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概念范文

时间:2024-01-12 17:28:24

药剂学概念

药剂学概念篇1

一、中药和西药概念内涵混乱情况分析 中药和西药是于西方近代医药学传入我国后而出现的概念,西方近代医药学所使用的药物为西药,我国原来已有的药物称药。而今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已非如此简单,理解各异,实极混乱,试归纳如下。

1.按地域来源或产地划分。即外国制造和主产的药物为西药,中国特指的传统药物称中药。这在现代医药学刚传入我国的初期,似可理解。但现在,由于我国药学研究和制药工业的发展,不仅能制造生产外国最先研制的药物,亦研制了很多为我国首创的药物,如天花粉素、棉酚、蔊菜素等天然产物药物以及一大批人工合成的药物,这些药物,事实上是西药,而不是中药。故此种划分,显然不合适。

2.按人工合成和天然产物划分。即人工合成的药物为西药,天然产物药物为中药。这种划分也不合适。因为很多现在所称的西药如黄连素、延胡索乙素、地高辛、大量抗生素类药物等,均是天然产物(有的已能人工合成)。而亦有一些中药却为人工合成的,如中药冰片,现已有人工合成的龙脑供用。更在我国古代,早就用雄黄(硫化砷 ass)炼制(氧化)而得中药砒石,即三氧化二砷(as2 o3)可见砒石乃为人工合成的中药。

3.按组成成分较纯或结构清楚乃至单 体化合物和成分不清的混合物来划分。有的将成分较纯或结构清楚乃至单体化合物的药物称西药,而将树皮、草根、全蝎等不纯的天然混合物药物称作中药或称中草药.这种标准亦不确切。如西洋参、洋地黄叶、大黄苏打片等西药,即为成分不完全清楚的混合物,而硇砂(氯化铵)、冰片、砒石等中药,却为成分清楚或单体化合物的药物。

4.按剂型不同来划分。有的将现代制剂如针剂、片剂等称作西药,而将中国的传统制剂如丸、散、膏、丹、汤剂等称作中药。这在五十年代以前似可理解,而今,显然更不合适了。如桑菊感冒片、羚翘解毒片等是中药,却是现代剂型的片剂。而西药的一些合剂是与中药汤剂无本质区别,更亦有丸、散、膏等剂型。

5.按使用人员划分。即中医使用的药物为中药;西医使用的药物为西药。笼统讲,似乎有一定道理,但细分析起来,亦不确切。如西医也使用甘草、大黄等,但并不能因此而简单地将它们称作西药;既使中医自服维生素丙,亦不能就此而称其为中药。更在临床有时可遇到这样情况:某中医开了一张中药处方,且方中药物为常用中药,而有的中医则认为其不是中医药处方,而是西医药处方。因为方中药物并未考虑中药基本内容——内涵,又违背中药使用规律,实属通称的中药西用。

二、中药和西药概念内涵的 确定中药和西药划分的基本原则,是不能离开相应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概念的内涵——基本内容应适应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要求,并据此而使用。故先明确相应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才能确定药物概念的内涵。

1.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中药概念内涵 (1)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 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应这样表述: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用脏腑、经络、卫气营血、三焦等表示机体的功能部位;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 虚、实来表示机体的功能状态;四诊的望、闻、问、切作为了解机体状况的手段; 按辨证论治的原则,确定机体状况(包括部位及其功能状况)而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如果采用药物来影响机体状况的话 (因尚可用针灸、推拿等方法),要遵照理、法、方、药的程序,即先辩别病证的机理(包括病因、病位、病况),采用相应防治法则如八法的何种,确定基本方剂类型,最后选择合适药物而施治于人,以达防病治病目的,在诊治的全过程中,始终强调机体内因为主而不忽视外因作用的防病治病观。总之,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

(2)中药概念内涵 中药应具备与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相适应的特征,其具体内涵包括三方面: 第一,药物性能的表达有性味,即四气(寒热 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归经,包括脏腑、经络、三焦、卫气营血等归经;升降浮沉。这些,有时又称中药特性,即狭义的中药药性。第二,药物功效以中医药学术语,表述,如解表、凉血、平肝、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等。第三,药物配合使用 时,按君臣佐使关系配伍,使各味药共同构成一个功效整体与机体证相对应而发挥作用,配伍组方时还要考虑到药物的七情、反畏、药对等关系。简言之,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药物,称作中药。这是中药概念内涵的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药物,并且只有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时,方称作中药。若按其它医药学理论使用时,还可不称作中药(见后)。

2.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国药概念内涵 (1)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 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应这样表述:以现代科学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为基础;用直观或解剖后所见(包括用各种放大倍数的显微镜)的实体来表示机体的部位:以组织形态(有时称病理形态)、生理 功能、生化变化的相应指标和术语来表述机体的功能状态,并以此作为诊断的标准和采取相应防治措施的依据;如果采用药物治疗的话(因尚可采用非药物治疗如物理疗法、手术等),主要考虑影响机体病理、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而选用相应药物以达防病治病的目的,在诊治的全过程中,强调的是外因对机体功能指标的针对性而较少考虑机体内因的综合影响。总之,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为西医药学理论体系。 (2)西药概念内涵 西药应具备与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相适应的特征,其具体内涵包括三方面: 第一,药物本身性能以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来表示,如是液体还是固体,是酸性还是碱性 等,第二,药物功效以相应的病理、生理、 生化等的指标和术语来表示,如抑制细菌、 降低血压、升高血糖等。第三,药物配合使用时,考虑药物间的物理、化学、物理化学 、变化,如沉淀、分解等,至于生物活性则考虑各个药物各自作用的结果,而不是把各种配合使用的药物作为一个功效整体。简言之,以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药物,称作西药。此为西药概念内涵的第一方面,第二方面, 具备如上内容的药物,并且只有按西医药学理论使用时,才称作西药。若按其它医药学理论使用时,还可不称作西药(见后)。

药剂学概念篇2

关键词:药剂学 学习方法 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R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b)-0222-01

药剂学是将原料药制备成用于诊断、治疗、预防疾病所需药物制剂的一门科学,属于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涉及面广。在药剂学的学习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很多基本理论、处方设计、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方面内容。药剂学与很多学科有密切关联,包括化学、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化学等。各学科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了药剂学各分支学科,包括物理药剂学、工业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剂学等。药剂学也是很多药学院校开设的主干课程,药剂学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药学毕业生的整体能力和质量,也影响到各分支学科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如何学好药剂学,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谈谈学好药剂学的主要方法。

1 明确药剂学的研究方向,建立学习方法

在学习药剂学这门课程之前,首先要明确三个问题:药剂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药剂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药剂学的研究方向包括哪些?药剂学是利用现论和方法研究如何将原料药制备成合理的应用形式(即剂型)的一本实践科学,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贯穿于各章节的学习内容中。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药物剂型概论(普通药剂学)和药物制剂的新技术与新剂型。研究对象是药物制剂。但很多学生往往忽视了这些要点。例如有些学生会问“如何分离中药的某些成分”、“某单体成分的药理活性如何”等类似问题,学生将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等课程的研究内容混为一谈,学习起来比较混乱。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反复明确药剂学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学生应该清楚知道药剂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药剂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内容比较庞杂并且知识点较多,学习起来需要不断的记忆和理解。但在药剂学的学习方法上,可以以药物制剂的剂型概念和特点为纲,逐渐扩展内容到主要组成、制备工艺、所用辅料、质量评价、发展概况等方面。根据剂型概念和特点可以推断其主要组成成分及制备工艺等。例如,学习脂质体制剂新技术时,应以其概念和特点为基础,即脂质体是含有磷脂和胆固醇的双分子层的封闭囊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然后再扩展到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包括溶剂注入法、薄膜分散法、逆向蒸发法等)、脂质体的分类(包括大单室脂质体、小单室脂质体和多相脂质体)、脂质体的质量评定指标(包括包封率、载药量、药物释放等)。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介绍脂质体的发展概况及新型的脂质体(长循环脂质体、免疫脂质体、光敏脂质体及热敏脂质体)等。在学习过程中牢牢把握住剂型概念和特点,找到制备工艺―分类―质量评定之间的内在规律性,是药剂学的各知识体系系统化,便于理解掌握。

2 理解药剂学的基本原理,掌握重点内容

药剂学主要研究药物制剂的成型过程的相关理论、制备工艺及合理的处方设计。其原理渗透到各章节中,是学习药剂学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在理解基本的制剂原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各制剂的原理和适用范围。例如,片剂是各药物制剂使用最广泛的固体剂型。根据片剂的特点,有三种压片方法,包括湿法制粒压片、干法制粒压片和粉末制粒压片等。那么如何选择各压片方法呢?湿法制粒压片法是最经典和广泛使用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药物和辅料均匀制备成流动性很好的湿颗粒,经整粒后再进行压片,有效地解决了片剂均匀度、流动性等问题。理解了这样的压片原理,可以进一步重点掌握片剂的四大辅料(填充剂、崩解剂、黏合剂和剂),理解各种辅料成分及特点及随后的包衣技术。再例如固体分散体技术,主要原理是将药物均匀地分散在载体材料中,药物在载体中以微晶、分子溶液或低共熔物状态存在。固体分散体的意义是在于难溶性药物的高度分散,从而提高药物的溶解能力。在掌握了基本原理的前提下,介绍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技术,包括溶剂挥干法、喷雾干燥法、熔融法等,结合药物的性质选择合理的制备方法。并熟悉固体分散体的特点,包括药物高度分散在载体材料中;大大提高了药物的水溶性、吸收及生物利用度;适用于油性药物的固体化;物理稳定性差、载药量小;工业化生产困难等。进一步理解固体分散体的鉴别方法,包括红外光谱鉴别法、粉末X射线鉴别法、差示扫描量热法、拉曼光谱鉴别法等。最后掌握固体分散体的质量评价内容,包括药物的无定型状态、微观形态、药物释放性质等。

3 重视实践及课外探索

由于药剂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应加强实践探索。广泛建立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课堂上所学习往往都是最基本和典型的制剂技术。如何将课堂上的制剂理论更好地用于指导实际制剂开发和设计尤为重要。因此,药剂学实验课特别重要。通过药剂学的验证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使学生掌握制剂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药剂学问题的能力。在药剂学实验过程中,学生应该积极思考:为何将药物制备成该药物制剂?该药物制剂有哪些实际应用价值?例如在包合物的实验中,采用具有空穴结构的β-环糊精来形成中药提取物包合物,利用饱和水溶液的方法来制备该包合物。学生能更加形象地理解包合物的制备工艺,这样可以更加生动地理解书本中所提到的包合物各种理论和实践。另外,学生应多参与教师的实际科研活动,以课题的形式带动学生学习药剂学的兴趣。在课题的进行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药剂学问题的思考方式、问题解决模式及应用实践。透过表象看本质,有效地加强各知识的综合运用。

总之,要学好药剂学要根据药剂学的特点及规律性,把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明确研究方向和内容,突出重点,重视实践探索,不断提高对药剂学的综合理解。

参考文献

[1] 吴卫,黄洁.工业药剂学的教学方法[J].药学教育,2008,24(5):32-33.

药剂学概念篇3

(一)目前“实用药剂学”课程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分析药剂学学科主要包括制剂学和调剂学两部分内容。由于学时数有限而教学内容较多,以往“实用药剂学”的学习以制剂学为主,课程教学中始终突出制剂技术的学习,特别是工业药剂学的内容讲得比较多;而调剂学的内容,如合理用药、处方调配等通常讲得很少,最终导致药剂专业毕业生掌握的药剂知识不够全面,尤其是在社会药房工作的药品零售的从业人员,显得知识单薄且不能很好地参与药学服务。

(二)“实用药剂学”课程教学内容对应的岗位分析以上调研表明,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中职药剂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为制剂生产企业和药品经营企业,主要就业岗位为制剂生产和药品零售岗位。这就提示我们,未来“实用药剂学”课程教学内容应主要与制剂生产和药品零售岗位相对接。

(三)“实用药剂学”课程教学内容对应的职业标准分析以上调研表明,制剂生产和药品零售岗位是学校中职药剂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岗位,其对应的职业标准分别为药物制剂工和医药商品购销员。因此,应参照以上两种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教学的基本要求,实行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评价办法。

(四)“实用药剂学”课程教学内容分析从“实用药剂学”课程教学内容所对应的岗位、职业标准来看,“实用药剂学”课程教学内容应包括制剂和调剂两大部分,至少应涵盖表4所列的四大部分内容。其中,制剂生产操作、药品生产质量控制为以往药剂学教学的主要内容;而合理用药、处方调配在以前的教学中鲜有涉及,今后教学中应及时补充并重点学习。

二、中职药剂专业“实用药剂学”课程教学建议

(一)课程目标设定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剂型的生产及质量控制知识与技能,掌握药物制剂配伍变化、处方及处方调配、药房管理、合理用药等知识与技能,能完成本专业相关制剂生产与药品零售岗位的工作任务,为考取药物制剂工和医药商品购销员职业资格证书(四级)打好基础;在关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应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科学的专业素养,使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创新意识,为全面发展服务。

(二)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组织课程内容选取应与职业标准对接,符合学生实际。内容应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内容组织应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工作任务。重视教、学、做结合,理实一体,突出实践教学,实训、实验等教学环节设计合理。

(三)课程内容应紧密结合临床用药实际当前,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社会药房的逐步规范,社会药房的药学服务人员正面临职能的转变,从“以药为中心转向以病人(消费者)为中心”。能提供专业的药学服务已成为社会药房从业人员的基本能力,而指导合理用药、处方调配已成为对药房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未来的药房工作者不仅懂得药物制剂知识,还要与临床用药实践联系,与工业化生产相联系,及时掌握新技术。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各种剂型的概念、特点、制备方法、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从而使学生在临床实践中能够指导合理选用不同剂型药物,在生产中能够科学合理研发新剂型。

(四)课程内容建议根据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建议本课程体系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药物制剂概论篇,包括药、药品、制剂、剂型等基本概念的讲述,以及GMP、GSP、药品标准的学习;第二部分为制剂生产篇,将各种剂型按形态和制备方法相结合分为液体制剂、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半固体制剂、固体制剂、气雾剂、中药浸出制剂,介绍各种剂型的概念、特性、质量要求、制备工艺、单元操作及其设备等,为学生未来从事制剂生产工作奠定基础;第三部分为合理用药篇,主要学习制剂配伍变化、处方及处方调配以及药学服务的相关内容,为学生未来从事社会药房药品经营工作奠定基础。

药剂学概念篇4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分类

药物不良反应的概念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上几乎都是指“对防治疾病无益甚至有害的反应”,这个概念一直沿用了十几年,虽然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早已下了明确的定义,就是指“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过程中,人接受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药物不良反应有严格定义及分类,根据1999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试行)》第五章附则第二十八条规定:药品不良反应主要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药物的分类方法也不统一,有的教材上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过敏反应、继发反应、特异质等;有的又根据1977年Rawlins和Thompson设计的ADRs分类法,即将其分为A、B两类反应。A类反应指因某种药物正常的药理作用过强而引起的反应,如普萘洛尔引起的心动过缓。这些反应可根据药物的药理学特性预知,通常呈剂量依赖型。此类反应较常见,发病率较高但死亡率较低。B类反应指与药物正常药理作用无关的、新的或异常的不良反应,如青霉素引起的过敏反应,通常不可预知,也不常见,发病率较低但死亡率相对较高。也有的分为与药理作用相关类如副反应、与机体反应相关类如过敏反应、与连续用药相关类如耐受性。各种教学用书及参考资料上对不良反应究竟包括哪些,几乎没有一致的。

药物不良反应的概念应该使用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试行)》第五章附则第二十八条规定的概念。这个概念和我们教材上的概念的主要区别是强调了正常剂量和正常用法。也就是说,这种定义排除了意外的过量用药或用药不当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如用错药物及剂量、滥用药物、自杀性过量服药等不包括在内。如果药物不良反应的概念做了调整,那么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或分类也应该做调整。多数教材上认为副反应(副作用)是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这个概念和药物不良反应概念究竟有什么区别,从字面上看意外的有害反应不属于副反应,其他的所有不良反应都应该是副作用了。那么毒性作用、后遗效应、继发反应、首剂效应、撤药反应、依赖性就应该都归到副反应里。过敏反应和特异质就属于意外的有害反应。从上述WHO和我国药品监督部门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来看药物的不良反应一是强调不符合用药目的,二是强调反应对机体的损害程度。轻的就是不符和用药目的,重的就是意外的有害反应或有害反应。实际上不良反应也肯定有轻有重。如果非要用副反应和毒性反应作为药物不良反应的一种,那么副反应和毒性反应就应该只是程度上的区别,这种区分有多大意义值得商榷。药物不量反应包括的内容很广泛,有的有交叉,对于初学者很难区分。使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是属于后遗效应呢,还是属于继发反应摸棱两可。1999年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第1卷 第3期对后遗效应和继发反应解释如下: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后遗效应可能比较短暂,如服用巴比妥类催眠药后次晨的宿醉现象;也可能比较持久,如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一旦停药后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数月内难以恢复。少数药物可以导致永久性器质性损害,如链霉素引起永久性耳聋。链霉素引起永久性耳聋是后遗效应还是毒性反应不好区分。继发反应并不是药物本身的效应,而是药物主要作用的间接结果,如广谱抗生素长期应用可改变正常肠道菌群的关系使肠道菌群失调导致二重感染;利尿药噻嗪类引起的低血钾可以使患者对强心药地高辛不耐受。根据继发反应的概念,长期使用糖皮纸激素引起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不是药物本身的作用,而是由于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血液中的糖皮质激素浓度过高,使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的能力逐渐减弱,停药后肾上腺皮质的功能不能立即恢复引起的和糖皮质激素相反的作用,应该属于继发反应。后遗效应是药物原有的作用的延续,很显然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一旦停药后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不是糖皮质激素作用的延续。

可见无论是药物的概念还是药物的分类或分型都存在很多的问题,药物不良反应的概念应该容易统一。但是不良反应的分类确实很困难,尤其是我们一直沿用以前的传统概念,现在看来和药物不良反应的概念本身矛盾。使用新的药物不良反应概念已成为必然,那么它项下的内容也势必做相应的调整。

药剂学概念篇5

实际上,药物,保健品和食品,有着完全不同的属性,不能混为一谈。要正确认识事物,首先要把握其概念。所谓概念,就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要鉴别是非和对错,必须先从概念开始。

所谓药物,其本质是要有肯定的疗效,且必须经过严格的临床药物试验证明。同时,药物还应有明确的适应证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并通过国家药物管理部门的审批。药物,尤其是处方药,需由医生处方,方可应用。药物必须应用于适合的病人。同时,其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往往是并存的。此外,药物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即疗效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但当药物达到一定剂量后,疗效不再增加,不良反应则会出现。医生在给病人用药时,不但要考虑病人是否适合用这种药、该用多大剂量,疗效如何,而且还要观察其用药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以便随时调整和更换药物。上海人称“看病”为“看医生”,其实是十分形象且正确的。西方发达国家更是如此,在他们的观念中,看病必找医生,不会去找非专业人士,不论他冠以“神仙”“超人”或其他“吓人”的头衔:治病也不会去尝试什么“灵丹妙方”“祖传秘方”或保健品。笔者认为,“看病找医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医学概念和常识,也是一种对科学和医学应有的敬畏。

保健品。说到底,就是一种营养补充剂,它不是药物,自然也无任何治疗作用。想要通过吃保健品来治疗疾病,绝对是搞错了方向、混淆了概念。保健品是什么呢?笔者的认识是,保健品是能为人体提供一定营养成分的商品。比如,蛋白粉能为人体提供一些蛋白质;膳食补充剂能为人体提供一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其实,健康人只要能做到不偏食、不挑食,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成分就已经完全能满足需要,无需额外补充。当然,某些特殊人群在特定时期(如手术后、大病初愈等)适当服用一些保健品,也是可以的。但必须牢记一个原则:保健品的作用是有限的,绝对不能代替药物。

食物是为人类生存提供能量和营养成分的可食形式。一般地说,大多数食物的营养成分是复合型的。比如。大米中含有糖类、维生素及植物纤维等;水果中含有糖类、植物纤维、维生素和某些矿物质等。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一。健康的摄食原则是,食物多样化,合理均衡。为了便于理解和执行,营养学家根据食物的主要成分将其分为6大类:谷物、蔬菜类、水果、奶类,蛋白质(肉、鱼、蛋及家禽等)和油脂糖盐。谷类摄入量应最多,排列在底部:水果和蔬菜次之,置于第二层;奶类及肉类再次,置于第三层:油脂糖盐应摄入最少,置于顶层。如此形成的“膳食金字塔”,若各层比例不当,则金字塔不稳固。尽管部分食物可能有一定的食疗作用,但要靠食物来治疗疾病,是不现实的。

如果大家都能正确认识上述基本概念,做到“有病找医生,治疗用药物:摄食合理均衡,不过量不偏食;保健品作用有限,有条件适量应用”,就能避免许多误区,少犯或不犯低水平的原则性错误。

药剂学概念篇6

关键词:药学实验;教育改革;绿色化学

1药学与化学

药学是化学的衍生学科,而化学也是药学的基础与灵魂。药学高等教育离不开基础的化学教育,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这五大化学为药学的后续教学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和实验基础,因此众多医药高校无一例外都将它们作为药学基础主干课程。可以说,化学贯穿着药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职业生涯。药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实验教学,部分实验设计都直接来源于化学教育实验设计,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科研思维、创新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化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在药学实验中不可避免的显现出来,甚至因药学领域的特点而放大加剧,例如有机溶剂在药学实验中用量远大于普通化学实验,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更加严重。近年来化学的概念朝着环境友好的方向不断的发展,而药学似乎没能紧跟上步伐,因为观念滞后带来的问题日趋严重,追随时代潮流的药学教育改革刻不容缓。

2绿色化学

2.1绿色化学的定义

随着国家以及世界对人类生存环境问题的愈加重视,“绿色化学”概念的提出符合人类与环境友好共处的发展方向。绿色化学是环境友好的化学,是指在化学品的设计、开发、制备和应用过程中利用化学原理来减少或消弭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害的物质的使用和产生。其中心思想是把化学和化工生产的现有技术路线从“先污染、后治理”改变为“从源头上根除污染”,它与分析化学、有机合成、催化生物化学等学科都密不可分,身处当今国际化学研究的前沿[1]。绿色化学是对环境问题的重新审视,要求我们在获得新物质的过程中,不只是在化学反应末端控制废物的产生,而是要在化学过程中尽量减少产生废物,提高反应过程的原子经济性,充分利用每一个原子,使反应物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从而实现对环境的治理由治标转变为治本[2]。

2.2绿色化学的十二条原则

美国的总统科技顾问P.T.Anastas博士和马萨诸塞大学的J.C.Waner教授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绿色化学的十二条原则。这些原则目前是获得世界公认的指导绿色化学发展的基本原则:(1)防止污染优于治理污染;(2)提高原子经济性;(3)尽量在化学合成中减少使用有毒原料和产生有毒物质;(4)设计安全的化学品;(5)使用无害无毒的助剂及溶剂;(6)合理使用和节省能源;(7)利用可再生资源来代替消耗性资源合成化学品;(8)尽量减少非必须的衍生步骤;(9)采用高选择性催化剂来代替化学计量助剂;(10)产物的易降解性;(11)发展分析方法,对污染物实施在线监测和控制;(12)减少易燃易爆物质的使用,最大程度地降低事故隐患[3]。

3绿色化学对药学实验教学的启示

实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是不争的事实。但药学高等教育领域似乎视而不见、仍在按步就班的继续这种陋习,以及因观念滞后、改革不力而放任、加剧对环境不利影响的做法,与现实中大家对治理这些污染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先污染、再治理”的落后思维一脉相承。虽然实验室所制造的单次污染量相对于工业污染来说不大,但是因为同一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也有可能会重复同样的实验,若不加以控制,不容忽视的累积效应堆积在排放区附近必定会造成一定的排放污染[4]。因此,减少药学实验污染的工作刻不容缓、势在必行;药学实验教育改革也应顺应历史、与时俱进。本文将从绿色化学12原则中选取对药学实验教学改革有积极实际意义且急迫、可行的五条,并举出具体实例加以论述。

3.1防止污染优于治理污染

绿色化学摒弃了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化学思维,倡导从源头上防止污染,这是其与传统化学的最主要区别。从这个意义出发,在实验教育之前,应该在理论课上向学生传达绿色化学精神,培养环保的理念。在保证教学质量的情况下,优化教学项目,慎重选择实验内容,遵循环境友好、低能耗、经济性等原则,重新设计污染更小、更环保的教学实验。同时,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除了不合理的实验设计带来的污染外,有些污染往往来自人为的不恰当操作[5]。通常而言,学生对于实验室的基本规定并不熟悉,对三废(废气、废液、废渣)的处理十分草率。例如,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等行为比比皆是,从而导致的环境污染可谓是无妄之灾。这些情况都是可以通过提前教育得到改善的。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应督促学生预习,最好让学生手写纸面材料,以便学生能够熟悉实验流程,再对学生进行理论指导,规范实验操作,将绿色化学的概念贯彻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实验习惯,不仅能够提高实验效率,还能减少试剂损失。此外,要引导正确的三废处理方式。实验中制备的固体和液体产物可以用套用法,不能套用的固体进行统一回收;可以提纯再利用含有有机溶剂的液体,针对一些酸、碱度过高以及重金属离子的废水进行统一处理;废气用吸收装置回收,并且要在实验台上安装排风装置,这样能对防止污染作出一些裨益[6]。

3.2尽量在化学合成中减少使用有毒原料和产生有毒物质

有机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合成,在药学中的合成概念更加广泛,合成实验也是实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化学家将绿色化学的12条原则定为评定合成路线、生产过程及化合物是否为绿色的规范。因此,绿色有机化学实验在原料、合成方法和制备过程的选择以及产物的生成等方面都应该尽量减小对环境的污染。要坚持选择无公害的原料、反应条件,尽量控制生成环境友好型产物,并且减少甚至“零排放”副产物,即实现全过程绿色化[7]。实验时,要在保障基本操作训练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选择少用毒性和具有腐蚀性的原料的实验。

3.3使用无害无毒的助剂及溶剂

在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化学等课程中,使用有机溶剂提取天然药物中的有机成分是其他所有实验的基础。有机溶剂用量大、回收困难等特点注定了污染的存在。水作为另一种常见溶剂,提取效率较低,但环保无污染,且经济节约,符合绿色化学要求。在实验效率影响比较小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地以水为溶剂提取,避免有毒有害和挥发性有机溶剂的使用,尤其是卤代烃类溶剂。除了更换溶剂之外,现代科学的发展还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思路。随着化学实验技术和仪器的发展,应积极将微波辅助萃取、超声波提取等方法广泛应用到实验教学中去。此类方法提取效率高,所需溶剂少,而且能够让学生学习到化学发展新趋势[8]。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催化剂被广泛使用,在不影响实验效果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无毒、无害、无腐蚀性的催化剂代替强腐蚀性的催化剂。例如在酯化反应中使用超强固体酸代替浓硫酸、在阳离子沉淀实验中使用硫代乙酰胺替代有毒的硫化氢。

3.4合理使用和节省能源

在必须开展的实验项目中,尽可能设计串联实验。传统化学实验是在理论课开设的同时配合展开的。每个实验基本都是孤立、单独展开的,实验完成后,产物不能进行合理利用的话就会成为废弃物,如果处理过程只是简单抛弃,则会极大地危害环境。而串联实验是指通过恰当地调整实验教学计划,打破学科和实验间的界限,将同一学科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化学实验组合在一起,将前面实验的产物变成后面的实验原料,这种实验教学方法在检查学生操作技能的同时还提高了化合物的使用率,印证了绿色化学的观念。这增加了学科间的关联性,对培养学生的学科整体观和创新思维都是有所裨益的。例如,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完成后可以用其产物去制备乙酰乙酸乙酯[9]。而且每一个实验的产物以及纯度与下一个实验的进行都紧密相关,这使学生要认真对待实验,实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10]。实验过程中很多学生因为没有形成节约的观念,在称量时操作不严谨,称量过后又忘记密封试剂,导致试剂浪费较多,这就需要在实验开始前说明,特别是在进行需要使用一些容易吸湿的药品的实验前老师要着重强调;量取有机试剂时,容易洒出较多试剂,这种情况下需要老师将大瓶试剂用小试剂瓶分装、小试剂瓶配置吸管以便于取用;在对照品和薄层展开剂的配制过程中,学生会配制过多造成浪费,针对这个问题,老师可以提前配好,或者学生合作配制展开剂;此外微型实验也是目前实验教学中节省能源的新思路,微型实验是指用微量的药品在微型的仪器中进行的实验方法与技术,通过少原料、少排放、少污染,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比如过去在试管中进行的化学现象验证实验改在点滴板上操作,使用试剂只需几滴,大大减少了试剂的用量,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11]。

3.5尽量减少非必须的衍生步骤

绿色化学的要求之一是反应要具备“原子经济性”,也就是原料分子中到底有百分之几的原子转变成了产物。如果在反应中包含一些消除及降解等衍生步骤,则会由于生成与目标产物无关的分子,使得该反应的原子经济性变低。反应中的衍生步骤越少,原子的利用率越高,目标产物的产率越高,副产物或废物的排放量就越低[12],也利于做到环境友好。实验室合成对溴苯胺常用的方法是用锡-盐酸还原法,其合成过程以苯胺为初始原料,通过形成乙酰苯胺、对溴乙酰苯胺等中间体的过程,保护了芳胺上的氨基,减小了芳胺发生衍生反应的可能性,进而提高了对溴苯胺的产率,提高了反应的“原子经济性”。

4结语

药剂学概念篇7

1.1运用案例法阐述生物药剂学学科的发展历史

生物药剂学是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药剂学新分支,阐述药物的疗效不仅与药物的化学结构相关,还受药物的剂型因素和机体的生物因素的影响。此时,向同学们提出疑问:是什么改变了人们的“只有化学结构改变药效”的看法?是什么引起了人们对制剂质量体内评价的重视?待同学们思考片刻后,以“苯妥英钠“事件为例,使同学们理解药物的疗效与剂型因素的关系:即1968年澳大利亚生产的苯妥英钠片剂,疗效一直很好,后来把处方中的辅料硫酸钙改成乳糖,其它成分未变,结果连续发现中毒事件。这时,又向同学们抛出疑问:为什么会这样呢?稍停片刻,告诉同学们:后来经研究发现,辅料乳糖促进了苯妥英钠的吸收,使其血药浓度超出安全范围而发生中毒。再者,以沙利度胺(反应停)致畸性为案例使同学们深刻理解药物的疗效与机体的生物因素的关系:沙利度胺对小鼠大鼠不产生致畸性,但灵长类动物出现严重致畸性。通过后期研究发现灵长类动物具有转化沙利度胺成致毒物质的代谢酶,而小鼠大鼠体内不表达此种代谢酶。通过案例的学习,不仅可以深化同学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1.2运用案例阐述课程的基本概念及原则

药物的给药方式很多很多,譬如口服给药,注射给药,皮肤给药,肺部给药等。而不同的给药方式,药物的吸收特点、吸收途径及其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如何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这些知识点是一个关键问题。作者发现运用案例分析法讲解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譬如在阐述口服,肌内注射和静脉注射药物吸收的特点及其各自的优缺点时,可以采用案例:链霉素是最早出现的有效抗结核药物,其可以快速杀灭细胞外的结核菌,WHO建议的给药途径和剂量是成人每日肌内注射0.75g。应用链霉素治疗结核病时能否采用口服给药方式?链霉素能否静脉推注?这个案例不但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兴趣,还可以让同学们通过对比而牢固掌握口服,肌内注射和静脉注射的特点。在讲解胃空速率对药物吸收的影响时,采用案例:为什么维生素B2在饭后服用的效果好?同学们通过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胃排空速率增大时,药物的吸收加快。若饭后服用,维生素B2连续不断缓慢地通过十二指肠,主动转运不会产生饱和,使吸收增加。在讲解皮肤给药的药物吸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时,采用案例:某患者采用雌二醇片剂治疗和预防更年期综合征,每天给药3次,每次口服2mg,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改用雌二醇贴剂,每三天贴1剂,每剂含雌二醇0.05mg,疗效与口服给药一致,不良反应消失。长期口服雌二醇为什么会导致肝功能异常?改用贴剂后给药剂量大大降低,疗效没有下降,不良反应消失,为什么?通过回答这两个问题,同学们不但回顾了肝肠循环的概念及意义,掌握了皮肤给药的药物吸收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而且对为什么要进行剂型改造与开发有一定的理解。在讲解舌下给药的药物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时,采用案例:患者李某,男,60岁,医院诊断其患有心肌梗塞,医生嘱其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备用。一日李某半夜突觉心前区疼痛难忍,忙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几分钟后症状缓解。硝酸甘油为什么要舌下给药?药物是通过什么途径吸收的?什么样的药物适宜舌下给药?围绕着这些问题,老师启发和鼓励同学们展开讨论,并在讨论中让同学们掌握相关知识点。

在讲解表观分布容积的概念和意义时,采用的案例1:某患者,体重70kg,口服0.5mg地高辛,平衡时测得血浓为0.78μg/L,求Vd?由计算的结果延伸到表观分布容积的概念,并阐明它只是用来评价药物分布的特点,表征药物在血浆和组织中的动态分布特性。案例2:抗菌消炎药,A药V大,B药V小,如果手受伤了,该选哪一个药?为什么?通过这个案例,让同学们深刻掌握表观分布容积的重要意义。在讲解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的概念时,采用案例1:有一位年轻的妻子,一直口服避孕药左炔诺孕酮进行避孕,三年来从未发生过意外;半年前,出现结核病症状,被确诊为肺结核后,口服利福平进行治疗。近来,她发现自己怀孕了。这位年轻妻子一直在服用避孕药,怎么会突然怀孕了呢?原来,她同时服用的抗结核药利福平,它能够诱导代谢酶CYP3A4的活性,使避孕药左炔诺孕酮的代谢加快,导致其药效下降,从而使避孕失败。案例2:左旋多巴与维生素B6合用,疗效会下降。为什么?因为vitB6是多巴脱羧酶的诱导剂,可以增强多巴脱羧酶的活性,使左旋多巴在脑外的脱羧增加,进入脑内的左旋多巴减少,疗效下降。案例3:甲苯磺丁脲和磺胺合用,降血糖作用增强,可引起低血糖。甲苯磺丁脲在CYP2C9的作用下,可氧化生成4-羟基化甲苯磺丁脲,而当与磺胺合用时,磺胺可抑制CYP2C9的活性,使甲苯磺丁脲的代谢减少,血药浓度增加,降血糖作用增强,可引起低血糖。通过这些案例,同学们深刻掌握了什么是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在讲解药物的排泄特点及其应用时,采用的案例1:临床对苯巴比妥与水杨酸类药物中毒时给予NaHCO3,而对弱碱性药物如阿托品、度冷丁等中毒时则选用NH4CL,为什么?案例2:为什么甘露醇可作为利尿药应用于临床?案例3:患者,女,42岁,因尿毒症引起左心衰,每天服用洋地黄毒苷0.1mg,1周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失眠。入院诊断为洋地黄中毒。立即停药,进行血液透析,于第二天测得洋地黄毒苷血清浓度为3.2ng/mL,第三天仍为3.1ng/mL。后服用考来烯胺,患者中毒症状明显减轻。该患者洋地黄毒苷中毒原因是什么?为何经透析治疗后,血清洋地黄毒苷浓度仍保持较高水平?应用考来烯胺后,血清洋地黄毒苷浓度迅速降低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与学习,同学们不仅深刻掌握了药物排泄的相关知识点,并且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临床出现的问题。

1.3运用案例阐述如何根据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特点进行制剂设计

对于如何根据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特点进行制剂设计是一个由理论上升到应用的知识点,采用案例分析法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譬如,根据药物的吸收特点进行制剂的设计,采用的案例:5-氟尿嘧啶抗癌活性好,但仅能静脉注射给药,口服吸收差。为增加其口服吸收,对其结构进行改造,接上一个四氢呋喃基团,制成前药,不但可以口服好,而且毒性低,作用持久。根据微粒给药系统分布特性进行制剂设计,采用的案例1:阿霉素是非常有效的化学药物,但是其心脏毒性非常大。怎么办?如果把阿霉素设计成微粒给药系统-脂质体,可以改变阿霉素的体内分布,靶向于病灶部位,减少其向心脏的分布,既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还可以降低药物的毒性。根据药物代谢的特点进行剂型设计,采用的案例:多巴胺是治疗帕金森病的首选药物,其很难通过血脑屏障,临床应用其前体药物左旋多巴,转运到脑内后,被脑内脱酸酶脱去羧基转变成多巴胺而发挥作用。但左旋多巴不仅被脑内的脱羧酶脱羧,也能被消化道、肝中存在的脱羧酶脱羧,所以口服多巴胺首过效应强烈,生物利用度只有30%。怎么办?提出问题后,同学们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剂型因素、生物因素和临床需要等给出不同的方案:加大给药剂量来维持有效浓度;制成十二指肠迅速释放的制剂;组成复方片剂等等。同学们讨论激烈,并在讨论过程出得出合理的剂型设计。根据药物的排泄特点进行制剂设计,采用的案例:肠肝循环,使得胆汁排泄成为药物在体内消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对药物的血药浓度、药物疗效的强度和维持时间长短等具有中药的意义。将阿霉素用葡萄糖醛酸苷化制成阿霉素前药,该药能选择性的被细胞外的葡萄糖醛酸酶激活,提高其治疗作用。

2案例教学法在应用过程中的关键要点

2.1案例选择应遵循客观性、典型性和趣味性的原则

案例的客观性是指案例的材料来自客观存在的事实。对于教师自己编写的案例,要尽可能多地搜集素材,在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基础上,精心取舍编制,体现其科学性,这是案例选编的第一原则。典型性是案例的基本特征,不是任何一个事例都可信手拈来,作为案例使用,案例必须符合生物药剂学课程的教学要求,能为生物药剂学的教学目标服务。趣味性是指案例应该选用那些既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又能够提高学生兴趣,并且能够促使他们深入下去进行探讨的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可读性的案例。

2.2案例分析时,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

在给出案例时,对于涉及知识点及因果关系的关键词语,应加强语气或标以符号重点提示,但不要急于给出答案,应该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并有意给出一定的模糊度和悬念,留出思维空间,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当前的案例进行分析和判断,以提问互动启发式的形式进行。

3结语

教学是教师最重要的工作,而其主方向是课堂教学改革。学生喜欢民主、平等的课堂,期待得到老师的赞扬与鼓励。教师应该根据生物药剂学的课程要求与特点,把典型案例的分析与理论教学相结合起来,以启发和鼓励学生的方式,展开课堂讨论。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客观、典型和有趣的案例的学习分析,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加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药剂学概念篇8

高晓山教授,男,72岁,1954年毕业于大连医学院,1959年~1962年参加了中医研究院"西学中"班的学习,从1962年至今,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从事中药药理和理论研究工作。当记者表示想采访他时,恰逢他身体不适,但他还是欣然接受了采访。

最近一个时期,有关用了中药发生中毒或出现不良反应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记者面前就摆着这么六七张剪报,上面列数了一系列应用中药引发的事故:

一位一向身体健康的男子,因感冒到一家区级医院就医,只打了一针柴胡注射液,连门都没出,便倒在地上,因过敏而休克死亡。

一位7岁的小女孩,因发烧在一家小医院静脉点滴清开灵注射液,输液后不久,患儿体温骤升至42摄氏度,并出现浑身抽搐、口吐白沫直至不省人事,经北京急救中心及同仁医院的大夫紧急抢救,6小时后方脱离危险。

天津一位5岁的小男孩患了肝病,吃了一两年的汤药,每剂汤药里都有大剂量的木通木通中所含的马兜铃可损伤肾功能,这男孩最终死于肾衰竭。

看了上述令人触目惊心的实例,记者真替老百姓捏一把汗。也有老百姓问记者:“你是搞‘科普’的,你说说得了感冒用点中药,这人咋就死了中药到底安全不安全到底还能不能用中药”为了解答百姓的疑问,记者采访了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理论研究所高晓山教授。高晓山教授专门从事过中药安全性问题的研究。

初见高教授,就能感觉到他身上浓浓的学者气息―花白的头发,金丝边眼镜;衣着虽很普通,但是干净整洁;虽已年逾古稀,但是精神矍铄。谈到中药的安全性问题,高教授的结论是―

没有绝对安全的药

高晓山教授分析说:老百姓认为中药安全无毒,主要因为:第一,中医中药是祖国的传统医药,经过了几千年的实践考验;第二,老百姓误以为中药都是天然药或植物药,天然的当然是无毒的;第三,关于西药的毒副作用媒体报道较多,西药的说明书上也常会标明其毒副作用,而较少见中药的类似说明;第四,应用中药生产的保健食品越来越多,且生产厂家多宣传产品安全无毒副作用。

说到这里,高教授若有所思地指出,这里有两个概念需要澄清:首先,什么是中药。天然药和植物药并不等同于中药,有些天然药或植物药不是中药;中药也不一定是天然药或植物药。比如按照某一民族的传统习惯使用的药物,虽然来自天然,却只能称其为该民族的传统药,而不能称其为中药。其次,什么叫中毒。凡是使机体发生伤害、产生痛苦,甚至危及生命,或者改变了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的现象,都可以称为中毒。中药有毒、无毒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大家都知道,砒霜有毒,乌头、附子也有毒,治疗寒痹的多种方药都有乌头、附子,可见只要运用得法,有毒的药一样可以治病,而不表现毒性;如果不依据相应的理论,随心所欲地使用中药,即使是再“安全”的药也可能会发生毒副反应。所以说没有完全安全的药,这点中药和西药是一样的。

盲目用药害人不浅

高教授说:用中药出问题,就说是中药不安全,这显然不合理,盲目用药才是罪魁祸首。

表现之一:不辨证用药。中医看病需经过“望、闻、问、切”辨证组方。如黄芪具有利尿作用,经常被用于肾病的治疗,但脾气虚型肾病适宜用黄芪,阴虚、温热、热毒型肾病则不宜用黄芪,对这几种证型的病人用黄芪反而会加重病情。

表现之二:配伍不当。在中药的临床应用中,大多采取配伍用药,单独应用某味中药的机会较少,在配伍禁忌中,如果两种中药合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则称相反。我国金元时期曾把相反的药物编成歌诀,称为“十八反”,如细辛配藜芦可导致实验动物中毒死亡。如果两种中药合用,会使其中一种药物的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则称相恶,如人参恶莱菔子,是说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配伍不当也常常出现在中西药的联用中。如含有鞣质的中药和中成药,如五倍子、地榆、牛黄解毒片等与胃蛋白酶、多酶片合用时,可与酶中的蛋白质结合,减弱酶类药物的消化作用;再如麻黄及含麻黄的中成药或方剂,如麻杏石甘汤、半夏露等,若与洋地黄、地高辛等合用,可增加强心甙对心脏的毒性。

表现之三:无病用药。甘草是中医处方中最常用的一味药,有“十方九草”之说。可是,在七十年代,加拿大和日本曾先后限制甘草的使用,说甘草可产生明显的副作用。经研究人员调查,这些因用甘草而引起不良反应的人中,有一部分是因为怕吃糖发胖,便把甘草当甜食吃,而且一吃就是几年。

表现之四:服用时间过久。国内临床报告指出:单用甘草或甘草制剂可能引起头晕、头痛、浮肿等毒副反应,但一般症状轻,易于恢复,这是因为连续用药时间一般在4~5周之间,很少有超过两个月的。国外报告的甘草中毒严重的病例,大多连续用药4个月以上,甚至长达五六年。

表现之五:剂量过大。剂量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因为只有剂量合适才会有效,剂量小则起不到治疗作用,剂量大则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剂量越大,危险性越高。可到底应该用多大剂量并没有一个可以遵循的标准,就连国家药典也说明其标注的剂量仅供参考。用多大剂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统用法及医生的经验。有些人喜欢嚼人参,炖肉、煲汤也都要放人参,认为这样可以保健。殊不知,人参吃多了可以产生头痛、失眠、心悸、烦躁、口干舌燥、便秘、血压升高等毒性反应。

表现之六:概念混淆。中西医有许多概念是不一致的,如西医的“肾”是指这个实质脏器本身,而中医的“肾”则包括泌尿、生殖、内分泌等一系列功能,补肾的中药不可能包治肾炎,如果生搬硬套,不但治不好病,还可能治出问题来。

表现之七:未掌握煎服方法。附子中的乌头碱毒性极大,一般水煎三四个小时可以被破坏。所以在煎煮乌头、附子这类药物时,必须先煎、久煎。饮用含川乌、草乌的药酒,中毒症状都比较严重。

高教授说话手势不多,但他用词很严谨,他说除了盲目用药,个体差异也是使用中药产生不良反应的一个因素。

现代的中药常常被改变剂型,制成针剂、注射液。由于人体存在个体差异,同样的药物、同样的剂量,你用没事,他用可能就有事。打针、输液使药物直接进入血液,见效快一些,可这对那些对药物敏感的病人来说,危险性就更大了。开头提到的两个例子,就属于患者的过敏反应。

因噎废食不可取

高晓山教授指出:有些人见到中药也会引发不良反应,就吓得不敢用中药了,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我们提倡的是合理用药,以保障用药安全。

药物学研究应该解决的问题是怎样提高制药工艺,减少杂质,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生产厂家也应在说明书上明确指导患者用药,不能夸大其辞。作为医务人员,应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做到辨证用药,剂量合理,切忌为标榜自己医术高明而开大剂量、大处方;用药前应仔细询问病人的药物过敏史,必要时可改变给药途径,或改用其他药物治疗。患者是不安全用药的受害者,我们给患者以下的建议:

没必要无病吃药;

吃药前先明确得的是什么病,切忌想当然地自己给自己下诊断;

非处方药有相当一部分中成药为非处方药并非都是无不良反应或不良反应小的药,应用非处方药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按规定剂量服用;

慢性病患者用药前更应征求专科医生的意见;

上一篇:管理培训报告范文 下一篇:安全生产管理汇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