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工程师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4 05:03:50

质量工程师论文

质量工程师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卓越计划;城市轨道交通;毕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023-03

一、引言

2010年6月,国家教育部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宗旨下,积极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该计划是我国贯彻和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自2010年以来,相继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1个本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与交通运输(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2个本科专业分别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和第二批卓越计划试点专业。随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有序开展,学院首批试点专业学生已在2013年年底进入毕业设计的前期准备和选题阶段,而毕业设计作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企业培养方案中最重要的实践环节,该环节实施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该环节不仅面临常规毕业设计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还面临如何在实践过程中培养造就一批有主动性、创新性、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等相关问题。因此,如何在完成毕业设计的基础上同时实现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院校不可避免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毕业设计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立题内容范围较窄,局限性大,重复率高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最早始建于1965年的北京[1],但真正大规模投入建设和运营仅仅为近10年时间,相关研究资料较为匮乏,早期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毕业设计主要针对土建工程、单线运营等内容展开,还有部分主要是与大铁路之间的结合运用等,其与城市内部轨道交通行业的结合相对较少,真正解决行业内部问题的机会则更少。同时,由于轨道交通也分为早期土建阶段、运营服务阶段、车辆和信号维护保障阶段,各领域有其自身的特点,各自融合性较差,这些原因均导致早期的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毕业设计的立题范围窄、局限性大、重复率高。

通过对学院近几年毕业设计题目的相关整理后发现,每年研究内容的变化范围不大,有时相近年度的立题还会出现雷同,尽管存在同一内容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情况,但是立题范围窄,局限性大的问题在毕业设计立题过程中依然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二)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

伴随高校扩招和就业分配制度改革[2],如今的大学毕业生面临异常激烈的就业竞争,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早在第七学期开学,就有大量学生投身做简历、找工作、去面试的热潮之中,也有部分学生忙于考研、出国等各类毕业后的人生规划,从而降低了对在校期间最后两学期学习生活的重视程度。不仅如此,就业门槛的日益提高也使得用人单位不仅需要大学生具备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3],还要求其具有一定实际操作能力,有些单位为了降低培训成本,提前增加劳动力,还会要求学生在第八学期进行实习,这使得学生用于毕业设计的时间再次压缩,部分学生还会因为实习冲突而减少与指导教师的见面次数,严重影响毕业设计的正常开展,学生对于毕业设计重视程度不高的问题亟待提高。

三、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的毕业设计(论文)问题原因分析

针对学生对于毕业设计重视程度不高的问题,学院经过专题研究讨论和相关问卷调查后发现,主要原因有三点:

第一,学生认为毕业设计学习到的知识有限,不能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部分学生认为毕业设计就是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完成翻译和文献整理后形成一篇文档,是毕业前获得文凭的最后一个工作,更有甚者抱有学校不会为难自己的侥幸心理,从而不断降低对毕业设计的正确认识和自我要求。

其次,毕业设计的成绩等级划分不尽合理。目前毕业设计仅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等,如两位学生综合评分依次为80分和79分,尽管只有1分之差,但成绩却是良好和中等的区别,在绩点上更是3.0和2.0的巨大差别,学生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认为努力完成和一般完成没有太大差别,选择难度较大的题目挑战大,但成绩评定却不一定好,因而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进一步降低。

第三,学生普遍认为就业单位实习比完成毕业设计重要。当毕业设计时间与就业单位实习时间产生冲突时,学生普遍认为在就业单位实习能获得更多实践能力,从而自觉地“忽视”毕业设计工作。

四、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的毕业设计改革创新措施

为了更好地落实卓越计划,培养造就一批有主动性、创新性、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结合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期望和具体操作可行性,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主要从4方面开展毕业设计工作。

(一)结合“双导师制”拓宽毕业设计立题范围,提高现场实际应用能力

为了解决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毕业设计立题范围窄、局限性大的问题,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有效结合“双导师制”开展立题工作,即毕业设计的立题工作主要由企业导师确定,每位企业导师将针对现场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论文的研究方向及内容,同时,院内指导教师则针对所立题目评估完成所需工作量,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最终的毕业设计的立题工作。

该方法不仅丰富了选题类型,贴近运营实际,同时,参与该题目的学生也会意识到其研究内容具体的实际应用价值,从而改变工作态度,提高工作积极性。不仅如此,由院内指导教师负责评估的论文工作量,也较好地避免了论文题目太大,研究内容太过广泛等问题,同时也会减少部分过于复杂和深奥的专题研究问题,使为期四个月的毕业设计在完成一定量的文献阅读、计算分析、简单试验方面的工作外,还能取得独立完整的技术成果,真正做到毕业设计(论文)实际针对性强,工程应用能力佳,学生参与度高、最终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工作。

(二)改善毕业设计的工作内容,丰富毕业设计的形式

学院在充分听取学生对于毕业设计的期望和意见后,鼓励各位带教导师丰富毕业设计的形式,如提倡采取团队讨论,参加讲座等,这不仅使学生完成翻译、查找文献等相关工作,更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有思考的进行资料收集。团队讨论的形式也将使学习成果得到分享和最大化应用,有效调动学生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毕业设计不是一项枯燥的任务,而是一个相互学习和提高的过程,使学生的能力真正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优化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评定等级

通过与学校沟通和协调,未来希望使毕业设计(论文)具备A、A-、B+、B、B-、C+、C、C-、D、缓答辩和不及格共11个等级,使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评定更趋于合理。同时,学院还将针对“卓越工程师教育”专业的开展实施,在立题时结合不同题目划分不同难度等级,帮助学生更好地结合自身能力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不仅如此,在成绩评定时每篇论文将在综合成绩后乘以相应难度等级权重,使该成绩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工作情况。

(四)将毕业设计和就业实习有效结合

学院针对“卓越工程师教育”执行双导师制,在毕业设计选题时会结合该生的就业情况,如某生已与某地轨道交通企业签订三方就业协议,则优先安排该生参与毕业设计的“双导师制”带教计划,由未来任职企业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担任企业导师,针对未来任职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毕业设计工作。该方案不仅能有效保证学生投入毕业设计的时间和工作量,企业导师还能安排带教学生前往涉及论文相关问题的岗位进行跟班实习,真实了解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使毕业设计充分结合现场实际,研究成果也将更具有工程实际意义。不仅如此,该方案还能帮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未来的任职企业,在毕业设计完成过程中增加对任职企业的归属感,而企业导师也能在带教过程中充分认识带教学生的优缺点,并在日后给予相关工作建议。经过学院近几年毕业设计的实践探索表明,该方案实践效果较好,深受企业导师和学生的普遍认可。

五、结论

城市轨道交通类本科毕业设计在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立题内容范围窄、局限性大、重复率高,以及与就业实习冲突时,学生重视程度下降等问题,通过拓宽立题内容、丰富研究形式、优化成绩评定等第、有效结合就业等改革措施,能较好地改变原有状况,充分发挥毕业设计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的作用,实现培养具有主动性、创新性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何静,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23.

[2]张庆.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毕业设计改革研究与实践[J].2009,(8):326-329.

[3]王元清,石永久,施刚.结合实际工程钢结构毕业设计训练与指导[J].钢结构,2008,(8):602-607.

基金项目:2013年上海市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卓越计划”的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改革实践与探索(项目负责人:方宇)。

质量工程师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体文以质量工程建设为出发点,深入分析了质量工程建设的概况,现状,分别阐述了质量工程在提高中医药高等教育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全社会质量息识方面的积作用。

一、质量工程建设的概况

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实施高校扩招,招生人数由1998年的108万人上升至2009年的629万人,目前,加上成人和中高级职业技术院校的在校生人数,全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已突破3 000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一,我国高等教育已进人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教学资源极度紧缺,教学条件严重滞后,高等教学质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于2007年年初接连下发了1号和2号文件,启动了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充分体现了国家以质量工程为抓手,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的决心。

二、质量工程提高中医药高等教育教育教学质量

“质量工程”建设实施以来,大力提升了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教育能力和教学水平,增强了质量意识,从根本上促进了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贯彻落实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最直接、最关键、最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一项工程。

1.强化了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的理念。“质量工程”强化了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这个理念。突出了本科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有力的引导和促使高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重视本科教育,切实把重点放在内涵建设上。

2.推进本科教育内涵建设,建立健全了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各高等中医药院校坚持以学科专业建设为依托,以本科生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为主线,以课程(群)及专业为建设平台,积极开展教学团队建设;以素质教育为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

3.开展专业认证和专业评估,形成办学优势与特色。“质量工程”坚持“分类指导、注重特色”的原则,启动了高等学校专业规范与专业认证项目,通过建立具有指导性的专业规范和认证办法,特别是加快工程、医学教育等领域的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医学人才,使我国培养的工程师、医师得到国际认可的状况得到尽快改变。较好地引导和促使高校坚定信念,发挥各自优势,确立个性化发展目标,合理定位,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从而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

三、质量工程促进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1.促进教育思想观念的改变。质量工程项目的实施促进了教职员工教学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以教育教学研究基金为平台,推进研究型教学与学习型教学模式,开展教学经验交流活动,注重教学相长;设立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研究基金,由学生和导师共同拟定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的研究课题;加强新教材、特色教材、创新教材建设;推进和实施基于计算机和校园网为载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等。

2.以精品课程为先导,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深化了课程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课程模式,逐步形成了以“名师、名课”为主导的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扩大学生对课程资源的自主选择权利,拓宽自主学习空间。增开交叉学科、新兴学科课程,建成了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

3.积极开展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推进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注重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大力推行以多媒体为重点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建立现代教育技术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受益面。

4.带动了各地的改革试点。“质量工程”全面启动实施以来,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各高等中医药院校高度重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各种形式,制定并出台了相关的配套政策。

四、质量工程提升全社会高等教育质量意识

1.质量工程建设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质量意识有效提升。教育行政部门强调质量、高等学校重视质量、社会各界关注质量,质量已经成为高等学校的永恒主题和“生命”,提高教学质量成为高等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质量工程”建设产生了多重效应,引起了各高校的强烈共鸣并推广应用。

2.对质量意识提升到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普遍共识。面对高等教育日益激烈的竞争,面对全社会对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高度关注高校在确定办学定位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了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的重要性,“一切从教学需要出发”,已经逐步成为高校教职工的共识,成了高校各部门工作的出发点。

质量工程师论文范文第3篇

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大学教育所传授的不应仅限于技术知识,而是应当提供智能培养、理性思考和应用实践的环境。要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已有的各种知识,发展其理解力、判断力和独创精神,反对学生将知识看作是无需证明就理所当然地加以接受的教条。为此我们在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实践中,突出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获得过程,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习者进行创新思维,并且他们提供更适合个体风格的学习环境。

2校企合作教学管理模式

在质量工程项目中,我们根据用户对人才的需求、大型主机前沿技术发展方向,结合大学教育的特点,邀请国内外大型主机用户、主机供应商以及技术研发机构的代表,联合研究制定本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标准、知识体系、培养方案与课程以及相应的考核标准。在操作层面上,建立由学院、IBM及主机用户企业代表组成的主机大学合作项目教学指导工作组,负责研究制订专业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和教学路线图,并不定期地监督执行情况。学院负责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的执行、主机教学平台管理以及产学研用合作平台的管理等工作。IBM及主机用户企业负责教学用主机系统全部软硬件环境的支持和维护,协助高校开展合作课程开发、师资践习、学生竞赛、实习与就业等工作。合作各方承担各自负责工作的成本费用。

3“做中学”专业课程教学实践

在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引入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首创的“做中学”(Learningbydoing)教学模式,推广“案例导向、项目驱动”启发式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中反对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死记硬背之做法。在“做中学”教学模式中,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学生成为课程的主角,教师作为指导学生学习的顾问。允许学生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犯错误,通过对错误的纠正,逐步形成对专业知识的正确掌握。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形成对专业知识的深刻理解并提高专业能力。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被中分释放出来,达到了传统的从纸面(书本)到纸面(笔试)教学方式无法企及的教学效果。《主机银行业务应用案例分析》(教育部IBM精品课程)是一门采用“做中学”教学模式的专业技术课程。该课程以商业银行大

型主机技术为平台,从讲解银行业务基础和主要业务交易流程着手,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业务场景模拟,将银行业务知识、信息系统设计、大型主机技术与银行业务交易实现手段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了解商业银行业务的基础上,运用软件工程方法,实践开发基于大型主机交易核算平台的商业银行应用软件及信息服务。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开发完成“商业银行主机应用交易系统(MiniBanking)”,该系统包括存款、贷款、外汇交易等多个商业银行业务子系统,以该系统为原型的作品曾参加全国大学生大型主机技术竞赛并获得大奖。

4在企业实践中锻炼学生工程应用能力

高校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但这只是工程应用型人才能力的培养基础。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还需要走出校门,在企业实际环境中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中,我们采用“3年课程学习+1年专业实习”的方式,在本科生大学四年级阶段,将实习实训作为大学生的必修学分。学院主动推荐学生到大型主机用户组成员企业中实习,参加实习的学生通过企业海选、笔试面试、双向选择等环节落实实习单位,并在企业岗位从事6~12个月的全日制技术岗位实习工作。通过实习,学生得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之机会,强化了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对于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企业特殊技术技能需求,学院安排专职教师给予指导和解决。学生往往以实习中解决的问题作为其毕业论文的选题,这样既解决了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又使得论文内容“言之有物”,保证了毕业论文的质量。通过实习还提高了本科生的就业率。

5课程考核

传统大学教育使学生缺乏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传统的“考概念、考原理”课程考核方式的束缚。在质量工程教学实践中,我们改革考核方式,除基础理论课程外,多数专业方向技术课程以课程项目(软件作品)作为基本考核方式,彻底废除传统的“背书+笔试”考核方式。

《J2EE架构与程序设计》(教育部IBM精品课程)专业必修课教学中,采用学生自主组合项目开发小组,自行申报课程项目选题,完成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开发项目。期末考试时由学院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组成考核团队,学生们通过项目作品运行展示、技术路线演讲介绍、师生答辩等方式评定该组学生的课程成绩。这一考核模式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很有帮助。开动脑筋选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动手编程可以提高自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团队方式进行项目开发,可以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采用演讲答辩验收课程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改革效果

人才培养新模式实施五年来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完善,累计已有超过300名本科生接受质量工程本专业方向的培养。试点项目课程体系中有九门专业课程入选“教育部IBM精品课程”,并面向全国高校免费开放。本专业方向大学生在花旗全国金融信息技术竞赛和全国大学生主机技术竞赛中屡屡折桂。优秀本科生走上主机国际学术会议宣读根据自己在企业实习项目所做的论文。

结语

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探索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是如何可持续地培养好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智力资源,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永恒课题。希望本文描述的模式能够对国内兄弟院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帮助。

质量工程师论文范文第4篇

::个人信息:: 姓名:Stephen Lee 性别:男 生日:1979.9 籍贯:湖北 英语:六级 电话:13971587725 邮箱: ::应聘职位:: 质量、行政管理部门主管 ::教育背景:: 1997.9-2000.7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机电一体化 2006.9-2009.6武汉大学法律硕士(法理学) ::培训实习:: 日期培训实习机构培训实习内容证书 2003.5北京世标培训认证中心ISO9000:2000内审员有 2003.12大野企业管理咨询公司TPM有 2003.12艾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SPC有 2004.3艾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田口式品质管理有 2005.6终生领导艺术管理学院冲突管理有 2005.07海高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全面成本控制有 2004.4-2005.9注册质量工程师有 2007.7-2008.10证券从业资格有 2008.2-2008.7湖北经济技术培训学院注册理财师有 2008.7-2008.9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审判员助理无 2008.10-学习ISO/TS16949无 ::工作经历:: 1) 2000.7-2001.5余杭川空通用机械设备制造厂生产调度员;任职期间主要职责为: ①生产与采购计划编制与执行。 ②根据定单协调生产、采购、实验等部门的合作。 2)2001.6-2003.7广州天祥(ITS)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检验部质量工程师;工作期间走访过大陆地区一百家多家生产企业,曾为HOME DEPOT,GE,B&Q,WAL MART等知名公司提供过专业服务。工作期间主要从事: ①小型家用电子电器(主要涉及电动工具、灯饰、电扇、电线电缆等)质量检验与控制; ②质量培训; ③验厂。 3)2003.7-2005.10东莞伟易达集团供应商管理部主管。任职期间主要从事: ①新供应商质量体系审核(即验厂,含RoHS、ISO14000、SA8000、OHSAS18000、C-TPAT等方面); ②新产品开发试制与量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③投诉与退货分析及改进; ④供应商质量业绩评估与改进; ⑤质量培训等。 4) 2006.9-2009.6武汉大学,学习期间主用参见的活动有: ①2006.9-2007.9任职于法学院研究生会新闻中心。负责对法学院研究生活动进行新闻报道;参与了武汉大学法学院80周年院庆报道活动,其中有关司法改革的专业报道发表于院刊及院校友通讯录。 论文《浅论中国宪法诉讼制度的建构》发表于《珞珈法思》2007年第2辑(总第8期)。 ②2007.9-2008.2受聘于湖北大学知行学院讲授工商管理本科专业《质量管理学》课程。 ③2006.11-2008.10武汉大学社会弱者权利保护中心“湖北留守儿童权利保护”科研项目志愿者。 参加并策划、组织了项目的整个调研活动及项目调研报告的撰写(《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研究》部分);项目因其深度和时代性特征两次获得校级奖励,并受邀参加了湖北省有关立法的咨询活动。 ④2008.9-2009.2以原告身份武汉市司法局(公益诉讼)。

质量工程师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业工程;培养方案;技术型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简称IE)是从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性工程专业技术,强调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等从而获得最高的整体效益。自1994年设立工业工程专业以来,无论在专业特色设立、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全国共有206所院校开设了工业工程专业。但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诸如目标定位不明确、实践教学环节效果不理想等。2004年-2006年,我们对中原地区工业工程人才需求信息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扎根于某一行业领域的“技术型”工业工程人才―既懂从事行业的专业知识,又熟悉工业工程专业知识―需求呈增长趋势,已经占工业工程人才需求量的60%以上,而未定位于特定行业的“管理型”工业工程专业人员已经呈现饱和趋势,社会需求量呈下降趋势。本文通过对“技术型”工业工程人才知识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改革工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1 “技术型”工业工程人才的定位

“技术型”工业工程人才是掌握系统的工业工程专业知识和丰富从事行业专业知识,熟悉企业生产实践,具有系统思维能力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具有未来成为企业管理团队中技术专家的潜力。

“技术型”工业工程人才除应具备每一个高级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和身心素质外,还应该具备如下职业能力:

(1)丰富的企业生产实践:具有熟悉企业生产产品及工艺流程,及时把握企业发展脉搏的能力;

(2)系统思维能力:具备全局思考能力、系统性思维能力;

(3)深厚的业务素质:物流系统、生产系统和工作环境优化能力;

(4)价值创造能力:资本运作、资源管理、资源配置能力。

2 “技术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技术型”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要求改革传统的“管理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紧跟学术和实务前沿,构筑动态专业框架。

2.1 整体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与传统的“管理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相比,主要突出“技术型”的复合型人才知识结构,包括形成专业理念、专业能力的基石性的专业知识;把握企业生产实践的行业专业领域知识;决定先进管理理念、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创造高经济效率和高经济效益的管理学知识;促进具备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能力形成的经济学知识;令培养对象谙熟为企业争取更多发展所需要资源的金融市场的金融学知识;保障扫除发展中的障碍,拓展企业疆界的社交能力的相关知识;适应国际化、决定涉外能力高低的外语知识;素质教育、决定“技术型”工业工程人才魅力的人文知识等。

(1)增设“工程与管理结合”的学科交叉课程。在基础工业工程、物流工程、人因工程、质量工程学、生产计划与控制、经济学、管理学、管理统计学等专业和专业选修课的基础上,逐步增设专业研究方法入门、专业案例研究、ERP软件操作、ERP沙盘模拟实验、企业过程再造、系统建模与仿真等交叉学科选修课程,充分发挥学科交叉性课程的知识整合作用。

(2)增设创新学分,强化竞课外科技活动和竞赛教育。在培养方案中增设创新学分,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与每年举行的“希望杯”、“挑战杯”、“沙盘大赛”等竞赛,开展“竞赛教育”。“竞赛教育”在促使参赛学生围绕竞赛范围梳理、整合所学知识从而优化学生知识结构的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理论能力、创新能力。

(3)持续的教学方法改革。深入开展教学方法和方式研究,通过开展“案例式教学”、“设问式教学”大作业考核等教学模式形成学生主导的授课体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导师制和创新团队建设,以申请专利为目标,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2 创新型的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以培养持续创新能力的工业工程师为指导,加强实践教学力度,形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协同建设;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实习、虚拟工业工程师训练营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协同发展,将人才培养与资格认证相结合。

(1)以课内实验为基础,保证学生的动手能力。分阶段开设阶段性和综合性模拟实训课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开设《动作分析模拟实验》、《质量工程模拟实验》、《物流模拟实验》、《生产综合模拟实验》、《ERP沙盘模拟训练》等。通过这些实训课程,逐步提升学生的实训能力,实现对从企业设立到企业破产全流程所需知识的综合。

(2)以实习为依托,使学生在企业实务中提高实践能力。聘请一些实习效果好的大中型企业的生产总监、经理等作学生的实务导师,对学生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进行指导,安排学生在实习期间和寒暑假期间到实务导师单位实践锻炼,应用专业知识协助实务导师做一些具体工作,协助解决一些具体业务问题以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3)以课程设计为补充,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对每一门主干专业课都开设有课程设计,将课程中设计的知识点融入一个综合的案例。

(4)以毕业论文为综合,综合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好毕业论文选题与导师的实际科研课题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使学生将大学所学全部知识综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

(5)推出“工业工程专题”系列讲座。每学期至少聘请3-5名大中型企业生产总监和技术、管理人员或校友就热点问题和成功经验讲学,一个学生在大学4年共8个学期期间有足够机会取得企业生产总监和技术、管理人员的现身说法,激发学生关心企业实际问题的积极性,极大地丰富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关心企业实际问题的积极性。

(6)虚拟工业工程师培养是利用虚拟实验室、设计虚拟生产中心,借助虚拟外设,按照工业工程师考核要求,让学生扮演工业工程师角色,对虚拟生产中心进行改善,以考核学生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3 “技术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以上分析,设计了如下的“技术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图1)。

【参考文献】

[1]贾涛.工业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工业工程,2009,12.

[2]崔剑.浅谈工业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信,2011(19).

[3]张忠.基于当前就业形势的工业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装备制造技术,2009(3).

[4]薛黎明.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2(3).

质量工程师论文范文第6篇

先前的桥梁工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创新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内涵就是着力于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意识的训练,特别是重视强化培养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创新精神,以达到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同时高等教育要在培养过程中和行业企业深化合作,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卓越人才的机制,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类型多样、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机制。针对这一要求,现行的桥梁工程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内容滞后于桥梁发展现状。目前,各专业在总的课程学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大幅度精简课程学时,来增加课程的数量。由于授课学时有限,桥梁工程课程的授课内容仍然重点讲授简支梁桥和拱桥的构造与计算,对于其它桥型只作简要介绍。根据对学生的调查访问,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桥梁建设技术水平的认识还停留在十几年前,对最新的科研方向和技术水平知之甚少。

2.对桥梁施工与养护技术不够重视。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需要修建更多的大跨度桥梁以跨越江河海峡等。桥梁跨度越大,其施工难度也越大。另外,我国既有桥梁坍塌事故频频发生,桥梁病害问题令人堪忧,种种现象表明,建国后第一个桥梁养护高峰已经来临,而养护管理是解决养护工作的灵魂。然而,在教学中我们对这两方面的重视还远远不够。

3.师生互动交流不足。在国家大力发展教育的背景下,各大学纷纷扩招,专业人数大幅增加。很多学校往往把同一专业的学生们集中在一个大教室中,集体授课。由于在上课时,老师要面对更多的学生授课,从而无法顾及到每个学生具体的学习状况,师生之间就专业问题也会缺乏充分的交流。

4.实习内容繁杂,缺乏针对性。为了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中学生往往会被安排很多的实习内容。然而,由于教学实践环节总学时保持不变,从而使每个实践活动安排的时间减少,这就使得学生对所参加的实践项目缺乏充分的准备,往往草草了事。

针对创新型卓越桥梁工程师培养而进行的课程改革

1.调整桥梁工程课群方向的专业课设置。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针对当前社会需求以及桥梁工程学科发展的需求进行透彻分析,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本科生培养计划做适当调整,对本科生教学的课程进行完善,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在2009年2月20日、26日和3月3日分别召开讨论会和教授沙龙专题讨论土木工程专业(桥梁课群方向)专业课设置调整。经过再三讨论决定,在学生的培养计划任选课部分增加“桥梁施工与养护”、“桥梁工程发展与展望”和“轨道交通桥梁”三项内容,相应取消了“桥梁抗震与抗风”“、桥梁电算”和“箱梁分析”三项可选内容;在实践环节将“简支梁桥课程设计”、“连续梁桥课程设计”、“拱桥课程设计”和“墩台与基础大作业”四项内容穿插在“大跨度混凝土桥梁课程设计”和“钢与组合结构桥梁课程设计”中。

2.所有课程开设小班教学。在专业课总学分和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为了提高专业课教学效果,鉴于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桥梁课群方向)学生人数已达80人左右,满足开设两个平行班的基本条件,因此,拟将所有专业课限选课由原来的一个班,修订为平行开设两个班。

3.创新教学评价方法。创新型卓越工程师人才的综合素质综合了知识、能力及人格的培养要求,在教学评价上不仅要重视书本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的评价,也要考查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要实现能力的培养就要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重视对学生获取能力的考核与评价,为不同类型的能力制定相应的操作标准和评价方法,明确能力考核目标。通过建立兴趣团队小组共同完成一个工程实践或研究项目,学习团队建设以及团队成员间的分工合作,讨论、答辩以提高运行效率。专业知识通过课堂讲授、实验、训练、习题练习、课程设计等多种形式进行教与学,具体内容根据课程大纲要求,结合专业课程要求确定实施;专业知识的评价方法可以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参考平时能力及人格的表现能力,可采用多种形式如专题论文、课程设计、平时训练、小组合作完成课程课题等进行单独或综合评价。

4.加强师资队伍、教材方面建设。安排知名教授担任各课程建设的项目负责人,参与和督促各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和执行。在教学中,原则上每位教授所带课程不超过2门,其中专业课老师优先考虑教授。在调研和分析国外著名大学同类课程授课教材的基础上,参考编著适合本课程的双语教材,制作、完善各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质量工程师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质量控制;卓越工程师计划

中图分类号:G64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0-0121-02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我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2011年开始启动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探索适合于培养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模式与方法。毕业设计是教学培养过程最后阶段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不仅可以考察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的练习,毕业设计环节质量的控制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作者近些年指导毕业设计过程中接触到的问题,对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所采取的监控措施进行初步探讨。

一、当前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质量参差不齐,各院校在引进师资时主要考察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对教师的工程背景关注较少。在近些年的毕业设计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有:①许多同学由于基础理论掌握不好,对工程标准和专业规范不熟悉,毕业设计时无从下手,不能提出合理完整的设计方案,设计过程参考已有的设计计算书或参考书模板进行生搬硬套,虽然设计计算过程有很多,但对其中的一些设计参数不理解,对其背后的理论意义不清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②部分学生存在抄袭现象,在毕业设计分组时经常是几位学生完成同样的题目,所以同学之间抄袭比较容易,同时网络上存在许多毕业设计图纸和计算书等资料,使学生的抄袭内容更加难以被发现;③毕业设计时有些考研同学参加研究生复试,而有些同学为了找工作而提前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占用了大量的毕业设计时间,影响了毕业设计进度和质量;④有一部分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缺乏工程背景,指导过程中存在脱离工程实际的现象;⑤部分指导教师教学科研任务很重,派自己的研究生指导本科生,对学生投入的辅导时间不够。

二、毕业设计质量监控措施

针对上述毕业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系从设计教师遴选、设计选题、指导过程、评阅答辩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质量监控。

1.指导教师资格遴选。指导教师必须具备讲师(或相当职称)及以上职称,具有硕士学位的助教不得独立指导本科毕业设计,初次指导毕业设计的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不能同时指导超过4个学生。为了使毕业设计更接近工程实际,采取校外导师独立指导或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的方式,积极联系建筑企业、勘察设计机构及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指导毕业设计,每届有15%左右的学生由校外导师指导。

2.毕业设计选题。毕业设计的选题应能够反映社会对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新需求和学科的新发展,毕业设计必须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涵盖专业的基本训练,难度适当,工作量饱满。为了避免抄袭,做到学生一人一题。有部分学生毕业设计时已经达成了初步就业意向,毕业设计题目应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就业方向,根据学生今后的工作内容进行师生双向选择设计题目,系部再适当调整。

3.指导过程控制。指导教师至少每周与学生见面2次进行指导,每周每生的指导时间不少于1小时,对指导过程要有详细的记录。系部对学生做好考勤记录,严格把握学生请假情况,对学生的请假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办理,严格按照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标准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考勤纳入批阅评语和成绩中。设计中期进行中期检查,指导教师分组交换学生进行检查,检查完后指导教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交换意见,并尽快解决问题。设计后期严格按撰写要求进行毕业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的撰写,提交完整的设计资料。

4.评阅答辩质量控制。答辩前由教师交换评阅设计成果,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与水平进行客观公正评价,拟评优的毕业设计必须有校外专家进行独立评阅。学院成立答辩工作领导小组(不少于5人),专业成立答辩委员会(不少于10人)。根据专业方向先进行小组答辩,通过答辩,审查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成果,检查有无抄袭、外文翻译是否准确、成果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小组答辩成绩不及格和优秀的学生,再进行一次大组答辩,大组答辩由全系老师和校外专家组成,对评优的学生和不及格学生进行再一次审核,对学生的答辩过程进行客观的评判。综合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答辩表现及毕业设计过程进行成绩评定。优秀毕业设计的评选,以学生对工程设计能力的掌握程度为主要参考依据。设计所采用的工程技术及其有关参数符合现行的有关设计规范,设计计算书和设计说明书的内容与格式符合有关要求,设计图纸规范,表述清楚,设计工作量充足。

5.教务处、学院、系在毕业设计中的监控管理。教务处负责制订或修订毕业设计质量及管理标准,明确学校毕业设计工作整体目标;掌握工作动态,进行宏观管理、指导和协调工作;组织学校视导团或专家组成员进行前期、中期、后期工作检查和质量监督,组织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教学管理考核。学院根据专业特点,制订质量监控实施细则,审定指导教师资格,对指导教师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组织学院专家对毕业设计全过程进行检查和督导,对前期、中期、后期工作的各个环节要跟踪检查、指导、落实;根据各课题指导教师工作情况评定指导教师工作质量,考核指导教师的工作。系部主要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组织确定课题并对课题进行论证,保证课题适当,课题的更新率及与生产实际、教师科研课题结合率满足规定的要求;检查督促教师对学生的考勤与指导,组织答辩小组(确定组长),进行毕业设计答辩和成绩评定。

三、结语

卓越工程师培养是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和行业标准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工程人才,需要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学生的培养过程。毕业设计环节最能体现学生实践综合能力,因此对毕业设计环节的监控措施和模式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使毕业设计环节的开展更加符合工程实际,不断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对建筑类高校的毕业生培养和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质量工程师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DPMO;百万缺陷机会数;缺陷机会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5-0115-02

0引言

S公司是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是中德合资的生产工程型全数字控制的交流和直流传动产品及电机的基地。S公司P3车间的工艺内容是把定子加工成定子线圈。每一个产品在生产线上的停留时间平均是三四天。公司在业务和成本分析中发现,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P3,车间生产的产品利润空间越来越小,部分产品甚至是不盈利的。公司管理者希望能通过对产品生产和控制过程的仔细分析,找到问题的症结,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利润。

1DPMO

DPMO(Defects per Million Opportunity)百万缺陷机会数,是指100万个机会里面,出现缺陷的机会是多少。[1]DPMO的概念由IPC-7912 Calculation of DPMO and Manufacturing Indices for Printed Board Assemblies 提出。DPMO的计算公式如下[2]:

DPMO=■

使用DPMO计算时,应该注意:

①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即工序中不出现系统性原因导致的缺陷;②样本的含量要充分大;③对缺陷机会的定义要明确有意义。

DPMO质量指标体系的优势:第一,DPMO可以对性质不同,复杂程度不同的产品或者服务的过程质量水平进行等价评价。[4]DPMO在在FTY与RTY的基础上,引入了缺陷机会和缺陷这两个概念,同时排除了性质不同、复杂程度不同的工序和操作对评价带来的影响,是对具有不同复杂程度的产品和工序进行质量水平考核的通用尺度, 且这种度量合理公平。第二,DPMO反映的是过程能力。[5]以往的质量指标关注的重点是产品的质量水平,DPMO不是简单地关注产品或者服务输出本身,而是考查整个过程,各个工序和操作,对生产线的性能考核并且提出改善机会。第三,DPMO具有更高的针对性。[6]DPU和DPMO的分析对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可以是一道关键工序、一个自动化焊接设备或者是一个工作组织,而不是必须以一个产品作为一个单元来比较。企业可以从最终产品生产单位的考核,各生产单位生产线的考核和零部件供应责任单位及外购外协件的考核来评估生产质量。

2S公司DPMO质量指标体系的建立

通过一个好的质量指标体系,才能够准确地度量各个工序的质量控制状况,将整个工艺中出现的所有的缺陷都记录到质量数据中,规范和完善该车间的质量数据的收集和改善工作,从而提高该车间的质量管理水平,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有针对性的质量改进。下面讲述为S公司的P3车间建立DPMO质量指标体系过程。项目技术路线见图1。

2.1 选择典型产品经过与该车间的质量工程师分析讨论,项目组决定选择电机1LA4562-2CN80-Z作为DPMO缺陷机会定义的一个典型产品。该电机的生产过程几乎囊括了该车间的所有工艺,具有代表性。

2.2 绘制BOM和爆炸图通过BOM和爆炸图,项目组对产品的组成有了详细的了解。该阶段由熟悉工艺的质量工程师和工艺工程师合作完成。

2.3 绘制作业流程图在绘制作业流程图前,为了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和理解整个过程,项目组编制了车间的SIPOC图,绘制了作业流程图。通过作业流程图,能更好地了解加工的工艺顺序。根据作业流程图,项目组进行了详细的质量数据分析,重点分析他们外部顾客和内部顾客不满意的地方在哪里,各种缺陷和错误发生的位置、内容和不合格原因及潜在的不合格原因。通过质量数据分析,了解生产现场主要存在的质量问题,知道各种缺陷和错误的相关信息等,便于进一步的缺陷分类和缺陷机会定义,也能帮助生产线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在具体的质量数据分析中,采用的方法:①研究了S公司P3车间两年来的所有的Q-Report(质量报告)。通过直方图、折点图等弄清楚了导致缺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缺陷发生的频次。②用一个月时间在生产线上与每道工序的操作工人面对面交流,更具体详细地了解每道工序的缺陷和潜在缺陷(包括很多在质量报告上反映不出来的),导致缺陷的原因,出现的频次,检测手段和缺陷出现后的解决方法。并对这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整理。③在生产线上,通过抽样分析,判断其原材料和半成品在考核指标上是否合格。④针对输出参数控制比较严格的程序,绘制了控制图,掌握其过程能力。

通过质量数据分析,得到了该生产线上最丰富,有效的第一手数据。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第一,质量数据分析显示,当前使用的最主要的质量指标一次通过率不能反映当前的过程质量水平。对质量的持续改进要求企业推行新的能反映过程水平的质量指标体系。这一部分在第二章就已经详细介绍了,在此不再赘述。第二,通过质量数据分析,得到了关于该生产线上每道工序的详细完整的缺陷信息。将其做了数据整理,便于进一步的缺陷机会定义。

2.4 作业指导书和FMEA分析项目组对该公司该车间的作业指导书进行详细分析之后,发现作业指导书简单、明了,容易理解,且对于关键的和复杂的工序都有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指导,能够有效指导操作工人正确作业。

在执行本项目之前,S公司没有正规的FMEA文件。本项目组在质量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与质量工程师和工艺工程师合作,为该车间建立了FMEA文件。通过FMEA分析,整理出了影响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各种已有的和潜在的质量问题和故障模式及原因等。该项工作对FMEA的整理和分析工作对于后续的DPMO缺陷机会准确定义非常重要。项目组与质量工程师共同制作了FMEA文件。

2.5 定义缺陷机会数量IPC-7912已经给出了缺陷机会的定义方法,但是该标准是针对印制板装配(PBA)上的缺陷定义的,不适用于既有加工又有装配的生产线。根据作业流程图,在经过详细的现场调研和详细的数据分析后,基于作业指导书和FMEA文件,项目组将该车间出现的缺陷分成了三类,并制定出了一套适合该车间的缺陷机会准则。下面介绍缺陷机会定义的一般准则。①在生产(装配)过程中,每装配一种可能发生缺陷的零部件,定义为零件缺陷机会。质量稳定的标准件一般不做定义。②在生产(装配)过程中,每完成一个连续的作业,由于操作原因,可能导致产品质量缺陷,定义为一个生产(装配)缺陷机会。③总的缺陷机会等于零件缺陷机会和生产(装配)缺陷机会总和。④相似产品的DPMO比较应基于相同的缺陷机会定义。⑤一般检验工序不构成缺陷机会。在缺陷机会定义的一般准则下,项目组根据生产线特点和产品的特点又定义了零件缺陷机会定义准则,装配缺陷机会准则和作业缺陷机会共11条,以及缺陷机会定义的特殊准则26条,如图2所示的框架。

2.6 构建DPMO质量指标DPMO=(总的缺陷数/总的缺陷机会)×一百万分之一百万。上一部分2.5确定了各个缺陷机会的定义方法,将各个缺陷机会汇总,就能得到总的缺陷机会。只要能够统计出生产装配过程中的缺陷数量,就能得到DPMO值,从而就能够对这个过程做出评价。建立了DPMO指标以后,为了实现连续的质量改进,需要不断地降低DPMO值。可以以产品为单位,生产线为单位或者车间为单位对生产线的质量过程进行考核。

2.7 建立DPMO质量指标体系一套完整的质量指标体系应该包括从数据收集到统计分析的所有的文件。项目组针对S公司P3车间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了可执行性和高效率等,为该车间设计了一套DPMO质量指标体系。这套质量指标体系包括每种产品的缺陷机会定义表、统计缺陷数据的现场质量记录表和流动检查单,包括质量日报表、周报表和月报表。图3显示了DPMO质量指标体系。这些质量报表能够收集过程中的缺陷,从而计算出DPMO质量指标。

3结论

在S公司P3车间建立DPMO指标体系的项目经历了大约三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大家对理论和实践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S公司P3车间建立了一套适合它的质量指标体系,整个项目进行非常顺利,S公司对项目结果也非常满意。该项目完成后,车间的质量管理真正做到了可追溯,可控制。各种质量问题都能够及时记录下来,并且得到及时的解决。由于过程的优化和改善,产品的成本降低,同时产品的差错率和顾客投诉率也必然降低,达到了公司的预期目标。同时,该质量体系的建立也有利于建立连续改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当前关于DPMO缺陷机会定义的研究很少。本论文对定义的过程作了详细的描述。S公司P3车间的产品特点是多品种小批量,因此文章对多品种小批量产品的DPMO缺陷机会定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马林,何桢.六西格玛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IPC-7912,Calculation of In Process DPMO and Manufacturing Indices for Printed Board Assemblies[S].2000.

[3]Kai Yang,Basem EI Haik.Design for six sigma:A Road Map for Product Development[M].Mc Graw Hill,2003.

[4]瞿炎.项目质量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质量工程师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工程应用;毕业设计;质量评价;工程能力

0 引言

1994年,麻省理工学院的院长乔尔・莫西斯提出了大工程教育观,主张工程教育更加重视工程实际以及工程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要求工程教育要为学生提供综合的知识背景,强调工程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性[1-2]。在工程教育回归工程的趋势下,教育部在教高[2007]1号文件中提出全面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时,首项工程便是进行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3]。2010年教育部又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加强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培养造就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应用型人才。毕业设计是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其本质是一次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的综合训练,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工程设计的思想方法及所必须的基本技能,培养严格、正确、创造性地从事技术工作的精神。但当前毕业设计由于缺乏生产现场设计条件和一线的数据资料、指导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知识和设计经验等多种原因,题目往往偏重理论分析、模拟仿真而与社会、工厂、实践脱钩,学生难以接受到工程技术人才所必须的综合训练。毕业设计质量评估是高校为改善毕业设计教学条件、规范毕业设计过程指导与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而进行的一项内部质量保证方式,其评价指标对于本校毕业设计工作的开展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因此,依托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卓越计划”通用标准,将工程能力培养要求融入毕业设计评价指标体系中,突出“产学结合,面向产业”的理念,成为推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从学习岗位到工作岗位的初步过渡的重要保障。

1 优化毕业设计评分指标,突出工程性、应用性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由指导教师、评阅人和答辩小组三部分评分组成,权重分别为30%、20%和50%。指导教师评分主要围绕工作表现、能力水平和成果质量三部分展开,其中后两者占80%的比重。能力水平具体评价指标为:1)查阅文献资料、调查研究的能力;2)方案设计与实践技能;3)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外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5)撰写论文(技术文件)的能力;6)团队协作能力及表达能力。成果质量评价指标包括:1)设计方案正确,数据真实可靠,分析处理科学;2)毕业设计水平;3)实用价值、经济效益;4)技术创新性或独特见解;5)论文撰写规范化。答辩小组评分的具体评价指标包括:1)选题符合教学计划要求,体现专业特点,紧密结合工程实际,达到综合工程训练的目的;2)设计思路分析归纳合理,方案论证充分,实验方法科学;3)完成设计任务,工作量饱满,有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4)设计方案有实用价值,适应社会需求;5)答辩过程思路清晰、概念清楚、表达准确。在评分过程中引进企业界的评价干预机制。对于企业指导的毕业设计,专业指导与论文专业内容的质量由企业导师全权负责;验收时,设计方案和结果需接受生产现场的检验和评价。对于校内完成的工程类毕业设计课题,评阅和答辩环节需聘请企业专家参与,并将企业专家评价意见反馈给学院和校内指导教师。

2 改革毕业设计管理评价,推进校企合作

毕业设计管理层面的评价指标可具体细化为校级、学院级和教师三个层面。校级主管部门评价指标分为:1)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制度和规定,协调各部门为毕业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软硬件支持;2)专人负责全校毕业设计工作的宏观组织、质量监督、检查考核和质量评估等工作;3)根据各专业具体特点,拨付充足的专项经费;4)制定激励措施,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及其指导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学院层面的评价指标包括:1)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拟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管理规范、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2)认真分配各教研室的工作任务,及时了解完成课题存在的困难并提出解决方案;3)专人负责本学院毕业设计工作的校外企业联络、定期检查、评审答辩等工作;4)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共赢的毕业设计合作指导关系,积极拓展指导规模;5)校企共同指导的毕业设计题目比例以及其他紧密结合本专业工程实际问题的工程设计型、应用型题目比例超过题目总数的80% 。指导教师层面的评价指标为:1)对进度和设计方向严格把关,定期进行答疑辅导,并结合不定期检查;2)熟悉课题重点、难点、常见错误和解决方法,指导思路清晰,教学过程注意引入工程实际和新思想、新技术、新原理,能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3)题目的深度、广度与本科生的实际能力和学校的教学计划相适应,工作量饱满[4-5];4)校内指导教师需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企业导师需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丰富的独立科研经验。

【参考文献】

[1]刘春林,李伟明,薛勇.以“大工程观”为指导构建高校实践教学新体系[J].江苏高教,2010(3):78-79.

[2]中国工程院工程教育研究课题组.我国工程师培养的重要性与培养途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1).

[3]史政海,张群安.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综合改革,加快地方院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步伐[J].化工工程与装备,2002(12):192-196.

[4]杨文超.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高教研究,2009(1):79-82.

质量工程师论文范文第10篇

一、产品质量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内容

产品质量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包括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条件体系。其中目标体系是核心,内容体系是主体,管理体系是关键,条件体系是基础和保障。

(一)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应用型产品质量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应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制定,包括基本素质、公共技能、专业技能和创新技能等方面。基本素质目标: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和身心素质、较强的质量意识、标准意识和创新意识。公共技能目标: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沟通、合作与交往能力,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专业技能目标: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从事产品质量工程系统分析、规划、设计等工作的能力;具有解决企业运营过程中出现的产品质量工程技术、管理等问题的专业实践能力以及一定的专业试验设计能力。创新技能目标: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开发能力。

(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根据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要求,系统化设计实践教学的项目和环节,即构成了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重庆文理学院在产品质量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讨中探索出了一套比较科学和完备的“分阶段、分层次、模块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该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在层次上从课程基础实践入手、过渡到课程综合实践,再递进到专业综合实践、直至创新实践与创业模拟、社会实践等。课程基础实践和综合实践包括课程验证性实验和课程综合性实验、课程实训和课程见习、课程设计等内容;专业综合实践包括专业综合性实验实训、专业见习、专业实习、综合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内容;创新实践包括:研究设计型实验、学生科研、科技竞赛等内容;社会实践主要有文体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学术讲座、社会服务等形式和内容。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内容在实现实践教学目标方面具有不同的功能。通过课程实验和专业综合性实验,使学生充分理解课程的基本原理、融汇贯通专业知识,掌握基本专业技能,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通过课程实训加强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巩固专业知识;通过专业实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见习和实习能增加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接触社会实际,通过实习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培养科研开发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科研、科技竞赛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科研兴趣以及创新意识和能力;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上述实践教学内容必须通过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含人才培养目标)加以明确。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具体规定各项实践教学内容的实施时间和学时数、考核评价方式及学分计算办法。

(三)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是指由管理机构和人员、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等形成的管理系统。学校是全校所有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宏观管理者,负责制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规划和管理制度,理顺管理体制,建立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监督考核实践教学的运行质量。学校一是要建立起实践教学责任机制,保证实践教学的实践效果。要明确界定二级学院、学科建设负责人和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负责人的具体职责。二是建立实践教学激励机制。要在实践中探索长效机制,逐渐转变教师观念,有效调动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三是建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包括对整个实践教学体系自身的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对实践教学体系自身的评价有利于不断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和内容体系,满足行业企业对岗位人才能力结构的需求变化。学校应根据学分制实施管理办法,对各实践教学环节制定明确的教学要求和考核办法,既要加强对教师的考核,确保实践教学落实到位,又要对学生考核,检验实践教学的效果。二级学院是实践教学管理的主体,负责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实施,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学院选聘或指定专业建设负责人,负责组织实践教学人员、实践教学管理人员、学工人员具体落实实践教学计划。

(四)实践教学条件体系

加强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打造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职结合、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日趋合理的实践教学团队。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高学历高职称教师积极参与实践教学工作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大力培养或引进一批具有工程背景和质量管理意识的教师。学校定期选派部分教师到企业质量管理岗位学习锻炼,同时以专职或兼职的形式从食品药品类企业引进高级工程师,主要承担本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和实践性强的课程的教学工作。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必备条件和基本保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主要包括实验(训)室建设以及实习基地建设两个方面。实验(训)室建设要统筹规划,优化配置,要按模块化、功能化设置实验(训)室;同时要根据需要建设多种形式实验(训)室:手工实验室、计算机房实验室、仿真实验室、远程网络实验室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点及面,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习基地建设要坚持校内外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与社会两方面资源。要加大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力度,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建立集生产、实验、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实习工厂。校外的实习基地建设要紧密结合专业特点,努力把实践内容与作为实践基地的单位的实际生产任务结合起来,加强管理与合作,做到互利互惠。

二、产品质量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要求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大教学观。通过多种形式学习、研讨和宣传,要让全校师生特别是实践教学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践者充分认识到应用型本科院校办产品质量工程专业与研究型大学的区别。必须改变过去以课堂教学为主的狭隘教学观,紧紧围绕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大力发挥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作用。加强实践教学的教研教改。加强实践教学研究,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保障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条件之一。学校要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教研教改经费投入,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实践教学方面的教研教改项目,通过科研与教研促进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逐步开发一批特色鲜明的实验实训教材。

加强实践教学资源的集成,实现资源共享。首先,学校在各个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方面要长期规划、统筹兼顾,实现师资队伍、实验(训)室、校内校外实习基地的模块化和集成化,供不同专业使用,以减少资金投入,提高使用效率。重庆文理学院产品质量工程专业在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方面就充分利用了化工与制药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和工商管理专业已有的实验实训条件。其次,加强与同城高校及各类高职高专院校的合作,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实现校际间的实践教学资源的集成与共享。重庆文理学院地处重庆市永川区,作为西部职教城,这里汇集了近三十所高职和中职院校,这为重庆文理学院通过校际合作共建的机会充分利用职教城资源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上一篇:高级农艺师论文范文 下一篇:工程毕业生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