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灾害应急预案范文

时间:2024-01-05 17:23:24

海洋灾害应急预案

海洋灾害应急预案篇1

全方位的海洋经济预警体系在海洋城市发展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可以使海洋灾害预警的研究实现“监测、预报、警报、对策”为一体,弥补单纯预测带来的不足。而建立这样完善的预警体系,有4项宏观指标体系必须满足,它们是:

1.1健全监管体系

从组织领导层面来看,必须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建立奖惩体制,杜绝人为破坏海洋环境事件。

1.2提高环保意识

从思想意识层面来看,必须加强全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配合监管体系,全面提升公民素质,使人们认识到保护海洋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生存的根本。

1.3资源情况勘查

从资源分布及发展趋势来看,要摸清海洋资源种类、分布及其发展趋势,实时将其纳入海洋经济管理项目中,动态监测资源利用率。

1.4海洋环境规划

从环境治理层面来看,需要制定长期的环境规划方案并逐步落实,配合前3项宏观指标,从监管到治理,由全面到具体,完善海洋预警宏观指标体系的建设。

2微观指标体系

如果说宏观指标体系决定了系统能够长期有效运行的话,那么微观指标体系则决定了系统功能的实用性与准确性,具体表现在:

2.1实时监测系统

实时动态采集数据意味着海量数据的产生,这些原始未加工数据需要通过各种规范化处理,形成统一能够识别的分析数据,为系统各种分析提供依据。

2.2发达的网络通讯

系统所涉及的相关领域及部门需要保持良好的通讯环境,能够随时接收与发送应急信息及处理措施,包括图片、视频、符号及文本信息等,为后续的应急反应提供准确及时的依据。

2.3快速的应急反应

系统产生异常报警后,必须能够马上对异常数据作出分析处理,生成问题,并经由各个终端接口发往各个相关部门,以供决策分析使用。

2.4强大的专家系统

强大的专家系统必须符合4个条件:应用于专门领域、拥有专家级知识、能模拟专家思维、能达到专家级水平。即便是这样,它仍然是一个软件系统,多数时候需要人类专家的配合。系统在满足上述指标条件后,设计系统功能模块及其对应达到的标准,详细设计其具体运行流程,测试其工作效率,最终形成一个完善的GIS海洋预警系统。

3基于3S技术下的海洋监测系统分析

3S技术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统称,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图形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多种学科交叉并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3S技术在海洋领域主要应用于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灾害预警预报、海洋资源调查方面,近几年扩展到海岸线测量、海域勘界、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机制和各种尺度的海气相互作用过程等科学研究领域。其中,GPS可在瞬间产生目标定位坐标,GIS具有较好的查询检索、空间分析计算和综合处理能力,RS可快速获取区域面状信息。在这个系统中,3S集成技术充分利用,能够全面覆盖海洋经济环境因素指标,属于多功能综合技术系统,能够实现海量数据处理、实时信息响应和有效的决策分析处理。具体功能结构参见图1。基于GIS技术的海洋实时监测系统的主要功能具体表现在:(1)数据采集:也可称之为数据获取,可通过各类仪器或人工完成的基础数据获取,以作为基础数据库平台,供各平台间的数据共享。(2)灾情预测:根据数据的异常与否来判断可能发生的灾害,以及灾害可能波及的范围、带来的各种损失等。(3)趋势模拟:经过数据采集过程以后,通过软件对基础数据进行分析,在输出图形中模拟数据变化过程,供决策分析使用。(4)资源分析:对现有的海洋资源分布、资源开采与利用、资源发展等分析,为后续的决策支持提供依据。(5)辅助决策:根据系统模拟的各种趋势演变图来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发展方向,并针对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6)评估报表:综合评估分析结果以及辅助决策信息,以报表的形式列出,便于查看与管理。利用3S建立海洋环境和灾害信息库、海洋环境质量评价和灾害预报系统,能够为环境监测、管理、规划及评价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为保护海洋环境及海上航行、生产安全服务提供有力保障。本系统综合了海洋监测的各项指标特点,设计了海洋实时监测系统原型,在实现其主体功能的基础上,完善各种信息监测服务。

4基于3S技术下的海洋监测系统流程

基于3S技术下的海洋预警系统应该具备清晰的流程和完整的运行模式,其要求的基础条件有:(1)接口灵活,方便扩充功能。系统开始建立阶段,不可能将所有功能需求考虑完善,故要有灵活接口,方便系统升级。(2)数据格式统一。目前市场上3S相关软件较多,格式也存在差异,这给系统分析带来较大困难,故对数据必须进行规范化处理,达到数据统一效果。(3)预警灵敏,应急反应迅速。要求系统对原始数据的变化反应灵敏,快速给出风险指数及评估,给应急反应提供依据。本系统主体模块功能流程分三个部分,如图2所示,其详细说明如下:(1)预控措施:预控处置功能可以通过宏观调控和软件二次开发来设置,主要用来防控灾害事件发生以及利用应急预案来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预案可以是多次对策研究返回的预处理方案或是由已发生地区产生的应急方案。(2)预警处理:对于超出警戒范围的数据予以警报,并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得出结论,由系统自动给出应急对策方案。(3)应急响应:根据系统自动给出的应急方案,再经由专家验证,分析可行性,最后通过论证的应急响应方案。基于3S技术完全可以把海洋经济环境、资源分布及利用率等情况实时模拟出来,只要原始数据得当,分析的结果准确度极高,可供相关决策者参考使用。

5结语

本研究以秦皇岛为例,基于3S技术的应用,将其与海洋经济环境相结合,分析了建立海洋经济预警模型需要的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海洋预警模型的功能模块及主要流程,为原型系统的搭建奠定了基础。下一步的工作将是细化流程中的主要功能,实现标准的应用系统。

海洋灾害应急预案篇2

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建立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预防工作机制,严防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几年来,全国一些地区多次发生因灾害性天气引发的重大事故灾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省山东华源矿业有限公司因灾害性天气引发“*”事故灾难,教训十分深刻。建立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预防工作机制,是有效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可能引发事故灾难的关键,是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是做好整个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环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预防工作,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尽快建立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做到信息共享、反应迅速、协调有序、科学处置。

二、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协调联动机制

省气象局、水利厅、*河务局、海洋与渔业厅要密切监视天气、雨情和汛情发展变化,加密监测次数,及时分析会商;特别要加强局部性、突发性灾害的监测预报,准确分析影响时间、程度和范围,及时预测发展趋势,并将预报结果及时通报省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省安监局、煤炭局、山东煤监局、建设厅、交通厅、山东海事局、海洋与渔业厅、公安厅、国土资源厅、水利厅、*河务局、广电局、林业局、经贸委、国资委、人防办、济南铁路局、民航安监办、济南电监办、通信管理局等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以上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省政府关于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的规定,及时预警信息,各单位、企业和可能受到灾害性天气伤害的人群都要立即做好预防工作。

气象部门通报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大雾、高温、沙尘暴等蓝色以上预警信息或警报、紧急警报、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

海洋渔业部门通报海浪、海啸、风暴潮等预警信息及海冰警报。

水利、*河务部门通报河流、湖泊、水库超保证(设计)水位及其他重要险情信息。

各市、县(市、区)气象、水利、*河务、海洋与渔业等部门要参照省里做法,建立预警协调联动机制,加强信息沟通。

三、认真做好防范事故灾难的预警预防工作

(一)各级政府要加强对防范事故灾难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相关部门的防范事故灾难责任制,建立起本地区无缝隙、全覆盖的预报预警预防责任体系、响应机制和工作措施。当前,要把防范强降雨引发事故灾难作为工作重点,抓紧落实各部门的工作责任和防范措施。

(二)省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在接到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后,要立即报告省政府有关领导,按照省政府领导的指示办理。有关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接报后,要迅速采取防汛避险措施,根据灾害性天气预警等级,随时启动应急预案。同时,要组织力量加强对地势较低的城镇、乡村、学校、厂矿、重要工程设施防洪安全检查,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明确“防、抢、撤”的范围、地点和方式。

(三)省安监局在接到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后,要立即通知各市安监局。各市安监局要迅速将预报预警信息传达到本系统基层各个单位和非煤*、危险化学品等属于安监系统直接负责监管的企业,立即采取防汛避险措施。

(四)省有关部门要在省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各自承担的工作职责,认真做好各项防范事故灾难工作。

省煤炭局、山东煤监局、经贸委、国资委等部门,在接到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后,要立即向本系统和重点工矿企业发出预警预防紧急通知,督促基层和工矿企业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地下*企业在大雨暴雨期间一律不得进行井下作业,必须停产撤人。

省水利厅、国土资源厅在接到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后,要立即向各级水利、国土资源等部门发出预警信息。在重点区域尤其是在水库泄洪、溢洪或河流堤坝、山体出现重大险情时,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要立即通知下游*、企业、村庄、建筑工地、学校、幼儿园等各类单位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确保安全第一。国土资源部门要及时向地质灾害易发区各级政府发出预报,启动防灾预案。同时,处于水库、河流下游和山体附近的单位和企业,在预报有强降雨过程中,要主动与当地气象、水利、国土资源等部门联系,及早做好防范工作。

省建设厅在接到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后,要立即向本系统和重点单位发出预警预防紧急通知,督促基层和重点单位切实做好城市防洪排涝工作,及时疏浚排洪沟渠和排水管道,防止局部地区强降雨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抗风能力差的建筑物、广告牌、民居等要提前采取加固措施。林业主管部门在接到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后,要立即向本系统发出预警预防紧急通知,督促基层森林经营单位落实森林火灾预防措施。

经贸、人防部门要做好地下商场、超市的汛期防灾工作,在接到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后,要立即向地下商场、超市发出预警预防紧急通知,凡是强降雨天气危及商场、超市安全的,必须立即停业撤人。

铁路、交通、民航、海事、海洋与渔业、电力、通信等部门在接到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后,要立即向所属单位和重点部位、重点岗位发出预警预防紧急通知,迅速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交通运输和通信安全畅通,确保电力供应,海上客滚船要确保“逢七不开”。

(五)广电和新闻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体,滚动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信息。通信管理部门要协调各通信公司利用手机短信预报预警信息。各部门都要利用本部门、本系统的信息网站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

(六)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和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在接到预报预警信息和上级指令后,必须立即响应,并迅速启动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应对措施。上级政府和部门应根据应急响应需要,及时派出人员并协调专家和救援队伍赶赴现场,视情况调集救援装备及物资,协调、指导防范和抢险救援工作。

海洋灾害应急预案篇3

关键词: 数据库原理 海洋特色 案例教学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不仅是人类全面认识、开发和保护海洋的世纪,更是培养高水平海洋科学人才的世纪[1]。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海洋强国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

上海海洋大学根据国家海洋事业发展的需要,立足于上海的区位优势,于2010年率先在上海市开设了“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数据库原理作为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以下简称数计专业)的专业必修基础课,教学大纲仅要求该课程讲述数据库的理论知识、如何存储、使用和管理数据,所有教材中缺乏海洋数据的应用,但该课程在与后续专业课程的衔接上迫切需要加入海洋相关项目的案例,引导学生使用数据库存储管理海洋数据,从数据库中发现、分析出现的海洋灾害、利用海洋为人类服务,如“风暴潮”灾害,“赤潮”灾害,海水养殖,等等。

1.数据库原理课程现状

数据库原理课程本身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现阶段数计专业该课程授课方式依然采用传统的讲台授课模式,老师课堂授课、布置课后作业,学生被动听、课后做作业,有些学生干脆抄袭作业,自觉参与差,教学效果一般,该课程和后续专业课程的衔接做得也不够好,现阶段最突出的两大问题如下:

(1)海洋专业特色弱。

多源、动态及空间关联性等海洋数据特性使其有别于传统工业数据,传统的数据库原理中缺少了海洋数据的特色,不适应于该数技专业的教学。

(2)课时量有限,实践课时偏少。

数据库原理总课时为48学时,讲授32学时,实践16学时,做8次实验:Create语句建库和表,单表查询,多表连接查询,子查询,数据更改,视图的定义和使用,安全管理,备份和恢复数据库,没有足够的课时完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库使用的实验。

2.面向海洋需求的数据库原理案例教学

在教学时,采用案例驱动的方式,在准备案例时,教师针对该专业对数据库课程的要求,从实际海洋项目中编写可用于教学的案例供学生学习、参考、实践,引导学生使用数据库存储管理海洋数据,从数据库中及时发现海洋灾害、进行海水养殖等,避免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后续课程内容要求之间出现断层。

以海洋灾害预报为例:

海洋灾害工作流程为:数据监测―数据管理―数据分析―灾害预测预报―灾害评估―灾后重建。

灾害预报的基本流程为:(1)通过海洋灾害数据的监测,获取数据;(2)建立一个融合后的数据库,包括温、盐、流、深,流速、流向等,数据;(3)通过对数据库中的各类监测数据进行分析;(4)对分析数据进行管理;(5)对分析数据进行应用,进行灾害的应急预案生成(所以应急预案需加入数据库);(6)灾害评估及损失评价;(7)灾后重建。

实际教学中,建库、建表、查询、数据更改、视图、安全管理、备份和恢复数据库等所需的实例均可从该项目中抽取,学生既掌握了数据库的知识点,又对海洋有了充分理解。

再如:海水养殖苗种投放环节中,涉及以下一些管理需求。

水产品养殖涉及许多养殖企业,每个养殖企业有唯一的编号,每个养殖企业需要存储其企业名称、负责人、地址、联系电话和邮箱。而每个养殖企业拥有多个池塘,池塘通过池塘编号来标识,每个池塘需要描述池塘的长度、宽度、高度、面积和负责人。

每个池塘都会投放很多水产品苗种,苗种用虾苗批次编号标识,而一个池塘会投放多个批次的苗种。在投放中要记录投放苗种的数量、投放日期、苗种的亲本虾和规格(规格相当于数量的单位)等信息。每一批次的苗种在投放池塘前还需要检验并记录检验信息,包括检验日期、虾苗全长和规格合格率、基本安全指标是否通过及检验人等。一个检验人可以检验多个批次的苗种,而一个批次的苗种也需要经历多个检验人的检验。

其ER图如图1所示。

在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知识点处,讲解到设计不合理的关系模式的弊端时,教师需要将该数据库编辑成不规范的数据库,如:描述员工信息及检测池塘的关系模式E-I-S(员工工号,身份,办公室,虾苗批次编号,池塘编号,安全指标是否通过),假设员工身份决定了其所在的办公室,不同检查人员对池塘检查的结果可能也有误差,员工工号,虾苗批次编号,池塘编号为主码。

通过具体实际数据,该数据库可能导致数据冗余问题、数据更新问题、数据插入问题、数据删除问题等异常,要求学生课后将其分解成符合3NF的关系模式。

为解决课时量有限、实践课时偏少的问题,教师采用案例授课时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模式,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有效的教―做―答疑的互动,强调教中实践、实践中思考、交流中提升;教师布置若干综合实践作业,学生分组完成,自主学习完后各小组通过“以强带弱、以老带新”的方式合作完成综合实践作业。这种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式、探究式学习,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和主人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逐步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语

结合专业面向海洋需求的特点,将海洋相关实际项目案例经过改进后用于教学,使学生对专业有进一步了解,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冯士i,王修林,高艳.适应新形势,加快海洋科学教育的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2002(增刊1):23-25.

[2]何世钧,张书台,袁小华,等.基于海洋发展战略需求的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4,10:75-77.

[3]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1).

[4]Maureen J.Lage,Glenn J.Platt,Michael Treglia.Inverting the Classroom:A Gateway to Creating an Inclu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2000,31(1).

[5]李燕君.翻转课堂模式下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J].第七届全国计算机网络教学研讨暨网络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P30-34.

海洋灾害应急预案篇4

天津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全文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防御气象灾害,避免、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务院《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气象灾害防御活动。

本条例所称气象灾害,是指由于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等所造成的灾害。

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森林火灾等因气象因素引发的衍生、次生灾害的防御工作,适用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三条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实行以人为本、科学防御、统筹规划、政府主导、分级负责、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协调机制,完善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建设,将气象灾害的防御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和计划,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 市和区、县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风险评估和人工影响天气等工作。

农业、建设、规划、水务、国土房管、海洋、财政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与气象主管机构共同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第六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的科学技术研究,支持气象灾害防御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加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提高气象灾害防御的科技水平。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普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学校应当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有关课程和课外教育内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气象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第八条 对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预防

第九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建立气象灾害数据库,分灾种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并根据气象灾害发生规律、特点、分布情况和风险评估结果,划定气象灾害风险区域,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第十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结合本地气象灾害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一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防风工作,加强海塘、堤防、避风港、防护林、避风锚地、紧急避难场所等建设,并定期组织开展搭建物、广告牌、在建建(构)筑物防风加固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雨、雪、冰冻等发生的特点,定期组织开展各种排水设施检查,及时疏通河道和排水管网,加强电力、通信线路的巡查,做好排水、积雪(冰)清理、交通疏导等准备工作。

第十三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加强对机场、港口、高速公路、航道、渔场等重要场所和交通要道的大雾、霾的监测设施建设,并根据大雾、霾发生的情况,做好交通疏导、调度和防护等准备工作。

第十四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领导。根据干旱灾害发生的情况,组织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减轻旱灾影响;在冰雹易发生区域,应当做好人工防雹作业工作。

实施增雨(雪)和防雹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应当严格执行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作业规范和操作规程。

市和区、县气象主管机构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协调下,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和指导。

第十五条 各类建(构)筑物、场所和设施安装雷电防护装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防雷标准的规定。

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的雷电防护装置,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雷电防护装置的产权人或者使用人,应当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并依法委托具有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的单位定期检测。

第十六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编制城乡规划中,应当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国家和本市重大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论证中,应当把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作为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第三章 监测、预报和预警

第十七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气象灾害防御的需要,组织气象、农业、水务、国土房管、海洋等有关部门建立气象灾害监测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气象主管机构及其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根据规定,提供雨情、水情、风情、旱情等监测信息。有关部门应当提供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森林火灾等与气象灾害有关的灾情监测信息。

第十八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气象灾害防御的需要,在气象灾害易发区、人口密集区和大型活动场所等增设气象灾害监测站、点,建设应急移动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健全应急监测队伍,完善气象灾害监测体系。

第十九条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依法加强对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和探测环境的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气象灾害监测设施,不得危害气象探测环境。

第二十条 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由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按照职责向社会统一;必要时,市人民政府可以依照有关规定。

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向社会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第二十一条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及时无偿向社会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广播、电视、报纸、电信等媒体应当及时、准确向社会播发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的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并根据气象台站的要求及时增播、插播或者刊登。

第四章 应急处置

第二十二条 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情况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对报告信息予以更新、解除。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根据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和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启动标准,及时作出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的决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三条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启动后,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需要,组织有关部门采取下列相应应急措施:

(一)划定气象灾害危险区域,情况紧急时,组织人员撤离、疏散,转移重要财产,开展自救互救;

(二)及时避免或者减轻危害的建议、劝告;

(三)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易受气象灾害危害的场所;

(四)决定停工、停业、停课;

(五)实行交通管制;

(六)保障道路、通信、供水、供热、供气、供电等设施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七)调集应急救援所需物资、设备,保障基本生活必需品和药品的供应;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

第二十四条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启动后,市和区、县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所属的气象台站对灾害性天气进行跟踪监测,开展现场气象服务,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灾害性天气实况、变化趋势和评估结果,为本级人民政府组织防御气象灾害提供决策依据。

第二十五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分工,做好主要河流、水库的水量调度,农业生产技术指导,社会治安和道路交通秩序维护,电力、通信保障,基本生活必需品保障,救灾物资供应,医疗卫生救援等应急工作。

第二十六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准确地向社会气象灾害发生、发展和应急处置信息。

广播、电视、报纸、电信等媒体应当及时、准确地向社会传播政府的信息。

第二十七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气象主管机构提供的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趋势信息以及灾情发展情况,适时调整气象灾害级别或者作出解除气象灾害应急措施的决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八条 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调查和评估,制定恢复重建计划,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气象主管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造成人员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照规定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或者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

(二)未按照规定采取气象灾害预防措施的;

(三)未执行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作业规范和操作规程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

(四)未按照规定及时提供气象灾害防御需要的监测信息的;

(五)隐瞒、谎报或者由于玩忽职守导致重大漏报、错报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

(六)未及时采取气象灾害应急措施的;

(七)不依法履行职责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和区、县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一)擅自向社会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

(二)广播、电视、报纸、电信等媒体未按照要求播发、刊登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

(三)传播虚假的或者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的灾害性天气信息和气象灾害灾情的。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行为,法律、行政法规已作出明确处罚规定的,依其规定。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条例自20xx年9月1日起施行。

气象灾害的类型⑴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城市积水;

⑵雨涝:内涝、渍水;

⑶干旱:农业、林业、草原的旱灾,工业、城市、农村缺水;⑷干热风:干旱风、焚风;

⑸高温、热浪:酷暑高温、人体疾病、灼伤、作物逼熟;

⑹热带气旋:狂风、暴雨、洪水;

⑺冷害:由于强降温和气温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树受害;

⑻冻害:霜冻,作物、牲畜冻害,水管、油管冻坏;

⑼冻雨:电线、树枝、路面结冰;

⑽结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冻,雨雪后路面结冰;

⑾雪害:暴风雪、积雪;

⑿雹害:毁坏庄稼、破坏房屋;

⒀风害:倒树、倒房、翻车、翻船;

⒁龙卷风:局部毁坏性灾害;

⒂雷电:雷击伤亡;

⒃连阴雨(淫雨):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粮食霉变等.

⒄浓雾:人体疾病、交通受阻;

⒅低空风切变:(飞机)航空失事;

海洋灾害应急预案篇5

我主要谈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全球地震活动和我国地震灾害特点;二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现状;三是简单地介绍防震减灾工作的一些构想。

全球地震活动和中国地震灾害特点

大家知道,地球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珠穆朗玛峰在3000万年前是一片大海,7大洲在2亿4千万年前是一个完整的大陆。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而且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全球每年约发生500万次地震。当然,这些地震中,99%以上震级都很小,有的只有零点几级。这些地震是人感觉不到的,是仪器才能探测得到的。我们能够感觉得到的,只有不到1万次,其中造成灾害的仅有100次左右。

这些地震的分布不是随机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绝大多数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及地中海至喜玛拉雅山一带。这些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带,被称之为地震带。其中,环太平洋地震带集中了全球地震的80%,欧亚地震带集中了15%。

地震灾害的分布,也不是随机的,也是有规律的。全球地震85%发生在海洋,15%发生在大陆,而地震灾害绝大多数是由大陆地震造成的。强烈的地震不仅导致建筑物破坏,甚至毁坏,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还经常引起一系列次生灾害。

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8.2级地震,死亡14万人,其中90%是被烧死的。1995年日本阪神7.2级地震,因电气短路和煤气泄漏,引起200多起火灾,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失。1933年我国四川叠溪7.5级地震,导致山体崩塌堵塞岷江,形成四个堰塞湖,震后45天,湖水堵体溃决,造成下游水灾。洪水纵横泛滥长达千余里,淹没人员2万多,冲毁良田5万亩。2004年10月23日,日本新发生7级地震,引发滑坡灾害。

地震除引起火灾、水灾外,还经常造成生命线工程严重破坏。1995年阪神7.2级地震造成高架桥墩折断、大桥倾倒、公路交通中断、铁路扭曲变形。1999年土耳其伊兹米特地震,立交桥桥面整体坍塌。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电力设施损坏,造成大面积停电,大量企业停产停业。

以上主要是大陆地震造成的灾害,海洋地震也可能造成巨大灾害,主要是由地震引发海啸造成的。

例如前几年发生的印度洋地震海啸,袭击了印度洋周边许多国家,造成了有史以来罕见的大灾难。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海洋地震都会引发海啸,只有具备了一定条件,才会引发海啸。首先是震级必须足够大。一般来说,7级以上的地震才有可能产生海啸灾害。这次印度洋地震是8.7级,它释放的能量大致相当于30个1976年唐山地震。因为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30倍。1945年日本广岛的原子弹爆炸的能量,相当于5.5级地震的能量,唐山地震则相当于2800颗这样的原子弹爆炸。但是,地震释放的能量只是造成海啸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充分条件,海啸的产生还需要海底有明显的上下错动、足够的水深(一般大于1000米)、开阔且逐渐变浅的海岸等条件。

全球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有日本、伊朗、土耳其、印尼、俄罗斯、亚美尼亚、美国、智利、墨西哥、意大利、西班牙、希腊、阿尔及利亚等,我国更是世界上饱受地震灾难最为深重的国家。

我国地震活动十分频繁,是全球大陆地震活动水平最高的地区,这是我国地质构造环境决定的。我国处于几个板块的夹持中,也位于全球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所以地震活动十分频繁,是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我国大陆地震占全球陆地破坏性地震的1/3,但我国的陆地面积仅为全球陆地面积的1/14。

20世纪以来,我国大陆发生5~5.9级地震1600余次,平均每年16次;6~6.9级地震395次,平均每年将近4次;7~7.9级地震70次,平均每3年2次;8级以上地震8次。

这些地震活动在空间上是不均匀的,西多东少;在时间上也是不均匀的,存在活跃和平静交替的现象。这些地震除在台湾、喜马拉雅等地区有中源地震(震源深度70~300公里)、东北黑龙江和吉林一带有深源地震(深度超过300公里)外,其余地区都是浅源地震,一般在几公里至十几公里。

我国大陆每个省都发生过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其中,29个省(浙江、贵州除外)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20个省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地震活动水平较高的省份主要是、新疆、云南、四川、甘肃等。全国超过四成的国土和2/3左右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位于Ⅶ度以上的地震高烈度区。

烈度是地面及建筑物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我国把地震烈度分为十二个等级,Ⅵ度时建筑物开始出现破坏,唐山地震最高烈度达Ⅺ度。烈度与震级的关系,打个比方,震级相当于原子弹的当量,而烈度就相当于原子弹在不同距离点造成的破坏程度。一般而言,距离震中越近,破坏越大,烈度越高;距离震中越远,破坏越小,烈度越低。

20世纪以来,全球因地震死亡的总人数近160万人,我国就有近60万。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约为55万,而地震造成死亡28万,超过一半。人类历史记载中,死亡20万人以上的地震共有6次,中国就有4次,分别是1303年山西洪洞8级地震,死亡20万人;1556年陕西华县8级地震,死亡83万人;1920年宁夏海原8.6级地震,死亡23.4万人;1976年河北唐山7.8级地震,死亡24.2万人(国外两次分别是:856年伊朗8.0级地震,死亡20万人;去年印度洋地震海啸,死亡30万人)。而20世纪两次死亡人数超过20万的大地震都发生在我国(1920海原地震和1976年唐山地震)。

地震灾害严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一个客观现实,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

中国防震减灾工作现状

面对严重的地震灾害,我国人民一直在探索减轻地震灾害的途径和对策。早在公元132年的东汉时期,张衡就创制了地动仪,这比国外地震仪大约早1700多年。它灵敏度高,能测定地震发生的方位。据记载,公元138年,地动仪测到陇西发生的地震,千里之外洛阳城并无感觉,许多人都不相信。几天之后,驿马送来消息,证实地震的发生,于是朝廷内外尽皆信服。可惜的是,公元四世纪初,这台仪器失传了。

我国现代地震工作始于1966年邢台地震。经过40年来的不懈努力,已形成“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和总体思路。

(一)做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在地震发生前,作出准确的预报或打个招呼,其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在辽宁海城发生7.3级地震。震前,地震部门根据观测到的一系列突出异常现象,于2月4日凌晨6时报告省政府,提出24小时内在营口、海城将发生一次强烈地震,省政府及时向各市地及有关部门发出电话通知,指示各地要提高警惕,发动群众,认真做好防震抗震工作。海城、营口地区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具体措施,如有的电影院贴出了“因地震改为露天放映”的布告,营口县驻军取消了当晚在礼堂的春节慰问演出等。这次预报使绝大多数居民在震前撤离了住宅区,转移了重要的物资设备,对震时易燃、易爆、泄毒等次生灾害的部位采取了紧急预防措施。地震造成1300多人死亡。据估计,成功的预报至少减少了近10万人的伤亡,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作出的具有减灾实效的成功预报。

通过近40年的研究和实践,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地震前兆资料,加深了对前兆异常表现特点的认知,摸索出了长、中、短、临渐进式预报的思路和程序,继海城成功预报后,我们还对我国大陆28次地震作出了一定程度或比较成功的预报,我国地震预报水平处于世界领先行列。

我国当前的预报工作已纳入法制化的管理轨道,国务院了《地震预报管理条例》,对地震预测和地震预报做出了不同规定。预测意见是由专家作出;而预报意见是要经过一定程序由地震部门提出,报省以上人民政府风险决策,并由人民政府向社会的。

成功预报的前提和基础,必须具备相当的监测能力。目前,我国已经建成包括测震、形变、电磁、流体4大学科,共有20余种观测手段的地震监测台网,基本覆盖了我国主要地区。目前,首都圈地区可以监测1~1.5级以上地震,速报时间是5~10分钟;省会城市和东部地区可以监测1.5~2级以上地震,速报时间是10~15分钟;其他地区可以监测4级以上地震,速报时间是20~25分钟。

台网监测仪器大都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其中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宽频带数字化地震仪的研制和生产,获得了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些仪器目前已出口到澳大利亚、日本以及中亚、东盟、南美的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印度洋地震海啸后,我们向印尼援助了地震监测技术和设备,建立了地震观测台网。这次巴基斯坦地震后,应巴方请求,我们将向其提供地震监测技术援助。

地震监测台网除服务于地震预报外,还有其他广泛的应用。

一是监视地下核爆炸事件。核爆炸产生的地下震动同地震波一样,都能被地震台网监测到,我们可以通过地震台网监视地下核爆炸试验,准确确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当量。这在国防安全和整体外交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是用于爆炸监测。2000年8月,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潜艇沉入巴伦支海,原因不明,俄罗斯当局将这一事件归罪于一艘不明身份的外国潜艇的碰撞。但挪威波罗的海地震台站的记录说明,这场悲剧是艇上鱼雷的系列爆炸引起的。再如,1999年4月15日,韩国货机在上海坠毁爆炸,上海地震台网确定飞机是在坠毁后发生的爆炸,这在后来对飞机黑匣子和一些目击者的调查中,得到了证实。再如,对“911”事件,离它34公里的美国拉蒙特地震台清晰记录到了两次撞击事件和两次坍塌事件。同时,地震台网还可以对矿山坍塌、煤矿瓦斯爆炸等进行监测,以便事件发生后快速判定事件性质和作出反应。

三是监视重大工程的地震安全。比如三峡地震台网,在2003年6月三峡水库蓄水至135米后,库区发生158次小地震,频度增高近10倍。水库诱发地震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蓄水后,库盆荷载增大,引起区域应力场变化;二是水压增大后,水渗入库区构造裂隙中,孔隙压发生变化。

此外,地震监测台网的重力、地磁和GPS观测数据,还可应用于导弹精确制导等等。

虽然我国地震监测台网已经具有一定的监测能力,但是对地壳深部的探测,依然处于“入地无门”的状态,对地球内部的情况和地震发生规律的认知还十分有限。至今为止,人类花费巨资挖掘的几口超深钻井深度不过十几公里,这与地球6400公里的半径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如果将地球比作一个鸡蛋,则这些钻井连蛋壳都还没有穿透。

受此限制,地震预报水平还将长期处于探索和经验积累阶段。我们目前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对某些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短期和临震预报。但是,大多数地震还不能预报出来,地震预报仍然是国际性的科学难题。

(二)做好震灾预防工作

搞好震灾预防,通俗地说就是要“把地上搞结实、把地下搞清楚”。

“把地上搞结实”就是采取设防措施,提高建设工程的抗震能力。国内外许多震例表明,设防不设防、设防到位不到位,效果截然不同。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造成6000多人死亡,10万多栋建筑物遭破坏,是日本自1923年关东大地震以来人员伤亡最惨重的一次地震。在倒塌的房屋中,90%左右是20世纪50~70年代建造的,未进行抗震设防,或者抗震设防标准不够;而1981年以后按新规范设计的房屋,大多数经受住了地震的考验。2003年美国加州6.5级地震,震中离加州中部海滨城市,圣西米恩市11公里,但仅造成3人死亡,而且这3人还是被一个没有采取抗震措施的古钟楼倒塌砸死的;2004年日本新7级地震,虽然是城市直下型,但只造成800余栋房屋倒塌,死亡14人,创下同级别、同类型地震死亡的最低纪录。成功的例子,与美国、日本经济实力雄厚,设防标准较高密不可分。而我国唐山地震造成巨大灾难,除了震级大外,城市不设防是重要原因。震前,唐山市居民住宅、企业厂房、工业设施和其他建筑物,很少采取抗震设防措施。

唐山大地震之后,痛定思痛,我国开始全面重视建筑物的抗震设防问题。

对于量大面广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主要是根据全国地震区划图来进行抗震设防。目前,我国正在使用的是第四代地震区划图,也就是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区划图的要求是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抗震设防的最低标准,是综合考虑地震环境,特别是国家经济实力等因素所确定的,是500年一遇的风险设防。也就是说,突破设防标准,遭受破坏的可能性虽然很小,但还是存在的。所以,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可以适当提高设防标准,把房子盖得更加结实、牢固。

对于重大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以及核电站和核设施工程,就不能按上面说的区划图的要求进行抗震设防,而必须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广东新丰江水库建设前未做地震安全性评价,水库大坝只是按照当时的地震烈度区划图要求的Ⅵ度标准设防。蓄水后诱发一系列小地震并造成坝体轻微破坏。后来,通过地震安全性评价,确定对坝体按Ⅷ度进行抗震加固。加固后不久,距大坝1公里处发生6.1级地震(水库诱发地震的最高震级就是6级多),震中烈度为Ⅷ度,但大坝没有受到破坏,安然无恙,避免了可能发生的灾难。现在《地震监测条例》已经明确要求大型水库建设要建立地震监测台网,跟踪水库诱发地震。三峡工程、大亚湾核电站、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近千项重大工程,都开展了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并按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了抗震设计和施工。特别是青藏铁路,由于开展了十分充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为铁路选线和勘察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发生8.1级大地震,破裂长度达426公里,破裂带宽度达数百米。在昆仑山口北与在建青藏铁路线相交,地表位错量约4米,但在建铁路路基损害不大、隧道基本完好。这是因为事先所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准确地给出了断层可能发生错动的规模,而设计施工就是按照这个结果所做的。

“把地下搞清楚”就是要查明地下地质结构,包括地基情况、活断层分布等,这是设防的基础工作。国内外因为“地下没搞清楚”,而在地震中产生巨大伤亡和损失的例子很多。1964年6月16日,日本新市北50公里的粟岛发生7.5级地震,造成新市6万栋房屋毁坏,在这些房屋中有2/3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发生倾斜和下沉,而建筑物本身却完好无损。其原因就是地震造成地基沙土液化所致。新市在城市建筑中考虑了建筑物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也就是“地上搞结实”了,但忽略了松软地基问题,“地下没搞清楚”,造成了严重后果。1985年9月19日,墨西哥海岸连续发生8.1和7.5级大地震,地震波约两分钟后到达距震中400km的墨西哥城,市中心35%的建筑物遭受严重破坏,造成8000多人死亡。令人惊讶的是,距离震中更近的几个地区所遭受的损失,却远远小于墨西哥城,地震何以“舍近求远”?这是因为墨西哥城是建在松软的地基上,它产生的振动强度是坚硬地表振动幅度的10倍。我国新疆乌恰县旧城,也是多次遭受地震袭击,震后,屡毁屡建,直到1985年再次遭受7.4级地震重创,这时人们才开始认真反思。通过地震安全性评价,发现乌恰旧城是建在松软的古河床上。“地下搞清楚”了,将县城迁至距原址5公里外、地基较稳定的地带重建,在1996年6.4级地震时,乌恰新城安然无恙。

在“地下搞清楚”中,还有一类问题也是我们很关注的,就是查明地下活断层的分布。1999年台湾集集发生7.6级地震,这次地震,造成建筑物严重破坏。特别是断层沿线,破坏极为严重,凡是位于活断层上的建筑物和道路、水渠、桥梁等,全部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而避开活断层的建筑物,破坏程度就明显轻得多。美国阿拉斯加输油管线,在铺设前查明了活断层的分布情况。在管道穿越断层的位置,安装了“以柔克刚”的管道滑轮设施。2002年11月3日阿拉斯加发生7.9级地震,地震断层在和管道交汇点处错动了6米,管道安然无恙,没有受到地震的影响。

我们国家正处于大规模建设时期,而很多城市地下都存在活断层。因此,科学规划城市建设、保证城市安全、抗御地震灾害,首先要探明城市地下活动断层的分布及其危害情况。目前,中央和地方财政已投资数亿元,在北京、上海、天津、福州等几十个大中城市开展了这项工作。

(三)做好地震应急救援工作

唐山地震时,被压埋人数达57万人,动用了近10万官兵,但由于救援手段相当原始,基本上是手扒镐刨(调用大型机械主要在清理阶段),这在当时以平房居多的唐山,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总体效果并不理想。如今,城市地震救援中,将要面对的是钢筋混凝土废墟,灾后破坏情况愈发复杂,简单传统工具的作用受到了很大限制。

2001年1月26日印度古吉拉特邦7.8级地震,造成16000余人死亡。当时各国相继派出救援队赶往灾区。作为印度的重要邻邦,我们按惯例,想派出工作组,提供地震科学考察方面的帮助,结果被印方婉言谢绝。印方的理由是,灾区更需要救援队伍,而当时中国国际救援队尚未组建。当时我们深感,中国作为在国际人道主义事务中负责任大国,迫切需要组建这么一支队伍。

200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组建了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中国国际救援队),总理亲自为救援队授旗。救援队配备了现代化的生命探测、破拆、医疗救护等装备。国家救援队组建后很快具备了国内外救援能力,先后参与了国内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地震、2003年12月1日新疆昭苏地震,以及国外2003年5月22日阿尔及利亚地震、2003年12月26日伊朗巴姆地震、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地震海啸、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地震等紧急救援行动。每次救援都出动迅速、行动有力,取得实效。如第一次出征阿尔及利亚地震救援,就成功地搜索出一名12岁的幸存儿童,在38支国际救援队中,我救援队是成功救出幸存者的两支队伍之一。在世纪灾难的印度洋海啸救援中,救援队共医治万余名伤员。在巴基斯坦地震救援中,我国际救援队第一个到达重灾区,并成功地营救出3名幸存者,先后救治了近3千名伤员。

目前,除国家地震救援队外,又有天津、辽宁、四川、云南、甘肃、新疆、宁夏、重庆、山东、山西、黑龙江、海南等12个省(区市),在公安消防、武警部队和工程部队等力量的基础上,相继组建了地震救援队。部分地市也开始成立救援队。北京、河北、山西等地还建立了救援志愿者队伍。

在实施地震救援的基础上,救援队开始发挥“一队多用”的作用。比如,今年4月2日青海门源雪崩救援。再如,今年8月12日成都建筑物垮塌救援中,四川地震救援队先进的探生和营救设备,成功营救出10名伤员。

前面讲的是救援工作,但救援工作毕竟是事后处置。如何做到有备,做在事前,更为重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预案的制定及组织实施。应该说,我国地震应急预案起步较早,从1988年起,部分地震重点危险区就制定了地震应急预案。在非典之后,国家在梳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地震应急预案是仅有的两个预案之一(另一个是航空反劫机预案)。目前,从国家到省、市、县都编制了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分级、分部门的预案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一些重点地区的预案工作,还延伸到企业、乡镇、社区,乃至家庭。

城市应急救援中,还要充分考虑灾民疏散与安置问题。1923年关东地震中,很多人因躲到缺乏安全措施保障的被服场内,近4万人被活活烧死。1995年阪神地震后6天,设立的避难场所达1153处,避难人数超过31万。现在,日本各大城市均规划建设了地震避难场所,并设立了多种标志牌。2000年,日本又制定了全国统一的防震减灾标志牌。

现在,许多地方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如北京已建立20多处应急避难场所。天津、上海、南京、西安、泉州等地也正在启动或开展这项工作。

(四)做好防震减灾宣传教育

印尼地震海啸中,英国的一名10岁小女孩,在泰国普吉岛游玩时,突然发现海水迅速退去,想到这是两周前在课堂上学到的海啸来临的先兆,便告诉父母和其他游客,使一百余名游客在海啸来临前及时撤离,避免了悲剧发生。

在我国,也有类似的例子。如1994年,台湾海峡发生7.3级地震,福建漳州一些学校,由于平时重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学生具备基本的地震知识,地震时没有发生慌乱,也没有造成什么损失。而在距离震中更远的广东汕头,由于学生缺乏防震减灾常识,在地震发生时惊慌失措,很多学生拥挤踩踏,甚至跳楼,造成数百人受伤,还死亡3人。

再如1984年,长江口以东海域发生6.2级地震,上海强烈有感,近百人跳楼。而1996年11月9日,原地再次发生6.1级地震,虽然也有强烈震感,但由于群众防震减灾意识的提高,没有产生恐慌,社会生产和工作秩序没有受到影响。

日本为纪念关东大地震,将9月1日定为“全国防灾纪念日”。每年9月1日前后的一周内,全国各地都要举行防灾演练和培训、展览等多种活动,提高全民防灾意识和普及防灾教育。

以上事例清楚表明,通过宣传教育,提高民众意识,掌握地震基本知识和技能,对正确应对地震突发事件,具有非同一般的效果。但目前我国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还十分薄弱。

未来中国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构想

基于我国地震灾害的状况,为使防震减灾工作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国家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防震减灾工作,作了全面规划,提出了未来15年的发展构想。在这里作一简要介绍。

正在编制的国家防震减灾规划,提出了防震减灾的奋斗目标,就是到2020年全国基本上达到抗御6级地震的能力,其中东部发达地区要率先实现这个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将着力开展下面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把大城市和城市群作为防震减灾的重中之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和社会财富向城市集中,灾害的易损性越发突出。一旦遭受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袭击,其影响和损失将十分严重。联合国有关机构的研究表明,如果不采取必要的防震减灾措施,城市的地震风险将以城市人口增加速度的3倍增加。按2004年的统计数字,京津环渤海地区仅北京停产1天就将损失12亿元,珠三角停产1天损失34亿元,长三角停产1天损失73亿元。因此,大城市的潜在地震灾害风险在迅速增加。可以说,防震减灾工作中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高风险的城市”。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已进入了“加速阶段”,据中科院有关报告资料,到202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从目前的43%发展到57%,城市总人口将从目前的5.02亿达到8.28亿,也就是将有3亿农村人口要进入城市,每年竣工建筑面积15亿平方米,相当于我国将用15年的时间再建50个现有规模的深圳市。到2020年,京津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将以3%的国土面积,承载近50%的人口,创造65%的GDP和90%的进出口值。三大城市群的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根基和重中之重。

为此,今后将把大城市和城市群作为防震减灾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重点监测,周密设防。力争用比较短的时间,使全国大中城市和城市群防震减灾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是开展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我国9亿农民中,有2/3以上居住在具有潜在地震危险的区域。由于受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农村民房基本没有纳入规范的建设管理,大多数房屋未经正规设计、正规施工,农民住房抗震能力非常差,即便是一些较为富裕的农民,也只是更多地注重房屋的装饰,很少有人考虑采取抗震设防措施。因此,我国广大农村基本不设防,一次5级多地震,往往就造成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甚至一些4级多的地震,也能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1997年9月26日,广东三水市发生4.4级地震,直接经济损失高达7000万元。三水4.4级地震,虽然震源浅,但农村房屋建设不搞抗震设防,抗震能力差,是导致房屋破坏损失较大的主要原因。2004年8月10日,云南昭通发生5.6级地震,地震造成4人死亡,近600人受伤,6000多间房屋倒塌,2万户房屋严重受损,近3万户急需修复和救助。白泥沟村,是一个公路沿线的村庄,村民经济状况普遍较好,外墙装饰白瓷砖的两层小洋楼比比皆是。但就是这些漂亮的小洋楼,也未能在地震中幸免,撕裂的房屋让人触目惊心,同时也为这些房屋没有采取抗震措施而感到惋惜,没有构造柱,更没有抗震柱。如果把外装修所花的钱用来强化柱子,绝不会损失如此惨重。2005年10月27日,广西百色平果县发生4.4级地震,竟造成1人死亡,也是农民住房不设防、抗震性能很差的结果。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5.7级地震造成13人死亡,导致坍塌或受损的房屋共有14万间,灾区不断因受灾而离开住所的灾民数量,据不完全统计为40万人。

对于这种情况,各地区逐渐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许多地方已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农村不设防的局面。新疆自治区党委政府在2003年巴楚~伽师地震后,开始启动“城乡抗震安居工程”,预计用5年的时间,对地震多发区的民房进行改造和建设。在今年2月15日,新疆乌什6.2级地震中,新建的10万平方米安居房无一间遭到破坏。国务院明年将召开现场会,把新疆、河南等地试点的经验,在全国其他地区进行推广。

三是试点并推广地震紧急处置技术,减轻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可能遭受的地震灾害损失。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是现代城市的命脉,在发挥城市功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如水、电、气、交通、通信等,以上任何一项工程遭到破坏,城市都将陷于瘫痪。城市在地震中表现的脆弱性,主要是指这些工程的脆弱性。这种脆弱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生命线工程自身容易遭受破坏,另一方面生命线工程容易引发火灾、水灾等严重次生灾害。

日本新干线在去年10月遭受新7级地震袭击时虽轻度脱轨,但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这主要归结于新干线轨道所设的地震仪,能在检测到地震的第一时间启动紧急自动处置系统,停止送电,将地震造成的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借鉴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十一五”期间国家在进一步加强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严格执行设防标准的基础上,积极研究、开发地震紧急自动处置技术,选择城市轨道交通与燃气系统、高速铁路等,建设地震紧急处置示范工程,并尽快加以推广,为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的地震安全提供保障。

四是建设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保持地震预报世界领先。我国地震预报水平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地震预报能力仍然很低。“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在首都圈、川滇等地区建立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建设立体地震观测网络(包括空间对地、海洋、深井等),建立面向国内外专家的开放、流动的机制,力争通过多手段、多学科的努力,进一步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

五是实施强震应急响应与联动工程。目前,制约地震应急工作的主要瓶颈,一是灾情获取能力薄弱,二是应急救援技术保障缺乏,三是相关部门之间联动协调能力薄弱。提高这三方面能力,是全面提升我国地震应急救援能力的重要途径。

当前,国家应急体系已初步形成,正在强化各级政府对应急事件的综合管理,搭建以各级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为前台、各类应急指挥机构为后台的联动协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新架构,为适应这一重大变化,地震应急必须走向联动协同,各级地震应急指挥机构要与同级政府公共应急平台建立衔接和协调关系,并实现多部门之间的协同应对。今后,国家将开展强震灾情应急监控系统建设、地震灾害应急联动协同系统建设、地震紧急救援技术系统建设,解决地震灾害应急灾情获取、指挥动员等瓶颈问题,实现多部门协同联动的国家公共应急新格局。

海洋灾害应急预案篇6

当今世界,各种危机频繁发生,如2004年印度洋地震海啸、2005年美国“卡特里娜”飓风、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等。灾难给人类带来了巨大损失,究其原因,人们防灾知识缺乏、抵抗风险和危机的应急能力严重不足是其中之一。这种现象在我国尤为如此。

2008年春节前夕,南方突现“冻雨”灾害,灾区路面结冰,交通严重受阻。归家心切的人们丝毫不顾这种特殊情况,仍涌往车站,结果造成大量人员、车辆滞留车站和高速公路、整个国家“生命线工程”被阻断等严重后果;而2005年美国东北部暴雪时,尽管雪灾造成15万户停电,由于人们懂得应对恶劣天气过程中不能单纯被动地等待救援,于是早就做好准备,家中储藏了防寒物资,并管教家人不要随便外出,所以并未对人们生活造成很大影响。诸如此类的实例,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反思我国公共安全教育的实际效果。

教育部2005年的《幼儿园、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管理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资源普遍缺乏,时间不足、预防演习少。近六成的教师报告每学期对学生开展主题安全教育的时间累计在10课时以下,不到四成的教师及五成五左右的学生报告学校从未开展过预防灾害的演习活动。①

近几年,国家针对我国公共安全教育缺乏现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定,如2006年以来,先后颁布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等文件,对做好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②浙江、湖北、北京等省市也相继为市民免费发放了《公众防灾应急手册》。这些行动,在普及应急常识方面有一定成效。但综观我国的公共安全教育格局,我们仅仅是利用传统、正规的教育系统如中小学教育、发行书籍等方式,而对于在宣传知识、引导公众方面有先天优势的大众传媒,却没有很好地加以利用。

普及公共安全教育是媒体应有之责

一个大众社会,仅仅依赖正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设法超越一定的范围而有所发展,方能达到普及教育的目标。③在此意义上,大众传媒尤其是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站等,由于其信息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在普及公共安全教育方面有着其他渠道所没有的天然优势。而教育社会成员,传播新闻信息和知识,传递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其实一直是以“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为终极价值的大众传媒的应有之义。

2006年1月8日,国务院授权新华社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提出:“宣传、教育、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有关部门要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007年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29条规定:“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其中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即为公共安全知识。

西方国家较早认识到了新闻媒体在普及防灾预警知识和科普知识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在传播学研究中诞生了一个新的领域:防灾科普传播。如英国经常在电台、电视台播放应对紧急事故的常识,并印成手册,寄送到每个家庭。在西方国家,普及防灾科普知识已成为新闻媒体的一项经常性的、重要的工作。④

近来,我国新闻媒体也意识到了自己在普及公共安全知识中的重要作用,而且已付诸实践。如从2008年始每年9月1日,央视经济频道晚间节目播出《入学第一课》,针对幼儿园、中小学生进行声像兼具的公共安全知识普及教育; 2010年1月8日由天津市应急办和天津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联合开办的《应急之声》广播节目开播,在每月的8日、18日、28日播出,每期播出1个小时。节目内容主要包括普及应急知识、传授自救互救常识、解读应急预案、介绍应急法规、分析典型案例、聘请专家讲座以及市民关心的有关热点、民生问题。⑤

促进公共安全教育的有效开展,传媒应当积极作为。

媒体如何开展公共安全教育

1.解读政策,引起注意,强化公众危机意识

当前,在国家日益重视安全教育的大背景下,传媒应及时跟进,组织或制作相关节目,向公众解读国家应急法律、法规和各种危机应急政策,或以实例现身说法,通过大范围的信息传递,在不引起公众恐慌的前提下,提升公众对危机应急常识的关注度,强化公众危机意识。

2.专家介绍、权威解读,丰富公众应急常识

日本非常注意加强防灾报道,他们把预防和应对危机看得同等重要。为应对东海大地震,日本媒体除了对每年9月1日防灾日的防灾演习进行报道外,平时还经常在电视上邀请相关权威人士讲解大地震来临时如何避难,东京有哪些避难地点,避难路线怎样,以及地震发生后在交通中断情况下,为防止余震走哪些路线最安全。⑥日本媒体的防灾减灾报道起到了很好的防灾效果,所以日本虽然经常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却很少有造成重大伤亡的记录。

2005年印度洋地震海啸之后,美国主要媒体如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都很快推出有关地震海啸科学知识的报道;国内网络媒体如新浪也邀请地震、海洋领域的专家通过网络回答网民提出的问题。⑦无疑,媒体(信息范围广、影响大)、权威专家(权威性)、公众等的多方互动,可以迅速激发公众对此事件的关注,增强其参与的热情;同时,权威专家的介入以及现身说法,也正是普及科学知识、公共安全常识的好时候,而这些应急常识的普及无疑能够对今后的防灾减灾发挥积极作用。

3.推动应急演练,塑造危机状态下的理性公众

常识的掌握是必要的,而实际行动的应急演练更为重要。对于传媒而言,不管是纸质媒体还是电子媒体,都可以运用新闻、评论、电视剧、电影等多种文体、形式,通过细致情节的描述和分析,推动应急演练。当然,不同类型的媒体可以取长补短,采用不同的宣传策略。

纸质媒体,可以利用图片、漫画、文字新闻、文字故事等来传播应急常识和演练举措,尤其是图片类新闻报道,更能利用人们的“视觉”达到普及目的。电子类媒体,更可以集文字、图画、声音、现场于一身,运用多种表现手段来进行传播。尤其是电影、电视剧等易于为受众接受的形式,更有利于传播和扩散应急常识,传播和扩散危机意识,使整个社会的抗灾水平得以提高。⑧

注释:

①新京报社论:《公共安全教育是最好的灾害救援》,2005年11月28日

②新华社:《公共安全教育将被纳入各地中小学校长考核指标》,《青年教师》,2007年第3期

③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6页

④赵志立:《危机传播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4页

⑤《天津市〈应急之声〉广播节目开播》,《中国应急管理》,2010年第1期

⑥何德功、刘浩远:《日本媒体怎样报道自然灾害》,《中国记者》,2010年第10期

⑦胡永生:《印度洋地震海啸的科学问题》,《技术・产业》,2006年第1期

⑧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133页

海洋灾害应急预案篇7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海洋科学 海洋灾害 迪杰斯特拉算法 最短路径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空间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计算机图形学理论的日渐完善,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也日趋成熟,并且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它处理、管理的对象是多种地理空间实体数据及其关系,包括空间定位数据、图形数据、遥感图像数据、属性数据等,用于分析和处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分布的各种现象和过程,解决复杂的规划、决策和管理问题。

海洋科学则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与开发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它的研究对象是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包括海水,溶解和悬浮于海水中的物质,生活于海洋中的生物,海底沉积和海底岩石圈,以及海面上的大气边界层和河口海岸带。因此海洋科学是地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科学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其主要内容包括对于海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过程的基础研究,和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海上军事活动等的应用研究。由于海洋本身的整体性、海洋中各种自然过程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和主要研究方法、手段的共同性而统一起来,使海洋科学成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

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被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尤其是“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使其核心技术GIS更为各国政府所关注。目前以管理空间数据见长的GIS已经在全球变化与监测、军事、资源管理、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环境研究、农作物估产、灾害预测、交通管理、矿产资源评价、文物保护、湿地制图,以及政府部门等许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GIS正处于急剧发展和变化之中,研究和总结GIS技术发展,对进一步开展GIS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GIS技术在我国愈发得到重视,由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及海洋资源和环境管理的需求,其应用从传统的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测绘、环境保护、电力、电信、减灾防灾等陆地领域,逐步渗透到海洋资源与管理、矿产资源调查等方面。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和维护海洋权益已引起世界各沿海国家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数字海洋”是“数字地球”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为GIS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是GIS发挥优势、施展才华的地方。将GIS技术引进海洋领域,使海洋信息数据的建库和管理向科学化、可视化、便捷化方向发展,实现海洋信息数据的自动化成图和成果资料的网络、共享,符合未来“数字地球”、“数字海洋”的发展趋势。

同时GIS在海洋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系统中有很大的作用。

第一,提供空间数据和相关属性数据的快速存取和管理功能。自然灾害管理系统需要快速处理大量空间、属性数据,GIS提供高速的空间、属性数据一体化处理和管理能力,能满足污染数据查询、更新、统计、模拟分析和预测评价的需要。

第二,提供分层的可视化的显示功能。可直观地将灾害属性信息以图形方式显示在屏幕上。

第三,提供空间和属性数据间的互动查询。GIS的互动双向查询功能可方便地找到灾害源的相关信息。

第四,提供空间、属性数据一体化的统计分析功能。

第五,缓冲区分析(范围、距离等)。

第六,除上述基本功能外,GIS还可与灾害分析预测模型相结合,生成有效的决策支持信息,如GIS与灾害扩散模拟模型、元胞自动机模型、专家知识系统等相结合,可构筑功能更强、更先进的快速应急管理系统。

要充分发挥GIS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系统中的作用,就要重点考虑以下问题:第一要建立一个空间数据库,并把空间数据库与相应的环境数据库、监测数据库等连接起来。第二,灾害处置需要操作大量数据、应用多种分析方法,因此需要开发一套完善的、智能化的数据处理分析方法。第三,建立一套灾害模拟分析评价模型,才能适应灾害应急的需要。第四,GIS系统与灾害分析模型的联结,以及整个系统的集成,避免中间数据交换,提高系统运行的速度,增强系统的分析能力。系统建设要求将以空间位置信息、特征信息,以及灾害种类、扩散范围、地理信息等搜集、整理,建立完整的数据库,通过灾害应急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再经过系统地分析和处理,提出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下面来讲述迪杰斯特拉算法在灾害决策系统中的一个应用。

遇到紧急灾害发生时,受灾人们要被紧急疏散到事先选定的安置点。而撤退路径是灾害决策系统研究的问题之一。可靠安置点的选择是根据地理位置、安全系数和经济状况等因素确定。如何从众多的安置点中,选定一个或多个作为核心安置点,重点进行灾前建设,灾后配给救援人员和救灾物资,高效地在安置点间进行紧急物资和医疗资源的调配,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核心安置点应满足的条件之一是到达其余最远安置点最近,即所需时间最短。将该问题转化为在各个安置点中选取到达最远安置点路径最短的问题。最短路径是图论中的经典问题,该问题分成2种:单源最短路径问题和所有顶点间最短路径问题。前者是基础,此类问题的求解方法有动态规划法,启发式算法,A*算法,迪杰斯特拉,Bellman-算法等,其中,迪杰斯特拉算法最为经典,它的时间复杂度是0(n2),n是图中的点数,在此算法基础上,相继有很多的改进及应用。

设有向图G=(V,E),V是点的集合,E是边的集合。每条边有一个非负的权值,即对每条边(u,v)∈E,有w(u,v)≥0。设s为起始点,D[i]为s到i的最短距离。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从选定的源点s出发,按照路径长度非递减的顺序逐一计算到其余各点(V-s)最短路径d,其中i∈{v-s}。

算法具体描述如下:

①将图G(V,E)中的V分为S和T。S是从源点s出发已求得最短路径的点的集合;T是尚未确定最短路径的点的集合,即T=V-S。因此,最初时S={s},T=V-{s};用w〈i,j〉表示点i至点j之间的权值

D[i]=w(s,i),〈s,i〉∈E∞,〈s,i〉?埸E

②选择V∈{V-s},使得D[j]=Min{D[i]},V就是图中从V出发的最短路径的终点。更新S=S∪{V};

③修改从V出发到集合V-S上任一顶点Vk可达的最短路径长度。具体方法是:

如果D[j]+edges[j][k]

④如果S=V,由此求得从Vs到图上其余各顶点的最短路径,结束;否则跳转至②。

迪杰斯特拉算法的改进:

以上迪杰斯特拉算法解决的是单源最短路径问题,可依次选定各个安置点作为源点,求出该安置点到其余点的最短路径。现对该算法上进行改进,以解决从候选安置点中选取核心安置点的问题。改进的算法如下。

①将安置点和点间的路径,抽象为有向图G(V,E),V表示各安置点,n表示安置点数,E表示安置点间的连接,每个连接有权值,该权值可以是安置点间的距离、拥堵情况等;

②依次选取图G(V,E)各点作为源点,使用Dijkstra算法计算该点s(s∈V)到其余点I(i∈V,且i≠s)的最短路径,用D表示,得到n-1个最短路径值,构建得到表格中的一行。将图中所有点作为源点,可得到n行最短路径。

③在步骤②中每行最短路径中找出最大的最短路径值D(s∈V且i∈V),作为步骤①表格中新的一列,该列用D表示(s∈V)。可知,从源点s到达安置点i最远;将每行的最短路径值求和,即T=S(i∈V,且i≠s);

④在D列中,找出最小值D,该值表示以i作为源点,出发到达最远安置点j速度最快;如果在第n列中,最小值D有多个相等,就从T列找出最小值,表示从安置点i出发到达最远安置点最近,且到达其余各安置点的路径之和最小,即到达其余安置点总耗时最少,故将安置点i选做核心安置点;

⑤根据求得的核心安置点s、到达其余安置点的最短路径D,可找出次核心安置点,依次类推。

如图1,有4个候选安置点,分别用点A,B,C和D表示。安置点之间有道路连接,根据道路是单向或双向用有向边连接,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取消或设定单向限制;有向边上的权值可以表示两个安置点之间的距离、路况等,对于双向通行的道路可能由于方向的不同,引发道路的拥堵情况不同,因此两个安置点间的有向边权值不同,如A和B之间的两条有向边。

图1 各个安置点及位权关系

根据改进的迪杰斯特拉算法,分析计算如下。

(1)使用基本的迪杰斯特拉算法,对各点作为源点计算其到其余点的最短路径及其长度,结果如表1。

表1 各安置点到达其余安置点的最短路径

(2)将(1)中各安置点到其余点的最短路径长度,最短路径长度中的最大值和从该点出发到其余各点的最短路径长度求和,汇总得到表2。

表2 各安置点到其余点的最短路径情况表

(3)由表2可知,从安置点A出发到达最远安置点最快,选取安置点A作为核心安置点,最有利于灾害发生后在各安置点进行救援物资、医疗救护人员及设备等的调配。

若表2中,DS列最小值有2个以上,可从TS选取最小值。从而确定核心安置点。

(4)核心安置点A选定后,根据表2,进一步分析确定第二核心安置点。

在本问题中,选定A作为核心安置点,到达安置点B的最短路径是ACDB;到达安置点C的最短路径是AC;到达安置点D的最短路径是ACD;所以,选取安置点C作为次核心安置点。同理,依次选取第3核心安置点D和第4核心安置点。

将安置点A,B,C,D及点间的权值作为改进的迪杰斯特拉算法的输入。如图2中,黑色突出显示的安置点A即选定的核心安置点,黑色突出显示的有向路径ACDB,即从核心安置点到达其余安置点的最短路径。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可以得到到达最远安置点最快的最短路径选择。

图2 算法仿真图

通过改进最短路径求解问题中的迪杰斯特拉算法,对灾害决策系统中核心安置点选择及建设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核心安置点的选定,有利于救灾过程中物资的调配和安置点规模的合理安排,对救灾工作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安置点间边的权值的确定及提高大规模情况下安置点的选择问题,可作为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汤国安,赵牡丹编著.地理信息系统.科学出版社.

[2]冯士筰,等主编.海洋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C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海洋灾害应急预案篇8

1.1编制目的

明确各级政府、各部门处置渔船渔排防抗台风的职责和工作程序,建立防台抗台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应急响应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证防台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1.2形势分析

1.2.1海上群众转移任务重.目前,我区网箱养殖已发展到2.42万箱,分布在埭头石城、后青、告杯和南日的娘屿、西罗盘岛、官沃、浮屿等12个海区。辖区拥有大小渔船5348艘,分布在沿岸92处大小渔港、沃口和码头(详见附表)。平时海上生产的渔民群众超过3万人。做好台风期间海上人员的安全转移工作,历来是我区防台风工作的重点。在这种情况下,提前部署尤为重要。

1.2.2群众防台意识差.一些养殖户对台风危害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在渔排或船上还是安全的并能更好地保证财产安全。主要表现在:一是台风期间擅自上船和返回渔排加固、察看渔船和渔排,这是极其危险的;二是是台风刚一过便急于返回渔排或上船察看,但台风的影响并未结束,往往有可能“回南”,重新带来狂风暴雨,将产生不可想象的后果;三是在台风未结束期间,轮渡尚未正常营运,群众利用渔船违章载客载货,这主要在往返告杯、黄瓜、赤山、罗盘、小日、鳌屿岛以及南日岛的过渡码头(详见附表)。因此在进行安全转移和值守巡查时,部分群众往往躲藏起来或避开检查。事后求救时,正值风大浪急,救援船只根本无法靠近,且无法保障自身安全。

1.2.3其它客观因素.海上渔排比较集中,财产也相对集中,部分养殖户担心人转移后,网箱里的养殖物会被偷窃或被台风损坏。因此固执地留在渔排上,给安全转移工作增加了困难。

1.3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市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市区防洪防台风应急预案》等。

1.4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实行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1.5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台风期间全区渔船、渔排及生产人员安全突发事件的预防及应急处置工作。

2、组织机构与职责任务

2.1组织机构

各级政府要把海上渔船渔排防台风工作,纳入本级政府防汛防台工作之中,区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以下简称“区指挥部”),负责领导全区海上渔船渔排防台风工作,宣布启动、终止本应急预案,下达渔船渔排人员撤离命令,组织各部门和各乡镇实施海上渔船渔排防台风工作应急预案,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各乡镇人民政府设立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在上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海上渔船渔排防台风工作;区海洋与渔业局作为海上渔船渔排防台风工作日常办事机构,负责海上渔船渔排防台风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并向区指挥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工作;其他有关部门根据职责设立本部门的防台风应急机构。

2.2主要单位职责

2.2.1区海洋与渔业局:贯彻执行区指挥部和上级主管部门指令,对全区海上渔船渔排的防台抢险救灾工作进行督促检查、业务指导和指挥协调。

⑴及时传达区指挥部和上级渔业部门的防台指示和要求,配合当地政府开展渔业防台风知识宣传,做好防台的各项准备工作。

⑵监督、指导相关乡镇做好海上渔船回港避风或就近进港避风并做好加固,以及渔排人员上岸工作,掌握最新情况,及时统计上报区指挥部和上级主管部门。

⑶指导督促网箱养殖户采取加固养殖设施,下沉网箱,提前收获部分养殖产品等多种措施以防御台风暴雨袭击,协助乡镇组织指导养殖人员从险情地带撤离。

⑷建立和完善海上安全应急指挥中心,及时转发灾害性海洋环境和天气预报,确保渔业海上安全突发事件信息传递的及时、准确和畅通,遇有渔业船舶险情或养殖人员撤离困难,在当地政府统一指挥下,迅速组织抢险船只或抢险队伍协助抢险救助。

⑸汇总统计上报全区渔业受灾情况,负责提出渔业受灾救助政策、措施的建议,帮助灾区组织渔业生产自救和灾后恢复生产。

2.2.2各乡镇人民政府:建立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海洋与渔业防台工作责任制,对本辖区的海上渔船渔排防台工作负责。

⑴要立足防御台风袭击,做到早计划、早部署,编制本乡镇海上渔船渔排防台风工作预案,落实包村、包片、包点(渔港、码头、沃口、网箱养殖区)挂钩责任制。

⑵根据台风动向及影响情况,通知本乡镇渔船及时回港或就近避风,指挥渔船安全锚泊,检查锚地及避风港渔船的值班制度落实情况和安全状况,并指定船舶承担应急抢险救灾工作。

⑶及时掌握本辖区渔船避风、渔排养殖人员转移的防台落实情况,并向区指挥部和区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汇报。

⑷强化值守巡查。渔船进港、渔排人员上岸后,应根据渔港、码头、沃口、网箱养殖区分布的情况,强化陆上值守,实行24小时巡查,严防台风警报解除前渔船擅自出港、渔排人员返流和渔船违章载客载货。

⑸如遇灾情,及时掌握情况,研究对策,安排抢险救灾工作,尽量减少灾害损失。

⑹保持通讯畅通,按照要求及时上传下达防台工作有关信息。

2.2.3区公安边防部门

⑴派出人员配合指挥渔船进港避风停泊,协助当地政府转移海上渔排、渔船人员,必要时采取相应应急措施,确保渔船停泊有序、安全避风以及人员安全上岸;并组织人员配合当地政府做好渔港、码头、沃口、网箱养殖区的陆上值守巡查,严防台风警报解除前渔船擅自出港、渔排人员返流和渔船违章载客载货。

⑵妥善处置因防洪防台风引发的,

2.2.4海事部门

⑴配合乡镇政府和相关部门落实渔船、渔港、码头防台风预案和抢险工作。

⑵防台风期间,当船舶、海上设施遇险时,组织海上搜寻救助工作。

2.2.5区电信部门:负责使用电信网络的渔船安全应急通讯终端的通讯畅通,优先传递防台通讯信息,确保网箱养殖区的远程视频监控视讯传递的通讯畅通。

2.2.6渔业村:应积极引导、教育渔业从业人员自觉遵守港航规章和防台预案,服从所在乡镇和区渔业、公安、边防等部门的管理和指挥。

⑴随时掌握所属渔船动态,对本辖区渔船、渔排的生产安全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⑵及时收听气象预报,密切注意台风动向,及时部署落实防台措施。

⑶要详细编制海上渔船渔排防台风的工作预案,详细编制渔排养殖和渔船人员撤离路线图,建立包组、包排、包船人员及排(船)与排(船)之间挂钩联系制度。做好海上渔排养殖情况的调查摸底,建立通讯录,指导养殖者落实渔排加固等防台措施,及时组织渔民安全撤离,组织本村海上防台风抢险突击队抢险救灾,随时掌握灾情动态,及时上报有关资料。

⑷当地气象部门台风消息后,应及时督促所属船只进港避风和渔排养殖人员转移,并保持信息畅通,上传下达防台情况。

⑸台风袭击期间,应安排足够人员防台,落实包片、包点(渔港、码头、沃口、网箱养殖区)挂钩责任制,严防台风警报解除前渔船擅自出港、渔排人员返流和渔船违章载客载货。在当地政府统一指挥协调下,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努力减少损失。

3.前期准备

台风季节即将来临时,各单位和个人要根据各自职责开展汛前自查,做好防台备汛工作,着手落实以下事项:

⑴落实防台风领导机构,创新领导责任机制。对渔排防台工作上,要结合辖区渔排实际情况,建立领导挂片、小组长负责制:根据渔排的分布,将网箱养殖区分片区管理,由镇领导挂区,负主要责任。片区责任组采取联保方式开展防台抗灾工作,即各自责任区以网箱相连的养殖小区为单位划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指定一名小组长,实行小组长负责制,充分发挥邻里互助优势。各网箱业主要与乡镇政府签订防台责任书,建立动态联系登记制度,台风来临时,确保台风消息迅速传达给每一位养殖户。

⑵落实防台风预案的编制。对各个海域内的养殖区人员上岸地点、路线、安置住所进行明确安排,制定渔排人员安全撤离方案以及撤离路线图。并对安置外来人员必须的食物、衣物、草席、房间等进行了事前准备,并充分保障安全。对不配合政府防台工作的养殖户,要制定相应的惩处措施:海上养殖业主和渔船人员如果不按照防御台风方案的要求及时安全撤离,或阻碍有关人员安全撤离的,政府可以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强制撤离,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⑶做好渔船渔排普查,落实通讯录,建立包镇、包村、包组、包排(船)挂钩联系责任制。

⑷加强防台前安全检查,及时抢险加固,配备救生设备,储备必要的抢险物质和救生器材。

4.应急响应

4.1台风消息阶段

根据气象部门的台风消息和区指挥部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部署,对已正式编号并预计可能影响我区,采取如下应对措施:

⑴区海洋与渔业局实行24小时值班,布置落实值班人员,立即开通值班专线:(传真),加强与上级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和区气象部门、区防汛办的联系,密切注意台风动向,及时上传下达,收发和报送信息。

⑵区海洋与渔业局组织人员分别深入重点的乡镇,指导各乡镇立即将台风消息传达到各村,同时利用海上安全应急指挥中心的接处警平台向渔船船载终端台风信息,抓紧落实防台风各项准备工作。

⑶沿海村要利用电话等方式向村民传达台风消息,立即启动包组、包排挂钩联系制度,及时将台风消息通知到海上渔船生产人员和渔排养殖户。

⑷渔船、渔排养殖户要提高警惕,密切注意台风动向,自觉地接受乡镇、村干部的指导,进一步做好渔船、渔排加固与一切抗台措施。抓紧抢收养殖产品,尽快安全转移相关物品。

⑸各乡镇、村要勘察确定船只和人员的安全撤离路线以及避风人员安置地点,为下阶段的紧急撤离做好准备。

4.2台风警报阶段

当台风正向我区逼近,48小时将影响我区,根据区指挥部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部署,采取如下应对措施:

⑴根据区指挥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总体部署,及时准确向各乡镇人民政府办公室传达具体部署要求。

⑵区海洋与渔业局深入各乡镇督促进一步落实防台风措施,深入重点渔村检查指导和督促防台风工作。

⑶沿海各乡镇要加强值班,立即启动包村包片挂钩联系制度,乡镇领导和包村干部要深入重点村指导,督促重点村进一步落实防台措施。

⑷重点渔村进一步落实包排联系制度,确保通知到位,不留死角,及时将海上渔船、渔排基本情况层层上报区、镇渔业和防汛部门。

⑸渔船要做好回港避风,渔排养殖户要进一步落实防台风加固等措施,做好人员撤离的准备。

⑹渔民群众撤离。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报和区政府统一部署,在8级风到来之前,应组织做好渔排人员的撤离、渔船回港避风的准备;在8级风到达前6小时时,应开始组织渔排、渔船上老人、妇女、儿童和病弱者的撤离;10级风到达前6小时由区政府下令将所有小型渔船(60马力以下)和渔排上养殖人员全部撤离;在12级风到达之前6小时,或在必要的情势下,根据区政府统一部署,150马力以下渔船上所有人员必须撤离,150马力以上渔船除留守3-4人值班外,船上其他人员全部撤离;在14级以上台风到达之前6小时,所有渔船上人员必须全部撤离。

区防汛办、区海洋与渔业局根据统一部署及时通知沿海各乡镇落实海上渔船、渔排人员的安全撤离工作,乡镇、村立即执行人员撤离方岸,公安边防、海事、渔业等部门要配合当地政府共同组织做好渔船入港避风、人员上岸的安置与管理工作。各乡镇、村要切实落实渔港、码头、沃口、网箱养殖区的陆上值守巡查工作责任制,把住每一道前沿防线,严防台风警报解除前渔船擅自出港、渔排人员返流和渔船违章载客载货,并及时按规定的报告时间将渔船渔排人员撤离情况上报区海洋与渔业局、区防汛办。

4.3台风紧急警报阶段

当台风在24小时内可能袭击我区或在我区附近150公里范围内的沿海登陆,对我区构成严重影响,根据区指挥部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部署,采取如下应对措施:

⑴区海洋与渔业局加强值班,全面掌握渔排人员撤离及船只进港避风情况,发现重大隐患或险情及时汇报区指挥部和上级主管部门。全方位指挥部署和督促检查全区渔业防台抗灾和抢险救灾工作;按照本预案规定,督促各乡镇落实防台抗灾措施。

⑵沿海各乡镇、村继续做好渔船渔排人员撤离检查工作,当群众安全转移后还必须组织公安、边防等部门对重点码头、渔港、沃口和网箱养殖区,进行一次拉网式检查,处理遗漏及未尽事宜,做到撤离区不留一人,并采取24小时值守巡查直至台风警报解除。在撤离过程中对拒不上岸的滞留人员依法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安置转移,妥善安置和监管,并实施重点监控和集中监管等措施严禁他们在台风警报未解除前返回渔排和渔船。及时统计报告人员船只撤离情况和灾害损失情况。

⑶渔排养殖户和渔船船主在上岸后需要返回渔排、渔船上再次进行加固工作的,必须报告当地村委会和乡镇政府,经当地乡镇政府会同渔业、海事等部门对险情进行评估批准后才能返回渔排或渔船上,如条件不允许时,未经批准的不得擅自返回渔排或渔船上。

4.4应急救助

4.41海上救助措施。

台风登陆或过境时,海上救助十分艰难,若接到渔船漂失或重大沉船事件等报告,应立即将详情(包括船号、船上人员、发生地点、时间)报告上级部门,请示是否指派部队或海事部门出动船艇搜索、救援。同时,并根据当时风浪强弱程度、走向制定施救方案,其主要措施:

⑴有关单位主要领导必须到位,研究、部署、组织和指挥海上救助工作,有关船只要服从命令。

⑵渔政船(艇)就地待命,一旦令下,按照上级指令,开赴现场执行搜救任务。

⑶当本区救助力量不能满足救助需要时,要立即向上级政府请求帮助,由政府协调部队、海事等救助力量协助救助。

⑷施救过程中,进一步发扬团结奋斗精神,群策群力,克服艰难,争取成功;若遇到困难与问题,及时向上级领导和部门汇报请示。

4.4.2人员伤亡抢救措施。

⑴若发生重大人员伤亡事故,必须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险情(灾情)。同时,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协助当地政府组织指挥救护工作。

⑵迅速与医疗救护机构联系,及时调配车辆与有关器材设备,尽快护送伤员到医院医治,尽量减少损失。

⑶各乡镇政府组织有关人员,做好负伤人员及遇难家属的慰问、安抚等工作,稳定群众情绪,并处理好有关善后事宜。

⑷认真组织有关人员开展事故调查,及时总结造成事故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有关防范措施与方案。

4.5海上台风警报解除

当台风已登陆并减弱为低气压,风力小于8级,对我区不再有影响,气象台警报解除,根据区指挥部解除台风警报的信息和指示:

⑴及时通知沿海各乡镇解除警报。

⑵区海洋与渔业局组织人员深入乡镇、村了解情况,指导灾后自救和恢复生产工作。

⑶乡镇、村汇总上报灾害损失情况。

5.后期处置

5.1善后处置

5.⒈1根据受灾情况,区指挥部及时召开成员会议,研究抗灾救灾善后具体事宜。

5.⒈2区指挥部决定向受灾乡镇派遣灾后技术服务队,各相关技术人员应于当天或次日即奔赴受灾乡镇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核查灾情,指导帮助当地乡镇、村落实灾后补救措施,促进生产尽快恢复。

5.⒈3区海洋与渔业局应尽快统计出各乡镇受灾情况,及时上报区指挥部和上级有关部门。及时提出抗灾救灾资金、恢复生产能力补助项目、资金和物资安排的建议方案。

5.⒈4应急处理结束后,区海洋与渔业局协助保险机构对渔船毁损和人员伤亡情况进行评估、理赔。

上一篇:教师培训方案及培训计划范文 下一篇:女职工工作情况调研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