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教学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4-01-24 17:40:12

现场教学的概念

现场教学的概念篇1

关键词:高中物理;现状;探索;建立概念

一、在教学情境中引入物理概念

学生在进行物理概念学习之前,对生活中自己比较熟悉的某些物理现象就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对这些物理概念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因此,在进行概念引入设计时,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情况,加强物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而引入物理概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加强学生对物理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加速度概念是高中物理中的难点。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学生认知角度出发,设置教学情境:高速列车在匀速状态下以350 km/h速度行驶了10 s,在10 s内蜗牛的速度从0加速到0.1 cm/s,你认为谁的速度大?谁的速度变化大?从而让学生初步认识到“速度变化大”与“速度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概念。接着举例,小轿车的速度从0加速到100 km/h,用了15 s,旅客列车的速度从0加速到100 km/h,用了300 s,你认为哪一个速度变化得更快?学生通过这样的实例,经过比较、思考分析后,就能够进一步明白加速度快慢的概念。

二、在旧知识基础上引入概念

很多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教师应该充分加强学生已有的认知与新知之间的联系。借助新旧知识的联系,做好概念导入。让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借助原有的知识去认识新的概念。在引入物理概念时,很多学生对新概念的获得主要依赖于原有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物理概念。例如,在引入力的概念时,可让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已知的认识入手,如用手推车、用脚踢球等,逐步扩展到宏观、微观的层面,如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原子核吸引电子等现象,最后,让学生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概括,得出“力”的概念。又如在教学“电势”概念时,先让学生复习“场强”,让学生在充分复习“场强”的基础上,很自然地建立“电势”概念。

三、在引导发现中建立概念

根据新课标提倡的开展研究性学习,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研究性学习在概念教学中的体现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理解和运用概念,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思维特点和已有的体验,发挥个人的创造性,独立思考,自行发现和掌握知识。引导发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电场和磁场的概念可通过逻辑推理引入:由力的概念可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发生作用时,通常都是直接接触的,而电荷间、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没有直接接触,那么电荷间、磁极间是怎样发生相互作用的?由逻辑推理可知,电荷周围和磁体周围的空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物质,这就是电场和磁场。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坚持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导入方法,创设教学情境,从感性激趣入手,运用实验、实例等直观手段,运用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原有概念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物理概念。

参考文献:

[1]王沛清.物理概念教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2]李新乡,张启德.物理教学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许国梁,束柄如.中学物理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现场教学的概念篇2

一、实验法

大多数物理概念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透过现象,剖析揭示其本质而引入新概念的,学生易于进入教学情境,形成鲜明的印象,从而强化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引入弹力的概念时,先演示小车受拉伸或压缩弹簧的作用而运动,说明弹簧在恢复形变时要对使之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再演示弯曲的弹性钢片能将粉笔头推出去,总结得出物体恢复形变时要对使之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进而得出弹力概念。又如,在讲述超重与失重时,让学生在弹簧秤下挂上钩码,静止时在指针下卡一块小纸片并记下示数,当提着弹簧秤加速上升时指针会把小纸片推到下方,此时发现弹簧秤示数增大了,从而给出超重的概念;同样,在观察弹簧秤加速下降时其读数减小的现象后,建立失重概念。通过实验演示的直观教学,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新概念的情境,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类比法

类比是从事科学研究最普遍的方法之一,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物理学中,有不少的概念是用类比推理方法得出的。因此,针对这类物理概念的教学,其最佳方法就是用类比法进行引入教学。只有这样,可以使学生借类比事物为"桥",从形象思维顺利过渡到抽象思维,从而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新概念。

例如,与重力势能类比,引入电势能的概念;与电场强度概念的建立方法类比,引入建立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将电流类比于水流,建立电流概念;将电压类比于水压,建立电压概念;把交流电相与相差的概念同简谐振动做适当的类比,建立交流电的相与相差的概念;把电磁振荡类比于弹簧振子或单摆,把电谐振类比于机械振动中的共振现象,建立电磁振荡概念等等。

三、设疑法

设疑如同悬念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经过学生积极思维之后得到的概念能经久不忘。在概念教学中设置疑难能更好地为概念引入创设思维情境,这是引入物理概念的一种好方法。

例如,引入全反射概念时,将一束光线从光密媒质(水或玻璃)中斜射到光疏媒质(空气),然后慢慢地增大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为什么折射光线不存在了呢?反射光的强度为什么加强了呢?学生都希望自己能找到一句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这一现象。在学生分析疑问的基础上,引号学生抓住本质给出全反射的定义,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全反射的概念。

四、联结法

物理概念大多数是在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新概念的建立主要依赖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相关概念。通过新旧概念之间的关系发生联结,有意义的研究才能实现。因此,在进行概念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已有旧知识的作用而引入新概念,这是物理教学中通常采用的方法。

例如,在引入能量的概念时,先沿用初中时所学过的一些粗浅定义:一个物体能够对外界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了能量。在此基础上,讨论怎样定量确定能量的变化问题,从而得出用做功的多少来确定能量变化的多少这样的一个基本认识,再通过列举事例分析而引入能量的概念。又如,在引入电势的概念之前,先复习场强的引入过程,说明在电场中某点,随着检验电荷电量的增大,所受电场力成正比地增大,但电场力与电量的比值是确定的,这就是该点的场强。有抓住这样新旧知识间的本质联系,自然而然地导入电势概念,才有助于学生接受新概念的内涵。

五、激趣法

心理学家认为: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便会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去探索新知识。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中物体运动与变化现象。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引入概念时应注意结合有趣的物理现象进行讲述去吸引学生,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了解,并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值得注意采纳的方法。例如,在引入光的干涉概念时,首先介绍托马斯・扬在历史上第一次解决相干光源的问题,成功地做出光的干涉实验的史料,它能激发学生对新概念学习而产生浓厚的求知兴趣。又如,在引入电磁感应概念教学时,简要介绍法拉第其人及其在物理学上的杰出贡献等事迹,以激发学生学习该概念的兴趣。除了利用物理史料激趣外,在概念引入前,如设计一些趣味实验,提出一些相关的奇妙的自然现象,设置悬念等,也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新概念的引入,有利于学生接受并掌握概念。

六、外延法

物理学中,有些物理概念是在抽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概念的定义方式是用来揭示概念内涵的方式给出的,而越是抽象的概念,学生越难理解,不易接受。因此,对于这样的概念在教学时最好要从其外延开始引入。只有这样,才可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学生才能容易理解与掌握,同时还可逐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归纲概括和抽象思维能力。

例如,对于力的概念的引入,首先从人对物体到物体对物体的推、拉、提、压等作用的这些外延开始,去总结归纳建立力的概念,学生易于接受这一抽象的概念。又如,在磁感应强度概念的引入时,先揭示其外延:把一小段通电导体放入磁场中某处,当导线方向跟该处磁场方向一致时,通电导体受力为零;当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所受力最大;当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斜交时,受力介于零与最大值之间,然后,取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情况下定义了磁感应强度,从而使学生对其有了深刻的印象与记忆。

七、直接法

在物理教学中,有些物理概念是直接引入被采用的,用揭示概念外延的方法给出的这样的概念比较具体直观,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如:重力、机械运动、平抛运动、动能和势能、温度、热量、磁通量、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等等,都是直接引入的概念。为此,对于这类概念的教学,我们不必做太多的分析与讲解而直接引入,其教学效果才是立竿见影的。

现场教学的概念篇3

1 “双线式”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模式与价值

1.1 “双线式”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模式

概念教学应该包含情境创设、建立概念和概念应用三个大的环节,其核心是“如何引导学生建立概念”.笔者在该环节结合物理学科特点,设置了两条线:一条是活动线,主要以实验为载体,通过实验的演示和分析完成概念的定义;另一条是问题串,主要是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归纳出概念的基本特征.通过这两条线帮助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建构和掌握概念.具体教学模式框架如图1所示.

“双线式”高中物理概念教学模式实施的技巧如何呢?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尽量创设有助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探索事物本质属性的物理环境,唤起学生的感性知识.教师或运用实验,或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或组织体验活动,或介绍有趣的物理学史,力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且引导学生专注于被研究的对象,注意活动的观察,达到获取信息并引发思考的目的.在概念教学中,若只向学生提供形成概念的感性材料,而不同时让学生参与思维加工活动,对学生而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生活经验和科学概念仍处于分离状态.“双线式”概念教学,以“问题”为指引,引导学生在形成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加工,进而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借助于“活动”,引导学生从实验数据或实例分析出发,运用一定的数学知识,得出它的定义式,两者结合建立概念.

1.2 “双线式”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价值

笔者在实践中运用图1所示的教学模式实施概念教学,发现其各个环节具体的教学功能有如下几个方面:

(1)是创设学习概念的物理环境,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有效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和问题解决的兴趣.

(2)活动与问题两条线相结合的环节是学生动眼、动手、动脑进行信息提取、思维加工的过程,学生通过科学抽象,突出概念本质特征,摒弃非本质特征,按照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来形成概念,充分体验了物理概念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该过程中学生有了问题串的引导,能促进其思维过程与概念建立过程进行整合,有效提升其科学素养.

(3)通过概念应用的环节,设置具体的例题和变式应用,能巩固和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2 教学实践――“电场”教学

2.1 基于学生认知基础的“问题”情境创设

问题1 在我们所学的各种力中,有哪些是接触力?哪些是非接触力?

问题2 非接触物体之间如何传递作用力?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力并予以区分,高一学到“弹力”、“摩擦力”是接触力,高一和初中学到的“重力”、“磁力”等是非接触力;带电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库仑力也属于非接触力.

问题2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了其熟悉的两个方面:

(1)地球对地表附近物质的作用力是通过什么物质作用的?重力场(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

(2)磁体与磁体之间的磁力是通过什么物质作用的?磁场(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

通过对上述两个方面的思考,学生自然而然提出与课题相关的问题.

问题3 两电荷间相互作用时不直接接触,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别的物质作用的,这是什么物质?

设计意图 创设科学史情境,引发学生概念探究的欲望.万有引力曾被认为是一种既不需要媒介,也不需经历时间,而是超越空间直接发生的作用力,并被称为超距作用.尽管牛顿本人不赞成把引力看成超距作用,然而,他未能解决这个问题,因而超距作用的坚持者仍把万有引力说成是超距作用的典范.早期的电磁理论是超距作用理论.库仑的平方反比定律似乎表明,静电力像万有引力一样,也是一种超距力.但是不是呢?法拉第后来将两块条形磁铁的N极推到一块儿,感觉到半空中磁力之间的阻力.这种力好像是作用于物体的外部,于是开始形成“力场”的概念,认为这种非接触力是通过“场”来实现近距作用的.

问题4 库仑定律给出了两个点电荷相互作用的当量关系,那么它们间的相互作用是如何传递的?

分析 (1)电荷电荷(超距作用);(2)电荷电场电荷(近距作用).

设计意图 我们知道,两者争论由来已久,近代物理证明,电场传递相互作用.介绍科学发现历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科学发现的基础,体会科学发现的价值,欣赏科学发现中的智慧,学习科学发现中的精神.

2.2 探究电场,建立概念

教材中给定的概念:电场是带电体周围存在的“特殊”媒介物质.那么特殊在哪里呢?这也是学生好奇的.教师应该对此有清晰的认识:电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非分子、原子组成的“特殊”物质形态.具体特殊在如下几个方面:

特殊性1:与一般的实体物质相比,电场没有静止质量.

特殊性2:实体物质在空间内的速度小于光速,而且根据运动的相对性,其速度和观察者的运动速度有关(运动的相对性);而电场在真空中永远以光速运动,电场的速度与观察者的运动速度无关.

特殊性3:实体物质具有一定的体积大小、形状;而电场充满整个空间,没有体积大小、没有形状.

特殊性4:实体物质的原子占有的空间不能同时被另一个原子占据;而若干个电场可以互相叠加,可以同时占据同一空间,具体某一个位置的电场强度是合场强.

上述几点特殊性,对于初学“电场”概念的学生而言,显然是无法理解的,至于后面要给学生渗透多少,结合学生实际水平而定.那么,在新授课上,我们的概念探究应该给学生构建怎样的双线呢?

问题5 电场看不见摸不着,如何研究、认识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

问题6 初中时如何具体探究磁场的作用的?

问题7 电场有什么性质呢?

设计意图 问题5~7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电场的力学性质进行归纳,同时对于问题6的思考,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熟悉的“磁场”力的性质上,便于方法的迁移促进新概念的建立.

实验1 在桌面上放一个有绝缘支座的带电体A,在A附近分别悬挂一个不带电的球和一个带电的球,观察现象.

现象及分析 不带电的球没有发生偏离,带电的小球偏离了竖直位置;说明电场的性质是对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建立概念 如图2所示,电荷A对电荷B的作用,实际上是A产生的电场1对电荷B的作用;反过来,B对A实际上是B产生的电场2对电荷A的作用.

问题8 既然电场对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有力作用,那么如何研究电场呢?(必须放入电荷)

问题9 对这个电荷是有条件呢?

(1)电荷量应充分小,不至于影响要研究的电场;

(2)电荷的体积要小,便于研究电场中各点的情况,这种电荷叫试探电荷q.

设计意图 试探电荷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可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和想象力.

进一步使用问题串分析电场的特征:

问题10-1 将同一试探电荷分别放在 A、B 两点,如图3所示,发现什么特点、规律?

问题10-2 在同一点 A放入不同电量的试探电荷,发现什么特点、规律?

问题10-3 在另一点B 放入不同电量的试探电荷,发现什么特点、规律?

设计意图 对于问题10-1,学生很容易从库仑定律进行判断,但是问题也随之生成,场源电荷产生的电场的强弱与试探电荷所受电场力的大小相对应,能不能用试探电荷所受的电场力的大小来描述电场的强弱呢? 顺着这个生成性问题进行探究,学生在问题10-2、10-3的探究中会有所发现,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列表的形式进行理论探究,例如问题10-2的理论探究结果如表1所示.

对于问题10-3的探究结果也与之类似,继而归纳出“不同的电荷在电场的同一点所受的电场力不同,但电场中同一点电场的强弱是唯一的”结论,再回到问题10-1,又能有新的结论:“的大小与电场的强弱一一对应,而且只与场源电荷Q和场中点的位置r有关,与引入的试探电荷无关.”这个比值恰恰就是电场的定义式.

纵观整个“双线式”教学模式,虽然演示实验只有一个,但由于借助于“问题串”的理论探究,充分应用 “思维实验法”,促进了学生对“引入场强的必要性、场强定义方法和场强内涵”的理解.

2.3 概念应用与拓展

概念应用题:点电荷是最简单的场源电荷.设一个点电荷的电荷量为+Q,产生了一个电场,现在以点电荷+Q为球心,以任意长r为半径,画一个球面,进行如下的分析与思考:

(1)在球面上各点的电场强度是否相同?

(2)与之相距为r的A点放一试探电荷,所带电荷量为+q,试推导A点的场强的大小,并确定场强的方向?

(3)若所放试探电荷为-2q,结果如何?

(4)如果移走所放的试探电荷呢?

现场教学的概念篇4

参与教学活动。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引入物理概念教学的几种方法,以供参考。

一、实验法

大多数物理概念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透过现象,剖析揭示其本质而引入新概念的,学生易于进入教学情境,形成鲜明的印象,从而强化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引入弹力的概念时,先演示小车受拉伸或压缩弹簧的作用而运动,说明弹簧在恢复形变时要对使之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再演示弯曲的弹性钢片能将粉笔头推出去,总结得出物体恢复形变时要对使之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进而得出弹力概念。又如,在讲述超重与失重时,让学生在弹簧秤下挂上钩码,静止时在指针下卡一块小纸片并记下示数,当提着弹簧秤加速上升时指针会把小纸片推到下方,此时发现弹簧秤示数增大了,从而给出超重的概念;同样,在观察弹簧秤加速下降时其读数减小的现象后,建立失重概念。通过实验演示的直观教学,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新概念的情境,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类比法

类比是从事科学研究最普遍的方法之一,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物理学中,有不少的概念是用类比推理方法得出的。因此,针对这类物理概念的教学,其最佳方法就是用类比法进行引入教学。只有这样,可以使学生借类比事物为“桥”,从形象思维顺利过渡到抽象思维,从而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新概念。

例如,与重力势能类比,引入电势能的概念;与电场强度概念的建立方法类比,引入建立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将电流类比于水流,建立电流概念;将电压类比于水压,建立电压概念;把交流电相与相差的概念同简谐振动做适当的类比,建立交流电的相与相差的概念;把电磁振荡类比于弹簧振子或单摆,把电谐振类比于机械振动中的共振现象,建立电磁振荡概念等等。

三、联结法

物理概念大多数是在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新概念的建立主要依赖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相关概念。通过新旧概念之间的关系发生联结,有意义的研究才能实现。因此,在进行概念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已有旧知识的作用而引入新概念,这是物理教学中通常采用的方法。

例如,在引入能量的概念时,先沿用初中时所学过的一个粗浅定义:一个物体能够对外界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了能量。在此基础上,讨论怎样定量确定能量的变化问题,从而得出用做功的多少来确定能量变化的多少这样的一个基本认识,再通过列举事例分析而引入能量的概念。又如,在引入电势的概念之前,先复习场强的引入过程,说明在电场中某点,随着检验电荷电量的增大,所受电场力成正比地增大,但电场力与电量的比值是确定的,这就是该点的场强。有抓住这样新旧知识间的本质联系,自然而然地导入电势概念,才有助于学生接受新概念的内涵。

四、激趣法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中物体运动与变化现象。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引入概念时应注意结合有趣的物理现象进行讲述去吸引学生,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了解,并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值得注意采纳的方法。

例如,在引入光的干涉概念时,首先介绍托马斯・扬在历史上第一次解决相干光源的问题,成功地做出光的干涉实验的史料,它能激发学生对新概念学习而产生浓厚的求知兴趣。又如,在引入电磁感应概念教学时,简要介绍法拉第其人及其在物理学上的杰出贡献等事迹,以激发学生学习该概念的兴趣。除了利用物理史料激趣外,在概念引入前,如设计一些趣味实验,提出一些相关的奇妙的自然现象,设置悬念等,也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新概念的引入,有利于学生接受并掌握概念。

五、外延法

物理学中,有些物理概念是在抽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概念的定义方式是用来揭示概念内涵的方式给出的,而越是抽象的概念,学生越难理解,不易接受。因此,对于这样的概念在教学时最好要从其外延开始引入。只有这样,才可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学生才能容易理解与掌握,同时还可逐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归纲概括和抽象思维能力。

例如,对于力的概念的引入,首先从人对物体到物体对物体的推、拉、提、压等作用的这些外延开始,去总结归纳建立力的概念,学生易于接受这一抽象的概念。又如,在磁感应强度概念的引入时,先揭示其外延:把一小段通电导体放入磁场中某处,当导线方向跟该处磁场方向一致时,通电导体受力为零;当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所受力最大;当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斜交时,受力介于零与最大值之间,然后,取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情况下定义了磁感应强度,从而使学生对其有了深刻的印象与记忆。

当然,除了上述几种概念教学引入方法,还有实物模型分析法、理想实验模型法等等,在此不再繁述。总之,无论采用何种引入方法,都必须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尽可能做到形象直观,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现场教学的概念篇5

关键词:物理概念;规律;教学探讨

物理基础知识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是物理概念和规律。在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是一个关键的环节,讲清、讲透物理概念和规律,并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形成概念、掌握规律中得到充分发展,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形成概念、掌握规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教学过程,但一般都要经历概念、规律的引入、形成、深化和应用等四个环节。根据教学实践,针对以上四个环节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引入

物理概念是从感性世界中来的。概念和规律的基础是感性认识,只有对具体的物理现象及其特性进行分析、概括,才能形成物理概念,对物理现象的运动变化及概念间的本质联系进行归纳、总结,就形成了物理规律。为此,教师必须从有关概念和规律所包含的大量感性事例中,精选包括主要类型的、本质联系明显的典型事例来教学,从而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如何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呢?教师要充分利用板书、板画、挂图、演示试验等手段,充分发挥电化教学的优势,充分结合多媒体技术,使物理课堂教学形象生动,让学生在一个形象化的物理世界里来探究物理概念和规律。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比较抽象的。在进行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时,常常采用“抽象概念形象化”的方法或建立“物理模型”的方法,来描述物理情景。通过形象化的物理情景,利用逻辑推理、逻辑思维对其进行分析、概括、归纳、抽象出物理概念和规律。例如,在电场和磁场的教学中,用“电场线模型”来描绘电场,用“磁感线模型”来描绘磁场;在楞次定律的教学中,利用蓄水池中出水量和入水量对水池中水量变化的影响来体现感应电流的磁场对引起感应电流的原磁通量变化的“阻碍”作用。

二、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人脑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的产物。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忽略影响问题的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找出一系列所观察到的现象的共性和本质属性,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和规律。

例如在动量的教学中,就是通过创设物理情境进行探究来逐步建立概念的。首先通过演示“静的粉笔”与“动的粉笔”和“静的锤子”与“动的锤子”的运动情况,比较发现静止物体和运动物体所产生的机械效果不同;再通过“慢慢行走的你”、“快速跑动的你”与墙相撞和篮球、铅球以同样的速度落地比较可知影响运动物体所能产生的机械效果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又通过质量不同、速度不同的两辆小车运动的有关分析与计算引导学生发现质量不同、速度不同的运动物体也可以产生相同的机械效果,但其前提是物体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必须相同。显然运动物体所能产生的机械效果是由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决定的,至此,引入动量来反映运动物体所能产生的机械效果便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了。

三、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深化

教学实践表明,只有被学生理解了的知识,学生才能牢固地掌握它,也只有理解了所学的知识后,才能进一步灵活地运用它。因此,在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之后,还必须引导学生对概念和规律进行讨论,以深化知识,巩固知识。

3.1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物理意义的理解是关键。例如,加速度反映了物体速度改变的快慢,而速度则反映了物置改变的快慢,弄清了它们的物理意义,就可以避免“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或速度越小,加速度越小”等错误的认识。

3.2物理概念和规律的适用范围和条件的把握是前提。例如,讨论地球公转问题时,它可以被视为“质点”,但在讨论地球自转问题时,它又不能被视为“质点”;电场强度E=kQ/r2仅适用于点电荷所形成的非匀强电场;牛顿第二定律F=ma只适用于惯性系中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问题等。因此,只有明确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才能不至于生搬硬套,做“拿来主义”的奴隶。

3.3物理概念间、规律间的比较也是非常重要的。比较是确定概念间、规律间在不同条件下的异同的一种思维过程。物理学中,概念间、规律间在空间上、时间上都存在着差异性和统一性,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作空间上、时间上的比较以辨别概念间、规律间的异同和了解它们的发展过程,才能做到正确运用。以动量和动能为例,它们相同的是,都是物体的状态量;不同的是,动能的增量表示能量的转化,而动量的增量则表示机械运动的转移。既然已有动能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何还要引入动量呢?原因就是动能的变化是力在空间上的累积效应,而动量的变化却是力在时间上的累积效应,二者从不同侧面来表现同一物理现象的本质特征,显然,非如此不能满足全面描述物体状态的客观需要。:

另外,既要重视概念、规律的纵向联系,又要加强它们的横向联系,以活化学生的思维。如以加速度为中心,与速度相联系,可使学生理解加速度是速度变化率的含义;抓住加速度产生的原因,可以联系到力、质量、惯性以及牛顿第二定律;根据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基本物理量这一点,可以联系到常见机械运动的分类;根据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量,可以联系到物体做功的快慢、磁通量变化的快慢等。

四、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应用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在学生牢固掌握和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在运用它们来说明和解释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在运用概念和规律的这一环节中,一方面要精心选用一些典型的问题,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师生的共同讨论,深化、活化对所学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使学生逐步领会分析、处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要组织学生进行运用概念和规律的练习,在练习的基础上,要帮助和引导学生逐步总结出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思路和方法。

总之,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教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从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深入钻研教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意教学的阶段性,把握概念、规律的四个教学环节,逐步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从而达到提高物理教育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姜水根.《理念的世界》.《中学物理教学参考》[J].2004.9.56-58

[2]许国梁主编.《中学物理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3.

现场教学的概念篇6

    一、挖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准确理解物理概念

    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应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综合等抽象思维能力,使其能熟练地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果将精力花费在定理、法则的推导与应用上,则学生接受难度大。有的老师只着重于揭示概念的描述,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述科学严密,导致学生理解困难。高中物理概念有些是从直观的实验直接得出的,有些则需要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或从建立的理想模型出发,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和推理建立起来。高中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由于他们的物理基础知识有限,且在以往的学习中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因而对概念的接受较困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将大量的时间用于备课做题,缺乏分析研究学生的现有知识状况、接受知识的能力,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有时估计过高,自己常常觉得有些物理概念很简单,学生一看就懂,没有必要花费时间探讨、挖掘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造成学生在最初就没有真正理解有些概念,致使学生不易建立各个物理概念之间的联系。

    二、抓住物理概念的本质属性,正确揭示物理现象

    物理概念准确地反映了物理现象及过程的本质属性,是在大量的观察、实验基础上获得的感性认识,是物理事实在人脑中的反映。物理概念除了有特定的定义外,还有相应特定的名词与符号,是构成物理规律和公式的理论基础。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建立物理概念,弄清物理规律。如果概念不清,就不可能真正掌握物理基础知识。我们通过概念的约定方法缩小概念的外延,或者通过概念的概括方法,扩大概念的外延,从而生成一系列具有从属关系的概念,相应地这类具有从属关系的概念可组成一个概念系列。多数物理概念既表现为一种算法操作程序,又表现为一种对象。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概念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搞好物理概念的教学,使学生的认识能力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

    三、加强学法指导,教会物理概念的应用

    物理概念是物理学习的基础,细化物理概念对应的知识点。一般情况下,可以从以下几点细化一个概念,记住物理量的名称是了解一个物理量的第一步。在解决计算、证明、作图等具体问题中无时无刻不用到物理概念,物理概念的定义是用科学严谨的叙述给出的,教师只有通过大量生动背景材料的展示,才易于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明确其本质属性。物理量的符号大多采用英语的第一个字母,一般情况,每个物理量都有特定的字母,教师应通过演示教具或多媒体呈现的图形变化,使其产生直观、形象的效果,要求学生记准物理量的符号。这样,有利于规范运算过程。一个物理概念的定义用物理语言来描述,就写出了对应的定义式。抓住主要概念讲解,定义式之间的关系会写出不同的表达式,应注意选择讲解重点,要弄清哪个是决定式,哪个是定义式,物理量的定义式,给出了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应针对不同定义,采用不同教法。要分清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并记准其单位符号及不同单位制之间的换算关系,在做题时要求同学们统一单位;每讲一个物理概念,要求弄清它是矢量还是标量,要求弄清它是状态量还是过程量,教师应结合生产生活实例说明如何通过状态量的变化在状态量和过程量之间建立联系,最后要提醒学生弄清物理表达式的适用范围。

    四、掌握物理概念建立的方法,增强学生物理意识与物理能力

    中学物理概念无论如何抽象,实际都有它的具体内容和现实原型,大多数物理概念是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透过现象剖析揭示其本质而引入的。在教学中,教师既应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又应注意从解决物理内部的运算问题出发引入概念。学生通过直观观察形成深刻印象,强化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这样,从学生熟知的语言和事例中提取感性材料,引导他们抽象出相应的物理概念,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要讲清概念中的每一字、词的真实含义。物理概念是随着物理知识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要充分发挥已有的旧知识的作用,通过新旧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引入新概念,通过物理概念之间的关系学习新概念。有些概念是由某一概念通过逐步推广引申而得到的,根据学生认知结构中相应知识状况和新概念的不同特点,选择的感性材料要典型全面,注意对相近、对立、衍生概念之间的比较,要突出与概念有关的本质特征。例如:如图所示,有两个固定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的点电荷,a、b是它们连线的中垂线上两个位置,c是它们产生的电场中另一位置,取无穷远处为电势的零点,则以下正确的有(?摇?摇)

    A.b点的电势比a点电势高

    B.c点电势为负值

    C.a、b两点场强相同

    D.将一正电荷从b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负功

    解答这道题时,我先让学生回顾垂直平分线、等势线等概念,再进一步解析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是一条等势线,所以a点电势与b点电势相等,故A错误。根据点电荷场强公式E=E=■,运用矢量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不等,方向相同,故C错误。正电荷从b点移到c点,沿着电场线的方向运动,电场力做正功,D错误。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负电荷周围的电势均为负值,故B正确。这样在提供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作出辩证分析,让学生借类比事物从形象思维顺利过渡到抽象思维,用不同方法揭示不同概念的本质,使学生认识被定义的概念。

现场教学的概念篇7

一、物理概念教法

概念是构成物理知识的基石。正确地理解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基础。目前在概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概念教学应达到的目的不明确,忽视概念建立的背景和条件,忽视概念间的联系。我们在教学中若能根据概念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运用认知心理学理论设计概念教学过程,必将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根据现代的认知理论把概念教学分成三个步骤。

首先让学生领会概念。教学中通过适当的方法激活学生认知中的原有知识,同化新概念,并选择信息的呈现方式,促进选择性知觉,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复杂的概念简单化。方法有:用实验的方法描述概念的特征,刺激学生的知觉选择;用生活中的亲身体验,寻找概念理解的捷径。如物体的惯性,通过人乘车时车子忽然启动、紧急刹车、转弯时的感受来说明“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含义,使惯性的理解更为确切。再如“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的理解最为困难,让全班学生用手在桌面上滑动或有滑动趋势,并改变施力的大小和方向,亲自感受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的相关因素,从而对知识有具体的认识,教学效果显著。

其次巩固概念。巩固不是通过简单的重复和强化训练来实现,而是通过概念的变式,重组学生认知结构;比较概念的异同,促进新旧概念的相互作用;组建概念的网络,促进新旧概念的综合是对概念的加深理解和提高。如在磁场的方向的表述教学中运用概念的变式加以认识,“磁感线的切线方向、磁感强度方向表示磁场的方向”与“磁场的方向是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或受力方向”本质上是一致的。再如电势能的概念教学,首先激活电荷、电场、电场线等概念同时把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作为先行者,比较电场力做功和重力做功特点,得出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变化关系等。因此在知识网络中激活任意一个网点都能做到相关的联想,将非常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应用概念。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物理概念在生活中的应用编制针对性的习题,检查学生对概念应用的灵活程度,看其能否熟练地将实际问题概化为物理模型,并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强化应用能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在同步卫星的教学中,让学生观看在海南岛正上方拍摄的中国南海“中美撞机事件”的一幅卫星照片----“美机停在陵水机场。分析说明是极地卫星还是同步卫星拍摄的照片,从而使学生对同步卫星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转变教师角色,培养创新能力

1、教师要有教法上的创新。中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观已不适应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教师的认知特点、教学风格、教学方法和创新能力均影响学生的创造性。我们常说“名师出高徒“,不仅是名师所授知识的影响,更主要的是名师的人格魅力、治学态度、创新精神。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一切教育因素都必须建立在教师的个性基础上。我在教学过程中总是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学观念,如变多讲多练为少讲精练,变注重讲授为注重活动,变学生被动为师生互动,将创造性的教学思想和具体的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自己的创新教育激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渐进式的发挥形成显创造力。

2、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许多知识与其教师竭尽全力地讲解,不如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更为有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发现”;巧设问题激发“发现”;鼓励争议促进“发现”;演示操作帮助“发现”等手段扶植和巩固学生的发现愿望,只有这样进行创新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如在高一物理“单摆”的教学中,先让学生到实验室去动手研究,设计变振幅、变摆球、变摆长等,测定对应周期发现影响因素,得出一般的体验性结论,然后我再给出单摆的等时性原理和周期公式,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发现意识,又有利于重难点知识掌握,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鼓励大胆猜想。猜想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形式。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推测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古今中外,任何科学学说的出现,起初都是大胆地猜想。因此,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在物理教学中除了发展逻辑思维外还要充分把握教材中的猜想因素,适时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如我在学生认识了直线电流周围磁感线形状后,启发学生把直线电流弯成环形电流时,周围空间的磁感线形状又会是怎样的?等等。

现场教学的概念篇8

关键词:科学教育;优化概念教法;学法指导;激发兴趣

所谓科学方法,是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般规律性理论。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既应该让学生掌握物理学的概念和规律,更应该让学生重视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物理教学科学方法教育的内容有:一是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的教育;二是物理学习方法的教育。教师在完成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和指导,有利于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培养科学的态度,使学生在学习中 不仅掌握了物理知识,而且掌握了研究和学习物理的方法,以及探索物理的精神。

一、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爱因斯坦的一句至理名言:“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热爱这门学科时,他总是心情愉快地去学,而且是一学就懂。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是从物理学科本身的知识特点,恰到好处的教学方法产生出来的。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发挥实验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动、鲜明、新奇。有趣的实验最能刺激学生,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所以,凡是课本上规定的实验,我们必须认真做好,并且尽可能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实验,我们在做演示实验时,尽可能让学生配合,条件允许的话,最好能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使得各层次的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物理的学习中来。

(二)联系实际,促进学生的兴趣

“兴趣的源泉,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威感。”教师应积极引导并教会学生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以致用,学生感到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生动有趣的,把一些从自然界的现象中总结出来的物理规律和生活生产联系起来,用我们所学的物理规律解释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物理现象,使学生了解物理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感到很有趣味。

二、利用认知心理,优化概念教法

概念是构成物理知识的基石。正确地理解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基础。在教学中若能根据概念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运用认知心理学理论设计概念教学过程,必将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根据现代的认知理论把概念教学分成三个步骤。

(一)首先让学生领会概念

教学中通过适当的方法激活学生认知中的原有知识,同化新概念,并选择信息的呈现方式,促进选择性知觉,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复杂的概念简单化。方法有:用实验的方法描述概念的特征,刺激学生的知觉选择;用生活中的亲身体验,寻找概念理解的捷径。如物体的惯性,通过人乘车时车子忽然启动、紧急刹车、转弯时的感受来说明“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含义,使惯性的理解更为确切。

(二)其次让学生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巩固概念

巩固不是通过简单的重复和强化训练来实现,而是通过概念的变式,重组学生认知结构;比较概念的异同,促进新旧概念的相互作用;组建概念的网络,促进新旧概念的综合是对概念的加深理解和提高。如电势能的概念教学,首先激活电荷、电场、电场线等概念同时把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作为先行者,比较电场力做功和重力做功特点,得出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变化关系等。因此在知识网络中激活任意一个网点都能做到相关的联想,将非常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三)熟练应用概念解题是概念学习的高级阶段

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物理概念在生活中的应用编制针对性的习题,检查学生对概念应用的灵活程度,看其能否熟练地将实际问题概化为物理模型,并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强化应用能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在同步卫星的教学中,让学生观看在海南岛正上方拍摄的中国南海“中美撞机事件”的一幅卫星照片——“美机停在陵水机场”。分析说明是极地卫星还是同步卫星拍摄的照片,从而使学生对同步卫星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通过知识教学渗透方法教育

方法和知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方法教学和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爱国主义思想一样,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去体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住知识和方法的结合点

有些知识和方法的关系比较紧密,甚至知识本身就是方法。我们要抓住这些知识点进行方法教育。例如,高中物理涉及到质点、单摆、弹簧振子、点电荷等,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掌握理想化模型方法,使他们不但知道研究对象理想化的前提条件,而且知道如何把研究对象理想化,甚至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知道如何找出理想化的模型的缺陷,如何修正。图象方法是教学方法的一种,在经典物 理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利用图象不仅可以使物理规律看起来一目了然,而且用图象处理有些问题很形象直观。高中物理教材中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就是在学生没有学过微积分的情况下用图象分析得出的。

(二)改进教学方法

在知识教学过程中渗透方法教育,还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做些文章。方法的掌握在于训练,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采用启发式、发现式教学,调动学生课堂上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必定会有益于学生对方法的学习。例如:新编高中物理试验教材“磁场”一章中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一节可以这样按排教学:首先利用实验给出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结论,然后让学生自己根据以前学过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理论知识独立思考为什么会有上述结论产生。

(三)适时地进行方法小结

适时地进行方法小结,是指若某种方法在某一阶段地教学中出现过数次,教师就可以以这一阶段中的方法教学为基础进行方法小结,将方法进一步明确化、科学化。既可以讲方法的实施过程,也可以讲方法的定义和特点,甚至可以讲方法的局限性等,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去审视这一物理方法,如讲完v--t、s--t、a--t图象后,可以总结图象方法;讲完分子电流假说和洛仑兹力后,可以总结假说方法等。

上一篇:全面素质培养范文 下一篇:人文科学的好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