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的根源范文

时间:2024-01-30 17:19:16

空气污染的根源

空气污染的根源篇1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能源 环境 节能

1 引言

当今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消耗比重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研究方向。煤炭企业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浪费有直接的责任。本文从当今社会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直接体汽车研究出发,用数学模型客观证明煤炭企业煤制油和煤转电效率的重要性。

2 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在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对比模型

2.1 传统汽车与电动汽车能耗对比模型

(2)能耗对比结果。传统汽车平均百公里耗油10升,即7.25千克;电动汽车平均百公里耗电量为20千瓦时;汽车年均里程25000公里,火电厂煤耗平均值0.31千克/千瓦,气电发电标气耗0.1913立方米/千瓦时,油电发电油耗0.2千克/千瓦时。

根据模型式(1-3)计算美国,中国,日本以及世界的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耗能情况如表1。

(3)能耗对比结果分析。由表1可以看出,美国,中国,日本以及世界总计使用电动汽车均能节约化石能源,其中在日本使用电动汽车节约化石能源幅度最大,高达59.3%;在化石能源发电比例较高的中国,使用电动汽车节约化石能源的比例也达到47.6%;世界范围内使用电动汽车,平均比传统汽车节约化石能源54.98%。

2.2 传统汽车与电动汽车温室气体与污染物排放对比模型

汽车主要排放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汽车生产阶段与使用阶段均有排放。温室气体(GHG)排放主要以二氧化碳为主,传统燃油汽车在行使过程中空气污染物(AP)排放主要以粉尘,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为主。

(1)传统汽车与电动汽车生产阶段排放对环境影响对比模型。设,分别为电动汽车在生产阶段空气污染排放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为传统汽车在生产阶段空气污染排放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分别为汽车和蓄电池质量,和分别为生产每千克汽车和蓄电池产生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和分别为生产每千克汽车和温室气体产生温室气体排放量。则生产每辆传统汽车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模型为:

(2)传统汽车与电动汽车使用阶段排放对环境影响对比模型。传统汽车行驶过程中消耗石油,排放温室气体和污染物,设、分别为传统汽车每百公里温室气体排放量和空气污染排放量,本文按照欧洲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计算百公里温室气体排放量和空气污染排放量;汽车年均里程为,则传统汽车行驶过程中年均排放的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分别为:

(3)排放对比结果。汽车生产阶段的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基本稳定,根据模型式(4-5)计算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生产阶段空气污染排放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情况如表2。

传统汽车每百公里产生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量根据欧洲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折算得到,对空气污染的考虑,空气中的污染物CO,NOx,SOx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特点是通过以下的加权系数:0.017,1,1.3和0.64。魍称车汽车使用阶段排放对环境影响如表3:

根据相关报告,煤、油、气生产每千瓦时电产生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为:,,;中国煤、油、气生产每千瓦时电产生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据统计发达国家发电效率比发展中国家的高40%左右,据此推算发达国家煤、油、气生产每千瓦时电产生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

根据模型式(7-8)计算世界及主要国家的能源结构下使用电动汽车年均污染物及温室气体排放比较情况及生产与使用阶段年均总排放情况如表4。

(4)排放对比结果分析。由表4可以看出,各国和地区使用电动汽车均能大幅度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由于煤炭发电在各国比重较大,电动汽车虽然在行使过程中本身不排放污染物,但是由于发电排放的污染物远超过传统汽车排放的污染物。中国表现最为明显,由于中国煤电发电比例高达79.1%,在中国使用电动汽车比传统汽车空气污染物的排放量高出4.6倍。

3 电动汽车广泛使用的影响

3.1 电动汽车广泛使用对化石能源消耗的影响

本节分别研究当电动汽车占汽车总数比例达到30%,50%,70%,100%四种情境下,由于推广电动汽车节约的化石能源量,以及所节约的化石能源量占该国家或地区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推广电动汽车节约化石能源量为: (9)

为电动汽车每百公里消耗化石能源量;为传统汽车每百公里耗油量。得到四种情境下,由于推广电动汽车节约的化石能源量,以及所节约的化石能源量占该国家或地区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如表5。

3.2 电动汽车广泛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本节分别研究当电动汽车占汽车总数比例达到30%,50%,70%,100%四种情境下,由于推广电动汽车温室气体与污染物排放变化情况。根据表5,得到四种情境下,由于推广电动汽车排放温室气体与污染物变化情况如表6。

根据碳监测行动(CARMA)网站提供的数据,根据全球各国的CO2排放量排名数据,给出了电动车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0%,50%,70%,100%情况时,二氧化碳年均减排量如占总排放量的比例如表7。

由表6-7可以看出,电动汽车的推广使用,对温室气体有着明显的减排效果,但是会多排其他空气污染物。

4 结语

由模型结果可以看出,因为在中国发电领域煤炭发电所占比重较大,现阶段支持电动汽车的发展受益不大。

参考文献:

[1]陈细林.新能源电动汽车[D].北京科技大学,2012.

空气污染的根源篇2

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颗粒物。它们在空气中的含量若是超过一定的标准,就会危害人们的健康。空气污染指数小于50,说明空气良好,污染物浓度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一级标准限值,为一级优,符合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一些需要特殊保护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空气污染指数大于50,小于100,表明空气质量一般污染物浓度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限值,为二级良好,符合城镇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

防治大气污染,控制污染排放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其主要途径有:工业合理布局,搞好环境规划改变能源结构、推广清洁燃料、使用清洁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强化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区域集中供暖供热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和老污染源的治理,实施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等。

空气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应该怎么办呢?我建议:

(1)搞立体绿化,扩大绿化面积,可以搞无土栽培。植物有过滤各种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和净化空气的功能,树林尤为显着,所以绿化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比较经济有效的措施。

(2)解决燃料问题,尽量使用太阳能等无污染或污染小的能源。

(3)多组织宣传活动,咨询活动,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4)组织同学利用双休日到街道、市场、广场捡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空气污染的根源篇3

摘要: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环境要素之一,任何生物从它诞生之日起,就需要通过呼吸维持生命,停止呼吸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发展,当它对大气产生的影响超过其自净能力时就会对大气造成污染。本文在分析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现状的同时,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城市 大气污染 对策

近年来,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不仅危害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我国11个最大城市中,空气中的烟尘和细颗粒物每年使40万人感染上慢性支气管炎。在一定程度上,城市生活正在背离人们所追求的健康目标。

一、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1.我国城市大气环境状况

我国实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规定了10项污染物不允许超过浓度限值,这10项污染物为二氧化硫(SO2),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氮氧化物(NOx),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铅(Ph),苯并(a)芘(BaP),氟化物(F)。但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城市的比例也在降低。总悬浮颗粒物(TSP)或可吸人颗粒物(PM10)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部分地区二氧化硫污染较重,少数大城市氮氧化物浓度较高。酸雨区范围和频率保持稳定,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0%。

2.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特点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正在加速发展,由于过去对环保认识不足,大气污染近几年又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具体地说,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总悬浮颗粒物(TSP)和可吸人颗粒物(PM10)含量高据环境公报,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总悬浮颗粒物(TSP)和可吸人颗粒物(PM10)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部分地区二氧化硫污染严重,少数大城市氮氧化物浓度较高。在调查的341个城市中,64%的城市总悬浮颗粒物平均浓度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中101个城市颗粒物平均浓度超过三级标准,占29.2%

其次,含菌量大由于城市人均绿地面积小,人口密集,大气中的细菌含量高。个别城市街道每立方空气中含菌量达数十万个,商场每立方米空气中含菌量达数日万个。

再次,煤烟型污染占重要地位。燃煤是形成我国大气污染的根本原因。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76.12%,工业能源结构中燃煤占73.9%,在工业燃煤的设备中又以中小型为主。预测表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废气排放量增长0.55%。2000年,全国工业废气排放总量138.145x108立方米,其中燃料燃烧废气占59-3%,生产工艺废气占40.7%。

第四,新兴城市和小城市大气污染也日益严重由于前几年一些小城市和新兴城市。在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没有把环境保护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搞粗放经营,浪费资源,耗能过大,污染严重。尤其是二氧化硫和悬浮颗粒物严重超标,甚至出现了酸雨情况。

最后,部分城市污染转随着城市机动车辆的迅猛增加,我国一些大城市的大气污染正在由煤烟型向汽车尾气型转变。有资料报道,我国多数大城市中,机动车排放造成的污染已占城市大气污染的60%以上。以上海和广州为例,上海机动车排放污染分担率CO为86%。NOx为56%;广州CO为89%,NOx为79%。以上数据表明,机动车排放污染已成为部分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二、防治大气污染额的对策

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必须从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出发,对该地区各污染源所排放的各类污染物质的种类、数量、时空分布作全面的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控制污染的最佳方案。工业生产区应设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在工厂区与城市生活区之间,要有一定间隔距离,并植树造林、绿化、减轻污染危害。对已有污染重,资源浪费,治理无望的企业要实行关、停、并、转、迁等措施。

2.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我国当前的能源结构中以煤炭为主,煤炭占商品能源消费总量的73%,在煤炭燃烧过程中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以及悬浮颗粒等污染物。因此,如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首先必须从改善能源结构入手,例如使用天然气及二次能源,如煤气、液化石油气、电等,还应重视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所谓清洁能源的利用。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对此,当前应首先推广型煤及洗选煤的生产和使用,以降低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我国能源的平均利用率仅30%.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潜力很大。我国有20余万台锅炉,年耗煤2亿多吨,因此,合理选择锅炉,对低效锅炉的改造、更新、提高锅炉的热效率,能够有效地降低燃煤对大气的污染。

3.区域集中供热分散于千家万户的燃煤炉灶,市内密集的矮小烟囱是烟尘的主要污染源。发展区域性集中供暖供热,设立规模较大的热电厂和供热站,用以代替千家万户的炉灶,是消除烟尘的有效措施。这样还具有以下各项效益:(1)提高热能利用率;(2)便于采用高效率的除尘器;(3)采用高烟囱排放;(4)减少燃料的运输量。

4.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绿化造林是大气污染防治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植物有吸收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和净化空气的功能。植物是空气的天然过滤器。茂密的从林能够降低风速,使气流挟带的大颗粒灰尘下降。树叶表面粗糙不平,多绒毛,某些树种的树叶还分泌粘液,能吸附大量飘尘。蒙尘的树叶经雨水淋洗后,又能够恢复吸附、阻拦尘埃的作用,使空气得到净化。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因而树林有调节空气成分的功能,一般1公顷的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能够消耗约It的二氧化碳,释放出0.75t的氧气。以成年人考虑,每天需吸入0.75吨的氧气,排出0.9kg的二氧化碳,这样,每人平均有l0m2面积的森林,就能够得到充足的氧气。

三、结语

城市空气污染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我国正处快速发展时期,城市空气污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由于城市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和污染控制的困难,城市空气污染将存在一个很长时期。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是首先要考虑的,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困难的。未来短期内燃煤作为能源的统治地位还无法改变。为改善这种状况,需要更多更长的投资。由于城市空气环境保护措施最近几年才引起重视,并且有的还不完全成熟,在监督、管理和污染源控制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阻碍着污染削减。城市空气污染的控制和削减是中国要长期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参考文献:

[1]张继娟,魏世强.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与特点.四川环境.2006.06.

空气污染的根源篇4

我国空气颗粒物来源复杂、区域特征明显,是大气环境中化学组成最复杂、危害最大的污染物之一[1]。环境监测数据表明,空气颗粒物是中国多数城市的首要空气污染物。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以及能源消耗的增加,许多城市的大气环境状况有所变化,空气颗粒物的粒径特征和化学组分以及污染来源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2,3]。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机动车排放已经成为城市空气颗粒物的第一大污染源[4,5],城市大气环境呈现出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和细颗粒物(PM2.5)为主要污染物的复合型污染特征[6-8]。根据杭州市空气颗粒物的排放量、环境浓度资料以及颗粒物来源解析结果,分析近年来杭州市空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演变规律,为未来有效开展颗粒物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杭州市空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变化特征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城市一类、二类功能区分别执行一级、二级标准,PM10的年均质量浓度限值分别为0.04、0.10mg/m3。通过《杭州市环境质量报告书》[9]得到2006—2010年杭州市一类、二类功能区PM10的质量浓度变化(如图1所示)。由图1可见,2006—2010年杭州市一类功能区的PM10均超过GB3095—1996限值。其中2008年一类功能区PM10年均质量浓度为0.112mg/m3,超出一级标准1.8倍,但2008年以后浓度有下降趋势。一类功能区PM10污染较严重。杭州市二类功能区PM10浓度自2008年起达到GB3095—1996二级标准。2010年PM10年均质量浓度为0.088mg/m3,较2006年的0.105mg/m3下降了16.2%,PM10污染状况有明显改观。

2杭州市空气PM2.5变化特征

2006—2010年杭州市PM2.5质量浓度年均值及PM2.5/PM10(两者浓度比,下同)如图2所示。由图2可见,2006—2010年杭州市PM2.5质量浓度年均值为0.061~0.083mg/m3。以美国环境保护署2006年提出的PM2.5年均质量浓度标准限值0.015mg/m3来衡量,杭州市PM2.5的年均浓度是其4~6倍。2008、2009、2010年环境空气中PM2.5/PM10分别为0.774、0.619、0.660,总体均在0.6以上,与广州市区[10]、北京城区[11]的PM2.5/PM10相当(分别为0.59、0.4~0.6)。说明杭州市空气颗粒物污染以PM2.5为主,大气复合型污染特征较为明显。这与杭州市近年来的机动车保有量、能源消耗量的大幅增加有关。有关数据表明,杭州市区民用汽车保有量从2002年的43.8万辆迅速上升到2008年的101.9万辆,增长率超过130%[12]。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杭州市未能在PM2.5污染方面开展显著的防治措施。

3杭州市空气颗粒物的化学组分特征

根据2006、2008年杭州市空气颗粒物受体成分谱[13,14],比较分析空气颗粒物的化学组分变化特征,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可见,空气颗粒物中总碳(TC)是含量最高的化学组分,SO2-4次之,有机碳(OC)、Si、NO-3、Ca等含量也相对较高。各种粒径的颗粒物来源不同,其化学组成又存在明显差异。来源于开放源类的Si、Ca等元素在总悬浮颗粒物(TSP)中的含量最高,而在PM2.5中含量最低;来源于空气颗粒物二次转化、机动车排放等的SO2-4、NO-3和TC在PM2.5中含量最高,而在TSP中含量最低[15,16]。PM2.5中OC浓度高于元素碳(EC)浓度。杭州市PM2.5中OC/EC(两者浓度比,下同)为2.43,变化在1.19~4.39。杭州市各季OC/EC均值大于2.0,表明杭州市可能存在二次有机气溶胶污染,其对空气颗粒物中的OC有一定贡献[17,18]。从时间变化来看,尽管2006—2008年杭州市空气颗粒物浓度有一定升高,但SO2-4、NO-3的浓度却有所降低,降幅均在20%左右。SO2-4的减少可能与杭州市近年针对SO2减排开展了一系列措施有关。2010年SO2的环境浓度较2006年下降了49%。尽管杭州市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度增加,但生活源NOX排放量却稳中有降,NO2环境浓度也基本保持稳定,且均达到GB3095—1996二级标准,空气颗粒物中NO-3的比例也未升反降。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杭州市对SO2、NOX排放的控制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同位于长三角地区的南京市和无锡市相比[19,20](见表1),杭州市PM10中的Ca、Na、Al、OC、TC等含量相对较低,Cu、Zn、Pb的含量相对较高,这可能与杭州市存在一些金属冶炼工业有关;杭州市空气中的SO2-4、NO-3明显高于另外两个城市,说明其空气颗粒物的二次转化、机动车尾气尘等产生的二次粒子污染严重。2006年后为加强机动车油品质量,杭州市对新车执行“国Ⅲ”标准,对部分未达到“国Ⅰ”标准的高排放车辆采取限行措施,其环境效益表现为空气中NOX浓度的降低;但是在PM2.5以及挥发性有机物方面,杭州市目前尚未实施针对性强、成效显著的管理政策,相关控制措施亟待加强。

4杭州市空气颗粒物来源变化特征

4.1空气颗粒物来源时间变化特征

表2为2002、2006、2008年杭州市PM10中各源类的贡献率[21,22]。以土壤尘、城市扬尘和建筑尘为代表的开放源类的总体贡献率从2002年的43.8%、2006年的44.7%降低到2008年的42.0%;近十年杭州市针对重点燃煤源等实施了一系列治理措施,效果显著。煤烟尘的贡献值从2002年的21.1μg/m3降低到2008年的10.7μg/m3,贡献率也从16.2%降低到10.7%。2007年杭州市重点燃煤源普查数据显示,虽然4t/h以上的锅炉平均除尘效率在80%以上,但2007年以后杭州市的工业能源消耗总量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相应的烟尘排放总量也有所增加。由于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格局不会很快改变,再加上经济发展的需求,煤炭的消耗在一段时间内很难有显著减少。因此,煤烟尘进一步削减空间相对较小。城市扬尘以及二次粒子(SO2-4、NO-3等)是杭州市PM10的主要来源,两者所占比例相对较高。机动车尾气尘作为另一重要源类对PM10的贡献率在近几年也有所上升,从2002年的17.7%、2006年的16.9%上升到2008年的18.1%。这与杭州市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有关。因此,应逐步改善公共交通系统、加强公共交通管理[23,24],有效地缓解日益增多的私家车对城市空气环境带来的压力。

4.2不同粒径的空气颗粒物来源特征

根据2006年杭州市空气颗粒物源解析结果,分析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来源特征,结果如表3所示。2012年7月由表3可见,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来源存在共性与差异,PM10和PM2.5的主要来源类似,以城市扬尘、机动车尾气尘为主。其中城市扬尘对PM10、PM2.5的贡献分别为23.7%、20.3%;机动车尾气尘对PM10、PM2.5的贡献率分别为16.9%、21.6%。二次粒子、煤烟尘等细颗粒物排放源对PM2.5的贡献率均高于PM10。在PM10中,占有较大比例的土壤尘(贡献率为13.0%)对PM2.5的贡献率仅为8.2%。

5结论与建议

杭州市空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演变趋势显示为:(1)空气中PM10浓度有所下降,但一类功能区PM10污染依然严重;(2)2006—2010年杭州市PM2.5质量浓度年均值为0.061~0.083mg/m3,PM2.5/PM10平均稳定在0.6以上,杭州空气颗粒物污染以PM2.5为主;(3)各种粒径空气颗粒物的来源有所不同,其化学组成也存在明显差异。与南京、无锡市相比,杭州市由空气颗粒物的二次转化、机动车尾气尘等产生的二次粒子污染相对严重;(4)煤烟尘对杭州PM10的贡献率下降明显,但煤烟尘继续削减的空间相对较小,城市扬尘、二次粒子和机动车尾气尘对PM10的贡献率有所增加,是杭州市PM10的主要来源。

空气污染的根源篇5

【关键词】空气污染;污染治理;环境监测;可持续发展;布设

空气污染监测点的选择是污染治理中的重要工作,它布设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度,是制定空气污染治理策略的重要依据,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工作中努力的探讨和总结。

1、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原则

在空气污染点布设工作中,整个布设工作的开展是根据所在区域实际污染情况进行的,是将城市空气污染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进行布置,其布设按照具体规划和要求进行的。通常在布局的时候需要严格按照风向和地域条件设置。在下风向和上风向两个不同的部位设置的空气污染监测点数量和类型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在工作中都将工作重点置放在下风向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置上,以这两个监测点的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得出最佳的监测数据。根据城市人口目的进行布置,在不同人口密度条件下适当的进行调整,从而为保证采样准确性提供支持。同时在布置点设计上,需要选择合理的设置地带,尤其是宽广的地域范围,但是尽可能的避免监测点周围出现大范围的森林和草地,因为一旦出现大规模的绿化带、植被,其必然无法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

2、空气污染监测点布设的相关问题

空气环境污染监测中,监测点的布设问题十分复杂,但是总结起来具体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首先,监测目的。在空气污染监测体系中,不管是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还是乡村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都是十分重要的,它都和整个城市污染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一般来说,工作人员普遍将工作重点置放在城市空气污染监测方面,对于乡村空气污染监测没有给与过多的关注。城市环境质量的监测主要是为了调查城市空气质量和空气中污染物的分布状况,使得空气中一些敏感性的污染物能够暴露出来,进而为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在目前的工作中,为了掌握污染源的变化趋势以及排放污染物消长规律,前者都是在不点方法上采用多种网格法和功能区域划分的方法,而后面则是利用扇形、圆形的布点方法进行监测点的布设。

其次,污染源的状况。在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工作中,必须要提前调查区域以及邻近区域的污染源的分布、构成以及跑储量,这些问题都是影响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所在,例如对污染源分布较为均匀的区域,应当采用规格网格法进行分布,同时还要分析污染源产生和形成规律。

再次、地理条件。地形、地貌、风场情况、压力特性等自然因素是影响环境空气监测点布设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选择的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这方面的内容,在选择的时候不同的地貌和地理条件要采用不同的布设方法。

3、采样站数量的确定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对于采样站点的设计和布设应当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且根据城市实际情况进行采样和布设。如果不能按照当地污染源状况、地理条件、人员密集程度确定分布点设置数量和方式,同时这种设计方法在应用中数据的差异性必然十分明显,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无法采用科学的管理数据和策略进行分析。在目前的工作中,我们可言采用环境保护为原理来进行分析,以避免因为采样站数量确定而引发不必要的环境污染和影响。在目前的环境监测点设置工作中,常见的数量确定方法主要包含了人口数量、人口密集度、建筑物密度以及制备密度开展的。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已自动监测为主、人工连续采样为辅的采样站建设逐渐被人们重视,成为空气污染监测点布设的主要内容之一。

4、采样站的布设方法

按照上述种种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在采样站不设的时候需要严格按照当今科学技术策略进行,一般的设计方法包含了统计法、模拟法以及常见的经验断定法,这些方法的应用都有着独自的优劣势,因此根据不同的地理特征和地理条件选择不同的管理控制策略。尤其是在那些监测点设置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由于交通条件和地形的限制,在工作中我们很难采用统计、模拟等方法来布局,因而经验法的应用优势就显得十分的突出。

3.1功能区布点法

功能区布点法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应用较为普遍,尤其是在一些常规的环境监测工作中,更是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它的应用有效的实现了应用经济性、综合性,为实现多种不同污染同步监测做出了重大贡献。这种方法在目前的应用中主要是以区域为标准进行划分,然后根据实际检测条件来进行科学布局,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通过上述原则来设置采样站的数量和布设规律。

3.2网格布点法

网格布点法的应用在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中同样较为常见。这种布点法是将监测区域地面划分成若干均匀网状方格,采样点设在两条直线的焦点处的方格中心来完成整体的布设。一般情况下,测控点在下风向应稍多一些,同时在上风向设置少量监测点,以方便作对比。当然,网格的大小对于这一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必须从城市的具体数据出发,合理规划网格的大小。

3.3扇形布点法

扇形布点法在目前被广泛的应用在那些偏僻、孤立的地区,其主要是以高架点源为主的,其对于主导风向的控制和应用十分的明显。在以往所在的位置构成中,是将主导风向作为主要的轴线点,然后在下风向设置一个扇形的地区作为布点范围,在这个范围中以45°角进行空气监测点设置,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布设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制定标准进行,最大限度的保证监测效果的发挥。在该布点法的应用过程中,必须对高架点源排放污染物在。从客观上来说,由于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如此理想化的应用环境,因此我们应该对多种布局方法加以综合思考,从而提升其整体的监测能力,为空气污染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

5、结束语

空气污染的根源篇6

灰色幕布下,一个身披黑色斗篷、戴着口罩的舞者在舞台中央缓缓舞动,时而有力,时而无奈,像一个地球战士与天空中弥漫的不明污染物进行殊死搏斗。霍尼韦尔于2015年1月29日举办的“畅享深呼吸”主题活动用这样的形式提醒公众关注呼吸健康。

在本次活动上,针对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霍尼韦尔集中展示了在空气净化、个人防护和节能减排等领域的一系列应对空气污染的技术和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了一整套空气污染治理与防护的解决方案。

霍尼韦尔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盛伟立说:“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解决这一问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社会各界携手合作,长期共同努力。一方面,我们应采用技术手段来提升能效、降低排放,减少污染,并积极部署清洁能源,从根源上控制和治理空气污染。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空气污染带来的健康问题,加强对公众呼吸健康的保护和教育。”

据了解,空气污染物主要包括颗粒物、细菌、病毒和各类有害气体。从空气污染源头来看,工业、商业和交通领域的排放毫无疑问是中国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对于现今的中国,雾霾天气频现,人们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采用什么防护方式保证人们的呼吸健康成为关注的焦点。

针对室内空气净化,霍尼韦尔可以为商业和住宅楼宇提供全套的空气净化解决方案,如霍尼韦尔商业电子式空气净化系统不但可以有效过滤PM2.5,还具有捕捉空气中的各种细菌、病毒、分解甲醛等化学污染物及有害气体等功能,可将空气中PM0.3以上的悬浮颗粒物强制带上静电荷收集到集尘室内,利用高压电离场抑制各种细菌、病毒、尘螨等微生物的生长,空气自然菌的消亡率超过90%。霍尼韦尔拥有专利技术的CTOX过滤材料更是化学污染物和有害气体的克星,可对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和异味进行有效分解和吸附,解决中央通风系统的挥发性有机物(TVOC)的污染问题。

在活动现场,霍尼韦尔展示了家用空气净化器“AirTouch”和全能商用空气净化机“净能达”。其中,“AirTouch”通过三层高效滤网,能滤除99%的PM2.5和甲醛;净能达可同时快速去除PM2.5、细菌、各种异味和有害气体,有效覆盖面积达到150m2。此外,针对雾霾天气,霍尼韦尔可以提供专门为亚洲人脸型设计的专业防护口罩,有效阻隔PM2.5。

空气污染的根源篇7

关键词:雾霾天气;细颗粒物;空气污染。

20l 3年1月1 3日上午10时35分,在经过3天的持续雾霾天气后,北京市气象台了北京气象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事实上不仅是在北京,1月7日至13日,从东北到西北,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我国遭遇了罕见的几乎涵盖整个中东部地区的雾霾天气。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检测站点的PM2.5检测数据超过300,即空气质量达到了严重污染,而一些站点PM2.5浓度甚至超出了监测设备的最大量程。整个1月份,全国共出现了4次较大范围的雾霾天气,涉及到30个省(区、市),很多地区平均雾霾日数为1 96 1年以来同期最多。与此同时,环境保护部新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正式实施后,20 1 3年1月1日起已经步入了实施的第二阶段,即将其推广至1l 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面对空气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的形势,迫切需要加快对空气质量的控制与治理。本文在探讨雾霾天气本质及成因的同时,介绍了发达国家应对空气污染问题的经验以及我国空气污染问题防控的状况,并对比提出了对策建议。

1 雾霾天气的本质及成因。

1.1 雾霾的定义及辨识方法。

雾是指悬浮在近地大气中的大量微细乳白色水滴或冰晶的可见结合体。根据20l2年3月实施的国家标准“GB/T 27964—201 1,雾的预报等级”中的相关规定,将能见度的水平距离小于l0000 m的天气现象称为“雾”。根据雾的轻重程度不同,可划分为5个等级。当水平能见度在1 000~1 0000 m时称为轻雾,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 m时称为大雾,水平能见度在500 m以下的雾又分成浓雾、强浓雾和特强浓雾3个级别。根据20 1 0年6月实施的行业标准《霾(灰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Qx/T 1 13—20 1 0),霾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Ill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可分为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共4个预报等级。霾可以使远处光亮物体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

由此可知,霾与雾同是可以使能见度降低的天气现象,但是霾是由浮尘、扬尘等非水成物组成。近年来,由人类活动导致的大气气溶胶细粒子污染日趋严重,使得原本与雾同为自然现象的霾较以往有着很大的不同,也有科学家将这种人为制造的霾称之为“灰霾”。因此,新标准中规定霾的判识条件为:能见度小于1 0000 in,排除降水、沙尘暴、扬尘、浮尘、烟幕、吹雪、雪暴等天气现象造成的视觉障碍(相对湿度小于80%,判识为霾;相对湿度80%~95%时,根据其他指标进一步辨识)。可见,相对湿度是分辨霾与雾的关键指标。图l为雾与霾的识别标准。

1.2 霾的来源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霾是一种新型的复合空气污染,其本质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细颗粒物污染,即PM2.5污染。2012年1月颁布的最新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规定,环境空气中的细颗粒物是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 lam的颗粒物,也就是最近几年甚嚣尘上的PM2.5。细颗粒物包括固态和液态两种形态,其来源十分复杂,既有各种污染源和发生源向空气中直接排放的一次污染,也有某些具有化学活性的气态污染物在空气中氧化生成细颗粒物的二次污染。一次污染主要包括烟尘、粉尘、扬尘、油烟、油雾和花粉等。而引起二次污染的气态前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和氨等。

环境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及其前体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源、移动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各种施工工地、各种粉状物料贮存场等。工业污染源包括火电、钢铁、建材、化工、炼油、有色冶金、各种锅炉和窑炉、各种废物焚烧装置、各种表面喷涂装置等。移动污染源包括汽车(含低速货车和三轮汽车)、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机动船舶、航空器、各种移动式机械和动力装置等。生活污染源包括饮食业(烹饪油烟、烧烤和炉灶烟雾)、干洗业、家庭装修和使用气雾剂、城乡家庭厨房(油烟和炉灶烟雾)。

家庭取暖煤(油)炉、生活垃圾和城市园林绿化废物(落叶等)露天焚烧、燃放烟花爆竹和吸烟、宗教和祭IDOL仪活动(焚香、焚化祭品)等。农业污染主要来自农业用地扬尘、秸秆等农业废物焚烧等。

很多研究都表明,长期暴露在雾霾天气中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首先,能进入肺泡的颗粒物多数小于2 um,因此细颗粒物能够通过呼吸系统被人体直接吸入,而进入肺泡。肺泡中的一部分颗粒物被溶解后可经淋巴或血液循环到人体的各个组织,引起多种病理作用;其余未被溶解的部分又容易被肺细胞本身吸收,进而破坏细胞造成尘肺。细颗粒物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目前所知的主要成分为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含碳颗粒(包括元素碳和有机碳,元素碳主要产生于高温燃烧过程,有机碳主要来自相对低温的燃烧过程)、重金属、地壳物质等。细颗粒物的表面还会吸附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乃至各种具有很高毒性的多环芳烃(PAHs)等有机污染物,因此如果长期吸入这种有毒的污染空气,不仅会导致人体呼吸系统和其他器官系统及组织结构的损害,还将引起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的明显增加。此外,雾霾天气还会导致近地层紫外线的减弱,易使空气中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

1.3 雾霾天气的成因。

环境空气中总量相对稳定的大气污染物,是形成雾霾天气气象条件重要决定性内在因素。从大的天气系统来看,大范围雾霾形成的区域通常受到低压辐合、高压中心或均压场控制,此时由于大气非常稳定,而导致了静稳天气的出现。静稳天气能够严重阻碍空气的水平输送和垂直扩散,局地气象条件表现为湿度大、逆温层厚、逆温强度大,风速低甚至静风。其中,逆温层的出现是导致雾霾天气形成的重要局地气象因素。逆温层是指低层大气中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即随着高度的增加而气温却逐渐升高的现象。由于笼罩在近地层上空的逆温层中冷而重的空气位于暖而轻的空气下面,因而形成了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使得空气的对流运动受到严重的阻碍。对流运动的减缓导致水汽及污染物不能顺利向外扩散而在近地层空气中不断积聚,在达到容量限值时便出现了雾霾天气。201 3年1月以来欧亚大陆大气环流异常,大气水平方向不流动导致了大范围且长时间的静稳天气的出现。同时,中纬度地区环流经向度的减小,又使得北方冷空气强度减弱、冷空气过程减少,而南方暖湿气流又相对较强,造成大气湿度大却没有降水。因此具备了非常有利于形成雾霾的气象条件,促成了此次我国中东部地区严重雾霾天气事件的发生。

改革开放30年多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虽然近年来大气污染物排放削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仍处在高位的排放总量是导致雾霾天气频频出现的最根本的内在原因。霾的本质就是细颗粒物污染,高浓度细颗粒物导致的能见度降低直接造成了雾霾的天气现象。

在过去的30年中我国城市区域的空气污染类型走过了发达国家200年的历程,从粉尘污染时代到粉尘与硫酸盐污染,再到现在的粉尘污染与硫酸盐、硝酸盐的新型复合污染时代。因此,细颗粒物污染的形成也日趋复杂,不同成分或不同混合状态的细颗粒物导致的吸湿增长及消光等作用也对雾霾天气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另外,污染物排放源的种类及数量的不断变化,对于未来雾霾天气防治政策的制定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2 雾霾污染的法律层面应对状况。

2.1 发达国家的应对经验。

纵观全球,发达国家在环境与发展的历程中都不约而同的走过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发展初期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均出现了很多标志性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而后又在总结经验教训基础上通过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基本完成了常规污染物的治理与防控。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解决环境问题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建立了严格和完善的环境法律体系及完整和有效的执法。对污染者和生态破坏者实行了严格、严厉和公正的环境执法。美国在洛杉矶“光化学烟雾”后制定了《清洁空气法》,英国在伦敦“烟雾事件”后催生了((清洁空气法》。日本在1 968年也出台了标志性的(《大气污染防止法》。

美国作为世界发达国家之一,早期曾因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等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曾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在1952年12月的一次“光化学烟雾”事件中,洛杉矶市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多人,许多人出现眼睛痛、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直到20世纪7 0年代,洛杉矶市一直被称为美国的“烟雾城”。面对空气污染问题,美国于1955年、l 963年和1967年相继颁布了((空气污染控制法》、((清洁空气法》和《空气质量法》,此后又经过不断地修订完善,不仅明确了全国境内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最大含量标准,还对政府达标设定了明确期限,对各行业的责任进行了分解。1970年,美国科学院在大量细致调查统计的基础上,研究出了一个隐形的清洁空气市场的供求曲线,美国国会据此对((清洁空气法》

进行了修改,从而构建了保证清洁空气的长效机制。

此后,政府部门在制定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经济行政法规时,如果没有对该法的可能收益与耗费及其经济影响的论证,没有得到联邦管理和预算局的评审通过,则就不可能正式颁行。根据美国环保局的报告,由于(《清洁空气法》的实施,到2020年,通过大气中PM2.5浓度的降低和臭氧层的保护将避免由死亡造成的1.8万亿美元的损失。

英国是首先开始工业化进程的国家,工业革命的爆发代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但是近代英国工业革命和工业化进程却伴随着大量的惨痛教训。其中,被称作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事件之一的“伦敦烟雾事件”影响十分巨大。l 95 2年l 2月,一场毒雾不仅夺走了英国伦敦超过1.2万人的生命,还使更多人患上了支气管炎、冠心病、肺结核乃至癌症。在付出惨痛教训后,1 956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清洁空气法案》,该法案是一部控制大气污染的基本法。法案划定“烟尘控制区”,区内的城镇只准烧无烟燃料,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推广使用无烟煤、电和天然气,减少烟尘污染和二氧化硫排放;冬季采取集中供暖;发电厂和重工业设施被迁至郊外等。1 964年,在首部((清洁空气法案》失效后,1 968年,英国国会又颁布了新的《(清洁空气法案》,继续要求工业企业建造高大的烟囱,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进入70年代,英国又相继推出《空气污染控制法案))和《工作场所健康和安全法》,规定工业燃料里的含硫上限,并强制污染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手段避免有害气体排入大气。这些措施有效地减少了烧煤产生的烟尘和二氧化硫污染。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伦敦的大气污染得到很好的控制。到1975年,伦敦的雾霾天数已经从每年几十天减少到1 5天,1 980年降到5天。从1 995年起,英国制定了一直延续至今的国家空气质量战略,法律规定英国各城市都要进行空气质量的评价与回顾工作,对达不到国家标准的地方,当地政府必须制定相应措施限期达标。这一战略的实施,从根本上使环境空气的持续清洁得到了保障。

日本也曾受空气污染等公害的严重影响,特别是在战后高速经济复兴时期出现的“四日市公害”最具代表性。1 955年,位于日本东部海湾的四日市,相继兴建了十多家石油化工厂,这些工厂终日排放的污染气体和粉尘严重污染了原本清洁的大气。

1 961年,呼吸系统疾病开始在这一带发生,并迅速蔓延。1 964年这里曾经有3天烟雾不散,哮喘病患者中不少入因此死去。1967年甚至有一些患者因不堪忍受折磨而自杀。l 970年,四日市的公害问题发展进入了最糟糕阶段,根据调查,特别是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比其他地区超出数倍。同时,其他工业地带也陆续出现类似问题。以此为契机,日本在1962年颁布了《煤烟限制法》、1967年制定了《公害对策基本法》、1 968年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止法》。1 970年1 2月召开的第64届国会更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在这届被称为“公害国会”的临时国会上,为了实现更加有效的消除公害的政策,共制定与修订了14部与公害相关的法律。其中对联公害对策基本法》修订的中心内容是,在立法目的中删除了“与经济相协调”的条款,即将“保护国民健康与保全生活环境”作为唯一目的,明确了环境优先的立法宗旨。经过持续的努力,进入80年代后“四日市公害”的影响基本得到消除。

2.2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我国对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也非常重视,1 98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通过了我国首部《大气污染防治法》,随后又分别于1995年、2000年和2006年对该法做出3次修改。现行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共7章66条,对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体制、主要的法律制度、防治燃烧产生的大气污染、防治机动车船排放污染以及防治废气、尘和恶臭污染的主要措施与法律责任等均做了较为明确、具体的规定。其重要的制度有: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许可证制度、污染物排放超标违法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此外还包括: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污染防治设施验收、特别区域保护、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划定、酸雨控制区或者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定、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淘汰、现场检查、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公报等制度。

20 1 0年,环保部、国务院法制办、全国人大又启动了对这部法律最新一次的修改工作。此次修法幅度很大,最明显的变化是强化并丰富了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增设了大气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专章,在法律责任条款中提高了超标排放、违法排放、大气污染事故等违法事项法律处罚的上限,并对大气污染诉讼做了详细的规定。从((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制定到对其连续的修改,说明了对我国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人们越来越重视法律手段在防治大气污染中的作用,也说明在现实中人们需要进一步强化对大气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同时,以法律形式反映出国家要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控制大气污染,谋求良好自然环境的恢复,为人民造福所作的决策和所采取的积极行动。

3 应对雾霾天气的对策建议。

防治空气污染,积极应对雾霾天气,建议从优化能源结构、实施联防联控着手,严格行业准入制度,加大对开放源与移动源污染的控制力度,加强组织领导努力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开展全面的空气污染整治工作。

3.1 优化能源结构。

能源的使用对生态环境有着重大的影响。从能源结构上看,我国清洁能源发电占总装机的不到三成,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中比例在70%左右。冬季北方供暖期间随着燃煤用量的激增,污染物排放量也随之加大,是导致冬春季节雾霾大量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减少污染物特别是污染气体的排放,就必须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应结合区域实际,严格控制区域煤炭消费总量,建立煤炭消费总量预测预警机制。同时,还应按照统一规划、以热定电和适度规模的原则,发展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并逐步淘汰小型燃烧锅炉,推进供热计量改革,推进供热节能减排工作;应限制高硫份高灰份煤炭的开采与使用,提高煤炭洗选比例,推进低硫、低灰份配煤中心建设,研究推广煤炭清洁化利用技术。必须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发展风能,推动生物质成型燃料、生物质液体燃料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利用,推广使用地热能,进一步开发利用水资源等。

3.2 实施联防联控严格行业;住入制度。

2010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环境保护部等九部委《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解决区域大气污染问题,必须尽早采取区域联防联控措施。开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的重点区域是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重点污染物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重点行业是火电、钢铁、有色、石化、水泥、化工等,重点企业是对区域空气质量影响较大的企业。为了有效推进联防联控工作,应在各个重点区域中建立统一协调的区域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统筹协调区域内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建立区域大气环境联合执法监管机制,综合评价火电、石化等项目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同时,应继续推行“区域限批”制度和行业准入制度,严格按照国家的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制定重点行业“十二五”期间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方案,将任务按年度分解落实到各地。完善淘汰落后产能公告制度,对未按期完成淘汰任务的地区,严格控制国家环保投资项目,对未按期淘汰的企业,依法吊销排污许可证、生产许可证等。污染严重地区除了要考虑行业/企业不能准入之外,还应实施更为严格的行业/企业退出机制。

3.3严格控制开放源与移动源污染。

开放源(扬尘、土壤尘、道路尘、建筑施工尘等)是我国城市空气颗粒物的重要来源,对空气颗粒物的贡献率达到40%一70%。所以控制开放源污染是我国城市环境空气颗粒物控制的关键之一。对于开放源污染的控制,应制定协调统一的管理办法,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开展城市扬尘综合整治,加强监督管理,有效遏止扬尘污染;应减少城市裸地面积,提高林木绿化率和水域面积;应严控施工工地土石方作业面积,减少裸露作业面,严查渣土车遗撒现象;应积极推行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模式,增加城市道路冲洗保洁频次,加强道路两侧绿化;应强化煤堆、物料堆的监督管理;应加强扬尘排放量核算方法的科学性,推广扬尘排污费的征收。

此外,还应加强移动源污染的控制。与工业企业等固定污染源相比,机动车船和各种移动式机械移动污染源无固定位置,污染影响范围较大,监测监控难度大。提高机动车等移动污染源的排放控制水平应针对其特点,分别对车辆(机械)、燃料和道路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应尽快提高车辆、机械和船舶用燃料的清洁化水平,降低硫等有害物质含量。其次,要加速淘汰高排放的老旧机动车辆、船舶和机械,代之以更高排放控制水平的产品。第三,应制定并实施新的机动车船、非道路机械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收紧颗粒物、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限值。第四,应严格控制加油站、油罐车和储油库的油气污染物排放,按时实施国家排放标准。此外,还应大力发展地铁等大容量轨道交通设施,发展使用燃油替代能源的新能源汽车和电动汽车。

3.4 加强组织领导努力提高公众环境意识。

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环境质量改善是政府的重要责任,因此在雾霾天气防控工作中,政府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各地方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工作任务和部门职责分工,制定本地区空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同时还应制订重污染天气条件下的应急预案,并根据污染级别建立响应机制。当空气质量出现重度污染以上级别时,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限制或停止重点污染源排放、严格控制建筑施工扬尘、限制机动车行驶等措施。此外,还应积极引导,努力提升公众环境意识,不断增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能力,宣传大气污染的危害,倡导公共交通,节省能源减少排放。通过加强舆论监督,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营造良好氛围,切实减轻污染对人民群众健康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 白志鹏,王宝庆,杜世勇。PM2.5如何防控【z】。中国环境报,2012.2—21.

[21侯美伶,王杨君。灰霾期间气溶胶的污染特征[Z1.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2,24(2):6-11

[3】 胡涛,吴玉萍,沈晓悦。环境质量从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发展方式——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与教训IZ].WTO经济导刊。2010,9:67—69.

【4】 曲阳。日本的公害刑法与环境刑法【Z】。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3,【5】 吴兑。近十年中国灰霾天气研究综述【Z】。环境科学学报,2012,32(2):257—269.

空气污染的根源篇8

6月14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包括用法律、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9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被称为大气治理“国十条”。《行动计划》提出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公布“空气质量排名”并强力问责。

9月16日,环保部通知提出,各地要把《行动计划》分解目标任务落实到地方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企业。到2013年底,环保重点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部建成PM2.5监测点,到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10月14日,财政部消息,中央财政将安排50亿元人民币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

10月16日,北京市《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当橙色预警时,本市将实施“停产、停工、停放、停烧”等“四停”措施:“停产”即部分工业企业停产,部分企业限产减少30%的污染物排放;“停工”即部分土石方和建筑拆除工地停工;“停放”即全市烟花爆竹停止燃放;“停烧”即露天烧烤停止经营。红色预警时,在“四停”基础上还将增加“停车、停课”措施:“停车”即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渣土、砂石等易扬尘的运输车辆停运,“停课”即中小学和幼儿园停课。

PM2.5是形成灰霾天气的“元凶”

据10月22日环保部网站消息,2013年9月份74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范围为13.3%~100%,平均为67.2%。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32.8%,其中轻度污染占23.7%,中度污染占6.0%,重度污染占2.9%,严重污染占0.2%。19个城市达标天 数比例不足50%。超标天数中以O3和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较多,分别占超标天数的48.8%和38.4%。按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9月份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前10位城市分别是邢台、石家庄、唐山、邯郸、济南、衡水、保定、廊坊、天津和西安;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10位城市是海口、舟山、福州、拉萨、 盐城、兰州、厦门、台州、惠州和上海。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范围为13.3%~83.3%,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40.9%,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59.1%,其中重度污染天数比例为11.6%,严重污染天数比例为1.3%。中国被《纽约时报》驻北京记者描述为 “生活在有毒的国度”。

PM2.5是指粒径小于等于2.5Mm的细颗粒物,它被认为是形成灰霾天气的“元凶”。这种能负载大量污染物和病菌,直接进入肺部的颗粒物被喻为隐藏在空气中无形的“健康杀手”。陈玉宇等学者指出,长期暴露于污染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每上升100微克/立方米,平均预期寿命将缩短3年。按照中国北方地区总悬浮颗粒物的水平,这意味着北方5亿居民因严重的空气污染平均每人失去5年寿命。在6月17日中国第一个“全国低碳日”,《京津冀地区燃煤电厂造成的健康危害评估研究》报告显示, 2011年,京津冀地区196家煤电厂导致该地区约9900例过早死亡,其中北京有2000例。这196家煤电厂中,63%来自河北,19%来自天津。

北方大气危机

从2013年1月1日开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共74 个城市496 个监测点位,开展包括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CO)、臭氧(O3)等6 项指标的监测,并向公众实时空气质量信息。

环保部每个月公布率先执行新标准的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目前已有的报告是2013年1月至8月的。根据公布结果统计每个月的最差十名和最好十名。

可以看出,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都分布在华北地区,其中邢台、石家庄、保定、邯郸、唐山连续8个月均在最差十名之列,而济南除3月份,其他月份均在最差十名之列。

空气污染探源

要有效控制中国的PM2.5 污染,需要先分析污染的源头与构成。PM2.5的来源可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自然源包括风扬尘土、火山灰、森林火灾、海盐等;人为源包括一次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一次颗粒物由燃煤烟尘、工业粉尘、机动车排气、建筑及道路扬尘等污染源直接排放;二次颗粒物由排放到大气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氨、挥发性有机物等通过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而产生,是大气中PM2.5的主要来源。

据绿色和平组织提供的中国数据显示,49%的PM2.5 来自燃煤,16%来自于机动车燃油。北京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胡敏的研究表明,化石燃料(包括煤和汽油)燃烧占到了PM2.5 来源的60%-70%。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等人根据现有研究成果所作的估算显示,中国PM2.5 污染主要来自以下方面:约45%来自于燃煤以及次生的硫化物和氮氧化合物污染,约20%来自于交通运输排放,约20%来自于工业和建筑业(非燃煤)排放,其中包括燃油以及工业行业的VOC 排放,另外约15%来自于其他方面(生物质燃烧、化肥、、农药、抽烟、油漆、烹饪、森林、海洋等)。在2012年首都能源与经济运行调节工作会议上,北京市副市长洪峰介绍,在北京PM2.5的构成中,除了扬尘以及工业加工中的排放,主要是能源排放。其中机动车排放占22.2%,燃煤的排放占16.7%。另外,24.5%是从周边地区飘过来的,其中绝大部分也是由烧煤引起的。事实上,燃煤的污染排放主要是工业排放,例如燃煤发电厂、燃煤工业锅炉、燃煤工业窑炉等。燃煤的危害还包括,可引起酸雨和温室效应等。中国火电厂以燃煤为主,火电厂等燃煤企业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电厂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均是随烟气排到大气中去,因而对烟气的监测是火电厂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高烟囱排放污染物一直是中国火电厂防止大气污染的主要措施之一。

要推动大气污染源减排,最主要的是对工业源头的控制,废气排放国家重点监控的4100多家企业,它们的排放占工业排放的65%左右,多是些火电、钢铁、水泥、建材、化工和石化企业,它们排放什么污染物?排放量是多少?这些污染源信息应该让公众有知情权。

时间表

《行动计划》指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要于2015年底前基本完成燃煤电厂、燃煤锅炉和工业窑炉的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与改造,完成石化企业有机废气综合治理。将治理任务是否完成纳入官员考核体系之中,考核不达标者将被问责,表明了政府防治大气污染的决心。

北京市副市长洪峰表示,北京PM2.5治理将分三步走,达标至少需要18到20年。

中国社科院《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指出,根据发达国家的经历分析,在治理大气染污方面,英国从1952年的“雾都事件”到重现蓝天用了50多年,而德国在治理空气污染方面用了30多年,日本用了20多年。

《报告》预计,今后中国的环境可能会继续的恶化,而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消除雾霾重显蓝天,可能还需要20到30年以上。

接受《中国经济报告》采访的全国低碳媒体联盟常务副秘书长曾衡认为这个时间表长了些,北京绿色金融协会办公室副主任饶淑玲也表示应尽快缩短这个时间表,形势紧迫,我们必须力争尽快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北京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对《中国经济报告》记者表示:“环保部设定了大气污染治理目标,各地也设定了目标。有些因为公众难以接受,近期目标有所调整。”环保部总体目标是将全国城市平均 PM2.5 从近年的65 降低到2030 年的30,原计划北京2030年PM2.5达标。现在新的《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解》提出,到2017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25%以上。马军指出,如果按照这样的时间表,需要加快行动,大幅度降低PM2.5污染。

北京如何治理

大气污染防治“国十条”中的一记狠招,是公布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国家每月公布空气质量最差的10个城市和最好的10个城市的名单。各省(区、市)要公布本行政区域内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排名。

根据北京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的统计,截止目前还没有开始按月公布全部开展空气质量监测的330个地级市的全名单排名,由于新标准分阶段实施,并非同时开始执行新标准。

首善之区北京如何治理大气污染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前不久,北京市环保局了《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解》,提出到2017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25%以上。这是北京制定清洁空气计划以来,目标和措施最严的一个计划。“重点任务分解”共计84项,涉及燃煤污染防治、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工业及其他行业污染防治、扬尘污染防治、综合保障措施六大项。措施涵盖了排污费和交通拥堵费征收、机动车限行、小客车摇号等诸多民生领域热点。环保问责首次直指“一把手”,完不成减排指标领导班子将被“―票否决”。

北京提出,将建全国首个无煤市。2008年奥运会时,北京治理空气污染的经验值得重视,当时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对私家车实行单双号限行;将北京最大的污染源首钢的5座高炉关掉4座;北京和周边地区大约1100家制造厂停工;1.63万个燃煤锅炉改用清洁燃料等当时治理效果挺好,北京空气质量达标。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环境资源法教研室主任周珂教授对《中国经济报告》表示:“近来北京市经常出现雾霾,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北京市政府,都在积极想对策治理大气污染。政府似乎越来越陷入困境,甚至对市民做饭烹饪、露天烧烤对PM2.5的影响都在考虑之列。我主张不必重点抓这些,缓解不了太大问题,还是应该总结我们曾经有过的成功经验,总结如何把奥运大气治污机制常态化。最有效的治理应与强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而不是追求弱可持续发展。应该强调环境的优先性,该限制就得限制,这就是强可持续发展的逻辑。也要借鉴国外大气治理成功的经验,例如美国克林顿上台后出台的政策,限制排污企业的开工率,大气质量明显好转,但也因此得罪了一些财团。”

治理之难

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最早颁布于1987年,2012年第三次修订将PM2.5纳入监管视线。2012年12月5日,中国了第一个综合性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即《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重点区域细颗粒物年浓度下降5%,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将细颗粒物纳入考核指标,PM2.5年均浓度下降6%。

“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初步搭建起了一个正确的框架,今后在许多方面应该不断细化、量化,并将责任具体分解到部门和地方。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与大气污染防治相关的各项法律,也为减少和控制产生污染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目前,除《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79--1996)外,针对主要大气污染源,还制定了火电厂、水泥、钢铁、工业锅炉等30余项工业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011年修订实施的《火电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是目前最严的排放标准,新建电厂颗粒物排放标准从2003年的50 mg/m进一步加严到30 mg/m。二氧化硫(SO2)从2003年的400 mg/m进一步加严到100 mg/m。

中国大气污染治理经历了由政府行政管理转为行政管理为主,市场化引导为辅的转变。

按照科斯的学说,环境污染是“市场失灵”的典型案例。煤炭消费、汽车消费是由于“负外部性”导致市场失灵的例子。而庇古主张政府干预,征收环境税或生态税。目前呼声高的市场机制主要是“谁污染谁付费”原则。

但由于多数政策缺乏可操作性、环保部缺乏强制执行权,地方保护主义、对违法行为惩罚力度小等原因,一些政策实施效果不理想,环境问题不但没有缓解好转,反而日益恶化。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关于治理空气污染的多数建议还都是零零散散的、无法量化效果的措施。在缺乏约束、监督的情况下,“联防联控”政策也很难落到实处。但马军说,空气质量信息披露将有利于促进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借鉴英国治理经验,除了各种控制燃煤排放和汽车排放的措施外,最重要的经验便是大力削减煤炭消费,代之以天然气等清洁能源。而中国煤炭消费增速太快。但是,在目前的对煤炭“过于友善”(包括煤炭资源税极低、烧煤污染排放收费标准非常低)的政策体系下,煤炭消费的增长多年来一直超过预期和规划,煤炭占总能源消耗的比例从35年前的70%到现在几乎没有下降。

接受《中国经济报告》采访时,马骏表示:“具体要量化分析,但从中期总体角度看光靠环保类政策治理不了大气污染。”马骏指出:“要想治理PM2.5达到好的效果,政策要大变,才能实现环保部宣布的目标。还要调整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交通运输模式。一是产业结构方面,中国一、二产业占GDP比重高达46%左右,尤其是工业,70%以上是重工业,是耗煤大户。二是能源结构方面,目前常规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68%,欧洲清洁能源比例高,而我们清洁能源仅占13%,因此仅靠脱硫、脱硝以及限制黄标车等达不到治理目标。三是交通运输模式方面,我们地铁出行占比小于10%,发达国家将近60%、70%,而公路交通单位公里创造的污染是地铁的10倍。”

一般来讲,中国环境经济政策主要包括征收排污费、生态环境补偿、财政和税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排污权交易政策等。激励机制的最主要政策手段应该是财政、税收、收费等公共财政工具。

下一步,需要关注宏观经济结构性问题,例如,针对产业结构政策采取措施。中国工业用地的价格是住宅用地的1/8左右,全世界比例最低,这就刺激了工业;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不合理,不鼓励服务业;能源结构:污染的企业税收小,清洁能源补贴不够,例如煤气化。对天然气、核能、水电、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政策激励也需要明显加大力度;推广绿色交通,控制机动车污染。简言之,财税政策需要调整,此前,曾有报告建议几年之内将煤炭资源税的税率提高5倍至9倍;将对SO2和NOX等排放物征收的环境税费标准提高1倍至2倍。

周珂教授认为,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也要调整过来。近几年重工业从沿海往内地搬,而内地省份如河北,长三角等地不利于环保的地区是不宜设立严重污染的工业企业的。

上一篇:交通运输教育培训范文 下一篇:生态环境监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