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促进探究

时间:2022-09-27 02:37:56

师生互动,促进探究

在实验教学中,探究任务的完成,不光需要教师合理的指导,更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动手动脑。以往自然课的实验教学通常是教师讲述或演示某项实验的具体做法,而后组织学生完成此项实验。这样,学生明显处于被动地位,师生之间缺乏良性互动,虽然形式上有问有答,也在“师生互动”,也能完成某些实验目标,但却很难完成探究任务。

新课标明确了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探究从一种学习方式上升为课程目标,正是这门学科课改的最大亮点和课改专家们的高明乃至伟大之处,也是新课改对学科性质的准确把握和阐发,还是《自然》更名为《科学》的真正意义所在。

科学课不光要求学科学,更要求科学地学,而良性的师生互动就是一种科学地学,进而促进探究任务的完成。

下面结合苏教版《蜡烛的变化》一课,略述一下师生互动如何促进探究任务的完成,不当和谬误之处,恳请大家批评与指正,以求博采众长,更好的服务课堂。

教参所列出的《蜡烛的变化》一课的教学目标为:

1、能从熔化和燃烧的现象中,发现两种变化的主要特点。

2、能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3、知道物质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教学重点为: 通过蜡烛熔化和燃烧的实验,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

教学难点为: 寻找证据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

为完成以上探究任务,我设想师生应有如下的平等互动过程:

一、课前互动

教师可在提前一周左右,提出观察任务:

1、从今天起,我和大家每天用一点时间在各自家中,点燃一支蜡烛,再将另外一截蜡烛放在家中较热的地方,每天观察一会儿,把各自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千万要注意用火安全啊!

2、我和大家从所看到的现象中,提出各自的问题并记录下来,比一比谁提的问题多。

3、对所看到的现象,试做出自己的解释,并记录下来,好吗?

4、希望你在上《蜡烛的变化》前1-2天,交来自己的课前作业。

教师以师生平等的观念,用难易适度的问题引导学生与教师互动。这样既可帮助我们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情况,提高课堂的针对性,又可让学生提前预习,适时进入状态,更可为学生预设足够的观察、思考、提问的时间。

应该强调的是,实现课前互动,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需要学校、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

二、课中互动

1、师生交流

教师就学生完成课前互动情况进行汇报,表扬学生亮点,归纳学生疑点,提出探究要点。

2、熔化与燃烧

指导学生分组依次做下面两个实验:

(1)加热烛块

(2)瓷碗变黑

观察比较,提出问题:熔化与燃烧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3、作出猜想

学生认识到了两种变化的不同后,试让学生解释,教师不要急于表达自己已知的“答案”。

4、解开悬念

教师演示:将一只内壁事先沾有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烛焰上方,过一会儿让学生看到杯壁渐白。

问:你也想让杯壁变白吗?(提供相关材料让学生实验探究)

这样,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也是为了进一步积累物质变化的证据。

在学生实验无法见效,产生疑问,并向教师表达后,教师再给他们提供两种“水”,即水与清石灰水,助学生实验成功后,面对学生的重重疑问,教师再揭开谜底。

5、独立探究

(1)教师提供结构性材料。(见教材及教参)

(2)强调注意事项及安全。

(3)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教师适时稍作点拨。

6、积累证据

教材在编排顺序上似值得商榷,可先不概括物质变化的种类,而应先列举学生的实验项目,以便学生多做实验累积足够的证据,作出较全面合理而非以偏概全的归纳与总结,以免犯“孤证不立”之忌,也为摆脱“先扣帽子后罗织”的历史藩篱的纠结。

7、思考与结论

有了足够的信息,学生自会从中归纳与总结出物质的两类变化,可谓水到渠成。虽然他们的表述不专业,没有术语化,但这完全符合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和规律,人类从蒙昧中走到如今,不正是这样的吗?课标实施建议中不是明确指出低估儿童学习科学的潜能比高估更可怕吗? 再者,教师既然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还需担心他们不会主动参看前人的研究成果吗?何况教材中还有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表述呢!

结论的取得,应建立在学生足量实验与对所得证据的充分思考之上,即使这个结论不够全面或有所偏差,教师也不应急于把相关概念灌输给学生,而应相信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定会逐步总结完善。教师切忌将自己作为“传授者”,凌驾于学生科学探究的大道上,用所谓标准或唯一“答案”而非学生探究结果,否认他们质疑与探索的天性与热情。教师不应摆出“我所传授”的姿态,而应该做好“助你成功”的互动。

8、表达与交流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更应将教室主导为学室,将课堂主导为学堂,将讲台主导为学台,让学生大胆与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发现与成果,相互交流、学习与提高,这也是对学生科学探究的有效激励。教师始终应是学生探究条件的提供者,学习秩序的引导者,各种互动关系的协调者和维持者。

三、课后互动

学以致用,教师在课后也应与学生保持相关话题,共同探讨或解释生活中的类似问题,且鼓励学生之间相互研讨,适时与教师和家长交流。

以上所述,难免偏颇肤浅,请各位同仁多多指教,助我提高,鞠躬以谢!

上一篇:城市小学生劳动教育初探 下一篇:把握化学新课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