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化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9 16:16:26

海洋化学论文

海洋化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综合实验;海洋科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4-0073-02

当今世界,人口激增,耕地锐减,资源匮乏,环境恶化,在如此严峻的现实面前,各个国家都想方设法谋求出路,其中不少国家将目光投向海洋,我国也不例外。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迫切需要开发海洋资源,繁荣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以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建设海洋强国必须把海洋科学人才培养放在首要地位。笔者认为综合实验是典型的、个性特征明显的智力创新活动,它可以通过多种科研方法和思维方式,使受教育者形成创新思想、产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因此,综合实验是海洋教育的重要平台,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海洋科学研究的内容与特点

(一)海洋科学研究的内容

海洋科学是研究地球上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和开发与利用海洋相关的知识体系。它的研究对象,既有占地球表面近71%的海洋,其中包括海洋中的水以及海水中溶解或悬浮的物质,生存于海洋中的生物;也有海洋底边界――海洋沉积和海底岩石圈,以及海洋侧边界――河口、海岸带,还有海洋的上边界――海面上的大气边界层等等。它的研究内容,既有海水的运动规律、海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地质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理论,也包括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海洋军事活动的应用研究。这些研究,不但涉及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大气科学以及水文科学,还涉及环境科学、管理科学和法学等。因此,海洋科学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科学体系[1]。

(二)海洋科学研究的特点

海洋科学研究有其显著的特点。第一,依赖于直接观测。直接观测的资料既为实验和数学研究提供借鉴,又对实验和数学方法研究的结果予以验证。第二,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方法在海洋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越来越突显。直接的海洋观测获取到大量的信息资料,但这些信息资料是局部和片断的,只有借助于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进行加工,通过系统功能模拟模型进行研究,才能取得良好效果。第三,学科分支越来越细且相互交叉与渗透,趋于综合与整体化研究[2]。

二、海洋科学人才培养现状

十几年来,我国非常重视海洋科学人才培养,海洋科学人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技术水平上都有了很大提高,但跟社会整体科技水平和国际海洋科学整体水平相比还存在显著差距。我国在海洋科学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国民海洋意识淡薄:“重陆轻海”思想根深蒂固;(2)学历结构不合理:海洋从业人员中,低学历人员比例太大 ,高学历人才缺乏;(3)年龄结构不合理:海洋高端人才老化现象严重,中青年高端人才匮乏;(4)专业技术结构不合理:海洋高新技术专业、应用型专业、特色专业以及品牌专业开设较少,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远远低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5)人才流动渠道不畅通:人才引进困难,流失和浪费现象严重,用人机制不合理[3]。

三、综合实验在海洋科学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注重海洋科学基础教育

海洋化学综合实验,应该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融合现代最新科学、科技知识,选取时代前沿课题,这既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解决现实问题。教师应纵观全局,宏观把控学生思想动态,正确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展开实验项目。综合实验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查阅文献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应对困难与挑战能力、创新能力和奉献精神等[4-6]。

(二)综合实验开展现状

海洋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已经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和重大经济损失(有时是毁灭性的),进而恶化了全球生态环境。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科学系在实践教学环节,在大四第一学期开设海洋化学综合实验和海洋生物综合实验,对天津近岸海域进行每年一次的环境调查与监测,让学生了解附近海域的状况,分析海域环境是否异常,进而分析异常原因,科学拟定解决对策。指导教师立足于学院现有实验室条件和仪器设备资源,立足于学生对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宏观把控学生的选题。现以海洋化学综合实验为例,谈谈综合实验在海洋科学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海洋化学综合实验主要涉及四类实验项目,见表1。

表1海洋化学综合实验的项目名称及内容

(三)综合实验开展的意义

通过海洋化学综合实验,使学生经历一次海上实习训练,在整个出海过程中学生受到了课堂里无法感受的教育:(1)加强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2)相互关心与协作精神。(3)采样需要注意的要领,分为海水和沉积物样品以及生物样品,如何进行前期准备及预处理等。(4)精心设计采样点的分布,使采集到的样品既有一定的代表性(表层、水深5米、底层或其他),又覆盖一定的海域范围,使所得数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5)数据处理。用不同的方法处理数据,再通过不同的方式加以表达,看结果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分析哪种处理方法更合理,哪种表达形式更确切、更直观等。(6)结果讨论。对测得的数据进行汇总,看同一站位不同水深的同一检测要素之间的关系,再看不同站位相同水深的同一检测要素之间的关系,最后系统分析各种检测要素的分布特征及其存在形态,并用所学理论知识加以解释,简要探讨其机理。(7)提出应对措施。通过测定数据分析环境因子是否异常,导致异常原因,并进一步拟定应对措施。(8)撰写实验报告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系统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实验中遇到的各种现象,提高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等。

更重要的是,海上实习训练,使学生对海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探索海洋、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兴致和信心,奠定了服务海洋事业的基础。通过海洋化学综合实验的开展,我们清楚地看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整体能力有了显著提高[7]。

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综合实验在平台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海洋科学综合实验要把握时代精神和现实需要,适时进行更新与完善。通过综合实验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他们对海洋科学专业的理解与热爱,开阔视野,增强应对困难与挑战的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为其今后的工作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培养优秀的海洋人才,编写机制灵活、内容新颖、绿色环保、体现时代精神与创新精神的综合实验教材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2]冯士,李凤岐,李少菁.海洋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11.

[3]潘爱珍,苗振清.我国海洋教育发展与海洋人才培养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2).

[4]段晓英,姚天明,杨勇等.巧设综合实验 提升综合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4).

[5]肖建富,高瞻,李桂新.综合性实验的界定与作用探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12).

[6]卞国庆,魏永前,耿明华等.以人为本的化学综合实验改革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10).

[7]朱志彪,高山.设置综合设计性实验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7).

收稿日期:2013-09-25

作者简介:孙会芳(1973―),女,河北容城人,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师,主要从事海洋化学实验研究。

海洋化学论文范文第2篇

《海洋科学进展》(CN:37-1387/P)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季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海洋科学进展》主要刊登黄海、渤海及其邻近海区和世界各大洋的物理海洋、海洋气象与气候、海洋地位、海洋物理、海洋遥感、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资源勘探开发与环境保护以及港工建设等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及相关交叉学科的学术论文、研究报道、综述与评述等。

海洋化学论文范文第3篇

结合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在大型仪器管理方面的实践。针对高校大型仪器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加强大型仪器购置的审查论证,建设基于网络化的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加强实验人员队伍建设及设立大型仪器测试开放基金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以提高大型仪器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关键词

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率;使用效益;共享平台;队伍建设

高等学校大型仪器设备的数量和质量不仅是衡量高校实验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高校科学研究和对外服务能力的重要体现[1]。近年来,随着985、211工程等建设项目的实施,中国海洋大学大型仪器数量和档次都有了较大幅度提升。但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重复购置、放置分散,封闭使用、效益较低,仪器设备运行机制不合理,缺乏有效的共享激励和约束机制,实验技术队伍不健全等[2]。针对以上问题,我院于2012年8月成立了海洋化学大型仪器技术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中心拥有独立的、设施优良的实验室,面积300m2左右;拥有从事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研究的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总价值约700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20余台/件;拥有集海洋调查、现场实验、实验室测定、数值模拟、工程应用与技术开发于一体的先进的研究开发平台。中心建立起来后,如何有效管理中心的大型仪器,充分发挥其功能、实现资源共享以达到更好地服务教学科研的目的,是实验工作者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也是实验中心建设中的焦点问题之一。为此中心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主要有以下4点措施。

1加强大型仪器购置的审查论证

学校大型精密仪器的申购、论证是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系统中最基础的工作,也是整个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开端,这项工作如果做不好,将影响之后仪器管理使用的质量和效益[3]。为此中心专门成立了专家论证团队,对所需购买的仪器进行考察论证。论证主要由技术专家、管理专家组成论证小组对购置理由、效益预测、选型论证、安装及使用条件等进行论证把关,避免出现“重购置轻开放”和“小而全”的狭隘观念;避免重复购置和盲目追求多功能、高指标;避免单纯为了某一科研课题而购置,防止课题完成后造成仪器设备的闲置,为仪器将来在使用中发挥最大功效奠定了基础。

2建设基于网络化的大型仪器共享平台

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就是要改变以往大型仪器设备分散管理的模式,打破仪器设备归课题组或实验室所有的做法,对其进行统一管理[4]。为此学院专门调整出400m2左右的实验室,按照不同仪器的操作环境要求进行了装修及配套设施的安装。仪器设备的网络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利用网络化技术实现仪器设备资产信息资料的网络化管理,对仪器设备的分布、预约情况、使用频率、运行状态等情况进行随时随地查询,便于管理者对中心仪器的动态管理。2)利用网络技术提升大型仪器的对外服务能力,使大型仪器设备的需求者积极了解大型仪器的工作状态,实现网上预约和实验结果的网络传输,从而减少工作的繁琐环节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实现大型仪器的资源共享。

3制定合理评价体系,注重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

要强化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必须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5],通过建立激发实验技术人员创新意识的用人制度和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勇于创新的激励措施,以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心根据仪器设备使用机时,对外开放程度,利用该设备培训技术人员的数量,利用该设备取得的科研成果或发表的论文数量,对该仪器设备功能的利用等进行评价。中心注重加强实验人员队伍建设,培养、引进高层次仪器管理人员;落实人员编制和岗位责任制,实施实验系列职称单独评定制度确保实验技术人员的利益,从而稳定了大型仪器管理技术队伍。根据不同人员的实际需求和学习需要中心制定了实验技术人员深造和进修政策,通过短期培训、学历深造、对外考察、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使实验技术人员能及时掌握仪器设备的新功能和学科前沿技术,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4设立仪器设备测试开放基金,促进教学、科研和仪器使用的良性循环

设立大型仪器设备测试基金,有利于提高大型仪器的使用收益,调动了使用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促进设备资源共享,促成教学、科研与仪器使用的良性循环[6]。大型仪器开放基金主要用于4个方面的支出。1)资助大型仪器设备对校内开放服务运行的补贴。如制定了学校、学院,以及校外三级收费标准,按照一定比例给测试者发放测试补贴费。2)补贴大型仪器设备日常所需的耗材、易损件、配件购置费及维修费。通过此项补贴使大型仪器开放进入了良性运行状态,既支持了科研工作,也解决了仪器运行经费、维修经费不足的矛盾。3)设立目标导向性课题和自由探索型课题支持青年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的科研工作[7]。从大型仪器运行经费中每年划拨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没有国家或者省级科研项目的青年教师自主开展科研工作,同时也支持实验技术人员开展仪器新功能开发,实验方法创新等相关工作,通过以上补贴支持了缺少仪器和经费来源教师的科研工作,让他们尽可能充分使用学校大型仪器资源,多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4)按照核算的工作量将部分测试费作为实验技术人员的劳务费,从经济上给予补助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5结束语

为了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效益,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在仪器共享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朱立才,孙峰,胡小刚,等.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与效益[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7):176-179.

[2]蓝闽波,叶肇敏.高校大型仪器共享管理平台构建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4):268-271.

[3]贾延江,林明河,许家瑞.高校物资“网上竞价”采购管理研究及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2):168-170.

[4]李刚.加强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努力提高投资效益[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7):132-135.

[5]马相堂.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提高设备资源效益[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6):128-131.

[6]王颖.论高等学校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与共享[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444-446.

[7]陈静,唐锋昌.大型仪器设备的资源共享与管理机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5):145-146

海洋化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海洋资源利用与生物医药 研究生 培养 探索

2011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浙江海洋学院正式设置“海洋资源利用与生物医药”二级学科,并开始招收学术型研究生。本学科研究生培养借助基础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方法研究海洋资源,尤其是海洋生物原料及其产品的理化特性、营养保健功能、安全保藏加工原理与技术、海洋药物及其他用于卫生保健的海洋生物材料和制品等,其既与海洋科学具有相近生物学基础,又具有以化学和工程学为主干学科的专业知识体系,是海洋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支撑学科。

1.培养目标和要求

重点培养研究生海洋资源利用与生物医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使其具备实际工作和基础科研能力,以适合现代科技发展和社会需要;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使其能胜任海洋科学相关教学、科研、生产、产品开发和管理工作。培养要求包括:学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科学素养,具备“团结、敬业、求实、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备较宽广的理论基础和较熟练的野外操作及动手能力;熟悉海洋科学相关研究领域的专业知识,了解选修研究方向的动态;能从事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资源利用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相关的应用和研究;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外文资料,并具备一定听说写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2.培养研究方向

2.1海洋食品质量与安全:培养研究水产品渔药、重金属、过敏源等危害成分的风险评估与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内源有害成分的性质及其加工贮藏中变化规律、控制及去除方法;研究水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及安全生产监控体系等。

2.2海洋生物利用与加工:培养研究水产品贮藏特性及新型保鲜加工利用技术;研究水产品功能提取制备和应用;研究远洋渔业资源、低值及废弃水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海洋微生物工程化利用技术等。

2.3海洋生物制品:培养研究海洋蛋白及多肽、多糖、脂质制备工艺、理化和生理活性;研究与开发以海洋蛋白及多肽、多糖、脂质为原料的高附加值保健食品、医用食品和护肤系列精细化工产品;研究海洋生物制品质量控制技术及其质量标准的制订。

2.4海洋药物:研究海洋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快速发现和结构表征技术;研究海洋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优化技术与构效关系:研究海洋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调控机制;研究海洋药物的筛选与功效评价技术;研究以海洋功能寡糖和多肽等为原料的创新药物的工程技术。

3.学制与培养方式

海洋资源利用与生物医药全日制研究生学制为3年,课程学习阶段为1~1.5年,学位论文完成阶段1~1.5年。对于提前完成规定全部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的,经专家推荐和严格考核,可申请提前毕业,但在校时间不得少于2年;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学习任务者,允许适当延长年限,但在校时间不得超过5年。

海洋资源利用与生物医药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或导师组培养方式。鼓励与校外高校、科研院所及大中型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具体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严格的科研训练与参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法。课程培养采用讲授与讨论、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等多种方法,强调教学过程中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方式,注重培养研究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严格考核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要求研究生认真学好政治理论课,并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公益劳动和社会活动,经常进行形势与任务、方针与政策和思想品德的教育。

4.培养课程设置

海洋资源利用与生物医药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5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 32学分(学位课不少于21学分,其它必修环节3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科研和论文1分、实践活动1学分。

学位课:(1)学位公共课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和英语,共6学分;(2)学位基础课按一级学科设置,不少于6学分;(3)学位专业课按二级学科设置。

非学位课:(1)专业选修课侧重拓宽学科知识面,增强研究生综合素质训练,并考虑学科的前沿性、交叉性。(2)公共选修课,其中《自然辨证法概论》必须选修,1学分。(3)跨专业选修课可在培养方案外选修,不少于2学分。

补修课程:同等学力或跨学科攻读硕士学位、及在招生考试时被认为基础理论或专业知识有着某些缺陷需要入学后进行适当补课的研究生,应补修相关大学本科主要课程2~3门。详细课程设置如下表所示。

5.实践和科研能力培养

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实践活动、社会调查、学术活动等也为必修环节。(1)学术活动1学分,贯穿培养全过程。要求研究生至少参加1次省级及以上学术研讨会,及时了解国内外学科发展动态;至少全面参加1个市级以上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培养其独立科研工作能力;至少参加1项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的申请。(2)科研和论文1学分:要求研究生必须在国内外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含收录)1篇及以上与课题研究相关学术论文(不包括综述),论文必须是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第一作者为导师)、浙江海洋学院为第一单位。(3)实践活动1学分:包括社会调查、助教、助研、助管等,在学期间研究生应进入实验室或校外基地实习1个月以上。

6.学位论文

海洋化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海洋文献 高校图书馆 特色数据库

特色学科建设对于高等院校的发展意义重大,学科建设质量是衡量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代表着学校办学特色、学科优势和科研水平,而特色学科更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竞争能力,是决定高等院校在激烈的竞争中兴衰成败的重要因素。

一、“海洋教育、科技文献信息数据库”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涉海图书数据库

初步建成了涉海中文图书收录比较齐全的物理书库和虚拟书库。通过各种途径联系和采购涉海图书,包括和书商、出版社联系获得新的出版信息,和其他涉海院校及科研院所联系获得以前收藏有遗漏的涉海图书信息等,尽量将国内涉海中文图书搜集全面。为了将涉海历史文献搜集全面,学校领导还特别开辟了特海资源特别采购渠道,通过该渠道目前回溯涉海历史文献近千种,极大丰富了馆藏。截至目前已收集中文涉海图书万余种,两万余册。外文图书目前也在积极采购中,所有涉海图书集中存放于海洋文库阅览室内。

同时为了方便不便进馆的读者能够及时快捷的阅读图书,我馆还参加了CADAL数字化项目,将涉海图书全文数字化,网络建库提供校园网范围内读者在线浏览。

(二)涉海教材、教参数据库

参照CALIS教学教参库的模式,建成一个能够使读者方便检索到各主要涉海高校、涉海重点专业的教学信息及教学参考书信息的数据库。目前已收集本校教材、教参数据数千条。通过涉海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建设,将不断增加其他高校的涉海教学、教参信息。

(三)涉海中文期刊检索数据库

收录包括海洋基础科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物理、海洋地理、海洋环境、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 海洋工程、海洋调查与观测、 区域海洋学等与海洋相关的中文期刊文献资料,目前已完成9万余条的期刊信息数据。

(四)涉海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

利用中国海洋大学特有的学科资源收录涉海博、硕士涉海学位论文。到目前已经完成我校1990年至2012年的学位论文全部题录信息和部分全文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并且将涉海学位论文选择出来,已整理涉海学位论文4000余篇。

(五)涉海大学信息导航库和涉海科研机构信息导航库

将国内涉海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信息收集全,在国内信息收集全面的基础上再收集国外院校的信息。目前已经比较齐全的搜集了国内比较著名的涉海网站、涉海院校及科研机构,国内涉海知名网站150余家,科研机构160多家,涉海大学100余所。

(六)海洋科普大观园

主要是立足于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对海洋科学文化知识进行大容量数字集成和高品位质量提升的探索性建设工作。目前依托中国数字科技馆项目建设完成了海洋生物和海洋军事两部分内容的建设。其中完成文字30万余字、图片2000余张、音视频及动画近百个,为普及海洋科学知识提供了良好渠道。

二、“海洋教育、科技文献信息数据库”建设的意义

我校建设的“海洋教育、科技文献信息数据库”具有深远的海洋教育意义。首先建设“海洋教育、科技文献信息数据库”为我校涉海学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资源支持,为我校海洋教育和海洋科研的发展提供了信息资源保障。其次该库将面向社会服务,将为海洋教育和海洋科技发展搭建的最强有力的文献信息资源平台。我校在建设中努力调动和组织国内各类涉海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优势力量,加快国内外海洋教育、科技文献信息的汇集、加工、整合速度,致力于最终建立服务于国家全局的海洋类文献信息保障系统。如果海洋类文献信息保障系统建成,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海洋教育多元化、系统化格局的形成,加快海洋科技的发展速度。

三、“海洋教育、科技文献信息数据库”建设涉及的主要问题

(一)涉海信息搜集难度大

“海洋教育、科技文献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涉及各类型的资源信息,但是在信息资源搜集过程中发现搜集难度很大。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海洋信息数据资源分散,基础信息源不足,信息孤岛问题严重等。同时,海洋信息资源散失现象突出,一些宝贵的调查观测资料、专项研究资料、档案文献资料等甚至面临流失和湮没的危险。

(二)没有良好的分类体系

海洋类资源涉及面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各学科的方方面面。而“海洋教育、科技文献信息数据库”所涉及的文献资源类型主要有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资料、音视频资料、网络原生态资源等。如果按照现有的图书馆常用的中图法分类体系,这些资源将出现分布极度不平衡的现象,对于资料的寻找和发现也非常有限制。但是目前经过几年的摸索和探索,尚未发现更好的分类体系。

四、构建海洋类文献信息保障系统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开发海洋资源,离不开海洋文献的建设与利用。目前,国内外已经建立有一些不同使用目的的海洋文献与信息咨询服务系统],但是,真正可以代表国家全局利益,内容囊括国内外海洋教育、科技文献信息多种资源,有能力服务于国家全局性的涉海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与全民海洋知识普及教育,同时,又可以为国家的行政机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提供海洋科技文献、教育信息服务的高水平支撑服务系统还没有形成。

在中国海洋大学已经初步建成的“海洋教育、科技文献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构建适合于面向全国涉海科研、教学机构服务的海洋类文献信息保障系统,不仅可以推动了我校海洋文献信息服务的建设,同时也将对推动国内各科研院所的海洋文献资源信息的共建共享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新的历史发展机遇面前,合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手段,在全国率先研究、制订出高品位、系统化海洋科学知识互联网传播、教育的对策和实施方案,为国家海洋事业做出贡献,是海洋类文献信息保障系统构建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唐萍飞.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海洋信息服务[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9(4):42-43

海洋化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海洋意识 科普教育 资源库 PHP

21世纪是海洋世纪,“面海而兴,背海而衰”,中国建设海洋强国需要所有民众的共同关注和努力。但目前我国海洋科普教育发展较为滞后,民众的海洋意识普遍不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海洋科普教育是一种国民教育、终身教育。例如美国国家海洋政策委员会提出了“促进海洋的终生教育”,各类涉海机构都非常重视对国民海洋科普意识的教育和投资。德国的海洋通识教育从国家立法、海洋意识教育到技术开发,都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科普教育宣传体系,为海洋科普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平台,并在实践中取得较好效果。中国海洋学会开展的国民海洋意识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的海洋意识较淡薄,对我国海洋资源的了解比较缺乏。如何较大程度地提高我国国民的整体海洋意识水平,成为摆在众多海洋工作者面前的严峻课题。

本文在研究国内外海洋科普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建设一个海洋科普教育资源库。一方面,海洋教育工作者和公益组织可以将涉海通识教育资源规划进入资源库,充实海洋科普教育资源内容;另一方面,社会公众能够通过资源库平台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教育资源,自主完成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海洋科普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和推广,对提高我国国民海洋意识和海洋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1 海洋科普教育资源库建设思路

1.1 科普课程体系设计

本文在学习、整理国内外高校在海洋科普教育方面开设的基础课程、核心课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海洋科普教育的实际情况,初步整理出目前需要列入科普资源库的涉海课程体系。资源库课程体系设计按照基础课程、核心课程进行分类,设计出覆盖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社会、海洋文化、海洋法、海洋生物、海洋环境、海洋经济、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遥感等多个学科方向的主要课程目录;强化海洋科学、海洋环境、海洋文化等几个特色课程资源的建设开发力度。基于这一课程体系设计,开发、整合相应的科普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分类、入库,为开展海洋科普教育提供基础素材支撑。在资源开发、整合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海洋科普教育资源库建设中的各类经验,不断完善科普资源库后续建设。

1.2 科普资源库建设方案

海洋科普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总体按照“理论研究->体系规划->资源库建设->应用推广”的思路进行。在技术方案上,资源库参照运用国内外先进的数据库开发标准和软件系统开发工具,搭建起资源库管理平台,并逐步建成几个有代表性的科普课程资源库、做好应用、推广工作。本文建设的科普教育资源库总体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

本文建设的海洋科普资源库由科普资源及课程体系、资源库管理系统以及科普数据库三大部分组成。科普资源库管理系统不仅可以提供海洋科普教育网络课程,还可以随时把相关的资料进行整理和编辑,集成到科普资源库里,社会公众也可以及时获取更全面、更丰富的科普资源,实现科普课程在线学习。系统也能够根据在线学习的情况对相关科普资源进行修改完善,对科普教育的效果进行测评,为后续科普资源开发提供依据。

2 相关技术

系统开发基于B/S模式,采用LAMP结构,即基于Linux操作系统,Apache服务器,数据库选用MySQL,开发语言为PHP。在系统架构设计方面,系统开发采用MVC设计模式,基于ThinkPHP框架,ThinkPHP是一个快速、高效、简单的轻量级PHP开发框架,包含了底层架构、模板引擎、缓存机制、表单处理等常用的组件,能够较好满足Web应用开发的需求。

在服务器端架构设计方面,为了提高服务器性能,满足大量终端访问需求,系统从两个方面对服务器架构进行了改进。一方面是不让业务逻辑直接访问数据库,而是访问高效的内存缓存对象。另一方面是用户与服务器和页面缓存系统通过建立连接进行通信,有效的增加了服务并发数量。

3 部分功能实现

3.1 课程体系管理模块

海洋科普教育资源库需要收录较多涉海科普课程,系统要能够实现对这些科普课程的动态管理功能。例如科普课程的新增、编辑和删除操作。此外,每一个科普课程又包含了诸多子栏目和所属章节内容,如何动态管理这些栏目和章节内容是资源库后台管理的一个重要功能。本系统在开发实现过程中通过建立类似目录树的方式来动态管理科普课程。通过后台菜单操作,管理员可以方便地新增科普课程,并为新增的科普课程添加其所属章节目录信息,如图2所示。

3.2 科普资源管理模块

系统的各类科普资源包含了文本、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形式,每一条资源记录都对应着科普课程的一个章节知识点。为方便管理员编辑各类科普资源,系统通过集成第三方文档编辑组件开发了较为完善的科普资源编辑子系统。在资源编辑子系统中,可以实现图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素材的综合编辑和排版,达到所见即所得的资源编辑效果。

4 结束语

海洋科普事业对提高公众海洋意识,促进海洋环境保护、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国内专门面向海洋科普教育的资源库系统还不多见。本文介绍了海洋科普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和开发工作,提出了海洋科普课程和资源库建设方案,初步开发完成了资源库管理系统。目前,科普资源库收录的科普课程数量有限,科普素材还不够丰富,其后续的应用推广还需要更多优质的科普资源,未来只有开发更多、更丰富的科普资源才能发挥科普资源库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华.广东省高校海洋环境通识教育的研究[D].广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

[2]李文凯.美国的国家海洋政策[J].全球科技经济t望,2005(1):7-10.

[3]姜华荣.德国环境状况和海洋环境保护[J].海洋技术,2004(1):106-108.

[4]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

[5]屠强,仝开健,杨娟.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海洋科普事业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30(6):43-46.

[6]汪辰.基于Web的果树食心虫预测模型库的构建与初步应用[D].河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3.

作者简介

刘利群(1972-),女,山东省人。硕士学位。现为广东海洋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算法设计。

作者单位

海洋化学论文范文第7篇

环境问题涉及多学科,覆盖面广。因此课程设置不仅要包括传统的四大化学及与化学、化工相关的专业课外,也应该涉及生活中的边缘学科农学、材料、冶金、海洋、市政等与环境息息相关的课程。河南科技大学现有的环境专业的课程远远满足不了日益涌现的环境问题的需要。例如农学课程的《特种经济作物栽培》、《农产品加工》,环境工程的学生可以站在环境的角度分析和学习农作物的栽培和加工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材料学的《高分子与复合材料》、《工程材料研究技术》,这两门课程的学习会让学生在了解有关新型材料的同时,注重材料的环保意义。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重视装潢材料及工程材料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的意义。海洋学的《海洋化学》、《海洋调查与检测》,水体污染是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这两门课程可以更加深入地帮助学生了解海洋所进行的化学变化,从原理上用环境的方法指导海洋水体的保护。市政工程的《城市给排水工程》、《市政工程课程设计》,这两门课程引领学生关心身边的生活起居环境问题以及激发学生为市政工程的环境意义和以开设有关课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雾霾形成的原因,从而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法。通过增加安全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设性的建议。总之,与环境工程相关专业的课程延伸性特别强,本科教育强调学生的知识掌握广度,在学好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课之外,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开设更多与生活相关的环境问题的课程。例如近期热议的雾霾天气,学院完全可有关生活化的环境问题的选修课程有目的地培养多样化环境工程人才,一方面满足了本科培养素质人才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宽度。

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

注重的是教师的受教,学生是被动性的接受知识,没有留给学生思考和创新的空间。河南科技大学的环境专业是工学方向的,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是一个方向两种不同的培养方案。环境科学偏向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而环境工程则偏向实践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想改变这种培养模式,首先要求我们在教学上有所革新。在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中我们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全校服务的教学模式。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教科书,只能满足学生对一些原理知识的掌握,有关最新、最前沿的知识和案例通常很少涉及,而环境工程专业就是为了解决和防止已经出现的和即将出现的环境问题而设置的。鉴于这种目的要求教师将最新、最热门的环境问题杂糅在教科书中,并且完全可以以一种讨论案例的方式组织整堂课程教学。一方面增加了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另一方面使学生更加透彻与深刻地掌握了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案例的特点,每个案例的设计要求在讨论中能突出课程中的某些难点和重点,使学生对课程的一些问题有较深的理解,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双语教学的探索也是新型教育模式的一种探索。我国高校的非英语专业普遍采用中文教学,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例如印度,巴基斯坦等高校使用英语专业课教材、英语授课、课堂辩论用英语、用英文写论文报告。印度大学生总体英语水平比中国大学生高的多,故此在全球产业链分工竞赛中,印度大学生优势明显。中英双语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有助于中国大学生英语水平和阅读英语文献能力的提高,而且也提高了中国大学生在跨国企业中的竞争力。

3.实习和实验课程的加强以及环保活动的参与

环境工程是一门实践性与参与性极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有娴熟的实验技能和丰富的实习课程。作为培养环境人才主力的高校,我们要尽全力为学生提供实验环境及实验设备,使学生的基础实验能力不能缺乏。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校企合作,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实际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必要让学生积极进行一些实际的环境工程设计,而不是单纯依靠毕业设计来训练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我们要建立引导式和启发式专业实验课堂,精选实验项目,选择环境专业中比较经典的基础实验,编写新的实验讲义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实验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此外,以环保为主题的活动要尽量丰富多彩,环保竞赛、环保演讲赛、环保科技制作大赛、环保进社区、以学生为发起对象的环保倡议活动都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和环保意识,增强其在学校和社会上的影响力。环境专业人才要求扎实过硬的环境专业知识基本功,更应该有社会环境,人人有责的号召力和感染力。

4.结语

鉴于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特点,新型环境人才的培养需要新的知识结构,既要掌握最近污染治理新技术,也需要熟悉主要行业的基本生产过程及技术。在理论教学方面应从把握专业发展趋势、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注重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等方面下功夫,同时结合实际环境问题及当前环境现状和环境保护方向,加大对实践教学的建设力度。

海洋化学论文范文第8篇

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按学科分类,可分为热带综合类、热带地理类、热带生态类、热带生物类、热带农业类、热带林业类、热带气象类、热带海洋类等8大类27种(表1)。

热带综合类期刊

国际上热带综合类期刊主要有来自荷兰、美国的ActaTropica(《热带学报》)和TropicalConservationScience(《热带保护科学》)2种期刊。ActaTropica④由荷兰主办,Elsevier出版,1944年创刊,是世界上创刊最早的热带研究期刊。月刊,SCI收录,2016年影响因子为2.218,是一本有关传染病研究的国际杂志,内容涵盖公共卫生科学与生物医学等研究,特别强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人类和动物健康有关的主题;主要刊登热带亚热带的人畜健康、疾病生态、数学建模、社会科学、气候变化等方面的论文。TropicalConservationScience⑤由美国MongabayCorporation主办和出版,2008年创刊,季刊,为SCIE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为1.238,为开放存取电子杂志;主要出版有关欧洲、北美地区热带森林和其他热带生态系统保护领域的原始性论文和最新评论,接收研究论文、评论文章、通信、观点文章和短讯。

热带地理类期刊

热带地理类期刊主要有来自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国家的《热带地理》、Singapore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新加坡热带地理》)、Malays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马来西亚热带地理杂志》)、Canad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加拿大热带地理杂志》)4种期刊。《热带地理》⑥由广州地理研究所主办和出版,1980年创刊,中文双月刊。主要报道国际上热带亚热带地区地理研究方面的成果,报道内容涵盖地理学及其各分支学科、相邻或交叉学科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论文、前沿动态、研究进展、社会热点等。Singapore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⑦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地理系(DepartmentofGeography,NationalUniversityofSingapore)主办,Wiley出版,1953年创刊,季刊,为SSCI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为1.277;影响分区为地理类Q3;主要刊登热带地区自然、人文环境方面的理论研究、实证研究、评论,以及与地理相交叉学科的发展问题。Malays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⑧由马来亚大学地理系(DepartmentofGeography,UniversityofMalaya)主办和出版,1980年创刊,半年刊,为EI收录期刊,主要刊登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热带亚热带地区地理与环境等方面的论文。Canad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⑨由加拿大劳伦森大学(LaurentianUniversity)主办和出版,2013年创刊,半年刊,英-法双语出版;暂无影响因子;专注于热带环境,重视开放讨论;其报道内容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地理、制图、遥感、环境、文化地理、经济地理、城市规划、区域规划、城市地理、地缘政治等。

热带生态类期刊

热带生态类期刊主要包括来自英国、德国、印度的JournalofTropicalEcology(《热带生态学杂志》)、Ecotropica(《生态热带》)、TropicalEcology(《热带生态》)。JournalofTropicalEcology⑩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CambridgeUniversityPress)出版,1985年创刊,为SCI收录期刊,双月刊;2016年影响因子为0.904,影响分区为生态学Q4;主要报道热带生态学领域的原创性研究或评论,重视通过实证研究来调查陆地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对种群进化和生理生态方面的思考,对热带地区生态科学在定量和统计方面的提升是其重要目标之一。Ecotropica⑪由德国热带生态学会(GermanSocietyforTropicalEcology)主办和出版,1995年创刊,半年刊。TropicalEcology⑫由国际热带生态学会(InternationalSocietyforTropicalEcology,ISTE)、印度BenerasHindu大学植物系主办和出版,1961年创刊,季刊,主要刊登热带、亚热带生态学各专业论文,包括植物生态、生态系统、土壤生态、生态压力、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生态演化、国际上生态变化、可持续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人文生态等方面的内容。

热带生物类期刊

热带生物类期刊主要包括来自美国、哥斯达黎加、中国、澳大利亚等国的5种期刊:Biotropica(《生物热带》)、TropicalPlantBiology(《热带植物生物学》)、RevistadeBiologiaTropical(《热带生物学杂志》葡萄牙文版)、《热带生物学报》和TropicalGrasslands-ForrajesTropicales(《热带草地》)。Biotropica⑬由美国热带生物与保护学会(AssociationforTropicalBiologyandConservation,ATBC)主办⑭,Wiley出版,1997年创刊,双月刊,SCI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为1.730,影响分区为生态科学Q3;主要报道关于热带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以及热带生物的进化、行为和种群生物学方面的原创性研究。TropicalPlantBiology⑮由美国于2008年创办,Springer出版,为SCI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1.400,影响分区为植物学Q4,季刊,该刊报道内容涵盖快速发展的热带植物生物学的方方面面,包括生理学、进化、发育、细胞和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基因组学、基因组生态学和分子育种,多发表原创性研究和评论文章,偶以专题的形式聚焦单一热带物种或某种大的突破。RevistadeBiologiaTropical⑯由哥斯达黎加大学(UniversidaddeCostaRica)主办,SciELO出版,1969年创刊,季刊,葡萄牙文刊,为SCI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0.495,影响分区为生物学Q4,主要报道内容:热带生物学和保护热带生物领域的文章。选择标准是具有新的信息,论文具有相应实验设计、长时段实地工作和完整体系的分类学系统研究。《热带生物学报》⑰由海南大学主办和出版,2009年创刊,中文刊,季刊,主要报道热带生物学领域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专题评述、学术问题讨论、研究简报(或快报)、成果摘要等。TropicalGrasslands-ForrajesTropicales⑱由澳大利亚热带草原协会(TropicalGrasslandSocietyofAustralia)主办,热带农业研究中心CentroInternacionaldeAgriculturaTropical(CIAT)出版,1967年创刊,英-西双语刊,在线期刊,3期/年,主要报道内容:热带农业、林业、牧业的研究成果,包括奶业和牲畜研究。

热带农业类期刊

热带农业类期刊主要包括源自中国、印度、马来西亚、墨西哥、牙买加等国的8种期刊: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e(《热带农业杂志》)、TropicalAgriculture(《热带农业》)、Pertanika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alScience(《波坦尼卡热带农业科学杂志》)、TropicalandSubtropicalAgroecosystems(《热带与亚热带农业生态系统》)、《热带农业工程》《热带农业科技》《热带农业科学》《热带作物学报》。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e⑲由印度科技部科学与工业研究局(DepartmentofScientificandIndustrialResearch)主办和出版,1961年创刊,原名AgriculturalResearchJournalofKerala(1961―1992年),半年刊;为Scopus收录期刊,主要报道范围:关于作物科学、农业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等各方面的文章,特别是将生物、工程、生态和社会知识应用于热带地区农作物、种植园和园艺作物的管理。TropicalAgriculture⑳,由牙买加西印度大学(UniversityoftheWestIndies,Jamaica)主办,1921年创刊,英文刊,季刊,为Scopus收录期刊,主要报道范围:综合性热带农业科学及其相关领域。Pertanika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alScience21由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UniversityPutraMalaysia)主办,Putra大学出版社(UPMPress)出版,1978年创刊,季刊,OA期刊,为Scopus收录期刊,主要报道内容:热带农业研究、农业生物技术、生物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昆虫学、渔业、林业、食品科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病理学和管理学、生理学、植物和动物科学、植物生产、兽医学。TropicalandSubtropicalAgroecosystems22由墨西哥尤卡坦自治大学兽医和动物科学学院(FacultyofVeterinaryMedicineandAnimalScience,UniversityofYucatan,México)主办和出版,2001年创刊,在线期刊,季刊,为Scopus收录期刊,该刊致力于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认识和发展,鼓励与该领域相关或交叉学科的成果来稿。《热带农业工程》23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1976年创刊,中文刊,双月刊,主要报道内容为农业机械工程、水土保持、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仿生科学与工程、农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生物工程(生物资源)、信息与电子工程、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农产品转化增值工程、经济与管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等领域的内容。《热带农业科技》24由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与云南省热带作物学会主办,1977年创刊,中文刊,季刊,主要刊登以天然橡胶、咖啡、热带水果、南药、热带花卉等为主的热带亚热带经济植物、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论文和快讯,内容涉及热带农业资源与开发、遗传育种、生理生化、土壤农化、植物保护、农业生态、热作气象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试验简报、综述述评等。《热带农业科学》25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和出版,1980年创刊,中文刊,月刊,报道范围是:国内外热带农业科学研究与生产技术动态;有关热带可持续农业理论和实践研究论文,动植物品种选育、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现代集约化种养技术、农业生物灾害防治、农产品储运保鲜加工等科学试验报告;农业经济管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研究,新技术开发、应用和推广等。《热带作物学报》26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和出版,1980年创刊,中文刊,月刊,主要刊登国内外热带作物特别是巴西橡胶树、胡椒、咖啡、剑麻、香草兰、椰子、木薯、甘蔗、热带果树、南药等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新成果、新技术和新方法,以创新性学术论文为主,兼顾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报告、试验总结、专题评述和学术问题讨论等稿件。

热带林业类期刊

热带林业类期刊主要包括来自马来西亚和中国的2种期刊。JournalofTropicalForestScience(《热带林业科学杂志》)27由马来西亚林业研究所(ForestResearchInstMalaysia)主办和出版,1988年创刊,英文刊,季刊,为SCI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0.466,影响分区为林业科学Q4,主要报道关于热带森林生物学、生态学、化学、管理学、造林学、保护、利用和产品开发和发展方面的原创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热带林业》28由海南省林学会主办,1973年创刊,中文刊,季刊,主要刊登林业方面的研究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综述与述评、科技信息等。

热带气象类期刊

热带气象类期刊主要有《热带气象学报》29的中、英文版,由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主办,中国气象出版社出版,中文版创刊于1984年,现为双月刊;主要刊登海―气相互作用、中低纬相互作用、低频振荡及遥相关、低纬大气环流异常及其机制、热带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季风动力学、热带气旋动力学与运动学、热带应用气象、热带大气探测、热带大气物理、热带大气环境与化学、热带气候变化及其与国际上变化的联系、热带大气科学试验、以及相关方面等的学术成果。英文版JournalofTropicalMeteorology30于1995年创刊,季刊,为SCIE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0.600,影响分区为气象与大气科学Q4,集中刊登热带大气动力学、天气学、气候学、大气物理、大气环境及数值天气预报等方面的学术成果,报道新的预报方法和成功的经验,综述本领域科研进展及动态。

热带海洋类期刊

热带海洋类期刊有《热带海洋学报》31(JournalofTropicalOceanography),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1982年创刊,中文刊,现为双月刊,这是国际上唯一的一份专门研究热带海洋的期刊。该刊主要刊载南海及邻近热带海洋学研究中有关海洋水文、海洋气象、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海洋沉积、河口海岸、海洋生物、海洋污染与防治、海洋仪器与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论文以及反映最新学科前沿动态的综述性文章。

2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的分布特征

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的区域分布

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主办国分布在五大洲的12个国家。其中,亚洲国家的热带研究期刊种类最多。包括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等4个国家;其次为拉丁美洲,有墨西哥、牙买加、哥斯达黎加等3国;北美洲有美国、加拿大两国;欧洲有德国和荷兰两国;大洋洲仅有澳大利亚。在热带研究期刊的主办国中,中国主办的热带研究期刊数量最多、学科最全。包括《热带地理》《热带气象学报》(中、英文版)、《热带海洋学报》《热带作物学报》《热带农业工程》《热带农业科学》《热带农业科技》《热带林业》等,涉及热带地理、气象、农业、海洋等多学科领域。

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的语言文字分布

国际热带研究期刊从语种上看,包括英文、中文、葡文、西文、法文等5种语言期刊。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中,英文刊的数量最多,共15种,占总刊数的一半以上。包括:ActaTropica、TropicalConservationScience、Singapore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Malays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Canad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TropicalEcology、JournalofTropicalEcology、Ecotropica、Biotropica、JournalofTropicalForestScience、TropicalPlantBiology、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e、TropicalAgriculture、Pertanika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alScience、TropicalandSubtropicalAgroecosystems、JournalofTropicalMeteorology。2.2.2热带研究期刊的中文刊热带研究的中文期刊数量仅次于英文刊,为9种。占热带研究期刊数量的1/3,即《热带地理》《热带生物学报》《热带林业》《热带农业工程》《热带农业科技》《热带农业科学》《热带作物学报》《热带气象学报》《热带海洋学报》。葡萄牙文刊1种,RevistadeBiologiaTropical;英-西双语刊1种,TropicalGrasslands-ForrajesTropicales;英-法双语刊1种,Canad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

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的检索机构分布

很多热带地理研究期刊分别被SCI、SSCI、EI、Scopus等国际著名检索机构收录,有的期刊还被不同国际数据库同时收录。根据2016年各国际期刊检索机构公布的期刊收录名单,国际热带研究期刊分别被收录的情况如下:1)SCI收录的热带研究期刊共8种。按美国科技信息所(ISI)2017年公布的2016期刊引证报告(JCR)影响因子大小排序:ActaTropica,影响因子为2.218,影响分区为热带医学Q2;Biotropica,影响因子为1.730,影响分区为生态科学Q3;TropicalPlantBiology,影响因子为1.400,影响分区为植物学Q4;TropicalConservationScience,影响因子为1.238,影响分区为生物学Q4;JournalofTropicalEcology,影响因子为0.904,影响分区为生态学Q4;JournalofTropicalMeteorology,影响因子为0.600,影响分区为气象与大气科学Q4;RevistadeBiologiaTropical,影响因子为0.495,影响分区为生物学Q4;JournalofTropicalForestScience,SCI影响因子为0.466,影响分区为林业科学Q4。2)SSCI收录的热带期刊仅有1种,Singapore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被SSCI收录,影响因子为1.277,影响分区为地理Q3。3)EI收录的热带期刊共5种,ActaTropica、JournalofTropicalEcology、TropicalEcology、Singapore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Malays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4)Scopus收录的热带期刊共8种,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e、TropicalAgriculture、《热带农业工程》《热带农业科技》《热带农业科学》《热带作物学报》《热带气象学报》《热带海洋学报》。5)《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收录的期刊共10种,《热带地理》《热带生物学报》《热带林业》《热带农业工程》《热带农业科技》《热带农业科学》《热带作物学报》《热带气象学报(英文版)》(JournalofTropicalMeteorology)《热带气象学报》《热带海洋学报》。

海洋化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海洋技术;人才培养;创新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098-03

一、引言

目前,海洋科学与技术发展已成为一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学科,在培养科教人才、提高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海洋强国目标的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1,2]。海洋技术专业是培养具备海洋科学的基本知识及海洋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能力,能从事海洋高科技、海洋资源开发及海洋工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在浙江省,为加快海洋科学和技术专业建设,国务院于2011年2月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把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浙江工商大学的海洋技术专业是在国家“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与“舟山群岛新区”战略发展规划下,贯彻落实“中共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海洋经济的若干意见”以及根据省教育厅“浙江省高校海洋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11-2015年)”政策下,通过跨学科研究平台的整合新成立的涉海专业,目前我们已经招收了三届本科生,但由于目前专业设置时间较短,机遇与挑战并存[3]。

二、我校海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海洋技术专业以“近海环境保护与管理”为方向,旨在培养具备海洋科学的基础知识及海洋环境保护技术处理能力,能从事海洋经济、海洋环境保护以及海洋环境工程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并能在政府海洋管理部门、科研院校及其他相关单位从事海洋技术相关的科研、教学、技术开发等工作,与其他学校的学科相比,我校海洋技术专业的发展存在以下情况:

(一)环境学科背景优势

我校海洋技术专业依托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而成立的。目前环境学院已经有发展相对成熟的环境工程、市政工程、环境科学等专业,并具有环境工程一级硕士点,具有浙江省固废重点实验室和浙江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具有浙江省“千人”计划特聘教授和浙江省钱江人才特聘教授3人,专职教学科研岗教师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100%,在环境监测技术、固废处理、膜法水处理技术、海水淡化、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具有很好的教学经验和科研优势,依托环境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基础,能为我院海洋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全面的支持。

(二)我校海洋技术系的特点及问题分析

浙江工商大学海洋技术系现有教师11名,正高2名,副高6名,讲师3名,全部具有博士学位。目前,我们已经争取了多个省级、校级财政计划资金来建设海洋本科生教学实验室,如海洋化学、海水监测以及海洋技术综合实验室等。此外,本科教学实验中我们还设计了多套海水淡化、海水分离与资源化的中试设备,以方便实践教学。在科研方面,我系教师承担了多项部级、省级及校企合作项目,已在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技术、海水分离技术、海水淡化、膜分离以及海洋食品加工及监测等方面奠定良好的研究基础,这些科研基础必将为学生的教学实践和科研创新等提供很好的支持。

由于我校海洋技术系与其他学校相比成立时间较短,如何使我校海洋技术专业在省内高校中脱颖而出,是我院师生奋斗的目标。因此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如何借鉴中国海洋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浙江海洋学院等高校海洋专业的成功教学经验,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进行科学定位与合理设计?如何依托浙江省海洋大省的资源优势,发扬我们在膜法水处理技术、环境检测及污染治理方面的教学和科研优势,为国家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性复合型的海洋技术人才?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与探索,无疑对我校海洋技术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海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在学生培养方面应该考虑到海洋专业学生未来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如从事教学、科研、海洋监测、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海洋管理等等),充分处理好课堂内传授知识与课外实践等方面的关系,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制定海洋技术专业学生培养计划的同时,系统地考虑知识教学与技能培养之间的关系,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性、复合型的海洋技术高技能人才。

(一)优化课程设计,改革教学方法

1.优化课程设计。优化课程结构体系,以创新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实现“厚基础、高素质、重实践、强能力、宽适应”的全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为培养多样化、个性化、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构建好平台[4]。海洋技术专业是一个复合型学科,海洋教育需要海洋学、化学、生物学、工学、数学以及经济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因此,在学生培养方面,一是要加厚加宽基础课,以加强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科技日新月异,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要适应社会和技术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学习,但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底是不行的,因此加厚加宽基础课是日后终身学习的重要保证。二是整合和重组课程,创建新课程,重塑课程结构,形成内容先进、观点新颖、结构合理的新型课程体系[5]。三是注意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有机结合,既重视必修课又加强选修课,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四是注意理论与实践课程的紧密结合,互为补充。

此外,课程设计必须以培养创新型、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为目标。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未来5年和10年急需的海洋人才有海洋高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人才、海洋基础学科领军人才和海洋环境保护人才等。由于我校的海洋技术专业是在环境学院的背景下成立的,应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应着力培养在近海环境污染治理、海洋监测以及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人才,目前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将仪器分析、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等课程设为海洋专业基础选修课。

2.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目前大学课堂教学方法主要以老师课堂讲解为主,即“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较多,这在基础课的课堂上较为常见,学生课堂参与热情较低。且随着手机等智能电子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热衷于课堂上使用电子产品,甚至记录作业和重要的知识点都喜欢拍照解决,导致在课堂上缺少必要的互动和思考,授课效果也大大降低。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创新课堂教学方法:(1)翻转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2)问题互动教学法;(3)分组讨论,相互学习。

(1)采取翻转课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浙江工商大学从2015年开始在全校范围内探索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也逐渐获得了学生的认可。该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师“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变成学生主动学、主动问的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欢迎。例如在海洋技术专业的一些基础课程中如海水分析化学、物理海洋学等,课程的难度比较大,知识点比较多,如果学生仅仅依靠老师的课堂传授的知识,掌握不够深刻。如果通过翻转课堂,即教师先提前让学生通过视频或者PPT提前对所学内容进行在线学习,以起到很好的提前预习和学习,在课堂上老师再与学生进行问题讨论和知识深化,这种方法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巩固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当然翻转课堂的教学实施可以多变,但不论怎样改革,都要以“学”定教,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学生用自己的脑思考,自己的嘴去说。翻转课堂,不是“”而是重在“转”,转新形势下的课堂观、教师观和学生观。总之,在课堂教学上谁能相信学生、利用学生,最终才能发展学生、成就学生[6]。

(2)问题互动教学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翻转课堂还可以进行问题互动性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预留出三分之一左右时间来进行知识点的互动式教学,即老师布置一些题目,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即进行问题式互动教学,这在美国的课堂教学中非常普遍,几乎每节课都有。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时时保持高注意力,这样才能跟上老师的思路,做好课堂中的思考题。当然,要完成这个任务学生必须课下好好预习上课内容,对老师而言也是挑战,这既需要老师精心备课,使课堂授课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又要花费大量时间准备互动题目。问题互动式授课方法,很容易解决学生上课容易走神、不思考甚至是玩手机的习惯,而且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学生的专注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也会逐渐得到提高,授课效果显著。此外,通过老师问题的提出,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使很多学生理解不到位的问题,随堂解决,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下分组讨论、相互学习。在课堂教学之余,在课下也可以布置一些综合性的问题,并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习,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以促进同学之间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加强同学之间的学习。分组讨论学习,不鼓励学生进行封闭的独立学习,

通过小组学习可以相互交流学习心得、互帮互学、相互鼓励、共同进步。此外,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学生不同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进行组合搭配,建立学习小组,每组的成员数可根据实际效果灵活调整。此外,每个小组就自习内容做好组内记录,并对所学知识的疑问之处进行标注和记录,以方便老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

(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理论知识是实践技能得以实现的基础,但理论知识无法代替实践技能的形成,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的海洋技术人才最大难度就是实践能力的培养,综合性实验、涉海实习以及毕业实习是海洋技术专业最主要的实践机会,也是学生工程素质拓展训练的重要平台[7]。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海洋教育专业中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强,能比较独立的完成一些简单的海洋调查和实践任务。要培养学生具备这样的能力,我们首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涉海人才,由于我校海洋技术专业是在环境学科大背景下成立,培养方向是近海环境保护与管理,我们既需要培养海洋专业需要的人才,又要培养具有海洋监测、环境保护与海洋管理等方面的特色创新型人才。在学生实践教学方面,目前我们已经具有设备完善的海洋综合实验室、海洋化学和物理实验室。此外,针对我们的特色,我们在海洋基础实验的基础上,还开设了海洋环境监测实验、膜分离与海水淡化以及海洋资源化评价实验等,以培养学生在海洋环境分析、海水监测以及海洋保护方面的基本技能。

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我们系现在尝试导师制,即学生从大一开始就给学生配备科学导师,让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接受导师的指导,优秀的学生还可以参加导师的课题,也可以申请学校、学院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从而培养自己的动手和动脑的实践能力。学院每年大约都会有40个科研团队获得学院院或学校的资金支持,以本科生作为负责人进行课题研究,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很多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本科阶段多次参加省级和部级的竞赛,并撰写和发表了科技论文,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获得了大大提高。

此外,我们还积极建立校外的实习基地,主要由学院和教师出面联系,选定一些研发实力比较好、工艺流程合理、设备先进、工程实践机会多的涉海企业作为长期的实习合作单位,与其保持经常的广泛的横向联系,利用各种形式如聘请企业的专家走进课堂进行专题讲座、举行座谈会和联欢活动等,与这些企业的领导和职工进行感情上的联络。此外,在实习过程中安排学生轮流开展相应的实验,如在实习时学生自己动手对海洋生物、海水指标、地质、水文、大气等数据和指标,在实习指导教师和工程师们的指导下,进行详尽的分析,直至操作熟练。提高了学生现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海洋技术专业工程师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师资队伍的实践水平与能力

海洋技术专业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工程素养,既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工程实践,既能传授学生知识,又能进行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与能力:

1.通过学校实施的“大地计划”选派教师(主要是青年教师)到国家海洋局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涉海环境公司等单位挂职学习,并让有关单位做好对青年教师给予有效的“传、帮、带”。

2.采取“引进来”的办法,从涉海企业、科研院、设计所等单位引进所具备丰富经验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师资队伍。

3.提高教师国际视野和国际化水平。社会迅速变化,知识不断更新,只有时刻把握工程前沿知识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工程人才。要不断派遣教师出国到国外一些著名高校进修,学习先进和前沿的专业知识;通过走出去这种培养模式,使教师能够与国际社会的海洋专业教育环境接轨,时刻把握国际前沿知识,掌握领域最新动态,从而为学生传播新鲜知识,导入新的理念,使学生在进入社会后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浙江工商大学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国际视野,通过“蓝天计划”每年资助约50名青年教师出国去进修,以扩大教师的国际视野,接触国际工程前沿,提高国际化水平。此外,由于我校海洋技术系的老师均具有博士学位,这几年也在不断通过校级“蓝天计划”和国家留学基金的资助不断走出去,为我校教师的教学和实践增加了国际化的视野。

四、总结

海洋技术专业是理工结合、多学科相互渗透的新兴学科,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海洋技术专业人才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创新培养思路和培养模式,提出了优化课程设计、改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以及提升教师工程实践水平与国际化视野等策略,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性、复合型的海洋技术专业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苏勇军.国家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海洋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5,(2):42-45.

[2]杨松,李莉.海洋类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10):25-26.

[3]郑卫东.发展海洋经济,建立海洋高等教育体系.高等农业教育,2001,117(3):13-15.

[4]佟景才,徐晓玉,杨肇夏.构建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保障体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6):7-10.

[5]王丽平,雷健.高等工程教育应加强本科生通用管理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8,(8):55-57.

[6]王小彦.基于翻转课堂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6):12-15.

海洋化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台湾位于亚洲大陆板块的边缘,同时处在菲律宾板块的相冲地带,地理环境特殊,拥有活跃的地质造山带,经过中生代及新生代的塑造过程,加上火山及地震活动频繁,导致地层与地质构造复杂,地形坡度很大,岩石种类繁多,成因与演化关系微妙;加上四面环海,东临西太平洋,深受大气环流、热带洋流及东亚季风的影响,常年饱受台风与暴雨的侵扰,时常引发严重的自然灾害。

早年在台湾,气象、海洋与地球科学是三门彼此相对独立的学科。上世纪60年代台湾空军主管部门即非常重视这三门学科的发展,并特别设立专门计划经费,鼓励岛内大学教师和科技人员开展相关研究。但当时基本以资源勘探调查开发及自然灾害监测为主。

到上世纪90年代,鉴于当时出现全球性资源短缺、自然灾害日益严重以及全球变暖、环境持续恶化,导致人类在地球上的生活与生存开始明显感受到压力与威胁,台当局认识到气象、海洋与地球科学彼此关联,于1990年首次制定“全球变迁研究”规划,1991年成立“全球变迁研究推动小组”、“全球变迁研究审议小组”,1993年成立“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全球变迁研究”包括5项大型计划,即古全球变迁、气候与空气品质台湾站、赤道海洋与全球大气研究、黑潮边缘交换过程研究、世界海洋环流实验。

1996年,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在“中央”大学成立“地球科学研究推动中心”,明确地球科学范畴包括地球、大气及海洋3个学科,涵盖地理学及区域地质学、地球物质学、应用地球物理学及地质学、地球及行星化学、地磁学和地电学、地震学、水文学、测地学和重力学、地球历史学及地球动力学、高层大气、大气动力学与数值模拟、大气物理与大气化学、天气学与气候学、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遥测、海洋生物、海洋地质学等领域。

“地球科学研究推动中心”的任务主要有三项:协助台湾科技主管部门推动相关学科研究发展方向与重点;协助开展与海外有关研究机构合作及学术交流;举办学术性研讨会、演讲会及学术联系活动,及为台湾有关研究人员提供服务。

进入21世纪后,台湾地球科学的研究范围又逐步扩展至防灾科技、可持续发展、气候变迁与全球环境,以及空间资讯等与民众生活直接的相关领域,近年来平均每年3万余篇,2013年被SCI收录的论文有4469篇。数量最多的研究机构主要有:台湾中研院、台湾大学、中山大学、“中央”大学、成功大学、海洋大学、台师大、中国文化大学、东华大学、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央气象局”等。

重视地震研究

早在1891年,台湾安平海关即开始地震观测工作。上世纪20年代日本殖民时期,初步建成了地震观测网。到1945年台湾光复时,岛内共有17个地震观测台。1951年台东及花莲发生大地震,为此增设了加速度地震仪和新型的强震仪。1963年接受美国商业部海岸大地测量局的赞助,在台北市近郊设立了一个属于世界标准地震台网(WWSSN)的地震台,装有高放大倍数的长周期及短周期电磁式地震仪各一套。

针对台湾地震多发的特点,台湾科技主管部门成立后即非常重视对包括地震在内的地球科学研究,并特别设立专门计划经费,鼓励岛内大学教师和科技人员开展相关研究。

该部门1968年提出地震研究长程计划,此时却发现岛内缺乏专门的研究机构及设施,零星研究人员之间也缺少相互配合。为此,该部门在1971年成立地震专案小组,负责建设台湾环岛自动测震网,由覆盖各地区的25个野外地震台站记录地震讯号,可以准确测定里氏2.0级以上地震,所获得的数据可用于研究岛内地震震源的特性、地震波的衰减及地下介质的非均匀性。

1973年,地震专案小组改隶属于台湾中研院物理所,在该所内设立地震研究组。1976年,台湾中研院将其独立出来,成立地球科学研究所筹备处,1980年又增设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地体构造物理学两个研究组。1982年7月,正式成立中研院地球科学研究所,最初设在台湾大学校园内,1993年初迁至台北市南港区新建的研究大楼。1991年3月,台湾环岛自动测震网并入台湾气象主管部门地震观测网。

该所现任为所长赵丰,共有35位研究人员,包括特聘研究员5名、研究员9名、副研究员10名、助研究员3名,设有多个研究室及各种实验室,设有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工程技术和设施救援4个部门,主要研究方向为:地震学、地质构造、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及地质高压实验,包括放射性和稳定性同位素分析、地质和宇宙矿物学、火山和地质构造学、陆地及海洋地质定年技术等研究。近年来在地磁学、大地测量学的应用,特别是地幔动力构造模拟计算热流、太空遥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重力研究方面也有较大的发展,2013年发表SCI论文100余篇。

该所同时还与台当局其他政府部门(如气象主管部门)共同运作遍布全台湾的地球物理学及测地学仪器台网,与台湾许多有关机构有合作关系,并经常协助推动台湾的地球科学教育,对预防和减轻地震灾害、重大建设项目的地震危害度评估等也提供专业。

“中央”大学是岛内最早培养地球科研人才的摇篮。该校前身是创建于1915年的南京高等师范学院,1929年改名为中央大学,其地质、气象等方面的教学实力在当时国内首屈一指。1979年,台当局在岛内“复建”所谓“中央”大学。但其实早在正式复校之前,即在1962年,岛内来自大陆的部分该校师生就在台湾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先行成立中央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开展相关研究并尝试培养研究生。1968年,又设立“中央”大学大学部物理系地球物理组,开始对外招生;1976年与物理系分离,单独成立地球物理系。“中央”大学正式成立后,该系在第二年便设立博士生班,1990年又成立应用地质研究所,同时将原地球物理系更名为地球科学系,形成一系(地球科学系)两所(地球物理研究所、应用地质研究所)的结构,涵盖更广的领域,使地球科学教育更为充实蓬勃,同时承担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及其它民营学术机构或企业的委托研究项目,开展地震、地电、地磁、测井、地质等研究工作,以便学生能学以致用的,获得实践经验,其培养的学生已成为日后活跃于台湾地球科学界的骨干。

此外,台湾经济主管部门所属“中央地质调查所”、气象主管部门所属地震测报中心等部门也都设有与地球科学相关的研究机构。

中央地质调查所最早创立于1916年,历史悠久。1949年当局败退至台湾时,该所人员几乎全部留在大陆,岛内的地质工作实际由1946年成立的台湾省地质调查所负责,首任所长为毕庆昌。

上世纪70年代,台当局基于经济建设需要,特别是矿产资源开发及农业、交通、土木工程、水利建设、环境治理等各方面均需要地质资料作为设计及施工的参考,在1978年11月恢复成立经济主管部门下属“中央地质调查所”,原台湾省地质调查所由“中央地质调查所”接管后撤销。该所最初设在台北市仁爱路二段1号,首任代所长为徐铁良,1983年5月迁至台北县(今新北市)中和市华新街地质研究馆新址。

该所的主要任务是调查岛内地质矿藏,培育地质专才,开展资源开发、工程建设及学术研究。所内设有综合企划室、区域地质组、构造与地震地质组、环境与工程地质组、资源地质组、地质资料组等技术部门,以及多个地球科学研究室及X光实验室、电子微探仪实验室、化学分析实验室、薄片制作实验室、岩石力学试验室、土壤力学试验室、地球物理实验室、沉积学实验室、地质资料中心、标本陈列室等,重要仪器设备包括:偏光显微镜、液包体加热冷凝台、立体显微镜、X光绕射仪、电子微探分析仪、电子显微镜、万能试验机、三轴压缩试验仪、直接剪力仪、单向度压密仪、地下水流速流向仪、井测仪、地电仪、自录式水位仪、荧光光度计、工程用地震仪、激光粒径分析仪、渗透试验仪、感应式耦合等离子光谱仪、空中磁力探测设备等。

该所现有研究人员70余人,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台湾岛内活动断层分布及特性调查研究,编制及更新活动断层图,地质构造调查研究,建立基本地质及环境与工程地质数据库,地震地质及灾害调查研究,变动地形分布及特性调查研究,因台风暴雨而形成泥石流灾害地质调查研究,建立山崩土石流数据库,因坡地不当开发所造成地质灾害调查研究等。

台湾气象主管部门地震测报中心是岛内地震台网和地震测报的负责机构,下设强地动观测、地震海啸观测、系统维护、资料处理、测报研究等科室,拥有40余名工作人员。该机构既是地震监测部门,也是台湾官方的地震信息中心,不但为岛内相关科研机构提供所需的地震资料,而且通过新闻媒体向公众地震消息,包括有关震中、震源深度、震级、烈度等数据。

该中心目前拥有一个分布在全台湾各地的强震监测网,共有102个加速度型即时强震站,随时监测全台湾的强震活动,并即时有感地震消息;另有71个速度型即时地震监测站、611个地震观测站(不含前述102个地震速报站)、61座结构物观测阵列,用来连续监测台湾地区的地震活动,尤其是微震资料。

重要研究成果

鉴于台湾早期地球科学研究多属自选课题,彼此缺少联系,导致研究力量分散,台湾科技主管部门1982年制定了由岛内各学术机构共同合作开展的三个大型综合研究计划,分别为:台东地区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台湾新地质构造研究;台湾第三纪地层层序研究。结果发现效果很好。

1985年10月,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召开地球科学十年计划规划委员首次协调会议,商定4项重点发展计划,分别为:固体地球物质的物理及化学研究;台湾地区地震物性之研究;台湾东部地质与地球物理的研究;台湾新地体构造的研究。

同年12月,该部门制定出首部完整的地球科学学科规划,配合岛内的研究环境及整合岛内现有研究人力,提出长期重点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两大类,第一大类是地质构造、地球物理及能源与资源勘探研究,第二大类为地震灾害调查分析与对策。

上一篇:纳米化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化学科学论文范文