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习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9 11:42:23

药剂学习论文

药剂学习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药剂学进展;创新能力;seminar教学法;PBL教学法

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要源泉、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已将增强研究生创新能力作为培养人才的核心内容[1]。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必须建立在合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是创新意识形成的基石。课程作为知识结构的载体,其内容与教学方式(方法)决定着研究生知识结构的合理形成和创新意识的集成式孕育。只有知识丰富并且结构合理,才能有效地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美国的博士生培养素质很高,这与其高要求、宽领域的课程学习密不可分[2]。如何通过课程教学提高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帮助他们进行专业知识的构建(而不是知识的复制),进而形成独立的创新意识,是国内研究生教育比较薄弱的环节。笔者分析了国内研究生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介绍药剂学进展研究性教学系统的构建,并对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进行探讨。

一、我国研究生课程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课程教学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

一是教学内容;二是教学方法。与国外的课程教学相比,国内课程教学不论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都显得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陈旧研究生教育在知识体系上多为在本科教学基础上的简单扩展和延伸,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明显欠缺。教学内容的编排比较随意,系统性不强。专业不同,科学研究的发展速度也大相径庭,知识更新速度也不一样。很多研究生课程的教材一用就是几年,如果加上教材写作到出版所需的1~2年,年代更久远。药剂学可以说是一门日新月异的综合性应用学科,知识更新非常快。这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学科交叉的教学内容严重缺乏学科交叉研究是科学上产生重大发现的重要途径。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科学上的重大突破、新的增长点至新学科的产生常常是由不同学科的彼此交叉、相互渗透而产生的[3]。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当代科学发展主要特点之一,当代重大的科学问题往往很难归为单一的学科,多数是交叉性的。而目前研究生教育对这方面显然重视不够。这在教与学两方面都有集中的体现:教师在教学内容方面多局限于本专业知识的讲解,研究生也只对本专业的内容感兴趣。脱离学科交叉的研究其创新性是有限的。对于药剂学这种涉及化学、生物、医学、药学等多学科领域的专业,由于缺乏交叉学科前沿的知识构架,研究生在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及增强创新意识方面更容易受到限制。3.教学方法多采用讲授式杨振宁先生曾比较过中国教育与美国教育态度的不同。他认为最大的区别是中国偏重于讲授式教育。这种教育方式的特点是学生的根基非常扎实,但面对新事物有畏缩心理,创新意识较差[4]。将国内灌输式教育方式与国外研究性教育有机结合将是有效途径。针对以上国内研究生教育的三个主要问题,笔者在药剂学进展教学过程中尝试一种全新的研究型教学体系。通过精心的课程安排、设计和实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药剂学进展课程简介药剂学进展是为一年级药剂学专业研究生开设的专业课程。

在经历了本科阶段的系统学习以及严格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后,坐在讲台下面的研究生其实只是获取了研究生院的入场券,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具备应有的科研素质,对于即将开展的科学研究,其了解也是肤浅的。根据研究生的实际状况及研究生总体培养目标,笔者拟定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①帮助研究生进行药剂学相关知识体系的构建;②通过Simenar互动式的交流学习,对药剂学科及相关学科前沿有较准确的把握;③培养研究生自觉进行交叉学科知识积累的习惯;④反复强调创新意识对研究生自身发展的重要性;⑤通过课堂的互动式学习,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养成问题讨论和科研协作的意识和习惯;⑥培养学术交流和学术报告的能力;⑦掌握撰写项目申请书、进行课题设计的方法。新晨

三、药剂学进展研究型教学体系的构建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笔者对药剂学进展教学进行了全新的改革和尝试。

1.教学内容选择体现学术前沿的最新英文研究论文作为教材,取代以往相对固定的研究生教材。英文研究论文由任课教师和导师组成员精心挑选、研究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查阅得到。这些研究论文必须符合下列要求:具有宽广的药剂学科知识覆盖面;研究内容为学科前沿的热点课题;有30%的研究论文有明显的多学科交叉特点;涉及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体现新颖的科研设计思路。将经过精心挑选的研究论文分发到研究生手中,要求其通过阅读及查阅相关文献,对该研究论文进行全面、透彻地把握。在这里,阅读及查阅相关文献至关重要的。因为对一篇论文全面、透彻的把握,把目光只停留在该论文上是远远不够的。首先应对该研究领域进行综述性的文献检索,对该领域有比较准确的认识。然后再查阅该文章涉及的方法、结果各个方面,做到真正全面、透彻的把握。经过这样一轮训练后,研究生对这个领域的了解既有广度又有深度,也掌握了学习文献的基本方法。

药剂学习论文范文第2篇

中药药剂学是中药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是连接中医临床与中药用药的桥梁,在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全面了解中药常用剂型的特点、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术,培养合格的中药学专门人才。中药药剂学是以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药药理等多门学科为理论基础的综合性技术科学,中药药剂学与各学科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和补充发展。为促进中药药剂学精品课程的建设我们建立了以中药药剂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包括三个基础和两条延伸共10门课程,具体结构见下图中医药基础理论和现代科学理论课程(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制剂分析),是中药药剂学研究的基础。中医药基础理论中辨证施治、复方用药、性味归经等指导中药药剂学的剂型的选择和质量标准的建立,中药学、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制剂分析等课程的教学指导了中药的提取、结构分析和质控研究;两条延伸一条体现了中药药剂学在临床应用中的发展,一条体现了中药药剂学与工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表明,以中药药剂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适合我院中药学学生的发展和国内人才市场的需求,使我院学生的考研率和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全校领先水平(2010年分别为31.5%和96.2%)。

二、改革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授课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学中药药剂学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除了传统的理论教学外,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非常重要,包括针对具体药物和用药要求设计、优化提取工艺、处方,制备工艺以及对各种制剂设备的操作。因此,在理论教学上引入PBL教学法,采取“提出问题搜集资料小组讨论课堂讨论老师总结”的方式,同时将理论课、实验课和药厂见习三者结合起来,安排学生带着实际问题到工厂参观学习,观察生产过程,请技术人员作专题报告,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解决教学中难以阐述清楚的设备构造和操作难点问题等。实践表明,实地观察有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制备工艺流程等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促使学生主动为毕业后的就业积极作准备。我们在近六年对中药药剂学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进行了两次较大的修改,减少了理论课学时,增加了实验课学时,设立了开放实验室,减少了验证性实验的内容,实践教学中采用了“单项实验技能训练加综合实训”的模式,在单项试验技能训练的基础上,选定几个中药品种进行制剂处方的设计和制备研究,安排学生利用开放实验室中的滴丸机、喷雾干燥剂、包衣锅、HPLC等设备完成制剂的处方筛选和质量评价,提高了学生参与制剂研发的整体水平。

2.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图形、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于一体,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储存、传播方式,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强化效果。我们开发了《中药药剂学》多媒体课件,使各种中药剂型的概念更加形象具体,制剂设备的构造和运行更加直观,为学生提供了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通过进入药厂的生产车间拍摄录像,动态演示制剂生产车间、制剂设备操作、剂型的制备、包装等过程,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理论课中重点、难点,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工艺操作单元,如中药厂GMP标准的厂区、生产车间布局及各类中药制剂的生产流程,边播放视频边讲解,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为日后学生的生产实习奠定了基础。

3.基于网络平台的互动式教学高水平的教学,离不开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网络化教学平台的构建可使教学资源数字化、多元化、信息化、共享化。因此,我们在已有精品课程平台的基础上,又构建了BB网络在线平台,教师通过将课堂授课内容上传至该平台,可实现面对面的音视频教学,学生可根据学习知识点掌握的情况自助安排预习和复习,通过平台的讨论区教师可以及时回复学生的问题,还可以组织多名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如针对难溶性药物姜黄素增溶方法的专题讨论: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按照预先分组通过阅读论著、查阅文献、结合实验结果,最终以小论文的形式于BB平台上,教师选择其中的2~3篇由学生在课堂上作报告,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对教师的科研工作有一定的帮助和启发。

三、坚持教学和科研双管齐下,以科研提升教学、以教学推动科研

教学和科研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中药临床使用会对中药药剂学不断地提出更高的新要求和新课题,这是促进中药药剂学发展的动力之一。科研工作的开展能够丰富和深化本科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如在“固体分散体”的讲授过程中,以我们在研发姜黄素固体分散体时的经验,讲授固体分散技术的优点和难点,如何针对具体药物选择合适的载体以及优化药物与载体的比例,结合我们制备的溶解度曲线、差热扫描图谱讲解固体分散体的验证方法等,使学生对这一技术有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一名考上某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学生向我们反馈说,正是由于这种将科研融入教学的授课方式,使她基本了解了课题的研究过程和思路,不像其他刚进实验室的同学那么茫然。每年约有1/4的同学在毕业实习结束后撰写并发表了专业论文。科研工作不仅对教学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还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近年来,药剂学科共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17项,其中有多项取得了省级科研成果奖项。同时,教师得益于教学中的启发,主持和参与了多项教改课题,撰写了多篇高质量的教改论文,并且将教改成果应用到教学中。

总之,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质量工程,我们的课程建设始终以提高学生药学综合能力为宗旨,在教学内容上注重知识的更新,在课程体系设计上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使中药药剂学精品课程不断发展和完善。从高等院校自身来讲,精品课程应服务于教学,体现现代教育教学的思想。因此,我们还应从内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教材教案和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等多方面,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使精品课程真正成为“高水平、有特色”的示范课程。

药剂学习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药药剂学 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 现代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3-0001-02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及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是中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理论课程。经过近六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课程内容系统、课程体系创新、课程平善、教学资源多元、课堂组织生动的“五位一体”体系,于2005年被认定为我校精品课程。在我校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中,始终坚持注重课程的内涵建设与不断创新,本文将从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法改革与创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等几个方面介绍我们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的思考和体会。

一 构建合理高效的中药药剂学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是具有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任务导向和共同目标,通过团队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加速教师的教育专业发展而组织起来的正式群体。一个高效的教学团队应具备明确的教学建设目标、优势互补的团队成员、鲜明的团队精神和清晰的教学改革方向和预期成果。中药药剂学教学团队在组建之初就建立了较为明确的目标——建设优质示范性的精品课程,团队负责人由药学院院长担任,药学院院长是我省药剂学领域的著名专家,近年来发表制剂方面文章百余篇,培养研究生数十人,主持多项国家、省部级重大课题;除药学院院长外,整个教学团队中57%具有高级职称,43%具有博士学历,42%具有硕士学历,平均年龄37.6岁。在教学团队建设中注重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近六年共有2名博士毕业,5名硕士毕业,引进博士1名。建立逐步形成了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高学历青年教师优势互补、分工明确的教学团队,通过发扬团结协作和尊重个性相结合的团队精神,建立切实可行的团队内部制度,如青年教师“导师制”,为每一名青年教师指定专任导师,从教学、科研等多方面进行指导;建立青年教师定期听课制度,规定青年教师每年安排公开课3~4次,并通过组织授课比赛、教案评比等活动,提高他们的教学热情和积极性;建立青年教师学习交流制度,定期安排他们到省内外培训,规定青年教师每年至少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一次;在教学、科研课题申报上向中青年教师倾斜。近六年中青年教师承担市级以上教改课题4项,科研课题7项。使中药药剂学的教学团队日趋成熟,形成了以“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高学历青年教师”为特点的实力雄厚的教师团队,不断促进中药药剂学精品课程的发展和创新。

二 构建以中药药剂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中药药剂学是中药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是连接中医临床与中药用药的桥梁,在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全面了解中药常用剂型的特点、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术,培养合格的中药学专门人才。中药药剂学是以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药药理等多门学科为理论基础的综合性技术科学,中药药剂学与各学科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和补充发展。为促进中药药剂学精品课程的建设我们建立了以中药药剂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包括三个基础和两条延伸共10门课程,具体结构见下图:

中医药基础理论和现代科学理论课程(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制剂分析),是中药药剂学研究的基础。中医药基础理论中辨证施治、复方用药、性味归经等指导中药药剂学的剂型的选择和质量标准的建立,中药学、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制剂分析等课程的教学指导了中药的提取、结构分析和质控研究;两条延伸一条体现了中药药剂学在临床应用中的发展,一条体现了中药药剂学与工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表明,以中药药剂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适合我院中药学学生的发展和国内人才市场的需求,使我院学生的考研率和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全校领先水平(2010年分别为31.5%和96.2%)。

*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编号:103064)、河北联合大学教育教学重点课题(编号:MY090102)

三 改革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授课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学

中药药剂学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除了传统的理论教学外,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非常重要,包括针对具体药物和用药要求设计、优化提取工艺、处方,制备工艺以及对各种制剂设备的操作。因此,在理论教学上引入PBL教学法,采取“提出问题搜集资料小组讨论课堂讨论老师总结”的方式,同时将理论课、实验课和药厂见习三者结合起来,安排学生带着实际问题到工厂参观学习,观察生产过程,请技术人员作专题报告,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解决教学中难以阐述清楚的设备构造和操作难点问题等。实践表明,实地观察有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制备工艺流程等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促使学生主动为毕业后的就业积极作准备。我们在近六年对中药药剂学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进行了两次较大的修改,减少了理论课学时,增加了实验课学时,设立了开放实验室,减少了验证性实验的内容,实践教学中采用了“单项实验技能训练加综合实训”的模式,在单项试验技能训练的基础上,选定几个中药品种进行制剂处方的设计和制备研究,安排学生利用开放实验室中的滴丸机、喷雾干燥剂、包衣锅、HPLC等设备完成制剂的处方筛选和质量评价,提高了学生参与制剂研发的整体水平。

2.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图形、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于一体,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储存、传播方式,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强化效果。我们开发了《中药药剂学》多媒体课件,使各种中药剂型的概念更加形象具体,制剂设备的构造和运行更加直观,为学生提供了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通过进入药厂的生产车间拍摄录像,动态演示制剂生产车间、制剂设备操作、剂型的制备、包装等过程,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理论课中重点、难点,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工艺操作单元,如中药厂GMP标准的厂区、生产车间布局及各类中药制剂的生产流程,边播放视频边讲解,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为日后学生的生产实习奠定了基础。

3.基于网络平台的互动式教学

高水平的教学,离不开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网络化教学平台的构建可使教学资源数字化、多元化、信息化、共享化。因此,我们在已有精品课程平台的基础上,又构建了BB网络在线平台,教师通过将课堂授课内容上传至该平台,可实现面对面的音视频教学,学生可根据学习知识点掌握的情况自助安排预习和复习,通过平台的讨论区教师可以及时回复学生的问题,还可以组织多名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如针对难溶性药物姜黄素增溶方法的专题讨论: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按照预先分组通过阅读论著、查阅文献、结合实验结果,最终以小论文的形式于BB平台上,教师选择其中的2~3篇由学生在课堂上作报告,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对教师的科研工作有一定的帮助和启发。

四 坚持教学和科研双管齐下,以科研提升教学、以教学推动科研

教学和科研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中药临床使用会对中药药剂学不断地提出更高的新要求和新课题,这是促进中药药剂学发展的动力之一。科研工作的开展能够丰富和深化本科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如在“固体分散体”的讲授过程中,以我们在研发姜黄素固体分散体时的经验,讲授固体分散技术的优点和难点,如何针对具体药物选择合适的载体以及优化药物与载体的比例,结合我们制备的溶解度曲线、差热扫描图谱讲解固体分散体的验证方法等,使学生对这一技术有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一名考上某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学生向我们反馈说,正是由于这种将科研融入教学的授课方式,使她基本了解了课题的研究过程和思路,不像其他刚进实验室的同学那么茫然。每年约有1/4的同学在毕业实习结束后撰写并发表了专业论文。科研工作不仅对教学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还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近年来,药剂学科共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17项,其中有多项取得了省级科研成果奖项。同时,教师得益于教学中的启发,主持和参与了多项教改课题,撰写了多篇高质量的教改论文,并且将教改成果应用到教学中。

总之,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质量工程,我们的课程建设始终以提高学生药学综合能力为宗旨,在教学内容上注重知识的更新,在课程体系设计上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使中药药剂学精品课程不断发展和完善。从高等院校自身来讲,精品课程应服务于教学,体现现代教育教学的思想。因此,我们还应从内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教材教案和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等多方面,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使精品课程真正成为“高水平、有特色”的示范课程。

参考文献

[1]陈学红、林文雄.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及其构建与运作——生态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1(3):45~49

[2]贺福元、罗杰英、郭建生等.中药药剂学与相关学科内在关系的探讨[J].中医教育,2000(6):18~19

[3]崔福德、侯雪莲、杨丽等.基于能力提高的药剂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J].药学教育,2008(3):20~22

[4]李小娜、李唐棣、吕立勋.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改革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3):25~26

药剂学习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体会;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R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a)-137-02

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1]。要求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具备合理设计制剂处方、科学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科学制订给药方案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为从事制剂研究和应用工作奠定基础。

为达到上述教学要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回顾近年《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中实践过程,调阅教研室多年上课后的师生评语及追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反馈信息,结合本学科当前的教学工作状况,广泛阅读他人已发表的教学改革方法和经验,总结以往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值得肯定的地方,拟采百家之长,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

1 大学课程的时间设置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这门专业课程在多数院校都是安排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年才开始学习,但其内容涉及到许多《高等数学》 (微积分、线性代数等)的基础知识,而《高等数学》则安排在大学一年级,其后几年的课程均很少涉及[2],这样就造成多数学生对一些高等数学基础知识的遗忘,尤其对那些原来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面对药代动力学部分中大量的公式推导,感到既抽象难懂,又枯燥乏味;另外,《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这门课程本身安排的学时就很少,教师课堂上没时间为学生补习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部分学生学习上感觉困难。因此,建议在课程时间的安排上,召开基础课代课教师与相应专业课代课教师的座谈,明确专业课中需要基础课教师重点讲授的内容,进而在时间上两者相衔接,尽早让大学生学习过基础课后,即开始相应专业课的学习,这样既有利于基础课知识的巩固,也为学好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不必对相同内容进行重复教育,从而节约教育资源。

2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本院自从2004年在本科药学专业开展《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以来,全部采用Powerpoint课件进行教学,该教学模式可将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复杂的作用机制简单化,同时辅以鲜明、生动的动画,总体上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也使教师从整节课的“写写擦擦”中解放出来;但从听课教师及学生的反馈中也发现不少问题:①个别课件制作的质量问题,如非关键字过多;内容摆放位置不协调;字体大小、颜色对比不合适,动画制作质量参差不齐等;②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主导作用的减弱,由于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全部使用Powerpoint课件,个别教师甘于居于幕后充当“配音演员”的角色,缺少了形体语言的表达,给学生造成照本宣科的感觉,使得师生的互动及学生的学习热情明显的降低;③不同教学内容应采用适宜的授课方式,如教材中生物药剂学部分关于不同制剂在体内、体外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多为文字性的内容,采用Powerpoint课件教学,以动画对药物的体内过程进行生动的演示,可使枯燥的内容变得鲜活起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药代动力学部分,由于存在大量公式的推导,教学过程中,采用Powerpoint进行授课,同时利用Excel中作图及计算功能缩短公式的推导和计算时间,由于屏幕尺寸的限制,致使公式推导的过程前后无法连贯,个别学生反映课件显示速度过快,思维跟不上。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对药代动力学部分的教学应在Excel辅助计算的基础上,结合文献[3]提供的方法“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由板书逐步讲解其中的推导过程并随时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慢慢地跟随教师的讲解把握其来龙去脉,放映的课件中只清晰地列出重要的中间公式及最后的结果”进行教学,或许可收到较好的效果;④多媒体课件的广泛应用,使部分教师其他方面的教学能力出现下降的趋势,由于制作Powerpoint课件,尤其其中的动画需要大量的时间,加上教学中其他教学方式的较少应用,致使部分教师对板书、教案及教学笔记的书写与更新、学生思想动态方面的研究等方面的能力有所下降,因此,应提高对教师多方面的要求和考核,使之各方面的水平不断提高。

3 实验部分的教学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课是培养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加强实践教学,突出能力培养是实用型人才教育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查阅文献、课题设计、操作技能、论文写作和课题汇报的能力。笔者尝试了以下方法:

3.1验证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是采用经典的基本实验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验证以往的实验结果。对于验证性实验,实验课前,教师围绕实验内容提出系列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实验内容,熟悉相关理论和实验步骤,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教师随机对学生进行提问,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促使学生课前认真预习,当然,学生也可自由说出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看法;实验中,学生不一定非要按课本或老师要求去做,可以有自己的主张和创新,允许学生实验失败;实验结束后,各小组成员不得擅自提前离开,要逐组汇报实验结果和心得,共同探讨实验成败的原因;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提出实验中的观点和注意事项,对实验成功的小组进行表扬,对于实验失败的小组,只要对失败的原因分析的有条有理,同样给予鼓励。

对一些实验前的教师演示性实验,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可借鉴文献[3]的方法,实施全程录像,录像中用一些特写镜头将实验操作的难点表现出来,学生就可清晰地看到每一个操作步骤;另外,学生如果对某一部分不理解,可以对这部分重复观看,教师只需进行必要的讲解和指导,这样就减少了复杂的示范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2 综合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主要涵盖了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物分析学等多学科的内容。在教学活动中,以国家药品临床研究机构I期实验室为依托,把接到的横向课题按实验要求对学生进行讲解,要求学生按照科研的一般程序,在学校图书馆或系部电子教室自行查阅相关文献,按照拟定的格式和目录,以其所学尽力撰写研究者手册、实验方案和知情同意书,选择较优者在全班公开讨论,对一些大胆的设想和有创意的设计方案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并对其可行性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这样既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创新能力,又可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受试者筛选期间组织学生参与和见证健康受试者的知情同意书的签署和身体检查等各环节,从参与实验中更清楚地认识受试者的入选、剔除的条件;样本采集过程中,分批组织学生参与受试者的管理、监督服药、样本采集、样本的分离及受试者的监护工作;样本检测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高效液相色谱的使用、实验条件的摸索、样本的预处理、进样分析等;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专业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生成统计报告;然后按照一定的格式撰写实验报告;最后制作幻灯,要求学生随机个别汇报,师生共同评定;最后,要求主要参与者撰写科研论文,在学报的大学生园地版面上发表。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逐步掌握了文献的检索方法、实验前的准备、实验中注意的事项、报告的撰写和科研论文的写作及汇报,目前已在学报的大学生园地上发表了“阿奇霉素分散片生物等效性评价”等科研论文2篇;并且学生从幻灯片制作、课题汇报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教师授课的艰辛,也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偶尔的出现小瑕疵能够给予充分的理解。经过综合性实验项目的学习和训练后,多数学生基本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较复杂问题,并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3.3 探索性实验

探索性实验是以提高学生独立实验能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从去年开始,本院对药学学生实行导师制培养,就是每个教师都要从班级里随机抽取数名学生,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及科研能力的培养。各个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先把自己的研究情况介绍给大家,然后分发材料,让学生逐渐熟悉研究内容并跟随教师或教师的硕士研究生学习实验技术,聆听硕士生的课题汇报,再从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下载相关文献,反复研读,初步掌握基本的科研思路和实验方法,然后自己选题或根据教师的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和计划,相互学习、共同讨论,促进学生个体之间知识的交叉,同时学生的热情、无拘无束,充满想象力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也不断激发教师的灵感,为其研究带来新的思路。

4 讲授例题与作业设计

药代动力学部分涉及大量的计算,必须通过不断的计算演练,才能熟练掌握各药代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解题思路,因此,例题与作业是课程设计中的必要部分[4]。对于典型例题讲授时应着重于解题思路的点拨;其次,可选择《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3版配套的习题集,选择其中与实际应用密切联系的题目进行讲解,也可给学生进行针对性地布置一些作业。下次上课时,先行提问,再相互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出不同的解题思路。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考核工作

5.1 理论课的考核

目前对学生的理论课的考核,主要还是通过传统的闭卷式考试来进行,但闭卷考试因限于考试篇幅和难度的需要,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知识本身的记忆能力,而考察理解与应用能力的题目相对较少。考试成绩的高低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大程度上只是片面反映学生的短期记忆能力。文献[5]所介绍的半开卷考试的考核方法,一方面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培养,另一方面也注重了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值得借鉴。

5.2 实验课的考核

为加强学生实验技能、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将实验课的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比重由原来的15%提高到30%,实验课的考核内容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实验报告的撰写及实验内容的回报等,尤其对整个实验过程中那些表现突出、有独到观点的学生,要求教师应记录在案,给予适当的加分鼓励。

总之,本院从2004年开始开设《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这门课程以来,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虽取得了一点成绩,但应该更清醒地认识到教学中的不足,今后一定努力加强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以生为本”,博采众长,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梁文权.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

[2]景荣荣,张文祥.药物动力学模型的发展对数学教学的启示――数学应用案例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4,17(4):380-381.

[3]郭波红,金描真.多媒体课件在生物药剂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论坛,2008,5(10):91,158.

[4]邹豪, 陈琰,鲁莹,等. 药物动力学教学实践中常见问题的探讨[J]. 药学实践杂志,2008,26(3):226-227.

[5]王永禄,陈国广,李学明,等.半开卷考试模式在生物药剂学考试中的应用[J].药学教育,2007,23(4):58-59,61.

药剂学习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药药剂学 实验教学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7(b)-0229-01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在中药学专业教育上位于核心地位,其内容不但与该专业的课程及其他专业学科有联系,而且与工业化生产实践密切相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体现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能否实现中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目前中药药剂学的实验教学,侧重于验证理论知识,对学生的思考启迪较少,学生都是机械地按照实验手册进行实验操作。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学生对实验原理理解不够,只知道按照实验手册进行操作,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就会忽略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机会,更谈不上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在实验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我们必须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1 开展中药药剂学创新性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不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缺乏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不能对实验操作进行创新性思考,使整个实验过程僵化在固有模式下,因此,要想很好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必须对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建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育观念[1]。创新性实验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主动探索为基础的新型实验教学方法[2]。创新性要求新颖的实验内容,通过改进实验方法和手段,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在实验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创新性实验教学方案

创新性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包括以下内容:学生自主选定实验题目,独立完成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撰写实验报告等。我们以有科研课题的老师为核心设置多个研究课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1 实验选题

指导教师详细讲解创新性实验的思路,讲述查阅文献的基本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些科研思路,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课题方案,学生自始至终是实验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2.2 引入PPT汇报教学法

对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开展交流讨论,学生首先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收集相关文献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阅读归纳总结,以PPT的形式汇报给大家。在听取汇报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应该记录汇报中遇到的疑问,在汇报结束后对这些疑问向汇报者进行提问,在提问讨论中互相交流学习。通过对有疑问问题的讨论,对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扩充学生的知识范围非常有利,并了解学科前沿及其动态,还可以通过讨论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困难。

2.3 实验研究

根据制定的实验方案,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研究。在该环节中,学生自己安排时间到实验室完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要在实验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使用有关的仪器,注意观察实验每一步过程,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正确分析,通过分析找出原因并解决问题直至实验完成,最后及时进行实验总结。整个实验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协助解决技术难题,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2.4 结果分析及论文撰写

对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提出该实验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讨论和分析,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和办法。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巩固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并通过理论知识掌握实验原理和实验技能。最后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论文撰写。

3 创新性实验教学评价方法

实验教学成绩的考核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的全面评价,也是开设创新性实验设计中不容忽视的环节,应该系统、动态和多样化的对实验效果进行评价[3]。实验教学考核项目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及实验态度等。重点考核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考核评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的极性和兴趣,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4]。通过开展讨论会,考查学生对自己设计实验的理解和把握,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创新性实验教学效果

4.1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以往实验大都由教师准备好一切,学生机械地按照实验手册进行操作,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新型实验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设计实施实验,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4.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通过实验实践后,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验中遇到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中药药剂学学科前沿和动态,拓宽了眼界和知识面。学生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巩固和加深了相关理论知识,提高了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4.3 提高了教师的执教能力

通过创新性实验指导,提高了指导教师的执教能力。要想设计好创新性实验,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要不断地加强自身学习,积极跟踪学科发展前沿,不断更新和充实自己的知识库,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实验。

综上所述,通过中药药剂学创新性实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使学生的基础知识更加扎实,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今后的实验教学工作中,我们还需要继续探索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新途径,培养出更多能适应中药现代化需要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寿泉.如何通过实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煤炭高等教育,2001,2(2):58.

[2]贾乙,唐渊,刘雅,等.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J].中国医药导报,2010(7): 87-88.

[3]余卫红,谢志浩.注重实验教学环节改革,提高遗传实验教学质量[J].高等理科教育,2003(4):96.

药剂学习论文范文第6篇

在高等教育阶段,课堂仍是重要的教学阵地。在工业药剂学课堂教学时,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是我们教师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创新思路,丰富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讨论、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进一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还可以采用类比式教学、分层教学、分阶段目标实施法等。

2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研工作能力

实验教学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实践平台。根据工业药剂学课程的特点,要让学生在实验课中学会用工业药剂学的理论和方法设计实验方案、解培养学生科研工作能力,笔者结合我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实践教学工作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2.1采取参观实习的教学方法:利用校外药厂的优势,完成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之后,组织学生参观学习与药物制剂专业相关的教学基地。只要让学生接触到实际设备及实际操作过程,亲临其境后才能加深对课堂所讲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2鼓励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大学新生入学起,鼓励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积极主动参加学术论坛及学术报告,加入课题组,协助老师检索文献资料。假期到实验室向在校研究生学习最基本的实验技能,熟悉实验操作步骤,掌握实验动物的处理、药物的提取分离、有机溶剂的正确筛选、数据的整理统计、论文的撰写工作等。这一切都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科研水平的很好的尝试。

2.3开设综合应用型实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工业药剂学是综合性技术科学,在其不断发展过程中,各学科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增加设计综合性实验可使学生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贯通起来,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作者的建议是在符合该专业培养目标的情况下,减少单纯验证性实验,采用新的先进的仪器设备,增设综合应用型实验,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完成从原料药到成品药的实验过程,需要对原料药的前期处理、提取有效成分、进行薄层鉴别和HPLC法测定有效成分,评价药物疗效,成品质量检测等环节。从而加深掌握了学生全面系统的认识。

3工业药剂学教学改革的效果

长期以来,工业药剂学课程被认为是难学的课,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来讲,由于他们的文化基础薄弱,对学习不主动,懒散,自我控制能力差,缺乏自信心,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实践能力等各方面的不利条件,学习工业药剂学的难度加大[3]。在教学中,我们从实际情况出发,降低教学难度,从优化教学内容入手,对工业药剂学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重视实验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可见,我们采纳的教学改革方法对工业药剂学教学质量和效果起到一定的作用。

药剂学习论文范文第7篇

1药剂学的教学内容和专业的侧重点

药剂学是一门综合技术科学,是研究药物配制理论、生产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其基本任务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剂型。现代药剂学除了基础药剂学以外,还包括有生物药剂学、物理药剂学、化学药剂学,分子药剂学、工业药剂学和医院药剂学等。而一般本科院校药剂学的基本课程内容主要有药剂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如药物剂型与辅料知识,制药设备;药物代谢动力学,生物利用度理论,药物制剂稳定性理论,给药系统理论等;近十年来药剂学发展迅速,新技术和新剂型,如固体分散物技术,微球、微囊技术,脂质体技术等;新剂型包括缓控释制剂(骨架型、渗透泵、膜控释靶向制剂(磁性微球、微乳、基因靶向等),经皮吸收制剂,生物技术制剂(长效注),射微球、口服纳米粒等)知识和内容也成为药剂学专业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1-2]。药剂学课程作为本科院校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在药学专业、中药学专业、药物制剂专业、制药工程专业等均作为专业必修课,分别在高年级阶段开设药剂学课程;由于不同专业的培养方案不同,对于药剂学和其相关课程的开设时间也有所不同[3];如药学专业、中药学专业学生对于药剂学课程的掌握内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药学专业熟悉和掌握的内容份量和程度比中药学专业更多和更深,药学专业一般在大三下学期开设药剂学,而中药学专业一般开设课程时间为大三上学期;制药工程专业与药学专业对于药剂学课程内容的重点要求也有所差别,制药工程专业对于药剂学学习更多侧重于制剂及其设备的开发和技术,因此对于该专业开设药剂学课程时间主要集中在大三阶段,而且该专业学生前期已经学习了药剂学相关的课程,如物理化学等专业基础课程[4-5]。因此针对此类学生的课堂教学重点以增强学生对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的了解和掌握,熟悉掌握药物制剂的新技术和新剂型,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

2药学专业药剂学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近几十年来药剂学发展极为迅速,药剂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更新周期短。而本科药学专业的药剂学课程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普通药剂学也即药物剂型概论,主要是讲述各普通剂型的特点、质量标准以及制备工艺等,使学生掌握普通药剂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生物药剂学,主要介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机理及过程,阐明药物因素、剂型因素和生理因素与药效之间的关系等,使学生掌握生物药剂学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这部分内容在生物药剂学和药理学教学内容中均有交叉。高等药剂学,主要内容包括物理药剂学、制剂工程、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的基本理论。这部分的内容既有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也即是物理药剂学的主要内容;也包括了药物制剂的新技术和新剂型。这三部分的内容从理论上来说由浅入深,与有些相关课程内容又有交叉[6-7]。如何提高学生掌握药剂学课程的学习效果,我们思考了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一些改革。在教学中注重引进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对于药剂学课程内容的第一部分,推行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开展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自学与授课结合、围绕学生重点关注的实际问题进行开放式教学手段等教学方法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而药剂学课程的后两个部分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重心,通过采用让学生提取预习相关基本理论的前提下,以本学科相关老师的研究方向为导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采取在前一次课程结束之前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教学内容,并介绍本学科老师在该方向的研究思想和研究成果,引起学生的兴趣;在下一次课程的课题教学中,在讲述相关理论和主要内容之后,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相关老师的研究方向以及与本节学习内容的结合点,最后采用老师总结的方式强化该章节的学习内容。我们发现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强化了学生对基本理论和技术的掌握程度。同时我们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学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一方面将学到的知识与项目进行有机的结合,另外一方面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训练加强了与专业老师的交流沟通,也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我校药剂学专业的研究生入学成绩一直在药学学科名列前茅,生源质量良好,学生素质逐年提高,可能与本学科对于药剂学课程的教学思考和改革有一定的关联性。

3因材施教的药学专业药剂学课程体会

我校作为一所地方性的本科院校,药学专业已经创办了近四十年,培养了大量的药学专业人才,在本省乃至全国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力。近十年来,药学专业在以招收高中毕业四年制本科生为主的基础上,每年还承担了为地方培养两年制的专升本的药学专业人才。而最近几年我校药学专业的招生划入一本招收,学生的入学成绩普遍提高,学生的数理化基础也较为扎实,但这类学生在药剂学课程授课以前,除了相关的药剂学基础课程学习以外,对药剂学的课程内容了解不多。我校招收的专升本学生,部分来源于本校的药学及相关专业的专业毕业生,还有部分生源是本省高职高专的药学及相关专业毕业生,少量学生是以化学为主要方向的师范类专科生,还有极少数是其他来源的专科毕业生;学生来源不同,专业背景也不同;而我校药剂学课的授课老师一般情况下承担本科药学专业的学生教学,但我校也有药物分析专业专科学生,有些老师承担了专科生的药剂学课程教学。针对这种情况,如何做好不同生源的本科药学专业药剂学课程教学工作值得思考。通过几年的教学摸索,我们初步形成了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授课模块、不同阶段方式的创新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我们的思路是对于专升本的学生,根据这类学生大多数具有专科阶段的药剂学相关知识学习的基础,在专科阶段对于药剂学教学大纲中要求掌握的内容,包括各种制剂的基本理论和处方组成、制备工艺和质量评价,以及制剂制备的基本实验技能,因材施教,以其具有基本药剂学的概念和理论及实验基础,我们在药剂学第一部分的模块化教育过程中,指导学生以自学为主,老师辅导为辅;每一次课程尝试让学生讲述课程内容的形式,其他学生补充,老师点评的教学模式;而在课程内容的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内容涉及到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和新技术新剂型,这部分内容涉及到很多关于物理化学、胶体化学、化学动力学等与物理学基础、化学基础以及高等数学的相关知识,而专升本学生的数学及物理学基础比四年制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在此模块的教学过程中,讲授内容采取督促学生提取预习,授课时请学生首先提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老师再将重点及难点问题进行介绍,在授课时针对理论性的内容及公式推导等难点及重点环节,采取反复强调,逐步阐述的方式,同时课后布置练习题强化对学习内容的领会和掌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学习成果。而对于四年制本科药学专业的学生,这类学生的数理化基础普遍较好,前期的课程中也学习了药剂学的一些相关内容。根据这样的背景情况,我们采用以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为主的学习模式,通过同步性的实验教学和引导性的科研教学为导向,提倡由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在传授课程内容的同时,将药剂学科前沿动态和发展方向的内容结合到模块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专业名词的英文也要求学生熟悉掌握,为学生阅读专业论文以及将来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这种模式的教学,要求老师必须掌握课程教材之外的前沿动态,对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授课安排上,内容讲授进度和顺序编排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程度和掌握程度,交叉穿插糅合。通过几年的教学摸索,发现学生学习药剂学的兴趣提高,不少学生在研究生阶段选择了药剂学作为自己的学习方向,教学效果也有所改善。

4结论

如何培养药学专业学生成为专业性和技术型的复合专业人才,药剂学科在其中担当了重要角色。因此,在药学专业药剂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角色并不能固定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互动互学,教学相长;根据不同的学生背景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均有提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实践效果;同时也对任课老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得到了相得益彰的良好体会。

作者:孙黎 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云.基于创新教学的药剂学策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5):238-239.

[2]崔福德,侯雪莲,杨丽,等.基于能力提高的药剂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J].药学教育,2008,24(3):20-22.

[3]崔纯莹,崔国辉.药学专业本科生药剂学课程内容改革思考[J].药学教育,2007,23(4):21-23.

[4]陈亚,柯丽萍.因材施教提高药学函授教育质量[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23-24.

[5]陈钢,杨帆,罗娇艳,等.“多学科渗透”教学模式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中医药导报,2014,19(11):137-139.

[6]周庆颂,李洁,陈振华.互动式教学法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8):607-609.

药剂学习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药剂学;毕业实习;PBL教学法

药剂学是一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很高。药剂学专业本科毕业实习是本科学习阶段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习可以将本科阶段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验实践中,充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初步培养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因此怎样带领和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和科研实践有机结合,顺利完成毕业实习便成为每位实习带教老师要思考的重要问题。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导向式学习,教师不再只是授课,而是把握教学的进度和方向,让学生自主地探索如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到相应的知识[1]。PBL作为一种优秀的教学方法,已在世界多所医学院校逐渐推广应用,在国内已广泛渗透到普外科[2]、麻醉[3]、护理[4,5]、血液科[6]、检验科[7]、乳腺病科[8]等多个学科。笔者结合自己带教本科实习生的教学实践,将PBL教学法和药剂学专业本科学生的毕业实习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科研立题

立题是实习阶段的第一步,传统的带教方式是带教老师给出一个设计好的实验方案,学生按照实验方案中的流程按部就班完成实验,不能很好理解立题依据,实验设计原理,这样学生就很少思考为什么这么做,通过这样的实验设计解决了什么问题,不能把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验设计结合,在实习之初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做这样的实验,失去了对实验兴趣和热情。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在实习之初,就将PBL教学理念和立题相结合。首先由带教老师提出将要开展的科研项目,详细的介绍给全体实习生,同时提出该项研究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自由选择科研项目,学生的选择权得到了尊重,主动性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从而满怀信心地投入到毕业实习中去。

2论文查询与研读

确定指导老师和课题方向后,要求学生对将要开展的研究工作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论文查询与研读是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研读学科具有前沿性的文献,了解学科研究前沿,了解学科研究内容和进度,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哪些实验方法和手段能解决这些问题。虽然学生在本科阶段已经学习了一些文献检索的知识,但大多数学生还不知道如何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因此带教老师要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所选科研项目有关论文,积累科研项目有关基础知识,根据这些基础知识和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检索主题词,学会使用万方、维普、CNKI、Pubmed、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轻松自如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参考论文。找到自己所需论文后就要对这些论文进行系统的研读,在研读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实验方案设计

论文查询与研读及立题完成后,就可以进入实验方案设计阶段。设计实验方案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让学生根据积累的科研项目相关知识自己设计实验思路,依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实验材料、设备仪器,并合理安排实验时间。实验方案确定后邀请做相关研究的高年级研究生参加,讨论方案设计的先进性和可行性,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通过讨论充分释放学生的潜能,既能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又达到了PBL教学的目的。

4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实验操作阶段完成之后,要对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启发学生学会分析结果,例如选择何种统计软以及结果何时有统计学意义,通过结果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结果。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大大提高,也为毕业后科研生涯的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奠定扎实的基础。

5论文写作数据处理、结果分析

完成之后,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撰写毕业论文。启发学生思考毕业论文撰写的基本要素、注意事项等。论文写作完成之后,带教老师全面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指导学生撰写出更专业的符合要求的毕业论文。

6结语

如何优化毕业实习生带教方法已成为当前高校急需解决问题,在实际应用PBL的过程中,笔者体会到PBL其实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符合培养复合型高素质药学人才的需求。因此将PBL教育理念贯穿于科研立题、论文查询与研读、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结果分析、毕业论文撰写等实习过程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获取知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随着对PBL教学法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相信能够为药剂学本科毕业实习生带教提供新的思路和经验。

参考文献

[1]汪青.国内医学院校PBL教学模式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剖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0,8(5):88-91.

[2]于爱军,张学军,刘金龙,等.PBL教学方法在普外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1,8(5):100-101.

[3]蓝鹏.PBL教学法在口腔外科麻醉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4):75-76.

[4]施华.PBL教学法在外科护理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7):100-101.

[5]王佳琳.护理专业PBL教学法示范课程的建设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4):147-148.

[6]孙士玲.PBL教学法在血液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3):65-66.

[7]张苏,唐先平,沈朝辉.PBL教学法在医院检验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2):248-249.

[8]宋玲琴,杨渭临,薛兴欢,等.PBL教学法在乳腺疾病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1):203-205.

药剂学习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药药剂学 实验教学 创新思维 改革与实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是世纪之交高科技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对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需求。大学生是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如何把他们培养成优秀的栋梁之材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而创新能力则是高素质人才的核心和灵魂。

创新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调动已知的信息,产生新颖的思想,获得新颖成果的活动过程。从本质上来说,知识属于认识的范畴,人的知识是在后天实践中形成的”(《辞海》),知识是人的认知实践的产物,它根植于认知个体和认知情境中,因此,新知识的获取和创造总是与实践联系在一起的。

创新概念最早是经济学家熊彼特在把科学技术引入生产体系时提出的。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一个经济范畴而非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指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而更是指把已发明的科学技术引入企业之中,形成一种新的生产能力。也就是说“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潜在的利润。之后,虽然创新的含义不断扩展和深化,但创新的基石依然是实践。

创新能力是创新活动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是指人们在学习和继承前人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概念、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新设计等独特的见解和完成创造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的,它并非间接作用于创新实践活动,而是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创新实践活动的进行,是创新实践活动赖以启动和运转的操作系统。

根据认识论的规律,学习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高等教育也应遵循这个规律,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同时,需要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这样才能吸收、巩固理论知识,理论知识只有在实际应用中,才能被真正理解、掌握,创新也必然发生在这样“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中。

因此,创新教育的基础是实践。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为大学生构建良好的实践平台。

中药药剂学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一个主干学科,在中药专业教育上位于核心地位,是以研究其剂型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制备工艺与设备、质量控制及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属于工艺学与药物应用学科的范畴,具有密切联系医疗和生产实践的特点。中药药剂学实验课是中药药剂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主要方式之一。实验教学是以突出中药药剂学理论知识的应用与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强化实用性和应用性,把掌握基本操作、基本技能放在首位,其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中药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只有以创新性思维为指导,才能促进实验教学改革的顺利发展。近年来,我们以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探讨与摸索,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中药专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1 中药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

1.1创新意识不强,缺乏自信,不善于充分利用和积极创造条件

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是个体在创新活动中所具有的自觉的意识、强烈的愿望和积极的情绪。因中药专业在药学院还属新办专业,大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创新启蒙教育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再加之长期从事应试教育的教师不注重启发和引导,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个性和自信,没有冒险精神,创新意识淡薄,缺乏主动性。

1.2创新知识基础薄弱,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

中药专业学生必须掌握中草药的生长、分布、药理作用等,因此必须到野外采摘、观察,而在封闭的校园,学生学习的都是死知识,在死知识中浸泡的学生看不到知识的价值,更没有创新的主动,仅仅满足于已有的知识结构,不习惯去主动探索,丰富自己,便形成了知识陈旧落后的局面。

1.3思维缺乏创新

落后的教学理念以及缺乏创新的教学方式,使得大学生习惯于跟随性学习,形成了依赖的心理,思维方式往往是单一的和直线式的,缺乏灵活性和全面性。“行而不思,创新无望;行而三思,脱颖出新。”只有不断思考,反复推敲,并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才能不断推陈出新,实现超越。这正是现阶段的大学生们所缺乏的,多数大学生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且存在过于严谨、崇尚权威的倾向。

1.4创新成果贫乏,创新技能不强

由于设施不足,减少了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常常是闭门造车,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技能的提高和创新成果的实现。由此可见,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时代呼唤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的培养呼唤创新教育”,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创新教育的重点,既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促进经济科技发展和提高综合国力的需要,又是针对我国教育长期以来不重视创造性培养的必然对策。

2 创新教育的基础是实践,中药药剂学目前实验教学的现状

2.1学院为本科实验教学引进了大量仪器设备

中药药剂学开设时间不长,一些新仪器的使用就必须改革部分实验,而实验内容的设计要结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基础,在实验过程中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实验的目的性不明确,改变积木式的技术拼凑和模仿。

2.2中药药剂学科研现状

大学生真正投入科研的时间很少,毕业实习很多时间用于考研与找工作,根本无心在专业知识实践上下功夫。

2.3实验教学、毕业实习及大学生创新项目,各自发展,互不协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药药剂学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可以与毕业实习、国家大学生创新项目、SRP等研究内容相结合,这样可以使更多的学生真正参与科研,并节省研究经费。目前中药药剂学实验开设了参观医院中药房,学生对该实验很感兴趣,因场地太小学生很拥挤,使学习效果下降,如果在此实验中加入参观研究生科研实验室并给学生讲解在研科研项目,可以分流一部分学生,并加强学习效果。

3 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创新、改革与实践

基于对大学生创新现状的分析和中药药剂学实验改革的研究,将在“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和实验相结合”的理念指导下,面向中药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创新、改革与实践。

3.1要使实验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就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牢固树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起主导作用,学生为学习的主体的教育观念。

3.2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就是要建立起以综合性实验为主,设计性实验为辅的实验教学体系,充分体现实验教学的特点,强化素质培养。结合中药专业特色,紧紧围绕培养创新性人才目标,对原来的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删除一些陈旧重复的验证性实验(如丸剂、糖浆剂等),改进部分设计性实验。

3.3 实验教学成绩的考核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考核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3.4 在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中都要求学生学“写”研究型小论文,尤其是设计性实验可以和学校资助的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结合起来,利用开放实验室,灵活机动地进行创新实验研究,还可以延伸到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阶段,促使学生提高科研写作能力。

3.5利用开放实验室,引导部分优秀学生参加中药药剂科研实验工作,鼓励学生申报学校学生创新科研项目,以培养和锻炼创新能力。学生通过开放实验与科研项目相结合的形式,参与科研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珊,陈璨.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9):33-34.

[2]陈灿.《药剂学》实验课教学的体会点滴[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2):122-133.

[3]崔健,陈新,张英华.中药化学实验课的设计性实验与学生能力培养[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4):117.

[4]张大方,贡济宁,于澎,等.对高等药学教学改革的认识与探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1):116-117.

[5]杨宜华,印晓星,宋亚玲,等.固体制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设计[J].科技信息,2010,23(1):25-26.

[6]宫强,秦翠丽,侯玉泽,等.基因工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2010,32(14):56-57.

[7]张良珂,张景,黄华,等.PBL教学法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23(1):84-85.

[8]何秀苗.生物技术专业《基因工程》课程教学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9,31(10):45-46.

药剂学习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药剂学;设计型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8(b)-0199-02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是本科学历药学专业的主要专业课,具有实践性、应用性强等特点[1]。药剂学实验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要求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加以验证,运用理论课的知识解决问题、分析问题,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

设计型实验是在学生做过一定数量基础实验,掌握了一些基本实验技能基础上,给学生一个适当的研究项目,让学生通过查阅文献,亲手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验证自己方案的可行性。通过自己查阅文献动脑设计方案动手验证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2]。本教研室近年在药剂学实验中开展了设计型实验教学,取得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

1 设计型实验教学的实施

1.1拟定设计型实验研究项目

根据药剂学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在理论课完成相关的授课内容以后,将学生分组,让学生以新药研发人员的身份,就某一药物进行制剂的设计与制备。为了制备出安全、有效、稳定的药物制剂,首先各小组要根据大量文献调研的结果拟定一份实验设计方案。内容包括:药物的各项性质、选定剂型的特点、选择辅料的原则、制备工艺的选择、仪器设备的选用及处方设计、制备流程等。每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设计方案,指导教师对每组所设计的方案进行审阅,提出修改和补充意见。

1.2小组间交流,进一步完善实验设计方案

每个小组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完善设计方案后,集中各组的同学,分组讲解各组的实验设计方案,教师、同学提问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再次检验各组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且能让各组的学生了解其他组的设计方案,强化学生科研设计一般思路的建立,并尝试在这样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开阔眼界,在无形中对其他组的设计方案涉及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加深。交流结束后,各组根据交流中出现的问题设计改进的方法,并制定详细的工艺流程,再次修正实验方案,同时将实验所需仪器设备、试剂、药品上报实验室,方便实验准备教师提前准备,此方案即下一步进行制剂制备的方案。

1.3药物制剂制备及书写实验报告

在制备制剂开始前,教师向学生讲明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注意事项、要求等。介绍仪器设备的种类、操作方法、各种药品使用注意事项等。要使用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学生要提前进行培训,培训后经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设备。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定的实验成制剂的制备。在实验进行期间,教师跟踪进行检查、指导,及时纠正学生操作方法的不当之处,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制备结束后,每个学生按照一般科技论文的格式书写实验报告,就实验结果作出认真的分析、讨论。

2 设计型实验的效果

2.1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设计型实验使学生变被动的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探索。首先,在实验设计阶段需要查阅大量文献,从大量文献中找出设计思路,制定工艺流程,这需要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其次,制剂的制备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有别于以往验证型实验的探索未知的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问题与困难,问题的解决需要各项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地加强实践和创新的能力。

2.2设计型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

设计型实验涉及许多相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这就要求学生不仅掌握各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而且在遇到实际问题时知道该运用什么知识去解决,能够将各学科的知识在实验的设计和完成过程中融会贯通,因此药剂学设计型实验客观上要求学生能整合各学科的知识应用于一个项目的研究中,并且要求学生最终以科研论文的形式提交实验报告,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讲是第一次有了非常直观的科研的感受,具体到论文的书写格式,数据、表格、图表的表述方法,参考文献的引用等,这些无疑对将来的科研是一次全面的启蒙。因此,设计型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活跃思维,提高实验教学的整体水平。

2.3 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在设计型实验中,实验目的是明确给定的,但实验材料、过程是可以选择的。因此,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达到实验目的。学生不再感到实验只是一个机械地完成实验报告的过程,而是创新和提高自身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对于给定的实验研究项目,学生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想法,由于掌握的理论知识的限制,有些想法难免会异想天开、脱离实际,在不断地查阅资料、讨论探索的过程中不仅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再吸收,而且对自己的想法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否定和肯定,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对各种信息做出准确、有效的判断,探索最佳的设计方案,推动和激励创新性思维的发展[3]。

2.4 设计型实验有利于教师拓展思路、更新知识

传统实验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在多次的实践中已基本稳定,教师的解决方案多也固定,长此以往则造成教师思维固化,失去主动更新知识的兴趣。设计型实验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实践热情、锻炼了学生间的团队合作意识,也迫使教师面对新的变化多端的问题开阔自己的思路,重新整理自己的知识、主动更新知识,并提醒教师在今后的理论授课过程中注意给学生传授相关的最新内容。通过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更详细地了解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薄弱环节。所以,设计型实验是一种能够实现教学相长的很好的教学形式[4]。

3 存在的问题

3.1 花费时间过长

上一篇:药理专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药剂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