衍生信息增值业务赚钱。等等。

各行各业数据业务的主营化,有一些共同的规律,与大数据内在相关。它们都伴随着业务转型,从因大为美,转向因小而美:从集中但赢利越来越薄的大企业服务,转向分散但高价值的最终消费者服务。大数据的优势,正在这个方面。

数据业务主营化,实质反映的是意义的专业化。以往以GDP为导向的经济。在价值的生产上是专业的,但在把握意义上是业余的。数据业务成为主营业务,标志着业态从价值形态升级为意义形态。

变革组织的力量

大数据的特点在于意义主导价值,它将引起组织结构的变革。

对于组织来说,价值体现在结构之中,意义也体现在结构之中。原有的组织形式,是为价值而建立的,其结构是价值的结构。未来的组织形式,是为意义而建立的,其结构是意义结构。

组织的价值结构与意义结构非常不同,最核心的不同在于,价值结构是机械结构;意义结构是生态结构。具体表现在:第一,机械结构是自上而下控制的,生态结构是自下而生涌现的;第二,价值结构是以集中方式控制的,意义结构是以去中心的方式自组织自协调的。

大数据所赖以存在的语义网,就是一个自下而上涌现生成意义,在分散的节点间自适应与他适应的网络。

随着具有语义网特征的数据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发展起来,组织的变革就越来越显得不可避免。大数据将推动网络结构产生无组织的组织力量,最先反映这种结构特点的,是各种各样去中心化的WEB2.0应用,如RSS、维基、博客等。

这些变化,一开始不易为人们理解。例如,人们经常不明白碎片化是怎么回事。事实上,碎片化是意义存在的状态。意义只有呆在适合自己的结构中,才得以呈现。人们容易忽略这是一种让组织变得更加智慧的力量。例如,新浪上的政务微博一年间就从不到2万增加到6万。这种碎片化之所以是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在于它建立了一条意义通道,使官员与赋予政府意义的人民群众建立了一种多元化的联系,使官民产生一种象鱼水关系那样的无间隔的互动,从而从源头上获得更多的智慧。

智慧物流含义篇7

关键词:物联网;智慧校园;智能;RFID

中图分类号:TP393.18

物联网技术是信息产业的又一新型成果,它的不断应用与发展对校园建设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它使我们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了原有的教育理念,更新了校园建设的内涵,有力地推动了智慧校园的建设。如何智慧高效地利用物联网技术来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学习环境的优化、跨区域交流与资源共享、校园生活的智能便捷、校园管理的科学高效、校园安全的有效保障,挖掘出物联网在智慧校园建设中更多更强大的潜能,是本文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1 物联网的内涵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又称传感网,是指将射频识别(RFID)装置、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红外感应器等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和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通讯和交换,从而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形式[1]。

2 智慧校园的概念及意义

2.1 智慧校园的概念

智慧校园是基于物联网技术,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而构建的集教学、管理、科研、校园生活为一体的智慧化和智能化教育、学习和生活环境[2]。

智慧校园的核心特征主要表现有三方面:一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服务引入到校园的各应用和服务领域;二是给校园师生提供一个综合化的信息服务平台和智能感知环境;三是通过信息服务平台和智能感知环境,建立一个与外部环境相互感知和交流的接口[3]。

2.2 意义

智慧校园为师生提供了高效智能的新型学习教育方式,实现校园生活的智能便捷,提供给师生智能化、人性化的教学环境,促进了学生的交流协作,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了校园管理水平,保障了校园师生安全。

3 建设智慧校园的必要性

3.1 实现学习教育方式的转变及教学环境优化

基于物联网的现代智慧教学方式更为多样化,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协作互动的灵活学习方式;满足师生更加人性化的教学环境,充分考虑师生的健康;实现跨区域交流与资源共享,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

3.2 校园生活丰富化、智慧化、高效化

传统的校园生活比较单一,怎样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实现校园生活更加便捷智能已成为迫切的需求。另外,随着各个校园规模不断扩大,必定加大藏书量,因此传统的图书条码的查询方式已无法满足现在需要,图书归架错误等问题也席卷而来。

3.3 校园管理科学、高效、智慧化

基于物联网的校园管理在设备管理、校园安防及学生考勤安全管理方面有了更有效的手段和技术水平。对设备的监测和管理更加高效便捷;解决人员消耗大、监控盲区等问题,有效保证校园安全,实现校园安防智慧化;教师对于学生的动态状况更为掌握了解,有效维护学生的在校安全。

4 物联网下智慧校园的建设前景

4.1 智慧校园教育

4.1.1 实现高效便捷的教学方式、协作灵活的学习方式

首先,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教学让我们的教育方式、教学手段有了新的运用。智能化的教学方式让我们的教学设备“无痕化”,教师不用花大量时间准备教案,只需要在课堂上用语言和相应指令实现对物联网技术控制下的任何设备的操作,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

其次,移动学习是指利用移动计算设备,学生能无论何时何地进行学习。它的特点是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能高效地呈现出与学习有关的全部内容。移动学习设备有移动通信功能,通过开发数据处理模块来实现各传感器数据的读取。随着RFID技术的发展,增强了面对面学生之间信息传输效率,加大信息传送的灵活性和移动性。因此,通过物联网的连接点、基站和RFID等相关技术,可以构建理想的移动学习环境,将学习资料连接到移动学习设备并且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实现没有时间地点限制的协作互动的学习方式[4]。

再次,泛在学习是指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获取所需要的任何信息的一种灵活的学习方式。它与移动学习的区别在于学习的终端设备种类多,能由数码设备、多媒体设备等各类智能设备充当,从而为学生学习提供更为全面化、智能化的服务。在泛在学习的环境下,学习支持服务将更加人性化,通过对学生学习的相关记录进行综合分析,提供个性化的支持服务,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4]。

在物联网时代,任何设备只要能接入网络都能实现智能化操作。它的的思想与物联网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因而物联网能更好地支持泛在学习的实现。学生能随时随地利用终端设备与网络连接,实现任何时间、地点以及人与资源的连接。泛在学习系统为学生提供智能化的学习服务,通过传感器自动操控电子教材等学习辅助工具,利用智能化、尖端化设备来构建智能化无纸教室,利用传感器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教学[4],让我们的学习更加地丰富、智能、灵活。

最后,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课外教学拓展活动有较强的可行性。将物联网中的传感技术、测量技术与教学理念相互融合,通过课外教学拓展活动,学生能得到最直接的视觉冲击和心理感受,拓宽了知识视野,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积极性以及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将实践与理论做更好的结合,使学生能更深层次地理解学习内容,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5]。

4.1.2 优化教学环境

(1)光线的自动调节

在教室安置光线传感器,利用光线传感器并且根据学生的位置变化来改变光线的亮度。实时监控光线亮度进而自动调节教室灯光亮度和多媒体设备的亮度,利用传感器和多媒体设备,根据室外的光线强度自动调节窗帘的高度。

(2)噪音的实时监测

对于噪音的监测则是放置一些传感器在教室的各个角落并进行实时监测,若检测值超过预定值则会以警报形式告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所以,物联网的技术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为人性化和舒适的学习教学环境,保护了学生和老师的健康,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老师更好地教学。

4.1.3 实现跨区域交流与资源共享

物联网技术为资源共享和跨区域交流提供了有力地支持,各校之间的远距离实验和实践性活动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实现,区域内的各校可以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可以构建“校校联盟”、“校企联盟”,实现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连通、学生互动、资源互补等,极大地促进了优质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和接触不同的社会环境。

4.2 智慧校园生活

4.2.1 智能化生活

主要包括校园一卡通、食堂管理、浴室水控管理等方面。校园一卡通作为智能化生活的核心,使用此卡实现食堂就餐、用水用电、借阅图书、体育馆及复印社等校内消费等功能。

基于RFID技术的食堂管理主要有三部分:

(1)含RFID电子标签的饭卡:学生老师都有一张这样的饭卡,卡内包含用户的相关信息;

(2)RFID阅读器:在各食堂售饭窗口放置一个RFID阅读器,将读取的信息转到后台数据库查询,读取卡上金额并扣除相应消费金额;

(3)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将用户的注册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方便管理员对食堂消费业务的查询[6]。

基于RFID技术的浴室水控管理,能够实现用水自动化管理,有如下主要功能:

(1)信息数据实时显示:当RFID卡位于阅读器感应区时,阅读器显示卡上余额,然后立即进入用水计费状态;

(2)消费模式:采用实时计费模式,即读卡就出水,并且根据实际用水量进行实时扣费;

(3)计费方式:按所使用的流量计费,即外接脉冲流量表,可根据计算产生的流量进行计费。[7]

4.2.2 智慧图书馆

(1)图书定位能有效解决查找和归架错误等问题。图书智能定位即在图书上贴有RFID标签,在馆内安置多个阅读器,由阅读器坐标确定图书的方位信息然后传送给定位服务器,管理员和读者使用手机等设备登录定位服务器查询图书信息,方便了新书上架、图书归架的整理工作,寻找丢失书籍和盘点文献资料的效率也有所提高。

(2)自助还书机设备是对粘贴有RFID标签的图书进行扫描、识别和归还处理的设备系统,有效地帮助读者自助归还、续借图书,节省了排队时间。

由此可见,智慧图书馆有效地提高了图书的管理效率,降低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强度,简化了图书的管理流程,实现了更为快捷便利的图书借还和查询服务。

4.2.3 智慧校园管理

(1)设备管理和智慧安防

1)设备管理智慧化:给物资、设备安装含有型号、数量、类别等信息的RFID标签,方便和提高了物资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将RFID标签嵌入所用仪器设备,出现设备使用不当或发生故障时,它会自动发出警报,相关人员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做出相应处理。RFID标签可以检测设备的使用状态和跟踪设备所处的位置,从而有效地防止了设备的丢失。

2)校园智慧安防:在校园的一些重要区域(特别是相对比较隐蔽和容易忽视的区域)安置摄像头和感应点,利用RFID、图像识别无线传导网络等技术,全面感知监测校园环境,跟踪监控进入这些相关区域的人员,有效地解决人员消耗大、监控盲区等问题,保证了校园安全。

(2)学生出勤及安全管理

利用物联网的RFID技术对学生出勤安全的管理,主要有学生考勤管理服务、在校学生跟踪通知服务、危险区管理服务。教师能利用物联网掌握学生的实际出勤情况和所处的位置,有效帮助教师及时掌握了解学生的动向,保障了学生的在校安全。如果学生进入学校顶楼、施工现场、停车场等有安全隐患的区域内,物联网系统能改变RFID的感测范围,感测学生所在区域的危险度并发出警报,告知相关人员做出相应处理。

5 智慧校园建设中仍存在的问题

毋庸置疑,智慧校园给我们的校园教育、生活、管理等带来了智慧化的变革,但智慧校园建设主要基于物联网技术,而物联网技术仍在不断地发展进步中,因此也面临着如下一些主要问题:

第一,相较于国外而言,物联网在国内分布的IP地址范围还相当具有局限性,分布范围还有待扩张;

第二,物联网技术仍没有统一标准,虽然物联网技术已经逐渐在不同领域得以发展应用,但当不同领域相互融合时就会出现相应的问题;

第三,物联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未能得到有效保证,信息资源和师生隐私安全如何得到有效保护也是有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仍需深入探索研究;

第四,物联网技术运行成本比较高,投入资金大,成本控制也是一个实际而又重要的问题;

第五,管理机制仍不完善,物联网的维护、管理、使用也都是问题。

6 结束语

物联网下的智慧校园让校园更为智能化、人性化、科学化。智慧校园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优化了校园教学环境,加强了校园管理,保障了校园安全。虽然在智慧校园的建设道路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仍在不断摸索当中,但物联网的应用前景还是相当广阔的,我们相信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所受关注程度的不断提高,智慧校园建设这条路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可能。

参考文献:

[1]王晓静,张晋.物联网研究综述[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7):37-39.

[2]雷光临,李俊.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应用与实践[J].物流技术,2012.

[3]宗平.智慧校园设计方法的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4):15-18.

[4]王洪艳.物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教育改革研究.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5]张久菊.教育教学中物联网的运用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4.

[6]何印,刘施羽.浅谈RFID技术在高校食堂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9(26):212-213.

[7]王斌.基于RFID的水控管理系统[J].中国电子商务,2009(12):28.

作者简介:王洪艳(1978.12-),女,讲师,辽宁大连人,东北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方向: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严王莎(1994.05-),女,浙江诸暨人,本科在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作者单位:大连财经学院,辽宁大连 116622

智慧物流含义篇8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智慧校园建设;高职院校管理

一、智慧校园的含义与现状

(一)智慧校园的含义

将网络技术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办公以及学校的管理中,使得校园的文化与学生的品质、老师的气质、领导的魄力高度融合,更加具有创造力与生命力,学生校园的生活也更加的丰富多彩。总的来说,就是做到让校园安全稳定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要求。“智慧校园”的理念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刚刚开始形成与发展,绝大多人对其真正的含义了解地并不透彻,大家的理解更是各不相同。网络上给出的被大家广为接受的一种解释是:“智慧校园”是将传统校园的学生、老师、管理人员的交流或者其他管理工作,通过运用云计算、网络和虚拟化等技术,将这些传统模式进行创新,同时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合理地进行再分配,最后综合进行管理。

(二)高职院校建立智慧校园的现实情况

最近几年,随着网络世界的覆盖与计算机普及,我国在信息化发展上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提出了智慧校园教育信息化战略,在具体规划方面做出了计划,国家提出的一系列政策都有利于高职院校网络化建设,加快了高职院校科学化,智慧化的发展。适应社会时展的高职院校管理系统。但是,尽管有这些政策上的支持,我国智慧校园的建立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说建设资金上的困难,因为智慧校园建立的过程中需要购买大量的设备。技术上的困难,尽管现在互联网与计算机发展的很快、技术业比较成熟,但是在网络化校园的建立中需要不同的计算机知识,因此还需要专业人员的帮助。

二、智慧校园建立的条件

(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

一些计算机技术的出现都有利于高校的网络化建设,通过这些计算机技术可以将繁杂的教务系统和学生日常管理系统从表面工作延伸到了深层次的管理,使一些理论化的管理更好的应用到了实际当中。对高职院校的智慧校园建设具有深刻的影响,为网络化校园的建设提供了科学技术手段。网络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等方面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全面促进了校园的全方面发展,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建设。

(二)数字化建设为“智慧校园”的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一直以来,全国高校对于数字校园的重视程度有增无减,对设备的不断升级改造,对宽带线路的扩容,应用无线网络来增加网络覆盖范围,电脑的系统软件也是实时更新,这些源源不断的努力使校园的网络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也在校园智慧化的道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有了这些坚实的软硬件设备基础,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和统一数据平台的建设就有了保障,这样避免的信息及单一化,从而使“智慧校园”的开展更加顺利。

三、智慧校园建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科学做好顶层设计,分阶段实施

要想进一步推动一些高校的信息化的建设,就要引入智慧校园,智慧校园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同时智慧校园也能让高校的未来能够达到全国一流水平。在刚刚开始建设时,学校的首要工作就是归化一个符合高职院校发展策略和趋势的智慧校园,帮助后期的智慧校园稳定发展。归化的出发点要符合学校,从教学、管理、科研等一些方面入手。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成功建设智慧校园。这是一项待开发的项目,也是一个重大的工程,应该对每一个阶段的实施谨慎对待。

(二)保留先前资源设备,结合新技术逐点突破

多年来,高职院校不断的进行数字化教学建设,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对数字校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进一步的发展,再次基础上,智慧校园应运而生。为了节约成本,智慧校园在发展前要合理规划,理清原有的、还能发挥作用的资源设备。在技术方面,原有的一些技术相对成熟,这时要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技术,对整个管理系统由点逐面的突破,进行分类再整合,加强这些成熟技术的再成熟,从而起到对整个系统的先发促进作用。除了加紧对智慧校园的建设,在技术发展的同时,也要时常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探讨、改善,全面的不断地审视建设布局,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智慧校园更加稳定、快速的发展。

四、高校智慧校园含义的延伸

“智慧”观念已不陌生,智慧地球,智慧城市已形成一种较为成熟的分支,现在,“智慧”也进入校园。校园也是城市的一部分,因此,智慧校园和也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成员之一。但是校园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文化载体,其功能和范围也与城市不同。起初,人类的认识只在于记忆,随着不断地发展,人类对记忆的不断地理解,不断地思考,这时,开始出现一个词语叫做“智慧”,从形象到抽象,从认识到认知,人类开始给出定义,构造概念,挖掘事物特定的属性,不断地总结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应用这些规律更方便的生活。人类的知识从积累到创新可以概括为连个循环系统:(1)知识一记忆一传播一学习一应用;(2)实践一实验一发现一构建一论证。智慧校园也折射与这两个系统,积累与创新。校园是知识文化传播的载体,同时,校园兼具着创新的使命。智慧校园主要以互联网、物联网为循环技术基础,进而实现知识的存储、共享、学习与应用。云平台和数据同一平台作为其强大的技术支撑,使智慧校园的科学、生活和文化等多方面齐头并进,共同发展。为了实现全民素质的普遍提高,智慧校园也会面向社会,使社会人士也可拥有智慧资源,进而提高社会整体的创新能力,建设更加和谐的智慧社会。

五、建立智慧校园所采取的措施

高校的网络校园建设要根据自己学校的教学特点,不能只是改变表面的技术和盲目的投资改建,校园从网络建设开始到发展为智慧校园,都需要校园在强化自身网络功能的前提下实现文化的传播和知识的创造。高校是知识的传播与继承的地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基地。现在,我们就智慧校园的建议提出一些措施。

(一)确定智慧校园发展的主题与方向

明确智慧校园的主题与方向明确个性发展思路,首先应结合本学校的现行办学理念,校园气质与校园文化,再进行校园系统的总体规划、符合学校特色的独特设计。在智慧校园系统建设的目标、任务、方向、措施、效果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明确学校的发展主题。同时要坚持把学校鲜明的个性与校园系统建设的共性相统一的原则。

(二)形成完善的智慧校园的组织机构

智慧校园的建设需要学校上层即学长以及学校管理人员的大力支持,保证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设备与人员、技术与资金等各方面关系的协调和最终的决策,保证智慧校园在建设的过程中必要的资金投入与时间支配。智慧校园作为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建设工程,涉及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单位工作的方方面面,还受到其他多个部门与校园现行管理体制的制约,触及一些部门的利益以及人员的调动与裁减,所以只有学校的最高领导才有权力完成智慧校园建系统设的指挥和协调工作。高层领导一旦决定建设智慧校园系统,就需要通过中层的管理人员来把领导的目标与想法付诸实践。

(三)将数字化建设与智慧校园建设相结合

利用先进的数字信息技术与方法,将学校的各种资源、管理过程、学生考试成绩的录入与查询、老师的课堂教学,融入到网络的环境中,应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搭建一个集备课、授课、学生听课于一体的计算机平台,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的同时,大量节省老师与学生的时间。这样,在改革原来教学系统的情况下,极大地改善了学生的教学的个性化需求。

(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老师的表率作用

智慧校园的系统建设都要体现以学生文本、全员参与的意识,这个系统建设完成以后主要是服务于老师与学生,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题、以老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为主线,以数字化信息技术为桥梁、以互联网多媒体技术为载体,建设符合老师与学生需求的智慧校园系统。

上一篇:电力供应市场分析范文 下一篇:房地产策略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