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工程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19 02:32:57

灌溉工程论文

灌溉工程论文篇1

水利工程灌溉施工与其他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差别,在施工环境上一般为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水利工程施工地质条件、气候条件都会对施工技术选择、施工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首先,水利工程灌溉施工会受到施工环境的影响,包括水文环境以及季节变化等,施工条件相对复杂,会给施工带来不可预计的问题;其次,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水利工程灌溉施工相比于普通工程来说具有较大的难度。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排水工作,有时还需要进行截留等工作;最后,水利工程灌溉施工过程中,渠道环境相当复杂,施工项目以及施工点多,人力施工量较多。

2水利工程灌溉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水利工程灌溉施工过程中,其施工技术要点主要体现在水源井工程、地下管网工程以及喷灌工程等方面。具体施工技术要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水源井施工关键技术

水源井工程施工主要包括水源井以及井房建设两个方面。在水源井施工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水源井建设场地的地质构造、水资源分布、施工地点等具体情况。如果施工地点位于河流等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进行水源井建设施工时,对胡泊、河流的水资源直接截留使用;如果施工场地位于水资源较为短缺的地区,首先需要对场地地下水位以及地质构造进行了解,并用钻机进行钻井。井房建设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技术要点:首先,井房的位置需要正对水源井;其次,在确定井房位置后,用模板等配上钢筋进行支模,并用混凝土浇筑,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在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后进行拆模。

2.2地下管网施工关键技术

地下管网工程施工过程中,其技术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放线,并进行管道开挖;

(2)根据施工环境、气候条件与特点,确定管道开挖的宽度以及深度;

(3)施工过程中,保证管道中的清洁。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管道进行保护,避免其遭到损坏。对于一些渗水现象,需要尽可能的保证管道底部的平行;

(4)在管道施工转弯处,需要设置三通货弯头,消除质量隐患;

(5)管道安装过程中,选用PVC管,按照先干管后支管的顺序进行安装;

(6)进行管道粘结时,现用毛刷涂擦接头,保证涂抹的均匀;

(7)安装好后,需要对止水圈进行仔细的检查,保证止水圈的松紧度适宜,并且在用肥皂涂抹在止水圈上,有利于安装。

2.3喷灌施工关键技术

首部施工技术要点: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使逆止阀、闸阀、压力表和输水管路保持良好的连通;为了防止漏水,要将阀与阀之间的螺栓和胶垫拧紧。地上部分施工技术要点:施工工序要按照管路布置原则,首先组好喷头,然后将其安装在铝三通管,确保铝直管和铝三通管实现平行垄向连接,同时要保证灌溉喷头稳定、可靠。

3水利工程灌溉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保证水利工程灌溉施工的设计合理性

在水利工程灌溉施工前,需要做好相关的设计工作,并且保证设计的合理性、适用性。良好合理的施工设计能够为灌溉施工提供有力的依据。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施工人员配置、施工工艺、资金、原材料等因素,将设计作为工程施工的首要任务,提高设计的适用性。

3.2不断的规范施工操作

在水利工程灌溉施工阶段,加强质量控制的措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合理恰当的施工场地。在场地选择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预制料进场、堆料场等因素,保证各个方面都能满足施工设计要求;

(2)在混凝土配置过程中,不仅需要严格的控制原材料的质量,还需要设置合理的配合比,严格的按照混凝土配置规范进行,严格控制好混凝土配置中的温度与湿度等;

(3)在施工相关材料的采购、运输等环节,需要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并且对原材料进场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做好材料的堆放以及保护工作。

3.3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

水利灌溉渠道工程具有工作面积大、施工时间长和工期紧张的特点,而且,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会有众多的施工队参与进来。为了确保施工质量,使施工人员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需要对人员进行合理的调配并实行集中有效的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划设计的要求进行施工,同时要按照已规划好的断面尺寸比例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另外,在测量放线、制作坡尺、发放灰斗和模具时也要进行统一管理。

3.4完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为了能够对水利工程灌溉施工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就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多种方式,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质量规范与标准。可以建立施工班组制度,明确施工班组的工作任务与责任;安排施工现场质检员,随时对工程施工进行质量检查,保证施工的质量。另外,要充分的发挥工程监理单位的作用,并且做好施工人员与监理人员的相互协作,全面提升施工质量。

4总结

水利工程是我国的民生工程,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水利工程灌溉施工过程中,要掌握关键技术要点,加强质量控制,提高水利工程质量,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做出更大的推动作。

灌溉工程论文篇2

1.1混凝土的搅拌要点

要进行混凝土的搅拌之前一定要先有科学的配合比例,根据比例和技术参数来确定材料的用量和用法,配料的搅拌顺序和搅拌时间都是有详细规定的,要保证搅拌之后的混凝土能够通过试验审查合格。一旦配比材料的比例、搅拌时间和搅拌顺序等确定下来就不能更改,一定要严格遵守,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的运输也有着特殊的要求,是确保搅拌和浇筑完美连接的必要环节,要满足随时搅拌、马上运输、即时使用的要求。

1.2混凝土的浇筑要求

在水利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一定做好相关的试验例如确保配料顺序的准确无误,只有试验结果满足预期目标才可进行下一步的操作。首先确保渠道装置以及模板已经成功固定后方可浇筑混凝土。之后核实混凝土的具体配料单,要依照严格的配比、顺序进行机械搅拌,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安全。以上工作有序进行后需立即将混凝土运至所需工程中,尽快投入使用。

2水利工程灌溉施工质量控制对策

水利灌溉工程的有效实施需要相应的质量控制对策,为保证施工质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引进先进设备,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合理设计灌溉渠道,规范施工操作,做好质量监理日志的记录,加强对工程资金的管理,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使水利工程灌溉施工质量控制对策更加完善有效。

2.1对灌溉渠道施工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在进行灌溉渠道施工之前,首先要针对灌溉渠道做好相应的设计。灌溉渠道施工以设计为基础依据,在工程设计阶段要对施工方法、投入资金以及原材料进行综合考虑,为施工人员在具体操作时提供理论依据。因此,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是灌溉渠道施工企业的首要任务。

2.2施工操作一定要规范

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施工,才能为灌溉工程施工提供有效的质量保障。灌溉工程施工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在多方面做好质量控制。首先,合理选择施工场地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施工时所需的堆料场、预制场和拌料场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其次,在配置混凝土时,要选用合格的材料,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同时,要按照操作规范的要求,在进行混凝土配置时对施工温度和气候等环境因素做好控制。最后,对施工过程中的水泥行严格的控制。要做好进场把关工作,严禁质量不合格或不符合要求的水泥进入施工场地,同时选用统一的砂浆和灰斗拌制砼按照设计好的配合比进行拌合。另外,在水泥的购买运输等方面要实行统一管理,按照施工进度进行发放,这样就对水泥的使用情况实现了有效管理,在源头上防止了偷工减料的发生。

2.3加强施工技术人员管理力度

为保证施工人员在长期与紧张的施工过程中能够得心应手,更加积极稳妥的落实工作,提高相关技术水平,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及时更新相对落后的技术知识,使施工人员的自身态度也能达到充分的高度,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对所分配的任务有合理的认识与调配能力,使施工过程更加有条不紊的推进。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划设计的要求进行施工,同时要按照已规划好的断面尺寸比例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另外,在测量放线、制作坡尺、发放灰斗和模具时也要进行统一管理。

2.4做好质量监理日志的记录

在水利灌溉工程施工中,要注意防渗技术的合理利用,以提高工程的防渗水平。要对防渗工程施工进行质量控制,施工质量监理日志的记录是非常重要的手段。通过记录质量监理日志才能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动态控制,为开展施工控制活动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对于实现施工质量控制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5加强对工程资金的管理

对工程资金的宏观调控是确保整个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同时,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与进度都能得到良好的保证。通过加强对工程资金的管理,针对质量差、安全系数低的工程单元应按其满足的规范程度进行拨款。有关部门需采取多方面手段监管水利工程的质量,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水利工程的蓬勃发展,灌溉施工在水利工程中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过去由于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有限、相关设备不完善、施工中相应问题处理不当等原因,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安全隐患,施工的质量始终有待提高。现在随着科技水平的增长,相关体制机制得到有效完善,技术人员能力水平明显提高,既从根本上提高效益又保证了整个工程的质量。同时也在保护自然与生态环境、改善水体、减少污染、降低水质破坏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推广价值。

灌溉工程论文篇3

经县委政府申报、省政府批复,2010-2012年小农水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区为张秋镇、阿城镇、七级镇、高庙王乡四个区域近20万亩耕地。主要现状水利工程多是60年代前后建设的,现有小型水源工程182处,泵站提水灌溉工程4处,机井125眼。工程运行40多年来,由于地方配套资金不足,渠道衬砌率低、质量差、渗漏严重。建筑物超役运行已老化、退化失修。尤其是土质渠系损失水量较为严重。现状干级渠道衬砌率仅为15%;年均输水损失近1亿m3。支级渠系几乎全为土渠,衬砌率仅为2%;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8。灌溉模式仍是传统的畦田大水漫灌、跑、冒、渗、漏及群众乱扒乱堵,乱放水的现象普遍严重。早灌一次每亩需用水80余m3。项目区内干渠、支渠、农田斗沟等输排水渠沟长期管理粗放,渠道淤积,堵塞严重。农田输、排水渠沟布局极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制约灌区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造成了水资源严重浪费。

2现代化小农水工程设计的规划布局

项目区建设规划设计布局起点高,突出实效性。根据水资源现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优化工程设计,优选灌溉模式,全部采用管道输水方式。以管代渠、节水节地。水源依据是“靠河建站,不靠河打井”的原则,精心布局、细化设计。达到工程设计“三十年不落后,五十年还能用”的目标要求。共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9.25万亩;铺设UPVC管道700km,新挖疏浚河道172km,新修建生产路83km,新建、改建桥涵闸等建筑物302座,新打和配套改造机井943眼,新建泵站泵房36座,配套水泵、架设变压器、安装变频供水设备36台套。新建土壤墒情自动测报系统4处。设计实现“旱能浇、涝能排”的现代化农田管网工程系统。36座泵站采用变频自动化控制,高效节能,943眼机井采用一泵多卡管道灌溉模式,节水省电、方便操作及管护。

3工程设计模式

泵站工程模式:“一泵、一网、一卡两表多栓、一带、一畦田”。机井工程模式:“一井、一网、一卡、一表、一栓、一畦田”。一泵指泵站,控制灌溉面积3000亩左右。选用单级双吸中开离心泵,扬程24m,功率22~185kW,流量每小时500~1866m3。泵站配置拦污栅网、闸阀、压力表、真空泵、变频柜、高低压配电设施等。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体现了新技术应用和高标准设计应用。泵室为钢筋砼结构,泵房为砖混结构,钢木套装门、塑钢窗、花园式院落。“一井”指配套机电井。为混凝土砂管井。井深60~70m,单井出水量40~60m3,设出水口(给水栓)10~20个,单井控制灌溉面积80亩左右。“一网”指输配水管网系统,从泵站、机井到田间出水口均用管网输水。“以管网代沟渠”、灌排水分设,实现田间自来水无死角无盲区。因管网系统较大,设计管道直径从Φ110~Φ500mm均用UPVC管件。系统设进气、排气阀、泄水阀、闸阀等配套设施。泵站出水口设计安置磁流量计和插入式数字流量计两种计水量器具,给水栓配备移动水表和小白龙输水软管。“一卡”指智能控制卡。用于泵站、机井启动,控制一座泵站、一眼机井灌溉。一泵一井多卡,依卡缴费,刷卡取水,实现计量用水缴费,促进了群众节水意识。“两表”或“一表”,是系统中的固定水表和移动水表。固定水表安装于泵站灌区干管首端,由水管员管理。作为泵站计量用水收费依据。移动水表是将固定水表计量分配到用水户的延伸和依据。水表起止码由水管员记录,用水户确认。机井灌区仅在井池出水口设固定水表。“多栓”或“一栓”,指泵站或机井系统的给水栓。泵站系统设多栓,机井设一栓用水灌溉。大田灌溉给水栓设计采用是先进的自动排气系统,解决了原来给水栓排气困难的问题。由一体式改为分体式安装,有自动关闭功能,节水高效。由地上变为地下深埋,便于机耕,用水泥浇筑,有防盗、防晒、防老化、不易损坏的优点。一带是田间出水口以下连接小白龙输水带。给水栓通过输水带用快速接头连接向畦田内灌溉,使用方便。畦田是田间畦块。传统长畦200~300m,宽8~10m,灌溉时间长,浪费水电。设计田间支管间距100m左右,出水口间距50m左右,畦田大变小,加大了田间节水效果。泵站灌区和机井灌区核定水价为0.21元/m3和0.22元/m3,亩次灌溉成本10元左右,比传统灌溉模式节省50%.

4工程设计综合效益分析

4.1创新了灌溉模式,优化了水资源配置

项目区实现了高效节水管网化管道灌溉模式,通过现代化先进的管网工程进行农田输水灌溉。以生产路为框架,在田间铺设了纵横交织的封闭式压力管网。乡镇灌溉用水协会根据各村灌溉面积,农作物种植季节、生长情况、土壤墒情、旱情选择配水,实现了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节水灌溉的目标。

4.2为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保障了水利支撑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现代化高效节水省电灌溉工程系统,全面解决了以往存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先进科学的灌溉技术和充足的水源条件,使粮食及其它特色产业规模快速发展,项目区出现了一大批种粮大户,特色优质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大户,形成了特色产业经济强镇、强村、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

4.3实现了高标准现代化农田基础建设

小农水工程的设计,实现了耕地灌区节水化,工程运行科学化、长效化、灌区路网化、工程管网化。同时实现了灌溉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建成“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近20万亩。用水成本由以前每亩次30元左右降至10元左右,节水节电,达到设计要求。

4.4农民得实惠,政府得民心

阳谷县小农水建设重点县高效节水灌溉现代化工程设计建设从2010年11月22日开工,至2013年3月31日完工,达到了现代化建设水平。农业生产条件极大的、全面的得到了改善。实际效益超过了当初设计效益。据统计,项目区新增年蓄水、引水、提水能力485m3,新建高效节水省电工程5处,改善、新增灌溉面积15.25万亩,年增产粮食平均202.47万kg。年均增经济效益产值548.49万元,年节水1059万m3,省工2664万个,节地1448亩,农民人均年增加收入1500元。经省市考评验收获优秀工程。工程建设后,县水务局又帮助项目区乡镇协会建立了工程轮灌、维修、管护、财务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水费收缴管理等相应配套的规范制度。并分期分批对基层用水协会成员、农村水管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建立了工程长效运行管理机制。从而使群众受益、政府满意。项目区工程运行完好率和水费征收率均达100%;真正实现了“惠民工程”“民心工程”。2013年9月,阳谷县以优秀的水利工程质量和数量,被省政府确定为第五批小农水建设重点县。获全省18个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重点县名列第一的好成绩。

2013年春节期间,项目区受益村群众敲锣打鼓为乡镇政府和水务局送去了锦旗,上书到“水利工程为农民,党的恩情比海深”,“高效节水花钱少,多党的好领导”,“水利润泽万物,工程惠泽百姓”。阳谷县小农水工程设计和建设者们,为农业大县向农业经济强县的跨越发展,攻艰克难,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支撑,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促进了农村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灌溉工程论文篇4

关键词 农村;灌溉工程;节水措施

中图分类号S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7-0063-02

0 引言

随着我国生态建设的不断深入,基于高杨灌溉区工程的建立,是确保农村生态建设的有效性。然而,我国农村的水资源分布均衡,尤其是对于广大的山区而言,对工程进行有效的节水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而,在节水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基于高杨的特性,进行科学有效的灌溉。

1 农村高杨灌溉区工程的节水措施

农村高杨灌溉区工程,是一项关系地区生态建设的重要工程。因而其建设的有效是具有长远的社会价值,尤其是其节水性能的有效设计,是当代灌溉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1)基于长远的设计规划,实现工程的节水性能。农村高杨灌溉区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需要基于该地区的水资源分布,以及高杨的特性,合理的规划工程的设计,尤其需要基于高杨的特性,是合理规划工程蓄水能力的主要依据。而且对于工程的地下水系,也是灌溉工程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因为丰富的地下水系,可以提高工程的蓄水功能,减少对于自然水资源的依赖。

对于灌溉工程的地点设定,也要基于当地的水资源情况,以及高杨区的地理位置,进行综合考虑。尽量避免灌溉管道过长而造成部分水分的蒸发,同时也要注意灌溉区的建设,是否会造成当地生态结构的破坏。

2)基于合理的工程类型,提高灌溉工程的节水性能。基于合理的工程类型,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的节水性能。在实际的灌溉工程建设中,要基于高杨树的生长状况,以及当地的自然气候,合理的选择工程的类型。基于农村高杨种植比较的集中,呈现出一定的区域。因而,在实际的工程类型的选择上,往往以喷溉式为主。该种类型的灌溉工程,可以减少灌溉用水,同时减少了灌溉过程中的水资源浪费,比较的适合农村高杨灌溉。同时,基于喷溉的灌溉方式,减少了人力资源的输出,以及提高了灌溉的效率。

在喷灌的灌溉方式下,对于喷灌的距离设计也是非常的重要,喷灌的距离过大,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喷灌的距离不足,无法达到灌溉的效果。因而,在喷灌式灌溉工程中,需要基于高杨树的高度和间距,规范喷灌的距离,进而节约灌溉用水;

3)规范灌溉工程的设计标准。尤其是节水技术的自动化。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农村高杨灌溉区的工程建设,逐渐朝着现代化发展。尤其是对于灌溉设施的自动化,提高了灌溉的效率,同时可以避免人工操作而造成的水资源浪费。而且基于现代监测技术,可以科学的监测高杨树的生长状况,进而合理的布置灌溉的时间和次数,进而避免了灌溉过于频繁,而造成灌溉的浪费,以及影响高杨树木的正常生长;

4)规范灌溉工程的管理。灌溉工程的管理重点在于有计划的给高杨进行灌溉,进而达到节水的效果。也就是说,基于科学的灌溉计量,对高杨树进行适当的灌溉。这就要求在灌溉工作中,要充分的了解高杨树木的生长习性,进而合理的计划灌溉用水。

灌溉工程的管理工作,还要重点针对工程技术人员展开。也就是说,加强其在灌溉过程中的管理,避免因为技术失误,而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同时,基于有效的技术管理,可以加强灌溉自动化的效率,以及加快农村高杨灌溉区工程的现代化建设。

在实际灌溉工程管理中,农村灌溉工程缺乏有效的资金投入,因而缺乏灌溉设备的有效维护和修建。因此在有效工程的效管理中,还要加强工程的后期维护,以及设备的定期检修。尤其是对于灌溉的设备,需要进行不定期的检修,尽量避免灌溉设备漏水或渗水,而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因此应从两方面对资金的投入工作进行加强,一是由各级政府以资金补助的形式用于节水灌溉措施的推广,并将其作为资金补助的重点对象,二是提倡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合理吸收民间资金进行节水灌溉措施推广的资金来源,这样不但能够进一步提高出资者对节水灌溉的重视,从而保证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措施取得更好的效果;

5)增加高杨灌溉区工程的功能,尤其是用于当地农作物的种植。我国当前的高杨灌溉区工程的功能过于单一,进而在节水性能的设计上不够理想。因而,在高杨灌溉区工程的设计上,可以基于当地农村的种植需求,适当的将其水资源运用于农作物的中,尤其是在冬期,高杨灌溉区的用水量比较小,这时可以把工程的蓄水运用于其他领域。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高杨灌溉区工程的功能,对维护地区生态环境起到重要的作用;

6)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在整个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过程中,要对基层技术管理人员与技术部门加强培训工作,尽可能利用各种方式方法将基层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以及素质水平切实提高,从而使这支专业技术队伍打造成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队伍。除此之外,要及时将一些实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向农民传授,也就是说,要将基层水利技术服务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实现产供销、技工贸相结合的现代化技术服务体系,从而进一步保证节水灌溉技术得到充分的应用与推广,同时拥有良好的效果;

7)提升节水意识。在合理实施上述节水灌溉措施的同时,要对推广节水灌溉措施的对象进行节水意识的培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对水资源的认识,让他们充分意识到水资源对于经济发展、日常生活等方面的作用与意义,同时了解到水资源会随着不合理的开发、浪费等逐渐减少,从而使以往粗放式的用水、采水方法对水资源的破坏得到改观,提高并保持水资源自然再生的能力,使得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达到和谐统一,将节水意识深入意识中。

2 结论

随着我国生态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基于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是农村高杨有效性灌溉的关键。而且,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尤其是自动化的灌溉设备,提高了灌溉工程的效率,以及节水性能。

参考文献

[1].四川省节水灌溉工程设计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J].四川农机,2009(2).

[2]李仰斌.新时期我国节水灌溉发展战略与对策思考[J].节水灌溉,2011(9).

[3]张扬,张俊生.强化管理是节水灌溉工程长期发挥效益的关键[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18).

灌溉工程论文篇5

关键词:输水灌溉技术;低压管道;渠灌区;农业现代化;节约用水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4-0037-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04.019

我国不仅是农业大国,同时也是水资源比较紧缺的国家。为了节约水资源,在农业节水灌溉领域,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方面我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并且取得了理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水资源的日趋紧缺,这项技术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

1 渠灌区的含义及特点

所谓渠灌区通常情况下是指引水工程灌区、塘坝水库工程灌区的总称,在这些区域水资源比较丰富,并且常年有水。与井灌区相比,渠灌渠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1 省水、省地和省工效益

在灌溉控制面积方面,渠灌区所能覆盖的面积一般比较大,通常情况下在35~335hm2,在如此大的灌溉范围内为了满足灌溉需要,通常要配置较多的输水配水管网,并且管道的管径要粗一些,这样其灌溉效果才更加明显。

1.2 对农作物进行适时灌溉

利用灌溉区对农作物进行灌溉时,由于管网输水和田间灌水速度比较快,进一步缩短轮灌时间,进而可以按照农作物的需水情况进行实时灌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同时为发展节水型灌溉农业奠定基础。

1.3 维修、养护简单方便

与井灌区相比,对渠灌区进行维修、养护相对较为简单方便,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进一步降低渠灌区的管理费用和灌水成本。

综上所述,渠灌区的优势毋容置疑,但是同样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渠灌区需要较多的材料和设备,并且对建筑物要求比较高,进而增加了单位面积的投资数量,同时在用水管理、计划用水等方面难以对渠灌区进行协调和控制。

2 渠灌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构成

所谓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是指通过较低的压力管网进行取水、输水、配水,最终对农作物进行灌溉,这种灌溉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

2.1 水源

与其他灌溉系统相比,低压管道输水系统同样需要水源,比较常用的水源如泉井、坝塘、水库、湖泊河流等,对于这些水源,在灌溉过程中,需要考虑农作物水质的要求,避免出现农作物被污染的现象。与明渠灌水系统相比,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对水质要求比较严,如果水中存在污泥、杂草等杂质,容易造成管网堵塞。在灌溉过程中,为了防止管网被堵塞,需要对水源地的水进行拦污、沉积处理。

2.2 首部枢纽

在进行输水灌溉操作时,首部枢纽的作用是从水源取水,同时分别在水质、水压和水量三个方面对水源地的水进行处理,所以在选择首部枢纽时,需要综合考虑水源的实际种类。

为了便于灌溉,通常将灌溉系统的首部枢纽与水源工程布置在一起。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水源工程与灌区之间的距离比较远,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灌区附近或灌区中间布置相应的首部枢纽,在一定程度上为操作、管理提供方便。在布置首部枢纽的过程中,如果可用的水源比较多,这是需要综合考虑水源地的水量、水位、水质等因素。按照减少输水工程投资规模的原则,在水量、水质需求相同的条件下,尽量将首部枢纽与灌区水源布置在一起。

在布置首部枢纽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进一步确定与之相连的蓄水、供水建筑物的位置,同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抵制环境的稳固性,并最大限度地缩短输水距离。在水质条件较差、需要修建沉淀池的灌区,需要联合修建首部枢纽与蓄水池。

2.3 输配水网管

在渠灌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中,低压管道、管件及附属管道装置等共同组成输配水网管。如果灌区覆盖的灌溉面积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输配水网管还要涉及到干管、支管等组成部分。反之,当灌区覆盖的灌溉面积较小时,单机泵、单级管道等共同构成简单的输配水网管。对于井灌区输配水管网来说,通常选择地面移动管道,一般为1~2级,与之相比,渠灌区输配水管网由多级管道组成,并且这些管道都属于固定式的地埋管。在我国,混凝土管、硬塑料管、钢管等是地埋管的首选材料。

2.4 田间灌水系统

对于渠灌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来说,其田间灌水系统的形式主要包括:

2.4.1 田间灌水管网输配水。这种配水形式一般选择地面移动管道取代田间毛渠和输水垄沟,按照退管灌溉的方式进行灌溉。在灌溉过程中,这种灌溉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用水,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避免了灌溉水的浪费,最重要的是,这种配水方式便于管理,节约土地,同时对耕作、田间管理等不产生任何影响。

2.4.2 通过常规畦灌、沟灌等明渠输水垄沟进行输水和配水。这种输水配水方式会损失部分田间输配水,进而损耗,甚至浪费田间灌水。无论是劳动强度,还是田间灌水工作量,这种配水方式都比较大,而且占用部分农田耕地。

2.4.3 地面移动管道输配水。这种输配水方式依然通过常规的沟灌、畦灌等方式进行地面灌水,其优缺点介于田间灌水管网输配水和常规畦灌、沟灌等明渠输水垄沟之间。由于这种输配水方式不需要购置大量的输水软管,因此可以降低投资规模。另外,借助闸孔管道、虹吸管或一般引水管等可移动管向附近的畦、沟等进行输配水。

3 渠灌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的分类

由于分类的选择的角度不同,所以渠灌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的分类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3.1 压力来源

根据压力来源,可以将渠灌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分为两类:

3.1.1 机压式灌溉。与灌溉区的水平面相比,如果水源的水平面较低或者略高一些,在这种情况下,水源地水的重力远远小于田间灌水所需要的压力,因此需要借助水泵机组增加配水的压力。与依靠水源地水的重力进行配水相比,机压配水方式需要消耗一定的电能,进而增加了管理费用。机压式输配水在我国应用范围比较广。

3.1.2 自压式灌溉。与灌溉区地面相比,当水源地的水面较高时,依靠地形落差,水源地水自身的重力就能满足管网配水和田间灌水所需要的压力。由于这种输配水方式不需要额外的油料、电能等,因此可以降低工程投资。

3.2 灌溉管道

根据灌溉管道的构成不同,可以将渠灌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分为:

3.2.1 固定式灌溉技术。这种灌溉技术是指灌溉管道被固定,通常情况下,这种灌溉技术主要是指各级地埋管,与其他灌溉技术相比,固定式灌溉技术需要将灌溉管道固定在一处,因此对管材的需求量比较大,单位面积的投资也会相应增加。

3.2.2 移动式灌溉技术。这种灌溉技术是指除了水源和首部枢纽外固定外,其他的输配管网都可以移动,进一步提高输配管网的利用率,同时这些管网在不使用时可以集中保管。这种灌溉技术的优点是设备利用率高、投资小,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不足就是劳动强度比较大。

3.2.3 半固定式灌溉技术。这种灌溉技术被称为半移动式灌溉技术。在灌溉操作过程中,整个灌溉系统一部分固定、一部分可以移动。在实际应用中,比较常见的是固定首部枢纽和主干管网,让主干管网以外的支网可以移动。在这种灌溉技术中,由于首部枢纽、主干管网等比较重,通过将其固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对其进行移动的劳动强度,同时可以节省投资。

目前,移动式灌溉技术在我国单井、群井汇流灌区以及规模小的提水灌区应用比较广,利用塑料管或硬管等管材设置一级或两级地面管网,确保其可以移动。对于提水灌溉区、水库等灌溉面积较大的灌溉区,主要采用半固定式管灌技术,并且多对地埋暗管进行固定,而将地面软管作为可移动管。

4 渠灌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的利用

研究分析渠灌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的最终目的就是对其进行应用。在应用渠灌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低压管道输水灌区的基本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同时对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的必要性、可行性等进行科学论证,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为应用该技术奠定理论基础。另外,通过技术论证、水力计算,制定科学合理的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方案,并且对整个项目的投资、效益等进行预算和分析。不断提升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为发展现代农业做好准备。

5 渠灌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前景

从水资源总量方面来看,我国的水资源比较丰富,但是由于我国人口比较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非常少,并且水资源在空间上存在分布不均以及水污染等现象。在用水量方面,由于我国的农业用水超过70%,因此,在农业灌溉方面,积极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对我国节水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种灌溉方式,与传统的土渠输水灌溉方式相比,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方式的节水率比较高,其节水效果一般达到30%。在我国积极推广使用渠灌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一方面可以有效增加耕地的耕种面积;另一方面可以节约水资源。据权威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使用渠灌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每年的节水量为380~760亿m3。渠灌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将会解决农业用水紧张的问题,对于水资源贫乏的国家来说,推广渠灌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具有深远意义。因此,将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渠灌区进行推广性使用,充分发挥该技术的节水、省地、省工的作用,同时利用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适用性强、维修养护简单的特点,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灌溉成本,这种灌溉技术在我国具有庞大的市场空间,而且随着人们的节水意识不断增强,这种灌溉方式将会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欢迎。

参考文献

[1] 周维博,党育宏,王幼涛.陕西宝鸡峡渠灌区浑水低压管道输水灌溉试验工程规划设计与施工[J].灌溉排水,1992,(4).

[2] 李双全.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段家峡水库灌区的推广应用[J].陕西水利,2013,(3).

灌溉工程论文篇6

关键词 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注意问题

中图分类号TV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80-0036-01

节水灌溉其重大的意义就在于采取最少的用水量达到最大的单位灌溉的范围,提高最后的总体产值。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有些地区的节水灌溉技术已经被广泛的运用,但是在很多的地区仍旧是采取粗放式的大水漫灌的方式进行灌溉,这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十分不利的。为了实现节水灌溉能够在更大程度上的覆盖。笔者认为,必须要对解说灌溉工程发展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更好的促进节水灌溉的发展。

1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一定要针对当地实际情况

目前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有很多种,但是,每一种灌溉技术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所以在某一地区进行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过程当中就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当地的地理、地貌、气候条件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证,以便于采取更加符合当地的节水灌溉技术。切忌在选择技术的过程当中,不考虑当地的实际因素,而盲目的选择一些高新技术,导致最后不仅起不到节水灌溉的效果,而且造成比较大的经济开支。一般来说,在经济实力相对来说较强的地区,可以采取喷灌或者是微灌的技术进行灌溉。在经济实力稍差的地区,则应该在达到节水的效果基础之上,最大程度上减少投资,就应该选择在田间合理的规划沟渠,坐水种等方式达到节水的效果。如果是在大面积大范围的农田灌溉当中,则应该采用渠道防渗的措施进行节水工作,而在对于瓜果等经济作物进行灌溉时则应该采取喷灌或者微灌的方式,以便于更好的进行灌溉。

2加大国家对节水灌溉的投入,推进节水灌溉发展

笔者认为,从目前情况来说,制约着我国节水工程建设和发展的最大因素在于节水灌溉的支持政策不完善,落实执行不到位。所以,如果想要更好的促进我国的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大国家的投入。第一,想要促进我国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就必须要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对于节水工程建设当中的投入有一个明确的规划。正常来说,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的最大受益者是,从事农业劳动的人民,他们属于直接获利方。其次,由于农业用水的大幅度减少,就可以将水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保证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充足,所以在建设的过程当中,要由国家、集体以及个人共同承担建设费用;第二,节水灌溉的措施落实不到位,也是影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所以就需要国家制定一定的政策,对于节水灌溉政策落实不到位的地区,进行一定的惩罚,以此来促进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

3节水灌溉要和节水农业进行有机的结合

在以前的发展过程当中,节水农业的技术和节水灌溉的技术并没有进行结合,而是单方面的进行发展,这样就造成了在节水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总体上的收益却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这就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不利于我国践行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所以,在促进我国节水灌溉的过程当中就要针对当地的节水农业的进行,充分合理的进行技术上的选择,了解当地的基本情况,从而有效的保证节水农业的发展和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互为补充。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能够更好的提升收益。

4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就要改变广大农民的陈旧思想

我国目前水资源短缺的现状是不容忽视的,但是现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的灌溉用水,浪费十分严重,这十分不利于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充分的改变广大农民的陈旧思想,使他们充分的认识到节水灌溉工程发展的好处,才能真正的促进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同时还要进一步的加强我国的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和革新,促进其更好的发展,为节水灌溉作出更大的贡献。具体操作主要分一下的几个方面:第一,政府的相关部门要不失时机的向群众宣传节水灌溉的好处,宣传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意义,使广大人民群众可以切实的体会到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给他们带来的实际作用。具体的操作方式可以是由专门的工作人员给人民群众派发宣传资料,专家或资深人士在报纸、电视或网络等媒体上进行讲座,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同时,政府也可以在某些地区作出试点,通过试点,给广大农民群众最直观的感触,使他们对节水灌溉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第二,我国目前大多数地区,灌溉依旧是采取着大水漫灌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对于水资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浪费。究其原因,这主要是由于水价相对过低以及节水灌溉工程造价相对较高的原因所造成的,就这需要对两方面,进行一定的额调整。首先,要重新核定农业灌溉用水的水价,其水价的制定标准就应该是按照水的实际成本以及在农作物当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评定。同时还需要尽可能的,对于节水灌溉的设备和技术进行深层及的研究和探讨,加大研究的开支和力度,在最大的程度上减少农民群众在节水灌溉初期所造成的开支。

5结论

综上所述,在我国发展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应该注意的有四个问题,即节水灌溉工程的技术选择要和当地的实际相适应;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需要国家加大投入的力度,包括财政和政策两个方面;节水灌溉的工程要和地区的节水农业的发展进行配套实施;最后,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还要改变农民群众的陈旧思想。

参考文献

[1]王天雄.残谈张掖市利用外资发展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建设与管理[J].水利建设与管理,2008(9).

[2]张扬,宋明芮,张俊生.强化管理是节水灌溉工程长期发挥效益的关键[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18).

灌溉工程论文篇7

关键词农作物;灌溉制度;分类;制定

灌溉制度是指在一定自然气候和农业技术条件下,使农作物获取优质高产稳产的产量所需的灌水时间、灌水次数、灌水定额和全生育期所需的总灌水量,即灌溉定额。灌溉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既可使作物适时适量灌溉,又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节约用水,提高灌溉效益和灌区内大面积农业获取高产[1]。灌溉制度。的合理制定与正确执行,对于充分发挥灌溉工程效益和改善生态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灌溉制度分类

传统灌溉理论认为,作物灌溉就是把作物和土壤“喝足吃饱”。然而随着灌溉理论深入研究和灌溉实践,节水灌溉新理论认为灌溉是“适时适量灌”、“精细灌水”、“灌作物而不是灌地”[2]。灌溉制度已不再是过去单一的充分(或称为充足)灌溉,其是以充分灌溉、非充分灌溉、节水灌溉3种制度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并形成比较成熟的理论。

1.1充分灌溉制度

根据动态平衡原理可知,随作物某时段的蒸腾作用,必然使土壤、作物体失水(土壤水分蒸发,作物蒸腾);平衡失水,否则作物生长受影响;及时补充水量(灌水、降雨或地下水补给)以满足水分供给。充分灌溉制度,是一种完全满足作物需用水的灌溉制度。由于充分无节制的供水与田间灌溉,产生了田间水量深层渗漏,导致水量田间大量消耗和浪费,从灌溉原理上讲是正确的,但从灌溉实践看,却是不够合理地用水,是一种传统不够经济合理的灌溉制度。

1.2非充分灌溉制度

非充分灌溉制度指在灌溉水资源不足或由于工程性缺水不能满足作物充足用水供应和及时调节水量的情况下,允许作物某一阶段或某一生育时期水分亏缺(或者说作物一定程度受旱)灌溉。这是一种不能完全满足作物灌溉用水的灌溉制度。非充分灌溉是由于灌溉水供给相对紧缺使得土壤水分不足,因而不能完全充分地供给作物用水灌溉。综合我国一些试验情况,在作物关键用水时期因灌水不充分,致使作物减产情况大致是:玉米减产10%~40%;苜蓿减产20%~30%;棉花减产15%~25%;谷物减产20%~25%。因此,灌溉水资源缺水灌区,合理配置灌溉水量显得十分重要。非充分灌溉制度实施的核心是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的敏感性和需求,把有限灌溉水量用到对作物产量贡献最大的阶段,从而节约灌溉用水,提高灌溉效益,增加单方水产出量,使全灌区总体收益达到最大。

1.3节水灌溉制度

节水灌溉制度在满足作物需水量要求和适时适量灌溉前提下,实施的一种先进灌溉工程技术、农艺技术、管理等综合节水措施和用水管理制度,以实现灌溉农业的低耗高效目标。随着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发展,多种先进实用节水灌溉技术不断实践和推广,如喷灌、滴灌、膜上灌、膜下滴灌等制度[3]。

节水灌溉制度的实施,与节水灌溉方法和措施有关,节水灌溉措施有多种分类方法。这里将其分为工程类和管理类措施两大类。其中工程类措施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渠系输水节水、田间灌溉节水措施;管理类节水可划分为工程管理节水、用水管理节水、政策与法规节水、管理体制改革型节水[4]。节水灌溉措施的实施,需要有关部门单位、科技管理人员和受益区用水者的通力合作。实践和经验表明,先进技术或管理措施能否有效应用和产生应有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领导是关键,部门协调是保障;示范推广应用是基础;灌区用水者认同是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的试金石。

2灌溉制度制定

灌溉制度是灌区用水管理编制和执行用水计划、合理用水的依据。合理的灌溉制度还是指导农田灌溉工作的重要依据,它关系着灌区水土资源充分利用与灌溉工程设施效益的发挥[5]。需要明确一个理念,这就是供水与用水之间是一个服务协作的双赢关系,服务质量好,双方的效益就会自然显现出来。确定作物灌溉制度通常采用以下3种方法:一是总结当地群众灌溉经验。群众积累了当地灌溉生产经验,对这些生产经验加以调查分析总结,可以得到符合当地实际、具有实用意义的灌溉制度。二是根据灌溉试验制定灌溉制度。开展田间作物灌溉试验研究工作,积累一定灌溉制度、灌水方法、灌溉效益等技术资料,可作为制定作物灌溉制度的依据。但是,在选用试验资料确定灌溉制度时,需注意原试验的条件,不可生搬硬套。三是水量平衡分析计算确定。根据农田水量平衡原理确定作物灌溉制度。计算方法较多,比如彭曼公式。为使制定灌溉制度符合实际利于运用,还需要参考群众丰产灌水经验或灌溉试验成果。 转贴于

根据我国北方灌区灌溉制度研究应用的基本经验,主要灌区综合作物需水量和灌溉制度,大致有以下情况:西部主要灌区综合作物需水量充足灌溉定额4 125~4 500 m3/hm2,

灌水定额一般为750~900 m3/hm2,作物生长发育期灌水次数一般为4~6次;综合作物非充分灌溉次数3~4次,灌水定额600~750 m3/hm2;主要作物滴灌次数为10~15次,灌水定额225~450 m3/hm2,灌溉定额为3 000~6 750 m3/hm2。

3参考文献

[1] 王瑞英,周庆峰,吕春林,等.实施肥水灌溉农田技术方法的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1):81-82.

[2] 谭鹏钦,雷娜,王锋.抽黄地面灌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1(1):269.

[3] 信松胜.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31(12):270-271.

[4] 吴瑞霞,任卫东,贺金良.加强灌溉管理充分发挥高效节水效益[J].内蒙古水利,2010(1):118-119.

灌溉工程论文篇8

【关键词】杨树;人工灌溉;生长

1.灌溉对于杨树生长的重要性

通过相应的挺科学试验和理论知识,总结最有利于杨树生长的土壤其土壤中对于水分的含量与水田土壤的含水量几乎接近。杨树生长速度较快,而且需要大量的水资源。灌溉的作用就是满足树木生长对于水资源的需求。良好的生长环境,充足的水资源可以逐渐的树体的原有结构,树干变的越来越为粗装,枝条分叉多,树叶增加,树叶的面积也有有所增大,这样树木承受光照的面积也有所增大,可以有效的增加同化物向枝条运输和积累的数量,加快树木生长的速度,所以造造林工程中如果要保证树木的生长速度,保证树木的成材概率,人工灌溉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2.人工林灌溉初期的重要性

杨树造林工程进展的过程中,初期的人工灌溉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树木还处于幼苗时,水资源的供应量会对日后几年树木的生长造成影响,在种植的初期进行人工灌溉,可以大幅度的提升树种成活的概率,增加树种的树高,总之会树木的多方面都带来积极的影响。有科学数据研究表示,在杨树造林工程中对于杨树一到两年的供水程度,会影响杨树日后五年到六年的材积生长状态。即使供水量不足,供水处理时间较短的杨树造林地也要比没经过供水处理的杨树造林地有优势,杨树的成长状况高好很多。经过充足水分灌溉的林地要比没有经过水处理的普通杨树造林地,同期增长超过百分之十八到百分之三十二,从以上数据可以明确的看出充足的水分灌溉的重要性,所以造林技术人员一定要明确自身工作的责任,坚决做好造林工程进展初期的灌溉工作。

3.生长季供水

杨树材积的生长并不是间断的而是一个具有连续性的过程。每一年中在五月下旬和八月下旬这两个时间段都是杨树材积生长十分迅速的时间段。所以在这个时期一定要严格的保证杨树能够用水充足的水分供给,如果水资源供应不足,会导致材积的积累程度大幅度下降。对于杨树造林工程水分的灌溉要遵守一定的原则,就是在杨树的生长季需要均匀的提供水资源,保证土壤中水分的含有量能够在百分之七十以上。如果技术人员发现造林地内土壤中水分的含量低于百分之四十五时,需要立刻、马上进行灌溉粗粒,从而保证树木生长的用水需求。由于降水量分布不均匀以及灌溉条件的限制,实际上经常保持在70%的土壤相对含水率会有一定的困难。合理灌溉,就是要延长土壤适宜含水率的时间,促进材积的稳定增长。

4.灌溉对枝条生长的影响

灌溉可以有效地促进杨树胸径的增加、树高得增长和枝条的延伸,增加了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面积,扩大了叶片的受光面积,使杨树能充分利用太阳能,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物质。根据我们对3年生69杨幼林(3m*6m)的测定,灌溉林分的一级枝条数量增加了47.6%,二级枝条数量增加了60%;灌溉林分的一级枝条总长度增加了43.2%,二级总长度增加了40.3%。灌溉林分枝条和树冠的扩大,为叶片数量的增多和叶面积的增加,奠定了物质基础。

5.灌溉对叶面积的影响

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面积上树冠的叶面积,是人工林光合能力的最佳指标之一。灌溉增加了叶片数量,增大了单叶面积,从而增加了林分的叶面积指数。通过对比灌溉林分平均单株树冠叶片总数,比无灌溉林分多出94%-120%,灌溉林分平均单叶面积增大28%。根据对3年生69杨灌溉林(3m*6m)的测定,平均叶面积指数为6.19,比普通无灌溉林的2.07多2倍。在短轮伐期集约化栽培的条件下,灌溉迅速扩大了叶面积,使人林杨树在三年就拥有6以上的叶面积指数,幼林就获得了很高的光合生产能力。根据研究,69杨每平方米叶面积每年生产的主干材积约为612立方厘米,而每生产1立方米材积,大约需要具有1300~1800平方米的叶面积。叶面积与增产木材之间的关系大致如此,我们可以通过灌溉,大幅度扩大叶面积,为林分增产创造条件。

6.杨树丰产林的最低灌水标准

根据我们研究,要保证杨树人工速生丰产林的生长,年供水量下限约为800毫米(包括降水量)。每年灌溉供水最少需要3~4次,大约为:第一次为返青水,在3月下旬树木发芽前灌溉;第二次为促生水,在5~6月份灌溉,促进枝条扩展;第三次在夏季干旱时适时灌溉,如夏季降雨多则可免去灌溉;第四次为封冻水,在11月灌溉,促进根系发育。灌水量可采用以下方法确定:灌水量(立方米/公顷)=10000*(田间持水量―当时土壤含水率)*土壤容重*预定湿润层厚度。例如,林地土壤容重为1.4克/立方厘米,田间持水量为23.9%,当时土壤含水率为16%,湿润厚度为1米,则其灌水量为10000*(0.239~0.16)*1.4*1=1106(立方米/公顷),相当于111毫米。根据研究,林木耗水和年生长均随田间供水水平的高低而增减,要想取得杨树人工林的材积高产,每年生长季内应为林分供水至少800~1000毫米(包括降水量)。根据实验林的实际情况来看,每投入1元用于灌溉,能获得10.7~24.6元,可见灌溉的经济效益是高的,为获得杨树人工林的稳产和高产,灌溉是必不可少的。

7.总结

我国各个单位先后几年规划了大量的植树造林工程,其中杨树造林工程占有很大的一部分。通过以上论述明确了普通造林地与经过灌溉处理的造林地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无论是对于树木的成活概率,成材概率,还是树木的生长状态,经过灌溉处理的造林地都具有较大的优势,水分在杨树的生长过程中,对杨树的树体结构、叶量和生长具有较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为获得杨树人工林的稳产和高产,灌溉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秦盛华.浅谈杨树人工林灌溉对生长的影响[J].农民致富之友,2012(22).

上一篇:银行利率范文 下一篇:处理工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