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范文

时间:2024-01-24 10:45:09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篇1

一、城乡协调发展政策的基本内容和目标

城乡协调发展政策,主要体现在统筹城乡发展政策上。统筹城乡发展,是相对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而言的,它要求以统筹为手段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就是要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综合考虑,从体制政策和法律法规上改变“重城市、轻农村。先市民、后农民”的做法,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支持力度,着力改变目前存在着“城市腿长、农村腿短”的发展局面,加快转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过多的农村人口与有限的农业生产资源的矛盾,是我国“三农”问题成为难题的根源。在解决温饱问题的阶段,“三农”问题也许可以在农业和农村的内部解决,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则必须超越农业和农村的层面。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城乡居民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享受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城乡关系由城乡分割的传统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一元经济社会结构转变。值得注意的是,城乡一体化,并不是指城乡面貌的一样化,而是指城乡发展在体制制度上的统一化。

(一)城乡协调发展政策的基本内容

1、统筹城乡发展战略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转变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从城乡分割、差别发展转向城乡互通、协调发展,把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紧密结合起来,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第一要义,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增进最广大群众的物质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和生态利益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统筹城乡发展规划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是制约广大农村地区发展的“瓶颈”。统筹城乡基础设施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首要条件。具体工作中,要统一规划、统一布局,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搞好城乡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着力形成中心城市、中心镇、中心村一体化规划体系。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在加强硬件建设规划的同时,还要统筹城乡社会事业,重点在加快发展农村的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为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创造必要的条件。

3、统筹城乡产业结构调整

要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机制,加快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工业向城镇工业园区集中,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促进土地向规模农户集中,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城市社会服务事业向农村覆盖,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4、统筹城乡体制改革

统筹城乡发展涉及整个经济社会管理构架的重组和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核心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改变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和整个国民经济收入分配关系进行全局性、战略性调整,建立城乡统一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重点是要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纠正体制上和政策上的城市偏向,消除计划经济体制的残留影响,保护农民利益,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教育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给农村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完整的财产权利和自由的发展空间,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促进城乡要素自由合理有序公平流动,实现资源优化的配置。

(二)城乡协调发展政策的目标

城乡协调发展政策的总体目标,就是在快速推进国家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不能以大量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以农村的破败、农业的衰落、农民的破产为成本,也不能一味地保护传统农业和单纯地维护农民利益,而是要延续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正常进程,从而实现农业与非农产业、城市与乡村的共同发展繁荣。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制度得到基本废除

制度合理化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首要目标。其主要表现就是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和城镇资源进入乡村的体制机制基本消除,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能够自由有序流动,城乡生产要素价格“剪刀差”不断缩小。

2、城市化推进速度保持在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内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既要保持城镇化有一个必要的推进速度,更要防止过快倾向的出现。在人口总量持续增长的条件下,城镇人口的增长率要与经济社会许可和资源环境可以承受的能力相适应,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在速度上要相当,具体看,城镇化水平控制在年增1个百分点水平,耕地总量近期保持在18亿亩左右,粮食自给率保持在90%以上是基本适当的。

3、二元结构系数不断缩小

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推进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标志就是二元结构系数的不断缩小。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的作用下,农业现代装备水平和资本有机构成得到有效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够顺畅地向外部转移,农业劳动者素质明显改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得到相应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与非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比率提高到1:2以上。

4、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这是城乡实现协调发展的最基本最直观的目标。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不断缩小目前严重过大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差距,并将真实差距水平控制在2:1以内。

5、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基本改变公正财政资源过分集中于城镇、特别是大城市的状况,建立起统一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享受的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和基本社会保险等公共服务实现基本均等化,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基本同质化。

6、农业和农村的多样性现代功能发挥充分

充分发挥农业和农村的多样,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新要求,也是城乡协调发展的新目标。在工业化城镇化迅速推进的新阶段,在保证农业和农村的提品和生产要素功能正常发挥的同时,还必须日益关注发挥农业和农村的保护生态平衡、维护传统文化和提供景观欣赏等多样性的现代功能。

二、近6年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一)主要成就

1、农业生产稳定增长

2003--200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6%(2001--2007年则为4.1%),2007年全国粮食产量突破万亿斤大关,达到100296亿斤,比上年增产688亿斤的,2006年、2005年和2004年也分别较上年增产269亿斤、291亿斤和775亿斤,4年累计增产粮食2023亿斤,这是继1981--1984年粮食产量连续4年增产后,首次出现连续4年增产。

2、农民收入得到较快增长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近些年来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2004--2007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6.8%、6.2%、7.4%和9.5%,这是1996年以来增速最高的时期。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140元,比上年增加553,2006年、2005年和2004年的增量分别为332元、319元和314元,4年农民人均增收达1518元,是历史上首次连续4年农民收入年均增量超过300元。农民收入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农外就业机会的增加与工资收入条件的提高,也得益于农民负担的大幅度减轻。2006年历史性取消了实行了几千年的农业税,实现了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的全面免除。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还开始并逐步加大力度实施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2006年四项补贴的总额为309.5亿元,2007年超过500亿元。此外,近年来国家开始对重点地区的主要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还对粮食主产县和财政困难县实行“三奖一补”政策。

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显著加强

这一时期,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按照“三个高于”原则(即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资金达到3917亿元(2004年、2005年和2006年分别为2626亿元、2975亿元和3397亿元)。2003--2007年农村固定投资年均增长19.6%(1998--2006年则为9.9%),达到了历史新高。近年来,国家逐步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向农村,重点投向了农村的“水、气、路、电”。据统计,2003--2006年四年间,全国新改建农村公路87万公里,其中沥青(水泥)路58万公里,是建国头53年建成沥青(水泥)路的2倍。到2007年底,我国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到302.6万公里,有98.2%的乡(镇)、86.4%的建制村通了公路,有80.6%的乡(镇)、60.3%的建制村通了沥青(水泥)路。2006年和2007年,全国实际完成总投资291亿元,共计解决[本文由网站公文大全收集整理]652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4、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较快

在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投入大幅度增加带动下,公共服务也开始大规模全方位向农村延伸。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2007年已在全国全面推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扩大,2006年覆盖到全国50%的县(市、区),2007年全国2448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7.3亿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85.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支出总额为220亿元,累积受益2.6亿人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已经在23个省份建立,2007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实现从“低标准、广覆盖”到逐步与城市的接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总体而长效的机制

由于农民基数庞大、人均拥有土地资源和其他农业资源很少、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受教育条件差和人均受教育程度低,特别是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障碍一时难以根本破除,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决非是一地一域之事,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项全局性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从长计议,更多地考虑一些治本之策,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目前,我们在处理城乡关系上主要还是着眼于解决现实表面突出问题,主要是利用目前财政收入增加异常迅速的有利时机,实行财政增收部分对“三农”适当倾斜的做法,以缓解本已十分紧张的城乡关系。这样做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深厚临时性色彩,也就不可能形成强有力的可持续的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力。实际上,目前我们虽然意识到要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但是还没有真正建立起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既没有构建起财政支持和反哺农业的稳定而长期的投入机制,也缺乏城乡统一的社会人口流动机制与就业机制,还需要下大力气来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机制和城乡一体化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机制。缺乏一个整体而长效的发展机制,其造成的一大恶果就是生产要素从农村流入城市的单向性强化,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带动力弱化。现阶段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转换本应该是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双向互动。但是,眼下的现实却是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正逐渐成为从农村向城市流入的单向流动。城市的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向农村流动的规模和速度已经降到一个相当低的水平上,工业化中后阶段本应该出现的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带动现象,非但没有出现,反而存在着严重的城市对农村压榨现象。

2、土地问题仍很突出

土地问题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中心问题。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农民承包土地的各项权利是农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农村土地问题,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要按照“保护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的原则,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完善农村土地制度。近年来,我们对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政策情况非常重视,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已收到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大规模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我们还必须注意到以下两大问题:一是以大规模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推进城镇化。城镇化的推进,是需要支付一定的发展成本的。目前各地的成本支付方式主要是通过低价从农民手里征得土地,再“以地生财”进行城镇开发建设。由此形成了大量的无地无业无社会保障的所谓“三无农民”。城镇化没有成为农民的福音,反而成为农民的一场灾难,离其本身应有的目标越来越远。此外,受旧体制的制约和既得利益集团的干扰,近亿规模的进入城镇农民难以与城镇原居民享受到同等的工作和生活权益,城镇内部正在形成越来越明显的新的二元结构。二是将城镇化发展简单错误地理解加强城镇建设。导致城镇化发展偏重于城镇建设,平面式全力扩张城市占地面积。通过政府对城市绿化、亮化和美化的巨大投入,在大广场、大马路、大高楼、大草坪、大公园的装饰下,一座座城市犹如一盆盆置身于“陋室”之中的“盆景”。经过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城乡差别比先前没有缩小反而更加严重,城镇化过程迅速滑向其反面目标。工业化城镇化不但没有改善城乡关系,反而恶化了城乡关系。城镇化的本意是要化农民为市民,但实际结果却是化农地为城地,大量农民被无情地排斥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之外,无法享受到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发展带来的实惠。

3、农民进城定居问题越来越突出

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人口从农村流入城镇,是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动力。这种动力来自两个力量:一是农村内部的“推力”,二是城市外部的“拉力”。目前的现实是,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村生活条件差,农村内部已经形成了强大的转移农村劳动力“推力”,难以阻挡;而另一方面由于城镇发展的客观条件局限和体制政策的不配套,城镇吸纳农村人口的“拉力”明显不强,城镇在这方面的准备严重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民工的劳动权益没有得到严格保护。农民工工资水平低,明显低于城镇原有职工的工资水平,同工不同酬现象严重,劳动安全卫生保障条件差,没有基本的住房、医疗、失业、养老、工伤等社会保障,农民工严重透支生命,悲惨式增长现象普遍。二是农民工子女成长环境恶化。在农村内部出现了大量缺少教育和亲情关怀的“留守儿童”和“留守少年”(估计目前规模在4000万人以上),这些儿童和少年的身心都得不到健康成长,贫困的代际传递大面积产生。随着亲人进入城镇的子女(估计目前规模在2000万人以上),也无法享受到与城镇学生同样受教育机会和成长条件。三是农民工难以在城镇定居生活。一方面,农民工进入城镇的积蓄原本就非常薄弱,进入城镇之后资本积累又难以进行。另一方面,城镇的基础设施不足、高房价、高生活成本,又将农民工挡在城镇之外。这样,近两个亿规模的人口只能在城乡之间进行长期的长距离“钟摆式”两栖生活。四是新生代农民工发展异常困惑。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民工的主流将越来越是上世纪80年代之后出生的新生代人群。新生代农民工和第一代农民工有着显著的差异。对大多数第一代农民工而言,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只是城市的“过客”,他们来自农村,归宿也在农村。对于新生代民工来说,他们向往城市,却不被城市所接纳;他们的根在农村,却对农村日益疏远。外出的经历更让他们深刻地体会到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因此他们才发出了“死也要死在城市”的心声。但是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严格的户籍制度、冷漠的社会歧视等一道道有形无形的门槛不断破灭他们的城市梦。城市文化的耳濡目染又不断支解他们对家乡存有的情感认同和社会记忆,生活方式的巨大差异也使他们渐渐不再适应农村的生活方式。总之,比起第一代农民工,他们真正成了既融不进城,又回不了乡的“边缘人”。

4、农村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农村生态环境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支持者一直是城市污染的消纳方。近些年来,我国在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给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在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尤为突出。广大农民难以喝上清洁水,难以呼吸清新空气,难吃上放心食物,难以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各种污染不仅威胁到了数亿农村人口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污染日趋严重。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加之化肥、农药使用量大的蔬菜生产发展迅猛,使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目前,全国化肥年使用量4600万吨以上,按播种面积计算,化肥使用量达平方公里40吨以上,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吨的安全上限。而且,在化肥施用中还存在各种肥之间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目前,东部已有许多地区面源污染占污染负荷比例超过工业污染。目前,全国农药年使用量约130万吨,只有约1/3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使全国9.3万平方公里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并直接威胁到人群健康。这两类污染在很多地区还直接破坏农业伴随型生态系统。对鱼类、两栖类、水禽、兽类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胁。化肥和农药已经使我国东部地区的水环境污染从常规的点源污染物转向面源与点源结合的复合污染。由于大棚农业的普及,地膜污染也在加剧。另一方面则是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越来越严重。因为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环境“脏乱差”现象。每年产生的约为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每年产生的超过2500万吨的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拉大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衡量城乡协调发展程度最主要的指标之一。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由迅速缩小到逐渐扩大,由逐渐扩大到逐渐缩小,再由逐渐缩小到加速扩大的变化过程。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7:1,1985年达到历史最低点,为1.8:1,1994年达到顶峰,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86:1,超过了改革开放前的水平。1997年达到新的谷底,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7:1,小于改革开放前的水平。1997年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加速扩大,2001年突破历史最高点,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2.90:1,2002年继续扩大到3.11:1。2003年以来,尽管高度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收入也确实得到了较快的增长,但是城乡居民家庭收入差距却仍呈持续扩大态势。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2003年为3.23:1,2004年降为3.21:1,2005年反而提升为3.22:1,2006年进一步提高为3.28:1,2007年更是达到3.33:1。显而易见,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经远远超过了国际上一般为1.5倍的现实和国际上公认的3倍警戒线。

三、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将发展现代农业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确保粮食安全,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在我们这样的一个有着数亿农村人口、以小规模农户农业为主体的大国推进工业化,必须始终注意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必须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加强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鼓励和支持发展以食品工业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现代装备制造业和农业服务业,推动农业与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产业融合。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着力提高农业的水利化、机械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的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的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充分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作用,逐步形成专

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科学化管理的现代农业格局,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确保粮食安全是政府行为,实现稳定粮食生产,稳定粮食供应。要注重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加强耕地管理,坚决制止乱占滥用耕地,纠正随意改变基本农田用途的现象。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更要注重发展以食品工业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现代装备制造业和农业服务业。只有在强大工业和服务业支持下,我国的农业基础地位才有可能得到切实加强,农业产业竞争力和农民收入才有可能得到明显提高。我国工业化战略调整的另一个重要领域就是要改变城乡双重工业化格局,使农民的职业转换与区域迁移同时实现,最大程度实现就业地与居住地的统一,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同发展。乡镇工业的出现,双重工业化格局的形成,是中国工业化的一大进步,但是这种格局的长期存在,则又将是一种倒退。我们对待乡镇工业的未来发展走向必须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用更为开放的视角来思考,以空间换时间。以增量换存量,正确引导农民的创业投资,将目前城乡双重工业化格局在一个更高水平上转换城市一元工业化。各类城市,而不仅仅是小城镇,都要打开城门让农民进入投资办实业,促进工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同推进,才能使中国二元结构得到切实有效的转换。

(二)坚持合理的城镇化战略,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发挥城镇化对城乡协调发展的积极作用

我们是在农民收入较低的情况下,提出推进城镇化战略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实行城镇化过程中,应当选择一条合理的城镇化战略就是低成本推进、大容量就业、无社会歧视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根据我国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在就业、环境、社会保障、产业发展诸方面通盘考虑。对农民工流动管理要从流动性管理向定居性管理转变,使流动人口顺利地转换为城市常住人口。定居管理的成本要比流动管理的成本低、效果好,而且定居形成的消费需求要比流动产生的消费需求大得多。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政策引导的重点应该是中小城市和重点小城镇。当前,在政策上要纠正名义上高度重视小城镇发展,实际上政府投入的主要力量却花在大城市的做法,将重点发展小城镇转变为发展重点小城镇和中小城市。政府财政投入要迅速下伸,切实加强中小城市和重点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再热衷于在大城市建设一个又—个锦上添花式的所谓“城市盆景”。

(三)深化改革,着力形成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

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在城乡间建立统一大市场,保证要素自由有序流动,进而通过要素的自由有序流动来实现城乡二元结构的改善。要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从有利于促进城乡二元结构改善的角度出发,继续深化改革城乡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财政税收制度、货币金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要积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城市土地制度改革,减轻农民进入城市定居和乡镇工业进入城市发展的成本,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土地权益。从近期看,在农村,重点是要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在切实维护农民在30年承包合同期内的土地权益的基础上,推动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与集中,排除农民进城的土地障碍。目前,一些改革比较超前的地方。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推行“地换地”、“地滚地”和“股田制”等。对这些探索要加以科学总结,并尽快上升到政策和法律层面上。在城市,重点是理顺土地的租、税、费关系,建立和完善城镇土地有偿使用与流转制度,并积极创造条件将住房用土地使用权出让制改为年租制,切实降低城镇住房成本,并以此为基础尽快建立和完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满足居民不同层次的住房需求。从长期看,必须创造条件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所有权制度、有偿使用制度和流转制度,为一切生产要素在城乡间的流动提供统一的土地制度平台。体制改革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尽快建立全国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现在城市对人口城市化进程“拉力”作用的减弱,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随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居民福利保障制度的逐步消失,“体制势差”不复存在。这本是改革取得的一大进步,但是由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面向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并没有随之相应建立。这就出现了“体制真空”。面对这样的“体制真空”,农民一旦放弃农村的承包地而进城定居就存在巨大的后顾之忧,从而只能徘徊在城市大门之外。

(四)建立健全农村资金投入体系,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努力缩小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篇2

一、推进新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决策

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着眼点,是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建设新农村,是党的*以来中央运用科学发展观认识“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思想和基本思路的集中体现。*以来,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特别是从20*年开始,连续出台的3个中央1号文件和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农村实际的新政策、新举措,主要体现为“五个基本”:一是提出了“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二是明确了“统筹城乡”的基本方略;三是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四是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五是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任务。这些新政策、新举措既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充分体现,又是建设新农村的实现途径和基本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路径是“五个统筹”,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解决城乡协调发展问题。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是必然的选择,通过建设新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

虽然北京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但仍有1.5万平方公里的农村和山区,还有300万农村人口。长期以来受城乡分割二元体制的制约和影响,目前北京仍然是传统农业社会、工业化社会、后工业社会等三种经济社会形态共存的社会结构;农村经济总量小、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滞后、农民素质不高,“三农”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居民收入的比例20*年为2.12∶1,20*年为2.14∶1,20*年为2.18∶1,20*年为2.25∶1,城乡差距仍在扩大,与首都的地位存在着较大的反差。如果北京的农业和农村发展不上去,农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明显提高,就无法实现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新北京、新奥运”两大战略构想,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目标。只有着眼于京郊大农业,把“三农”问题解决好,才能切实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转到城乡统筹的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

同时,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要努力着眼于城乡协调发展,又要努力着眼于农村产业发展的新格局、农民生活的新提高、民风民俗的新风尚、乡村面貌的新变化、乡村治理的新机制、农村管理体制的创新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等,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实现农村全面进步。

当前,北京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已经进入了一个在较高水平上实现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顺应“两个趋向”的要求,充分发挥城区对郊区的带动作用和郊区对城区的促进作用,推进京郊新农村建设面临着良好机遇,具备了现实条件,具有了工作基础。一是从面临机遇看: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面临政策促发展的机遇;落实区县功能定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城乡一体化,面临规划促发展的机遇;实施“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推进“奥运行动计划”,面临开放促发展的机遇。二是从现实条件看:北京科技、人才、资金、信息等资源丰富,城乡之间能够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北京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457美元,地方财政收入919.2亿元,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总体实力;郊区拥有全市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水资源的大部分,尤其是占全市总面积62%的山区,是北京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后劲所在和特殊优势。三是从工作基础看: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城乡统筹的领导体制不断完善;突出解决“三农”问题,城乡统筹的实现途径不断拓展;积极搭建项目平台,政策集成、资金聚焦、部门联动,城乡统筹的工作机制不断创新。

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和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至关重要。

二、北京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坚持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中心任务,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促进农民增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促进农民增收关键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要从京郊农村的实际出发,从当前出发,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增收的潜力;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扩大农民增收途径;推进山区建设和发展,增强生态涵养功能。

1、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北京的一产虽然占全市经济的比重只有1.4%,占郊区经济的比重也只有10%左右。但农业是基础,一产对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市农副产品需求、保障首都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突出抓好五个重点:一是继续实施“221行动计划”,摸清市场需求,有条件地扶持发展一批具有地方特点的唯一性农产品和有创意性的农产品,占领城市高端市场。二是进一步支持发展符合地方实际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如大兴的西瓜,怀柔的板栗、西洋参,平谷的大桃等等。三是进一步支持深度开发农业功能的项目。如乡村旅游、观光采摘等,开发与教育、文化、体育相结合的一些新的业态。四是鼓励发展设施农业。针对北京水、土地资源紧缺,全面推进节水灌溉农田建设,逐步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有机果品生产基地等建设。五是继续增加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包括农业机械化、水利设施等等。

2、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二、三产业是农民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增收的主要来源。按照规划和首都经济发展的要求,转变增长方式,充分利用区县现有的工业园区,积极盘活农村各类存量资产,规划建设相对集中的产业基地。加快研究制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政策意见,重点支持有利于本地劳动力转移和优势发挥的产业,发展和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鼓励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新型商业、会议会展、餐饮服务和文化创意等农村第三产业;鼓励城市工商企业拓展农村市场,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多渠道开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集聚和向非农产业转移。

3、加快推进山区建设与发展

山区是北京生态建设的屏障,实施富民养山、小流域综合治理、水源地保护等生态建设,是增强山区生态涵养功能、建设宜居城市的重点工程。要着力加大对山区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扶持绿色种植、特色养殖、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发展,促进山区低收入地区和群体脱贫致富。建立山区煤矿和非煤矿山及污染企业退出机制,严格控制并逐步淘汰资源开采型产业,扶持替代产业发展。建立和完善采矿企业的环境恢复治理责任机制,从矿产资源的开发收益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企业所在地环境的恢复治理,防止水土流失。鼓励各类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山区生态保护与合理开发。继续实施山区采空区、泥石流易发区农户搬迁工程和人畜饮水工程。

(二)坚持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切入点,加强村镇建设和环境整治

城乡差别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重滞后于城市。加快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主要切入点。

1、加大新农村试点村建设力度

20*年市里确定了80个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试点村,组织编制村庄的建设发展规划,研究制定项目建设标准,抓好项目实施工作。通过试点村的建设,加快村庄街道硬化、安全饮水、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厕所改造、绿化、信息化等主要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培育、扶持、发展主导产业,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今后每年都要确定一批试点村,及时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带动新农村建设全面、扎实、稳步推进。

2、加大农村环境建设与整治力度

积极适应“新北京、新奥运”的要求,让世界人民通过奥运会感受北京的现代化,感受北京农村的文明,应当在奥运举办前基本完成农村环境整治任务。具体目标任务是20*年完成40%的村庄环境整治任务,20*年再完成40%的村,2008年上半年完成最后20%的村,到奥运会开幕前让郊区3900多个村庄基本达到干净、整洁、路畅、村绿、建制“十个字”的标准。

3、加大其它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继续加强村里的办公活动用房、卫生中心、图书室、文化体育设施、中小学校、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改善条件较差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配备音乐、美术教学设备,加快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积极发展村镇连锁超市、便利店,新建和改建乡镇客运站、推进“村村通公交”,配建农村“全民健身工程”等等。

(三)坚持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培养塑造新型农民,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医疗、养老、最低生活保障和困难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

建立长效、稳定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教学条件。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杂费和书本费,选派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发展适合农民需求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专业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农民转移就业能力,从根本上实现农民生产方式的转变。规划建设好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善农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改善农村卫生服务和救助条件。初步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基本覆盖农村人口,鼓励医院对口支援农村。继续实施基层文化体育建设示范工程。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读书益民工程和文化对口支援活动;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事业。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四)坚持以制度创新为发展动力,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建设新农村要进一步加大改革放活的力度,增强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力。

1、推进以税费改革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

开展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调研和试点工作,提高乡镇服务能力,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探索化解村级债务的办法和途径,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研究落实村级公益事业专项补助资金,根据实际需要逐步加大补贴力度。研究专项补助资金的管理办法,加大审计监察力度,确保补助直接到村。

2、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积极探索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创新农业经营方式。进一步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研究建立“实物补偿”、“留地安置”制度。研究制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办法和农民宅基地置换办法,加快制定旧村改造节约土地和废弃地整理土地的使用和指标置换办法。

3、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

近郊区要在总结经验、完善政策的基础上全面推进,远郊区县要在抓好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开。要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搞好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群众更多地了解、支持、参与改革。要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政策,健全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机制,加快推进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

4、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规划。鼓励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村法律、会计、咨询等中介服务组织,给农民的生产提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力争到2010年,在优势农产品产地普遍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入组织的农户占全市从事一产农户的60%以上;70%以上的主要农产品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生产、加工和销售服务;农民通过参与专业合作组织,经营收入有明显提高。

(五)坚持以构建和谐村镇为目标,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使先进性教育成为群众“满意工程”。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不断提高和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管理能力、教育引导能力和服务协调能力,组织带领群众共同建设新农村。深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和谐村镇建设,保持农村的稳定。进一步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广泛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

三、逐步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的保障机制

机制创新既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支撑,又是确保新农村建设扎实健康稳步推进的重要保障。结合北京实际,重点要建立和完善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机制、推进机制、管理机制、参与机制和治理机制。

(一)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投入机制

统筹城乡发展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结合北京实际,统筹城乡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应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进一步树立“反哺”意识,努力构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公共产品分配的均等化,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市级财政要建立健全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增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对农民自主投资投劳建设的项目,对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产业等鼓励推广的项目,应采取以奖代补、项目补助、购买服务等办法给予财政支持。同时应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放宽市场准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二)坚持和完善部门联动、政策集成的推进机制

推进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农业和农村工作主管部门的职责,也是全市各职能部门共同的重要责任。各部门都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好职能作用,在工作指导、资金安排、政策支持等方面向农村倾斜,为新农村建设出实招、使实劲、办实事。建立完善部门联动、政策集成的推进机制,整合政策、资金、技术等各类资源,统筹村镇规划,联合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举措,确保工程项目建设一个、成功一个、群众受益一个。市级资金与区县新农村建设资金要统筹联动,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率。坚持政府投资与人力资本联动,实现“资金随着人才走、资金随着机制走、资金随着管理走”。

(三)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的管理机制

新农村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新农村建设项目面广、量大、单体规模较小,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要研究制定符合新农村建设发展需要的项目申报审批程序,确保新农村建设项目及时实施。完善新农村建设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机制。各区县要做好基础工作,完善新农村建设项目储备库。

(四)建立全社会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凝聚各方面智慧、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建立新农村建设信息平台,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规划、计划和项目信息。探索奖励机制和办法,广泛发动群众,充分发挥好首都信息、技术、人才和区位等方面的特有优势,鼓励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知名人士、志愿者与乡村结对帮扶。加强舆论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浓厚氛围。

(五)健全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治理机制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围绕经济工作,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积极开展“三级联创”工作,激发农村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示范引领、帮扶带动、凝聚群众。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通过开展道德、普法教育,引导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矛盾,为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认真研究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与时俱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

从京郊“三农”发展的实际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把握关键点。

1、产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的目标,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要求。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要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广辟农民增收渠道,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这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根本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为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调动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难点

新农村建设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广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能否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要正确处理政府扶持与农民自力更生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提高农民素质,塑造新型农民。要围绕农民需求谋划新农村建设,根据农民意愿推进新农村建设,主要依靠农民力量搞好新农村建设,做到要民主商议而不强迫命令,引导扶持而不包办代替。新农村建设没有固定模式,没有统一标准,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针对农村特点,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合理确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一切”从主观出发。也就是,衡量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与否的标准是农民的满意度;衡量各级干部领导新农村建设水平高低的标准是农民的参与度。

3、创新体制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点

建设新农村,必须通过改革创新破除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各种体制。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农村发展的活力,使农民成为创造财富、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主体。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进一步加大“放活”的力度,加快建立改变城乡二元体制的发展机制。要进一步改革农村土地征用制度,规范土地流转;要加大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力度,充分保障农民的权益;要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城乡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均衡发展;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培训、就业、保障联动的服务机制,为城乡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就业条件;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

(二)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问题

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为广大农民所办的一件好事、实事。各级领导和各职能部门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农村建设的客观规律,把握好三个问题,更好地发挥政府服务职能,切实解决农民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为新农村建设创造条件。

1、社会力量参与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如何发挥首都优势,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形成“政府引导、部门联动、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是确保新农村建设长期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特别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推进,针对首都的资源优势、区域优势,如何按照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本依法共建新农村,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

2、提高政府部门办事效率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项目一般具有多、小、特色各异等特点,如何适应新农村建设项目的特点,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直接影响项目进展和效果。新农村项目,必须符合规划,并经村民同意,经镇乡审核后,上报区各有关部门。对需要审批的项目,区级主管部门应按照简化审批手续的原则尽快给予审批,需要市级主管部门审批的要积极协助镇村做好审批工作。区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协助镇村做好建设项目的编制工作,按照市主管部门的项目申报要求,需要打捆包装的项目由区主管部门负责完成。

3、完善工作思路与方案的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推进方式和方法各异,各区县、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20字”方针,遵循农村发展规律,处理好尊重客观实际与适应超前的关系,做到统筹规划,逐项建设;长远规划,分步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建设;注重质量,优质建设;总结经验,稳步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案,避免走弯路,造成大的浪费。

(三)正确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中的几个关系

新农村建设既需要政府起到先导、主导作用,又不能抑制农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1、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其他各项具体工作之间的关系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各项具体工作相互联系,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中央提出的20字方针是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体现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内容。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内容中,发展生产、发展经济是首要任务;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尺度;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体现精神文明和人居环境的要求;管理民主是对农民群众政治上的尊重。在五个建设当中,经济建设是中心,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支撑,社会建设是基础,党的建设是根本,这几个关系是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同时新农村建设有系统的目标,但是具体到一个时段,一个村,一个乡镇,由于各个方面的情况差异很大,要根据群众的意愿有所侧重,在一个时期内从解决好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入手,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当中最迫切的问题。

2、处理好以农民为主体和政府引导的关系

坚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是中央1号文件确定的一个重大原则。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造福亿万农民的好事,农民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在新农村建设中,要牢牢把握住这个关键环节。农民是主体,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有实实在在的内容。新农村建设中,无论生产发展,经济建设,包括政府辅助搞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还有民主政治建设等等,都与农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都是需要农民参与的事。作为政府,就是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要相信农民,依靠农民,尊重农民,特别是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3、处理好试点与面的推进关系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篇3

加快城乡卫生体系建设

促进城乡卫生事业协调发展为了贯彻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方略,区卫生局大力推动城乡卫生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医疗卫生水平的同步发展,从20__-20__年,每年一个新变化、每年上个新台阶,在不断缩小城乡医疗卫生差距的工作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一、加大投入,求实创新发展农村卫生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要求,调整发展方向,营造发展环境,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健全和完善农村服务网络,强化乡镇卫生院的软硬件建设,农村卫生事业每年一个新举措,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__年所有乡镇完成以乡镇为单位实现初保规划目标,20__年开展示范性卫生院建设,20__年实行集中财力搞建设,20__年保持一方净土,20__年实施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20__年落实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经费,20__年规范化村卫生站建设顺利推行。现在,所有乡镇街道卫生院全部“三统一”管理,所有建制乡镇街道卫生院消除了危房,拥有业务用房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B超机、X光机、心电图、手术刀包、半自动生化分析仪、麻醉机、心电监护、洗胃机等五大件设备已基本装备到乡镇卫生院,部分乡镇卫生院配备了专科设备。20__年以来,我区共进行乡镇卫生院房屋建设项目4个,20__、20__年度卫生局安排专门经费进行“翠屏区农村卫生信息网络”项目建设,每个卫生院配置了4台以上微机,共完成14个乡镇卫生院的微机化管理任务,投资近50万元,传染病直报和公共卫生直报网络已覆盖全区20个乡镇、街道卫生院,现在,已能在网上对全区医疗卫生单位进行公文交换。乡镇卫生院技术力量不断提高,乡镇卫技人员全部达中专水平以上。由于决策大胆,思路明确,力求创新,乡镇卫生院发展稳步上升。20__年10月乡镇、郊区街道卫生院全部上划区卫生局管理,并由集体所有制单位转为了全民所有制单位,落实了乡镇卫生院的人员编制519名。20__年起我区安排了专项经费与市级补助资金配套,实行“由政府出资,补购买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区级每年配套资金28.8万元,落实了乡镇、郊区街道卫生院院长、防疫、妇幼人员工资由区财政按差额拨付外另每人每月800元的公共卫生补助经费和每人每年1000元的办公费,全面实现了乡镇卫生院区办区管。同时,按每个村卫生站100元/月标准核算购买村卫生站公共卫生服务,每年区级配套资金15.72万元。20__年10月乡镇街道卫生院上划区管后,我们通过全面考核、测评,广泛听取意见后,聘任了18位卫生院院长;引入竞争机制,面向卫生系统公选2位院长,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配齐配强了乡镇、街道卫生院领导班子,并实现绩效激励分配机制,各卫生院均为职工解决了医疗、工伤、生育、住房公积金等城镇职工社会保障问题,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卫生院事业的发展,全区乡镇卫生院年门诊人次、住院人数和业务收入三项指标分别以较快速度攀升。二、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建设步步高从98年开始试点,通过几年的努力工作,我区社区卫生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多次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赞扬,曾多次接受省内外、市内外兄弟市区领导、专家参观和指导。20__年我区社区卫生服务又上新台阶,按照川办发[20__]187号文件的要求和《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决定》(川府发〔20__〕33号)重新调整社区卫生服务建设规划,建设标准化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房屋、设施、人员、制度上突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六大功能,达到了“布局合理、功能突出、制度齐全、资料完备”,建成了2个标准化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个标准化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特别是东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由原宜宾市第二中医院改建而成,在改建中全力体现中医、专科的特点和优势,使改建后的东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加具有浓郁的中医特色,深受广大社区居民的欢迎。建成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验收通过后,被省卫生厅列入全省202个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名单,向全省推广,20__年,又将西郊、南岸、安阜、白沙湾四个街道卫生全部转型改建成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此举措不仅解决了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过程中卫生院的定位难题,又使翠屏区大部分城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基本上得到了覆盖,20__年开始,区卫生局继续强势推进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建设,将在南城街道办事处和北城街道办事处再再建成两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届时,社区卫生服务将会覆盖城区所有居民。三.统筹安排,卫生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有保障 按照“十一五”规划,区卫生局继续统筹发展卫生城乡一体化建设,通过三大保障举措,逐步实现城乡卫生事业发展的均衡化和高水平,为“十一五”期间翠屏区43万农民的身体健康,提供更为可靠、安全、便捷的医疗卫生保障。(一)加快农村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推进区级医院、预防保健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的标准化建设。(二)对乡镇级医院实行区级医院的对口支援,培养农村全科医生、全科护士和乡村医生。(三)建立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乡镇一级医疗机构逐步向社区卫生服务转轨转型,建立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探索改革农村医疗卫生经费保障的新模式、新机制。四.真抓实干,开展新农合工作显成效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翠屏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在20__年1月16日正式启动,在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不利条件下,积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截至到20__年2月28日,全区农业人口429653人(各乡镇上报实际人口数),共有387466人自愿加入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户参合率达实际全区农业人口的90.18%。乡镇村覆盖面1 00。圆满完成我区20__年参合农民达85的预定工作目标。其中农民个人缴费376199人,参合农民缴费3761990元;民政解决五保户、低保户共11069人,民政补助110690元,已全部转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专户。确定26家新农合定点机构,涵盖了所有区级医疗单位和乡镇街道卫生院。自新农合工作开展以来,在补助资金尚未全部到位的情况下,通过由区属医疗机构先垫付的方式,积极开展新农合的报帐工作,截至今年4月底,全区农民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补偿的门诊人次2279人,实际补偿费用54756.25元;住院人次1873人,统筹实际补偿费用618809.66元。补偿金额共计673565.91元。五.亲民惠民,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暖民心为了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区卫生局围绕民生福祉,坚持实事求是,突出实效的原则,准确把握群众医疗健康利益诉求的重点,始终把群众切身的医疗保障问题作为检验行动成败的关键,整合资源和力量,落实资金和政策,务实开展“亲民惠民医疗保障行动”,若干举措为群众带来实效:

(一)加快乡镇卫生院国债项目建设,着力改善农村基层医疗环境。争取国债项目支持加快乡镇卫生院建设,20__年计划完成8个乡镇卫生院建设,规划床位136张,标准配置业务用房7810平方米,新增业务用地面积3000平方米。(二)加快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实现小病就近就地就医。结合新农村村级阵地建设,在20__年已建成45个规范化村卫生站的基础上,20__年计划建成85个规范化村卫生站,完成设备投入17万元。逐步实现“小病不出村”的目标。(三)开展“送医送药到农家”活动,变“三下乡”为常下乡。全年计划开展“送医送药到农家”活动2次以上。春节前后,在区委宣传部的组织下,区卫生局组织医疗专家和技术骨干分别深入菜坝、南广、李庄和思坡等4个乡镇开展“三下乡”活动,发放医疗卫生知识宣传单5万份,义诊群众600人,接受群众咨询800人次。(四)大力开展医疗扶贫工作,切实关心弱势群体。20__年在全区全面推行“三免一减一救助”的医疗扶贫工作。具体做法是对城乡低保户、五保户和特困对象患病治疗享受门诊免挂号费、门诊检查费减收20、住院治疗减收50的床位费、住院期间的费用除药费外减收20、城乡低保户和特困群众患“十大重大疾病”住院支出500元以上的可以申请最高可达20__元的救助。今年以来,已对146名城市困难患者和87名农村困难患者开展医疗扶贫,资助参加新农合11069人,救助大病医疗87人,人均大病医疗救助金达1000元,医疗扶贫总支出资金达109544.44万元。(五)加快卫生人才建设,提高医疗技术含量。严格实施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准入机制,提升整体医疗技术水平,20__年医疗卫生单位事业人员计划公开招聘和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10名以上,目前各医疗机构已上报拟招收岗位人员共27名,已上报区编办待批。为科学规划医疗人才引进工作,目前完成《区卫生系统人才引进方案》草案,已上报待批。(六)是加强区级医疗机构建设,巩固城乡卫生体系中坚力量。区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建设正在抓紧进行,住院部改造方案和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已被上级升级命名为“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进一步加强市第二中医院、市中医专科医院中医工作,做大做强我区中医事业。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篇4

[摘 要]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关键是在二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内在的互动发展机制,以乡村旅游推动城乡统筹目标的实现,以城乡统筹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本文分析了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互动发展机制的内涵及特点,并提出了两者互动发展的机制模型。

[关键词]乡村旅游 城乡统筹 互动发展机制

一、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互动发展机制的内涵及特点

所谓互动发展机制,是指在各自内部因素协调的条件下,双方之间相互开放、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并形成保持和推动这种状态和过程健康运行的机制。根据乡村旅游发展的延展性和城乡统筹的特点,本文所强调的“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互动发展机制”主要是指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互动发展系统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及其功能。根据动力系统理论的观点,本文认为可以把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看作一个系统,不仅要求各个系统内部的各要素之间必须保持协调,而且要求两个系统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协调与稳定,这个系统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乡村旅游、城乡统筹本身作为一个系统,其各自内部的多个要素、多种关系必须保持协调。城乡统筹中的城乡关系、人口规模、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等应保持协调;乡村旅游发展的客源市场、发展规模、产品结构、服务设施、接待水平等应保持协调。

第二,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之间必须形成一种相互依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乡村旅游应该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良好载体和有效途径;而城乡统筹要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可靠经济支柱。

第三,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之间必须有一种内在的互动联系机制,如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机制、土地流转机制、资金融通机制、利益调节机制等,以保证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双方的紧密结合,从而使双方之间形成统筹兼顾、相互激发、互惠互利的统一体。

第四,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的互动是一种动态的互动。在互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双方的发展速度或规模不一致、不协调的状况,从而影响双方原有的互动发展,但这种暂时的不协调或不断出现的不协调又为双方的协调发展找出了新的差距,提出了新的要求,开辟了新的途径,从而成为双方协调互动的推力,使双方在新的互动条件下获得新的协调发展,并推动整体跃升。

第五,乡村旅游和城乡统筹这两个系统既不是孤立的系统,也不是封闭的系统,而是开放的系统。因为它们之间既有物质的交换,又有信息的交流,即存在着要素的互动。要提高双方互动发展的质量和规模,它们之间要素互动(流动)在方向、速度、数量上必须保持协调。

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的互动发展,其目的在于通过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的协调互动,打破行政区划、城乡分割以及地区封锁等,促进各经济要素的合理流动与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平稳、较快发展。

二、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互动发展的机制模型

对乡村旅游来说,它是一个由需求者(旅游消费者)、供给者(乡村社区、农民)、支持者(政府、行业协会、组织)、媒介(市场)等多个利益诉求主体所构成的经济系统,各利益诉求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所引发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源泉。而对于城乡统筹来说,它是一个由城与乡的共生单元所构成的共生系统,各个要素在系统内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是增强城乡关联度、促进城乡良性互动发展的重要保证。但无论是对于乡村旅游,还是城乡统筹来说,在系统发展的过程中,各利益诉求主体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磨擦,即通常所说的“利益不均衡”问题,如何有效协调和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中所共同面临的难题和挑战。只有理性地、有效地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保持城乡统筹内部各要素的协调,有效发挥乡村旅游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生态环境和协调城乡一体化发展等综合功能,从而有力促进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的良性互动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基于此,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的互动发展,既要找到着力解决城乡统筹发展中所面临问题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又要从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找到支持城乡统筹中发展乡村旅游的动力源。通过城乡统筹的发展为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政策引向和制度保障,而乡村旅游的发展则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支持。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结合我国乡村现状、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以及农村发展旅游业的可行性研究等,本文认为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的互动发展机制模型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图1 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的互动发展机制

1.乡村旅游对城乡统筹的推动机制

乡村旅游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的新渠道,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新载体,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形式,无疑是解决城乡统筹的有效途径。因此,要从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来自需求者的影响力、来自供给者的吸引力、来自媒介的拉动力和来自支持者的推动力,建立乡村旅游对城乡统筹的推动机制。发展乡村旅游,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而且有利于带动乡村的人流、物流与信息流的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村环境,从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文化、产业和生态的融合(见图2)。

图2 乡村旅游对城乡统筹的推动机制

(1)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经济融合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篇5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党的xx大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提出的一个重大发展思路和战略举措。实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战略,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五个统筹”的关键,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我国在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经济的高速增长后,已经进入了需要通盘考虑调整城乡经济社会关系的新阶段。从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矛盾来看,中国社会向城乡交融的一体化方向发展的前提和条件都已经成熟。因此,正视中国经济社会中客观存在的二元结构,并通过统筹的方式协调和处理城乡关系,解决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是新世纪发展中作为农业大国应有的、正确的战略选择。 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和现实意义 城乡统筹是个新的发展理念,说到底就是在新的发展时期,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其实质就是消除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城乡社会一体化发展。现在突出地提出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发展进程中实际存在的城乡关系不够协调的问题。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对推进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从历史发展来看,统筹城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速工业化进程,我国实行的是排斥市场经济的重工轻农的工业化发展战略,通过计划经济的高度集中使资源配置到工业和城市,形成了“城乡差距发展战略”、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和“以农补工”、“以乡养城”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随着农业的积累不断向工业流入,工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农业部门的相对收入低于非农部门,工农收入差距扩大,农民成为相对贫困的社会阶层。这种发展模式推动了工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但也隐藏着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和“三农”问题逐步恶化的危机,而且已经影响到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三农”问题是我国最根本的问题,“三农”问题解决了,我国的全面繁荣和稳定就有了根本性的保障。所以,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依靠统筹城乡的协调发展来解决这个根本性的问题。 从当前社会来看,统筹城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的根本性指针,在科学发展观“五大统筹”中,统筹城乡位居其首。城乡关系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关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必须抓住城乡统筹这个重点,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综合起来研究。必须消除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些制度性,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应致力于逐步取消城乡间的种种不平等待遇,使城乡居民和各类经济主体都能享受公平的国民待遇;逐步打破城乡界限,提高城市化水平和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和效益;逐步改变城乡分割、各自发展的模式,走以城带乡、城乡互促的发展路子;逐步缩小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充分利用市场和政府的双重调控机制,按照比较优势和比较成本配置资源,促进城乡协调,实现共同繁荣和进步。 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制约因素 改革开发20多年来,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扎实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城乡面貌大为改观,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总体上看,城乡二元分割的局面并未根本转变,一些制约因素依然存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最根本的是要解决“三农”问题。从当前看,制约“三农”问题的两个基本矛盾,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以我们富阳市高桥镇的实际情况为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基础条件和薄弱环节: (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高桥是富阳市的经济强镇,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XX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2亿元,在全国2万多个乡镇中的排名也上升到223位。但从局部来看,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还相当突出,我镇经济主要集中于320国道沿线和集镇周边,位于老新义的杜墓片、千家片、双浒片、坑西片等西北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集体经济比较薄弱。 (二)、产业结构调整有所突破,但成效不够明显。高桥镇通过建立工业功能区,促进了工业发展的新突破;通过扶持开发农业,效益农业格局初显;通过小城镇建设,第三产业有所发展。但是,总体来讲,三大产业调整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工业区整合步伐不快,产出效率不高,外向度低;效益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优势不突出;三产比重过低,商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三)社会事业发展较快,但资源分配不尽合理。近年来,高桥镇通过开展教育创强、东海明珠、全民健身、有线网三级改造等工程,促进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但与城镇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公共卫生设施不完善;教育资源力量比较单薄;农村卫生院普遍设备落后;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尚未建立长效机制。 (四)基础设施建设大步推进,但与经济社会发展尚有距离。近年来,高桥镇通过实施康庄大道工程,高桦线、高泰线向西、北纵深推进,村级主干道基本得到硬化;通过电网改造,使农村实现了同电同价;通过实施“百千工程”,使农村面貌不断改观。但同城镇相比,大部分农村“脏、乱、差”现象仍比较突出,村庄布局不够合理;部分山区农村公路等级低,公交网络不完善,“出行难”依然存在;水、气等基础设施的辐射力不够强,无法共享城市公共服务功能。 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路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必须跳出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局限,反弹琵琶,跳出“三农”来解决“三农”,积极寻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径。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加大反哺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努力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依托城镇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只有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传统体制,逐步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财政、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城乡规划、基础设施等制度,才能顺利推进城镇化,农民增收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农村社会进步才会有可靠的依托。应当说,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解决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运行的重大举措。要推进城镇化,首先就要以规划为龙头,树立“大规划”新理念,科学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要根据地方实际,体现地方特色,从更高的层面、更宽的视野以及城乡间的内在联系来考虑城乡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要素布局和人口布局,实现城乡资源的高效利用。就高桥而言,必须按照“东延、南联、西扩、北接”的战略布局,大力实施“一街二路八点”工程,加快集镇周边八个村的规划编制,全力打造“八星拱月”格局。其次,要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城镇化步伐。要培植城镇产业,加快城镇建设步伐,以城镇的繁荣促进整个农村的繁荣。再次,要以文明生态村建设活动为抓手,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大力实施“百千工程”、“生态村”、“文明村”建设,开展村庄布局调整,推进农村村庄整治和空心村改造,通过试点引路,渐次推进,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 (二)依托工业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农村是否发展、农民是否富裕,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工业化的发展水平,只有工业这个龙头发展起来了,才能有效带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工业化是产业集聚升级的主导力量,是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动力。首先,要用创新的理念推进工业升级裂变。要运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是高桥经济的重中之重,要根据高桥特色,促进工业功能区和特色块状经济的齐头并进。工业功能区块要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质量服务的思路,加快改造、提升、整合和创新步伐,全力打造橡胶、通讯、轻纺、化工、机械五大支柱产业。特色经济区块立足现有的产业和资源优势,倾力培育“五大基地”, 即建立一个杭州蚕种基地、完善一个农业观光基地、扶持一个毛笔基地、发展一个弹簧基地、培植一个锅炉配件基地,以加快西北部农村的发展步伐。第二,要用工业的理念推进农业升级裂变。要用企业化的工业基本模式大幅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注重云森农业观光园、千禧园艺场等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延伸农村产业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和高效化。第三,用“工贸结合”的理念推进第三产业升级裂变。逐步建立以集体服务组织为基础,农民自办服务为主体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加快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规模化、一体化和外向化,逐步形成连接城乡、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经营规范、服务优质的商品流通体系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三)依托市场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不仅要充分尊重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还要充分尊重农民的公民权利;不仅要靠农业发展生产力,还要调动城市资源支援农业;不仅城市要成为先进社区,农村也要成为先进社区。在国民收入分配、要素资源配置、经济建设安排等方面都应当有利于发展农业、支持农民、富裕农村,应当有利于协调城乡关系而不是扩大社会不公。农民问题,关键是怎么样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如何解决农民就业问题?首先,要围绕城市消费热点,大力开拓城市市场。帮助农民树立市场意识,引导他们自觉进入市场、瞄准市场需求发展市场需要的绿色无公害名优特产品。其次,要围绕“三农”消费需求,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农民是全国最大的消费群体。但当前农村消费的市场化程度很低,我们应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购买力的同时,创造良好消费环境,抓住拉动消费需求这个关键,积极开拓农副产品市场和农村消费品市场,刺激农村消费需求。积极引导农民增强消费倾向,把农村的潜在市场变为现实市场。增加农村销售服务网点,建立健全农村市场营销体系。 (四)依托社会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在推进农村“三化”建设过程中,只有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让利于民”的原则,才能在实践中把中央的有关“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落到实处,才能做到切实维护好农民合法权益,减轻农民负担,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坚实基础。农村问题,当前重点是在政治上解决好农村的社会管理体制,以及在社会发展方面解决好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优化整合农村各类社会事业资源,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深入实施科教兴镇战略,调整学校布局,大力实施中学“二并一”和小学“六并一”工程。继续推进农村“东海明珠工程”和“五个一”工程,加强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推进有线广播电视升级改造。继续办好农民体育运动会,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不断深化卫生改革,加强农村卫生服务,构建新型城乡卫生网络。继续以创“文明乡镇”为载体,努力提升城乡文明水平。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篇6

摘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技术的进步,农业结构的调整,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步伐。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备受热议的话题,更好地调整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得“三化”实现协调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内在机制;相互关系

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工业和城镇化的发展进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反哺农业,促进农业的现代化。伴随着我国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以及对工业投入力度的加大,我国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工业发展逐渐进步。经济发展离不开工业的进步,工业的发展与进步也是一个国家国力增强的重要表现。工业化的发展进步,一定程度上有力地促进了城镇化发展。我国总体工业发展起来,城乡工业随着也将呈现进步,这就带动了城镇化的发展,促进农村人口的转移,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转变,最终带动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城乡的总体发展。

城镇化是我国发展城乡经济的重要举措,推进城镇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使得我国城乡经济不断协调发展。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一定程度上同样带动着工业化的发展,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城镇化使得农村人口不断转移,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拉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的转移,以及农村经济转型是城镇化进程中带来的积极方面,推动着我国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村技术进步。因而,城镇化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进步的重要举措。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新型之路,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农村经济发展相对城市较为落后,而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加大农村经济发展的转变,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进一步调整、完善农村经济结构,使得农村走向现代化之路,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进步的重要选择。此外,农业经济发展起来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农业现代化需要工业的力量,这就推动着工业的不断完善,农业的现代化也同时推动着城镇化的发展。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不断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是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明显特征,有利于缩小工农差别,缩小城乡差距,进一步促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

二、三者之间相互关系分析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因此,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必须高度重视推进农业现代化,并以此保障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入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一步加大了经济建设投入力度,对于工业和农业发展,提出了相应措施,进一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稳步提高。随着经济的不断完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逐渐带动着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与进步,三者之间不断促进,相互带动、相互影响,对我国的总体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三者协调促进,不断互相发展。以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农业的现代化,而农业的现代化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总体上得到增长,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农业现代化带动了产业结构的相应调整,农业技术得到发展,推动着城镇化的进程。反之,城镇化的发展成就与影响,也推动着农业现代化,激发着农村技术水平的提高,拉动了农业经济增长。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进一步完善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以其中一个方面带动其他方面,是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举措。把握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有效地分析我国的经济形势,并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仅仅发展其一,而忽视了其他领域的发展,会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出现相应的经济问题。协调“三化”发展,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三化”协调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四化同步发展的战略。党的十八大注重我国经济建设改革,对这四化发展予以高度重视,通过相应政策,逐渐促进我国经济同步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四化”在互动中实现同步,在互动中实现协调,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进一步强化促进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顺应经济发展的态势。在不同的时期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实现“三化”的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进一步提高“三化”的有效机制,是发展我国农业经济、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国家长期致力于农业经济建设,而自从我们走上了农业现代化之路,我国的农村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农村技术进步以及农民生活水平总体提高,并逐渐迈入城镇化。

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并提出了完善市场体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等的相关政策。

我国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急需我们发展农业现代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进步,推动农业进一步提高。以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进一步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增长速度,逐渐实现城乡一体化战略。逐步实现“三化”的有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展城乡一体化战略,不断促进我国经济稳步、有序发展。我国的相关政策,也是不断地基于城乡的经济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战略,不断完善城乡发展的协调性。

完善“三化”的协调发展,进一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断顺应经济发展形势,提出实施相应政策,使得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能够稳步、有序地发展。加快推进城乡发展的一体化战略,促进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以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或者以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等的方式,都是我国产业结构相互促进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不断完善三者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其协调性,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由此可见,我国的经济发展政策在逐步完善,协调“三化”的发展,是我们所重视的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不断完善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或者以农业现代化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城乡经济共同发展,促进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拉动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协调发展。不断顺应经济发展形势,提出配套的相应措施与相关政策,促进我国“三化”的协调、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龙东平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及类型[J].地理学报,2014(02).

[2]韩长赋.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实现“三化”同步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 2011.

[3]钱津.中国农业必须走现代化之路[J].贵州社会科学,2010.

[4]惠国琴.农业现代化:模式之争与路径整合[J].学习与探索,2014.

[5]曹小柯.同步推进三化的思考[J].农村工作通讯,2010.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篇7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经济发展 城镇

党的十指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一、城乡一体化概念及研究内容

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

城乡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为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如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是我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是我们一直关注度较高的民生问题。城乡在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调整城乡差距的发展,实现一体化战略是一漫长的过程。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更需要人民的共同努力。

城乡一体化研究的内容主要着重在于城乡总体发展,城市的工业发展,以先进的技术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工业和农业,以及城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领域,以工业促进农业,工业与农业相互促进的战略。加强城乡之间的交流与写作,使得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合理布局,从而产生最佳的经济效益。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使得城乡共同发展,经济共同增长。

二、城乡发展的现状分析

城乡发展的现状,最明显的就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城乡经济、文化、社会、教育等的各个方面的差距,以及对于居民收入水平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我国城乡发展所产生的差距,是历史长期以来发展所影响的,经济区域发展较为先进的地方,经济与文化等的各个方面都较为先进。城市发展较为迅速,居民整体素质以及城市的经济增长都较为迅速,家庭教育也要优于农村。而对于农村来说,农村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就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村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居民整体收入水平要低于城市人口。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尊重和保障农户生产经营的主题地位,同时强调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实现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充分激发农业生产潜能,并对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提出了新的改革思路。

城乡发展存在着差距,无论是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其他方面,都是城乡发展存在差距的明显表现。我国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就是要兼顾城乡发展,使得城乡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均衡发展,使得城乡共同进步。贫富差距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长期影响着我国城乡的共同发展。

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提高农村整体的增长,更需要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长期的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农村,需要适度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相应的二、三产业,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的总体增长。

三、影响城乡一体化因素分析

城乡一体化战略是我国一直关注的问题,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是哪些因素不利于一体化的进程。

(一)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不利于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结构体制。城乡二元结构,呈现出了城乡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城乡发展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模式。城市发展较为迅速,而对于农村来说,农村经济的发展较为缓慢,与城市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最后,表现为城乡差距拉大,城乡发展不协调,尤为农村人民生活水平有待提高。

城市与农村的二元结构,是长期的历史发展以及现实原因造成的,都是影响城乡一体化的因素。城乡二元结构不利于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城乡一体化实现的是城市与农村协调同步发展,但是在长期发展以来,城乡一体化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更多的实践与政策来协调城乡发展。

(二)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城市的经济发展,较多的是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而相对于农村来说,农村的经济发展则注重第一产业的发展,长期的农业经济使得农村整体经济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与农村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协调发展,以工业化带动农业化的发展,以城市的发展进步带动农村的发展进步。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中五个统筹(统筹区域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要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其中的一项内容。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表现,是带动我国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市和农村发展所存在的差异性的表现。

(三)城市与农村产业结构存在差异

城市的产业结构较为多样化,以工业和第三产业等的发展为依托,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进步。而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村则长期是以第一产业的农业发展为主,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村的经济发展长期致力于农业的发展,而对于农业技术的投入力度还应增强,不断提高农业技术进步,发展现代化农业,不断创新农业经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和结构调整,形成城市与农村相互促进、农业与工业联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格局。

完善城乡一体化,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政策上投入较大的方面,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优化资源配置,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统筹城乡发展,发展城乡一体化,同样也是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有力举措。三农问题,是我国一直关注的民生问题。不断顺应城乡发展的时代特征,落实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最终促进我国城乡发展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永岳.我国城乡一体化面临的问题与发展思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

[2]杨荣南.城乡一体化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城市研究,1997.

[3]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4.

[4]陆学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结构分析与实现路径[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1,(06).

[5]潘永江.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城乡一体化发展[J].现代经济探讨,2001,(01).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篇8

论文关键词 统筹城乡发展 内涵 途径 战略

目前,我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较大,广大农村地区依然发展滞后。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确保到二零二零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建成全面的、高水平的、发展均衡的小康社会就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从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一、城乡发展失衡及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

城乡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然而,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和当今发展中国家的现实都证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是社会经济进步的必然要求。建国初期,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为了巩固新生政权,我国效仿苏联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形成农业服务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国家偏向政策,从而城乡二元体制和以工业化为特征的城市经济与以传统农业为特征的农村经济并存、对立。另外,国家为积累工业化所需的资本,长期维持了能源原材料产品和农产品的低价格,使农村发展受到抑制。

这种城乡二元结构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对于我国现代工业基础的建立,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城市化进程,带动全国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实现我国工业化初期的资本积累,快速建立完整独立的民族工业体系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由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城乡发展严重失衡所暴露出来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城乡差距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还体现在社会进步、公共福利、劳动就业等许多方面,即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农村居民占有的社会资源较少,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公共服务。广大农村地区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农民收入较少,由此导致农村居民社会地位和各方面权益的不平等的国民待遇。

在我国经济具有相当基础之后,国家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是破除制约我国经济发展障碍的必要举措。统筹城乡发展可以解决发展进程中实际存在的城乡关系不协调问题,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放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中来考虑,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推动整体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作用。

二、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内涵

在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里,五个“统筹”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提出来。5个“统筹”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五大“统筹”战略中,统筹城乡发展居于首位,因为统筹城乡协调是关系中国现代化前途的重大问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质上就是党和国家在谋划城乡关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时,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问题放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通盘考虑,紧紧把握城乡一元发展观,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及其相应的制度和政策安排,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联系综合起来考虑,统筹安排,统筹解决,具体做法是构建城市和农村相互兼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互利共赢的平台,建立包括广大农村地区在内的高水平、更全面、更均衡的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和理念是要实现真正的城乡机会平等,消除制度歧视成本,增加农民受益。当然,实现机会平等并不等于不顾现实的强制实现城乡各项制度和政策的统一,而是要根据我国国情和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着力解决发展进程中实际存在的城乡关系不协调的问题,促进传统二元结构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和谐平等的城乡关系,实现城乡一体化。

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1)消除城乡一体化的体制障碍,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确保城市公民与农村公民政治权利、社会体位的平等。(2)实现城乡经济效益的协同,统筹城乡产业政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可以利用产业政策的诱导作用,让城市工业和农村工业根据自身资源要素禀赋等条件,着重发展自己具有比较优势和可以互补的产业,并且实行城乡统一的金融政策,保证村镇企业资金供给充足。(3)实现城乡空间整合,调整与优化我国城乡空间结构,合理利用城乡空间,发挥各自优势,互补互动、分工协作。(4)统筹城乡生态文明发展,建立城乡统一的生态环境系统,促进乡村生态环境与城市生态环境的融合。

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途径与战略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问题是新时期我国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统筹城乡发展的目的是要使农民增收,改善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因而,解决“三农”问题就成为转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关键,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的实质。“三农”问题是关于中国农村、农业、农民实际存在的问题,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只有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逐步实现,才能根本解决“三农”问题,也就是说通过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实现大量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逐步转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到国民经济发展和全国统一的市场化轨道上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途径:

第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要以制度创新为主,实现城乡平等。对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问题,各级政府要从更高层次、更广阔的视野提出统筹城乡的战略、对策。统筹城乡就是使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与城市居民享有平等的权利与机会,如果政府能够从制度供给方面消除现行制度、体制对农村的歧视,为城乡一体化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那么这种通过制度创新实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将是很有效率做法。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是十分艰巨而又复杂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稳扎稳打,不可急功近利。

第二,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和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充分发挥大中小城市的聚集和带动作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强城镇化建设。因为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带和推动力量,城市要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更大的作用,只有人口和社会经济等各方面资源向城镇聚集,城市发展才能为整个社会经济长远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因而,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要途径和重要载体,县域经济是连接城市经济和乡村经济的纽带,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是城乡矛盾的表征和体现。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增长点,对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和竞争力提升将成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

上一篇:法制宣传制度范文 下一篇:新媒体宣传管理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