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活动准则范文

时间:2024-01-15 16:49:19

质量管理活动准则

质量管理活动准则篇1

内部审计活动处于各种不同的和文化环境中,设立在各个目的、范围和结构不同的组织之内,由组织内部或外部的人员来执行。在这千差万别的环境中要完成内部审计师的职责,最根本的是要遵守《内部审计职业实务准则》(以下简称《准则》)

本《准则》的宗旨是:

1、尽可能阐明内部审计的基本原理。

2、为内部审计增加价值的活动在最大范围内实行和推广提供一个框架。

3、为内部审计的执行建立一个可以考量的标准。

4、促使改进组织的动作。

本《准则》由《品质准则》(Attribute Standards)(1000系列),《执行准则》(Pveformance Standards)(2000系列)和《履约准则》(Lmplementation Standards)(nnnn.Xn)组成。《品质准则》阐述组织和个人执行的内部审计活动的特征。《执行准则》描述内部审计活动的性质并提供可以考量的标准。《品质准则》和《执行准则》用于内部审计服务的一般准则。《履约准则》是用于特殊类型的约定审计业务的品质准则和执行准则(如,遵循性审计、舞弊调查、控制自评的策划等)。[《履约准则》尚在制定中,公布后再译出。译者。]

《品质准则》和《执行准则》各为一套,而《履约准则》将有多套,即每一主要类型的内部审计活动都有有一套准则。现已制定的《保证服务履约准则》(在本准则编号的后面,以“A”表示,例如,1130.A1)和《咨询服务履约准则》(在本准则编号后面对“C”表示,例如,nnnn.C1)。

本《准则》是《职业实务准则》框架的一部分。这个框架由指南核心工作组拟定,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理事会于1999年6月批准。这个框架包括了《内部审计定义》、《道德准则》、《职业实务准则》和其他指南,指南核心工作组提议用新形式对其重新编排,并在核心工作组的报告《放眼未来》中提出了新形式的建议。

《词汇表》对本《准则》所使用的术语作了注释。

内部审计准则委员会在本《准则》制定的过程中曾广泛地征求意见。为便于公众评议,先前曾发布了国际性征求意见稿,对一些要点征求了专家或与有相关利益的各方进行磋商。准则开始是一个不断的过程。本准则委员会欢迎协会成员和有兴趣的人士参与,对需要制定的新准则或需要修订的现行准则提出建议。

建议请寄: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

高级技术委员会

美特兰大街249号

阿乐塔蒙特?斯普林斯,佛罗时达州32701美国

E-mail:standards@theiia.org

本《准则》在实务中如何贯彻,可参阅专业实务部发表的附加指南——《实务忠告》。

本准则将于2002年1月1日起生效,鼓励提前采用。

品质准则1000——宗旨、权力和职责

内部审计活动的宗旨、权力和职责在内部审计章程中规定。章程应与本《准则》一致,并经董事会批准。

1100——独立性和客观性

内部审计活动应具有独立性,内部审计师在执行他们的工作时应该是客观的。

1110——组织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主任应向组织中主管内部审计活动的领导报告工作。

1110.A1——内部审计活动在确定审计范围、执行审计工作和报告审计结果时,应不受干扰。

1120——内部审计师的客观性

内部审计师应保持无偏见、不偏不倚的态度并回避有利益冲突的情事。

1130——对独立性和客观生的损害

如是独立性或客观性实质上或形式上遭到损害,应该恰如其分地披露损害的详情。该项披露的性质应依损害的性质而定。

1130.A1——内部审计师应该避免去评估他们以前承担过责任的业务。如果审计师为他在一年前曾负责过的活动提供保证服务,就足以推定其客观性受到损害。

1130.A2——如果保证是评估内部审计主任本人的责任,应由外部人员来执行。

1200——熟练性和应有职业谨慎

应以熟练和应有职业谨慎去执行审计约定(ENGAGEMENT)

1210——熟练性

内部审计师应该拥有执行职责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胜任能力。内部审计部门(INTERNAL AUDIT ACTIVITY COLLECTIVELY)应该拥有或取得执行职责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胜任能力。

1210.A1——如果内部审计人员缺乏执行全部或部分约定所需的知识、技能或胜任能力,审计主任必须给予足够的指引和帮助。

1210.A2——内部审计师应该有识别舞弊迹象的足够知识。但不期望他们具有专职调查舞弊人员所具有有专门知识。

1220——应有的职业谨慎

内部审计师应具有所期望的谨慎和技能。但应有的职业谨慎并非指不出差错。

1220.A1——内部审计师运用应有职业谨慎时应考虑以下:

1、完成约定任务所需的审计范围;

2、在资料具有相对复杂性、实质性或重要性时,对保证程序的要求;

3、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过程的恰当性及其效果;

4、资料出现重大错误、不规范或零乱的可能性;

5、相关保证活动的成本效益。

1220.A2——内部审计师应对目标、经营或资源造成的

的重要风险保持警惕。然而,这仅仅是一个保证程序,即便执行了应有的职业谨慎,也不能保证识别出全部重要风险。

1230——后续职业开发

内部审计师应通过后续职业开发增加其知识、技能和胜任能力。

1300——质量保证和改进方案

内部审计主任必须开发并保持一个质量保证和改进方案。该方案应运用于内部审计活动的所有方面,并能控制内部审计活动的效果;应有助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改进其运作;应能保证内部审计活动与本《准则》和《道德准则》相一致。

1310——质量保证评估两个部分。

内部审计活动应制定一个评估其整体效果的程序,以控制和评估其工作选质量。该程序应包括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两个部分。

1311——内部评估

内部评估应包括:

1、对内部审计活动执行情况的实时检查[ONGOING REVIEWS指事项进行中的检查,亦可译为事中检查或日常检查(译者)].

2、内部审计部门定期进行自我评估或由组织内部具有内部审计实务和《准则》知识的其他人进行定期检查。

1312——外部评估

外部评估应由资格的,独立的人士或由外部组织的检查小组来进行。这种评估至少每5年进行一次。

1320——质量评估报告

内部审计主任应向董事会提交外部评估结果报告。

1330——“品质与《内部审计职业实务准则》一致”。但是,内部审计师发表这一电报声明之前,应在质量保证评估中证明内部审计活动遵循了《准则》才行。

1340——违规的披露

虽然要求内部审计活动充分遵循《道德准则》,但未充分遵循的事也会有的。当未遵循的影响涉及内部审计活动的全部范围或其动作时,须向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披露。

执行准则2000——内部审计活动的管理

内部审计主任应有效地管理内部审计活动,保证它为组织增加价值。

2010——计划

内部审计主任应建立风险导向计划,用以确定内部审计活动的优先次序,该计划应与组织的目的一致辞。

2010.A1——内部审计活动的约定计划应以风险评估为基础,风险评估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制定计划应尊重(Cinsiderde)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的意见。

2020——报告和批准

内部审计主任应报告内部审计活动计划和对资源的需要,请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审查和批准。在计划有重要变动时,亦应报批。内部审计主任还应报告资源不足的影响。

2030——资源管理

内部审计主任应保护内部审计资源对完成已批准的计划是适当的、充分的和配置有效的。

2040——政策和程序

内部审计主任应制定指导内部审计活动的政策和程序。

2050——协调

内部审计主任应与内部和外部提供保证和咨询服务的人员分享信息并协调行动,以保证审计范围适当,将重复减少到最低限度。

2060——向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

内部审计主任应定期向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内部审计活动的宗旨、权力、职责和计划的执行情况。报告应包括,重要风险及其控制、公司管理问题,以及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需要或要求招待的其他问题。

2100——工作性质

内部审计活动应评价和帮助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过程。

2110——风险管理

内部审计活动应帮助组织识别和评价重要的风险暴露,并帮助组织改进风险管理和控制系统。

2110.A1——内部审计活动应监控和评价组织风险管理系统的有效性。

2110.A2——内部审计活动应评价与组织有关的管理、经营和信息系统的风险暴露。应注意:

1、财务和经营信息的可靠和完整;

2、经营的有效性和效率;

3、资产的保护;

4、对、规章和合同的遵循。

2120——控制

内部审计活动应评价控制的有效性和效率,并促使其不断改进,帮助组织保持有效的控制。

2120.A1——依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内部审计活动应就组织的管理、经营和信息系统来评价内部控制的恰当性和有效性。

应包括:

1、财务和经营信息的可靠和完整;

2、经营的有效性和效率;

3、资产的保护;

4、对法律、规章和合同的遵循。

2120.A2——内部审计师应查明经营及其方案所建立的目的和目标的一致程度,以确定经营及其方案的执行情况。

2120.A3——内部审计师应查明经营及其方案的执行结果,与所建立的目的和目标的一致辞程度,以确定经营及其方案的执行情况。

2120.A4——评价控制所需的适当的标准。内部审计师应查明管理层建立的标准是否适用于测定目标和目的完成情况。如果适用,内部审计师在评价工作中应使用这些标准。如果不适用,内部审计师应配合管理层开发适当的评价标准。

2130——管理

内部审计活动应通过对(1)价值和目标的设立和报告;(2)目标的完成和监控;(3)责任的保证;(4)价值的保全等方面的评价和改进,为组织的管理过程效力。

2130.A1——内部审计师应审查经营及其方案,以保证它与组织的价值保持一致。

2200——约定计划

内部审计师应为每项约定制定开发和记录计划。

2201——计划的构思

在制定约定计划时,内部审计师应考虑:

1、该活动的目标及其控制。

2、该活动的重要风险,它的目标、资源和经营,以及如何将风险的潜在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上。

3、该活动的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及控制系统与相关的控制框架或模式的比较。

4、对该活动的风险管理和控制系统进行重大改进的可能性。

2210——约定目标约定目标应与所审活动的风险、控制和管理过程联系起来考虑。

2210.A1——内部审计师制定约定计划时,应查明所审活动的风险,并对其进行适当的评价。约定目标应反映风险评价的结果。

2210.A2——内部审计师在开发约定目标时,应考虑存在重大错误、资料不规范、未遵循准则和其他暴露的可能性。

2220——约定范围

所设定的范围应充分满足约定目标的需要。

2220.A1——设定约定范围应考虑相关系统、记录、人员和物质财产。在第三方控制下的也应包括在内。

2230——约定资源分配

内部审计师应确定完成约定目标所需的适当资源。应依据对每项约定的性质、复杂程序、时间限制和资源可用性的估计来配备工作人员。

2240——约定工作方案

内部审计师应开发完成约定目标的工作方案,并作成记录。

2240.A1——工作方案应拟定在约定期间识别、、评价和记录足够的信息。

2310——识别信息内部审计师应识别对完成的约定目标来说是足够的、可靠的、相关的和有用的信息。

2320——分析和评价

内部审计师的结论和约定结果应建立在恰当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

2330——记录信息

内部审计师应记录支持其结论和约定结果的相关信息。

2330.A1——内部审计主任应严格控制约定记录。内部审计主任只有在事先得到高级管理层的批准和(或)法律顾问的同总,方可对外提供这些记录。

2331.A2——内部审计主任必须开发保存约定记录的制度。这些制度应与该组织的指南以及所有相关规章或其他要求相一致。

2340——约定的监督

约定必须得到恰当的监督,以保证完成目标、工作质量通讯人员的开发利用。

2400——报告结果

内部审计师应及时招待约定结果。

2410——招待的标准

报告应包括约定的目标和范围,恰当的结论、建议和活动计划。

2410.A1——最终结果报告就恰如其分,应包括审计师的全部意见。

2410.A2——约定报告应声明执行符合要求。

2420——报告的质量

报告应准确、客观、清楚、简明、有建设性和及时。

2421——错误和疏忽

如果最终报告有重要的错误或疏忽,内部审计主任应向所有曾接受过报告的人员送交更正的资料。

2430——对约定未遵循《准则》的披露

个别是约定未遵循《准则》应在结果报告予以披露:

1、未完全遵循《准则》的项目;

2、未遵循《准则》的理由;

3、未遵循《准则》带来的影响。

2440——通报结果

内部审计主任应将结果通报给适当的对象。

2440.A1——内部审计主任有责任向能够保证对其结果给予适当重视的对象报告最终结果。

2500——监控进展

内部审计主任应建立和保持一个系统,以便监控管理层对已通报的结果的反应。

2500.A1——内部审计主任应建立一个后继程序。来监控各保证管理措施能有效履行;或高级管理层虽已接到结果报告,但没有采取行动的风险。

质量管理活动准则篇2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实施维护

一、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所谓质量管理体系,是指为实施质量管理,并使其实现和达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便以最好、最实际的方式来促进实验室和检测机构的工作人员、设备及信息的协调活动,以保证检测精确性的一项机制。

对实验室而言,主要是从事各类检测与分析工作,出具分析检测报告。利用各种资源和方法,使检测数据尽可能充分地反映或代表所测样品具有的性能、性状与特点,确保检测报告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便是实验室质量管理的目的。

二、建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法律

实验室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一般都是依据国际标准ISO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以下简称“通用要求”)来建立并运行的。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简称CNAS)的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以下简称“认可准则”)以及国家标准GB/T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均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17025:2005。以上三个标准或准则适用于所有类型和规模的实验室。对于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实验室,除了可依据“通用要求或认可准则”运行外,还必须依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CNCA)颁布的《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以下简称“评审准则”)来运行(可以单独运行)。“通用要求”的采纳是自愿性的,而“评审准则”的采纳是强制性的,如果不依据“评审准则”来运行,便违反了相关行政法律法规。

三、管理体系的建立

按照ISO17025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在传统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实验室提炼出的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管理模式,是一种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的管理方法。实验室初次建立管理体系一般包括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可分若干的具体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

1、思想准备

实验室领导是实验室的领导核心和决策者。实验室的各级领导只有充分统一认识,做好思想准备,才能自觉而积极地推动质量体系建立和维护的工作,严格依据《标准》逐步建立和强化质量管理的监督制约机制、自我完善机制,完善和规范本实验室管理制度,保证实验室活动或过程科学、规范地运作,从而提高检测结果(或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2、宣传培训

各级人员是实验室组织的根本,实验室在建立管理体系时,要向全体人员进行宣传教育,使实验室全体人员了解质量体系的重要性,很好的理解《评审准则》的内容和要求,使实验室全体人员无论在思想认识上,还是在实际行动上窦蒙做到积极响应和参与。

3、落实组织和拟定计划

建立管理体系工作小组,一般由实验室的最高管理者担任工作小组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担任副职,其他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小组成员。工作小组的任务是策划和领导管理体系建立和维护运行工作,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分析评价现有质量管理体系、成立质量体系文件编写小组、分配部门的质量职责,审核体系文件,协调处理体系运行中的问题。

(二)质量管理体系建立阶段

1、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和运行是通过建立贯彻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来实现的。通过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贯彻质量方针;当情况改变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要求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作为组织开展质量活动的依据,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为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提供证据;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可用以展示质量管理体系,证明其与客户及第三方要求相符合。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表格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由专门编写小组编写,编写顺序可以是自上面下进行,即按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支持性文件及记录表格的顺序编写,也可以自下而上地进行,还可以采取中间突破的方法,即先编写程序文件再编写管理手册和作业指导书。首先应对文件编写组成员进行培训,接着制定编写计划,收集有关资料,编写组讨论文件间的接口,然后将文件初稿交咨询专家审核;咨询专家向编写组反馈,并共同讨论修改意见之后,由编写组修改文件直至文件符合要求。

2、管理体系的审批阶段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分级审批。质量手册应由最高管理者审批;程序文件应由质量负责人批准,作业指导书一般由该文件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审批,跨部门、多专业的文件由质量负责人审批。文件审批后,需正式,并规定实施日期。以宣传和培训的形式,使组织中所有人员理解质量方针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规定的有关内容,深入了解其具体情况。

四、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维护和改进

(一) 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以后,要尽快运行实施。在实验室检测活动过程中,通过对体系文件、有关作业指导书、规定和各类记录的实施,来体现对管理体系的运行,运行一段时间后(一般为1~3个月),需要检验这些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实验室通过不断协调、质量监控、信息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管理评审,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二) 质量管理体系的维护和改进

影响质量活动有效性的因素很多,例如旧的习惯、传统思想、认识不足、对文件理解偏差等。所以,对程序、方法、资源、人员、检测过程、记录、检测结果连续监控是非常必要的。发现偏离的情况,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必要时可以增加内部质量审核的次数,通过内部质量审核和管理评审这一自我改进机制可以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还可以通过接受外部审核或认可认证来不断改进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1、内部质量审核

内部质量审核(简称内审)和管理评审是验证质量管理体系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内审特点在于它的客观性、系统性和独立性。内审分为文件审核和现场审核两个阶段:文件审核是评价组织编写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是否符合的要求和工作目标的需要。现场审核是评价实际的质量活动是否符合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有关文件的规定,及这些规定是否得到有效贯彻。内审内容包括:组织结构与所进行的活动的适宜性;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运行情况和工作程序的执行情况;有关质量制度、规章、办法执行贯彻情况;人员、设备和器材的适宜情况;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完整性,与标准的符合性等。试运行期间,内审频次视情况可以较多,每年需要2~3次;体系正常运行后,内审方式可以分为集中审核或滚动审核。前者是集中全面审核,每年至少一次,后者是按计划陆续开展,每次审核一个或几个部门或活动,全年至少覆盖所有部门一次。一个审核周期内,审核应当覆盖所有要素和所有检测活动领域。

2、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是指最高管理者适时地评价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性、有效性、适宜性和充分性。管理评审分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定期评审一年一次,当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或质量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时应组织不定期管理评审。管理评审包括如下10个主要内容:政策和程序的适用性;管理和监督人员的报告;近期内部审核的结果;纠正和预防措施;由外部机构进行的评审;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的结果;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顾客反馈;投诉;其他相关因素。管理评审要结合实验室的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和所要解决的问题,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以求实效。

内审和管理评审可以帮助发现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中不符合《评审准则》或操作性不强之处。一方面应纠正体系中的不符合项,另一方面要修改体系文件。

五、 做好化学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1、要做好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工作,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首先需要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只有管理层重视了,才容易开展其他检测工作,尤其是不会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质量工作。只有管理层首先重视质量,才会有全员重视的可能。如果管理层只注重经济效益而没有检测质量意识,哪怕目前的经济效益再好,那也只是昙花一现罢了,不会持久。

2、所有与检测活动相关的人员,都必须重视质量工作,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六、结束语

质量管理活动准则篇3

[关键词]营运资金 质量 质量管理

企业以往的营运资金管理没有涉及质量问题。什么是营运资金质量,什么是营运资金质量管理,以及如何开展营运资金质量管理都是新问题。用质量管理理论分析说明这些问题,既是对质量管理理论应用领域的拓展,也是对营运资金管理理论与方法的有益补充。

一、营运资金质量概述

1.营运资金质量

企业营运资金质量是营运资金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利益相关方要求的程度。

(1)营运资金的一组固有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风险性(安全性)。营运资金会因各种原因给各个利益相关方带来风险。比如说,因数量不足给生产企业带来停产倒闭的风险;因增值能力不足(收益率不高)给资金提供方(如银行等)带来本利损失的风险;因管理不妥、使用不当造成失窃、滥用或其它使企业或国家利益蒙受损失的问题等等。

第二,周转性(流动性)。周转性是指企业的营运资金从现金投入生产经营开始,到最终转化为更大量现金的增值流转特性。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加速营运资金周转,就相应提高了营运资金的利用效果。

第三,经济性(效益性)。营运资金的经济性主要表现为效益性,取决于收益与成本,一方面要关注其收益增加,另一方面要关注其成本减少。

第四,适配性(结构性)。营运资金的适配性是指构成营运资金的各种要素之间的合理比例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例关系。

考虑营运资金质量时,必须考虑所有这些特性的全部,而不是一个或一部分。质量是综合性、整体性问题,既不能只顾一点不及其余,也不能忽略任何一点,必须在全部特性之间寻求最佳结合、形成合理结构。

(2)营运资金利益相关方及其要求。

第一,使用方。生产经营企业是营运资金的使用方。他们对营运资金最主要的要求是数量充足、周转快、风险小、收益高等。营运资金的一些质量特性正是由营运资金使用方的要求决定的,使用方及其他利益相关方没有要求的特性,便不是营运资金的质量特性。

第二,提供方。营运资金提供方除了使用方之外,还包括银行或其它金融组织或企业。他们的要求主要是资金安全性,还本付息的及时性、保障性。

第三,相关方。资金中介组织,担保方等。他们的要求与提供方相似。

第四,监管方。政府及其它监管组织。他们的要求主要是保证营运资金的使用符合国家社会的要求、保护各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并通过各类政策、法律、法规等表现这些要求。

对于以上各方的要求,都必须给予满足,考虑营运资金质量问题,不能只考虑某些相关方的要求,而忽视其它相关方的要求。

2、影响营运资金质量的因素

凡是导致营运资金的一组特性不符合利益相关方要求的因素,均是影响营运资金质量的因素。大因素可归纳为风险性、周转性、效益性、适配性四个。每个大因素又包含许多中、小因素。我们可以借助石川图来说明这些影响因素。

二、企业营运资金质量管理概述

1.企业营运资金质量管理

企业营运资金质量管理是建立营运资金质量方针、目标,并在营运资金质量管理体系中,通过营运资金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和质量保证实施质量方针、实现质量目标的全部管理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建立企业营运资金质量方针。质量方针是营运资金质量管理的宗旨和方向,应体现营运资金质量价值观,明确为营运资金使用方、提供方、相关方和监管方服务的宗旨和确立追求所有利益相关方满意的理念。

(2)确定企业营运资金质量目标。质量目标是营运资金管理追求的目的,在营运资金质量方针的框架内制定,并作为财务管理总目标的一部分,为财务管理总目标服务。方针可以是定性的,反映宗旨、方向和价值理念,目标应该是定量的、可分解、可测量和考核,并在营运资金的一组固有特性中表现出来。

(3)建立企业营运资金质量管理体系。营运资金质量管理体系,是开展营运资金质量管理的基础平台,是与营运资金质量相关的所有要素(如人、财、物和信息)的有机组合。该体系要围绕营运资金质量方针目标,明确组织结构、人员职责、权限、沟通交流等管理职能。

(4)开展营运资金质量策划。企业营运资金质量策划最主要的任务是确定营运资金质量目标,以及实现目标所需的运行过程、程序和相关资源。所以除了目标策划外还应考虑:第一,营运资金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确定与营运资金运行相关的人、财、物、信息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比如说人员职责、权限、沟通方式、组织结构等;第二,营运资金运行过程和程序的策划,确定营运资金运作流程、规则、结构关系等;第三,营运资金相关资源策划,确定营运资金的提供方、来源渠道、数量额度等。

(5)严格营运资金质量控制。企业营运资金质量控制主要是对营运资金风险与成本的控制,目的在于满足各利益相关方的要求。要针对与风险和成本相关的各种要素制定控制标准,改进控制方式方法,提高控制效果。同时还要注意对营运资金的构成因素、种类及其结构进行优化,用系统观念看待营运资金控制,注重发挥其整体功能,统筹兼顾成本与风险两个方面,以求整体效果最优。

(6)持续进行营运资金质量改进。质量改进主要是对营运资金的周转率和收益率的改进,目的在于增强满足各利益相关方要求的能力。通过优选资金供方、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减少存货、采取即时生产方式,通过诚实经营、信守合同、按期交货,通过改善与利益相关方的关系等,提高营运资金的周转率;通过优化营运资金结构,降低成本,提高营运资金的收益率;通过坚持质量管理规则、规范,过程和程序优化,提高营运资金运作对法律、法规的适宜性,提高满足营运资金监管方要求的能力。

(7)加强营运资金质量保证。质量保证主要是对内保证企业开展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对外提供各利益相关方要求能够被满足的信任,即建立企业良好的资金信誉。企业生产经营主业和人员素质是影响企业资金信誉的重要因素。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者、利益相关方都应关注企业生产经营主业活动,注重提高企业全员素质。要避免脱离企业主业和全员素质问题,就资金管资金,把营运资金管理独立出来,与企业其他人员和生产经营主业活动割裂开来,这样既不能保证营运资金满足生产经营活动的要求,也不能建立企业良好的资金信誉。

2.影响企业营运资金质量管理的因素

影响企业营运资金质量管理的大因素有四个,也可深入分析中、小因素。

第一,营运资金质量方针决定营运资金管理价值、理念和管理文化。

第二,营运资金质量目标形成营运资金管理的动力源。

第三,营运资金质量管理体系形成质量管理活动开展的基础平台。

第四,活动或过程是形成营运资金质量最直接的决定因素。

以上影响因素中,存在客观必然联系和制约作用。方针目标决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各种管理活动或过程得以展开的平台,对质量管理活动或过程存在促进或制约作用;质量管理活动或过程的结果形成营运资金质量。可见,营运资金质量就是营运资金质量方针目标的实现程度,营运资金质量管理就是营运资金质量方针目标制定、实施和实现的全过程。

三、营运资金质量管理准则探讨

1.质量管理准则

营运资金质量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满足营运资金各利益相关方的要求。所以明确各利益相关方的要求,是营运资金质量管理的首要条件。企业应把营运资金各利益相关方的要求作为自己的质量目标和营运资金质量管理标准,作为检验营运资金质量及质量管理有效性的重要依据,更应作为营运资金质量管理的一个准则。这个准则就是营运资金质量现实应大于或等于营运资金质量目标。

2.营运资金质量准则

上述营运资金的质量目标,反映的是营运资金各利益相关方的要求,可称为营运资金的质量要求。而营运资金质量现实,是营运资金运作的实际状况,表现为营运资金的一组固有特性。营运资金质量是“营运资金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质量要求的程度”可用下式表述:

上式比值的大小,正好可以反映质量的高低或优劣。由于其大小正好是两个非负数的比值,所以其取值有大于1、等于1和小于1的可能。因为大于1说明质量过剩,小于1说明质量不足,所以把营运资金质量准则确定为:营运资金的质量等于1。

3.准则的进一步说明

用x表示营运资金的一组固有特性,用x1表示营运资金的风险性,x2表示营运资金的流动性,x3表示营运资金的收益性;用y表示营运资金利益相关方要求,用y1表示利益相关方对风险的要求,y2表示利益相关方对流动性的要求,用y3表示利益相关方对收益性的要求;用 分别表示风险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重要性,且 。用q表示营运资金的质量:则

这一公式,可以为定量考虑营运资金质量提供可行方法。

从质量管理学视角探讨营运资金及其管理问题,理清营运资金质量、质量管理及其准则等理论问题,对于指导企业确立正确的资金管理思想意识、改善营运资金管理制度、提高资金运用效益等具有重大而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质量接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2]孙铮.戴欣苗等,中外会计与财务案例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王化成,财务管理教学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质量管理活动准则篇4

关键词:内部审计 质量控制 探讨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和职能的转换,人民银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加强宏观调控,提供金融服务,促进经济和金融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有效行使这些职能,就必须建立起严密有效的内部控制,增强风险控制能力,确保资金安全。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也影响着审计作用的发挥。为此,在《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等框架下,探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方法和实现途径,对各级人民银行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需要明确的几个概念

在研究和探索人民银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方法和途径时,有必要掌握和熟悉质量控制、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等概念及其内涵。

(一)质量控制及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有关质量控制的基本术语,质量控制是“一个组织为了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其目的在于监视过程并排除质量环节所有阶段中导致不满意的原因,以取得经济效益”。在ISO的定义及术语中,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质量保证等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控制仅仅是管理计划、组织、协调、监督、控制等众多职能中的一种。但在审计质量领域,管理、控制、保证等概念已逐渐融合,而且采用质量控制这一表述的占主流,在相当多的专业文献中,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并未有实质性的差异。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9号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内涵作了明确定义,“是指内部审计机构为确保其审计质量符合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制定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应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主体,从广义上讲是内部审计组织;二是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客体就是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具体和范围;三是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过程有一个完整的过程,该过程是由诸多具体步骤组成的,一般来讲有内部审计质量目标设定、内部审计质量评价、内部审计质量信息反馈、内部审计质量再监督等步骤。

(二)人民银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人民银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各级人民银行内审部门的负责人在《内部审计具体准则》框架下,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内审工作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内审操作程序》等规定,采取科学系统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与监督等一系列提高审计项目质量和行为效率的活动,以确保组织和审计目标的实现。

二、人民银行实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各级人民银行实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对于防范审计风险,保证审计效果,促进内审人员提高工作质效,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功能作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实施质量控制是人民银行组织管理的需要。1998年以来,人民银行实行了内部审计体制改革,建立了总行、分支行分级管理、向上一级负责的垂直的内部审计体制。近年来,上收了县支行的审计权限,减少了管理层次,加大了总行、分行、中支直接管理的力度。在这种审计组织管理的体制下,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明确审计质量控制的标准,实施有效的审计质量控制,是摆在各级人民银行内审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实施质量控制是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保证。国家审计署2003年出台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和《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在此基础上,人民银行2005年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内审工作制度》等制度和办法。审计规范的制定和实施,为人民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开展审计监督活动,规范内审人员的审计行为提供了严格的规范标准。在内部审计准则框架下,规范审计行为,强化审计质量管理,培养内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审计质效,推动审计工作的发展十分重要。

(三)实施质量控制是提高内部审计效益的需要。内部审计工作与社会其他经济工作一样,都讲究经济效益。在基层人民银行,由于人力、物力、财力有限,一个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昂贵的“审计精品”是不符合人民银行审计现状和实践需要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目的就是不断提高内部审计效益和效率,以较小的审计投入取得较大的审计效果,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满意的审计效果。为此,实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提高审计质效,对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工作来说非常必要。

三、人民银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构建

近年来,人民银行在《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等框架下,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内部审计制度、办法和规程,在人员控制、组织控制、标准控制、程序控制、责任控制和绩效控制等方面,逐渐形成具有人民银行自身特色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理论体系,适应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金融体制改革以及内部审计外部环境的变化需要。

(一)素质控制体系。审计人员的思想、观点、素质适应环境和创新程度,直接影响着质量控制的效率和效果。人民银行审计人员素质控制体系,主要包括:建立以质量意识创新思维为核心的思想素质控制体系;以体现信息技术价值为核心的业务素质控制体系;以流程再造为核心的管理素质控制体系;以系统优化为核心的发展素质控制体系。

(二)组织控制体系。组织控制体系是审计质量控制系统运行的基础。人民银行各级内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审计组织的长远和近期质量目标,制定审计质量标准,通过一定程序对各业务部门的质量管理项目提出要求,并统一组织协调质量控制体系的活动,帮助和推动各方面的质量管理工作,并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监督,统一组织质量管理信息的沟通。

质量管理活动准则篇5

关键词:质量管理;质量原则;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1.048

ISO/IES2005标准是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是试验室管理的基本要求,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则是ISO9000:2005标准中的总体指导思想,将质量原则管理方法应用到试验室的管理中,将会使试验室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而精细化管理是一种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确意识的工作方法。在质量体系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将使试验室的管理更高效,也会为顾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提高实验室的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有更深刻的意义。

1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原则

质量管理体系是一种管理手段,是规范试验室行为的有效运行机制,其管理模式是基于行政管理模式,目的是为了提高管理水平,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

八项质量原则是ISO9000:2005标准中的总体指导思想,是管理者用于领导组织进行业绩改进的指导原则,主要包括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体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和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等内容。

2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一门系统的管理科学,强调的是将管理工作做细、做精,以全面提高部门的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强调“精细”的意识、态度和理念,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精细化的“精”是系统化的。

精细化是在现有规范化的程序、环节、部位上的行为或状态等向更精准和细致的方向发展,精细化后形成的标准或规定称为更高层次的规范。

3如何在质量体系下实行精细化管理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顾客,组织应当满足顾客要求。对试验室的设备状态,试验流程和试验室指标等进行目视化管理,对顾客所关心的信息进行明确的公示。对试验室设备的参试状态、负责人及主要技术参数等进行展示,对每一项试验的内容及其他信息另外单独展示。比如进行盐雾环境模拟试验时,试验室室内温度就是顾客最关心的内容,其次试验人员的能力素质等都可能是顾客需要关心的内容,可以制成展板的形式,让顾客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自己想要获取的信息。

领导作用,领导者确立组织的宗旨及方向,应该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领导应积极参与并贯彻精细化管理的原则,带头执行精细化管理,加深内部人员的精细化管理意识,领导要发挥榜样的力量。并结合试验任务文件的如何规范填写、试验内容如何记录、设备维护保养记录等进行培训,使员工充分了解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内容。

全员参与,充分调动全员的积极性,使大家深入了解精细化管理的相关知识及具体措施,加强人员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的执行力,要让员工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做好每一件事。将试验室的设备分配到每一个具体的人,同时设备的维护保养等内容也由负责人去做,即实行设备管理责任制,这样就可以督促员工去加强学习,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构造等内容,促进员工操作技能的提升。将设备的操作方法及结构图放置在设备旁边,以便在操作设备时,或设备出现故障进行维修时可以方便查看。

过程的方法,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过程是组成管理体系的基本单元,它包括了输入、输出、活动和使用的资源四个基本要素。精细化管理就是要使关键节点的输入、输出的产品要模板化,上传下达的文件的文档格式、数据格式、内容结构等做到统一标准。将试验任务细化分解,将每一个活动的流程及其操作过程进行标准化,并将其制成图放置在相应设备的旁边,以便随时查看。活动中用到的相关资源应分类存放、位置固定化,并进行相应的标识,以便需要时取用,使用完毕后应重新放回原来的位置,以便下次使用。

管理的系统方法,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明确每个过程所要做的事情,形成规范化的程序,每个过程之间的衔接要协同化,来提高效率。并在执行过程中,对不能实现或需要改进的地方,要对流程进行优化,持续的改进和完善,并且组织内的所有人员都要参与进来,为管理制度的完善提供意见和建议。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的,在试验过程中要准确记录所属设备的信息和试验所获得的数据要进行保存,在完成试验后,这些数据将作为试验结果评定或设备维护、维修的依据。对试验室设备维护、工具摆放的整齐度、试验室卫生的打扫等可以进行量化的,要进行打分,并将评分制度公示,用分数促进员工的积极性。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组织与供方相互依存,在试验过程中,要积极与供方沟通,明确试验室的要求,同时对供方人员的活动范围及其他事项进行明确,以免造成误会。并对实验准备过程中,供方所要做的活动进行告知,以便双方能更好的合作来完成任务。试验完成后,询问供方对己方的管理和试验实施过程是否有改进的地方,供方提出的建议,可作为试验室精细化管理改进和完善的素材。

4结语

质量管理是一种行政管理手段,而精细化管理则强调的是要将管理工作做精、做细,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效率,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精细化管理简单来说就是进行目视化管理、标准化管理和量化管理,使现场可以一目了然,整齐有序,并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在贯彻质量目标的基础上,对管理过程实行精细化管理,增强员工的责任,更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来为顾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提高实验室的运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祥楼.ISO 9000质量原则在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15,42(17):110111.

[2]范爱民.精细化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3]汪春红,兰凤英,张健.精细化管理在实验室管理中的具体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217):2224.

[4]李怀林.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培训教程[M].杭州: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

质量管理活动准则篇6

【关键词】企业管理;标准化;建设

在当前的市场激烈竞争中,标准化在实施和强化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标准化运用的好与坏,决定着企业的命运和存在的价值。标准化的作用,就是赢得市场、赢得顾客、赢得用户。在一个好的标准化指导下,能提高产品的性能、质量以及服务。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企业能衡量自身的情况,通过创新来开辟自己的标准化道路。这就要求企业要用市场眼光认真审视自己所制定的产品标准的高度、宽度和实效性。建立一个以产品标准为核心,包括保证产品标准实施所必须的配套标准,共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标准化体系,这样既能更好地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又能保证产品标准的实施和产品质量的稳定。老的产品需要标准化,新的产品更要实行标准化,因为这是衡量该新产品能否打入市场,形成大规模生产的必要条件。也是体现了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据有产品开发的创新能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标准化作为一门科学只有100多年的历史,经过古代标准化思想萌芽,古代标准化,近代标准化,进入20世纪60年代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极为迅速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则生产了现代标准化。现代标准化在整个发展过程中起着科学管理,组织生产全面提高产品质量,使科学转化生产力和促进国际贸易的重要作用

一、标准化可以将科学成功转化为生产力

进行科学研究、生产和使用都离不开标准化。一项科学研究成果,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都要通过反复试验,确定成果的可靠性以后,也必须通过标准化活动,制定相应的标准,做出统一的规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质量的一致性,才能经过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使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效,从而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

我国现在已有国家标准30000多个,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规范企业生产活动的产品标准。这些标准不论是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还是本国制定的标准,他们都是经过科学研究,反复实践才产生的,产生标准后在无数企业,无数产品生产中起了依据和指导作用。这就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例证。

二、标准化是企业实施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

企业为了实现高质量、低消耗、高速度、低成本的要求向顾客提供满足要求和期望的产品,除了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进行生产外,还要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各项工作实施科学管理,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进行统一有效的指挥。如:企业为了实现产品质量的目标就必须实施产品的标准,使质量具体化和定量化。除此之外,还要做好技术管理,物质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做好这些重要基础工作,才能使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形成系统,有机的协调和统一,走向规范化。

三、企业标准化是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的依据

现代管理要求企业对质量进行全面管理,在产品形成过程中都应贯彻以客户为观注焦点,发挥领导者的作用,要求全员参与质量管理;采用正确过程方法,实施管理系统方法,对质量进行持续改进,做到决策准确。只有处理好与供方的互利关系的原则,才能更好的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现在在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推行ISO 9000系列国际标准,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也是通过标准化的方法,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促进各项活动的规范化、系统化、有序化。

在现代化大生产中,产品技术复杂,品种繁多,效率提高,更新换代加快。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人员素质,设备能力、原材料质量,采用的工艺方法,生产所需的环境满足要求,才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那么就需要有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后,按标准规定开展标准化活动,才能使质量管理做到全面化。

四、企业标准化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可靠保证

技术标准是决定产品质量水平高低的主要依据。它不仅要规定产品技术性能,还要规定产品的规格型号,检验(试验)方法,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还要规定出对所有原材料、配套零件的要求,只有严格的要求所有各方都按标准组织生产,进行质量检验,做好产品包装、运输贮存,才能保证最终产品质量。标准的水平决定产品质量的水平,有高水平的标准,才能有高质量的产品。企业应该积极的执行国内各级标准,还应当适时采用国际标准的国外先进标准,不断提高标准水平,才能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使产品质量有可靠的保障。

五、加强标准化管理、促进企业技术

标准化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部门。今天标准化活动几乎渗透到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一切领域,成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内容。标准化是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问题制定共同的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标准化是一种特殊活动,其结果是生产一种特殊产品,这就是标准。标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产品标准是设计的依据和基础,它集中反映了市场、用户对产品性能、质量等的要求。设计新产品时,企业可按用户订单、合同或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产品标准,无法满足时则制定适合企业产品需求的产品标准。通常国家、行业标准信息室企业制度产品的标准的主要依据。企业标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企业产品质量的高低,同时也决定着企业产品参与市场竞争能力的大小。在制定新产品标准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产品的发展前景以及高质量、多品种、多系列的要求并结合用户要求和产品的最大特点制定产品标准的内容。使标准具有正确性、先进性、合理性、可行性,并对标准中某些技术参数的制定要严于国家标准,这无疑是对企业技术的提升有着推动的作用。产品开发设计的标准化有利于优化产品结构,发展产品品种、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现代市场不仅要求企业提供多样化、多品种的产品,而且要求快速开发产品以满足迅速变化的市场寻求。

首先以XX私立学校为例:

学校标准化管理就是在教学实践和学校管理活动中,通过对学校具体事物、工作环节、构成要素、状态等方面,明确提出定量化、定性化的实施标准,引导和控制学校的管理目标、行为标向、教学质量、设施效用和服务社会方式等,统一于所限定的约束范围和应遵循的规范准则之中,使之成为定向地获得最佳运行状态、工作效率和社会服务效益良性转化的过程。

一、标准化在学校管理中的主要特征

运用标准化手段综合管理学校,是提高学校管理效能、教学科研效果和社会服务效益的重要手段,它具有以下鲜明的个性特征:

1、科学性:

实现学校标准化管理,既是学校发展和教育科学进步的综合指标,又是推动学校的科学管理和发展教育科学的内在动力。因此,在学校标准化体系中的各项标准,不是选用平均指标,而是要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把能驱动学校管理、教育发展和加速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最佳方案纳入标准中去,并随着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提高,使学校管理标准化活动由始至终保持科学性和先进性。

2、导向性

确立标准是学校标准化管理的起点。标准一旦确立,就是学校管理活动所指向的预期效果,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学校管理标准化活动,既是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总结和完善,又是今后一个时期新的目标和要求,它通过总结过去的实践,设计未来的目标,科学地确定总体标准和分层次、分等级地确定各科室、各专业、各职位的分项标准,并以纵横交错的网络方式连结和协调总标准与分标准之间的功能,构成一个彼此协调、相互支持的标准系统和标准网络矩阵,引导学校每个职位角色将注意力集中于实现标准上,使学校的工作秩序、教学质量、管理效能和社会效益始于标准、终于标准。

3、实践性

在学校标准化管理的全过程中,贯彻标准、实践标准是个关键环节。学校管理标准化的实践性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制定、颁布的标准必须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若制定、颁布的标准脱离历史基础和现实背景,在实践中无法被采用、贯彻和执行,那么再多、再好、再完善的标准也是毫无实现意义的。二是标准化的效果只有标准实施以后才能获得,没有付诸实践的标准只能是一纸空文。三是标准的准确必须由实践来检验,只有经过实践才能不断完善标准和迅速建构学校管理的标准化体系。如果实践标准的环节中断了,标准的循环发展过程也就中止了。因此,学校标准化管理的实践性特征,要求学校领导者既要有制定正确客观的标准的决断能力,又必须有执行标准、实践标准、追求标准化效果的组织指挥能力,否则,标准就失去意义和价值。

4、协同性

现代学校是集教育人才、教学设施、教学研究于一校,融教学服务、生活服务和政治思想、科技文化、伦理道德等多种建设于一体的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社会群体,任何科室、年级班级、教职员工岗位的工作都不是孤立的,彼此间存在着纵横交错的紧密关系,构成学校组织的动态工作系统。在推进学校管理标准化的过程中,一是制定和实施标准既要考虑和兼顾到各有关科室、岗位、专业的特点,又要从整体出发、建立起相互依赖和支持、整体联动和制约的学校群体标准体系;二是学校各科室、各岗位乃至每个职位角色的分项标准,都是学校标准化系统的组织部分,必须 合于总目标,服务于总标准;三是要做好学校科室之间、专业之间、角色之间的调谐工作,合理地分解和量化分项标准,使所有部门、岗位和个人的活动都在期望的规范之中,实现学校管理标准化活动的同步化、和谐化与整体化。

5、权变性

所谓权变,就是在实践中对标准的修正。在实施标准的实践中,往往随着主客观环境条件的变更,存在大量易变的及不可控的因素,会发生一定幅度的变化。为了追求更佳的标准化效果,学校标准的实施既要紧紧把握标准以调适学校各项工作运转环节,又必须在学校管理标准化实践中,不断追踪标准,及时纠正偏差,合理修正标准,使标准在反馈调控过程中日渐规范和科学。只有不断完成学校各项标准的制定、颁布、实施、再修订、再实施的循环往复过程,学校的各项标准才能源于实践、才是实践,才是科学严谨的学校管理的标准化体系。

二、学校标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学校标准化管理的核心内容应是标准,通过制定和实施具体标准而构成学校管理的标准化体系。学校管理标准应是科学、技术、管理等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的综合成果。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应是获得最佳秩序、工作效率、教学质量和社会效益。学校管理应是一个实践过程,其效果只有当标准实施以后才能体现出来。

学校管理标准化是一个概况性范畴,它呈现为标准制定、实施、反复修订、完善的运动态势,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没有止境的。学校管理是一个由非标准—标准—非标准—标准的不断循环、相互转化而呈螺旋上式的动态过程,每完成一个循环,标准化水平即提高一步。

学校标准化管理的内容和任务有如下方面:

1、规范和制定学校工作各项标准

这是标准化管理的基础构件。按其管理对象可分为:

(1)学校等级评估标准

主要指在学校网络体系中,对不同层级、各专业门类进行综合估计的等级标准,包括基本标准和分等标准。

(2)基础设施效用标准

包括学校教学、实验、实习、科研等设施的拥有数量、先进程度、技术等级、质量标准和是否配套等。

(3)学校管理价值标准

是指学校运行的客观状态和价值评判组合而成的双重体系,既体现出学校主体对于客体各种对象满足程度的客观运作状态,又表现为人们对学校管理实践活动所持的观点和态度,包括学校组织机构、人才结构、行政效能、后勤服务、校容校貌等的评判参数和学校主客体相互作用生产的效用关系作出肯定与否定的价值评判。

(4)学校角色职位标准

它是沟通学校各项标准的中介和实施不同岗位、职位人员的工作准则、规章制度、道德修养、行为规范。

2、制定实践标准和追踪标准

这是学校标准化管理的主体过程。即在制定和颁布标准之后,要不失时机地把握标准的执行,组织实施标准和监督标准的实施,使制定的各项标准付诸实践,并千方百计地追踪标准,衡量成效,以使各项标准组成的学校管理标准化体系的最终效应处于最佳状态,这是标准化管理的关键所在。

3、制定评估和修订标准

这是构建学校管理标准化体系的重要环节。标准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标准与实践是互为前提、互为目的、相互推动、相互制约的,既要按照标准去调适、导引教学活动和学校管理的实践,又必须在实施标准的实践中从学校构成要素的实际出发,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结合上进行科学的论证和评价,随时纠正偏差,修订标准,使之在反馈调节过程中越来越完善,具有更强的操作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总之,只有不断完成标准的制定、颁布、实施、再修订、再实施的管理标准化实践的循环往复过程,才能使学校的标准化管理日臻完善,逐步建构起学校管理的标准化体系。

三、在学校标准化管理中引入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

ISO 9000质量体系认证不是一般的管理方法,而是一个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科学体系。ISO 9000族标准的管理思想蕴含了预防、监督和自我改进三大科学管理机制,融汇了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标准将管理体系化,既保证管理的封闭性,又将管理文件化、强调了管理的可执行性,将这一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引入学校管理中,可以提高学校的服务、管理质量。

随着我国各类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社会化改革的深化,建立更完善的、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系,将为培养更多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学校引进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借鉴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构建现代学校标准化管理制度,从根本上转变学校管理和服务的观念和意识,转变过去那种“约束和体罚学生”的管理制度;学校员工要全心全意、热真为学生服务,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减少“顶牛”和“逆反”的现象。

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可以使学校管理实现主动管理和服务承诺,形成约束与创新机制,做到以师生为关注焦点,提高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也便于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监督和检查。

其次以XX公司为例:

XX公司是1993年成立的,回顾XX公司走过的十几年里程,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标准化推动和提升,我们深知开展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现就几个方面谈谈XX公司在标准化管理中的成功运用情况。

一、不同的产品要求、功能和性能,制订不同的产品企业注册标准

每个企业标准都在有关国标、行标的主导下,充分展示每个产品的个性,XX单位是从事医疗器械呼吸机行业,所以每个产品都广泛征求临床用户的意见、要求,把用户潜在的要求信息转化为标准中的质量要求。比如,根据临床要求,在不同的机型中,我们设计了不同程序通气,应急通气,降频通气等多种通气功能,以满足患者的需要。就这独特功能,显示了产品在市场上的亮点和生命力,从而扩展了市场。另外还有一款机型,增加了同步功能,把紧闭式呼吸机上的原理灵活运用到高频开放式呼吸机中,解决了开放状态下的呼吸机同步问题。该项技术的运用充分展示了该公司产品的多元化,推动了企业的发展,提高了企业创新力、形象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必定要有自己的拳头产品,而过硬的产品必定要有其核心技术支撑

由高频通气这一先进理论做基础的核心技术生产地产品,在呼吸机市场的领域内独有一片天地,我们感到一丝欣慰。产品系列化问题,说简单又不简单,说不简单又简单的事情。关键是如何运用好标准化,众说周知,为了开发市场,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主导产品,也就是基型产品。它适应了部分消费者的要求。根据个性化设计、制造的产品,将扩大市场的占有量。标准化工作可以发挥其有效作用。企业在设计、生产制造过程中,采用零部件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内的通用化,为企业规模化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而保障了产品的质量。本企业多年来,研究开发出有10多种型号的高频呼吸机,已形成了高频呼吸机系列化产品。

建立强有力的标准化体系

建立标准化体系的目的是保证产品标准的实施和产品质量的稳定,从而使企业能稳定地占领市场,不致因质量波动失去顾客的信誉局而丢失市场。这个目标是同质量管理体系互为一致的,没有任何的矛盾,所以我们认为如果企业真正建立了标准化体系,应该在标准化体系的基础上,轻而易举地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从而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数制定相应的标准,并加以规范。该公司按照国际化、规范化的要求,参照国家及行业有关标准,建立以工作、管理及生产技术、质量监督为主体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做好体系要素的兼容组合,使之相互支持,高效运行。我们申报了ISO 9000国际标准化体系的认证,把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优秀的服务作为打造知名品牌的重要环节,把国际上的先进的质量保证体系引入企业的品质管理。以严格的要求,认真的管理来保证这一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并积极推动技术创新,改善工艺条件,完善测试手段,强化质量信息反馈,加强中间控制,强化检验人员的责任心,加强质量审核。同时结合工艺改进,严格贯彻工艺文件和工艺纪律,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对原材料、技术设备、工艺设计、检验检测及信息反馈等各个环节层层把关,分工负责,实现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为保证企业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的市场信誉起到了关键作用。

四、实行标准化体系的全员管理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企业的品牌的竞争,也就是产品质量的竞争,产品质量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生产力的源泉。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把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营造标准化体系的全员管理,从而更好地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

结合公司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总体思路是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队伍素质,完成公司战略发展规划所设计的质量目标要求,探索出一条符合企业实际的中国式企业标准化建设之路,同时考虑到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进程,该公司企业标准建设总体思路为:主攻产品的标准化,规范标准化制度,推进标准化文化,提升全面质量管理意识,挖掘和弘扬企业精神内涵,形成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理念,塑造企业“灵魂”。建立规范完善的制度体系和科学有效的考评机制,加大标准化管理制度建设力度,使之导入科学化管理轨道,从而有效规范企业管理行为,提高企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推进行为文化,抓好员工的行为养成规范,建立并完善《员工工作手册》,并抓好推进落实。提炼和倡导视质量如生命的精神。我们还制定了《质量管理手册》,使质量管理有了充分的依据和保障。提升了企业整体形象;提高企业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创造了良好氛围。企业员工不仅是企业的主体,而且还是企业的主人,通过企业全体人员的积极参与,发挥主人翁精神,企业才能有生命力,企业标准化体系才能健康发展。要正确处理好企业领导倡导与员工积极参与的关系。必须做到每一个环节都有员工参与,自始至终形成一个全员参与。相互交融的建设局面,在实施中起点要高,要力求同国际接轨、同市场接轨、要求精求好,搞精品工程,做到重点突出,稳步推进,务求实效,真正使标准化建设能够为企业的科学管理和企业发展目标实现服务。

以上两列正是坚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行“服务大众,造福人类”的价值观,强化企业品牌意识。以“使公司中意品牌成为全国驰名商标,创国内乃至国际一流现代企业”为企业目标,以“只争朝夕”的企业精神去搏击新世纪的风浪,不断提升执行标准的能力,努力使标准化成为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

质量管理活动准则篇7

关键词:高层建筑;质量管理;管理原则;控制方法

一般来讲,城市高层建筑施工项目的管理相较于普通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来讲,管理工作难度更大,这是因为高层建筑的施工规模较大,施工周期较长,施工人员设备及材料更多,施工技术方法也更加复杂多样。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高层建筑施工项目在进行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工程的施工质量更难得得到有效控制。再加上高层建筑的高空作业较多,受自然天气的影响也相对较大,更加大了质量管理控制的难度。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必须要预先制定一个健全的质量管理控制方案,并严格遵守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及相关要求,结合其特点,采取有效手段进行质量管理与控制。

1、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概述

若要做好高层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首先就应当明确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的相关内涵。所谓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就是指为了能够保证工程施工能够达到预期的施工效果与质量要求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而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则是指为了能够保证施工质量而采取的一定措施与方法。也就是说,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是下述管理职能中的所有活动:确定质量方针和目标;确定岗位职责和权限;建立质量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而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是指为使控制对象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就必须采取适宜的有效的措施,包括作业技术和方法。

2、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原则

对施工项目而言,质量管理,就是为了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检测、监控措施、手段和方法。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质量第一、以人为核心、预防为主、坚持质量标准。

3、高层建筑施工管理的特点

由于高层建筑结构规模庞大、功能繁多、系统复杂、建设标准高,所以其施工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规模庞大,工期成本高、基础埋置深,施工难度大、结构高,施工技术含量高、作业空间狭小,施工组织难度高、建设标准高,材料设备来源广、工期长,冬雨季施工难以避免、材料设备垂直运输量大、功能繁多,系统复杂,施工组织要求高。

4、高层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工程项目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工程项目质量要求则主要表现为工程合同、设计文件、技术规范规定的质量标准,因此,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就是为了保证达到工程合同、设计文件和标准规范规定的质量标准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手段和方法。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按其实施者不同,包括三个方面即业主方面、政府方面、承建商方面,这里的质量控制主要是指承建商方面的内部的、自身的控制。

4.1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过程

任何工程项目都是由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所组成的,而工程项目的建设则通过一道道工序来完成。所以,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是从工序质量到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的系统控制过程;也是一个对投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开始,直到完成工程质量检验为止的全过程的系统过程。

4.2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依据

质量控制的依据分为共同性依据和专门技术法规性依据。其中共同性依据是指适用于施工阶段、且与质量管理有关的通用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必须遵守的基本条件。主要有:工程承包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颁布的与质量管理有关的法律和法规性文件。而专门技术性法规则包括各种有关的标准、规范、规程、规定及定额等,是针对不同专业、不同性质质量控制对象制定的各类技术法规性的文件。有以下几类:工程建设项目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有关工程材料、半成品和构配件质量控制方面的专门技术法规性文件;有关材料验收、包装和标志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和规定;施工工艺质量等方面的技术文件;有关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等质量规定和鉴定意见。

4.3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工作程序

在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应对工程项目的施工生产进行全过程、全面的质量监督、检查与控制,即包括事前的各项施工准备工作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控制,以及各单项工程及整个工程项目完成后,对建筑施工及安装产品质量的事后控制。

4.4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常用方法

通常在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是从三个阶段来实施,即从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阶段以及竣工验收阶段分别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而在这三个阶段中主要控制的对象有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施工机械、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环境等几大项。具体的控制方法如下所示:

4.4.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这个阶段最主要的控制对象是施工技术。因为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目标的为施工阶段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包括施工方案的制定与设计图纸的规划。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控制方案,明确施工质量目标。事实上,尽管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内容较少,但其是一个最关键的质量控制阶段。因为后期工程施工都是要按照准备阶段的既定施工路线进行依次合理作业。在具体的准备阶段,除了要做好施工技术设计的质量控制以外,还应该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管理,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质量把关控制,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

4.4.2施工过程阶段的质量控制。这个阶段的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是整个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主体,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能否得到保证主要是看这个阶段的质量控制效果。一般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包括自控与监控两大方面,所谓自控就是指施工单位自己通过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或者严格遵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来保证施工质量;而监控则是指工程监理单位以专业的监理角度和方法来对施工单位的作业进行管理与控制。

4.4.3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主要包括对质量活动结果的评价认定和对质量偏差的纠正。该阶段的质量控制一般有以下内容:对整个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进行验收;审核提交的质量检验报告及技术性文件;审核提交的竣工图;对于工业建筑还要组织联动试车;整理各分项工程的检查验收数据及报告;建筑工程项目的技术档案应齐全完整。

5、结语

基于高层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与控制工作本身所具备的复杂性特点,在实际的管理与控制过程中,必须要使建设方、施工方以及监理方都明确认识到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具体含义及其特点,并通过相互合作的方式,对施工的各个阶段采取相应的质量管理手段或质量控制措施,来确保高层建筑施工的质量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完成高质高效的高层建筑工程施工。

参考文献

[1]刘树凤.浅谈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监理控制[J].福建建筑,2011,(01).

质量管理活动准则篇8

(一)什么是国际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是各国的“准”,对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和报告具有强制约束力。

通常所说的国际会计准则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其含义是指在主要发达国家采用的、对其他国家较大的会计概念、、程序、做法等,其中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理事会(FASB)发布的会计准则(FAS)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的会计准则(IAS)最具影响力。

1.美国会计准则

美国会计准则通常被称为“公认会计准则”(GAAP),主要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包括150多项财务会计准则(FAS)。按照美国法律,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或管理权力属于美国证监会(SEC),美国证监会将制定会计准则的工作委托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但保留了否决权。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成立于1972年,性质上是民间专业机构,由高等院校专家、会计师事务所专家等组成,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独立性。

2.国际会计准则

1973年,由各国的会计职业团体发起成立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总部设在伦敦,目标是制定一套高质量、可理解的、可以在全球实施的会计准则,并促进其准则在世界范围得到使用。IASC已经发布的规则有40多项。

2000年5月,IASC进行重新的改组(此次改革基本上按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模式,有3名美国人担任了该组织的重要职务,这是IASC为了实现其目的与美国合作、妥协的产物。),设立IASC基金会,下设“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IFRIC)和“准则咨询委员会”(SAC)。其中,IASB主要负责各项会计准则的、制定等工作。这次改组使IASC在某种意义上由各国会计准则“协调者”的身份转变成“全球会计准则”“制定者”的身份。

3.两个准则体系的比较

共同点:一是运作机制相似,二者均为民间机构,由、专业团体资助,专门制定会计准则,不过FASB获得了SEC的授权。二是制定准则程序相似,如前所述,二者制定准则都经过大量的调研、征求意见、投票批准等程序,且透明度非常高。三是准则相似。尽管FASB发布的会计准则数量多于IASB,但其对相同业务的会计处理原则、方法等基本相似。

不同点:一是出发点不同。IASB的出发点是制定全球通用的会计准则,FASB则主要根据美国国内活动的需要制定会计原则,主要适用于美国。二是基础不同。IASB发布的会计准则主要是原则导向的,目的是在基本原则一致的条件下,兼顾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因而比较精练、粗线条;FASB发布的会计准则主要是规则导向,其准则数量多,内容具体、细致。

近年来,二者联合进行了多项合作,共同推动着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发展。

(二)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势明显

1.根本原因。全球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对国际一致会计准则的需求是推动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根本原因。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主席沃尔克(Paul Volker)指出,要使市场正常运作且资本得到有效配置,投资者就需要透明的信息,确信财务信息能准确反映经济业务的实质,并能够对不同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比较。由于各国法律制度等存在差异,只有对相同的经济业务进行相同的会计处理,才能达到上述的要求。

2.推动力。欧盟和美国是推动会计准则国际化的主要动力。2003年5月,欧洲议会通过草案,要求在欧盟所有国家上市的约7000家公司最迟不超过2005年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并允许非上市公司按国际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同时,作为会计准则比较完备的美国,也因为会计丑闻等改变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不合作态度,同意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一起推动修改相关准则,促进国际会计准则的完善。

3.态度。中国财政部积极支持会计国际化,自1990年以来已经开始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原则、方法,制定和发布中国会计准则,并初步建立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的会计框架、具体核算制度等。与此同时,中国有关监管当局也不断呼吁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会计制度。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强调建立中国银行业稳健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时特别强调实施审慎会计制度,并认为这是保证良好信用的初步必要条件。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也曾经指出会计标准的提高是中国资本市场规范化的前提。

二、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

(一)中国会计准则的发展

1990年以前,中国只有会计制度,没有会计准则。财政部于1992年发布了第一个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并陆续发布16个具体会计准则和十多个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这些会计准则和征求意见稿在术语、处理方法等方面都大量借鉴甚至直接引用了国际会计准则或美国会计准则。

,中国的会计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是指导中国会计工作和会计标准制定的基本法律。第二层次是国务院制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行政法规,如《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第三层次是财政部制定的有关会计准则、制度等,如《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及其补充规定和解答等,这是最主要的会计规章。第四层次是有关部门根据财政部发布的准则等规范制定的细则、办法等。

(二)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的差异

通常地,会计准则与特定的体制、经济体制、法律环境、文化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中国会计准则也因此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主要表现在准则内容、形式和制定机制等三个方面:

1.准则内容的差异

(1)中国会计准则缺少会计概念框架,且数量不足。

国际会计准则以及大多数国家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均有一个概念框架作为基础,而中国会计准则还没有系统的概念框架。因此,在对有关业务事项进行规范时,容易导致制度之间相互矛盾。同时,中国仅发布了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和16项具体会计准则,对很多业务没有制定准则或难以制定准则。

(2)中国对于一些会计问题未出台任何制度。中国会计准则没有针对衍生金融工具、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退休福利计划等已经普遍存在的业务活动或现象出台明确的会计制度。

(3)中国会计标准仍处于“制度与准则并行”的阶段。

我国的会计改革也遵循了经济改革的渐进模式。一方面根据国际惯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制定了有关会计准则,对一般的、不分行业的会计事项进行规范,如收入准则、投资准则等;另一方面也存在大量的核算办法、暂行规定、补充规定,如投资公司核算办法、合并报表暂行规定等。这些被称为会计制度,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的会计标准体系。

(4)部分具体会计准则的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较大差异。

2.准则形式的差异

中国的会计准则正式条文比较简略,而国际会计准则的正文比较详尽;国际会计准则设置几个不同的层次,准则下面有准则解释、技术公告、运用指南等,中国会计准则还没有建立这种框架。

3.准则制定机制的差异

中国的会计准则主要由财政部负责制定,准则制定过程中的调研和征求意见范围比较有限,制定过程的透明度不够;国际会计准则有严格的制定程序、透明度要求,如公开征求意见、委员会成员讨论、投票表决等,制定过程中的各方意见、投票情况等都对外公布,透明度较高。

三、实施国际会计准则中遇到的问题

根据其他国家的经验,推进国际会计准则将面临一些阻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际会计准则受税收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影响

尽管有些国家(包括中国)的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是相分离,但是否引入与原来财务会计不同的国际会计准则依然会受到税收政策的影响,甚至受到税务部门的质疑或抵制,增加推进国际会计准则的难度。

(二)国际会计准则的复杂性以及国内会计基础设施不健全的影响

国际会计准则的内容复杂、详细、严格,较适合于市场发育较成熟、监管体制较完善的经济环境,依赖于完善的会计基础设施。如审计质量、内部控制有效性、从业人员对国际会计准则的了解程度、会计信息提供者承担的责任、监管部门的有效性等,这些基础设施的不足将不利于完整、准确地引入国际会计准则,增加推广国际会计准则的难度。

(三)准则国际化产生的成本效益

尽管采用国际会计准则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一致性、可理解性等,有利于跨国公司的经营和融资等活动,但同时将直接增加报表编制者、审计师以及其他报表使用者的成本,大量的中小公司缺乏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编制报表的动力。

四、国际会计准则对银行业的

(一)对银行业影响较大的三个准则及主要

,对银行业影响较大的国际会计准则主要有三个,分别是国际会计准则39号《工具——确认与计量》(IAS39)、32号《金融工具——披露与列报》(IAS32)和美国会计准则133号《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会计处理》(SFAS133)。上述三个会计准则提出了一套新的会计处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和套期会计,并将这些交易纳入资产负债表内进行核算。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就是要求根据金融工具的市场价值及时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将价值变动情况反映到损益表或资产负债表中;套期会计主要针对各种套期行为设计,要求将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价值变化综合反映在报表中,不能仅反映套期工具的损益。

(二)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从总体上,国际会计准则基本解决了衍生金融交易不能进行会计核算的难题,其积极作用非常明显。由于这些准则坚持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强调运用套期会计,趋向于原则导向,允许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判断等,它将对银行的财务会计并由此对银行的经营管理带来一定的影响。

1.公允价值计量可能增加财务的波动性。公允价值计量要求银行在交易事项的市场价值变化时,及时将这些价值变动在报表中确认,如发生未预期的利率变动、金融资产信用质量严重恶化、权益价格大幅度调整以及较大房地产危机等情况;而现行会计方法只要求在金融工具的价值实现时才确认。

2.双重计量模式可能降低会计信息的一致性,并增加对会计信息的理解难度。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商业银行将使用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方法来计量不同类别的资产和负债,从而使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建立在两种基础之上,降低了会计信息的一致性,也增加了对会计信息的理解难度。

3.信息披露的要求更加严格。国际会计准则主要从信息质量和信息内容两方面规范银行业会计信息披露的行为,信息质量的标准包括全面、实质、及时、可靠、可比,信息内容的标准包括银行经营业绩、财务状况、风险管理策略及做法、风险管理量化信息、会计政策以及主体业务经营管理与公司治理结构,这将对现行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透明度产生深远的影响。

4.需要更多的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国际会计准则基本是原则导向的,而且很多规定非常复杂,大量业务需要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判断,这直接增加商业银行准确、一致地进行业务核算的难度,甚至会出现情况相同而会计处理完全相反的现象。

5.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会计准则要求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表内确认和计量,而这种确认和计量要求有完善的风险管理政策、金融工具估值技术、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等,否则无法达到表内确认和计量的要求。同时,套期会计要求对套期行为的有效性进行持续评价、要求提供每笔套期业务的风险管理书面文件等。所有这些都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对银行监管的影响

国际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财务会计的影响是直接的,这同时也影响银行监管当局以风险监管为导向的监管活动。

1.影响监管资本数量的。由于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将使一部分未实现的收益和损失计入损益表或直接计入资本公积等项目中,从而使得会计资本与监管资本在性质和数量上又产生新的不一致。比如,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认为这种收益和损失不应体现在监管资本中,因此监管资本的计算必须通过会计数据进行和调整,也将影响对资本充足率的评价。

2.增加银行收入和损失真实性判断的难度。尽管国际会计准则要求商业银行在运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时,必须有确实的理由、事实或依据,但商业银行提供的理由、事实或依据包含有大量的主观分析和判断,且在不同的时点会有较大的变化,因此监管部门将难以判断或评价商业银行这部分收入或损失的真实性或合理性。

3.将影响加权风险资产的计算。新资本协议对加权风险资产的计算主要包括表内业务的信用风险和表外业务的市场风险,其中表外业务的市场风险是基于这些业务在表外核算的事实。如果按国际会计准则要求,这些表外业务也将纳入表内反映,必将影响加权风险资产的计算,至少目前仍没有协调的措施。

4.对监管人员素质的要求提高。比较而言,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规定非常复杂,需要较多的专业判断,对会计人员都是非常困难的,监管人员要全面掌握这些规定更加困难。

五、建议

(一)监管部门应跟踪国际会计准则的变化国际会计准则是一个庞大、复杂并不断变化的体系,它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财务会计和经营管理,也将影响监管部门进行风险分析,包括增加监管当局理解财务数据的含义、口径、与风险的关系的难度,从而对监管工作提出新的挑战。

此外,由于监管当局与被监管机构联系最密切,可以及时了解这些机构执行会计制度的情况以及问题,对完善会计制度有切身感受,应该在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加强监管人员会计知识的更新培训工作

人员素质是监管的基础,监管人员必须了解商业银行会计政策、程序、方法、技巧等,必须不断地国际会计准则的新原则、新思路,不断加强监管人员会计知识的培训和更新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对金融机构会计制度的监管

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会计制度的监管是银行监管的重要内容,并能够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当前,应主要加强以下会计监管:

一是加强对银行业会计制度的调查工作。银行业的会计工作不同于一般企业,它贯穿于银行的各项业务活动中。深入开展银行业会计制度的调查研究工作有两大作用,既有利于发现风险,为化解风险奠定基础;也有利于及时完善制度,堵塞漏洞。

二是加强对被监管机构的信息披露管理。目前,关于信息披露的制度已经基本建立,但对信息披露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重滞后,很多机构没有进行披露,已经进行披露的也存在不真实、完整等问题,应由专门的小组对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状况进行跟踪、分析,并采取适当的监管措施推动披露制度的落实。

上一篇:德育队伍建设方案范文 下一篇:心脑血管疾病调研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