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农业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范文

时间:2024-01-09 17:26:45

灌溉农业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灌溉农业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篇1

关键词:节水措施;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作用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055

农田水利工程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实行高效节水灌溉也有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而且也有利于改善当前水资源紧缺的状态。因此相关科技人员要注重对当前灌溉技术的改进,解决当前农田灌溉存在的水资源浪费的现象,提高节水灌溉的效率。

1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节水措施存在的问题

1.1 节水标准模糊

山区之所以需要节水,是因为其自身特性所决定的。节水标准模糊体现在没有根据农业作物自身的特性来采取有针对性、细致清晰的措施,比如对于枇杷和芒果等需水量较大的作物来说,就大力发展喷灌,可以大大的节约劳动力;而核桃、烤烟等需水量相对较小的作物来说,适合发展管灌;葡萄和早市蔬菜等需要经常灌溉的作物来说,更适合发展滴灌,即节约人力又节约了水资源;如果对各种不同的作物没有采取适合它本身的节水标准及节水措施,那无论花费再大的人力物力都无法使其对当地农业产出做出明显的贡献。

1.2 新技术与设备较少

微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农业灌溉技术在我国目前的实际实践区域也还相对较为狭窄,在农业灌溉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地区就没有非常好的利用率。新技术与设备较少还体现在我国部分新技术与新措施往往只能够作为示范工程,而本身并没有进行相应的大规模的技术推广与措施应用,从而使得其带来的效果十分有限,并且也很难正常地发挥节水工程的经济效益。

2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节水措施的优化对策

2.1 提升再生水利用率

山区节水基本思路往往就是生活用水的二次利用。为了有效提升再生水的利用率,当地部门应当在符合当地农业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向能够兼容再生水的农作物进行倾斜,从而能够在规划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和确定高效节水灌溉实施地域的同时将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紧紧围绕蔬菜、水果、干果等高附加值的优势产业区进行布局,服务优势产业,最终能够有效的体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节水措施。

2.2 促进农业灌溉技术发展

在促进农业灌溉技术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农业节水涉及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营方式及产业结构,因此有关部门应当注重统筹考虑制约农业节水发展的各种因素来具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发展。在促进农业灌溉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应当注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完整的农业节水技术规程,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节水措施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应用水平的有效提升。

2.3 提升农业规划合理性

在提升农业规划合理性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确定合理的节水强度。在冲积平原或河流的中下游,外引水源可靠性低,地下水位较高时,要以井补渠,发展井灌,在山区可以大力发展喷灌、管灌及滴灌等高效节水措施,因为山区缺水严重,许多农作物因为缺水而无法发挥效益,而这些高效节水措施恰好能够弥补这方面的缺陷;在提升农业规划合理性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加大节水工程的实践力度。在提升农业规划合理性的过程中由于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的根本就是充分利用农用水资源来充分发展我国农业,因此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就能够促进节水措施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应用效率的持续提升。

2.4 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解决山区生产、生活用水的有效措施,所以发展农业高效节水是非常必要的。现如今我国许多地区灌溉渠道经过多年运行,灌溉渠系崩垮、破损、渗漏堵塞严重,水量损失大,水的利用率低,排水不畅,继而导致灌溉效益差,在目前这种形势下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既能完善农田灌排渠系,又能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更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质量。

3 结 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持续进步和农田水利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工作人员应当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节水措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实际的优化效果都有着清晰的了解,从而能够通过对比、实践的进行来促进我国农田水利工程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金桂国.农业节水灌溉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9).

灌溉农业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篇2

【关键词】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措施

0.引言

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是为了充分利用农用水资源,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使农作物达到高产高效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它是由水资源、工程、农业、管理等环节的节水技术组成的综合技术体系:科学的运用这一技术体系,可有效的提高农用水资源的整体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和总体面积农作物的产量,提高综合效益,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技术体系。农用水资源包括地面水、地下水、土壤水和经过净化处理的可利用废水。它的合理开发利用,需要采取多项工程措施,如地上水和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技术、机井测试改造技术和多水源综合利用技术等。灌溉工程节水技术体系。灌溉工程节水技术是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的核心内容,也是节水效果最显著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低压管道灌溉技术、喷灌技术、微灌技术、渠道防渗技术、膜上灌技术和改进沟畦灌溉技术等。

1.农业水利灌溉模式分析

农业节水技术体系。农业节水技术体系主要包括蓄水保墒耕作技术、适雨种植提高作物抗旱能力的栽培技术、秸秆覆盖或地膜覆盖保墒技术、化学药剂抗早保墒与保水剂应用技术、限额灌溉及节水抗早作物品种选育技术等。节水管理技术体系。主要是建立健全各种管水组织,制定工程管理和经营管理制度,作到计划用水,优化配水,合理征收水费。

1.1渠道防渗技术

渠道是我国农田灌溉的主要输水方式。但传统的土渠输水渗漏损失约占水量的50%~60%,因此,渠道防渗一直是我国发展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措施。按防渗材料可分为土料压实、三合土护面、砖有衬砌、混凝土衬砌、塑料薄膜防渗和沥青护面防渗等。渠道防渗技术的节水特点是:减少渠系输水过程中的水量渗漏损失,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渠道输水安全保证率,提高渠道抗冲能力,增加输水能力。

1.2喷灌技术

喷灌是喷洒灌溉的简称,它是利用专门的设备(动力机、水泵、管道等)把水加,或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有水送到灌溉地段,通过喷洒器(喷头 )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均匀地散布进行灌溉。喷灌系统,一般包括水源工程、动力机、水泵、各种管道、喷头及控制设备等。喷灌系统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三种:固定式喷灌系统各组成部分或者都 定不动,或者除喷头外,其它部分固定不动;半固定式喷灌系统除喷和装有喷头的支管可在地面移动外,其余部分固定不动,管片与水栓连接;移动式喷灌系统除水源(塘、井、道等)固定外,动力机、水泵、管道、喷头都可以移动。

2.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存在的问题

一是节水灌溉新技术、新设备推广力度小,喷、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目前也仅局限用于经济作物,只是作为示范工程,有待于在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推广。二是灌区和节水灌溉工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产权关系不明,管理职责不清,政事企不分,监督激励机制缺乏,管理粗放、调度不灵活等问题。三是受经济利益影响,水资源相对充足地方的农民对搞节水灌溉积极性不高。四是资金投入不够,已建灌溉工程维护资金不足、老化失修,灌溉面积及灌溉效益逐年衰减和降低,新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资金短缺,特别是配套资金往往不到位,达不到应有的发展规模。五是有些地方在推广先进节水技术过程中不能够因地制宜制定规划,可行性论证不够,存在针对性差的问题,致使有些节水工程不能正常发挥效益。六是节水灌溉工程设备质量参差不齐,设备不配套,标准化、系列化程度差,维修服务跟不上。很多工程设备因质量问题或维护维修不及时等原因,导致工程使用寿命短,损坏率高等,影响了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

3.加快发展节水灌溉的措施

3.1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统筹考虑农业节水

目前的农业节水方式,无法根本改善缺水状况。为了抗旱保丰收和增加粮食产量,人们一方面在打更多、更深的井,另一方面节水灌溉省下的水又被用来扩大灌溉面积,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型节水。为此,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从更宏观的角度统筹考虑农业节水。因为农业节水不仅仅是一个工程问题、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它涉及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营方式、产业结构调整、种粮效益和农民的切身利益等诸多方面。这些问题都不是一个部门所能解决的。因此,需要多个部门密切配合,紧密协作,统筹考虑制约农业节水发展的各种因素,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切实可行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

3.2合理规划

灌区的地面水利用包括区内拦蓄与区外引水系统,通过分析可以获得多年的可供水资源过程。灌区地下潜水层可视为一个调节水库,其补给量包括降雨补给,渠道、排水沟渗漏补给,区外地下水侧向补给,区内地下水越层补给以及人工回灌等;其消耗量包括蒸发、出流与开采。两种水源统一调度,可按区域均衡法或地下水非稳定流方法进行均衡分析;在一定的开采布局条件下,以确定合理的开采强度,或在一定开采强度下确定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及相应的补给区域,或根据补给方式和开采强度确定区域内开采布局。在冲积平原或河流的中下游,地下水位较高,外引水源可靠性低时,当然要发展井灌,以井补渠;若地下水严重超采,就要减少用水或统一控制上游引水,修建当地蓄水工程,利用河流水源引水存蓄或回灌地下水。即使在一个灌区内,地面水、地下水的动态规律也不同,或者上游井渠结合,以渠为主,下游井渠结合,以井为主。

3.3建立农业节水补助资金制度,加大农业节水投资力度

现行的农业节水工程投资主要靠集体出资,农民筹资,国家补助建设。工程一次性投资较大,国家补助资金却很少,大部分资金需要农民自筹解决。而大部分地方群众还不富裕,很难拿出更多的钱来搞农业节水工程。因此,各级政府要把农业节水工作纳人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一种制度,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从而确立农业节水的重要性,引导全社会都来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

3.4搞好中低产田节水灌溉

选择适当的节水灌溉技术,因地制宜的制定发展规划,切忌盲目引进,盲目搞不适合当地推广的“样板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已列为今后农业的主攻方向,向中低产田要效益,扩大节水灌溉面积。对盐碱地搞好以水冲盐、以水压碱和土壤改良,研究制定适宜的冲洗定额和节水技术措施。

4.结论

总之,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体系,它涉及多学科技术领域,其实质是解决农业用水和农作物需水及单位水量产生的粮食产量和价值。这个体系以农业节水为中心,以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实现农作物高产高效为目的。

【参考文献】

[1]孟小涛,王春生.浅析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011,6.

[2]杨芬,蔚富生,郝志华.山西农业灌溉节水对策探讨[J].山西农业科学,2010,3.

灌溉农业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篇3

关键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改善措施

一、概述

农业水利工程是发展农业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影响着我国农业发展的速度。农民对农作物进行灌溉时一般都是地面灌溉,在我国农业中广泛应用,但是对于水资源的利用率来说,要做到节约水资源,就要节约灌溉用水量,修建农业水利工程时大势所趋。科学的改进灌溉方式,统一管理灌溉用水,才能提高有限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要保证农产品的高产和高质量。因为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的时间较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研究解决,为我国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发展做出努力。

二、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存在的不足

1.节水灌溉管理系统不够完善。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国家对农田节水灌溉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对农田水利工程的投资不断增加,发展步伐也在加快,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节水灌溉问题,提升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但同时,在水利工程投入使用之后,因為节水灌溉管理系统不够完善,且农业生产者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欠缺节水的自觉性,看不到节水灌溉与农业发展之间的联系,依然使用传统的地面灌溉方式,造成了节水灌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节水灌溉设施不够完善。因为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环境与气候,有的地区水源充足,而有的地区降水量很少,所以每个地区的农业水利节水灌溉的现状各异。因此要根据每个地区的气候状况和水资源配置不同的节水灌溉设备,合适的设备也能更好地提升节水灌溉的效率,而在降水不足的地方,设置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现在我国许多地方的灌溉基础设施的配置不满足该地区的需求,灌溉使用的技术与方法也有所不足,导致了水利节水灌溉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3.节水灌溉规划不够科学。要大幅提升节水灌溉的效果,就要科学的制定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方案。但是,我国许多地区在规划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时候,只是根据以前的地质勘探资料或者是规划人员以往的经验水平展开规划,没有很好地结合当地的现况进行设计。这样设计出来工程方案是十分不科学的,与当地的环境现状不符合,会造成建设出来的工程实用性不强,不能很好地达到预期的节水灌溉效果。

4.先进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难以落实。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发展,我国的农业技术水平也有所提升,节水灌溉技术也有喜人的发展,并在一些地区达到了不错的成效。但是,由于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和有关部门的资金补助,许多地方的节水灌溉机制不完善以及所需的资金供给不足,导致了这些先进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在大部分的地区都没办法很好地落实。这些原因都造成了农业工作者缺乏积极性,导致了先进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很难投入使用,对节水灌溉的效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三、农田水利节水灌溉问题的解决措施

1.提高对节水灌溉管理的重视程度。要改善节水灌溉的效果,就要更加重视节水灌溉的管理。所以,农业部门要提高对节水灌溉管理的重视程度,端正工作态度,结合每个地方的环境和水资源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节水灌溉管理方法。还要指派专门的部门进行负责,监督节水灌溉工程的进程,当节水灌溉工程出现问题的时候,要及时采取解决措施。另外还要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对于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益处的宣传力度,要全力提升当地农民对节水灌溉工程的重视程度,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配合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提升节水灌溉的效果。

2.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发展历程中,基础设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水利部门要完善水利节水灌溉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开展工作之前,首先要结合当地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且施工过程要严格的根据预定方案来进行,这样才能有效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人力物力甚至资金的浪费现象。另外,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按照因地制宜的准则,根据当地的实际环境情况来进行建设,才能够保证基础设施能在当地的节水灌溉中起到相应的作用。通过以上几点,让基础设施的建设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且提高了建设合理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节水灌溉的效率,促进农业发展速度的加快。

3.科学的对节水灌溉进行规划。要进一步的加强农业水利节水灌溉的效果,就要合理的设计节水灌溉工程。在对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进行规划的时候,要掌握当地相关的地质勘探资料,并据此结合当地的环境以及气候状况等,有针对性的规划合理的水利灌溉计划。此外,要积极探索水资源的利用渠道,把自然降水、地表水以及生活废水等水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拓宽该地区已有的农田水利工程,更加重视护岸和护坡的建设施工,加强各种渠道水资源之间的连通性。还要对不合理的闸涵进行改造,并加强排涝施工,才能更有效地提升该区域的农作物抵抗旱灾的能力,提高节水灌溉工程的效果。

4.加大资金的投入,落实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由政府相关部门提供,为了提高节水灌溉工程的范围,要加大其建设资金的投入,国家要推行更多的优惠政策以及资金补贴政策来对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比如推行农田水利工程的优惠贷款措施,并采取更多相关的手段来更好的支持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例如开展无息贷款、财政贴息或者是延长还贷的年限等措施。此外,还要积极地利用财政政策的杠杆作用,让金融公司基于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贷款更加优惠的税收或者是退税政策,要积极的引导金融机构扩大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贷款投放量。因为充足的资金才能提升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速度,从而提高农业工作者的积极性,利于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的落实,并提高农田节水灌溉的效果。

四、结语

综上,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发展始终占据着一个重要的地位,而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对于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的综合性体现的很明显,在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与当地的农业的发展方向相适应,还需要考虑到当地的水土资源现状。节水工程是为了节约农业用水以及提高单位用水生产出粮食的质量和产量。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的核心是农业节水,对有限的水资源实现最优利用方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达到农产品的高质量和高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朱成忠.斗农渠防渗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监理[J].现代农业科技,2013(15). 

[2] 陈昌春,黄贤金,吴玉柏.灌区农业节水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4(04). 

[3] 孙晓琴.浅谈节水措施在农田灌溉中的应用推广[J].科学之友2014(11). 

[4] 马文礼.宁夏引黄灌区结构节水型农作制研究[D].宁夏大学,2015. 

灌溉农业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篇4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节水灌溉、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增效为目的,全面规划、统一部署、分期实施,进一步完善农田灌排体系、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有效灌溉面积,保护和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逐步夯实农业水利灌溉基础,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农田灌溉工程建设要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实际出发,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解决好与人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三农”问题,确保粮食安全,满足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2、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突出重点、分期实施的原则

在编制规划时,应立足当前、兼顾长远,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要优先安排水源有保障、建设和运行条件较好、效益较优的灌区改造项目,并重视中低产田的治理;对于部分灌溉水源无保障、工程措施难以根本解决问题属资源性缺水的,可采取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等非工程措施解决。

3、坚持节约、保护水土资源的原则

农田灌溉工程建设应贯彻“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要在节水和水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逐步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同时,工程建设规划布局要注意保护耕地尤其是保护基本农田,避免占用基本农田,尽可能少占用耕地。

4、坚持长效管理、良性发展的原则

按照水管体制改革有关文件要求,研究制定农田灌溉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落实管理主体和责任,建立长效的运行管理机制,以确保工程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三、规划目标

力争至2020年,基本完成我县农田灌溉工程建设和改造任务,形成较完善的农田灌排体系,灌溉工程的灌溉保证率、灌溉水利用系数等指标和参数能达到规范标准和国家的有关发展目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大幅提高,有力保障我县“三农”发展和粮食安全,促进我县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四、主要任务

通过资料收集和调查研究,摸清规划范围内的农田灌溉工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县内实际情况,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农田灌溉的要求,明确农田灌溉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研究并提出农田灌溉工程建设的总体布局与实施意见,规划包括对全县现有中、小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和新灌区建设等。同时,提出实现农田灌溉工程良性运营和发展的主要措施与改革方案,提出确保规划执行的保障机制与具体措施,为各级政府研究部署农田灌溉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五、规划范围与水平年

1、规划范围

全县行政区域范围内的现有中、小型灌区(含农田、经果林灌溉)及新建灌区。

2、规划水平年

现状水平年为*年,规划水平年为2020年。

六、实施步骤

根据规划总体进度的安排,我县规划工作要求在*年底前完成,各阶段工作控制进度为:

1、*年7月10日前,完成灌区现状调查和灌区规模论证,并将灌区现状调查和规模论证成果由县水利局、发改委联合按程序上报至省。

2、*年8月底前,确定规划灌溉工程建设项目内容及规模,完成规划灌溉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工程量及投资估算;

3、*年10月底前,完成我县农田灌溉工程规划编制报告并送审。

4、*年12月底前,完成我县农田灌溉工程规划报告审查工作,并由县人民政府下文批准。

七、组织领导

编制*农田灌溉工程规划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为了做好此项工作,确保规划按时、保质完成,成立*农田灌溉工程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委,办公室主任由万仁和担任,成员从县发改委、水利局、国土局、林业局、农发办、扶贫办、财政局各抽调2人组成。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并安排专人协助做好规划编制工作。

八、工作要求

灌溉农业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篇5

关键词:农田灌溉;节水措施;水资源利用率

当前我国水危机严重,节约能够起到很好缓解作用,农田灌溉占很大的用水量,所以农田灌溉的节水工作至关重要,节水工作可以缓解水供求矛盾的问题,农田灌溉的节水技术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农业用水,提高农作物产量。节水技术是由农业、工程、管理和水资源等环节的综合技术的体系,合理运用这一体系,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农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使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农业水资源包括地下水、土壤水、地面水和可利用的废水,合理开发这些水资源,需要多项工程,比如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技术、地上水合理开发利用技术和多水源综合利用技术。灌溉节水技术主要包括喷灌技术、渠道防渗技术和微灌技术等等,这些技术节水效果显著。

1 农田灌溉节水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

农田灌溉节水是发展农业的基础,也是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使粮食生产更加稳定,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率。我国很多地区的水资源都有匮乏的现象,水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所以首要问题就是水资源利用率,农田灌溉节水是现代化农业必须解决的问题。

农业灌溉节水存在很多问题,灌溉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小,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只用于经济作物,有待大规模推广。节水灌溉的工程都有不同程度的管理粗放、管理职责不清、产权关系不明、政事企不分等等问题。资金的投入不足也是很重要的问题,灌溉工程维护资金很少,灌溉的面积逐年降低。节水灌溉工程设备不配套,标准化的程度低,很多工程质量不高,维修不及时,工程损坏率高,寿命短,使节水灌溉工程受到严重阻碍。

2 农田灌溉节水措施

2.1 转变农田灌溉节水的理念

农田灌溉节水在农业生产中很重要,要想做好灌溉节水的工作,首先应该转变农田灌溉节水的理念,从被动的抗旱转换为主动避旱,高效用水,健全农田灌溉组织机构,明确分工,制定工作方案,推进节水工作。为了增加粮食生产,人们打更多的井,并且利用节省下的水来扩大灌溉面积,这并不是资源型的节水。所以应该从宏观的角度来做好节水工作,农业节水作为一个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涉及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切身利益等很多方面,这些问题不是一个部门就能解决的,需要多个部门进行配合,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完整的节水方案。

2.2 合理规划

灌区地面水可以获得多年的可供水资源。灌区地下潜水层是一个调节水库,补给形式很多,包括降雨,区外地下水补给,人工回灌等等;消耗主要包括蒸发、开采和出流。可以按照区域均衡法进行均衡分析,在开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确定开采强度,根据开采强度确定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量,或者根据开采强度和补给方式来确定区域内开采的布局。如果地下水位比较高,而且外引水源量低,就应该使用井灌;如果地下水很少,就应该修建当地的蓄水工程,回灌地下水。

2.3 加大农田灌溉节水资金的投入

自从取消农业税增加各种农业补贴之后,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很大的提高,农田灌溉水费成为了向农民征收的唯一费用,是农田灌溉费用收取困难。而且农田灌溉建设工程一次性投入比较大,国家补助的资金比较少,不富裕的地区很难拿出钱来搞农业节水工程,所以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引导全社会来关心农田节约用水。

2.4 推行节水灌溉技术

推行农田灌溉节水技术,可以缓解水资源紧缺问题,喷灌技术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喷灌技术可以提高土壤的湿度,调节土壤的田间气候,有利于农作物的呼吸以及光合作用,此外还可以达到省时、省力和省水的目的作用。喷灌的管道都是埋在地下,所以应该结合施肥的方式来节约用水。喷灌对土地的要求不高,对地形的要求也不高,但是受到空气湿度和风力的影响比较大,可能会导致喷洒不均匀的现象发生,所以如果风速很大的时候,不应该使用喷灌的形式。可见,推行节水灌溉技术的时候要因地制宜,才能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

2.5 搞好中低产田节水灌溉

选择适当的节水灌溉技术,因地制宜的制定发展规划,切忌盲目引进,盲目搞不适合当地推广的样板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已列为今后农业的主攻方向,向中低产田要效益,扩大节水灌溉面积。对盐碱地搞好以水冲盐、以水压碱和土壤改良,研究制定适宜的冲洗定额和节水技术措施。

综上所述,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体系,它涉及多学科技术领域,其实质是解决农业用水和农作物需水及单位水量产生的粮食产量和价值。这个体系以农业节水为中心,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提高农作物产量。

参考文献

[1] 刘强,何伟才,宋伟.农业节水激励机制及其措施——以沈阳市东陵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11)

[2] 姜东晖,胡继连.农用水资源需求管理的技术经济原理与机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灌溉农业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篇6

关键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a)-0034-02

1 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的重要性

中国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也是水资源十分紧缺的国家,从多个地区农田面积需水量的分析,我国有很多地区都存在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东北、华北、华东等地区。这种情况直接影响着我国大部分地区对灌溉的需求量,但是严重的缺水情况导致灌溉量也越来越不能满足各地的需求,致使我国农业发展的脚步滞后。因此,要在农田灌溉工作中大范围利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从而使水资源的灌溉越来越有效率,且花费最少的水资源使农田灌溉面积的最大化。

2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节水措施存在的问题

2.1 节水标准模糊

山区由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节水是必要的,而目前很多地方都没有根据农作物自身的特性来实行具体的、详细明确的措施,存在节水标准模糊的问题。如种植育苗和菌类等水需求量较大的农作物,就极力发展喷灌,能极大地节省劳动力;而种植苹果、板栗等水需求量相对不大的农作物,发展管灌更适合;滴灌则更适合用于种植葡萄和早市蔬菜等需要经常灌溉的农作物,不仅节省了人力,还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只有对不同种类的农作物采取适合它本身特性的节水标准及节水方法,才能对该地区农业产出做出突出的贡献,否则,人力物力的投入再大也无济于事。

2.2 新技术与设备较少

目前,我国只有少部分区域实行了微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农业灌溉手段,而该技术在农业灌溉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区域并没有很高的利用率。新技术与设备较少,部分新技术与新措施一般仅能起到示范工程的作用,并没有相应地对技术和措施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从而使得其实现的效果大打折扣,并且带来的经济效益也非常有限。

2.3 农民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积极性不高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从事农业劳动获得的利益直接体现在粮食本身的价格上,然而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的投入越来越大,收入s越来越少,这种情况导致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极大下降。在这种大背景下,大部分农民决定不再继续种田,而选择到城市打工,使得农村的大量劳动力流失,这样村里就很难集中劳动力对水利工程进行建设和维修,由此导致我国很多小型水利灌溉设施出现状况。

不先进的农业灌溉方法也会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制约我国农业的向前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灌溉地区停留在采取大水漫灌的形式来进行农业灌溉的初级阶段,该方法会使大量水资源遭到浪费,除了会引发上游农田的跑水状况,甚至会导致下游农田缺水,这种情况非常不利于农业和生态的发展,因此,必须改变这种过时的、不合理的灌溉方式。

2.4 灌溉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从根本上讲,管理体制不健全、不完善是当前我国水利灌溉最大的问题。因为每个水利灌溉管理机构缺乏自,所以只能依赖库区灌溉收取水费形成收入,这样就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水利灌溉管理机构尽可能鼓励农民多用水,从而能收取更多的水费,这样不仅将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流失,还会影响水价,导致水价失衡,它不能让农民更积极地节约用水,反而使得浪费越来越严重。

2.5 费用管理制度不科学、不合理

随着我国经济逐步向前发展,水利灌溉工程管理费用越来越高,而混乱的管理制度致使灌溉收取费用不高,再加上收取水费的效率偏低,一些灌区不能及时收费,甚至发生拖欠的情况,还有一小部分灌区的费用被挪用,极大地阻碍了水利灌溉的可持续发展。而灌区管理人员的工资不合理,使灌区人员人心涣散,导致水利灌溉工程的效益不能得以实现。

2.6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当前的水利灌溉工程管理模式仍然没有摆脱以往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除了在防汛度汛、抗旱、收缴水费、工程安全管理等方面有所突破外,其他方面没有新的进展。究其根本,还是没有形成独立、健全的灌溉管理制度。大多数工程在交付使用之后,管理部门并没有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而是使那些过时的管理制度,从而无法将水利经济以及市场经济建设有机地统一起来。

3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制度发展的对策

3.1 提高思想认识

水利灌溉管理单位首先要在思想上引起重视,改变观念,建立目标。水资源是稀缺资源,是保证我国维持稳定的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因此,一方面必须在整个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中增强节水意识,树立明确的节水理念;另一方面要加强其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尊重生态规律,同时依靠先进技术来全面完成和谐用水的目标。此外,应该倡导科学使用水资源的观念,同时逐步改善水利灌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农业用水的保障体系。

3.2 提升再生水利用率

一般来说,山区节水基本思路就是二次利用生活用水。当地水利灌溉管理机构应当在符合该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种植可兼容再生水的农作物,这样才能够确定高效节水灌溉的农田范围,规划高效节水灌溉实行区域。

3.3 促进农业灌溉技术发展

因农业节水关系到农业种植结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营方式等方面的调整,相关管理机构在推动农业灌溉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影响农业节水发展的具体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制定出有可行性的、全面的农业节水技术规范和章程,以此大大提高节水措施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的运用水平。

3.4 减小压力,提高收益

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后,能够保持农业节水发展与市场经济发展和谐一致,从而能够使当代水费计收制度更加完善,避免了收费不齐、价格不清等以往灌溉用水收费时产生的问题。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形成了合理的用水秩序后,能够扩大农业生产效益,因而使农业价值最大化。灌溉管理不仅使用水更透明,在节约用水、精耕细作、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的效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3.5 完善基础设施

国家在发展农业上的优惠政策非常多,而农田水利灌溉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推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因此,在农田水利灌溉上的资金投入也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农业的蓬勃发展,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措施:一是适时地和当地政府协调,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二是扩充融资渠道,向银行申请一定的贷款额度,使农田水利灌溉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

3.6 建立健全用水秩序

建立健全用水秩序,保证农民在生产工作过程中能够持续用水的同时,解决水资源浪费的问题。除此以外,为了保持良好的用水秩序,使农业水利灌溉管理也能实现最大的效用,我国相关部门应该更加科学合理调配与全面地安排整个农业灌溉用水。只要在水利灌溉的过程中维持正常的用水秩序之后,整个农业生产工作就会向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使各种用水纠纷出现的可能性大幅度降低。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否稳定直接受到农业发展的影响,而农业的发展又和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别是小型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它直接决定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因此,必须充分重视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护工作,对水利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必要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保证水利工程的正常运作,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使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刘景华,王秀娟,孙德强,等.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技术研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7(2):73-75.

灌溉农业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篇7

关键词:水利工程;灌区节水;节水技术

节水技术作为水利工程灌区节水中的重要环境,为提高灌区灌溉效率有着突出表现。不仅可以实现有效储存水资源,以备满足干旱季节作物生长过程中灌溉需求,同时还能有效的实现节约用水,水资源合理利用化。下文中对节水灌溉的涵义进行阐述,并对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对策措施进行分析,提出灌区改造技术的几点建议,最后文章中还对水利工程灌区节水灌溉发展中所需要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为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一、节水灌溉的涵义

节水设计是水利工程发展中主要的研究对象,此项设计可以有效地节约灌溉成本,并能够实现合理控制体系。由于我国农业产业发展不断的提升,促使水利工程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庞大,水利工程作为推动农业生产的重要设施基础,其灌溉技术也需要不断提高,因此,就需要把节水理念融入到水利工程灌溉技术中,并得到基层人员的支持与参与,才能够使灌溉水平有所提高。

节水设计不单单是水利工程建设设计中的要点,同时也是为提高灌溉方式以及灌溉效率作出的改进措施,所以,灌区节水技术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讲究科学性与合理性,促进农田、水利设施成为一套完整的灌溉系统。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技术的实现,可以促进农业发展,主要表现有两点,第一点,改变了传统灌溉方式中以农作物为重点,忽略对灌溉技术了解与重视的观念,而利用节水技术,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还能够积极的对灌溉技术进行研究;第二点,在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与影响下,使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更加重注科学化、合理化,提高水利工程发展。

二、节水灌溉技术及对策措施

1、工程措施

水利工程节水技术有很多种,可以通过节水设计方案来实现,在建设期间应用节水材料也会有明显的效果。可以明确的是,在施工前都需要对场地进行处理,改造成为适合工程建设任务开展的形式。水利工程是通过渠道向农田输水的,这一过程中受渗透蒸发的因素影响,水资源浪费现象明显。因此常见的工程措施是对输水渠道进行改造,在基层中使用防水材料铺垫,这样渗透问题得到了治理。渠道修筑尽量选择较短的路线,这样水分输送过程中蒸发损耗也会被降至最小。

2、非工程措施

农业种植过程中应当引入节水理念,尤其是在干旱季节,采用地膜的形式对农作物进行保护,以此来减少水分蒸发,为农作物生长营造有利的环境。在农田内修筑灌溉基础设施,采用节水技术来进行,渠道是很好的节水灌溉方式,喷灌技术水分是从空中降落下来的,一些没有农作物生长的土地也被灌溉,间接造成了水资源浪费。在田间埋设灌溉管道,采用地喷的方式来进行,不但损耗问题得到了解决,并且水分能够达到农作物根系位置,得到有效利用。

三、灌区改造技术

1、以渠道衬砌、渠系及建筑物配套为重点

建设期间要针对渗透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在基层中使用防水材料来修筑,用砌块堆砌底衬。这样在输水期间不会出现渗透,涉及到管道安装重点考虑才来的防腐蚀性,金属材质长时间与水分接触很容易氧化,受到碰撞便会破损。建设期间需要对管道进行防腐处理。

2、以井保丰、井渠结合、井库联合调度

受黄河调控力度加大和降水量减少、工业与生活用水量增大的影响,灌区可引用地表水量被挤占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因此在灌区发展过程中,应根据区域水资源状况,按照宜渠则渠、宜井则井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计划,强化灌区内水资源优化配置,坚持走以井保丰、井渠结合、井库联合调度的路子。

3、搞好渠系调整,增强调控力度

使用年限较长的水利工程基础设施中,老化现象严重,运行中的设备也常常损坏。对这部分工程的改造建设刻不容缓,虽然工程建设年限久远,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设施都需要重新建设,可以先将老化现象严重的部分更新处理,确保灌溉任务能够正常实现。

4、搞好土地平整,改造沟、畦尺寸

施工前如果土地区域内存在明显的凹凸现象,可以碾压平整,确保使用期间的水流速率。渠道的流经途径以及角度设置也关系到灌溉期间节水性能能否正常实现,但这部分设计以及施工任务必要在平整的土地环境下进行。由此可见平整处理的重要意义,技术结合方案设计共同进行,可以提升施工建设效率,使用性能也得以发挥。

5、改面灌为局部湿润灌

大面积灌溉水分的蒸发速率也会增快,并不符合节能理念。改变传统的灌溉形式,针对农作物生长根系部位来开展灌溉任务,这样杂草生长的部分并不会得到水分,一方面能控制杂草生长,另一方面可以达到节水目标。

四、发展节水灌溉需要研究的问题

1、加大非充分灌溉技术的研究力度

灌溉制度和灌水方法都与灌水地区、灌水作物、地质土壤、水文气象有关,在水资源不充裕地区,从灌区均衡受益和保证灌区整体效益最高、实现灌水的经济最高产量出发,因时因地分e不同作物研究非充分灌溉制度和灌水方法。

2、集约化经营

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我国目前实行的以联产承包为主体的分散化经营模式,劳动效率低、缺乏规模效益,生产成本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对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制约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要保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存在的问题,必须研究农村村庄和小城镇的调整、合并的方法、方式,加快调整合并步伐,既能扩大耕地面积,搞活农村市场,发展农村经济,减少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转移,减轻城市接纳农民工的压力,又有利于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灌溉农业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篇8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水资源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需求非常大,随着近些年国家对“三农”问题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在各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保证农作物产量的重中之重。因此,要想更好地发展农业就一定要重视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科学实施和规划。本文对农田水利灌溉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一、当前农田水利灌溉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比重逐渐加大,农田水利工程重中之重的农田灌溉问题也必然受到重视,其成败好坏直接关系到粮食产量问题。随着水资源的日益贫乏,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就目前我国农田水利灌溉的整体来看,依旧存在着很多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我国农田水利灌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投入资金和管护经费的缺乏。随着人们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程度逐渐提升,针对“三农”的投资也在逐渐的提升,但由于我国农业占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绝大部分,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出,尤其是针对农田水利这一个环节,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从目前我国对农业的资金注入来看,还是缺乏一定的资金注入。缺乏资金注入对农业水利灌溉是一种不利的因素。同时,在很多的地区,水利工程都是建设在比较偏远的地区,这样就给管制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给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随着国家管制要求的不断提高,管理力度也在不断的提高,这样就使得管理控制的成本也在不断提高,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资金投入相对较小,在管理控制方面的经费就非常有限,同时,很多的水利工程在建设线路方面非常长,要经过很多的偏远地区,这样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在成本方面也是在一直进行更改,很多的水利工程在使用以后也出现了维修费用不断增加的情况,对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解决,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农业生产过程中水资源的使用量非常大,但是,在灌溉收费方面却相对较低,在一些情况下是比成本还低的价格,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农民的利益,但是对水利工程的管理方却是非常不利的。

2、灌溉方式和灌溉技术的落后。在很多的农业生产地区,在进行灌溉的时候还是在使用人工的方式来进行操作,这样对水源的分配和节水效果都不明显,在灌溉技术方面没有得到提高,也会导致水资源浪费,在很多的地区还在沿用大水漫灌的方式,这样在上游会有很多的水资源进入到土中,但是,在下游就会出现水资源匮乏的情况,这样非常不利于农业生产。

3、配套设施不完善。针对不同地理位置的农田来说,其水利灌溉的效果应该是不同的,针对一些雨水相对充足的地区,其农田的水利灌溉可以相对减少,针对那些降水量相对较少的地区,需要强化水田的灌溉,针对不同的地区需要有不同的灌溉配套设施,以完善的配套设施为基础开展农田的灌溉工作。但是,从目前我国的农田水利灌溉整体情况来看,许多地区水利灌溉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出现了水利灌溉中的弊端。这种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的问题制约了我国农田水利灌溉。

4、人力征集上的匮乏。近年来,农副产品的价格相对较低,这样就使得很多的农民在种植方面的积极性不高,导致了很多的青壮年都到外地去寻找工作,政府想要建设水利工程在人力征集方面就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在经济不断发展情况下,粮食的价格上涨,但是,很多的农村人员认为在家务农还是不如出去工作,这也是导致农民对水利工程建设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二、农田水利灌溉问题的解决措施

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即要提升自身的资金聚集能力,也要加强对资金的吸纳能力,吸引外来资金,调动各个方面的力量,从而为我国的农田水利灌溉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还要强化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建立完善的金融制度,即针对我国农田水利灌溉的基本情况进行相应的管理,对所有资金进行综合性的管理和利用,针对不同的地区可以提供一些优惠性政策和制度,使得不同地区的农田水利灌溉得到不同方式的对待,最终使得每一份资金都能得到合理的利用。

2、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节水浇灌手段是在我国水源不足的实际情况下,提升对水资源的使用率要把农田水利建筑以及节水浇灌项目的建筑综合在一起,增加对节水设施的补贴,促进节水设备的普遍使用,把喷灌滴灌这些节水手段贯彻到每个区域,建筑节水浇灌示范基地,最大程度的增加农民以及国家的利润收入。

3、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基础农田水利灌溉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应该重点强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即在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有所计划、有所侧重。首先,制定完善的农田水利灌溉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严格的按照计划执行,避免不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的浪费。同时,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即针对不同地区的自然情况进行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基础设施在建设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体现特殊性的特点。这样,在计划性和针对性的指导下能够更好的促进农田水利灌溉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更加完善化和合理化。可以说,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田水利灌溉来说是一种重要的保证,只有在完善的基础设施建条件下才能更好的促进农田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

4、强化管理和维修工作。强化维修工作时针对已经具备相对完善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地区而言的,针对这些地区的农田水利灌溉的基础设施需要进行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维修。首先,针对一些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相对完整的地区,需要在使用者前进行检查,这样就能避免因为坏损影响使用,同时也能够解决资金,还需要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及时的解决。其次针对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相对不全面的地区,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查,尽可能重复利用现有的水利设施,在现有水利设施的基础上进行重新修建,节约成本,避免重复修建。

5、有效灌溉面积的扩展。有效浇灌面积的增加是提升国内农业生产量的根本方法,不过不能盲从的为了追求生产量而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在执行过程中要结合地区水源状况,不能先开采再整治修理要按照国家收集的相关产量报告执行,在水土以及水源方面都比较充足优异的地方开拓新的浇灌区。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解决当前农田水利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使农田水利灌溉能够在一定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同时,科学的进行水利设施维修,避免多次重复修建出现,在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修上也要有所侧重,积极进行相应的改革,使农田水利灌溉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保证农田水利灌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曾凯.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2(20).

[2]丰亚丽,连学.田水利建设存在问题探析及其对策建议[J],农业开发与装备,2009(6)

上一篇: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范文 下一篇:航空服务礼仪概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